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风俗的满分作文(精品20篇)

当生活被你充实后,当心灵被你洗涤后,当思想被你升华后,人生便散发出阵阵馨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心灵的甘露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971

作文

445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述出了春节万象更新的一派景色。

春节的来历说法众多,其中最为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自是数不胜数的。例如:置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看春晚,拜年……

家乡的清晨,街上鞭炮的“噼噼啪啪声”响彻云霄,将熟睡的孩童们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眼前的春联、灯笼,增加了节日的味道。

大人们凌晨四五点便起来忙活了,因为他们得为一家人团聚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则与伙伴分享自己新年快乐的源泉之——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仙女棒,冲天炮,擦炮,甩炮,魔术弹等等。

过年使我们小孩儿最欣喜的莫过于能收到压岁钱了。压岁钱一般是长辈给孩子们,妈妈从小叮嘱我要懂规矩,收下红包时,必须双手接过,并向长辈道谢。

在我们家,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都是交予父母保管的。从书上我还得知了关于压岁钱的小故事呢,让我来跟你们一起分享吧!

以前每年大年三十的夜里,会有一个名叫作“祟”的小妖出来伤害小孩子。它会趁夜里偷偷潜入人们的家中,摸一下熟睡的小孩子,从而导致小孩子生病、发高烧。当时的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会让小孩子用红纸包八枚铜钱玩,将“祟”吓跑

因此,人们又将这八枚铜钱叫做“压祟钱”。后来又因“岁”与“祟”谐音,又被称为了“压岁钱”。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节日,家乡的习俗与春节的快乐如一首美妙的乐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河南鹤壁,鹤壁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城市。春节鹤壁有很多习俗,如逛庙会,贴春联,我最喜欢的是初一的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有时,人们还会把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就预示新一年他会好运连连。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围在桌旁,端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开开心心得吃着团圆饭,记得有一次初一早晨,我正吃着饺子,突然,我感觉嘴里好像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个硬币!弟弟看我已经吃了一个硬币,就也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弟弟在饺子碗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饺子,连忙放在嘴里,生怕别人给他抢了。可是,弟弟那个饺子里没有硬币,妈妈吃到了一个。就剩下一个有硬币的饺子了,弟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弟弟急得满头大汗,就特意给他找到了那个看着象有硬币的饺子,对他说:“这个饺子大,你试试。”弟弟接过饺子,吃了下去,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我们全家开心地吃着美味的饺子。

这样富有抽奖意味的民俗能带给我和弟弟不一样的乐趣。

我喜欢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海南,你会想到什么?珊瑚,海滩,还是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其实,在海南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风俗,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美食。

海南虽然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可我要和大家说一个秘密,在海南的一些农村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大海。因为以前大部分人都比较穷,在海边的房子又容易被风暴袭击,所以大家都不会在海边的城市定居。

还有,如果你以为海南人天天都吃海南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海南吃海南鸡,就如同以前的北方人下馆子一样,他们只会在过年过节或请客人时才会找专门的人杀海南鸡来吃。而且,我们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俗,就是在吃鸡之前,要先烧了纸,拜过神,然后才能口饱口福。海南人认为要先把鸡的“精神”敬献给神,自己才能动筷。海南鸡无论是白切还是油炒,都是十分美味的。

在海南文昌还有一种很神奇的鱼,这种鱼常常会偷鸡来吃。那它是怎么偷到的呢?当鸡到湖边喝水时,这种鱼会从水里跳出来,先是死死地咬住鸡的脚,把鸡拖进水里淹死,再慢慢地吃。据说,这种鱼身上会分泌一种特别的液体,让它咬住鸡后可以快速滑回水中。

那有人会问了,怎么才能抓住这种鱼呢?海南人先把鸡放在笼子里,把胶涂在鸡笼旁边,鱼上来吃鸡时,就会被胶水牢牢的粘住。你还别说,这鱼的肉吃起来真有一种鸡的味道。

总之,我想告诉大家,海南不只有海滩,珊瑚和椰子,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妙风俗和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后的家乡满分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年过去了,我已是人人皆知的科学家了。尽管我在这儿生活得很好,但我还是想回家乡看看。

