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春节作文题目(汇编20篇)

家乡闻名的风景区有五泻景区,景区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犹如世外桃源。每当雨季,五泻飞瀑一泻千里,好象银河般从天而降,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乡的春节作文题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浏览

1739

作文

963

家乡的春节550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后几天,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正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明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

春节前十几天左右,每家每户准备年货。年货中包括鸡鸭鱼肉、茶油酱、南北炒货、糖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过节前要在住宅粘贴上红纸黑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黑字写成的春联。门前挂着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要倒贴,因为路人看见后念一声“福到了”,也就说明这家的福气到了。这些传统使节日增添了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亲人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前一夜叫做除夕,也说明了新的一年即将来到,旧的一年将要过去。这一天又叫团圆日,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一起守夜,欢聚甜甜,共享天伦之乐。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穿着盛装,吃团圆饭。然后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其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喜发财的话。

春节要闹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过后,才算真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可热闹了!春节前各家各户都忙碌着,贴窗花、贴对联,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面外的商店和橱窗都会挂起彩旗和亮起彩灯。春节到了,小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在外面玩耍。大人们就会聚在一起说着话,包着团圆的饺子。春节晚会开始了,大人、小孩都会坐在电视前观看精彩的晚会,12点的钟声刚敲响,家家户户就会放鞭炮、放彩花,表示对新一年的祝福和祈盼。春节还可以看灯展、猜灯谜、文艺节目,还有扭秧歌,喜气洋洋。春节还要给亲戚朋友拜年,祝福他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我们这的春节很热闹吧,你一定想来看看吧,下次我一定请你们来坐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孩子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能拿到压岁钱,大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朋友能欢聚一堂,老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忙碌工作的儿女能回家。总而言之,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走团圆饭。

家乡有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刚开始,家家户户就把自家养的猪给杀了,这叫杀年猪。这是图来年家里六蓄兴旺。人们把猪肉分为两批存放,一批放在冰箱里,做年菜时再拿出来,另一批撒上盐,放进瓷缸里密封起来做腊肉,到了年底拿出来时就变得黝黑黝黑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孩子们过年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于是孩子们成了鞭炮店的常客了,鞭炮店有各种各样的鞭炮,琳琅满目,有小蜜蜂,降落伞,冲天炮等,这一排一排又一排的鞭炮使人们应接不暇。孩子们对鞭炮再是爱不释手了,而大人们更美洲的则是大街小巷上的红对联了。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玩,大人们慌慌张张的忙。转眼间就到了新年。

大年三十真热闹,一大清早,太阳还躲在云里,人们就开始赶做年菜了。街上都是酒肉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男女男少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了对联,屋前挂了红灯笼。除夕夜则更热闹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饺子,聊家常,打麻将,看春晚。这一晚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年虽过完了,但过年时的快乐还存在人们的心中,在鞭炮声中,新的一天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乐山农村,每到春节的时候,那儿可热闹了。

在清晨,人民沿着小路背着菜到镇上卖。有的人赶场买对联,窗花,镇上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人们买到对联,窗花就急急忙忙把它贴在门上,远远就能看见。他们拿起对联,用胶水在后面黏一层,用力将它贴在门两边。

我欣赏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对联,最突出的还是哥哥家的对联,周围波浪形的样子好似很勇猛。中间写着:接喜神月月平安,迎财神年年增富,几个大金字。

在中午的时候,人们吃着香喷喷的土鸡,谈着趣事。

早了晚上,人们常在门前吃着饭,听着动物们的歌会,听着风在玩耍,听着小河滚回家……这时,月亮拉着星星出来透气,坐在蓝天上欣赏着美丽的烟火。

真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道现在还没有回家的人是不是正在思念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春节除夕作文200字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节日的岚县城多热闹呀!街上人多得都挤不动了。到处是彩灯、春联、年画。好多大市场楼顶上高挂着一只只又大又漂亮的大气球。我跟老爸说:“明年是兔年,一定要给我买个兔子灯。”于是,老爸就给我买了一个兔子灯。接着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去买烟花爆竹和春联、福字。中午回到家,我和老爸在屋外忙着贴春联。老妈贴“福”字时,我眼睁睁的看着她给贴倒了,于是我提醒她说:“老妈你把‘福’字贴倒了!老妈笑着说:“傻孩子,福从天降下人间,倒着贴意思是‘福’来到了。我笑一笑觉得老妈迷信,也有些天真。后来,我又想这大概是老妈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英语作文

