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明文作文:保护爱护水资源精品20篇

导语: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严重,人们的当务之急就是保护环境,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6519

作文

1000

保护水资源建议书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东胜区广大居民们:

大家好!

我是东胜区第五小学六年级(2)班杨婧同学。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节约用水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水无处不在,他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根子,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帮手……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据调查,我们居住的地球还有一个别名叫“水球”。顾名思义,我们的地球上70.8﹪充满了水。但这么多水,其中海就占了97﹪,陆地上的地面水占0.017﹪,其中有一半在盐湖中淡水的根本来源就是雨露,每49年落到陆地上的水只有10.5万立方米,而且这其中的三分之二又被植物蒸腾或地面蒸发掉,只有三分之一:即3.25万立方米的水可供人类利用。每当我经过洗手间,总听见水在哗啦啦的独自哭泣着。有些人总是将洗过菜的水直接倒入下水管中,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并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的,水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也许,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只有保护水资源,我们才不会灭亡。

所以,我想对广大的居民提几个意见:

1.每当洗完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不要让水白白浪费。

2.循环使用生活用水。洗过菜的水还可以用来洗碗、洗手、擦桌子、拖地等,洗过脸的水可以洗头、洗衣服等等。

3.在旅游时随手拿一个布袋,将所有垃圾都扔进布袋里,不要随手就将垃圾丢进湖里,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别的旅客来这里,他们期待的是看到清澈见底的湖,还是上面漂满垃圾的湖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水果樱桃的说明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水果中,我不仅喜欢西瓜,而且喜欢草莓,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樱桃

樱桃是深红色的,身体圆圆的,一个从天而降的“小红球”。那深红的颜色,似乎是一盏明亮的灯笼。只要你已看到樱桃,就会被它那外表吸引,远远看,还以为是一颗罕见的“稀世珍宝”——红宝石呢。轻轻咬下一小口,红色的汁水立即“喷”出,把你的舌头.牙齿都“染”红。把樱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深红的果肉不透明,但稍淡一点的红色却更假的剔透。

刚刚咬下那一口回味无穷,再咬下一口,细细品尝,酸酸的,甜甜的。把整个樱桃吃完,连壳都是红的了。

樱桃产在秋天,春天,刚刚插下种子,经过春浇雨淋,在万物复苏的那个季节里,樱桃发芽了。但是樱桃像一个大小姐一般,浇太多水不行,太小也不行真是百般挑剔。经过辛苦的种植,樱桃终于有出息了。

大家都会问:樱桃有什么好处呀?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我喜欢樱桃,喜欢它那颜色,形状,更喜欢它酸酸甜甜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玉米的说明文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这也是玉米成熟的时节,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棵棵玉米挺立在田地里,像一群威武的战士,身上带着金黄的玉米棒。农民伯伯都在田地里收玉米,我们一家也参加了收玉米的劳作。我们用架子车把玉米运到院子里。啊!玉米堆在一起,就好像一座座小金山一样。

玉米棒就像一个个胆小的娃娃紧裹在小被里甜甜地睡了。为了让每一个金灿灿的玉米都早日晒干,我们得把它的外衣剥下来,露出金黄的身体,它可真漂亮啊!我真想咬一口,品尝一下玉米那甜甜的`滋味。爷爷看着眼前的大玉米,笑得嘴都合不拢啦!他的脸上虽然流着汗水,但是心里高兴极了,因为今年真是大丰收啊!

我想:那堆得像山一样的玉米,得几天才能剥完呢?农民掰玉米,剥玉米真辛苦啊!要是我能发明一个掰玉米的机器,农民就可以不像现在一样辛苦了,那该多好啊!

休息的时候,爸爸带我出去转。啊!对门院子里的玉米也是那么多,屋顶上,地上,树上……挂玉米,剥玉米……让人眼花缭乱,整个院子充满了欢乐忙碌的气氛。我们有说有笑,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农民最高兴的季节,因为他们收获了,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果实------金灿灿的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荷花的简单说明文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荷花,曾经多次走马观花式地欣赏荷花。

七月骄阳似火,一个烈日炎炎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南湖公园去观荷写作。

来到公园荷塘边,那里已经有了好多人在赏花,还有十几个摄影爱好者在录像拍照。我们在池塘边大柳树下的大石头上坐下来,开始认真地观察起池塘里的荷花来。

池塘很大,荷叶荷花长满了整个池塘,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的,荷叶有高有矮,有一人多高的,还有浮在水面上的。高高的荷叶像一把把小雨伞,遮住了炎热的阳光;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盘子,是青蛙们唱歌的舞台;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颗颗粉红色的大宝石,在水面上闪闪发光;含苞待放的花朵,像一把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整个池塘;干枯的荷叶,像一个个做错了事的孩子,羞涩地低下了头;结了果实的莲蓬,像一个个小铃铛,在风中摇动歌唱。一阵阵风儿吹过,荷叶荷花扭动着身子,欢快地跳起舞来,吹来了阵阵清香。池塘上面偶尔有野鸭、水鸟飞来飞去。天气很热,青蛙们在水下静静地睡起觉来,水面上只有几只蜻蜓,没有看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色。池塘边的树上,咕咕鸟不时地发出咕咕的叫声,烦人的知了也在不停地叫着。

