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朽的丰碑作文(经典20篇)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20世纪30年代震惊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不朽的丰碑作文,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192

作文

75

2024年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隽永深邃的美蕴藏在丑陋畸形的躯壳中,隐蔽得未曾让人发觉,真正的丑陋却隐匿在矫柔造作的媚态后,混淆视线.如此高明的假象在肤浅的目光面前愈演愈烈,肆虐狂妄的气焰已遮蔽了任何雪亮的眼眸---这是一个带着面具的社会.

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少女__艾丝美拉达被指责成女巫,善良的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别人厌恶嫌弃的目光

中被唾骂成丑陋的魔鬼,可当艾丝美拉达不计前嫌地将生命之水递到正被抛弃置地狱边缘,受着酷刑折磨的卡西莫多面前时,再猖狂的丑恶也会自惭形秽,再喧嚣浮躁的世间也会为这唯美纯净的一幕延续难得的宁静,当知恩图报的卡西莫多冒死搭救即将被送上绞刑架的艾丝美拉达,当这两个受自然虐待和社会虐待的极端不幸者,相逢在一起,互救互助任何无谓的谬论与嘲讽,歧视与唾弃在真爱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不堪一击.

然而,在黑暗的中世纪社会,在强权的威逼下,昔日于苦难深渊中依然坚守本性燃烧旺盛的生命之火的俩人,最终仍然不得不承认,在命运这个巨大的转盘中,两个安插其中的小齿轮的搏动对其影响简直微乎其微.命运如机械般一丝不苟地运转,而专属他们的结局__魂归坟茔.但我依然秉着真爱的信念,坚信着在当时快没入俗流却又不朽的美丽.

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波澜起伏的心在跌宕曲折的情节中几经大起大落之后,似乎终于尘埃落定,杂乱的思想中豁然矗立着两座巨碑__"美"与"爱",两者虽各霸一方,但不能否定其中又有丝丝入扣的联系.爱是美的升华,美是爱的完结篇,两者互依共存.

什么是爱?浮想联翩:前卫时尚的衣装,倾国倾城的容颜,壮丽旖旎的目光......但真正的美,未经任何苍白的装缀,只有那些能打动人心的感人至深的,能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事物才是真正的美,如果只徒有美丽的外表,却华而不实,那么也只不过是浮华的产物罢了.

美是一盏悬于我们心灵之上的明灯,它赋予了我们敏锐的洞察力,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世界的美.黑格尔曾说:美是理念的感情的显现.那么各人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尽相同,自然会构造出不同的班驳陆离的美,如同渗满污泥的砖瓦镌刻着历史的沧桑美,奋力燃烧的火焰喷发着不羁的野性美,荒芜广袤的沙漠讲述着亘古的空虚美......

我一直信奉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守住真爱,就像守住心灵的净土.是我感触颇深的是叶芝的诗句__多少人爱你年轻漂亮的时候/真假爱只被你的美貌引诱/只一人爱你年轻圣洁的心灵/也爱你年老时脸上的沟纹......如果爱随着时间的冲洗而褪色,当表面伪装的激情与缱锩经不起时间的磨练而沉淀下来时,其班驳虚伪的本质渐渐暴露,那么所谓的爱情也早已随风殉葬.

爱是珍贵的,多少人和它失之交臂后心如死灰,真爱难寻,要积攒多少勇气,才能全身而退;要筛落多少记忆,才愿意抽身离去;要奈何多少时光,才会寂然心死......爱能改变一切,罪恶与善良只限于一念之间;爱能包容一切,高贵与卑贱均被一一感化,爱更是由无限的喜悲与情愁融入其中的一坛佳酿,浇愁泄愤,无限忧伤全被终结在一个"醉"上......

脑海中,矗立的巴黎圣母院依旧带着它不变的肃穆神秘的面纱,不容亵渎.在这个令人景仰的庄严丰碑面前,万物似乎都望而却步,心生敬畏.而如今年少未涉世的我在寂静的深夜粗浅地写下对"美"与"爱"的诠释,为了祭奠在圣母院发生的所有,或者说是为了雨果笔下永生的___美与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永远的丰碑作文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小小年纪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3岁啊,正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候啊,她却在军营里到处忙活,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们现在正直13岁,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是清闲、舒适的日子,我们怎么能跟刘胡兰比呢?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从此,她开始逐步了解“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

有一回,八路军把敌人的一个团给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想到前线去帮忙,队里的首长奉劝她们说:“前线正在打仗,很危险,还是不要去的好。”刘胡兰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们毅然要求到前线上去支援:“那些战士们为了国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怕,我们也不怕!”首长说服不了她,只得让她们去帮忙。在战场上,她们不仅救死扶伤,还帮战士们运送炸弹,表现的一点也不比那些战士们逊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军回营。那时,她才13岁。

