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和曹操的一天作文【实用20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和曹操的一天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2290

作文

165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正史中,他颇受赞誉;在戏台上,他被固定化为奸贼;而在《三国演义》中,他就要复杂得多。而我认为他是一个复杂,有谋略的奸雄。

对于曹操,评价很多,大抵归结起来有三个:英雄、奸雄、奸贼。而在民间,他则被认为是奸贼。以前看戏或听书时,听到刘备失败时人们往往同情无比,而听到曹操打败仗时,人们都拍手称快。

人们认为曹操是奸贼的原因有:一是奸诈,这我就不赞同了。自古兵不厌诈,乱世之中,如不奸诈,怎么成功。二是篡汉,这却和我们没有多少关系,谁规定天下一定要是刘家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曹操所说的:“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正史中,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而逃避追杀,逃到一个故人吕伯奢家里,在朋友家时听到磨刀声,他就以为人家要杀他,于是便杀了人家全家,之后知道自己杀错了,便说了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说明曹操的多疑,心狠,就加上了“天下”。而我认为曹操可能只是就事论事,他的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有一定的善意在里面,也表达了他的悲痛。即使曹操说了这样的话也不能认为他是奸贼,从古到今,有多少阴险狡诈的人,他们有的做的事比曹操阴险了多少倍,却没有一个人能像曹操那样说出来,所以,他虽然奸诈,但也坦诚,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是真小人,比那些伪君子好得太多了。

曹操也很聪明,在官渡之战时,眼看粮草支撑不了多久了,袁绍的手下,许攸前来投靠。曹操听后,连鞋都没穿,光着脚就出来迎接他,这表示了他对许攸的尊重。进帐后,许攸便问曹操,他们的粮草还能撑多久,曹操先是说一年,许攸说别骗他,然后又说半年,许攸还是说不对,他就说三个月,许攸说道:“真不愧是奸雄啊。”曹操说:“实话跟你说,只够一个月,先生可有妙计。”许攸说:“袁绍的粮草就在乌巢,可去偷袭。”于是曹操便亲自领兵去偷袭乌巢,正是这样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也是个温情的人,在宛城之战中,曹昂战死,他的养母丁夫人,就哭的死去活来,曹操一发怒便说:“你滚回娘家吧。”丁夫人走后,过了段时间,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当时曹操地位很高,曹操脾气又暴躁,为人又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这就表现了她的温情。

可是如果认为曹操是个温柔的人的话,就错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许攸,在成为曹操部下后,从不叫曹操“主公”,总是叫曹操的小名“阿瞒”。也数次在曹操面前说:“阿瞒啊,你有如今的成就,也是靠我当初帮助你呀。”曹操虽笑,但心里却记下了,一次战前,当着众军官的面,许攸又一次这样说。曹操立刻愤怒了,杀了他,这也就表现了他的狠,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必须的。

在曹操临死之际,他立下遗嘱说道:“我这一生做的事,有对有错,但总的来说是对的,我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你们不要学。”之后就是说了些零碎小事,家常事,曹操一个无比伟大,有多少成就,有壮志的人,在死前说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认为曹操的意思是:我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不在乎后世对自己的看法,表现出一股强烈的霸气。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曹操不只是个英雄,还是个大英雄。但又很狡猾奸诈,是一个奸雄。总的来说是一个爱才,阴险而又坦诚,狠毒而又温情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心目中的曹操作文900字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个人我敢写又不敢写,敢爱又不敢爱,敢恨又不敢恨。他注定一生都要背负篡位的骂名,他就是——曹操

不言而喻,曹操的军事和政治能力是相当好的。他的旗下有许多为他鞠躬尽瘁的人才,而这些人无一不是敬佩曹操的。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和袁绍相比,曹操是处于下风的,但是曹操却打败了袁绍,可见曹操的军事能力很不一般,曹操就像近代史上的拿破仑。

在我个人认为,曹操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曹操教育的每个儿子都各有各的才华,曹操,曹丕,曹植更是在历史上称为“三曹”。

后人们都认为曹操是奸臣,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曹操篡位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在当大臣时就看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他知道将来汉室是会灭亡的。于是他就想:汉室迟早会被他国侵略,等着汉室被他国侵略倒不如自己来当这个皇帝,这样一来自己既不会成为阶下囚,而且还可以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用不完的荣华富贵。于是曹操就抱着这个恋头篡了位。我想要不是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也许曹操就不会背负一代奸臣的骂名了吧!况且身为人臣谁又不想跟着一个贤明的君主呢?