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玩起了模仿游戏。我双手并在一起,两只手心向上,就像一片荷叶;两手并在一起,十指弯曲,就像一朵盛开的的荷花;手的五指向上捏在一起,就像一朵未开的花朵;一只拳头向上,就像一个结了果实的莲蓬了。太好玩了!哈,我模仿得很像,真有意思。

荷塘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唤起了我的写作灵感,半天的时间一边观察,一边写作,终于完成了这篇观荷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自然现象的说明文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我和妈妈包抄双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我用筷子接触水时,筷子突然在水中弯曲。准确的说是坏了。我不能粗心大意。我冲进厨房,没看就换了一根新筷子。“不会断的。”。我暗暗高兴,为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没有,怎么又坏了?不敢多想,我冲进厨房换了筷子。耶!又坏了!一,二,三,四,都坏了。我顿时慌了:“妈,我们家着魔了!筷子入水就断!”我慌慌张张的说。“嘿,这是胡说八道。翻翻百科全书,看看是怎么回事。”母亲一脸好笑地说。

查阅百科全书,原来我家不是走火入魔。只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人类对光的折射研究已久,总结了光折射的基本规律。光线折射时遵循两个基本规律:第一,折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与入射光线分离。第二,当光从光速较高的介质向光速较低的介质倾斜时,折射光偏离法线方向。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我终于明白,筷子在水里看起来是碎的,这是光的折射定律。我不知道这个小碗里有这么深的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植物的说明文600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就被人们誉为“四君子”。梅花凛寒独开、傲视风雪;兰花冰清玉洁、正直仁爱;菊花待百花落尽时独吐幽芳,而我唯独喜爱竹。

低头俯视,破土而出的竹笋与普通的小草别无二致,过不了膝。只是竹隐约显示出一份与众不同的坚毅。不久之后,地面那低矮的竹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粗壮的竹竿。抬头仰望,一节、两节、三节……它们傲然挺立、直插云霄。我想:它们虽与草同为草本植物,但一定不甘平庸,努力向上,每一个竹节的背后一定蕴含着无数艰辛。我问:竹,高处的风景如何?竹以它高耸的身体答: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了解竹的人,一定知道竹心中空,它内心通达、无欲无求,坚定地屹立着。风雨来了,小草低下头躲避。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也颇为广泛:竹笋可用来食用:竹节可做竹筒饭;竹子还是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古时,人们用竹简写字:像《史记》、《甘石星经》、《内经》等都记录在竹简上;竹竿也可用来做竹筏、竹楼,如:的傣家竹楼;竹也可做成竹雕、竹刻、竹黄等工艺品并远销海外……竹贯穿食品、交通、经济、建筑、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夏日竹林还是人们消暑避夏的胜地。竹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类,为人类鞠躬尽瘁、不求回报,绝然无愧于“君子”二字。人们甚至将竹作为自己的姓氏,人们对竹的喜爱由此可见一般了。

竹是草的梦,也是我的梦。

竹,你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指路灯,你的努力、你的坚毅、你的顽强、你的豁达、你的无私奉献……都是我一生为之不懈努力的榜样,你照亮了我的心灵,给予我前进的动力!

竹,愿我能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护环境的话题作文初中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一放国庆节假,我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来到东湖公园,一进入公园,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惊叹:“东湖真美啊!”远望,东湖的水就像一面明镜,天水一色,浩瀚无边。走到湖旁,乍看,湖水犹如一谭诱人的美酒,静静的,清盈盈的;细看,又宛如一块无暇的翡翠,亮亮的,碧绿碧绿的。宽阔的东湖广场,两旁是装饰豪华的西式灯,正中是由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的大平台,再加上碧波荡漾的湖水、此起彼伏的喷泉,真是美丽极了!前来休闲娱乐的市民真可谓人山人海。不过,景虽美但人群所到之处总有零星的果皮纸屑,让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这更与美丽的东湖公园极不相称,虽然不时有环保工人来回巡视,及时捡起,但毕竟公园太大,不自觉的游人太多,使他们有些应接不暇,还好我们的及时加入让他们喜出望外!

按照胡老师的要求,我们一行20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都身披绶带,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分别向南、北环形相向出发。沿着曲曲折折的人行小道,目光所及之处,垃圾全被捡起,耳边也不是传来游客啧啧的赞叹声,走了不到一半路程,我们就收获了满满一大袋。更为可喜的是,在我们的带动下,游客自觉多了,地上垃圾少了,两旁的垃圾桶也被塞得满满的。有个仅有两岁的小女孩,也学着我们,把垃圾捡起并放入垃圾桶,她那跌跌撞撞、一走三摆的样子,不时引起游客的哄堂大笑,诚然,这是赞叹的笑声,同时也给大人们做了个现身模范。

是啊,公共娱乐场所就得靠大家自觉来维持,虽然,我们今天的行动又脏又累,但只要能唤起游客的环保意识,是值得的。相信,东湖公园在广大市民的青睐和爱护中将会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樱桃的说明文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你喜不喜欢毛樱桃,你见过毛樱桃吗?我非常喜欢毛樱桃。我家旁边的生态学院里有好多毛樱桃,长得不高,长得不壮,但长得很茂盛,一丛丛的,一堆堆的。

