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的历史优秀作文精品20篇

相信每一个朋友都听说过这句话:“拜倒在石榴群下.”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来源,据说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的。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党的历史优秀作文,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2779

作文

1000

凝固的历史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张照片,一张记录着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那繁华的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在上面,我看见了一座座倒塌的房屋、倾斜的站台、扭曲的铁路、断裂的天桥、满地的碎瓦……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坐在废墟里号啕大哭。原本繁华的上海火车南站在狂轰滥炸中变成一片废墟。我看着这张照片,悲愤不已:那些日本鬼子真是惨无人道,竟然去屠杀一个个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这时,我仿佛来到了那时的上海火车南站,来到了那时浓烟滚滚的上海火车南站……

那一天,在日本鬼子还没到来前,许多百姓就已经在准备逃跑了。那个小男孩一家也是如此。他们一家在候车室里焦急地等待着,好像一瞬间日本鬼子就会来轰炸。这时,火车来了。他们松了一口气,然后急急忙忙地上了火车。

突然,从远处传来“嗡嗡嗡”的声音。人们抬头一看,发现一架架战斗机正朝这里飞来。原来是日本鬼子来了!人们大叫道:“日本鬼子来啦!快跑呀!”顿时人们慌了。有的向火车飞奔而去,希望能搭上火车去安全地带;有的到处乱窜,希望不被日本鬼子发现;有的就站在原地不动,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尖叫声、哭喊声响彻火车站。一枚炸弹落了下来,落在天桥上。“轰”的一声,天桥骤然塌下,天空中浓烟滚滚。紧接着,一枚又一枚炸弹相继落下,落在房屋上、火车上、站台上。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火车站就被夷为平地。那个小男孩的父母为了保护他,把他推到了铁轨上,自己却被压在重重的石砖下。

几个小时后,日本鬼子满意离去。被他们轰炸过后的火车站,一片狼藉。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突然,一个孩子那绝望的哭声打破了沉寂的站台。是那对夫妇的孩子!那个孩子惊恐地看着这一切,似乎在想:我的爸爸妈妈呢?这里怎么这么安静呀?地上怎么躺着这么多的人呀?他们怎么了?……这个孩子继续哭泣,在废墟中显得格外凄凉。这时,一位中国记者来到这里,拍下了这一幕,并把那个小孩救了下来。

现在,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热爱和平!

人类同胞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隋唐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99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隋唐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欢迎查看。

一、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骠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骠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

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他叫王伯当。王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二、房谋杜断

朕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具体事务由尚书左右丞负责,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房玄龄通晓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劳,惟恐有一点差错。他运用律法宽厚公平。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士人,不遗余力,甚至尚书省的制度架构,都是二人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贤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公元630年3月,杜如晦病重,太宗派太子前去问候,随后又亲自去探病。19日,杜如晦去世。太宗每次得到好东西,总是会想起杜如晦,派人赐给他的家人。

过了很久,说起杜如晦,总是忍不住流泪。太宗对房玄龄说:“你与如晦一起辅佐我,如今只能看到你,看不到如晦了。”公元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征召他去玉华宫,让他坐着轿子入殿,到皇帝御座旁再下来。君臣二人见了面,相对流泪。太宗将他留在宫中疗养,听说他病情略有好转,则喜形于色;听说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上表,劝太宗停止征讨高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公公病得那么重,还在为国事操心。”于是,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分别,悲伤得不能自已。

7月24日,房玄龄因病去世。唐太宗的“房谋杜断”用人搭配体系是非常高明的。用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多少,而且还在于人才的合理搭配。在一个人才众多的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有最佳的群体结构。“全才”是极少有的,“偏才”是绝大多数,但“偏才”组合得好,就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

三、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四、桃李满天下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五、当局者迷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 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 不料,右丞相张说(yue)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 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 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 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 子应该改换一下。

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 观点。 《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 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纂、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 竟哪个好?” 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纂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 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 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 , 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 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六、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七、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今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说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研究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辕北辙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南辕北辙:选对方向,梦想就实现了一半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释义】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历史典故】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魏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魏王,劝阻伐赵。

魏王见他如此匆忙,很奇怪,就问他:“你有什么急事吗?难道出了什么大事?”季梁没有从正面回答魏王,他严肃地说道:“大王,我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怪人,他做的怪事我从未听说过,特来禀报大王,请求大王指教。”

