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六一日记【经典20篇】

本文以“狼”这一独特视角,表达了万物自有规律的深刻内涵。以下是狼的日记,欢迎查看!

浏览

5788

作文

1000

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以日记为形式的文章。

文章中的“我”写了十三篇日记,这十三篇日记呈现了一个“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怀疑路边的行人,街边的小孩意图谋害自己的性命;怀疑身边的亲人、朋友会出其不意地把自己给杀了吃掉;最后,竟怀疑自己曾在不经意之间吃了早逝的妹妹的肉。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丝毫不着逻辑的,甚至是不可理喻,迫害成性的。

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难道是完全的荒谬之词吗?显然不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写的另一篇文章《药》一样,封建社会的庸人完全地迷信着那些民间流传的偏方,而罔顾人之性命。而《狂人日记》中的“我”则把周围的人都当作了这些庸人,这些人真的意图吃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第十三篇中的一段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吃人的孩子!这些庸俗的孩子是谁教育的呢?与其说是庸俗不堪的大人,还不如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况和俗不可耐的社会风气。这与吃人有何异呢?吃人损的是人骨,少的是血肉;但庸俗的社会风气破坏的是整个中国的兴盛,破环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

就如鲁迅先生一贯的追求:关怀关心下一代,为祖国培养未来的国之栋梁。这篇文章是对旧中国的无情审判,是对庸俗社会的沉重控诉。

文中有一句“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那么现在呢?我们在吃人吗?抑或是被吃?还是两者兼顾?吃血馒头的人不复存在了,但吸食毒品的人出现了;赌骰子大小的人不复存在了,但留恋于棋牌室的人出现了……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尽管现在的法治社会与旧中国的庸俗社会相比仍是天壤之别。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在的社会是不无缺点可数的,所以我们应该怀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信念,从小做起,争创和谐的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向当时人们发出的沉重的呼喊,同时,它也是对现代人们的无言的警告。

记得有一句话:“‘常人’是‘吃人’的,‘狂人’反而是最清醒的。”在四千年的吃人史之后,中国人应去创造“无狂人”的美好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一个人的文章,若能抓住读者的心,那就算是好文章了。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好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和表妹一起玩日记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镜子里走来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经常扎成马尾辫,一双如黑潭水般清澈明亮的眼睛,镶嵌在圆圆的脸上。她说起话来,时常让人忍俊不住。她的趣事可多了!要问她是谁?她 就是我的小表妹——韦佳宣。

说起佳宣,真是趣事一箩筐。有一次,我和佳宣在客厅里吃饭。我想试试佳宣是不是记忆力好,问她:“佳宣你属什么。”她低头想啦一会说:“我属猫!”我听啦,忍不住哈哈大笑,她也跟着傻笑 起来,那样子真的好傻好傻。

更好笑的是这个学期期末考试。佳宣这个人呀就是有点不爱动脑筋,一年级的考试卷多简单,数学暂不说,语文只要按课文填空就行。佳宣课文背得够熟了,可她考试时就不肯想,结果有道组词的题 目,让人家用“又”组“ABAC”的词,而且要课文中的,她想都不想就填了“又高又高”,然后“越”字组成同样的词,她居然组成“越皮越皮”,结果全错啦,加上别的错,只考拉75分。

虽然她有点懒,但是对画画情有独钟。

她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当我几百次看过她的画后,大失所望。一次又一次总是画太阳和房子。我问她:“为啥要画这些呢”?她清清嗓子说:“姐姐,你难道没听过大画家达芬奇的故事吗。他小时候 画过一万次鸡蛋都不厌烦,为的就是当上大画家,画出最美最神奇的画,我这是向他学习呢!”看着妹妹那天真无邪的脸,我不禁被她那种精神深深感动了。这种“百画不厌”精神不正是我学习的榜样 !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傻气的小精灵,我的好妹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年级写观察日记的作文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9月15日星期一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观察绿豆的。要求是拿一把绿豆,然后装在一个瓶子里,再装上半瓶子水,看看有什么神奇的变化。