春天到了,毛樱桃快乐地开起花儿来。从根上一直开到树尖尖上,一直开到树杈杈的每一个分枝,这一丛、那一堆,就像一个个大大的花球球。这时,最兴奋的就是小蜜蜂了,它唱着春天的小曲,“嗡嗡”地快乐采蜜,在这朵花里扒拉扒拉,又到那朵花里扒拉扒拉,不知疲倦,等两只脚上装满了花粉,就愉快地飞回家去酿蜜去了。

夏天到了,毛樱桃也成熟了。一粒粒毛樱桃爬满树杆、枝丫,红红的、小小的、圆圆的,一串一串、一堆一堆,像无数的红玛瑙,像个个小精灵在闪耀,我感觉毛樱桃似乎没有杏花美,好像没有沙果茂盛,也没有梨树那么壮实,但毛樱桃,在树丛角落,在道路旁边,在房屋檐下,默默地开放,默默地结果,默默地美丽,使喜爱它的人们赞不绝口,口水都出来了。当然,最美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一起摘毛樱桃吃,你只要站在那里,就可以边摘边吃,边吃边摘,吃够了,就到一边儿去玩,玩够了,再回来摘,哈哈,好快乐呀!

今年的毛樱桃熟过了,我刚刚吃过,我们又在盼望明年的毛樱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西瓜的说明文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绿衣服,红内衣,黑公子”的是什么呢?呵呵这个谜底就是西瓜!

说到西瓜,我就想起了5岁时的一个小故事,5岁时,我和朋友们去玩,回到家,我说口渴了,妈妈赶忙切了几块西瓜给我,“唆唆”几下就吞到肚子里,西

瓜子也吞了。这时爸爸故意说:“西瓜子吞到了肚子里,会长苗苗的哟!”这话一听,我哇哇大声哭,妈妈对爸爸说:“怎么能这样欺负李彦霈呢?”说完瞪了一眼

爸爸。又安慰我说:“你肚里没土壤,怎么能长苗呢?”我又大口大口的吃西瓜……

今天妈妈又买来西瓜,让我不由得想起5岁时的事儿。

嫩嫩的西瓜,又甜又脆,清凉可口,吃西瓜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啊,西瓜的甜、嫩,加上自己的故事,这下你明白我为什么爱吃西瓜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西瓜的介绍说明文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妈妈从超市买来一个又圆又大的大西瓜,我和姐姐马上就发愁了:西瓜这么大,什么时候能吃完啊?

突然,我想到一个点子,说:“西瓜这么大,慢慢吃我们肯定吃不完。倒不如咱们来一个吃西瓜比赛吧!”姐姐说:“好呀好呀,咱们可以邀请家人一起来吃!”

于是,我们就忙了起来:我负责邀请全家人吃西瓜;姐姐负责切西瓜摆凳子。

我一共邀请了3位参赛选手,这时候他们都来了:妈妈、爸爸和姥姥,参赛选手当然还有我们两个。

吃西瓜比赛开始啦!首先,我先拿起一块西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啃起来;姐姐也不甘落后,把头埋进西瓜里;妈妈和姥姥也都在拼命地吃;最厉害的要数爸爸了,他一口就能吃掉一块西瓜的一半;我一看大家都在努力的吃,我更是要加油啦,我平时可是“吃西瓜大王”呢!于是,我心里一个劲的喊:“加油加油加油啊,我一定能吃完的!”姐姐看我吃成这样,都笑了,她嘴里含着一大口西瓜说:“看你吃的,连西瓜籽都吞肚子里了你还不知道!”大家看看我,都笑了。这一笑,比赛更激烈了,大家都奋不顾身的吃着西瓜,我把西瓜水都滴身上了!

比赛时间到了,我连嘴都来不及擦,连忙数起自己吃了多少块西瓜。大家也都纷纷数起自己吃的西瓜数量来。我吃了七块,姐姐吃了五块,妈妈吃了七块,姥姥吃了六块,爸爸吃了八块!爸爸是吃西瓜冠军!

虽然是爸爸赢了,我和妈妈得了第二名,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我能想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点子来,既吃出了开心,又把一个大西瓜消灭掉了,我们真的很高兴,真的很开心!

下次,我们还要举行一个吃西瓜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樱花的说明文往年中考满分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温柔绵延在桥的两端,时光停留在天地之间。远方还是那橘红的灯海,周围却是人去楼空。若问我何时归航,那帆在哪?

