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挂灯笼的来源故事(经典20篇)

在古代,有很多勤奋学习、热爱读书的名人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元宵节挂灯笼的来源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6543

作文

41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过元宵节怎么能少了灯笼呢?今天下午,我们一起聚集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做灯笼。

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用废纸做灯笼。”我很奇怪,心想:废纸也能变成灯笼吗?这时候,于老师已经开始示范了。她先把一张纸对折,再沿着边一刀一刀剪下去……剪好后用双面胶把两条边贴起来,这张红纸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成了一个小灯笼。她再把一张小长方形的纸剪成一条一条的,贴在小灯笼下面,一个美丽的灯笼完成了。我看得眼睛都发绿了,迫不及待地照做起来。虽然没有老师做的那么好,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接着,我还画了小狗,写了狗年祝福: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同学们,你们的狗年愿望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挂灯笼作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我们又等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几个灯笼,为一年一度的春节做装饰。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早在离春节还有七八天时,爸爸妈妈就已经开始准备起灯笼了。离春节还有两天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爷爷妈妈家,准备挂起漂亮的灯笼。

那天,我们吃过中饭后,就开始准备挂灯笼。我们分工合作:我和妈妈负责把还未折的小灯笼折好并挂上低的树枝;爸爸和爷爷则负责把大灯笼撑开挂到走廊上,再把一些小灯笼挂到高高的树枝上。

开始折灯笼了,我和妈妈各自都做好了一个灯笼后,我才发现这种彩色的小灯笼分两种色调:一种的红、黄、蓝相间的;另一种是黄、绿、粉相间的。色彩非常鲜艳,十分的漂亮,而且下面还有红色的须,让人感觉很吉祥。这种灯笼不但漂亮,而且做起来很方便。我和妈妈很快就折好了全部灯笼。这时,爸爸和爷爷也挂好了大红灯笼。于是,我们就一起挂起了小灯笼。

需要挂小灯笼的地方很多,因为爷爷种了很多树。我们东一个西一个地挂着,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一棵树枝很有弹性的梨树了。因为那棵树是冲天树枝,所以我利用它有弹性这个特点,把它的树枝拉下来后再挂。我一松手,树枝就立刻弹了上去,可怜的灯笼在上面转了半天后才停了下来。最后,我们总算挂掉了所有灯笼。虽然很累,但看着喜庆又漂亮的家,我还是觉得很快乐,期待下一次挂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明白这一天是元宵节

早晨,鞭炮噼里啪啦,这是人们迎接元宵节的到来。外面白皑皑的一片,连雪花也来向我们庆祝元宵佳节的到来。

一转眼到下午了,迎来了元宵节最热闹的时刻。

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元宵,爸爸说:"在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团团圆圆,生活像元宵一样甜蜜,元宵是在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又称元夕节"灯节”和“灯夕”。”

在元宵节的夜晚,我们在外散步,走在充满喜气的大街上,看见了一个人群,里面还传出敲锣打鼓声,我赶紧挤进去一看:原先是一群老人们在扭秧歌,她们在腰间系了根红色的丝绸带,向左,右,前,后地扭着,她们虽是老年人,但她们很灵活,在扭秧歌的时候,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上下翻飞着,很有秩序,

很整齐。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扭起来。

然后我们又去了商场,商场的灯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纸糊的……灯的种类也有很多如: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但灯的形状大多是虎头形的,然后灯上的图案大多也是老虎。

当我们回家时,广场上放起了烟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黑的夜空中顿时盛开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被迷住了,那一颗颗腾空而起的五彩的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带着亮晶晶的东西,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

这就是热闹欢腾的元宵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灯笼的作文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社区的元宵灯会可好玩了,有灯谜,猜中了有一个小哨子拿,有自己制作的兔子灯笼和象征着美好的灯笼,各种各样,还要评选出各个奖项,还有好几个有趣的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评选灯笼。

过了一会儿,元宵灯会正式开始了。主持人―――王玲阿姨宣布开始评选灯笼,同学们和父母紧紧地簇在王玲阿姨的四周,生怕看不到那些美丽的灯笼。映入眼帘的是多彩多样的灯笼,有可爱的兔子灯笼,有红彤彤的五角星灯笼,有小巧的桔子灯笼,还有美丽的花灯……

我做得兔子灯笼可好看了!底是由废旧圆盒做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绉纸,里面放了一个玫瑰花蜡烛,外面是用一层红色的绉纸围起来的,里面用了一个十字圆铁丝固定,在灯笼的四壁,有四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每只都代表不同的祝福,最后在灯顶上安了一根铁丝,用双层的彩纸做出的小棒来当提手,我做的灯笼出世了!

