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576

作文

106

过年习俗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到,新年到,噼里啪啦真热闹,爸爸叫我快来贴春联,我赶紧跑过去帮忙。

贴春联是我家年年不变的习俗,红红的春联映在眼前,上面的金色字闪闪发光。上联写到“东风化雨山山翠,”下联写到“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是“四季如春。”中间是玉兔闹春,红红的春联贴好了,年的气氛更浓了。

为什么要贴春联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做年,年在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出来伤害人类。人们为了预防它,经过调查,得知年怕三种东西,一怕光、二怕响、三怕红颜色。所以说人们就放鞭炮、贴春联来驱逐年。后来,贴春联就成了一种民俗流传至今。

现在,春联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内涵,不断被人们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家乡一种亘古不变的风俗。

[过年习俗作文八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过年习俗作文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都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圆饭。人们吃完年夜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生六年级过年习俗作文

全文共 391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歌开头烘托气氛)

新年到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新衣服、鞭炮、团圆饭------

早上,正在睡觉的我被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这炮放的可真早,真是亟不可待啦!我往外一看,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可是我们王家里已经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了。

我穿好新衣服。便要出去看个究竟。呀!家里人这么多啊!我仔细一看,有大姑、小姑、姑父、大伯,还有一些远房亲戚和一些小朋友。

爸爸看我出来了,就开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啦:

“看我女儿长得多高啊!”

小姑也说:“明年就赶上你爸爸了!”

听见别人夸我,我羞涩地笑了,就马上跑到厨房里帮助大人包饺子。我拿了几个洗好的硬币和一些剥开的糖,包到饺子里。饺子煮好了,我便捞了一些饺子盛在碗里,盼望吃到钱。开始吃了,没想到还真吃了一个钱。哈哈,我今年财源滚滚来啦!

吃完了饺子,我便催着爸爸给我摆麻将桌子。我和姐姐、哥哥、妹妹正好凑成一桌。刚开始,我便摸了一手好牌,有三个一饼。打了一会儿,终于以我自摸胜利而落幕。“真是开心啊!”我兴高采烈地玩了三把,赢了两局。哥哥姐姐便抱怨道:“你都连赢两局,真是气死人了!不玩了!”没办法,我只好不玩了。最后,我还是赚了50元,真是好高兴啊。

这个年过得开心不已。(542)

除夕之夜

小状元作文部落:徐琨

2011年除夕之夜,我们去锦湖饭店吃年夜饭。我拉着弟弟妹妹,兴高采烈地大步向前走。

晚上八点,开始上菜了。先上的都是凉菜,我印象最深最爱吃的是腰果菜心,稍微偏黄的腰果,配上了翡翠色的咸菜,可香了!过了一会儿热菜上来了,真是应有尽有,非常丰盛:飘着孜然香味烤羊背、金针菇爆牛肉、断背山小牛排、三文鱼刺身、鲍鱼炖鱼翅、西兰花炒鸡腿菇、风干牛肉、梅菜扣肉、西湖牛肉羹和虾肉饺------这些菜都是我们平时没有吃过的。我最喜欢的是嫩嫩的“断背山小牛排”;刺激的三文鱼刺身(我是北方人,吃不惯只吃了一片);鲍鱼炖鱼翅这里头放了很多海鲜酱,可香了;西湖牛肉羹里放了很多蔬菜,所以我也很喜欢------

吃了这么多好吃的该去消化一下了。

我们又去“真爱2008”去唱卡拉ok.我进去第一首就是《母亲的故事》可是这是儿童歌曲。这个点歌机里根本就没有这首歌,我看到旁边的电子琴就想:我自弹自唱也可以,我拿着话筒说:“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首《母亲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爸爸拍手叫好。我饱含深情地开始唱:“母亲的受难时,是我出生时,儿女是妈妈身上的肉------”一曲完了,我的目光投向了老妈,老妈居然感动地哭了。我过去说:“妈,你哭啥呀?你说喜欢我就给你唱啊!你别哭了!”

