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的历史我知晓手抄报合集20篇

导语: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知道是说谁的吗?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4129

作文

1000

写历史影/视观后感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的作文高中6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历史褪色后的黄,聚成夕阳染在我身上

——题记

历史,经常会发生改变,它随时都在变迁。

历史是那古老的通济堰,尽管慕名而来,可过了大半天,我们仍是无法细致的观察。他根本只是一个木制的土坝,后来经过范成大将它翻新成石坝。这产生在南朝的水利工程,早已饱经岁月的风霜,他尽管没有都江堰那般名闻中外没有三峡大坝那般雄伟壮阔,但他仍然默默的奉献着自己时,古时候那些丽水人民免遭洪灾侵扰不管后来石坝会变成什么样,他永远默默无闻的保护着丽水人民。

历史也是画乡边那棵古老的樟树,远看它本是一棵十分正常的参天大树,可走进细细一看,这棵树只是空有皮囊,它的内部早已是空心的从这样如此庞大的树干,就可以想象这棵树在几百年之前一定是一颗挺拔的参天大树。如今,他老了,可他并没有向冷酷的世界屈服仍然伛着弯曲的树干坚韧不拔地挺立在河岸边。导游介绍说,这棵树已经陪着古堰画乡走过了一千多个春秋。导游还幽默的给了我给我们讲了一个当地的顺口溜:古樟树下走一走,人生活到九十九,古樟树上摸一摸,人生活到一百多。

历史也是一条长河,也许在开始时你看到的只是一片原始丛林生机勃勃,但没有一丝人烟,但也许就在经过一个拐角之后,你会看到的将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

在去宾馆的路上,我回味着今天一路走来,欣赏到的名胜古迹。不由得有些感慨,历史总是在变迁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和悦纳历史的变与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残历碑。残历碑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酷似一本翻开的台历而得名,残历碑的日历是残缺不全的,它上面密布着千疮百孔的累累弹痕。

紧挨着残历碑悬挂着一座铜铸警世钟,钟的正面刻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背面的铭文记述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听爸爸说每年的9月18日,这座警世钟就会被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撞响十四响,告诉每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1931年9月18日。

在随后参观陈列馆中,有四个展厅让我难忘。一是序厅的白山黑水,展现了美丽富饶的东北河山。二是第三展厅的血腥统治,观展后心里特别难受。三是第五展厅侵略者的下场,看着战犯低头站在被告席上,真是大快人心。四是第六展厅中日友好往来,这里有日本一千多名遗孤捐资而建的铜碑,用来感谢善良的以德报怨的中国百姓。

走出展厅时,阳光温暖而又宁静,我想,成长在温暖阳光下的我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强大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们的历史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猿猴走路时手脚一起用,而人类只有脚走路?

后来,通过看书查资料等,我知道了几个故事。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从前,有一场大火把大树、小树全都烧掉了,猿猴只好在地面上生活。因为后来在地面上生活,所以就用脚走路。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以前猿猴会生吃小动物,但在着火那天,它们吃了烤过的动物肉,发现它更好吃,后来就慢慢改成吃烤熟的肉了。

第三个故事的说法有点搞笑,它说:“因为猿猴的尾巴是用来跳的,树没有了,它们自然就不能跳了,所以猿猴的尾巴也从此消失了。”

还有一个故事记载说: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猿猴就搭了一个大草房,它们在大草房里避风躲雨,所以就有了我们后来住在房子里了。

历史源远流长,历史和未来都很神秘。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好多个故事,好多种解释。当我看到以上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疑惑被慢慢解开。

我还想知道——地球起源的时候太阳会爆炸,如果太阳爆炸了,地球无法生存的时候,我们能逃到哪里去呢?是逃往另外的星球吗?【公众号:明日之星文学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为历史所珍惜作文900字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天地苍茫,岁月无情。亘古的长风吹起岁月的烟尘,大江东去的春水将那曾经的风流爱恨,功过荣辱一并尘封于历史。而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册,才发现——曾几何时,那一个个或曾辉煌无限,或曾臭名昭著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文化起源,可既然灵魂一脉相承,为何其发展与历史评价截然不同呢?

