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动手的科学小实验【精彩20篇】

这天在中央十套节目走进科学栏目中看到“疯长的骨头”节目,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对患病的女孩感到深深的钦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浏览

227

作文

260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柄放大镜,今天,我准备做一个实验——放大镜取火。

准备好了材料——一张纸和一柄放大镜。便走出了家门。

我面对着太阳,把纸放在地上,用放大镜对准了纸的边上。果然,一个又亮又热的光点出现在了纸上,我异常地兴奋,本以为,纸很快就会燃烧起来。十分钟过去了,纸还是没有燃烧。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纸一点也没要燃烧的意思,就在我绝望的时候,爸爸来了!我请教了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爸爸说:“要把光聚在一个点上,一动不动,而且聚光点越细越好。”听了爸爸的教诲,我又尝试着做了一遍。可是,纸就和我作对一样,就是不燃烧。我决定放弃实验,讨论,研究一下。

回到家我和妈妈研究了很久,发现了几个问题:放大镜度数不够,照射的时间就要好久;其次是焦点一定要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左右摇晃,不然热量不够大,纸是不会燃烧的。

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依然是一次有趣,难忘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周二,让我们期盼已久的科技节终于到来了。大家已经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好奇,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今天的实验内容来了。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共为我们安排了13个实验,其中筷子提米、白醋灭火、水山……都是大家很喜欢的,也是超级有趣的。我真想每个实验都去实践一遍啊!

我们班要做的实验是用毛细现象教你造一架美丽的彩虹桥。来到操场,我们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纸巾、杯子、色素,一切就绪后实验开始了。第一步,我们先调配3种不同颜色的色素水,将它们一杯隔一杯地排成一条直线。第二步,用纸巾带把相邻的杯子连接起来。第三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色素水沿着纸巾桥慢慢爬到了旁边的杯子里,纸巾桥就这样悄悄地变成彩虹桥了。看到这一幕,在场围观的所有同学都纷纷惊叹到:“真漂亮啊!”“这是什么原理啊?”“回家我也要自己动手试试”……顿时,操场上活跃起来了。

我真没想到,看来既普通又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竟然吸引了这么多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看来它的魅力还真不小啊!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不是今天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水也可以往高处流的。原来这是一种毛细现象,水会沿着毛细管上升,纸巾里的空隙可以视作毛细管,于是色素溶液就沿着纸巾里的毛细管跑到空杯子里去了。其实,要是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毛细现象,如植物径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收上来,传送到植物的各个地方。

从这个实验中,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但却容易被人忽视的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再将其付诸行动,还将获得更多丰富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年级下册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题目,你一定会好奇这是什么实验呢?哈哈,那我就告诉你吧是把鸡蛋从四楼扔下去的实验。

首先,我们先互相展示自己的鸡蛋。有的鸡蛋被包上了厚厚的大衣一布;鸡蛋把它装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小屋,纸盒子;还有的鸡蛋包被包上了柔软的泡沫……我最喜欢的还是我的降落伞鸡蛋。我的蛋在蛋外面包上了两块布和几层保鲜膜,在鸡蛋上面有四个追满气球的保鲜袋,当〃热气球〃。看我有降落伞鸡蛋帅吧,我可花了不少心思呢!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让我们给鸡蛋装热气球的先放,我拿着鸡蛋,心里默默的说:〃老天保佑我鸡蛋不要碎呀!随着三二一开始号声,一枚枚鸡蛋悠悠飘入谷底,我看见自己的大落地后,便想向出了圈恢复自由的马儿,你迫不及待的跑下楼梯,查看自己的蛋是否完好无损,还是粉身碎骨。我一摸软软的,我知道,但蛋早已粉身碎骨了。,但我仍然兴致勃勃地看其他同学发射鸡蛋。二一口号声过后天天上像下了鸡蛋雨,抬头仰望天空,一枚枚鸡蛋快速从四楼飞下来,我们个个欢呼雀跃。

到教室我赶忙向鸡蛋没碎的张浩请教原理。他的蛋上有带子绑着四根绳子,上面一个大袋子当降落伞。我好奇地问:〃张浩我们都帮鸡蛋安装了降落伞为什么你的蛋没有碎而我的碎了。张浩回答说我的蛋放下去之后有风往上,有浮力,而你的不仅气不足,而且很有可能有泄气的地方,在大落的过程中气会跑掉,如果你用气球当降落伞那你的鸡蛋保准不会坏!〃我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