史上还有有一件事,那就是杨修之死让曹操受尽了人们的唾骂。杨修是一个极聪明的人,曹操有这样的一个手下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要将杨修杀死呢?后人们都认为是曹操疑心病太重,不相信他人,但我却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修太恃才放旷了。明明知道曹操要杀他,但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置军纪于不顾,这样一来曹操就更要杀他了,所以杨修的死有一半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因此我不认为杨修的死全是曹操的错,更何况又有哪个君主眼里容得下像杨修这样比自己聪明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当所有人都讨厌曹操的时候我却很喜欢他,敬佩他,他真的是一个很有智慧,很有才华的人。我可以在电视里看到他的死而流泪,我可以拿起曹操的书读上好几天,我可以向弟弟妹妹们讲诉关于曹操的故事……

如果我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三国的话,我想对曹操说:‘常种信任之花于心中,你会发现世界依旧美丽,阳光依旧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曹操历史评价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58]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59]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60]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61]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62]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指八极以远略,必翦焉而后绥。釐三才之缺典,启天地之禁闱。举修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辉。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63]

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64]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65]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66]

裴松之:魏太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57]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67]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68-69]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我认为曹操是智慧的。聪明不是智慧,而仅仅是智慧的构成体系之一。真正的智慧是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能力:对人心的洞察力,对自我的约束力,对权力的掌控力,对贤才的包容力,对价值的认知力:

官渡之战始时,曹操是处于劣势的,而转折点便是袁绍军的粮草辎重基地——乌巢被曹操突袭,致使袁军粮草不济而溃败。也许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是许攸给曹操传递的这番消息,他和曹操的这次有趣会晤才是决定性的。我初读此处时还年幼,常常忍俊不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细想来,曹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曹操起身迎接许攸时,连鞋都没有脱。那是多么的真诚呀!有人质疑曹操的动机是故意给许攸看,其实我也认为诚如是,但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这不仅体现出了曹操并不是一个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傻瓜(对于君主来说,以私人感情为主就是傻瓜),而且为自己以后招揽贤才打出了一张优秀的名片(对于真正的贤才来说,他们知道曹操的用意)。一个人有作秀的动机,看得到作秀之后的累累硕果而不去作秀,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换言之:一个人有做一件世俗公认的坏事的动机,也看得到做这件事之后的世俗公认的有意义累累硕果而不去做这件事,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曹操做了,做成功了!或许,这就是酿成人们看待曹操性格很复杂的原因吧。再说这二人之间的对话,首先曹操知道许攸的身份,他才会百般搪塞,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设想:如果罗贯中把许攸设置去曹营的目的改为去侦察曹营的粮草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为曹操的守口如瓶,不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做法而庆幸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小说里的陈述铺展而左右了人物的性格。

这段对话中,我认为,曹操显示出了最基本的君主才能——俗语云“厚脸皮”。我们可以拿曹操和刘备比较一下,二人皆为雄主,各称霸一方,是不是这种才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对许攸的狂傲十分厌恶,但很显然,他绝对不会亲自动手破坏自己的形象,故暗示许褚杀之。这也看出曹操的基本政治手段的运用之深之多。当然,曹操杀许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攸过于狂傲,以至于凌驾到自己的绝对权威之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宽厚仁慈,更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与唯我独尊的气概——这是君王独有的尊严!所以,曹操间接的杀许攸,杀祢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嫉贤妒能,而是“君王有所为”中的必然选择。

名师点评:

语言太平淡,不会描写

曹操是智慧的,但如果有这么完美的话,那曹操在我眼中只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某某家”了!我眼中的曹操是不凡人在的凡人,凡人中的不凡人。——这是我最崇敬曹操的原因。咱先不拿历史的真实情况来说,就算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诟病曹操自私自利奸猾狡诈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我眼中也颇值得玩味。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内心是否闪过类似与此话的想法?我大言不惭:只要有思想的人,凡人还是不凡人,都会!只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轻重缓急不同罢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嘛!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民不聊生,诸侯们哪个不是不择手段扩充地盘,哪个不是自吹自擂向脸上贴金,哪个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与其为伪君子,不如当真小人!说此言,虽蒙受舆论谴责,却可招引真正的贤士;说此言,虽被伪君子口诛笔伐,却可叫真小人问心无愧!很多时候,政治手段的成功也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这是不凡人中的凡人。

曹操经常都是强势的,但也失败过——任何人都有失败,连《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不例外:赤壁一役,折戟沉沙;汉中争夺,溃败斜谷……但曹操懂得克制,懂得坚持,懂得将优秀品质去打压左右理智的欲望,懂得何时何地去发泄这些欲望……这是凡人中的不凡人。

以上所述,是我眼中的曹操在展现他军事家,政治家的素质,是抽丝剥茧的微观;从大处看,曹操不会被历史遗忘不在于他的个人素质,而是在于他对江山社稷,芸芸众生的不朽贡献——使北方人民得到了长久的安定生活(这是历史无法磨灭的功绩,是横槊赋诗,慷慨高吟的底气)!

