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277

作文

67

未来五年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赵扬(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求中国在未来10年-20年维持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大约每年增长5%-6%。只要经济增速维持在5%左右,消费增长将不成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维持5%左右的增速?进一步投资的领域在哪里?过去十几年依靠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作为终端需求的投资增长模式已经基本走到尽头,未来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带来对新经济增长点的持续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依靠政府即可有效组织。但对新经济增长的探索,则只能依赖市场,依靠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政府要做的是制度建设,主要是相关的市场、法律制度的建设。

宋宇(高盛/高华首席经济学家):“中等收入陷阱”就好比“青春期的感冒”,其实就是感冒而已。应对策略就是要持续保持经济发展动力,一定要坚持改革,让市场充分竞争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配以宏观合理的监管框架。

利维奥•里贝罗(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此前的增长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回到以前,改革也许更加容易,只要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降低成本(包括劳动力、能源和环境)就能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那个时代已经终结,现在是开始经济转型的时候了。

其实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有些国家不能,但是大家都认可的是,另一轮生产力的扩 大是关键。也就是说,中国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也与经济转型密切相关,推动服务行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最好的转变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出现这一“陷阱”,中国将再次变革才能继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十三五”的任务应是让中国更上一层楼,通过深化改革,让中国经济近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生活富裕的工业国家迈进。中国必须注意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真正完成了这个跨越的不过20多个,大部分在西欧和北美,在亚洲也只有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大中华圈的香港和台湾而已。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永不再掉下来,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许多国家掉进陷阱以后再也没能爬出来,无非是“后发优势”耗尽之前没有及时改变自己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依然处于生产链的低端环节,拿不出自己的独特产品,只能步人后尘或“山寨”高端产品。因此,要想进入高端,途径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出别人还不能生产的东西并尽可能地保持自己产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位,用德国人的话来讲就是“独特地位之特征”,就像美国的iPhone手机和德国的精密仪器一样。某一产品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它的利润和投资回报就越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加大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力度,倒逼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拥有自己“独特地位之特征”产品的企业,不仅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保障。

穆内内•马查里亚(肯尼亚中国问题专家):中国目前在社会层面已经正在经历某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需要注意富裕阶层为追求个人享受而忽视公共义务的趋势。鉴于中国有能力让更多人摆脱贫困,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商品和服务,中国应不断扩大内需,加强创新,扩大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亚西尔•贾德•阿拉(埃及赫勒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席):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打破体制障碍,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科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的未来_抒情作文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一想起今年的美伊战争,一看到伊拉克儿童那无助的眼神,我就想:如果美国把伊拉克打败之后,会不会来攻打中国呢?如今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期的国家,和美国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我想:只有中国蒸蒸日上,美国这些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才不会欺压我们,但这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些儿童,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不管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都要为祖国做贡献。比如你长大是炼钢材工人,你就要好好地炼,祖国制造军事用品的时候,他们缺钢材,你就可以给祖国,那中国有了先进武器,其他国家就不敢来欺压我们,中国就可以进一步发展。这样你不就是为祖国做贡献了吗?还比方说,你长大是一位农民,你每天都给我们吃你种的粮食,大家吃了你种的粮食之后,就个个精力充沛,工作起来精神抖擞,努力干活,祖国也强盛起来了,经济方面“芝麻开花,节节高了”,那你的功劳就不止那么一点点了哦!

我长大的愿望是要当一位使者,出使各个国家,让大家心中的矛盾化解,让大家不再有烦恼,都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让世界不会再有战争。

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中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大概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看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当时就被这种从未有过的视角所感动,才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并非是完全的理所当然。

第一次观看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纪录片,确实有不少的惊喜与感动。它远不像我们之前所接触过的关于科幻、宇宙方面的纪录片。视角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或者里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那么贴近生活,我们那么切实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可这又并不是简单的存在感,它会引发我们思考因何而存在,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平常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隐藏着那么深刻的生活哲理,看似简单的一道盘中餐,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才可以得到。也许是生活在安逸年代的我们,从未尝试过因为饥饿而带来的折磨,虽然长辈们已经不止一次向我们口传那些已经尘封进历史的记忆,可是我们到底还是无法切实的感受到当年的那种岁月的艰苦,即使偶尔会为了体型刻意饿上一两顿,但这与我们所说的艰苦岁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从前,总是认为谈吃之人喜言材料、火候与调味,很少研究刀工,这不是没道理的。讲材料也是须见多而识广,山珍海味,荤素酱料,博通者当世已是几希,略知一二足可夸夸其谈,是为“权威”;论火候,则是以心传心的独门工夫,要有天份才可领悟其中意境,像禅趣机锋,最为引人入胜;论调味,则是魔术师之流,被誉为“味味有根,本无调理”,味要“入”而不能“调”,能入才是真,调,就是假了。或者说,其材料、火候与调味,在烹煮时自是有其天地玄黄,发为文字也饱藏余韵,但就刀工而言,也实是一门易学难精,永无止境的庖膳功课。

由此可见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意识到这部好的纪录片,相比肥皂剧与娱乐秀,不仅收视率可以更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为“吃货”越来越多;而是因为这一部对美食充满了敬意的纪录片,它满溢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或者说是对草根劳作的歌咏,以及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馈赠

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拥有这么多。因为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今天和同学讨论关于信仰的问题,无论佛教或者xx教,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感恩我们所得到的一切,虽然我们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信仰来感恩佛或者上帝赐予了我们一切,可是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的确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东西,生命,食物,甚至生存的机会。而我们,也应该对这样的馈赠时刻报以感恩的态度,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认为一切所得就是理所当然。

传承

我们的时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我们渴望接受知识,渴望接受科学,但是我们总是容易在追求的过程中,丢弃自己本应坚持的东西。那些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甚至微不足道的手艺,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可是,我们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在我们年轻一代人的眼里,那些飞速发展、充满新奇的大都市才有足够的吸引力,哪怕我们背井离乡,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也阻挡不了我们奔赴大城市的愿望,所以渐渐地我们离我们的家乡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承越来越远。

坚持

其实你处在社会上层也好,或者只是一介平民,靠自己的劳力存活,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持之以恒,终归会找到自己的地位的。至于人上人或者人下人,只要自己过得欢喜,又有何妨?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未来的中国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中国,科技发达、山清水秀,是一条飞腾的巨龙。

未来的中国,到处都是无人驾驶的车,简称无人车。许多车辆在公路上奔驰,可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车里是没有人驾驶的。人只需要坐在车上,人可以与车对话,告诉它你要去的地方,它就会以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将你送到目的地,并减少车祸的发生。瞧,未来的中国科技多么发达呀!