魏王听了很好奇,就催促季梁快点说。季梁很严肃地说:“我在外出办事的路上,看见一个人在急急地往北走。我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到楚国去。可楚国在南边啊。我见他走的方向不对,便对他说:‘到楚国应往南走,你怎么往北去呢?’他却回答说:‘那不要紧,我的马是上等的马。有这样的好马,还担心到不了楚国吗?’听了他的回答,我不理解,又告诉他:‘即使你的马是上等的马,走得快,可你所走的路却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那是枉费力气呀!’那人听了我的话,仍不觉悟,反而还对我说:‘我的马好,路费也多。如此的好条件,还发愁到不了楚国吗?’我见他如此糊涂,感到惊讶,也很气愤,就对他大声喊道:‘你的费用多也不管用,这条路并不通向楚国!’那人又指着给他驾车的人,有点故意炫耀地又对我说:‘您看看,我的这个驾车人也是一等的驭手啊,所以呀,我根本不用发愁到不了楚国。’说完这话,他高声命令那驭手扬鞭催马,仍然朝北边方向奔驰而去。”

魏王听罢这个故事,不禁笑道:“这个赶路人也太糊涂了!世上哪有这么愚蠢的人,他该朝南走才是楚国的方向啊!”季梁听了这话,知道魏王还没有明白他讲这件事的目的。于是他严肃而又恳切地说:“大王说得对。那个赶路人方向错了,他的马越好,路费越多,驾车人技术越高,他离楚国就越远。大王您认为是这样吧?现在,您想成为霸主,取信于天下,可您想依赖国家大,兵强马壮,去攻占别国来扩充领土,以此提高威望。我以为,您越是这样做,离您想成就大业的实际愿望就越远!这就像那个赶路人啊。我说得若不对,请大王恕罪。”魏王听了,连连点头,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成长心语】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用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旨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我们为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对了方向,你的梦想也就实现了一半。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高山之颠,遥望那美丽动人的天池,欣赏那犹如仙境的喀纳斯,还有那牛羊成群的伊犁大草原,虽然我是在前年来的新疆,但是在我的脑子里还有着深刻的印象。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许多的叔叔阿姨们来到了神谜的天池,哇,天池真美啊!这是我来到天池想说的第一句话,那郁郁葱葱的森林和那清澈见底的湖水吸引了我的眼球。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海拔2194米的山上有着长约4.85公里,东西宽约3.35公里,面积约9.82平方公里,周长约为13.1公里的湖泊。在天池我领略到了什么是美。

还没让我从对天池的美景的感叹中醒过来时,我们一行人又去了另一个人间仙境——喀纳斯,据说那儿有湖怪,我在路上一直想着,湖怪到底长的什么样子或者根本没有这传说中的湖怪,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概是凌晨1点吧。虽然人已经很疲倦了,但是我还是睡不着,特别兴奋,第二天,我们坐着公车来到了喀纳斯湖,我的脑子很乱,胡思乱想着,希望着湖怪能出现但是我又希望它不要出现。因为我害怕。那儿水很清,很凉。而且景色十分的秀丽。到现在我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那儿的美景,更是让我永生不能忘记。

接着我们来到了伊犁大草原,伊犁草原是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绿色的草原、蓝色的河流、白色的冰川、雄伟的天山,刚直不阿的青松,着成了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黄昏,看着那让人垂怜的美景,引起我无穷的遐想。

你说新疆美不美?真是人间仙境啊!还不赶快行动,来新疆吧!这儿有美景,能让人流连忘返。快来吧!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快来感受一下新疆的美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我到过许多地方,我最喜欢的还是美丽的新疆。难以用很好的言语来表达新疆给予我的美的感受。坐上了开往大西北的火车、从没有过这样长的旅程,单程就5000多公里,望着火车窗外的景色,由温婉的江南,秀丽的江北一直向西,逐渐的来到了母亲黄河边上,看到了同条河水上一边清澈一边浑浊的流水,泾渭分明的成语至此才算明白了出处。

