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描写清明和端午节日的诗句推荐20篇

导语:桂花很香很美。颜色黄、白都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描写清明和端午节日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2927

作文

355

描写庐山的诗句汇集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1.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近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3.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6.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7.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8.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9.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庐山诗》

10.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1.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12.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13.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14.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5.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16.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17.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18.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19.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20.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描写太阳的诗句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一、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寄赞上人》杜甫

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三、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四、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

五、 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六、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七、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杜甫

八、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咏红柿子》刘禹锡

九、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早春即事》白居易

十、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李茂贞园》苏轼

十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白居易

十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白居易

十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端午节诗句《和端午》赏析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下面是张耒的《和端午》及赏析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 ):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端午节的名言诗句

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小编收集端午节名言诗句,欢迎阅读。

1、艾叶飘香,给你带来灵气!粽子味美,给你带来财气!屈子显灵,给你带来福气!衷心地祝你及全家节日快乐,万事顺利!

2、艾叶飘香又端阳,百舸争流竞九江;登高远望揽胜景,碧水蓝天一线长;美酒佳酿交杯响,天涯相隔醉衷肠;踏破铁鞋奔波忙,愿君荣归福满堂。端午快乐!

3、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4、锄禾在端午,汗滴禾下土。为了盘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凉能解暑。事业展鸿图,机会不胜数。健康永常驻,快乐不迷路!端午快乐!

5、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剩无几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6、大河上下欢声动,遥见龙舟天际来。船桨舞动水起波,旗帜飞舞龙飞翔。鼓声阵阵传四方,歌声不断多嘹亮。美酒佳肴庆胜利,掌声雷动多壮观。祝端午佳节快乐!

7、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杀,如何?

8、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9、端午到,品一品粽香,尝得生活美妙,忆一忆屈原,感悟历史文明,赛一赛龙舟,体验节日欢乐,传一传短信,送出祝福不断,端午节,愿你平安健康,快乐相伴!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重午怀旧》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浣溪沙端午》下阕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夏日荷花的诗句欣赏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古风(其二十六)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家傲·五月薰风才一信

【宋】欧阳修

五月薰风才一信。

初荷出水清香嫩。

乳燕学飞帘额峻。

谁借问。东邻期约尝佳酝。

漏短日长人乍困。裙腰减尽柔肌损。

一撮眉尖千叠恨。

慵整顿。黄梅雨细多闲闷。

浣溪沙

【宋】欧阳修

红粉佳人白玉杯。

木兰船稳棹歌催。

绿荷风里笑声来。

细雨轻烟笼草树,

斜桥曲水绕楼台。

夕阳高处画屏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描写秋雨的诗句经典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9、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1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白居易

16、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2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

2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

2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柳树的诗句集锦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柳树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2、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春怀引》

5、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7、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王昌龄《闺怨》

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9、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1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1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5、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薛昂夫《最高楼》

1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1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2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23、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2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端午节的精彩段落

全文共 49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端午节的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依然会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芦苇,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2.在这里,人们都用了“纪念”这组字眼。但在事实看来,但无论是哪种由来,端午节都本应是一个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是一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

3.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4.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5.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6.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7.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8.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9.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10.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11.在这里,人们都用了纪念这组字眼。但在事实看来,但无论是哪种由来,端午节都本应是一个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是一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

12.屈原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始终不渝的效忠祖国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的抵御强敌的战斗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以来,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缅怀、尊崇和爱戴,感召和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13.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14.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15.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16.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17.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18.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20.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21.家乡端午节也有插艾蒿的习俗,那些艾蒿都是在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自己到田头地埂找到野生的一蓬,然后割回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要亲自去割,左邻右舍只要有一个人去了,他一定会割来一捆,然后分发给其他人家。于是,一个早晨,你只看到几个人去割艾蒿,但吃完早饭,会看见村里所有人家门上都插上了青青的艾蒿。

22.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哪家有出生后过第一个端午节的孩子,村里人特别重视,无论是不是自家的亲戚,人们都会买上两尺红布头或是一条红红的蛤蟆裤兜老虎兜,里面包上几十粒糖果,送过去给那家孩子,说这样孩子会旺旺相相地生长,孩子将来生活会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23.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24.粽子就像一首浑然天成的古曲,经过时光的浸洗,留下的都是妙不可言的感触。粽子又像一首古诗,从悠远的时代流出,遂带了幽远的气息,仿佛初夏午夜的长梦流转出前生往事的叹息。“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那时的浪漫当是如此吧。但草长莺飞的季节里,那颗婉约而柔软的心会被谁的情丝所牵,竟让我为之沉迷,而梦里的影像会是前世的再现吗?

