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作文说明文春节【热门20篇】

导语:家乡的苹果树一年四季都那么迷人,我爱家乡的苹果树,更爱家乡勤劳的人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苹果树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170

作文

1000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我想要介绍的是我家乡的风俗。

阳光从稀疏的树叶照进房间,在房间里留下了斑斑点点的阳光,这就是除夕的开始。

大人们最忙碌的时间,也正是早上。大人们有的贴对联,有的包饺子,有的为年夜饭做准备,每家都会派一名代表去拜年,我们几小孩都会像跟屁虫似的跟着大人,这家收个红包,那家拿点吃的,格外兴奋。

到了下午,我们黏着大人拿钱买鞭炮,钱到手后,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去买鞭炮了,鞭炮的种类数不胜数,在货架上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令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什么刮炮啊,摔炮啊,冲天炮啊等等。等“大队部”到家时,已经接近年夜饭的时间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好热闹,大人们敬酒敬饮料,小孩子则狼吞虎咽的吃着饭,生怕比别人慢了半拍。年夜饭过后,辛苦了一天的大人们也该放松一下了。有的在麻将房里搓麻将,有的在厅里看春晚,而我们最兴奋的,无疑是收红包了,太爷爷,外公,二外公,四外公,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大姨,小姨的红包让人领到手软。领完红包后,我们就在外面放花炮,“砰砰砰”,“哈哈哈”,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流逝了。

新年即将到来的最后几分钟,大人们拿出烟花。在最后十秒倒计时,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10,9,8,7……”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着,我们的心情也是一秒一秒的激动了起来,最后三秒倒计时时,所有人已经做好了放烟花的准备。“3,2,1,0”,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一年的到来令所有人兴奋不已。烟花在空中华丽的盛开,像绚丽的花儿一般在空中绽放。烟花完美谢幕,这也算是为去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门前堆放着昨夜的烟花爆竹,人们看见的,只有一堆废纸,却不知道昨天这里发生了多么令人兴奋的故事啊,也许除夕的美好时光只有一天,但那美好的回忆却是永不磨灭的!

这就是我的老家风俗,我的老家就是江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初一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终于迎来了我们最期盼的日子,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这天,鞭炮声不断,好不热闹。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把一年的成绩和收获都分享给大家。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同孩子们玩耍……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幅画需要八十一天才能画完,不多不少,正好八十一天。这是什么画呢?

没错,这就是我家乡风俗——冬至“数九”图。“数九”,相传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

又是一年冬至,我和父母走在街上,打量着一旁的各色小摊,我们在一家售卖着九九消寒图的店铺前停下了脚步。这九九消寒图有两种:一种是双钩描红书法,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和“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字样;还有一种是一枝有九朵梅花,每朵有九个花瓣的梅花。最终,我们选了那幅九朵梅花的。

回到家,我们把那幅九九消寒图挂在了墙上,并且拿出一杆毛笔,蘸着曙红的颜料轻轻画在了一个花瓣上。画完后,我问爸爸:“数九这个习俗有什么寓意吗,为什么要这样呢?”

爸爸笑着回答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节日,而且特别有纪念意义在。只是小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画的九九消寒图,有意思多了,不像现在,都是买的。”爸爸面露惋惜之色。我也跟着叹气。

突然,我想到家里有毛笔,有墨汁,有颜料,不正好可以自己制作吗?我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因为之前学过国画,所以画起梅花来十分顺手,先蘸上浓墨,调和适量的淡水,在试笔纸上划了两下,见到色彩适宜,才放心地画起来。线条有疏有密,有的留白,有的浓墨重彩,当最后一瓣花瓣的那一勾完成后,我望向爸爸,他正在一笔一划地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字样,他把宣纸覆在打印好的样子上,用墨笔勾出他们的轮廓,让我感觉就像印刷的一样。