我们一行进入新疆一下子就融进新疆那让人神往已久的异域风情中,欣赏到维族姑娘的美丽和维族小伙的幽默。美食街维族清真食物更使人乐不思蜀,羊肉串、烤羊排、烤包子、手抓饭、拌面,特别是羊肉串中两粒羊油在炭火中发出滋滋的响声,散发出的香气……漫步在二道桥的街区上,琳琅满目的英吉沙小刀、冬不拉琴、围巾等包围了我们,鲜美的哈密瓜、葡萄、酸奶引得人食欲大振……新疆的景更美、更迷人:我在高山之颠,遥望那美丽动人的天池,欣赏那犹如仙境的喀纳斯,还有那牛羊成群的伊犁大草原。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神谜的天池。天池真美啊!那郁郁葱葱的森林和那清澈见底的湖水吸引了我的眼球。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海拔2194米的山上有着长约4。85公里,东西宽约3。35公里,面积约9。82平方公里,周长约为13。1公里的湖泊。在天池我领略到了什么是美。还没让我从对天池的美景的感叹中醒过来时又去了另一个人间仙境——喀纳斯。喀纳斯可谓是人间天堂,梦中仙境。迎面而来的是两边灿烂金色热情红火的高山松林与白桦树林的拥抱,雪山上皑皑白雪闪耀着人的眼睛,傍着车窗晃过的蓝天白云,神仙湾那飘逸的薄雾让我们惊呼而起,仿佛神仙真的已经降临我们身旁,这瞬间万变的美景岂是画家能记录的了?只有我手中的摄像机能把此美妙的景物记下,几秒钟的时间就拍到了十几张不同的美景,我的白雾,我的神仙湾,哈哈,真的是摄影家的天堂……接着我们来到了伊犁大草原,伊犁草原是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绿色的草原、蓝色的河流、白色的冰川、雄伟的天山,刚直不阿的青松,着成了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黄昏,看着那让人垂怜的美景,引起我无穷的遐想。

你说新疆美不美?真是人间仙境啊!还不赶快行动,来新疆吧!这儿有美景,能让人流连忘返。快来吧!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快来感受一下新疆的美景吧!我爱美丽的新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千年,历史被每一代人记录,绵绵千载,每代人都在创作一段多彩的历史。时至今朝,翻开历史的记录薄,感受历史的万般变化,也不由得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惊叹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佩服项羽的勇气及武功,羡慕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才智,更喜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

张良,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史称汉初三杰之一,秦末汉初谋士。

记得在《圮上敬履》这一课中学过关于张良的故事,当时很佩服张良的诚信和忍耐力,尊敬老人,觉得他是个真正的人才,但并没对他了解过多,而当在电视中偶然遇到一个关于秦汉的故事时,才让我真正佩服与喜欢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秦灭韩后,身为大韩三朝宰相的他,为光复韩国也为贫民百姓消灭一个暴君,在泊浪沙阻击秦始皇,但并没成功,后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因他隐忍的性格,遵守诺言,尊敬老人诚实守信而得到黄石公赠于的《太公兵法》。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提出很多战略,而且把韩信的征战之勇推荐给刘邦,为刘邦出了不少力,虽然没有韩信的征战之勇,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打败了项羽,终为刘邦赢得了天下,为天下寻求了一个明君,汉朝建立后封他为留侯,不久后归隐田园,刘邦称他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个典故也开始被人们广为传颂。

从“最喜欢”的那片天空,摘下一颗历史的星,认真观察他身上的光辉,阅读他的事迹,学习他闪闪发光的精神,将他刻在内心世界的一角。

喜欢他坚韧的性格,喜欢他恪守诺言的人品,喜欢他的善良与智慧,古人不远,张良就活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将记住淮阴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寒风凛冽袭来,冰泉潺潺流过。百战沙场的他衣锦还乡,只为报那经年的数日恩惠。

萧瑟的秋风掀起百树枯叶凄然落下,树梢上的乌鸦哀婉的唱着这时代的挽歌。全天下被秦国暴戾统治,人们也在这暗无天日的时代里苟且偷生。刹时间,乡村的冷寂被一声狗吠所打破,远处空见一衣衫褴褛之人缓步走来,谁也没有想到他日后竟如此显赫。

田野里的枯草被风吹的沙沙作响,远处的脚步声也清晰起来。他与许多人一样,因为家贫的缘故,只能靠乞讨为生。

起初,他到南昌亭长那里乞食。但不过几天,亭长之妻就对他感到厌恶。是值正午时分衣衫褴褛的他又来于此乞食,可亭长一家早已将饭吃完。随着一声震响,他破门而出,伴着一身的怒意。

落叶悄然飘下,潺潺流过的溪水里不时跃出几条小鱼。他饥肠辘辘静静的垂钓于溪流之上,轻细的垂线久久没有震动,而他也只能面带饥色苦苦等待。有一浣衣老妇发现了他的窘境,于是十几天里一直带饭食给他吃。他感激涕零,深深跪倒在老妇身前,真诚地说:“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老妇却满脸怒色,抚胸叹气答道:“你身为大丈夫却不能依靠自己生活,我是为你感到哀痛才给你饭食,又怎么需要你报答呢?”说完,老妇便收拾漂衣工具。在落日的余晖中,转身离去。

