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平凡的英雄作文素材【精品19篇】

浏览

7807

作文

41

关于抗战英雄的作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90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抗日英雄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战英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抗战英雄故事(一)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战英雄故事(二)

有"双枪黄八妹"雅号的她,在江浙一带组成抗日游击队,多番重创日本部队及击沉敌艇,日军虽千方百计但始终无法将这各响当当的传奇女子打败。

黄八妹原名黄翠云,原籍浙江平湖,一九0四年出生于江苏金山县黄家埭,父母共有子女十三人,她排行第八,故称"八妹"。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得父母兄长的宠爱,可是家境不好,因而幼年失学,父亲后因生计而从事私盐买卖。

金山与平湖是沿海县份,盛产鱼盐,该处也是江湖好汉出没之区,所以贩运私盐的都得有一手看家本领,黄八妹为应付生活环境练得一手好枪法。有一次,遭另一帮私盐贩子抢航道,黄八妹被迫火拼,在寡众悬殊下,幸赖她一轮左右兼施的快枪才反败为胜。"双枪黄八妹"的雅号因此在江湖上崛起,在太湖一带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底席卷江浙边境一带,黄八妹的家乡亦告沦陷。那时,黄八妹在地方上经已颇具势力,眼见日军及汉奸在家乡奸淫掳掠,胡作非为,激于爱国义愤,随即带了一部分人枪下乡打游击战。后来,她罗致了部分失散官兵和地方自卫武装分子,实力逐渐强大,并借着她的帮会关系,得到部分武器供应和掩护,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经常袭击下乡来骚扰的小股日军,常有斩获,使盘踞浦南海北一带的日军深感头痛,于是屡次下乡对她发动"清剿"。

这时黄八妹已于谢友胜结婚,并接受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和忠义救国军的正式番号。他们夫妇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头脑灵活,深明事理,另有一套带部队打游击的方法。在地方基层方面,谢友胜广收门徒,黄八妹广收干女儿,部属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门生子女,此时的"黄八妹"三个字,老百姓视为传奇女英雄,日本人却对她恨之入骨。

一九四三年,黄八妹部队在平湖乍浦海口击沉一艘日本炮舰,日军大举"扫荡"谢友胜的家乡渡船桥,把他们的长子谢其昌和老少村民数百人(大多为黄谢两家亲友)逮捕,要胁黄八妹谢友胜投降。日军派人往返谈判,结果黄八妹拒绝投降,只答应如果日军释放全村人质,她的部队不再袭击当地日军。

然而,不顾人道和信誉的日本兽军,第二天就把三百多人质在渡船桥村头机枪屠杀清光,噩耗传到山区基地,黄八妹痛心欲绝,这一份血海深仇更加深了她对日军的切齿痛恨。于是,指挥部队对日军各地据点大举进攻。自一九四三年夏天起的一年中,她把海北地区日军四十八个乡镇据点,攻克了三十六个,并在友军的支援下,攻进海北重镇乍浦。

不久,她的部队又因抢救国军飞行员程百祥,得到上级嘉奖,委任为江浙护航纵队司令,以配合日渐接近的盟军反攻行动,日本军阀自此更视黄八妹为心腹大患,三番两次调动大军对她进行"围剿"。

一九四五年六月,在平湖的一次战役中,日军没有出动战车重炮,只派遣两百多名骑兵包抄突袭,等到黄八妹的警戒线发现情况不对时,已来不及向她通报。黄八妹于危急关头机警地越墙逃出,跳进一条傍村的河中。她游得精疲力尽,几乎葬身河底,幸得一位正在河畔采菱的李老太太搭救,又把她藏在木桶之下,才避过日军搜查而脱险逃生。

日军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获最后胜利。黄八妹的"护航纵队"番号结束了,部队改编为平湖县保安总队。黄八妹则以地方士绅身分被选为平湖县参议员,参加地方复兴重建工作。由于她自己未受教育,深知失学的痛苦,于是,出资在地方创办了两所小学,造福家乡。

战后,黄八妹因经营业务仍往来于平湖、乍浦、金山之间,常在激战过的地方凭吊,不时探望她的战时袍泽和阵亡将士遗属,加以慰问和救济,尤其是对救过她的李老太太,更以"干娘"名义侍奉,足见黄八妹义胆仁心,忠孝两全,是游击队伍中的巾帼典范。

抗战英雄故事(三)

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靖宇丝毫没有动摇,杨靖宇负了重伤,他毅然决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了。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优秀的中华儿女走向抗日前线。

抗战英雄故事(四)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抗战英雄故事(五)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抗战英雄故事(六)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战英雄故事(七)

一位十七岁中国女童子军泅水游过苏州河,勇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了整个上海战区和租界民气军心。

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震惊中外,为我全国军民竖起一座不屈不挠的精神堡垒。

原来,当时八百壮士为了掩护数十万国军撤退,在四行仓库独立对抗日军,除了租界外,上海基本上都被日军占领。这时候,女童子军杨惠敏,正在租界难民收容所服务,眼见对岸日军旗帜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于是她立下决心,为英勇孤军作出献旗的壮举。

她随即奔赴上海总商会,接过国旗,激动地说:"我......太兴奋了,我有荣幸来做这一件事!我愿意尽我的力量达成这个任务,即使牺牲!"授旗者接着说:"好!去吧,万一你有什么......我们会转告你的家里,我们将永远纪念你。"说完,杨惠敏将外衣脱去,把国旗紧紧的缠在腰间,再穿童子军装束。入夜以后,到茶叶大楼的俱乐部,这时,英国卫兵与俱乐部的人大部分都认识她,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夜半以后,便趁机溜出大楼。

夜空是黝黑的,远处有英军走动的影子,马路对面,她感觉四行仓库大楼象个巨人,凛然的俯视着她,为了不让英军发现,只有沿着楼下铁丝网,爬到另一缺口,从窗子爬进去。爬过马路,她急剧跳动的心刚稳定下来,忽然听到枪声,她以为被敌军或英军发现,连忙倒在战壕里不敢动,红绿的火舌在她头上飞舞,原来是白天的广播引起敌人的妒意,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

不久,枪声沉寂下去,她又开始慢慢爬,终于爬到仓库东侧的楼下,一根绳子自楼上垂下,由于早已通知守军,杨惠敏知道这根绳子是迎接她,她拉动绳子,楼上的人迅速吊进窗子。谢晋元团长和几位高级军官早已在窗口迎接, 杨惠敏脱下外衣,将浸透了汗水的国旗呈献在他们面前时,朦胧的灯光雨下,这一群捍卫祖国的英雄,都激动得流下泪来了!谢团长紧拥着杨惠敏,大颗大颗的热泪滴在她的脸上。这位百战英雄,在敌人的炮火下没有哼过半声,这时却泣不成声地说:"勇敢的孩子,你送来给我们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清晨,谢团长立刻吩咐部下准备升旗,因为屋顶没有旗杆,临时用两根竹杆扎成旗杆。这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曙色曦微中,平台上稀落的站了一、二十个人,都庄严地举手向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但是,那神圣而肃穆的气氛,单调而悲壮的感人场面,叫人永远也忘记不了。

四行仓库的军心大振,弟兄们脸上掠过几个月来没有过的笑容。当谢团长带领杨惠敏参观仓库时,许多弟兄们躺在血泊中呻吟,杨惠敏问他们:"你们打算守到什么时候?""死守!"简短有力的语调,令她感动地哭了,她接着说:"我求求你们,把你们的名字抄给我,万一以后,全国的老百姓也好知道你们的名字!"