我兴奋极了,迫不极待的把豆子拿出来想:“哎呀!家里没有瓶子呀!怎么办?”妈妈笑了,说:“你可以放在那个不用的小鱼缸里呀!”“对呀!我怎么没想一呢?”我兴冲冲的拿下小鱼缸,小心翼翼的把豆子放进去,叮叮叮,豆子和玻璃缸变成了好朋友,奏出了一段清脆、美妙动听的歌曲。

我拿出一些豆子,进行了观察。小绿豆是草绿色的,用尺子量一下,长:4厘米,宽:2毫米。豆子的长的边那里,只有一个1毫米的小白线。豆子的形状是椭圆形的。

20:57,我装入了水。因为在上个学期,我做过这个实验,就为大家解开谜底吧!首先,一定要两天换一次水。慢慢地,从那个小白线里长出嫩绿的小白芽,越来越长,最后那层绿色皮会脱掉,我们一定要弄出去。后来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以前那个被我妹妹给扔埇里了,想起这儿就伤心。虽然我没看到,但我想,它可习长成豆芽。

过了一会儿有的绿豆皮居然松了皮的小豆芽,感觉小豆芽的翠绿外套被撑大了,还有一点儿回去的地方,就你一座凹凸不平的山坡。哦!这么一点儿时间!

20__年9月16日星期二阴

哎呀!小绿豆长芽了!我兴奋的拿起小鱼缸跳起芭蕾舞来,心里唱着美妙的歌曲,仿佛我是人芭蕾公主,绿豆变成了小绿人,穿着绿色的衣服,和我一起舞蹈。我想它们心里,此时肯定也在放声歌唱,大声的喊:“我们长大了!哦!”

小绿豆在我的细心照顾下,逐渐成长。小绿豆在水里泡了一晚上了,我把冷水倒掉,倒了半杯滚烫的开水,泡了3秒中,涮了涮,然后接了一点儿冷水,给绿豆们洗了一个热水澡。小绿豆变大了,那层坚硬的皮慢慢裂开,露出它白白的小肚皮。从那个小白线里长出一条短短的小嫩芽,就像一条白白的小尾巴。

今天,小绿豆里面又加了几个新朋友:“16颗小红豆,1颗大黑豆。”它们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相信,它们,明天会给我带来惊奇、兴奋,甚至可以让我编一首彩豆豆的歌曲。

20__年9月17日星期三晴

小绿豆今天被我带到了学校,它仿佛睁着大眼睛,看到美丽的学校。我有时候偷偷的把它放出教室的每个窗子外面,让它们看看,那树叶的翠绿的颜色,和湛蓝深远的天空、金灿灿的太阳。当然也让它们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Little mung bean was taken to school today, it seemed to be open eyes and saw a beautiful school.Sometimes I secretly put it out of each window of the classroom, and let them see that the green color of the leaves, the blue sky and the golden sun.Of course, let them breathe fresh air.

小绿豆长的越来越快,红色的小豆子也长大了,有棵都快脱皮了!大黑豆却没什么变化。我好着急,心里想:“怎么长的这么慢!”我希望它快快的长,因为我要吃!呵呵......

后来,我用热水把绿豆涮了涮绿豆的小绿衣瞬间脱掉,所以我需要把它们弄出去,好困难!我有时候想放气,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好不容易弄完,有的一半脱了一半不没脱。花花绿绿的!

虽然我没有同学们的绿豆长的好、快,但,只要它健康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帮妈妈打扫房间日记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上个周末,我学到最牛的一项本领就是会打扫房间了。妈妈说:“我们来一个房间大扫除好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来拖地和擦桌子。”

我首先拿来抹布和水桶,接着就打来干净的水。我拿着抹布在水里轻轻地搓,然后拧干,我从桌子擦到柜子,擦得我全身出汗,经过我的努力,房间的桌子和柜子都被我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可是,水桶里的水被我洗得黑乎乎的了,我马上去换了一桶干净的水来,开始了我的拖地板计划。我拿来拖把,先把它在水里浸湿,没想到是浸湿后的拖把实在太重,我怎么也拧不干,我只好叫来妈妈帮忙,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第一次拖地板的.经历。

