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的四大丑女分别是谁(汇总20篇)

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开学吧小编为您分享古代的四大丑女分别是谁,欢迎阅读!

浏览

4919

作文

1000

关于古代哲理小故事3则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莫问前程

【战国】郑詹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君之心,行君之事。”

——《楚辞·卜居》

【背景介绍】

楚国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却受到奸党的陷害而被放逐他乡,连着三年都不能见到楚王。屈原心中一片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于是就向太卜(负责占卜算卦的官员)郑詹尹询问自己的前程。

屈原问道:“我到底该如何?是该为国家尽忠,还是为名利奔波?是该仗义执言,还是苟且偷生?是该洁身自好,还是同流合污?是该像骏马一样昂昂千里,还是像水鸟一样泛泛波中?是要与鸿鹄比翼,还是与鸡鸭争食?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郑詹尹回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君之心,行君之事。(一尺虽长,但有时却会觉得它短;一寸虽短,但有时却恰恰觉得它长。先生自然不必多虑,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做你想做的事就好了!)”

【随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长长短短谁又说得清?郑詹尹并没有给屈原答案,其实屈原也不需要答案。

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去算命的,因为去算命本身就意味着向命运屈服,而只要向命运屈服,就难免受到命运的捉弄。

燃起烛光

【春秋】燕相:“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背景介绍】

春秋时候,有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宰相写信。因为天色已晚,他便对仆人说:“举烛”。由于他写得太专心,将这两个字也写在了信里。

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后,看到信中莫名其妙的“举烛”二字,很是奇怪。经过一番琢磨,他才恍然大悟,解释道:“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举烛就是要提倡清正开明的政策,就要任用贤才!)”于是他带着这封信向燕王禀告。燕王一听也很高兴,于是就按照“举烛”的理解任用贤才,实行开明的政策,居然也把燕国治理得很好。

【随感】

燕国最终能实行开明的政策、百姓能安居乐业,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燕王乃至燕国全体百姓的品德、智慧和福报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其实,早在这封信到达燕国之前,燕国的烛光就已燃起。

人师难遭

【东汉】魏昭:“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

——《尚友录》

【背景介绍】

东汉著名的博学大师郭泰,自幼刻苦学习,博通经史,且为人刚直。其众多弟子中有一个来自陈国的青年叫做魏昭。

魏昭初次见到郭泰,就拜倒在他脚下请求道:“晚辈愿跟随在先生的左右,洒扫服侍!”郭泰说:“你应当到课堂上好好地读书,大老远跑来跟着我做什么?”魏昭答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能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见,但是能教会如何做人的老师太难得了。我愿意用自己纯洁的本质,来接受先生的熏染!)”

于是郭泰就收下了这个侍者。一次,郭泰生病,几次三番为难魏昭,魏昭都没有一丝怨恨。郭泰这才说:“我过去只是知道你的容貌,而今天知道了你的心。”从此,郭泰就把魏昭当作了真心的朋友。

【随感】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但是个人的熏染,若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恐怕很难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分别的滋味作文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原本阳光明媚的一天,在今儿的太阳却显得特别刺眼,一不小心就能把眼睛灼伤。

这天是妈妈离家去外面打工的一天,我是又开心又难过的。开心的是我不用再受到妈妈的训斥与唠叨,难过的是要好一段时间不能见到妈妈了。

妈妈这天把行李收拾起来这时我们都在吃饭。这件事被妹妹看到了。便连忙跑去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我要出去一段时间,你在家要乖一点,要听爸爸的话。如果你听话就给你带好吃的,如果你不乖的话就把你最心爱的玩具给扔了。”妹妹听了这话立刻说:“可是我也想去呀。"一下子哭出了声。妈妈惊慌不已,没办法就只能说带上小妹。

这是我的眼泪一不听话的流了下来。为了掩住眼泪不让爸爸妈妈看见心疼和不舍,我便一个人悄悄地躲进了卫生间,终于,这一刻眼泪似决堤倾泻下来,止也止不住。

爸爸发现了便说了出来。一起和妈妈安慰我,可是就算我最想停住泪水也没法子了。最终爸爸决定先送妈妈和妹妹去了,这让我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分别的滋味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学阶段,我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分别,然而,现在我和同窗四年半的同学马上也要分别了。

在我二年级时,我与一起朝夕相处了一年半的同学说了再见。如今,马上就要小学毕业的我又即将再次分别。

还记得我在那所学校上课的最后一天,我在走出教室的一刹那,仿佛一切都凝结了;同学们不动了,老师也不动力。大家纷纷向我投来依依惜别的目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那我曾经走过成千上万次的操场,虽然已经是冬天,但操场的边缘依然挺立着。我左边是长长的楼道,走到尽头就是长长的楼梯,从未这里望去,就好像是一幅相框。学校旁边的马路上不时传来嘈杂的喇叭声,我回想起当年与同学们的快乐时光,不禁有些悲伤。此时,夕阳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映得地上的磁砖变成了金色的,窗户变成了金色的,白色的门变成了金色的,黑板变成了金色的,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金色的。

虽然已经四年过去了,但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天下没有不聚(此处不是录入错误哦,原文就是这么写的,呵呵)的宴席,但有缘终会再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分别的

全文共 1635 字

+ 加入清单

没想到今年的冬季,格外寒冷,天还飘起了雪花,惜别两年后,再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风中飘雪,再一次重逢,仿佛预示着下一次的分别,人有悲欢离合吧,这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谁也不会预料到这一切回来得很突然。这本是很平常的一天,像往常一样,下了上午的第四节课了,同学们带着饥饿的肚子,正要去吃饭时,班主任进来了,表情很严肃,看不到一点儿阳光,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寂静了下来,没有一点想发牢骚的冲动,于是都呆坐着,我探了探头向窗外望去,只见他静静地靠在教室外的扶手边,面无表情的,我感到有些不对,心里有了一点不好的征兆。