还记的吗?还记得沧海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在放歌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的,我记得。有一颗星星,横亘在宇宙里,若隐若现,隐时天宇凛冽,惨白凄清;现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那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其实他一直在历史不同的角度中发光哩!他在等待我们拭净双眸,观看他吞吐河岳日星,接纳光风霁月的豪迈情怀。那仿佛是他的心脏,砰砰的跳动着,好像深情且不羁的呐喊:“我一直都在……都在……都在……在……在……在……!!!”

[初中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有四部成就最高的文学著作,被后人成为“四大名著”,其中一本《三国演义》深深地让我陶醉了,它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一个群雄争霸的恢宏历史时代,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义气深重的关羽,狡猾多疑的曹操,胆大心细的诸葛亮,胸怀大志的刘备……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错就错的杀了吕伯奢,然后又无情无义的杀了孔融,责怪杨修扰乱军心,杀了他。在京剧中,曹操是白脸,代表狡猾多疑。但我认为曹操是枭雄并非奸雄,易中天先生也曾经说过:“曹操是可爱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一样求贤若渴,他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颁布了《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形成了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盛况。

曹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之人,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使用声东击西计破黄巾军,灭袁绍,诛杀了有勇无谋的吕布,败张鲁,收刘表,在多年的征战中,他收服了长江以北的土地。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才。

曹操的性格乐观豁达,胸怀宽大,他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在茫茫的吃了败仗,这应该对他而言如晴空霹雳,对五十四岁的他将成为成为一生的痛,难以磨灭的痛,可是他还大笑三声“北方还是我的”。

曹操的一生南征北战,结束了东汉末年的腐败与战乱,使得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一个大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张飞智斗曹操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有一年中秋节,曹操坐在帐内独自喝闷酒,想来想去心里烦不过,因为那个猛张飞弄得他不能成事,但又想不出一个取胜的办法,便一个劲地喝起来。谁知,最后一杯酒下肚,他竟昏昏入睡了。

骤然间,一位金甲神闯进帐来,对曹操道出四句话:

天子头上长只角,

口在天子右边坐,

日头踩在脚底下,

千钧妙谛莫道破。

金甲神说完后,将曹操推了一把,隐身而去。曹操一觉醒来,觉得奇怪,也来不及仔细思索,便大喊一声:“来人啊!”其实,曹操这时是喊中军,叫他去请人来商议此事。没想到刚好有个叫狄兀的经过帐前,便走了进来。曹操一看是狄兀,知道他肚内还有些墨水,便招呼他坐下,将梦中金甲神所嘱的四句话,背给狄兀听。

狄兀听后,又将四句话用素笺过细录下来,看着看着,突然哈哈大笑,一个劲地恭贺曹操。曹操问原由,狄兀便一句一句的解释说:“第一名‘天子头上长只角’,是个‘矢’字,‘口在天子右边坐’,相合是个‘知’字,‘日头踩在脚底下’,三字拼合是个‘智’字。曹操恍然大悟:金甲神托梦点化他,与刘备抗衡,只可用“智”。曹操又问狄兀第四句话的意思,狄兀看了看曹操,欲言又止,曹操“嗯”了一声,狄兀浑身象筛糠一样,吓得连声说:“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曹操本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见狄兀这般模样,便将素笺一把夺过来。一看,那第四句是金甲神嘱咐曹操,用“智”乃是天机,不可泄露旁人。等到狄兀失悔时,已经迟了,曹操拔出佩剑,一下将狄兀刺死了。

当天,曹操便来到刘备营盘前,指名要张飞出来应战。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听说曹操独自一个来到阵前挑战,已知他是找张飞斗志来的,便暗对张飞交待了一番。张飞到了那样子,恨不得将他一口吞下,但又奈何不得,只得先发制人:“张黑炭呀张黑炭,你不过是山野莽汉,今日是中秋佳节,你敢与老夫斗智么?”

张飞听到曹操果然要斗智,禁不住心里佩服军师神机妙算,便大声说:“曹白脸呀曹白脸,怕你我就不姓张,你喜欢怎办就怎办,我奉陪到底!”

曹操自信斗智必能压倒张飞,便用双手比用一个圆脸盆,要张飞回答。张飞想起军师临行前的嘱咐,也不说话,只用手势向曹操伸出三个指头。曹操禁不住一惊,慌忙伸出拇指和食指,比用八字。张飞非常镇静,把肚子拍了三下。结果把个曹操吓得“哇哇”直叫,催马就往回跑了。

张飞回到营帐,刘备、诸葛亮、关公一起围了拢来,问长问短,张飞把自己和曹操斗智时的手势,又重新比画了一遍。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子,做着手势故意问:“张飞,这是啥意思?”张飞嘿嘿傻笑了一会说:“今日中秋节,曹操接我到他家去吃脸盆大的月饼。我就行,要吃就吃三个。曹操却要我吃八个。我只好拍拍肚子,说我肚子装不下啊!他骑马就往回跑了。想必是回家向厨子交待,把月饼做小些!”