蝴蝶,也是我梦的装饰物,可是有人伤害了它,它不再动弹,像我一样,没有翅膀的飞翔,痛苦的挣扎。

奇怪,习惯梦里呓语的我也开始幻想真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坐着马车,飞遍千山万野,去找寻我的幽幽谷。

秋快尽了,在枫叶林里踩着那片火红漫步,任凭夕阳把我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在那里荡着秋千,体会落叶飘零的美,感受世间悲欢离合,紧闭双眼,用虔诚的心撒下一颗红豆,在播种的季节,夙愿,会圆成一轮太阳。

好久好久,没有想起夕阳和樱花的故事了,一直是自己独坐桥头,黄昏,谁能不陶醉?环抱双膝,脸贴在手上,目光搜索那一丝一缕梦的光圈,可惜,在一次次的期盼中,夕阳落了又来,来了又落,而梦依旧,没有实现的迹象。樱花啊樱花奈若何?可我无怨又无悔,至少,它每天都在,希望,完美,祈祷。

天桥上,橘红的魅力弥漫了我的整个世界。有的人游离在我的视线之外,却深深的扎根在我世界的中心。迎面而来的车的灯光,车的鸣笛,世界的喧嚣,繁华,我们被尘世所累而日渐发霉的心,一切可以平静,任由心灵插上翅膀飞向梦的国度,这就是我简单的幸福。

不知为什么,每次中午醒来,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突袭心灵,仿佛世界只我一人,空余一枕凄凉。

又是月圆,可是月亮为什么是黄色的呢?难道在白天受了委屈?

月桥一梦,恍如隔世。暗香疏影,寂寞桥头。守得云开见月明。

流浪的街角,飘扬的长发。

我还是等待,那一瞬。

漂泊,浪迹,飞翔,云梦。一切都是浮光掠影,只是一瞬,樱花落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知道,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要合理运用水资源,不能浪费水资源,要珍惜生命之源。可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首先,我国的水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年排放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就拿我们家乡来说,虽然是水乡,到处可见河流,可是,这河水已经不能饮用了,人们只能用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自来水,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其次,水资源的浪费也相当的严重,大的不说,就说学校的厕所,水资源的浪费也是相当的严重,许多的水箱以及水龙头一天到晚不停地流,据说一个月的水费要近万元,一年要流掉多少水呀!

为了我们人类能够永久的生存下去大家一起来保护水生态,节约水资源吧!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应该加强监管,消除污染源。不要在江河里高密度养殖鱼虾等。人们平时不要把污水和垃圾导入河中。如此,江河湖泊就不会被污染。如果没有水的污染,水资源就不会有很大的短缺了。

节约水资源方面,首先,我建议学校的厕所要改造,改成节水型的。一所学校一年可以节省成千上万吨水。

其次家庭每天用水量最大的就是马桶了,多按一次就是多用掉大约6~9升水,所以,我们一般不要轻易按,先把攒下的用来冲厕所的水用掉。

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将洗衣等生活废水收集起来,用作冲厕、拖地等,如此,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可节水1吨左右。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从现在开始!珍惜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让泱泱大河流淌在我家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兵马俑满分说明文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题记

这是旅途的第四天,西安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刚临近博物馆,我们随着导游走了一段曲径。那儿有蝉鸣幽幽,莺啼袅袅,郁郁葱葱的树林与草坪,树间隙中洒下点点星光,点缀得草坪光隐熹微,好似路上铺满了流动的绿油油的绿豆汤,在空气中蒸发,充满甜甜的味道。这段路带来的清新感给兵马俑的庄严添了一丝俏皮。

当我走进大厅东端的参观台时,两千年余前的赫赫军容,历历在目。擐甲执戈,顿啼开赍。真是陈列六千兵马俑,伍整行严神奕。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时,看到整个军队组织严密,队伍整齐,处于整装待发之势,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好似一声令下就可以驰骋沙场。一号坑的武士俑,有的肃然挺立,有的凝神沉思,有的似笑非笑,有的神态自若,有的横眉怒目。我深刻地体会到秦始皇兵马俑它是一颗世界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骄傲!

导游说:这马车上的马所戴的项链是银和金一起冶炼而成的,要知道,金和银的熔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古人很神奇。我听着,有一股力量在我心中震撼开来。导游还说,所有的古代工具都是需要层层考核的,做工非常严密,这就是工匠精神!我看出导游的自豪,心里面同样高兴着古人的神奇伟大。

我觉得秦始皇陵的建造师是顶级的高手,所有的兵马俑展示的都是大秦帝国之纵横与所向披靡。兵马俑的身前应该是像夏花般绚烂,死时如秋叶般静美的纪念让古今中外吃惊,自己却默默无闻观世间之变化。

大神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银杏树的说明文满分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我老家有一棵尽职尽责的银杏树,它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了,想知道这棵银杏树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告诉你吧!

风中的“战士”

放寒假我来到老家,□呼啸着,仿佛要将大地掀翻。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来到了家门口,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突然发现了这棵粗壮的银杏树,就兴奋地在树边玩耍。那时我还小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就问奶奶“这棵银杏树怎么这么粗壮”?奶奶带着赞叹的语气说!“它呀!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恍然大悟,望着它挺立在风中的树干,我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激励我奋发向上。

雨中的“将军”

正当我欣赏银杏树时,奶奶突然叫道“:李琪睿马上要下雨了,赶紧回家吧。”我恋恋不舍地挪着笨重的身体回到了小屋。该睡觉了,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我拉开窗帘,外面大雨滂沱,银杏树用它茂密的枝叶为下面的植物遮风挡雨,看到这感人的一幕,顿时我睡意全无,一边观赏着伟大的奇观,一边被着无私奉献的品格所折服。不知什么时候,我看着看着竟然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雨中的“司令”