班主任动了动眼镜,咳了两声后,便开始说话了,“下面告诉同学们一个不好的消息,实在是很遗憾……”话语很是凝重,“XXX同学以后可能不能再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我的心猛地一震,像识别针扎了一下,仿佛定在了那里,老师之后说的话,我听得模模糊糊的,但也大致了解了这个事情——他要转学了。

班主任说了一些原因后,他便走了进来,低垂着脸,不见了他往日的欢笑和幽默,只留下一点感伤。他上了讲台,将在这里和大家道别,还是他平时的声音,却是另一种感觉,他简简单单的讲述了他离开的原因,和对大家的祝福后,哽咽了一下,向大家鞠了个躬,便退到黑板旁,静静地倚着,用他的衣袖拭去眼角的泪珠,教室里已经可以清晰的听见抽泣声了,我强忍着,不想让自己流泪,也不刚悄悄回头看看其他同学,担心看了以后我会情绪失控……于是我低下了头,用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班主任又说了几句话,随后便提意用班歌来为他送别,于是,那充满着希望和追求的旋律在教室响起,却只听得见悲伤,他在这音乐声中,禁不住再次落泪了,触景生情,音乐也是如此。我仍是低着头,不敢开口,只是静静聆听着,那曾经我们的梦想和追求。歌声止,抽泣声愈多了,我强忍着却无能为力,也许是这份情感太真切了,在这寒冷的严冬,我只觉得我的脸颊淌着泪珠,却寒冷在心里。

放学了,却不见同学争着向食堂奔去,同学们围在他的课桌旁,或者是拉着沉重的步子走到教室外去,搭在扶手旁,想让寒风洗去脸庞上的感伤,但也无济于事,逝去的终将会逝去,谁又能奢求呢?我独自坐在座位上,不经意地抹了一把眼泪,随后便向人群那里望去:他没有再哭,但眼圈仍是红的,周围的同学亦是如此,我隐约听到了班长在开导他,我想走过去和他拥抱,然后告别,看着人那么多,我便暂时放下了,起身走了出去,仰望一下天空,铺着淡淡的一层浮云,无法寻觅到冬日里的阳光。我走在校园里,忽然想起了那很小时就开始唱却不懂得意思的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很少经历痛苦的离别,知道现在才真真领悟到这字里行间的真谛,只可惜此时笛声的伴鸣和拂柳的依恋,我只得独自“静享”这份心酸了。我不经想起了以前,想起了我们相处的四个月,仿佛浮游于天地,却又那么的珍贵:军训时初见他的诙谐幽默,艺术节时我们一同畅想班歌,甚至就是昨天,我们还在一起说笑,畅谈理想和抱负……现在都已成为回忆。虽然和他算不上是密友,可同窗四个月,这个缘分也值得留念。

我再次回到班上,人少了许多,大家也都没有再哭泣,他在座位上清理着东西,有些人也在一起帮着忙,拿着自己临时的准备好的纪念品,送给他,作为我们曾经相处的见证。一个同学取下了挂在墙上的班级合影,递给了他,我看着那张照片,我们大家都笑得很灿烂,他亦是如此,那些过去的欢声笑语将会永远地可在他的心中,曾经我们来到这个班,一同在攀登碑下立下豪言,一同为我们的目标而奋斗,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楚……我想,即使我们不在一起,这些誓言也永远不会改变。

他清好了东西,走在校园里,我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他回过头来,我带着信心,简单的说了一句:“再见……”,他向我挥挥手,点了点头,便就此分别,我看着他的背影,即将消失,我想,分别是人生的常事吧,这都是无可避免的,与其痛苦不如静享,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他祝福着……

彼岸花,看一眼就够了吧。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那一刹那间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祠堂大门对联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1、联科彰史册,铭壁培家风

2、仕宦元明清三朝精忠耀国史,奠安登莱海千秋德业振家声。

3、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4、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5、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

6、二姓合龛对联余庆堂联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7、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8、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9、落道公式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10、生,老,病,死,苦。

11、氏族联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12、绳其祖武,佑我后人。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13、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14、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15、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16、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17、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18、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19、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20、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21、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22、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23、福星高照栋孙,礼乐幸来紫阁。

24、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25、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26、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27、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28、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29、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30、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31、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32、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33、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34、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35、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36、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37、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38、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39、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40、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41、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42、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43、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44、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45、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46、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47、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48、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49、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50、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分别的作文:说一声再见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是最值得我们怀念的一个学期,我们可能每个人都不想离开,但我们必须离开。因为,人总要更进一步。

或许,分别了,以后就永远见不到了。关于我们的,某些人,某些事,也只能被我们埋藏于心中。时间久了,也许就淡忘了,到我们老了,曾经最好的闺蜜的名字也记不住了。分别时的场面,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可能是欢笑声一片,庆祝自己即将毕业,可能是泪水连连,因为大家即将分别。在一起六年的我们,早已彼此产生了感情,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每一个人,都是家中的一分子,少了任何一个人,家里就少了一种声音。

我们爱她,就是这个我们生活了整整六年的六(5)班,我要大声告诉她,我们爱她!运动场上,我们一起呐喊,声音可以穿透云霄;活动课上,我们携起手来,可以拼成一个大大的圆;我们团结,我们热情。我们知道,我们失败,是因为汗水滴的不够,只要我们努力,同样可以跨越高山,看见鲜活生动的日出!