我们总共画了三幅九九消寒图,家里三个人一人一幅,在这样寒冷的日子,每人每天一笔,或欣赏,或调侃,既其乐融融,又书写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湖南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比如:鱼丸、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风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突然我看见今天理发店的人似乎异常的多,有些人宁愿排着队也不愿意离去。我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在今天理发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都要理龙头,我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缠着爸爸问个不停,最后爸爸被我问得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我说:“回去以后你问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二月二,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房把龙唤醒,然后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灰龙,早餐要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着院子撒一圈,传说是为了辟邪。”不知不觉中奶奶讲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嗯。

回到了家我又问爸爸:“除了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爸爸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你想不想听呀”我说道:“我当然想听了。”于是爸爸开个绘生绘色的讲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玉皇大帝大怒,于是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龙王实在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压到山底下,山前面还写了几个字:要想龙王出,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却没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却没有扎紧口袋,于是将黄灿灿的玉米掉了一地,人们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就这样救出了龙王。”

虽然这个习俗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代表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风俗习惯,而且还知道了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二月二,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而把过元宵节称为过小年。

按照钟祥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阻挡钟祥人过年的热情,到了腊八,过年的气氛就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妈妈就上街买好了干果与各种豆,到了第二天就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腊八粥,虽然没有别人做的专业,但细闻,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腊八后,便逐渐进入了准备年货的高峰,钟祥人称办年货。那个时候,人们碰面时,一般都会相互问候一句“年货办达怎么样达?”年货包含的种类很多。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菜肴,像钟祥大部分地区人们春节必备的几道菜,如蟠龙菜、鱼、蒸肉、香肠、鸡、圆子等,一般都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瓜果点心,什么脐橙、苹果、芦柑、瓜子、饼干、糖果之类自然就不用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样钟祥传统的特色点心:交切、酥糖、花生糖、银片糕、金麻果、糖片子等。

眼看春节一天天地临近,到了腊月二十五、二十六,是炒花生、炒蚕豆、炒米子的时候。事前需要准备干燥的河沙,炒的时候,根据锅和要炒的量的大小放适量的干沙于锅里,与花生等一起炒。炒的顺序是先炒蚕豆,再炒米子,最后用余火炒花生。这种土方法炒出来的炒货,香脆可口,味道绝非烤箱等方式做出来的可比。需要注意的是,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忌炒花生、蚕豆等,民间有“七不炒、八不闹、九的炒了惹强盗”的说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钟祥有“初一拜父母,初二走丈母”之说,至于我倒无所谓,反正跟着妈妈走就对了,拜年我最有经验了,见人就喊“恭喜发财”总之“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人民票!”

元宵节,钟祥叫小年,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天要吃汤圆的。

怎么样,这就是钟祥的春节,热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小小的村子,还是广阔的城市,一年到头,终究会有许多次庙会。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南乐的仓颉庙会吧!

红锦金缎交织在一起,悬挂在路旁的建筑上,一盏盏如同红日般的灯笼,一个紧紧挨着一个,将水泥房屋连成的朴素街道点亮,好像是花儿们被灯光叫醒,一个个纷纷探出小脑瓜,汲取阳光雨露……

一阵阵叫卖声悄然响起,小贩们在地上铺上了一块块布料,摆下了自己售卖的物品――小木刀、风筝、冰糖葫芦、火龙果……等小玩意儿和吃食,各种吃食无处不见,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人表演起了精彩绝伦的节目,像什么胸口碎大石、喷火、大变活人、踩高跷。还有人表演起了豫剧,京剧……让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各式各样的表演,恨不得如同二郎真君一般,生出第三只眼睛。又想分身成十几二十个人儿,一人看那么一个节目,大饱眼福!

