0

国学优秀作文【通用20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深入学习,不知其深浅。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弟子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883

作文

1000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今天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国学名士》的比赛,主持人一上场问了“大家好”,又说“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几句话,接着五位选手上场了,他们用不同的古诗词来介绍自己,其中里面最小的一位才9岁,真是厉害啊!

他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爱记诗词”,屏幕上给出了第一个关键字“日”,让选手们回答,我首先想到了李白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我刚背完这一句,选手们就一句接一句的背了起来,在经过激烈的比赛后,其中一位大哥哥赢了这一局,评委老师表扬了他们,尤其是那个9岁的杨震,他虽然小但是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

下一轮是关于“五官”的诗句,一开始我以为诗句里面要有“五官”这两个字,妈妈告诉我说只要有关于“五官”的字就行了,我不由自主地背了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选手们的比赛非常激烈,这轮是一位大姐姐胜出了,评委老师给他们点评,说他们很精彩,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 当我看到选手在台上演讲时,我受到了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我以后要多诵读,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看完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我虽然背的古诗不少,但比起他们来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以后要用心诵读经典,准备超越他们,期待我的精彩表现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心得体会:读国学经典

全文共 318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0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记忆中的国学作文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什么?听到国学,我最先想到的是我国的古典文学。现在通过学校的系列学习,我才明白了国学它不仅仅是文言小说,它还是诗词,是字字珠玑的唐诗宋词,它还是画,是惟妙惟肖的水墨山水,它还是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国粹中医,它还是谋略,是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兵家,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其实从我懵懂记事时起,就在慢慢的接触国学。想起上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朋友们都声嘶力竭的跟着老师朗读,我也大声的读着,当时不知所云,直到现在,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才理解了国学的魅力所在。那是古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精魂,教会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

真正意义上我接触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弟子规》,它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 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进行了高度概括。首先是入则孝,主要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父母,亲人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其次是出则弟,它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心。“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有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扎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犹如浩瀚的海洋,现在的我只是初涉皮毛,但我愿做个探险者,历尽千辛万苦,不怕风吹雨打,不断的去探索国学精髓,因为它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它是我成长路上的明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品味国学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中华民族智慧与人格的载体;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思想的缩影;国学是中华民族前进过程中的精神动力。

古诗、古词,绘的是意境,是心情。樱花散,羽扇开,婀娜细柳舞清秀;诗页摊,暖风醉,多情明月笑含羞,闲云悠去,野鹤驻留,默然采菊间,转身一眸,身后,是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失落时,最爱读的是清照的那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无所雕琢,无所修饰,只借“花的独自凋落,水的独自游走”,便将人世间的无奈道出,将人哀愁到末路时对凄苦的不屑之情道出。清照的诗是凄婉的,是精辟的。

虚度时,最爱读的是李煜的那句“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无须苦思,无须冥想,只借“以泪洗面的倾国红颜,悲惜犹醉的亡国君主",来道出心中的悔恨,道出对“再现往昔美景的”深切期盼。李煜的诗是伤感的,是深邃的。

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是思念,是痴心;苏东坡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乐观,是豁达;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悔恨,是眷恋。古诗,古词是人类智慧、情感和人格的共同体现,而《论语》、《弟子规》则是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有效学习方法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正确学习态度,再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完美修身法则,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中国人的智慧,还有他们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

从“亲有疾,要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孝顺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的简朴,再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平等待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中国人的品德,还有他们淳朴善良的内心。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到福泽世界的科技工艺;从造型独特的语言文字到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从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到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它们无不使国学的内容更充实,无不使国学的思想更深刻,无不使国学的光彩更熠熠生辉。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文明犹如那一望无垠,波澜壮阔的大海,年代越是深远,越是悠久,他积聚的文明,积聚的智慧就越是浓厚,他卷起的白浪就愈是壮阔,愈是雄伟,愈是令人赞叹,令人着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品味国学吧,让我们投身于国学的海洋中,共同去品味中华民族辉煌多姿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小名士精选观后感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部视频——《国学名士》,这个视频使我体会到一个深深的感悟。

《国学小名士》主要播讲选手们利用国学知识来答题。答题一共四人,答对的选手继续答,答错的选手出局。第一关考了选手们的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每一个选手答题都是脱口而出,毫不犹豫,他们的知识面让我目瞪口呆;第二关是解释一下句字的意思,在这一关里,答对了的加分,答错的减分。这一关有一个男生是最厉害的,其他人都没有答对,只有他答对了,他过了我认为最难的一关。第三关是看你的注意力,这一关是小黑与选手们一起考,看看他能把选手们的注意力分散吗?结果还是那位男生注意力最好,别人干扰不了他,那位男生最后胜出。