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就发动群众与日本主义者斗争,她经过重重的困难,在1946年6月时终于正式被中央批准为中国共产党的候补人员。那时,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那天,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面对敌人的威胁,她临威不惧的对敌人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看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样子,把刘胡兰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当场铡死。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永远的占据着她的心,所以她才能从容的躺在侧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毛泽东述说了这件令人悲愤的事。悲就悲在刘胡兰这么小的年纪就英勇的牺牲了,愤就愤在国民党反动派连这么小的小孩都要残杀,实在是可恶!毛主席听完后,悲伤的问:“她是共产党员吗?”“是啊,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啊!”任弼时动情的说。毛主席触景生情,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是啊,刘胡兰在她青春年少的时候,把她的一切都贡献给了革命,贡献给了人民,贡献给了正义!我们为中国有个这样的英雄豪杰而感到高兴,她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她的品格将永远撒拨在那些正义人士的身上,她短暂而又悲哀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伟大颂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英雄史诗不朽丰碑

全文共 205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爷爷讲的故事穿越时空,把我带到了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 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畔,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守望丰碑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的走道里,那一幅幅红色的革命烈士展板震撼着我的心灵,传承着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与磅礴于天地正气间的英雄史诗,更让我感受到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在战火喧嚣中,他们用生命、鲜血和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谱写的壮丽诗篇。

翻开历史记忆的书签,每临乱世大难必有英豪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在这里我看到了革命烈士侯绍裘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侯绍裘在南京被捕后,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刑讯逼供,他英勇不屈,不怕高压恫吓,不顾威胁利诱,始终坚持斗争,坚持革命的信念。敌人无计可施,便将他装入麻袋,活活捅死。

烈士夏秋生的英雄事迹亦是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正因为他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在方塔墙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个大字。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在面对日军用手枪抵住他胸膛时,还能如此镇定,不发一言,日军威逼无效,竟用刺刀把他活活刺死。如此爱国之心怎能不动容?

一幅幅革命烈士的展板,一个个让人敬仰的名字,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一路千古的绝唱,一尊不朽的丰碑,筑成一个民族的品格与气质。

回首自己这些年的学习生涯,我的梦想在我的退缩中渐渐沉默,我的坚持在一次次失败中慢慢消磨。我有过怠倦、迷茫、自卑,这一切源于我的不够坚韧,不够坚持。如今,站在这些先烈面前,我的梦想之帆再次扬起,告诉自己不但要在学习上孜孜不倦,磨砺自强,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把革命烈士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坚忍不拔的精神发扬下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逐梦想的路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如今的我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充满坎坷和荆棘,我们只有以努力奋斗为刀,坚持不懈为棍,才能披荆斩棘,闯过坎坷,达到胜利的彼岸。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永远守望丰碑,让心中每个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迸发出强大的力量,绽放最灿烂夺目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中的丰碑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丰碑》一文,对军需处长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丰碑》一文记叙了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在寒冷的冬天,红军冒着呼啸的寒风,艰难地前进着。突然,红军队伍停下来,警卫看见一个人,坐在树前右手拿卷烟,穿着单薄,被寒风送去了黄泉。红军首长从警卫员口中得知冻死了人,他生气地问:“军需处长呢?怎么不给这人加衣服,起初士兵们都一言不发,当红军首长再次问到时,一位士兵走过去悄悄对首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红军首长肃然起敬。

和红军比起来,我们和军需处长有多大差距呀!红军吃的是草根树皮,而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吃零食不吃饭的孩子多的是,有的小孩上饭桌比上刀山下火海还难,就更不能和吃草根树皮相提并论了。但没有以前红军的牺牲,就没有今天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伸出双手,张开翅膀,让我们自已创造美好的明天!

啊!晶莹的丰碑,你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9月21日晚,战友文工团在中央党校舞台上唱响了红色经典巨作《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为全校教职员工带来一场触及灵魂的红色洗礼。这是中央党校校委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专门为全体学员组织安排的一场特殊的党性教育课。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副校长黄浩涛、赵长茂,校委委员罗宗毅、黄宪起,战友文工团团长李劲、政委黄景海出席,中央党校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全体学员、教职工和研究生等共1800余人观看了演出,礼堂座无虚席,热情空前。

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创作于1964年。为纪念红军长征30周年,缅怀在长征中牺牲的战友,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根据自己长征时的亲身经历和搜集整理的大量资料,选取长征中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事件,创作出《长征组诗》。发表后,在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经战友文工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编曲创作,形成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这是新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和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自1965年首演以来,战友文工团演唱的《长征组歌》已在国内外演出1400余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时代感染力,成为国家和军队最具代表性与民族性的红色经典,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专业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称号。