坐在飞机上,我想着:我的父母哥嫂家人怎么样了?现在母校变成什么样的呢?同学们变成什么样的了?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时时回绕在我的心里。

回到家乡,走进家门,爸爸妈妈住在宽敞明亮阳光充足的别墅里,妈妈对我说:“这二十多年家乡变化可真大,你出去转转吧!”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乡转个够,呵,变化还真大!一幢幢高楼大厦直入云天。汽车的尾气也不排放了,变成了太阳能汽车,不用汽油了。而且,还有一位科学家发明了臭氧层,使天空又变的清亮美丽了,空气又清新了。还有,另一位发明家也发明了水净化器,使小河变得更加清澈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我的心里不禁这样嘟哝着。

还有更令人惊奇的呢!我去了一趟母校,母校和二十年前相比,差别太大了。过去的痕迹一点都没有了,全变样了。校园里没有一点点杂草,干干净净的,空气也比外面更加清新了!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心里涌出了一个大问号。20年后得我”当舞蹈老师的作文小学生500字

这是怎么回事?我想着。忽然,吓了我一跳,有人在拍我的肩膀。我转过头去,原来,是校长在拍我的肩膀。这校长怎么这么熟悉,挣着一条马尾辫,眼睛是那么的亮。我想了好半天,才想起来:原来,是罗慧茹!哈哈:“原来是罗慧茹!”“终于说出来了!看来,你还没有忘记我这个朋友啊!”我们聊了几句,我兴致是那么的高。然后,我问她:“为什么校园里这么的干净呢?”她听了,笑着回答:“你这个科学家,连自己的发明都忘了。”“哦!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想起来了,我发明了去杂草剂和空气清洁剂,去除杂草剂只要喷在地上,就会??”“别讲你的大道理了,问你一下,你知道学校在哪儿么?”“我还想问你呢?”“你看!”说着,罗慧如打了个响指,学校便展现了出来。“哇,高科技就是和21世纪的时候不一样了。”我赞叹道??

告别了母校,我还要去逛逛森林里!从前人们不注意绿色保护,到处砍伐树木,到处都是荒山秃岭的。现在却变成绿油油的,一片片的大森林。啊!多么美丽的大森林啊!

夜幕降临,在树林里发出一道道的光,就像光的海洋。还有,那些动物穿上了人的衣服,和人成了好朋友。人们也懂得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利了。

故乡的今天你是那么的美丽,科技那么发达。这次回故乡,不只是让我和家人团聚,还让我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儿时的玩伴,现在活得那么的有意义,真是高兴!

故乡,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我爱你!我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我去过很多地方过春节,只有妈妈老家的春节是我见过最特别的。

我妈妈的老家是河北,房子是个四合院,分东、西、南、北四个屋,她那里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就要在北屋摆贡品,这里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贡品,一张正方形的桌上中间先摆上一个猪头,猪嘴里叼着一个猪尾巴,外婆说:“这代表有头有尾,猪头左边摆上一只鸡,代表吉祥如意,右边摆上一条鱼,代表年年有鱼。”接着还要炸藕盒,“藕盒”就是把莲藕切片,两片中间连着不切断,把调好的肉馅放进去,然后在外面裹上面粉放到油锅里炸,炸成金黄色捞出来,放到鱼的右边,然后再开始炸牛肉丸,炸好以后放在鸡的左边。这样桌上的贡品还没有摆完呢,还要在猪头、鸡、鱼、丸子、藕盒后面都摆上一个前一天就做好的桃子形状的馒头,渐变的粉红色做的特别好看!然后再在馒头后面摆上五盘各式各样的糖果。所有东西的后面贴着一张天帝老爷的画像,画像两边各挂着金黄色的锡纸元宝,然后在猪头的前面放上香炉,香炉上插上一根龙形状的香,外婆说:“这叫盘龙香,一根刚好烧一天,每天烧一支!在每次吃饭之前还要还要磕头烧纸,一直烧到年初二,这样所有的贡品就算摆完了,而且每家每户都是这样摆的。”

