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雪姑娘的作者简介实用20篇

有人爱那美丽的夕阳,有人爱皎洁的月亮,还有人爱那五彩缤纷的彩虹,而我却爱洁白的雪。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姑娘的作者简介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浏览

3270

作文

111

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扬州人”。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与“五四”运动,曾参与发起“中国新诗社”和创办《诗》月刊,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蒋反关斗争,拒领美国救济粮,死于贫病交加中。主要作品有诗歌集《雪朝》和《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等。其散文笔调清新,风格淡雅,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之先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简爱作者简介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夏洛特·勃朗特(英语:Charlotte Brontë,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诗人,世界文学名著《简·爱》的作者。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雪姑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让人轻松愉快的秋哥哥刚走,美丽的冬姑娘就到达了人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她“奏”起的第一场,看到了小孩子们的欢笑嬉戏,看到形影不离的“雪”……

那天上午我们正在上语文课,无意间,我抬头一望,只见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哦,原来下雪了,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犹如一个个白色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舞,又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与他们的小伙伴互相打闹着,追逐着,奔跑着,嬉戏着,纷纷投入大地妈妈的怀抱,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洁白无瑕的衣裳。我怀着激动、雀跃的心情等到了下课,迫不及待地奔向了雪地。一到雪地上,我立即闻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无比的魅力,就在这时,雪姑娘的雪又落到了我的头上,我默默地走在雪地上,感受雪姑娘带给我的轻快和凉爽,雪姑娘如同一位淘气的孩子,一会儿落到我的头上,一会儿落到我的以灵力,一起同我嬉戏着,玩闹着,感受她给我带来的一丝寒意。

雪停了,孩子们如同出笼的小鸟一样来到雪地上,互相追逐打闹着、嬉戏着,分享着雪姑娘带给他们的欢乐。这时,语文老师带我们出来,来到洁白的雪地上拍照。起初,我们雀跃地在雪地上奔跑着,互相嬉戏,打着雪仗,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在天地之间欢呼雀跃,自在飞翔,后来,我们站在大树下面,老师一说开始,我们就激动地跳了起来,老师抓住时机拍下了这个照片,把这个时间给永远的定格住了。拍完照片,我们又说笑着相互议论着这场雪带给我们的新奇和惊艳,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就这样,2018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嬉戏玩闹一番,又悄悄地离去了。她来去匆匆,即净化了我们的空气,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遐想。在这里,我想说:“我爱你,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作者简介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

简·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雪姑娘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姑娘给大家带了快乐,她的离开使大家伤心不已。

第二年的冬天来临了,外面下起了茫茫大雪,伊万和玛露莎坐在窗户旁盼望着白雪姑娘回来,这时,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朝这里走来,近了近了,大家仔细一看,“啊!”原来是白雪姑娘!大家围了上去,齐声说:“白雪姑娘,请你不要走了,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爱你!”白雪姑娘答应了,但她是雪帝的女儿,每当夏天来临的时,白雪姑娘就得回去了。不然就会变成积雪融化掉。

时间过去的可真快啊!白雪姑娘要离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白雪姑娘越来越不高兴了。一天,小伙伴们见白雪姑娘不高兴,便想去安慰她,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儿,滚了一个小雪球,向白雪姑娘扔去,白雪姑娘翻身一跃,雪球正好打在另一个小男孩的鼻子上,那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小丑,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小鸟也唱起了欢乐的歌,可白雪姑娘去没有觉察到,她和小伙伴一起去放风筝,那五颜六色的风筝真是美丽极了。

夏天来临了,天气越来越炎热了,雪帝发现自己的女儿不见了,便决定下凡捉拿白雪姑娘。大家见到雪帝纷纷恳求他不要抓走白雪姑娘,雪帝被他们的真情打动了,便同意让白雪姑娘留在人间,并教了白雪姑娘不怕炎热的本领。

