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雨的特点作文【热门20篇】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记选材的特点,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5469

作文

792

描写老师特点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笑话宝典”

大家好,我叫袁锦辰,今年13岁,身高1。5米,我爱好看书、写小说、游泳、听故事。我虽然不是个聪明的小伙子,但我学习认真,每天能够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翻开毕业照,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教我们数学的体育老师,他站在镜头面前,微笑着。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因为他的数学课十分有趣,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笑话宝典”。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是数学课,我们把数学书拿出来放在桌上。20秒后,一位身高1。75米,略带将军肚的人一步跨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很疑惑:这是谁啊?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位同学举手问:“你是谁呀?”这个人看了看这位同学,大惊失色的问:“啊?你们不认识我吗?”大家齐呼:“不认识!”他叹了一口气说:“哎,你们竟然不认识我,我好失败。大家听好了,我是你们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数学老师——任建华。”说完,讲台下一片笑海。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在讲折线统计图时,有一题说:“强强统计了自己6—12岁的身高统计图,请画出下列数据的折线统计图。”大家都很快地画出了答案,可过了几天之后的复习课,老师问我们:“还记得前几天做的强强那一题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记得!”老师叹了一口气,说:“哎,你们真坏,强强这么强,用了12年时间统计了自己的身高,你们却忘了,你们真是对不起强强了。”说完,讲台下一片笑海。

在“笑话宝典”的课堂中,再难的题目他都能很简单地讲给我们听。他还会用一些幽默的方式来批评某些同学,让大家在笑声中记住错误、改正错误。正因为任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才让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成功晋级班级数学八强。

这就是我们的“笑话宝典”,你喜欢他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描写猫特点的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养了一只小金,我帮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安安”。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是熊猫,其中有一只熊猫叫“安安”,而我们家的“安安”对我们来说一样是很重要,如同国宝一样的重要。

它有着像黑珍珠一样的眼睛,那薄膜似的眼皮迅速地垂下来,又迅速地掀起来。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它全身长着金黄色的毛,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金色的绒球。它头顶的两侧,长着一双机灵的小耳朵,只要听到一点奇怪的声音,它的耳朵就会立刻竖起来,而且耳朵孔会向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它那四条腿粗壮有力,别小看它,它跑起步来谁也不是它的对手。

猫爱吃鱼,我奶奶每次买鱼的时候,都会割下一小块给我,我就把它弄成片,把它喂给小猫吃,小猫慢慢地走来,又慢慢地低下头。不过,它却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猫还有一大奇怪的特点,我每一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小猫总是跳到我的膝盖上,一同陪着我看电视,看见它那可爱的样子,你就会不想把它赶走。

我家的小猫是一只淘气、天真、活泼的小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狗特点的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只短毛狮子,它非常可爱。

小狮子狗身上的毛几乎都是黄色的,只有脖子和四只小脚丫是白色的。一双眼睛使劲瞪着像两只黑色的玻璃球。鼻子一天到晚也不闲,在大街上闻闻这个,闻闻那个,好像一位侦查员在侦探敌情。它的小嘴巴也是黑乎乎的仿佛嘴上粘了一块煤。

小狗很贪吃,每次我手里拿有食物时它就对我很热情,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手里的食物。如果一直不给它吃,它就会猛地跳起来对你“汪汪”的叫两下,这时妈妈就会说:“不用让它吃!妈妈说话的同时小狗好像听懂了妈妈的意思,瞟了我两眼,很不好意思就灰溜溜的走了。

如果不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拿它就会对你非常冷淡,不管你怎么叫它,它就是不理你,偶尔会抬起头看你一眼好像在说:“我心情不好,别来烦我。”

还有一次我家中午吃排骨,它的鼻子很灵,饭都还没有盛就已迫不及待的从外面飞奔而来。它吃的是那么的津津有味,你都不敢去摸它一下。你只要轻轻一摸它,它就以为你要和抢食吃,就会对你大吼大叫好像在说:“别碰我!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病猫吧!”