这次实验虽然我的蛋坏了,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终于知道了鸡蛋从四楼高空扔下去,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一定不会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年级作文关于科学小实验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在小桔灯做了一次关于静电的实验——让纸片人飞舞。

“叮零零”上课了,所有人像斗败的公鸡,慢慢地走进教室,秦老师拿了一些材料:尺子、碎纸、毛巾。秦老师发话了,她对我们说:“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同学们像吃了喜鹊蛋似的乐开了花,想知道是什么么实验。我心想:是不是让我们像爱迪生一样孵鸡蛋?还是像莱特兄弟一样造飞机呢?正在我胡思乱想时,秦老师又说:“这个实验叫让纸片人跳舞。”

嗯,纸片人怎么会跳舞呢?老师不会在骗我们吧!开始做实验了,只见秦老师用尺子不停地在毛巾上摩擦。过了一会儿,尺子把一个红色的小纸人贴在上面啦!可是,没过多久,它就像喝了酒的醉汉似的倒了下来。同学们一脸失望,都说秦老师在吹牛,但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着为什么纸片会掉下来呢?我们沉思了一会儿,知道了为什么,原来毛巾是湿的呀!我们又做了一次,要是毛巾湿的话,我们还是就地取材吧——用头发!秦老师摩擦了一会儿,然后又念起来她的“咒语”,小纸人一下子飞起来,有时像一个芭蕾舞演员,有时像一个体育运动员,有时像一个在练功的武术教练。

其实这个实验很简单:这个就是静电吸附原理。

科学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年级科学实验作文怎么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成长的海岸上,有许多珍珠和贝壳,每一个都记录着童年的一件趣事,其中有一个最为特别,现在就让我拿出来与你一起分享吧!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我最爱的作文课开始了,我们都跃跃欲试地坐在位子上准备誊抄上周的作文,可樊老师一进教室,我们就感觉今天这节课不同寻常,因为老师提着一个鼓鼓的红色手提包,神秘兮兮地走到讲台前,让我们把桌上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又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盘子,接着老师卖起关子地问我们:“知道老师今天要干嘛吗?”这时教室立刻热闹起来,有的说要变魔术,有的说要做游戏,竟然还有的人说老师要做菜给我们吃……哈哈!

就在我们“吱吱喳喳”说个不停的时候,老师一声不吭地又拿出一个玻璃杯,拿起自己的水杯在盘子倒了一点儿水,用手握住一个小东西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握的是什么吗?”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可最后全都错了,老师只好公布了答案,原来是蜡烛。老师再次拿出一个东西,继续问我们是什么?这时,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打火机。”老师打开手心,果真是打火机。紧接着老师把蜡烛和打火机高举在胸前,打火机倾斜45度,咔嚓一按,火红的火苗蹦了出来,很快就爬到了蜡烛上,然后,老师把燃烧的蜡烛放到盘子里,又如法炮制地把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发出几声“吱吱吱”的声响后,便上西天了,熄灭时还升起袅袅青烟,不一会儿,青烟布满了玻璃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哇”的惊叹声。

最后,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的原理:蜡烛燃烧是靠氧气的,杯子一扣在蜡烛上,杯里氧气缺少,蜡烛没有氧气,便会熄灭。氧气少了,压力也小了,外面的压力就会把盘子里的水压到杯子里,就有了水往高处流的奇观。

今天,我见证了奇迹,原来不仅人可以往高处走,水也可以往高处走。这节课真是太有趣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还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期待以后有更多的这样的实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年级做科学实验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上午的第三节课,高老师突然拿了两个已经充了气的气球和图钉、卡纸来到教室。我们都很疑惑,老师为什么要拿两个气球来上课呢?

正当我们疑惑的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老师突然说话了。“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叫气球大战图钉。如果我在桌上放一个图钉,针尖朝上,再把一个吹满气的气球从针尖上往下放,那么气球会爆炸吗?”“那肯定会爆啦!”所有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听完一笑,拿起一个气球,轻轻地放在针尖上只听“砰”的一声,果然气球爆炸了。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张扎满图钉而且都是针尖朝上的纸出来,背面贴着一张蓝色卡纸,像一个底座。“那如果我再把气球放在这些针尖上,同学们想一想还会爆炸吗?”“不用想,当然会爆!”同学们肯定地回答。老师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那你们可得看仔细了。”老师拿出气球轻轻放在针尖上,可是气球并没报爆,还像个顽皮的孩子在上面滚来滚去。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满脸的疑惑。大家悄悄地讨论了起来。有的同学怀疑老师在气球上贴了透明胶,还有的同学认为之前的钉子很锋利,后来这些钉子的是钝的。总之,大家都怀疑是老师在实验中动了手脚。

老师让我们来检查,气球和钉子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一个钉子会扎爆气球,而许多钉子反而扎不爆气球呢?