中央党校的这场演出,上半场是《映山红》、《当那一天来临》等经典音乐作品演唱会,下半场是《长征组歌》经典曲目。组歌那优美动人的曲调、耳熟能详的歌词、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再现了一幅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史诗画卷,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长征精神,也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顽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整场演出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曲调唱腔感人肺腑,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共振。广大教职员工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温历史,在“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中感念军民鱼水情,在“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中感悟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在“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中领悟补钙壮骨,在“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中品味“长征精神”。演出过程中,观众们击节和唱,反响热烈,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们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丰碑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到狼牙山时,就会想起当年的5位壮士屹立山峰,声音回荡着整个山谷,气壮山河!

——题记

你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吗?你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吗?你读完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有什么感受吗?当两条路呈现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条路?一条是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却牺牲了群众;另一条是明知死路一条,却保住了群众的性命。我想许多人都会选择第一条路,因为大多数人都贪生怕死,而选择第二条路的人寥寥无几。而狼牙山五壮士斩钉截铁的选择了第二条路,他们面对死亡,英勇无畏,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主要讲的是1941年的秋天,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联队撤离,把鬼子引上绝路,并在山上和鬼子进行了浴血奋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境下,他们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当读完这篇文章,我十分敬佩这五位壮士。我读到“诱敌上山”这部分时,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一条保全自己性命的路,而他们却把生的希望寄托给了他人,把生死置之度外,走上了一条死路,我对他们的选择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当我读到了“顶峰歼敌”这段时,他们把石头像雹子一样砸下来,使敌人抱头鼠窜,让我无比的振奋,热血沸腾,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

当我读到“英勇跳崖”这段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五位壮士不怕牺牲,英勇跳崖,他们在中国人的心中树立了永远丰碑,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缅怀先烈,我们无比悲痛。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怎能对得起先烈的英灵呢?我要珍惜好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先烈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将来让祖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丰碑》600字读书笔记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丰碑》。这是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部队,要通过冰天雪地的云中山,那里寒冷无比,很多人在那个地方因缺少棉衣而被活活冻死。而这支红军部队又何常不是呢,这支部队的军需处长就是部队里管袄服物资的,但是他为了让其他的战士可以穿暖,把棉衣都发给了他们,而自己却被活活冻死在这冰冷的雪山上。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泪。多可惜呀,这么好的一位老站士牺牲了。虽然这位老站士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在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那时的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真实身份。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几件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他也很乐观,死的时候,没害怕过这无边的风雪,没有缩成一团,也没有忧愁的神色。他的死激励了所有战士,克服困难,走出云中山,大家的脚步更坚定了。

这位老战士一心为公,一心为他人着想。他把生的机会带给了战士,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革命前辈呀!想着想着,我的眼眶湿润了。军需处长,你的精神让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请你安息吧!我们将永远怀念你;我们将永远记住你给我们留下的动人故事;我们将永远珍藏这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一定会向你学习,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集体放在心中,把你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老而永恒的丰碑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会宁,好地名。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毛泽东

揭开历史的帷幕,探寻人类追寻真理与光芒的脚步,一幕幕泣天地动鬼神的故事在华夏不息自强的儿女心中绽放。血与泪凝结而成的近代史,战争和母亲的眼泪一样从未停止,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命如草芥;祖国母亲奄奄一息,呻吟挣扎,四万万同胞亡命天涯。

当良知的火种以燎原之势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遍布九洲时,一批与国同亡,与国同生的热血儿女以七尺血肉之躯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们在光辉永恒的组织——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生命谱写悲壮的人生之歌,为了同胞们,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燃尽短暂美好的人生,可歌可泣,可悲可叹……而最光辉、最震撼人心的一页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次如此艰难的战斗——接近于绝境,前进才有希望。而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自从走上这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道路时,就以极大的蔑视去面对一切——对他们来讲别人的幸福,对于生命是更重要的。感动于他们默默地征程,没有鲜花掌声,只有坚定信念。刻骨铭心的是战斗的冲锋击杀,面对死亡时的舍我其谁……

在他们眼里,有的只是对人民深沉的爱,生死的考验经历了最残酷的时刻之后,他们来到了贫穷的会宁,这次被称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三军会师而被永久载入史岫,震撼环宇,彪炳千秋。七十年后的今天,人们衣食无忧地闲庭散步时,称会宁为会师圣地,而我,痛苦的内心里泪如雨下。会宁之所以被称为圣地,是因为红军是圣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为了别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除了圣人,还有谁能做到?记住的应该是红军战士,而不是会宁!是他们圣化了这块土地,是他们给了我们幸福,在这块已被神化,圣化了的土地上,我们应该汲取他们的精神与力量,学习他们,做一些已安逝灵魂欣慰的事……