全文共 3044 字

+ 加入清单

Ho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stom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hom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the first month late start, hom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saying goes: the wax is seven Laba, and the chin is frozen out. Its the coldest time of the year. A month to wax at the beginning of eight, the atmosphere of Chinese New Year day than a day. The day before the day of the Laba, the grandmother made the big Baiyun bean in the basin in advance; the white lotus seed was raised with hot water and then the green core was removed. In the second day, the beans become round and big. The white beans congee first under the boil for 20 minutes. Then, put some rice, glutinous rice, wheat kernels, Nostoc and jujube, beans and chestnuts. Its not porridge, its as if its showing a years harvest. Composition network

After that, there were vendors selling things on the street, all kinds of vegetables, all kinds of toys, different colors of clothes and all kinds of fireworks and fireworks. Its dazzling. In the eyes of the boys, the most attractive thing to attract them is the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Composition network

In the first month of the twenty-three year Spring Festival seems to be the prelude. On this day, the whole family is going to clean the house. Small is the folk people day. It is said that this day, the kitchen must report to the Jade Emperor God that one family of good and evil, let the emperor punished. People, but also the fire melted candy, painted the kitchen gods mouth, so that he would not be in the Jade Emperor said before.

After twenty-three, everyone gets busy. The blink of the new year comes. Before the new years Eve, the family must stick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well and have to clean up the couplets once. The meat, the chicken, the fish, the green vegetable and the rice cake will be prepared enough, at least enough for a week. Red lanterns were also hung on the street. According to grandmothers words, the new years Eve all the cut out of the things to be cut out, save in a month is beginning to the fifth and the knife, knife cut is unlucky. It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superstition, but it also shows that we are really peace loving people who do not want to move a kitchen knife at the first year of the year.

The new years Eve is 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This day is the day for people to eat, drink, play, and enjoy. This day, even in relatively small staying-up late on new years Eve, children, people are awake. The legend of ancient times, there is a fierce monster, scattered in the dense forests in the deep mountains, the people they called "years". Its appearance is fierce, ferocious, eats birds and animals, 62 worms, a day for a taste from kowtow to eat large insects has been living, people talk about "the" colors. Later, people gradually mastered the "year" activity, it is every three hundred and sixty-five days across the areas where people taste a fresh mouth, and the haunt of the time after dark, until dawn crowing, they will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to go.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照我们那里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过小年就开始了。在过小年时大人们忙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小孩子们准备过年玩的——鞭炮。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在腊月二十七左右,家家都要做年糕,那金灿灿的年糕直让人流口水,使人迫不及待的想吃几块。

腊月三十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空气里弥漫着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在吃团圆饭时,饭桌上无论如何都要有鱼,因为俗话说的好“年年有余(鱼)”,大家边吃边聊天,还边说吉祥话。小孩子们最喜欢过年了,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有瓜子嗑、有饮料喝。饭吃完了有的打会儿牌,聊聊天。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会间断。每家每户都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快到了十二点时,联欢晚会的主持人还没有报时,鞭炮声就啪啪的响了起来,大人们都把鞭炮放完了,就该我们小孩子们上场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准备的鞭炮,等待已久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拿出打火机,你家一个“飞轮”上了天,他家一个“冲天炮”也飞上了天,大家好像都在比谁家的玩意儿多,飞得高。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腊月三十截然不同:各家店铺都关了门,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小孩们一大早就到亲戚家拜年。一句吉祥话,一个大红包,拿着红包跑到角落里偷偷的看:哇!五张一百元耶!,高兴的跳了起来,嘴里边喊:“哦,我发大财了。”心想一大早就有这样好的开头,今天的收获一定会不少。回家的时候,口袋里鼓鼓的,可是最大的红包最多的钱都被妈妈拿去了。

元宵上市,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妈妈拿出特意留下的猪耳朵、猪尾巴,还端出香喷喷的元宵。在我们那里元宵节被称为“尾巴年”。在那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灯火通宵,也要放鞭炮,可能是送走春节的最后一天吧。

