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礼仪教养的名人故事(汇集20篇)

伊索寓言透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美丽,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礼仪教养的名人故事,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浏览

2448

作文

1000

李泉清回忆录《打鱼》名人故事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李泉清回忆录打鱼

(李泉清)

那天,刚吃完午饭,韩光臣打来电话:“哎,老三,吃了没?打鱼去?”

“吃了,中啊,现在就走啊?”

“走啊”

“好,我在晒着被子,我拿了被子,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收拾好被子,穿上袄,出了门。

老远就看到韩光臣在道门口外,停着摩托车在等着我。

“上哪弄了辆摩托车?以前没见你骑过。”我问。

“去年他姨夫给我的,我说是我那摩托车坏了,捞不着去打鱼了,他说正好他那摩托车不骑了,没地方放,叫我骑。”

“这车还挺新,还是125,好车啊!”

“车还很好,他买来没骑几天,买了轿车,不骑了,天天在家扔着。”

“好使啊不?”我问

“很好使,就是难启动点儿,电瓶坏了,得用脚蹬,很难启动,没有二十脚起不来”

“电启动的?换上块新电瓶啊!”

“待两天着,”韩光臣一面说着,一面不停地蹬着启动杆。

终于,启动起来了。

韩光臣开车有些猛,随他的脾气,莽莽撞撞的。加上125车速又太快,风“呼呼”地从耳边飞过。

“慢点儿,开这么快咋?”我有些害怕。

“这还算快?这才跑多少啊?我自己一个人,像前面那些车,我超着当玩”

“不行,不行,慢着点儿,限速,限速40”

我劝阻他。

“好好,限速40”,他答应着,把车速减了下来。

过了牛头村不远,不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以前是正直往北走的,现在却往西拐弯了。

“哎,路改了?”我问。

“早改了,这不是上大西环嘛!你天天在家里闷着,不出门,这都不知道!”

“自从修了大西环,没开到过这里”

跑在大西环上,感觉一切都很陌生。

以前去寇家坞,都是从牛头村一直往北走,没岔路,现在一改道,迷路了。不知道哪儿哪儿了。

车子三拐两拐,来到双皇城水库。

终于明白过来了。

双皇城水库,以前我还是来过的。

位置坐标渐渐清晰起来。

“这不是,南边是寇家坞,那是小寇家坞,那是李家坞”,韩光臣指画着。

“我知道了,来到这里我就知道了,双皇城水库,我以前来过,不过,自从修了以后我还没来过”

就他妈的二十来里路,居然还给弄懵了,丢人!

停好车,韩光臣换上雨裤,提着网进了水库周围的围挡里,我提着水桶跟了进去。

“不让进啊?”我问。

“这不用铁栅栏围着嘛,不让打,偷着”

“你以前常来啊?”

“来过几次,碰到有人来撵,就赶紧走”

头一网下去,居然就打了一条。鱼不大,大约有十来公分。不过,我俩都很兴奋。开门红嘛!

“这是什么鱼?”我问。

“梭鱼,这里净梭鱼,没别的”

韩光臣在前面抡网,我在后面跟着。

接下来一连好几网,都是空的。

“今天风大,天冷,鱼不出来”韩光臣说。

“哄哄它,用砖哄哄它?”我提议。

“别,一哄都把它吓跑了,更没了,梭鱼跑得很快”

又是一连几网,还是没有。

继续往前赶。

“前面好像有雨群,你看前边,”韩光臣冲着前面嘟囔。

悄悄走近。

“哗”,鱼网像个张开的大伞,渐渐沉入水中。

韩光臣一边轻轻拖拽,一边轻轻抖动着鱼网。

“哎!有!”我看到一条白色的鱼渐渐露出水面。

“哎,好几条!”我惊喜。

“打着鱼群了!”韩光臣咧着嘴,喜得合不拢了,“这会还差不多。”

他从网里往外摘,我往水桶里放。

一条,两条,三条,……

十八条。

好吉利的数字。

“这一网还中,就算是不打了也中了,”韩光臣满脸喜悦。

后来又打了几网,只打了一条。

起大风了,地上的碱土和杂草被卷上了天空,胡乱地飞舞,电线被刮得“呼呼”直响,挺吓人的。

“不打了,回家”韩光臣说。

收拾好家什,往回赶。

一路上,风越刮越大,摩托车都感觉有些摇晃,不大走辙了,天很冷,扶着摩托车的手都冻僵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被所有人公认的一个小笨蛋,笨到同学们见到他就议论纷纷,笨到老师也觉得他无可救药了。可是呢,爱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奋”!

在手工课上,别的小朋友都交了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却交了一个工艺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话他。老师也讽刺他:“我看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东西了!”可是爱因斯坦却拿出了两个比这个更加糟糕的小凳子,这时,老师和同学们惊呆了,也由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这是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奋,他的收获是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他新的看法;长大了以后,爱因斯坦更加勤奋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诺贝尔奖、以及许多数都数不清的奖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人故事:神一样的科比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科比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生涯赢得无数奖项。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名人故事:神一样的科比,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神一样的科比:你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吗?

我不关注NBA,但是一直听着科比神一样的存在,一个在篮球界让人畏惧的男人。让我敬佩科比的是那个“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的采访:

记者问:“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记者摇摇头:“不知道,那你说说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究竟什么样儿?”