在这即将分别的最后时刻,我要对你,我最爱的班级,再说一声‘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分别作文:《小离别》观后感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小别离》不仅剧情写实,还将为观众带来不少正能量。黄磊饰演的方圆就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丈夫界楷模”,讲究教育平等,尊重孩子。一方面希望女儿能够出国留学获得更好的教育,一方面又担心女儿过早离开父母无法适应,为此而感到纠结。角色设定与现实中的黄磊非常贴合,剧中的很多台词是他的即兴创造。海清作为众人熟悉的“国民媳妇”,对于现实题材角色的把握非常精准,她饰演的童文洁是职场上的女强人,也是家中严厉的母亲,与她自身的性格非常相近。自然、真实、不做作的演技发挥,令观众非常舒服。已经为人父母的两位演员在《小别离》中带入了自身生活中的感悟,此前公开的哭戏片段已经“震惊”一批观众,吸引了许多路人粉。朱媛媛、韩青、汪俊等中生代演员已经用演技征服了许多观众,此次出演倾注了大量真实情感,展现的不止是戏路,更是真实的内心,剧集的品质自然有保证。

15岁的“小戏骨”张子枫在剧内外都是到了初中的年纪,与剧中的方朵朵有着同样的成长烦恼,是抓住一切拍戏空档学习的学霸,紧张程度不比剧里小。高二的胡先煦已经度过了中考,发挥男孩子的特性把调皮的张小宇演得活灵活现。赵今麦本人与剧中的琴琴一样乖巧听话,演绎了勇敢说出自己想法的精彩反转。客串饰演朵朵同学的少年偶像团体TFBOYS在《小别离》中本色出演,炫世纪组合乐队是校园明星,光鲜背后也要面对学业与音乐梦想的双重压力。不同于以往家庭剧中的孩子角色,剧中的各位小大人拥有自我意识,会用功补课、也会改分数、偷看演唱会、顶撞父母……生动还原了青春期的学生形象,小鲜肉们的演技让人惊喜,获得片场一致认可。

该剧演员阵容不仅华丽,而且能满足全年龄段观众口味。王姬、邬君梅、高明、江语晨、陈数、宋晓英、王维维等一众实力大咖的倾情加盟出演重要角色,也令剧集增色不少,全体演员共同给观众献上真正“走心”的国民大剧。今晚《小别离》隆重上演,一起品味多样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廉洁小故事12、我以不贪为宝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

全文共 1646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欢迎阅读语文迷小编为您分享的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6】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7】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8】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10】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11】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12】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6】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7】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8】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0】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21】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2】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3】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4】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2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6】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27】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0】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3】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3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6】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3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4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4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2】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3】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54】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55】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56】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7】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9】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6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顾恺之给母亲画像古代名人故事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他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的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顾恺之从小死了母亲,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 说的画,一天画不像画两天,两天画不像画三天,一定要画像了为止。”

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精心作画,画好了就给父亲看,看了以后再改。

渐渐地,母亲的像居然有几分相象了,但就是眼睛画不好。顾恺之便继续用心琢磨,一年过去 了,两年过去了,这天,顾恺之把再次画成的母亲像给父亲看,父亲竟然看呆了,说:“像了,像了,太像了,眼睛特别像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分别的作文600字:又是一年离别时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正是我们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季节。原本是快乐的我们,面对离别,又多了一份惆怅。

初三的生活,即将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六月结束。

在这个初三的生活中,虽然感觉到很短暂,但我们也很幸福,因为生活中笑声常常与我们相伴。

在这笑声中,我们的友情在慢慢加深;学业在逐渐长进;困难在被悄悄克服;隔阂却在渐渐消除……

在这个即将分别的六月,是那样的热,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烤着大地,空中没有一缕风,死气沉沉的热,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在这个分别的六月,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

还曾记得:曾经关爱你的那些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篇文章,感动你的那份情……

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回想起老师的那一个眼神,朋友的那一句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这些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在那即将分别的六月,回想起在一起的种种事情,都让我们激动不已。

但面临分别,我们的心里充满惆怅,在心里总是想着,以后还会不会再见,以后还有机会在一起回想往事……

“离别”意味着告别,分手。告别我们那时的粗心,我们会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渐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启新的征程。

青春,正是“中学生”——我们,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季节,唉!大家面临着又是一年离别时,离别这初三的生活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西昆体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兼学唐彦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特征:1.不说破,所谓“不说破”,原是禅僧接引的主要方式,其实质就是要在阐释教义时,避免说破。因此,“不说破”原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避免正说,辗转说明;二是追求文字技巧。为了实现“不说破”,又使用“转语”、“代语”和重“用”而轻“体”的方式实现。2. 转语、代的运用,转语、代语是西昆体“不说破”特征在修辞上的表现。诗文中使用转语、代语的现象,在宋初较为普遍。陆游说:“国初尚《文选》 ,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骚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辉,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在宋初文坛流行达四十年的昆体,其诗歌创作中也有大量的转语、代语的运用。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兼学唐彦谦。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 ,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 ,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 。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西昆体诗虽孕育于宋初馆阁唱和之风,但不能说是贵族文学,其代表人物杨亿风骨清亮,具有独立于皇权的人格意识,在他身上显示了宋代士人典型的气质人品;西昆体与白体,不仅对立,而且相互渗透、并行发展,故它实际上是白体、义山体、唐彦谦体混合的产物,一方面重视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符合宋代文化的内转趋势,另一方面使白诗和晚唐诗的讽谕精神在馆阁唱和这一特定创作机遇中得到了传承;杨亿咏史诗的规讽之意,以及他的咏物、咏怀诗中的个人感怀,可称盛世哀音。 因此,西昆体不仅仅是对晚唐诗风的“简单复归",它为真正的"宋调"的成立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西昆体作为宋初三体之一,在宋初诗坛独领风骚四十年,后来备受北宋诗文革新人物批评,并被“江西派”所取代,但其文学地位和对宋诗的发展流变皆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的辉煌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密密麻麻的雨幕,似乎掩盖了一夏天的燥热。总算有些清凉透过来。翻开那一张张尘封的历史,我要去寻找古代辉煌

长城到底有多长?长城从嘉峪关,横跨到山海关。总长度竟然约五千多公里!这不一般伟大的历史建筑,更包含了中国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智慧和理想!长城是一部辉煌的作品,她就是我要寻找的历史的辉煌。

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长城上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却不真正地了解长城。当年秦始皇,动用自己的几千万臣民,用一颗颗巨石垒起来的!不知道累死了多少人,饿死了多少人,只为了为中华民族奠定坚实的基础。长城上的战火和硝烟,已经化为一段尘封的往事,更是历史的辉煌。

几千年来,人们只是记住了暴虐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却忘记了当年他亲手创造下的历史奇迹。他先是费尽艰辛,从单薄的几个人,到几万人,最后甚至创建了几十万人的团队,军队。一鼓作气吞并了六国。真是一代枭雄啊!紧接着,他又把人类的建筑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坚强,这样的有毅力,这是一段历史的奇迹!

