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议论文写作模板及范文汇集20篇

导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反映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文明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上,要养成整个社会讲文明的风气,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文明行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写作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624

作文

111

最新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8015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一、关于论点

题目: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近墨者必黑 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乐: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

(一)论点一定要在开头提出

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例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

“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起来,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更应不满足于现状。

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

例二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

例三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广东一考生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简评】本文是2005年广东一篇满分作文。作者用议论的写法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观点正确,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分析中肯,论证有力,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是议论文只的三要素突出、完备的典范的议论文。

例四

干事业需要激情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由于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让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简评】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整篇文章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本论部分又设置了三个分论点“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层层论证了中心论点,呈现出并列式结构。整篇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二)几点提示

1、怎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总的来讲,要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实质,抓住材料的中心,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具体来讲,可根据材料性质具体分析:

(1)若材料是写人的,可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根据性格来提炼观点;

(2)若材料是写事的,应弄清事件的意义,根据其意义来提炼观点;

(3)若给的材料是一些现象,要分析其现象的本质,根据其本质来提炼观点;

(4)若给的材料是结果性的,要分析其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来提炼观点;

(5)若材料是寓意型的、象征型的,要通过材料抓住寓意,根据寓意来提炼观点。

此外,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完整,可以用单句,可以用复句,也可以用陈述句或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

2、怎样自拟题目?

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在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对题目自拟不重视,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拟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可以拟成论题型的。

(2)可以拟成论点型的

(3)可以用上议论型的标志,如“论、小议、有感”等等。

二、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

实践中,可以将“起承转合”具体细化为以下训练思路:

(一)一个原则,两套思路,三种模式

例五

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人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赵国的大将廉颇因妒忌相如被赵王器重,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了他的用意。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为刎颈之交。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两位大臣心灵的桥梁,使他们的心能够得到沟通,使廉颇能够了解到相如的人格。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那么,心灵的隔阂也可以被冲移了。

语言,是传递关爱与理解的信鸽。现代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总是不听自己的话,许多孩子也埋怨家长老是不理解自己,总是束缚自己。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太少。有的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只要求他好好读书,不要分心,这不能算是关爱。真正的关爱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有一些家庭会每天腾出一点时间来,让大家能够说出内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细聆听儿女的惊讶声,儿女默默记信父母的教诲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进了彼此的沟通。语言就像信鸽一样,把一方的心声传送到另一方,从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令家长找到表达关爱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体恤家长,懂得该如何报答父母,彼此的语言交流,令沟通与理解的大门敝开。

语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当,就会造成沟通上的误解。正如冯妇葬身火海的寓言,语言在沟通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学好语言的表达,对沟通是裨益巨大的,架好这座沟通的桥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彼此理解。

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有了语言,沟通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

【简评】这是一篇很规范的高考议论文,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新颖的材料,更没有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它得了57分的高分。凭什么?除了准确的审题、朴素的说理及丰富的材料外,我想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见,议论文结构的恰当安排也是赢取高分的一大亮点。

写作技巧提示:

⑴一个原则。谋局布篇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两条要求:完整,清晰。

⑵两套思路。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于同学们训练的就是两种。

一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前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的议论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中间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后两段解决怎样沟通的问题。

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六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简评】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

⑶三种模式。我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总结出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也是用之有效的。

模式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教学中指导中要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具体要求: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重点。

①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②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③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④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⑤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

模式二:奇妙的“三三制”式,即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主体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事例充当论据。请看下文(2002年全国卷)

例七

选 择

我们似乎每一天都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心灵的选择。

我们要选择真理。还记得布鲁诺殉难的故事吗?布鲁诺是16世纪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阐述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他的坚持引起了当时教会的强烈不满,而在个人的生命和坚持真理中,布鲁诺毅然选择了真理。于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宗教教徒放火烧死了。布鲁诺虽然光荣地牺牲了,但是清醒的人们深深知道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使唯物主义在后世得到推崇和继承,为科学真理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选择国家利益。刘胡兰、邱少云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国捐躯,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力量。还有近代著名作家鲁迅,他为了唤醒中国那部分麻木不仁的人,决定弃医从文,他深知只有医好病人肉体上的病患是不够的,精神上的病患同等重要。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等作品,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制度,唤醒千万群众,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选择了国家利益,舍弃自己的爱好,但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要选择光明的前途。记得一位高考状元是这样说的:“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舍弃了平凡,选择了读书;舍弃了大量的游戏,选择了学习;舍弃了骄傲和自满,选择了谦虚,我的成功是在选择中获得的!”我们的确要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地实践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为自己的光明前途奋斗。

选择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学会心灵的选择,抛弃阻碍自己发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选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简评】这篇高考优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式,给人的感觉是清晰明朗,条分缕析,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肯定是高分佳作。

模式三: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起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笔者在指导时,就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我们看看高考优秀作文《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1988年全国卷)的结构:

第一段,追根溯源,引出习惯:千年历史,沉重习惯。

第二段,初举一例,习惯可变:人们习惯了“迪斯科”。

第三段,连举三例,强调危害:爱迪生、赵王和猿人。

第四段,辨证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创新,永远落后。

第五段,冲破习惯?安于现状?正反对比,敲响警钟。

第六段,联系实际,习惯沉重;呼吁冲破,焕发潜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论据,有分析,论证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值得借鉴。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许许多多,每一种都要学习,每一种都要掌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让学生什么都去训练,否则可能什么都练不好。上面三种模式,几乎适用于任何作文话题。因此,在备考阶段,我们就让学生反反复复地练这两三种,熟能生巧,一年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对这几种结构模式烂熟于胸,考场上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上面三种模式,几乎适用于任何作文话题。因此,我们要反反复复地练这两三种,熟能生巧,一年下来,就能对这几种结构模式烂熟于胸,考场上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学议论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72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下面是中学议论文写作基础介绍,欢迎参考!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

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一)安排要富有逻辑效果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

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安排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各种文体思维形式的不同,安排也有各自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描写记叙的文章。它主要是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这“三段式”是个基本型。由于论题、论点、论据的广泛,内容的各种各样,不仅序论、本论、结论三个大部分变化多端,就是其中每个小的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变化多端。

1、序论

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

A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例如:

有步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引进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服务,这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经济方针。

B  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例如: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这个问题被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C  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十二个小题目。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因事设问,启人思考。例如:

武钢孟宪成同志对一米七轧机工程所提的意见,十分肯定,很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花费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攒下来的钱,引进了当代最先进的轧钢设备和技术,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今后怎样减少以至杜绝这种得不偿失的建设工程?