先秦诸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时的他们尚没有流派的概念,只有志“同”道“和”。也许他们的想法与观念并未全部为历史所珍留,也许早已被历史的长轮所碾。但在争论与顿悟中所留存的精华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然成为经典、传统、乃至文化。纵使当今社会发展、思想顿悟,没有经过岁月的审批与裁决,终是不够完整、不够成熟。文化怎可与历史发展和背景背道相驰?不正是代代辈出的才人们凭借自己的超前思想以微薄之力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形成的一时的独特文化吗?时间与空间的独一无二造就了每个时代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与代言。

怎样才可以成就经典,铸就文化,文化又该如何思辨,何去何从?

追溯历史,中华文化师出同门——华夏文化,经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晋与南北朝的过渡,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谓文化,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磨砺得面目全非,以至于造成了各朝各代各不相同的结束与进步。至于经典,就更是在时间的鞭策下沉淀、积累、升华。作为文化的原身,被历史所保留,却与面目全非的文化渐行渐远。那么,在时刻风云巨变的今天,究竟何为历史的文化,文化又以何种面貌存于世?

泱泱华夏,悠悠文化,五千年的遗留岂是一朝一夕所能言尽、所能体会的;慢慢长河,浩浩史册,岁月的选择岂是一己之力所能抗拒、所能改变的。传统绝非不可改变,时事骤变,文化岂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我们绝不能接受因存在时间空间影响而一味改变的传统。社会受传统文化影响且发展,而文化因社会而形成。更朝换代使得社会发展皆与众不同,经典文化何不因此而独一无二。历史的文化,为历史的潮流所致,却也不断的影响着潮流的选择。

历史所珍留的,即为历史;历史所珍存的,成为精华;历史所珍贵的,可为经典;历史所珍惜的,方为文化。“留”才能“存”,“存”方可“贵”,“贵”然后“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历史的话题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滴在左手化为牵挂,滴在右手凝结成孤独……

原来,在时间的背后还有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可以说它是时间过滤后的沉淀,也可以说它是时间凝结后的升华,这种东西便是选择寄居的记忆!

金色的残阳静谧的散落在人间-天堂。漫步林阴,追逐着记忆,与夸父赛跑。听见,时间坠落的声音,有沉闷的,有清脆的,有笨拙的,有灵锐的落叶静静的睡了,没有人来打搅它的梦。岁月将叶的记忆摄去,将它们尘封在春的泥土里,记忆蛰伏着,沉淀。等待一次重生。落叶的记忆累了,碎了,所以睡了。选择在泥土中腐化的睡去,只有寂寞相随。

天空落下了蓝色的泪,坠落人间,便出现了海洋。而每一个贝壳都是海的精灵。我拾起一枚斑驳的贝壳,它的纹理如此的神秘,它会是记忆所寄居的地方吗!不知道。将其移至耳鼓,听听大海的声音,那真的是大海的声音?我想那应该是记忆的回声吧。记忆,化为粉尘,坠落在了大海,只有寄居在贝壳之中。寂寞的等待,等待某一天会有人将其带走,让它再生。

沙,剥落的岁月,在人间起舞。光,炙热的古老,与黑暗共存。有人说,“我们每天都在凌晨等待新鲜的阳光”。而,对于我,阳光是古老的,它穿越了几千万光年,来到我们身旁。在遥远的天际,流星对它许下心愿,它寂寞的背上沉甸甸的心愿来到人间,而流星却早已消逝,心愿成了它的记忆碎片。阳光散落在我的身上,我听见了它的忧伤。

细品一杯清茗,闲览一行史书。在文字中游弋,看见孤雁残红,飞扬的黄沙湮没了岁月,清泪划破了悲伤,她广漠中的倩影沉淀在暗黄的文字之中,但却记忆揉碎在汉宫。梧叶飘黄的时节,她心无余悸的将记忆深埋在红墙之中,将历史的记忆镌刻在班驳的“碑文”之中。在文字缝隙中寻觅着历史记忆的残迹