但这件事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了他心里,有一种信念在发芽、开花。“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有所作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时光的车轮不断地碾过满是战火的土地,曾经的他也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变。他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破秦军、伐项羽、取天下。背水一战,为天下赞叹。不久,汉朝建立,皇帝封他为淮阴侯。荣归故里的他,赐千金给当初的老妇。感恩老妇雪中送炭的饭食,更感激她的一番话惊醒了他这个梦中人,从此改头换面,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纵使人情淡漠,却总有一种感动存在人心间;纵使世态炎凉,却总有一种信念让人发奋图强。因为脸上不只有冷漠还有笑颜,因为人间不只有坚冰还有火焰。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回馈,感恩也是一种品德。

寒风凛冽袭来,冰泉潺潺流过。历史终将记住淮阴侯,不仅因其赫赫战功。更因其那颗懂得感恩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个与羊相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羊,古往今来都有描述,下面是十个与羊相关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一、爱羊

典出:《论语·八佾》

原文: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二、苏武牧羊

典出:《汉书》

原文: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三、蹴蔬羊

典出:《笑林》

原文: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

四、叱石为羊

典出:《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黄初平》

原文: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见,但見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五、羵[fén]羊

典出:《国语·魯语下》

原文: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魎,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六、歧路亡羊

典出:《列子》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七、羔羊

典出:《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羔羊》

原文:羔羊之皮,素丝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八、葛由骑羊

典出:《列仙傳》

原文: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遣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无极,隨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九、穀亦亡羊

典出:《庄子》卷四上《外篇·骈拇》

原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十、虎皮羊

典出:《法言义疏》卷四《吾子》

原文: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

“敢问质。”

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学对历史的重要性450字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中,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个句子——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历史为文学而生之,但文学非历史而生之,在我们这56个民族里,哪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民族的历史,哪个祖国没有这个时代的缩影?曾几何时,人类会想到文学和历史是息息相关的?难道这不值我们去深思领悟吗?

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个伟绩将会记录在历史的手册里,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将会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载人飞船的……这些丰功业绩都是因为——文学。

因为有了文学,人们才有了形象的表达和丰富的诠释;因为有了文学,才会给世界添上这这神州大地“福满人间”,因为文学,人类才会倾听到远处成功在彼岸对他发出的真正呼唤!

亲近文学,热爱文学,不仅增长人的文明意识、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文学是我们祖国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的见证……因为文学,才会给从前悠久的历史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是文学给予历史的信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不可改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正在看历史书。突然,“啪”的一声,我两眼前方漆黑一片……

我醒来后,只见头上有块木板,用手一推,“吱”一声木板被移开了,我出来了,没想到一头撞上了一个戴王冠的人。一看,这不是周平王吗!我穿越了?周平王一见我,吓了一大跳,大声说道:“小神仙,你是来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犬戎杀了周幽王,我是来报仇的。”周平王听了,竟:“呜呜……”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太好了!”我不由偷笑起来。就我这样的,还能被当成神仙,太不可思议了。

周平王给我一万精兵,让我打败犬戎。我沉思良久,让士兵做了好多稻草人,在天黑的时候放在犬戎营外。犬戎见了,以为是大兵临城,于是“咚咚!"的战鼓响了起来,然后下起了“箭雨”,箭“啪!啪!”打在稻草人上,同时隐藏在后面的士兵开始哀号“啊”“哎呦”,不一会儿,他们的箭就射没了。我立刻让士兵万箭齐发,“嗖!嗖!嗖!”回赠给犬戎一阵“箭雨”。最后,出兵对战,我方战马“咴咴”直叫,士兵“哇呀呀!杀!”叫喊声、马蹄声、脚步声,混在一起。犬戎虽死伤一半,还是“拔刀相战”,只见两团漆黑的人群打成一片,突然被寒光闪闪的刀照亮了。不少人倒下“哎呀、哇哇!”声遍地都是,但很快又被人群淹没。犬戎全员阵亡了。

后来,我又替周平王完成了统一大业。

一天,我正在休息,背后,突然有一个人蹿了出来,说道:“历史,是不可改的!”说完,对我扔出了无数个飞刀……

我惊醒过来,连忙一看,历史书,还好,历史没有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曾经的历史风云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推荐新年伊始天气突然恶劣,周遭人等都一一感冒,无人幸免,心中刚存有一丝逃脱的侥幸,却不料在今晨突觉到一阵头痛,胸闷,嗓子疼。回想起昨晚冒着风去吃超市,很可能在那会儿已经受凉了。冲了一包中草药剂,喝下,却也只是缓和了稍许,并不能根除感冒的种种症状。