25.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26.又是端午来临,又是一段回忆,我放下了笔,继续沉思着,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亲切的,是温馨的。河下镇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幅版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27.我也买来艾蒿菖蒲挂在门旁,看着翠生生的菖蒲,闻着扑鼻的艾香,我的思绪载着我的心儿,穿越千山万水,亲近了家乡,闻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味道,看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风景。

28.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29.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30.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31.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32.当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讨论究竟是谁吃了这个爱心粽子的时候,哈哈的笑声里,我忽然间明白,曾经那个专属于我的粽子,我自己是永远包不出来的。就像记忆中的端午节,永远都封存在那个已逝的年代了。

33.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4.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5.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36.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37.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38.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39.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40.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41.那时的端午节每每会到河边采来苇叶,傍晚我们围坐在母亲身旁,看着修长柔软的青叶,是如何在母亲手中变成一只只棱角分明,却又圆润的粽子。那时只是想着如何能多吃两只,而忽略了母亲看我们时的眼光。渐渐长大,渐渐明白,那一根根缠在粽子上的丝线,就像母亲的心思一样柔软。

42.屈原,中国着名的爱国诗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43.许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习俗有的也稍有改变,但不变是淳朴厚道的民风人情,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端午节的年复一年的欢度;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会磨掉人的棱角,但磨不掉渗入骨髓的乡心乡情,磨不掉珍藏在记忆里一幅幅老照片的温馨气息。“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故乡情,家乡的端午节,我无论在那里,都能闻到麦粑里你的香甜,都能看到到艾蒿里你的容貌。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祈愿家乡的父老乡亲安康幸福,祝愿家乡人节日快乐!

44.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45.端午节快到了,甬城街头小巷,到处飘散着粽子的馨香,也随处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们,脸上充满节日的喜气。人家的门楣上柱子旁早挂上了一把新鲜的菖蒲艾蒿,它们为主人把持着门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除着邪气,守护着安宁。

46.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47.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48.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

49.夜深了,叼起一支香烟深深长思,回忆起往事,心中那一刻相思由衷而来,过两天又是端午节了,晚风中那粽叶的清香味佛面而来。去年的端午,年迈的母亲还能用拙劣手包起不是很紧的粽子,尽管吃起来是软软的,但吃的很香,很甜。心中很温暖,可这已成了一段永恒的记忆了。

50.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的诗句和谚语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一、【描写端午节诗句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艳烘)

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只留《》在世间。

——宋 《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旋刻个人人。

——宋 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喜迁莺 端午泛湖》

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闲对鸥舞。

——宋 《 端午》

高咏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

人去已远,劝君休,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章句。

——宋 杨《 端午》

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醉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歌鼓。

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 淮西重午》下阕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 端午》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乙卯端午》其一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端午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二、【端午节的谚语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春景的诗句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答问》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独步江畔》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精选描写冬天的著名诗句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杜甫《对雪》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杜甫《公安县怀古》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秋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陶渊明《四时》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元稹《南秦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李商隐《对雪二首》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黄庚《雪》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洪升《雪望》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董思恭《守岁》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王微《四气诗》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陈毅《梅》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张谓《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唐·刘驾《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秋天的成语和诗句

全文共 3595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秋天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秋高气爽落叶纷飞

秋色宜人、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秋意浓秋风扫落叶

金风送爽,秋风扫落叶。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高气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清明祭奠的诗句名篇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长安清明言怀》(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诗(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雨景作文_描写清明节500字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错,清明的景色每年大抵都是这样。天空中飘洒着星星点点的雨滴,去扫墓的人们散漫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好像断了魂似的。

