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余华《活着》后感(20篇)

《活着》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读余华《活着》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浏览

3634

作文

245

《活着》读后感35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意义的本身就是活着

前段时间读了余华的活着。我感到一种荒凉的压力。正像小说中余华用一种苍凉的笔调,用全知者的心态,默默还原悲剧。我面对这个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老人,用着看似平淡的乐观回顾自己的一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小说里福贵的所有亲人,母亲,儿子,女儿一个个离他去,最终只剩福贵一人以及一头老牛。在空旷的世间相依为命,一人一牛,同样的年老,同样孤独,同样活着。

这部小说带给人们的不应该是生活的态度,更应该意识到文中的他不过是千万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遭受任何磨难人坚持不懈的所有人民。

好好活着,是中国人最朴实的愿望,只有好好活着,才有实现其他愿望的一切根源。

希望我在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不仅仅局限于人们所认识到的事物。希望大家都能去读读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活着》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是啊,人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有多少千山万水,多少金银财宝,人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活着》中最让我心疼不已的就属凤霞了!打小就又聋又哑,家里又穷,就算是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她的命最后还是在死神的手里徘徊。凤霞是生孩子难产而被死神给看中的,生小孩原本就是女人的鬼门关,再加上她又瘦又小,肯定逃不过这一劫了!而且是一个恶魔般的天气——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狂燥的雪风呜呜乱叫,让地面上的雪花翩翩起舞,周围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二喜背着凤霞去往医院,接着凤霞被推进了产房,二喜与福贵(她爸)焦急而兴奋地在外面等待。可是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凤霞还迟迟没出来,就连比凤霞晚进去的都出来了,他们这才发现事情大了。这时医生突然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他们一愣后伤心地说:“大的!我要大的!”接着几分钟后,医生又出来说:“是儿子,大的也没事!”他们松了口气。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凤霞就没气了。

故事到这儿,我轻轻叹了口气:唉!活着最重要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余华的第七天观后感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知道余华出版《第七天》有一点时间了,但是,好像很久没去书店了,网购一本书是要付运费的,还没有想到要买另一本,就一直拖延了下来。前天在办公室讲了句:“你们谁买书,就帮我带本《第七天》。”结果同事她已经买了,可以借给我。

昨天,午休时间加上下班路上,晚上再读了会儿,杨飞灵魂飘荡的七天经历就读完了。

喜欢余华的小说是高三那年开始的,那时候读了《活着》。觉得很好,很佩服他能通过一个家庭的经历,将中国现代当代的时代变迁反映出来。那些因为今天“患不均”的人,以“不患寡”为由,时时刻刻怀念改革开放前日子的人,你们了偶伽解了那段历史吗?读读《活着》吧。余华的其它小说如《许三观卖血记》也是读过的,但我还是最喜欢《活着》。有三本书常看不厌,《红楼梦》、《人生》和《活着》。

深深遗憾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好好研究余华的小说。

《第七天》讲述的是一个41岁的男子死于餐馆着火爆炸,他的灵魂在“头七”的所见所闻。书的扉页写有《旧约·创世纪》中的“到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七天”,中国的民俗中一般以“七天”为周期祭奠逝者,离世七天叫“头七”,然后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灵魂飘荡的七天里,杨飞讲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婚姻遭际,也通过与自己的生命有交集的人群——养父的一生,被当做母亲的杨月珍,租住在地下室的情侣鼠妹和伍超,想聘用自己当家教却在强拆中殒命的小敏父母,餐馆老板谭家鑫,他们生前和死后的情境一一展示。

作者是借“另一个世界”的“表”来针砭现实世界的“里”。这个“里”包含了现实的热点问题:强拆、事故死亡人数虚报、应对舆情作假、高价墓地、贫富差距、卖肾、警民矛盾、审批弄权、公款吃喝。借着灵魂的“全知全能”,作者将底都抖露了出来。当然,在这些丑陋的背后,还是有一抹令人感动的温情。

另一个世界,到底是“烧埋厅”的“等级森严”,是没有墓地,便不得安息的现实?还是在书的结尾,作者写就的“死无葬身之地”里的“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死而平等”?是告诉我们只有“死无葬身之地”是天堂,因为在小说中没有笔触安息的情景,抑或是矛盾之处,不能圆熟?

《第七天》继续了余华的一贯风格,能集中反映当下的诸多问题,难能可贵。是为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余华《活着》个人收获读后感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怎么样地活?为什么而活?这样的问题,只有我在无聊的时候,才会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可是以我的资质,实在是想不透,想不明这么高深的问题。其实人的出生就很了不起,因为那是一个从亿万个同类中脱引而出的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结果。允许我用从这么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出生的问题,我只是想说明,既然人的出生那么地不易,为什么不好好地活着呢?