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原来气球只在一个图钉针尖上的话,气球的压力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气球就容易被扎破;可如果在很多针尖上,压力就分散到许多点上了,所以气球就不会爆。

生活中藏着许多科学,实验中揭开了着许许多多的奥秘,做实验可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科学小实验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叫“烧不坏的湿巾”的实验,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激动地说:“我才不信呢,老师又不是魔术师!”另一派也振振有词:“会烧起来的,因为火会把水分蒸发掉,就能烧起来了。”

我们先从湿巾上剪下了一个小角落,并点燃,湿巾果然烧起来了,而且黑黑的烟伴随着红红的火焰冒出来,不一会儿还散发出一阵焦味,同学们都捂住了鼻子。火灭了之后,我看到湿巾的边缘发黑,老师用手一捏,就变成了粉末。原来湿巾真的可以烧起来并被烧坏啊。

一个男生站起来,语气中充满了不服:“老师,这不是烧起来了吗?”可是老师脸上并没有难堪,而是依然自信满满:“不要急嘛,我们这只是一个开始,等会真正的奇迹要来了!”

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到老师先把湿巾放到水里,并用手压了压,让湿巾的每个角落都浸湿;接着,把湿巾从水里捞出来,刚捞出来时,湿巾上面的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像是下起了小雨。然后,老师用剪刀夹住湿巾,它就像一个被制服的罪犯,在警察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接下来,老师拿出打火机点燃了湿巾。让我们觉得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火焰,有些心急的同学还催促着老师快点火,老师却说已经点着了。我仔细一看,火焰已经蹿得老高了,几乎都快够着房顶了!但是这次的火焰和刚才的不一样,是蓝色的,只有顶上一点点红色,而且颜色很淡,几乎是透明的,仿佛哈利波特穿着一件隐身斗篷。火焰烧得很猛烈,但是白色的湿巾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在对火焰说:“你就这点能力,还想把我给烧着,还是省省力气吧。”最后,火渐渐熄灭了,但是湿巾却完好如初。

看完这个实验,我满脸疑惑:为什么湿巾在水里泡过之后就烧不坏呢?难道老师真的有魔法?后来老师告诉我们,秘密就在水里!我们一听,纷纷凑上去闻了闻那杯水,大家都觉得好臭,我也觉得这味道很熟悉,但却想不起来是什么,终于有一位同学脱口而出:“这是酒精!”但是酒精不是很容易燃烧吗?为什么湿巾不会被烧坏?在老师讲解之后我才明白,湿巾的燃点高于酒精,所以当酒精燃烧的时候,没有达到湿巾的燃点,湿巾就不会被烧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练就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科学小实验一年级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次有关铁钉生锈的实验。老师让我们准备三个盘子和三根铁钉,看看铁钉生锈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三个不用的旧盘子和三根铁钉做实验。我在第一个盘子里放上一根钉子,标上号码1;第二个盘子里放上铁钉,倒了一下吃的菜油,标上号码2;第三个盘子里放上铁钉,再倒一些水,标上号码3。准备工作做好了,剩下的就是耐心观察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赶紧去看三个盘子,没有什么变化。又等了两天,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真是急人!做这个实验还真是需要耐心呢。可是按照老师说的3号盘子也应该有一点变化了呀?我拿了一根牙签,轻轻地拨了一下第三个里的铁钉,沾着水的地方好像有一点铁锈的样子。第四天,我又去看三个盘子,变化不是太大,又过了两天,第三个盘子里的铁钉生锈比较明显了,另外两个盘子里的铁钉一点也没有生锈。我有点着急了,怎么和科学书上说的不一样呢?

带着疑问,我到学校去问老师。“老师,按照科学书上说的,没有加水的盘子里的铁钉过几天也会有一点生锈的,可是我做的实验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呢?”老师问了我做实验的经过,告诉我说,其实做这个实验时,铁钉的变化和空气中的湿度也有关系。如果这段时间空气比较干燥,放在空盘子里的铁钉再过几天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做实验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等来你意料中的结果。哦,原来是这样啊!