诸葛亮一听,禁不住哈哈大笑,把张飞笑得糊里糊涂,把刘备笑得如坠五里雾中。刘备问诸葛亮笑什么?诸葛亮对张飞解释道:“曹操用双手比做圆脸盆,实际是指他的地盘比我们大。可你却伸出三个指头,曹操以为,这是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曹操最怕的是这个。可他不服输,又将拇指和食指伸出比八字,表明他们兵强马壮,有八十万人马。可你却将肚皮边拍三下,曹操以为你的气魄大得能将八十万人马吞下肚。所以你把他吓跑了。就不定曹操已气病在床,活不过八月了。”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回到营帐以后,就气得病倒了,一连几天水米不沾,没有几天工夫,就死了。

(冯其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曹操借刀杀祢mí衡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名士祢衡,有才学,而狂傲不羁,但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连大文学家、孔子的后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说:“吾的朋友祢衡,当世奇人。其才学是我的十倍!”

曹操闻听,很生嫉妒之情,他难能容忍在魏国境内,竟有名声超过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围之内!

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回,打下他狂傲的气焰。然而,在席间狂妄不羁的祢衡却大骂曹操,边击鼓边历数曹操的罪行。

曹操气得七窍生烟,面目青紫,切齿咬牙。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还预封官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曹操的用人之道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代江山打下了基础。

曹操在收编了三十万青洲军后,有了一只具有战斗力的强大部队。有了部队还不行,还需要能够调度管理这些士兵的将领,这是曹操便在兖(yǎn)洲招贤纳士。张良等人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为曹操东征西讨,平定中原,出谋划策。这些谋士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给予的待遇不低。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感叹过剩的时候,多多益善。知道司马懿有才干,让他出来做官。可司马懿称病不出,曹操便吓他说不出来就收监,司马懿也只好出来了。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曹操4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打开电视,那京剧里白脸曹操的形象跃然我眼前,他放声高歌:“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随后又是一声声滑腔润调的奸笑。此时,我不禁揪然不快。

白脸曹操的扮相源自《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一位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但是非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依我看来,曹操,英雄也。

他,知人善任。

建安二十年,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带七千人守合肥,并送一木匣,上面写“贼来乃发。”不久,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拆开木匣一看,里面锦囊上写道:“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遂按此计,选精兵八百,奋勇出击,直捣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惊,急退,又被张辽追击,大败而去。守合肥之战,孤立无援,十分艰险。让勇猛的张、李二将军奋兵突击,然后凭乐进的刚毅固守。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之极!

他,求贤若渴。

文有能臣,武有良将,是他收拾这个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和建立强魏的重要保证。

一日,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但一听旧友来投,连忙起床,不穿鞋袜,跑出来迎接,远远地看见了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首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这就是一段历史佳话——裸足迎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操起兵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可是讨伐董卓的各路联军,面合心不和,互相观望,按兵不动。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进兵,遭遇董卓部将徐荣。曹操兵少,抵挡不住,损兵折将回到酸枣后,却看见他的同盟军每天喝酒作乐。他满心气愤,跑到袁绍摆宴的地方,指责他们说:“你们以起义兵为名,却在这里犹豫观望,让天下百姓失望。我真替你们害臊呢!”说完拂袖而去。过了不久,酸枣的十几万人马将粮食耗尽,散伙了。曹操单独到扬州一带招募人马,准备重振旗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三两点寒星,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越发显得清幽。守都军帐外,欣赏着这凄美的月光,我的心境有如嫦娥般孤独。

我――莺儿――一个曾经轰动洛阳的艺妓。当年,多少王公贵族不惜一掷千金买我一笑;而今却是不堪回首,自己竟然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将军是喜欢我的,我也愿意跟随他。不过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是心疼,是渴望。将军一代枭雄,可紧皱的双眉却让我觉得他像个没有得到渴望之物的小孩。我总是唱一段轻柔的小曲或跳一支艳丽的舞蹈来抚平他的眉头,抚慰我的心疼。

将军终日忙于君国大计,我越来越闲得有时间到帐外看月起月落,赏四季变更,直到我遇见了王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我才有了赏景的伴侣,虽然王图的言语丝毫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