在很早的时候,朋友就曾推荐我去看老谋子的电影——《活着》。那段期间,我一直很排斥悲伤色彩的电影,所以一直没看。这次,我是很匆忙地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整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淡淡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一个字眼都显得那么朴实,真挚。富贵这不寻常的一生,余华用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而这叙说的语气也是平静的。

富贵的人生,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世间最最凄惨的事情他都遇上了。从他败家,爹娘死后,再到失去儿子,失去妻子,失去女儿,失去女婿,失去外孙,他的一生都在失去至亲。好在到最后,还有一头老牛陪着他。作者在描写余华的亲人去世的方式的时候,我觉得颇感荒谬。有庆是抽血过度死的,二喜是被水泥石夹扁的,古根则是吃豆子噎死的。我想这样的事情放在当时的背景中,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作者用意之深的地方。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能隐隐约约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种种悲哀。从炼钢这一片段,可以凸显出,人们的无知。可见作者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批判的。

每当福贵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时候,他家的谁谁又去世了,而且死的方式总是那么的突兀。可是福贵没有一次次的倒下,最后的结局是买了一头牛和自己相依为伴。可能有些人真的是会找根绳子上吊算了。福贵没有这么做,他仍然选择活下去。他对生活还有期盼吗?他的内心是如此的强大,在古根死后,他还安慰自己,说家里人全是自己送走的,这样很踏实。福贵的有一句话我很印象深刻,他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挣这个挣那个,挣来挣去赔了自己的命。”他是拿自己跟龙儿和春生做笔记了,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当代人也常常说,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这个1,有再多的0也还是0。活着才是硬道理!就像余华作者自己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为了钱,为了名,为了利而活,当他们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为什么而活呢?

活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这一种对生命的负责。当我们从竞争中得到生命的那刻起,就已经是一种生命。只有活着,你才可以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才可以回顾昨天展望明天,你才可以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暖。像福贵那样,到了年老的时候,可以静静地跟旁人讲述自己的过去点滴,自己的人生收获

其实,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所以还是乐活乐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活着》读后感3000字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在读这本《活着》之前,我简单读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说真的,我不喜欢余华这个人的文章,在我看来他的文章太过鄙俗,就算这些文章是在真实反应社会的某种黑暗面,但我还是更倾向于鲁迅的批判和马克。吐温的戏谑。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为了教会我们,人要好好活着这个道理,他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必须承认这句话很经典,但我的想法和余华的完全背道而驰。

我完全不认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就是让我一味地活着,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这客气地说,余华是个过度珍惜生命的人,也就是贪生怕死的人。当然我不是在说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同样一条生命,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礼中把生命的意义升华到极致,也可以把生命尽可能地延长,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尽头。相对于后者,我更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惧,和死亡的绚烂。

我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我的灵魂而选择活着或死亡。只是为了活着而违背了灵魂的本意,这是令我发指的。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恶魔,从那时开始浮士德就已经死了,纵使他出卖灵魂是为了换取知识和青春,他也已经亲手把自己扼死了。

有人说,生命是流星,一瞬即逝。但我却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变为烟火,变为昙花,纵使只有那一瞬的美丽,因为灵魂轰轰烈烈的演绎,我把那刻骨铭心的美变为永恒,留在人间。

烟花给了天空一个最唯美的微笑,然后为这微笑而被撕碎开去。

我就是在追求这样残破的美,但我也很清楚,这个世界上像我一样可以为了灵魂而舍弃一切的人是少数。

在普通人的眼中,灵魂不过是人死前后体重0。000046克的差异,从而将灵魂的重量定义为46微克。然而灵魂到底存不存在,人从哪里来,又该往何处去,天堂是否真的向人类敞开,通往天国的阶梯到底在哪里?之所以这些成为人类千年的难题,只是因为时间有多少灵魂想要被拯救,想要得到救赎,从而人性中的善与恶,一切的一切,全部纠缠在这46微克中,被沉重的锁链羁绊,浑浊了再沉淀,沉淀完再浑浊,不断地周而复始,永恒地循环着。

肉体只不过是禁锢灵魂的东西,而生命可以把灵魂在现实中具体化,只不过是联系灵魂和现实的媒介罢了。所以,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如说我市为了完成我的灵魂在世间存在的意义而活着。