春节的最后一天就从那香喷喷的元宵中,灯的世界中、啪啪直响的鞭炮中过去了。大人们照常做事,小孩子们该去上学了。

我们只好企盼下一个春节的到来,下一个春节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难忘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雪溶,水暖,草长,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说到春,当然少不了说说春节

春节实在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的节日。回忆起家乡的春节,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的镇子,没有什么名胜但有草有花,十分优美。老家的建筑古朴,并不像城里那些冰凉的水泥地。如果你初来此地,出现在你的眼前的一定是一座宅院,令人赏心悦目。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像西方人十分喜欢的圣诞节。与西方相比,我们过的春节更热闹,并不比他们过圣诞节差。

城市人的春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的春节实在是无味啊!

家乡的春节在一个月前,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买新衣服的,买玩具,买年货的……应有尽有,似乎一年都没买过东西了。家里的人忙得不亦乐乎,在他们心里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的过一次春节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农历的年二十三,家里人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们要为自家的房子彻底清理一番,我则躲在一边呼呼大睡,被发现则要被捉去劳动。所以次次都要寻找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等我起来时,发现每个房间都已经焕然一新了。从门槛到天花板全部是干干净净,一粒沙尘也难以让我找到。太神奇了!

到了年三十晚上,我似乎感觉到了有什么好事要发生了。哦!忽然发现厨房里多了几盘可口的美味的佳肴,看了直流口水呢。哇,今天晚上有口福了,吃着奶奶做的年夜饭,仿佛有一种人间极品,唯我独享的感觉。

年初一的凌晨,随着一声清脆的鞭炮声各地的鞭炮声就响个不停了。

家乡的春节实在是美妙无比。可我只能用一句古诗来表达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春节一般在年廿八就揭开了序幕。人们开始忙乱起来,纷纷为过年做准备。办年货是最重要的,这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一次准备好足够的糖果,饼干和饮料。还为家人和自己买上风件漂亮的新衣服,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对联了。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什么“举步出门方方利,招财入户路路通”呀,什么“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啊,加上个横批“出入平安”或“万事如意“,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电视里的明星演员卖力的演出又为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渲染几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怎么能没烟花来助兴呢?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了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了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除夕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到了初三,人们又忙起来了,一家人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了,可以收红包嘛!大人门边说着“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边把红包递了过去。马上就能听到孩子甜甜应了一声:“新年快乐!”心里便涌起了丝丝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春节习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我家乡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但在这些节日中都没有我喜欢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却是中国的除夕节,因为春节很热闹。

家乡的春节在冬月末,腊月初偏拉开了帷幕,人们开始在这个时候杀猪宰羊。你可能会非常好奇地问我:“春节还有这么久,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杀猪宰羊,肉不会被放的太久而腐烂吗?”我会非常自豪地告诉你这是会用土家族的方法熏成腊肉的。你也许会问我:“那这个又是什么独家秘方呢?”那我就告诉你只要把肉悬挂在密封的房间里再在下面放点柴火慢慢熏烤,如果熏得急腊肉就会有烟味。用小火慢慢熏烤成的腊肉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吃一口还要吃第二口。深受土家人的喜爱。

春节最忙碌的时期是腊月二十三以后。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炒炒米,大街小巷:乡村到处弥漫着炒米的香味。二十四是土家人过小年的日子,这一天家人汇聚在一起,吃一顿比较丰富的晚餐。过后的几天人们会磨豆腐,上街采购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糖果等各种食物,小孩们还会买上台各种玩具和烟花爆竹。

大年三十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挂上大红的灯笼,贴上红对联,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孩子们穿上新衣,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燃放烟花爆竹,而大人们则忙这做团圆饭,这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吃完团圆饭,就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守岁。因为守岁时大人们会给他们发红包,孩子们常常收获满满。守岁时家家都要灯火通明。

新的一年在人们的美好祝愿中开始了。春节也就落下来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优秀小学生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xx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和初一的早晨很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很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在过年那天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苏北部,离杭州有500公里左右,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与杭州有些不同。其中之一是贴春联。人们在除夕那天就会拿出毛笔墨水红纸,各显神通,写出一张张漂亮的春联,贴在门上。有的人家不会写,就到集市上去买别人写好的,或者请别人帮忙写。远远看去,家家户户都显得喜气洋洋。这标志着春节的到来。