我害怕家人和长辈哭。因为他们很少哭。妈妈为什么哭呢?我知道那是因为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知道感恩了。一首歌,触动了妈妈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妈妈泪光闪烁着对我说:“妈妈这是感动的,没事!”说着破涕为笑。

这个大年三十,除夕夜,那些菜,那首歌、那妈妈的破涕为笑的样子、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海里!(658)

春节烧纸

银川小状元作文部落:黄建雄

一般人家过年都应该喜气洋洋,洋溢着欢乐的气息吧?今年过年,我们黄家却十分伤心。

大年三十那天,我在老家过的。一大家人,坐在家里神态凝重、一动不动,都沉默不语。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这个日子,许多人想起去世的人,心中不免难过,但是很快会被节日欢乐的气氛所冲淡。今天是怎么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都来到院子里祭祖。我看到桌子上摆的是太爷爷、太奶奶的画像。大家都跪了下来,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把纸钱放在圆圈里,点着了。大家都默默地望着那团燃烧的火,心中充满了悲伤。我看到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泪光。烧完纸后,又在地上倒了些酒,在画像面前放了一些馒头和瓜子、糖-----最后每个人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回到房间大家又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沉默不语。

十二点,因为新的一年来到了。爸爸为了缓解气氛,就叫大家出来放炮,虽然已经是新的一年了,但是大家没有欢呼,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

在大家默默地沉痛中,我突然想起来了,去年我的伯父(才四十多岁)刚刚过世。大家在祭奠老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伯父……但谁也不敢提,谁也不愿提,因为伯父走的太早了、太惨了,太……只是心里默默地难受,

大家点着炮,鞭炮噼里啪啦地放着,但是大家只是默默地看着,小孩子也没有欢呼。更没有一点儿欢乐的气息。心里很沉重。

在这个伤心的日子,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诗:

春节祭奠催人哀,

漠漠坟头黄土盖。

手端祭品肩扛锹,

都为先坟上土来。

我心里默默地为伯父一家祝福:祝福伯父一家,在兔年化悲痛为力量,红红火火过好每一天。(645)

去石嘴山农家乐过年

小状元作文部落:魏磊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坐着小轿车,满面春风、喜气洋洋地去石嘴山过年。

刚到石嘴山农家乐,一进门,就见到桌子上摆满了农家饭。饭菜可真丰盛:又辣又香的红烧肉、又酸又甜的猪排、色香味美的大闸蟹、飘着孜然香味的烤羊排……真是 应有尽有,色香味俱佳、令人馋涎欲滴啊!

呵呵,我的手不听使唤了!我赶紧夹起一块红烧肉,往嘴里一放,刚开始吃是香的,到了后来变成辣辣的了。我又吃了一只大闸蟹,别提多香啦!果然名不虚传啊,真可谓“十里飘香啦!”不信,你来尝尝。你说做广告啊?你还真说对了,那农家乐是我表哥开的。哈哈!欢迎你来吃!看,我哥哥来了,他给我端上来一碗鹿血,让我趁热赶紧把它喝了,并告诉这鹿血很有营养。我闭着眼赶紧把鹿血一饮而尽。呵呵,喝完后,感到热乎乎的,全身充满了力量。

哥哥带我去参观农家乐。在庄园里转了一圈儿。这里面有鹿、鸥鸟、鸽子、羊、藏獒。这里真是一个动物园啊!冬天光秃秃的,据说,夏天这里宛如仙境。秋天来可以摘果子吃。

晚上,我们大放烟火。导火索哧哧地燃着,炮竹砰砰

地响着、烟火嗖嗖地放着……有的犹如天女散花;有的如同侠客飞天;有的如旭日东升……争奇斗艳,开满夜空。

今天的农家饭让我回味无穷,今天的烟花盛开,我的心也如花儿开放!一个字:“美!”。(537)

除夕

赵雪立

年三十,一大早,我就被鞭炮的“唱歌声”,“唱”醒了。

我非常兴奋、非常快乐。因为今天我的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们就要来我家吃年夜饭啦!