观看完这一部视频,第一关给了我一个感悟:选手们的答题全是自己通过学习的知识来答题,国学文化他的知识面多,而且还广。使我懂得自己只有通过业余时间来背、记,光背光记还不行,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要看问的什么问题,然后你要迅速在脑海里想出这个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回答出来。第二关,主要考察了选手们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还是多读书从书本中得来。你在看书的时候,自己不要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样永远也读不好一本书,没读完一句话,马上就开始思考,思考什么呢?体会每句话的意思。只有理解了就记到了自己的脑子里去了。如果不理解的话,你不要唉声叹气要多问多学。我们做一件事就要一直做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学到知识。

第三关是看选手们的注意力,无论是做一张卷子还是看书、看报,你的注意力就要在这上面,在读书看报时如果被别人干扰自己走神了,你可能把已读的东西全忘记了,这样你只会半途而费。不能理解书中所讲的故事,所以我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集中精力。

无论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都离不了多读、多记、多想,也可以说“读书有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

看完这个视频,我想我应该多读、多记、多想了吧!而且,自己以前的那种不认真读书方法也应该改变一下了。

国学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知识,自己一定多学多看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暑假作文:读国学经典《百家姓》有感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刚接触这本书时,就觉书名有意思。《百家姓》,是写一百个姓氏?还是这些姓氏的由来?直到开始读这本书才发现跟这都没关系。

这本书包含59个故事,记录着作者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抑或陌生的熟悉人。其实从中也可找到自己及身边人的影子。有没有这种感受,有些人在身边匆匆而过,而后永久陌路,有些人定期交集却未增专心留意;有些人原本来往密切却不知怎的突然消失••••••

书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生精彩纷呈,有的平平淡淡,有的无奈悲哀,其中乌老师就是个无奈的角色。只因为是个工农兵学员,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而饱受不平等待遇,同为大学老师,却被分配将最不重要的部分,吃了时代的亏,被人蔑视,却只能把那些鄙夷的目光和轻浮的议论吞进肚子里。找背阴处自己消化。到了评选教授,副教授了,需要学生写意见,于是羞羞答答的怪不好意思。自己所教的学生都评上了教授,而自己却落榜了,然却一如既往地笑眯眯,一如既往的勤勤恳恳,一如既往的教最不重要的部分••••••

其实不是所有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事都无可奈何,除了接受而适应。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有些人,有些事,即使与世无争,即使毫无声响,即使当事人一直保持微笑,也让旁人无法释怀。但我又觉得,面对一些事或人时,吃了接受和适应,不妨再去改变,或许洞开另一片天空。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突然明白,那些看似可归因于缘分神秘,其实太平常不过,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

这本书每篇故事都很短小,没有华丽辞藻,也无过多渲染,就那么简洁精练的展示出来,充满着“慈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无需艳羡,也不必批判。重要的事是做自己,对自己负责,明晓自身方向。

人生漫漫,道路繁杂,惟受内心宁静,方得精彩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心中的一本国学经典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在妈妈的带领下读了《弟子规》和《三字经》两本国学书,读完之后让我受益匪浅。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现在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吧!

首先,先说《弟子规》,这真是一本好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和“信”这两篇。让我懂得了如何待人以礼、孝敬长辈和做人应以诚信为先,还教会了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接下来是《三字经》,其中有句“幼不学,老何为”,提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用功读书勤奋好学,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从小不努力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只顾嬉闹玩乐长大后毫无用处,那时就后悔莫及。另外一句“亲师友,习礼仪”,教育我们从小要懂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从小养成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这本书主要是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就能学以所用、为国争光。

这两本书里面的道理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业,更注重人的品德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只要做一个有品德、孝敬父母、尊敬师友、爱护兄弟姐妹、认真对待学业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与认可,而且还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国学启蒙老师作文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小角落都变得不一样了,学校生活也不例外!