E  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例如;

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唱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

下文便由此及人,主张人要少高谈阔论,多干实事。

G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例如《不要打错了屁股》说的是领导干部有了错误,要引咎自责,不要向下推卸。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

上述叙论部分的开头,只是几种常见的类型。

序论是议论文之首,在一篇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

2、本论

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反驳谬论的错误。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

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并列式

并列式也叫平列式。它的安排特点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张友渔的《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地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四化”的顺利进行这一论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在当前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法律实施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

B  推进式

推进式也叫递进式。它的安排特点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如周恩来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郑重论述艺术民主的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就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接着,文章针对“一言堂”,不让别人讲话的弊病,对症下药,阐明“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商榷”的道理。最后集中分析批判“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坏风气,只有去掉“五子登科”的坏风气,民主风气才能建立起来。再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由远到近,从古到今,围绕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阐发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

C  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

这样安排的文章,一般是篇幅较长的。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以安排形式为主,中间杂以别一种安排形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推进式。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平列式。就整篇来而言,这叫推进式中包括着平列式。作者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

以上是议论文本论安排的三种基本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论部分究竟采取哪种,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决定,不能随意安排。

3、结论

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做出答案。结论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与提高。

(二)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事理引申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A  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B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C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反证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4、类比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

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反党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四人帮”一九七六年在我国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四人帮”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

“四人帮”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

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5、对比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人们的牺牲精神。接着,文章批评另外一些人: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是四化大业,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牺牲精神是可贵的、高尚的,由于以利已广义者的人生观来反衬,显得更为可贵、高尚。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6、因果互证

这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用原因来证明作为论点的“结果”;以原因的必然性证实结果的必然性。例如刘少奇的《人的阶级性》中的一段:

人的阶级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这就是说,一定集团的人们,长期站在一定阶级地位,即站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地位,以一定的方式,长期的生产着,生活着与斗争着,即产生他们的特殊生活样式、特殊的利益、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心理、思想、习惯、观点和气派,及其对其他集团人们与各种事物的特殊关系等等,而与其它集团的人们不同,或者相反。这就形成了人们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阶级性。

这段文字先讲了结果,亦即论点,然后讲促成这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论据。

7、比喻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例如**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再比如前面讲“引论”时举例的《下蛋、唱鸡及其它》一文,通篇是用鸡的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比喻是一种帮助说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特别是同论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有些喻体完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事物),所以,它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的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说理透彻,令人心悦诚服,主要不是靠几个比喻,而是靠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

8、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上面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除了“归谬法”专用于驳论文章外,其余几种对于立论、驳论文章都是适用的。

论证方法作为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不难把握的。有时,我们所以感到难,除了由于书本介绍有关知识时显得过于零碎、抽象的原因之外,也有学习脱离实践的原因。联系实际,任何理论、知识都容易理解,也容易把握。掌握论证的方法,也是这样。只要把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我们日常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再借鉴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又坚持练笔,一定会很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高考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中,常见的议论文写作材料议论文,很少有命题作文的考查。材料作文以现实针对性强,不易猜题、押题等优点深得命题教师青睐。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审题是关键。近几年的高考并不在立意上给考生造成太多的障碍,但是立意除了准以外,还有一个新颖的问题,“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才是写作得以出新的关键。

材料式议论文的写作要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首先我们要读懂材料,然后我们以此为基础,根据写作要求去构思为文。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①多对象定向法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选角度”要求的写作题。写作时我们要从阅读中选取涉及到的各个对象,为文章写作确定一个最佳角度,“最佳”包含该角度有内容可写,选题新颖深刻等方面的内涵。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孙子•汤问》)

a、选对象:薛谭、秦青

b、选角度: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不仅会教歌,也会教做人;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诱导。)

c、延伸立意:见上面括号内

完成了上面的几个分析以后,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写作了。

②求同思维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多则材料或一个含有相同因素的单则材料。

示例:阅读下面材料,归纳出共同点,写一则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1)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的进球是哪一个,“是下一个。”他这样回答。

(2)有人问著名导演谢晋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哪一个,他答“下一个”。

分析:两则材料涉及到的都是名人,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但他们共同的是永远有追求,没有功成身退。这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围绕这一话题,我们就可以拟定一个议论的中心:人生,永无止境的奋斗舞台。(‘97年的高考作文与此相同)

③求异思维法。

适用于多则材料。应透过寻找材料间的不同点确定议论中心。同样的材料,如果我们再另外加一条,恐怕就不能像②所说的那样立意了。

(1)(2)同上

(3)期中考试刚刚考完,小明面对自己的成绩,淡然地说,“看下一次。”

分析:这三个材料,前两个有共同点,第三则材料就没有这样的相同点了,相反,文中的“淡然”一词,明显标示出小明对待成绩的态度,一种无所谓的姿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确立中心论点时,就应瞄准三则材料的不同点,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得出“要立足现实,正确对待成绩”的结论。

④关键词法

有人说:“你对生活笑,生活也会对你笑。”对此,你如何理解?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则议论文。

分析:该句中有两个词语“也”、“笑”很关键,“也”标明“你”与“生活”之间关系的互动性,“笑”实际上富有隐含意义,含有乐观的意味在里面。明白了这个内涵,我们就可以确定写作的方向了。写作的角度确定有时还要依题干的要求来定,有时作文题要求只依据所给材料的中心拟题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选准写作的中心了。

2、材料或议论文的行文

该种作文在要求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一个是要求以材料为话题,引出相关论点。两者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处理不同,前者要围绕材料展开议论,后者可以脱开材料,只是以其为话题就可以了。

①前种类型的写作一般有这样的思路:

a、概述与中心论点相关的材料内容,力保所用内容与中心论点紧密相关,语言精炼。

b、提出中心论点或提出议论的范围。

c、回评材料或引述事实,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回评就是根据概述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明确如何得出这个观点或为什么会得出某个观点。引述论证就是对论点进行事实或理论的证明。

d、联系现实,展示写作此文的现实针对性,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策略,使写作的目的性,针对性突现出来。

e、收束全文,重提材料。

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可以作为写作材料或议论的范例。我们举《恰到好处》这一例说明一下。

文章共4个自然段,段与段间的关系非常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以宽容为话题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考语文议论文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内所能凑效的,而要经过长期的勤写苦练。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语文议论文作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小处着手。

现在话题作文一统江湖,本身范围比较大。一些学生在拟题时不切实际,所拟之题十分空泛,如“论人生”“论教育”,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真情实感,与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强调自我、学做真人、张扬个性的主题格格不入。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无不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要为人而文,以人为本,不要矫情做作。考生应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才能做到情真意切,切忌说大话,空话和废话。我想明年的高考作文,应给考生留下更为广泛的想象空间,应更注意以人为本、强调张扬个性,这有可能借鉴外国的高考作文。

二、善于联想。

写作离不开联想与想象,但却讲究想象得法,不要凭空想象。作文题目总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想象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作文命题范围内进行想象。联想在写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联想可托物运思,由此及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拓意境。写作时通过联想,才能打开思路,行笔千言,通过类比,比喻、形似等各种联想使平时积累的材料,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新鲜材料可供积累,无论是街谈巷议,还是小说、新闻、歌曲都可成为积累的素材和联想的对象。课堂中的学习材料就更可被用于唤起你的联想了。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联想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怆,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豪迈,文天祥“人生知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怀,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品格,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这样的联想,对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大有裨益的。

