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傅雷家书两篇读后感(通用20篇)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两篇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浏览

2107

作文

180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三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是不可耻的事。

这是我读完《傅雷家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感情”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外严,或许内慈,却都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爱”。在这180多封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浓浓的父爱。是一个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点点滴滴的回忆就像日夜更替,反复循环;有父亲对儿子的鼓励——肯定的赞赏给了儿子信心;更有父亲的嘱咐——对远在他乡的儿子千叮万嘱……这种种父子间的情感在“抵万金”的家书中展露得淋漓尽致。只有那如海的深情才能一封家书长达7000多字啊!

翻阅着一封封家书,如同在读家中的长辈给自己寄来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深切的关爱,以至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了主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在这日益信息化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还秉承着这种维系感情的方式呢?

傅聪和傅敏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个如此爱他们的父亲,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虽然他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可能他不善表达爱意。他不会帮我买漂亮衣服;他也不会对我说“生日快乐”;更有甚者,考试失利时,他还会严厉的批评我。但他并不是不爱我,他会在责骂我之后,偷偷溜进房间看看我;星期五回家,他会买一大堆我爱吃的菜,让我打牙祭;我生病时,他更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我。父亲,他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感谢傅雷,是您,让我读懂了父爱。父爱就像一本家书,你不用多问,你也不必多说,只要用心感悟,读上千年你也不会厌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古人常歌颂母爱的伟大,而淡忘了那个不善言辞的男人。

父爱是伟大的,他从不向你索取任何的回报,相反,他永远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你,鼓舞着你,帮助着你。朱自清的《背影》描述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的形象。他放心不下孩子,尽管作者已经长大成人。在他的眼里,作者永远只是个孩子,他总是尽已所能帮助作者,尽管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父爱是伟大的,它使我惊叹于那渺小的身躯下,竟能爆发如此伟大的力量。

傅雷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经历了人情世故。为人父母的总希望孩子能够少遭些罪,少受些磨难,觉得自己这大半生,多少吸取了些教训。于是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孩子,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少走些弯路。傅雷便是这样的人。在傅聪身居国外之时,他时刻不忘与儿子坚持书信往来。在这十二年间,傅聪收到的家信从未中断,最长的一封长达七千多字,谁能说这不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呢?

当傅聪忙于练琴、比赛、演出,顾不得回信之时,傅雷总是焦急万分,恨不得飞到儿子的跟前,这显然不现实。他无法了解儿子的现状,也不知道他是否受到了困难,抑或是心情不畅以致于无心回信,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他只能在心里为儿子着急。写信时便要责备一番。这一举一动,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我们只会嫌他们唠叨,关心的话语也似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古人十分重视“仁、义、礼、智、孝”,但如果我们因为学习,忘记了孝敬父母,那么,结果就得不偿失了。

在礼节方面,傅雷也没忘告诫傅聪: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取别人的长处。对于傅聪的不良习惯,他会指出并说明自己的意见。围巾必须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也不忘提醒儿子加以改正。这样的父爱,该是深沉的吧!

傅聪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一天睡不过四五个小时,太过逞强。此时傅雷不免要担心起来,希望儿子不要太过劳累。务必保重身体,看似唠叨的话语实则蕴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与牵挂。

整本书紧扣着一个字:爱。为人父的苦口婆心,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父爱,看似抽象的事物,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你尚未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能有像傅雷这样的一个父亲,那真是三生有幸啊。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父亲,他常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有错误的话就会和孩子道歉,非常真诚,像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上的信中,他这样写到:“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还有“真的,巴尔扎克说的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父亲,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身为父亲的会写出这样道歉的话,都会感动,无论是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会释然的

傅雷还是个尊敬的长者,常常能给孩子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鲜明中指出。像在一九四五年中的信里写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意。”这句话同样也警示了我,让我知道失败后的目标会在哪里。

