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励志名人故事合集(精选20篇)

浏览

6906

作文

1000

画荻教子名人故事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可是,在他少年时代,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

他四岁失去父亲,全家就只靠他母亲一个人来维持生活。母亲不愿欧阳修失学,于是,自己当了教师。家里贫穷,买不起文具,欧阳修的母亲就想出了别的办法。她看到沙滩上有鸟兽走过的足迹,认为在沙子上面也可以写字。

于是,她就让欧阳修到沙滩上搬些沙来。她在家里选了一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挖成深坑,然后,把沙倒下去铺平。这样,小小的沙坑便代替了笔墨纸砚。学习的时候,他的母亲折断一根荻草,在沙面上画出一个生字,等欧阳修学会了,便用手把沙子弄平,再写一个。欧阳修也利用这个地方来做练习。

母子两人,一教一学,教的认真,学的起劲。后来,欧阳修在文学上的许多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沙坑帮他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经典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中国古代名人项羽的故事分享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含有哲理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鲜花与果实》

有一位青年人,看到老年人时总是一副厌恶的表情。他讨厌老年人的苍老、迟钝和丑陋。

一天,青年人抱着一盆鲜艳的菊花走进家门,放在阳台上。然后对正在看书的父亲说:“爸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怒放的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而你们老年人就如同秋天的树叶,渐渐枯萎,随风凋落。”

父亲拿起茶几上的一枚核桃托在掌心,对儿子说道:“你说的不错。但我认为老年人更像我手中干皱的果实,如果年轻人像鲜花的话。鲜花把生命绽放在美丽的花瓣上,而果实,却把生命凝聚在盔甲之内。”

儿子仍不服气:“如果没有鲜花,哪里来的果实?”

“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

大道理: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过程。

生命从始到终到是精彩的,老人就好比西天的落日映染出绚美的彩霞。没有落日,何来朝阳。

《不要砍断救命的蛛丝》

很小的善,可以拯救众多的生命;很小的恶可以毁了一个人最大的希望。

传说一日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呼救。

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恻隐之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中罕见的善业。

佛祖决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

一根蜘蛛丝从井口垂下去,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不想其他倍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了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

大盗怕游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惟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

结果,本来攀很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崩断,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的一点怜悯,而重新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傅善祥名人故事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1853年,洪秀全颁布诏书举行科考选拔能士,并且打破陈规增加了“女科”,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男科的主考官是东王杨秀清,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考试的题目男女一样,都是“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结果考生傅善祥以其独到的视角,犀利的文笔获得了男女主考官的一致赞扬,被选为当期的女状元。

傅善祥在得到科考第一名后,受到了杨秀清的看重,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隶属天王府六部,主要职责仍旧是辅佐东王处理政务。

傅善祥任职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替杨秀清处理了非常多棘手的问题。受到了太平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的说法。

在前方战士浴血奋战的同时,农民领袖们却急速的腐化堕落了起来。尤其是东王,更是以“天父下凡”自居。有六十多个老婆还嫌不够,看着傅善祥年轻貌美,于是也将她长期霸占。可怜一代才女,不能为国家百姓效力,却沦为统治阶级的玩物,真是可悲至极。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作恶多端的杨秀清迎来了他的灭亡。1856年的8月,“天京事变”爆发,洪秀全的密令昌辉连夜率3000亲兵赶回天京,在燕王秦日纲的配合下,把东王府杀了个人仰马翻鸡犬不留,二万多太平军将士身首异处,而一代才女傅善祥,也未能幸免,死于乱军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修养的励志名人名言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浑身刻板死沉、满面阴惨抑郁的人,不论其生相如何,衣饰如何,都是天上人间最坏的人。 作者:狄更斯

我们并不鄙弃一切有恶习的人,但我们鄙弃一点美德都没有的人。 作者:佚名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作者:马·阿诺德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作者:《格言联璧》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作者:卢梭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作者:卢梭