“彼岸花,开彼岸。”也许留下的只有曼珠沙华猩红妖艳的花,与甜腻的花香,在彼岸见证这最后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活着》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某某某某。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某某某某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这部小说的确让我感到沉重,我觉得《活着》是一部超越个体情感而站在人类关怀的高度进行的创作。人的一生都不会风平浪静,会经历无数坎坷风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为了活着而忍受。这个看似荒.唐的理由却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人文价值的关怀,任何理由都不是人放弃生命的理由和借口,这个简单却又充满思辩色彩的道理被余华用小说的形式进行了活生生地诠释。“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活着》读书笔记作文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才明白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可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本事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刚开始我骂过福贵,因为他实在是太败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开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坚强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明白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当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当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当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我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活着》读书笔记精选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在“我”与福贵的交谈中展开。福贵,一个看似普通的老人耐心地向“我”讲述了他的一生。在他平缓的语调下他坎坷的一生却如娟娟细流平缓得流入读者的心坎。

作为地主的儿子,年轻的福贵没有争气败了家,从此,他拖妻带女开始了他曲折的一生。他曾被抓去当兵,差点死于枪炮下;后来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历史大事件,历经千辛万苦却不得不目送自己的亲人一个个先于自己死去。经历了无数的生离死别,福贵依旧乐观的活着,甚至平淡无奇地向“我”述说他的一生。

“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活着》让我思考命运为何可以这样百般折磨一个人,让他一下子从富贵的殿堂跌到一贫如洗的潦倒境地;让他一下子从幸福美满的天堂坠入孤独一人的地狱。但是,更多的是让我思考在绝境中人对生的渴望有多么强烈;更多的是让我领悟到历经万难后看淡一切的从容。

没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只要生命没有结束,永远有下一个明天,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灿烂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活着》读后感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一气呵成地看完,当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故事,让旁人用几个小时浏览,会有些喘不过气的。这个故事讲述了眼泪,庆幸只是平凡普通的人,不必背负任何压力,书中写得比起电影没那么戏剧化,却如同起雾一样,一层层缭绕,最后伸出五指,却看不见了。悲痛就这样,一下一下,按部就班地席卷。

活着》是一位农民自述的悲苦经历,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福贵在中国封建一直到近代的遭遇——千金散尽、丧夫、贫穷、丧子、丧女、丧妻、丧婿、丧孙。让我感觉,在经历了这一切后的福贵就只是活着,和那头老牛“福贵”一样,无奈悲苦。文中两次写道福贵驱赶老牛耕作,吆喝“二喜(女婿),有庆(儿子),家珍(妻子),凤霞(女儿),苦根(孙子)”这些已死的人,说他们耕作得很好。

第一次: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第二次: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半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野时尽心尽力了。”

老人对牛说的话更像是对自己一生的叹息。尤其结尾处,福贵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更是他一生的缩影,不幸的经历不由得使人悲从中来。

电影《活着》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有趣,但内在的价值似乎远不如小说本身,关于共产主义的那个鸡最后变成牛的寓言尤其无趣!不过能把建国前后的很多事情以独特的角度反映出来还是不错的。

正如作者说得,这个故事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这本书是可以打动人的,最打动的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承担的原来是如此的沉重。原来我们是值得自己尊重的。因为我们都在坚韧地活着。哪怕转身看着跟在身后的命运如此高大,却也不过只打个哆嗦,转身,走路。直路短,风景少,所以会觉得最终的结果晦涩;弯路长,可以沿途寻花问柳,遍尝春色,以至于掩盖了结果的单薄。或许人在绝望之时总是说要死了,死也许是一种逃避,逃避这不敢去承受的苦难。而活着,才是真正的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活着》阅读心得感悟

全文共 2211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作者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活着》这一书出版于1993年,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但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福贵这一生是悲剧性的,苦难,痛苦,磨难和他就像一对“双胞胎”,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样一位善良的农民。福贵最后感慨出: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生命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要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活过,也曾经努力过。他在不可改变的现实中被妥协,亲人一个个地离世使得福贵得以成长,同时让福贵拥有将生命继续下去的勇气。

在小说的讲述中,富贵的口气一直平平淡淡,似乎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而他是旁观者。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真切,但他自己却没有很强烈的感情投入。甚至故事里还有了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富贵的讲述很直白,却很吸引人,不知不觉就被他的故事牵住,不断想知道接下来的事。他做地主少爷时的放荡、颓败,现在看来只能是他人生的一段黑点。那些富有却不会珍惜的日子早如流水一去不返,只能成为脑中回忆。余华说:福贵应该有比别人更多的死去的理由,但他却好好的活着,送走了家里一个又一个亲人,一次次的经历死别,到最后只有他还勇敢的活着。或者正如作者余华自己说的那样:“或者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富贵的活着到底是何种行为,他活着的意义的是什么?仅仅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