记忆,被静止的时间揉碎,它们游走在夜中。选择,梦呓停息。曾几何时,我们的梦中有过他人记忆的痕迹,我们的记忆又何时寄居在他人的梦中。

时间落地,记忆粉碎,我们用寂寞将再次拼起记忆,而沉淀的却是支离破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倾听历史行走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周围一片死寂。终于,最后一抹光线也依依惜别了人间。夜,如同黑色的外衣,紧裹着大地。天地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没有了光,没有了热,没有了温暖。时光飞逝,四季轮回,读书,已成为现在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高雅的人,独处静隅,赏文聆曲,看过世间红尘万物,感叹中国文化魅力,则是一番清逸的享受。等而下之者,一卷在乎,读些演绎的故事,借以消遣,也不至于因寂寞孤独而烦恼。畅游书海,以书为友,在无声中谈吐优雅。回首望去,了解中国之文化。

孔子,一代名师,用自己对人世间的理解诠释了谦让为先,大爱无疆。不知屈原投江时是否身着白衣,或许白色才是他最好的诠释。在那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他纵然写下《离骚》,也依然免不了被放逐的命运。细品《离骚》,才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崇高精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文天祥用凄凉的笔调抒发了国破家亡后的忧伤之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带我们领略杭州西湖的景色。脑海中偶然出现“总把新桃换旧符”美好的春节景象,耳边总会想起恍惚的爆竹声。当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时,我顿时被岳飞的激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喷向“秦桧”这个名字上了,当我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时,又被他那种大无畏的报国精神所震撼。“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景象宛如仙境。

书海茫茫,汗牛充栋,以有涯吾生恐难读尽“大海之一滴”,读书也要选择,要做到会读书,读好书,读对自己有益的书。当你真正走进一本好书时,便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真正特点。

合上书,望着银白色的月光洒满窗前,嘴里哼起那首熟悉的《牡丹江》……品读经典文学,体味字句间的动人之处。美妙的文章,仿佛一杯浓茶,流溢着沁人心脾的味道,沉淀着文字的芬芳。当我们沉醉其中,却惊喜地发现,爱在心中荡漾,美的意境在梦中徜徉。贯看历史长河,才深感文化的内在美。

让我们一起,倾听历史行走声音……漫步在中国文化道路上,见证中国文化达到最顶峰,见证它的奇迹。

[倾听历史行走的声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心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新机会,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望过去,从缀满甲骨文的钟鼎到布满烽火印记的长城,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青年的热血、责任与担当。改革开放_年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年轻人的永续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之关键所在。

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做中华文化的坚实弘扬者。广大青年唯有坚定信仰,坚执信念,坚持信心,方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表达、陈述自我时,中华儿女已然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前进的序章。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代青年应当树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的责任与担当,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坚守文化传承、扛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理念。当代青年更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理念,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年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起引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青年精神、青年价值和青年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穿越历史成曹操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的那段历史始终为人津津乐道,我也因此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本经典巨作,特别是赤壁之战这段精彩内容,我反复拜读。这个夏日午后,我再次翻看起来,读着读着,一阵困意袭来……

一睁眼,好生奇怪,我竟躺在一个帐篷内,一盏油灯明灭不已。我一头雾水不知身处何处,只听帐外一声通报:“报主公,黄盖已启程回返。”我急急掀开帐帘,只见军营到处飘扬着“曹”字军旗,顿时明白原来我穿越成为了一代枭雄曹操

我边平复受惊的心情,边整理思绪,慢慢回到书案前。照刚才通报情况看来,现在该是赤壁之战期间,周瑜的“离间计”与黄盖的“苦肉计”一定已奏效:我照他们所想,杀了水师都督蔡瑁和张允;也收了他们的诈降信。现在,黄盖必定会像书里写的那样,带着装满“粮食”的船只来火烧赤壁,我不得不防啊。水师都督已被我斩首,大部分士兵一定无法在水上开战——他们会晕船,这可如何是好!我想了想,恐怕只有华佗能帮忙了,他是神医,一定能调配出合适的“晕船药”。我便清清嗓子,喊道:“来人!速把华佗给我抓过来,否则吾军危矣!”几支侍卫小队便都行动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几个小兵押着华佗来见我。“你能帮我调制出不会让士兵晕船的药吗?你这儿有和晕船药相似的毒药吗?”华佗一开始不搭理我,我立马生气地大吼:“配不出药就立刻推出去斩首!”装什么清高,此时已是我军危亡时刻,岂容如此拖沓!华佗听闻,尴尬地摸了摸胡子,想了想,便让我们给他准备一些药材,前去调制了。不出半个时辰,晕船药已被分发给每个士兵,华佗也把毒药呈至我处。我立刻让人把庞统唤来,一脸亲切地对庞统说:“士元啊,你之前提出把船相连的计策不错,可是毕竟操作繁琐,治标不治本啊!我现在让华神医配置了晕船药,你来试试药效如何吧!”庞统想必也明白了我的别有用心,一脸视死如归地将那碗毒药喝得·一干二净,果然是见血封喉的毒药啊,庞统立时七窍流血倒在我脚下,我虽然一脸镇静,其实心里还是战战兢兢的。