科比挠挠头,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

说到这科比笑了,“究竟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没有关系,你说是吗?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我去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科比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突破、投篮、罚球、三分球他都驾轻就熟,几乎没有进攻盲区,单场比赛81分的个人纪录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除了疯狂的得分外,科比的组织能力也很出众,经常担任球队进攻的第一发起人。另外科比还是联盟中最好的防守人之一,贴身防守非常具有压迫性。

对于科比凌晨4点训练,美国知名的训练师罗伯特·阿勒特的《我和科比的训练故事》这本书对科比所说进行了翔实的佐证。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罗伯特和美国男子篮球队一同来到拉斯维加斯。

那是队员们开始合练的前一个晚上,已忙碌到深夜的阿勒特正准备上床休息,而就在这时,罗伯特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想,这时还会有谁打来电话呢?因为时间已是凌晨3点30分。

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吧!罗伯特有些紧张地接听电话,是科比。“罗伯特先生,希望没打扰你。”科比说。如此有礼貌,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尽管罗伯特犯困得快要支持不住了,但他仍然很客气地说:“怎么会打扰呢?科比,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说,“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帮我做点体能训练?当然,一会儿在训练馆里见!”罗伯特挂了电话,匆匆往训练馆里赶,他想,不能让科比在那儿等着。

到了训练馆,竞让罗伯特吃了一惊,科比不知是什么时候到达那里的,只见他已训练得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仿佛刚从水中爬起来的一样。

见罗伯特故意装出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科比一见,说:“要辛苦你了,我们开始吧?”在罗伯特的指导下,用了1小时15分钟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是45分钟的力量训练。时间已快到早上6点。罗伯特觉得实在有些坚持不住了,说:“对不起,我要回酒店休息了。”科比说,“让你辛苦了,谢谢你!也好,我去练投篮。”

按照安排,上午11点,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的罗伯特得去训练馆指导全队合练。当他到达训练馆时,已到齐了的队员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和教练讨论着什么,可科比仍然满头大汗在练习着投篮。“你啥时候结束呢?”罗伯特特别感动地说。科比反问道:“结束什么呢?”罗伯特说,“投篮训练。”看着手中投出的篮球划了一个弧,稳稳落入篮框内,科比说,“这不就结束了。”原来那一个球是他那天投中的第800个球。

罗伯特书中的这次记载,只不过是科比漫长运动生涯中的一天、一个片段。其实自从进入NBA后他几乎都是这样,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了,不过并非常常有训练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义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再个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已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谈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所以古今说知心结交,必曰“管鲍”。今日说两个朋友,偶然相见,结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万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名人的智慧小故事

全文共 2703 字

+ 加入清单

人,缘何能在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具有复杂思想、规则语言的生命存在,描写名人智慧故事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冰制输油管——妙法解难题

日本南极探险队第一次准备在南极过冬,便设法用运输船把汽油运到越冬基地。由于准备不充分,在实地操作中发现输油管的长度根本不够。也一下子找不出另外备用和可以替代使用的管子。再从日本运来,那时间需要近两个月。怎么办?这下子把所有队员给难住了。

这时候,队长突然提出一个很奇特的设想,他说:“我们用冰来做管子吧。冰在南极是最丰富的东西,但怎样使冰变成管状呢?很多人还是糊里糊涂的。队长又说,我们不是有医疗用的绷带吗?就把它缠在已有铁管上,上面淋上水让它结成冰,然后拔出铁管,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吗,然后把它们一节一节连起来,要多长就有多长。”

队长的聪明之处在于,以已知的东西为参照,将许多毫无关系的要素组合起来,再制造出新的物件。

爱迪生测灯泡——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阿普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才生,对带他一起工作但没有大学文凭的爱迪生有点瞧不起。有一次,爱迪生让他测算一只梨形灯泡的容积。于是,他拿起灯泡,测出了它的直径高度,然后加以计算。但是灯泡不具有规则形状,它像球形,又不完全是球形;像圆柱体,又不完全是圆柱体,计算很复杂,即使是近似处理,也很繁琐。阿普顿画了草图,在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算式,也没算出来。正忙于实验的爱迪生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阿普顿报告结果,他走过来一看,便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还是换种方法算吧!”只见爱迪生略一沉思,快步取来一大杯水,轻轻地往阿普顿刚才反复测算的灯泡里倒满了水,然后把水倒进量筒,几秒钟就量出了水的体积,当然也就等于算出了玻璃灯泡的容积。这时,羞红了脸的阿普顿傻呆呆地站在一旁,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炒毛栗子——治理国家有法可循

辽圣宗是辽国的一代明君。登位后,曾巡视天下。在一个地方,他发现一个叫萧朴的臣子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就叫过来询问其施政经验。可萧朴却非常谦恭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啊!臣下到这里之后,只不过学会了炒毛栗子。臣下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盛产毛栗子,就在同一个锅里炒,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当大的炒熟了的时候,小的又炒煳了。后来臣下就把大的小的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得好,大小毛栗子都能炒得一样香甜可口。所以,臣下办任何事情,就像炒毛栗子一样,既注意层次,又注意火候。除此之外,臣下再无其他的能耐了。”辽圣宗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炒的哪里是什么毛栗子,分明是在教寡人如何治国啊!”后来,辽圣宗就把萧朴调到自己身边,发现他处理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不久就把他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萧朴的比喻,犹如一盏闪耀着光辉的智慧之灯,表面上是说自己只学会了炒毛栗子,可“炒毛栗子”的哲学中,却深藏着治国的真谛。国中有这样的智者,哪会不让充满雄心壮志的辽圣宗看到希望呢?