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作者:书摘

欲影正者端其表。 作者:桓宽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作者:茅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励志的成语故事精选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总能从那些经典励志成语故事中读懂一些道理,那么励志成语故事精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成语故事篇1:欲盖弥彰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权倾朝野,名气很大。棠邑大夫棠公逝世,崔杼前去吊唁,见棠公之妻棠姜姿容绝世,不禁心动神驰。他不顾众人的一再反对,终于娶棠姜为妻。齐庄公性喜渔色,他明知棠姜已是崔杼的妻子,仍勾引她,与她暗中来往。崔杼知道此事,十分生气,便假装有病,不去朝堂理事。

齐庄公色胆包天,借探视崔杼之机和棠姜相会,表现出一副乐不可支的丑态。崔杼见国君这样欺负他,忍无可忍,设计将他杀了,改立景公为国君,自己担任丞相之职。

齐国负责修写国史的人非常正直,要把这件事情公正地记录下来。崔杼听说后,多次暗示史官,要他为自己避讳一二。可是,耿直的史官还是写出了实情。他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君主。”在当时,弑君之罪可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谁弑了君,必会被后世之人所谴责。崔杼见史官竟然跟他对着干,又羞又恼,心想你不给我留情面,我就不给你留活路。于是,凶狠的崔杼将那名史官杀死。

谁知道,继任的史官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是秉笔直书,记录下崔杼的罪行。崔杼心想,既然能杀一个史官,为什么不能杀第二个,不信后来者不怕死。他为了让别人屈从于自己,把这个史官也杀了。可是,下一任史官仍坚持原则,保留崔杼弑君的内容。

崔杼见史官们都如此正直,自己这样肆意杀人,也不会带来好处,只好就此作罢,放了史官们一马。

后来阅读历史的人看到这一节时,都气愤地说,崔杼想掩盖自己的丑事,却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成语释义

企图掩盖真相,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弥:更加。彰:亦作“章”,明显。

◎故事出处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

◎出处译文

或者为求好的名声而得不到,或者企图掩盖真相,却让罪行暴露得更加明显。

励志成语故事篇2:羽毛未丰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想劝说秦国征伐六国,称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不感兴趣,说道:“现在的秦国,就好比一只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如果硬要展翅高飞,必定会遇到灾祸。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国,对我进行开导,我表示感谢。可是,关于争霸称帝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苏秦不愿意就此离去,于是给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说明争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反感。这时,苏秦的资财也耗费光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成语释义

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充足。丰:丰满。

◎故事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出处译文

秦王说:“我听说,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是不能够展翅高飞的。”

励志成语故事篇3:分道扬镳

文/刘继兴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6位国君,他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5岁登基,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紧接着便开始了“文治”政策。公元493年起,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在洛阳,他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等,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

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后更姓改叫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建下了灭赫连夏、北燕等的不世奇功。孝文帝论功行赏,先封他为浮阳侯、浮阳公,后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任命他为洛阳令,主掌洛阳地方政事。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地位陡升,贵为一国之都,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不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他字道国,儒生出身,精通典章,深得孝文帝信任,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与尚书仆射游肇、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

按理说,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双方由此僵持下来。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元志却说:“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

两人互不相让,且争执不下,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一见孝文帝,李彪先开口说话了,说他是“御史中尉”,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真是岂有此理。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作为“京兆尹”,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

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两人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从此各走各的道。此后,“分道扬镳”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囊萤映雪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囊萤映”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仲连智难田辩士名人故事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才,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徐劫为师,学习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

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缧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意思是说,他在狙丘、缧下一带地区发表演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历史上的三王五帝、春秋时的五霸贬得一钱不值,也将“坚白”、“同异”这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名家基本命题,说得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一个诡辩高手,却遇到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鲁仲连的挑战。

有一天,鲁仲连对老师徐劫说:“田巴辩论的这些,都是一些虚妄的奇谈怪论,无济于世,有什么了不起?请老师抽时间领我去会他一会,煞煞他的锐气,也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再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徐劫说:“这可使不得,如果你输了,连我的名声也不好听。”

鲁仲连却信心百倍地说:“老师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就是了!”

