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雨的特点作文(精彩20篇)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记选材的特点,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5390

作文

792

苦瓜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像香蕉,却没有香蕉的香甜,似月牙却没有月牙的美丽,表面上还无缘由地隆起许多小疙瘩,连名字都让人感到无比枯涩----苦瓜----人们就这么叫它。

叶子像大半个齿轮,一溜儿挂在藤上,竟有点像花。真正的花儿却小的很,和苦瓜这个名字一样不起眼。藤条更不用说了,它经得住暴风雨的袭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它比铁丝更坚硬更刚强,因为它蕴蓄着无限的生命力!

苦瓜不仅生命力让人惊叹,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本质----苦尽甘来。

苦瓜味虽苦,尝久了却能尝出甜味来,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拿苦瓜炒肉片,初放入口中,便觉得涩涩,仔细一回味却还带着一丝甘甜,连肉片的滋味也变得特别好,真是一道好菜! 苦瓜还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瓜类蔬菜中较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高达84毫克,约为冬瓜的5倍,黄瓜的14倍,南瓜的21倍,居瓜类之冠。苦瓜还含有粗纤维、胡萝卜素、苦瓜甙、磷、铁和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等还含有较多的脂蛋白。苦瓜的苦味,是由于它含有抗疟疾的喹宁,喹宁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因此,苦瓜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人们不是常说苦中有乐,苦尽甘来吗?这也许就是苦瓜存在的价值吧!生活不也是一样吗?哪件事不是要经过努力才成功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书写人物外貌特点的作文:我的外公爷爷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外公爷爷今年已经有76岁高龄,一张经岁月雕刻的脸庞上,依旧挺拔的鼻子,深邃有神的眼睛,头发和胡子都被染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略略有点驼的身材,但还保持威严端正的气势。听妈妈讲,爷爷年轻时是炮兵排长,在一次演练的事故中,耳朵被炮轰坏了,听力非常不好,和他说话要特别大声,他自己说话也很大声,而且一生气他的声音就更加响,和打雷有的一拼,小时候听到外公爷爷提高的声音,我就会被吓哭。

外公爷爷有一双永远闲不住的脚,他不像别的老人那样喜欢长时间待在家里,外公爷爷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家,他喜欢东走西逛。他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闭目养神休息,每次休息的时间却很短,起床后他就会开始他的“万里长征”之旅。外公爷爷每天早早的起床爬山锻炼,到六点半光景,他就会回到家里,拎一个大袋子又出去了,不用说就知道他是去买菜。买菜回到家又是马不停蹄地跑到他的菜地检查探望菜宝宝们有没有“长大”。吃过早餐,他又穿上鞋子外出了……有时候他会加入旅行社,远到香港,近的本地,真的佩服他老人家兴致如此高。说道闲不住,外公爷爷的一些做法还会让我们哭笑不得。就说最近住院的事吧,因为是高血压脑出血,还没有出检查结果,所以医生一再强调必须躺在床上不能随便乱动,可是外公爷爷在躺了两天后,第三天就熬不住了,居然在夜深人静,趁外婆奶奶累得睡着的时候,偷偷换了衣服到医院楼下溜达。次日同病房的家属告诉了外婆奶奶,一家人知道后吓得半死,他却当做没事一般。

外公爷爷,爱走爱动是好事,但是你不能再这么不“听话”了,否则我也会批评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议论文写作指导论文

全文共 4433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摘要: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分值占比最大,而作文指导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笔者从近年高考作文题出发,探究其中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新材料作文中存在的话题作文背景,以及试题中蕴藏的核心概念意识、具体语境意识、发散辩证思维等值得关注的命题指向。从作文命题的特点出发,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提出建议策略。

关键词: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教学策略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一向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尤其是高考命题的独特性常常会引发教育界的讨论,但不可否认,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命题对本省的语文教学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始,江苏高考进行独立命题距今已经过去14个年头,高考作文试题也已然形成了稳中求变、开放创新[1]的稳健风格。因此探究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是可能的,从命题发展脉络把握命题导向,进而积极指导学生写作,让高考作文发挥其“指挥棒”的正效作用[2],并努力构建它与高中作文教学间的良性关系,也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一.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发展