人们在飘洒的雨中行走何尝不是一幅雨图呢?只不过是人们被沉痛的气氛渲染了,忘记了或者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清明雨景图,而过去的那些文学艺人却志趣正浓,留下了不朽的佳作。

清明节,本是人们纪念已故亲人的节日,但这老天倒也配合,总会下起蒙蒙的小雨。但不知为什么,今年却例外。只是不时地传来一阵阵寒风,相对今年,我倒认为往年的清明雨景要好得甚多。有时,人们似乎想为这清明雨景增添一点色彩,还会啼哭那么一两声,使得这气氛更加浓厚,但倒也还是稍微渲染了一下气氛。

在这清明雨景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种美丽的陪衬绿色的小草。雨中有即么一丝绿意总是比没有要好的甚多。但这蒙蒙的小雨倒也滋润着这一星半点的绿意,使得它更加的生机盎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一幅清明雨景图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中秋的诗句古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月亮的诗句,欢迎浏览!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桃花的诗句赏析

全文共 5591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诗词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的,无一不是春意融融。

温风如酒,春光灿烂的季节终于来了,这时桃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苏轼有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浓浓的春意,桃花应该更早些时候知道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融融的桃花

艳丽的桃花仿佛就是春天的象征,人们把农历二月叫桃月,春雨叫桃雨、桃花雨。唐戴叔伦有诗《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就是指春雨中的桃花。我们知道白居易曾有《题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见到了桃花,就仿佛追到了春天。

《诗经 ·周南·桃夭》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庆新婚的诗。诗中用美艳的桃花来形容新娘子,又用将来会结实累累的桃树来预祝新娘子多生贵子。

桃花,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人面桃花”的故事,它来源于唐代诗人崔护所写的一首诗: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和桃花树下女子的爱情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重复了。然而,千百年后,我们读到此诗,那个桃树下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少女,却如同亲见,桃花树下那段如滟滟春光一样的美好爱情,依然让我们憧憬向往。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有一首诗,名为《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中,出现了两次桃花的影像,长孙皇后可不像后世中的女子那样羞答答的,而是大胆地说:“兰闺艳妾动春情”,那灿烂明媚的桃花,正代表了盛唐女子的青春活力。

此后的诗词文赋中,一提到“桃花脸”、“桃花面”,都不觉让人记起爱情的故事,不过后世的许多文字中,不免都挂上了伤感的色彩。晚唐擅写闺情诗的韩偓,曾在《复偶见三绝》第二首中这样写道: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这名女子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和有情人成为眷属。她现在默默地望着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心中悲辛交集,却不敢脱露形迹,此时此刻,情何以堪!韩偓还有一首名为《新秋》的诗:“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我认为这两首诗中的都用“桃花脸”来形容的女子,应该是同一人,她或许正是韩偓念念不忘的情人。

直到现代,张爱玲有一篇名为《爱》的散文,其中写了村庄里的女孩子,一个春天的晚上,她手扶着桃树,和一个男子打招呼:“你也在这里吗?”然而,他们的故事从此没了下文,后来女孩子拐卖到他乡外县,几次三番地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和风波,但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个桃树下,那个年轻男子。

桃花,一直都代表着那美好易逝的爱情。正所谓:“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古来多少痴情人都伤叹: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的仙隐情结

桃花,所代表的意象,不单单是青春妙龄的女子,芬芳甜蜜的爱情。由于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桃花也代表着隐逸和超脱的气质。

《桃花源记》一文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多说了,王维有诗:“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就堪称“诗中有画”,道出了隐者之居的剪影。王维还有一首长诗《桃源行》,几乎用诗句将《桃花源记》复述了一遍: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桃花,前后呼应,文势活跃多姿,情韵悠长。唐宋时人写《桃源行》的相当多,像刘禹锡、韩愈、王安石等都写过,不过清代名士王士慎就评道:“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维)、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拉硬弓),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其实我觉得,也未必什么事都抬出 “盛唐” 来说道,王维这首诗确实写得最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王维本身就是隐士风度,拥有恬静安闲的性格。而韩愈、王安石二位,一个是“木强人”、一个是“拗相公”,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都是脾气火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犟筋头”。他们来写与世无争的《桃源行》,自然是油水难融。