到了年三十,一眼望去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祥和喜庆,人们忙着贴对联,粘福字,到了中午要包饺子,这也是北方特有的习俗,外婆说:“过春节吃饺子,取自《更岁交子》,也是继承祖先的习俗,饺子包好以后要在祭祀祖先之后才可以吃。所以饺子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食物。再有饺子的形状向元宝,寓意“招财进宝”符合中国人过年图吉利的想法,而且饺子皮薄馅足,味道非常鲜美,百吃不厌,在这里七八岁的小孩就都会包饺子了,所以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了,到现在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团圆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听完外婆这样一说,我更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具有重大意义,深深感收到我们祖先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欢庆做准备,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需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里人回归的高峰期。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按照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弄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状,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耀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如同世上最大的鞭炮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而我们村最大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庞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望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当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最大的鞭炮。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满了喜庆欢乐与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我的家乡也有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家乡有句俗语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为了团圆饭做准备,男人则帮忙杀鸡、杀鹅、贴对联、贴门画、买花、买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热闹了,有些大人在茶余饭后就等着看万众瞩目的《春晚》了,小孩子们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户地去得压岁钱,俗称“利是”。而有些大人们则带着小朋友去逛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说到迎春花市,这可得详细介绍介绍:每年的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都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华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点来敲门时,每家每户都响起喜庆的鞭炮声,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飞舞的鞭炮纸上了。鞭炮一过,就是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在无暇的天空上了,人们望着飞上天的烟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们就会去打麻将,而小孩子们则用自己的压岁钱案买各种零食玩意儿。到了晚上,天空中还是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烟花,有条件的则特地乘车去琶洲等地看烟花。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又是尾声——元宵。我们这里并不是每条村都过春节的,有些人就会过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们这条村正好就是过元宵的。我们要准备好各种菜肴迎接客人,让客人吃得开心,会得慰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你家乡的春节习俗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花馍可以捏成不同样子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技艺高的连龙凤都能捏出来,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问下,奶奶终于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奶奶还说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开始揉起来,我询问奶奶要做什么样子的,奶奶想了会儿说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后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接着,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后来我了解到,“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花馍”这种艺术我们不应该让它失传,应该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去研究,去把它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折洗被褥,窗帘,舒疏明渠暗沟。到处洋溢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打扫干净后又开始贴对联了。对联有很多种叫法。如:门对、春贴、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会精挑细选的选上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重庆人也不例外。

重庆是一座青山环绕,绿水相间的秀城。重庆人也是非常讲究,像过年时都必须按照祖上定下的规矩做事,比如: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亲戚。初一不能打扫,还有过年时要吃汤圆,代表家庭团团圆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吃火锅,火锅可是重庆人的最爱了。火锅越红,代表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想到火锅一定不能忘掉鱼了,代表着年年有余。本来是年年有鱼,“鱼”与“余”读音相同,所以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说道火锅你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做火锅其实也不难。制作火锅的主料就是毛肚、牛肝、牛肉、瘦肉,还有一些蔬菜和佐料。佐料有:大葱、辣椒、姜末、花椒、盐等等。还有一种专门做火锅用的火锅底料。把他们炒一会,可见油是红的,烟也很呛人的程度时就放入牛肉汤,等到汤开了以后,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到锅里,熟了之后就可以吃了。

看着火锅一层又一层的油,花椒浮在上面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吃,仅管它是那么的辣,那么的滚烫。吃起重庆火锅是多么的爽口,麻辣鲜烫,口感丰富,自烹自食,乐在其中了!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放起了自家的鞭炮,大街小巷都热闹极了。地上小孩舞着彩灯,在抬头向天空一看,烟花布满整个天空多么美呀!你要是在一定会忍不住想许个愿望。到了半晚12点时,鞭炮声更大了,让人无法安睡。

过年过完后,就要去拜年了,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去时买上拜年的礼物。则长辈们煮好了一桌香喷喷的菜。大人们举着酒杯大口大口的喝着,小孩们就大口大口的吃菜,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开心心!