回到勇士们战斗过的岁月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的人民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块土地我们不能不奉献……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抗日前进的阵地,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会师期间,红军将士在会宁休整达22天,是红军长征途中经甘肃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长征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途经会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9位元帅,徐海东、王树声等8位大将,杨成武,肖克等46位大将,127位中将和1000余位少将都在会宁留下了战斗和生活的足迹。红军在会宁休整期间,宣传和发动群众,建立了5个苏维埃政府,5个抗日农民协会。为了实现三军胜利会师并继续北上,红军在会宁境内同国民党胡宗南部先后在会宁县城范家坡、红堡子、大墩梁、张城堡、慢牛坡等地进行了6次比较大的战斗,消灭国民党军8000余人,有18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会宁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四大焦点”(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汇合点会宁、落脚点延安)之一,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长征会师期间,形成了“集中统一,自强图存,团结胜利”为内涵的会师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命中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因具有雷锋精神而无比伟大的人们。

那是一片干涸的土地,热浪带走了湿润;那是一片灰暗的天空,乌云遮住了太阳;那是一群落魄的英雄,饥饿占据了心灵,那是一张破烂的桌子,残损霸占了桌角,然而,不必惊慌,总会有一滴水,带走热浪,总会用一缕光穿破黑暗,总会一颗粮食,拯救英雄,总会有一颗螺丝钉修好桌子,他们,叫做是雷锋,这,便是雷锋精神,如生命永恒丰碑

有人说“雷锋精神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雷锋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助人为乐这一个方面,恰恰相反,雷锋精神很细微,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重庆女警任长霞,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她一生为民爱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心心挂念着她的人民;好人丛飞,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他的默默无闻,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仍不忘资助困难大学生;“最美妈妈”吴菊萍,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她的无私母爱,在危难时刻选择伸出双臂。他们完美的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含义,而雷锋精神,也使他们原本平凡的人生熠熠生辉,闪烁着无比耀眼的光芒。

那么,雷锋精神是个人的吗?不是的,雷锋精神更属于团体,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放学的时候,你可曾注意马路中央换班的交警?你可曾看见他们身上闪耀着尽职尽责的雷锋精神?吃饭的时候,你可曾注意站在一旁的服务生?你可曾听到他们身上演奏着热情待人的雷锋精神?走路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路边弯腰拾起地上废纸的老者,你可曾触到他们身上燃烧着为人着想的雷锋精神?他们成功的演绎了雷锋精神的发展,而雷锋精神也使他们原本简单的生命繁花似锦,散发着令人折服的芬芳。

雷锋精神早已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位位伟大的人物,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融化于我们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雕刻在我们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不断感染着周围的人们。还记得我们一遍遍唱的那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在雷锋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头顶漫天星河,脚踏祖国山川,仰起头,再一次大声地唱响这支哥,再一次激昂地念起那句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丰碑”自古不是碑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所以,后来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开始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倒是歪打正着,有点符合古礼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人就显得有些东施效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雄史诗不朽丰碑高中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

五千年的历练,中华民族学会了“自强不息”,血肉之躯,筑就了成功的道路,书写下中国历史最光辉的一页。

如今,改革开放90年,中国从懦弱走向繁荣。回顾90年,多少另中华儿女兴奋的事,又多少另中华儿女铭记的事。

1946年,国共两党的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发展。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空爆试成功。接着,1967年,一朵蘑菇云展现于世,氢弹研制成功。这是中国人民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举起一盏明灯,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1994年,一项跨世纪工程在中华大地崛起——长江三峡,我们永远铭记。

历史的时钟定格在1997年7月1日零时的那一刻,香港维多利亚海湾一端的会展中心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经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999年12月19日,澳门回归。中国的成长史上,港澳回归所承载的历史内容无疑更加丰富。回归,标志着屈辱的知殖民历史的终结,证明了“两国一制”这个史无前例伟大构思的成功。

30年前,谁能想象出:公交车里装电视,列车在地上跑的情景了?30年后:港澳回归,中国“入世”;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完美谢幕;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载着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2010年上海世博会隆重举办......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苏醒,演绎东方崛起的新传奇。

今昔,中国蒸蒸日上,今昔中国繁荣昌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90年前,鲜红的旗帜下集合着一批心中燃烧着理想和希望的人们。

今天传承理想和希望的龙的传人,集合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光辉旗帜下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全文共 152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正在展出。据资料信息,此次展览共展出了252件革命文物。其中,一张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老报纸吸引了我。

那是一张1936年1月19日出版的第8期《救国时报》的头版,对开,竖版繁体印刷。报纸的纸张已经泛黄,边缘有些折痕和破损,版心的地方也有修补的痕迹,但是整体完整,可以看清字迹。当期的一篇社论,批评陈济棠、宋哲元镇压学生运动是“又一次血的教训”;辛辣地指出蒋介石“不止未加讨伐”,而且“压制各地爱国运动”;并呐喊到:“一切惯弄‘雄辩’的先生们,拿‘事实’来证明你们的‘雄辩’吧”!