近六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均采取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所谓新材料作文,有老师将之归纳为三个新:“立意角度新、材料处理新、文体要求新”[3],即给定一段材料文中给出关键词语、从多个立意角度出发、不限文体进行写作。这样的新材料作文看似带了一个“新”字,就其形式而言依旧离不了“材料作文”的背景,因为一旦脱离了材料就又回到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去了。但就其内容又离不开话题作文的背景,自13年以来几乎每一次的作文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关键词、核心概念,出题者本身并不是想让考生漫无边际地“跑马”,他们总希望找到一个内在的圈子将新材料作文给约束住,给出的材料看似是开放的,但实际上还是封闭的。以下将一一简述13年到18年来作文的具体形式和内容。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以“蝴蝶与探险者”的故事开创了本省新材料作文的新纪元,此后五年,无一例外均采取这样的命题形式。当年的命题无疑是产生了巨大争议的,无论是命题者自身对于材料的改动,还是原作常识性的错误,均引发了相当程度的讨论。但是抛开这些问题,回到命题本身,应该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命题形式与内容上的指向性。第一,发散意识,这段材料是一则故事类的材料,故事中有多个要素,很明显命题者设置了多个角度,而并非旧材料作文仅有一个最佳立意。第二,全局意识,新材料作文固然有很多的立意角度,然立意必定有高下之分,那么立意必须要站在全局角度。第三,语境意识,新材料作文必然不是信马由缰,一定要在材料语境之中的思考,绝不是随意在文中挑选关键词就能够进行无限拓展的。13年的作文只是新材料作文的开端,其后几年的作文命题就显得更加成熟老道。以下将14到18年的作文进行综合对比阐述。五者均属于“名言”性质的材料,有明显的关键词与核心概念的导向:“青春、朽与不朽”,“智慧”,“说话、创新、个性”,“车”,“语言”。这样的命题带有我省一贯的话题作文的特色,看似是一段材料,其中内容又是有核心的,思维是需要发散与拓展的,但是又必须是围绕着中心词核心概念进行发散与拓展的,这对于学生的语境意识就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一点共通性就在于,考题呈现辩证特点,在名言类的材料之中,处处显现着辩证思维的痕迹,希望考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演绎时要有辩证的逻辑思考,有界定有辩证地发散,而不是无章法无逻辑地自说自话,这是高考作文的内在指向要求。当然三者也有各自的倾向,“青春朽与不朽”的辩证意味浓,生活色彩浓,更加倾向于从个人的情致,志向,人生态度角度思考,十分贴近高中生,显得格外亲切。“智慧”更侧重于界定,发散,对于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是必须做的功课,以及围绕这样的核心概念的具体展开,忌讳以空对空。16年的题目,虽然给出了关键词但是由于题目本身有多个概念,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也不能脱离材料任取关键词进行论述。17年有关于车的命题,其话题色彩更加明显,与前几年的辩证风不同,本则题目又转回到引语加话题的形式,尽管作者没有明确给出话题,但是隐含在其中最关键的话题就是“车”。一切的阐述都离不开这个“车”,真情,观念,哲思都是寄寓在“车”上,这种命题形式给套作、模式作文等等速成作文极大的打击。借鉴了美学角度的“移情”,也接近中国古代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写作形式,更考验学生从一粒沙中看出乾坤气象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在今后的作文中显得尤为重要。18年关于“语言”的试题,更类似于15年的“智慧”,概念十分宽泛,需要有界定,又要找到一个小的入口切入发散,且试题更显人文气息。

二.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以上简要梳理了江苏高考近年来作文试题的发展脉络,在脉络的梳理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共通的特点并试图探究出一些普适性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或将成为指导中学生作文写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撑。1.新材料作文形式与话题作文背景江苏近年来的作文,均采取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不意味着话题作文就失去了指导意义,恰恰相反,话题作文对新材料作文的影响是巨大的。脱离了语境,脱离了背景的阐述的作文都有游离主题的危险,因此话题意识应该得到重视。更有教师提出“新材料话题作文”[4的概念,将这种作文形式界定在新材料与话题作文之间。不管怎样界定,话题意识将在未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中一直延续下去。2.立意多元化与语境核心概念确立立意多元化是新材料作文的显著特征,但是多元不意味着包罗万象,乃至于信马由缰。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多数都有着核心概念的出现,这实际上就指引着学生的行文思路,既要发散但绝不能脱离材料中语境自由发挥。作文的立意有多个侧面,但绝不能断章取义,即使是从材料的某一侧面出发,也要兼顾到整个语境的具体内容,谈“青春”还是要回到“朽与不朽”的讨论,谈“经验”、“能力”、“境界”也必须建立在“智慧”这一核心概念上,谈“文化、文明”也离不开语言的载体,而不是漫无边际地从材料中任取一个词进行无限放大。立意的多元化应该是建立在对于语境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上,这与新材料作文中蕴含的话题意识是一致的。3.以小见大的发散思考与辩证思维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都比较接地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青春”、“智慧”、“个性、创新”、“车”、“语言”,核心概念的常见化是本省作文对于考生的最大善意,让考生有话可写,有理可论,有情可抒,也进一步打击套作、仿作等不明智的应试举动。当然这也需要考生了解生活,进行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从小处着手去阐述人生大智慧,这是以小见大的思维,也是高考作文对于中学教学的有力引导。尽管近年来的材料趋于生活化,但是绝不意味着试题的简易化,扁平化,相反更考验学生的发散、辩证的思维,行文时对于材料的内在逻辑既要有整体的把握,对核心概念有较为深入的阐述,又能够进一步拓展进行联想与发散,绝不是简单贴标签就能处理的。这对于考生的思维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思维能力也是中学应试训练中所缺乏的。