吃完后,大孩们与小孩们都猜起了谜语。看吧!重庆的春节多么的热闹啊!长辈又纷纷给小孩们发了他们渴望的压岁钱,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爱重庆的过节,特别是春节。多么的热闹啊!我爱重庆的人,我爱重庆人的热情,我更爱重庆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春节风俗作文200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早早的吃过年夜饭,便兴致勃勃地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到楼下放鞭炮,放烟花。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手里拿着一根,让爸爸帮我点燃火焰,我很兴奋,也有点害怕。烟火点燃的瞬间,“嗖”的一声,然后烟花像断了线的箭一样冲上了天空,在天空中散开了一朵美丽的“花”。一会儿烟火又像散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真是太美了。我望着这美景,看呆了。还没回过神来,一朵紧接着一朵,冲向天空。最后,爸爸拿来了最大的烟花,它又大又沉。爸爸让我们退后一些,站远一点。然后无数的烟火在黑暗的夜里,显得格外夺目,格外美丽,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烟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知道的家乡风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过年,父母亲就会带着我和妹妹回到我们的老家——云浮。印象中,爸爸经常回老家,对家乡的种种事,他都娓娓道来。在爸爸的耳目濡染下,我开始对云浮的风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过年,我们又一次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往年的回家途中,我都是在车上睡觉。今年没有,因为我想看看家乡有没有变。到家后,我找了个机会,问问爷爷奶奶家乡的种种。奶奶告诉我,以前的房子没有现在的现代,是老式的四房一厅,靠门的两间房一间做厨房和饭厅,另一间做浴室,一间做杂物房,最后一间是房间。中间是客厅,厅的地上有个四四方方的槽。屋顶上开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口,为的是让阳光投射进来,而雨天则用槽把雨水接进去排到地下。外墙是用青砖砌的,耐用又好看,则屋顶是用瓦铺的,整栋小屋温暖又结实。

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我们家乡以前的小屋拜祭老祖宗。我发现老屋也有个槽在中央。抬头望去,刚好与屋顶上的口一线连上。此外,我还听了奶奶说的其他风俗习惯。比如说端午节,在广州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云浮也不例外,亲朋好友互送粽子,家家大扫除,把艾叶,菖蒲挂在门边,可以驱邪并驱杀蚊虫。

云浮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佛事大会,这是为了纪念禅宗六祖惠能。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三举行大型纪念活动。“为什么一定是这两天呢?”我问奶奶。奶奶笑着回答我:“二月初八子时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生诞日,而八月初三子时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圆寂日。”听了奶奶的话,我恍然大悟。

爷爷奶奶说了很多很多云浮的故事和风俗习惯,我越听越感兴趣。在感叹云浮变化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家乡的乡亲们正在努力维护着自己的文化遗产,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着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年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它有着丰盛的大餐,特别多的红包,好看的节目,壮观的烟花,十分美好。

春节中,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比如酸鸡鸭鱼肉,糖饵果品等一大堆。因此,父母也开始忙碌起来:上街买菜,回家制作,总是要花很长一段时间。但到了晚上,大量美味的佳肴也纷纷呈现在眼前,饺子、汤圆、年糕、各类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而我们小孩有一个非常好的特权——拜年拿红包。

所以在吃饭时,我毫不犹豫地率先对在场都的长辈说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吉祥话,而长辈自然也纷纷把红包都递给了我,一个红包就有好几百块钱呢。

饭一吃完,我最喜欢的节目也就刚好开始了。春晚的舞台上,很多著名演员都在那表演着,我总是看得十分入迷,跟着那些演员开心、伤心,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等到较晚些时候,主持人提醒我们新年倒计时要开始了,我立刻跑向阳台,向天空望去:

天空先后出现了两朵美丽壮观的绚丽花朵,紧接着空中美丽的大花越来越多,次第盛放,绽出一簇簇的花火,所发出的声音也是震耳欲聋,就连人们说话的声音也被完全掩盖了。无数的烟花炸开,那么的华丽,那么的缤纷,让人久久痴迷。

等到除夕一过,新的一年就来到了,这个热闹团圆的年三十,也被我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在我的家乡里有许多不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大的莫过于春节了。

每个人家乡的春节习俗都各有不同的特点,而我的家乡的春节也是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

过节了,姥姥家就非常热闹,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门外传来邻居家一阵阵的鞭炮声,那鞭炮在天空中炸出各样的形状,空中一会儿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棠”,不一会儿又出现几朵光彩夺目的“玫瑰”……让人目不暇接。吃完饭的小孩子们总跑到门外仰望高空,讨论着哪个烟花更好看!有些调皮的孩子聚到一起,拿出一支支的小鞭炮,用一个盖子盖住,点火后迅速退到一边,一两秒后便听见几声炮声连同盖子一同炸飞,真刺激。