这只狗在我们家已经待了五年了。虽然好东西没多吃,但是工作却干的很出色。只要有哪只猫或狗去我们家门前晒太阳,那只小动物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我们家的小狗,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翠鸟的特点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翠鸟比较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显得可爱极了。

一双又尖又长的嘴巴,一双明亮的眼睛,加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凑成了活泼又机灵的翠鸟。它的羽毛五颜六色,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赤褐色的衬衫。

翠鸟的眼睛非常机灵,水面上的泛起的微波它都能看见。小鱼悄悄地游到水面上吹了个小泡泡,翠鸟看见了就像箭似地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上游飞走了。

我们问老鱼翁翠鸟的家在哪里,老鱼翁告诉我们;“就在上游那陡峭的石壁上。”我们真想抓一只翠鸟来饲养,老鱼翁告诉我们说:“翠鸟飞到这里是要和我们做朋友的呀。”我们脸红了,静静的站在那儿,生怕惊动了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命令的特点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命令(令)是国家领导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等重要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它直接体现了国家或某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意志,集中反映了国家或某级行政机关在某个方面政策要求。在发令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命令起着对有关工作实行强制干预和约束、强行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作用。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强制性。命令(令)一经发布,有关的下级机关或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和服从 ,不能讨价还价。玩忽职守,延误或干扰命令的执行,都会受到严肃的处理;有意违抗,拒不执行,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2、权威性。命令(令)作为指挥性下行公文,具有行政公文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虽不是法律、法规本身,但它可以确定法律、法规的生效日期、施行范围等。这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和法规的约束作用。

3、严肃性。命令(令)的强制性、权威性和不可逆转性要求制发命令的机关必须极其慎重。人们常说"军令如山倒",令出就不可收回了。在使用这一公文时,必须严肃对待,既不能随意发布,更不能朝令夕改。行文要求使用指挥性语言、态度严肃、结构严谨、文字简洁准确,语气坚决肯定,不允许任意更改和变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同学的特点作文2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给别人或朋友还有同学起外号,我也不例外,我叫遆文涛,别人就给我起了猪蹄。马蹄这几个外号。让我感到很不好受。

同学,我想对你说,你给别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你跟别人起外号是伤害同学的名誉,伤害那一个人的自尊心。有一天,有一个很淘气的同学又给别人起外号了,他给一个同学起外号了。结果那一个同学伤心的哭了一场。有一天我正在看报纸,上面写到了,有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起外号,结果第二天那一个人就跳楼自杀了,可见外号的杀伤力真的非常的大呀!

同学,我想对你说,如果你给别人起外号,别人也会给你起外号,后来你们一定会打起来,你觉得打架好呢?还是不打架好呢?你自己决定吧!同学可是不可以给别人起外号的,还是你再给别人或同学起外号的话你会得到应有的后果,同学你还是一而再而三的给同学起外号的话,你长大了一定会好事不做,坏事净做。

同学们你们一定不要再给别人起外号了!你们知道,给同学或朋友起外号是一种不良习惯哦!

[同学的特点作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夏雨作文400字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天,闷热的很。这通常是暴雨来临之前的预告。

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天空呼呼地刮起风来。天,原来湛蓝湛蓝的,逐渐演变成了昏黄色。

风越刮越大,树木在这狂风中来回摇晃,像一位醉酒的诗人,手拿酒壶,嘴里含着酒,模糊不清地吟诵着一首首小诗。落叶伴着树的节奏,像蝴蝶一样偏偏飞舞起来。

天愈发黄了,风也越刮越大,吹得让人睁不开眼睛。路上的行人的裹紧衣服,缩着头,迈着艰难的脚步向前走着。呼呼的风声里,不时传来几声鸟儿清脆的`叫声。唉,不知名的鸟儿啊,为什么还不回家呢?暴风雨就要来了呀。

像一位饱受委屈的少女,欲哭无泪,只是无声的抽泣。那轰隆隆的雷声,仿佛包含了一切苦处。

在许多次抽泣后,雨,终于下了。

先是一场蒙蒙小雨,独自孤零零的飘落,无声的,轻柔地飘落在了柔软的土地上。然后豆粒般大小的雨珠当头落下。仰起脸,闭上眼睛,细细去品味雨,去感受那雨。在无数痛快的感觉下,又莫名其妙的飘起一丝忧伤受灾的地区是否也下着这么大的雨?那里的人们,孩子是否都有地方住