通过做这个实验,我不仅知道了铁钉生锈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系,还知道了做实验有时还要根据其他条件的变化来看结果。科学实验真有意思,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多做一些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做一次科学实验优秀年级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他先拿出一个量杯、一个水壶、一袋食盐、三个一次性杯子和三个鸡蛋。我在想,老师是要给我们煮鸡蛋吗?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来观看老师的表演。

老师先将一千克的水倒入量杯里,然后从三个一次性杯子里拿出鸡蛋放进量杯,第一个放进量杯里沉了下去,第二个放进量杯里又沉了下去了,第三个放进量杯里在水中跳跃了一下,也同样沉了下去,我们从期待变成了失望。接着,老师向量杯里放了几勺盐后,搅拌均匀,有一个鸡蛋浮了起来,冒出了一个小脑袋。我们十分高兴,但还有两个鸡蛋,像小宝宝躲进妈妈的怀抱里不肯出来,老师继续向量杯放了几勺盐,那两个鸡蛋像比赛似的都争着得第一,不分上下,谁也不让谁,老师又放了几勺盐,搅拌时那两个鸡蛋在水中上蹿下跳。水从清水到粉白,从粉白到浑浊,那两个鸡蛋像在水中跳舞,一会儿转圈,一会儿亲亲嘴,一会儿一个把另一个顶起来,把我们都逗得哈哈大笑。我十分好奇为什么,老师解释说,清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加了盐的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我们突然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那个先浮起来的鸡蛋又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打开那个鸡蛋,哇!原来是煮熟的!

我得到的结论是,生鸡蛋的密度比熟鸡蛋的密度大,所以煮熟的鸡蛋更容易浮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次难忘的科学小实验年级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课时,老师说纸能托水!我差一点笑出声来:纸能托水?老师,你逗我们玩的吧!谁不知道纸一碰水就容易打湿、变软,甚至溶解。难不成你向刘谦学了魔术?但看着老师那一脸严肃的样儿,我又疑惑了:老师说的话也许是真的。可水这么重,薄薄的纸能堪重负吗?为了满足好奇心,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纸片托水”的实验

首先,请出主角——纸片和水。把A4纸裁成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再倒半杯水到玻璃杯里。然后把纸片盖在玻璃杯口上,此刻,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坏了我的“百年大计”!接下来,我轻轻地把玻璃杯拿起,然后迅速地将杯口朝下:哈哈,肯定能成功!但是很快,“噼里啪啦”拍打地板的水声把我从美梦中拉回了现实。玻璃杯里的水毫不留情地“一泻千里”了,最后弄得裤腿上“繁星点点”。天啊,等妈妈回来又要批评我!我连忙拿来拖把把地板上的水拖干净。可是裤腿怎么办?我只好拿起电吹风吹起裤腿来,而大脑却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实验:奇怪了,我就是按照老师说的方法:一杯水、一个玻璃杯和一张纸,然后按着步骤做的,怎么就不对呢?认真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我只倒了半杯水!我顾不上裤子,拔下电吹风的插头就直奔“实验室”——客厅。

这下,我倒了满满一杯水,再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成功了!等爸爸回家后,我问了爸爸实验原理:原来,由于大气压力作用于纸上,对纸产生了一种向上的托力,这给人的感觉就像纸在托着水。即使将装满水的水瓶在没有盖盖子的情况下倒置,水也不会流出。

这次实验告诉我:尝试失败了,千万不要气馁和放弃。请冷静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克服困难,勇敢地再去尝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去积极思考和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年级做科学实验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牛奶抽象画

《玩转科学之有趣实验》这本书里有个小实验,名字叫“牛奶抽象画

实验需要准备一支棉签、一瓶新鲜牛奶、几支滴管、一瓶洗洁精、红黄蓝绿色的颜料各一瓶。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实验啦!先把新鲜牛奶倒进盘子里。然后用滴管向牛奶中依次滴入颜料红、黄、蓝、绿色。再取一支棉签,在棉头处涂抹一点儿洗洁精。最后,用棉签触碰牛奶的色彩中心区域。很快就会发现,牛奶表面的色彩不断向四周翻滚,扩散,形成一幅流动的图案。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我怎么也想不通?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爸爸走过来告诉我:牛奶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以及无机盐等众多成分。彩色颜料是水溶性物质。洗洁精是表面活性剂,分子表现为“两面性”,一端能溶于水,另一端不能溶于水。当洗洁精加入牛奶后,牛奶的表面张力迅速减小,于是外围表面张力大的部分拉动中心表面张力小的部分向四周扩展。洗洁精分子“亲脂”端竞相追逐牛奶中的脂肪分子并与之结合,使脂肪分子弯折、扭曲和骚动,并产生从表面到底部的循环。色素在这场激荡中随波逐流,不同颜料混合产生新的色彩,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直到表面张力达到新的平衡,洗洁精分子都找到了脂肪“伴侣”,牛奶中的舞会才宣告结束。颜色的行踪实际上是看不见的分子运动的显影和曝光。