读完这本书,使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则新闻消息,10月31日一架从埃及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俄罗斯航班坠毁,机上共217名乘客和7名机组,除俄罗斯游客还有两名乌克兰公民一名白俄罗斯公民。飞机起航约23分钟,失去联系,最后发现坠毁于埃及西奈半岛,机上224人,没有生还迹象。遇难者中有17名儿童,最小的还不满1岁。在这些失事人员中大部分都是整个家族出境旅游,遇难者遗体陆续运抵开罗。对于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埃及总理称机上无异常现象,坠机或因技术故障,具体的情况还需进一步的调查。最新消息一架俄罗斯货运机又坠毁了,自马航失事以来,飞机出现意外的频率很高,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多少灾难,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痛苦。这也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没有理由不再珍惜已经拥有的时间,也没有理由再抱怨现实的残酷。

每天清晨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街道人来人往,你会感觉到:活着真好!在你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想想那些还未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的人,你就会觉得活着真好!因为你比他们幸运,还有时间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还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自我价值,为这个世界奉献一份微薄之力。等自己老了,走不到了,回想自己年轻时候的点点滴滴,也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感到后悔,有梦想就去追吧,万一实现了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活着的意义在于责任,出于一份对父母及家庭的责任。我记得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段刻苦铭心的寄语:人为什么要有肩旁,就是因为你生下来就要承担责任,责任伴随着你的一生。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不管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既来之,则安之,每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顿时觉得那些因为事事不如意而选择逃避,轻生的人,或许他们是真的没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但我觉得无论你对生命的感慨是什么,无论你的生活是多么不如意,你没有理由去选择轻生,因为你还有那么多爱你的人及你爱的人,不管是什么时候,想想那些比你还要悲惨的人,想想你的家庭,你的离去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及多大的伤害,别因为自己承担不了责任,而拖累别人,多为别人着想,多替别人考虑。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同的,各具特色。不要埋怨生活的快节奏,也不要因为昨天的逝去而苦恼,把握好今天,规划好明天,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活着》大学生个人读后感模板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最触动我的并不是福贵崎岖不平的生命轨迹,而是福贵本身,他是《活着》的灵魂,他已经成为一种意志,一种信念,让我觉得自己所认为的苦难的悲惨的经历,原来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让我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如此一副软弱的皮囊。熟不知生命常有缺憾,成长总有遗憾,福贵像一剂清醒剂,注射在血管里,融化在血液里,级或者每一根毛细血管,让我学会用另一种心态去看待生活。

世人总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_”,可是我想真正常足了那百分之八十的苦事憾事的人是极少的。世上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在于周围的世界接触周旋,明争暗斗,都有自己的挣扎,当你开始抱怨社会越来越不近人情,世界越来越冷漠之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是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了呢?你贪于安逸,贪欲享乐,才会在受到一点伤害时觉得世界不公,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活得离主流越来越远。

活着容易,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余华《活着》有感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我已很久不这样读书了:一读到它就舍不得掩卷,就一口气读完,如此酣畅,如此激动。

其实“活着”包含着两个哲学命题:一是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人怎么活着?前者是目标,后者是状态。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且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去回答的,或者答与不答,其最终在盖棺定论时,别人会作出评价和判断的,正如“马革裹尸还”、“任在世上捱,不在地里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的人死了,却如同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如同死了”等等种种活法。余华通过书中主人翁福贵不止一次地说:人只要高兴,就不怕穷。这种活着的状态是受命运多桀后的自我内心的调节。事实上作者说的“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句话,但向读者传递的却是“人必须活得真实和高兴”的信息。真实和高兴与贫富、高低没有关系,穷有穷活法,富有富活法。

福贵的祖上,从“鸡”到“鹅”,从“鹅”到“羊”,再从“羊”到“牛”,着实让他过了一段象模象样的阔少日子,他嫖妓、赌博,结果一贫如洗,乃至于想到自杀,一下子从“牛”滑到连“鸡”都没有的地步,好在他有颗善良的心,他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诅咒命运的不公,就连他相继埋葬了所有的亲人后,他都没有为此而不想活下去,甚至他后来有钱了,终于从屠夫手上买回了一头待杀的牛,并且一直活得连别人都认为早该死了,但还在活着。

作者写了小人物福贵,让所有的厄运都集中在他一个人头上,“千钧系一发”。那么,我们比福贵幸运或者是高兴不知多少倍的人,该如何“活着”?还是为着身边的名利互相倾轧、争斗,还是为了蝇头小利、一时得失而斤斤计较?苦日子向好日子过容易,那就倍加珍惜。好日子滑到苦日子,也不能不过,但要象福贵那样不埋怨,活得真实。人总有一天会不活着,活着就必须真实。张贤亮感谢生活,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感谢生活。以平常心而平常地活着,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和良心的人,都应该具有的生活态度。