还在那众多的节目之中,我最喜爱的就是踩高跷表演了!几位叔叔阿姨穿着各色的衣裳,踩着精心雕刻着高跷,脸上洋溢着欢笑,一脸的喜悦。当时,人们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那块小小的表演场地,我也是挤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才看看到了最前面。

看着技艺精湛的艺人们,我恍惚觉着自己来到了电影院中,眼前是有人在放电影呢!情不自禁的把手中的糖葫芦咬进嘴里,对艺人们的称赞也随着酸酸甜甜的红山楂入口,吐露了出来,为他们鼓掌喝彩:“这些表演艺人真是好生厉害呀!”突然,一个艺人是出了什么意外,往下倒去。我猛的一惊,眼睛直直的盯着,想要看到奇迹发生,又在心中为那为艺人祈祷,希望他不要摔伤了。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位艺人经不慌不忙的一抬腿,又站了起来,继续灵活着走起了高跷。而人们也卖力地为他鼓起掌来,滔滔不绝的对那位艺人的技艺表示称赞。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庙会,只剩下花朵在清风吹拂下翩翩起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春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老规矩,我家乡湖南娄底的人们从腊月起就开始准备过年。

在大家眼里,吃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环。腊月初八,人们都开始杀年猪,挂腊肉、腊鸡、腊鸭、干牛肉,像要过冬的动物一样储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起,开始有了炮声,春节的热闹气氛也传播开来。

我家乡有一句俗语:“二十七杀腌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家家有”。这讲的也是春节前准备的景象,在我看来,做糍粑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糍粑的原材料是糯米,先用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拿出来蒸熟,便可开始打了。先在地上放一个石臼,用我们家乡话叫“刷兜框”,有两个人每人拿一个实木做的“粑棰”,两个人双手持棰,交替着打,两人嘴里喊着“一,二”的号子,小孩子也在一旁围观加油,好不热闹。打烂之后,由姑娘们来完成完善工序,她们将糍粑放入有图案的硬板中——上面大多刻着“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字样。将硬板使劲往下压,糍粑便做好了。

到了除夕,炮声更响了,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热闹的气氛也更浓了。在夜晚到来前,我们要做一种我家乡独有的食物——丸子,这丸子分两种,一种是“雪花丸子”,先搓一个肉团,再放进一个装满米的盘子里,旋转盘子,肉团便沾满了“雪花”;另一种则是“炸丸子”,做法是直接搓一个肉团,并将它放进滚烫的油锅中炸。这两种丸子风味不同,前者香糯可口,后者则外脆里嫩,一咬下去肉汁溅出。我更偏爱于炸丸子,我总是在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拿几颗,到了真正吃饭时,炸丸子总是少了很多。每当吃到这种食物时,独属于我家乡的味道便萦绕在鼻尖,口中的幸福感直达心间。吃着年夜饭,看了春晚过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祭祖。先在家门口请“天地菩萨”,再到家里面摆起“三鲜酒礼”,目的是保佑来年“人兴财旺,五谷丰登”,在爷爷奶奶说完一些晦涩难懂的话语之后,就开始放炮,然后开始吃“守岁饭”,吃完后便睡觉了。

正月初一早晨,大家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我们家乡有个规定,大年初一早晨必须在六点前吃完开年饭,放完开年炮——炮至少要有一万响。之后便是拜年,“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初一是儿女给父母拜年,初二丈夫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初四给其他亲戚拜年。于是,每天外出拜年的人不同,留在家里等其他人拜年的人也不同。

我们家乡初一到初五要舞龙,小龙13人舞,大龙15人舞,每人手中抓一根木棍将“龙”举起,舞出各式花样,龙的样子栩栩如生。关于这舞龙,还有件趣事,在我爷爷年轻时,他在橡胶厂里当厂长,到了过年的时候,橡胶厂请人来舞龙助兴。我们家乡舞龙有个规矩,舞龙时有人在旁边放炮,炮声不停,舞龙不停。舞龙时,橡胶厂的员工们在一旁放炮,厂里储备的炮放完了,再去外面买炮放。围观的员工们看得不亦乐乎,舞龙的人舞得苦不堪言,有些人都快坚持不住了。一旁的一个老大爷见状,连忙将身上的马褂脱下,草草地往腰上一系,便去接替坚持不住的人。但舞着舞着,老大爷腰上的马褂居然掉了下来,老大爷的脚被马褂绊住了。这一绊,可就坏喽!只见舞龙的人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全场哄堂大笑。