看着干干净净的房间,我虽然觉得有点累,但心里却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这才知道原来妈妈平时打扫我们的房间有多么辛苦,我们要爱惜自己和妈妈的劳动成果,不能在家乱扔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拉贝日记观后感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拉贝日记》2113这部中德合拍的5261电影来说,我认为它会4102是一部能够被大多数中1653国观众认可的电影。虽然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也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这样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的态度和历史观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纳粹主义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纳粹党卫军和德国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而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帮妈妈打扫房间日记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上次劳动节,我家虽然没有劳动,但这次周末我家就开始了真正的大扫除。

因为外婆说家里有虫子,所以借这次杀虫家里也来次大扫除。说干就干,我们分工完毕。便准备开始,我和妈妈负责房间。我扫地,妈妈擦地板。在学校扫地还不觉得难,可家里的瓷砖太滑不太容易一次扫干净。“这儿有虫,妈妈快拿杀虫剂!”我大声喝道。妈妈有如飞一般地拿给我,差点摔倒。”呲。呲。呲。几声,虫子就个个现场“牺牲。”接下来,又该我清扫地面了。又脏又有虫子,看得我都恶心死了。赶紧扫好,让妈妈拖地。我们这边打扫完毕,还有去客厅擦玻璃的任务。

我们一人拿一份旧报纸,开始行动。我对着玻璃一吹气,用报纸一擦果然干净许多。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妈妈,不大会儿工夫就窗明几净了。

我下面又要去看外婆和表弟,不知道他们那儿情况怎样了。我”啊“的一声吓了表弟一大跳,让他一退摔倒在地板砖上了。他顿时哭了,还跑过来追我。还有什么没做的?我一拍脑袋就想起来了。每个人必须要工作3次。我可以去浇花,这是既简单又轻松的工作,更何况还能算一个任务呢!

我飞快地跑出去,拿了水壶灌满了水,可谁知道表弟又偏偏跟在我身后呢?只得和他分享我心爱的任务了,外婆说每个人只能算半个任务。我气呼呼地朝表弟挥了挥拳头。可他居然还朝我翻了翻白眼。我只好忍气吞声,等浇完了水再收拾他。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话,今天我就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狂人日记

常常昼夜颠倒的我,每到凌晨都会有一种感觉:

自己是这座城市里唯一还醒着的人,那种心情堪比猫头鹰倒挂在深夜的森林里,孤独地盯着外面的一片漆黑,想着大家都已经各自在床上做梦。

那些梦里拒绝我的参与,而醒着的世界也都没为我亮着灯。

鲁迅大家都不陌生,《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同时它是现代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本意为“疯子,精神不正常者”,是贬义。疯狂的人,狂妄自大的人。是指性格放荡不羁,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强烈追求极至和绝对的人。现多用做褒义,对这种精神作出赞许,已经不是表层的“疯疯癫癫”了。为一件事尽全力拼搏的人。行为与众不同,略显疯狂的人。

《狂人日记》的小序是用文言文写的,而正文却用的是白话文。文言文和白话文是对立的。文言文象征这旧的社会、旧的文化秩序。而白话文是自我、个人、新文化的象征。小序和正文之间的距离感使作品充满张力。是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探索。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对人性的思考。

白话正文是狂人的内心独白,从形态上看:狂人有一般真狂人(精神病患者)所有的特点,病态的敏感;病态的精神亢奋;迷离的错觉幻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就带着疑问:为什么“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觉得还是要小心,因为“赵家的狗”不知为何,“今天”看了我两眼。开头就预示了“我”的意识与正常人并不相同,并用那只赵家狗的一举一动来引出了文章的导火线。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文中表达了狂人对封建道德的定义:礼教就是吃人!