我吩咐传令下去,不可用铁链连船,这下“连环计”已被我化解,我军危机暂解,我终于安心地去军中帐休息。

突然,我被妈妈肩上一拍,顿时醒了,原来我还是趴在了书桌上,做了黄粱一梦啊!细细回想梦境,哈哈,我竟然客串了一回一代枭雄啊!可惜历史不可逆转,我这个有趣的“穿越”倒让我有了一番神奇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故事与成语故事2两败俱伤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他非常聪明,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国去。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没有分出胜负。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秦惠王知道陈轸很有见识,便向他请教。

于是,陈轸讲了卞(biàn)庄子刺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正要咬一头牛,卞庄子见了,马上拔出剑来,想冲过去与老虎搏斗。旁边的人劝他说:“这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争着争着就会互相撕咬,结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会受伤。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了伤的,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解决了。”卞庄子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就远远地看着那两只老虎。不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来,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伤。这时,卞庄子冲上去,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消灭了。

陈轸讲完了这个故事,然后对秦惠王说:“现在韩、魏两国长期战争,最后必然是弱国灭亡,强国受到很大的打击。到时候如果您乘机把遭到削弱的强国打垮,不就一下子灭掉了两国吗?”秦惠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以“两败俱伤”作为成语,比喻斗争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我站在长江边,望着它雄伟的景象,不禁又想起《三国演义》的开篇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我凝望着不时腾跃的巨浪,痴想着:”从前,这儿真有过无数壮士的身影吗?真有像史书里记载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吗?《三国》已看完,故事已品尽,而我,有话想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少陵对孔明先生之崇敬可想而知。且有诗为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民间,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与之相都得司马懿,则没有什么好名声,就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他们的爱与憎也可以一品而知,从“死诸葛吓退活仲达”这一章使人觉得诸葛亮高人一筹。至于空城计等故事对二人的描写,更令人觉得司马懿处处不如热你。可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当时天下三国鼎立,大大小小的战争难以平息。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想解救人民,就必须要有一个卓越的人来统一国家,纵观天下,如果诸葛亮胜了,则刘禅必定为帝,虽说他有贤相诸葛亮辅佐,但天下终究会毁在这个昏庸懦弱又享乐至上昏君手中,到那时,又岂能谈得上解救人民呢?而孙、曹两家后代亦是无用,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天下。只有司马家三代有雄心壮志,均有平定战乱,统一天下,解救人民的能力,最终司马炎夺去了曹氏政权,吞并吴、署,当了皇帝。我觉得此乃幸事。也许,你们会认为只有姓“刘”的才配称帝,但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司马炎倚着自己的才能称帝,天下焕然一新,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这不正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吗?

书中开头便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马家族正是拥有雄才伟略,远大志向,才能统一天下。他们并无错,如同电影《英雄》中所表达的主题一样:无论谁做皇帝,只有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我收回目光,离开了令人浮想联翩的江岸,向前方走去。三国的故事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晋书·祖逖传》。

【释义】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历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江苏靖江北)。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很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阴,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成长心语】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实现了对自己、对众人的承诺。他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誓言的真谛,它不应该是一种决心,而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与作为。当你想要许下誓言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吗?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誓言的可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将记住南京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废墟上走过,脚下是犹沾染着斑驳血迹的瓦砾。十二月的南京,萧瑟的风刮过,一切景象,空旷而静谧。在我看来,带着庄重森严。我似乎听到有婴孩的笑声,又戛然而止,像是被人生生扼住咽喉般的乍停;似乎又有笑声,开怀而又残酷的笑声。一阵阵冷风袭来,我紧了紧衣服,依然冰冷刺骨,十二月的南京,寒冷异常。

