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者简介汇总20篇

落泪,是美是丽的结果,是人生最易得而又最难享受的乐趣。小编收集了眼泪的享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54

作文

115

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享受春天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冬爷爷悄悄离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

当她带着她特有的新绿玩耍时,远远望去,大地上先布满了她的足迹,真让人心醉啊!

春天来了,春风给刚睡醒的小草披上了绿衣。春精灵给了桃树妹妹一个深情的吻,桃树妹妹羞红了脸。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嫩小的绿色的小芽就像春姑娘用神奇的画笔点缀着无数绿玛瑙。风姐姐微微地吹着,小芽儿随着在风中摇晃,又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演奏着春天的赞歌。

春天来了,阳光明媚,冻冰了的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懒洋洋的舒展着身子,慢悠悠地哼着小曲,舒坦极了。小鸭子在水面上欢快的游动着,不时呼朋引伴,甭提多快活了。在这暖洋洋的日子里,小朋友们在田野里,小河边上,草地上唱着歌儿,采着野花甭提多高兴了。

公园里,迎春花小姐在长发上戴了数千万个粉黄粉黄的发卡,漂亮极了;红色的山茶花开得分外灿烂,引了勤劳的小蜜蜂来做客;玉兰花穿着洁白的衣裳在风中翩翩起舞,感谢春姑娘的到来……

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是孩子们在放风筝啊。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的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啊!

春天多么美丽的季节啊!这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欢声与笑语。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者简介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 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传作者简介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举世闻名的反战主义者。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罗曼。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家境富裕。少年时体弱多病,备受家人爱护,后来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迁往巴黎。他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学,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攻文学,后攻历史。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8年列夫·托尔斯泰的信对他的艺术观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99年,他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罗—5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前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名人传》为他赢得了盛名,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发表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佳作中的经典,此作品使他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他还写了《群狼》《母与子》《女预言家》等作品。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地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的各类活动中,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战士。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工人。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作协全委会委员、影协副主席等。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全国作协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曾获“《儿童文学》金作家”称号,并荣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奖,“中国话剧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者简介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乔瑜(1954-2005),1954年6月出生于重庆,生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测绘员,成都柴油机厂工人,《成都科技报》记者、编辑,成都市文联干部;鲜为人知的是,乔瑜的前妻是著名作家、《中国式离婚》的编剧王海鸰。2005年11月30日,正值创作黄金期的乔瑜因肝病突发抢救无效,于晚23时左右在成都逝世,享年51岁。

乔瑜自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环》,都市小说《大生活》,小说集《孽障仙的歌》等。其中篇小说《孽障们的歌》、《少将》、《给你看本难念的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坛引起很大震动,曾获郭沫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全国文学新人奖及《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91年乔瑜应邀与王朔和王海鸰合作电视剧《爱你没商量》的剧本,独立完成了最后10集,而大家熟悉的《海马歌舞厅》《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电视剧,乔瑜都参与了编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作者简介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禹岩,男,已婚,现有一女,小名妞妞。武汉大学毕业,家居南京,IT行业工作者。工作之余写作了两本书,为《都市良人行》《极品家丁》 ,均已完本。其中《都市良人行》在当年只有800订阅,扑街至极,但仍然坚持完本,给大家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而《极品家丁》则创造了一个奇迹,订阅破万,起点总收藏排名第七(截止到12月15号晚11点),月票更是月月入前六,该书目前实体出版发售中。

该作者目前签约起点中文网。由于身体太差,工作忙碌出国等原因,目前新书无限期搁浅中。

《极品家丁》其中不乏他本人自创的各种诗句,可以说尤其精彩。而且塑造的书中主角林三,出身草根,不畏强权,机智幽默,行文诙谐淫荡中含真情,在嬉笑怒骂中给人以感动。与传统的花瓶女主角不同,家丁中的女主角每一个都有着鲜活的个性。其中巧巧的贤惠,二小姐的痴情……不一而足。任何一个女主与主角林三之间都有一段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作者禹岩本人也曾经笑着说"家丁与其说是一本历史架空文,不如说是一本披着架空外衣的泡妞全集。"

