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杀令观后感【汇集20篇】
星期五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前往市体育馆,去看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的对抗赛。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止杀令观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5619作文
1000军训观后感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寒来暑往,六年小学时光转瞬即逝,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啦。然而在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之前,我自然也经历了一番大汗淋漓的军训。
早晨,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辉亲吻大地,我们全班同学便已整齐着装,有序排列地站立在操场了。带领我们进行为期三天军训活动的教官姓施,他身形挺拔,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班上的同学纷纷被这个充满军人气概的教官震慑住了。
经过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军训活动就热火朝天地开展了起来。第一个军训项目是站军姿,教官的话刚说完,队列里的同学们便炸开了锅,不少人抱怨:“这么热的天,光让我们站着不动可真是没有意思……”教官听着同学们的抱怨声不为所动,继续提出要求:“脚与脚之间呈60°分叉,腿不能打弯,腰板也要挺直,两手指尖贴紧两边的裤缝,两眼平视前方。”教官边解说着,边亲身给我们做起了示范。
等到示范完,教官便一声令下,随即我们也按照要求站起了军姿。起初,一切都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和容易,身边的同学们一个个身姿挺拔,严阵以待,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明显感到了疲惫。双腿酸胀并且僵硬,我想试着把腿绷直一点,可怎么也使不上劲儿,腰板也酸痛的令人难以坚持,更可恶的是,豆大的汗珠却调皮地在我的脸颊滑来滑去,好想伸手抹一把,可是却丝毫不能动。
身边的同学似乎也和我是一样的境地,一个个热得满脸通红,满头是汗,好几次看着站在前面的同学似乎马上就要站不住了,可最终他咬咬牙,硬是挺直腰板,一直坚持着。看着都在坚持的同学,我也暗暗鼓励自己:加油,我也可以的!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等到了教官“稍息”的口令,我暗暗地松了口气……
为期三天的军训活动,都进行着这样看似不起眼的项目,但其实我在练习的过程中,才发现完成这些项目所需要的毅力和耐心。感谢这三天的军训,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坚持不懈,体会到付出与汗水。我要将这样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到今后我的学习生活中去。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全国抗疫表彰大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难当头,明知前方山有虎,但总有一群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迎难而上!小年夜里,唯一的一列赶往武汉的高铁上,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申请书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諾,也是这个庚子年除夕夜最响亮的誓言!
别人回家,他们出发,从新年到前线,只隔一列动车。所谓伟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时候,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疫情爆发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位传染病专家、浙大教授如是说。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着,为了节省紧缺的防护服,他们尽力避免上厕所,因此一整天不敢喝水。当战斗终于告一段落,脱下战袍时,谁都不知道,湿透他们的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
在防疫工作的前线,党员,干部用最实际,最具体的表现,捍卫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在疫情面前,"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再度展现震惊世界!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同时间赛跑,与病魔竞速。哪有什么“基建狂魔”所谓的奇迹,不过是建筑工人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再苦再难,心无怨言,全因为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疫情面前,高高飘扬的中国旗帜就是‘强心剂’。旗帜无声,却能产生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的强大效应。如果说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除夕夜,团圆日,在和乐满堂之外,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总有人默默坚守,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在凛然严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如钟南山一般的逆行者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一份不留名的物资、一个无声的背影,他们用最坚韧美好的人性,凝聚起神一般璀璨的光芒。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相信,大地回春,隔离结束,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
篇2:“青春在战疫中绽放”观后感学习心得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2020年的春节,是不寻常的。
那还是春节前一个月,远方的游子正在精心挑选年货准备回家过年;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忙着张灯结彩、福字满迎;我家也在张罗着哪天团年,哪天是亲戚家聚会;妈妈和她的闺蜜们也在商量着寒假带我出去旅游的事……
不知是哪一天,手机上却传来一阵阵噩耗。武汉——出事了!原来早在前些日子,在一处贩卖野生动物的地方,不明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不小心流传出来。这个病毒像被中了魔咒一样难以控制,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的翻倍增加,导致世界各地都有感染的人群。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成倍增长,人们紧张、恐慌,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
这时,口罩成为了全人类最大的救星。医用口罩、N95、N99等各式各样的口罩横空出世,连妈妈也都在各种渠道疯狂抢购。哎,想不到口罩居然输给了五粮液、大重九,直接升级成了新年的“红包”!紧接着,板蓝根、双黄莲口服液等又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些三更半夜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排队在药店门口买口罩的人比比皆是。
白天,整个城市感觉像一座空城。寥寥无几的车辆孤独地穿梭在街头,偶有几个行人也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急匆匆地赶忙回家,整个城市的商铺紧闭大门,只剩下道路两边挂着艳红的灯笼随着寒风左右摇曳着……
这样的春节,格外峻冷。幸好,手机新闻的推送、电视里的直播让人们感受一阵阵暖流。因为,她在行动,我的祖国在行动!_当机立断——武汉全城封锁,全程排查。所有的城市按照国家的要求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十天时间,国家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建筑、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紧接着,雷神山医院也快速峻工,各种各样的奇迹陆陆续续以神一样的速度出现,让患者们再也不怕无院可收。这难道不是中国国力强大的体现吗?身为中国人,我此刻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元宵节来了,我们全家静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而在疫区,医生、护士穿梭在各个医院、各个临时治疗点,他们不怕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让他们本就憔悴的脸颊勒出了一道道痕迹;长时间的佩戴手套被无数汗水泡得雪白而且皱巴巴的;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累得体力不支,晕倒在医院的长廊;长时间的接触患者导致自己也被感染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长时间的……家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爸爸、妈妈和我的抽噎声,眼泪早已不自觉地浸出了眼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却更洗净了我们的心灵。
目前,手机上的数据每天每时每分都在更新,新增确诊在减少、疑似在减少、死亡在减少、治愈在增加。我们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那是中国必胜的火,是希望之火!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哨烟的战争,打赢这场攻坚战!