大年夜,他们都来了,我们最高兴的就是放炮了。我们家虽然有十种炮,但是我不敢放炮。哥哥、弟弟们放炮,我也跟着高兴。大人在家里热热闹闹地包饺子,男孩在外面噼里啪啦地放炮。女孩捂着耳朵,在一旁大呼小叫地看放炮。

炮放完以后,我们都上楼包饺子。有十个饺子中有我专门放的钱币其中一分、一角、五角、一元的。

我和爸爸就去把早已准备好的喜气洋洋的对联贴到门外,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大门外立刻充满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回到家里,大家开始,上菜了,其中有十三个凉菜和七个热菜每个都很香,让我回味无穷。

爸爸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十二箱青花瓷白酒、四箱子红酒统统搬了出来。大家都倒上酒。举杯痛饮。不一会儿,我爸一个人,把三个叔叔都灌倒了。小孩中我没有倒,其他人都被灌倒了。我觉得喝完后也不难受,但是脸已经红彤彤的好像擦了胭脂一样。我可能是遗传、也许小时候爸爸喝酒也给我酒喝的原因吧。

这个春节,我们家一家团圆、举杯痛饮、其乐融融、我觉得特别爽。(475)

扫尘

潘昱如

盼啊!盼啊,转眼兔年的春节就到了!

家家户户忙着扫尘,迎接新年的到来。

星期天,我们全家开始大扫除了。我们全家都忙的不亦乐乎。

看我的!我洗抹布、水真冰呀,小手冻得红彤彤的像小胡萝卜似的。擦灰,一下、两下----哎呀,怎么这么大的灰啊,一层又一层。拖地!沙发下面怎么那么多毛絮絮啊,怎么拖也拖不干净。

我爸爸津津有味地干着那些令人乏味的零碎活儿。如贴窗花、对联、福字,还挂小灯笼呢。他很麻利地干着、好像完成一件什么重大工程似地。唉呀,干了一件有挑战性的活儿,那就是擦窗户。他站在沙发上,拿着擦玻璃器、一下一下地擦着,直到把玻璃擦的干干净净为止。然后坐在沙发上,凝视着玻璃,好像欣赏着一件艺术品一样-------

我和妈妈换洗床上用品。别看我很瘦,我可麻利了。三下五除二就拆了几个沙发垫子、被罩、枕套等等。越拆越难,剩下最后的十几个了,哎呀,这个也太难拆了。还得把垫子拧开螺丝-------太麻烦了!哎呀,我使出吃奶力气,我的妈呀,终于拆完了。

回到自己想痴痴缠缠的房间,开始整火炬一个i理自己的衣服,我把它们一件一件的叠级好,还把它们按照春夏秋冬分了类。放了,没开门到柜子里。然后我又去整理书,有用的留下,学完的课本,我就一本一本的放进储藏室,和这些老朋友一一告别!

哎呀,今天太累了。总算是窗明几净、看上去舒舒服服了。

盼啊,盼啊,在忙忙碌碌中,春节已经悄悄的来到我的眼前。

一个不能放鞭炮的春节

赵威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年本来是个快乐的日子,可是因为爷爷年前的去世,按照规矩,我们家不能贴对联、放鞭炮。

除夕早晨,我从梦中醒来。听到鞭炮零星的响着。知道除夕到来了。我立马从床上爬下来。兴冲冲地准备------但是我转念一想:“今天不能放炮,要做什么呢?-----对!可以找哥哥玩儿呀!|

我打了个的士。到了哥哥家。我们两个每个人拿了一把狙击玩具步枪,我们开始打枪战了。我们兴致勃勃地玩着。互相向对方开枪,嘴里还模拟枪响的声音,向对方射击。不知不觉地到了晚上。

晚上,外面的炮声想起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跑下了楼。望着天空盛开的烟花,心里就痒痒了。也想放炮,但是还是压抑了自己的渴望的心情。心想:“唉!反正那么多人放烟花,就当他们替我放了吧!”我一步一回头地回了家。坐在饭桌前,吃起饺子来。突然,我咬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啊!原来是硬币啊。对了我家饺子里包着硬币,据说吃了以后,一年有钱。啊,我运气真好!

这个春节虽然不能放炮,也能自得其乐,过得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的习俗_初一作文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现在人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似乎已经对过年没有太多的兴趣了吧?可是在我认为年是新的开始、新的洗礼。

每逢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很多很多的东西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准备着,因为每过一个年代表大家又老了一岁并且也象征我们该懂事了不要在顽皮了。我们都很高兴年的到来就好像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人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去迎接它。

你们知道年是怎样由来的吗?让我告诉你吧!因为我也是听老一辈人说的。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偷吃百姓的食物并且还伤害百姓让百姓的生活永无安宁之日,终于,有一个人发明了鞭炮,每当,它来的时候人们就拿起火点燃鞭炮把它仍到年兽的旁边,年兽就会被吓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天定成了年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过年。