北方人春节时要吃饺子,饺子里面一般放的是白菜、韭菜、粉丝、豆腐,外面是小麦面皮。以前有的人家会在其中的一个饺子或几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这枚铜钱的人将会发财。后来因为人们觉得这样做太脏了,现在这种风俗已经慢慢取消了,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在里面放一个金橘代替铜钱。

人们会提前一个星期,高峰时期甚至会提前一个月,预购好飞机票或火车票,也有一些离家近的人会搭乘长途汽车回家,或者开私家车回家。

人们还会互相给红包。六十六元,代表着六六大顺。也有给八百八十八元的,代表着发发发。现在人们都是成百上千的给,才不管这些呢。

人们要放鞭炮,鞭炮种类可多了。有普通的红鞭炮,点上火就可以爆炸:有儿童们喜欢的“摔摔炮”,用力向地上扔就可以爆炸;有拿在手里就可喷出去的小烟花;还有捏一下,并快速地扔出去就可以爆炸的小“手榴弹”。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那天,全家上下齐动手,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其实,人们是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思。

虽然人在杭州,但过的是北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家乡的春节优秀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的家乡在辽阔的东北三省,奶奶是正宗的吉林人,因此在过年习俗上无不散发着“东北味儿”。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侯奶奶家住大院子,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家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忙碌的气氛,准备的东西也十分丰富光年货炮竹就堆得一座小山那么高,院子里有一间“祭堂”(厨房)。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中都会“祭灶”,爷爷奶奶会“请”(其实是买)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的挂在厨房墙上。在厨房里的方桌上放四盘干果,通常是家中有什么放什么,但唯独灶糖必须有。我那时以为灶王爷和我一样是个“糖罐子”,可奶奶告诉我芝麻灶糖又甜又好吃可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但无论再好吃那灶糖,最后总是进了我的肚子。奶奶还会嘱咐爷爷杀一只公鸡,因为相传灶王爷是坐公鸡来的。不给他坐骑怎么能让他回去为我们谋吉祥呢?

祭完灶就是腊月二十四了,该扫尘喽!奶奶总是亲自去每间房子扫尘掸灰。爷爷总是发扬“革命冲在第一位”的军人精神。承担了清洗各种窗帘被褥的工作。就连我的小堂弟也紧跟全家劳动的步伐,把平时用来擦鼻涕的小手绢清洗了一番。此时家中弥漫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会贴上“倒福”(其寓意福已到)和春联,有时还会贴上“门神”做完这些重头戏来了,准备年夜饭。从中午开始全家老少齐动员,你端盆来我炒菜。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统统被端上了饭桌,好不诱人。

除了新春大餐外还有两样儿纯东北的美食,那就是“冻梨”和“银元饺子”。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后会有不同于平常的味道,吉林最有名的非“秋梨”莫属了。秋梨刚摘下来是又酸又涩,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秋梨放在树边盖上一层树叶子冻上一段时间,冻过的梨子又酸又甜可口极了,一咬梨汁四溅吃罢后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爽”!有一年冬天,表姑从吉林来新疆过年,特地带了一箱子冻秋梨给奶奶重温家乡味。奶奶咬了一口便说道:“这玩意才是吉林那疙瘩儿的真品,不是赝的!”冻梨在年夜饭后吃可以解酒解油腻。那天我一口气吃了5个冻梨,但一时饱了口福却换来了一夜的跑厕所。奶奶说冻梨解冻后才能吃呢,可我把它当冰棍了,不过那味道绝对可以与冰棍媲美。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又轮到我拿压岁钱了。每年爷爷奶奶发红包时,总会说几句祝福我们的话,比如好好学习,健健康康之类的话,儿孙们都会说上几句吉祥话。那时压岁钱不只带给了孩子们快乐,也赋予了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对家庭兴旺的美好希冀。

如今奶奶已搬入了楼房,灶堂也早已变成了废墟,灶王爷也不知去哪儿降吉祥了,来年会在这片土地上盖几座新房。年货也在不会堆的如小山高了,年夜饭也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奶奶也不再带着我走街串巷收红包了,收红包也变成了一种必要的形式。那冻梨已不知何时我能再次“销魂”,还有那个坏我牙齿害得我嗷嗷叫的“银元饺子”也失去了欢乐的味道,而那带着浓浓东北味儿的春节也只能在记忆中咀嚼回味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春节初一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年比一年好玩啊。我家乡在潮州,那儿好玩的也是多,自个有自个的独特风俗,特别是春节了!