篇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在2020年9月1日晚8点准时播出,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最令人激动的是,节目邀请了战疫英雄代表,讲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展现科学力量。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写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让人永生难忘,同时注定这次开学第一课非比寻常。
在2020开学第一课里,我们见到了许多战疫英雄代表,其中有张定宇院长,相信了解过张定宇院长的人都知道,张定宇院长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医生了,每次当疫情和灾情出现的时候总是会有他的身影,同事们都说他“雷厉风行”,同样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在节目中,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春节因为这场战疫的突然袭来而变得不一样,向战疫英雄学习。可以说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还乐观面对,不怨天尤人,还更加努力地去帮助每一个可能挽救的生命,值得大家致敬!
我看完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后,我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节目紧扣当下人们关注,演讲者的故事感染无数人。在这场战疫中,没有人是局外者,全国人民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中国团结的巨大力量。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经过科学防治、精准把握疫情,让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在战疫中,他们地冲到疫情一线,展现着责任与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少年强,中国强!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把他们的抗疫精神运用到学习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做一个出色的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努力,从今天开始奋斗吧!来到了新的学期,大家要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出发,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做一个优秀的人,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
篇4:2024平凡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当鼠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地蔓延开来,打破了14亿中国人春节的喜悦和祥和,越来越多的人被病毒感染,还出现了死亡病例。
为了避免疫情扩散,人们开始像怕猫的老鼠一样躲了起来,开学也延迟了,我们短暂的假期变得越来越长,也缩短了我与同学们一起在学校上课的时光。
当看到全国各地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时,我感觉好害怕,但是当我看见那些白衣天使不顾自己的生死,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时,我有些不解,难道他们不怕吗?
为了打赢这场病毒阻击战,白衣天使奔赴前线与死神赛跑,工作人员筑牢健康的城墙,农民工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抢建医院,货车司机夜以继日赶运物资,企业家捐款捐物.....,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疫情终于稳定下来了。
我们的祖国母亲正面临着一次艰难的磨难,我不是医生,我不能奋战在一线;我不是商人,我不能捐款捐物;我不是记者,我不能把战疫的情况告诉给人们,我不是......,在这一场战争中我能做些什么呢?
当我看到钟南山爷爷的文章后,我明白了,我是一名学生,我的职责是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集会,不给抗疫添乱;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停学不停课。我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像钟南山爷爷一样对祖国有贡献的科学家;做一个像李文亮、刘明智一样的白衣天使,不顾自己的生死奋战在一线,认认真真做事,敢于说真话,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医学技术去换来更多人的健康;做一名企业家,用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钱捐钱捐物........。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做什么职业、身在何方,在祖国需要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很庆幸我能亲身感受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更庆幸我是一名中国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有凝聚力的民族,是勇敢顽强的民族,不论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篇5: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那群白衣战士,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和死神抢人。”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疫情发生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治医师刘中砥抱着“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信念,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
“初入武汉,机场、车站、广场褪去昔日的繁华,我们看到这场疫情给城市带来的伤害。冬日的寒气甚嚣,但阻挡不了我们誓与病魔决战的热心。”刘中砥说,第一次进入污染区病房时也曾感到紧张和不安,但看到患者投来期盼和信任的目光时,顿时觉得自己有责任、有能力帮助这些病人。经过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患者从焦躁、惶恐的情绪中逐渐解脱,恢复了健康。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田家利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北大医学人,在国家和人民的艰难时刻,应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将自身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坚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这个危急时刻,我们应变成战士,勇敢地与病毒作战。”田家利说,要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看到患者康复就觉得辛苦都值得了
如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护师张静援鄂已有1个多月了,虽然也会时常想念家人,但她更多时候是在为武汉确诊人数逐渐减少而感到欣喜。
“大家都说我们‘舍小家,为大家’,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只要看到患者逐渐康复,就觉得这些辛苦都值得了。现在,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坚持到最后。”张静说。
是的,一定能够坚持到最后,迎来战役胜利的喜悦和幸福。“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门前的玉兰花已经陆续盛开,春天已经来临。人们常说‘90后’是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代人,我相信:‘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武汉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生机,指日可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与碎石中心护师权怡说。
努力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我曾亲眼看见北医三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义无反顾地出征,看到师兄师姐们急匆匆回家收拾东西,亲耳听到他们打电话和家人说‘你别说话,听我讲’,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离他们这么近,我感到很荣幸。”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八年制博士生蔺雨萱说。