将士们抄了一张名单给她,这时枪声又起了,谢团长立即送她走,此时,杨惠敏不肯离开,说:"让我留下为你们服务!"谢团长坚持地说:"为了你的安全,为了你更可以为国家服务......"这时空中枪炮声四起,谢团长立即开了近苏州河的边门把她推了出去,说:"我们永远记得你,感激你,去吧!冲过去,跳下河!"

她一个猛冲,跃下苏州河,头上的枪炮声便响个不停,她知道自己已被日军发现,幸好懂游泳技术的她可以深潜入水,游至对河公共租界登岸,抬头看时,苏州河畔已站满了人,纷纷向四行仓库屋顶迎着朝阳招展的美丽国旗欢呼招手!有人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国军胜利万岁!"四周人群一齐欢呼高叫起来,响彻云霄,个个泪眼模糊。日本军机在四行仓库屋顶盘旋,企图将国旗击倒,可是始终失败,两岸的市民高声欢呼。

英国路透社记者先后将八百壮士和女童子军的英勇事迹,传遍海内外。当八百壮士完成坚守四行仓库的使命后,中央同意撤军到租界去,没有多久,杨惠敏也走到租界去为八百壮士服务。

杨惠敏不仅是中国女童军的光荣,也是中国女青年的榜样。保家卫国不是一定要持刀持枪,一面小小国旗,足以振奋战场上的军心民气,而童子军精神,就是不居功、不怕死,完全是服务人群的仁爱牺牲精神。

抗战英雄故事(八)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事实上,日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斗力。

因为就两国兵力比较,日本拥有自行生产的先进战机三千二百架,而中国只有购买拼装二手各国杂牌战机三百架,训练与后勤均落后于日本许多。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盛怒下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出国留学网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比零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广播里知道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气。国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高志航,一九0八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农户家庭,十七岁获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行,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精力充沛,好学不倦,基本飞行技术掌握很快,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不愿在东北当顺民,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入关南下投效中央,定下了抗日复仇的决心。一九三三年,高志航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以上尉阶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一九三六年底,高志航调任第四大队队长,他一贯严于律己律人,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五分钟,加油自己动手,不假手于他人,生活上亦与部属同甘共苦。在他的训导下,第四大队训练精进,成绩特优,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他本人也于次年五月晋级中校。

一九三七年上海保卫战爆发当日,第四大队由河南周家口奉命立即迁到南京,担任战场制空任务。八月十四日,高志航在杭州笕桥机场接到警报,驻在台湾的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十八架轰炸机越海来袭,他立即命令第二十一中队"飞机不要停飞,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待机出击",并以信号指示正好赶来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在空中,他自己架机霍克三式战机升空,率队迎战来犯敌机。当他在空中发现敌机时,便作了一个动作,提醒跟在身后的机群,自己架机直扑过去,瞄准一架敌机,一阵炮火,首创纪录,僚属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加入战斗,四处开花。短短的空战,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全大队击落日机六架,我方毫无损失。

当晚,日本广播称"十八架飞机中,有十三架失去联络"。

八一四笕桥空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创强敌于空中的纪录,是中国空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日本则为讨回军威,在第二天即对中国空军作全面报复性攻击,结果,在连续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战中,日机再被击落四十六架之多,木更津与鹿屋联队可以说出乎意料地被中国空军打得溃不成军。

高志航不久便升任空军驱逐司令,同年十一月,他奉命至兰州接收苏联E-15驱逐机,率机十三架飞抵河北张家口机场,二十一日清晨,遭长城方向飞来日本飞机九架袭击机场,他一面命令飞行员迅速起飞参战,自己不顾日机机枪炸射,飞奔强行登上座机,命机械师开动引擎失败,此刻,一颗炸弹落在他机舱前头,高志航与座机一同被炸得粉碎,机场同胞见状纷纷落泪,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高志航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追赠他为空军少将。

抗战英雄故事(九)

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枪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象盛开的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本来他就是强行闯入敌火网的,当他看到地面上日军目标处升起的烟尘火海时,他觉得够本了,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的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里,从村落、树林里也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股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他们急着想看到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支那飞行士"、"让这家伙偿偿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

土色的大兵聚拢过来,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他们也许急着看看中国飞行员急着求饶的样子,也许是为了立个首功,不顾官佐们的吆喝、阻止,直挺挺地向前扑来。

砰!砰!砰!

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前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两脚急蹬急蹬便僵硬了。"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精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

捉活的谈何容易,空军的绝活就是百发百中。在天上,你要是一次敲不下对手,很可能反而成了对方的枪下鬼。为了这百发百中,阎海文不知脱了几层皮,洒了多少汗;就是在地面上,他手中的那把枪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绝不会错。

几个日兵探出头来,未待前冲,阎海文"叭!叭!"两枪又射倒两个,日兵忙又趴下,双方一时僵住了。

时间在一分一妙地流淌着。一会儿,少佐身旁的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对卧在坟头上的阎海文喊起话来。"空军朋友,你已经被包围了,你走不掉了,再抵抗是无谓的,如果你放下手枪,皇军一定会宽大,会好好的对待你......"

砰!阎海文愤怒地咬着牙,把汉奸撂倒地。

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率领的部队,自踏上中国的土地,还从未挫过锐气,可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却成了他无法逾越的一座山。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板机,立时,一片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

"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枪射击,又有几个日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见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一个鬼子。

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走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举起了枪。

"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伴着英雄洒落在脚下深情的土地上......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繁华的闹市区,"支那空军勇士阎海文"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

阎海文,辽宁省北镇县人,殉国时年仅22岁。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更为一个民族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可这丰碑上,又何止凝聚着一个阎海文,而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的化身。

抗战英雄故事(十)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边防战士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北疆铁门栓”——黑河好八连

【人物与事件】

地处黑龙江北部的黑河被称为我国边疆的“北大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驻守在这里的,是一支闻名全军的连队——“黑河好八连”。多年来,一茬茬八连官兵,用戍边行动在中俄界江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下江代表祖国、上岸代表军队”,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风雪边关。

黑河处于高寒地区,冰雪严寒是执勤战士面临的常态。每年冬季,战士们在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设置执勤板房,每人每天需要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江面上站岗执勤6-8小时。战士们就这样身披冰铠甲,笑傲风雪寒,出色地完成了各类边防战备执勤任务。

【语录】

作为边防军人,只有像界碑一样永远忠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才能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守边人!