。因为狂人生于封建社会,受着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约束,并造成了他对社会的恐怖心理,认定自己生活在“吃人”的社会上。对封建文化的深度批判。

第三篇里提到,狼子村的村民将一个大恶人打死,挖出他的心肝油煎炒了吃,以此壮壮胆子。群众暴力是可怕的,打着惩奸除恶的正义幌子,无视法律道德地草菅人命,就是在如今,也是常见的,网络暴力就是一例。

第八篇里,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安慰狂人“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所以,在荒年,走投无路、丧失了社会性只剩下动物性的人类是真的会做出茹同伴的毛饮同伴的血之事。从这一角度看,人类自称为高级动物,也并没有高级到哪里去,无论如何进化,都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动物性。如狂人所说,我们是“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中国人

第十篇有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死去犯人的血舐。愚昧的年代里,认为人血馒头可治痨病,这在《药》一文里面有撰述。

这个敢于“呐喊”的狂人,在当时是被当成疯子的。他的确是患病的,敏感多疑,思维混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真正病入膏肓的是那个时代,是那些投降于“人吃人”制度、毫不反抗与呐喊的芸芸众生。最后一篇只有两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是狂人的希冀,也是鲁迅的呐喊,看到这里,我只觉得这两句话是绝望的、是挣扎的、是不甘的。

鲁迅把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从疯人的思想中看到了可怕的封建社会,老百姓被上层社会的人们所欺压,过着痛苦的生活,用讽刺手法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批判。

因此,鲁迅以“狂人”的口吻绝望的呐喊,去救救下一代,不要让下一代孩子的头脑、思想被腐化,让封建社会的道德侵害到下一代,生活在“吃人”与被吃的世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帮妈妈打扫卫生日记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我和妈妈也准备开始打扫卫生了。

一开始,我和妈妈先擦玻璃,我擦里面的玻璃,妈妈擦外面的玻璃。我和妈妈擦了好久,玻璃才晶莹透亮、闪闪发光!到了中午,我和妈妈吃完饭以后开始扫地,我先把地扫了一遍,然后妈妈开始 拖地了。妈妈反反复复地拖地,终于把地拖得干干净净的!这是,我看见妈妈满头大汗,我急忙把毛巾递给妈妈说:“妈妈你休息一会儿,我来干。”妈妈微笑地我说:“亲爱的小宝贝,妈妈不累。” 我接着说:“不行不行,还是我们俩一起来吧!”说着,我就跑去擦桌子,妈妈整理房间,两人忙的不亦乐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心爱的房间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通过这次打扫卫生,我感受到了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来也是比较辛苦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尽我的能力帮妈妈多做一点家务,再此,我要向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岛旅游日记的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妈妈带我去青岛玩啦!

在这次旅行中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绿色大怪物——海浪!

第一天,我们去了石老人海水浴场。因为青岛每个海水浴场里面都有许多海草、海带,所以整个海看起来绿绿的。因为我们知道要到海里玩,所以特地穿上了泳衣,套上了泳圈。

爸爸说:“待会你要扶好泳圈,不然这么大的浪,我可救不了你。”听了这番话,普通人都会产生恐惧,不过我是谁啊?我可是有名的大胆鬼,一定也不害怕!

下海后,当我们走到离大浪产生地稍近一点儿时。“哗啦啦”一个个绿色怪物正在向我们跑来,那正是海浪。又听“哗啦”一声,那个绿色大怪物又吐出了白色的泡沫,那些泡沫淹没了我。

当我挣扎着站起来时喝了一口海水。等等,这是什么味?我慌忙把它吐了出来,这些海水怎么跟高浓度盐水一样。这么咸!以后我绝对不要再喝海水了,哦,不对,是不敢再喝了!

真是想不到……我这个大胆鬼也有怕的东西,这绿色大怪物可真吓人,尤其是它吐出的那些白色泡沫,真是可怕!以后绝对不尝试了,哦,又忘了,是不敢尝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爱爸爸妈妈的日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我的父母,是他们赋予我生命,把我带到美好的人间;我爱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幸福的生活,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爱我的父母,是他们教育我怎么做人,让我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的爸爸是一名公务员,他的工作虽然忙碌,但他总是按时接送我上学,无论风雨。在家里,爸爸用“严父”来形容最适当不过。每当我犯小错误时,爸爸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我,然后给我讲清道理,让我心悦诚服。

我的妈妈是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她的工作也很忙碌,但妈妈忙里偷闲,用这些“闲”时来辅导我的学习和整理家务。在家里,妈妈用“慈母”来形容最适当不过了,我想要吃什么,她总是想法设法弄点来让我“解解馋”。但妈妈的爱不是溺爱,她和爸爸一样绝不纵容我犯错。