正当我遐想的时候,雨慢慢的小了,乌云也渐渐散去,天放晴了,在那天地相连的地方,现出了一抹淡淡的彩虹。

雨过天晴,太阳普照大地,我看见隐形的小水珠在飘向云彩时,在向我微笑。我知道,夏雨,又要到别处去旅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夏雨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四季的雨中,我最爱的便是夏雨了。不仅爱它的来去匆匆,更爱它的“大大咧咧”。

午饭后,天空中乌云密布,吞噬了原本蔚蓝的天空,不留一丝空隙。黑灰色的乌云,让人感觉无比压抑。不一会儿,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如同一把把大剪刀,划破了天空。随后,伴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开始狂风大作。大自然似乎在演奏交响曲。雨下起来啦!先是一滴一滴,然后越下越大,大得像泼、像倒,我想:“这雨可真是一个急性子!”“啪啪啪!”豆大的雨点狠狠地打在地面,好像是正在发泄心中的不满。雨帘中,一辆辆汽车在我的眼中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

慢慢的,雨渐渐小了,真应了那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彩虹,它长长的,从天空的一端伸向另一端,就像架起了一座绚丽多彩的桥,美丽极了!雨后的小草挺直了腰板,好像在说:“啊!可真痛快!”小鸟儿展开歌喉,放声歌唱……一切事物都因为夏雨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精神!

回味着夏雨给我带来的喜悦,我不禁浮想连连:夏雨不仅洗净了大地、庄稼的尘土和污垢;洗净了人们的烦恼和忧虑;还洗净了人们心灵的污点。啊!夏雨,你真奇妙!有趣中又透着几分可爱。我爱你!夏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小学生三年级优秀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勤劳、能干,是个“闲不住”的人。

每天天刚亮,妈妈就起床做饭、煮菜,当我吃完早粥上学时,妈妈也把家务干完了,就到田地里给农作物除草、施肥、除虫等,直到中午才回来……晚上,吃完饭后,妈妈又在灯下劈竹、破篾、织笠,直到夜深才睡觉。她就是这样忙忙碌碌不停地工作着。

妈妈不但勤劳,而且热心助人。记得去年秋收假的一个傍晚,我和妈妈从田野里收割回来,在路上看见三叔公吃力地拉着几袋稻谷。妈妈顾不上疲劳,连忙走过去,“三叔,你休息一下,我帮你拉吧!”“不用,不用,你干了一天活,已经很累了,你们先回去,我自己慢慢拉。”三叔公推辞说。“你年纪大了,还是我帮你拉吧!”妈妈接过车把,用力地拉着。不一会儿,来到一道斜坡,劳累的妈妈显得力不从心,拼命地往上拉,汗珠从额头上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满脸通红的,我和三叔公急忙用力从后面推,慢慢地推上了斜坡,妈妈累得气喘吁吁……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拉到三叔公家。三叔公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不知何时才能拉到家。”“不用谢,邻里帮忙一下是应该的。”我和妈妈就回家了。

妈妈,我爱你!我为有你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对联的特点大全

全文共 948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三、讲究平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 “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 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对联的结构问题,显然比绝句要复杂得多,下面谈谈有关对联的结构。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 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 《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变式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同桌是猴子

“啊!”一天早上,我发现我的铅笔盒不翼而飞,这不会……果然,楼尚在一边坏笑,悄悄地把我的铅笔盒从他的工具箱里摸出来,扔给我,更像只猴子似的跑了。唉……

楼尚是我二年级的同桌,他黑黑瘦瘦,身高一米五六,有一头油黑发亮的头发,粗细正好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种种有神的小眼睛,一个挺挺的鼻子,让人越看越喜欢,但我但看他的外表是挺乖的,but但是,他其实超级皮!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一天,我正在写作业,不然“咚”的一声,我的脑袋被橡皮击中了!我转头一看,楼尚正捂着嘴坏笑,手还按着一个酷似投石机的小装置,见我正要发作,他便往上一跳,站在桌子上,躲过了我的“大力神拳”,还顺势抄起我的铅笔盒,一个翻身跳了下来,跑了,真赛只机灵猴子,我赶快去追他,他却一直飞快地往前跑,忽然,他停了下来,不好,有诈。果然他转身用铅笔盒瞄准,发射!铅笔盒在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啪”的一声,十分精准地砸到我脸上,再看他人呢?早就没影了!