未来的中国,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鲜艳的花朵、高耸的山峰。黑天也会看到璀璨的星光、清朗的夜空……这可多亏了勤劳的华夏儿女们,他们植树造林,减少了沙尘暴的出现,泥沙也就变少了,河水也变清了,小树也翠绿了,空气变好了……这样不停地良性循环,才让中国变得山清水秀。

未来的中国,就是这样,人们团结一心,让这条巨龙永远飞腾在天地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9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诞生中国》是以动物的故事,来讲诉大自然的规律,和轮回的意义。用春夏秋冬春五个季节里的故事来表示时间上的“轮回”,人们眼中清晰可见,最好理解的一个轮回。这点上很像着金基德的《春去春又来》又名“四季”电影的讲诉手法。分别是春天,万物生长,金丝猴“淘淘”妹妹的出生,大熊猫“丫丫”做了妈妈,刚生了宝宝“美美”,雪豹的两个小崽,以及母羚羊要迁移去生小羚羊,所有的故事都指向了“出生”。

然后是夏天,意味着热情洋溢,两只小雪豹已经学会了攀爬,并且在母亲的周围嬉戏打闹,而雪豹达娃则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打闹之余,捕捉孩子需要的猎物,生活非常的快乐。而小猴子淘淘则是找到了同龄的新玩伴,流浪猴,迅速的达成了一片。还有熊猫丫丫也和自己的孩子走出了那个山洞,美美开始向往自由。

秋天,开始收获的季节,也是迷惑的季节,就像孩子成长到一定的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迷惑,而在从中不断的学习着。比如淘淘看见父亲与流浪猴的首领一言不合就掐架,比如美美郁闷着母亲为什么要一直管束着它,比如小羚羊突然间要离开出生的地方,跟着母亲大迁徙,雪豹的孩子跟着母亲离开了自己一直生活的家,寻找新家。

最后是冬天,冬天意味着四季里的结束,也意味着孩子的生活结束,美美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树,而丫丫即使再怎么不舍,也终究要放手。母羚羊也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淘淘收起了自己叛逆的心理,回到了自己的家族,并且学会了如何保护妹妹,承担起做哥哥的责任。而雪豹达娃却在冬天因为捕猎不到食物,而死,剩下了两个孩子。这时候春天出现过的丹顶鹤则在此再次出现,作为冬天到春天的一个转接。在刚开始,影片就说明丹顶鹤在中国意味着仙去,带着灵魂投胎转世。而影片也到了春天,熊猫丫丫再次做了母亲,金丝猴家族里又有了一批新的婴儿,淘淘的妹妹也开始展露出自己的个性。母羚羊们又再一次的大迁徙去生宝宝,雪豹的孩子也开始踏上自己的旅途。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春去春又来》里的每个动物都有自己暗藏的含义,而这部电影里最主要的三个故事也有,第一个是大熊猫,讲诉的是“溺爱”,母亲一直不舍得孩子受苦,所以限制了她许多的自由。第二个是金狮猴,淘淘作为孩子的叛逆想法到成长的一个转变。第三个是雪豹,讲诉的社会上的残酷竞争,自然与社会的规则与规律,适者生存,不适着淘汰的残酷现实。三个故事都非常的完整,也非常的扣人心弦。大熊猫的部分,还是蛮幸福的一个故事,这部分就像我说的,是讲“溺爱”,我觉得母亲们的感触会更大,既希望孩子成才成人,能独立,却又希望时间慢一些,至少直到它走出那一步时,它永远是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金狮喉的故事蛮有趣,一个爸爸,却有着很多的妈妈,这不禁让我想起后宫或者古代的大户人家,也难怪导演在预告片里说,它们就差一步,就像能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是一样的,真的还是蛮形象的。最让人揪心的是雪豹的故事,不自觉的就被带入,他们捕捉不到食物,该怎么办的焦急心态,觉得达娃非常的可怜,她只是一位为了哺育孩子的母亲而已,但是现实生活就是这么的残酷。这让我不禁想起现代生活中,为了孩子打拼的人们,即使累,即使苦,为了孩子,还是奋力的博斗。

说到这,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总以为我们人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拥有着区别于动物的思想,只有我们,才会有这些溺爱,这些叛逆,这些拥护,还有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的做法。但这都是大自然的规律,从我们最早存在的时候就存在的一个东西,亲情与爱。看到动物们的故事,真的觉得它们和我们一样,即使我们不懂它们的语言,但是它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沟通”的世界,这种感觉很奇妙,感觉我无法表达清楚,大概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吧。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画面真的非常好看,每一个镜头都很唯美。无论是什么天气,光线的掌控都非常的好,动物的每一根毛发都散发着光晕。还有在动物的视觉角度上的那几个镜头,苍鹰的惊鸿一瞥,速度上给人的冲击感。还有熊猫的角度,从树丛下穿过。

但是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周迅的配音,可能是觉得太软了点,在震撼力上少了点感觉。也可能是迪斯尼的风格吧,就像是在讲童话故事。不过音乐配的真的非常好,紧张的气氛,悲伤的气氛,欢快的气氛,就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我最喜欢的是两头雪豹在最早的时候,气氛剑拔相张的感觉,很简单的几个画面,在剪辑师的切换节奏中,很简单的把紧张的气氛体现出来。

无论是从画面还是故事性上,这都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唯一令人可惜的是,这部电影相对BBC的动物世界而言,还是太拘谨。雪豹达娃的死只是匆匆的一眼带过,让人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也可能是好几个故事同时说的原因,总觉得每个故事还可以展开的更加一点,但是我猜导演也可能是为了“春去春又来”的剪辑手法吧,不需要太啰嗦,能表达清楚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妇联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梦”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图片展览时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在建党一百年,2021年实现全面小康和在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为一名普通中国公民,我坚信也迫切希望它能梦想成真。这不仅关乎国家的命运,也切切实实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谁不想生活在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国度?可是,“中国梦”太大太沉,要梦想成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民,又该如何为它努力呢?