三.新环境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策略

笔者在上文中简要分析了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发展脉络,以及江苏高考作文共性上的一些特点,并将以此作为高中写作指导的理论支撑。据高考评卷结果显示,江苏高考全省近7成考生写的都是议论文,且优秀作文多数也都是议论文[5]。平时作文训练时,学生也倾向于选择议论文的样式,因此议论文写作指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的应对策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课外学生自我阅读、整理材料,到老师课上的讲评、训练,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以下着重分析教师的指导教学。1.激发学生兴趣写作北大钱理群教授明确指出:“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6]作文指导一直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老大难,唯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方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让学生爱上写作,最终在考场中写出优秀的文章来。2.推动构建核心意识高考作文有核心概念,作文素材准备时也可以有核心素材意识,当然这不是教学生去套作,这种核心素材意识是将一则素材进行多角度演绎,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意识。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核心素材作文,作文依靠某一核心概念生发出去的,核心素材同样也需要有多重内涵。例如启发学生从绘画、音乐、京剧、昆曲等高雅题材中寻找出丰富的内涵,教师放手让学生阅读积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构建,共同探究素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意识,并实际运用到平时的片段写作以及考场作文中,形成良性循环。除了核心素材之外,作文教学指导也需要有核心话题倾向,高考作文说到底还是考的“人”的作文,一定会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有关“人”话题,从这些大的话题入手去寻找材料,运用材料时又从小处着手,深入到大的话题中去,这是培养逆向思维的好方法。3.课堂具体写作指导写作指导是有指向性的教学过程,应该分模块进行。首先是审题立意指导,所谓审题定生死,立意决高下,考场中一旦审题出现偏差就是前功尽弃。审题的训练,看重的就是核心概念的概括与阐述,教师绝不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去指导学生审题,对待审题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其次,结构与语言指导,这应该也是专题训练的内容,作文结构的多样化与语言的丰富性,这也是值得去讨论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切不可盲目教学生追求语言形式之美,最终导致学生将作文写成散文不像散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的“杂文”,毕竟一切结构技巧都是为作文的中心服务,游离了中心再多的技巧也是浪费。4.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将课外阅读与考场作文结合,一向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贯彻好整本书阅读计划,与学生一同品读经典,这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也是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契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江苏高考作文绝对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囿于水平或许未能做出更深层的探究,但是归纳出的江苏高考作文思路是明确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以新材料为形式、话题为内容的“新材料话题作文”,且注重核心概念界定,注重材料语境,贴近生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辩证思维。今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把握高考作文发展的内在指向,这样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忠.稳中求变开放创新———江苏高考自主命题十一年作文回眸与展望[J].语文知识,2015,(7):94-96.

[2]冯建玲.江苏高考背景下的高三作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朱亚芳.新材料作文的“前世今生”[J].语文知识,2014,(2):61-62.

[4]董健.新材料作文的话题化及审题技巧[J].语文建设,2017,(1):41-43.

[5]黄莉萍.高中新材料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6]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特点鲜明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小吃货的笑容

“哈——哈——哈——哈!”一个熟悉的身影边笑边向我走过来。

原来是一个我特别好的朋友来了,“欢迎,欢迎!”我笑嘻嘻着说。“刘佳心!”她说!

她一双小小的的放出亮光的眼睛,脸上几乎只有一个表情——那就是一个字“笑”她长着乌黑的头发,圆圆的大脸,总是看的可爱!但是性格上还是有点倔呀!但是其实她还是个小吃货呢!呵!呵!

那是前几天刚发生的事了,虽然是没过了多久了但是意义深厚,我还是始终忘不了!

我的那个好朋友,在那一次,我忽然提起来上周放假借她的水彩笔和彩铅,但是她就开始来气了不知越说越生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惹了她。还记得上周我忘了带水彩笔和彩铅,就一直借她的,一开始没什么但是后来她就生气了。现在她更是来气。

我们开始争吵,正好我们要进餐厅,我们吃完饭,我以为她还生我的气,心里就开始想:如果我不提起那件事是不是她就不会生气了……但是现在已经说了……也没有办法呀……都怪我……我为什么要说……好好地?……