——黑河好八连第14任连长赵维军2012年采访时的话

【适用主题】

坚守;初心;爱国;青春;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抗战时期的英雄论据素材

全文共 90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抗日英雄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战英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抗战英雄故事(一)

1940年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大森林进发,但不幸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寇的包围圈里,与敌人周旋五天以后还没突围,这时情况危急,杨靖宇果断的叫大家分开走。杨靖宇把战友安顿好后,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23日凌晨,杨靖宇不幸被敌人的坐探发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靖宇丝毫没有动摇,杨靖宇负了重伤,他毅然决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了。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优秀的中华儿女走向抗日前线。

抗战英雄故事(二)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抗战英雄故事(三)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战英雄故事(四)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抗战英雄故事(五)

有"双枪黄八妹"雅号的她,在江浙一带组成抗日游击队,多番重创日本部队及击沉敌艇,日军虽千方百计但始终无法将这各响当当的传奇女子打败。

黄八妹原名黄翠云,原籍浙江平湖,一九0四年出生于江苏金山县黄家埭,父母共有子女十三人,她排行第八,故称"八妹"。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得父母兄长的宠爱,可是家境不好,因而幼年失学,父亲后因生计而从事私盐买卖。

金山与平湖是沿海县份,盛产鱼盐,该处也是江湖好汉出没之区,所以贩运私盐的都得有一手看家本领,黄八妹为应付生活环境练得一手好枪法。有一次,遭另一帮私盐贩子抢航道,黄八妹被迫火拼,在寡众悬殊下,幸赖她一轮左右兼施的快枪才反败为胜。"双枪黄八妹"的雅号因此在江湖上崛起,在太湖一带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底席卷江浙边境一带,黄八妹的家乡亦告沦陷。那时,黄八妹在地方上经已颇具势力,眼见日军及汉奸在家乡奸淫掳掠,胡作非为,激于爱国义愤,随即带了一部分人枪下乡打游击战。后来,她罗致了部分失散官兵和地方自卫武装分子,实力逐渐强大,并借着她的帮会关系,得到部分武器供应和掩护,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经常袭击下乡来骚扰的小股日军,常有斩获,使盘踞浦南海北一带的日军深感头痛,于是屡次下乡对她发动"清剿"。

这时黄八妹已于谢友胜结婚,并接受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和忠义救国军的正式番号。他们夫妇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头脑灵活,深明事理,另有一套带部队打游击的方法。在地方基层方面,谢友胜广收门徒,黄八妹广收干女儿,部属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门生子女,此时的"黄八妹"三个字,老百姓视为传奇女英雄,日本人却对她恨之入骨。

一九四三年,黄八妹部队在平湖乍浦海口击沉一艘日本炮舰,日军大举"扫荡"谢友胜的家乡渡船桥,把他们的长子谢其昌和老少村民数百人(大多为黄谢两家亲友)逮捕,要胁黄八妹谢友胜投降。日军派人往返谈判,结果黄八妹拒绝投降,只答应如果日军释放全村人质,她的部队不再袭击当地日军。

然而,不顾人道和信誉的日本兽军,第二天就把三百多人质在渡船桥村头机枪屠杀清光,噩耗传到山区基地,黄八妹痛心欲绝,这一份血海深仇更加深了她对日军的切齿痛恨。于是,指挥部队对日军各地据点大举进攻。自一九四三年夏天起的一年中,她把海北地区日军四十八个乡镇据点,攻克了三十六个,并在友军的支援下,攻进海北重镇乍浦。

不久,她的部队又因抢救国军飞行员程百祥,得到上级嘉奖,委任为江浙护航纵队司令,以配合日渐接近的盟军反攻行动,日本军阀自此更视黄八妹为心腹大患,三番两次调动大军对她进行"围剿"。

一九四五年六月,在平湖的一次战役中,日军没有出动战车重炮,只派遣两百多名骑兵包抄突袭,等到黄八妹的警戒线发现情况不对时,已来不及向她通报。黄八妹于危急关头机警地越墙逃出,跳进一条傍村的河中。她游得精疲力尽,几乎葬身河底,幸得一位正在河畔采菱的李老太太搭救,又把她藏在木桶之下,才避过日军搜查而脱险逃生。

日军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获最后胜利。黄八妹的"护航纵队"番号结束了,部队改编为平湖县保安总队。黄八妹则以地方士绅身分被选为平湖县参议员,参加地方复兴重建工作。由于她自己未受教育,深知失学的痛苦,于是,出资在地方创办了两所小学,造福家乡。

战后,黄八妹因经营业务仍往来于平湖、乍浦、金山之间,常在激战过的地方凭吊,不时探望她的战时袍泽和阵亡将士遗属,加以慰问和救济,尤其是对救过她的李老太太,更以"干娘"名义侍奉,足见黄八妹义胆仁心,忠孝两全,是游击队伍中的巾帼典范。

抗战英雄故事(六)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战英雄故事(七)

一位十七岁中国女童子军泅水游过苏州河,勇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了整个上海战区和租界民气军心。

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震惊中外,为我全国军民竖起一座不屈不挠的精神堡垒。

原来,当时八百壮士为了掩护数十万国军撤退,在四行仓库独立对抗日军,除了租界外,上海基本上都被日军占领。这时候,女童子军杨惠敏,正在租界难民收容所服务,眼见对岸日军旗帜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于是她立下决心,为英勇孤军作出献旗的壮举。

她随即奔赴上海总商会,接过国旗,激动地说:"我......太兴奋了,我有荣幸来做这一件事!我愿意尽我的力量达成这个任务,即使牺牲!"授旗者接着说:"好!去吧,万一你有什么......我们会转告你的家里,我们将永远纪念你。"说完,杨惠敏将外衣脱去,把国旗紧紧的缠在腰间,再穿童子军装束。入夜以后,到茶叶大楼的俱乐部,这时,英国卫兵与俱乐部的人大部分都认识她,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夜半以后,便趁机溜出大楼。

夜空是黝黑的,远处有英军走动的影子,马路对面,她感觉四行仓库大楼象个巨人,凛然的俯视着她,为了不让英军发现,只有沿着楼下铁丝网,爬到另一缺口,从窗子爬进去。爬过马路,她急剧跳动的心刚稳定下来,忽然听到枪声,她以为被敌军或英军发现,连忙倒在战壕里不敢动,红绿的火舌在她头上飞舞,原来是白天的广播引起敌人的妒意,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

不久,枪声沉寂下去,她又开始慢慢爬,终于爬到仓库东侧的楼下,一根绳子自楼上垂下,由于早已通知守军,杨惠敏知道这根绳子是迎接她,她拉动绳子,楼上的人迅速吊进窗子。谢晋元团长和几位高级军官早已在窗口迎接, 杨惠敏脱下外衣,将浸透了汗水的国旗呈献在他们面前时,朦胧的灯光雨下,这一群捍卫祖国的英雄,都激动得流下泪来了!谢团长紧拥着杨惠敏,大颗大颗的热泪滴在她的脸上。这位百战英雄,在敌人的炮火下没有哼过半声,这时却泣不成声地说:"勇敢的孩子,你送来给我们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清晨,谢团长立刻吩咐部下准备升旗,因为屋顶没有旗杆,临时用两根竹杆扎成旗杆。这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曙色曦微中,平台上稀落的站了一、二十个人,都庄严地举手向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但是,那神圣而肃穆的气氛,单调而悲壮的感人场面,叫人永远也忘记不了。

四行仓库的军心大振,弟兄们脸上掠过几个月来没有过的笑容。当谢团长带领杨惠敏参观仓库时,许多弟兄们躺在血泊中呻吟,杨惠敏问他们:"你们打算守到什么时候?""死守!"简短有力的语调,令她感动地哭了,她接着说:"我求求你们,把你们的名字抄给我,万一以后,全国的老百姓也好知道你们的名字!"