福特谨慎捐款——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的方法

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捐款经常会落到不善于运用它们的人手里。有一次,乔治亚州的马沙·贝蒂校长为了扩建学校来请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绝了她。

贝蒂就说:那么就请捐给我一袋花生种子吧。于是福特买了一袋花生种子送给了她。福特后来就忘了这件事情。没想到一年以后,贝蒂女士又上门了,交给了他 600 美元。原来学生们播种了当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种子,这就是一年的收获。福特什么都没说,立即拿出了 600 万美元交给了贝蒂。

福特的担心绝不是多余的,太轻易得来的金钱往往很难让受施者感受到金钱后面潜隐着的苦与智;我更赞赏贝蒂对点滴施与的至高的尊重,她带领孩子们撒播下的其实是足以证明他们有能力领受他人恩惠的资格。

英国政府的困惑——妙法挽救生命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是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 3 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 12% ,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 424 个犯人死了 158 个,死亡率高达 37% 。英国政府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能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的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海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去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远大计,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份收入。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 1% 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胡佛入圈套——沟通也需要方法

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赫伯特·胡佛,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政见,也很讨厌记者无休止的纠缠。在胡佛就任总统之前,他坐火车外出考察时和随行的记者同坐在一节车厢里。有位记者想探寻胡佛的政见,他想了很多办法,但这位未来的总统却一言不发。失望、沮丧的情绪笼罩着这位专门探听政界要人言论的记者。

这时,奔驰的火车窗外出现了一片新开垦的土地。这位记者灵机一动,故意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这里还是用锄头开垦土地呢!”

“胡说!”坐在一旁沉默得可怕的胡佛终于开腔了,“这里早就用现代化的办法来代替那乱垦滥伐了!”跟着便大谈起垦殖问题来。

就这样,这位记者终于如愿以偿,满载而归了。不久,《胡佛谈美国农业垦殖问题》的消息就见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让皮球从树洞中浮上来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没浮出的思路。当你以自己的善良,抓住了人们乐于施善的心,就能在这善良的海洋中,让你的人生扬帆远航……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对金钱狂热追逐所产生的浮躁心态,许多人难免觉得郁闷。出生在安徽芜湖的张宁就特别痛苦:在大学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嫌他工作不好,挣不了多少钱,与他分手了。

他的苦痛没处发泄,更让他抓狂。突然间,他想起了儿时看的童话故事《国王长着驴耳朵》,知道国王这一秘密的理发匠们,因按捺不住内心的传播欲,将秘密说了出来,结果是一个个被国王砍了头。后来来了一个年轻的理发匠,他不想被杀,可憋得实在难受。一天,他跑到森林里,对着一个洞说出了心中的秘密,从而得以终年。

由这个树洞,张宁想到了互联网:要是网上有这么一个树洞就好了。这可是异想天开,他为有这个想法吃了一惊。有一天,他偶尔将这一想法向一位朋友说起时,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朋友王鲁昆说:这怎么不可能呢?

“那么就在网上建一个‘树洞网站’吧!”无比惊喜的张宁说。朋友正有创业的打算,2010年9月,两人投资5000元,打造的树洞网站正式上线。

他俩疯狂转发为树洞网做宣传的论坛帖子和微博信息,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钟,尽管这样,但访问量仍低得可怜,没有谁来花钱做广告,网站也就难以为继。

王鲁昆说放弃了吧!可张宁说再坚持坚持。一天,张宁正在为这事纠结着,一筹莫展。不如先去打打球,放松放松。张宁来到球场,一脚将球踢出去,那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掉进了一个树洞里。张宁心头不禁一动:他想到了向树洞灌水让球浮起来的故事,“我为什么只为用户提供一个单独的小间呢?用户既可以向树洞道出内心的秘密,独自发泄一番;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用户以游客的身份发布消息,以引起共鸣,形成气氛”。他对王鲁昆说了这一想法,王鲁昆为之叫好。

张宁将前一种叫作“皮球落入树洞里”,把后一种叫作“让皮球浮上来”。

事情果然就有了转机。26岁的莉莉是广告公司的白领,工作一年后,单身的她悄悄爱上了男上司。经人介绍知道树洞网后,她以化名在开放的空间发了一个帖子,让“皮球”浮上水面。

有网友说:“你是飞机,却偏偏要上火车道,你不知道火车出轨后果会有多严重吗?”还有网友说:“你若想沦为令人不齿的小三,你就前进一步;你若想拥有一片栋梁之材的单身森林,就不要把自己吊死在本不该属于你的那棵树上,后退一步……”