一出来她却像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开始我们又一块说、玩、笑……

她正在拉着别的同学,转过来,叫住了我,那个笑容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也许这就小吃货的的那个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记选材的特点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4)从创作方法分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夏雨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四季的雨各有各的脾气,春天的雨爱捉迷藏,让人感觉它来去无踪;夏天的雨性格豪爽,使人对它望而生畏,不敢与其抗衡;秋天的雨和蔼可亲,温柔地洗去了万物身上的灰尘,让它们更好地迎接丰收;冬天的雨冷酷无比,伴着刀一般的风无情的敲在各个地方,令人寒冷至极,但它给了冬眠的种子冰凉的滋润。四季的雨我都喜欢,但我更喜欢夏雨。 啊!下雨了,它来势汹汹,有些古代帝王的霸气。“哗哗——”那磅礴的气势、巨大的声响、迅猛的闪电,都让我刮目相看。这与春天的绵绵细雨迥然不同,它不是春的杰作,而是夏的创造。 雨自由自在地下着,敲击在了我家对面的车棚顶上,它发出的声音令我生疑:我家附近有一条和黄河一样汹涌澎湃的河流吗?

有一条如庐山或黄果树瀑布那样气势恢弘的瀑布吗?洒在我身上的冰凉的水珠儿可是巨浪相撞、水花击石时飞溅而出的?窗外的景象告诉我,这是一场透雨!这是一场夏天的痛快的雨!它像军人像战士一样孔武有力,也像一个老兵,在音乐,豪迈大气的音乐的伴随下,讲述自己那荡气回肠的军人生涯中的故事;那闪电像一场场战争中老兵所经历过的刀光剑影,雷声则像轰鸣的炮声。

“轰隆隆——”一声震耳欲聋的夏雷炸开了,它打断了我的思绪,吸引了我向窗外看去。远处是青翠的大山,但此时,山们早被黑暗击败,几乎沉浸在茫茫夜幕中了;近一点是被雨雾遮挡的房屋,房子的棱角在雨中忽隐忽现,房屋还闪烁着几盏日光灯微弱的光;而最显眼的就是较近处在雨中挺立的、装着霓虹灯的大厦了。 雨,渐渐地小了。“嘀嗒,嘀嗒,嘀嘀嘀嗒嘀嗒……”这是房檐滴水的声音,仿佛一位乐手正用架子鼓演奏节奏强烈的打击乐,而雨拍打在车棚上的声音则像台下热烈的掌声。 雨快停了,那细小的雨滴已不像高潮那样刚劲,只是像秋雨那般淅淅沥沥地下着。看来夏雨也有软弱的一面,就像人一样,无论多么坚强,但在内心也依然有一个脆弱的地方。

夏雨给人送来了酷暑的凉爽,驱走了闷热,也驱走了人们心中的烦闷。

[以夏雨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特点的歇后语谚语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而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特点的歇后语谚语,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特点的谚语

1、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2、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3、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4、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5、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6、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7、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8、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9、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10、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1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2、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13、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14、撑痢疾,饿伤寒。

15、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16、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17、常赌无赢家。

18、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19、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20、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2、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2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4、吃不言,睡不语。

25、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26、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27、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28、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29、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30、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有特点的歇后语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答案: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答案: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答案: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答案: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答案: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答案: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答案: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答案: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答案: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答案: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答案:别提(啼)了

12、大麦去了皮——答案:白人(仁)

13、大胡子——答案: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答案: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答案: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答案:空挂名(明)

17、夫子的徒弟——答案:闲(贤)人)

18、木排下水——答案: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答案:白说(刷)

20、藕炒黄豆——答案:钻空(孔)子

21、瓦匠的双手——答案:多疑(泥)

22、月下提灯——答案:虚挂名(明)

23、六七八九——答案:没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答案: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答案: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答案: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答案: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答案: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答案: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答案:照旧(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人物特点的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呜呜呜!”付铁林又哭了,肯定是颜伊兵搞的鬼。

“真为你感到不好意思,还是个男生,竟然连女生都怕,嗨……”许港帆一脸沮丧。付铁林已经很难受了,又被许港帆这么一打击,又当着众人的面哭了起来。

“嗨……丢脸啊!”男生们一个个摇头叹息。

忽然miss della走进我们班,满脸笑容地报起英语成绩:“黄浩楠60,付铁林91……”

“啊?我上90分了?我上90分了!”听到这成绩,付铁林连眼泪还没有干,就欢呼起来。那声音一下子响彻了整个教室。

这就是付铁林,喜怒无常,真是个奇人,我算服了他。

“铃铃铃……”放学铃声响了。付铁林约我们几个男生到百仕达花园二期玩。来到健身场,大家丢下书包就玩了起来。付铁林最显眼,他一会儿玩起爬绳,一会儿玩单杠,一会儿玩双杠,身手敏捷,就像花果山的猴子。他玩得津津有味,我们看得目瞪口呆。

我始终想不明白,就凭他这身手,怎么就常常被女生给欺负了呢?真是个奇人,我服了他!