从书中的处处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沉的爱和浓浓的亲情,傅雷家书也是我们该看看的家书,它将中华名族的优秀道德清楚阐述出来,我们也应做到信中那样,不然父母操心,将它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看过这本书后,我也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向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书,但日新月异,科技飞快发达,书信也许早就被人淡忘,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我们的爱,也会像傅雷的家书一样,藏在轻柔的话语间,或是心灵的深处,也许寥寥几句,也许一个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中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最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最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最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反复咀嚼的书。看似普普通通的家信,却饱含着最为真挚的父子之情,傅雷先生那份深沉的父爱令人动容,这份亦父亦友的感情也着实令人羡慕!信中除了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谆谆教诲儿子了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子的关系并没有如此幸运,又有多少父子能像傅雷和傅聪这对父子一样,能够成为知己。正如李宗盛在写给他去世爸爸的《新写的旧歌》中写到: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的成为知己,不幸的只是甲乙。有多少家庭,父子关系过着过着就成为了甲乙。

我不免想到班里某些男同学和父亲的关系令人担忧,父亲面对自己的儿子恨铁不成钢,孩子埋怨父亲专制严厉不理解自己,甚至某些家庭父亲教育缺失。我觉得这和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关,我们中国大多数家庭中,大都是母亲承担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学期始末开家长会,也是母亲参与的多,日常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的大多也是母亲,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亲比母亲更重要,父亲对孩子人生哲理,性格品质上的引导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注重于亲子教育,让孩子未来更加强大。

爱之深,责之切,很多父母也像傅雷先生当初一样,对孩子非常严厉,随着年龄增长,内心又日益柔软下来,不免悔恨自己对孩子曾经采取的严苛行为。人生就是如此矛盾,父母子女一场,结果如何,不仅需要学识与涵养,也看缘分和运气。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共同学习,理解彼此,陪伴彼此,成就彼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编入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死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是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两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着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这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没有尽头。通过亲生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傅雷如何培育他的孩子,在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这样写:“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作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支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一个警钟,不论在做人还是其他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以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这么丰富的养料。时时给他知道,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却在其中显出他不变的本色。

翻开《傅雷家书》,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仅一次给儿子纠正了用错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的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父爱大如宇宙,父爱隐如轻风,父爱高如俊山,父爱深如桑海。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曾国藩家书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何许人也?竟在他死去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但没有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相反,曾国藩被毛泽东、蒋介石、袁世凯、梁启超等在中华大地上的有名人物予以很高的评价。

寒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曾国藩家书》一书,感触颇深。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一个人处于失败与挫折时,正是磨练英雄意志之时。起初曾国藩一个儒生而带兵打仗,失败真是一个连着一个。尤其是他曾经竟然四次想要自杀,他受到的挫折与失败,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那么曾国藩是怎样战胜失败的呢?曾国藩一生屡战屡败,吃尽了苦头,但他一点也不怨天尤人,调整情绪,“打脱牙,和血吞”,卧薪尝胆,屡败屡战,最终战胜了自我,取得了成功。他的不世之功,无不从屡次失败中来。

而当我们面临考试失利,又或者遇到了人生的挫折,我们能不能学一学曾国藩呢,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一味的退缩,虽说不至于“打脱牙,和血吞”,但也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就算再巨大的坎坷,也可以轻松越过。

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是靠着一次次失败走向成功,我希望我和同学们能找到曾国藩的“宝藏”,以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在风雨席卷大地的时候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候的一丝慰藉。读了《傅雷家书》——这本充满亲子之爱的书。我感受到了亲情之伟大,之绚烂。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45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父子之间谈艺术、谈人生、谈道德、谈做人,开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我打从心底里,羡慕傅聪有傅雷先生这位父亲,感叹于这伟大的爱。他们之间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坦率得像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从艺术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质需求,从做人的基本道德谈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长谈个天南地北;推荐书籍、推荐汉代石碑上的刻画,共同欣赏人类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纸张,漫出天际的父爱令我动容——傅雷先生病重,却依然坚持给儿子写信、寄信,只为儿子在异国他乡为人处世时多一份后盾,过的安定;又担心儿子在国外语言的干预下忘记中文,傅雷先生细心地找来了许多古籍帮助儿子……何来这份坚持?是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爱,是一种伟大的本能。我赞美这温暖的本能,叹于它的朴实而绚烂,回首,我们的父亲不皆是如此?