网友们善意而充满智慧的留言,让她缠绕在心中的纠结一扫而光。人们开始赞扬树洞网,一个个好的口碑,也就引起更多人对网站的关注。

2011年6月,网站每天浏览量从营运之初的不足20人,猛增到2000多。如今,以微博功能为基础,有日记、相册、投票、活动,以及其他扩展功能的树洞网设有、“不能说的秘密”“该和好吗”“职场那些事儿”等,用这些标签就能搜索到相关内容。

时下,张宁正筹划着在网站上推出免费文艺作品阅读、小说下载业务等。2011年,树洞网盈利50万元,2012年盈利预计可突破100万元。

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没浮出的思路。当你以自己的善良,抓住了人们乐于施善的心,就能在这善良的海洋中,让你的人生扬帆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故事竺可桢精神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小名叫阿熊。镇上的私塾先生为他起了个大名叫可桢,意思是应该做一个坚实的柱子、国家的栋梁。小可桢1岁半,父亲就教他认字。有一天,父亲外出,走前对竺可桢说:可桢,今天不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小可桢,硬要父亲教他认几个字再走。竺可桢3岁时,已经认识不少的字,而且会背诵好多唐诗。竺可桢5岁进了学堂。学习可用心了,门门功课都是成绩优良。他的哥哥是乡里的秀才,平时经常指导竺可桢写字做文章。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这么肯学的孩子,还真不多。小竺可桢身体瘦弱矮小,有的同学嘲讽他:好一个寒酸小矮子,准活不过20岁这几句话刺痛了竺可桢,他发誓要锻炼身体。连夜订了个锻炼计划,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起床跑步、做操。他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增强。同学们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学毕业后,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这个学堂的老师都是英国人,从教材到上课全是英文,不准说中国话。英国老师叫学生,不喊名字,只喊编号,根本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待,竺可桢气愤万分。他深深感到,中国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于是发奋读书,加倍用功,发誓要为中国人争气。

1910年,竺可桢到美国留学,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农学院学农业。后来,他发现农业跟气象关系密切。1913年秋,他在农学院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研究院的地学系,攻读气象学。1918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故事:4分钟有多长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飞机起飞后没多久,迎面突然碰到一群鸟,发动机立刻出现了怪声。

飞行员一面向地面报告“碰上了鸟群”,一面继续操作飞机向上爬高,但很快,飞机的两个发动机都停止了工作,已经不能再进行动力飞行了,只好靠惯性向地面滑行。从发现飞机没有动力到决定迫降,机长只用了几秒钟时间。从决定迫降,到成功迫降到水面,整个过程用了4分钟的时间。

4分钟有多长?一支烟的时间而已。机长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不可能跟别人去商量,只能自己立即作出决定:通知地面指挥台要紧急降落,通知乘务员和乘客作好迫降前的保护准备,自己马上寻找可以迫降的地面条件。最后这点最难,因为在纽约要找到一个开阔地非常不容易。很快,机长选择了水面降落。

水面降落要求角度非常严格:如果飞机降落的时候机翼不是水平面的话,任何一个先倾斜入水的机翼都很有可能承受不了重力被折断,飞机就可能侧翻跟头。如果飞机降落的时候仰角太高的话,飞机机身后半部容易被折断,然后机舱马上会进水,零下好几度的水温,很快就会淹死或冻死部分乘客。此外,迫降以前必须要给舱内加压,这样机舱内的高压可以让飞机机身在水面不会被外部水的压力冲破,保障了机舱内乘客的安全。

人类民航史上第一次水面成功迫降创造了个纪录:机上全体人员共155人全都成功获救。为此,美国时任总统和新当选总统以及纽约市市长都对机长表示了感谢,因为他个人的智慧创出了这样一个世界纪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个经验,那就是在危急情况下,在短短的4分钟内,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

听说这位机长57岁了,有40年的飞行经验。是不是不到这个年龄、没有这么多飞行经验的人也能作出这样的决策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名人故事果断调整人生航向的文章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迪尔玛·罗塞夫生活经历丰富,她早期的探索之路充满了坎坷。1970年,迪尔玛被捕,遭遇了22天的酷刑,包括鞭刑、电击,在狱中度过将近3年时光后,于1972年年底获释。她的坚强使她赢得了巴西“圣女贞德”的称号。

1973年迪尔玛再次参加大学考试,考入南里约格朗德州联邦大学经济系,1977年毕业,进入州政府下属的经济和统计基金会工作。1978年,迪尔玛在州立坎皮纳斯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一时期,迪尔玛的人生观有了重大转变,她不再参加任何学生运动,而是专心思考真正救国治国的方式。她最终选择了投身民主政治,支持左派用合法手段获得执政权力。此后,随着军政府的下台和民主体制的恢复,迪尔玛和她的丈夫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参与创建巴西民主工党。1986年民主工党在市政选举中获胜,有经济学背景的迪尔玛受邀担任财政局局长,这是她的第一个公职。她的政治才华逐渐显露,果断、干练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等优点很快被发现并被赏识,迪尔玛终于踏上了人生的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断齑划粥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

范仲淹童年读书,就非常专心。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副食呢,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行了。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范仲淹的同学中,有个南部留守的儿子,看见范仲淹每天只吃点稀粥,却不以为苦,只顾埋头学习,觉得很稀奇,回去讲给他父亲听。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公厨里的食物拿一些送给他吃吧!”南部留守是声势显赫的大官,一般人得到他的馈赠,会视作莫大的光荣。范仲淹却不是这样。

当南都留守的儿子奉了父命送来东西的时候,他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他送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已经放坏了。他自然很不高兴,问范仲淹道:“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了些饭菜,而你却不肯下筷,奠非认为这样做,就污了你品行吗?”