从此白雪姑娘就留在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者简介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从小喜欢听祖母讲故事 喜欢读书 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 她在一座小城当了十年中学的地理教师。《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它是根据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为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不料它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成为世界名著的《骑鹅旅行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拉格洛夫走遍瑞典,搜集各种地理、动植物资料、当地风俗所写成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次对瑞典进行全面考察的旅行。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 1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在瑞典,现在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袁枚《所见》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雪姑娘冒险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慢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变成了一个身穿白长纱裙的姑娘,她觉得自己很孤单,于是去寻找一个好朋友。

她先来到森林,发现了一个可怜的狐狸,还是幼崽。雪觉得它也很孤单,自己和它同病相怜,于是走到它面前说:“你好呀,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狐狸吃了一惊:“当然可以。”

话音刚落,狐狸的毛变成了白色,它身处的地方也变了,它在北极!而且它已经不叫“狐狸”了,而叫雪狐!

雪+狐=雪狐!

雪狐在北极生活了很久,十分狡猾,经常残杀各种小动物。而雪姑娘心地善良,内心纯洁,不忍看到血腥的场面。于是,趁狐狸熟睡之际,三更半夜神不知鬼不觉地逃走了,可是雪狐变成狐狸后,身处的地方依然没变成森林,于是,不久后,狐狸冻死了。

雪姑娘又来到了草原,跑累了,正准备休息一下,却发现有一只凶猛的老虎正盯着她。她起身,飞身逃命,就像刘备打了败仗,还被项羽追着打的狼狈样。可是实在太累了,迷迷糊糊东跑西跑,最后又闯进了一个山洞里,可里面竟然有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身穿深绿长裙。

雪姑娘疑惑又惊恐地问:“你是谁?”

“我是碧小姐,我没有朋友,被一只老虎追,我就套到了山洞里。”碧小姐脸色苍白,反问:“你呢?”

“我是雪姑娘,我也没朋友,要不我们做朋友吧!”雪姑娘绽开笑容问道。

“好啊!”碧小姐温柔地微笑起来。

刚说完,她们就出现在人类的商场里,被装在一个苗条的塑料瓶里——题目合成了雪碧!

雪碧姑娘生活在一起,十分和睦,果然,好朋友难找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袁鹰,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新民报》记者、编辑。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报》编辑、《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等职。著有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彩色的幻想》《保卫红领巾》《五封信》《我也要戴红领巾》等,散文集《红河南北》《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风帆》《非洲的火炬》,诗集《红湖集》《花环》《袁鹰儿童诗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

全文共 3598 字

+ 加入清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出自前苏联的一部自传性小说,是共产主义国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编写该书时已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写成。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6年),前苏联著名励志作家布尔什维克。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The making of steel)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 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员,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失明。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迸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 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步曲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苏联人。父亲是酿酒厂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里打零工.还当过五年邮差。他到过彼得堡,服过兵役,接触过进步的大学生,知道一些革命者与沙皇作斗争的故事。母亲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去给人家干活,放鹅、种菜、照看孩子。他们婚后生下六个儿女,夭折了两个。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母亲除了做家务带孩子,还替人家做针线活,当女佣。他十岁那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家为逃避战火,辗转到达舍佩托夫卡定居。这时,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奥斯特洛夫斯基十一岁就进当地的火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十四岁进发电厂,给司炉工、电工打下手,也干过锯木柴、卸煤等杂活。他从小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渴望念书,但只断断续续地上过几年学。在学校里,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十分活跃,是老师的好助手。他试写过童话、短篇小说和诗歌,在学生自编手写的“杂志”《青春的色*彩》上发表过习作。他还喜欢演话剧,最爱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气概的角色*。他几度辍学,大都是由于贫穷,有一次则是因为触犯了教神学课的神父。于是,这孩子想尽办法借书,甚至把午饭让给报贩吃,换取报刊来看。他在十二岁时就读过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从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里。

生平经历

尼-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做工。1919年,加入苏俄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毅力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那时《暴风雨所诞生的》才写了第一章,书稿还在印刷厂排字)现实生活的苦难与沉重,书中人物的坚毅与光辉,使这个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帮助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张贴传单、刺探情报。十五岁时,他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地下革命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匪兵押着迎面过来。他不顾一切,猛地朝匪兵扑去。革命者意外获救,他却因此被捕。这个少年受到严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过来。