是生下来,还是死去?汨罗江畔,你这样扪心自问。君主昏庸无道,过度的亲近小人。而是远离你们这些忠诚,荒淫无道。国家形势危急的如鸡卵,随时都有破碎的可能。——支离破碎。身为一国的臣子,你劝说无数次,却毫无作用。

君王无道,把你却放逐了。你用一句话形容了,当时自己的心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国的忠诚,如此的体察民情,实在令人钦佩呀!汨罗江盼,你陷入了沉思。我的死,是否能换回来,国君的醒悟呢?我的死,是否能让国家更加坚固呢?我宁愿一死!于是纵身一跳,那朵朵的涟漪,融合了你对祖国的深情,冒起的气泡,可是你作为臣子,应尽的职责!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用粽子,龙虾等等,纪念你。却毫不介意,当然你做下的贡献,和那辉煌!

无论是你,还是秦世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翻开历史画卷,你们都是历史上的辉煌!虽然你们有些缺点,但也掩盖不了你们当年的雄心壮志。一代枭雄!

寻找那历史的辉煌,或许给思维一片空间,变得明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大全

全文共 14831 字

+ 加入清单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大全,欢迎阅读。

1、 科学巨匠祖冲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家和机械制造家。他所创制的《大明历》,确定一年为365.2428天(与现代科学确定的只差50秒),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祖冲之还和他的儿子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后人称之为“祖氏原理”。于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岁。

2、 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前秦苻(fu)坚讨伐东晋,其先锋部队被晋军击溃,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在秦军撤退之际,秦军中有人疾呼:秦军败了,秦军大乱,晋军乘胜出击,大获全胜。侥幸逃脱者丢盔弃甲,连听到“风声鹤唳(li)”也以为是晋军到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3、 顾恺之: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4、 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5、 公元604年,杨坚次子杨广,弑父杀兄夺取皇位,是为隋炀(yang)帝,公元617年,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立代王侑(you)为帝。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隋朝灭亡。

6、 决战玄武门: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7、 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

8、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bo)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9、 玄奘(zang)西游取正经:公元627年,陈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大小110各国家,到达佛教圣地—天竺,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带回佛经600余部,著《大唐西域记》。

10、 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天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11、 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12、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13、 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14、 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15、 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16、 “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17、 “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18、 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19、 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20、 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21、 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22、 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23、 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24、 “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25、 “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26、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27、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28、 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携西施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29、 “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30、 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31、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32、 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33、 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4、 屈原爱国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35、 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36、 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37、 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38、 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39、 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40、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义军推翻。

41、 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42、 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43、 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44、 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5、 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厅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6、 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意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47、 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48、 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49、 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50、 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的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1、 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52、 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53、 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54、 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55、 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56、 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前仆后继斗争了20余年,沉痛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败统治,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57、 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58、 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59、 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

60、 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61、 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用,且家人被拘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统一了北方。

62、 华佗:汉末注明医学家,外科技术尤为精湛,首次将全身麻醉(酒服麻沸散)应用于外科手术。并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禽兽创编了“五禽戏”。

63、 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i)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64、 赤壁之战: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预南下扫平刘表和江东孙权,刘表病故,次子刘琮(cong)继位,向曹操递了降表,刘备腹背受敌,撤往江陵,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幸有赵云、张飞奋力拼杀得以脱险,退至江夏与刘琦汇合;同时,孙权接到曹操檄文,劝其投降,鲁肃献计联合刘备抗曹,任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领兵五万赤壁下寨抗曹。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操采用庞统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孙刘联盟设反间计(蒋干中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并巧借东风,火烧连营,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所放(曹操对关羽有救命之恩),逃回江陵。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65、 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计,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助下,带着妻子安全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66、 建安七子:在曹操统治集团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an)、徐幹(gan)、阮瑀(yu)、应玚(yang)、刘桢(zhen)主导文坛发展。

67、 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曹丕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68、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69、 关羽因大意失荆州,公元222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出兵三峡,进攻东吴,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陆逊打败,于次年病逝。

70、 自蜀汉建兴5年起,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shan),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cui),病逝,年仅54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1、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72、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何晏(yan)等,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

7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ao),曹丕之孙,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huan)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

74、 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ing)宦官黄皓(ha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75、 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wei),废太子(后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jiong)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长沙王司马乂(yi)、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16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chi)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76、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十六国开始,公元316年汉军大举进攻西晋都城长安,晋愍帝赤上身,乘羊车出城请降,西晋灭亡。次年东海王司马越侄司马睿(rui)在南方建业正式称帝,为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任王导为宰相,共同执掌朝政,实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亦因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最终抑郁病死。

77、 十六国:从刘渊的后汉开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上称为“十六国”,南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78、 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79、 女皇武则天: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武氏独揽内宫大权,660年,因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武则天自参政步入执政;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共受朝拜,天下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卒,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武后废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下,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其掌理朝政的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80、 请君入瓮(weng):武则天称帝,平定徐敬业叛乱后,为除掉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国人告密,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办案严刑逼供、手段残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后来有人告密周兴造反,来俊臣“请君入瓮”将其治罪,周兴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杀;索元礼因害人太多,民愤太大,被武则天处死;来俊臣预谋害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发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则天处死。

81、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82、 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忠昌,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国号唐,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83、 唐中宗复位后,让其妻韦后当权,公元710年,中宗卒,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韦后,拥其父戴睿宗复位,两年后,睿宗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宋璟”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再次出现了“天下大理”的中兴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后来被奸相李林甫(fu)、杨国忠(杨玉环的同族哥哥)破坏殆尽。