不过,有一点我倒是看得很清楚,付铁林啊,是一个敢做不敢当的人。

有一次, 他不小心把墨水溅到肖婷的书上去了,他一看肖婷不在教室,就赶紧将书放回肖婷的桌肚子里,然后回到座位一本正经地坐好。后来肖婷发现书坏了,到处问谁搞坏了她的书,有人说是付铁林,可他死活都不承认,把责任都推给了老实的刘考文。

唉,付铁林就是这样一个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夏雨写景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天气炎热。天空的霸主——太阳,把小草晒蔫儿了,把小狗晒得直吐舌头,把人们晒得汗流浃背。今天,终于下了一场暴雨,给人们送来了一丝凉爽。

刚才,透蓝的天空中还悬着火球似的太阳。没一会儿,天空中刺眼的光芒就慢慢地消失了。我抬头向上看,原来,刚刚还在天空中耀武扬威的太阳,现在已经被一片云彩遮住了。给人们减去了一些炎热。逐渐地,湛蓝的天空中乌云密布,许多漆黑的乌云密密麻麻的聚集一起了。远处的天空中不时的闪现出几道亮眼的闪电,并传来了几声山崩地裂般的雷响,把雨先生从梦中唤醒。

天空中忽然落下了几颗黄豆大的雨点,渐渐地,雨点越来越密集,雨越下越大,往远处看去,好像一块灰幕遮住了视线,灰蒙蒙一片,树啊,房子啊,什么也看不见。紧接着,随之而来的就是倾盆大雨。天地之间立刻扯起来千万道水帘,真像千万道瀑布从天空中无止尽的从天空中猛泻而下,地面上的流水滚滚,连同地上的泥土一起汇成一片流向低处用去,汇成一片,真有那大海之感。听听那雨声,就像千百万只雄狮在怒吼,又有万箭齐发的声音。

雨渐渐地停了,人们都打开了窗户,享受着夏雨的恩惠。花儿草儿仿佛很久没有喝水一样,尽情的吮吸着大自然带给它们的甘露。原本还是脏脏的窗户,被这突如其来的夏雨洗涤的十分干净,准备洗车的人们,也为自己省下了一笔费用。

雨过自然要天晴,刚刚失去天空霸主的太阳大概不愿意再服输了吧,它重新振作了精神,透过云彩,发射出一道金光,出现在天空。

我喜欢夏雨,它来去匆匆,不像三月的雨,缠绵,羞涩,意味深长,它带有刚毅、豪放,甚至带有几分野性。它带走了炎热,留下了凉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现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

二十五两——半疯(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就象网上的“国共”、“统独”大战)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三写景作文450字:夏雨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总是多变的。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可这会儿,乌云已经涌上了天空,仿佛迫不及待地要下一场大雨,驱赶那炎热的气息。

先来的总是雷电。轰!一声声的惊雷让人害怕。雨来了,噼里啪啦地打在窗子上,一时间,雷雨交加。

粗大的雨点,狂暴地击打着窗户,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来,雷鸣闪电,狂风骤雨,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那雨,一会儿像是用盆往外泼,一会儿又像是用筛子往下筛,——大一阵子,小一阵子,交错,持续地进行着。

这可就苦了那些在外行走的人们了,这大雨让他们一时间无处躲藏。

渐渐的,雷声走了,雨也小了下来。

毛毛细雨,悄无声息地落着,像无数蚕吐出的银丝。雨从天空洒下,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极了。雨滴从屋檐,树叶上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

这时,人们都停止了躲雨,一时间,街道又恢复了车水马龙。

雨停了,花草们就像刚洗过澡,换上了一身鲜艳的新衣裳,显得那么生机盎然,蚯蚓都忍不住从土里钻出来,它们似乎要争着呼吸一下这雨后特别清新的空气。于是,世界又喧闹起来。

夏雨,是纯洁的,也是美好的,它给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

[初三写景作文450字 : 夏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爱臭美的表姐】

你看!那个漂亮的女孩,一头美丽的自来卷,洁白的脸上镶嵌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嘴巴别看它小,管起我和表哥来,可严厉了。那,就是我的姐姐,她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臭美了!