昨晚,偶然看了一部当年香港媒体用卫星拍摄的纪录片,十八年前,那起震惊中外的事件中,有那么多年轻的热血沸腾的身影。望着一张张在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天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脸,看到单纯的他们肩并肩坐在一起,歌唱,呼喊,一厢情愿的绝食,游行,抗争,他们因不食不寐而显得格外苍白圣洁的脸,他们瘦弱却试图徒臂阻挡滚滚车轮的身体,我热烈盈眶。因为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懦弱、麻木、冷血、市侩、功利……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不问明天和丧失理想的一代。历史证明,很快,在血污被专政与暴力清洗之后,时代跨入了九零年代。也就是从这个年份开始,一夜之间,神州上下开始了全民娱乐,开始了醉生梦死,开始了不问政治,一切向钱看的滚滚浪潮。今天,还会有多少人记得历史上的那个夏天,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争取这个国家可能会有的民主和自由做出过这样的牺牲。

那些曾经的历史风云,情场覆雨,何尝不过只是一座梦之浮桥,令人在梦与醒之间滋生无尽的感慨与一声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正当吴楚、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公元前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

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并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因此,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今山东邹城东南)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教的学生,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

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比如关于“正名”的观点,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孔丘五十岁那一年,正碰上阳虎叛乱。

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

公元前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陪定公一起去夹谷(今山东莱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卫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惊吓,饿了三天肚子,到第四天上,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礼》、《乐》,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编纂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四年)的我国历史上共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开始,到公元前年结束。也就是说,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一段难忘的历史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犹如恶魔,它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突然遭到了日本战机的袭击。

阿毛一家从北京旅游回来,中途坐着火车来到上海火车南站,火车上人多如海,阿毛一家都快被挤成夹心饼干了。

阿毛一家从车厢里走了出来,爸爸提着行李箱,妈妈抱着阿毛。突然一声巨大的响声,把全部的人都吓了一跳。原来是成群结队的鬼子战机正从向人们袭来。他们朝人多的地方投下了一枚枚炸弹,炸弹像一阵“炸弹雨”一样狠狠地砸向人们,顿时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

飞机很快的又飞走了,这时火车南站一团乱麻,人们死的死、伤的伤,有的抱着没了生命的亲人嚎啕大哭,有的断了手断了脚而惨叫。天桥断了倒了,周围的房子有的斜了,有的裂了,有的倒了,有的屋顶被掀了还有的房子顷刻间成了平地。

爸爸护着阿毛,妈妈也护着阿毛。突然一枚炸弹向他们一家三口飞了过来,爸爸妈妈使劲把阿毛一推,爸爸妈妈“走了”。阿毛穿着破烂的衣裳,坐在冰冷的铁轨上,身上全是被打伤的血痕,嘴里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我想你们了。呜——呜——”。可是没人回应他了,他的眼神无比惊慌和忧伤。顿时原本祥和安乐的火车站献血满地,汇成河流。

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将记住教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欧洲,绅士与鲜花布满街头,可上世纪的今天,战士与鲜血布满全球,历史教训至今只隔了一条溪流……

1889年4月20日,一个恶魔诞生了,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随着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的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整个欧洲都弥漫着杀气,道路上有数之不尽的巡游队伍。慕尼黑的街道上,一大群火热的民众喊着口号,要求参战!在这人群之中,希特勒——一只凶狠的恶狼,正在咆哮,他的眼里,全是野心与对战争的渴望。

战争、杀欲、屠戮开始了,鲜血染红了整个欧洲。利益,军功,贪婪的恶魔吞噬着仅剩的正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欧洲经济大幅下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到处的演说,到处的政变,世界的平衡与正义的光芒在颤抖。

时代的混乱促进了恶魔的成长,给了他们极大的生存空间。希特勒这个超级演说家趁着德国政局的混乱,利用德国人民因战败与《凡尔赛和约》带来的渴望复仇的怒火,一举登上了纳粹元首的宝座。《凡尔赛和约》带来的“假春天”到此结束。

战争的恶魔希特勒用他贪婪的手与狂热的野心启动了战争的机器,战争的绞肉机将生灵无情摧毁,恶魔的世界,到来了!