爸爸的解说我似懂非懂,但这个实验使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发现,终有一天,我也能发现科学王国中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妈妈给我带回来了一包跳跳糖。咦,跳跳糖?糖怎么会跳呢?一连串问题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我仔细端详着这包糖,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便赶紧撕开一颗放到嘴里。只觉糖一碰到舌头就开始胡蹦乱跳,不一会儿舌头便发出了“抗议”。可是,就是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我的求知欲: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呢?我决定用实验来寻找答案。

我先拿来一个小杯子,再往杯子里倒入一小部分跳跳糖。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可杯子里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杯水,灵机一动,对啊,吃糖得有水啊!我连忙往装了跳跳糖的水杯里倒了一点水。哈,没过多久,杯子里的糖就开始沸腾起来。再过一会儿,糖就炸开了,流出来的是一种类似果汁的液体。实验做完了,可我还是搞不懂糖为什么会跳,于是便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原来,跳跳糖里边加入了压缩的二氧化碳,外层的糖衣遇水溶化后,压缩的二氧化碳便会“噼里啪啦”地冲出来,所以才会有“跳”的现象。跳跳糖中还有气泡,在灯下能看得到。如果把跳跳糖压碎,也会听到同样的“噼里啪啦”的响声。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这种现象是跳跳糖的分子结构决定的,辣椒的分子结构和它有相似之处,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呈刺状。这就是跳跳糖会跳的原因。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会发现那“未知”的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的年级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物理课,老师讲了物态变化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为了让我们更直观的观察到本节课的内容,老师为大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铃声响起,同学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目光紧紧盯着讲桌上的东西——实验器皿(盆的样子)、保鲜袋、一瓶“脉动”……

首先老师烧了一壶水,在一阵“咕嘟、咕嘟”声中,同学们心不在焉地预习了课本,终于等到水开了,老师将水倒入器皿中,白气立马模糊了我的视线。只见老师拿起一个保鲜袋,吹开了封口后,解释道,“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观察,这保鲜袋既透明又密封,是实验的不二之选。”接着老师又小心翼翼地扭开脉动瓶子,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瓶中装的是满满的酒精。随着两三滴酒精的滴入,准备过程便完成一大半了。老师在大家急切的目光下,排出了袋中的空气,并紧紧系住了封口,实验要开始了。

老师先是将保鲜袋放入热水中,并用手不时按压,使塑料袋充分接触水面。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保鲜袋在老师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猛地膨胀起来,原本扁扁的保鲜袋瞬间变成了一个“气球”!见此状况,我不禁惊叹出声。

老师见此状况微微一笑,将“气球”拿了出来,我惊讶地发现——酒精不见了!不对,是液体酒精不见了!这等神奇的现象我怎么早不知呢?在我感慨的同时,“气球”又发生了变化!原本鼓胀的“气球”在离开水的“滋养”后很快便瘪了下去,袋中很快又变成了入水前的两三滴酒精!而后,老师解释道:“这水提供的养料便是热,刚刚的液体酒精在热水中进行了汽化……”

一节课下来,老师做了很多小实验,都是最简单却又有趣的,让物理在我心中又有了新的定义——除了实用的定义外更会有有趣的实验!

2有关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三年级

我参加了萧报小记者团活动科学色拉酱之空气的魔力”,感觉十分受益。活动是在下午一点准时进行,一进到教室,我们见到了久违的水晶老师还有让我们倍感亲切的芒果助教,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摸不到看不见,但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通过有趣的实验,亲手揭开它的奥秘。

其中有一个相对有趣的实验是吸气球。呃,气球不仅是可以吹的,而且还是可以吸的。实验是这样的,派一个大力士(当然是吹力大)同学吹鼓一个气球,然后老师用打火机点燃了半张纸,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等待火快要熄灭的时候,我们用气球塞住杯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杯子中空气变冷,体积缩小,把杯子口的气球都吸了进去,一个同学拎着气球,就可以轻松地把玻璃杯拎起来。