有一句话说的很真实,那就是“情义无价”。情,就是亲情、感情、友情、爱情,福贵的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儿女情、战友情都表现得十分真实,当他输完了家产,想到的是家,当他被解放军俘虏遣散时,他第一个念头是:只要不死,就回家。人在最困苦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第一个闪过的真实的想法就是“家”,因为从“家”里可以得到无所不在“情”的温暖,无论你曾奉献过还是辜负过,“家”总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只要活着,“家”始终存在心里,且离“家”愈远,思念愈切。义,就是此生所尽的义务和所承担的责任。福贵始终感到内疚,父母死了,儿女死了,妻子死了,他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没有尽到责任,没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如若人活着没有“义”的话,那么不就是白来人世走一遭了吗?也许混蛋时象福贵那样满街胡闹一气,可这毕竟是属于福贵时代,离我们很久远,除非自己想从“牛”的日子硬要滑向连一只“鸡”都没有的光景,再说甚至连福贵都不如,难以承受接踵而来的挫折,说不定早已“红尘看破”一命呜呼了。

人,没有理由不活着,不管贫穷富贵,不论地位高低,真实地活着,活出个人样,才不白活。而支撑着自己活着的,是自己一颗善良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学生《活着》读后感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实话,这个读后感我不想写,为了和儿子的约定,我不得不第三次重新走进余华的世界。四个小时,八万字的《活着》从我心底平静地流过,不起一丝波澜,我开始分析自己平静的原因,那种初读的感慨万千,仰天无语去哪里了?

大概五六年前,第一次读《活着》,是在沈阳出差,边吃饭边读书,我一下子走进了主人公富贵的世界,跟随他经历一个个亲人离去,看一会儿便仰头望望星空,让思绪任意的流淌,一种无言的沉重压的我无法释怀,一杯酒下去,接着感伤无限。

这次阅读后的平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是我的内心麻木了吗?没有。”我回答自己。现在的我已经走过了通过富贵的悲惨来彰显自己幸福生活的阶段。如果第一次阅读我写读后感,一定声情并茂,情感满腔,对富贵的遭遇给予最大的同情,对富贵在所有亲人离去后的淡然给予最大的肯定和敬仰,并感同身受。这也是大部分读者的情感。

富贵的人生没有波澜壮阔,如果用笔调去描绘,它一定是黑白的,任何其他颜色都无法添加进去,如果是一碗汤,它一定是苦的,余华吝啬地加一点滋味进去,也是为了发酵过后有更多涩的味道。

富贵的经历是那一代底层人民共同的回忆,经历解放战争,大跃进,,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啊,作为底层人民的富贵,在历史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哪有资格和能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承受,忍受,无奈的面对还能做什么。所以我不会去赞扬富贵失去所有亲人后的淡然,我只是哀伤那一段苦难的历史。

《活着》无疑是一部深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人对苦难的承受力是无限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我们没有经历更多的苦难之前,无论感觉自己有多么深刻,也是没有资格讨论如此一个广大而沉重的话题,在真正的苦难来临时,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我们要做的,除了无法逃避地面对,哪怕有一丝的坦然自若,便无愧此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余华的《活着》读后感

全文共 1446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福贵的老人悲惨的一生。福贵曾经是一个阔少爷,家境很好,但到了他爹这一代,家道开始衰败,他爹爹生活奢侈、挥霍。而福贵比起父亲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吃喝嫖赌,无恶不做,终于在一次赌博中,上当受骗,把自己家的土地全部输给了别人。他的家境一落千丈,父亲也被气死。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相依为命,过起了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母亲由于过于劳累,生病在床,一次,福贵去给母亲取药,被抓住,作为庄丁送上前线。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一次次的死亡,他思念自己的亲人,渴望能够活下去。两年后,他幸运的回到了家,母亲原来已经死了。悲伤之余,唯一能让他高兴的是他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不幸命运这时候才刚刚拉开序幕。

福贵家庭虽然贫穷,一家人却生活的非常幸福,儿子有庆也在健康的成长,一次学校组织给县长的太太献血。有庆由于先天的营养不良,再加上抽血过多竟然死去。福贵又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自此,全家完全沉浸在了一种悲痛的氛围之中。一直到又聋又哑的女儿出嫁时,全家才有了一点欢乐。然而,上天并不怜悯这可怜的人,仍旧一次一次的把难以忍受的苦难向他降临。先是自己的女儿难产而死。接着是自己的妻子难以忍受丧子、丧女的双重打击而去世。福贵只得和女婿二喜以及外甥苦根生活在一起。然而更加让人难以意料的是,二喜却在劳动时,不慎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自己的唯一一个亲人——外甥苦根最后也意外的离老人而去!!最后,和老人相依为伴的只有一头老牛。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贵不紧不满、平静宁和的叙述出来的,该长哭当哭时,他无动于衷,该唏嘘感慨时,他不肯多谈半点。老福贵把所有汹涌的情感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我的心中却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谁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换作是我们,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但老福贵却活了下来,而且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