说回开拓眼界一事。书中谈外国古典音乐,谈及多位音乐家——肖邦、莫扎特、巴赫等,并结合当时的风评予以分析,使我更直观感受到古典音乐文化的灿烂辉煌,更深入了解到了其中的知识。除了外国的文化,父子俩还谈及中国文化,基本围绕艺术方面——行书、敦煌壁画、拓印工艺等,令人不禁惊叹于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尤其是傅雷将这些在书上描绘出来时,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实物的模样,多希望一睹“尊容”。开拓的,是许许多多的中外文化,是灿烂的历史!

最后说到受益匪浅,除了文化上的开拓眼界,还有对一生受用的做人道理。《傅雷家书》是中国现代最最经典的家教范本,青少年读后,便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明白了人生的基本修养和心境。傅雷先生谈了许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这是我时刻记着的,这使我不会紧张,不会太好胜,心情好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傅雷先生的句句话,皆是良苦用心,字字又都是精华,使我受益匪浅。

一封信,连起的是父子之间感情的桥索;一封信,展示出的是家教的基本原则;一封信,表现了艺术与道德。封封家书,苦苦用心,是可永世不倒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宋津豪

一百多封家信,汇成了一本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傅雷家书》,其字里行间流露的父亲对儿子深切地爱,让我感到父爱虽无声却那么有力!

此书摘编了傅雷及其妻子,在1954年至1966年给儿子傅聪、傅敏写的185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工作海外的大儿子傅聪。傅聪自幼在外流浪,独自打拼,后来他去了海外,父子间唯一沟通的方式就是通过书信。傅雷一直循循善诱,耐心教导,信读起来很亲切,但不失严谨。从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态度,既包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特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完全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傅雷的教育,我深深感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良苦用心及遇到好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和不易。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教育方法,但是目的却是一样的,就是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才艺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每看到傅雷给他的儿子写的信,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父亲,我感觉其实天下父亲都如傅雷一样,深爱自己的孩子,而傅雷只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傅雷家书》这本书,极具教育意义,适合父母阅读,给他们在教育孩子方向作出指导;但同时我们也更需要去阅读,去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体谅他们。读完此书,深感父母之不易。也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让我们携手同行共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一封家书,饱含着异地亲人之间那浓浓的亲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能体现出家书的可贵之处。在《傅雷家书》中,不仅仅只有让他人动容的亲情,还有那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我想,在这本书的背后,作者不仅仅是想让我们体会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更是要借助傅雷夫妇对孩子的“唠叨”,来教育我们,传递他们信中所写的做人的道理,在静默中展示着父母的关爱,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传授生存的知识,分享艺术的美。

在一封封信中,更多的是父母和孩子在唠家常,这也表示了在他们心中,亲情要高于一切。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在父母的唠叨中渐渐成长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也在不胜其烦的重复一遍又一遍,我们可能会觉得烦心,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我们有未尝不知道这是父母的关心,即使许多人有时会克制不住自己,做出什么与父母对立的事。所以以后,我们更应该要知道回报父母,他们对于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自出生以来,对我们成长最好的养料。

承载在这一张小小的纸上的东西,可以说很轻,轻如鸿毛;也可以说很重,重若泰山。它不只是一纸家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傅雷通过家书,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同时也带着对傅聪一次次成功的欣慰和鼓励。傅雷教育孩子以“先做人”为底线,由此可见,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极为严格的,但在严格中又透露出隐隐的关爱,指导他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人。

在浓郁的亲情中,纵有千言万语,都将只传达出对亲人的问候。哪怕身隔千里,也斩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身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谨记,百善孝为先,做人不能忘本,让“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任婷婷

“异国他乡的你,带走的是父母一颗牵挂的心”“心系儿子的你们,寄出的是万言的关心与精神”。这是傅聪与傅雷夫妇的真实写照。185封信,185篇好文章。185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185种孩子对父母的理解。

傅雷给儿子的信,以教导的口吻居多,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严谨、满腹经纶的父亲形象,他对儿子暗藏着的关心与呵护,令我感动不已。

而作为一个温厚善良、端庄淑良的母亲,她对儿子的爱以及对后来儿媳和孙子的关心,也是在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傅雷教给儿子的是一些事业、知识方面的教导;梅馥教给儿子的是一些繁琐的家务事。这一内一外的结合,实在是家庭教育中的典范。

很幸运能够读到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苦心,让我更加理解了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给父亲的回信

亲爱的父母:

你们好!在阅读完你们给我写的每一封信后,我都能学到许多无法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您所教给我的那些人生道理,那些学习方法都能让我越来越向成功靠近,在这里对您道一声感谢!