另外一个实验也是和杯子,空气和火有关。点燃着的蜡烛火焰是不是一吹,就灭了!带着大大的问号,我们点燃了蜡烛,一个同学用一张白纸挡住吹气的路线,也就是在嘴巴和蜡烛之间放一张白纸,尽管同学尽力的吹,蜡烛的火焰还是这样旺盛,但是把白纸换成一个玻璃杯,结果就不同了。一吹,蜡烛的火焰就熄灭了。老师告诉我们原理是是白纸挡住的时候,我们吹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向两边排开,不会停止火焰的氧气供应,但是换成用杯子挡住时,二氧化碳被杯子排开后又会汇合中一起,停止了蜡烛火焰的氧气供应,导致火焰熄灭了。

实验中水晶老师讲得尤其认真,芒果助教热情地指导我们做实验,幻灯片上字里行间有着神奇的力量,我们听得都十分认真。一个半小时过得飞快,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感觉还是意犹未尽,空气真的是太有魔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科学小实验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科学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可惜我忘记带材料了,只好看同桌做实验。

但是今天,我买好了所有材料,电池、导线、电珠全齐了。我迫不及待要做实验啦!

我先拿出一节电池,再拿出一根导线,导线的头和尾都留出了一些铜丝,把电池连接在铜丝上面,电珠连接到电池上,再拿另一头导线的铜丝碰到电珠下面金属的地方,电珠就亮了。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还是觉得好神奇!妈妈正好路过,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要不要试一下这个实验?”妈妈没理我,我还以为她对这个实验没兴趣呢,结果1秒后,她蹲下来,拿起材料就做,她弄了半天,一会儿把两个电珠连在一起,一会儿把电池压在电珠上,一会儿把导线在电池上绕了一圈,问我:“这个怎么弄?”我对妈妈说了一遍制作这个实验的方法。妈妈听得很认真,我像老师,她像学生,我说:“对吧?”的时候她就会点点头。几分钟后,“哇!亮了!”妈妈哈哈大笑,这可不是她平常的样子。没想到妈妈也有那么可爱的一面。

这个实验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做一次科学实验年级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水火不能相容”,可蜡烛却能在水中燃烧,你相信吗?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即科学又有趣的实验――“水中燃蜡烛”,来验证一下刚才那句话到底是真还是假。

首先,准备一个小水缸、一根蜡烛、一碗清水、一个点火器和一个小玻璃杯等实验器材。接下来,先把清水倒入小水缸中,再用点火器将蜡烛点燃,然后再把装有蜡烛的小玻璃杯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谁知,我刚要把杯子放上去,手在这时却不小心地抖了一下,因为没有放稳,蜡烛上的火苗一碰到水就立刻熄灭了,第一次实验——宣告失败。

第二次实验开始,我再次将蜡烛点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把被子放在水面上,生怕它又有什么闪失,还好,杯子放稳了,蜡烛也在正常燃烧,但因为水没有没过蜡烛,这次实验也算是失败了。经过前两次失败的教训,我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了刚才失败的原因,并进行细致的调整;我先将蜡烛点燃,然后再用小玻璃杯盖上,底部不完全盖死,之后倒入清水,待水没过杯子里蜡烛的高度后,小玻璃杯稳稳地浮了起来,有了玻璃杯罩的“保护”,蜡烛上的火苗燃烧得特别带劲。这也预示着我最后一次的实验成功了!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我突然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孩子,不论做什么事,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那样,你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谢谢妈妈,正是因为您的教导,我才能细心地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验证,我得出一个结论:“水火不能相容”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在特定的条件下,水和火可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这次的实验非常好玩,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让人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

同学们,你们在家有做过其它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吗?有没有发现什么道理呢?如果有,记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次科学实验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实验课。

首先,我们很好奇,想看看老师又要给我们上什么。老师在打屏幕上放出了这节课的内容,一开始,老师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然后就说:“今天的实验就和这个故事差不多。”老师又在打屏幕上放出做实验的工具和步骤。哦,就是拿出一元钱硬币、纸和剪刀,这有什么难的,只要看一看步骤就知道了这个实验怎么做了。

我先拿出一元钱硬币和一张空白的纸,想了一会儿,便拿出剪刀做了起来。剪出一张和一元硬币一样大的纸,照着老师的样子吧纸片放在硬币的上方,用手指捏住硬币的边缘,手一放,啊,硬币跟纸片同时落地的呀!在看看同学们,有的瞪大眼睛看着要落的硬币,有的则用硬币剪出许许多多一样大的纸,一个一个在试,还有的转过头来示范给后面的同学看……