我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深深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蓬莱日记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旧时的记忆,那一刻,还记忆犹新。那一次,我和爸爸去烟台的蓬莱岛游玩,爸爸妈妈在旅行报名后。过了几天爸爸和妈妈就拉着我带上行李上了火车,我问爸爸我们旅游的地点是什么。爸爸告诉我是烟台的蓬莱岛。

在火车上,兴奋的我好奇的看着火车里的设施,还有窗外美丽的风景,心里神往着美丽的大海和遍地的海螺,我脸上的笑容一路上就没消失过。

下了火车,换乘旅游大巴后,我们一直来到的蓬莱岛。下了车,我大叫着扑向了海滩,尽情的扑打着海水,海水有点咸,仿佛喝的盐水一样,但这阻挡不住我拥抱大海的热情。

在水里玩累了,我走了上来。在沙滩上和我们一样的游客们,有点躺在沙滩上舒舒适服的晒着太阳,有的站在岸边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有坐在台阶上认真倾听着大海的诉说。我也和别人一样躺在沙滩上,让浪花娃娃淘气的挠着我的脚丫。阳光照射在海面上,仿佛撒上了一层碎金。海鸥在海面上自由翱翔,仿佛在对我说大海真美啊,大海真美啊。这时一条条不知名的小鱼顽皮的钻了出来仿佛对我表示欢迎。这一切仿佛一幅幅名家作的画一样。那么美好。

躺了一会后,妈妈对我喊道:“吴雨晨,难道你不想拾些贝壳,海螺带些回家当做纪念品吗?”听了妈妈的话,我顾不上拍掉身上的沙子,就急忙捧起一堆一堆的沙子,翻了翻,找了找。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了一个小海螺!”我兴奋的叫了起来。它身上有着黑色的斑点,散发着五彩光芒。我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鼓励我继续捡,拾的多些。

最后夕阳照在海边,放射出耀眼金光,仿佛在下逐客令。爸爸也在不断催促我快点回到车上,我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海滩。

虽然我把第一次看到大海的经历写了下来,但却无法把我那愉快的心情完整的表达出来。小伙伴们,假如你们没有去过烟台的蓬莱岛,那可是终身遗憾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岛旅游日记的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和妈妈来到青岛旅游。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红瓦绿树、空气清新,有崂山、栈桥、奥帆中心等的旅游景点,不过最让我着迷的还是大海。

从小鱼山上眺望大海,只见海天一色,一望无际。这时候的海是安静的。来往的船只从海面上驶过,水花四溅,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船只仿佛画笔,大海如同画纸,它们为游人画出一幅幅优美的海景图。

我们来到海边的礁石上,此时的海又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汹涌的海浪不停地向礁石涌来,击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礁石上时不时地出现着海水退潮时留下的小海蟹、小贝壳,让在这里游玩的孩子们惊喜不已。

海边的沙滩更是孩子们创作的乐园。我和小伙伴在这里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一会儿,沙滩上便出现了一座座形状奇特的建筑——“南水北调”、“哥特风”、“金字塔”、“海滨别墅”……让人浮想联翩。

最过瘾的还是投入大海的怀抱。我们套着游泳圈,在海水里任凭海浪冲来冲去,互相嬉戏、打闹……欢笑声、海浪声、船笛声织成一片,奏响了大海的交响曲。绿海碧波里留下了我们欢乐的身影!

我爱青岛,更爱青岛的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狂人日记》的题目时,感觉这篇文章好像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写的,整篇文章可能写的很疯狂,也可能写的一塌糊涂。这样想着,不由自主的看下去······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我从这段话中的“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想到主人公三十年前可能就见过这个人。既然是赵家的狗,那么这个“他”肯定也姓赵。读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和现在我们写的文章大不相同,他的写作不用好词好句来描述,也能使我们忍不住接着读下去,就像我亲眼看见了故事中的情景。

整篇日记都在说吃人的事,“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在正常人眼里,他们为主人公做的事情是正常的。但在狂人眼里这些话会引起他的胡思乱想,怀疑他们的举动都是要吃它,狂人有些惊慌失措_“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文章中描述狂人疑神疑鬼、紧张兮兮的样子,我觉得他真是可笑。