红军和起义者击溃了匪军。同年七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共青团;八月,志愿加入红军,随部队上前线,经受战争烈火的考验。

他当骑兵,当侦察员,转战各地。这个年轻人,不仅跃马挥刀,作战英勇,得到书面嘉奖,而且善于激励战友,显示出宣传鼓动的才能。次年八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头部受重伤,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经常处于昏迷状态的两个月。出院后,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视力,于是转业来到地方。

他参加过 苏反委员会的工作,在铁路总厂担任电工助理,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同时进电工技校学习。十七岁时,带头参加修建一条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在铁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恶劣的条件、疾病和匪帮的偷袭夺去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咬紧牙关,拼命干活。但在即将竣工时,他双膝红肿.步履艰难,并且感染了伤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亲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强活了过来。重返工厂后,他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的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疗养院进行泥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基辅,并和许多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

他藏起证明,要求安排工作。这以后,当过团区委书记、全民军训营政委、地区团委委员、团省委候补委员。二十岁入党,并一度担任团省委书记。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场车祸,右膝受伤,引发了痼疾,关节红肿胀痛.活动困难,才二十三岁、他就瘫痪了,而且双目逐渐失去视力。

从此,他往返于各地医院,进行治疗不见好转。二十六岁,接受第九次手术,刀口缝合后,竟有一个棉球留在体内。虚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只怕会损伤心脏,危及生命。他主动提出不用麻醉,切开刀口,取出棉球。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但术后高烧,八天不退。这以后,他断然拒绝任何手术,说:“我已经为科学献出了一部分鲜血,剩下的,让我留着干点别的事吧。”

在各地的医院和疗养院,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间隙,利用仅剩的视力,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左拉、德莱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参加函授大学的学习,同时写出一部反映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可惜小说惟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二十六岁,他着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七岁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发表和出版。三十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问世。三十一岁荣获列宁勋章;三十二岁,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长篇《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校订工作.八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与世长辞了。并且这本书回答了:“钢铁”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1904年生于工人家庭。

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做过杂工。

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

1920年因重伤复员,进铁路工厂任助理电气技师。

1923年至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

1924年加入共|产|党。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疾,双目失明。

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1935年,苏联zheng府为了表彰他的文学功绩,授于他列宁勋章。

从1934年起,他开始写作反映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6年完成。

1936年12月22日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城南旧事作者简介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林海音,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短篇小说集《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者简介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曹松(828——?),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有诗1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录时,编作《曹松诗集》2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作者简介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匪我思存

在《诗经》古老句子中寻觅到的名字。

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

年纪小的时候,青春飞扬,总有这样的执拗,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幸福那样短,捧在手心,舍不得遗忘。

摩羯女,喜欢酒醒梅花吹画角,翻得一场寂寞。向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18部小说的作者,8部电视连续剧的原著者,国内原创爱情小说领军人物,女性阅读杂志《仙度瑞拉》和娱乐杂志《电视剧》的专栏作家,在《公主志》、《南风》、《都市丽人》、《言情》、《玄武纪》等多家知名杂志发表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雪姑娘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的第一场比往年来的似乎更晚一些,今天,期待已久的雪花终于冲破了灰蒙蒙的云层,像鹅毛一样轻飘飘的悄然而降。

一片片洁白无暇的雪花飘飘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悄无声息,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在空中飘洒,又像在空中挂满了一个个白色的小灯笼,可爱极了!不一会儿,院子里的丁香树,就沾满了一层薄薄的雪花。我兴奋的跑到院子里,一片片雪花落在我的脸上、脖子里,凉丝丝的,落在我的嘴里,甜滋滋的,我想用手去抓住它,可是这个六角形的小精灵却立刻在我手中融化消失了。我高兴地跳着、唱着,触摸着它的清凉,呼吸着它的清新,仿佛走进了雪的世界。可是这时一寒风吹来,吹散了满天的雪花,只剩下了乌云顶在头上,雪姑娘们的聚会就这样被冲散了。

夜里,我走进了甜美的梦乡,雪姑娘们又悄然聚在了一起,她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紧紧的抱成一团,白茫茫的一片。鹅毛般的雪花在风中飞舞,地上,房顶上,马路上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棉衣。我和同学们都拥上了操场,在雪地里蹦蹦跳跳、唱着歌、打着滚儿......很快我们的头上都沾满了雪花,像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一陈阵欢声笑语在校园的上空荡漾......