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图因为我触犯了军法,将军要处死他。

我挑灯梳妆,走进了主帐。从将军惊讶的目光里,我读到了最后的自己: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我跪下说:“将军,莺儿愿代王图一死。”将军的眼神渐渐由冷漠变成了愤怒,他大吼一声:“好!只要你能在七日之内调教出一个可以取代你的歌舞班,我就准你!”主帐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将军,但天寒时的毛毯、饥饿时的点心、训练时身后的目光,都让我感到将军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著中的人物曹操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曹操把大海当作自己,写出了广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而今天我要讲的一个名著中的人物,就是曹操。三国中写道:曹操,姓曹,名操,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身长七尺,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姓曹。这就是曹操是曹操的身世了。

曹操在小时候,他的叔父见曹操整天放荡无度,非常生气,于是告诉他的父亲,曹嵩因此而责备曹操,于是曹操心生一计,是父亲不在相信他的叔父。小时候的曹操是个有小仇必报,鬼点子多的人或者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有权谋,多机变”,也正是因为曹操小时候的性格造就了他长大后说的这样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足以让他们认为曹操是奸贼,他似乎不允许任何人背叛他,也就是说叛曹操者死。当然这也表明了曹操的野心和霸气。但换个角度来看,也真真切切地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野心有称霸天下的想法都说出来,即使是这样,却能看出他的真实。不像董卓,虽没有什么言语,但却掠夺财宝,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当然即便他不说,那也是日久见人心。他也不像刘备那样畏畏缩缩的。

关羽在不知刘备的去向之时,曾暂住在曹操那儿。当关羽要走的时候,曹操竟说了这样一句话:“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曹操恐怕大家都得顺从他,他难道还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竟说:“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我想这也是曹操的一种无奈和感慨。他虽霸气,但却还是有人的情感。这也许是一个复杂,多面性的人物,尽管冷酷无情,却还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有情操的人。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诸葛亮正襟危坐,羽扇纶巾的风流倜傥,没有关云长横刀立马,美鬤飘扬的雄壮英姿,没有孙仲谋弯弓射虎,驭驹提箭的豪情万丈。曹操,在《三国演义》的斜晖阡陌中,只是一棵背阳的古松。但在我的眼中,他却在苍劲中袒露着一颗琥珀般坚强且伤痕累累,老而弥坚的心。

我认为曹操是智慧的。聪明不是智慧,而仅仅是智慧的构成体系之一。真正的智慧是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能力:对人心的洞察力,对自我的约束力,对权力的掌控力,对贤才的包容力,对价值的认知力:

官渡之战始时,曹操是处于劣势的,而转折点便是袁绍军的粮草辎重基地——乌巢被曹操突袭,致使袁军粮草不济而溃败。也许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是许攸给曹操传递的这番消息,他和曹操的这次有趣会晤才是决定性的。我初读此处时还年幼,常常忍俊不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细想来,曹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曹操起身迎接许攸时,连鞋都没有脱。那是多么的真诚呀!有人质疑曹操的动机是故意给许攸看,其实我也认为诚如是,但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这不仅体现出了曹操并不是一个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傻瓜(对于君主来说,以私人感情为主就是傻瓜),而且为自己以后招揽贤才打出了一张优秀的名片(对于真正的贤才来说,他们知道曹操的用意)。一个人有作秀的动机,看得到作秀之后的累累硕果而不去作秀,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换言之:一个人有做一件世俗公认的坏事的动机,也看得到做这件事之后的世俗公认的有意义累累硕果而不去做这件事,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曹操做了,做成功了!或许,这就是酿成人们看待曹操性格很复杂的原因吧。再说这二人之间的对话,首先曹操知道许攸的身份,他才会百般搪塞,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设想:如果罗贯中把许攸设置去曹营的目的改为去侦察曹营的粮草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为曹操的守口如瓶,不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做法而庆幸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小说里的陈述铺展而左右了人物的性格。这段对话中,我认为,曹操显示出了最基本的君主才能——俗语云“厚脸皮”。我们可以拿曹操和刘备比较一下,二人皆为雄主,各称霸一方,是不是这种才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对许攸的狂傲十分厌恶,但很显然,他绝对不会亲自动手破坏自己的形象,故暗示许褚杀之。这也看出曹操的基本政治手段的运用之深之多。当然,曹操杀许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攸过于狂傲,以至于凌驾到自己的绝对权威之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宽厚仁慈,更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与唯我独尊的气概——这是君王独有的尊严!所以,曹操间接的杀许攸,杀祢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嫉贤妒能,而是“君王有所为”中的必然选择。

曹操是智慧的,但如果有这么完美的话,那曹操在我眼中只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某某家”了!我眼中的曹操是不凡人在的凡人,凡人中的不凡人。——这是我最崇敬曹操的原因。咱先不拿历史的真实情况来说,就算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诟病曹操自私自利奸猾狡诈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我眼中也颇值得玩味。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内心是否闪过类似与此话的想法?我大言不惭:只要有思想的人,凡人还是不凡人,都会!只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轻重缓急不同罢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嘛!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民不聊生,诸侯们哪个不是不择手段扩充地盘,哪个不是自吹自擂向脸上贴金,哪个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与其为伪君子,不如当真小人!说此言,虽蒙受舆论谴责,却可招引真正的贤士;说此言,虽被伪君子口诛笔伐,却可叫真小人问心无愧!很多时候,政治手段的成功也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这是不凡人中的凡人。