三、行文点面结合。

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注意面,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看法,即“点”。把“我”摆进去,说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观点。在倡导张扬个性的今天,写出属于“我”自己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如果安于一种模式,那是很可悲的。

四、勤写苦练,知已知彼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内所能凑效的,而要经过长期的勤写苦练。但高三时间有限,又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写作能力呢?除了前文所述的强化训练外,我想还应对自己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寻找自己满意的地方和欠缺之处,了解自己的作文毛病在哪里、弱在何处。你可以以自己的一篇作文为例,分析审题、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在短期内无法克服一些固疾,那便应学会扬长避短。

五、研究性学习

如了解自己对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确定自己感觉较难的专题(如诗歌鉴赏、文言翻译、语言的综合运用等)并进行强化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基础:阐述观点有理有据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议论文在“两个文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文体的写法。

1、议论文的三要素

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5点要求:

①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②鲜明。作者在文章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③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④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要求集中,也就是要避免发生论点转移,后文的论说跟前文的论点有变化,或者概念上混淆。

⑤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事实材料中又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另外,数据材料也是其中一种。

(3)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据与论点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论证的方法,一般都是先提出论题,经过论证、分析后得出结论。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有的逐层剖析,有的边分析边作结论,有的用设问引出问题进行论证。

2、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被屏蔽词语]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创新的议论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274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法宝!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不迷信传统的地质理论: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哥伦布竖鸡蛋: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们纷纷向他祝贺,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这件事很简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有一次集会,他们又这样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只鸡蛋,说道:“在座诸位,谁能把这只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没有一个人敢响应。哥伦布说:“我立给你们看。”言毕把鸡蛋使劲往桌子上一插,鸡蛋碰到桌子后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众人恍然大悟,说道:“这很简单。”哥伦布气愤地说:“一件事情做成之后,你们当然知道它简单。但是事先你们怎么没想到要这样去做呢?”

化腐朽为神奇: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便别出心裁想出了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

善于创新的李公麟:北宋画家李公麟不仅擅长画马,他的人物故事画,也是出类拔萃,善于创新。他曾经画过一幅《陶潜归去来兮图》。对于表现晋代诗人陶渊明挂冠归隐的画,历代画的不少,但画来画去,无非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园秋菊之中来表现。但李公麟却一反过去的陈套,把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画在江上,一条清澈透底的江水坦荡东流,构图别致,立意新颖。

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国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提出全新的找油理论,由此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油田等。

美国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斯塔克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改造。结果,垃圾被抢购而空。正是他的创新思维使他获得大利。

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爱迪生

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这就是他的天才。我们来赞美大师吧,但不要模仿他们。--雨果

有人说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们一致的称赞,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人们讥为庸才;等到第三个仍用此比喻的人,就被人们斥为蠢材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但其中赞扬创新的意思却是无可非议的真理。

我们应提倡创新,而且要敢于创新,而不去步人后尘,拾人牙慧。年轻的朋友们,趁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努力吧,愿我们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继承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创新是重要的,但是继承同样是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继承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

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饶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而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着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我们只要细细想想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晶。“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健身议论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重要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四化大业,才能享受生活。

然而,如果你不幸身染沉疴,甚至终身残疾,也不要悲观失望,鼓起生活勇气,磨砺意志,探索人生道路。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来自锻炼,经常运动,生命之树便会常青。愿每个人,都积极参加健身运动。

1、陆游健身习武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现存诗九千三百余首,词一百余首。他生活在金兵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他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很注重健身习武,曾千里投师学习剑术。由于他坚持锻炼,认真习武,所以他文武双全,尤其精通剑术。

40岁的陆游,在应邀到抗金前线南郑地区,帮四川宣抚使王贵参赞军务时,曾在深山之中,一人独剑赖杀一条吊睛斑谰猛虎。

陆游一腔爱国热情,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打击,心情十分苦闷,在他留下的大量诗词中,表露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但他仍然活到85岁高龄,这和他平时注重健身习武分不开的。

2、王若飞狱中做操

王若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贵州安顺人。1931年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夏出狱。在狱中一面坚持斗争,一面坚持锻炼身体。

他自编了一套体操:伸腿、弯腰、曲臂、跑步、跳跃,每次非要练到浑身大汗才肯罢休。难友们觉得王若飞是个怪人:认为一个共产党的大干部在国民党监狱里,哪有活着出去的希望呢?锻炼身体干啥?

由于王若飞每天坚持健身活动,从不间断,终于征服牢狱中的恶劣环境,战胜了死亡的威胁,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当他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便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革命斗争。

3、104岁的萧伯纳

萧伯纳,爱尔兰著名作家,后移居英国。一生写过五十余部剧本和多部小说以及许多其他论著,他活了104岁,这是世上罕见的长寿。

萧伯纳长寿的主要原因:他除了为人开朗幽默以外,那就是他酷爱体育活动。他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洗冷水浴,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游泳、跑步,到海边晒太阳,骑自行车,打拳,也是他经常运动的项目。

他生活有规律,无抽烟、喝酒嗜好。据他自己说小时候身体和智慧都平平,但他下苦功,坚持在智力、体育两方面加强锻炼。终于成为杰出的长寿的作家。

4、居里夫人坚持锻炼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所以能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从事长期繁重的科学研究,应该说得益于坚持体育锻炼。

居里夫人非常喜欢舞蹈,同时也喜欢爬山、游泳,还酷爱骑自行车。她结婚时,不买礼服、戒指,也不买沙发、圈椅,只要了自行车与居里面先生双双骑车蜜月旅行。婚后,每逢假日,他们骑车郊游。

5、巴甫洛夫负重散步

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曾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他特别重视身体锻炼,平时除积极参加各种体力劳动,还积极参加骑自行车,划船,体操锻炼。夏天游泳,冬天滑雪。60岁至70岁时,他经常练吊环和鞍马。70岁后练快步走。80岁后他就背东西散步。为此,还常常闹出误会。行人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亿包裹蹒跚而行,不免会引起同情,都要抢上前去,帮他背。这时,他才对那些那心人说:“不用!谢谢,我这是负重散步,锻炼身体哪!”这时行人才恍然大悟,不禁向他投出敬佩的目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全文共 2359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小编收集了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根据笔者近两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体会,发现这样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2、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3、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为此,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议论文范文1(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议论文范文2(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三、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例如:

(二)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作基础:高考议论文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那么高考议论文写作基础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吧!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全文的灵魂,也是其它两个要素围绕的核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材料——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论据和论证必须指向明确,且有说服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影响别人的想法,接受文中的主张。这就要增强议论的“向心力”。