在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刘禹锡的“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谢枋得的“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等诗句中,桃花都代表着那清幽神秘的世外仙境。不求功名,隐迹烟波之上的隐士张志和,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桃花流水鳜鱼肥”,一付逍遥世外的风姿。

屡受挫折、心灰意冷后的唐伯虎,曾自号“六如居士”,在苏州桃花坞种满了桃花,他有一首著名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后人因唐伯虎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往往将《桃花庵歌》中的“桃花”,理解为“桃花运”,其实不然,此中情趣,应该是抒发隐者之情。

金庸先生在其小说中,塑造了桃花岛主黄药师这一形象,比起其它三大高手来,黄药师更加特立特行、萧然出尘。这桃花岛上,桃花遍地,落英缤纷。有道是:“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极好地烘托了东邪黄药师那绝世高人的身份。

桃花不单有隐的意象,而且还沾着“仙道”的气息。关于“桃源”,还有一个刘阮到天台遇仙子的故事,相传汉代,有刘晨、阮肇二人去天姥山采药,结果恰似李逍遥遇到赵灵儿,二位仙女留住与之结为夫妻。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你说这俩傻瓜回去做啥?元稹就曾大惑不解,有诗道: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仙女们苦苦挽留半年后终于允许他们回去,然而人世已是沧桑巨变,几百年过去了,只找到二人的第七世孙。想回去再找仙女吧,却再也无路可通,只留下感慨无限。

晚唐诗人曹唐最喜欢写游仙诗,有诗名《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就是写此事:

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

笙歌冥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

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

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所以后来“桃源”一词,有时候也代指这么一回事,相传仙人吕洞宾有诗道:“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神话中西王母有一个“蟠桃园”,李贺有诗:“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这王母娘娘的桃花,可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千遍红”,那可是要过上三百万年,足以回到地质时代中的新生代的第三纪。

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道:“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此处的桃花,穿越了千万年的沧桑,令人神往。

桃花乱落如红雨――红颜薄命的感伤

桃花容色娇美,犹如红颜女子。唐太宗宠爱的贤妃徐惠有诗名《赋得北方有佳人》:“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晚唐诗人李群玉夸一个歌姬酥胸媚眼:“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晚明名妓柳如是说的更绝妙:“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人家都说桃花为美人增色,柳大美人却不这样看,她说:哼,桃花是因为我这样的美人而有了生气。

初看觉得柳美人未必过于傲气,但仔细一琢磨,说得也对,要是桃花树下站的不是美人,而是《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呵呵,这“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哪里还有?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桃花也禁不起风吹雨打。正如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说:“噫,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然勿明言,至生涕泣”。

李渔说,百花中颜色最媚者就是桃花了,而花期最短的也是桃花,“红颜薄命”之说,似乎就是专说桃花的,然而还是不要说明白,说明白就太伤人心了。

晚唐周朴有诗:“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唐代薄命才子刘希夷有一首很感伤的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桃花,虽然鲜艳,但却匆匆而开,匆匆而落,落时的那一片片红,令人感伤无限,正是:“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葬的正是那匆匆飘落的桃花。除了《葬花吟》外,林黛玉还有一首诗,专写桃花: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书中写宝玉看到此诗时的感受是:“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确实,“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桃花,正是薄命红颜们的写照,诗虽然写得好,但宝玉联想到这些,又怎么还有心情说出“赞词”来。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在《桃花扇》一剧中,李香君溅到扇子上的斑斑鲜血,被点染成了一朵朵桃花花瓣,更为触目惊心,令人惋叹:

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正飞绵作雪,落红成霰。不免取开画扇,对着桃花赏玩一番。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这是《桃花扇》中的唱词,这里的桃花已不全是柔媚可怜的形象,而是体现出一种如傲雪红梅般的刚烈。

轻薄桃花逐水流――有关桃花的风言风语

杜甫有诗,名为“轻薄桃花逐水流”,不少人也把桃花看作是寻欢卖笑的风尘女子一般。岑参在挑逗一名歌妓时就写道:“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着莫许归巫山”(《醉戏窦子美人》)。