曹操经常都是强势的,但也失败过——任何人都有失败,连《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不例外:赤壁一役,折戟沉沙;汉中争夺,溃败斜谷……但曹操懂得克制,懂得坚持,懂得将优秀品质去打压左右理智的欲望,懂得何时何地去发泄这些欲望……这是凡人中的不凡人。

以上所述,是我眼中的曹操在展现他军事家,政治家的素质,是抽丝剥茧的微观;从大处看,曹操不会被历史遗忘不在于他的个人素质,而是在于他对江山社稷,芸芸众生的不朽贡献——使北方人民得到了长久的安定生活(这是历史无法磨灭的功绩,是横槊赋诗,慷慨高吟的底气)!

还记的吗?还记得沧海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在放歌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的,我记得。有一颗星星,横亘在宇宙里,若隐若现,隐时天宇凛冽,惨白凄清;现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那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其实他一直在历史不同的角度中发光哩!他在等待我们拭净双眸,观看他吞吐河岳日星,接纳光风霁月的豪迈情怀。那仿佛是他的心脏,砰砰的跳动着,好像深情且不羁的呐喊:“我一直都在……都在……都在……在……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里的曹操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间,全国电视在热播新三国的连续剧,顿顿续续看了几集很有感触,对于三国的研究很多,易中天老师有一个很详细的解读,早在几年前阅读过有些爱不释手,还有《水煮三国》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人性、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等。

原著三国中有很强的人才观,对于人才的争夺和运用无论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都是非常重视的,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好的体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曹操善待关羽、孙权唯周瑜是听,其中还有很多包括刘备对徐庶,曹操对徐庶,诸葛亮对姜维,曹丕对司马懿等等无以复加。应该说纵观三国整篇无不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唯才是用的观念,应该说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就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所以在现代社会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德和才是衡量人才使用的首要条件。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因才施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能力。

对于三国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每次也有不同的体会,其中对于曹操的描写是最经典的。多年前一步《厚黑学》风靡大江南北,我个人比较喜欢曹操的乐天性格。曹操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负我”的观点着实不可取,但曹操也有许多真性情,可谓性情中人,这是我很佩服的地方,对人才的爱护、对忠勇将领的真情,自信和才学,特别是遇到挫折的百折不挠让我感觉到他成为一代枭雄的必然性,曹操统率大军南下却在赤壁大败,连连中计,落荒而逃之时仍然镇定,而且连连大笑,笑谈诸葛亮和周瑜的用计,体现了非常良好的军事素质,也可敬为千年一笑,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侃侃而语气势磅礴,一针见血提出天下英雄论,由衷感自信的力量,曹操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领导。曹操除了良好的政治、军事素质外,他的文学修养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三国时期,这样的综合素质是没有几人能比的。当然人无完人,曹操多疑好色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多疑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法则,而好色,似乎脱离不了中国传统“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基本断语,曹操南下与孙权决战戏说为“二乔”乎?难以考证了,但毕竟没有误国,难能可贵啊!在我眼里,曹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男子汉,是一个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眼中的曹操在这里输入内容汉朝末年,有一个叫做许子将的人见到曹操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这个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时代,可能成为能干之重臣,大如果你生在乱世,你竟会成为奸诈的英雄。从此以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成为了评价曹操最经典的一句话。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我们都能看出曹操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

《三国志》中写道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大概有3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胜利的。战场上的曹操将兵行诡道演绎得淋漓尽致:战吕布,曹操时而诈死诱吕布来袭,时而令老幼妇孺充任疑兵,最终是吕布命丧白门楼。破袁绍,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绍德援军到达之前将乌巢给烧了。日后对付袁谭、袁尚的时候,采取了郭嘉的计谋,耐心等待,最终等来了二袁的分裂。不费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孙康送来的二袁人头。通过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确实很了得,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得那么狼狈。长坂坡一战,为了突出了赵云和张飞万人莫敌,就把曹操当个陪衬来写,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获全胜,而刘备只是没有全军覆没而已。总体来说,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诸位必定是再熟悉不过了。今日,我们便来聊聊这位乱世之奸雄。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演义》里对曹操的描述可令人不敢恭惟,特别是在“曹操误杀吕伯奢”那段中,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狠那?

可是当我们从一个方面来看曹操:曹操是西门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又和袁绍共同集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绍、吕布、袁尚、袁谭、刘表、马超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并统一北方,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大野心家呢?