记得环保达人黄小山在《超级演说家》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位于英国伦敦,有一个闻名于世的威斯特大教堂,在教堂地下室里一块既没有名字也没有年代的,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碑文的大意是这样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年少轻狂,我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人到中年,我发现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我只好向自己妥协,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我想改变这个国家,当我人到老年,我也发现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我再次向自己妥协,我想改变我的家庭,但当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时候,我回首一生,我碌碌无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去改变这个世界,去改变这个国家,去改变自己的家庭,而只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话,我也许已经改变了自己,并改变了我的家庭,并通过我的家庭,影响到我的邻居,影响到国家,甚至世界。”

就像今天我看到一篇微信文章《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里讲述梁启超成功培育自己儿女,进而推进国家某些领域的重要发展。当然,我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要想“中国梦”的实现,自己的力量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假如自己通过不断吸收正能量,并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至少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儿女。哪怕以身作则地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书本知识之余,也要学会交往和尊重他人等一些看似很小的事。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价值观念养成的起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那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必将促使全体人民投身到“中国梦”的建设中,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一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务必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个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

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情绪。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应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人未来生活方式预测---第三种生活

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准确地说我是个电视人,所以我还是说说电视会对我们构成什么影响吧。

电视除了会把我们的生活搞乱以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儿呢?其实,关于媒体有两个问题一直在喋喋不休地争论,那就是:一个是教育功能,一个是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以前被放到很低的位置上,现在已经被提到很高的位置上,大家已经不能不承认在这个非常紧张的,生活压力这么大的社会里,娱乐是电视最重要的功能。

有人觉得娱乐的电视是首选的,我自己觉得娱乐的电视是很难做的。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一开始是写喜剧的,写到在喜剧这个领域里有点儿小成绩的时候,就赶快地消失了,不敢再写下去了。因为我觉得有价值的、有品味的幽默写起来是很难的,而那些披头散发洒狗血的、浅薄无聊的东西是容易的,但是又是很无趣的,而我们的荧屏上,更多的是后者。可见要想把娱乐电视作好,在我们这个商业文化并不是很发达的国家里,可能是更任重而道远的事儿。

娱乐功能已经谈过很多次,不多说,现在来说说教育功能。

以前,电视被说成是教育大众,传播知识的中介,后来有人提出我现在每天已经很辛苦了,压力这么大,谁要听你们给我讲道理、教我怎么过得好?现在电视的教育功能已经不再被我们理直气壮地提出了,但这些东西一分钟都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是大家在听它讲道理,学习知识,而是大家正从电视里学习生活方式,学习生活细节,我们总说艺术模拟生活,但生活经常在模拟艺术,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也许知识分子不太容易接受这种教育,可能他们不太看电视,但那些农村里的、小城市的、大城市中的普通民众,电视仍然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渠道。

做这个节目(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我经常有机会去农村,于是我了解到那些地方的人是以什么方式接触电视的,简单讲,电视是他们接触世界的唯一方式。

我采访过陕西农村的一个小媳妇,那个地方现在已经不穷了,家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买了电视,物质生活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但精神生活的改善却是非常迟缓的。在那个地方,家里盖楼是正常的事儿,置地是正常的事儿,但买书是不正常的事儿,出门旅游是不正常的事儿,他们那个村到西安的往返车票是九块钱,但没什么人去过西安,因为为旅游花钱是一件不正经的事儿,是不好好过日子,就在这种封闭的环境里,很多人精神苦闷。比如我采访的那个小媳妇就跟我说:“为什么城里的女人穿的衣服都那么好看,我知道那些衣服穿在我身上不会那么好看,我想这不是衣服的事儿,一定还有别的什么事儿,是我不知道的。”她特想知道,那她怎么才能知道呢?我说:“你可以买书啊?”她说:“不可以。我们这里不可以买书,女人买书不正经,会被人看不起。我可以读电视,通过电视,我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人生。”

于是一个电视工作者能为大家提供什么东西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电视和大家的生活是互动的,大家学电视的样儿生活,电视再学大家的样儿做节目。

《半边天》的一个内容就是女性主题。社科院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就是“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我没有带来那个数据,但这个调查结果是非常有趣的。比如什么样的广告是男性做的?通常是那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比较贵重的商品,比如车、高科技产品、电脑等。女性会代表什么形象呢?比如洗衣粉、肥皂、洗衣机等,属于家务劳动和科技含量特别低的产品,而男性在广告里是一个成功者,女性则是一个辅助者,家庭中的人。比如一个很著名的广告,濮存晰和李湘做的商务通的广告。刚开始两个人是同事,那个男人在苦干,后来那个男人成功了,用上了手机,这个女人就变成了他的秘书,再过几年男人用上了商务通,非常成功了,女人就变成了他的妻子,在家里给他端咖啡,照顾孩子,这是一个典型的性别定位,再有一个就是声音定位。一个喋喋不休介绍产品的一定是个女性的声音,但如果需要一个很有权威的、一锤定音的声音,那就是一个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的声音来告诉你了:嗯,这个东西就是好。如果偶尔有几个广告是这样的,还算是正常的,但如果你在全国电视台几年跟踪下来,得出的比例是百分之九十几对百分之几,你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很固定的。如果我们提供的定位一直是这种定位,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低估这种影响。一个女人作为个人可以选择这样的角色,那是她的个人生活,个人选择,但媒体不应不公平地单一地提供这种选择。