你们知道过年的时候的习俗吗?让我告诉你吧!因为我也是听老一辈人说的。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贴春联,还要包饺子到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哈哈!这是我自己加的大家不要介意呐。)当我们吃完饭之后,家长就会给小孩发一个大红包代表我们幸福、平安。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和长辈磕头,他们也会给我们一个红包,代表他们对我们的祝福。

我喜欢过年因为它总让我想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日子,我希望我们可以记住它原本的模样,不要让新的事物取代它。

[过年的习俗_初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小朋友们也盼望过年。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小朋友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的习俗百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放炮的习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过年啦!“嘭”,烟花象火箭一样脱离了发射口。带着一连串花苞,突然,由光弹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一会儿,又响起了彻夜不绝的鞭炮声,整个院子开满了火树银花。

在我家,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着桌子吃年夜饭,我听见外面的鞭炮声,再也顾不上满桌的美味佳肴,我拿着炮,冲了下去。

到了院子,我放了一个名叫“降落伞”的炮,啊,只见在半空中,卢诺尔曼抓着降落伞的底绳缓缓落地。我又放了一个叫“开心果”的旋转炮,奇迹发生了!“开心果”像一个暗夜精灵一样来到人间,是一个活生生的“陀螺”爆炸开来。我又放了一个名叫“出水红莲”“红莲?”那是不是“宝莲灯”里的“宝莲”啊,哈,你猜对了,就是那在地上开的“宝莲”,我一点燃,只见由炮变成红莲,真是奇迹!接着,有人拿了一个“窜天猴合发”,只见一只只猴子跳上了天空,像在花果山玩耍一样。爸爸拿了一串鞭炮开始放了。爸爸把鞭炮拉了一路,这时,我在旁边放了一个“开心果”,爆炸的火星点燃了鞭炮。

过年既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的节日,每一个人脸上都有幸福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上海的过年习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

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的习俗百字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什么节日,应该都有一些习俗吧,正因为这些习俗,我们才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

吃饺子

今天是过年的前一天除夕,妈妈正在包饺子,先是擀几个圆形饼,然后把饺子馅放进去,再用手把饺子皮给捏好,这样就可以下锅了。我也想学一下,不过包了几个都歪歪扭扭的,什么也不像。饺子煮熟后,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吃起了饺子,享受着我们劳动的收获。我想干什么都会有困难,但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我以后会更加努力。

贴对联

春节早晨,我正在睡觉,忽然把爸爸我叫起来,告诉我起床帮他贴对联,我只好勉强答应了。贴对联时,爸爸让我按着对联,他负责把对联用胶带粘起来。对联可真难贴,我才贴了一个就不想干了,我心想什么对联,贴一次就行了,干嘛年年贴,真是累死人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人们过年的习俗,这样才称得上过年。

放烟花

春节傍晚时就已经有人开始放烟花了,不过人还很少,烟花也不多,过了一会儿,人就多了起来,烟花也多了,颜色绚丽多彩,有蓝色的,有银色的,有红色的等等。许多人都出来了,我也不例外。烟花中最美丽的就数蓝色的了,蓝色的烟花点燃时,天空猛地一蓝,真是漂亮极了!烟花放了许久,真是震耳欲聋,等烟花放完之后,人们还迟迟不肯离开,沉醉在其中。

过年是我们的节日,它的习俗是流传很久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作文600字:客家人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说,我们是客家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客家过年习俗

过年的时候,老家村里的乡亲会聚在一个庙堂里,祈求新的一年里众人平安的话语。

在老家过年,是我感到最好玩的时候了。看着大家团聚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大家在烟雾环绕的庙堂里,听着长辈们祈求平安的声音,看着庙堂的昏暗光线,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上完香后,准备放鞭炮的时候,我赶紧捂上耳朵,跟一群小孩跑出庙堂,准备看放鞭炮。大人们把鞭炮铺好后,大伯拿起火机,往点火线上一点,不一会,漫天都是一片红红的颜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鞭炮放完后,一些胆大的孩子,回家拿了香,等鞭炮上的烟散了,就在其中寻觅没有点完的鞭炮,拿着香触碰了引线,也来不及看到底有没有点着就跳开背过去,听着后面一声爆响,真是惊心动魄啊。