蔺雨萱认为,作为北大医学人,应以其为榜样,坚守岗位、尽己所能、拼搏奋战,学习过硬本领、练就仁心仁术,努力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杨振表示,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博士生,今后要努力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人民,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天都认真负责,待患者如亲人,让每一个患者得到治疗;要以这些援鄂的同行们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医生。
“青春是人一生中体力、智力状态的阶段,也是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我们作为青年党员更要珍惜这段美好时光,努力磨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岁月里担当得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北京大学哲学系2019级硕士生党员龙世毅说。
打赢硬仗需要硬核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硬仗,打赢硬仗需要硬核支撑,这个硬核就是科学技术。不论是溯源、预防、诊断,还是救治、控制、决策,疫情防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坚持用好科技这个有力武器,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要深入推进科学防控,建立健全科学的防控体系,让科研创新真正发挥实战效果,做到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尽快攻克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篇6:纪录片《2024春天纪事》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更应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作为“主心骨”的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继续绷住劲,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具体要求,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防止出现疫情防控的“倒春寒”“凑个数”“扎堆堆”“歇歇脚”现象,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高度警惕麻痹思想,防止“倒春寒”。守战到底,就是春暖花开。随着季节的推移,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在全国各族人民上下齐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成果,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如何继续保住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时刻保持战“疫”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增强对不同时间、不同领域、不同问题认识的敏感性,继续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上下同欲,坚决防止疫情防控“漫不经心”“不作戒备”“无所谓”的麻痹思想,保证不出现“倒春寒”,以持续实干博得繁花尽开。
高度警惕厌战情绪,防止“只凑数”。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星夜集结,千里驰援,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随着战线和时间的拉长,疫情防控也到了最关键的吃劲阶段,各项工作要求也越来越精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的站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第一线,继续站好自己的“哨位”,守住自己的“阵地”。要高度警惕“出工不出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凑数”的厌战情绪,切实变压力为动力,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化危为机,补齐短板,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高度警惕侥幸心理,防止“扎堆堆”。复工不等于放松,解封更不等于有恃无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地相继拿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硬核”举措,构建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无数的血汗与牺牲让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成效。为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能够抓实抓好,我们也在分区分类,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警惕侥幸心理,增强对疫情防控的理性认识,坚决防止出现揭开口罩“扎堆堆”“搞聚会”“喝坝坝茶”的现象,防患未然,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高度警惕松劲心态,防止“歇歇脚”。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一天不歼灭,我们的防控工作就不能退场。疫情防控是硬仗、恶仗,更是一场持久仗,连日来,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无论身处何地、什么职业,都在竭尽所能为抗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愈是到吃劲的关键阶段愈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要清楚地认识到疫情防控还远没有到“歇歇脚”的时候。要继续落实好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要自觉服从大局、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是战“疫”底气,更是战“疫”要求。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后全面胜利,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也会如期全面完成。
篇7:央视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影评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喜庆的爆竹声中,我们成功迈进了2020,然而一场新冠疫情似寒冬一般,冻结了所有的美好,让2020以史无前例的悲情拉开序幕……
冬至疫至——逆风而行
冬日清晨的阳光照常洒进屋里,本该觉得温暖的我,却不免多了几分寒意。街道上少了新年喜气洋洋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人去楼空的寂静。疫情肆虐着我们的同胞,仿佛如一把尖刀,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批批“勇士”投入战斗,你们肩负起拯救亿万人性命于水火的重担,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逆风而行。你们就像一豆豆萤火,汇聚成璀璨银河。作为社区工作者——我的父母,也是那点点萤火,奉献光热,驱散阴霾。
春来疫重——披荆斩棘
春寒料峭,但整个城市并不寒冷,因为有你们——守护着这座城市、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
我清楚地记得从大年初二开始,我的父母每天过着早五晚十的生活,有时甚至彻夜不归。我与他们的交流也从清晨睡梦中的零星叮嘱,到冰箱上便签“记得吃饭”,再到玄关处他们为我准备的口罩。看着不断上涨的数据,焦虑的我多想拨通他们的电话,多想听听他们往日唠叨,多想听听他们不耐烦的说声没空,多想知道电话那头的他们是否安全,是否记得吃饭……可我知道,我不能占用他们的时间,哪怕只有一秒!
那一日,破天荒的,妈妈下班比平时早,大概七点多就回来了。刚进屋,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安谧的氛围,只见接通电话的她脸色大变,随即瘫坐在沙发上。原来妈妈今天负责排查的一个刚从韩国回国的人,晚上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我的心也随即提到了嗓子眼。“妈,你没事吧!”“孩子,你得离我远点,今天我也有点不舒服,可能是天冷冻着了……”头微靠着沙发的妈妈,眉头紧锁着。虽然病人的核酸检测只有几个小时,但在我家却像经历了一个世纪,家里的气氛更是死一般的岑寂。我不敢想像结果,我怕,我怕……泪水不住的夺出眼眶。漫长的等待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猛然间我发现妈妈哭了,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见妈妈流泪。这泪或是与病毒擦肩而过的心有余悸,或是儿子能够得以安全的如释重负,亦或是能继续“战斗”的激动不已……
花开疫散——未来可期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你们披荆斩棘,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有你们,如同我的父母一样——不为人知、不知疲倦的“萤火”默默地舞动着,才汇成了点点星河,如樱花绚丽。
2020年的美好还在路上,我坚信,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如期而至!战“疫”的终点站,花开疫散!