绵延三十余公里,六百年屹立不倒的城墙,是南京身为六朝古都唯一剩下的铮铮不屈的傲骨。染上白霜的城墙上结出暗红的冰晶,守护了六百多年的民众的哭泣,她自那天便看不到。弹痕刮瞎了她的眼,飞机的轰鸣声震聋了她的耳朵,嘶哑的喉咙甚至连一句叹息也发不出。她孑然矗立,和着十二月南京深冬的寒风,伴着无限悲凉。

我彳亍于中山门外,那些人,他们脸上带着狰狞的残忍的笑,大摇大摆的从这里闯入。我试图抚平凹凸不平的墙面,愈合那些创伤,可我的手却虚虚穿过,我握不住他们虚幻的手,连悲凉的风声在我的耳边都有些虚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蓦然醒悟,我不过是七十年后的一位过客,无言的过客,我无权,更无力去更改些什么。

真正的走进城中,青中泛灰的石板映衬着大片大片鲜艳的红色。只留下风声嘶啸的可怕的静谧,毫无生气的静谧。临近新年的午后,本该充斥着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的热闹亲密。可孩子同他的母亲倒在屋内,饭桌上放着已经冷透的饭菜,那个平凡的母亲留给世界最后一个背影——紧紧的护着她逝去孩子的躯体。屋外的台阶上倒着他的父亲,双臂张开,脸上含着不甘与悔恨,他保护不了他的妻儿,他没有尽起他应尽的责任。石阶上,暗红的冰晶在尽情绽放。

沿中山北路而行,不远的防空洞中,是两百多位南京人民共同的坟墓,干涸后乌黑的血液,为他们染上这最后的颜色。如同幕府山几万人染成的血山,褐色的土地上鲜红静静流淌。大地默无声息的接纳了所有卑劣,悄悄隐匿于此。长江水也被染上了那最悲壮的颜色,汇入黄海之中,如同最绚丽的晚霞,最瑰丽的画卷。

视线渐渐模糊,思绪一刹那回归。没有无尽的安谧,到处是混杂的人声和一家人的嬉笑怒骂。我清楚的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矗立于此。

十二月的南京,一如往昔的,异常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刻牛伐蜀,石牛道_300字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汉扬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

秦惠王知道蜀王杜宇贪财好色,一方面以献石牛打开蜀道;另一方面又献五美女给蜀王。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派丞相张仪等伐蜀。蜀灭。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爪花,倾接侍郎同舍,陪宴树下,吟玩来什,辄成和章》诗。“金牛蜀道远,玉树帝城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行走在历史深处作文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我独自一人在校园中漫步,枯黄的秋叶片片飘落在我的身边。我们捡拾起一片,仔细观察,只见它枯黄、憔悴,如同在同我讲述她昨天的历史。这让我浮想联翩。我仿佛看见王昭君、西施、上官琬、鱼玄熙等一位位绝世美女出现在我面前。

我仿佛看见,绿绿竹林里,青青小溪旁,一位身着粗布残衣的农家女孩,在涴洗衣服,她虽然衣不华,饰不贵但举止之间难掩天颜国色,突然,另一同为人间佳丽的女子跑了进来“昭君,当今圣上选妃,以你我的天姿国色一定会被选中的。”洗衣女子皱皱眉,看看这小小山村间的青山绿水似乎,这青山中,绿水里有着她的大情大爱。

有一恍神,一个张扬狂妄的男子使出现在我面前“你们有钱吗?拿钱来,本画室、师保证给你们画成美女。”一群群秀女都顺从地交上了钱财。只有一个人挺直的脖子,高高昂着头,没有一文钱落入画师的口袋里。我见,她走后。画师在他左腮添上了一个大大的痣,冷宫苦寒,一晃三年。宫里传出了“呼韩邪单于选妃”的消息。身在深宫昭君不知道呼韩邪单于是谁,但她知道拢住他的心,也许就保了大汉万民,于是她红妆素裹重起装饰。

我仿佛听见王昭君对我说:我,出身贫民,今日得保我大汉万民平安,幸甚!

从此后,“千载琵琶作胡语”一去关河胡不归“啊!