其实,徐劫也对田巴不服气,更深信弟子的才华,巴不得让弟子和田巴辩上一辩;刚才那些担心的话,只不过是激将法罢了。他见鲁仲连如此有志气,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徐劫便带鲁仲连前去拜访田巴。田巴也久闻徐劫有个叫鲁仲连的学生,辩才很高,号称“千里驹”,也想会上一会。今天见他专程前来,急忙迎出。

徐劫来到田巴客厅,拉着鲁仲连的手对田巴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姓鲁名仲连,今年十二岁。他久闻您的大名,很想向您请教!”

田巴打量了一下鲁仲连,只见他个子不高,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表情自若,不禁赞道:“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号称‘千里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前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说吗?”

鲁仲连说:“听说田先生雄辩天下,国中无人能及。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您赐教。”

田巴说:“请讲。”

鲁仲连说:“现在我国南阳一带,有楚军压境,虎视眈眈;高唐也受赵国攻打,情况十分紧急;聊城又被十万燕军团团围住,形势更为严峻。不知田先生可想过退敌之策?”

田巴想了想,很难为情地说:“没有。”

鲁仲连说:“是啊,作为一个日服千人的辩论专家,在国家遭受侵犯的时候,想不出退敌计谋;在民众危难的时候,提不出安抚之策,那么,您的辩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巴听了,觉得鲁仲连说的有道理,深感内疚,低头不语。

鲁仲连又接着说:“我曾听人言,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当厅堂上的垃圾还没有清除时,您还顾得上到院子里去铲除杂草吗?在短兵相接搏斗的时候,您还去想如何防备远处射来的冷箭吗?现在面对国家的形势如此危难,您一筹莫展,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像猫头鹰一样地哀叫。别人当面不说什么,可您走了之后,人人都在骂您啊!我以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辩才,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多解决点实际问题,少说点空话,才有价值。为此,我劝您今后少开口为妙。”

田巴听到这里,越发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拉着鲁仲连的手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尔后又对徐劫说:“你这个徒弟何止千里驹,简直是飞兔啊!”

从此,田巴闭门谢客,终身不再侈谈。

后来,鲁仲连学业期满,走上社会,周游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为人排忧解难。他曾帮助赵国平原君解邯郸之围;也曾射书聊城,劝燕国占领聊城的将领认清形势,顾念当地父老的生命财产,放弃固守,书中情真意切,使燕将深受感动,以自杀来结束了这场战争,使聊城又回到了齐国手中。这就是后来有人记载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

齐王念鲁仲连射书救国有功,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辞不就,继续周游天下,后隐居海上,约卒于公元前23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名人故事果断调整人生航向的文章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迪尔玛·罗塞夫生活经历丰富,她早期的探索之路充满了坎坷。1970年,迪尔玛被捕,遭遇了22天的酷刑,包括鞭刑、电击,在狱中度过将近3年时光后,于1972年年底获释。她的坚强使她赢得了巴西“圣女贞德”的称号。

1973年迪尔玛再次参加大学考试,考入南里约格朗德州联邦大学经济系,1977年毕业,进入州政府下属的经济和统计基金会工作。1978年,迪尔玛在州立坎皮纳斯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一时期,迪尔玛的人生观有了重大转变,她不再参加任何学生运动,而是专心思考真正救国治国的方式。她最终选择了投身民主政治,支持左派用合法手段获得执政权力。此后,随着军政府的下台和民主体制的恢复,迪尔玛和她的丈夫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参与创建巴西民主工党。1986年民主工党在市政选举中获胜,有经济学背景的迪尔玛受邀担任财政局局长,这是她的第一个公职。她的政治才华逐渐显露,果断、干练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等优点很快被发现并被赏识,迪尔玛终于踏上了人生的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尔基10岁为读书遭毒打的文学家名人读书故事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童年时家境贫寒,但非常喜欢读书