许子将曾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然,所谓奸雄、奸雄,就是要奸。"奸"在曹操看来可不是骂他,当年曹操和袁绍决战于官渡,因惧怕袁绍的大军,曹营中有许多人私下给袁绍写信,希望可以保全自己一命。

没想到曹操后来竟一举得胜,并搜出了那些宦官员的私通信件.正当大家惶惶不可终日时,曹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烧光所有私通信件!这招真是"奸"啊!既表现出了自己"慈悲为怀",还让自己的部下对自己更加死心踏地.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没错,作为一个军事家就是要狠,狠不下心就会被别人吞并、打败.现在,我们再次回顾“曹操误杀吕伯奢”事件,发现其实曹操这么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吕伯奢一家真是要谋害曹操而曹操却心慈手软,恐怕历史就将被改写!

曹操虽"奸",却是合乎常理的"奸".一名卓越军事家应具备的"奸".当他的奸诈终使他成就了一番霸业时,我们不由惊呼:"曹操,真奸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述非常多,正因为材料太多才会给它的写作带来了困难,同学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作文的展开。要写好它,我们要把握几个重点,在重点确定以后,就可以把这“我眼中的曹操”写好了。

首先我们要确定是要从正面对曹操进行描写还是从负面对这个人物进行描写。虽然在历史评论中大部分的人都说他是个奸雄,实际上,这个人物也有着很多的优点,对于统一中国这样的大业没有才略的人是做不到的。接着我们要在确定了着眼点以后选择具体事件,也就是举例,我们从最能够表现曹操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材料中选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来作为素材使用。有一点要注意,在选择事例的时候要选择哪种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为接近的事例来写,这样的事例会让人们感觉到熟悉,熟悉中的陌生会让读者产生兴趣。这样的事例很多,例如曹操手下的名将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才会为曹操工作哪,这说明他有着很高的用人艺术,而在现代社会用人艺术是最火爆的一门学问,不论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对于这门学问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

在最后我们要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也就是你对待曹操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个看法可以不被任何人影响,只是你单纯的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比较好写的,只要把前面我们的举例论点做个简单扼要的评论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曹操缘何处死名士孔融

全文共 1589 字

+ 加入清单

恃才傲物惹怒曹操

孔融4岁时,就知道把大个的梨子让给哥哥,客人笑称他为神童。这就是著名典故“孔融让梨”。

孔融确实有才,但又有些恃才傲物,常常写文章批评时政。实际上,孔融还是个义士。他16岁的时候,为了挽救被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相牺牲生命。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闻名。

公元195年,刘备举荐42岁的孔融为青州刺史。次年,袁绍之子袁谭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后来,孔融辗转到曹操手下。

曹操这人比较复杂,既爱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个矛盾综合体。他知道孔融有才,于是让孔融到许昌做了将作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主管工程、建设)。

孔部长上任以来,干得不错,常常在朝廷的御前会议中,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曹操一直都很重视他。可是,公元19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孔融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术大言不惭地在寿春称帝,曹操很生气,想灭袁术,一时又灭不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便迁怒于太尉杨彪——杨彪曾经和袁术联姻。曹操诬陷杨彪,说他企图废黜天子,上奏疏请求将其收捕下狱,判杨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听说这事,就跑到曹操跟前讲道理,他说:“杨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国人民都钦佩。《周书》上说,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连及,怎么能把袁术的罪归于杨公呢?”

孔融的话合情合理,可曹操还是不肯放过杨彪,便让许昌令满宠去审理杨彪的案子。后来,在孔融和满宠的暗中帮助下,杨彪逃出了曹操的魔掌。孔融阻止了曹操加害杨彪,反而有点得意忘形,常常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譬如,曹操颁布了一条禁酒令,说酒会亡国,必须严禁。其实,曹操的本意是为了节约粮食。要说这也是利国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干了,跳出来高谈阔论,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无言以对,但从此对孔融记恨在心。

两项罪证计除孔融

公元208年,秋7月,曹操要发兵南攻荆州刘备。他知道孔融和刘备的关系一向亲密。这家伙平时就一贯唱反调,关键时难保不会背叛自己。于是,曹操决定干掉孔融。

但孔融是一个名士,不能说杀就杀,最妥当的方式是谋杀。谋杀的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和策划。于是,曹操精细盘算,认为必须给孔融罗织多项罪名。

曹操的谋杀行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这年8月24日,曹操派山阳人郗虑出任御史大夫。为什么要让郗虑做御史大夫呢?因为曹操清楚此人素与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虑一上任,曹操就马上指使他搜罗孔融的过错。很快,郗虑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曾毁谤朝廷。