将士们抄了一张名单给她,这时枪声又起了,谢团长立即送她走,此时,杨惠敏不肯离开,说:"让我留下为你们服务!"谢团长坚持地说:"为了你的安全,为了你更可以为国家服务......"这时空中枪炮声四起,谢团长立即开了近苏州河的边门把她推了出去,说:"我们永远记得你,感激你,去吧!冲过去,跳下河!"

她一个猛冲,跃下苏州河,头上的枪炮声便响个不停,她知道自己已被日军发现,幸好懂游泳技术的她可以深潜入水,游至对河公共租界登岸,抬头看时,苏州河畔已站满了人,纷纷向四行仓库屋顶迎着朝阳招展的美丽国旗欢呼招手!有人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国军胜利万岁!"四周人群一齐欢呼高叫起来,响彻云霄,个个泪眼模糊。日本军机在四行仓库屋顶盘旋,企图将国旗击倒,可是始终失败,两岸的市民高声欢呼。

英国路透社记者先后将八百壮士和女童子军的英勇事迹,传遍海内外。当八百壮士完成坚守四行仓库的使命后,中央同意撤军到租界去,没有多久,杨惠敏也走到租界去为八百壮士服务。

杨惠敏不仅是中国女童军的光荣,也是中国女青年的榜样。保家卫国不是一定要持刀持枪,一面小小国旗,足以振奋战场上的军心民气,而童子军精神,就是不居功、不怕死,完全是服务人群的仁爱牺牲精神。

抗战英雄故事(八)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事实上,日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斗力。

因为就两国兵力比较,日本拥有自行生产的先进战机三千二百架,而中国只有购买拼装二手各国杂牌战机三百架,训练与后勤均落后于日本许多。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盛怒下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出国留学网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比零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广播里知道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气。国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高志航,一九0八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农户家庭,十七岁获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行,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精力充沛,好学不倦,基本飞行技术掌握很快,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不愿在东北当顺民,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入关南下投效中央,定下了抗日复仇的决心。一九三三年,高志航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以上尉阶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一九三六年底,高志航调任第四大队队长,他一贯严于律己律人,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五分钟,加油自己动手,不假手于他人,生活上亦与部属同甘共苦。在他的训导下,第四大队训练精进,成绩特优,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他本人也于次年五月晋级中校。

一九三七年上海保卫战爆发当日,第四大队由河南周家口奉命立即迁到南京,担任战场制空任务。八月十四日,高志航在杭州笕桥机场接到警报,驻在台湾的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十八架轰炸机越海来袭,他立即命令第二十一中队"飞机不要停飞,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待机出击",并以信号指示正好赶来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在空中,他自己架机霍克三式战机升空,率队迎战来犯敌机。当他在空中发现敌机时,便作了一个动作,提醒跟在身后的机群,自己架机直扑过去,瞄准一架敌机,一阵炮火,首创纪录,僚属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加入战斗,四处开花。短短的空战,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全大队击落日机六架,我方毫无损失。

当晚,日本广播称"十八架飞机中,有十三架失去联络"。

八一四笕桥空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创强敌于空中的纪录,是中国空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日本则为讨回军威,在第二天即对中国空军作全面报复性攻击,结果,在连续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战中,日机再被击落四十六架之多,木更津与鹿屋联队可以说出乎意料地被中国空军打得溃不成军。

高志航不久便升任空军驱逐司令,同年十一月,他奉命至兰州接收苏联E-15驱逐机,率机十三架飞抵河北张家口机场,二十一日清晨,遭长城方向飞来日本飞机九架袭击机场,他一面命令飞行员迅速起飞参战,自己不顾日机机枪炸射,飞奔强行登上座机,命机械师开动引擎失败,此刻,一颗炸弹落在他机舱前头,高志航与座机一同被炸得粉碎,机场同胞见状纷纷落泪,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高志航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追赠他为空军少将。

抗战英雄故事(九)

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枪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象盛开的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本来他就是强行闯入敌火网的,当他看到地面上日军目标处升起的烟尘火海时,他觉得够本了,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的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里,从村落、树林里也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股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他们急着想看到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支那飞行士"、"让这家伙偿偿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

土色的大兵聚拢过来,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他们也许急着看看中国飞行员急着求饶的样子,也许是为了立个首功,不顾官佐们的吆喝、阻止,直挺挺地向前扑来。

砰!砰!砰!

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前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两脚急蹬急蹬便僵硬了。"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精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

捉活的谈何容易,空军的绝活就是百发百中。在天上,你要是一次敲不下对手,很可能反而成了对方的枪下鬼。为了这百发百中,阎海文不知脱了几层皮,洒了多少汗;就是在地面上,他手中的那把枪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绝不会错。

几个日兵探出头来,未待前冲,阎海文"叭!叭!"两枪又射倒两个,日兵忙又趴下,双方一时僵住了。

时间在一分一妙地流淌着。一会儿,少佐身旁的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对卧在坟头上的阎海文喊起话来。"空军朋友,你已经被包围了,你走不掉了,再抵抗是无谓的,如果你放下手枪,皇军一定会宽大,会好好的对待你......"