过年时去别人家串门总是很让人高兴的,叔公叔婆……一个个叫着,红包那个多呀,收的我那个心花怒放啊。

过年的放烟花也总是让人兴奋的,放一种叫冲天炮的烟花时只有我一个人把它们插在沙堆上玩,我一个人点火速度不够快跑去找哥哥姐姐他们一起点,但是他们都不敢,玩完烟花后他们还一个劲地夸我胆子大。

过年的饭菜丰盛得能让人口水流成河,桌上可谓是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呢,五彩缤纷,色香味俱全,在这里呆上几天,吃上几天就胖了好几圈。

关于客家过年的习俗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如果想了解,就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作文500字: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的家乡在朝阳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过年习俗很有趣,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家乡,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帮爷爷爸爸贴春联,扫院子,挂红灯笼。奶奶和妈妈准备丰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饺子的时候,总要包几枚一元硬币,如果谁吃到这枚硬币,就意味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五六岁的时候,在包饺子的时候,我会偷偷地瞄着那几个硬币,只要它被放进了饺子里,我就会在那个饺子上偷偷地弄上一个小“尾巴”,在饺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轻而易举地吃到它。这样那一元钱就是我的了。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试探饺子,如果饺子的肚子有硬东西,我就会把这个有特殊意义的饺子让给爷爷奶奶吃。

在吃完饭后,我们全家便开始看电视,等到十一点钟,全村就开始放鞭炮。爷爷把一挂大鞭和礼炮摆在小院里,用柴火点起一堆篝火。顿时,小院里亮成了白昼,全村的人鞭炮齐鸣,礼炮在空中炸响,变成五颜六色的花朵,十分壮观。

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始各处祭神。我们一家五口,拿着纸、香。我提着小灯笼,妈妈端着饺子汤,在院子里的鸡窝、井、猪圈等等地方烧纸磕头,浇上饺子汤。虽然有点迷信,可是爸爸说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过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饺子,吃完饭,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这就是我们家过年的习俗,你觉得有趣吗?

[过年作文500字: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各民族的过年习俗作文2500字

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2015年1月1日,是阳历的新年,离农历的新年——春节,也越来越近了。我查了些资料,知道了部分民族过春节的习俗

我的民族:汉族有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灶,扫尘等过年习俗。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家家户户焕然一新。 除夕这天,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我还了解了其他民族很有特色的过春节的方式,比如:

白族——过年放“高升”。放爆竹不稀奇,就连远居我国云南的白族,过年也有放爆竹的习俗,他们把放爆竹称为放“高升”。稀奇的是他们放的才是真正的“爆竹”——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后整棵大竹子“蹦”上天空了!呵呵,够精彩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居住在我国北方的达斡尔族也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走街串户,互相祝贺。家家户户都要备好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盛情款待。“糕”与“高”同音,以糕待客,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节节高!

土家族——“问树”在除夕。土家族有“问树”的趣俗。小孩子们提着纸灯到寨里做“打公鸡”游戏的时候,大人们则用纸剪成纸钱贴在果树上。男主人拿一把斧头敲着树干问:“今年你结不结果?”躲在树后的人应声答到:“要结果。”主人又问:“结的果壮不壮实?”“很壮实。”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男主人才愉快回家了。

东乡族——过新年,打土仗。东乡族人居住在我国的甘肃省境内,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传统娱乐活动——打土仗。打土仗时漫山遍野、喊声震天,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战场呢!人们以土块做为“武器”,互掷对方,打得浑身是泥、灰头土脸。无疑,小伙伴们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可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们也老当益壮,兴冲冲跑到山野的“战场”上参战,大显身手,场面壮观有趣!

藏族——戴着面具迎新年。除夕那天,藏族人民会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戴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男孩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大年初一,女孩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满族——旌旗招展庆新年。满族分“红、黄、蓝、白>

”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那可真是旌旗招展、彩旗飘飘!人们用悬挂这些图案优美、色彩鲜艳的挂旗,来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傣族——愈湿愈快乐。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我在这里郑重提醒:北方的小伙伴可不要盲目效仿哟,要不非冻成冰棍儿不可!

黎族——打起猎来过新年。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等到大年初一,全村的青年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要先把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则由大家平分。另外孕妇可分得两份,因为是“两”个人嘛!而且见者有份,路过的人也可分得一份哟!