到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唯一的活动就是吃元宵。这一天也算是春节的终结,这一天炮声渐渐消散,春节的气氛也逐渐散去,但家乡春节的热闹还停留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我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这是我留恋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题记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风俗,我的家乡武汉的风俗也数不胜数。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黄陂区的僵狮子。

一次元宵节时,我来到黄陂那里正在举行僵狮子的活动,那里人山人海,围着一大群人,看不到人的边际我的人群中小心地穿梭着。鞭响越来越近,越向前越是震耳欲聋,夹着锣响,终于到了前面。舞狮人身穿红色的衣服,头戴一个狮头,狮头的样子很狰狞:白色的獠牙,黑色的巨大眼睛,像铜铃一般,黄色的鼻子,脸画着各色的图案,有些小孩子差点吓哭了,一个人在里面操作,时而跳动舞狮人身穿红色的衣服,头戴一个狮头,狮头的样子很狰狞:白色的獠牙,黑色的巨大眼睛,像铜铃一般,黄色的鼻子,脸画着各色的图案,有些小孩子差点吓哭了,一个人在里面操作,时而跳动,时而俯身。锣敲的越响,舞狮的人们越看越热闹,聚来的人越来越多,一阵接一阵的人潮涌动与那狮子遥见辉映。有的人在人群中上下跳动,仿佛自己也在表演,还有人一阵阵的鼓掌喝彩,有人高举相机,有的人露出开心的笑容。狮子在背后有一条披风般的丝带,狮子边跳丝带就舞动,有时一只狮子在你面前张牙舞爪仿佛展示自己有多威风,锣声不绝人们的心情越发激动了。僵狮子也叫将狮子,实际叫将军石狮,子发源于武汉地域,也代表一种祭祀启平安的愿望,僵狮子在传统舞狮中加入了神的色彩,那狮子的表现怪异,其他地区的舞狮非常有精神,僵狮子也叫将狮子,实际叫将军石狮,子发源于武汉地域,也代表一种祭祀启平安的愿望,僵狮子在传统舞狮中加入了神的色彩,那狮子的表现怪异,其他地区的舞狮非常有精神,狮子仍舞着,人的心情高兴到了极点。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这么多的习俗组成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繁华依旧。

锣声喧天,炮声不断,我看着舞动的僵狮子许下美好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春节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我们家乡春节规矩,春节就在除夕就开始了。就在这时,是我们村最忙碌一天,家家户户都赶得去买年货,还有最重要事是,帖上对联与门神了。到了晩上,家家户户都点着微弱烛光,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不能睡觉。这一夜中,除了很小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那些小孩子们就在放鞭炮;那些大人们也忙着准备过年事情。到了晚上+二点了,突然,“呯,呯,呯”声音把刚睡着小孩小吵醒了。喔,原来有户人家在放大鞭炮……

腊月二十六,大家更忙了。-定要大扫除-次。

到了元宵节,是我们村最热闹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最欢喜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有一些嘴馋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缝家节,都有机会,这就是我家乡风俗习惯。

一瞬间,我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事了。我真是流恋不忘这个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春节300字作文分享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我老家在河南虞城县,我老家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老家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老家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家乡的春节小学作文450字_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热闹的要数春节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春节。

一喝完腊八粥,人们就开始忙活了,小孩子们就眼巴巴地盼着年三十的到来,因为一过年就有压岁钱收,还要包饺子,放花炮。我最喜欢的,也是人们最期盼的就是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里面有小品,相声,舞蹈,曲艺等各种各样有趣的节目。做了这么多事情,你一定想知道这春节是怎么来的吧,!听妈妈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头年怪,每到年末的那一天,年怪就会出来吃小孩,人们都非常害怕,就带着老人和小孩四处逃命,有一个老人听了以后说:“放心,我会赶走怪物!”人们都劝老头快逃,可老头就是不听,人们没有办法,只好留老人一个人在村里,到了晚上,年怪来了,他见只有一户人家的等亮着,打了个冷战,这时,老人从院子里出来,穿着红衣服,墙上贴着红对联,年怪见了,往后退了一步,老人又放了几个炮仗,年怪最怕见红色了,又听见炮仗声,吓得逃进了深山.第二天人们回来,见老人没事,非常惊讶,老人把赶走年怪的经历说了一遍,人们知道了,再也不害怕年怪了,于是就留下了过年贴对联,防炮仗的习俗,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称为过年,后来又因为是立春以后的节日,所以又叫春节。