一天清早,我被奶奶叫醒了,拖着沉重的棉鞋,发出“噔噔”的声音,打着哈欠,来到了餐桌前,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奶奶在煎鸡蛋,她看我十分无聊,就对我说:“李琪睿,今天下雪了,你快出去玩吧!”“耶”我急急忙忙地跑出房间,看见那棵银杏树像一个司令一样在指挥其他银杏树为人们遮风挡雨,我心里非常感动,又有点担心它。于是我走到银杏树旁,轻轻拍了拍它身上的雪,为它减轻压力。

雷电中的“烈士”

天气变化无常,突然电闪雷鸣,我不能去陪伴我的“朋友”了,只能灰溜溜得呆在家中,默默地关注着我的银杏树。每一次闪电都让我心惊肉跳,暗自替银杏树担心,但它始终守护着那些弱小的植物们,不让它们被闪电击中,自己却被闪电接二连三地击中,树上的叶子不停地掉落。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我的“朋友”这样悲惨,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伟大的精神。

银杏树,你真是一棵伟大的树,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银杏树一样,那么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黄瓜的说明文优秀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的水果和蔬菜可多了,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香梨,有绿油油的菠菜,而我最喜欢的还要数黄瓜

黄瓜的形状不一,有的像农历月初的月亮,有的像弯弯的香蕉,有的像小小的手榴弹,还有的像银光闪亮的镰刀。它们的个子也不相同,有的胖鼓鼓,有的瘦长长的,有的不胖不瘦,但都挺惹人喜爱。

每年初夏的时候,黄瓜藤蔓上便挂满了小黄瓜,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娃娃,实在可爱极了。可仔细一看,它们全身都长满了一个个小疙瘩,用手摸一摸,毛乎乎的,像鸡皮疙瘩,又像鳄鱼的皮。黄瓜越嫩,疙瘩就越明显,它们还扎手呢,黄瓜的肚子里,有许许多多的籽,小的时候,它们像一个个小白点,长大了,它们的颜色就变黄了。

黄瓜渐渐长大了,它们的身上就长出了浅绿色的条纹。雨水冲洗后,黄瓜油亮油亮的,显得愈发可爱。再过几天,黄瓜就万变了,呈现出绿黄的颜色,疙瘩也褪去了,似乎换上了一件漂亮的新衣,这时候,菜农就将它们采摘下来,送到市场上去卖。

黄瓜鲜嫩可口,吃到嘴里,清凉解渴,在火热的夏天里吃上一口,好爽好爽啊!黄瓜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着吃,如果再加上调料,汗颜就更好了,叫人越吃越爱吃。

最后,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黄瓜还可以美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中国文化遗产优秀说明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你去过长城吗?你领略过长城的雄伟吗?我有幸去过长城,因为它是令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的建筑。

长城,它像一条巨大的龙一样盘踞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长城,它像一只巨鹰一样,展露着它雄伟的气势;长城,它像一头雄狮一样,屹立在中国几千年内不倒。可见长城时,我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像是在自豪的什么。没错,肯定是自豪,自豪着我们的长城。

远远看去,长城盘踞在青山之上,早晨的白雾让长城有了一丝神秘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的步伐缓慢了下来,像是不忍心去打扰那安逸的场面。近了又近了,我们渐渐的靠近了长城的脚下,仰望长城,似乎离它的历史又迈出了一大步。

我们行驶于长城之上,从瞭望口向烽火台望去。像是看见了白日里居住在那个独体建筑的士兵正在警觉的巡逻;像是看见了夜晚中毒提建筑不断的漂浮着的烽烟;像是看见了士兵们坚定的脸和挺拔的身体……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秉夜台,因为敌人多在夜晚攻打长城秉夜台这个名字早已被世人遗忘,可在长城外的孤坟,像是在诉说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长城外的孤坟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速来受当时男子的欢迎,她刚及笄上门者便可排成一条长龙,她眼光极高,从中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却对一个普通人心中

暗许,几个月后变成婚了,好景不长,战国六年,她丈夫被强行带走,孟姜女生怕丈夫吃不好,便日日去给丈夫送饭。今日后,她丈夫被崩塌的长墙压死了,孟姜女日日来长城边上哭泣,为丈夫守灵。

听了这个故事,我内心感慨不断,而此时阴云密布,不正像故事中孟姜女日日哭泣吗?我一步步走下长城,眼睛却从未离开那烽火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

全文共 6803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在主持国家行政管理事务、领导经济建设长达27年的岁月中,他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在理论上作出艰辛的探索,开启了新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局面。

一、保护水生态环境思想的初步成型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一个国家来说包括陆地的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及治理江河水系、近岸海域的水污染等项内容。据此来看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发展历程,历经初步成型和丰富完善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末是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周恩来针对新中国水土流失的状况,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实,积极探索治理方略,把治理水土流失、整治沟坡与植树造林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从源头上根治的重要性,在理论上作了精湛论述。