当然光有鞭炮一定不够,孩子们最想要的可是大人手中拿的那一张张装着钱的红包,小孩们凑到长辈跟前,喊一大声:“姥姥、姥爷。”他们便拿出不同样式的红包,望着手中那红彤彤的纸,能激动好一阵子,而且小孩总在收到红包后开心地询问对方今年收到多少红包,好像在互相传递着喜悦。

吃过晚饭后,我们聚在阳台上仰头望天空,可以看见星星与炮花一同绽开,零零散散的鞭炮纸从天空撒落,好似是月亮和星星的祝福。第二天一大早,门前便贴了春联与年画,春联上大多寄托着大人和小孩的期望,也有许多长辈贴上希望家庭团圆快乐健康的春联,而姥姥就希望家庭幸福美满,所以贴的是: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四季沐歌,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五福临门,横批:合家欢乐。

腊八、除夕、初一,春节也快接近尾声,可人们的心却依然停留在除夕,那香甜可口的饺子,有素有肉,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带着对新一年的期望吞入肚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去旧年,迎来新年,这让我对自己家乡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中考满分作文:家乡的河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在牙牙学语时就认识了这条河。这就是水上公园的一条河。小的时候只知道这河很长,甚至连它的名字也不曾明确。只知道它叫“水上公园的那条河”。

河水清澈得无与伦比,太阳的光毫不吝啬地射在上面,水波荡漾,泛起涟漪,波光粼粼。风儿一吹,河面又来了一层层水波,这面镜子,让太阳的容颜也变得上下起伏了。河面真是太美,太美了。

约八岁时,我们邻居几个来光临这条河。是啊,水面还是清清的,还是有一层层的涟漪。瞧,它们还在那儿彼此高低起伏,在那儿婉转的荡漾着,荡漾着……

这并不是一条孤独的河,它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河面上的“人字桥”,好在桥有它的名字,虽让有自己的名字也只不过是一架平淡的桥,而桥下的河,则水波荡漾,波光粼粼,让人十分心旷神怡。河是美的,桥只会让它更美。

一晃多年过去了,与多年相处的小伙伴一起去看它。它又多了一个名字被小伙伴叫作“运河”,运河,雄伟宏壮的名字哇!

近年,台儿庄旅游业开通后,这条河上又多了几条威风凛凛的客船。听到那震奋人心的马达声,大大小小的人都会跑到那座桥上驻望。看哪,它在远处是那么小,慢慢越来越大,声音越发强烈。直至它开到桥底,看得才如此清晰。船开过桥了,然后它在我们一行人的目送下开向远方,在最后一抹夕阳中渐渐消失。而它溅起的水花还一圈圈地翻滚着。接着,又响起第二辆客船的马达声。

我与小伙伴久久陶醉于此,不能自拔于如此美的画卷。

后来才知,它叫月河,形状似月牙,得其美名,也是京杭大运河的遗留部分。但不管它叫什么,它永远是我们挚爱的河,是我们家乡的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做籺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或已经开始做了。“籺”是粤西地区最有特色的一种食品,以高州地区的最为出名,有点类似北方的糍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绿豆或黄豆、虾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肠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个个如半桃子状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寿桃籺”,但它风味独特,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是本土家居必备的应节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买好了材料,用葱、猪肉、香菇、木耳放在锅里翻炒,再加上一点蚝油,馅儿就炒好了。这是奶奶煮了一锅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这米粉会越来越有弹性,吃起来也会有嚼劲。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做。扯一个小剂子出来,搓圆,压扁,然后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里,舀一点刚才炒好的馅,然后像包饺子一样,对折回来,捏紧,这样就捏好了一个。别看它简单,也是有讲究的:馅一定要放饱满,不能瘦,要装多点馅,不然太扁会很难看,但也不能装得太饱满,会对折不回来的,最好放馅儿放得刚刚好,这样包的才好看。这就是煮汤籺了。