高尔基从小就非常喜爱读书,但家里经济困难,他不得不去干活挣钱。

有一天,10岁的小高尔基来到一户人家干活。女主人吩咐高尔基:“你去烧水。水烧开了送过来。”

高尔基灌满了一壶水放在火炉上,又往炉膛里添进几块劈柴,将火炉烧得旺旺的。然后,他坐在火炉旁,等候水烧开。

高尔基刚坐了一会儿,就觉得这样干坐着是白白浪费时间,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把随身带着的书拿出来,边看边等着水开。

突然,“啪”的一声脆响,高尔基的背不知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立即像有无数枚钢针刺进皮肉,疼痛异常。

小高尔基急忙回头,只见女主人手里拿着一截木材,凶神恶煞地站在那里。还没等小高尔基转过神来,就又举起木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于是又响起了那撕心裂肺的一声“啪”。高尔基的背部更加钻心地疼痛,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凶狠的女主人吼叫着:“看书!谁叫你看书的?”

高尔基夺路狂奔,才摆脱了狠毒的女主人。

可是,背部一阵阵的剧痛,折磨得高尔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哭也不管用,喊也不管用,痛苦万分。

万般无奈之下,小高尔基只好偷偷地跑到了医院。

医生看见小高尔基步履艰难地走进屋,忙问:“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高尔基痛苦的指了指背部。

医生一看高尔基的背部,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知道这是被毒打致伤的,便问:“是谁这么狠心?”

高尔基把遭女主人毒打的经过说了一遍。

医生一面听着,一面动手治疗。

高尔基背部的皮肉里戳进了许多柴刺,医生小心翼翼地将柴刺一根根拔出来,拔完将药涂在伤口上。然后,将拔出来的几十根柴刺递给高尔基,义愤填膺地说:

“你可以带上这些柴刺去控告女主人。”

于是,小高尔基手里托着柴刺,走到女主人面前说:“我现在就带着柴刺去控告你。”

这时,女主人慌了,拦住小高尔基说:“只要你不去控告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小高尔基见女主人害怕了,就说:“你允许我干完活以后读书,我就不去控告你。”

“好好好,我答应!我答应!”女主人连连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200个名人故事》是一本好书。

书分中国和外国两册,精选中国和外国各100个著名人物,讲述他们童年时期的故事,从中可以探寻出名人成长的轨迹。柏拉图、牛顿、拿破仑、曹操、李白、贝多芬、鲁迅、金庸、居里夫人、比尔盖茨……这本书里有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发明家、科学家,有致力于人类精神生产的文学家、音乐家,有赫赫有名史诗试的英雄人物,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不平凡的人。你知道这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

看看大师们的童年,看看他们的童年对应了日后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成就,看看他们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天才,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多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从图书馆买来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书,我一回到家就兴致勃勃的读了起来。来源:

哇!这本书的目录上有这么多名人呀!不光有中国的名人,就连外国的名人也不计其数,其中就有爱迪生、瓦特、达尔文、爱因斯坦……名人,这当中最吸引我的属爱迪生了。来源:

爱迪生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我想这也是恰如其分的,因为爱迪生一生中有20xx多种发明,其中有许多发明是我们这个时代很普通的东西,可是他们那个年代很罕见。爱迪生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是尽管这样他还是喜欢问一些问题,这也使他变得比常人更加聪明了。

《中外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着勤奋学习而成为名人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他们勤奋学习的态度,长大后当一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卡当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卡当于150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帕维亚(Pavia),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数学家也是一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除了数学他也专注于收集、组织、研究、评论希腊和罗马的成果。