84、 公元713年,高宗之女(武后生),太平公主谋反被玄宗赐死,其党羽及儿子们尽数被诛杀,同党窦怀贞被改姓“毒”,王晋改姓为“厉”,以作为惩罚。宦官高力士因诛逆有功被破格提升,官宦之盛从此开始。

85、 公元718年,日本遣使中国,受唐皇帝接见,获赠大量朝服。次年,日本天皇下令,举国仿衣隋唐,遂成为和服基础。

86、 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ao)恒。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到日本。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

87、 李白和杜甫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继屈原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后人称为:“诗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公元744年,两位文学巨匠在洛阳相遇,成为历史佳话,闻一多曾把二人的相遇比喻成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88、 安史之乱: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皇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变持续了8年,史称“安史之乱”,也是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89、 杨贵妃,小字玉环,“姿色冠代”,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册为贵妃,深得宠爱。安禄山叛乱攻陷潼关,唐玄宗携杨贵妃逃离长安,至马嵬(wei)驿,将士杀奸相杨国忠,玄宗被逼缢杀杨贵妃,卒年37岁。

90、 唐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后人并称“颜筋柳骨”来形容书法风格。

91、 唐末,公元875年,王仙芝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率众响应,公元880年黄巢义军攻克长安,唐僖宗南逃,黄巢称帝,改号大齐。公元884年,唐李克用、朱全忠击败黄巢义军,黄巢至狼虎谷自杀,起义失败,唐朝也迅速走向衰亡。

92、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官宦专权,朋党之争,以及农民起义,唐王朝已处风雨飘摇之中,于公元907年被朱全忠所灭,唐高祖李渊创立的大唐近300年(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基业退出历史舞台。

93、 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年至960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公元960年后周“点检”(职位名称,相当于皇家部队司令)赵匡胤(yin)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拜呼万岁”,夺取周政权,即位皇帝,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建都开封。

94、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个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95、 宋太祖建立北宋王朝后,五代十国中留下来的有北方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国。宋太祖用了13年的时间,把南方五国灭掉,又出兵北汉未果,不久病逝,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公元979年,亲帅军队攻至北汉都城太原,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其手下名将杨业(杨继业)也随住归宋,北汉亡,五代十国割据时代结束。

96、 南唐后主李煜(yu)是历史上有名的作家,其王国后的词写的很好,最著名的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 杨业,又名杨继业,随北汉后主归宋后,被宋太宗任命为大将,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被称“杨无敌”,后在征辽战役中,在陈家口不幸被俘,誓不投降,绝食而亡。之后杨继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抗辽名将。后人将其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世代流传。

98、 北宋王小波起义:川蜀地区王小波、李顺因不堪官府的压榨剥削,聚众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农民义军,后被宋军镇压。

99、 寇准抗辽:寇准是北宋名相,宋太宗时期入朝任职,因刚正不阿被贬;宋真宗即位后,再次被启用任宰相。对北宋抗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兵至澶州,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订立“澶州之盟”。

100、 范仲淹:北宋时期伟大的改革思想家,宋仁宗时期任职,公元1043年开始改革,终因反对派势力强大,改革失败,历时1年4个月,史称“庆历新法”,范仲淹被贬至邓州后,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101、 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给宋仁宗,名为《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变法,未被仁宗采纳;宋神宗即位,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公元1085年神宗病逝,守旧派执政,新法全部被废除。王安石一生著述颇多,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102、 公元1048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103、 公元1088年,沈括,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光辉巨著,至今享誉海内外。

104、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

105、 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获,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南京)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106、 岳飞:南宋著名将领。公元1126开始抗金卫国的戎马生涯,公元1140年金人背盟,大举南侵,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率领宋军奋起抵抗,在郾(yan)城之战中,岳飞破金兀术“拐子马”,大败金军,在岳飞乘胜追击,收复失地之时,被宋廷召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107、 卖国贼秦桧:秦桧,北宋时期的大臣,在北宋沦陷时被金兵俘虏,因其奴颜婢膝,得到金太祖的重用,并在宋金交战之际,连同其妻王氏派往南宋做了内奸。秦桧在南宋任宰相期间,卖国求荣、陷害忠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杀害,一起被害的还有岳云、张宪等忠良,造成了一起人神共怒的千古冤狱,而秦桧及其妻王氏也是遗臭万年。

108、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辽及北宋时期,蒙古国各部落为争夺领域展开了长期、激烈的部落战争,乞颜部落可汗,铁木真力量逐渐强大,并陆续消灭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被推为大汗,即成吉思汗。

109、 公元1271年,蒙古国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世祖,次年迁都大兴府(今北京市)。随后,大举南下攻宋。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了中国,南宋宣告灭亡。抗元英雄文天祥被俘,誓死不降,终被处死,卒年47岁。“自古英雄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其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其被俘后许多慷慨悲壮、凌云壮志的爱国诗篇,最著名的一篇是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

110、 元世祖时,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入华,17年后回国,写下《马可·波罗游记》,将东方文化传入欧洲,引起轰动,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西班牙人哥伦布正是想来富庶的东方,而误入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欧美航线。

111、 元世祖死后,其孙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贪赃枉法日益严重,贪官污吏数不胜数,冤案层出不穷,一些文人采用当时流行的杂剧形式揭露对社会的不满,于是一种新得文学形式—元曲诞生了,其中关汉卿所著《窦娥冤》是最为鲜明的代表,广受民众喜爱。

112、 朱元璋:元朝末年,元顺帝即位后,荒淫残暴,民不聊生,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并割地称王,自立国号。其中有一支由朱元璋领导的部队,实力发展迅速,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势力,于1368年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同年八月,眀将徐达率军直捣元大都(北京),元顺帝逃往塞外,统治中国97年的元王朝被推翻。