我姐今年19岁,已经念大学了。今天早上,我和表哥睡得正香,突然,一个高达七十二分贝的声音传来,我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坐了起来。朦胧中,又听见了一声尖叫,我赶忙向外跑去,与出来的表哥撞了个正着,我们正问候着,又一个尖叫声传来,这下我们确定了,是表姐的叫声。我们向卫生间跑去,只见表姐完好无损地站在那儿,我和表哥便气不打一处来,叫道:“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姐姐几乎带着哭腔:“你们看,我脸上一夜之间长了三颗痘痘,这让我怎么见人啊?”结果出来了,我和表哥瞬间无语。

还有一次,我晚上起来倒水喝。突然看见有个人从表姐房间“飘”到卫生间,又从卫生间“飘”到表姐房间,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什么情况?我吓得个半死,跑到卫生间,可不知是什么东西挡住了门,我吓得哇哇乱叫。这时,姨妈走出来,在姨妈再三安抚下,我再看了一眼那东西,原来是我老姐!她手上拿着一个面膜,我虚惊一场,但又气急败坏,大叫:“大晚上的,弄什么面膜呀?”姐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

姐姐,你什么时候改掉这个坏毛病呢?不然,我都要吓出病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妈妈的性格特点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两面性”的妈妈——时而温柔,时而严厉。

先说她温柔的一面吧。她的头发乌黑乌黑的,像是黑色的瀑布倾泻在肩膀上。她最有特色的是微笑。笑起来的时候,眉毛像两只弯弯的小船,脸上还露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记得有一次,我知道六点钟还没有写完作业。我想:这下子一定死定了!可是,妈妈不但没有骂我,还说:“别着急,慢慢来。我在你身边陪着你写。”还有一次,我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吓得我直发呆:这可怎么办?妈妈听见了声音,立刻跑过来问:“怎么样?砸没砸着?”我胆战心惊地说:“没事儿。”妈妈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把花瓶碎片清扫干净了。

不过,妈妈也有很严厉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我得了99分。扣的1分是因为落了一道题没做。我觉得这个分数很高了,正沾沾自喜,妈妈却说:“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是不可以原谅的!”妹妹也为我打抱不平:“不就是落了一道题嘛!”妈妈严肃地说:“马虎是坏习惯,必须得改!”

妈妈时而温柔,时而严厉,她一会儿把我扔进暖炉,一会把我抛进冰山。时间久了,我就知道她的原则了,尽量做到最好,不触碰她的“雷区”。因为我知道,她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夏雨,怀念学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来,总是这么不约而至,星星点点扔下几滴,便悠然而去,在你消除了暂时的慌乱,抬头看她时,已不见影踪了,估计,不远的山外,依然重复着这可爱的恶作剧。此时的夏雨,是个调皮的孩子。。。让你慌张过后是莞尔。。

来,需要高接远迎,好象皇帝出宫,先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子,乌云便卷三千里,狂风肆虐八万倾。无论河边柳,池中波,都要恭敬有加,方吹吹打打,铺天盖地而来,煞是排场,张扬。更有甚者,房上揭瓦,地上飞沙,弄的鸡犬不宁。此时的夏雨,貌似当今身居庙堂的高官。。

来,则柔柔弱弱,缠缠棉棉,一副倦容,满面尘色,如泣如诉,不大也不小,就那么的呜呜咽咽,了犹未了,此时夏雨,恰如一位深闺中的怨妇,急不得,烦不得。。。

喜欢夏雨,仿佛这炎热的盛夏,如果少了她,则失去了个中滋味,也评添了一丝情趣,你可以赤脚走在这雨中,无论是淘气的孩子,还是这幽怨的姑娘,当然如果你够胆,还可以走进这滂沱中,品味一下痛快淋漓的快乐,小时候下大雨的时候,会在屋外带上一块香皂,用这檐头流口流下的雨水,清洗自己的尘垢。那水一般是滚烫的,因为带着泥瓦的温度。很是舒爽,现在少有这样的情趣了,一是平房改为了楼房,二是年龄见长,少了那儿时的狂放。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喜欢夏雨,这雨过之后,村头沟渠必然高涨,带着自己家编织的鱼篓,往湍流的溪中一放,然后用一些石块压住,那些顺流而下的鱼儿,就会自动的游进这鱼篓之中,结构自然是单向的,只可进,不可退,只出水,不出鱼,就和湖水里的用来捕捉黄鳝和泥鳅的迷魂阵一样,那个机巧,而这,则只是捕获一些中小的鱼儿,当然太小的,在清晨去提取收获之时,还会放回水中,不忍屠戮。。更可以约三两好友,拿着竹竿钓饵,到稍大一些的沟渠中垂钓一会,自然多少都有些收获。这些是孩子的乐趣,大人们自然有他们的那种四撑网,到更宽阔一些的水面去,后面,依然跟随着快乐的孩子。。鱼在网中跳跃,而孩子也会伴随着那节奏而欢声雷动。。

喜欢夏雨,夏雨是温度的自然调节剂,有了这雨水的冲刷,心头也会觉得一丝清凉。会变的冷静,会变的开始思考,尽管有些问题没有答案,可思考的样子,思考的神情,总让人显得深沉,静默。也是一种自我的冲刷和荡涤。。