卡当有个不幸的童年,在40岁之前,他穷得一无所有。个性孤僻,、自负、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反省,并且往往在言谈中,表现得冷漠无情。他为了逃避穷困、病痛、毁谤和不公平的待遇,曾在25年之中,每天玩骰子,并天天玩棋达40年之久。青年时代,他致力于研究数学、物理。从帕维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波隆纳和米兰行医并教受他人医术,成为全欧有名的医生。这期间,他也受聘在意大利的多所大学,担任数学讲座。 1570年,因丢掷耶稣的天宫图,被视为异教徒,而被捕入狱。不过,令人称其奇的是,主教随即以占星术士来聘用他。

卡当的著作涵盖了数学、天文学、占星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关于道德方面的语录。借着辛勤的耕耘,他将古世纪、中世纪以及当代所能搜集到的数学知识,编成百科全书的形式。他更将自己珍爱、偏好的数论和代数理论,结合在一起。

1545年,他出版的著作《ArsMagra》(大术),在代数学上具有相当重要之地位。书中首次出现使用符号的雏形,例如:"3. quad . quad . p .29. quad . p .57 . aqualia36 . pos . p . 74."这相当于"3X4+29X2+57=36X+74";他对三次及四次方程式提出了系统性的解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

卡当在代数学上的另一个贡献,是认真地引入了虚数,并接受虚数是方程式的根。虚数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件大事。虚数和原有的实数统称为复数系。根据代数基本定理,在复数系里任何多项式必有根,而且n次多项式恰有n个根,这就解决了根的存在性问题。要解出方程式的根,在复数系中,便可迎刃而解了。

除了在代数学上的重要成就,卡当在概率论这门学科上,也扮演了奠基的工作。例如在其《De Ludo Aleoe》(博奕论,1663年出版)一书中,他已经计算了投掷两颗或三颗骰子时,在可能方法里,有多少方法是得到某一点数,这可以说是,概率论发展的一个滥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631 字

+ 加入清单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财产是160亿美元;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个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内创造财产达139亿美元的奇才;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开发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创造巨大财富的典范……,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比尔·盖茨旋风。那么盖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事迹有许多厚厚的书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问单讲他几个小时候故事吧!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矾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

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

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给他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盖茨看的书越来越多,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次忽然对他四年级的同学卡尔·爱德:“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于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回为小草千遍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他坚持写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纪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虑。

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来到人世的宝贵机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人类积累起来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元上的诺言……”那么“诺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又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种“追赶生命”的意识,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极少有的。

盖茨所想的“诺言”也好,追赶生命中要抢救的“东西”也好,表现在盖茨的日常行动中,就是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或者体育竞赛,他都会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时间去最出色完成。

一次,老师给他所在的四年级学生希置了一篇关关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页的篇幅。结果盖茨利用他爸爸书房里的百科全书和其他医学、生理、心理方面的书籍,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30多页。又有一次老师布置同学写一篇不超过20页的故事,盖茨浮想联翩,竟写出长达100页的神奇而又曲折无比的故事,使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大家说他:“不管盖茨做什么事,他总喜欢来个登峰造极,不鸣则已,一呜惊人,不然他是不会甘心的。”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

有一次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幢查站,当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他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前车之鉴成语励志故事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受到皇帝的赞赏。

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商、周三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劝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他引用当时的谚语说:“前车覆,后车戒。”意思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接着他又说道:“秦代灭亡的车迹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抚百姓。”

汉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奖励农桑等休养生息的措施。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解释】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励志简短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外名人趣味故事:拿破仑美人关下险丧命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美人关下险丧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是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个政治上富有野心、军事上具有卓越天才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对外侵略扩张,曾一度控制了几乎全部的西欧国家。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当时拿破仑军事实力雄厚,不易推翻。于是,他们便使用美人计,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