范仲淹解释说:“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骤然享受佳肴美馔,恐怕将来吃不得苦了。”

由于范仲淹出身贫寒,艰苦备尝,因而对民间疾苦深为同情。他做官以后,提出了许多对劳动人民有利的改革弊政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张之洞失礼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张之洞 (1837-1909)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据传,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儿旬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史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帮助他人的名人故事2:严植之救人急难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 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 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 ,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 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懒惰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勤奋小人和一个懒惰小人,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他们俩就会打架。小学的时候总是勤奋小人获胜,初中的时候他们就平分秋色了,高中时懒惰小人赢得次数渐渐增多,但是大学以后他们就不打架了,因为勤奋小人被打死了。

其实不单单是勤奋与懒惰,人的内心似乎总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一个声音非常善良,叫我们要拾金不昧、包容友爱,另一个声音却非常邪恶,告诉我们很多理由,叫我们把钱偷偷收起来、斤斤计较。

有这样一个规律:每当我们想要为善,恶就与我们同在。你察觉到这个规律了吗?你若决心谦卑,骄傲就与你同在。你若决心忍耐,脾气就立刻与你同在。读书时 多少次睡觉前下定决心明天早早起来学习,第二天闹钟响起时却伸手关掉闹钟继续呼呼大睡。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结果我们就活在了纠结痛 苦当中,甚至麻木久了,“勤奋小人被打死了”,完全在罪中也不自知。

宇宙万物各有规律。苹果成熟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食物吃下肚,不需要按一个“消化”命令的按钮,就会自动消化;候鸟迁徙、四季变化各有各的律。在 圣经罗马书第七章,提到人里面有三个律:神的律,心思的律,罪与死的律 。保罗说:因为按着里面的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看出我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思的律交战,藉着那在我肢体中罪的律,把我掳去。我是个苦恼的人!谁要救 我脱离那属这死的身体?感谢神,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人的心思虽然寻求为善,就是寻求神的律,但是却被罪与死的律捆绑,不能解脱。感谢神!圣经中有第四个律:就是生命之灵的律!虽然我们凭自己无法与撒但那 罪与死的律抗衡,但是若我们转向神,凭神生命的律而活,一切消极的事物都会自然而然地被置于死地,我们也享受到神的生命。我们这样做,人的生命同其善的律 为善的愿望就得满足,神的律的要求也得成就。撒但那罪与死的律就被击败。一切都是律的事。不要努力去爱人或为善。反之,要将我们的人转向神,这样我们就能 享受祂,祂的生命就能叫我们自然而然地爱人并为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故事:张衡制造地动仪的故事

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名人故事:张衡制造地动仪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附:张衡主要的发明

地动仪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

浑天仪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得多的“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是一种水运浑象。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它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即瑞轮冥菜,是一种机械日历,由传动装置和浑象相连,从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叶片;月半后每天落一叶片。它所用的两级漏壶是现今所知最早的关于两级漏壶的记载。

张衡在创作了浑天仪之后曾写过一篇文章。此文全文已佚。只是在梁代刘昭注《后汉书·律历志》时作了大段引述而使之传世。刘昭注中把这段文字标题为《张衡浑仪》。称之为“浑仪”可能是刘昭所作的一种简化。在古代,仪器的定名并不严格。虽然后世将“浑仪”一词规范为专指观测仪器,但在隋、唐以前,“浑仪”也可用于表演仪器。

瑞轮荚

瑞轮荚是张衡别出心裁创造的自动日历,它模仿神话中奇树蓂荚的特征,靠流水作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出齐15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文历法的进步。张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指南车

张衡制造的指南车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车箱内用一种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车箱外壳上层置一木刻仙人,无论车子朝哪个方向转动,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计里鼓车

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据《古今注》记载:“记里车,车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早于西方1800多年。

独飞木雕

张衡制作独飞木雕,是模仿鸟类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设计。

地形图

张衡也研究过地理学,根据他研究和考察的心得,画过一幅地形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衡尝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总统,为美国的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亚当斯在接替华盛顿就任总统时,美国正面临着与法国关系破裂的危险。到了1797年底,两国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交战前夕。

常识告诉亚当斯,要打胜仗,必须要有得力的统帅指挥。有很多人劝他亲自统帅军队,但他认为自己并不具有军事上的特别才能。思来想去,他认为华盛顿才是惟一能够唤起美国军魂、团结全美人民的统帅。最后,他下定决心请华盛顿出山。

亚当斯的亲信们得知后,一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这样势必对亚当斯的威望和地位造成威胁。

千军容易得,一帅最难求。亚当斯毫不动摇,认为国家的利益和命运高于一切。他授权汉尼尔顿立即给华盛顿写了一封信,请求华盛顿再次担当大陆军总司令,指挥美军打败入侵者。

与此同时,又亲自给华盛顿写了封信。信中诚恳地写到:“当我想到万不得已而要组织一支军队时,我就把握不准到底是该起用老一辈将领,还是起用一批新人,为此我不得不随时要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许,我们必须借用你的大名去动员民众,因为你的名字要胜过一支军队。”