自从上次笔盒事件后,我对楼尚就怀有了戒备之心,他叫我做的事,只有核实后我才做。

那天下课,我正在改卷子,楼尚一脸真诚的对我说:“老王,你的铅笔掉了。”我一看,还真的!于是立马下去捡,但我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楼尚一看我下去,就死命把我按住。我在下面努力挣扎,他却在上面云淡风清地看杂志,而过路人哈哈大笑。

楼尚虽皮,但他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楼尚同桌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却超级喜欢这只“猴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人物特点的小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很好,吃过午饭,我便端着一个凳子来到了阳光下,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没过一会儿,姐姐就来找我玩了,我直摇头,说:“不,我要看书。”姐姐只好扫兴地走了。不一会儿,我便沉浸在书中。这时侯我舅妈回来了,她就和别人谈起话来,可这也没有打扰到我,还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久,弟弟也跑出来玩了,他和姐姐玩了起来,虽然我想玩,但只看了他们一眼,又继续看起书来。正当我再次看入迷的时候,妈妈叫我做作业,我失望地收起了书,那时我看了一下手表,大楷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我非常惊讶。之后,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今天。我虽然没有玩,但是从书里学到了一些知识,总比玩好。

你们说,我爱看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仙人球特点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仙人球是一个很好的植物,这种植物不用浇水就能生长,很容易栽培出来。

仙人球俗称草球,又名长盛球,仙人球的茎是圆形或椭圆形,刚买的时候会和铅球很相似,不过仙人球浑身上下都是刺,有些仙人球的刺很长;有些仙人球刺短;有些仙人球的刺很多;有些仙人球的刺比较少,仙人球也有颜色之分,有:红色、黄色、金黄色。普通仙人球的高度最高可以长到二十五厘米左右,宽度大约可以长到二十厘米左右,它一般生活在高温、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带。

仙人球是可以开花的,一般开花在夏季的清晨,它开花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是与昙花相比,仙人球开花的时间更久一些,它可以持续几小时到一天,它的花也是非常漂亮的,并且它的茎、叶、花均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仙人球的寿命很长,不比别的植物差,甚至超过了很多植物,它有的种类最高可以存活到五百年以上,并可以长到直径二三米的巨型仙人球。

仙人球有一个奇特的特点,那就是,在早晨的时候,仙人球会呼出二氧化碳,他这个特点,可真是与人很相似呀!你可能会想,仙人球不是生产氧气的植物吗?仙人球虽然在早晨呼出二氧化碳,可是到了晚上,它便会吸收二氧化碳,散发出氧气,有助于人们睡眠。

这仙人球还有很多特点,但是需要发现,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仙人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镜子里的我:葡萄般的眼睛,还有一个樱桃小嘴,再加上香蕉般弯弯的眉毛,这,就是水果般的我,可是我有很多罪行哟!请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项“罪行”朗读太好罪:

每当老师要叫人朗读时,“刷刷”几乎全部人几个小手都伸了出去,却唯独我,可我偏偏就被老师叫起来。有人会说,被老师单独叫到朗诵,会不好?其实,不叫到还好,一叫就变的不好了!这时,我总感觉“四面楚歌”东南西北,都有人朝我抛白眼!命运悲惨!

第二项特大“罪行”赖床罪:

“还不快起床!”这已经是我妈地N次叫我了,但我还是无动于衷,依旧躺在床上,这时,我妈又叫了,没办法,我只好慢慢悠悠地起床,对着我妈说:“我会起来就行了,难道你没听过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所以哩,有时候我会觉得懒一点也是好的,至少不会被“鸟儿”吃!”“你——这是什么坏道理,快起床,不然你就出去!”这时,我妈肺都气炸了。没办法,我只好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第三项特特大“罪行”马虎罪:

唉~我正捧着明明可以考98分的试卷,但却考了89的试卷唉声叹气,马虎死人不偿命呀!原本以为“√√√”但却都“×××”为了这个,妈妈没少说我,真是悲哉悲哉呀!