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不够猛,便命郗虑继续秘密调查搜罗。于是,郗虑又收集到了孔融两大不孝的言论。

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东汉另一位名士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仲尼即孔子);孔融则回赞祢衡,说你是“颜回复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另一个是不尊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曹操的高明之处

实际上,一条谋反言论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操偏偏要罗织两项罪名呢?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奸诈就在于,以不孝为罪名强加于孔融,不仅杀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可谓一箭双雕。

另外,将“不孝罪”放在“谋反罪”前面,作为“主罪”,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可以不杀你,但你不孝,就必须处死

曹操以言论治罪杀孔融,也给恃才傲物或者沽名钓誉者们一个警示,属于杀鸡吓猴。因此,曹操在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就这样,此时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被处以死刑,其妻儿一道被诛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曹操暮年壮心不已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53岁的曹操继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又领兵北征乌桓,经过数月的战斗,终于统一了北方。年底,当他胜利班师回邺城时,他想到了刘表、刘备、孙权等依旧各霸一方,国家依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他深感到虽然自己已经老了,但仍身负重任,还要不懈努力。顿时他激情涌上心头,雄心勃勃地挥笔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我眼中的曹操是真英雄,连毛泽东也多次为他翻案。

有人说他像一头猛虎,是横扫北方的大鳄,有人说他如一只狐狸,狡猾奸诈,是一代奸臣。然而我认为戏剧中的白脸是对他错误的评判,小说中的狠毒是演义的误解,他是我欣赏崇拜的人,是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的真男儿。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赤壁之战他的一时疏忽导致诸葛亮计谋取胜,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胜败兵家事不期”他不屈地仰天长笑,我钦佩他在困难面前的锲而不舍,“包羞忍辱是男儿”。

他是一位识人爱才的统帅。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被袁绍否认,转身投奔他,他一听是许攸要来,不顾形象,激动地赤脚迎接。关羽落难曹营,他盛情款待,表态要将关羽纳魏,只因关羽重情义,誓死不离刘备,他虽惋惜,却也爱才,最终还是放他归蜀。

他能武亦懂风骚。他挥师南下,江心击水,横槊赋诗,手不释卷!他心存统一天下之志,然功业未遂,且时不待我,面对滚滚江水,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他思慕贤才,故而生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万般豪情;他老当益壮,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慷慨之音……江水滔滔,思绪缈缈,斯人已去,我辈怆然!

他有着世人厌恶的奸诈,他疑心太重错杀多少忠良,可这一切还是阻挡不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熠熠之光。

他就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曹操,他是我心中的真男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曹操与满宠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有个堂弟,名字叫曹洪。曹洪跟随曹操带兵打仗,立过许多战功,曹操对他十分信任与宽容。

有一天,曹操的侍卫报告:“丞相,曹洪有急事求见。”曹操说:“让他进来。”曹洪气喘吁吁地走进来。曹操问:“有什么紧急的事吗?”曹洪向曹操行过礼,说:“有。您快管管满宠吧,他要杀我的人了。这不是故意让我出丑吗?”

原来,曹洪的手下有一个人,这个人依仗曹洪的势力,常常干违犯法律的事,还满不在乎。最近,他又犯了法,被人告到地方官满宠那里。满宠立即抓来那个人,经过审问,根据法令,判处那个人死刑。曹洪听说以后,连忙写信给满宠。信中说:“……请大人能够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这个人吧。这个人是我的亲信,您千万不可杀他。如果饶了他,您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尽力为您效劳……”满宠收到信,心中十分不高兴,他说:“曹洪身为大将,怎能为自己犯罪的亲信辩护?实在不应该!”满宠对曹洪的说情理也不理,仍然坚持原则。曹洪没有办法,只好来求曹操出面讲情。曹操想了想,说:“待我问个明白。”

曹操传令,召见满宠。过了好久,满宠才来见曹操。曹操刚想开口询问,满宠倒先讲话了。满宠不慌不忙地说:“我想,您是要为曹洪将军的一位犯法的亲信说情吧?我刚才已经把他杀了!”曹操听了,大吃一惊,说:“怎么?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满宠说:“丞相请您千万不要生气。我听说曹洪将军找您告我的状,我料想您找我来,就是为了曹洪将军的那个亲信的事。那个人罪大恶极,是不能饶恕的。我怕您命令我放掉他,所以,就干脆先按判决杀了他才来见您。”满宠说完,望着曹操,等候发落。曹操听罢,想了想说:“当然,我很为曹洪伤心,但是,满宠你做得是对的,你大概还怕我治你的罪吧?” 满宠说:“不。我没有罪,所以我不怕。”

曹操哈哈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赞扬说:“满宠做得对!做官就应该像满宠这样。不然,我定下的法律,谁还愿意执行?不管是谁,犯了法,就要按法律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