到了最后,老师才把实验结果讲出来。真是一堂又有趣又好玩的实验课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科学小实验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在科学课上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先拿出了一些蓝色颗粒状的粉末,并跟我们解释道,这叫硫酸铜,一种化学物质。然后,将硫酸铜倒入一根装有清水的试管里,水立刻变蓝了。这时,老师说:“如果把一根打磨好的铁丝,放入这根试管中,会引起什么现象呢?”老师既没有告诉答案,也没有演示给我们看,而是下发了实验材料,让我们自己去寻找最终结果。

我们拿到的实验材料有:半试管的硫酸铜溶液、一张砂纸和一根铁丝。首先,我们把铁丝在砂纸上磨了几下,把外面那像是锈了的表层给磨掉。然后,将铁丝放入了硫酸铜溶液中,并用它搅拌了几下,之后,奇迹发生了:原本黑色的铁丝,渐渐地变成了红色,形成了之前铁丝表层上的东西。而原本湛蓝色的溶液,则变得有点绿色了。

看见大家都发现了问题,老师开口了:“其实,现在这根铁丝表面的红色物质,就是铜。这硫酸铜溶液其实是起到了一个物质转变的作用,也就是说,这杯溶液就变成含铁的了,而这根铁丝的表层就变成铜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科学小实验二年级作文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小朋友们,你们做过实验吗?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项有趣的小实验就是盐水浮鸡蛋。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要先准备一枚生鸡蛋、一个水杯、一些食盐和一双筷子。

实验开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准备的材料拿出来。第一步,把杯子装约四分之三的水,第二步把鸡蛋放进装好水的水杯,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食盐缓慢的倒入些许,最后用准备好的筷子轻轻的搅拌一会。此时,我观察发现鸡蛋还静静的躺在杯底,于是我又接着倒入一些食盐,再用筷子搅拌,使杯里的食盐慢慢的“消失”在水中。没一会功夫,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杯里的鸡蛋竟然浮上来了。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到:“妮妮,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我摇头晃脑地说不知道。爸爸说,这是因为你在水中加入食盐并让它慢慢融入水中时,水杯里的水就变成了盐水,当你不断的往水杯里加入食盐时,杯里的盐水的密度在慢慢的变大,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的时候,密度较小的鸡蛋就会慢慢浮上来,这就是简单的浮力原理。等你长大了,学到物理知识时,就什么都明白了。在我国的四川省遂宁市境内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盐湖,人在盐湖中漂浮不沉,被称作“中国死海”。

听完爸爸的介绍,我真希望能快快长大,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在神奇的世界里探索更多的科学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科学实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前天,表哥到我家玩,告诉我,水在微波炉加热,不会沸腾。我当时一百个不相信,正好今天无事可做,便做了这个实验

我准备了一杯水,放进微波炉,拧开开关,微波炉启动了。一秒、两秒……五分钟过去了,“叮——”好了,我没有着急打开,透过玻璃一看,水还没开呢,我毫无戒备地打开了。手刚拿起杯子,里头的水就像见了远隔重洋的亲人一样向我扑来。“啊!”随着一声尖叫,一阵钻心的疼痛向我袭来。妈妈急忙跑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的手按进冷水里。

我看着又红又肿的手,一头雾水,为什么水在微波炉里,不会沸腾,但一拿出来就沸腾了呢?又要怎样才能预防呢?面对这个问题,我认真思索,可绞尽脑汁地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后来我上网查找,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如果用热水壶等其他方式加热时,内部会发生循环滚动,水壶底部会冒出气泡,气泡随之汽化,被称之为“汽化核”,所以水壶中的水达到沸点之后会沸腾。但用微波炉加热水,未受到外界干扰,没有形成“汽化核”,这样即使温度达到沸点,也不沸腾。但当你把用微波炉加热过的容器放在桌子上时。只要有轻微的碰击,就会扰动容器里面的水,由此引发的水流就会起到某种凝合作用,导致水突然沸腾。

怎样预防这种事情发生呢?我认真想了想,如果加热后让它在炉内静置一两分钟,让水温度降到100度以下,再然后动手拿它,不就安全了吗?我再次上网查验,发现和我想的完全一致!