“向心力”原来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使质点(或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指向曲率中心(圆周运动时即为圆心)的力。这里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形象说明一下议论文的写作吧。这个“心”就是中心论点,这个“向心力”指的就是论据、论证的说服力;增加“质点质量”——材料或加大“速度”——论证即可增加“向心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我们常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给出论据,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如果这些论证和论据是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正确的),那议论的向心力就会增强,中心论点就能使人信服。反之,则会弱化向心力,甚至还会产生离心现象,将极大地削弱论证力度,最终使论点“立不住”,甚至“不可信”,达不到使人信服的目的。

对论据而言,首先要增强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真实性是基础,不能随意捏造,因为议论文要靠论据来支撑,如果有一个论据是假的,那读者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而广之,进而全盘否定你的观点。对于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写明谁说的,否则就会减少可信度,读者大都有“因其人而信其言”的思维定势,所以平时是要“牢记”一些名人名言在脑中的。典型性是“公信力”的保证,家长里短、道听途说当不得论据,所举论据应该是众所周知、公认的事实或定理原理,而且是最典型的,这样才能以一当十,增强说服力。新颖性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突出论据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其次要扩大论据的覆盖面。一般来说,文中所举论据应避免重复,尽可能兼顾不同领域、范围(有时同一领域的多数量也能增强说服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个人、集体、国家”是思考的几个常见维度。第三要注意论据的表述。对道理论据一般表述为“某人说过某话”就可以了,对事实论据的表述则要注意内容表述的指向性。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鲜明地将与中心最密切的关联处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淹没在材料中让读者猜测、揣摩,而且还要着重对事实的结果进行交待,以增强说服力。一般在叙述时要关注四个要点:“人、事、果、倾向性词语”(某人做某事最终结果怎样)。“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的词语或语句,使论据与论点保持逻辑上的高度一致性。当然,无论是举例还是引用,在这之后最好加上分析说理的句子,以使论据与论证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有力地证明论点。例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对论证而言,要增强论证的严密性,这需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可以说,逻辑性是议论文的“生命”。我们一般总会用到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归纳法限于“已知”,指向“温故”,演绎法助人探求“未知”,指向“知新”。运用归纳法时注意不要“以偏概全”,把话说死说绝了,需要辩证、全面;运用演绎法时注意“推论”的合理性,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用语要恰当,造句求精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小编收集了高中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1、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的种类等。

2、思想准备: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如果认识不清,你可看相关的书,《名人名言》《论点论据大全》可以说是个 捷径。

平时要注意积累,如每天背两条名言,即一个故事。

这样,你就会写好议论文。不知你对议论文掌握的 如何,不知下面的内容对你是否有帮助。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 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头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 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归纳及方法

全文共 3944 字

+ 加入清单

一、议论文的概念: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文体。

二、议论文的分类:

从内容上来看,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①立论:在论证中逐步树立自己的论点。②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

三、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准确严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观点的完整陈述。是一个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它可能在文章的开端,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或末尾,许多时候文章的标题正是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文章当中没有一个适合做中心论点的句子,那么,就要由我们自己来归纳了。

另外,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它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例如:《发问的精神》一文举出了下列事例:牛顿对苹果落地要问出个所以然,从而创立了“万有引力”说;瓦特把壶水滚沸当做问题研究,发明了蒸汽机;释迦牟尼对极普通的人生现象寻根究底,创立了佛教;孔子在太庙里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向老子问礼,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通过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精神的可贵。

又如,《谈骨气》一文列举了三个事例:南宋丞相文天祥率众坚决抵抗元军,被俘后誓不投降,慷慨就义;古代一个穷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民主战士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愤怒痛斥国民党特务。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2.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例如《论求知》第十段列举“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这六门科学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归纳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得出的论断令人信服。由于道理论证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客观实际所证实的科学结论,或是被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例如:《“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一文,文章引用《辞源》中关于“偃旗息鼓”的两个出处,《辞源》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古汉语工具书,作为理论论据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这两个出处有力地论证了“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不是一回事,中间不能画等号,指出滥用成语的不良文风的危害,有力地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

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用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进行对比;用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进行对比,具体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又如:《想和做》一文将“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与“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进行对比,指出其危害,论证了“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样运用正反对比,使正确与错误分明,让人们摒弃错误的,接受正确的,增强了论证的效果。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找全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又如《论求知》的第四段用“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这一组比喻来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论证方法都有其作用,

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议论文的结构。

关于议论文的结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分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又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这种分法作为了解)

第二种分法(考试常考):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1.“总—分”式,反映作者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2.“分—总”式,反映作者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总结出结论。

3.“总—分—总”式,它反映作者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先总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相对于前两种结构形式来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引论、本论、结论都较齐全,比较常见。

(四)、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鲜明性.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意,评析文章语言的风格。通过语境即上下文,联系文章的论述内容和论证特色来理解词语的含意,并分析语言,评析语言风格。

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生活、个性和阅历有关。有的简洁平实,有的含蓄幽默,有的典雅华丽,有的清新自然. 议论文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推理,它要求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则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就立不起来,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战斗力。所以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此外,议论文是说理文,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目的都是要树立自己的观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优秀的议论文的语言都具有是非明确、色彩鲜明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五)、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一篇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

阅读“驳论文”,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批驳。

其次,弄清反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说服力。

A.反驳论点:即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这种方法有的是引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有的是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解剖和分析。

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一些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敌论点露出马脚,以此驳倒对方,即归缪法。另一种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证法。

B.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

C.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

在议论中,虽然有立论、驳论两种议论方式,但并不是完全分割开来的,因为破的目的也是为了立,所以在运用时,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替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高考议论文写作思路的逻辑方法

全文共 7711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学生在平时已积累了不少作文材料,练笔文章也写了不少,但到了高考时还是写不出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的议论文来。究其原因,除了文字基本功外,逻辑思路不对头是其主要症结所在。 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全篇都写着作法”。那么,议论文写作有哪些逻辑思路?又有哪些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

一、从确定中心论点中理清逻辑思路

确定中心论点的逻辑思路主要体现在动笔之前的构思上。

那么,动笔之前,怎样进行构思呢?

构思好比是设计文章的草图,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让学生编写提纲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构思。

1.列议论文提纲的方法

(一)引论:①用什么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②用判断句表述中心论点。

(二)本论:用三种方法(并列、递进、对照)之一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理清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将各个分论点按一定顺序置于各段之首,为每一个分论点找出论据,论据要兼顾事实道理、正面反面、古今中外。论证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结论:①用什么方法作出结论?