《救国时报》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的报纸,早期称《救国报》。孤悬海外,可以想见,当时的同行们办报办刊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主编吴玉章先生在文章中回忆,除了法国政府曾经忽然命令《救国报》停刊这样的政治压力,报社还面临经济危机和发行困境。办报的同志们甚至到了典质筹资、罗掘俱穷的境地,而且只能不断开发新的发行、寄送方法来应对国内外的压制。

然而,正是因为当年那些新闻舆论战线的先辈们,为了坚守并传播自己的理想信念,攻坚克难,坚持不懈,《救国时报》才在党和共和国的革命历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1935年10月1日,彼时红军正在长征途中,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在《救国报》第10期上全文刊发,后来被称为“八一宣言”。1936年12月起,长篇长征回忆录《雪山草地行军记》和《从甘肃到山西》在《救国时报》上发表,成了记录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征程的文献史料。《救国时报》编辑部还把这两篇文章和陈云同志化名廉臣写下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一起,出版了合集《长征记》。

革命需要枪支弹药,也需要“思想的闪电”;长征物质条件匮乏,却不缺少精神食粮。长征途中,我们党仍然克服了极端艰苦的条件,坚持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长征中的红星报”中提到的、陪着红军一路走来的《红星》报,用文字保存了大量的关于长征的记录和资料。《遵义新闻》《红军占领桐梓城》《我们胜利渡过了大渡河》《军委奖励乌江战斗中的英雄》……这些消息和通讯,记录着红军的足迹和故事,也鼓舞和振奋着我们的队伍和人民。

想象一下,在沼泽草地跋涉、在风雪中攀爬,这些消息不就是暗暗夜色中的点点星光、冰天雪地中的莹莹烛火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星照耀着中国!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在《忆长征》一书中写道:“文字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形容词”,可是在报纸上金榜题名的英雄,“都会像乌江的流水那样,扬名在历史的长河中”。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星》报发表题为《伟大的会合》的社论。除了《红星》报,每支队伍也办有自己的报纸和刊物,比如红一方面军的《战士》报,红二军团的《前进》副刊,红四方面军团的《不胜不休》报等等。

当时我们党办报、办刊的条件有限。两条扁担、四个铁皮箱子,就是跋涉中前进着的《红星》报社。编辑们随着军委日夜兴军,挤出时间办报。铁皮箱子里,一台油印机、几盒油墨、几筒蜡纸和毛边纸,就是我们新闻舆论宣传队伍的枪和匕首。毛泽东同志曾讲,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就是宣言书的撰写者,宣传队的呐喊者,播种机的耕耘者。

那一张泛黄的报纸,那些有些模糊和斑驳的字迹,却在长征精神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英雄史诗是他们撰写,不朽丰碑他们共同铸造,新闻宣传战线的先辈们是长征征途和历史时代的见证者。雄关漫道真如铁,建设路上党继续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大步向前,渐行渐稳。而今日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今日的党刊人,必以笔化长缨,青史著文山,拄天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永恒的丰碑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许多爱国志士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杨靖宇的故事》

一天,他们部队断了粮,唯一的一个玉米,他也让战士吃了。随后,敌人就围了过来杨靖宇在掩护部队与受伤的战士撤走时,不幸中弹身亡了,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死后,敌人剖开了他的腹,发现的只是一些未消化的树皮与树根。

在华夏渊源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又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她的兴盛安宁而赴汤蹈火,血洒疆土!用胸脯当子弹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用鲜血保护了祖国,不是让侵略者再踏进中国一步;他们用鲜血创造了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创造了今天的一切!他们让我们21世纪的花朵竞相开放,不被大炮打掉枝叶,来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每一个平静的夜晚,每一分钟吧,珍惜现在的一切吧!不要让先驱者的热血白白流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为建设更好的祖国,而打好基础,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利用放星期六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感受极深。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华文化,我知道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知道了孔子、老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他们用不朽的名篇在史册上留下闪光的名字!这本书告诉我,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也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文化。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 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公元前两千多年前,朝代出现,自那时起,夏、商、周、秦、汉……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滔滔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滚滚长江养育着华夏子孙,巍巍长河记录着历史的沧桑,雄伟的兵马俑展现民族力量,悠扬的编钟奏出了神州乐章。从远古的部落到今天的泱泱,五千年悠悠而逝,其间的强盛辉煌令人赞叹,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最终造就了一个伟大名族的辉煌,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无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无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根植于中华文明血脉,又都赋予了时代的精神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的特别出发点。