你们看,科学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啊!但,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做实验时一定要做好防防护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科学小实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了,成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弟弟拍手叫好,妹妹兴奋得手舞足蹈。我看着红彤彤的蜡烛,一高一低像两个穿着红棉袄的小娃娃,在玩跷跷板,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样甜。

你见过蜡烛玩跷跷板吗?反正我是没见过。课堂上听老师说蜡烛也会玩跷跷板,我真有点难以置信,放学一回到家就赶紧上网搜索"蜡烛也会跷跷板"的实验。一口气看完真觉得既简单又好玩,我便跃跃欲试,找来一根蜡烛,拿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又借来爷爷的打火机和一根七厘米左右的铁钉。"下面请大家睁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来临……"我挽起袖子,清清嗓子,活动活动手指,学着魔术师刘谦的样子,对弟弟妹妹们说道。一向调皮好动的弟弟,此刻认认真真地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手指。我感觉此刻仿佛是登上了春晚舞台的演员一样,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起来,手也微微地有些发抖。我深吸一口气,屏气凝神,一手捏住铁钉,一手握着蜡烛,想让铁钉从焟烛中间穿过去,"一、二、三……"我咬着嘴唇使出了吃奶力气,铁钉却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它就是无动于衷,我急得脑门手心都是汗,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来就遇拦路虎。于是,我重新又播放了一遍视频,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一遍,才恍然大悟,原来想让铁钉穿焟而过,还缺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它得经过火的考验,我赶紧用毛巾捏住铁钉的一头,用火不停地烧它,直到烧得铁钉发红,然后趁热打铁,赶快瞄准蜡烛中间,这次不费吹灰之力,铁钉就一穿而过。我心里乐开了花,暗暗窃喜,真是一物降一物,铁钉这么调皮的孩子,遇到了火妈妈,还不束手就擒乖乖地进洞了。

弟弟调皮地眨眨他的大眼睛,向我伸出了大拇指,耶!胜利在望。我不慌不忙地把穿着蜡烛的铁钉放在两个玻璃杯的杯口上,这时蜡烛的一头挨着地,一头翘起,我有模有样故作神秘地把食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轻手轻脚地打开了打火机,点燃挨着地的那一头,点燃的焟烛燃起桔红色的火苗,火苗越烧越旺,像在尽情地跳着摇摆舞,焟水就像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样啪嗒啪嗒往下滴。妹妹疑惑不解地问:"蜡烛的眼泪为什么是黑色的?还有股煤油的味道?”弟弟不懂装懂,故作高深的说:“这都不知道,因为它不爱干净,脸都不洗,流出的是脏眼泪呗,身上的汗味道也肯定很酸爽呗!”我们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谁都像你邋遢大王!”“别笑了,快瞧!”我指指刚点燃的那头,只见它在慢慢地向上升,高的那头也在慢慢地下降,我眼疾手快三下五除二把高的那头也点燃了,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火红的蜡烛两端,仿佛坐着两个小娃娃,正在嘻嘻哈哈地玩着跷跷板呢!一高一低,一上一下地动了起来。如此往复,乐此不疲。

“高手在民间,姐你真太牛了!”妹妹一脸崇拜地说道。我故作谦虚地说:"不是姐牛,牛的是科学。铁钉和杯子就像是杠杆,先点燃焟烛低的一端,使它快速溶化,它的重量就轻了,就会翘起来。高的端也是同样,如此往复,跷跷板就会来回自动翘不停啦!”

哈哈!谁说科学枯燥无味,我看真是妙不可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科学小实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好无聊,我打开了电视,正在播放《加油向未来》,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个实验关于厨房,三个罐子中有三种调料,我们来尝一下。”主持人撒贝宁走到罐子旁,用手抓起一点,“是什么?是盐?”加油队的一人问道。“不,是白糖。”撒贝宁说完后走到另外一个罐子旁,也尝了尝,“是味精。”尝完后,走到第三个罐子旁,尝了点:“是橘子粉!”

“那么问题就来了,以下三种调料哪一种加入氧化剂后可以变成小火箭的燃料?A白糖粉B味精C橘子粉。开始作答。”两队马上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时间到!”加油队选了C橘子粉,未来队选择了A白糖粉。

“那么我们先从没人选的味精开始实验。”撒贝宁在火箭开关上按了一下味精号的按钮,结果不出人意料,火箭一动不动地在原地冒着白眼。“答案B是错误的。”又开始验证A了,一按白糖号的按钮,白糖号就立刻窜了出去,一路飞驰,然后“砰”地一声撞在挡板上。“A是正确的!”未来队好高兴,又蹦又跳。“大家要不要验证C?”“要!”观众异口同声地答道。一按橘子粉号的按钮,没想到火箭也飞了出去,可惜到了半路就熄火了。

原来氧化剂和糖会产生一种反应,橘子粉中也有点糖,所以橘子粉号也会飞,味精跟氧化剂起不了反应所以不会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