113、 刘基:字伯温。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功臣,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的战略方针。功成名就后主动辞职,告老还乡。后被其政敌胡惟庸迫害。刘基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代表作《郁离子》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14、 胡蓝之狱:明太祖建国后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被封为公爵、刘基被封为伯爵,汤和等被封为侯爵。有些功臣仗着自己的功劳,横行不法,结党专权,更甚至威胁到朱元璋的君权。公元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被告发谋反之机,诛杀胡惟庸以及其部下15000多人。此后明太祖以“胡党”为由,杀戮了不少无辜功臣,其中,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全家共70多人被诛杀;公元1393年,凉国公蓝玉被告谋反,全家被杀,并株连15000多人,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时人称之为“蓝狱”,这两次大狱持续了14年之久,后人合称为“胡蓝之狱”。后来又设置了“锦衣卫”特务机构,负责监察大臣的活动。

115、 靖难之役:明太祖开国后,将自己的子孙加封为王,镇守边疆。藩王权力很大,最受器重的是燕王朱棣。公元1398年,明太祖去世后,皇太孙孙朱允炆即帝,是为惠帝,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为保护自己的皇权,决定削藩,各藩王先后被革去兵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北平起兵,其部队称为“靖难军”,此次内战史称“靖难之变”。三年后,燕军攻陷京都,建文帝失踪(传说是建文帝自焚宫中),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成为明代第三个皇帝。

116、 空前绝后“诛十族”:朱棣入京即帝位后,立即诛杀建文帝的臣子、宫人、内官无数,并令建文帝的臣子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孺誓死不从,被朱棣诛杀九族亲眷,外加学生,“十族”共873人。朱棣诛杀建文帝的家眷及臣子共一万多人,惨绝人寰。清初史家谷应泰叹曰:“嗟(jie)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117、 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至1431年将近30年里,郑和七次出海,前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

118、 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瓦刺太师也先兵犯大明,明英宗亲征,兵败退至土木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群臣的簇拥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景帝力主抗战,任命于谦负责指挥保卫北京,并取得了胜利,赶走了侵略军。“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19、 夺门之变:于谦赶走了瓦刺军,明英宗被放回后宣布退位,被代宗软禁起来,1457年,明代宗病重,大臣徐有贞、宦官曹吉祥拥太上皇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于谦等人不久被杀害。

120、 庚戌之变:明世宗沉迷道教,大学士严嵩(song)应善于起草祭神文书而被重用,官至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公元1550年,鞑靼(da)部落俺答兵犯大同,兵临北京城下,严嵩闭城不战,俺答部队在城外烧杀抢夺,历史上称此为“庚戌之变”。

121、 明中严嵩、严世蕃父子恃宠专权,独揽国政,排斥异己,残害忠良。公元1565年,世宗降旨:将严嵩削职为民,将严世蕃西市斩首。严嵩父子倒台。

122、 公元1581年,明神宗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大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一切征税项目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征收。1582年,张居正病死,十年的改革成果付之东流。

123、 公元1565年,名将戚继光、俞大猷(you)等在兴化大破倭寇,斩杀敌众2000人,肃清倭乱,救还被挟持百姓3000多人,史称“兴化大捷”。

124、 明代名医李时珍著《本草纲目》52卷,载药物千余种,验方万余条,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此书在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125、 公元1579年,西班牙传教士利玛窦将鼻烟带入广东省,从此,中国的吸烟人口大增,并一直延续至今。

126、 公元1592年,大明朝廷向朝鲜派兵,援助属国朝鲜抵抗日本向大陆的军事扩张,这是中朝人民的第一次合作抗击日本的侵略。

127、 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开始对台湾的殖民统治。1662年2月,郑成功率军赶走荷兰殖民者,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其后,郑成功的子孙统治了台湾20多年,直至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设立台湾省,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永留史册。

128、 东林党人:在现在的无锡有个东林小学,是原来明朝末年东林党人讲学的地方—东林书院,东林学院过去贴着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东林党的领袖顾宪成所写。明末清官顾宪成罢官至无锡,修复筹建了东林书院,得到了当局不满的士大夫、官僚、知识分子和商人的支持,形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反对他们的人称之为“东林党”。后遭到当朝阉党魏忠贤的迫害,东林党领袖先后被逮捕迫害,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惩治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东林党人得以昭雪,并一度入阁。

129、 徐光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与西班牙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对我国近代数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著《农政全书》可谓当时我国农学中的百科全书;他还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是我国提出“银河是由无数星星组成”的第一人,不愧为“我国17世纪杰出的科学家”。

130、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来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清太祖”。1626年名将袁崇焕在辽东打败后金,努尔哈赤战死,史称“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即位,即为“清太宗”。

131、 闯王李自成:公元1627年陕北白水县王二揭开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李自成、张献忠也加入了起义的队伍。1636年李自成被推为“闯王”,1641年,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1644年初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3月,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树下,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推翻,5月,原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占领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战斗,1645年被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9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害怕分别作文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分别,是两个简单的字眼,如同一个离家的人儿,处处散发出悲伤而忧愁的气息。有时,我会问自己:分别是什么?是永远的难以相逢?是短暂的相拥离别?还是难忘终生的深情相送呢?时间在流逝,岁月在消散,那个伤感的日子悄悄逼近。我们,马上就要分别

走啊!走啊!紫薇,一起去玩吧!时间回到了2013年的春天。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一幅美妙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初春时节,柳树吐绿,花儿初绽,一抹温暖的阳光洒下,披在两个小女孩身上,如母亲温柔的双手,慈爱地抚摩着她们软软的头发。那是我刚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由于转班,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我紧张、害怕、孤单、沉默。是那一声亲切而自然的呼唤,唤醒了我心中友谊的种子。

哈哈!紫薇,快来呀!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我转身,两次呼唤我的女孩站在树下,抱着一只玩具熊,笑着与我打招呼。啊好,我就来了!我封闭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小窗户,女孩的微笑如一缕穿透黑暗的阳光,射进我的心房。