②注意点题、扣题。

例如:议论文《工作即生活》写作提纲

(一)引论(1-4):用先分后总的方法由寒号鸟、水杉、社会精英的命运引出中心论点:人们应当平衡工作与休息的关系。

(二)本论(5-6):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5):奋斗要把握“度”(用因果分析法)

第二层(6):人的生活观也要与时俱进,要全面理解

“适者生存”。(讲道理)

(三)结论(7):总结本论,得出结论:在快乐工作中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快乐工作。

2.议论文本论部分三种提纲模式:

(一)并列式

注:A代表论题

(1)A的内涵(本质属性、内容)是什么

(2)A的外延(范围)是什么

(3)为 什么要有A(或A有什么用)

(4)怎么样才会有A

(二)对照式

(1)分论点对照

(2)分论点内部对照

(三)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2)按论点内涵递进

例如:《愿景》(2006年天津卷)

(一)并列式

(1)愿景的内涵是什么

①愿景是对人生未来状态的一种期待

②愿景是对事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向往

③愿景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憧憬

(2)愿景的外延是什么

①愿景是普通人的人生追求

②愿景是企业家的发展蓝图

③愿景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3)为什么要有愿景

①愿景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愿景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愿景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4)怎么样才会有愿景

①实现愿景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实现愿景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实现愿景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对照式

(1)分论点对比

对待外来文化(大宅子)的三种态度:

①全盘肯定。大吸剩下的鸦片。孱头

②全盘否定。放火烧掉。混蛋

③占有挑选。新人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2)分论点内部对比分析

对外来文化怎样占有挑选----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①对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地吃掉。(取其精华)

②对烟土,送药铺 (半益半害)

③对烟灯、烟枪,送博物馆,毁掉。(留益去害)

④对姨太太,全部遣散 。 (弃其糟粕)

(三)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统一的愿景:

①是什么----祖国统一的愿景

②为什么—-圆炎黄子孙百年来的强国梦

③怎么样—-反对台独,加强合作,

增强互信,瓜熟蒂落。

(2 )按论点内涵由浅入深的递进

“中国制造”的愿景:

①对外加工

②中外合资

③自主创新

3.列提纲的好处

①可以使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②可以使中心突出,不至于偏题;

③可以使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④可以稳定“军心”,尤其是考场作文,有了提纲,不至于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二、从文章的整体布局中构建逻辑思路

结构布局往往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逻辑思路如何,写作议论文应教会学生运用结构 模式去强化其逻辑思路。议论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有:

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1.全文结构采用总-----分------总式

这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模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如: 人生?美!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曲子,它婉转悠扬,所以它是美的;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它丰富多彩,所以它是美的;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路,它蜿蜒曲折,所以它是美的。但无论人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是优美的旋律,还是深奥的哲理,或者是向前的快感,归根到底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人生是美 的。(总说开头,引起下文三段分说)

人生美在平凡。人的一生不必追求更多的功名利禄,只要活得平凡,淡泊一些,自然能体验人生的各种美好。在平凡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可以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宁静,可以体会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失意无奈。平平凡凡才是美。

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从呱呱坠地到有所作为,都在抗争、拼搏着,在儿时,我们努力拼搏,在学习上不懈努力,总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青年时,我们意气风发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那里有我们的汗水和足迹。在拼搏中,在抗争中,我们“鹰击长空”,我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如痴如醉!

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过程往往是伟大的,而结局则有时难免悲哀。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当初没想到的那般伟大,那般成功,然而到头来却只能面对接受朴素而平凡的“我”,我们不禁悲哀,这时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心中必会多一份欣喜,意识到自己曾经毕竟为此而奋斗过,并没有虚度年华,这时,在人生的坦然中你会抛出一句:“忘记今生无悔!”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面对人生,我们有权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我们不必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那样,人生如何完美,但我们可以平凡,可以拼搏,可以坦然,可以让人生之曲多一份悠扬,让人生之书多一份激情,让人生之路多一道风景。

人生本是一片空白,只是有了人的种种行为才使得它美丽,只要我们找到属于自己 的一片天地,找到那一份坦然、超脱,你,我,他的人生总是美丽的!

【评析】文章在选用人生是美的这个总论点之下,分成“人生美在平凡;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这样四个分论点来逐层论证,文章条分缕析,读者一目了然。

2.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

并列式(横式结构)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横向思维,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上一篇例文的本论部分就是采用并列式。

掌握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可按事物的性质并列,也可按事物的特点并列,也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3.本论部分采用递进式。

层进式(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 我喜爱的一句箴言

我喜爱的箴言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说过的话,她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我喜爱这句箴言,是因为这是居里夫人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曾受到爱因斯坦 高度赞扬的伟大科学家,她不是一个凡人;但她又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她不像某些“仁人哲士”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地高谈阔论些大道理;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母亲。她理解我们,并不把我们看成无知的青年。她亲切地对我们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非但如此,她的一生不懈地追求,也通过这句话坦白直率地表达出来了。众所周知,她的生活的确不容易。镭发现前不久,她的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这对居里夫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她并没有倒下,因为她坚信,她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自信力是她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靠着它,她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乐章。

我喜欢这句箴言,还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刻,她不断给我以信心和力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特别是年轻、思想不成熟的时候。每当我对自己选定的道路,特别是学习上的道路有所怀疑时,我的脑海里便出现居里夫人亲切的面容,她微笑着告诉我:“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便想起居里夫人坎坷而伟大的一生。我想居里夫人读中学时,她会预料到她将来能成为镭的母亲吗?不,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她之所以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她比别人多了一股强烈的自信力。这自信力,使她吃苦而不怨苦,受累但不觉累,结果——她成功了。而我呢?我的生活也有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我所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灵的窗户,一捅便亮。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做某种事情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居里夫人的这段话,曾给我以力量,所以我异常珍爱它。我不知道将来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总是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的秀丽山水,无论我仰望哪里的灿烂星空,无论我聆听何处的神圣天籁,无论我吸吮何处的甘洁崖泉,只要我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信任,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

【评析】作者先提出所喜爱的一句箴言 ,以“我喜爱这句箴言”为标志,然后用“是因为” 、“还因为”领起两个段落,前者从居里夫人失败、挫折乃至成功的过程揭示了自信力的重大作用,后者从我的迷茫、怀疑乃至自信力激起我“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思想变化,说明了自信力的威力。最后用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作结,体现了文章层层递进的脉络结构。

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的,论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共同为中心服务。这就好比盖房子,一层比一层高,但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一步到顶,成为空中楼阁。

4.本论部分采用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如: 成功并不很艰难

在巴蜀之地有个很出名的女孩儿——刘亦婷,正当同龄人在象牙塔中苦苦挣扎时,她却潇洒地走出国门,走进哈佛,成为常人眼中的天之骄女。此外,在国内学习时,她参加过《苍天在上》等电视剧、电影的演出,受到观众好评。有人不禁会问:她今日的成功是用多少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刘亦婷轻松地回答:我只是和别人一样读书,唯一的原因是在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牢牢地抓住了它。

从刘亦婷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成功的淡然。的确,只要准备充分并且把握住机遇,成功并不很艰难。但为什么有人却离成功非常遥远呢?原因往往就是平时慵懒,当机会来临时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

我有一个室友,当我们谈论志愿和考大学时,她就感慨:这些东西就像天方夜潭,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我想都不敢想。这时室友们就一起开导她、鼓励她。可是认真分析一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呢?高一高二时,她一直沉湎于各类书籍。喜欢读书不是件坏事,可她为了看书却放弃了学业,到了高三,脱口就有故事的她却连三本物理书都没有完整地翻过,以致面临高考的选拔,与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她却有了上述一番无奈的话。

我相信在我们身边,在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是沉湎于游戏机、赌博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学习工作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当机会光顾时,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被别人抓住。自己除了抱怨还能如何呢?