砰!阎海文愤怒地咬着牙,把汉奸撂倒地。

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率领的部队,自踏上中国的土地,还从未挫过锐气,可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却成了他无法逾越的一座山。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板机,立时,一片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

"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枪射击,又有几个日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见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一个鬼子。

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走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举起了枪。

"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伴着英雄洒落在脚下深情的土地上......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繁华的闹市区,"支那空军勇士阎海文"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

阎海文,辽宁省北镇县人,殉国时年仅22岁。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更为一个民族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可这丰碑上,又何止凝聚着一个阎海文,而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的化身。

抗战英雄故事(十)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平凡的英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小小的嫩芽,不只昭示新春的来临。——题记

天,阴沉沉的,蒙蒙的细雨飘飘洒洒。依稀的记忆中,她葬礼那天,也是一样的细雨蒙蒙。远远地,我虔诚地对她鞠了三躬,转身,泪水混和着雨水,肆意地滑下我的面庞。

时光回到更早。那时,我听同龄的孩子说起老奶奶很会讲故事,便跑过去,缠着她,缠着她,听她将那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讲到动情处,两眼间几滴浑浊的老泪便会顺着她沧桑的老脸缓缓流下。

有些故事,我早已忘却,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但其中的一个故事,却清晰得恍若昨日:

解放战争的号角吹响了,她的丈夫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入了伍,跟着部队去打国民党反动派。她呢,为了帮助挚爱的丈夫,悄悄地成立起了一个妇委会,号召来了一群同情革命,向往革命的人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帮助部队。然而,命运总是曲折的,几个月后,前线寄来了一封沉甸甸的,仿佛沾染着鲜血的邮件——她的丈夫以身殉国了。从此,她的天塌了,生活中只剩下黯淡的灰色。

这一天,她强打起精神去河边清洗堆积已久的衣物。她无意中抬头,猛然发现河边的石头下有一点新绿,仔细辨别,原来是一棵嫩芽。天知道这棵嫩芽的种子是怎么被带到这儿,又怎么顽强地扎下根来的。她茫然的心中升起一股怜悯,想拿开石头,但转念一想:自己连自己都照料不好了,还管什么芽儿能不能长大?于是,她转身离去。

又过了几天,麻木的她带着些许期盼又来了,想看看这棵嫩芽的结局。俯下身子察看,她意外地发现芽儿竟又长高了些:老天给了它一个多劫的命运,可它并没有屈服,而是以一种缓慢却又不肯停歇的速度生长着,生长着。她若有所思,缓缓离开了。从此以后,她每天都会来看看。终于,在最后一天,她惊讶地发现,嫩芽竟从细小的石缝间以一种顽强的的姿态迸跳了出来,展现着旺盛的生机,仿佛在对不公的命运宣战!看着看着,她流下了泪……抹干眼泪,她迅速转身快步离开。从此以后,她像换了个人似的,整个儿精神起来了,仿佛那芽儿,不只是昭示着时令上又一个新春的来临,还在她的心里绽放出了又一个新的春天。她再次把大家召集起来,干得格外积极,格外认真……

“老奶奶,您为什么看到那颗嫩芽后会突然想通呀?”记忆中我曾幼稚地问她。

“一棵嫩芽都能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努力地抗争,何况我们人呢?”老奶奶浑浊的老泪再次流下,“还有,我不能给他丢人呐。”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那一棵嫩芽所象征的,又何止是一个新春的来临,一个人活力的勃发啊,它不正象征着昨日在中华大地上纵横决荡,用血谱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吗?

水乡泽国,养育出的又何止是老奶奶这一个人呢?老奶奶只是千千万万平凡的水乡劳动人民的小小的缩影,可当这千千万万的力量积少成多的时候呢?他们或许不会像郭兆壁烈士那样视死如归,不会像严昌荣烈士那样运筹帷幄,可少了他们,行吗?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平凡的人,而是一位位英雄啊,一位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老奶奶啊,愿您的灵魂在天堂安息;革命战士们,愿你们的精神长留;伟大的祖国啊,愿您,在我们一个个华夏儿女共筑的中国梦下实现伟大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平凡英雄荣誉云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武汉新型肺炎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是一场囊括所有人的战役,关乎武汉,更关乎全国。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名普通高中生,面对疫情,我的确很害怕,害怕自己会被传染,害怕疫情摧残无数同胞的身体健康,害怕以后的生活会被这一恶魔吞噬。但是,我更多的是放心。为什么?因为有你们——冬日里的逆行者!因为有你们在为我们过关,护佑我们度过一个平安吉祥的新年;因为有你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有你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洪流中逆流而上,满腔负责为国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是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发出的感慨,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的确,你们以血肉之躯,践行自己“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坚定誓言,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世界上多少鲜花吐艳无人知晓,把芳香散发给荒凉的空气。”你们是一支不惧黑暗、无畏风霜的强大队伍,是坚信“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的白衣天使。我们见过,见过大年三十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含泪与女儿隔空拥抱的防疫一线护士;见过担心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不敢上物资运输车而在车外为其引路的一线医生;见过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但仍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了三十余天的张定宇院长;更见过第一时间奋斗前线,义无反顾逆行的耄耋老人钟南山院士。你们是散落在人间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共抗疫情,你们是温暖人间的春风,带来万物复苏的希望。太多太多的感激之情无法在笔尖一一倾泻,但我们将永生铭记。你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崇高敬业的工作态度,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将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知道,每天高强度地工作十几个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里面是被汗水浸湿的衣衫,无尽地思念家人……这些已经把你们压的直不起腰,但是,请你们相信,长长的黑夜总是白天的前奏,大地回春,隔离结束,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你们的身后不是悬崖,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人间真情!

暂停键已经成为了历史,生活重新运转。五分钟的等待,千万人的急不可耐,黑暗中的收费站入口一道道光芒彰显着出城的喜悦,嘈杂的汽笛声打破了长久的沉寂。火车站的人来人往,步行街的烟火气息,你又披上了往日荣光。

4月8日0时,武汉“解封”。春意已至,武大的樱花依然绽放!

多难兴邦。每一次劫难的背后,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重大考验。这些冬日里的逆行者,以他们的责任、担当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边防战士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

【人物与事件】

2009年,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的他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奔赴军营,选择去环境恶劣的边疆高原戍边。

面对着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陈红军和战友们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去年6月的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看到团长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身为营长的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突入重围营救,不幸英勇牺牲。牺牲时,他的妻子正怀孕五个多月。陈红军母校原班主任说,他到了部队后,几乎从来没提过边境的苦,但觉得对不起家人。

今年2月,他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语录】

卫国戍边英雄,永不褪色的界碑!

——西北师大官微发文致敬英雄校友陈红军

【适用主题】

理想;选择;保家卫国;大爱与小爱;奋不顾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草根英雄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一、“爱心阿姨”胡艳苹:收养救助智障儿童,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2001年,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救助智障儿童:垃圾箱拣吃食的“老梦”,找不到家、胳膊被撞伤的“大美女”……都被她领回家养。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上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她收养救助智障者9年之久,最小的仅5岁,最长的近70岁。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些智障者一天天改变、进步。她不仅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甚至创造自己的价值。她,就是吉林省长春市兴隆山镇太平村的胡艳苹。

二、修桥老人艾尼亚:义务修桥,坚守36年

36年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东买里乡莫因古则村六组村民、现在已年近8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艾尼亚特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8000多元积蓄,卖掉家里的牛羊,和部分村民一起使用简陋工具,硬是把一座简易的木头桥,修成了长11米、宽2.2米的水泥桥。2011年11月1日,巩留县与伊宁县交界处发生了6.0级地震,艾尼亚特家的房子也在地震中成了危房,但他修建的桥却仍然通畅,还担负起为村民运送救灾物资的重任。