篇8:我和我的家乡之北京好人观后感悟
全文共 1550 字
+ 加入清单广州是见证我成长的地方,提起家乡,映入脑海的画面,少不了木棉花,肠粉,白云山,珠江……
在我心中,广州是绿色的,是一座充满生机的花城。现在,我想把我们的家乡故事说给你听。
广州之城,在水一方,居于岭南一隅,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广州逐渐形成了岭南城市的独特风貌和山水交融的城市形态,尤以当地的建筑风格为最。西关大屋,东山洋房,麻石小巷,上下九骑楼,处处彰显着兼容并蓄的岭南文化。
在过去的广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说的是在当时的社会,东山的花园洋房多为世家子弟居住,西关的传统大屋则为富商人家居住。如今,当你漫步在西关多宝路、恩宁路、龙津西路那些百转柔肠的麻石小巷,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块水墨青砖,偶尔抬头,看着那些虽显破旧但仍精巧的窗棂,仿佛与旧时光打了个照面。
再往不远处看去,街头的大榕树下,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拉起二胡、弹着秦琴、吹着洞箫、打着扬琴,开起了“私伙局”。阿婆吊高嗓子唱花旦,仔细一听,唱的就是“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的爱情故事。
尽管传统的西关大屋与中西合并的东山洋房印证着旧时广州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但对于多数广州人来说,骑楼才是广州真正的“脸面”。这种“下铺上居、前铺后居”的建筑风格,与广州的商贸文化相辅相成。沿街而建的骑楼,如同“长了腿”的房子,将房屋架在半空中。骑楼下面的空间,不仅能给过往行人提供遮阳挡雨的地方,也扩大了商铺的面积,方便了买卖双方直接挑货、卸货。有人说,骑楼代表了广州人的生活态度——风雨无阻。
正如同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这句口头禅:搵食。在广东话里“搵食”的意思是谋生,但字面意思却是找吃的,这也道出了广州人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辛苦工作是为了自在饮食。工作时不怕辛苦,而痛痛快快地“食餐劲嘅”(吃顿好的),则是对辛苦工作的最好回报。辛苦是过程,自在是结果,由此构成了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快意人生。
“你今日食左饭未?”(你今天吃饭了吗)是广州人二十四小时都能用到的打招呼方式。一句“食在广州”,说的并非食肆之高档,而是广州人对一蔬一饭都绝不含糊对待。随便走进广州街头的一家早餐“铺头”(小店),小小的店面里是广州人火热朝天的生活模样。
坐在门口的阿婆总是笑盈盈地问候街坊,收钱、找钱,再从面前花花绿绿的塑料牌子中找出一枚递给你,挥手示意进去找座位。素不相识的人挤坐在一起,却不曾尴尬,一碗艇仔粥便能融化因距离近而带来的局促感。店员用不锈钢托盘端来了粥,粥里大有文章。里边装满了各种新鲜食材:生鱼片、瘦肉、油条丝、鸡蛋丝、花生和鱿鱼,所有食材的味道都充分融进了粥里。而且米水比例恰到好处,既不会干到噎住,也不会稀到没有嚼头。整碗下肚,不辞长作岭南人。
若要问广州人最爱的食物是什么,也许就是妈妈熬的那锅老火靓汤了。讲究平衡调和之道的广州人,以天时对人体,深知食材或药材生克的道理。当这些心思以文火细细熬上四小时,便把妈妈的爱与牵挂也熬了进来,那锅汤也成了每一位南粤游子的乡愁。
若你在广州街头稍作停留,总能听到不期而遇的人在临别时说一句:“得闲饮茶”(有空喝茶)。一句看似客套的话,却藏着广州人最地道的人文特色,因为茶楼远比任何一个地方更能看懂本地生活。热闹的茶楼里,有坐在桌前看报的老头、老太太;有小聚长谈的三五老友;有洽谈生意的白领;也有家庭聚会的一家老小,等等。几屉吃食,一壶热茶,便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做事,勤勤恳恳的广州人,在开放与坚守中,依旧保持着沧海横流的英雄本色。当站在600米高的“小蛮腰”上向下望,珠江如同从两千年前的远方奔涌而来,生生不息。而开埠两千多年塑造出的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的风气,也使得广州及广州人,在大江大海之间,孜孜以求地寻找新时代的定位。
篇9:《夺冠》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太真实了!这是记者的感叹。影片一开始画面上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16个字,就贴在现在中国女排北京训练馆墙壁上,是女排精神的写照。随后的那句话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的风貌一出现,就瞬间将人们思绪拉到那个奋斗年代。
中国女排40年征程弹指一挥间,从球员到教练,郎平的确是贯穿前后的那个人,直到现在仍是中国女排主帅。从最初老女排那第一个黄金时代,到陈指导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再到如今郎平指导的第三个黄金时代,这简直就是中国女排“黄埔军校”,而陈指导和郎平几乎贯穿始终的其实是情怀,两人演绎的对手戏感人至深,赛场上惺惺相惜,而共同的情结恰恰就是女排精神。
许多话语直抵人心,陈指导这样对郎平指导说:“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对我说,时代变了,中国人不再需要中国女排了”,他摸着自己的胸口直言:“但是我需要!”其实,她们流露出的恰恰是对冠军的无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女排精神传承至今永不褪色,他们书写了传奇,五星红旗如此鲜艳,义勇军进行曲如此雄壮。
影片在里约奥运会夺冠颁奖中落幕,银幕上闪现出中国女排历史上十次登上世界之巅的画面和记录,那广大球迷熟悉的一幕幕在闪回,中国女排10次夺冠经历,最后一个镜头又回到了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那才是初心。
篇10: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第十二讲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今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迅速蔓延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发现不明原因的肺炎,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道专家——钟南山。他是2008年抗击非典领军人物,始终保持着“敢医敢言”的精神。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来袭,84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第一线。给全国人民吃了颗定心丸。
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在大年三十,我们吃着年夜饭,合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奔赴武汉战场。他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手套和口罩在前线工作,4小时才能换一次衣服,他们为了不去厕所,尽量不喝水或少喝水,全身都浸泡着汗水,有的人连续工作36小时,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可歌可泣。
许多市、甚至区、县、村、镇的医院都通知不让休息,全员上岗,参加抗病毒的工作。他们每天下班都要给自己全身消毒,把手都泡变形了。
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勇敢逆行的行为,充分彰显了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生命,体现了精诚大医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省体健康的坚强卫士!