上面两种都是电视的传统功能,我想说的是,将来电视给人的心理上带来安慰将是一种重要的功能。

80年代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说美国有80%

的人看过心理医生,当时就觉得资本主义真是腐朽堕落,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都是神经病。但现在我们如果做一个调查,这比例不会小。我们的生活变化得太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时间给自己的心理做一次整理,给自己的心理做一次调适,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可以安顿的地方。

这一年多来,我做的节目更多地是关注个人生活状态,结果我吃惊地发现,不管什么样的人,穷人富人,不仅在城市边缘生活的都市打工仔生活没有安全感,已经过得特别好的、住了豪宅的人也没有安全感;这个城市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觉得孤独,农村里的小媳妇也说自己孤独。怎么回事儿?怎么这么多人有这么多的苦闷?现在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个人必须打起全副精神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免被社会淘汰,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心理损失特别大,可见我们特别需要有一个宣泄自己的诊疗场所,而我们国家不是一个心理诊疗特别发达的国家,于是电视成了老百姓做沟通和治疗特别重要的一个地方,因为他们信任电视。

我去年5、6月间,做了一个电视节目,叫《迷路》。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十年前酷爱摄影,后来发现靠摄影挣不到钱,他决定去经商,想的是等挣到了10万块钱就收手,但是经商挣钱是停不下来的,不论是10万,200万,500万,后来他发现现在已经不会摄影了,而他又厌倦经商,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见背照相机的人就羡慕,但是他永远都在做各种乱七八糟的边贸生意。

另一个故事是乡村在大规模地城市化,乡村里的人都渴望进入城市,这个男孩也想,但却知道进入城市的生活将会非常艰难,是他这么一个非常羞涩、敏感的人不能承受的,但他如果不承受这些,他就要留在乡村,尽管乡下风景也很美,也很富裕。然后他就一直左右不定地摇摆。

这样的人我每个星期都会碰到。我觉得,电视可能真的是现代人心理和情感的一个宣泄处!这可能也算是电视还能为人们做的有价值的小小的事儿吧?

至少目前我还愿意这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未来的中国创造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七十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向小康!我不禁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未来,我的国,创造成了中国的“代表”。

未来的中国创造出了许多高科技如:军事武器、航空用品……接下来就让我为你介绍吧!

第一个为你介绍的就是每个家庭都有的智能箱,智能箱分别是有一个大格和两个小格组成,功能一共有三个。大格是黄色的,它是一个智能垃圾桶。它有一个口,你把垃圾扔进那个口里,它就会自动帮你分类,垃圾满的时候,它会自动帮你把垃圾袋绑好,提醒你扔掉。其中一个小格是蓝色的,另一个是绿色的。蓝色的是废水清理器,将废水倒入里面,他就会把废水里的杂物清理掉,经过废水清理器的水会变得很干净,这样可以浇花,洗地板,擦桌子或者洗手。绿色的就是废纸处理器,把不用的纸铺平放入处理器中,他会把纸捣碎,再用里面的机器加工一下,又是一张崭新的纸了。这个智能箱不仅功能好,而且还不占空间。

接着是航空手机,因为飞机上手机的信号会影响到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所以航空公司和手机公司发明了航空手机,这款手机是不会影响到飞机飞行的。还是能和普通手机那样上网,这款手机只有航空公司有,他们会在登机时发给乘客,乘客要将自己的手机关机,用航空手机来上网,下飞机之后会有工作人员回收,多方便啊!

还有微型炸弹,它就像子弹一样小,装在手枪里向敌人打去,炸弹就直接到了敌人的地盘。别看它个头小,威力很大。因为个头小敌人不容易发现,所以当炸弹爆发时,敌人几乎都死了,这种炸弹就让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阵亡了。

还有……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展望中国,牵手未来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它可能在中国地图上那个名字都没有,但是它在我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我的祖国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它曾经可能确实是那样不堪一击,但是我们华夏儿女敢于正视历史,现在中国可谓是“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壮丽的山河,不禁让人感叹它的发展。

曾经,我的家乡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近几年来,也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发展,家乡也随之更加文明。“绿化”“保护环境”这类的口号,不再成为只在口头上的宣传,而真正落实在了实践中。比如像我的学校,尽管我进到了学校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建教学楼,但是,现在教学楼已大功告成,绿树小草等广泛的出现在了校园内。每当学习疲惫时,面对着满校的绿色,心情也情不自禁地愉悦起来,走在路上,人们也越来越文明,随意扔垃圾的现象也少了许多,当然家乡一切的发展,一切的进步,均得益于国家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虽然家乡依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总归还有一些缺陷的,比如人民的素质还不是很高。

有一次我坐在一辆微的上时,那辆微的师傅或许是见到堵车过于着急,那在前面缓慢行驶的是,一对环卫工人夫妇和一辆清洁车,那一辆清洁车的垃圾,已经快把那位环卫工人压垮了,可是这位微的师傅,仍旧大声却不耐烦地喊着,一些不是很文明的话,坐在车子上的我不禁在想,同样是在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且职业不分贵贱,难道这位微的师傅赚的钱特别高贵吗?既然没有,他为什么不能体谅下环卫工人的辛苦,他们不像你的是电动的,而他只能靠自己的力气,你可能觉得是环卫工人活该!是他没本事!我就想问,如果你当环卫工人,你能肯定的说你会比他干的更好吗?如果犹豫了,那为什么不能让一下他呢?如果你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你是会选择坚持所谓乞丐都是假的?还是坚持相信他们呢?不禁引起我对人们同情心的深思。