华盛顿接到信后很受感动,表示愿意立刻肩负重任。幸运的是,就在华盛顿准备率军出征的前夕,亚当斯终于通过外交斡旋的途径同法国达成了和解。

这件事被美国人民传为佳话,亚当斯的正直与豁达也被广为传诵。后来,有位著名的记者采访他,问到:“您为什么不怕华盛顿复出会再次唤起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留恋,进而威胁您的威望和地位?为什么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亚当斯开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给这位著名记者讲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件往事。

“年幼的时候,父亲要我学拉丁文。那玩意儿真无聊,我恨得牙痒痒。因此,我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换个事情做?”

“好啊!约翰,”父亲说,“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于是,亚当斯真的到牧场去挖水沟。可是,拿惯笔的人,拿不惯锹。那天晚上,他就后悔了,整个身子疲惫不堪。只是他的傲气不减,不愿意认错。于是,他咬紧牙关又挖了一天。傍晚时,他只好承认:“疲惫压倒了我的傲气。”他终于回到了学拉丁文的课堂上。

在以后的岁月里,亚当斯一直记着从挖水沟这件事中得到的教训:必须承认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实际上恰恰是自己的不自量力。

亚当斯深有体会地说:“真正出色的领导者,绝非事必躬亲,而是知人善任,特别是敢于起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如果高层领导者事无巨细,一律包揽,那只能成为费力不讨好的勤杂工式的领导者。”

正是因为亚当斯知人善任,才能凭借众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凭借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大全

全文共 319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比西方的醉 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邓亚萍:苦练球技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7、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8、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9、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10、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11、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

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12、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13、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14、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15、卓别林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分享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贯穿古今中外,名人都是爱阅读的。大家知道名人阅读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关于名人阅读的故事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匡衡借光阅读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鲁迅先生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阅读,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阅读。由于苦阅读,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阅读。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阅读,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阅读,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高尔基先生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先生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列宁的阅读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身边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阅读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张广厚的阅读故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闻一多先生醉书

闻一多先生阅读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阅读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阅读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志在鸿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茅盾(1896~1981),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其中《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原名沈德鸿,茅盾是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童年时代的茅盾,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及非凡的文学天赋。在上小学时,茅盾就爱看旧小说。他家屋后有一间堆放破烂的小屋,不知哪位叔祖在那里放了一板箱杂七杂八的书籍,其中就有《七侠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之类的旧小说,茅盾找到了这些书,立即被其中动人情节吸引住了,他爱不释手,有空就偷偷翻看。过去,这些旧小说被称为闲书,父母一般是禁止自己的子女看的,认为那些书不是正经的学问,看了无用。茅盾的父亲主张搞实业,希望儿子将来学理工科,也不主张茅盾看这些闲书。但

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当他知道茅盾喜欢看旧小说时,并没有严厉禁止。他认为小孩子读读这些闲书,虽无大用,也可以弄通文理,所以,他又把一本石印的《后西游记》拿给茅盾看。

9 岁的时候,有一次茅盾跟他的母亲一起到舅舅家去度夏。茅盾的舅舅是个中医,家里也有不少旧小说。茅盾在那里找到了《野叟曝言》,只花了三天半时间就读完了。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万字,曾自称“天下第一奇书”。茅盾的舅舅知道他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野叟曝言》,也很是吃惊。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种广泛的、大量的阅读,不仅提高了茅盾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写作能力。在小学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每次考试他总能得到奖品。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名。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会考,他参加了这次隆重的考试。会考的作文题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主持会考的老师对茅盾的文章大加称赞,并在最后一句上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进入中学后,茅盾在名师的指导下,更加广泛地学习了中国古典文学,他的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在湖州中学读书时,他幸运地遇上了钱念劬先生。钱先生曾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作过外交官,通晓世界大事,学贯中西,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有一次钱先生让茅盾他们作文,却不出任何题目,他让学生们自己选题,任意写,很多学生对此作文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题名《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无可奈何的猎人。这是一篇寓言,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暗暗相合,因此,茅盾也是借此自抒胸臆。这篇文章思想高远,想象丰富,形象生动。钱念劬先生很是赏识,写了如此批语:“是将来能为文者。”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茅盾以后果然成为著名文学家。

湖州中学还有个文学修养很高的杨笏斋老师。茅盾曾跟着他学习写骈体文。有一次茅盾写了篇题为《记梦》的骈文,写自己暑假回家,到外祖母家歇夏,外祖母家的宝姨乘机出了一副对联考他。上联是“万事福兮祸所伏”,下联是“百年力与命相持。”要他指明上下联的出处。他指出上联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下联出自列子《力命篇》。宝姨又问他:“这‘命’字易解,‘力’字指什么?”他答不上来,说去问妈妈。这时外祖母叫吃西瓜,宝姨拉着他便走,走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梦就惊醒了。文中写的这个梦虽很平常,但其中的考题却并不简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写出这些内容,足见茅盾的知识十分渊博了。杨老师对这篇五百多字骈文也很欣赏,认为构思新颖,文字不俗。