夕阳西下。我和那个女孩玩了一下午。分别时,她从树上摘下两片绿色的叶子,放在我手心里一片,说:我叫子西,从老师那儿知道了你的名字,很高兴和你成为朋友。我上一年级了,是你的小姐姐喔!她拍拍裙子上的土,说道:这片树叶是纪念品哟,别弄丢了!看着那小小的树叶,一个声音在我心中回响,这就是友谊与分别吗

啪!美妙的场景碎裂,重新组合,另一幅景象升起,我来到了2014年的夏天。

绿意绵绵,天上万里无云,夏的气息在世界的东边回荡。我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下午,天阴下来,雨倾泻而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我没有带伞,家离学校很近,我却没有勇气冲入雨中。

紫薇,来这里。我回过头,璎沐正在楼梯口坐着。来躲一躲雨吧。谢谢!我跑过去,和她坐在一起,寒冷在我们身边弥漫,紧紧相拥的热度却让我心头温暖。

后来,璎沐转学了,只有那盆放在楼梯口的玫瑰,见证了这一切。

碎片重新拼合,秋天与2015年一起走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戴河游玩。坐在如茵绿草中,我见到了一个外国女孩。

她坐在我身边,用手势跟我打招呼。我看懂了她的意思,微笑着和她招手。秋风习习,我们的手语收录在风中,尽管分别是永远的,但快乐与友谊是永远的

记忆的碎片重新组合,冬天来了,2016年也来了。下雪了,我在学校堆雪人,莫下来了。紫薇,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好啊,快来吧!

雪花纷飞,落进我的工具桶里,一个小雪人站在学校里,安静、俏皮。一片雪花在我手心融化,与其他雪花分别。我们的友谊,我们的伙伴,是否也注定要与我们分别?

分别

啪!碎片分解了,消失在空中,我伸手去抓,却无法留下这美好的回忆。记忆、伙伴,如泡影般时隐时现。

春天,树叶枯了又绿;夏天,鲜花败了又开;秋天,风儿吹了又走;冬天,雪花飘了又去记忆的见证,在空气中跳跃

友谊,分别。朋友面对分别,友谊却无法扯断。六年的风雨沧桑,谁能忘却?那份美好纯真的友谊,注定不会遗失。

分别,我害怕分别,害怕与每一个朋友分别遗失的快乐,还在我的梦中浮现。

分别。

我害怕分别。

[我害怕分别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分别使我懂得了珍惜暑假作文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五岁时,我们在此地相约,我们的懵懂,是那么的稚嫩,那么的纯真。十七岁,我们即将分别,脸上的成熟,依旧那么的稚嫩,那么的纯真。越是离别时刻,越是坚强。因为,我们都懂得珍惜

在回忆那两年时,我们笑了……

还记得那两年,我们的衣服轮流换着穿,渐渐地谁也不愿意洗衣服,只能一起去买香水来喷,实在不行就直接扔到垃圾箱里,到最后都不懂哪衣服是谁的,哪件裤子是谁的?

还记得那两年,我们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就从教室的后门悄悄地溜走,只为了尽快的跑去饭堂抢饭,最后一个个被带回来,还被罚没饭吃。

还记得那两年,我们如花般的笑靥,在岁月的大荒流离,荡开一圈圈明媚的涟漪,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一行忧伤,黑色的瞳孔染上了安详。

又转到初三一年,我们哭了……

还记得那一年,我们突然从初二变成了初三,面对如此大的改变,我们无从适应,我们彷徨诚恐,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中考,面对如魔鬼般鬼魅的敌人,我们找不到它的任何踪迹,仅凭着老师的经验、已经中考的毕业的学长和一道道繁重的考题,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的摸索。

还记得那一年,我们不在那么调皮了,收起贪玩的心,不再像以前那么调皮,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不听话,进入初三,才觉得自己长大了,才觉得时间只那样的宝贵,才觉得原来的那些忧伤不算是什么,埋着头在浩浩的书海里苦思,弯着腰在背着重重的书包加快步伐走进教室。

还记得那一年,我们用两行醒目的清泪,埋葬了所有的忧伤。

谢谢你们,让我懂得了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诗人的别称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诗人别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诗家天子—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15、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离别的名言诗句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发现人总是要失去了一样东西才发现那样东西的可贵,于是玩命儿似的补偿。小编收集了古代离别名言诗句,欢迎阅读。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

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

3.云山万里别,天地一身孤。——陆苍培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5.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庄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7.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

8.系情外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吴承恩

9.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

10.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黄庭坚

11.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13.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

14.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15.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辛弃疾

16.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李商隐

1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

18.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赵嘏

1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曰花开已一年。——韦应物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2.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

23.别语缠绵不成句。——黄大临

24.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

2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26.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托·富勒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2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曰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2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31.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

3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3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35.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

3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37.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3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

39.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张耒

40.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41.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

42.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

43.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张耒

44.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45.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46. 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赵嘏

4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9.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50.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51. 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托·富勒

52.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5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4. 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

55.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辛弃疾

56.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李商隐

57.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

58.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9.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让我流下哗哗眼泪的分别作文

全文共 1582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的,班级里的的气氛总是默默的,大家不再愿意吵吵闹闹,而是用着留恋,期待,惋惜的目光交流着,似乎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伤心,可我还是从那忧郁的眼神中体味到了。

这一个夏天,我们彼此都知道要走上不同的中学。

“趴趴,我们会分到一个班~对吧!”糖糖说,听得出来,声音中带着一丝乞求。似乎希望我回答“恩”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就OK了

“这,”我去能为力啊,“不知道啊,说不定呢”我故作轻松的语气连我自己都觉得别扭,我有又能怎么样呢?