瑞雪兆丰年,真希望我的美梦能成真啊!

[雪姑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沧溟水,一个水瓶座的女子,七十年代生人。笃信人生万事顺守自然,随遇而安,性温和,不喜争端。挚爱《红楼》,沉迷历史,嗜书如命。身出中文科班,近十载多行御用之文,离梦想远矣。及近而立之年,回首向来路,终于幡然而悟,遂开笔写人生百态。写《珍珠传奇》,本拟洋洋大言,下笔行文愈久,愈觉浮生苦短,帝王蝼蚁,各有悲怆难禁。盛朝也好,乱世也罢,人总难脱离于自身的桎梏。珍珠之路,原与你我之路相仿。愿与读者杯酒同殇,共品上下五千载、平生万里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者简介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雪姑娘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他们没有儿子,也没有孙儿孙女。有一天过节,他们走到大门外去,看别人家的孩子滚球,打雪仗玩。老公公捡起一个雪球,说道:

“老婆婆,要是你我有一个女儿,这么雪白,这么圆乎乎的,多好!”

老婆婆瞅瞅雪球,只摇了摇头,说道:

“有什么办呢!——不行啊,没处找去啊!”

老公公将雪球拿进屋,放在一只陶瓷罐里,盖上一块破布,搁在窗台上。太阳出来了,把陶瓷罐晒得暖烘烘的,雪就开始融化。老公公和老婆婆忽然听见陶瓷罐里,破布底下,有什么在尖声叫唤。他们走到窗口去一瞧,陶瓷罐里躺者一个小姑娘,像雪一样白,像雪球一样圆,她向他们说:

“我是雪姑娘,我是用春天的雪滚成的,被春天的太阳晒暖了,涂上了胭脂。”

老公公和老婆婆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把她从罐里拿出来,老婆婆赶紧给她裁衣服,缝衣裳,老公公用一条手巾把她包起来,抱在怀里照看着,唱道:

睡吧,我们的雪姑娘!

甜蜜蜜的小胖胖!

你是用春雪滚成,

被春天的太阳晒得暖洋洋。

我们给你吃,

我们给你喝,

给你穿上花衣裳,

还教给你聪明才智!

雪姑娘渐渐长大了,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很喜欢。她是那样聪明,那样有智慧,可以说只有童话里才有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一切都很顺利:屋里挺好,院里也不错,牲口平平安安过了冬,该把家禽放到外面去了。可是刚把家禽从屋里移到畜栏里去,就出现了一件倒霉事儿:狐狸来找老公公的看家狗朱奇卡,他假装有病,拼命央求朱奇卡,他用很尖很尖的小细嗓子恳求道:

“朱切恩卡!朱巧克!小白脚,丝绸般的尾巴,放我到畜栏里去暖和暖和吧!”

朱奇卡随着老公公在森林里跑了整整一天,不知道老婆婆把家禽撵到畜栏里去了,它对患病的狐狸产生了怜悯心,就放狐狸进去了。狐狸咬死两只鸡,拖回家去了。老公公知道这件事后,打了朱奇卡一顿,把它从院里赶了出去。

“你乐意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他说,“你不配给我看家!”

朱奇卡哭哭啼啼地离开了老公公家的院子,只有老婆婆和雪姑娘心疼朱奇卡。

夏季来临了,浆果开始成熟,雪姑娘的女友邀她一同到树林里去采浆果。老公公和老婆婆连听都不乐意听这种话,他们不放雪姑娘去。女孩子们许下诺言说,她们决不让雪姑娘离开她们;雪姑娘自己也要求老公公和老婆婆放她去采浆果,去看看树林。老公公和老婆婆只好给了她一只篮子和一块馅饼,让她去了。

女孩子们和雪姑娘手挽手跑去,可是一到树林里,一看见浆果,就把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大家你往东,我往西,只顾采浆果和在树林里“啊呜!啊呜!”地相互召唤。

女孩子们采到不少浆果,可是在树林里把雪姑娘给丢了。

雪姑娘叫唤着女友们——没有人答应。可怜的雪姑娘哭开了,她寻找回去的路,可怎么也找不到路了。她爬到一棵树上,高声喊着“啊呜!啊呜!”