经过同学们和父母的指定,我的灯笼被评为了二等奖,好高兴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节做灯笼作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总得有个元宵灯笼吧!这不,我和妈妈开始忙活起来了——做个原创的手工灯笼。

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床了,开始为手工制作灯笼做准备,我们骑上自行车到了一家精品店,一推开门,哇,五颜六色的彩纸就在我眼前挂着,好漂亮呀!我挑选了几张自己最喜欢的彩纸,有红色的 ,蓝色的,还有粉色的,妈妈在一旁选着双面胶、小透明胶带和灯笼上的装饰品。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动手吧。

我有些犹豫了,眉头紧锁,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做什么样的灯笼。这时,妈妈走过来了,看我愁眉苦脸的表情,不禁笑了一下,然后开始耐心的教我和指导,我的心情马上拨开乌云见太阳,一下子想 出来了。

我找来四张硬卡纸,把它都卷成圆柱体,当成灯笼的支架,然后把圆柱体上都贴上了双面胶,把我精心挑选的蓝色卡纸贴在四周,灯笼的身子算是做好了,接着,我拿起美工剪刀开始给灯笼做装饰 品了,红色的彩纸在我的小剪刀里转动着,不一会,有五个瓣,六个瓣的小红花呈现在我眼前,漂亮极了,接着,我又用不同颜色的彩纸非常用心地叠了八只千纸鹤,样子非常逼真,我分别把它们贴在 灯笼身子的四周,看,好像是和平鸽在灯笼的周围飞翔着。我又找出一张黄色彩纸,用小剪刀剪成一条一条的穗,贴在了灯笼的底部,妈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根红绳,帮我穿在了灯笼的顶部,就这 样,我的原创手工灯笼大功告成了。

我喜欢做手工,它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更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灯笼高高挂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正月十五既是元宵节又是情人节,我想今年逢双节肯定要比往年更加热闹。

早上,我和妈妈躺在床上睡觉,被外面阵阵的爆竹声吵醒,赶紧起床向窗外张望,发现许多人家窗上挂了红绸带,门口摆放着稻草,应该是为了迎接花灯队的吧。

晚上,舅舅带着我们去会展中心看灯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说是看花灯,我觉得有点像“拦街福”,没什么看头,花灯边有各地小吃,人山人海,人们对小吃的兴趣远远大过灯展。我对于今年的花灯展,大失所望。回到家,村里组织的花灯也开始了,鞭炮声震耳欲聋,有骑马的,还有唱京剧的。

今天真是多姿多彩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故事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灯笼高高挂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咱们南通有句俗语叫做“上灯圆子,落灯面”,于是,我便等待着,盼望着,终于捱到到正月十四——上灯日了!吃完元宵,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城隍庙看灯会。

欢快地走在人来人往的濠东绿苑里,猛一抬头,只见一盏盏火红的孔明灯犹如一叶叶扁舟,在深蓝的天空中荡漾着;一阵阵的欢笑声回荡在绿地中,似乎赶走了早春的冷。

一进大门,“三毛乐队”便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乐呵呵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嘿!那架势还真是有模有样!

咦?那边的人怎么黑压压的一片,什么东西那么吸引人?我拉着爸爸妈妈挤进人群,嗬!原来是八仙祝寿啊!曹国舅、铁拐李、吕洞滨、何仙姑、韩湘子、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个个栩栩如生,神采飞扬,仿佛专挑着元宵这个好日子,从天而降,将美好的祝福和愿望带给人间!盘旋飞舞在灯台顶端的两条金色巨龙也欢快地摆动着身姿,抑制不住地喜笑颜开着呐!

看啊!前面的花灯好有创意呢!一个大大的萝卜,老爷爷来拔,拔不动,还有老奶奶、小白兔、小猫、小狗来帮助!对啦!这可是我从小就听过的歌,从小就看过的童话——“拔萝卜”哩!虽然这些灯是假的,但透过老爷爷微微颤动的胡须、小白兔可爱前倾的长耳朵,仿佛看见了从他们脸上滑下的汗珠,仿佛听见了“嘿咻,嘿咻,嘿咻……”的助威声,好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还看到了“麒麟送子”、“ 年年有余”、“ 恭喜发财”……,真是惟妙惟肖、形态各异呢!