蒙古族——红红火火过大年。“火”在蒙古族的年俗里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认为“火旺”能代表家族兴旺,“蒙古”二字在蒙语就是“我们的火”的意思。蒙古族的除夕夜,不但要点燃长明灯,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火”仪式。客人到蒙古族家庭中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主人都要立刻捅炉子、煮饺子,即便你实在吃不下,也要象征性地吃上一个才行,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主人和客人明年的日子才能红红火火!

壮族——一年要过两回“年”。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壮族,一年要过两回“年”。壮族春节为“新年节”。而且壮族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叫做“吃立节”。关于“吃立节”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呢: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人民为了欢迎他们,就为他们重过春节,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哈尼族——秋千荡起来。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姑娘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高十几米,和摩天大楼比也毫不逊色!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喜欢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压箱子底的漂亮衣服去荡秋千,热闹非凡!

这些活动有的很惊险,有的很好玩,有的特别有意思,我真想去亲自体验一下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的真快呀!新的一年又来了,我的家乡在杭州,过年习俗有放鞭炮。为了环保,我们家不放大鞭炮,只放一些甩炮,我从盒子里拿出一颗甩炮,往空地上一甩,啪的一声炮炸开了像雷公在敲鼓。站在周围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拍着手唱起歌来新年好呀1新年好。。。。。。过年的气氛又来了。过年的习俗有首岁。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一只烧熟的鸡。鸡的尾巴插上3根鸡毛,嘴里衔着一根蒜和葱蒜代表会算,葱代表聪明。还有一条鱼,鱼代表年年有余。和一些水果呀!等等。奶奶点上蜡烛,再点上三只香插上。奶奶拜了拜我们家每个人都拜来拜我也拜了拜,许了个愿。还有就是吃团圆饭,我们家吃团圆饭是在家里吃。这一天我们家有的杀鱼,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烧菜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我也在旁边帮忙洗菜。很快饭菜烧好了。我们还请了客人,大家高高兴兴吃着饭菜。过年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习俗的小学作文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肯定都知道过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当然,过这个节日也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说:要拜年、放鞭炮、收压岁钱、贴福字等。但是,关于过年为什么要这些习俗,你们有可能就不知道了吧!下面,我来跟你说一说。

先说拜年吧!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以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了“团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网络QQ拜年等。

再来说说收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最后来说说贴福字,为什么要贴福字呢?因为“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没想到吧!过年的这些习俗都是有含义的,希望大家多多去了解!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河源的过年习俗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河源市,那儿的年忙碌而丰富。

腊月初旬,男人都不停不歇的工作,筹钱购置年货,女人则上山砍柴割草,准备过年

到了腊月下旬,当地人俗称“鬼锁山”,人们不得上山砍柴割草,家家户户便拿起扫把,开始自家的大扫除,正所谓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开始,大家焕然一新迎新年。除外,各家各户还得备上好几百斤的川糖来做各式各样的客家年糕,这种年糕弹性十足、润滑可口,好吃极了!接着大伙儿还要“大开杀戒”,鸡鸭牛羊都得“速手就擒”。之后,人们纷纷做起了油炸米、油果、煎堆和米糕来,到处弥漫着一股“不闻不知道,一闻吓你一大跳”的独特香味。在临近除夕的几天里,村上的人开始磨豆腐,豆腐里有的包着肉馅,有的包着韭菜,之后用油锅炸至金黄色,外酥里嫩,便是当地著名的客家豆腐了。人们还会到池塘放水捉鱼,有的人把其嗮成鱼干,有的则放到锅上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这寓意着“年年有余”。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一大早从山上采来柚子叶,之后要用柚子叶泡澡,寓意着把上一年积的晦气洗掉。家家都换上新的对联,挂上新的年画,男女老少穿上新衣,人人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天每家每户的大门都大大敞开着,人们还得读祭文,象征着平安如意、子孙满堂。在除夕之夜,人们不到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中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团圆饭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留下一个空位。一对筷子和一个空碗,这会为了祭奠死去了的亲人;为保幸福平安是不准碎碗断筷的。团圆饭的佳肴丰富多彩,大家共聚一桌,有说有笑、温馨和美。