三、 “中国好人”欧兴田:坚守诚诺,重建烈士陵园,为战友们守墓30年

只为60多年前对战友的一句承诺,86岁的欧兴田放弃天伦之乐,拖着病弱之躯,自带干粮,两年内四上北京、走访六省,为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四处奔走,并坚持为2400多位牺牲的战友们守墓30年。欧兴田的守望故事,通过互联网广为传播,感动了无数网民,被网民投票选为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他的孙子欧阳说:“爷爷说等他百年之后,也要把骨灰撒在这里,陪伴战友们。”

四、“棒棒哥”郑定祥:缺钱却不缺德,在寒风大雪中苦寻雇主5日

他是一名收入微薄的重庆“棒棒”,在新年第一天,承揽了一个10元工钱的活。与雇主走散后,年近六旬的他身着单衣,挑着羽绒服,在寒风大雪中苦寻雇主5日,走遍广场车站,找遍报纸广播,终于实现了物归原主的心愿。他说,“缺钱不一定就缺德”,他被誉为“茫茫雪夜里温暖人心的一丝烛光”。

五、“拐杖教师”谭定才:双腿瘫痪,却仍然坚守在代课点18年

残缺的黑板,纸糊的窗户,生锈的篮球架……许多老师离开了这个地处鄂西山区的偏远教学点,只有谭定才坚守了下来。18年前,他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也爱上了教书。一次不幸遭遇让他双腿瘫痪,可他放不下学生,撑起拐杖回到学校。“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忘了疼”。严重时,他备好了棺材与时间赛跑,“要治病也得等到学生放假”。爱心和责任心,让他赢得了网民尊重。有网友称赞,他用拐杖撑起了一个伟大的“人”字。

六、“白菜爸爸”石青华:小家”为“大家”,救助流浪、伤残儿童

“白菜爸爸”石青华创办“光爱之家”,与103名流浪、伤残儿童不离不弃。8年艰辛岁月,石青华为让“家”里孩子们吃饱穿暖日夜奔忙。8年来,有300多名流浪儿童从这里走出去,融入家庭、社会;8年来,他用光和爱打开一个个孤单的心灵。为了别人的孩子,石青华甚至顾不得照顾自己的妻儿。他舍“小家”为“大家”,网友称赞他“心中有爱、有责任,为流浪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七、“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坚守在大山深处,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市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得到了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八、“犀利收碗哥”的陈文原:身为贫困生,让出助学金,以两份勤工养自己

被网友称为“犀利收碗哥”的陈文原是福建农林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在网友拍摄的视频中,他“每秒出手3次,每天中午2小时收近2万个碗盘”,在学校餐厅勤工助学岗位上“犀利收碗”的背后,是他作为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不自卑,小事认真做,平凡也能有精彩”的人生态度。他依靠两份勤工助学工作支撑自己的学业,入学3年没向家里要过钱;身为贫困生,他却把助学金让给其他同学。“收碗哥”的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可以没车、没房、没经验、没地位,但必须有梦、有心、有勇气、有坚持。现实比梦想残酷,梦想比现实坚强。像“收碗哥”一样,奋斗“在路上”,一切都将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张定宇,湖北省金银潭医院院长。2017年,张定宇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2018年10月,被确诊渐冻症。他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在抗疫前线奋战。

张定宇曾说过“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面对“渐冻”症,他早已是坦然接受,他说:“人生的终点都是要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只是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终点不可能走得太远,我就把这个时间用多一点,用足一点。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可以跟同事们一起工作4年,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对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他说:“心里确实很难受,当时的感觉就是很担心会失去她。”此刻疫情严重,分身乏术的张院长,唯有把对妻子的牵挂和担心深埋在心里,继续抗疫奋战。因此,他内疚的说:“我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在疫情中“逆行”的日子中,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平凡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当鼠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地蔓延开来,打破了14亿中国人春节的喜悦和祥和,越来越多的人被病毒感染,还出现了死亡病例。

为了避免疫情扩散,人们开始像怕猫的老鼠一样躲了起来,开学也延迟了,我们短暂的假期变得越来越长,也缩短了我与同学们一起在学校上课的时光。

当看到全国各地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时,我感觉好害怕,但是当我看见那些白衣天使不顾自己的生死,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时,我有些不解,难道他们不怕吗?

为了打赢这场病毒阻击战,白衣天使奔赴前线与死神赛跑,工作人员筑牢健康的城墙,农民工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抢建医院,货车司机夜以继日赶运物资,企业家捐款捐物.....,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疫情终于稳定下来了。

我们的祖国母亲正面临着一次艰难的磨难,我不是医生,我不能奋战在一线;我不是商人,我不能捐款捐物;我不是记者,我不能把战疫的情况告诉给人们,我不是......,在这一场战争中我能做些什么呢?

当我看到钟南山爷爷的文章后,我明白了,我是一名学生,我的职责是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集会,不给抗疫添乱;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停学不停课。我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像钟南山爷爷一样对祖国有贡献的科学家;做一个像李文亮、刘明智一样的白衣天使,不顾自己的生死奋战在一线,认认真真做事,敢于说真话,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医学技术去换来更多人的健康;做一名企业家,用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钱捐钱捐物........。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做什么职业、身在何方,在祖国需要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很庆幸我能亲身感受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更庆幸我是一名中国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有凝聚力的民族,是勇敢顽强的民族,不论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金银潭,老武汉人都未必熟悉的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这里,是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医院,是这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收治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

2019年12月29日,金银潭医院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除夕夜驰援部队抵达之前,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带领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和黑夜,硬扛了二十多天,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张定宇说,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岗位。“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

面对此次肺炎疫情,张院长的处理很“硬核”。但谁曾想到,平日里雷厉风行的院长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时,也一样“硬核”。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张定宇一直对别人隐瞒自己的病情。不知情的同事们只是觉得,步履蹒跚的院长,性子越来越急了……

在接受《面对面》节目的采访时,张定宇表现出出人意料的乐观和坦然:“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人生的终点都是要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只是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终点不可能走得太远,我就要把这个时间用多一点,用足一点。“

蓦然回首,原来这位从医33年的老党员,每当灾情关头,他始终一路披荆斩棘、初心未改: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1997年11月,张定宇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11年除夕,张定宇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中国年……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正是有成千上万个像张定宇这样的白衣战士,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光明和希望;他们坚守阵地、鏖战病毒,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前景和曙光!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民族的脊梁。为抗疫一线中的英雄点赞!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边防战士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

【人物与事件】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入伍参军,驻守阿里地区,把如火青春奉献给祖国西部边陲的“生命禁区”。

祁发宝曾用四根帐篷杆子,在人迹罕至的雪山亲手制作了一根旗杆,为的是每周能和战友们正规地举行升国旗仪式。他说,没有国旗,大家执勤就没有自豪感。为了节约物资,大家常去山里打柴。身为团长的他要求战士每次背柴不超过50斤,但自己却背100多斤。

去年6月,印度公然违背两国共识,在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悍然越线挑衅。在交涉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今年2月,祁发宝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

【语录】

阿里确实很苦,如果因为苦大家都不愿意呆在这里,那我们的边防谁来守?