我上网查阅了一下,狂人日记的正确解释是揭露当时旧社会的黑暗的事,鲁迅把自己当成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看这个黑暗的世界,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虚伪和本性。我又拿起书看了一遍,其中有一段狂人的话我想了半天“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有些转不过弯来,我猜想着这句话的所表达意思。

鲁迅的文章太深奥了,像我们这样的小学生很少能读懂其中的含义,我也是在网上查阅资料才得到结果,但是我还是喜欢读鲁迅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日记的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还是跟往常一样,早早地就到学校了。走进教室,一个同学也没来,我是第一个哎!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我虽然在做着其它的事情,可我的眼睛始终都顾着教室门。

终于,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好朋友李熠潇来了。他看上去还是有些苍白。下课的时候,我想过去跟他好好说说话,可他要到陈老师办公室里吃药。我偷偷地躲在门边看他,他也看见我了,我们互相挤了挤眼睛,笑了笑。

真高兴,我的好朋友终于又来上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教师节的日记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语文老师已经陪伴我们三年了,她跟我同性,也姓杨,他高高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上长着一对大大的眼睛,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她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如果你说了谎话,她的眼睛就像x光一样透射到你的心灵深处。

语文课上,老师转身往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总有几个捣蛋鬼做小动作,杨老师的脑袋后面跟长眼睛一样,立马转过头来把他们拉出去发站,经过几次以后,,那几个捣蛋鬼有所好转。

当我们取得好成绩,她的眼睛就会流露出鼓励、夸奖的神情。

总之,我忘不了她的眼睛,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一个老师的心,一颗与孩子共同跳动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开学日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的心里既激动又兴奋。一大早,我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和胸牌,把书包又检查了一遍,生怕有什么遗漏,确认没落下东西,才出门。

来到熟悉的校园是那样的亲切。老师们都在校外迎接我们,同学们和亲爱的老师们互相问好,终于又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相聚在校园了。

上午的第一节课是孙老师的语文课,我们复习了《古诗三首》。然后,多才多艺孙老师又教我们以唱歌的形式把古诗唱了出来。孙老师第一个就点了我的名,起先我站在讲台上非常的紧张,但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就以rap的形式把古诗唱了一遍,孙老师夸赞说,唱的太好啦!还把我唱古诗的视频发到抖音和班级群里,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我们学习的样子。

下课后连李竹轩都抢着问我要签名呢。

开学第一天就在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和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狂人日记赏析

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一、各种“狂”说

关于《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相关的论述相当之多,前人亦做了相关评论的综述.葛留青先生认为《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是个“迫害狂”精神病患者.吴宏聰版本的文学史认为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

(2),公谷兰先生认为狂人是个复合型的狂人.我们姑且总结为真狂说,假狂说,亦真亦假说.我认为本来许多评价家们从自己的着眼点对狂人形象的分析是很深入的,但如果真如上面那位总结者的概括性所言,则许多关于狂人形象的争鸣学术价值有损,因为那样的争鸣进入了潘凯雄和贺邵俊所说的“正、反、合”思维,“甲提出了正命题,乙马上可以从反命题入手对甲进行诘难,丙则来一个调和,其状中庸可爱”

(3)

“批评家应该有对时代的文学经典进行筛选的责任感,应该有鲜明的文学史意识”

(4).我们不进入所谓真假狂人的概念之争,从动态的、矛盾的角度分析鲁迅所塑造的“狂人”经典形象.

二、动态而矛盾的狂人形象

小说中的狂人思想另类,总是以为别人在暗算着自己,在他眼里世人都在使着坏心思,这是有点神经质似得的“迫害狂”的表现.狂人总在发着怪异的言论,做出怪异的行动,自然受到本来正常的外界的排挤和扼杀,被别人认为有病被斥为疯子也是情理之中.狂人自身又是成长变化着的,在长久的压抑和思考中,狂人彻底悟出了社会吃人的本质,从书中看出那没有年代的全都是“吃人”的历史.接下来狂人才变得更加笃定自己的认识且开始向外界发出挑战.他试图改变吃人的世界.可最终又被融入吃人的世界了.狂人是成长着的“迫害狂”,是觉醒者、反抗者和启蒙者.但他又是体现着矛盾的“迫害狂”,从认知上看理性的同时有非理性,觉醒了却又沉睡了,从行动上看启蒙的最后又反启蒙.