原来春节是这样的呀,我相信我们的春节会越过越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阵淡淡的粽叶气息萦绕在我的心间,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灵上跳舞,袅袅的炊烟慢慢地散开……回忆起那个粽子包裹着的温暖,宛如栀子花在指尖上绽开了。

我的家乡在上海奉贤,端午节里,家家都会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节是个什么节气,只知道每逢端午节全家都会去奶奶家吃粽子。当我渐渐长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节,博学的老爸都会给我普及很多知识。还是穿越到战国时期吧!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敌的攻击,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就诞生了。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食物,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在我的记忆里,作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长包粽子的——谁让我嘴馋呢!我总是对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枣粽子念念不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包粽子。于是端午当天我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早早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准备好提篮带上我,从原材料开始准备。我和奶奶两个人去家门口的小河边摘芦叶,这是一大片的芦苇地,在一片片的叶子中,我彻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样的叶子才是最适合包粽子呢?奶奶边摘边告诉我,要挑选叶子上没有黑点、没有枯斑、甚至连一个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鲜翠叶。我于是跟随奶奶的脚步,信心满满地开工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几片好叶子,可是被我摘下来的一瞬间就不小心碰坏了。奶奶转过头安慰我说:“阿妹,不要紧的,奶奶小时候刚开始摘芦叶也这样,摘多了就有经验了。”我又尝试了几次,总算摘得几片自己还算满意的芦叶,回头一看奶奶已经摘满了一篮子。我热得满头大汗,脱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粽叶。我也就在灶台边,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来。奶奶边准备材料边帮我披上脱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准备好了没有?”我焦急又无奈地喊道。“好了,快点来吧!”我兴奋地蹦了过来,只见奶奶娴熟地把一张张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尖锥裹成三角状,然后先放一把米垫底,再夹一个蜜枣放进粽叶里,随后用手抓一把米洒在馅上,再把米压密实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叶把预留那段的粽叶盖在米上,这样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想把一个粽子裹起来可真不容易,奶奶腾出一只手抽了围兜里的一根线,一头用牙齿咬住,另一头就开始在粽子上绕来绕去,还没看明白情况,眨眼间就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就这样诞生了。“我也要包!”说罢,奶奶教了我一个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压、一裹,不一会儿我就在奶奶这位“粽子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一个小故事,叫年除夕的故事。年是一个小朋友,夕是一个怪兽,夕来到人间捣乱,年跟夕的一场大战就开始了,后来,夕被年打败了。过年由此被产生了。

春节是我们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大人们一到春节就最忙活了。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过年好、春节好!

说到过年,我就兴奋,仿佛浑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从腊月二十起,人们就忙着办年货,准备过年的东西。

过年,我们这里的习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穿上新衣服、新鞋了。在年三十这一天,我们要要贴对联、放鞭炮。晚上,一边吃着各种各样馅的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第二天,走亲访友拜新年就开始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可以和同龄的兄弟姐妹无忧无虑地玩个痛快。

这一天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这一天我们不用写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啊,我多么懊恼我的口拙,不能把我的感受全部说出来。我只能说家乡的春节非常美好,我已经说了我家乡的春节,那你家乡的春节是怎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我们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吗?——春节。说到春节,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里的春节别具一格。

到了腊月初旬,我们就已经闻到了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到了腊月二十四,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年,这一天是要吃好的,还要放鞭炮,非常热闹。这一天白天,我们男的要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而女的就去做饭、做菜。

过了小年,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一些用品了,例如:小孩的鞭炮,吃的菜,还有那打发小孩们的一些糖、方便面……这几天是人们最忙乱的时候,虽然忙,但是他们的心里依然是开心的。但我们小孩什么都不做,整天吃喝玩乐。