最近老师们让我们大家来学习“国学知识”,然而也有了中午的诵读时间,我们班级选自诵读经典的《弟子规》。

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学校内,每周四是五年级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由上课,可以上:美术、音乐、象棋、书法……其中就有诵读这门课,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杨老师,也是我的国学启蒙老师,是她让我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学习上,我有什么不会的或是不懂该怎么处理的事、学习,杨老师就会给我解答,这也让我知道,每一个做人处事的方法都不一样。

学了这门课,我的改变很大。记得有一次,妈妈做饭,家里没有盐了,妈妈叫我去买,我在写作业,就故意推辞,“妈,今天作业特别多,我正写着呢!难道你想看我第二天交不上作业是吗?”妈妈摇摇头,自己出门去买了。回头想一想,我做的一点都不对,就算作业很多,抽出10分钟去买盐又怎么了,难道这点小事我都不会办吗?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也许我对妈妈是口是心非吧!

自从我的启蒙老师教我们《弟子规》后,妈妈都说我长大了,不用她操心了,我的心里想打破了调味罐一样,有酸甜苦辣,四种不同的味道:酸,酸是因为妈妈说我长大了,我很欣慰,但我也会想到往事,更对不住妈妈对我的爱;甜,妈妈,我不再让您操心了,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苦,有些是我真的很想去做,但有些事不好,我时刻控制着自己,心理并默默的说“我不去做!”最后,心里的那个魔鬼总是被我打败,逐渐我的心里那个魔鬼消失了;辣,在成功的背后,我吃尽苦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各种毛病已经一干二净了!“入则孝”让我懂得怎样去孝顺父母……

老师,我的国学启蒙老师,您的教诲我一辈子永记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们班国学课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出则孝,入则悌。”孔子认为,孝是做人根本道德。那么要怎样去孝顺自己父母呢?孔子曾强调孝关键,在于和颜悦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品尝。身为人子“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思想在《弟子规》及其他国学中均有体现,古人也有很多孝顺父母典范,如:为父温席黄香,“卧冰求鲤”王祥。身为二十一世纪少年,与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会以先人为楷模,不断改进自己。

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以诚为信,为本,不诚者就失去了万物。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爸爸是个生意人,一直坚守”以诚为本“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得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好处,眼前利益,而失去了真正财富—诚信。“正因为他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重要了!

《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道理。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人担忧。而正掀起《国学经典》学习热潮用又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拥有崭新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学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书包里斯本又多了一份重量,是我最珍惜的国学经典读本,虽然它个很小,顶多就a4的2/3那么大,可讲述的道理却非常适用。

比如,什么季文子行俭,讲述的是季文子非常朴素,而仲孙它却很瞧不起季文子的做法,便去讥讽他,而季文子仍认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经过一番对话之后,季文子把这一件事告诉了仲孙它对的父亲孟献子,孟献子听了很生气,于是让仲孙它闭门思过七在,最后勤工作仲孙它受到了教育,并以季文子为榜样,季文子便说:“知错改错,才能有所作为啊!”不久,仲孙它被升为大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要爱虚荣,或是炫耀自己还有就是去奢侈,反而相互一点他的为人更高尚。

再教育比如毛遂自荐,就是说平原君要带20个贤能之士去向楚国求救,可只选了十九人,这时毛遂走了出来,他告诉平原君,他也愿意去,而平原群认为没有人称赞过他,如果是贤能之士他自己就会在口袋里发现锥子一样快,而毛遂却认为平原君不有将他放进口袋里,于是平原君很是惊奇,便带他去了,果然,毛遂立下了奇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推荐自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这本书讲的虽然都是些小故事,可是它们告诉我们的却是大道理,我不仅会读书避的故事,还会试着去理解文言文,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古文,因为古人真的很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有一次,我和妈妈去看书法展览,进了书法展览门口。首先,我看到的是一段文字: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我国的书法家有许多,比如:苏轼、朱熹、欧阳修、郭沫若、朱熹、王宠、唐寅、憨山、王文治、陈鸿寿、等等。其中,苏轼和朱熹、贺知章,令我映象深刻因为,现在我已经三年级了,已学过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首诗和永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去了解国学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国学诵经典征文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月16号下午,王甫洲小学举办每月一次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该校所有的班级和学生都参加了比赛,集体朗诵时,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入情入境;个人讲故事时,同学们字正腔圆,感情饱满。尤其是六年级学生背诵的《增广贤文》,让全体师生赞叹不已。

王甫洲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不仅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而且学生主要是菜农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我们何不从诵读国学经典入手,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从小学会做人。”该校校长樊朝辉的建议获得全体老师的一致认可。今秋开学以来,王甫洲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有序展开,并且每月举行一次比赛。