请你来读这本书你吧!它会告诉你许多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丰碑与骂名仅一步之遥高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古之成大事,为历史所铭记赞颂者,虽不计其数,但与那些遗臭万年和碌碌无为者相比如黑夜明星和恒河沙数之比。造就成功的,雄心壮志和敢做敢为的品质实不可少。然而,许多遗臭万年的“臭虫”却又不乏雄心壮志和敢做敢为的性格,为何两者却南辕北辙我以为,许多情况下,造成两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为一个字:度,即做事时有没有自己的原则,有没有自己的底线,在没有越出底线的前提下施展拳脚,成就事业。

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他出身绿林,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之际,拥兵而起,割据东北,从一个强盗摇身一变成为东北的“土皇帝”。他文化素质极低,大字都不懂几个。他不讲礼貌,经常对身边的人讲粗话。他个人意识极强,身边的人倘与他意见不合,他大多时候会暴跳如雷。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们中国人怎样看他呢说他是一个极富民族大义的爱国人士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我们都知道,当日本关东军企图占据东北,用利益与死亡来引诱和威胁他时,他只抛给日本人一句话:老子一寸中国的土地也不让你日本狗!结果,皇姑屯一声巨响,张作霖粉身碎骨,却把清白留在了人间。

张作霖谈不上品质多么高尚的人,但他做事有一个“度”,那就是爱国精神,他守住了这条底线,历史也不会忘了他。

有趣的是,正如“有其父必有其子”之说,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故事与他父亲相似。张学良为当时的人称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好赌好色,嗜酒吸毒,每天就要靠二十针剂来维持。在张作霖遇难后,他主管东北军务,却被日本把东北割得四分五裂。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中小学历史教材中,依然给与他极高的评价。原因很简单,当国难临头时,他果断地发动了“西安事变”,促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现在,没有人会去指责张学良什么,因为他本人的做事也有一个“度”,那就是民族大义。

相反地,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总有许多人虽能力超人却胡作非为,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待人处世也设一个度,凭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结果只能留下千古骂名。张作霖父子的故事应该让这些人醒悟了!

丰碑与骂名,有时取决于一个字: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命中永恒的丰碑作文_哲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片干涸的土地,热浪带走了湿润;那是一片灰暗的天空,乌云遮住了太阳;那是一群落魄的英雄,饥饿占据了心灵,那是一张破烂的桌子,残损霸占了桌角,然而,不必惊慌,总会有一滴水,带走热浪,总会用一缕光穿破黑暗,总会一颗粮食,拯救英雄,总会有一颗螺丝钉修好桌子,他们,叫做是雷锋,这,便是雷锋精神,如生命永恒丰碑

有人说“雷锋精神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雷锋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助人为乐这一个方面,恰恰相反,雷锋精神很细微,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重庆女警任长霞,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她一生为民爱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心心挂念着她的人民;好人丛飞,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他的默默无闻,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仍不忘资助困难大学生;“最美妈妈”吴菊萍,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影子,只因她的无私母爱,在危难时刻选择伸出双臂。他们完美的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含义,而雷锋精神,也使他们原本平凡的人生熠熠生辉,闪烁着无比耀眼的光芒。

那么,雷锋精神是个人的吗?不是的,雷锋精神更属于团体,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放学的时候,你可曾注意马路中央换班的交警?你可曾看见他们身上闪耀着尽职尽责的雷锋精神?吃饭的时候,你可曾注意站在一旁的服务生?你可曾听到他们身上演奏着热情待人的雷锋精神?走路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路边弯腰拾起地上废纸的老者,你可曾触到他们身上燃烧着为人着想的雷锋精神?他们成功的演绎了雷锋精神的发展,而雷锋精神也使他们原本简单的生命繁花似锦,散发着令人折服的芬芳。

雷锋精神早已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位位伟大的人物,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融化于我们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雕刻在我们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不断感染着周围的人们。还记得我们一遍遍唱的那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在雷锋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头顶漫天星河,脚踏祖国山川,仰起头,再一次大声地唱响这支哥,再一次激昂地念起那句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6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

我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认识到虽然有些目标很难达到,但是还要自信。我还学会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我要向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雷锋做过的好事。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也要像他一样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一美德!同学们,让我们唱起学习雷锋之歌,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的道德,体验雷锋的心灵,在雷锋精神的感触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再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告诉大家,书中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里都有雏鹰行动队。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一群优秀的小学生代表。本书中雏鹰们将要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共产党的历史,寻访优秀党员,宣传我们周围的优秀事迹,以实际行动,让党的光辉照在每一个人心中。其中有一篇小故事我非常喜欢。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吗?想知道什么内容?那你就往下看吧!