奶奶除了煮汤籺,还做了一种椰丝花生芝麻馅的甜籺,吃起来甜甜的,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吃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欢吃籺吗?欢迎你到高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余冻雪出乾,初晴日骤喧。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经过除夕夜一整宿的守岁后,村子里过节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一夜的疲惫似乎抵挡不住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大清早就开始串门拜年。这也是老家武汉的重要新年习俗。

这不,当公鸡开始打鸣时,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奶奶已经开始忙着准备各种小零食,准备迎接客人;叔叔和爸爸也踏上了他们拜年的征途。鞭炮声彻底唤醒了这个暗藏生机的村子,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村人彼此的问候声、道贺声传遍村头村尾。

我揉了揉蒙胧的双眼,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脚步声,还处在懵懂中。十几秒过后,有人到奶奶家拜年了。两位中年男子携手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只见他们径直走到客厅,看到了奶奶,双手合十,深鞠了一躬,用带着浓重的武汉方言向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他们的面容丝毫没有因昨日一宿没睡而憔悴,反倒是洋溢着新春的激情。这声问候中夹杂着一年不见的喜悦,恭贺新年的激动,以及衷心的祝福之情;当然也蕴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尊敬。随后奶奶十分自然地从装零食的盘子里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了两位来访的客人,以示主人的礼仪,随后便开始了叙旧。

鞭炮声炸响长空,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汉人的“大嘴巴”特色,院子里充满了问候的声音。这一大早就有三四十家来拜访我们了,但却不见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氛围好像少了点什么。听奶奶说,拜年的习俗很早就在农村广为流传。人们守完岁之后,就会从村头开始挨家挨户地喜迎新年,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尤其是小孩,可精神、可热闹、可气派了!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再邀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五成群地到村子里其他人家齐声吆喝:“拜年了!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春节和拜年的享受。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青少年,不愿出家门,而仍在认真拜年的也多剩下那些中年人、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逐步走向了城市?或是小朋友对习俗的淡漠?或是……

我的家乡拜年的习俗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要挽救这危在旦夕的习俗,不仅只是找回拜年的情趣,更多的是对家乡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爱我的家乡的满分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通辽市。她是一座年轻的小城市,建城才60多年,但这里的街道宽敞,高楼林立。中央电视台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讲的就是我的家乡。 My hometown is in Tongliao, Inner Mongolia.She is a young small city. She has only been built for more than 60 years, but the streets here are spacious and high -rise.The TV series "Beautiful Prairie My Home", which was aired by CCTV some time ago, was about my hometown.

说起我的家乡,真是让我们每个通辽人感到自豪。这里的人情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由汉、蒙、回、满等多个民族聚居,大家彼此相敬如宾,共同用智慧与汗水营造着这个小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辽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高楼大厦平地起。

小区里的建设更别有一翻情趣,里面有潺潺的流水,花园里百花争艳,蜜蜂与蝴蝶也互相嬉戏玩耍,追逐着,有的人坐在一起说笑,有的人在看报纸,现在有的人们不断提高自已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在不断补充自己的精神粮食。宽阔繁忙的马路上汽车南来北往,步行街里芳草遍地,绿树成阴。

看,那风景如画的西拉木伦公园,有人造假山与一池碧水的人造湖,每当到节假日,人们便三三两两或扶老携幼来这里散步、游玩或来看水上电影,那若隐若现的影像,让人仿佛看到了海市蜃楼,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月夜下的通辽更加迷人,通辽的街灯也别具一格。

有像圣诞树让你感到节日的灯,有的像垂柳为街道增辉,有的像彩虹桥横跨大街南北。天桥上的小动物霓虹灯更是神气活现,有的像正在奔驰的大马,有的像嬉水的鸳鸯,有的像展翅飞翔的鹰……,这里的夜晚不是漆黑一片,这里的夜晚霓虹灯闪烁,灯火通明,通辽是一座不夜城。我被眼前的一切所陶醉了,这里的文化、风景越来越统一了,让我感觉到现在气息下一座塞外边城的粗旷、柔与的美。

明日的家乡,必将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我想我未来的家乡会四季吐芳、绿草茵茵、环境优美。每辆车的尾部都会安装上一个“烟气消除器”,将车辆排放出来的烟气,点滴不遗地吸收起来;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得到了最好的处理;通讯设施、交通条件也都要比现在发达许多;人民安居乐业,有如生活在世外桃源。

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将我的全部精力撒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为通辽明天的新辉煌尽一份力量!