每天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在王甫洲小学校园里此起彼伏,令人情生优雅,梦回汉唐。为把经典诵读打造成为王甫洲小学国学特色教育的亮点,该校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诵读活动中。上课前或课间活动间隙,老师会带学生朗读诗词,让人感受到一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盘点,王甫洲小学每天清晨分年级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等国学经典引进课堂,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该校还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开设“经典欣赏”栏目,通过讲传统美德故事、集体诵读国学经典、办传统美德专题手抄报、背诵传统美德格言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5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泪眼朦胧抱头痛苦时,是什么像一展阳光照入你心田;当你无忧无虑挥洒快乐时,是什么为你添加一分色彩;当你激情万丈热血澎湃时,是什么为你指引黑暗中的路途;它在成长的路上无处不在,我想它是——国学

秋天来了,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满满的有一怀抱那么粗,秋风瑟瑟,金黄的叶子随风飘下。我走到户外,拾起一块石头,捡起一片落叶,望向一片金黄,不禁吟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继续向前走着,一抹黄闯入我的视野,一棵草在乱石里生长,这时我仿佛看见了茫茫草原上的熊熊大火和泥土下的生机勃勃的草根,不禁感叹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向西边望去,不知何时一滴黄墨晕开了天空,让人不禁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点点忧伤。

小时候,抱着《论语》、《诗经》牙牙学语,听着‘孟母三迁’的故事,望向天空幻想着祖先的样子。

深邃的目光望透层层的云雾,我仿佛看见了,孔子在学堂里耐心教导,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我还看见了,孟母带着孟子匆匆忙忙的搬家,不知是否找到合适的住所?看见了,颜回在寒冬腊月不惜跳入冰湖抢救经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呼?传不习呼?”古代文化在历史的长流里千百年来不失那动人的姿色,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渐渐缓过神来,收回视线,望向手中的书本,看着这一个个灵动的汉字仿佛像那一个个小精灵,嘀嘀咕咕但不知在说些什么,是在谈论那书中的奇妙意境吗?

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瑰宝,那是一片净土,能给予人思想的洗涤;那是一片深林,能给予人身心的愉悦;那是一片汪洋,能给予人心灵的安慰。当你忧伤时,读一读国学吧!它教会你如何坦然;当你浮躁时,读一读国学吧!它教会你如何静心;当你迷茫时,读一读国学吧!它为你指引方向。

让我们乘着这一叶帆舟,在国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作为其中的一支,它通过朴实的文字、优美的韵律、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儿时的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咿呀学语的我,每天便随父母拿着鹅的图片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不明其义,但那简短的句子却朗朗上口,令我牢记于心。每次在电视上或乡下见到鹅时,这首《鹅》就会脱口而出。

大一些时,幼儿园的老师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种下了要珍惜粮食的信念。

读小学时,我已经能够读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壮丽,也能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是多么可贵,还能够体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不一定那么准确,但我对诗词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随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读到了更多优美的诗词。当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时,我不禁热血沸腾,真想披甲上阵,与诗人共御外敌;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时,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诚爱国,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当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放与洒脱时,我倍受感染,告诉自己事无完事、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当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哀与无奈时,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体会到了诗人的愁绪……从诗词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国,学会了洒脱,学到了优美的语言。

中国的诗词,细腻处如少女情怀,欲语还羞;豪放处似天马行空,徜徉恣肆;悲伤时如杜鹃啼血,寸断肝肠,激昂时似金戈铁马,锐不可挡。中国的诗词,国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语言中的精灵,它是会燃烧的句子,它激励我前进,它指引我提高,它将一直伴着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永恒的国学——“国学小名士”大赛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紧张激动的大赛,许多话从心头涌上了笔端。

通过比赛,我听了很多以前没有听过的,没有读过的诗、词、成语甚至是元曲。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热,不禁感叹,诗山巍峨,词海浩渺,我知道和了解的太少了。泱泱中华,礼仪之邦,国学瑰宝,熠熠生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传承文化的使者,呵护这份璀璨的文明。

为什么现代人很少学国学了呢?为什么守着宝贝而不知珍惜呢?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人们渐渐远离了书籍。对那种淡墨飘香的感觉已经渐渐淡忘。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低着头,弓着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的人们,但很少看到手捧一本书,沉浸其中者了。

快速的生活节奏,快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都喜欢快,很难静下心来品读“慢中求道”的国学。“上班族”忙着赚钱,“上学族”忙着考分,都很疲惫,一旦有了少得可怜的空闲时间都想休闲娱乐或者呼呼大睡。要想拿出精力来学国学真是很难。这样下去,真正懂得国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国学的精髓和精神也难以传承下去。

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让我们从小学国学,人人读国学,用自己的行动传承我们的国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国学经典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老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懂事时,老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老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老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父母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我会给辛苦了一天的老妈捶背……《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自从我得了“过敏性咳嗽”以来,老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老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的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国学经典,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国学经典《大学》有感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习近平”,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读国学经典《孟子》有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一个笑话:

一群学生去商店买东西,遇见一位迷路的老外。其中一位学生用英语为老外指路。其他的学生都折服与她流利的口语,羡慕不已。不想,老外却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说:对不起,请用普通话好吗?你的方言我听不懂。

真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实在不懂,中国人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中国人学英语的意义又是何在?