周经:每个星期小说作者禹岩都会停止更新一天,并在周末补回,被急于等待看家丁的书迷戏称为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P. L. Travers,1899-1996)在澳大利亚一个种植园里长大,天性不喜张扬。她曾经做过秘书、舞蹈演员、演员和记者,写作是她最大的爱好。玛丽·波平斯的故事是在她一次大病痊愈后写的,拿她的话说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是把脑子里面存了许久的东西写下来”。后来,有很多人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玛丽阿姨到底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特拉弗斯经过思考后,强调“玛丽·波平斯不是我创造的,但我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好词好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牧《山行》作者简介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享受春天作文300字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冬爷爷刚走,春姑姑就匆匆忙忙地赶来了。春风像妈妈的手掌一样抚摸着我的脸蛋,柔柔的。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的万物,万物复苏了:小草探出头来,柳树抽出嫩芽来,花儿尽情地绽放。春雨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天而降,它落在了竹笋上,落在了花骨朵儿上,落在了小草上……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它没有夏天那么干燥,没有秋天那么繁忙,没有冬天那么寒冷,因为它是温暖的春天。

春天里的柳树像一位淑女,对着水面梳妆。春天里的小花像一位仙女,穿着红衣裳。春天里的竹笋像毛头小伙,羞得只露出了一撮儿头发。

我爱春天,爱它的点点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者简介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作者简介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属于迷惘的一代,是“浮躁的20年代”(the roaring 20s)的代言人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原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兹杰拉德。普林斯顿大学未毕业就退学。1917年入伍,次年升为中尉军官,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所抱的理想的幻灭。

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此岸天堂》,一举成名,声名远播。小说出版后他与珊尔达·赛瑞结婚。珊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和《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部小说谴责以托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1934年菲茨杰拉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成功地表现了上层资产者的自私与腐化,对主人公的沉沦满怀同情。但评论界对它反应冷淡。1936年菲茨杰拉尔德在病中写了自传《崩溃》。后来以好莱坞一个电影导演为主人公创作长篇小说《最后的大亨》,他去世后,遗稿由其朋友、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整理出版(194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者简介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主要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国大陆艺人徐静蕾曾自导自演过该书改编的电影。斯蒂芬·茨威格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独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者简介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1989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对“永恒”、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第三节写诗人对世界的祝福。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査湾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再后来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他作为诗人的短暂的生命里,海子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诗人至始至终对幸福的理解都是复杂的,他的内心始终是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的贫困与不如意让他渴望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渴望走出自己孤独而封闭的世界,他渴望融入到世俗生活的大家庭中;但是,他又不愿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超脱凡尘俗世的、精神上的诗歌世界的追求,以至于到最后他只有选择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他选择了脱离世俗,最终,他选择了自杀,永远的留在了他理想的超脱现实的生活中,不再进入世俗的世界里,永远的远离了这种世俗生活对他的折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城南旧事作者简介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林海音,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短篇小说集《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莫泊桑(Maupassant,G.D,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享受春天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享受春天

一草一木冒出了嫩芽,绿油油的,显得十分可爱,像刚出生的婴儿,他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大树母亲用她那充满爱意的双手撑起她的孩子们,像一幅动人的画,引起我们儿时的回忆。

享受春天

天空的景色更加迷人,阳光暖暖的照在我们脸上,舒服极了,白云也开始飘荡起来,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像跟我们在赛跑,太阳好像也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太阳像一个温热的火炉,照在绿色的大地上,让花花草草感受着春天的温暖!