——家人劝祁发宝调换到更舒适岗位时他的回答

【适用主题】

家国情怀;英勇;身先士卒;责任与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活中的平凡英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雨花石,它非常漂亮;我喜欢鹅卵石,它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健康;我喜欢大理石,它非常的光滑;但我更喜欢花岗石,因为它是一位“平凡英雄”。

花岗石摸起来非常粗糙,看上去也一点都不好看。灰白的底色里夹杂着一些黑灰深浅不一的小点,真像只丑小鸭。他不仅长得丑,还很笨重,要是光靠我一个人的话,恐怕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儿都搬不动它,心里忍不住暗暗嘀咕道,“百无一用是花岗”啊!

直到那次它割伤了我后,我才开始对它改观。那次,我跑步的时候,左腿和右腿拥抱在一起,一头扑进路边花岗石做的花坛上,下意识用手撑住的我,手心被花岗石咬得鲜血直流。当我哭着跑回家里,向爸爸告状时,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花岗石虽然伤害了你,但是却帮助许多人啊!你看,我们走过的桥是用花岗石搭成的,踩过的路是它铺成的,住的房子是它支撑起的……它看起来平凡,实际上它却在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做着贡献啊!”听完爸爸的话,我脸红地低下了头……

现在社会上还有多少像花岗石这样的人,再平凡的岗位上,为我们默默奉献着——为我们传送消息的邮递员,打扫马路的清洁工,为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公交车司机……我要赞美花岗石,更要赞美像花岗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平凡的英雄作文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平凡吗?但你即使是万千星星中最渺小的一个,但也能活出自己的无限伟大,散发光芒!

鲁迅曾言道:“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12年6月1日我偶然在新闻上看到了一个司机为了乘客不惜生命的代价,是啊,他就是星星啊!平凡的英雄啊!

度过了美好的儿童节,我欣喜若狂地回到了家,打开了电视机,我无意间看到了新闻上的字幕显示“最美司机”我被吸引了,不过接下来就是该我震惊的了。

新闻马上播了司机吴某返回杭州时用摄像头录的视频。吴某穿着天蓝色的制服,带着黑色的墨镜,双手握着方向盘,车上一切和谐。突然,一块铁块穿过挡风玻璃,击中了吴某的腹部,要是他现在下车去医院抢救,他一定能活下来的,可是,车上的那几十条生命呢?他疼痛不已,但是他不能放弃他的乘客们,因为……他是司机啊!他忍住痛苦,刹住了车,努力站起来对乘客说安全了,然后自己便永远的倒下了。

这就是平凡呀!这就是英雄啊!我赞叹这位司机,你是万千星星中最渺小的一颗,但是最闪亮的一颗“平凡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时事论据素材:大赞抗洪英雄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险情灾难降临,冲在救灾最前线的都是人民子弟兵。“子弟兵”三个字已不仅是军人代名词,而且是爱民精神化身。下面是赞美子弟兵的文章,供大家阅读。

南方连日暴雨,导致长江流域洪灾泛滥,百姓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这个万分危机的时刻,成千上万的子弟兵奔赴抗洪抢险一线,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不惧危险,只求百姓脱险。得知险情,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抗洪抢险的一线;面对湍急的水流,他们毫不顾及自身安全,驾着小舟四处寻找被困的百姓;推着载满被困群众的小舟,因逆流无法前进,他们四五个人一组,靠人力把百姓送到安全的地方。甚至有官兵因为救险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抗洪没有停止,救险依旧如故,只因为他们是人民子弟兵,在他们心中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他们不畏艰苦,再苦再累坚守前线。洪灾持续,险情不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凭借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坚守前线毫不动摇。为了保卫百姓,他们在雨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双脚都泡烂了;他们不分日夜的扛沙袋,筑堤坝,有的沙石已扎进肉里,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几天几夜不合眼,有的累的吃着饭就睡着了,有的在雨中就睡着了,有的满身的水泥靠在墙边就睡着了,他们太累了,但再苦再累,只要百姓需要他们,他们依旧义无反顾。

他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人民需要,便挺身向前。有的战士还在休假,便紧急归队,投入到和洪水的战斗中。即便是婚期在即,也无暇估计,于是出现了记者主持,盒饭做婚宴的场景,而这不就是最有意义的婚礼吗?在抗洪抢险中,不乏一些退伍军人的身影,虽然他们已经不在军队服役,但是险情来临,他们有的主动向部队请缨,要求参与救援,有的便直接加入到抗洪的大军中,和战友并肩作战。

他们以血肉之躯保卫着人民的安全,不畏牺牲、不怕艰苦,时时刻刻想着百姓,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军队,当之无愧的人民子弟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边防战士英雄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阿拉马力边防连的进山路

【人物与事件】

很多时候,边防就是寂寞、清苦、危险和牺牲的代名词,边防战士们是“开路者”、也是“守路者”。

在新疆中哈边境群山深处的阿拉马力边防连,环境十分恶劣,因为没有路,仿佛一座荒岛,只能靠骑马上山下山。后来,边防连请了一批民工修路,然而才干了两天他们就嫌辛苦撂了挑子,于是战士们决定自己修。他们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点地挖土敲石搬运,手上的水泡都磨成了老茧子。第一批修路人退伍了,第二批又接着修,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战士接续努力,终于打通了进山路。到今天,越来越多年轻战士通过这条路走进阿拉马力边防连,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语录】

边防的路都走过了,以后你什么路都能走;边防的苦都吃过了,以后你什么苦都能吃。

——阿拉马力边防连的老指导员臧赶伏谈边防生活

【适用主题】

爱国;青春;奉献;坚韧;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热点论据素材:一场全员需要打码的缉毒英雄葬礼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月15日,缉毒英雄甘科伟经离世,年仅37岁。为跟案子,为弄清线索,他三次拒绝休息,突发脑溢血去世。18日,广西南宁,甘科伟的追悼会举办。同事们出席了他的追悼会。

2017年1月2日,广西禁毒战线侦破了近年来最大一宗生产制毒物品案件。在公安部禁毒局统一指挥下,广西、福建公安机关在南宁市成功打掉1个制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获制毒物品10吨,查获毒品成品约2.15吨、半成品约3.8吨,总价值高达3000多万元,缴获的制毒物品数量之大在国内属罕见,堪称广西禁毒战线的一场大捷。

然而,大捷前夕,已经连续多日加班奋战,在此案侦破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民警甘科伟却在出差瑞金返回南宁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毒品犯罪是重罪,因此,缉毒民警要面对持刀具甚至枪支负隅顽抗的犯罪嫌疑人。正是因为这份高风险的工作,缉毒民警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甘科伟曾多次深入毒窝当卧底,抓捕中常被同事摁倒反铐;他飞车抓捕毒贩,负伤挂彩是家常便饭。狡猾的毒贩把毒品倒进厕所企图销毁证据,他便不顾脏臭,把堵在厕所地板、厕盆、下水道的毒品一一清理出来取证。