战争的炮火再一次把世界变为灰色,死亡的气息遍布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百万俘虏被送进集中营。成堆的尸体,成千上万妻儿的绝望之声,炮弹在地上造成的深坑,将正义撕成了碎片。利益、生存、杀戮的恶臭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为了利益对他国的压榨、为了利益对他国发动侵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人们开始团结,国与国之间开始联手,与法西斯恶魔来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战士流尽了热血,刺刀上的鲜血难以停止流淌,最后,苏联的国旗终于插上了德国的国会大厦,可是……

战争的硝烟使世界已经面目全非了,柏林街头一片惨淡,多少幸福的家庭就比支离破碎。几千万士兵的尸体、几百万妇女的眼泪和那已经凝固的鲜血警告着我们,警告着生灵。放下利益吧,你将多一个朋友,放下对权利的渴望吧,你将获得一片蓝天,放下仇恨吧,自由的女神在天边眨眼!

人类的两次世界大战如同一只洪钟,敲响了自由的轰隆,战火中的血泪滴入了生命的河流,让自由与和平的河流永驻人间吧,和平的阳光在照耀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将记住李煜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南唐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它既没有秦朝辽阔的疆域,也没有唐朝时万邦来朝的盛况,更没有康乾时期的繁华。这个国家被历史教科书所遗忘,但因为一个人,它的名字又为世人所知,这个人就是后主——李煜

经过李昇,李璟,南唐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国家传到了李煜手中。可那时的李煜是个外不知国患,内不知民忧的风流才子。所作之词,也大多是些描写声色犬马生活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虽有浓重的脂粉之气,回荡于字里行间,但并不影响这首词的品质。

后主继位后,立了‘周娥皇’为皇后。李煜精通六艺,恰这大周后也是‘素手慧心雅丹青,奕局精巧落子名,云鬓菊香秦筝语,锦绣秋色才女情’。李煜曾在《一斛珠》中用‘沈檀轻注’四字,将大周后未施浓艳脂粉,却清丽自然之美生动呈现。二人是夫妻,却也是知己。曾一起补充《霓裳羽衣曲》残卷,互相赠送动人的诗词。大周后患病,随风飘逝,后主伤痛欲绝。在后宫佳丽无数帝王之家,试问又能有几人能如李煜一般。

大周后香消玉殒后,她的妹妹被册为皇后,但安定的日子没有多久,很快,宋军接连攻陷南唐城池。直到兵临城下,李煜亲自率众投降,和小周后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活。这既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他文学作品的转折点。

如果说李煜描写他风花雪月生活的诗词是绮丽奢华,那这段为人篱下时期的作品当为绝唱。无论是《相见欢》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长恨;还是《破阵子》中的幽寂凄凉、天生人间;又或是《乌夜啼》中往事成空、恍若一梦,终究还是剪不断,理还乱。满腔的离愁别绪、黍离之悲无法排解,终于促成了《虞美人》。四十二岁的李煜感伤故国却被误以为缺望怨恨,赵光义命其饮下御酒,结束了李煜大起大落的一生。

他身为国主,宝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泪痕。他是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用他的自由换了南唐人民免受战乱;用他的忍耐,为小周后撑起一片小天地;用他的双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煜拥有完美的爱情,天上人间般的的经历,以及绝世的才华,造就了这一首又一首的绝唱,他当为历史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铭记历史,圆我中华梦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东方有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有一条孕育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巨龙,它的名字就叫做——中国!曾经的它在天地之间自由驰骋,生机勃勃,可是有一天她却沉睡了起来,于是有一群人趁着巨龙沉睡之际,对巨龙进行残暴地侵略蹂躏,就在奄奄一息之际,它苏醒了,经过多年的奋力抗击,如今它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正在慢慢地腾空翱翔。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却永远无法抹去日军侵华战争时留下的满目疮痍的伤痛。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圆我中华梦!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向中国发动战争,短短4个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百姓们失去了他们可爱的家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让我们的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中。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这次事件中我中华之同胞被屠杀,活埋的人不计其数,可谓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洗劫,据调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图书馆。

……

侵略者的贪婪永远不能满足,罪恶滔天。大扫荡,“三光政策”,发动病毒毒气战争等等对我们中华大地造成了惨重的代价。

历史是痛苦的,历史是沉重的,回顾历史,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场面,仿佛又听到了哭天抢地的悲号声,仿佛又看到了满目的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画面,仿佛又看到了列强把刺刀,枪口对准婴孩的残暴面目,我仿佛又……我无法再去回顾,再去想象了,泪水早已满脸奔流了,心潮早已汹涌澎湃了,我已无法控制住自己此时的心情,我想要大声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巨龙,一起腾空而出,守卫着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繁荣昌盛!