而在上一封你们寄过来的信中,我明白了:一次小小的成功并不能成为我骄傲的资本,而是更努力向更高处发展的动力。关于去苏联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我应该遵循您的建议,继续在波兰学习。并且我认为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自己长久的未来做打算,而你们也常常为了我操碎了心,这令我很是惭愧。尽管我有时非常想念你们,甚至想马上回来陪伴在你们身边;但是看了您的信后又马上否定了这一想法——我是您的骄傲,更是祖国的骄傲;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感而放弃了为国争光的机会。为此,我应该更加努力,将您们作为我的榜样,向您们学习!

虽然您事务繁忙,但也不可过度勉强自己。您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我的父亲,更应该好好照顾自己!切记不可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工作,因为这使您的身体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您可以像我一样,当工作感到过度疲劳时,偶尔闭目养神,或站起来伸伸懒腰,看一下远处,这可以调节您的身体,让您更加有充足的精力去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之中。

父亲,母亲,希望你们在教我人生道理的同时,也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也为有这么关爱我的家人而感到幸福,谢谢您们长久以来的陪伴和关心!

永远爱你们的儿子:傅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傅雷家书主要内容读后感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指尖划过扉页,时光流转千年,合上这本书,那一页页的文字讲故事述说与你

傅雷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这样一句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傅雷对于平衡生活的见解,这使我深有同感。在我身边不少的同学认为平衡生活就是就是平淡生活,也就是听听音乐,打打篮球,但笔者认为必然,所谓平衡,就是蛋糕要放奶油和面包,而不是只有奶油或面包;就是川菜里面要有姜和蒜,而不是只有姜或蒜;也正如傅雷先生所说,人生要有低潮和高潮而不能只有一个,但高潮不能使你太紧张,低潮不能使你太颓废,就像蛋糕不能有太多奶油或面包,川菜不能有太多的蒜或姜。

平衡的生活更需要一种平衡的心态,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要气馁。人生总会有阴霾,天空也不总是晴朗,遇到这些时,我们不能陷入崩溃,我们要坚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正如普希金所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想等待黎明的来临,必然要在黑夜里默默守候,想要看到美丽的彩虹,总是要经历暴风雨的洗礼。

而当我们处在也许是巅峰的成功之时,周围充满鲜花和掌声时,我们不要过分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古人语“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生道路很漫长,没有永远的平安大道,也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当我们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才不会让喜悦冲昏头脑,任自满蒙蔽双眼。“三人行,必有我师”,明白这个道理也会让我们学会谦逊。才能不断进步,得到更大的上升空间。

可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平衡的心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每次读到这一句话都让我感谢在少年时代能够读到傅雷先生的这一篇文章,让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获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曾国藩家书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向以来,想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可惜事务繁杂,定不下心来。一日,偶然看到《曾国藩家书》,翻之,字行间话虽短,然语言精练,读之令人深思。

曾国藩作为大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其学识之博、见识之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家书中体现的“仁”、“礼”、“慎”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此刻来看也十分具有进取的意义。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到:正人先正己,时刻不忘修身养德。曾国藩说修身养德的关键是:诚、静、谨、恒。诚为诚实、诚朴,为人表里一致。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

谨,主要指言语和行动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讲无根据之话,不做无胜算之事。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毅力。这些往往是我们此刻社会所欠缺的,君不见,部分高官大吏因腐败深陷囹圄,自身的原因就是不注意修身养德。“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多见自我过,少见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却防自我贪”,敬畏规矩、修身养德才是我们处事应有的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才能够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做人,并且能够做到修而乐之,修而有为。

我们应当用“入世精神以办实事,体老庄以寄闲情,由中国文化中培养见地,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凭自我奋斗,立大志,修炼人格,以大气度做事,以收敛态做人,认准目标,用“屡败屡战”的精神修炼心态,端正心态。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我更是每一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并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克己复礼,修身养德,谨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会收获很多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傅雷家书》。