宋人程棨在《三柳轩杂识》中更说:“余尝评花,以为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倡,李如东郭贫女”。非常明确地把桃花归于妓女一类,而且是“倚门市倡”――倚门拉客的“扫街女”之类,连“秦淮八艳”那种有身份的名妓都不是。

《红楼梦》里众美人抽花签时,袭人就抽到了桃花,诗句是“桃红又见一年春”,暗中讽刺她梅开二度,又嫁了别人。后来又用题息夫人庙的诗:“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来挖苦她。所谓息夫人,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又名桃花夫人。后来楚王灭了息国,将她霸占。她在楚宫里虽生了两个孩子,但终日默默无言,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

即便如此,古时好多人对息夫人还是颇有微词,比如杜牧就写诗说:“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嫌息夫人不如石崇家的绿珠那样坚决殉主。

还有不少人,把桃花和梅、松等花木对立起来,把桃李等形容为粗俗附势的小人之辈,钱起有诗:“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苏轼诗曰:“桃李漫山总粗俗”、陈与义也夸梅花贬桃花:“一时倾倒东风意,桃李争春奈晚何”。

大家都很熟悉,刘禹锡曾因借《戏赠看花君子》一诗讽刺当朝权贵而再度被贬,于是他连带着也恨上了玄都观的桃花,十四年后,当他重回京师,看到“桃花净尽菜花开”时,不觉开怀大笑――“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里的桃花,成了那些排挤打击他的朝中新贵的象征了。

当然,刘禹锡也没有变态到见了桃花就咬牙切齿的程度,像“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等诗句里,他还是将桃花写得十分可爱。

万树桃花映小楼

李煜曾有一首词,羡慕江上的渔翁:“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潘安曾在所辖县里遍种桃花,有道是:“河阳一县花”,然而,他们都深陷于政治的漩涡之中,一个成为亡国之君,一个成为东市之鬼,再也没有心情从容地欣赏桃花了。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得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桃花,正代表了那匆匆而逝的美好年华,屠隆曾在文中写道:“傍池桃树数株,三月红锦映水,如阿房、迷楼,万美人尽临妆境”。是啊,如果有一个大园子,里面种满桃花,东风里花开烂漫,着眼生春,又是何等令人心喜!很喜欢元稹这首诗中的生活: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何必千箱黄金堆北斗,但得万树桃花绕小楼,亦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描写清明的作文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回到了老家,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坐着三轮车来到了麦地里,哇!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想:今年农民一定会大丰收的!我真想在这儿玩一圈,可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纪念死去的亲人。于是我走到坟前,点起一根根香,我的任务完成了。

我跑到一个土山前,看到地上有许多毛毛根,听爸爸说毛毛根能吃,于是我拔了一些毛毛根,品尝了一下,味道果然很香。该回家了,我还想着刚才有趣的一幕,但我前边有一个大土坑,我一下子掉了下去,哎呦吓死我了,我赶紧爬出土坑。吃一堑,长一智,我今后走路,可得长个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柳絮的诗句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柳絮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1、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宋·张先《剪牡丹》

2、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白居易《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3、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唐·白居易《柳絮》

4、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馀香。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宋·贺铸《吹柳絮/瑞鹧鸪》

5、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唐·薛涛《柳絮》

6、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或值花同舞,不因风自飘。过尊浮绿醑,拂幌缀红绡。那用持愁玩,春怀不自聊。——唐·张夫人《柳絮》

7、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李商隐《三月十日流杯亭》

8、河畔多杨柳,追游尽狭斜。春风一回送,乱入莫愁家。——唐·杨凝《柳絮》

9、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0、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韩愈《晚春》

11、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唐·李中《柳絮》

12、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宋·吴文英《浣溪沙》

13、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唐·韩愈《晚春》

14、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唐·孟郊《南浦篇》

15、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唐】刘禹锡《柳絮》

16、野狐泉上柳花飞,逐水东流便不归。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白居易《狐泉店前作》

17、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唐·罗邺《柳絮》

18、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唐彦谦《忆孟浩然》

1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戎昱《征人归乡》

20、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唐·雍裕之《柳絮》

21、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唐·李贺《春怀引》

22、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闲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李商隐《访人不遇留别馆》

23、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唐·皇甫松《梦江南》

24、物外光阴不属春。且留风景伴佳辰。醉归谁管断肠人。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宋·叶梦得《浣溪沙》