老福贵是这样说的: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我真的不想折腾我的感情,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但是面对着这样欲哭无泪、欲叹无声的叙述,谁的感情不像一锅煮沸的水呢?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但是,我却觉得作者余华说的更有道理。

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妻子家珍,她对人活着的意义看的明白清楚。她告诉福贵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不是对余华这种“活的哲理”的最好诠释吗?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倾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好好活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活着》500字读后感心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不论现实变成了什么样貌,不论现实剥夺了我们什么权利,只要我们活着,也仅有我们活着,我们才有义务有权利去追求自我想要的,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们不应当让现实决定我们怎样活着,而是应当自我决定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姿态活着。

活着,就要应对选择,仅有坚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观的确定,才不会让自我后悔。所以我们没有机会错过机会,在能够选择能够改变的时候,用心做一个完整自我,用自我的态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对余华的作品也略有接触,他笔下的杯具一向是这样,大体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齐的时候又让人受不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头整理这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才会不情愿、不忍应对的发现,原先把任何一个故事单独拿出来分析的时候都能真实的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以承受的痛。他不屑于写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着高度真实的生活。

文字里的安静,冷漠,无形间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不断的痛苦从而不断的期待,想发泄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这种单纯痛苦所摆布,甚至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你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当你痛到麻木的时候,才能看清现实,在简单单纯的感情里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余华深沉的讲述着生命的杯具,

对于杯具这件事我也有一点自我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欢看杯具,喜欢被这种杯具所打动,无非是想寻求自我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活着》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一口气把《活着》读完,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外,其实我是想早点摆脱这种心灵的沉重之感。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体验。《活着》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六十年的一部简史,中国这六十年来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上。而作者余华却能以冷漠客观的语调,用福贵的嘴将他一生的厄运和苦难平淡地讲述出来。当我还在为他的打击而黯然垂泪时,又一场更大的悲剧又接踵而至,让人已经心伤得麻木了。

《活着》是一个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下关于死亡的悲剧性故事。主人公福贵青年时是一个家有百亩良田的阔少,嗜赌成性的他将祖辈积攒的庞大家业全部输光,父亲为此气死,为母求医半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县长的老婆生子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致死。生死之交春生在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女儿凤霞嫁了个歪肩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妻子家珍在“软骨病”和儿女双亡的多重打击下也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在工地事故中惨死,留下了年仅三岁的苦根。苦根因贪吃豆子撑死;最终所有的亲人都离福贵远去。就像作者在小说中所说:“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最终,富贵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做伴,早出晚归奔波于田间。

我很吃惊的是一个人在经历了家道中落、失去双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重重打击下,依然能淡然地存活于世,这需要多少对生活的信念和毅力?多少内心的豁达与乐观?多少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福贵心生敬佩之情。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气,最后的胜利。福贵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们总希望活着,因为活着就会有希望,而人每天匆匆忙忙地活着,却忽略了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理由太多。而就我而言,从浅薄狭隘的角度出发,是为了我的家人。用心从事我的事业,让我不仅能实现兑换货币的价值,还能让我能帮助到别人,说得更伟大点,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做好我母亲的角色,让我的孩子能在弥补我幼时的缺憾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从不敢试想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当遇到挫折后会以怎样的状态迎接?我想没什么事能比家人一个又一个离我们而去更让人绝望伤心的吧!那么生活工作中的事情相比之下,实在是微不足道。顿时有了内心的释然与坦然面对挫折的勇气。我虽然做不到“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我尽量做到不

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余华《第七天》读书笔记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你能想象死后的生活吗?

死后的七天会怎么过?

死后,活着的他们又会怎么样?

九泉之下故人重逢是什么体验?

余华以“死后七天”的独特视角切入,以死后天数为章节划分,讲述了他在九泉下重逢故人,所遇到的各种人间故事,也回忆了主人公自己的一生:有如山的父爱,有被背叛的爱情,有身边百姓的冷暖是非,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孤独和沧桑。

如果这篇小说是按照普通的叙事顺序记述,那应该是这样的:

母亲在火车上意外生下他,被一个轨道工人捡到,从此跟着轨道工人生活。

轨道工人才21岁,未婚未娶就领养了这个孤儿,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婚姻。

长大后,亲生父母找到他,他毕业后去了那边却因家庭不和睦而回到轨道工人身边

与非常漂亮聪明的公关女结婚,后因对方攀上土豪而背叛他离去

父亲重病,抛弃工作卖点房子给父亲治病,后父亲离家出走

四处找父亲无果,在餐馆吃饭意外爆炸身亡

但是作者别出心裁,让整本小说多了份神秘和沧桑的味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这本小说,从不同的视角也能读出不同的内涵;总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你。