它不仅仅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应当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父母,父母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从书中能够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我要求比较严格甚至是比较刻薄的人,这正是他的身世所决定的傅雷在幼年丧父,童年母亲的严厉家教。在细节上修炼自我的品德,虽然家书中是许多教育儿子的话。

但实际傅雷自身都做到了,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养身教胜于言传吧。当然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蕴的儒家文化,又有从头到尾的理解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其实,我们身边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

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

从那里边我想到了此刻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本事越来越低,以致于此刻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我照顾自我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我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我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诉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国家,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家庭等一切一切他应当了解的东西。永远不要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那样他会不珍惜童年。没有最好。仅有更好。

再说人自我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有时候只能顺其自然。你给予了他生命,有职责。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

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应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温室里的花朵是弱不禁风的,大自然中的树木才能经受狂风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欣赏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初次听见《傅雷家书》这个书名,我很是期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读一读这本书。

这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一封封长信中,我首先读到的是傅雷对儿子道德和艺术的严格要求,他始终要求儿子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教给傅聪的许多人情世故,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也同样通过这些充满着温情的文字教给了我。我觉得傅雷是一位严厉却温柔的父亲,他在书信中从不吝啬对傅聪表达自己的爱意,也许他对儿子严格要求的背后是深沉的爱吧。

在那个信息、交通闭塞的年代,儿子在海外,父亲在上海,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这一封封家书为这对父子踏平这山海将自己的惦念与牵挂送到对方手中。对于傅雷来说,儿子的家书是自己的盼头与慰藉;我想对于傅聪来说,父亲那一封封来自故土的书信也定是让他感到无比安心的吧。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为何当初我会期待这本书,当初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想来也是因为书名中的家书二字,因为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家书承载了许多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叮嘱,浓缩着许多人的爱。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写信的时代,可我见证过家书背后浓浓的亲情。

在我小时候,爷爷衣柜上面的那个铁盒子是我最好奇的东西,在我心心念念了许久之后,爷爷终于同意让我打开那个铁盒子。我打开之后发现了许多邮票和许多封书信,这些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爷爷告诉我这些是大伯写给他的家书,当时我对这些家书不感兴趣,反而对那些邮票爱不释手。我央求爷爷把邮票给我,可爷爷说什么也不同意,小心翼翼地把邮票和家书放回铁盒子里,虽没有“烽火连三月”可这些家书在爷爷心中依旧“抵万金”。

后来年岁渐大了些,我开始好奇这些家书的内容。一天,我坐在爷爷身边,打开了这一封封家书,内容很平常,大抵是汇报自己的生活,叮嘱爷爷奶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后来,我又在大伯的房间里发现了爷爷写给大伯的家书,与傅雷的家书不同是,爷爷从未在信中教导大伯做人的道理。我想他可能是觉得已是大学生的大伯早已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吧。泛黄的书信上只是事无巨细地写着家中发生的事情,大到家中的棉花的收成,小到母猪又生了几头小猪。一封封书信早已泛黄,边缘已经破损,有许多的折痕,一看就是被人翻来覆去看了许多次,我想大伯独自一人在外漂泊时一定经常看这些家书吧。爸爸告诉我给大伯写信是他最快乐的时候,那个时候爷爷坐在桌子上写,奶奶站在一旁让爷爷写这写那的,写完后爸爸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去寄信,然后全家人一起等待从远方的来信。

我突然有点羡慕那个写信的年代,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长,一封家书便足以让人一生珍藏。而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发出和收到信息的速度很快,可内容也很短,我们收到他人的信息时往往没有欣喜和激动的感觉,淡漠地看上一眼后,转身便忘却。我愿意回到那个落后却又美好的年代,用一个下午给所爱的人写信,用一个月去等待来信,然后再用一生去珍藏。

所爱隔山海,家书让山海皆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毕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师,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让人赞口不绝。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著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著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量也逐渐增加,《傅雷家书》便这样进入我的生活。

《傅雷家书》是家书,那么厚厚的一本全都是家书,这说明父母多么爱着他们的孩子啊!

刚刚开始阅读时,我从心里拒绝这本书,我觉得无趣,但在深刻阅读下我改变了我的想法。

书中到处是鲜活的人物性格,例如:苛刻、风暴般的父亲;隐忍、积雪般的母亲;羸弱的、积雪下幼芽般的孩子……

家书中的傅家是容不得亵渎的,这里祖传的刚烈!