从这些地方都可似看出,少年时代的茅盾不仅有着很高的天赋,而且有着远大志向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后来,茅盾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曾说过:“如果有谁不觉得整个世界是他的,那他一定不是好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古代名人故事:从神童到贤相

全文共 2290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的著名大臣李东阳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四岁时就能写一尺的楷体大字,还善于对对子。有一天,李东阳的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砚向石边见口。”这是拆字联,将“砚”字拆为“石”和“见”。李东阳应声对道:“笙从竹下生声。”把“笙”字拆成“竹”和“生”,对得很是工整。还有一次,父亲李淳给李东阳出联:“虎豹关中,不是关中虎豹。”李东阳略加思索,对道:“麒麟阁上,皆非阁上麒麟。”小东阳因为天资聪颖,被视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朱祁钰。皇帝召见他时,因为李东阳太矮小,只能由太监扶着他迈过皇宫的门槛。皇帝打趣道:“神童腿短。”李东阳应声对道:“天子门高。”皇帝大喜,又让他写“麟”“凤”“龟”“龙”等十余个大字。当小东阳写到“龙”(繁体字为“能”,笔画很多)字时,手腕乏力,最后一勾便用自己的小靴子沾墨水印上。皇帝看了很高兴,将他抱到膝上坐着,把上林苑的珍果赏赐给他吃。当时李东阳之父已站起身来,在台阶下等候命令。皇帝又出了一个上联打趣道:“子坐父立,礼乎?”意思是说:“儿子坐着,而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李东阳不假思索地应答:“嫂溺叔援,权也。”意思是:“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这是权宜之计。”皇帝听罢,连连点头,微笑着说:“真不愧是神童!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宰相。”

阿光的思考:

不是吧?书虫,你确定李东阳当时才四岁?我可要羞愧死了!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呢。我要马上去拿字典过来把里面的字都学会!我还要学对对子!书虫,你教教我吧!我还有个问题,李东阳虽然书法好,还会对对子,可是这就能断定他有宰相之才了吗?

书虫的指导:

哈哈!当时全国那么多人,李东阳被称为神童,自然是出类拔萃的,他有那方面的天赋。但阿光不用灰心,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而且勤奋好学,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你最后提的问题很好。中国古代自隋唐以来都是以科举取士,文章写得好的人,才有机会担任朝廷的官员。李东阳从小善于对对子,将来文章自然写得好,也就有了人阁拜相的可能。但以文章写得好不好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治国的才能,确实不怎么靠谱。还好李东阳是个多面手,他不仅工于诗文,也有治国才能,且为人坚忍沉毅,后来他在铲除专权的宦官刘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小档案

姓名: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

时代:明朝

籍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

成就: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名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故事:忍辱负重,诛杀权阉

明孝宗时,李东阳果然成为了内阁大学士(地位相当于宰相),与另两位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组成了“内阁铁三角”,齐心协力处理朝政大事。这三人各有特点,刘健善于决断,谢迁辩才无碍,李东阳足智多谋。明孝宗对他们很敬重,称他们为“先生”。

明武宗登基后,宠信宦官刘瑾及其手下的“八虎”,终日嬉游度日,荒废朝政。李东阳、刘健、谢迁和其他朝臣联合面奏小皇帝,请求诛杀这帮误国的太监。(事迹材料 )小皇帝也知道宦官误国,但又舍不得杀这些可以陪他玩乐的人,于是提出将他们赶到南京去,饶他们一命。退朝后大臣们开会商议,以刘健、谢迁为首的众大臣都认为应该继续奏请皇帝诛杀宦官。李东阳考虑问题一向谨慎细致,他深知小皇帝和这帮人关系密切,绝对不会同意立即杀了他们。如果把他们赶往南京和小皇帝隔离一段时间,朝臣们再做些工作,情况也许会有所改变。同时“八虎”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中的张永就较为讲理。于是,在讨论杀不杀“八虎”时,李东阳显得有些犹豫。

结果,这些大臣中出了一个叛徒。他在会后立即向刘谨报告了会议的内容和各人的态度。刘瑾得知消息后跑去皇帝面前哭诉,把皇帝哭得心软了,反而升了刘瑾的官。第二天上朝,见情势大变,李东阳、刘健、谢迁便请求辞职。后两者当时就被罢了官,唯独留下了李东阳。这是因为李东阳在会上态度犹豫,且他是文坛领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刘瑾以为可以拉拢他,便安排他做首辅。刘健、谢迁等人因此对他产生误解,连他的门生也对他冷眼相看。李东阳忍辱负重,不动声色,一直寻找适当的时机诛灭刘瑾一党。

后来,安化王朱真鐇打着诛灭权阉刘瑾的旗号起兵造反。刘瑾慌了手脚,急忙找李东阳商量对策。李东阳提出两个建议:一、重新起用被罢官的杨一清领兵平定叛乱;二、派“八虎”中的张永为监军。刘瑾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正是李东阳事先谋划好的,杨、张二人都有心要诛杀刘瑾。等杨、张二人得胜归来,李东阳便授意张永借此时机奏请皇帝诛杀刘瑾,同时他还发动了六部六科、十三道御史同时上书弹劾刘瑾,罪名共计十九条。迫于形势,明武宗终于同意将刘瑾抄家并凌迟处死。经过这场殊死拼争,正义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明王朝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阿光的思考:

刘瑾这人我知道!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他,是个十足的坏蛋。原来除掉他还有李东阳的一大份功劳啊!看来李东阳真的不简单,不仅学问比人家好,而且懂得忍。

书虫的指导:

是啊!在被误解的日子里,李东阳挨过太多的骂,受过太多的委屈,吃过太多的苦,朋友指责他心志动摇,门生责怪他阿附阉党。他都只能默默忍受,韬光养晦,相机而动,最终用最少的牺牲完成了他的事

业。与刚直的刘健、谢迁相比,他其实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也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阅读笔记

书虫说,李东阳是明朝著名的诗人,可我没有读过他的诗。于是我缠着书虫给我找了一首他的代表作——《寄彭民望》。彭民望是李东阳的好朋友,平日对他的诗并不推崇,可他读到这首诗时,不禁潸然泪下,反复吟诵数十遍,爱不释手。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1100字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

潘光旦,1899年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14岁考入清华。彼时,他已是远近闻名的“书痴”,其阅读面涉猎广泛,文理兼具,尤其对性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特别的偏好。

1920年,在“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英文更是全级之冠”的基础上,潘光旦在性心理学学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在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之后,潘光旦将图书馆中还不公开的英国心理学家蔼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六大册逐一借出啃完,成为全校首位通读此书的学子,俨成此中权威。蔼理士不仅是学术巨子,亦是欧西文豪,其书向来以难读知名,而潘光旦年当弱冠就通读原著,其不易自可想见。

翌年,他又读了精神分析派的论著,颇有斩获。读到支如增的《小青传》时,他便试用其手法写了一篇《小青的分析》,当成作业交给梁启超。梁大为激赏,批曰:“以子之才,无论研究文学、科学乃至从事政治,均(可)大有成就。”转年,他又将此文整理成书,交梁审阅,梁又批语大加赞赏和鼓励。

1926年,潘光旦学成归国,一直在大学任教,1934年又被母校清华延聘。由于博览群书,他被同行亲切地称为“活字典”。在西南联大这大师云集之地,遇有难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走,问潘光旦去!

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潘光旦将读书演化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日里,潘光旦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吃饭,就是看书。潘光旦近视达一千二百度,看书时书几乎要贴着鼻尖。家人都笑话他,说这已不是“看”书,而是“闻”书了。

对潘光旦而言,读书、买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癖好,他的生活费大部分都用来买书了,以至于口袋里有时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用,但藏书却堆满了几间屋子。

1936年,潘光旦住在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曾结出过一对并蒂的葫芦,他欣喜之余便将个人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坐拥书城,藏书上万余册。潘光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要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才有成功的希望”。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文革”中,潘光旦时常被拉去批斗。有一次,红卫兵来抄家,搜来搜去,只搜出一百几十元存款。他们简直不相信。潘光旦回答说:“我就这么点钱,我的钱全都买书了。”

1979年,潘光旦右派问题获得平 反。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卡当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卡当于150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帕维亚(Pavia),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数学家也是一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除了数学他也专注于收集、组织、研究、评论希腊和罗马的成果。

卡当有个不幸的童年,在40岁之前,他穷得一无所有。个性孤僻,、自负、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反省,并且往往在言谈中,表现得冷漠无情。他为了逃避穷困、病痛、毁谤和不公平的待遇,曾在25年之中,每天玩骰子,并天天玩棋达40年之久。青年时代,他致力于研究数学、物理。从帕维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波隆纳和米兰行医并教受他人医术,成为全欧有名的医生。这期间,他也受聘在意大利的多所大学,担任数学讲座。 1570年,因丢掷耶稣的天宫图,被视为异教徒,而被捕入狱。不过,令人称其奇的是,主教随即以占星术士来聘用他。

卡当的著作涵盖了数学、天文学、占星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关于道德方面的语录。借着辛勤的耕耘,他将古世纪、中世纪以及当代所能搜集到的数学知识,编成百科全书的形式。他更将自己珍爱、偏好的数论和代数理论,结合在一起。

1545年,他出版的著作《ArsMagra》(大术),在代数学上具有相当重要之地位。书中首次出现使用符号的雏形,例如:"3. quad . quad . p .29. quad . p .57 . aqualia36 . pos . p . 74."这相当于"3X4+29X2+57=36X+74";他对三次及四次方程式提出了系统性的解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

卡当在代数学上的另一个贡献,是认真地引入了虚数,并接受虚数是方程式的根。虚数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件大事。虚数和原有的实数统称为复数系。根据代数基本定理,在复数系里任何多项式必有根,而且n次多项式恰有n个根,这就解决了根的存在性问题。要解出方程式的根,在复数系中,便可迎刃而解了。

除了在代数学上的重要成就,卡当在概率论这门学科上,也扮演了奠基的工作。例如在其《De Ludo Aleoe》(博奕论,1663年出版)一书中,他已经计算了投掷两颗或三颗骰子时,在可能方法里,有多少方法是得到某一点数,这可以说是,概率论发展的一个滥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