总归上述举的例子还是比较少的,这位微的师傅也毕竟只是个人,仅此而已。在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多年以后或是今后所回忆起的,绝不是这个微的师傅,而是儿时与玩伴的欢乐,是在父母怀中撒娇的甜蜜,是与同学争论题目时的激动。

在很久年前,我记起我们的坎坷,我们的磨难,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南京大屠杀,到现在的日日奔向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百年来的抗日英雄,他们从未向任何侵略者屈服,他们的气魄只能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形容,侵略者们用他们贪婪的魔爪,一步步向我们伸来,你们用生命捍卫了万里长城,捍卫了华夏儿女的尊严,多少的民族英雄,葬送至此,这样的中国叫我如何不爱你,如何不为你感到骄傲。如今的你,富强民主蓬勃发展,无人再敢随意轻视你,你就是我及华夏儿女每一个人所热爱的国家——中国。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你可知它也曾体无完肤,面对侵略者的封炸轰锁;一片片嫩绿的土地,你可知它也曾体无完肤,面对侵略者的一次次践踏;那浩瀚的天空,你可知它也曾被硝烟弥漫,一次次接受侵略者的细菌战。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辗转反侧,再来看看我国现在,兵力丰厚,经济发达,我爱家更爱国,因为有国才有家,我爱着这片土地,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这片充满着蓬勃生机的土地。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铭记历史,牵手未来,我们将在书海中,聆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为家乡,更为它送去最真心的祝福,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民族这个经历深重苦难和至高辉煌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进的伟大征程中,实现民族复兴无疑是最广博厚重、最具穿透力、最能凝聚正道人心的伟大梦想。当珠江口外的外国炮舰惊醒了我们“天朝上国”的梦呓,当日寇的钢铁战争机器让我们“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当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形势让我们审时度势改革开放……在筑梦中国的道路上,我们从被动“睁眼看世界”到主动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梦、筑梦的过程,也是与世界逐步接触、互动、协作直至再融入的过程。

在筑梦中国的过程中,我们有过难以排解的苦难忧伤。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是近代中国面对弱肉强食这个国际“丛林法则”时无所适从的代价,更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苦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是深重无尽苦难,直到嘉兴南湖那艘画舫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声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轮船,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座灯塔。至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渐渐清晰,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

历史的底蕴是厚重的。从嘉兴南湖的画舫,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二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从三大战役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从“十年浩劫”中的砥砺坚忍,到改革开放的奋起直追;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这个成立时只有50余名党员的政党,如今一跃成为拥有8779.3万名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史册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风雨如磐的彷徨迷茫,还是中流击水的激情豪迈,无论是正道沧桑的苦难辉煌,还是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只有与历史融为一体,才能显出中华民族在追求复兴梦想、构筑复兴梦想道路上的波澜壮阔、宏远豪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责无旁贷的筑梦者。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伟业已经进行了近40个年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此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体制机制中各种不适应新发展的问题开始暴露,各种利益群体对改革发展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时而出,着眼于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的有机融合,既强调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又兼顾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追逐梦想。zuowen.yjbys.com

筑梦不辍,我们砥砺求索;圆梦有时,我们不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在《使徒行者》、《危城》、《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爱宠大机密》等大片的轰炸下,纪录片《我们诞生中国》刚上映已经被挤得没有位置了。即使片方打出了用时3年,耗资1000万的宣传策略,排片率依旧维持在每个影院每天6场左右的数字。但即使是这样的“惨况”,也丝毫没有掩盖《我们诞生在中国》的闪光点。

导演陆川,12年前曾拍过《可可西里》,之后《王的盛宴》铩羽,有人说这次带着《我们诞生在中国》回归,业内好评“这是质量上毫无争议的作品“,被冠于这样的标签后,陆川饱受质疑,这部风格绮丽的电影能否成为8月的票房黑马,好戏似乎才刚刚开始。

正如陆川自己所说,在美国叫自然电影,nature movie,在国内还没有,这应该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自然电影。用三种动物,四时更替,讲述生命的轮回。在豆瓣上看,评价8.3分,已经相当不错了。

大家都说看这部片子就像是看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何必花那个钱去电影院看动物世界呢?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动物世界只是陈述动物的生活习性,而电影则用拟人化的角度把动物的一举一动丰富化。

就如片中熊猫丫丫要面临女儿美美学会独立而离开的那一天;金丝猴淘淘自从有了二胎妹妹就变得很沮丧;雄性藏羚羊在望眼欲穿的等待母羊的归来时,却选择了另结新欢……这跟人类的世界几乎无异。

在狗血校园爱情电影的审美疲劳中,《我们诞生在中国》的确是电影界的一股清流,不能说这部片子有多好,但最起码它回归到人们最本初的东西——对生命的敬畏,陆川能坚持从《可可西里》走到《我们诞生在中国》是难能可贵的。

在《可可西里》上映以后,唤起了对于野生藏羚羊的保护,使得其种群有了数十倍的增长,如今已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们应该庆幸,野生动物是有权利有资格和人类共享地球的。

已近天命之年的陆川在去年儿子诞生的时候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表现这些动物是如何映射人类生活的,他们生宝宝,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他们把最好的给孩子,去抚养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他们会成功,也会失败。当他们失败时,后果也可能是可怕的。他们会去做对家庭最有利的事情,这也与我们人类产生共鸣。“此番话也正是陆川拍这部片子的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超级中国》是韩国KBS电视台播出2015特别企划纪录片。 通过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普通民众的视野,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发展现状,观察中国为世界带来的变化,以让韩国更加了解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别国的视角来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以一个更客观的角度来发现自己国家的强大,以及不足。以下是我从人口和经济这两方面发表我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人口