25、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26、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雨过浑疑尽,风来特地狂。入花蜂有碍,遮水燕无妨。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唐·孙鲂《柳絮咏》

27、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28、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宋·晏殊《蝶恋花》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雪的古诗句欣赏》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方人看来,冬季如果看不到,那是令人既扫兴又很遗憾的事情。今年天公作美,有幸在入冬不久就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不便,但更多的还是喜悦。春天有花儿的鲜艳美丽,冬天有雪的洁白漂亮。下面我选出一些古人描写雪的诗句供我们欣赏雪的奇观妙景。

1.晋·谢道蕴《咏雪联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唐·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宋·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5.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6.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7.宋·杨万里《观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8.宋·辛弃疾《和廓之雪》: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9.唐·元稹《南秦雪》: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0.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11.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2.元·华幼武《春雪》: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13.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14.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5.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16.元·白朴《天净沙·冬》: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17.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8.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19.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0.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1.唐·元稹《南秦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22.唐·李咸用《大雪歌》: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23.明·徐渭《梨花》: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24.宋·范成大《雪后雨作》: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天气寒冷,雪干如粉。在前几天下雪时,我进行了一次浪漫的雪中漫步,傍晚,亲身感受雪花在迷蒙的灯火里蜂拥而下,景象颇为可观,我于是想起唐代那些咏雪的名诗。

首先想到的是张打油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据宋人钱代易所著《南部新书》,张打油是唐代人,会写诗。大概是一位民间通俗派诗人。我们现在知道这一首诗,大概都是通过明代人焦循编辑的杨慎文集《升庵外集》的。因为,《全唐诗》里并没有收录这首诗。“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的这一首打油体名诗,从诗歌艺术角度讲,的确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直白形象,相当有趣,易于记忆,因而广泛流传。

当然,我也想起了几位唐代皇帝曾经写过的咏雪诗。这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雪》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野次喜雪》,写得相当不错。李世民《望雪》诗是这样写的:“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

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这首诗,雪天晨夕,色、光、影、风,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读起来真有置身冰天雪地之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树独飘花”一句,将雪花比作花瓣飘飞,不但强过“空中撒盐”,也比“柳絮因风起”更有美感。

李隆基《野次喜雪》诗是这样写的:“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这位让人爱恨交加的开元天宝皇帝,这一首咏雪的诗写得相当典雅。从最后两句看,他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皇帝。至少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

唐朝乃诗歌国度,诗人辈出,佳句如云。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那些咏雪的名句,也如同那些雪花一般翩翩而来。李世民的“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王维的“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诚如明代李东阳所言“天文惟雪诗最多”(《麓堂诗话》)。

雪中漫步的时候我也在想:唐代咏雪的诗,哪几首写得最好?恕我孤陋寡闻,祖咏《终南望余雪》、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和柳宗元《江雪》应该点为咏雪诗前三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这三首诗歌,虽然都不是专为雪景而写的,但都很好地表现了雪天的特征,再现了一个纯净洁白、凄清萧杀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春节的诗句大全精编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 范成大《卖痴呆词》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白居易《除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 刘长卿《新年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 苏轼《守岁》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天上风云庆会时 —— 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 瞿佑《屠苏酒》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归》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 苏轼《守岁》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 苏轼《守岁》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 戴复古《除夜》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 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 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 戴复古《除夜》

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 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蜡鹅花下烛如银。 —— 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清明踏青的作文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年的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去踏青,清明伴着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了。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我也刚好迎来了第一次的春天踏青之旅。

今天,外面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但我的心情比阳光更灿烂,由于今天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花圃春游。虽然我以前已经去过很多很多次了,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

我们坐上去花圃的车,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在半路上,车子突然经过一个坡的地方,小伙伴们都“哇哇”地大叫起来,由于这和坐过山车一样,很刺激。到了花圃,那里有很多漂亮的花。从远处望去,那里就像成了花的海洋。而且花的颜色也非常多,有红的、白的、还有黄的,可好看了!

肚子饿了,我们都拿出自己带的零食啊干粮啊和大家一起分享,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次踏青真有趣啊!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