活泼是我的天性,开朗是我的性格,认真是我的目标,这就是我——一个称不算完美的我,但还算完美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的习俗特点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班的“小疯子”

“小疯子”可不是精神病哦!她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女生,性格吗……应该都知道吧!“小疯子”当然很疯啦!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她的“疯”吧。

有一次,我们无精打采地上着我们最“爱”的数学课,老师的话就像有魔法一样,可以让人觉得想要睡觉,我听着听,便睡着了。“小疯子”见我睡着了,便大喝一声:“老师,李同学上课睡觉!”我被她这声大喝吓了一跳,连忙坐直了。同学们都在听老师讲课,也都被这声大喝吓了一跳,同学们都说:“你发什么疯啊?吓死了!”老师也说:“许同学,你发什么神经啊?你不怕把人吓死啊?”“老师,李同学上课谁着了。”许同学继续大声的说。

“她睡就睡着吧!你叫什么?坐下,李同学,那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哦!”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大家见我睡着了,都以为我回答不上来。结果。我还就回答出来了。

坐下来时,我给许同学一个“你以为我不会”的眼神。

不光这样疯,她也那样疯过。

还有一次,“六一”联欢会,许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刚开始还好好的,可是,越到后面,她越跳越“疯”,结果,还摔了一跤,大家哈哈大笑,说:“谁让你那么疯的?”

怎么样?我们班的“小疯子”是不是很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夏雨作文高一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夏雨,来得突然,来得猛烈,来得可怕。

那天,我正走在街上,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电袭来,接着就是一声“轰隆隆”,这声音像爆炸声一样,震耳欲聋;天变得阴森森的,仿佛世界末日马上就要降临了一样!我吓坏了,忽匆匆地跑回家。一阵凉嗖嗖的感觉袭来——刮风了,让我有种阴森森的、阴冷的感觉。

“啊!”我大叫起来,因为世界末日开始了!我还没赶到家,就下起了雨——一场很大很大的雨!我使出洪荒之力,飞跑回家,关掉所有的窗户,换了身衣服。雨下得更大了,更猛烈了,更可怕了,狂风也前来助阵!这种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轰,轰,轰隆隆!”一阵阵雷声大得出奇,我不得不捂住耳朵。此刻,街上发生了奇妙的事!看!“呼呼呼……”大风更加猛烈了,街上飞起来很多东西!有纸巾、塑料袋、甚至还有衣服!我猜想可能是街上的垃圾出来游荡了!

“嘭!嘭!嘭!”一块很重很大的塑料板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它仿佛跟大地有着深仇大恨,要把大地砸得稀巴烂……

我觉得一切都显得那么可怕,让人绝望……

但这让人绝望的时刻终会过去——雨停了,风也累了,闪电和雷声也休息了,太阳公公不一会儿就出来了。我赶忙高高兴兴地出门找小伙伴们去玩。

其实,做人仿佛也是这样:熬不过狂风暴雨,怎么能看见彩虹和艳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夏雨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来到,雨水很少。相反,我就最喜欢在这个雨水少的季节里,倾听那偶尔一次的雨声。

哗!哗哗!窗帘被风吹开了,风婆婆打开了口袋;闪电少年用斧子在天空这块青蓝色的透明的翡翠上面画出了一条金线;雷公公敲起了他那面收藏已久的大鼓……呀!雨爷爷再也端不住水桶了,一下子全部倾倒了下来,于是一场夏季里的倾盆大雨便开始了。

一双手轻轻的打开了窗户,一股柔和的风便迎面而来,一阵泥土的清香味扑入鼻帘,一边抚摸着垂头的花儿,一边轻轻的哼着小调。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听,静静的听,那雨的声音是多么幽然:嗒,嗒嗒嗒嗒……音调是那么的协调,根本不低于我的小调,甚至比小调更优美。

这双美丽的手“勾引”着我下楼,忘带钥匙了,也就只有给妈妈打电话。突然,协调的雨声里混合着一些奇怪的声音:踏踏踏踏……不是汽车的鸣笛声,也不是窗户打开的声音,更不是打雷的声音。啊!原来是妈妈急促的脚步声,她害怕我感冒,急忙从单位上跑了回来了。这柔和的雨声伴着一缕用爱心滤洗过的脚步声,变得更加幽美。