通过纪录片的第一集《十三亿人的力量》中可以看出,在制作方看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在国家的发展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一直都印证这毛主席说过的那句话“人多就是力量”,人多,便可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但是温总理曾说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就是人多的优势与劣势并存的最好的体现。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创新,我们的经济总量确实在不断扩大,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仅次于美国,这已是个相当了不起的突破,但是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截止到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当将636463亿除以136782万时,人均GDP世界排名瞬间下跌至90名左右的,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有关标准,我们恐怕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可以从纪录片中看出,制片方单从人多的好处来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却对人多的弊端几乎没有提及。因此,当我们在看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中国人多的好处而沾沾自喜,也应该明确到同样因为人多,中国仍存在极大的贫富差距,医疗保障、教育、社会福利仍然不能很好的普及。

二.关于中国人的旅游消费

在纪录片的第二集《钱的力量》中,大量地出现了中国人在韩国旅游,大肆消费的场面。在我看来,我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出手阔绰而感到骄傲,反而觉得有一点内心羞愧。对于盲目的购物,以及对金钱毫不吝啬的行为我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们有的出于面子,有的觉得划算,有的甚至觉得是一种享受,不管是本着什么样的目的,在外国人眼中,就是财大气粗的暴发户罢了。其实,这也正是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认识。所以,我想通过影片,能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游客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希望提高自己的素质,改善自己的价值观。

三.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持续而强劲的增长,中国对事关国家大政方略的财政投入能力空前提高,甚至让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瞠目。但是,钱多了只意味着国家硬实力的增长,不意味着软实力有了相应提升,因为很多难题并不是只靠堆钱就可以解决。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例,中国商人在国内直接用钱向官员买路的行为方式,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但是,非洲的政府对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远无法与国内相比,钱只是摆平了官员却摆不平当地老百姓,当地部族游击队隔三岔五扔个炸弹或发一封恐吓信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金钱开道的方式不但使这些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也让当地百姓对中国政府、中国企业的形象极为反感。

我的看法

单靠金钱的力量,不但无法长期保有中国在境外的国家利益,甚至亦不能保有境内的平安稳定。迷信金钱力量的民族,是落后和愚昧的民族。无论是用于内政的安抚还是世界的拓展。拥有经济和文化及意识形态双重优势的民族,才是真正强盛的民族,才是值得拜服的、有感召力的民族。

人无完人。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如今的中国就像一颗日渐崛起的巨星,她是如此的耀眼夺目,却依然存在着不足,我们应该以最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她的一切,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的成长会持续让世界叹服。

对于中韩关系的展望

对于中韩关系,中韩两国应该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继续总结中韩关系中成熟的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同时要总结教训,正视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培育成熟的国内政治、媒体、社会舆论氛围,为中韩关系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中韩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不仅符合双方的整体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韩关系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过去的20年里,中韩关系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经历了诸多困难,未来的中韩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善于运用政治大智慧增进共识,巧妙化解矛盾和分歧,为中韩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总之,中韩两国领导人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赋予更新的战略内涵。两国政府应该积极沟通,加强战略协调,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框架下的中韩关系,并引导积极的中韩两国的民间社会舆论,以促进中韩两国关系的健康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2172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历过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魔兽这些卖情怀卖感动的电影,微微一笑、盗墓笔记这种卖颜值卖改编的电影后,我偶然看到一部电影,在充斥着卖情怀和搞大特效大场面的电影大氛围下,这一部获得了零差评的电影让我诧异不已。我也选择了赶在这个炎炎夏日的尾巴走进了电影院。先不谈内容,先谈谈感受。一周就一次的排片,进场相当于包场,完全没有听过前期宣传,如果不是看到高达9分的评分和网友零差评的点赞,这部影片指不定销声匿迹多久。观影后的感觉是,这简直就是夏日里一股清泉,于此在给一些莫名其妙的烂片一次又一次的排场,还不如增加这部影片的量。还有,我很奇怪官方竟然没有对这影片进行宣传,宁愿让孩子被喜羊羊、熊出没、舞法天女这种东西荼毒也不愿让他们体会生命的奇迹。

我看完以后特地去查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才发现原来是由SMG尚世影业、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迪士尼影业联合制作的动物剧情片,由中国先锋导演陆川执导。该片以中国三个独有的野生动物,四川大熊猫、三江源雪豹、川金丝猴为主线,讲述了它们在神秘的自然保护区出生、成长的感人故事。影片在幽默和欢笑中也隐藏着成长的不舍和感动。严酷的自然环境、天敌的威胁,都无法阻挡这些野生动物从出生伊始就追随自己种族千万年的生命轨迹,完成自然的轮回。不只是我一言一语能够描述,那种在观影中被直击心里的感触。对了,我是不是忘了说这部影片是一部纪录片。没错,一部纪录片。一部拍出了高颜值的纪录片,一部真正拍摄了数年的纪录片。它的名字是《我们诞生在中国》。

但是,它也并非仅仅是纪录片,而是一部注重故事起承转合的自然电影,动物皆是本色演出的演员,再经由电影人从浩瀚影像素材里挑拣符合剧本和主题的镜头画面,“诞生在中国”最终诞生在剪辑台上。云流天际,草木枯荣,就在这千万年来时间与轮回的永恒状态下,陆川选择了雪豹达娃、金丝猴淘淘、以及熊猫丫丫这三组家庭作为重点叙事个体。给动物命名的拟人化处理,有效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一个动物家族即一个人类家庭,一方动物世界即一方人类社会。导演陆川的作者意识使得影片在叙事上有着明确的编排和态度,从动物身上找出与人类共通的普世情感,置于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四季更迭中,娓娓引出物竞天择,四时有序,生生不息的绵长主题。之前的陆川以复杂拍人性的复杂,这次的陆川以纯粹拍人性的纯粹。