同事们都说,甘科伟的病都是累出来的。

2016年12月28日,是甘科伟的最后一次出差,民警周明等人和他同行,飞机起飞前,同事就发现科伟眼袋很深,脸部浮肿,“要不要紧?”“不要紧,只是最近加班比较多,没睡好。”“要不你干脆回家休息吧。”甘科伟挥手拒绝了,说自己一直跟这个案子,对情况更加了解。周明也知道他之前经常会有头痛睡不好的问题,就没有再劝。

素不相识的市民们说:“英雄走好,愿天下无毒。”这是一次全员需要打码的英雄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工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志,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个具有“多重人格”的抗“疫”勇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耳闻目睹了他的许多事迹,其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他率领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早在医院建立起隔离专区,最早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最早打响全民阻击病魔战“疫”。他用“五重人格”,即院长、医生、党员、丈夫和病人的力量在奋力书写着抗击疫情的大爱故事。

作为一名院长,他表现出超常的沉着和果断坚毅,全院上下无不感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他在心里就踏实。”在那段时间里,他带领全院600多名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推进着这场“战疫”,不间断地接打着电话,又不间断地发出一道道指令,没有白昼,夜以继日,收治多少人,重症多少人,出院多少人他都要搞得一清二楚、不漏点滴。作为一名医生,他表现出特有的冷静和仁心大义,他从没忘记过当初立下的誓言“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

他对病人细致入微,一段时间里,他从一个病区,到一栋楼,再到三栋楼,对重症患者逐个把脉治疗,忙碌的身影高速运转,从去年12月29日起就没踏实休息过......作为一名党员,他表现出使命的担当和严于律己。一度的人手紧缺迫使一名党员管理三个病区,从首批患者入院,没有迟疑、没有退缩,只因“命运相托,健康所系。”

作为一名丈夫,在抗“疫”战斗正紧张的时刻得知夫人感染病毒后心痛不已,但由于工作抽不开身,三天后,他才到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去探视心爱的妻子,只待了半个小时,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他曾很内疚地对记者说:“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作为一名病人,他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和惊人的毅力,之前谁也不知道他本身是一名绝症患者,两年前就被确认为罕见的渐冻症,他的臀大肌已经开始萎缩,日常步行下楼都需要搀扶,大战来临,他反而精神抖擞,他说“渐冻的生命也要发光,有限的时间必须珍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给这个世界按下了暂停键,疫情"封"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但却"封"不住中国人奋斗的脚步。生活停摆,但奋斗不息,党旗是号角,检徽在闪亮,我们用责任守护正义,以担当诠释使命。致敬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英雄,致敬每一位为希望奋斗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抗洪救灾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俞__,男,47岁,中共党员,鸠江区沈巷镇农村经济服务站副站长副主任,协调全镇农水工作,曾任农水办主任多年。

他常年工作在沈巷镇水利第一线,哪里出现状况,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给予技术指导,及时化解险情。

今年年初,根据专家预测,7月份长江流域将迎来连续的大到暴雨,防汛压力十分大。为了安全度汛,俞__未雨绸缪:3月初起,他开始带领相关人员将全镇的每一处涵闸斗门都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督促每个村居对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他还制定防汛演练表,督促各村居成立防汛队伍并轮流进行演练。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30日夜里起,沈巷将进入连续的强降雨时期,此时的他深感职责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他当即到各个村居检查内位水系,指导村居做好清障工作。当天下午4点,黄山寺进水池内发现很多杂草,机站无法开机,他立即调运挖机进行清障,清理完毕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下一个村子。是日夜里11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村子检查,周围人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检查,但是他说雨情就是命令,此刻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凌晨3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但是他没来停下,直到检查完最后一个村居的内圩水系,他才回到河堤的防汛棚里。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由于防汛棚条件简陋,他顾不上换衣就已经坐着睡着了。

7月3日下午3点许,大蒋圩陈兴祝闸发现渗水现象,且有加重趋势,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一时间带领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分析认为是压顶橡皮变形导致渗水。他带头跳入水中,和村干部、群众们一齐用沙土混合袋将压顶橡皮压实。经过数小时的水中连续作战,渗水现象得到有效遏止,险情排除。晚上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裕溪河安丰圩金庄段发现渗漏,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他又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群众一齐扛木桩、打桩、插竹篱、填土,眼镜掉进水里被冲走,他就眯着眼继续奋战,好几次撞上木桩,被铁丝刮到,他也不吭一声。安丰圩的排险持续了53个小时,这期间他还要关注别处是否有险情。当他最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6日凌晨4点多了。

6月30日大暴雨以来,他已连续奋战了7天,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不能看一眼家中耄耋之年的老母亲。老母亲身体不好,这么多天见不到他回家,一向问儿媳和孙子

俞__这个不孝子,他是不是不要我了

,他每每和妻子孩子通电话总是痛心不已。自古忠孝难两全,在这全镇防汛的紧要关头,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他只能强忍着对老母亲的牵挂,把这牵挂化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作风。

在沈巷镇的防汛抢险过程中,还有许多像俞__同志一样不眠不休、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每餐啃着冰冷的馒头或是就着矿泉水干嚼方便面,他们靠着墙也能睡着,他们只能透过电话和家人报一声平安,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全镇百姓的平安,才让我们有了战胜洪魔的决心和勇气。俞__,他平凡如许,却是沈巷镇抗洪防汛工作中当之无愧的

最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论据素材:救人英雄渔翁带妻治癌不求人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莫慌张,我拉你上来!”合川区六旬渔翁陈大富在涪江上打鱼30几年,也在江上救起过数十条险被江水吞没的生命,从不留名。近日,陈大富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而他的事迹早已传开。当人们谈起他救人的事,陈大富总是摆摆手,说这是举手之劳。

2013年6月下旬,合川区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水。7月1日下午5时30分,停靠于涪江三桥附近的两艘网箱船固定绳索被冲断,网箱船船主张明来不及逃生,随两艘网箱船一同被洪水冲至下游,张明落入激流被洪水冲走,顺江漂流,他不得已向岸边大声呼救。

陈大富听见求救声,启动渔船向张明划去,“莫慌张,我拉你上来!”陈大富赶紧拿起船上一根竹竿递了出去,将张明扯上了渔船。

从解开绳索到把张明拉上船,只有10多分钟。不过,陈大富一点没有犹豫,他说在生命面前,他只有一个选择。

事后,张明历经3个多月时间,才辗转找到恩人陈大富,当面说了声“谢谢”。

从1988年起,陈大富在江边救起过下河洗澡被冲走的男孩,挽救过跳河轻生的年轻女孩,拉起过江边洗衣不慎落水的老人……他江边救起的生命自己都数不清。

陈大富虽然常常救人,但是他很少求人。今年5月,他的妻子患上了癌症,为了给妻子治病,陈大富带着妻子辗转了多个医院。全家收入主要靠他打鱼为生,妻儿都没有工作,看病花费高,这个救人无数的英雄,却没有向任何人开口。“总觉得不太好,还是得自力更生。”陈大富憨厚地笑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