饭后,家家都放着漂亮的烟花,黑咕隆咚的夜空顿时变得五颜六色,别有一番风味。除了婴儿外,每个人都要守岁,不过十二点是不允许睡觉的。刚到零点零零分时,家家都点起了鞭炮,到处鞭炮声不绝,“穿入云霄,打入地洞”,即使远隔千里之外,都能听见。

正月初一,大人都得早早起床,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大福大运,一帆风顺。人们互相窜门,拜年的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这时候,长者要给小孩封“利是”,孩子们收到了压岁钱后,便乐开了花,都一蹦一跳地来到集市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这天,人们不吃肉,只能吃素食,找当地人风俗,人们还得在祭台上摆上芹菜和蒜,芹菜寓意着会聪明,蒜寓意着会理财,过的划算,还要在门上挂上一根葱,寓意着来往的人都智慧满满。做完以下工作后,村民还要拿一些香,端一只鸡、一瓶酒和一摞水果到祖祠里烧香礼拜,这就是敬祖先了。

正月初一,村民都在家里休息,不许出门。

正月初二,人们又一次大扫除,把自家搞得干干净净,鞭炮声附和着连连响起。

到了正月初四这天,人们从集市上买来各种各样的礼品,并准备好十余斤的新鲜猪肉和年糕回娘家探亲,虽已嫁出,归根是亲,多日不见,怎能不思?难得回家,礼品满满,刚一见面,笑谈风声。

河源的年到元宵前后就基本结束了。学生也该上学,大人也开始陆续开始干活。河源的年丰富而忙碌,真叫人陶醉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过年习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习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侗族的过年习俗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受汉族影响,各地侗族也过春节,并且十分隆重。农历年底,侗族村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忙着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张贴春联、打扫卫生。侗族的“春节”和汉族一样也俗称“过年”,有大小年之分,但与汉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汉族过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相传是敬灶神。侗族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过年快结束时回家探亲团圆。这天,除过年的食品外,侗家还用几个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姑婆,作为“飨年”,并用甜酒祭奠,说是有的姑婆、姑母不会喝烧酒,就饮甜酒,反映了侗族人家具有尊重妇女的传统美德。

各地侗族的春节活动既有相同内容,又有地方性的特点。三江侗族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当天宰猪杀鸡鸭祭祀祖先,又用酸汤煮鱼祭莫一大王。初一的清晨用烧肉和酸肉祭祖。同乐地区的杨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还以甜酒祭祖,到达摩娘娘庙(萨堂、圣母祠)去祭祀,同乐独峒一带的侗族放鞭炮驱逐“野鬼”。马胖一带的吴姓侗族不设祖宗神龛,除夕这天,杀猪宰鹅,首先去祭祀飞山庙杨公祠,然后祭祀土地庙和“萨坛”,最后在火塘边烧香摆饭桌吃晚饭,在饭桌前说几句请祖宗一起过大年的话。初二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油茶或喝酒,寨上吹芦笙,唱侗戏,进行“月也”集体交游。

榕江侗族称“春节”为“达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就开始打年粑、酿酒、打扫卫生。喂牛的人家要为牛备足年料。农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杀年猪,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贴春联、门神。小伙子给未婚妻送礼,新郎迎接新娘回来共度佳节(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除夕之夜,家家燃香点烛,摆设供品敬祭祖先。大年初一零时,鸣炮辞旧迎新。初一早上用茶水祭祖,传说此时是祖先的“斋时”,晚上才供奉酒肉。当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表示全年财喜不外出。初一饭菜均吃前一天做好的,意为上年剩下的,以示年年有余。除夕晚上和初一整天不请客。初二这天,寨上妇女到萨堂祭祀“萨岁”祈求保佑,兄弟请已出嫁的姐妹回来吃饭,同时亲友也可以互请。初三以后寨中开始玩龙舞狮、演侗戏、“多耶”、“行歌坐月”、芦笙会、唱大歌等,节日期间充满了欢乐气氛,直至正月十五把龙送下海,春节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1720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习俗有哪些?

祭灶 扫尘 贴春联、门神 年画 倒贴“福”字 除夕夜 年夜饭(团年饭) 祭祖 守岁 回娘家 初六送穷 接财神 红包(压岁钱) 新年赠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具体一点: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扫尘]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 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过赶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正月初二:[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七:[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立春风俗:[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