如果准备充分,无论机遇何时到来,你都有能力去和别人竞争。联想电脑公司的总裁在给大学生做演讲时回忆:当年他大学毕业,准备工作一两年后就出国深造,可后来有了联想中的一个职位,一干就是十年,为联想成为国内市场的大哥大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那个职位,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他了。他讲话的结束语是这样的: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机遇,只要你有能力去把握。

难怪西谚云:“命运不会垂青懒惰的人。”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

中国即将加入WTO,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也许你就是第二个比尔·盖茨,成功后的你或许也会说:我并没有做什么呀!因为成功本不很艰难。

【评析】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 ,全文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例证鲜活,说服力较强;倒数第二段以“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归结上文,使全篇结构严谨,前后贯通。

掌握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鉴别中得到论证。

三、从段落行文中落实逻辑思路

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 全文的结构思路(好比是盖房子设计好了图纸,形成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下一步就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分解任务,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表达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就是段落行文逻辑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强,是高二学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路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要学生掌握段内逻辑层次安排的方法。

(1) 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 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彻殿壁,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贼篡 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哎,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烈焰正气歌,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 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为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是成功者最明智的选择。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议论分析)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抛弃昔日的远 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其次是要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方法一:因果分析法

含义:“事出有因”。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 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例1:(论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论据)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直接陈述原因)

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自问自答 )

方法二:假设分析法

含义: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论据,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 如果……, 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例3:(论点)有志者事竟成。(论据)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分析)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正例反设)

例4:(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反例正设)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上,我们从确立论点、安排结构、段落行文等方面对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思路进行了剖析。其实,议论文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获取论据材料、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又要有控制行文的工夫;既需要宏观的构建能力,更需要微观的精雕细琢工夫。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运动轨迹,一点一点讲述写法,一篇一篇训练写法,扎扎实实练基本功,循序渐进讲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逻辑思路的闸门,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这样,学生就会写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证有力,且富有创新个性的议论文来,从而为高三议论文升格训练,乃至高考议论文写作获取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议论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议论文写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提出论点

首先要摆出论点或分论点,接着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解释或阐述。由于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明确、鲜明、新颖、深刻,开篇提出论点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便于读者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对议论文的观点进行阐释,以便后文展开论述。换句话说,议论文的观点越明确具体,越便于围绕展开论述。因此,当我们提出这个论点以后,我们紧接着就要对论点进行解释阐述,讲明是什么,为什么的道理,使观点正确、鲜明。要做到这些,我就要学会将话题或题目进行分解。

二、摆事实,讲道理

1、提出论点并阐述清楚后,我们接着就可以从事理上对论点进行论证。即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生活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公认的公理等,从理论上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

2、对于论据的要求:

(1)论据要真实。事实论据必须可靠,事理论据必须准确。

(2)论据要典型。只有从事物的一般情况及其内部的必然联系出发去掌握事实,这样的事实才能胜于雄辩。

(3)论据要全面、充分才有说服力。

(4)论据要新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旧的论据读者不会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影响说服力

3、举例要注意以下问题:

(1)我们所选择的事例要能与观点吻合。

(2)对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不必从头叙述故事的原委,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提炼出来就行。

(3)举完事例之后,我们要对事例进行分析,揭示事例蕴含的道理,与论点相呼应,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4)若有多个事例时,要讲究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或者从大到小,有序的排列能加强文章的气势。

三、反面论证

在举出正面事例后,我们可以从反向进行假设,说明如果不像前面事例中那样做将会出现与先前相反的结果,从而增强事例的论证力量,让论点论证得全面完整。反面例子更能加大论证力度,加深读者印象,发人深省。 正反论证,道理昭然。

四、重申观点,提出对策或劝勉

正反两方面论证后,文章结尾就可以重申文章的论点,这样做既可以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又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发出号召,或作劝勉等。

五、 温馨提示

虽文无定法,但初学者还是要掌握一些适用的法,有助于将事理说的有条理,话说的更清楚,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文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注意命题的新颖、立意的巧妙,结构的创新和语言的锤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有利于人民的人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作文更好的表达我们的主题思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林则徐一生大起大落,曾多次受罚,甚至连降四级、五级,但无论怎样,他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且不说虎门销烟,单就充军发配新疆一例可见一斑。作为一个犯人,而且年老体弱,在充军途中,遇上了开封段黄河决堤,他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前线,主持治水,并被特许迟缓发配一年之久。到达新疆后,他又带领当地百姓开垦农田,三年内开田竟达三千七百多公顷,并主持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水渠,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渠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林则徐做这一切的时候,正是他在最不得志的时候,在最荒凉的地方,顶着最难理解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还是浮!像这样忠心耿耿为人民做事的人,人民怎能忘怀?

【温馨提示】运用这则材料时,我们不但要看到林则徐为人民所做的一系列好事,还要注意到那个时期是林则徐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我们可以站在林则徐的立场上去细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可以再现当时情景,仔细描述他为民办实事的前后始末;还可以将其他人物的行为拿来对比,以突出林则徐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这则材料适用于“责任”、“奉献”、“考验”、“处世”、“美”、“风度”、“驾驭自己”等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议论文写作素材:天道酬勤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诵读了多少遍,还在继续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虽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也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一遍书,再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 故事中,曾国藩并不聪明,但他留名千古;贼记忆力虽好,但却做着鸡鸣狗盗的勾当。看来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可以围绕“勤奋”、“做人”等话题来构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汇总

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要想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他的亲密战友文种,舍不得放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3、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与《今日歌》

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成就是用时间换来的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6、滴水穿石

一滴从岩石滴下来的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长年累月地滴,却能造成奇迹。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长如石柱、蔚为奇观的石钟乳,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历数万年的积累而形成的。

7、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8、牛顿忘记吃饭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9、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10、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11、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技巧

全文共 1595 字

+ 加入清单

1、运用辩证明事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客观地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不要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辩证法认识问颢、分析问题就会有深度。又如,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这一话题能正确引导考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滴露珠,都能反射一轮太阳”。每一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不独是名人与胜者的天下。

很明显,这个作文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在人们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与平庸相等,鄙弃平凡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不甘于平凡,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忠于职守辛勤耕耘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自豪的。

本话题可运用的哲学观点有:要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多样论证出效果

论证方法要力求多样,力避简单的论据加论点的作法。一些同学这样写议论文:在论点提出之后再运用几个事例进行说明,缺少自已的深入分析,这样的议论文没有自已的分析论证,这种肤浅的论述是议论文的大忌。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理效果:正反对比论证,是非分明;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名言格言,权威警策;歇后语俗语,风趣幽默……借助丰富多样的论证方法,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得鞭辟入里、论证深刻,能体现我们缜密的思维和洞悉事物的睿智。

3、透过现象看本质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先引述《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借天上比人间活得舒服快乐,来说明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然后宕开一笔,“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继而论述“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接着指出:“把快乐分成肉体和精神两种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最后归纳指出,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它是人类史的又进一步。假如,我们来谈快乐,你会怎样论证呢?你能透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快乐这一习见现象的本质吗?