我相信,在党和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抗病毒的战争胜利。
我要向这些守护生命的逆行者致敬,你们才是新时代的英雄。
篇11:纪录片《2024春天纪事》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因为它---“新型冠状病毒”的降临令全国数万人遭受病毒的侵扰,超过两千人死亡,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令本该是温馨和谐的团圆时刻,变成了万巷人空,人人自危的全民“抗疫战争”。这是继2003年的非典以来,全国上下面临的第二个难题。疫情初期,很多人逃离湖北、武汉地区,怕给自己和家人传染。同时也有很多人奔赴疫情发起地开展医疗、物资、防疫等等方面的援助,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逆行者”!
我的妈妈是一名平凡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年三十的时候,就接到了上级关于春节期间疫情严重,不能放假休息,需要继续工作的通知。她每天为社区的居民们测体温;阻拦随意进出社区的流动人员;宣讲防止疫情传播的小知识,安抚惊慌失措的老人;挨家挨户的排查登记社区内是否有来自湖北地区的外来人员;和街道领导一起为社区内的低保户送去蔬菜、菜油、大米和面粉......
妈妈每天都加班,回来的很晚。每次我和哥哥看完了《新闻联播》的时候,就竖起耳朵,迫切的想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归来的人一定是我的妈妈!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门,看到妈妈疲惫的身影,真想立刻冲上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啊。可是妈妈微笑着说:“要先消毒哦。”我赶忙拿来酒精喷壶,给妈妈全身消毒。然后拉着她问:“妈妈,你每天都不在家,我们都想你了,就不能休息一天陪陪我们啊?”妈妈一边用香皂洗手,一边摇摇头说:“可是有很多人,更需要妈妈,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啊。”
吃饭的时候,我对她说“新闻上都说了,不让出门,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你还上班,就不怕给自己传染病毒吗?”妈妈想了想,放下碗筷,指着电视里的医护人员说:“你看他们,都是有家的人,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都是别人家的父母。可是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从全国各地支援武汉,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做好我自己的本职工作,尽我最大的力量,避免更多的人被感染。那你说,我是在家休息,还是继续上班呢?”
我听了,既感动,又委屈,沉默着,纠结着也思考着她的问题。
说句实话,看到新闻里那些“逆行者”心里确实很感动,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可是,当自己的妈妈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还要出门工作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好害怕,很犹豫,深怕她累倒,或被病毒打倒......妈妈看着我红着眼不说话,又说“不是有你和爸爸给我消毒嘛,我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又勤洗手,注意自身防护,你们放心吧。”说着指了指电视里的医务人员的胸前佩戴的党徽,说“看,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啊!妈妈也要写入党申请书,也要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党员!”这时候,我看到妈妈的眼里闪着光。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很多人向死而生,逆行武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的安宁,向着疫情发起冲锋。爸爸和我待在家里不出门,也是我们的平凡的小贡献。在新闻里,在身边,我在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了不平凡的事迹、看到了坚持、看到了温暖!此刻,我心里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盼春来!”
我认为妈妈——也是一位“逆行者”!