作为一个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农耕文明悠久的国家,中国森林和植被的覆盖率是相当低的,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的概数为8.6%。[1]森林覆盖率低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水土流失上,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6。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2]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周恩来在领导治淮、治黄的同时,对治理水土流失给予极大的关注,思考着解决的途径。他多次指出,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关键性原因。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和世界上许多森林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1951年9月7日,周恩来在主持第101次政务会议讨论全国灾情问题时强调了造林、护林的重要性,指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两句话,就要写得适当才行,否则,“靠山吃山”,把树都砍光了,水灾就来了。[3]

1952年12月26日,周恩来审阅签发了《政务院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对全国尤其是对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怎样开展作出全面部署。《指示》首先明确了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和区域重点,指出:“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工作。由于各河治本和山区生产的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已属刻不容缓”。“应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延水,及泾、渭、洛诸河流域为全国的重点。”其次,《指示》对水土保持的治理方针和技术路线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明确提出:“首先应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有计划地封山、造林、种草和禁开陡坡,以涵蓄水流和巩固表土,同时应推行先进的耕种方法,如修梯田、挑旱渠、等高种植和牧草轮作等方法,期使降落的雨水尽量就地渗入,缓和下流,不致形成冲刷的流势和流量。对于已经冲刷的山溪沟壑,即应先支沟,后干沟,自上而下,由小而大地修筑拦沙坝和缓流坝,以改变沟壑纵向的坡度,延缓洪水下泄的速度,截留其挟带下泄的泥沙,淤出的土地并可增加生产。”[4]由此可看出,《指示》中明确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的三大基本措施,即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充分体现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性,且正确地处理了工程与生物、治坡与治沟的关系,为尔后数十年我国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指出了方向。1956年至1958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提出的“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坡沟兼治,集中治理”的方针;1973年至1977年,治黄领导小组提出的“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虽具体提法不同,但是对于水土流失必须综合治理,必须正确对待工程与生物、治坡与治沟等的要求,都是在《指示》精神的指导下提出的。第三,关于水土保持的工作方针和组织路线,《指示》中提出:“水土保持是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长期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必须依靠群众,通过群众,使群众自愿地行动起来”;水土保持要以“预防为主”,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当地的经验”,要“拟定因地制宜的计划”,水土保持“必须与农、林、水利和畜牧各项开发计划密切配合,才能巩固和扩大工作的成绩”,“各级农、林、水利部门必须组织一定力量协助各地群众,及时给予技术指导。”[5]《指示》下达后,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特别是黄河流域逐步展开。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一些水土保持搞得较好的地、县、乡、村和小流域,其主要经验就是认真执行了《指示》中的具体要求。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路途不是平坦的。由于50年代全国各地在经济建设中追求速度,采用的多是粗放型经营方式,未能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特别是1958年兴起的三年大跃进运动,在大炼钢铁和大办工业中,大砍树木,到处垦荒,对森林植被、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周恩来在许多重要场合一再地讲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对于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减少,不仅是造成许多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而且是造成沙化的根源。为此,周恩来还用追溯历史的方法,不止一次地讲古人在经济活动中砍伐森林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史为鉴,警示今人。1957年11月4日周恩来在接见埃及文化代表团时谈道:“古老文化还损伤了大自然,中国有林的山只有百分之十,好多都是荒山,古代人只知建设不知保护森林,后代子孙深受其害。”[6]1964年6月21日周恩来接见英国前坎特伯雷教长约翰逊夫妇时谈道:“文化越古的国家,越不知道保护森林,树木越少。我去过的地方,如从尼罗河经过中东、中亚细亚,到中国这一大片,都如此。”[7]“黄土高原是我们祖宗的摇篮地,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这个地方的森林被破坏了”。[8]

在这一阶段,周恩来不仅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南方地区出现的水土流失也十分关切,及时给予具体指导。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周恩来在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看到有关江西兴国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逐年升高的提案后,对江西省委负责人说:这件事,江西省委要抓,要解决问题。又说:解决兴国的淤沙,一要挖沙筑坝,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禁滥砍乱伐上游的森林,大力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固住泥沙不下流。造林是百年大计,黄河流域可以造林固沙挡风,江西山区多,我们不能光采伐不造林育林,光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只要我们有雄心壮志,长期搞下去,增加森林覆盖率,兴国的淤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9]

二、保护水生态环境思想的完善

进入70年代,随着水污染问题愈益突出,保护水生态环境工作增添了新内涵。周恩来敏锐地认识到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的重要意义,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至此,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从内涵上看已论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主要方面,日臻丰富完善。

20世纪60至7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愈益彰显出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把环境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对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大气、水质、噪声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这一时期,中国的水生态环境已开始受到破坏,一些工业集中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官厅水库是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1971年官厅水库由于长期受入库河流桑干河、洋河等携带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水库水质变坏,水色浑黄,漂有白沫,有苦药味,死鱼增加。水库大坝东侧北寨等4个村的群众饮用库水后出现无力、头痛、背痛等症状。1972年3月,怀来、大兴县一带群众,因吃了官厅水库有异味的鱼,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化验表明水库水质已受到污染,并有恶化趋势。[10]这一事件引起了国务院和周恩来的重视,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成立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万里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统一管理水源保护工作。[11]根据周恩来关于查清官厅水库水源污染情况的指示,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在作了详细、大量实地调查后,写出《关于桑干河水系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9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并作出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必须严肃对待此事,积极行动起来,根治桑干河的污染,一抓到底,不要半途而废。[12]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采取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改革工艺、减少污染、污水净化处理等积极的治理措施,经过3年努力,到1975年测定,官厅水库水质已经好转。1976年以后,水库水质基本接近饮用水标准。[13]