我想起除夕前两天,这几天,大人可忙了,要买鸡、鸭,鱼,肉,什么的,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还要把这些食物准备好,除夕和正月来拜祖宗的。到处是浓浓的年味,香味。

除夕夜,那可是热闹非凡啊,大家准备一年最有意思的团圆饭,煮好饭,大大小小必须祭拜祖宗,最后长幼依序跪拜,呵呵,最快乐的时候,当然是放鞭炮了,一整夜,连续放。“啪啪啪”可热闹了!家家放烟花,五颜六色,可美了。这晚,大大小小的,都在欢迎新的一天——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虽然没有除夕热闹,但是也挺好玩的。这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穿新衣,出去拜年。晚上,长辈得给小辈压岁钱。其实意味一年财源滚滚,健健康康。我们还要祝福所有亲戚朋友,美好祝福。因为潮州人说过:“有心拜年,初一初二,没心拜年,初三初四。”所有亲戚朋友,都争先恐后祝福大家。

有趣的元宵,这天除了吃元宵,家乡那里可是好玩了,每当吃完饭,走在大街,你会看见有些人在开始舞狮了。舞狮由两个人合办一只大狮子,一个扮小狮子,则另一个扮武士,狮子那些可爱,好玩的姿态,逗得大家笑了。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大家来不及鼓掌了。

可惜啊,现在春节都过去了!哎,为什么时间那么快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一个最传统的节日,那就是“春节”。

在我的家乡—南京,春节尤其热闹。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大家都趁着节日有时间,互相登门拜年,相互赠送礼品、糕点等,小朋友们还能收获各种糖果和玩具,所以我喜欢过春节也就不奇怪了。

春节来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门上都要贴对联、出门逛庙会、看花灯、放烟花和爆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可怕的传说呢!

“年”,原是一种凶残暴虐的动物。传说在远古时期,它们聚集在一起,多则上百,少则几十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牲畜就要遭殃。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猛兽和家畜,甚至还有人。人们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大洞穴中。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渐渐积累了一些对付“年”的经验,发现“年”最怕火和爆竹声,一见火光就会拼命逃跑,一听爆竹声就会发抖。所以人们就再也不害怕“年”的攻击了。

每到春节,我就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和礼物,因此,我最喜欢我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龙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蛇年.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黑夜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闪着金光的春联,在各自比拼着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每当春节到来时,我都会这么想: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也长了一岁,过去顽皮淘气的我们也应该变懂事了;懒惰贪玩的我们也应该变勤奋了……大家都会发生着变化.不变的是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到处张灯结彩、年味依旧.辛苦一年的人们,纷纷走亲访友、逛庙会……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除夕守岁

除夕,这是旧年的结尾,也是新年的开头.在除夕夜里,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还要吃一顿年夜饭,与吃年饭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守岁迎新.它是从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的,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待到快到12点,屋外用爆竹摆成的一条条长龙,正等待点火信号.每到这时候,央视就会开始倒计时,大家就一起跟着大声喊:“5、4、3、2、1,点火!”这时候,除了鞭炮声,就再没有别的声音了.再看爆竹烟花那璀璨的流光溢彩,像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小小的纸筒里,竟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般的迷人,它把绚丽的一生,献给了新春……

庙会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们走亲访友赶庙会的时候.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东西多的数不清、应有尽有,吃的、喝的、看的、玩的……热闹非凡,看得我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评书,秧歌、高跷、武术、舞狮、舞龙、旱船、打腰鼓、皮影戏等.各场精彩表演都引得观众满是喝彩.表演者还频频向台下鞠躬,像是对观众们有道不尽的祝福一般……

看着到处都是欢乐祥和的景象.我想: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往常都是特别隆重的。在大人们的忙碌中,在小孩子们的期待中,春节悄悄临近了。