雪豹的主角是自带女王属性的单身妈妈,每次出镜必然抢镜,气场强的宛若雪峰的女王,秒秒钟被圈粉了,而且却又拍摄出了为孩子操心的母性,更加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位女主角。雪豹作为影片中唯一的肉食性动物,导演却没有拍摄出血腥和杀戮,而是借鉴了致敬了[可可西西]监制何平在[双旗镇刀客]里的处理手法,当雪豹达娃扑杀岩羊的那一幕,镜头同样转向风吹草动云涌、转向其它岩羊惊觉危机临近的反应,等再切回来,达娃的狩猎仪式已经完成。紧接着,陆川更进一步补了岩羊妈妈的镜头,眼中惊恐无奈,望着雪豹的背影不舍离去。此时旁白给的是“杀害生命,是为了延续生命”,一个在同类电影中罕见的中立立场跃然而出,雪豹和岩羊是食物链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对错,只有生存,只有物竞天择。最后,雪豹达娃被家养的牦牛群攻击,个人的野性被庞大的体制所驯服和抹杀,这又何尝不是人性的反应。这场王的盛宴落下帷幕,冰冷的危机丛林世界里产生了生命的共鸣。

幼小的金丝猴是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捣蛋鬼,像是青春期叛逆的我们,因为二胎妹妹的诞生而逃离父权神圣不可动摇的家庭,融入流浪猴群成了lost boy。但寒冷冬季食物稀缺造成猴群内因争抢食物引发的斗殴事件不时发生,也让淘淘渴望重新回归家庭。浪子回头诠释了家的意义,血浓于水不只是人的天性,这是生命的话语。在这段中,有一幕苍鹰捕杀金丝猴兄妹的画面,那一段牵扯着的不仅仅是观众的心,想必在场的摄影人员也是揪心万分,却不能去干涉自然生命的行为。

熊猫一家既卖萌又给人感动,一位探索母女相处之道的霸道老妈,一位渴望长大和自由的熊猫女儿。女儿的成人礼是爬上树,而每次都灰头土脸的失败了,老是从上坡上滚下去,但是,却频频惹得观众大笑。一脸呆萌的熊猫真的是萌的我一脸血。

还有许许多多生命的起源和自然的难以描述的绮丽,我本以为这是给孩童看的影片,或者是一部无聊的纪录片,但是,没想到我的情绪也被影片控制着带动着,从头看到结束竟然少见的没有出戏。影片有时镜头互换带动观众的期待,有时推进了紧张的气氛。对于长时间生活在钢筋森林里的我们,这种不加人工修饰的自然是那么的奇妙,那一个个画面的捕捉、剪切承载了制作方十几年的心血。就冲拍摄350个小时这个诚意我觉得看一场也不亏,虽然影片只有79分钟。好的说了,也来说说坏的,周迅的配音说实话还是不错的,迅公子偶尔发出俏皮的声音,配合场面的气氛让人很好的代入,但是,台词显得十分生硬,完全就是按照英文直接翻译的,生硬的让人觉得这不是诞生在中国。

最后,套用豆瓣上面一段话:“好多人看完说大多数在国内上映电影和《我们诞生在中国》比差了一条街。我就要站出来反对这些人,为大多数上映的电影正名。画面差了两条街+配乐差了两条街+演技差了两条街+故事差了两条街+情绪差了两条街=一共差了十条街。”钟情于远离人际喧嚣的动物世界,动容于孕育生灵的这方土地,沉醉于大自然的生命之音。在这个夏日会一场自然的经典,宛若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电影不仅仅只有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收看纪录片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梦。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生动诠释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也将我们带回到历史时空之中,去感知一个民族的复兴轨迹。

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无法用合法贸易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开始了非法的鸦片贸易。1839年6月,虎门外滩上的浓烟,飘荡二十三天。钦差大臣林则徐将收缴而来的近两万箱鸦片销毁,史称虎门销烟。一年之后,珠江口外的海面上,出现了四十艘英国军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曾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尽管拥有八十万人的军队,面对着初来只有七千人,高峰时不过两万人的英军,屡战屡败,丧权辱国。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历经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荟萃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却在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三天三夜的大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焚毁了清王朝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惊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

1894年9月17日,历时五个小时的海战之后,北洋水师损失惨重,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随后,日本进攻中国辽东,并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了。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就要改变祖宗成法,学习西方的各种制度。按照这样的逻辑,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维新运动开始了。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宣布变法。但是仅仅一百零三天后,一系列新政就因为触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利益而被断然制止。1898年那个烦闷的夏天,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人们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幻想。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开始救亡图存的新的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暗夜中的长空,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它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未来五年中国生态环境会改善吗?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亚西尔•贾德•阿拉(埃及赫勒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席):这需要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大量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落后产业,努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污染少、耗能少的新兴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贝丽亚•玛利亚(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政府有很强的解决和处理难题的能力,所以我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国一些大城市在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后,一般是通过暂时关闭工厂和汽车限行等方式缓解污染问题。但当这些措施停止后,污染问题又会出现。所以我的建议是,要在工业生产、汽车使用和环保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得污染问题可以得到长期解决。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在环保方面也是走过弯路的国家,“先发展,后治理”这个模式对德国人来讲也不陌生,否则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也不会为如何让鲁尔区的天空重现蓝天而绞尽脑汁。上世纪80年代初,德国绿党在政坛的兴起实际上就是社会对国家环保失误的抗议。不过,德国在意识到发展与环保可以同时推进时,迅速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就是德国“三位一体”的环保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来同时解决发展的要求和环保的诉求;通过征收高燃料税同时抑制能耗冲动和获取环境治理资金;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和个人降低能源消费同时培育民众的环保意识。由于富裕程度相对较高,德国的人均能耗远远高于中国,但德国能源浪费现象几乎为零。通过限制能源浪费以保护环境的做法或许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

尼古拉斯•斯特姆(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教授、英国上议院议员):中国的经济转型对于其长期繁荣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这也是减轻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重要一步。

除了更加严格地限制煤炭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将包括增加研发投资的内容。在这一政策组合下,中国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见顶,即使经济仍以4%-5%的速度增长。煤炭消费有望在2025年见顶。

这些目标或许显得雄心勃勃,但它们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中国的决策者和企业都做出了郑重承诺,中国能够提前完成清洁能源计划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未来的中国优秀作文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回首过去,百年国耻已经跨过;展望未来,美好前景正等待着我们。