喜欢夏雨。。。更喜欢夏雨中那些童年的**。。。那些记忆的细节好象一幅幅巨大的海报,在地面的雨中浮现。。缓缓流去。。。

[夏雨,怀念学生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夏雨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跟着一阵阵吼叫着的狂风,跟着一团团漆黑的乌云,跟着一声声隆隆的雷声,雨敲锣打鼓地到来。

天阴沉沉,乌云滚滚而至。一道闪电凌空劈下,如同一位剑术高超的武林高手舞着寒气逼人的极光剑。一只小花猫在角落里无力地低吟着,似乎在呼唤他的妈妈。雨,大摇大摆地来了,哗……哗……

狂风放肆地吼叫着,掺杂着一丝尘土,仿佛一位热情的姑娘在跳街舞。

夏雨是狂暴的,不像春雨那样柔和,也不像秋雨那样清爽。它像一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队,不定期地来演奏一番,让人捉摸不透。

雨刚开始如珍珠般轻落,刹那间,雨疯了,如倾盆,如瓢泼。

水花四溅,整个世界都湿透了,雨包围了一切。

我的目光盯着那水花,仿佛看到了奇迹。是啊,水花难道不美丽吗?它很美。

雨还在下。水平如镜的湖面,已经面目全非,好像一个马蜂窝。鱼儿不安地游来游去。闪电、雷声、交织在一起,十分**,好像要把整个世界吞噬!

突然间,雨停了,大地像洗了澡,湿漉漉的。

屋檐上的水珠慢悠悠地滴下来。

滴——答,滴——答。

犹如是夏雨的余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夏雨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的雨是说下就下的。早晨,太阳火红火红的挂在天空,像个红红的大火球,可到了中午,天气就变得很闷热,而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我就感觉到是要下雷雨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天空乌云密布还有风婆婆和雷爷爷伴随着,天色暗得像夜晚一样。树叶被风婆婆搞得摇来晃去的,像是在跳的斯科。慢慢的雨开始“滴哒,滴哒”地下了起来,然后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呀都看不清了。豆大的雨点打落在房子上,窗户上,花蒲上,像是在演奏交响曲。雨水从房顶上流落下来,像千万条透明的丝线。雨水落在地上,泛起了泡泡,溅起了朵朵小水花,美丽极了。地上的水越积越多,汇成了“小河”渐渐的雨声小了,雨停了,天也亮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鼻子轻轻一嗅,觉心情爽朗了许多。大地的万物在夏雨的冲洗中变得更加鲜艳了。

夏天的雨虽然来得猛,它没有春雨那么温柔,没有秋雨那样怡人,冬雨那样纷纷扬扬,但我还是喜欢夏天的雨。

啊,夏天的雨,我要用优美的诗篇赞美你,我要用悦耳的歌曲赞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写说明文是对中学生的要求

说明文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简单地说,说明文就是把你要写的对象介绍给读者,其标准就是介绍的是否清楚、明白、易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明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你经常要向人们介绍事物或者某种道理。所以,说明并不是神秘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

对于写说明文来说,其题材领域十分宽广,大到宇宙小到一根铅笔都可以说明,都能写成说明文。比如,做饭、做菜、穿衣睡觉、治病防病、吃饭喝水,这些日常行为都可以写成说明文,再比如,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水、空气这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写成说明文,钢笔、课桌、书籍、本子这些学习用品还可写说明文,城市、村庄、学校等等地点场所也可以写成说明文。与此同时,怎样写作文、怎样听课、怎样考虑这些做事情的道理也可以写成说明文,称为事理说明文。应该说,我正在写的这篇《说明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在于说明、介绍。与记叙文不同,记叙文是记人叙事,所以说明文不以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为主,它是对事物的静态介绍。与议论文也不同,议论文是海阔天空地摆事实讲道理,有论点、论据、论证,而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就是就此事的道理做静态介绍。

知识性、通俗性和条理性是说明文的三大特点。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本质特征。对一个事物缺乏知识,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但绝对写不成说明文。说明文正是要介绍该事物的知识,没有知识怎样说明呢。

通俗性也很重要,事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历史及其科学知识是很复杂的。我们写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复杂变简单,把深奥变通俗,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使有点文化的人都能看懂,不要把明白人给绕糊涂了。

条理性是指说明文的行文结构。既包括整篇文章的结构,也包括一个段落的结构,还包括两句话之间的结构,都要有条理。要按部就班地去说明,有条有理地、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在结构上,说明文没有记叙文和议论文那么自由。

所以,在说明文的写作中,要普遍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有该事物的知识,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三是要科学地安排说明顺序,四是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皮肤很白净,不长的头发扎成一个清爽的马尾。她很爱笑,笑起来如一个三岁的孩子一样,眼睛都眯成两条弯弯的月牙了!她就是我的好朋友——黄笑同。

你别看她个子高高的,坐在班里最后一排,但其实呀,她是这样的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我带了一只很漂亮的中性笔来学校。刚巧被她看见了,她就飞快的跑到我身边来,眼睛一边眨一边用一种楚楚可怜的样子望着我,娇滴滴地说:“刘刘,你这支笔借我用一天好不好呀?”说完嘴巴还要嘟得老高老高,仿佛就在说:你敢不借我试试看!如果我不借她,那她每节下课都要朝我撒娇一番。所以我每次都迫于无奈,只好让步。而这样的情况每周都要发生几次,有时还会搞的大家不愉快。但对于这种家常便饭,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黄笑同在日常生活中简直就如一个“小公举”一般,每次发生这种事大家也都是哭笑不得呀!

