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者简介(20篇)

落泪,是美是丽的结果,是人生最易得而又最难享受的乐趣。小编收集了眼泪的享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42

作文

115

享受春天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夏天是生命的高潮,那么冬天则是生命的休眠期。若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么春天则是播种的时节。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时候,人们就对春有着别样的情感,无数人为处处春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在他们的眼中,春是万物的母亲,她美丽、温柔、和煦……在当时,没有城市,没有汽车,更没有污染。村落的大街小巷中无处没有浓浓的春意,花儿随处可见……

现在,虽然有污染,但在城市中也可以看到春的气息。在南归的鸟儿上,在里边开出的野花中,在从土中长出的小草和探出头的小虫中。你都可以看到春的脚步当你留心观察时,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春又来了,又是一年的开始,又是播种种的时节了。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天中,人们都盘算着一年的计划,准备着新的征程,都等待着收获的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作者简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 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现供职于杭州文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钱钟书夫人,本名 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 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 吉尔·布拉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赠刘景文》作者简介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享受春天作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享受,这一个词语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意义,分量都不一样。

有些人认为,享受,就是好不容易星期天放假,在家里好好地睡上一天;有些人认为,享受,就是和家人一起去郊外游玩;有些人认为,享受,就是星期天放假,在家里好好的看看电视,玩玩电脑;当然,还有些人认为,享受就是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

又是一个春天,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可是太阳公公好像生病了,赖在被窝里不肯出来。今天是星期天,太阳公公终于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我的心情也特别好,便缠着妈妈,带我到公园玩,被我缠得没办法,妈妈只好答应了。

风再也不像冬天那样刺骨了,而是变的暖洋洋了。一到公园,我就把外套脱掉,奔向广场。广场上人可真多啊!他们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聊天,有的一家三口躺在草坪上享受阳光,更多的是小孩子的笑声,他们跑的跑、跳的跳,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溜旱冰,每个人都玩得很高兴。湖边的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满了淡黄色的嫩叶,一阵微风吹来,好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跳着轻快的舞蹈;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可爱极了!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鸟在枝头唱歌,鱼虾在水中嬉戏……湖边有的人在钓鱼,有的人在追逐打闹,有人在欣赏风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享受春天,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同时我们也要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作者简介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简介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写作生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马克·吐温一生著述颇丰。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者简介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莫言(1955年2月17日-)莫言本名管谟业,生于中国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大陆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职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85年起,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为其“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籍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者简介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属于迷惘的一代,是“浮躁的20年代”(the roaring 20s)的代言人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原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兹杰拉德。普林斯顿大学未毕业就退学。1917年入伍,次年升为中尉军官,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所抱的理想的幻灭。

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此岸天堂》,一举成名,声名远播。小说出版后他与珊尔达·赛瑞结婚。珊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和《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部小说谴责以托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1934年菲茨杰拉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成功地表现了上层资产者的自私与腐化,对主人公的沉沦满怀同情。但评论界对它反应冷淡。1936年菲茨杰拉尔德在病中写了自传《崩溃》。后来以好莱坞一个电影导演为主人公创作长篇小说《最后的大亨》,他去世后,遗稿由其朋友、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整理出版(194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简介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王子》作者简介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圣埃克苏佩里有两个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个生涯在他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南方邮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间,仅出版了六部作品,都以飞机为工具,从宇宙的高度,观察世界,探索人生。这些作品篇幅不多,体裁新颖,主题是:人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建立在于人的行动。人的不折不挠的意志可以促成自身的奋发有为。在现代文学史,圣埃克苏佩里被认为是最早关注人类状况的作家之一。

圣埃克苏佩里写《小王子》时,自己为小说画了插图。插画拙扑稚气,梦境迷幻。法语版《小王子》1943年在美国出版。评论界和读者对这本书感到意外。一直写飞机的圣埃克苏佩里这次写了一篇童话!童话往往是大人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而《小王子》是把故事讲给大人听。那几句不无幽默的献词是理解这本书的钥匙。随着岁月的推移,《小王子》的寓意在严酷的现实中愈来愈明显。茫茫宇宙中,目前知道只有一个星球住着人,也只有一个人类文明,人的感情也全部倾注在这个星球上。在这个孤单、桀骜不驯的地球上,人既坚强而又脆弱,文明既可长存又易毁灭,这取决于人的智慧。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小作品又像预言似的提出,物质丰富弥补不了精神匮乏,人不能忘记精神实体。几十年后《小王子》在全世界成为大人、小孩、东方人、西方人都爱读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者简介]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柳下挥,原名黄卫。曾用笔名"坐怀不乱"。

1985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都市小说代表人物之一。现为纵横中文网签约作家、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首届网文之王评选活动中当选十二主神。

首位获得2015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网络作者

都市小说代表人物之一。纵横中文网签约作家。

其代表作品有纯爱经典《市长千金爱上我》(2007年)、《爱你我就骚扰你》(实体书名《求爱大作战》)、《邻家有女初长成》(已和谐)、《近身保镖》(2009年)。

其中《近身保镖》长期位于百度风云榜小说类第五名,点击过千万。

移籍纵横中文网写有《天才医生》(2010年)、《火爆天王》(2012年),《终极教师》(2014年),以及最新都市异能大作《逆鳞》(2015年)。

柳下挥写作风格轻松幽默,常有妙语惊人,对情节的把握到位,善于塑造人物,外形饱满形象,对人物内心的探索更是精准贴近。而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各有灵性,令人过目不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者简介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

简·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者简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热爱长诗的创作,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抒情短诗。他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死后留下了近两百万字的作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国近代诗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国本土的田园现代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作者简介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主要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国大陆艺人徐静蕾曾自导自演过该书改编的电影。斯蒂芬·茨威格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独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作者简介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dàn)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61米至1.65米之间),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作家,1939年任军事记者,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文学俄罗斯》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代表作有剧本《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和描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还有几部战时札记,如《洛巴金札记摘录》,曾获列宁奖金及斯大林奖金。

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今天的圣彼得堡城北部,有一条街就命名为“西蒙诺夫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