从书中的内容可以知道傅雷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对儿子的关心无微不至,傅雷爱儿子却不溺爱孩子,悉心培养孩子,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

傅雷怎么去培养孩子,可以从:“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第一:我的确是想把你当成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第三,借通信练你的文笔,特别是你的思想;第四……”贯穿全文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革辱,艺术的尊严。

家书的背景是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傅雷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矛盾的一种生物。他们看似严厉,却又内心柔软。他们想让孩子展翅高飞,却又开始早早地牵挂。他们为孩子取得的成绩骄傲,却又有着数不尽的担心……

傅雷就是这样的一个父亲,也是全天下父亲的代表。

儿子生活的琐事,点点不愿错过

家中钢琴的摆放,光线的明亮阴暗,寄来的照片日期,信件里面的错别字……所有生活的小事琐事,傅雷都事无巨细地认真考虑,并给予儿子真诚的建议。

傅雷一封封地给儿子写信,心中充满了各种担心:功课是否用心,睡眠是否充足,老师是否负责,练习的曲子是否难懂,行程的安排是否太过紧凑……

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傅雷都有着无数的问题,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关爱之情。

尽管儿子像断了线的风筝飞远了,作为父亲,傅雷还是把一颗心紧紧绑在儿子身上,生怕错过儿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尽管儿子会忽视他的关心和建议,作为父亲,傅雷还是怀着最真诚的心写下苦心造诣的教子篇。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儿子傅聪和人微小的争执,就让傅雷担心和思索,多次叮嘱儿子要态度谦恭,要虚怀若谷,要理直也不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这种宽和大度其实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为人处世方法,也是我们这个浮躁社会所稀缺的美好品德。

儿子奋斗的成败,他细心呵护

屈原之《离骚》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傅雷及我们的父辈,奋斗是他们时代的主题,更是他们的追求和信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用执着的干劲托起明天的太阳,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儿。

成功的花儿很美,花开的风景很宜人,但即使花开似锦,我们的父辈依然在成功面前保持理智。

我国自古就倡导面对成功如履薄冰,要戒骄戒躁,而这正是傅雷对儿子的叮咛:“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才是坚强的最好证据。”这也是父辈们一直告诫晚辈的,“越是成熟的麦穗,越懂得弯腰。”面对奋斗得来的成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成功是人人渴望的,父辈们当然希望孩子能够一声顺遂。然而成功的花儿再美,也有花开花败的时候,这也是人生的真是写照——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也有低落。

为了减轻孩子面对失败的痛苦,为了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亲以谆谆教导之心,为孩子铸就坚强的铁衣铠甲。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把对儿子的关心和教导,用手中的笔,凝固到每一行的字里面。父亲的心思在字里行间显得格外细腻,也格外动人。

一句句叮咛,都是父辈的爱意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这是杜子美对儿子的叮咛,教育儿子要提升文学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放翁对儿子的叮咛,告诫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通小垂九龄,但觅梨与粟。”这是陶渊亮对儿子的叮咛,提醒儿子要努力上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叮咛,期盼儿子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话全是父亲对儿子的教导,也是整个父辈对晚辈的期许,包含了深沉真挚的父爱亲情。

爷爷把父爱传给父亲,父亲又把父爱传给儿子,儿子还要继续传承。深沉的父爱看似波澜不惊,却伟大感人。他们看似平淡的话语,却包含着历经沧桑的智慧和对晚辈的关心之情。

听听父亲的叮咛吧,把他们的话刻在脑中,把他们的爱记在心里,以梦为马,以爱为翅,策马奔腾,去奔向光明的未来,迎接美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2820 字