至70年代初,周恩来已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他利用出席各种会议,会见各界人士以及审阅文件、处理问题和去各地视察等多种机会,一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1971年4月5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代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提出:在经济建设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不解决,就会成为公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害很严重,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解决。[14]1972年9月8日,周恩来在邀集国家计委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对治理“三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问题作出指示: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就应该抓紧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15]与此同时,周恩来接连作出了有关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保护环境的全球会议。此时,中国尚处于非常封闭的情况下,“文化大革命”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阶级斗争仍是当时的主旋律。但周恩来远见卓识,决定组成40人余的中国代表团参加这一世界性会议。关于参加会议的目的,周恩来指示: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世界环境状况和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作为镜子,认识中国的环境问题。[16]起初代表团人员由卫生部门组织,周恩来觉得,环境保护工作是综合性的工作,不仅仅涉及卫生部门,单独由卫生部门组团出席这次会议是不全面的。他要求工业部门也参加。后来,他又提出要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同志也参加。最后,中国派出了以燃料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唐克为团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顾明为副团长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来自多个部门。

周恩来还亲自修改和审定了代表团带到会议上的与会报告。针对当时在环境问题上的极“左”观点,他明确指示代表团应实事求是,并在修改与会报告时加上了“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一节。在他的指导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代表团在人类环境会议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代表团提出了修改《人类环境宣言》草案的十个主要原则,联合发展中国家推动大会对宣言草案做了较大的修改,使修改后的内容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17]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周恩来指导下,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管计划和城市建设的负责同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开展综合利用、除害兴利较好的厂矿企业代表,科学研究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余秋里等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较充分地披露了中国的环境问题。比如,官厅水库的污染、火力发电厂的污染、黄河沿岸八省区工业“三废”对黄河水的污染。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代表们深切地了解到中国水域、大气、土地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会议期间先后印发了6期《简报增刊》和6期《环境保护情况反映》,集中反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情况。这些资料除了在会议上印发,还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向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国务院各部门转发,“虽然在通知上注明‘请注意保密’,但是,实际上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通报了全国”。[18]

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提出并制定《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意见》和《自然保护区暂行条例》,正式确立“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方针。会议结束不久,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上报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由国务院批转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是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起点。这个文件共有10条。第1条和第2条是重点,分别提出“要做好全面规划”和“工业要合理布局”;第3条“要改善老城市的环境”,规定保护水源,消烟除尘,治理污染;第4条“要大搞综合利用,除害兴利”,规定“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其余6条分别对水土保持和植被保护、水系和海域的管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投资和设备等做出规定。[19]

这次会议推动中国的生态环保事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周恩来的多次指示和关注下,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起环境保护机构、环境监测和科研机构。1974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负责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环境保护工作并监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主要部门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许多地、市以上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也设置了环境保护机构或专职人员。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先后出台,如《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73年)、《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4年)等。也正是从这时起,一批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引进国门。官厅水库的水质污染、包头钢铁厂的烟尘等“三废”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三、两个鲜明的特点

纵观周恩来领导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实践及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特点十分鲜明,感人至深。

一是始终心忧水生态环境。自新中国建国伊始至7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周恩来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中始终心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表和作出的有关治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治理水污染等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谈话、指示、批示等,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卷本《周恩来年谱(1949—1976)》能查到的就达34次[20]。这其中50年代12次,60年代16次,70年代6次,呈现分布频次均衡,时间悠长的特征。

由于50年代经济建设中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和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周恩来对此心情十分沉重。1966年2月,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之前,周恩来对林业部的负责人说:我当总理十六年,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21]会议期间,周恩来接见了西北各省、自治区林业厅(局)长及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的代表,他语重心长地说:“工业犯了错误,一二年就可能转过来,林业和水利上犯了错误,多少年也翻不过身来。我最担心的,一个是治水治错了,一个是林子砍多了。治水治错了,树砍多了,下一代人也要说你。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多一点。十六年来,全国砍多于造,是亏了。二十世纪还剩下三十几年,再亏下去不得了。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22]针对西北地区的特殊条件他指出:“西北黄土高原搞了多少年造林啦?劳大功小,要很好总结经验。”“西北地区造林要集中在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地区,不要孤零零地分散搞。分散了,投资很大,功效很小,起不了多大作用。”[23]周恩来要求西北地区总结经验,成立一个统管农林和水土保持的领导小组,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开展工作。

即便在外事活动中,周恩来仍关注着水生态的保护。1973年9月16日,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游览杭州西湖时,看到机动游艇船尾漂散的油污,对浙江省的负责人说:现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风景湖区都被污染了,水草枯死,鱼类绝迹,再不能游览观赏,我们的西湖不能污染。为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风景如画的西湖,也为了让更多外宾在这胜似天堂的湖光山色中一饱眼福,今后西湖内应少用机动游艇,以避免湖水污染。[24]此后,得知西湖已在试用电瓶船时,周恩来甚为欣慰。