养父与亲生父母

养父是整本小说的主旋律之一,养父的命运和主人公杨飞的命运那么奇特地交织在一起,而养父对杨飞的爱和付出,让人为之感动。相比亲生父母,有养父在的地方,才是家。

命运与人生

除了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和昙花一现的浪漫爱情,整个人生还是苦闷多过幸福。命运让他来到养父身边,命运让他认识了她却最终失去了她,也这么巧命运又在他再次听说她消息的时候离开人世。人生苦短,命运多舛。

爱上一匹野马

他曾经也是唯一的妻子,是个能干又聪明的清高女人。他给不了她想要的人生高度,他只是个适合过小日子的男人,但是她想要的更多。于是她离开了他,是的,她成功了,有了她想要的地位和名声。但是她却失去了爱情,孤独自杀。

洗头妹的爱情

文中还讲述了其他人的故事,洗头妹“鼠妹”的爱情和轰轰烈烈的生死,是文中另一主旋律。他很穷,但是她甘心跟他住地下室过日子。她很天真也很愚昧。她的死很荒谬,为了一个山寨的iphone4s而死。他很痛苦,卖肾换来墓地钱,让她能有个安息之地。就在他也来到九泉之下那天,她却永久的安息了。他们的爱情很平凡,他们的爱情也很伟大。谁说平凡人就不能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那些现实的社会风气

小说写于2013年,里面提到的故事里,夹杂着对现代风气的描述,那么贴切我们,心生共鸣。有虚报事故伤亡情况的,有追风买iphone的甚至引发命案的,有为生存被迫去当小姐的,有在官场里面被踢球的,有开餐馆被官僚压榨的......

非常感叹于作者的匠心独运,巧妙的剧情安排,独特的生死视角,动人的人间故事,生动的文字描述,一本好的小说值得细细品味。

父亲、亲情、人性、痛苦、爱情、回忆、生离死别、无奈、命运、家庭、现实、官僚、平凡....一本书读尽人间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余华《活着》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推荐

读一本好书会让你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让你开始思考,重新认识自己,这本书就是这样。看到最后令人反思活着的内涵,看似悲剧化的情节实则也饱含希望,生活不容易所以更要好好活着。

一直不太喜欢看文学著作和历史题材的书,但是这本书是很亲切的故事,描写的很细致,也是一本看了就不想停的书。回顾一个老人的一生,字语间是平静而详实的,但看到最后心里会有点堵,你会愤怒会悲恸会惋惜,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像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真谛,活着充满挑战、悲喜交加,却也不会有真正的绝望;活着就有希望,就需要乐观顽强的精神和面对生死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活着》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给人的感受是,哇,这个人好幸福,谁知下一页剧情陡然转变。读这本书是一种把喜剧读成悲剧,把悲剧读成喜剧的感受,它不遗余力的展示命运如何摧毁生活,到最后好像活着是一件无比心酸的事情却又显珍贵。

富贵这样一个小人物,实际上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底层人物,他的悲剧实际上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他们被时代的洪流激地无法喘息,那个时代有很多像他们那样的悲剧人物,他们虽愚昧无知,但却勇敢勤劳。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无聊和平庸,幸福和苦难。”

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一直走下去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有时作出选择就意味着胜利。纵然要担当众多难以承受的苦难,但是依然要坚韧顽强。就像是福贵,尽管风雨飘摇,但他从未倒下,带着已被时间冲刷成黑白色的回忆,牵着那条新买的老黄牛,仍能从容的漫步与夕阳下,淡然地讲述过往。我想,这应当便是坚持的结局,生命的力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著《活着》读后感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表面上叫《活着》,可实际上大家最后都死了。”我一和朋友聊起《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讲这句话。

《活着》这本书给我的阅读的体验实在是太讽刺,太戏剧又太过沉默,还掺杂着一些无法理解的苦痛,这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跟着福贵看他从一个爱好赌博的公子哥变成一贫如洗的穷光蛋,觉得实在是活该。可是看到后面,看着他身边的家珍、有庆、凤霞……一个个死去,看着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残酷无情地打击,我却开始在盼了,盼着能它有一个转折,盼着福贵最后能有一个被安慰的结局。可越看后面越没有希望,越看后面甚至想:“接下来福贵也应该要死了吧。”

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贵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作为家里最后一个人默默地活着。看到这个结局,我心里的那些郁结像是和他的歌声一起,在空旷的傍晚和风一样飘扬,感觉也没有那么沉重了。回过神来,是他的活着安慰了我。“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中国的思想一直是这样的,沉默,温婉,不动声色。