年的脚步近了,更近了。

到了过年的一天,这天早上不是女的起来煮饭,而是男的起来煮饭吃。所以早上全部都是男的先起来。连一二岁的小孩也要起来。这一天仿佛天黑的快一些,刚刚擦黑,鞭炮声就响起来了,有的地方还响起了锣鼓声。漫天的鞭炮,把天都映成了彩色。

晚上,饭煮了,我们就去吃饭。吃了饭我们一家人就在一起团圆守岁,大人还要开压岁钱我们小孩子的。饭后,我们小孩子就拿出珍藏许久的鞭炮,开始乐欢天。晚上充满了嘻嘻哈哈,给春节增添了几道韵味儿。

这一夜,灯火通宵,鞭炮声不断,有很多人都是不睡觉的。

春节及时往日幸福的总结,又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的家乡优秀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一定知道,过春节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门,还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的玩几天。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小朋友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小星星”……小朋友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祝贺大家春节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家乡习俗作文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风俗小学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多,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在我的家乡,一直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初一必须要早起,也就是我们那边说的“赶早”那天,我们都要在六点钟之前起床,并且还要尽早吃完早饭,在大约八点的时候就要出去拜年了。而在初一的前一天早上,也同样的要“赶早”,但是不去拜年,这天的“赶早”似乎是在为春节准备。

所以,当我爸爸在叫我起床的时候,还不到六点钟,这大冬天的,怎么起得来。可能有人又要说了,我每天都是六点起床啊。那也没错,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六点多就起来了。

可是不一样的是,在二十九和三十的晚上,几乎是睡不着的,深夜时一直会有鞭炮在响。特别是十二点的时候,放鞭炮的声音简直都可以把屋顶掀翻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怎么还睡得着。没有办法,最后我都是会被拉起来,不过吃完早饭后还是可以再睡一觉的,距离拜年的时间还是有一个多小时的。每次我就趁着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继续睡觉,真不知道他们大人哪里来的精神。

在这之后,我们将会出去四处拜年,同时家里还会留下一两个大人来迎接别人来拜年。四处拜年收红包是常见的习俗了。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在我们家乡,拜年是有些讲究的,首先需要在拜年对象的家们口放鞭炮,几家有时候碰在一起,当然就一起放鞭炮。等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完之后,就可以进入别人的家里去拜年了。每当去别人家里拜年,收红包,我都会觉得我的早起没有白费,我的努力换来了红包,总是会感觉心里十分开心。

春节虽然要遭遇“噼噼啪啪”的鞭炮的折磨,还要“赶早”弄得我没有一点精神,不过能收到那么多的红包,也能够弥补我心中的那种不快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老爸高高兴兴地出去放焰火。

走到门外,我抬头看见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焰火。我正看的津津有味,老爸笑着说:“别关顾着看,我们也来放焰火吧。”我连忙说:“好呀,好呀。”老爸从袋子中拿出“降落伞”,放在地上,点燃火线。火球冲上了天,炸开了,向四面散开,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接着一个个橘红色的“降落伞”从天而降,好像一个个小蘑菇,美丽极了。我看到老爸放的焰火很美,就对老爸说:“也让我来放一个吧。”老爸笑眯眯的说:“当然没有问题了,但是要注意安全。”我高兴极了,我连忙拿出一个可爱的“小蜜蜂”,照着老爸的样子,点燃了火线。只见一团火球旋转着上升,然后散出许多黄色的火星,真像一只只小蜜蜂,扇动着黄色的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小蜜蜂不见了,心想:小蜜蜂应该去找天上的嫦娥姐姐了吧。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真盼望明年能再放焰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所有学生盼望的节日,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会留一些作文作业,您是否还在为怎样写作文而苦恼,以下是考试吧为大家整理搜索的关于春节风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春节是我们我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我国人而言十分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风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老妈。

我看见老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风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风俗和规矩啊?”老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先,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风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此刻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日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日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这日我的收获太大了,明白了很多过年风俗的知识,但是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风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