二是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的水生态问题。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周恩来能够力排“左”的干扰,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的水污染现状。1971年10月9日,周恩来陪同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参观北京东方红石油化工总厂。鉴于厂方接待人员介绍该厂污水处理工程言过其实,周恩来要求在赠送埃方的纪录片中剪掉不符合实际的镜头。[25]1972年6月为参加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中国代表团按规定须提交一份报告。周恩来在审阅报告草稿时,发现其中大讲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而对污染、公害问题却只字未提。阅后,他对起草人严肃地说:“还是实事求是嘛!我们也有环境问题,不好回避。西方环境不像你们讲得那么差,我们这里也没有这么好,污染到处都有,一些地区很严重。北京就有污水,冒黑烟。”[26]周恩来不但对报告草稿提出具体意见,还亲自提笔修改。于是,在中国代表团提交大会的报告中,增加了“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一节。周恩来坚持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的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当时的政治氛围里是需要信念、勇气和远见的,是他对党和人民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书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水,是纯洁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湖水是水平如镜的,江水是源源不绝的,溪水是金银透亮的,泉水是清甜的......

可是,这纯洁的水资源却遭到了破坏,比如:有些人在小河边洗衣服,有些人开发工厂的污水直接倒入湖中,这使水资源被污染。有些人洗菜接电话时水龙头不关,有些人因为洗车而不知不觉的浪费了大量的水,这使水资源被浪费。

水体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人们如果食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会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或通过遗传殃及后代。水污染还会使一些工厂因水质污染引起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停产,造成经济损失。水体污染还会使水资源短缺。

我提出的建议是:

1、 少去洗车房,可以提一桶水给自己的爱车进行擦拭。

2、 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3、 在洗手、刷牙、洗脸不需要水时,要关闭水龙头。

4、 请自来水公司及时检修消防栓和水管。

5、 关闭污染严重的沿江一带的企业。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保护青蛙二年级看图写话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的上午,阳光明媚。小明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渔网和一个小瓶子,兴高采烈地去河边捉蝌蚪。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河边,很快就捉到了几只蝌蚪。小明把蝌蚪放进小瓶子里,小蝌蚪在瓶子里使劲地扑着,好像在说:“求求你了,快放了我们吧!我们要找妈妈。”小明就像没听见一样,大步地向家走去。

到了家,小明一边捧着瓶子看蝌蚪,一边听广播,听着听着,广播里突然说道:“青蛙是益虫,要保护青蛙。”小明听后恍然大悟,青蛙就是蝌蚪变得啊,要赶紧放归大自然。

说放就放,小明二话不说,就带着瓶子急匆匆地走到河边,把小蝌蚪放回了大自然。过了一会儿,一只青蛙从远处摇摇摆摆地游过来,它一边和刚放生的小蝌蚪们嬉戏,一边对小明“呱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谢谢你把我的孩子们放回来。”他知道,那只青蛙是这几只小蝌蚪的妈妈,开心地笑着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保护野生动物高一英语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Last week, I saw a very impressive documentary about panda. A professor

studied panda in the early 1980s went to the wild life and kept trace of wild

giant panda for many years. As a result, he found that it was human being that

made these lovely animals die out. At that time, 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giant

panda became less because of the low rate of newborn babies. But it was not

true. People cut trees for making profit at that time. Panda lose homeland and

they lacked of food. Thanks to these valuable data, the government took the

policy to protect the animals. So today, the number of giant panda is

increasing.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it

is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na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秋天的银杏树说明文6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走出院门转过街角,一抬头便是黄灿灿的银杏树

小区门口就有银杏树,秋来了,它的叶子变成黄色,有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结出的果子又大又圆,这是一颗不平凡的树,因为它的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来到一棵银杏树边抬头望,银杏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像一个巨人屹立不倒。银杏树树杈上枝叶紧密相连,阳光从小缝中照射在地面上,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光斑。树叶子沙沙地响着,与秋天的虫鸣应和着,奏出美妙的交响乐,多么美的意境!

南方的银杏树有很多,我家小区里就有不同的银杏树,中秋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泛黄了,果实也一个个都出来,露出圆滚的小脑袋晒在太阳底下,看谁长得更大更结实呢!

每逢秋天的清晨,爸爸都喊上我们去地上捡银杏果,因为银杏树的果实会散发出一种很臭的气味,所以,我不很情愿去捡它。后来,爸爸告诉我,银杏果带给人类的好处非常多,它的果实可以治疗高血压。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带给我们人类最好的礼物吗?于是,我去捡了许多,送给爸爸当成良药。

秋天的雨是平凡的,雨中的银杏树就别具一格。很凄凉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有一种孤独清冷之感。昏黄的天,淅淅沥沥的小雨再加上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给人一种凄凉的美感。

南方的秋天,是半夏知秋,银杏树就可以给人阴凉了,到周末就可以看见老人们出来,在银杏树的树阴下一起聊天,银杏树为人类挡住了仍带着炙热的太阳光,这就是无私奉献啊!

秋天的银杏树给人类带来了快乐,我爱秋天的银杏树,更爱具有银杏树品格的人,就是从开花到结果都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人,这就是我们应当传承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