腊月的下旬开始,大人们开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开始在卖鱼糕、鱼、豆腐、丸子等的店铺中停留挑选了。经常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刚放下就又想起什么忘记买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门。

过了腊月二十四这天,大人们便更加忙了。女人们在屋里好好收拾一番,把床单、被子什么的洗净晾晒。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男人们杀鸡剁鱼,洗腊肉和香肠,把年夜饭的菜都准备好,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转眼,除夕便到了。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们在门前忙着贴对联,挂灯笼,还要贴倒着的福字,寓意为“福到”。女人们在厨房准备着年饭。这顿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必有年糕,意为“步步高升”,必有豆腐,称为“年豆腐”,象征长大了一岁,还一定要有鱼,喻为“年年有余”,而且鱼一定不能吃完,这样才有“余”嘛!按照家乡的习俗,吃团圆饭前,要先盛饭,摆上筷子,倒上酒,给祖宗敬酒。家里的长辈念叨着:请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来一起过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围在桌边吃团年饭。下午的时候,后人们要去祖先坟前烧纸巾、磕头,放一串鞭炮,点一支蜡烛,这称为“送亮”,后人们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希望先人们能过个好年。

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又成为春节新的习俗。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四处都想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经久不断,人们点燃了烟花,花骨朵似的烟花冲上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花瓣,给夜幕增添了几分光彩。

年初一的早晨,大人们会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里,“柴”与“财”同音,寓意为“抱财”,这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发财,孩子们一早要向长辈拜年,多说吉利话。长辈还要给晚辈红包,这称为“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习俗。压岁钱又称“押岁钱”或“压祟钱”,“岁”与“祟”谐音,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过年。

从初一开始,人们都要在各个亲友家拜年,直至初五、初六拜年活动才渐渐地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的家乡——徐州这边过春节的事,那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喜欢把过春节说成是“过年”,而且是“红红火火过大年”。

“买年货”是最最重要的。每到过年,妈妈都会把家里的大冰箱塞得满满的,鸡、鱼、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我们徐州人过年讲究年年有余,准备食品那是多多益善。另外就是要给全家人添置新衣,当然购买春联、鞭炮等喜庆物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尘”,其实就是“大扫除”。妈妈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打扫卫生,把家里里里外外、从上到下,全部擦洗一遍,而我一有时间就被抓去帮忙,每次都把我累得腰酸腿疼!妈妈说,这就叫辞旧迎新。哎!

贴“春联”和贴“福”字这两个活也是我的,得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贴上。“福”字还得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屋里屋外、门上墙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字,显得很是喜庆,寄托了我们徐州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放鞭炮”和“拜年”是我最最喜欢的了。响炮、花炮,长的、短的,别人不敢放的我都敢放。拜年!那是为了赚“压岁钱”,每年这时候我都是满载而归!特“爽”!

说到“守岁”,那我可就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一过了十二点,就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早把自己说过的话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最后就到了元宵节。吃元宵(我们徐州人叫吃“汤圆”,是团圆的意思)、点花灯、猜灯谜是我们徐州的习俗。我的书柜里有一个用面做的“老鼠灯”,是小时候带我的保姆奶奶给我做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是神奇极了!

过完了元宵节,春节才算真正过完了。而每年的这时,我都是意犹未尽,真恨不得再重来一遍,没有办法,只好掰着手指头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参考作文分享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名副其实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节我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年三十当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晚饭后,我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八点整我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我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父母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父母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父母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父母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父母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真是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特别是除夕夜,鞭炮声就更响了。

家家户户的人都去亲戚家去拜年,吃年夜饭,到了亲戚家。小孩子都会拿起自己的鞭炮,放个够。大人们争着要打牌,赢大钱。

吃饭了,大家都吃自己喜欢吃的菜。大人们喝酒,小孩子喝牛奶和饮料。吃完饭,小孩子们可开心了,因为要发红包了!要走了,大家都不想走了呢!

迎龙灯可好玩了,长长的龙灯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而且,每迎到一户人家门前,就摆着许多水果和鞭炮。开始放鞭炮啦!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鞭炮声真响啊!差点震聋了耳朵。特别是烟花,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迎到了大马路上,拉灯可起劲了,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可好玩了。

每到过年,我们村都会演戏,演得可好了,看的人有男女老少,还是老人最多。这就是我们过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