“趴趴,你就告诉我嘛,你妈妈一定知道对吧~!”她装作可爱,我的心却有一丝丝的痛。

我妈妈要是知道我就不会这么烦了啊!现在我们这个班级就要分开了,虽然平时打打闹闹,有时候还吵架,毕竟小白,航航和咚咚,我们还是很要好的。

还记得,他们虽然是男生,可是他们和我们闹,却又时时刻刻的叫我们开心,有着好的同学,我们能不开心嘛,现在要分班了,我还想用妈妈的力量吧他们调过来,可是咚咚他要转学,小白和航航也不行啊。咚,我的同桌,2年的同桌。他的脾气很好,我不管怎么捉弄他他都不生气,只是找个时间报复一下下~据他的话就是:“我的忍耐是无限的。”我们很要好,每天都会聊天的。他人看起来蛮开朗,可爱,原来心思也很细,很会关心人哦。航航是我的后位,是一个蛮帅的男生,很幽默,很可爱,我们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在铭铭背后帖我是大笨蛋,一切对于他的回忆都是笑的,小白,这个名字是糖糖起的,很可爱,像一条狗狗的名字,可是这个名字对于他还蛮适合的,他喜欢咬人哦,就是一只可爱di小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我面对这些又能怎样呢?

还记得,我们四个女生,鸟,铭铭,我和糖糖,在一起也有两年了,两年不是很多,课我们友谊却很深,我们在一起,商量好,分班以后。用粉红色的信纸来告诉对方自己开心的事,用蓝色的信纸告诉对方忧郁的是事,用紫色告诉对方倒霉的事。我们以后不在一个班,可是我们还要像最好的朋友一样,一起开心的笑。一起在操场上奔跑,我们会永远记住对方的这是四个女孩的秘密……

还记得,我们性格不同,品味也不一样,我活泼可爱,鸟摇滚热情,糖糖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宝宝,铭铭则是多愁善感,我们为了彼此,放弃了自己的个性,鸟为了铭铭,热情的她变的沉稳,铭铭为了鸟,冷漠的她变的活泼,因为我,宝宝似撒娇的糖糖般的成熟,因为糖糖,我们变的有童趣。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我们的个性如同水火,我们却亲如姐妹,想起这些,我们有怎么舍得分开。

“好了,你不要问我好不好,你去关心你下了栋好不好?他要转学啊~你来问我我又有什么办法?”我情不自禁地喊,天啊,我在对谁喊呢,我的好朋友糖糖啊,我真傻,这时候应该安慰她才对啊!

“恩,我知道你很伤心啊,我有何尝不是呢!大家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啊,咚咚既然从威海转过来又干嘛有在回去啊,还有小白,我们这么要好,现在……”糖糖越说越伤心,一个人呜呜的哭了

“我们不哭了,糖糖,我们马上要照毕业找了,我们一定要给航航,咚咚,小白还有铭铭和鸟,我们给他们一个最美的微笑啊!

“恩。”糖糖回答,我要去送给小白和咚咚还有航航,铭铭,老鸟许多糖糖,他们一定会记住我的。”

“傻瓜,谁像你一样喜欢吃糖啊!”

“不管!”

我们的笑声融化的所有的不开心,我们要用该走下去,不管有没有朋友陪伴,下起雨我们也要努力前进。

在照相的一刹那,我的泪流下来,可我还是笑了,因为那时的泪是甜的!

现在,我们分班了,我和鸟分到了一个班,糖糖分到了12班,铭铭分到了13班,小白在2班,还是转学了,我们也分开了,原来的约定因为没有时间写也就告终了,虽然没有实现,可那是我们的约定,是这一夏天的约定。或许是因为年幼无知才会这样想,可是他代表的是纯洁的友谊,不只是我们的约定,也是6。5的约定!

现在,我还经常看见小白他们,我就会想到我们原来的故事,只是没有了咚咚的影子,我一定会把这份感情保存,我会想你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分别话题作文800字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题记

无意中看到了同学们的毕业合影,事隔多日,仿佛就在眼前。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我仿佛又置身于逝去的日子里。

六年,漫长的六年,我悄然走过。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最怀念六年级的时光。

六年级一开学,全年级分班,我离开了教我五年的班主任,离开朝夕相处了五年的同学,只和几个同学来到了新的班级,看到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我郁郁不乐。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仅过了一周的时间,同学们就相处融洽,关系甚好,还不时来场“阻击站”。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年,是短暂的一年,却让人回味无穷,就象一块甜津津的糖块嚼在嘴里。

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声“加油”,我的心好似一下子飞到了那场冬季越野赛。

“砰”,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了起跑线。跑道两边的同学使劲的给本班同学加油,一阵阵的呐喊声彼此起伏,直到他们远去。过了好久,远处出现了他们奔跑的身影,“加油!”“快!快!”“超过他!”喝彩声。叫喊声再次连成了一片。可我们班的运动员却迟迟未出现,忽然间,跑过来的同学正是我们的同学,班里的同学不约而同的来到路边,高声呐喊……

比赛结束了,我们班的运动员都有着很不错的成绩。颁奖仪式那天,珊珊来迟的我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六年级七班,男子第一,女子第一,团体第一。得到消息的我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窗外传来了几声清脆的鸟叫,打断了我的思绪。那照片上郁郁葱葱的垂柳,又引起了我的另一段回忆。

已是春季,可清晨还是依旧寒冷。我们年级的全体师生乘坐着巴士,来到了天清湖,经过简单的仪式,植树活动开始了。各班领上工具和树苗,到达植树的地方。我们班的同学刚到植树点,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来,有的挖坑,有的培土,有的浇水,有的运树苗,笑声。交谈声,络绎不绝,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分工合作,积极肯干,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

想着,想着,一件件往事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放映。那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我问过自己很多次:当离别时,我会哭吗?那时离别离我还太远,我告诫自己:我一定会哭的。然而当我真正面对着两个字时,心中更多的是不舍,六年级的小学生活,有哭有笑,风风雨雨我们都一起走过来了,就要分别了,突然有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明明要哭了,却又强忍着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哭泣!

不知过了多久,夕阳的余晖散落在屋子里。一阵阵酸楚浮上心头,我拿着那张合影,泪如雨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