4、揭示问题找诱因

世界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在进行分论证时要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出入红楼》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议论揭示出一部《红楼梦》倾倒几多后人,让众多专家学者倾其毕生精力,还不能尽得其珍的原因:

《红楼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让好奇的后人一窥当年封建王朝奢华辉煌的殿堂;曹公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粒粒明珠嵌入其中;建筑设计侃侃而出,几笔勾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大观园,饮食医理无一不通,衣饰礼仪无一不全,洋洋洒洒如数家珍。曹公秉世之才,堪称语言大师。披阅十载,呕心沥血,字字看来皆是血泪,达到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中真正的惜墨如金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会有诸多的现象发生,如少男少女染发烫发,追逐明星,超现实消费,你能透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心理诱因吗?

5、抓住要害开药方

议论要切中要害,始终紧扣论点,不游离于论点之外,不偷换论题。例如,以“跨越性格的障碍”为话题,就要紧扣“性格障碍”——不健全的性格(自我封闭,不善交流沟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孤芳自赏等性格缺陷)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发展。有的同学大谈挑战逆境如何超越自我的问题,没有抓住论点。因此,离开论点的论述,是无从谈及论证深刻的。

抓住要害还要从若干现象的分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以父亲的身份,向儿子进行节俭教育。文中有道理分析,更有大量的YJBYS具体事例,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述,有很强的说服力。文中批判“走卒类士服,夫蹑丝履”虽有封建等级的观念和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局限,但他总结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规律是何其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最新中考议论文写作基础指导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亲戚上你家来玩,一个亲戚摸着你的头,笑呵呵地问你:“家里你最喜欢谁啊?”你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回答道:“我最喜欢奶奶。”亲戚又问道: “为什么你最喜欢奶奶呀?”你想了想,又回答道:“因为奶奶从来不打我不骂我,还一直在家陪我,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那你喜欢爸爸妈妈吗?”“不喜欢,我一有点错,他们就打我骂我,还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我。”

你知道吗?你小时候这段与亲戚的对话,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交流”,而且你在回答亲戚的问题时,无意中口述了一篇小型的“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也叫观点。在议论文中它可用一句既简洁又具有明确态度的句子来表达,就如上文中你回答亲戚的第一句话——“我最喜欢奶奶。”言简意赅,态度明确,不模棱两可,不转弯抹角,这就是论点。

论据——有了观点,还必须要有证明你观点的根据,这样,你的观点才站得住脚,才具有说服力。这些能证明你观点的依据就叫做论据。论据一般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就是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上文你回答亲戚的第二句话其实就是事实论据。但如果是要写较为正规的议论文的话,事实论据应选用名人事例、确凿的数据和可靠的史实等,而不能用诸如“我就是这样做的”、“我的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等,因为你和你同学的例子没有那些名人来得有说服力,不具有代表性。还有一种论据是道理论据,一般指的是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当然,作者自己很有说服力的一些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也可以作为道理论据。

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纽带。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那么论证就是解决“如何来证明”。

初中阶段我们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三种:举例论证(也叫例证法)、引用论证(也叫引证法)和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就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上文“因为奶奶从来不打我不骂我,还一直在家陪我,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就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我最喜欢奶奶”的论点。

引用论证是运用名言警句等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如我们常用“xx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对比论证则是通过意义相反的两个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准确性,如上文例子中最后那句“不喜欢,我一有点错,他们就要打我骂我,还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我”就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证明“我最喜欢奶奶”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提出问题(引论部分):

用来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讨论的话题)。这个部分我们应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让人能一眼明白你的观点是什么。

2、分析问题(本论部分):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分析论证引论中提出的论点或论题。这部分就是用你准备好的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论证过程。论据不要太单一,否则成为孤证就没多大说服力了,所以平时多积累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对你写议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3、解决问题(结论部分):

这部分主要用来作全文的总结、下结论,揭示和深化文章的中心。你可以在这里再次重申和强调你的观点,发出呼吁和号召。

以上是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和知识,我们可以就某些话题进行讨论后,尝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具有以上议论文元素的文章。相信经过一定的训练后,你会写出像模像样的议论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议论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723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总体上来讲,可能它的难度显得要比记叙文大一点。上句下句之间有一种什么逻辑联系呀?材料跟观点之间是不是有个严密的因果关系呀?好多同学这一方面好像水平不太高,注意得不够。议论文很需要语言的连贯,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语气很流畅地下去,把一个理讲了,才能服人,但是不少同学那个语言疙疙瘩瘩的,不是很好。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那么以理服人,人家怎么服你呀?觉得你这个理对他才服你,没理搅理谁服你?怎么才能让人觉得你的理对?你要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你的材料跟你的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你在用每一个材料甚至于你在写每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要考虑:这个是不是能得出那个果来呀?因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啊,要考虑这个;我写的这个跟因果关系能搭得上吗?你要琢磨这个。打个简单的比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者两边加一角,或者两角加一边,角A等于角AP,角B等于角BP,AB等于AB,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你写了这个,对证明这个结论就管用。我发现有的同学写作文,我仍然用这个比方,角A36度,角BP71度,这玩意跟三角形全等有什么关系?没关系,没关系你写它干嘛?咱们这个注意得不够。议论文里面,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一个习惯,给我一个观点我立刻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还有什么理吗?没了。有的同学再多,四个例子五个例子,只是写成了证明文,没有写成议论文。论证论证,要论要证,你不论哪行?当然事实论证是一种方法,但是,仅仅是一种啊,你只用这个,不大容易使人服。我们有的同学一到写艰苦朴素,张三艰苦朴素,李四艰苦朴素,王五艰苦朴素,所以我们要艰苦朴素。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啊?你这个文章能让人服吗?要学会讲理就是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就例说理,就是结合着这个例子,就着这个例子我来讲一点理。咱们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了,然后马上我紧接着这个例子我来讲一点理,使得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而我讲这个分析这个例子说的话,也是更好地为观点服务,把这个例和理拴得紧紧的。要做到这一点,或者,我换句话来说,你们不是以例代理吗?用例子代替道理吗?怎样就例说理。第一种方法,叫做假言因果法。就是说,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先说一个例子,你听一听。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我们有的同学写到这儿可能底下就来,“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应当说这个例子是能说,证明这个道理,但是觉得不够。你为什么不对这个例子再进行一点分析呢?好,大家接着往下听。“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看看假如他仅仅实验一次就停下来了,是不是假设,进行假设性的分析?那么,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它当然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家要注意: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言因果法。是吧,用假设性的语言,这是第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叫做论据引申法。你举了一个例子,是吧?这个例子是不是论据呀?由这个论据里面你可能看到了一定的苗头,看到了某种苗头,然后你就就着这个苗头你给它引申出去,这是看出苗头来了。而你由这个事例里面,你可以设想出某种结果,你就往那个方向引申一下。那么它跟假言因果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区别在哪儿呢?就是这个例子里面,它已经有某种苗头可以看出来了,刚才那个是不是完全假设,是不是?人家没有停过,第一次没停,到605次人家也没停。下面要讲的就是这个例子里面它有一种苗头,好,现在先把这个例子说一说。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好了,这个例子,请看从这儿开始,“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王夺走”,这个是不是出现苗头了?这个璧丢了就不是假设吧?差一点丢,苗头出现了,就此我来引申。假如这个璧丢了,倒霉的恐怕不只是蔺相如了,是不是?你这个缪贤怎么把这个大草包推荐给我呀?必然除了蔺相如要被杀,缪贤也要倒霉。缪贤没有顾虑,是吧?推荐人才要出于公心,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要考虑个人,一引申把这个道理是不是讲得很清楚了?更能服人了,是吧?所以,第二种方法我把它叫做论据引申,就是它是有这个苗头的,有这种可能性。