古代,一个平民的梦想可能是什么?也许只是能吃饱饭罢了。那么,一个统治国家的帝王的梦想又是什么?也许只是把国家治理好罢了。虽然他们的梦想简单至此,但却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近代,一个平民的梦想可能是什么?也许只是能保证自己的财产不被收走罢了。那么,一个知识青年的梦想又可能是什么?也许只是联合别人,搞搞抗议罢了。虽然他们的梦想渺小至此,但却赶走了侵略中国的列强。

一九四九年的北京,当x主席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时,全中国四万万人民沸腾了!他们欢呼终于有了一个民主的新政府。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吃不饱饭,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财产会被没收。全过人民团结起来了,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奋努力。“一五”计划的完成,让世界震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在邓爷爷的领导下,执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仅仅几十年,中国就甩掉了弱者的外套,披上了强者的风衣。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随后的**主席也同样地将“让中国强大起来”作为目标,带领人民一路向前。

中华民族,是一个敢于追梦的民族。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国,有着坚毅、不屈、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凭借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不停息的追逐这自己的梦想。梦想,在最黑暗地时刻给了中国以希望。中国凭着这希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登上了富强的石阶。

我展望,未来的中国定将更加辉煌!

[未来的中国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在认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的《筑梦中国》专题片之后,使我感受颇深。《筑梦中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人因梦想而勇敢,我们因梦想而成长。在如今梦想又被提及,并且成为一个很真实的话题,是习总书记的号召,将我们原本谈论的话题一下拉到现实,并且鼓励我们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这个“圆梦”的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惧风险,不畏干扰,走好路,走对路,走正路。

祖国富强是我们的梦想,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对广大群众来说,实现宏大的“中国梦”的过程,自然是实现具体实在的“就业梦”“上学梦”“安居梦”的过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人民的期待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一件件好事实事。“中国梦”是你我的梦,种种色彩丰富的梦想汇聚成梦想拼图。

每个人都要有或大或小的梦想,这样才能使一生过得有意义,这些很小的梦想交织在一起,也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梦想。这些小小的梦想勾勒出“中国梦”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有梦想的人就会有希望,有梦想的国家必将强大!

作为国家新一代的生力军,圆梦之旅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把每个人的小梦想转化成现实,才能离“中国梦”更进一步,“中国号”巨轮才能扬帆远航,成功到达梦想的彼岸。

国家之梦,反应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如果说个人的梦是小梦,那么中国梦就是个大梦,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一脉相承,无数的小梦就构成了大梦。对于曾教授这一观点,我甚是赞同,台下的同学也拍手称好。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有自己的小梦,这并不与我们的“中国梦”背道而驰。相反,只有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可以圆小梦;圆了小梦,我们的“中国梦”亦是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总是期盼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今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一场疫情悄无声息的席卷而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中国人完美的诠释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疫情之下,你我同在。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身残志坚的张定宇院长,孤军奋战的李文亮医生,身先士卒的90后药剂师宋英杰,主动请愿的杜富佳护士......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医生护士,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们本可以在家休息,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贴心送餐的餐厅老板,是默默捐出一万多元的环卫工人,是冒险接送的热心司机,是紧急出动的建筑工人,是奔波街头的外卖小哥......所有人民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什么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疫情防治前,举国一致表现出高度同心同德,坚持全国一盘棋,服从党的指挥,同时间赛跑,同病魔对抗,邻里互助。

人民日报评论“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承载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耳边仍环绕着村干部的真挚叮嘱,眼前仍有着鲜红的硬核横幅。病毒无情,但是人间有爱,疫情之下,你我同在。

我们是不平凡的一代人,生于非典,考于疫情。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3年间最不寻常的高三寒假!对于我们而言,注定难忘。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到抗击疫情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期待春暖花开时,你我携手共赏繁华盛世。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中国国情纪录片有感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外语文法党总支部组织了观看中国国情纪录片,看完后感触颇多。

片中首先采访两位外国友人,他们讲述了在中国生活的30多年间所看到的变化,“几乎每天都不一样”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提升,无不展现出中国崛起这一胜景。而转看我们的生活,废除了农业税,增加了农民补贴,实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和强盛。所以我们自豪,当奥运会点燃了全世界人民的激情,当世博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当夏季达沃斯年会定在中国大连,当我们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当世界的眼光越来越聚焦中国,我们便感到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是的,我也是。

可是,在关注骄傲的同时,在关注成长的同时,我同时也感觉,我们的国家在飞速的发展,可贫富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政策的光芒没有照彻祖国大地,仍有许多人生活在生活的底层。走在长沙繁华的步行街,会看到好多流浪乞讨的人,会看到好多流动的小偷,会看到可怜的小贩躲躲藏藏兜售着廉价的小玩意;在城市的中心,我们看到繁华,可在城市的角落,仍有许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国家的政策确实是好,可是实施政策的某些地方官员却会动歪脑筋,耍耍小聪明。中国在发展,中国的法制政策都在不断完善,可仅完善些条框之余,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不仅是当前的,也有原先遗留的还有国民的素质,官员的素质,国民的心态恐怕都应值得提高。这一感叹和希望,应该不只我一个人有,我们能做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

片中还提到了中国由过去的大量依赖进口到现在世界也要依赖中国。这是我们的骄傲,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不仅走出去,也大量的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和丰厚的资金来大力发展我国的产业,实质中国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国人在外国旅游买回来的也都是“Made in China ”的纪念品。这确实很值得骄傲,可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现在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都是属于廉价的生活必需品,或仅是某个产业链上的一个小的加工或组装品(当然不排除也有一些自主创新的知名企业,如海尔等),这些都是以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现在的中国当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大力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也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们看到了问题,我们在改变,尽管这种改变的道路依旧漫长。

看到最后,全国人民在面对灾难时的相互中的相互扶持,我有种感动,但我也希望在面对繁荣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