1810 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撮合拿破仑和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结婚,从而瓦解了法俄联盟,使俄、奥、英、普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导致了拿破仑在莱比锡大会战中败北并被流放的可悲结局。而其实,在此之前,拿破仑已有一次险些丧命于美人关下的经历。

1793 年 5 月,拿破仑带兵侵入埃及,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在地中海以东的实力。英国统治者十分恼火,指示情报部门迅速刺探拿破仑的行动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干掉拿破仑。 接受这一任务的是英国皇家海军间谍约翰·巴尼特。他想到拿破仑是个好色之徒,便决定施行美人计。巴尼特乔装打扮,混进开罗,通过贿赂法国职员以及埃及仆人和向导,了解到拿破仑与他手下一位军官的妻子富雷斯夫人有私,便决定从这儿入手。

按照拿破仑的规定,军官是下准带妻子到埃及来的。但这位富雷斯夫人却女扮男装,偷偷上了运兵船。等到消息泄露之时,她已到达埃及了。拿破仑得悉此事,本想从严处理,无奈富雷斯夫人容貌出众,拿破仑一见倾心。她不但没有受罚,而且很快便得到了拿破仑的宠爱。然而,拿破仑知道一旦事情败露,富雷斯可能妒火骤起,给他一梭复仇的子弹。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调虎离山,打发富雷斯到巴黎去执行使命,并明令不准携带夫人。

巴尼特得悉后,立即命令英国“雄狮”号兵舰,全速前往拦截富雷斯乘坐的法舰“猎人”号。富雷斯被俘之后,巴尼特不仅热情款待,而且奉为上宾,并将拿破仑如何与他妻子勾搭,又如何用计调他返回巴黎等事一一描述,意欲借刀杀人。富雷斯听后怒不可遏,表示要返回开罗同拿破仑算帐。巴尼特心中暗喜,立即派人把富雷斯送回开罗,然后稳坐“雄狮”号上,等待佳音。然而,巴尼特很快便失望了。因为富雷斯一去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究竟是富雷斯权衡利弊之后改弦更张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外人无从知晓。不过,对于拿破仑来说,也算是躲过了别人的一次暗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越王勾践击败吴国以后,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做起了生意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人称陶朱公。

陶朱公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于楚,范蠡的家人想将儿子赎回来。但范蠡说:“杀人偿命,这是天理,我的儿子也不能例外。我只希望让他不要在街上示众。

于是他让小儿子带上许多钱去楚国。范蠡的大儿子却坚持要替弟弟去,范蠡只好同意。临行前,范蠡给他一封信,要他交给自己的老朋友庄先生,并嘱咐说:“他到了那里,把带去的黄金都交给庄先生,让他代你处理。”

到了楚国,大儿子好不容易才找到庄先生的住处,交给他书信和黄金。庄先生收下之后说:“你的事情已经办完了,赶快离开这里吧。”范蠡的大儿子觉得这是一个贪财和人。

其实庄先生只是把那些钱当作信物,待事情办成后再如数奉还。他虽然看起来很穷,但他的廉洁正直广为人知,在楚国有极高的威望,楚国的一些大臣们都把他当作老师一样对待。

不久,庄先生晋见楚王,说:“臣夜观天象,发现有个星宿的位置有些异常,这有害于楚国。只有积德行善才能避祸消灾。”楚王想了想,传旨封存所有的国库。

大儿子也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在楚国住了下来,并结交了一些贵族。一个贵族告诉大儿子:“每次大赦前,都要封存国库,楚王昨晚已派使者封存国库了,看来又要大赦了。”

范家大儿子听后高兴极了,但又一想,我弟弟出来,这是国王的恩赐,那老头凭什么白拿那么多黄金呢?于是登门去取那钱财。

就来到庄先生家,说:“我听说国王准备大赦,我的弟弟马上就要出来了,特地来向您辞行。”