有人说,学英语是为了与世界接轨。二十一世纪不懂英语就是文盲。WTO,2008奥运会,哪个离的开英文。既然如此,学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说话。但,为什么英语教学偏偏是以笔答为主?不管是高考中考,口试所占分数永远不及笔试的十分之一。若教学大纲不做要求,口语练习被丢弃也是很有可能的。说白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就是读课文和做选择题。

大山代理的“好记星”一代比一代高级。他们的口号是:让学生有个好成绩。原来“成绩”才是一切至高无上的。这才是每个中国学子十年寒窗奋斗的目标!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方所写的ABCD都是正确的,那就是NO.1。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这样看来,全民学习英文真是无知的很。而且,真正的英语优秀人才,很少会选择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么,三尺讲台上站这的那位,教些“自制”的方言版英语啊,“误人子弟”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纵观整个世界,将英语列为第二母语的国家还真不少。离我们近的就有日本。不过,该国的英语教学也不敢恭维。否则日本人怎么会把“CHINA”说成“支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观后感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名士》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来考验小选手的诗词积累,文化运用,品行美德。第一环节“我爱记诗词”,主要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选手们根据指定的字,然后轮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出带该字的诗句。该环节考验的是选手对古诗词的积累与灵活运用。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有几个穿着古装的小朋友按照不同分值进行提问,该环节要求答对加分,答错直接减掉该分值。这个环节考验的是选手对诗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三环节“美德大考验”,在选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考验他们的品行和涵养。

通过观看该节目,小选手们渊博的诗词积累、机智灵活的对答,深深的触动了我。名家流传下来的精品诗词是那样优美、脍炙人口,作为小学生,我们身上承担着将这样精深的文化继续传承、发扬的责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通过不断的沉淀,去其槽粕,留给我们的是艺术的瑰宝。当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传出窗外时,是否每个人都已读懂、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呢?通过观看该节目,我觉得自己在知识求知的道路上还有长远的路去走,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不断传承经典文学、积累更多的学识,丰富了自己的内在,才能不断影响、提高我们的外在、修养。

在美德大考验环节中,选手们面对考验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更是对我们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拷问。在社会中,我们面临着美德考验的时候也是不计其数,但我们真正做到传承美德了吗?在公交车上,年迈的老人颤颤微微的站在车中,那满车的乘客又有谁主动让座了呢?在盲人摸索着过路时,我们是否愿意停下疾走的脚步帮扶一把呢?在名胜古迹上的涂鸦中是否有你的一笔?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祖国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做徒有虚表的人,内在的修养、美德的提升才是对我们的更高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在求知的道路上传承经典文学,积累更多的知识,丰富内涵。在美德方面,真正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高标准、高素质要求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国家栋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学经典伴成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就像一双巧手,打开心窗。有人会疑问了,什么是国学?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例如:我们熟知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国学。但是准确点讲是《论语》《孟子》等。

大家还记得小时嘴里碎碎念叨的“人之初,性本善……”吗?这就是国学。国学不一定说就是看书,其实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什么《三字经》《弟子规》都是这样的,所以说国学经典伴成长

我有一个坏毛病,如果考试考好了一次的话,第二次就不行了。那是为什么呢?想想一句话就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也是出自于国学里的。国学还可以告诉我们做人的品质。所以说国学经典伴成长。

还有人说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还有人说国学太深奥,根本读不懂,我只能说一句,你错了!因为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并不是在心里默默的读一遍,而是要反反复复的读上一遍又一遍。你才能真正理解含义。

国学中还有几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确实是这样。妈妈为了我们可以什么不顾,所以我们要替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捣乱,主动分担家务。还有古诗所表达的意思。“不是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这也告诉了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论就不同。这再次印证了国学经典伴成长。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国学使人高尚。让我们不辜负老师,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学习国学让我们更加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