享受春天

春风拂过,吹醒了路边的野花,春风拂过,吹出了鲜嫩的小芽,春风拂过,像个慈祥的母亲,亲吻你的脸颊,春风拂过,使你感到清爽,心旷神怡,春风拂过,他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使你忘掉烦恼和杂念,是你消除疲劳,增添力量。

享受春天

春风浩荡,春雨滂沱,春光明媚,春色无边啊,多么好的春天啊,这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舟过安仁》作者简介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相传其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收录于《诚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31 字

+ 加入清单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丹尼尔·笛福是第一个,他所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丹尼尔·笛福生于1660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暴力取得政权,但是在笛福出生那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特王室又在英国复辟,笛福出生于一个小油烛商人的家庭,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封建统治。笛福28岁那年,即1688年,资产阶级又赶走了斯图亚特王室,重新掌了权,他一面经商,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写下不少小册子。因为有的书和演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曾先后三、四次被关进监狱。59岁时,写成了《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是以一件真事为素材写成的。200多年前,有一个苏格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1704年9月的一天,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古拉丁美洲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塞尔柯克心情很坏,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头和羊皮盖了两间小房子,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来做线,用来缝东西。他在荒岛上生活两年四个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国航海家把他救离了海岛,塞尔柯克回到苏格兰后,经常在酒店里向人们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后来,笛福就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此书。继《鲁滨孙漂流记》后,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但他终生没有混入当时有名的文人圈子里。这些文人出身的社会地位比他高。他一生穷困,临死前为了避债不得不离家藏起来。

1704年他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主要为哈利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争取支持。此后11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哈利及其继任者托利派戈多尔芬的秘密情报员,搜集舆论。在此期间,他又因写文章而短期入狱。但从未终止为辉格党当政者搜集情报,办报,写文章。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 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均1722)和《罗克萨娜》(1724)。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1720)、《彼得大帝纪》(1723);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1724)、《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1726)、《不列颠全岛纪游》(1724~1727,3卷,导游性*质)。他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如《经商全书》(1726)、《英国商业方略》(1728)和《使伦敦成为世界最繁荣都市之道》(1728)。他的《英国绅士全书》则在他死后于1890年刊印。他的小说以《鲁宾孙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共达250种,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如《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的代表作。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到智利海外荒岛,度过5年,最后得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写成此书。鲁滨孙不听父亲劝戒,出海经商贩卖黑奴,在海上遇难,流落荒岛28年,在岛上与自然斗争,收留了野人星期五,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致富。此外还有续集。第二部写他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又视察巴西种植园,接着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则是一部道德说教的作品。

《辛格尔顿船长》写主人公幼年被绑架,当了海盗,在非洲和东方冒险致富的故事。《摩尔•弗兰德斯》有人认为是笛福最好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女贼的女儿,出生在监狱,被一个好心肠的市长收养。她靠勾引男子、多次结婚和偷窃为生,被判刑发配到美洲弗吉尼亚,与一前夫经营种植园终其一生。《杰克上校》写得最差,主人公幼年就沦为小偷,当过兵,被贩卖到弗吉尼亚,最后成为种植园主,回到英国。《罗克萨娜》的主人公是法国新教徒的女儿,流落在英国,嫁给了伦敦一个酒商,被遗弃,在英、法、荷等地沦为妓女,又嫁给一个荷兰商人,商人负债入狱,她也在悔恨中死去。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社会不容许这种人出头,他或她只好不择手段,干一系列欺骗、盗窃以至出卖肉体的勾当。作者出于清教徒道德观,总是使他笔下的主人公表示悔恨,立誓不干坏事,但环境又一再迫使主人公违背誓言。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他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享受春天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瓦蓝瓦蓝的天空,本来是鸟儿的游乐园,可是那一架架轰鸣的飞机使鸟儿惊慌失措地飞走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墨绿幽森的树林,本来是动物的天堂,可是如雨点般的子弹摧毁了它们的美梦,这究竟是为什么?

充满朗朗书声的学校,本来是孩子们的学习宝地,可是那无数的导弹把学校变成了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这究竟是为什么?寂静葱绿的山谷,本该让树木健康成长,可是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树木瞬间烧成了灰烬,这究竟是为什么?充满欢乐的的公园,本来应该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是草地中的地雷让原本生气勃勃的公园变得死气沉沉,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期待,我们盼望——让战场上的孩子们,有一本书,使人入迷的书,不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倒!有一套衣裤,干净的衣裤,让甜美的笑容挂上脸庞!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