狂人从一开始便是防备着现实的,他感觉到了不安,这种不安从世俗的角度看是病态的,从革命的角度看是觉醒的前奏.小说出现两次“凡事需得研究,才能明白”

(5),且都在前三节,而前三节正是狂人既不安又不太明白的阶段.可以说狂人的不安积蓄在一定程度,在自己的推究中,终于在深夜醒悟.从觉醒后的狂人对抗现实,从嫌“闷得慌”争取“去外边走走”的权力到用饱含着“义勇和正气”的大笑来反攻合谋者要养肥“我”吃掉的大哥和医生,再到狂人质问年轻人“吃人的事”,狂人向其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的诘问.狂人的行动是在一步步加紧的,他的清醒程度和反抗程度也是一步步加深的.以至于狂人大清早拦着大哥给大哥展开了一场说教.狂人从开始只是心里不安只是自己苦思而一声不吭,到大段大段的向“吃人者”展开说教,而“吃人者”却几乎没有言语只是最后面露凶光.从不言语到言语,这是动态觉醒的狂人.狂人觉醒、愤怒、反抗,向外界提出控诉、发出呼告.他最后用警醒的言词和强烈的行动发出的抗争最终没能抵过哥哥的两个字——“疯子”.接下来是狂人在关起来每天只送两顿饭的黑屋子进行新的思考.这是狂人的一个新动态,他觉醒的程度更深,从揭露外界的吃人者们到反省自身.狂人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残酷的令人不安的民族性质——其实我们都吃人.或许正因为觉醒到这一点,狂人妥协了,因为一个吃人的人在喊着不要别人吃人.我们可以把狂人意识到的这种不安性质归结为国民劣根性.这种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意识在鲁迅创作中也是不断沿袭的,在《阿Q正传》《孔乙己》中有着更加明显的表现.狂人是狂,但他在自然地发展着,在动态中觉醒着.狂人的思绪越清醒,就表现得越疯狂,越疯狂也越被外界所排挤,直至自己也否定自己.从隐约感到赵家的狗要吃人到悟出着整个封建民族的历史都吃人甚至亲人和自己也吃人.觉醒者本来那种异于众人高于众人的优越感消失了,余下的只有绝望、自我的反思和恐惧,最终自然也只得妥协.

觉醒后的狂人要抗争这个世界,想要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戳醒这个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个启蒙者.他对年轻人的质问到对哥哥及众人的说教时就是一位启蒙者的形象.但外界的权威实在难以撼动,狂人自认为颇有正气和勇敢的笑对外界毫无伤害,那义正言辞的大篇规劝和训诫换来的也只是一声冷笑.被重新投入黑屋子的狂人在苦思之后,感觉到不仅这_无动于衷、无药可救,就连自己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是狂人只好发出求救或许还有希望的孩子绝望的呼喊.可孩子出生起便生长在吃人的环境中,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孩何以也要“害我”,狂人早就想明白了,是孩子“他娘老子教的”!.“本来的本来”的先祖们已经有着四千年吃人的历史,那种吃人的意识恐怕早已烙入孩子的灵魂中了,日后自然也免不了加入吃人的队伍.这是深深的绝望和和在绝望中的抗争.或许是感觉自己不配再做一个唤醒世界的人,或许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唤醒的希望,狂人最终服从并重新融入了传统.也许其仍心有不甘,也许其只是对自己的过往呵呵一笑,再无半点狂人意识.但我们不能忘却狂人曾在挣扎着绝望着反抗,只是最终被外在淹没.狂人上演了一出启蒙者的悲剧.鲁迅在《写在《坟》后边》说“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狂人虽是反抗者、启蒙者,正如具备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一般,但终究摆脱不了“古老的鬼魂”.汪晖教授认为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体现在:觉醒后的知识分子只能算作是启蒙的“最初体现者”,却难以成为启蒙“胜利的体现者”.如“狂人”般的知识分子作为传统中的觉醒和反抗者,既是不同于外界社会的“异己”,自然会受到排斥,可其本身又和传统有着割不断的关系.觉醒的狂人发现自己不但要被传统所吃,同时也是在传统中的吃人者.正如《祝福》中的“我”到底也算个“看客、吃人者”,也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狂人”这个自以为是的启蒙者也是需要被启蒙的的.“狂人”要撕裂并否定传统社会的同时,也必须进行自我的反思和否定.即使“狂人”再清醒但终究只是进化链条上的“中间物”而不是“新人”,再觉醒也难胜利,再启蒙也难摆脱被压倒的悲剧.狂人越清醒越痛苦,越启蒙越发现难以唤醒沉睡的庸众,最终自己反而被庸众扼杀和吞噬,进入反启蒙和需要被启蒙的群体.狂人这“悖反”中的悲剧形象正是其具备超越时代的经典意义之所在.毕竟历史总会有发展有转折,在任何时代的变换中,“中间物”都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过的很有意思,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我读了笑日记里的《幸福鸭子》!我很有想法。