我爱家乡,建设通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寒冷的冬季,人们都喜欢吃热乎乎的美食。但在我们延边地区却不是这样,越是三九天,人们越爱吃冰凉的辣白菜、各种泡菜、凉拌菜、带着冰碴儿的冷面,特别是小孩子更喜欢冰箱里的冰棍、雪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室内有地暖、屋里又干燥,人的体内火气大,所以喜欢吃冰凉的食物降噪。

一到冬天,我就特馋冷面。每天都盼着家人带我去吃它,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有空能带我去吃冷面了。

冷面,通常指延边朝鲜族冷面。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为符合当地口味而进行改良的冷面,但那些只能算是荞麦凉面罢了。唯有我们延边地区朝鲜族冷面才是最正宗、最美味的。冷面是以荞麦面为主要食材,把牛肉以文火熬制数小时之后的汤汁,放冰箱冷却至零摄氏度为汤;再加入适量的大头菜、牛肉片、鸡蛋、黄瓜丝、鸡肉丸子、苹果梨、松子等延边特产食材为辅料;再加上一大匙特制的灵魂辣椒酱。一碗地道的延边冷面带着冰碴儿喷着清香上桌了。

你别急着吃面,先尝一口汤汁。“吱——咕咚”嗯,就是这个味,酸甜、冰凉、清新、微辣。再欣赏一下碗中的食材,火红的辣椒酱、翠绿的黄瓜丝、雪白的鸡蛋、深棕的荞麦面、晶莹的冰块、再加上大片大片的牛肉。“快吃吧,再不吃爸爸就会抢你的面了。”我被爸爸的催促声音叫醒了。拿起筷子一顿吸,一顿夹。其间也不忘另一道美食——锅包肉。吃冷面不配上锅包肉,那你就外行了。滚烫的锅包肉沾上冰凉的冷面汁,咬上一口,简直是人间美味、绝佳吃法。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我最喜欢这种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的感觉。冷面中的酸甜冰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唯有家庭团聚的温暖才是我最爱冷面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春节风俗说明文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大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12点,每家每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石溪久佳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每每提起端午,谁不是先想到那香气扑鼻的粽子来呢?

当这美味的粽子入口后,不禁会想,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我国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受人爱戴的诗人和政治家——屈原自沉于汩罗江,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后来当心凭吊的饭团被鱼虾所食,就想出用树叶包裹饭团并外缠彩丝,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包粽子的工序也不简单。首先要把采来的棕榈树叶子一条条撕开来,然后一段一段结成绳子备用,再将包粽子的粽叶提早一天洗净并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第二天将糯米洗净过滤掉多余的水,之后按家里人口味拌上酱油盐等备用。再就准备粽子馅:有芋头的、有肉的、还有板栗的、豆沙的……这些备好后,拿出泡好的粽叶,两片粽叶打底,加上一勺糯米,放上自己喜欢的馅,面上再铺一层糯米,之后用另外一张粽叶盖上,最后用棕榈树叶做的绳子将整个粽子一圈一圈把它绑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全部做好后就把他们放进锅里加上水先用大火煮,等水开了之后,那棕叶的香味,棕榈树叶的香味,还有糯米的香味,混合起来,慢慢的从锅盖缝隙里钻了出来,闻着这些香味,我实在忍不住,总是一会儿就去闻闻,一会儿就过去提起锅盖看看,并不断的问外婆:“熟了没,熟了没?”外婆笑着对我说:“等一会儿”。可没过多久我又跑去问外婆,外婆笑眯眯的说:“再等一会。”我就一直这样子等着、盼着,总觉得时间过的很慢。

终于,外婆掀开锅盖,对我说:“快来快来,新鲜粽子出炉啦!”煮好的粽子散发出了更迷人的.味道,这味道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拆开一个粽子咬上一口一股清香顿时间溢满了我的口腔、沁入我的心脾……五月初五这天开始是为了纪念屈原,经过千百年后的发展今天成为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