今天,雏鹰行动队跟着老师来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边,开始了暑假红色旅游。。。。。。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党旗和党徽是什么,象征着什么,上面都是哪些图案。我来告诉你吧!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党旗党徽。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同学们,这本书是不是很好看呀!如果你有兴趣,请看一看这本书,说不定能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呢!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英雄史诗不朽丰碑高中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时间是治疗心灵的最好的针剂”,往事如烟,缥缈婆裟,无论成功与失败,顺境与挫折,各种人情冷暖,众多缤纷繁芜,都会随着时间的飞逝永远的被遗忘在身后的风尘中,而尘埃终会落地……其实,在这些零落的尘埃里,总有一颗水滴虽经受了流金岁月的洗礼依然明亮如初,在鲜为人知的角落绽放着自己的光彩,柔和却不乏刚强……

轻轻挑开水滴外面的薄暗纱,看,上面映着的是他的面孔,笑容灿烂而坚毅,手持长枪,背负旅行包,别着手榴弹,注视着自己的家乡,守卫着无限留恋的领土,可他的背后,却是硝烟滚滚,炮火纷可,而他,在一场惊心动魄又无比艰难残酷的战争中,却永远地闭上了明亮的眼睛,无声地撒手人间……

他,就是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将领。水滴刹那间晶亮起来,忽地一闪,出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的画面。狂妄的日寇在屡次遭受左权军队的打击后,不甘失败,又调集了3万多兵力,发动了空前残酷的 “铁壁合围”大“扫荡”,并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辽县进犯。25日,为了掩护后方机关的同志们跳出包围圈,左权率嚎坚持指挥战斗,自己直到最后才开始突围。

看吧!那一道道血痕镌刻着他英勇拼搏,不屈奋战的壮举;那一声声冲锋号角迸发这誓死保卫祖国的豪情;火光冲天,炮声连连,可左权只把它视为微小的尘土。他热血沸腾,敌人千军万马都在他刚毅的面容前颤栗了!当队伍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他身前爆炸,左权不幸英勇牺牲,年仅37岁。

这时,连空气也变的凝重肃穆,哀伤的气氛笼罩着人民。左权牺牲,全军悲恸,左权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朱总司令,诗悼忠魂: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水滴逐渐暗淡了下来,令人惊异的是,水滴上竟然捧出了一朵洁白壮丽的鲜花,花的背后,是巾帼英雄——冷云。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军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这一天,她们在牡丹江地区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准备渡河的冷云等人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役。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大部队迅速摆脱敌人,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女投江,气节令人震撼!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

一阵清脆的歌声把我的思绪牵引到了王二小的身上。原来,抗战时,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关键时刻,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一举全奸了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山坡上。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至今。

啊,小英雄,你安息吧!这山坡不会再容鬼子践踏一步了!你看,山坡上长满了青草。你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记载着你的英勇的“血色石”,不正默默地向人们讲诉着你的故事吗?

现在,战争早已是过去,无数革命烈士以热血保卫了祖国,为五星红旗添上了鲜红庄严的一笔,幸福的时代使人们忽视了许多纷飞的记忆,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今天的世间仍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灼灼生辉!我们不应忘却历史,中华儿女不会忘记历史,尽管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但是,英雄是永远的丰碑!

向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雄史诗不朽丰碑

全文共 209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走进展厅,最显眼的3根立柱上陈列着毛泽东同志对长征意义的概括,立柱背后是红军过草地的大型组雕,立柱前面是介绍长征概况的视频投影和巨幅地图--2000平方米的展览就是从这里层层展开。

“什么是长征?”“长征期间发生了什么?”“长征有何重要意义”“长征精神为什么伟大”……为了让观众们通过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这次展览作了精心安排。

展览内容编排以时间为顺序,以重要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浴血奋战勇向前”“革命理想高于天”“胜利会师开新局”“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6部分,涵盖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的长征历程。

“相比以往,这次长征主题展的内容更加全面,既宣传红军主力的历史作用,又安排专题和单元反映陕甘边根据地政府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重要贡献,不仅充分展示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还生动展现普通官兵的革命精神和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黄亦兵说。