我们的黄公主还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刘刘,某某某欺负我!”每次说完这话还要躲到我的身后,仿佛我就是她的“靠山”。有一回,她跟我们班的邹心怡又玩了起来,满教室乱跑,起因竟然就是黄笑同拿了她的一块橡皮!于是游戏升级为保卫橡皮拉力战。由于黄笑同能力有限,处于劣势,所以她就朝我来搬救兵。她使劲摇着我的胳膊,摇累了后双手又作乞求状,希望我加入这场游戏。又绕着我转了无数圈,嘴里还一直叫着:“刘刘求你啦,刘刘最好啦!”带着企盼的小眼神一直盯着我。此时我内心深处在想:黄笑同你上辈子一定是一个会说话的大喇叭,而且还是永远不断电的那种。我终于被说动了……被拽着围着教室满圈转了好久之后,上课铃终于响了,谢天谢地,终于摆脱了黄笑同这只“粘人精”。

没想到吧,她竟然是一个这么爱撒娇的人,第一次知道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踏入小学以来,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在这些好朋友中,和我最要好的,徐文昊是其中一个。

徐文昊一双眯眯眼,使他笑起来时两眼就连成一条缝;那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在他笑时总是会“暴露无遗”;那痩削的身材,让你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他来。这样一组合,便是徐文昊啦。

和我另外一些朋友最大的不一样,是他的见识比我们大的多,胆子也比我们大的多。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回家,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西瓜虫。从小就怕虫子的我看到虫子就害怕,见了这只虫子便浑身紧张,正准备逃跑时,徐文昊倒是面无惧色,把那虫子放在手里津津有味玩了好一会儿后才把它放生。看到这一幕,我很是吃惊,而徐文昊却是很轻松,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不以为然。

虽然在生活中徐文昊像是一个“野孩子”,可一到了上课的时候,他却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每次上课时,他的眼睛总是牢牢地盯着老师,神情专注,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下课后,他总是会和老师讨论一些问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等,有时候,他的想法连老师都没想到呢!他最专心致志的莫过于他看书的时候了。每次下课,他总是会从抽屉中拿出本书,抓紧时间阅读。有时候,他连吃饭的时间也不放过,边吃边看。由于我妈在书店工作,他常常托我妈买书,一买就是一大堆,都是些十分高深的书。

因此,你可别看他在平时生活中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十分淘气的样子,但他粗中有细,每次测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你看,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徐文昊,一个“野孩子”,一个“文绉绉”的书生,我非常佩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樱花特点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公园,就为了早早地观赏到那美丽的樱花。一进门,我们便被它们所吸引。两旁的主干道上种满了淡淡的樱花,开得正盛,有一种浪漫的感觉。

樱花的种类和颜色也各有不同:有粉红的,有白的,有……,真让人眼花缭乱啊!这时,我听到两位旅游者的谈话:“恩!樱花真美啊!”“是啊!是啊!也不枉我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啊!” “听说中山公园,春天有沱棠、紫藤等,接着夏天就是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紫薇……相继开放,直到深秋的桂花、菊花,冬天的山茶、梅花,一年四季鲜花满枝。”听了他们的话,我感到十分自豪。于是,我沉思了:要是中国到处都那么美……“姐姐!姐姐!”“什么事啊?”妹妹“娇娇”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姐姐!你快看啊!蝴蝶!蝴蝶!”“蝴蝶又怎么了!”我抬头一看。哇!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蝴蝶非来飞去。有些停在樱花树上,点缀了樱花;有些则在游人的身边飞舞,真好玩!

逛完樱花游园会,我们来到了小吃店,品尝了具有各种风味的地方小吃。吃完后,我们又去看在樱花会期间纷纷登台亮相的节目,乡土气息浓重的民间艺人演出、精彩的气功、魔术、杂技、驯兽表演往往又引得游客兴致大发。同时,还有许多文艺团体也在此期间奉献形式多样的精彩文艺节目。就这样,我们买了一些名、优、土、特产品,有些当作旅游纪念,有些送给亲朋好友。

第二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岛。

[描写樱花特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