第三个方法,叫做例后解说法。这个例后解说法,怎么用?用在哪儿?要提醒大家。你举了一个例子,当这个例子比较长的时候,可能你有一个担心:对于这个事例的中心,别人认识会不会和我不一样呢?你把它解说一下;二,同样你举的那个例子比较长了,可能你会有一个考虑,我这个例子跟观点是个什么关系,别人会不会跟我认识不太一样?或者觉得我这个例子跟我要讲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个时候你来把这个例子解说一下,这个例子或者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跟中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范围内你解说一下。同样用一个事例来说话。

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是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大家听到这个故事了,这故事的中心是什么,你清楚吗?也许你想到一点。用这个想证明哪个观点呢?好,下面往下听,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古人的话,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你这就是比别人前进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不想;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说什么,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一个人要善于质疑,善于质疑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可能才能解决问题。这儿讲什么,善于质疑和学、思的关系,因为你善于质疑了,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还暗含着一个才可能得出一个最终结果。解说一下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个。好了,这样子这个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第四个方法,我把它叫做正反对比法。这个正反对比可不像学生那个作文里面,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还是两例子往这放在一块。当然,免不了要举例,因为我这说了正反对比,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可能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搁在这里。但是,并不是搁在这儿就算数了,要对这个例子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跟你们说举一个例子、举两个例子一对比就完了不是一回事。好,用一段文章来告诉你们。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例子是不是完了?想说什么,想说“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但是人家没有就此而止,下面做对比性分析。要害在这儿呢。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你看看,如果仅仅是刚才这个例子,跟多了这个对于事例的对比性分析,你觉得效果怎么样?是不是多了分析,说服力就更强了?议论文,议论文,你要议论,这就是议论。

顺便再介绍另一种方法,这个不叫事例分析。同学们写作文,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引用名言名句。某某某说得好,说什么什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就完了。某某某这么这么说,他的这个说法不是证明了这个道理吗,这就证明道理了。那么你要不要对某某某的话分析一下呢?要分析,不能简单地引一下就完。简单地引一下就完效果不好。给大家举个例子说说。这个例子干嘛?告诉你,这个方法叫做披文示意。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披露文字解释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我给大家读一个你听一听。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观点出来了没有?出来了。“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到了这儿,契诃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完了。你能有说服力吗?不行。好,你听下面,人家有一句话过渡了一下,“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大家听出来了,是不是还是沿着契诃夫那个比喻的意思继续延伸比喻下去的,是不是?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例子,就这一段话引用完了,有的同学用比较直白的语言就说,不是用比喻了,把这个道理也说出来了。

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尊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历年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其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是自信的,他们敢向科学权威挑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你看这段是不是用比较直白的话,把道理说出来了,是吧?“不要自惭形秽,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主见。”人家不只是说把名人的话一引就完。这种方法也该学一学,这会增加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二个大题,变换一下思路求变求新。也就是说,改变一下习惯性思维。有的同学一看到这个试卷上给了一个材料,马上就想起了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呢,缺乏创新,习惯性思维起作用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改变改变思维的方向,一个材料一个话题,你是不是要想到许多相关的方面?

比方说这个成语,滥竽充数。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边马上反应到那个南郭先生不怎么样,凑数呢,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但是仅仅想到这个行吗?还有新的方面可以想。齐王能不能想到,比方讲,齐王是不是冒充内行?他假如真正地懂音乐,一个乐队里面那个叽哩哇啦的声音他发现不了,他的听觉不敏锐,并不是很懂音乐,还是外行。好了,话题出来了,担任领导工作的人要尽量使自己成为内行,不要仅仅靠权力去领导,要靠学识去领导。这个话题是不是出来了?好了,上百人的乐队大家想一想看,是不是得有一个队长吧?这个队长为什么没有发现南郭先生那个声音吹得那么难听?好了,用人不当,这个话题是不是又找出来了?领导干部要把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让他充分发挥作用,尤其不要让那种不大负责任的人去负责某项工作。这个话题是不是又出来了?用人不当,不是说用南郭先生。你这个队长不行,又有新话题了,比方说,从乐队的其他竽手那儿能不能找到话题?也能找到,他南郭先生身边的人是不是能听出南郭先生吹得不怎么样?好了,为什么不揭发?“报告队长,这位南郭同志不怎么样,混事呢。”不揭发,混下去了,好了,老好人要不得,是吧?又有话题来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要向多向去想去,去联想。这个材料里边能看出这个来,能看出那个来,你能看出来,看到一个新的,你这个作文绝对有新意了。但是同学们有的时候缺乏这个,从新角度去考虑。

第三个问题叫做不要端着金饭碗讨饭。有好多同学手里端着金饭碗,这个金饭碗多值钱,但是他却讨饭:“老爷爷给点吧,太太给点吧。”你那么富有。这里说的富有是什么?许多同学手里有理,没有自觉地想到用。“老师,怎么说理呀?我不会,我哪来那么多理?”其实你手中理有的是。因此,怎么改变端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建议你把你手头掌握的理,梳梳辫子,整理整理看看你有哪些方面的理,到考场上根据需要你来用。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你手头有哪些理。

比方量变和质变的理,内因和外因的理,原因和结果的理,现象和本质的理,目的和手段的理……你们手头掌握这么多理,梳理梳理,把它梳成辫子。到考场上,讲这个事的时候,要说个什么理,讲那个事的时候我要讲个什么理,哪几种理可以用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