又是一瞬千年,我仿佛又见到了西施,看见了她在吴国深宫中的爱与恨,在朦胧月下的情与殇。

“西施本是浣纱女,有幸献于吴王,十六载侍奉君王,愿吴国永驻,吴越两国之民永相安。”我仿佛看见西施在伤员中的素手仁心。她听见吴王死去的消息后又是那样的悲凉凄怆。她想到自己曾经为了吴越相安多次致书曾经的爱人范蠡,希望自己能保吴越十年相安无事,没有想到还是无济于事啊!

“大王!吴越两国的百姓!我对不住你们,西施我先走一步了。”雪亮的见划过一代美人的玉颈,香消玉殒。当范蠡心急如焚地来到吴宫,找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仰天长叹,又有何用?

我又回到了现实,眼前的景象虽然依旧秋景连天,但晴空万里,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稀疏的枝条,有力地照射到地面。我不禁感叹:昭君之慨,西施之殇,不正是体现了她们的坚贞高洁、胸怀坦荡吗?

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我可以做出响亮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将记住中国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长河流过,无数光彩沉淀其中。无数文明曾无限光彩,但最后都缓缓熄灭、消亡。唯有那屹立在东方的华夏文明,绵延五千余年,依旧灿烂夺目,光彩照人。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一统华夏,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时代。于世界之巅屹立千百年,让世界为中国疯狂: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捷工具引领着思想与文化流向每一个角落;隋唐,科举制创立,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序幕就此拉开,诗歌的空前繁荣,与世界文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宋的赵家王朝,思想最开放的年代,钞票的前身——交子就此诞生,改变了中国经济,也变革了世界贸易秩序;元代,马可波罗东游大元,带回给欧洲的是一个又一个关于东方世界的美丽传说;明代,郑和南下西洋,友谊的种子远播非洲,并在那生根发芽;清代,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泱泱大国,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

但,当所有人都做着“世界第一”的美梦时,珠江口的炮声惊醒了所有梦中人。直到见到南京江面上的战舰,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子民陷于落后的泥潭中。列强如潮水般的疯狂入侵,激起的是国人的不停歇的反抗。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解放人民;北伐战争,斗军阀,反独裁;十四年抗战,千万同胞挥洒汗泪与鲜血,只为民族的独立与光明的未来。我们渴求自由,最终靠染满鲜血的胜利换回了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烂摊子中摸索,依靠自己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不靠苏联,成功研制出核武器,打破美帝的核包围;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粮食结构,是国家白头农业窘境。改革开放后更是成就不断:经济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令世界惊叹于“中国奇迹”;载人航天工程和北斗卫星工程的大成功,奠定我国航天大国、航天强国地位;奥运会、世博会成功举办,世界又一次领略了中国,一个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国。而如今,一项又一项成就不断涌现在世人面前:量子计算机运行和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可燃冰连续稳定开采时间创下新纪录、对外投资额逐年提高,中国,正走在世界前沿。

尽管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的制造行业依旧薄弱,尽管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有待提高,尽管……我们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不该满足于这些成就,我们要以自己最顽强的斗志与最丰富的智慧,迎接属于我们的未来,告诉全世界:中国,永不消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将记住这个时代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京召开,中国迈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这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时代,是中国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个时代我们有了新目标、新使命和新成绩。在共享阳光的照耀下,金砖国家在茁壮成长,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结出累累果实。这个时代中国将绘就雄伟画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共享的天空分外蓝

“共享”这个在2017年迅速走红的词汇,它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共同拥有而不占有是其内涵。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共享汽车、支付宝、雨伞等无不在为我们提供着便利。感谢这个共享的时代,让每个在窘境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时代所给予的温暖。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提高生活水平,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让中国成为海纳百川的共享海洋。