一只熊走过来,把干树枝踩得劈啪响,把灌木丛压得直往下弯。熊说:

“美丽的姑娘,什么事儿?什么事儿?”

“啊呜!啊呜!我是雪姑娘,我是用春雪滚成的,春天的太阳给我涂上了胭脂。我的女友们求老公公和老婆婆放我出来,他们同意了;女友们把我带到树林里来,可是她们丢下我不管了!”

“下来吧!”熊说。“我送你回家去!”

“熊呀,我可不干,”雪姑娘回答道。“我不跟你去,我怕你——你会把我吃掉的!”

熊走了。

跑来了一只大灰狼,说道:

“怎么啦?美丽的姑娘!你哭什么?”

“啊呜!啊呜!我是雪姑娘,我是用春雪滚成的,春天的太阳给我涂上了胭脂。我的女友们求老公公和老婆婆放我出来,他们同意了;女友们把我带到树林里来,可是她们丢下我不管了!”

“下来吧!”大灰狼说道。“我送你回家去!”

“狼呀,我可不干,”雪姑娘回答道。“我不跟你去,我怕你——你会把我吃掉的!”

狼走了。狐狸过来了,说:

“怎么啦?美丽的姑娘!你哭什么?

“啊呜!啊呜!我是雪姑娘,我是用春雪滚成的,春天的太阳给我涂上了胭脂。我的女友们求老公公和老婆婆放我出来,他们同意了;女友们把我带到树林里来,可是她们丢下我不管了!”

“哎呀!美人儿!哎呀!聪明伶俐的姑娘!哎呀!我的不幸的姑娘!快下来吧!我送你回家去!”

“狐狸呀!我可不干。你说的全是甜蜜讨好的话。我怕你——你会把我带到狼那儿去的,你会把我交给熊的……我不跟你走!”

狐狸开始绕着那棵树走,不断地瞧雪姑娘,想把她从树上引诱下来,雪姑娘怎么也不下来。

“汪,汪,汪!”一只狗在树林里叫了起来。

雪姑娘高声喊道:

“啊呜!啊呜!好朱奇卡!啊呜!啊呜!我的亲爱的!我在这儿——我是雪姑娘,我是用春雪滚成的,春天的太阳给我涂上了胭脂。我的女友们求老公公和老婆婆放我出来,他们同意了;女友们把我带到树林里来,可是她们丢下我不管了。熊想带我走,我没有跟它去;狼想把我带走,我拒绝了;狐狸想引诱我,我没上当。朱奇卡!我跟你走!”

狐狸一听见狗叫声,立刻将蓬松的大尾巴一晃,就溜走了!

雪姑娘从树上爬了下来。朱奇卡跑过来,跟她接吻,把她的小脸都舔遍了,然后带她回家去了。

熊站在树墩后面,狼站在树木间,狐狸往灌木丛里乱钻。

朱奇卡汪汪地叫个不停,大家都怕它,谁也不敢过去。

朱奇卡带着雪姑娘回到家里,老公公和老婆婆都高兴得哭了。他们给雪姑娘吃饱了,喝足了,让她躺下睡觉,给她盖上被子,唱道:

睡吧,我们的雪姑娘!

甜蜜蜜的小胖胖!

你是用春雪滚成,

被春天的太阳晒得暖洋洋。

我们给你吃,

我们给你喝,

给你穿上花衣裳,

还教给你聪明才智!

他们原谅了朱奇卡,给它牛奶喝,对表示欢迎,把它放在老地方,叫它看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简介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写作生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马克·吐温一生著述颇丰。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作者简介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 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作者简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 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现供职于杭州文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