+ 加入清单

读《傅雷家书》感受最深的当然是傅雷夫妇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博大的爱。傅聪从小就极有音乐天赋,20岁时留学波兰,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的观点,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双方争执不下。父亲认为傅聪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而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所以父亲坚持己见,这样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父亲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的友人陈伯庚家近一月余。后因傅雷的姑夫去世,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聪弟弟傅敏接傅聪回家,双方才讲和。)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是家书收录的第一封家信。傅雷对孩子要求极严,他为人极为严肃,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朱梅馥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就连她也说有时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备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强,一生追求艺术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聪年少气盛,更是一个“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人,所以导致后来的父子反目,傅聪离家出走。其实还是性格使然。但这件事对傅雷的打击很大,在这封家书里傅雷表达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真诚的愧疚之情。自从有了元元之后,我身兼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对傅雷的这种感情应该说是体会更深。我现在明白了并且有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许有的人不会同意,那就是:一个没做过父亲(母亲)的人也绝不会是一个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在很多方面做父母和做老师是相通的,他们面对的都是孩子,都是要教育的对象,并且都是未成年人,而父母或老师手中有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好象是天生的,你拥有它是天经地义的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就不免滥用这种宝贵的权力而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的事来。傅雷其实就是这样,他可能觉得作为父亲,管教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做父亲的拥有不容质疑的绝对权威,他不允许儿子来挑战这种权威。其实做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想想,当老师这么多年,做出的伤害学生的事情还少吗?给他们带来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痛还少吗?真是不堪回首,不敢回首啊。所以读到这一段感触特别深,我完全能体会傅雷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内疚。往事已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后来者当深戒之,更重要的是做好后面的事。

再看这一封: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哪里是一个着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写的文字呢?这分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老者对孩子的喃喃细语、絮絮叨叨啊。但就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包含着父母对儿女多少的爱恋和期盼。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的道理:做儿女的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做父母的这种感情。

儿女的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最关心最操心又最担心的事。傅聪英俊潇洒,身材修长,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更兼艺术家的气质和禀赋,多少女孩子对他表达爱慕之情。加之一个人长年在海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孤单和寂寞可想而知。做父母的深知这一点。但是为了孩子的事业,他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一封封家书就像温暖的火种不仅安慰了异乡的游子孤寂的心,也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其次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句: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你周围美好的天使太多了,我怕你又要把持不住。你别忘了,你字誓要做几年清教徒的,在男女之爱方面要过几年僧侣生活,禁欲生活的!这一点千万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醒悟得早,收蓬收得早;不要让自己的热情升高之后再去压制,那时痛苦更多,而且收效也少。亲爱的孩子,无论如何你要在这方面听从我的忠告!爸爸妈妈最不放心的不过是这些。

再看看妈妈写给儿子的话: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博大无私的爱!这是抛弃了狭隘的小我,成全了高尚的大我的爱。在最隐私最坦诚的家书面前,傅雷夫妇为孩子做出了表率,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可惜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渐渐离它而去了。傅雷夫妇堪称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学习的楷模。

花了一个月时间,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时间完成了《傅雷家书》一读。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傅聪远在海外求学,外出的游子,牵动的是家中父母的心弦,爱子如命的父亲,只能将一句句叮咛仔细封在信里,把自己的一片深情送过大洋。

“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时给你敲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是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还是在演奏姿态方面。”

这些话语,出自于一向严厉的傅雷之口,哪怕身在海外,也不愿儿子放弃学习。对孩子的那种殷殷期盼,严厉或温柔的叮咛,这副姿态,又与天下哪个父亲有异呢?

深夜中,灯下有父亲在帮孩子批改作业,也许这些父亲无法像付雷一样,给予付聪很大的帮助,但他们无一不在尽全力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深情倾注在简单的叮咛中,这些叮咛无非是几个错别字,几道几何题的要点,可这其中所含的父爱,一点不比傅雷信中所含的少。

“孩子,我多担心你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一切都得未雨绸缪,切勿到后来悔之不及。”傅雷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口吻,带着对儿子的心疼,不断劝说孩子休息,到大自然去放松身心。

傅雷一向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从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却依然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所担忧。这多像我们的父亲,偷懒时,他们训斥、催促,但当你把所有精力倾注在学业上时,父亲们又担心我们的健康,逼着我们去锻炼。

似乎父亲永远不能与我们合拍,永远在阻止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们大多爱温柔的母亲大过于强硬的父亲,但这一句句让孩子们厌烦的叮咛,又有哪一句不出自于浓浓的父爱呢?

读着这一封封家书,好像在其中看到了无数父亲的影子,他们的叮咛,是对孩子最深的爱与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