携手共筑金砖梦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这次会晤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致力于未来共同发展。十年树木,今已挺拔。中国在各国的深入合作与发展中,不断提高经济生产总值,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感谢这个崇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使中国的大江南北都能徜徉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而不是在战争和贫穷中颠沛流离、历经沧桑。十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金砖第二个十年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大国风范领共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化解无形的文明隔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工程。它以一路领天下而贯穿全球,穿越风雨、横跨江洋。以博大之胸怀,傲人之姿态成为全球和平与合作的参与者。“求木之长者,必固起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国正以崛起的大国形象登上国际舞台,而中国人民也应心怀感恩,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努力,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一个有无数优点的民族,这也是一个有缺点的民族,但这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最困难时顽强不屈,最失败时直面惨痛。中华民族进步之光将穿透战争、驱赶落后、打败贫穷,让每处阴霾笼罩的地方阳光灿烂、鲜花遍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将以信仰点燃勇气、梦想照亮前路,自信前进、奋进接力,点亮美好明天。

何其幸运在华夏。心怀感恩,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其实也很精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事情,但偶尔翻翻历史,也是十分惬意的——历史其实也很精彩。

乌江河畔洒热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唱道。他逃至乌江畔,已无路可逃。他仰天长叹道:“莫非天意绝吾?如今,兵马皆无,只留下吾一人于此,又有何用。”他拔出宝剑。

“大王!大王!”回首一望,一叶小舟从江上飘来。“大王,上来吧,您还可卷土重来啊!”项羽苦笑着,摇摇头。“成者王,败者寇,吾已无颜面见江东父老!”遂将宝剑架在咽喉上。此时他的眼前浮现出与众人在宫殿内寻欢作乐的场景,虞姬的舞姿时时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将本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咽回,落在心坎,把心一横,引剑自刎。一代霸王,从此坠落。

秦王阁上尽忠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在为民众唤起对英雄的思念,在勾起无数好汉心底的蓬勃之气。荆轲在太子丹的目送下,绝尘而去。明知这是条死胡同,却为了报负毅然进入。图穷匕现,当荆轲触碰到匕首冰冷的手柄时,他迅速抽出,刺向秦王。绕柱追杀,使秦王一时不知所措。在他的身后,是一出千古绝唱。滚烫的血染红了秦王的宝殿,名垂青史。荆轲,用他果敢的行动,掷地有声的言辞,唤醒了沉睡的世界,让后人纷纷奔跑在实现报负的道路之上。

合上书本,长长呼出一口气,回想为尊严而自刎的西楚霸王,为正义抛头颅洒热血的荆轲,以及其他的英雄人物,忽而觉得他们的故事都像是一幕幕精彩的短片,将我引入了更深层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品味历史的六年级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风,轻轻地吹着,好似在诉说过去的事情;花,悄悄地摇着,好像在倾听着风的诉说,草,静静地看着,貌似在回顾那段将要被遗忘的历史

这仅是我的一个幻想,但是,它却成了真——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印象深刻地真正地看到了、听到了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在中国古代的周王朝时期,有一个霸国,若不是大家挖掘了许多古物,恐怕它真的就被人遗忘。这个霸国,它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宝物,来让我们笑看那时的荣衰。这个国度,它有青铜器、玉饰品……使人难忘的,便是它的代表物——鸟形盉和玉鹿。鸟形盉是优美的一个宝物。它对鸟儿的雕刻,惟妙惟肖,一种数不出的典雅蕴含在里面。玉鹿则更不用说,它重要的就是代表了当时君臣间和睦的情景。

可是,在博物馆中,我们只能大概其的了解这个国家——把它复原是绝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才要去参观博物馆,用当时的器具去感受那个国度的文化、礼仪。在叹为观止的同时,我们也不胜唏嘘,鸟形盉多么漂亮,可惜很少见。玉鹿多么栩栩如生,可是难得再见类似之物。清朝的衣物很漂亮,它很花里胡哨,是一种复杂之美。清朝的宝物数不胜数,美不胜收。这就说明,各个王朝的礼仪各有千秋,可是我们只能从以前的器具或者文字中去想象。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是个大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挖掘里面的宝藏,或许人们发现的东西仅是沧海一粟,但这也能使人为之着迷,使人大致明白这个朝代的特点,而且还能欣赏到东西,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历史是个大宝库,发掘发掘,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研究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206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部分作为全书的纲领,指出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在陈述了以前不少历史学家以国别史或地域史为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新的研究单元:文明。为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式范畴:希腊、中国与犹太三种文明模式,希望以此来理解所有的文明,这种模式的选择基本是可以认可的。提到一个观点:文明的识别标准有一条就是一个社会中一些人脱离经济活动而存在。