《幸福的鸭子》这本书主要讲得是马爸爸小跳的好朋友之一——张达和他的好朋友去了山里的爷爷家里玩。在那里,他们和笑猫遇见了鸭子“麻花儿”和腊肠狗“拖拖”。 “麻花儿”是一只非常特别的鸭子,她处处为别人着想,有什么好事心中想着他人,正是因为“麻花儿”的善良与可无私才让大家和她交上朋友了。

我想:“做人一定要先人后己,不然,别人有什么好事也不会想着你,在别人有困难时帮他一下,以后自己有困难时,别人自然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善良、无私,这就是鸭子”麻花儿“留给我的好印象!

我以后也要像鸭子”麻花儿“一样做一个先人后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蓬莱日记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的地方很多,北京、上海、香港......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是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你们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吗?呵呵!今天我就给大家当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一起感受蓬莱的美景吧!

首先,我们到达第一站-------蓬莱阁。蓬莱阁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荷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此凌波踏浪、飘洋过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美丽传说。楼阁处在水的中间,里面有八位神仙巨大的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楼外,还有一些石雕,张果老的毛驴、铁拐李的酒葫芦......我顺势骑上毛驴,想当一回张果老,妈妈在一旁笑着说:错了,错了,毛驴是要倒着骑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心想:哈哈!倒骑毛驴可真有意思呀!

沿着蓬莱阁往前走,就到达了第二站--------黄海和渤海的交界线。我几乎是狂奔着跑向海边,大海中的波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冲向岸边,有的像一座座滚动的小山丘,有的撞到礁石上,溅起巨大的浪花,还时不时发出“砰砰”的声音,像是大海在演奏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我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坐上了快艇,在出发的那一刻我在心里呼喊:大海,我来了!这时,天空下起了雨,远远望去,天空和海连成了一片,看不到尽头,我们在海上乘风破浪,感受着海的宽广和雄壮。

美丽的蓬莱真让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三年级写日记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妈妈和爸爸带我去人民公园游玩,一进去。我就让小船给迷上了。于是我问爸爸和妈妈:“我们去划船吧。”想不到爸爸妈妈同意了。

我们买了票就去挑船,湖边停满了小船:有卡通的、观光的、还有几个小艇。我一眼看中了一个观光的,于是我激动地走了过去,妈妈和爸爸坐在船上,我走上了船,船就晃呀晃,吓得我脚缩了回去,这时工作人员说:“没事儿,船翻不了。”这句话像定心丸似的,让我放心来好多,我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

上个船,我马上扶上杆子坐上座位。水面波光粼粼,青的像玉,绿得像翡翠一样在闪光,手往水面一放呀,好凉好柔软呀!非常美妙,清清的湖水里有成千上万条小鱼在水中游动。

湖边的柳枝垂入了水中,好像一个个少女在清洗头发;湖边人们在观看湖水;还有人在湖边嬉戏。湖面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汉白玉桥,诗情画意。

开着开着,突然一条小艇向我们冲上来,我惊呆了,碰上了碰上了,我们一定会成为落汤鸡了,我听见“吱”的一声,小艇走了旁边的路,幸亏有惊无险。

这就是我第一次坐船的经历,你们觉得有趣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