俗话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果然,不一会儿,雨,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作文指导:高考满分作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考察满分作文,其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严密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因为议论文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就必须有明确的 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而反映这些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词句,句群以及段落,自然也必须是准确的.、严密的。

议论文的准确性、严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把握语言的分寸感②,用词贴切,用句规范.贴切③恰当地进行修饰与限制。

(二)概括性和简洁性。

概括是指抓准事物特征,反映普遍本质,做到文约而旨丰,词简而理周,这就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精练上下工夫,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在议论文中,即使是叙述事实,援引 事例的部分,也基本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特别是在叙述后,必须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 概括出抽象道理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就事论事,使认识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三)观点鲜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点的表述要鲜明,决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爱憎分明,褒贬判断明确,鲜明的感情色彩贯穿在行文当中,使读者从字里 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倾向性.

(四)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许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议论文的语言不具有生动性,只是死板的说教而已,其 实不然. 议论文的语言也要具有生动性, 但它并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为了艺术地再现现实生 活, 而是为了使论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果在抽象道理的论述中, 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 使议论不仅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而且富有形象性,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 就可以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楚,将道理讲得生动活泼。

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留意语言风格。

二、满分作文的语言特色

1.富有个性。福建一考生的《照海倚天》描述一位“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以别样的笔调写下了历史任务别样的平生,角度独特,所见不同俗人。重庆一考生的《独上高楼》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真是文采斐然。

2.整散结合。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北京一考生的《包容(六)》一文句式变幻多姿,长短句、问句、陈述句相映成趣,表现出作者不凡的写作技能。重庆一考生的《诗人·明月·黄花》以两位诗人诗中的意象拟就两个小标题,统领全篇,串缀成文,使文章韵味十足,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感情哀婉缠绵。

3.蕴含哲理。河南一考生的《煮咖啡》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主张两者结合,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论证周严,富于哲思。甘肃一考生的《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仅紧扣话题,而且具有哲思,引人遐想。词汇丰富,语言华丽,对话题主旨进行了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阐述是这篇作文的突出特点。

4.旁征博引。福建一考生的《苏轼的赤壁》中,既有“洛阳朋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牵念,又有“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姿,文学色彩浓厚,体现出作者丰厚的古文功底。河南一考生的《信他,抑或信己?》一文中既有对唐太宗、齐王、孙中山的精道评说,又有“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展云舒。”“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荡情怀。”援引得当,彰显流溢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爱臭美的表姐】

你看!那个漂亮的女孩,一头美丽的自来卷,洁白的脸上镶嵌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嘴巴别看它小,管起我和表哥来,可严厉了。那,就是我的姐姐,她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臭美了!

我姐今年19岁,已经念大学了。今天早上,我和表哥睡得正香,突然,一个高达七十二分贝的声音传来,我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坐了起来。朦胧中,又听见了一声尖叫,我赶忙向外跑去,与出来的表哥撞了个正着,我们正问候着,又一个尖叫声传来,这下我们确定了,是表姐的叫声。我们向卫生间跑去,只见表姐完好无损地站在那儿,我和表哥便气不打一处来,叫道:“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姐姐几乎带着哭腔:“你们看,我脸上一夜之间长了三颗痘痘,这让我怎么见人啊?”结果出来了,我和表哥瞬间无语。

还有一次,我晚上起来倒水喝。突然看见有个人从表姐房间“飘”到卫生间,又从卫生间“飘”到表姐房间,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什么情况?我吓得个半死,跑到卫生间,可不知是什么东西挡住了门,我吓得哇哇乱叫。这时,姨妈走出来,在姨妈再三安抚下,我再看了一眼那东西,原来是我老姐!她手上拿着一个面膜,我虚惊一场,但又气急败坏,大叫:“大晚上的,弄什么面膜呀?”姐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

姐姐,你什么时候改掉这个坏毛病呢?不然,我都要吓出病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立冬节气的天气特点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传统上为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相当于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25°至240°的一段时间,约14.9天,每年11月7日(或8日)开始,至11月22日(或23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 16°19′S移至 20°16′S。狭义上立冬的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225°的时刻,即在11月7日(或8日)。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