篇12: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每年开学季,《开学第一课》都会如约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但今年却遭遇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这堂“开学第一课”注定非同寻常!还记得武昌方舱医院吗?那里曾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地方,为了给学生上一节生动的课,除了“北京课堂”还首次设置京外“课堂”。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是英雄的人民。《开学第一课》武汉课堂就是曾经武昌方舱医院。节目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毕业生付巧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这名抗“疫”战士是00后,她曾经就在《开学第一课》武汉课堂所在的武昌方舱医院里备战高考。那段时间,她一家四口感染新冠肺炎,而自己症状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顾虑太多,带着“考进华中师范大学,将来当一名老师”的梦想,一心备考。
付巧,她虽然是为自己的梦想在战斗,但她是当时的方舱医院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看到她的努力后,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被她这种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所感染。听着付巧的故事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当时遭遇了和付巧一样的处境,我还能静下心来学习吗?如果换作以前的我,我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和家人的病情而焦虑不安,不知所措,但是现在的我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未来遭遇什么样的事情,我会告诫自己静下心来,坚持前行,为了梦想绝不放弃。
本次节目最后以歌曲《少年中国说》作为结尾。就像歌曲中唱到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血液,只有少年强大了中国才会有更加强盛的生命力。因此,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必须要努力奋斗,树立远大理想,将来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篇1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伴随着清风的到来,暑假已经悄然结束了,转眼又是新的开学季,每当开学前,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这也是许多中小学生们开学前迫不及待观看的的期节目,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
晚上8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早早在电视旁守着,生怕错过每个画面,伴随着熟悉的画面,美妙动听的伴乐响起,心中除了无比的激动,更多的是期待。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是所有中小学生每年必看的期节目,每年的主题都各有所不同,通常都是根据这年时下的环境来确认个新的主题,同时也是个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公益节目,是通过历代往年的中励志的事情来进行改编而成,只不过是想通过电视的节目形式所呈现出来,目的想要让广大的中小学生们利用这次的机会来学习,激发个人的爱国,为祖国贡献的斗志。
今年是比较特殊而又意义非凡的年,我们伟大的党迎来了周年的纪念日,当下的美好生活可以说是离不开党的努力,是我们伟大的党那无私,爱国,心为老姓着想的精神所拼搏出来的,为此身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分子,我们要引以为豪,以我们伟大的党为学习目标,学习他们身上那种爱国爱民,愿为祖国贡献出生的精神,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报效祖国,但我深信知道,目前的阶段,只有好好努力学习,多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了解祖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忧国忧民的精神,将来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才能奉献出我们份微薄之力。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都是振奋人心,看得我们热心澎湃,无论是爱国励志,抗震救灾,弘扬抗疫精神,还是青少年孝敬父母,爱国情怀都会给人带来种热血激情的震撼人心,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节目来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祖国面貌,使得我们在今后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为今后成长的道路做下美好的铺垫。
篇14:《民法典》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2020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一经公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蹭这个热点,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同时,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让民法典根植于心、笃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篇15: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观后感大全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在开学的日子,《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带着它的使命与全国中小学生会面,它为我们展示疫情期间的种.种感人故事,看完之后令人如此振奋。节目邀请了钟南山、张定宇、张伯礼等为抗疫做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他们用激昂的声音与我们一起回顾了抗疫期间的故事,表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引领理念。
“我是你们的钟南山,也叫爷爷吧”,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依然精神饱满,以诙谐幽默的一句话,让我们迅速进入了他的课堂当中。他是我们的全民爷爷,他用最平常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是啊,生命是一切的起点,没有生命就没有资格谈未来与梦想。疫情期间,有很多像钟南山院士的医生、护士,他们为许许多多的人保住了性命,这便是对人权最大的变现。
张定宇院长,利落坚挺地站在《开学第一课》课堂上,讲述着他们如何筑起生命的长城。但你可知,他身患渐冻症?尽管如此,他依然意志坚定,一心抗疫。张定宇院长被光荣赋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他知道自己的肌肉正在萎缩、坏死,但却选择隐瞒病情,因为他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不能倒下;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被新冠病毒感染,他也知道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对自己的理解,他选择用自己“渐冻”的生命,温暖了整个春天。
张伯礼校长,已经72岁的他,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在2003年非典时期,担任中医药治疗非典总指挥。而2020年,他仍然奋战在一线。疫情稳定时,就算多地援鄂医疗队已经撤离武汉,他毅然选择坚守,把“胆儿”留在武汉。他的坚守令人动容,他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责任与担当。