第二部分开始尝试解释文明的起源。提出了挑战与应战这种模式作为文明诞生的条件,文明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成果,在于人类成功地应对了外界的挑战,而不是如平常所理解的观念所说的环境是文明诞生的决定因素。挑战越大文明的发展越大。

第三部分解释文明的成长。提出将自决能力作为文明成长的评价标准,成长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绩,而在于文明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应对了外界不断的挑战。而文明的停滞也是一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当一个文明成功应对了外部的挑战之后,却被牢牢地束缚在了某种环境中无法向前发展,无法提供更大的创造力与动力以促进文明的继续成长。

第四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衰落。首先批评了以前的将决定论、宿命论等一些观点作为文明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文明的衰退在于没有创造性地应对挑战,而是沉醉在对过往成功应战的崇拜中,丧失了创造力。一个社会中能够成功对挑战作出应战的永远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少部分人的带领下应对挑战,这就有了机械性的模仿的存在。而当领导者失去了带领大众应付挑战的能力同时又不愿将领导权让给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时,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出现,文明就此进入衰退。对过往的崇拜有各自形式:对短暂的自我的崇拜、对一种制度的崇拜、对暂时性技术的崇拜、对胜利的崇拜。简而言之,崇拜是衰落的原因。

第五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解体。文明的衰落并不必然会引起文明的解体,解体包含着两个过程:文明的衰落与文明的重生,有许多文明在衰落之后却仍然长久地维持着,并没有产生出新的文明,也就没有完成解体。在一个解体的文明中,群众失去了领导,必需独自应对挑战,大部分无法成功应对,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此时内省的魔力会逐渐吸引他们,将失败归结为内心精神的控制失败,以此否认对外部世界的无奈感,为此他们会努力内省,最终让他们沉迷在对一种乌托邦的幻想中。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终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也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六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国家的一些特点并预测了在以后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并非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重新整合的结果,是文明解体的表征,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统一其他国家的结果,战胜的原因是之前的分裂已经让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无力再争。这样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一种消极行为,他的目的其实就是维持整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此他们会建立交通、语言、首都、文官制度等各种体制来保证其发展。这些体制的建立最终的受益者往往并不是统治者自身,而是宗教教会,不管是交通还是语言还是文官制度都促进了教会的发展,另外外部的蛮族也利用了这些便利条件,正是他们最终摧毁了大一统国家。大一统的国家毁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内部对挑战的无能为力,暴力压制那些创造性的个体,最终被日益发展的外部蛮族所毁灭。在预测将来世界性的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时,作者认为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以前的统一都是以武力为依据,但是现在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完全的战争将毁掉整个世界,这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七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宗教。如上一部分所述,教会是大一统国家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绝对不应据此认为宗教是大一统国家分裂的毒瘤。同时大一统的宗教也为下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宗教是文明的蝶蛹,结论主张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式。同时作者从人类精神需求的不可消灭性论证了宗教是不可能消失的,同时作者也认为宗教不是对幻象的回应,而是对实在的的回应。

第八部分对历史上处于英雄地位的那些蛮族进行了评价,大一统国家的毁灭并非蛮族的胜利,而是其自身的失败,这些蛮族的作用就是扫帚,许多大一统国家被蛮族所毁灭,但是从没看到某个蛮族能够承担起构建另一个文明社会的重任,这说明了蛮族的局限性。他们被尊为英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象而非真实。

第九部分与第十部分分析了在历史上各种文明相互接触的一些结果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这种接触分为两上部分:空间上的接触与时间上的接触。空间上的接触就是同一时代文明的接触与融合,而这能否成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全套照搬与完全抵制都是造成恶果的原因,在现代信息时代文明的接触更加频繁,这些因素我们必须牢记。在时间上的接触则是指某些已经消失的文明在后来的某一时期再度出现,对这种现象作者认为这种文明复兴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应该关注于现实问题,现实文明。而不尝试去复兴一个已经消亡的文明。

第十部分简单谈了一下为什么研究历史。好奇心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而历史学家与收藏家的最大区别在于面对历史资料,历史学家尝试去分析解读这些资料,而收藏家只是好奇于收藏,行动是历史学家的根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