回顾历史,有太多的辛酸,有太多的屈辱,我们无法一一叙说,那段巨龙沉睡列强瓜分侵略的历史的点点滴滴都是应当被铭记的,只有铭记这段由鲜血泪水凝聚的历史,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为中华之兴盛而奋不顾身。

有人说,要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等等,但是,我想说的是,历史不能忘记,忘记历史等于忘记过去的痛,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有和平年代的处理方式。我们唯有铭记历史,让这段悲痛的历史化作我们的动力,才能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这条巨龙驰骋遨游,为世界和平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将记住那面红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萧瑟秋风今又是,只是换了人间。数过六十八圈岁月的年轮,那一天,死寂了多年的紫禁城又重新沸腾起来,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欢呼中缓缓升起。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中国由此诞生。

风雨兼程,涅槃重生

忆往昔牛马之辱,难忘再造之恩。那一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像是一团火在空中飘扬。那时的人们,仿佛能看到那些在硝烟滚滚的阵地上舍生忘死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的身影,在重重包围中慷慨赴死的身影。历史记住这面浸满热血的五星红旗,它为中国送来曙光,给人民送来希望。在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将记住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民主独立的新中国。

砥砺前行,大国崛起

念昔载贫寒之困,难忘重塑之恩。十年动乱,至使民生凋敝,人民食不果腹。那一年,五星红旗再一次升起,如破晓之光,拨云见日,给人民带来希望。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历史将记住黄沙漫天的戈壁滩中发出的巨响,那片美丽的蘑菇云,承载了多少奉献者的心血,死寂冷清的实验室里,一张张图稿凝聚了多少实干者的意念,寥廓天宇中传响的东方红乐曲是多少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坚守。历史更不会忘记,一位老人为中国展开了怎样辉煌的蓝图,它将永远记住,大国崛起之路上,有多少荆棘与坎坷。

不忘初心,责任担当

怀过往致富之艰,难忘扶持之恩。三十九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进入全新阶段。五星红旗飘扬在每个人心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以亘古未有的责任担当,肩负起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如一盏明灯,为无数有志之士指名了前景。地区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缕春风,为边远地区创造了发展的良机。精准扶贫的国策如一汪清泉使共同富裕不再是梦想。历史不会忘记,穿梭于崇山峻岭,奔忙于长城内外的支边志愿者的蜡炬精神。不会忘记在办公室里斟酌探讨的细语,不会忘记在民族富强道路上的每一步脚印。

路漫漫其修远兮,那面红旗始终上下而求索。纵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时间不会风华历史的记忆。历史的册页上将始终镌刻着那面在天安门前飘扬的五星红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黔驴技穷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唐代)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释义】黔:地名,今天的贵州省;技:技能,本领;穷:尽,用完。贵州的驴子用尽了所有的本事。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历史典故

相传,古时候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之人从外地买了一头毛驴,用船运到了贵州。贵州多为崎岖山地,此人一时也想不出毛驴能派上什么用场,所以就把它放在山脚下。贵州山中有老虎出没,老虎从来没见过毛驴,一天,它发现了这头毛驴,还以为毛驴是神,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所以不敢贸然靠近它。

老虎远远地躲在树林里,偷偷地观察毛驴的一举一动。过了一段时间,老虎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朝毛驴的方向挪动了几步,想弄清楚这个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一点一点地靠近毛驴,可还没等老虎看清,毛驴突然大叫起来,声音大得响彻了山谷,回音不绝。毛驴的叫声着实把老虎吓了一大跳,以为它要来吃自己了,吓得急忙逃得远远的。

又过了几天,老虎仍不死心,又转来转去慢慢地靠近毛驴,反复地观察毛驴,再也没有发现这只驴子有什么特殊的动静,也没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好像它只会偶尔响亮地叫上几声罢了。

再后来,日子久了,老虎对毛驴的叫声也习惯了,觉得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渐渐地就敢靠近毛驴了。于是,老虎向毛驴靠得更近些,在它面前转来转去,结果还是相安无事。后来,老虎靠毛驴更近了,甚至碰撞毛驴的身子,故意冒犯它,毛驴也只是一味躲闪。

有一次,老虎试着用爪子抓了毛驴一下,毛驴终于被惹怒了,就用蹄子猛踢了老虎一脚。老虎一点也不觉得疼,于是便很高兴地想:“原来这个怪物不过如此,只有这么一点本事啊!并不可怕嘛!”于是,老虎便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咬断了毛驴的喉咙,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成长心语】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貌似强大,样子很可怕,其实只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那些咋咋呼呼的人,往往并非是真正的强者,他们因为内心极度不安全,而被迫采用这样的方式,试图掩盖自己的弱点。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真相总会被揭穿的。

外强中干,是一种最不可靠的本领,与其假装强大去吓唬别人,不如真正地做一个强者。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胆怯的,因为只要尽力了,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明成祖迁都北京