疫情期间,还有许许多多的抗疫英雄,而我们从未看到过他们的面孔,他们只留下一个个忙碌的背影,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看完这一节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抗疫英雄们为全国人民带来了胜利的曙光,他们无不展示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抗疫精神可歌可泣。作为一名学生,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心怀感激,弘扬这些英雄们大无畏的中国精神,而且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篇16: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今天看了《我和我的家乡》,每年都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我们。
作为一个平时几乎没有泪腺的人,我确为这部电影流了很多泪。
故事分为五个单元:北京市,贵州省,浙江省,陕西省,辽宁省。
葛大爷领衔的北京故事,表兄弟的骗医保,结合小品艺术表现形式,矛盾反复爆发,结合夸张爆笑的表演,却讲述了非城市居民的医疗困境,滑稽背后都是辛酸。但最后一路执法医疗人员的温情带来了转机,顺势点出了农村医保的普及。
最后有一幕我们很喜欢,两个人对立,城乡分立,风穿林而过,就暗和主角唱的“《林海雪原》”。
黄渤领衔的贵州故事,自制UFO的一场闹剧。但闹剧的背后却是振兴旅游的良方,一时进退两难。
当时看电影的时候,黄渤一出来就想到了“手工耿”,后来确实是他的原型。朴实而有无限的创造力,平平无奇的小发明家,真是“高手在民间”。
整个闹剧背后与边缘村庄旅游振兴矛盾才是社会阵痛。夸张表现手法背后现实中却不一定有好结果。
范伟的浙江千岛湖望溪村的故事,我是最喜欢的。范伟饰演的一位老年痴呆症教授,在旧时学生的帮助下还原老教室来上“最后一课”。就是当年身为十年支教老师离职前的最后一课。在成年成人的学生模拟当年风雨,在顽皮学生戳破谎言时,重现当年为颜料雨中跌倒的场景,同时对比今天的发展成果。
最动人的场景就是最后老教师巧遇当年那个缺颜料的少年,背景里的学校正是当年那幅草图,如今五彩缤纷极尽梦幻,当年那个亮眼睛的少年,如今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的建成了梦想的学校,回来建设家乡。
邓超,闫妮的陕西单元里,是治沙的故事。是那些年一开窗,风沙恶的童年影响。邓超又是他的经典角色形式,看似一事无成,吊儿郎当,苹果治沙光赔不赚。却是在年复一年的努力,无数财力治沙种树,一代一代终于种出甜口的苹果。
一个镜头是当年的“高妈妈”,即当年的乡村教师,被葬在高高的山岗上的一个树下,那里能看见整个村镇,正对着乡村小学,一直一直看着,一直一直看着黄沙不再满天,一直一直看着从土窑到砖房。
另一个是小学生演讲台下坐着的满身功勋章的治沙前辈。让我想起当年“蚂蚁森林”的宣传片,一队人扛着工具越过沙丘。一回首,全民植树真的成为可能,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我们总能做到。
最后是沈腾,马丽的辽宁单元。沈腾饰演的艺术家放弃了俄罗斯进修机会来回到家乡当乡村书记,用稻田画来拉动地方经济。一如既往的搞笑和笑中带泪。虽然最后的表演有喊口号之感,但沈腾,马丽就是最佳拍档。
很感人的最后一段长镜头,沈腾的角色在墙上图画,墙下也同步暗和墙上的人情风景。
看完有好几点感想:
首先,就是这部电影里几乎我能认出来的所有品牌都是我们国产的。
然后,就是这五个单元都是老带新,五位喜剧大师各带新人。
还有,就是这五位不亏是有江湖地位和票房号召力的喜剧大师,无论是故事还是精神内核还是表演都无可指摘。
最后
,就是这最动人的传承和改变,我们这些年改变了这些多。我们上一代人做了那么多,那么艰苦的条件,茫茫岁月里无声亦无尘。但为后人铺好了路,架好了桥。墓地里的先驱,碑上的故人会很高兴,身后的中国这样好。
篇17:《最美逆行者》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2020年的春节真是令人难忘,没有聚餐,没有旅行,没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吹响了集结号,打响了抗击新冠病毒的攻坚战。
报告,这里是中国疾控中心战场。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了高特异性CPR检测试剂,这堪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在几小时内能辨别出新冠病毒的真面目。如今,他们争分夺秒地操纵着显微镜、精密分析仪,紧急分离病毒,筛选种子毒株,研发着能打败新冠病毒的“疫苗”。有了疫苗,就能筑起抵挡病毒入侵地一道坚固的城墙!
报告,这里是医院战场。所谓攻防兼备,病毒则溃。勇敢而专业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穿上了厚厚的防疫盔甲,日夜坚守岗位,冒着被病毒大军攻击的危险,用精湛地医术精心诊断、治疗和照顾着被敌军袭击的“伤员”们。他们作出巨大的贡献,为我们负重前行,免受新冠病毒带来的病痛。
报告,这里是公共卫生战场。所谓釜底抽薪,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清洁人员们每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酒精、消毒水消毒清洁公共场所,削弱病毒进攻势力,将病毒逐一歼灭。医药工厂里,工人们连夜赶制缓解病毒的药物和防护口罩,为前线部队准备充足的“防护品”和“火药”。
报告,这里是家庭战场。举国上下,上演了一场空城计,所谓虚者虚之,奇而复奇。我也是家庭战场的抗击疫情小战士呢!我乖乖待在家里写作业,勤锻炼身体,还时刻通过新闻媒体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我是宣传小能手,提醒周围人尽量少出门,如果出门就戴上口罩,勤洗手,遵循疫情相关要求。我还是环保小能手,担任家庭垃圾分类小督察员,创造洁净的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
这个春节虽然有点冷清,期待去的地方都不去了了,期待见的人也暂时见不到了,但是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感受到了团结和爱的力量。我相信这场病毒防疫战很快会取得胜利的,中国,加油!
篇18:防近视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今天是世界爱眼日,是全世界宣传怎样爱护眼睛的日子。
要想不近视,就得按以下几方面做:
食物对保持好的视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食一些健脾养胃和补益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山药、胡萝卜、山芋、芋头、菠菜、小米、玉米等。也可多食用一些桑椹、黑豆、红枣、核桃仁等食品,能养心安神明目。补充锌和铬等元素也很重要,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等含锌量较高;牛肉、谷物、肉类、肝类等食物中含铬也较丰富。为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应适当控制甜食,经常吃碱性食品,如萝卜、胡萝卜、白菜、大葱、莴苣、黄瓜、豆芽菜等等。近视眼:要避免视力衰退,就得多吃鱼、五谷杂粮、柑桔类水果柑、桔、橙、柠檬与红色果实,这是防止近视眼的有效办法。但是要注意不得吃那些加重近视眼的食物,特别是精糖各种糖果、甜食、肉和全脂奶酪。
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书相距1尺33cm左右的距离,不要太近了,但也别太远了。
看书、看电视、看电脑时不要时间太长。一般看将近一小时后要闭上眼睛休息休息,如果能闭着眼睛让眼球转上几圈是最好的了。
看书、写字、打电脑一段时间后,除要让眼睛休息一下,还应该让眼多看看远处的景致,如远处的树,远处的云,最好的是看晚上的星星。以放轻紧张的眼睛肌肉。
在读书写字时光线一定要合适。过强或太弱的光线都会使眼睛在短时间内疲劳。在晚上,光源一定要使用颜色接近自然光的颜色,不要用颜色太重或频闪严重的光源。最好的光源是自然光的散射光,所以在白天读书写字时,最好不要使用人造光源。
不要在运动的物体上看书。长期这样做,你的眼一定是一个近视眼,再继续这样做,就会由低度近视变为高度近视。
当你的眼睛有疲劳的感觉时,不要急于做眼保健操,而应该闭上眼睛休息休息。每天的两次或三次眼保健操要在你的眼不疲惫的时候做。
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爱眼日!