庄先生明白他的意思,说说:“你把带来的黄金也带回去吧。”大儿子不客气地取走了黄金。

但是他走后,庄先生感到心里很窝囊,于是又去面见楚王,说:“我上次说星象不好,大王就要大赦,这太好了。但我听到人们议论说,大王你其实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才实行大赦的,因为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我们楚国,他家拿了许多钱来贿赂我们楚国的大臣。”

楚王一听大怒,下令将范家的二儿子先杀死,然后再实行大赦。

大儿子将弟弟的尸体运回了家,他的家人都很悲痛,唯有陶朱公说:“我知道他这一去,他的弟弟一定会死。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是舍不得花钱。他小时候吃尽了苦,知道谋生的艰难,所以生活非常节俭。至于他的小弟弟,他生出以后就看到我万贯家财,所以花钱像流水一般。我派小儿子去,就是看他舍得花钱。而大儿子却硬是要去,他这一去,我就一直在等我二儿子的尸体回来。

陶朱公的长子由于过分看重金钱,结果却因小失大,害了自己弟弟的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励志名人榜样的经典故事:弗里达的自救之道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部根据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生平拍摄的电影《弗里达》里,我忽略了作为影片主干的那些情事,却紧紧盯着她作画的那些场面,手指都快要抠进椅子的扶手里去。

她18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使她的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病痛从此就成为高悬在她头上的利剑,时不时召她回去接收警讯。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到1954年离世,始终被疼痛困扰,她就带着疼痛作画,躺着画、半侧着画、趴着画,把画框悬挂在头顶上画,以各种能够使疼痛减轻一点的姿势画。

不画可以吗?不,不画,她就活不下去。生命如此短促,生活如此凡庸,终于找到突围之路,就要紧紧抓住。疾病已经不可能逆转,生命的终点遥遥在望,谁人的苦痛都不能分身为亿,让全世界都同感同受。躺在床上,却有时间流走的声音如此惊心。画画,是唯一的。甚至那些近乎癫狂的性事也是。

那是唯一的自救之道。就好像凡·高一定要画,临死前的一年,一天一张作品;就好像肺结核肆虐时期的音乐家一定要写,越是死亡逼近越要加速燃烧,三五年的作品总量超过后世音乐家半生所为;就好像,伊迪斯·皮亚芙一定要唱,她说“不唱,我就活不下去了”,还一定要在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后,抓紧时间开始巡回演唱;就好像,路遥一定要吐着黑血写作,不写,他就更加活不下去了;就好像,我的表叔,一定要在癌症的终末期,挣扎着站上讲台讲课——他有个曾经震动华夏的名字,他叫蒋焦影。若非身临其境,你一定当那是种不可理喻的刻苦姿态。但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让剩下的时间尽量丰盛起来,让生命的密度尽量瓷实一些,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是对抗人生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的唯一方法,是抵消茫茫宇宙自身如此渺小感觉的唯一路径。

就好像席慕容写过,她向别人请教如何能让植物花开得更加茂盛,得到的回答是:“在根部砍上几刀,再在伤口撒上几把盐。”她这么做了,那个夏天,花开得近乎疯狂。任何物种,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繁衍,竭力开花结果。要对抗冰雪,就用花朵;对抗刀斧熔浆,就用花朵;对抗时间,就用花朵。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唯有开花结果。尽管他们告诉我,宇宙生灭轮回,不留痕迹,一切华美都是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当代游学生名人故事

全文共 1856 字

+ 加入清单

与一般大学生4年读完一所大学不同,张文用4年时间“读”了4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2007年6月,张文高考发挥失常,怀着进京求学的梦想,他来到北京的一所民办高校。进校后不久,张文就感到失落:身边的同学整天抽烟、喝酒、打牌、逃课、通宵上网……张文说:“我不甘平庸,我要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张文决定退学。他说:“我要走访国内各顶尖大学,遍访名师。”从2008年起,他在京沪的4所名校各旁听一年。4年下来,张文听了200多门课、100多场讲座,积累了50万字的课堂笔记,还加入了100多个社团。