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泸定桥的铁索等一批珍贵文物,“七根火柴”“金色鱼钩”等30个经典长征故事,讲述红军战士至死不忘对党忠诚的雕塑《最后一次党费》……275幅图片、252件文物、45件艺术品以及5件新创作油画雕塑,呈现出丰富的历史细节,让广大观众仿佛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

展览还精心设计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5处大型主题景观,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强化“带入感”。“过雪山草地”主题景观,不仅实景设置了雪山、水草地,还运用声、光等手段营造了寒风呼啸、雪花漫天的天气效果,让人如临其境,使许多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

盛况斐然

长征,这一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壮丽史诗,穿越80年历史时空愈发光辉闪耀,吸引着社会各界的人们前来“朝圣”。

按原计划,展览日均最大接待量为8000人,可实际情况远超这一数值,达到日均1.1万人。为此,军事博物馆每天额外增加了1个小时的开放时间,还将闭展时间推迟了1周。

数千名驻京部队官兵来了。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荣与梦想。一件件红军爬雪山时使用的物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官兵们对理想信念有了更深领悟。陆军某部政治部主任刘炜说,走在改革强军新的伟大征程上,更要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

数百位军地离退休老干部来了。96岁的黄甘英老人和95岁的吕璜老人,这两位长征时期的老同志动情地说:“一定要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把国家建设好!”89岁的解放军总医院老干部陈新参观完展览情不自禁,赋诗一首:“长征胜利到延安,艰苦卓绝意志坚;避实就虚多妙算,围追堵截叹徒然……”

300多名北京四十四中高一、初一的学生来了。带队老师张京媺说,这是孩子们入学后参加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希望他们在学习长征历史中感悟传承长征精神。

仅国庆假期期间,就有近6万人参观了展览。而他们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特地从外地赶来的观众。

来自山西阳泉的郭自幸一家8口人,到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参观长征主题展,第二站则是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没有革命前辈的牺牲,哪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郭自幸说。

85岁老军工何海岩一家来自陕西渭南,到北京后原本打算去长城游览,得知展览的消息后,随即改变了行程。何海岩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法再走一遍长征路,只好认真看一遍长征展览,把长征历史牢牢记在心里……

前来参观展览的,还有数百名外国人士,其中包括3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马里驻华大使兰西纳·科内参观后说,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信念和精神,对全人类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永不落幕

11月6日,“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长征主题展览临时闭馆。

45天时间里,观众们写下近8000条饱含深情厚意的真挚感言,“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而这心声,源于展览在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的红色种子。

一位叫董振玉的市民10天内2次前往军博参观展览。“我深深地被长征精神所感动,我要把长征精神带给没来参观的朋友们,用照片宣传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董振玉在留言中说。

“我们无法深切感受当时的艰难困苦,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一名叫王思彤的学生参观完展览,在留言簿上写下这些文字。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50多名初一学生参观时,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张“试卷”,上面印有“我绘漫漫长征路”考题。随队的历史老师齐永茂说,孩子们目前还没有系统学习有关长征的历史课程,带着“考题”参观,是为了让他们更细致地了解长征历史,更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

5岁的小男孩杨海洋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稚嫩的笔迹写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英雄史诗,丰碑永存。杨海洋的外公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工作,他说:“他现在还小,理解不了什么是长征,但还是要带他来,让他有个印象。长征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

当红色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扎下根,他们也就成了种子,接力传承着伟大的长征精神--那将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这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的魅力如同一座丰碑,巍然屹立于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逝中,它的精魂跨越时代,跨越疆域,跨越国界,震撼着每一颗流淌着滚滚热血的心灵!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尽的艰辛险阻,道不完的严峻苦难。皑皑雪山无情阻截了多少去路,茫茫草地轻易吞噬了多少生命,更毋论那峡谷急流、乌江天险、弯弯赤水、大渡激浪……加之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弹尽粮绝的恐惧与绝望……哪一样不在长征战士面前虎视眈眈。但是!他们就仅仅靠着两只脚和钢铁般凝聚的意志,纵横跋涉十一个省,长驱直至两万余里!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两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殷红的热血?哪里没有流传下红军战士动人的赞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真真正正的英雄好汉!纵使万般艰险,又如何能将他们轻易征服!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最终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人们难以置信,究竟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同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革命理想无尽奋斗的精神!这,难道不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吗?!

巍峨雪山掩盖了战士们的躯体,

却埋藏不住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茫茫沼泽吞噬了战士们的身躯,

却消融不了他们坚信胜利就在前方的强烈信念;

枪林弹雨夺去了战士们的生命,

却夺不去他们如钢水般熊熊燃烧奔流不息的革命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散尽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的烙印,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解,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韧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砥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道路上进行着新的长征!在21世纪,我们仍然需要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需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确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必然在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的英勇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长卷中,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铭记;长征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