全文共 16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朱棣在南京做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军事与政治根据地北平。当年,他就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工作。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退守到关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他们一直想打回北京,复辟元朝。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

明成祖在北京镇守过二十多年,既熟悉那里的一切,又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深厚的感情,建都北京,自然更能巩固他的统治。

早在永乐元年以后,明成祖就多次命令将江苏、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迁到北京;又在昌平营建他的陵墓。

公元1416年,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任命泰宁侯陈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队。建城所需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百年以上的珍贵木材,是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采伐,经过千山万水运送到北京的;城砖与墙砖,则在山东日夜烧制;宫内铺地的“金砖”(大方砖),则烧制于苏州。

营建北京,主要是建设宫城(紫禁城)和皇城(包括祭坛和官署)。明代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宫大内的旧址,但略向南移,南北方向上则扩大了许多,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周围城墙高十多米,在东西南北的正中分别有东华、西华、午、神武四座城门。午门南面是皇城的南门,称承天门,就是今天的******。皇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紫禁城中的宫殿分前后朝。前朝(外朝)有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后朝有乾清宫、交泰殿、保宁宫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布局非常严整。

营建北京的工程中,明成祖重用了一个能工巧匠蒯(kuǎi)祥。蒯祥是苏州人,出身于木工世家。他父亲主持过南京城宫殿木工活的制作。蒯祥也学得一手好手艺,建房造屋,估计尺寸,量度长短,布置间架结构,与设计不差分毫。他还精通泥、石、漆、竹等手艺。据说,他能够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两条龙。画成后,两条龙龙身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蒯祥隶属于工部管辖。紫禁城开始修建后,他被明成祖召到北京,担任“营缮所丞”(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紫禁城的布局,多出于他的巧妙设计。他还常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据说,有一次,一个木工锯皇极殿宫门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这个工匠立即面临杀身之祸,吓得没了主意。蒯祥来看后,端详了一会,说:“没有关系,可以补救。”他让闯了祸的木工将木料的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那木工却不敢下手。蒯祥便接过锯来就锯。锯完,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用活动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

还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又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蒯祥因此被人称为“蒯鲁班”。他后来做到工部尚书(负责建筑、制作的最高长官)。直到明天顺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所有营缮、建筑,都还由他负责。

经过多年的修建,北京宫城与皇城终于基本建成。明成祖于公元1420年,正式将京城迁往北京。原京城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副都。

明成祖在北京,还让他的大臣姚广孝为他建造了两口青铜巨钟。人们推测,这是因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屠杀过的人太多,心里恐惧,而希望建造这样两座充满法力的大钟,来保佑他的心灵的平安。这两座大钟,现在还剩一口,重四百多公斤,高七米,外径三米三,上面铸满二十多万字的经文,成了北京的传世珍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它背负的是中华民族七十年前的热血与屈辱,在今天,终于汇入二十一世纪的洪流。

历史,是璀璨星空中最闪耀的一颗明星,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灾难与痛苦,今天,它将荣誉与光辉同在,照亮整个亚洲大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是世界抗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世界的伟大人民战胜了痛苦与灾难,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对于七十年前抗战法西斯的亚洲主战场——中国来说这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日子,反思过去的腐败,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改善,反思过去的屈辱,我们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或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贫穷,也不落后,但这些安居乐业的生活,是我们的祖先以热血奋斗拼搏得来的,他们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更要珍惜这些美好的生活,向世界证明,“东亚病夫”站起来了,他成为了真正的东亚巨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做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做到了!同样,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也会做到!这是一个来自于民族的信念,它能支撑着这个民族不断发展下去。

有人曾经告诉过我,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终结于人民之痛苦,是啊!战争或许只是统治者一个错误的观点,却能引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痛苦。三十万人口,在现在的人口总数看来或许不值一提,但当中国人听到这个数字时都会很敏感,因为,在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无情的侵略者,在我国南京大肆屠杀,老老少少共计死亡三十万余人,这是令人悲愤的,为什么清政府统治者不能勇敢站起来反抗?为什么比我们弱的日本军队能闯入我国境内,并大肆烧杀抢夺?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归之于我们的落后,日本的日益强盛。然而,最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在七十年后的今天,仍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今天阅兵仪式上军队整齐的步伐,装备的先进,证明,中国已经强大,他已经有能力保护他的子民。

阅兵仪式虽然过去了,但抗战的红歌依旧在我身边回响,炫彩的气球仍在天空翱翔,和平的圣鸽会永远陪在我们的身边,和平万岁!中国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