篇19:《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2019年岁末,因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沉着应战,采取措施,开展抗击疫情行动。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某某总医院建立了强大的防控体系,立即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医疗梯队,科室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积极报名,“我工作年头长,有经验。”、“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一声声“报名”,一句句“我可以!”科室微信工作群中接起了长龙,成为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语言,也成为我们最铿锵有力的誓言。
有些同事退掉了春节回乡的火车票;有些同事取消了出行旅游的机票和酒店;有些家在远方的同事只匆匆与年迈的父母团聚了片刻就折返回京,实现了全科全员备岗,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倾注全部的力量。值班医护在病区内张贴各种宣教单,为住院患者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演练七步洗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快速手消液等。科室口罩储备告急,调集所有力量,护士某某的父亲远在山东老家,为科室医护人员采购口罩,并快速邮寄到科室。
面对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为大家。科室的某某医生,他的爱人是门诊部及医患关系办公室的熊怡南医生,两人的家乡是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在得知家乡疫情后,他们毅然退掉返乡机票,返京回岗值班坚守。熊怡南更是写下了请战书,请求支援家乡武汉。她在请战书中写道:“他们正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我又如何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置身事外?”,“大疫当前,我更愿意选择与昔日战友并肩作战,负重前行!”。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同样为人父母,同样为人子女,只因那一身白衣,一位父亲的选择不再只是孩子,一位母亲的承担更是为了大众。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总医院医护团队能做的就是团结一心,每个人尽自己所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感谢这支优秀团队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言行中彰显着最无畏的一面。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时艰!
篇20:我和我的家乡之北京好人观后感悟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哈尔滨是我挚爱的家乡,小时候的我在哈尔滨生活成长,那里的每一条街、每一个景都蕴含着它的故事和文化,也布满了我的足迹。长大后,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常年在外,但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惦记着那座城。
在仲夏之夜,漫步街头看华灯初上,聆听音乐的魅力;在冬季,去如梦如幻的冰雪大世界欣赏独具特色的冰雕风景。每每回想起这些画面,我脑海里关于家乡哈尔滨的一切仍记忆犹新。现在,我想把我的家乡故事说给你听。
说起我的家乡哈尔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冷!地处北纬45°,受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哈尔滨的天气虽四季分明,但冬季寒冷且漫长。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冰城”。
雪,是哈尔滨人的眷恋。冬天的早晨,一觉醒来拉开窗帘,窗外明晃晃的亮得刺眼,那准是又下雪了。一眼望去,屋顶、地面、树枝、窗沿儿上都被白色的“大毛毯”覆盖,大地一夜换新装。倏而,一只麻雀停落在枝头上,震颤下几片硕大的雪花,那一刻,你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高寒的自然环境不仅没有让哈尔滨人的生活变得沉寂,反而增添了这座城市的火热氛围。五光十色的冰雪大世界内,各式各样的冰雕作品,是哈尔滨人对冰与雪的所有想象。
除了赏冰灯、看冰雕,越冷越爱吃冰也成了哈尔滨人冬日里的乐趣。冬天的哈尔滨像个天然的大冰箱。冻梨、冻柿子、冻黄桃、冻草莓……明明新鲜的时候就很好吃的东西,哈尔滨人通通都能给冻上。小贩们卖这些吃食也很简单粗暴,因为天气冷,只要在地上铺好摊位,随便把这些冻果儿一股脑儿摊开,就可以营业了,反正化不了。要是遇上个卖冰激淋的,那五颜六色的包装在雪地上“绽放”,还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只有冰与雪的馈赠,九曲十折的母亲河松花江穿城而过,与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众多河流共同滋养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白山黑水间是“一国两朝”的发祥地,亦是关内人勇闯关东的归宿之所。
自清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关内百姓跋山涉水,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扎根、谋生。冬季的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是对人类意志的极大考验。但这些扎根在哈尔滨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敢闯敢创、艰苦创业的“闯关东精神”,“硬生生”地将荒原变为良田。关内外百姓在这片黑土地上融合发展,共同开发着生存的家园。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体现在哈尔滨的城市气质之中。
漫步在中央大街,身侧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应接不暇。若是在仲夏的夜晚亲临此地,或许你还能在步行街尽头的防洪纪念塔广场上,听一场著名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那一刻,触觉、听觉、视觉所产生的蒙太奇效果,让人不禁陶醉在这座浪漫的“音乐之都”中,品味着属于哈尔滨这座“东方小巴黎”的独有魅力。
与中央大街不同,老道外的建筑风格则另有特点。那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种建筑极具特色,它的立面为巴洛克风格,后院则是中式的四合院,两种全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华巴洛克”身上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与共生,透露着哈尔滨人的包容与坚守。
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合璧,看似粗犷、豪放的哈尔滨,其实早已把多元并序、友好包容的精神气质融进了城市的肌理中,重构着自己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张力。敞亮而直爽的哈尔滨人,也用自己独有的幽默和乐观,昭示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