一年用了6支录音笔

积极、刻苦,是张文游学生活的写照。在复旦大学的课堂上,张文总是积极提问。中文系骆玉明教授的《古典诗词导读》是复旦大学的精品课程,骆教授主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他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朗诵,但响应者寥寥。在一次课上,骆教授再次邀请学生朗诵诗经中的《蒹葭》,按捺不住的张文举起手,登台朗诵起来。

在北京大学时,因为觉得“好课实在是太多了”,他上午同时选了3门课,所以准备了3支录音笔。课前,张文在3栋教学楼间一路小跑送录音笔,自己听一门,下课后再跑到另外两间教室取录音笔。晚上9点下课后,他来到未名湖畔,一边散步,一边听白天的录音。晚上12点回到燕南园继续听,有时他听着听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又倒回去继续听。在北京大学一年,张文先后用了6支录音笔。

清华大学让张文感受到另一种不同的氛围:“教室里坐得满满的,老师讲得激情满怀,同学们奋笔疾书记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上,同学与老师之间总是有着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从课堂延续到老师的办公室。”张文说,“该校密集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好多外国的总统、中国的部长、经济学家、商界名流登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坛。”

全方位参与大学生活

上课、记笔记、听录音,并不是张文游学生活的全部。在北大,张文报名参加了100多个社团,足迹遍布各种学科兴趣小组、文艺演出、讲座论坛、体育运动、志愿服务等。用张文的话说,加入这些社团是为了“完善人格、砥砺品德”。

张文做事积极主动、随叫随到。社团负责人觉得张文不知疲倦、任劳任怨,于是给他一定的职位,为社团做事。

张文认为,最值得他骄傲的一件事是去内蒙古一所高中捐赠图书。他从一名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根河市的学生处得知,根河市有半年时间是被冰雪覆盖着的,教育条件极差。

于是,张文找到办活动时认识的两位公司老总,希望他们能出资给根河二中图书馆添置图书。他又辗转联系上文化部前副部长丁一先生题写馆名,并邀请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院士题词。最终3500册图书送到了根河二中。

张文的积极参与,也曾遭到过其他学生的质疑,甚至引起相关学生组织的不满。2011年12月,有人在北大BBS上发帖说张文不是北大的学生,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很多社团担任职务,发帖人声称要把他赶出北大。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张文的自尊。

我还要去香港大学、去哈佛、去耶鲁

张文喜欢和各种各样的“牛人”打交道,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在张文看来,到一所大学首先要认识其校长。他在复旦大学时,就去杨玉良校长的办公室请教过问题。他曾经让周其凤校长给他推荐精品课,周校长勉励他要好好利用北大的资源,广泛接触名师,并说:“你这样的学习方式比那些只想拿文凭、整天混日子的同学更能学到真东西,北大学生应该向你学习。”张文也曾给顾秉林先生写信,顾先生回信鼓励他:“不管你能不能拿到文凭,都要练就一身真本领。”

总结这4年的收获,张文说:“复旦大学让我认识了自己,自我觉醒;北京大学拓宽了我的视野;清华使我懂得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中国人民大学让我从个人奋斗转变为关心国家、社会,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现在张文在某大型地产集团兼职做董事长助理。他找工作的经历也很传奇:张文在中国人民大学听该董事长的讲座,并与其建立了联系,该董事长知道了他的游学故事,被他的毅力感动。

如今,下班后的张文还是会去学校听课、读书,但这不是张文的终点。

刚刚参加了托福考试的张文,准备明年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做义工,之后还要去美国。这个机会源于他的毛遂自荐:“听说基金会招募义工,我就给在美国的执行主席雷克先生写信表达了我的意愿,并介绍了我游学和做公益的经历,不久,雷克先生就回信了。”

张文的梦想是在香港做义工之余,去香港大学听课;等到了美国,他还想去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见识一下纯正的美国精英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