我们讨厌激进地争执,暴力地冲突,我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其他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活着本身,就值得让我们去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学生《活着》读后感

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花了两晚时间读完余华的作品《活着》,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有些字拦在那里,像一根又一根刺,不仅硬,而且尖。作者在第五次自序中写到:“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而我自己写下的作品,有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

确实如此吧!我读得很认真,捧起书就一直一直读下去,中途两耳不闻身外事,我不敢分神,怕自己一个转身一次回头就会丢了什么,那感觉就像在吃一根长寿面,必须一口吃下去才心满意足,中途咬断,心是不甘的,而且晦气,最重要的是,再吃下去,便全然失去了之前的好味道。

读到后半部分,我越发心急,读得速度快起来,又时常把一大段文字反刍,这样,我的眼睛就跟着一会儿一目十行,一会儿一行十目,然后,落下眼泪,一滴接着一滴,有些落在字上,有些流到嘴里,还有些滑到了衣服上,湿了一片。

前后一共哭了五次,一次比一次更难过。

第一次,有庆死。那个还在母亲肚子里就被父亲打,光着脚跑来跑去割草喂羊一天两次跑五十多里路的小男孩,他勇敢地伸出胳膊去献血,因为他们学校的女校长生孩子出了很多血,五年级的学生没一个对上校长的血,除了有庆。有庆以此为荣,医生抽了一点又一点,抽个不停,有庆脸都白了,嘴唇也白了,他说我头晕,没人理会,后来,他失去了心跳。

第二次,凤霞死。从小伶牙俐齿的凤霞在父亲不在家的那段时间,发了一次高烧就再也不会说话了。她短暂的一生中,被送走过两次,第一次,因为家里穷,要供有庆上学,被迫寄养给一户人家做女儿,她过了些日子,哭着跑回了家;第二次,她风风光光嫁给了歪头女婿二喜,二喜心眼好,实心实意爱凤霞,凤霞难产时,医生问保大保小,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保大”,可惜,天不遂人意,留下了小的,大的产后出血不止,命没保住。

第三次,家珍死。家珍家里阔,自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上学路上被富贵看上,三媒六聘娶回了家,这个家也阔,更阔,刚过门时有一百亩地,此前有两百亩,被富贵的爹败了一百亩,又被富贵败了一百亩,两代败家子,活活苦了两个苦命的女人,家珍的婆婆好日子没过过几天,家珍,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她终日劳作,病了,也要出工,下不了炕,也要缝缝补补,虽整天卧在床上,头发依旧梳得整整齐齐,她放心不下两个孩子,满希望自己苦一辈子,两个孩子往后可以有好日子过,不想,却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油尽灯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第四次,二喜死。那么硬朗个汉子,好端端的,憨厚壮实能干,一身的力气。他心疼凤霞,相亲第二天,他就带着兄弟来凤霞家干活,屋里屋外收拾打扫修葺,还连夜给家珍做了个小桌子,他倾尽所有将心上人娶回家,婚后百依百顺,小两口手拉手过日子,甜甜蜜蜜,凤霞难产死后,他又当爹又当妈,一个人带个小娃当搬运工,背着抱着领着,一刻都离不开这个越长越像凤霞的小娃,当意外发生,他只留下头和脚完好,其他部位血肉模糊,两排水泥板夹过来,把二喜挤成个扁,最后,他只发出了一声叫喊:“苦根!”苦根是小娃的名字;

最后一次,苦根死。苦根生来命就苦,没了亲妈,又没了亲爸,跟着外公富贵回到了乡下,在乡下和富贵一起下地干活,做了个小镰刀,爱不释手,他听话,他相信“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又变成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七岁时,他和富贵一起摘棉花,他头晕,头晕得厉害,苦根病了,病得很厉害,富贵老了,糊涂了,心疼苦根,给他熬了姜糖水,喂他喝下去,出工前,又用盐煮了豆子留给苦根在家吃,结果,苦根豆子吃多了,嘴里有两颗豆子还没嚼烂就歪在床上,再也没下床,再也没有去拿他的小镰刀。

是的,我哭了五次,富贵也哭了五次,哭他的儿子有庆,哭他的女儿凤霞,哭他的女人家珍,哭他的女婿二喜,哭他的心肝小外孙苦根,他把他们一个一个送走,葬在一处。富贵享过福,吃喝嫖赌,真正的大富贵,真正的孽子,他见过大风大浪,他经过枪林弹雨,他当过兵扛过炮,他煮过钢铁吃过大锅饭,他卖过菜种过地。

他活着,活了下去,活了很久,他身边还有个伴儿,是一头老牛,名字叫“富贵”。活着挺好,穷了,也要活着,老了,也要活着,病了,也要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