虽然我是一个小学快毕业的人了,可还是抵挡不了我对花灯的喜爱,对美好佳节的喜爱!所以,走出庙门,可爱的老妈还给我买了一盏大大亮亮的兔子灯呢!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一手牵着妈妈温暖的手,一手拉着大大的兔儿灯,乐颠颠地跑在爸爸的身后,心里满是元宵节的快乐和无比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灯笼艺术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2月6日星期三阴转多云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中华恐龙园看了常州灯会。我们在车上就远远地注意到了五彩斑斓的迪诺水镇,等进了恐龙园灯会的大门,哇!我们仿佛到了仙境一样。

灯会上,我们顺着大道走,依次看到了伟大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他们是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优秀代表;看到了焦溪古镇上的三元桥,预示着常州人民出类拔萃,人才辈出;还看到了天宁禅寺、奔牛古镇等等……以上都是左侧半边的。

接下来,我们快步走到右侧通道,这里还有什么呢?

灯会的右边通道都是常州的手工民俗和美食特色。比如,打头的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接着是民间的喜庆方式:打鼓呀,舞龙呀,芙蓉荡湖船呀,太平龙灯呀,小热昏卖梨膏糖呀……太有趣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居然还发现了介绍“四大发明”的灯呢!

以上这些灯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只凤凰。那只凤凰昂首挺胸,像一只正注视着常州高速发展的雄鹰一般,傲立在灯会最显眼的位置,翅膀微微张开,尾巴五彩缤纷。它太美丽了,我越来越喜欢它!

局小二(9)班路子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故事一:瞎子打灯笼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瞎子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因为瞎子看不见,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太黑,你打这个灯笼回家吧! ”

当时,瞎子火冒三丈,对他的亲戚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白天晚上都是一样,你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明摆着是嘲笑我嘛!” 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你在路上走,不是你一个人在走,路上还有很多人在走,你打着灯笼,不是给你照路的,而是给别人看的,别人看到你打着的灯笼就会避开你,你在路上走就不会撞到人,会很安全。”

故事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思考,系统的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做灯笼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杨沁彤

“出手不凡,打一花卉!哈哈,我知道这个谜底,谜底是仙人掌。”从四(4)班的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呼雀跃声。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节日——元宵节,我们班正在举行一边绞尽脑汁地猜灯谜,一边热火朝天地做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美丽花灯活动,来庆祝这个传统的佳节。

家委会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套精美的做花灯材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哇!做花灯的材料可真丰富呀,有画着四只可爱小猴子的灯笼纸、蜡烛、双面胶、八根细小的小木棍、四根棱柱……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啊!我仔细地把说明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看完后我心里想:这有什么难的,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啊!

终于到了令人兴奋而激动地做花灯环节了,我首先拿起一根小木棍和一根棱柱,准备将小木棍插进棱柱的小孔里,可我却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插不进去,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余光扫到一旁的剪刀,我一拍而起:“对了,就用剪刀。”说干就干,我用剪刀把小孔里残留的细小毛刺给剪去,这样一试,果然有用,小木棍立刻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钻进了小孔里。我不由自主地得意起来,有了前一次经验,不一会儿,就搭成了一个正方体。当我往旁边看看,发现其它同学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我不禁沾沾自喜。我随手把灯笼骨架往桌上一放,突然发现花灯一边高一边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木棍的小孔是有高有低的,而我却插错孔了,才导致花灯的骨架像个瘸腿的人站在那里。经过调整,灯架子终于四平八稳了。我再拿起一张长长的、硬硬的纸条,在两头贴上双面胶,把两头粘在两根小木棍之间,一个放蜡烛的灯托就做完了。最后在四根小木棍上贴上双面胶,把四张小猴子的灯笼纸贴在木棍之间,一个精美的花灯就大功告成!

放学回到家后,我把做好的花灯送给爸爸妈妈,并祝他们元宵节快乐,他们都说我长大了,我心里美美滋滋地,比吃了蜜还甜!这次做花灯,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让我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节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是正月十五,皓月当空,银光洒满大地。我们吃个晚饭,然后就和爸爸妈妈一齐,到印台山下东正街的天桥上观看礼花。啊!好热闹呀!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聚到那里。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几束烟花,我就已经陶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忽然听到几声巨响,天空中出现几个亮点,紧之后无数条“小蝌蚪“一齐飞向天空。过了一会儿,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个亮点出现了,“啪”的一声,开出许多黄色的小花,渐渐地变成了绿色、慢慢地又变成了紫色,然后真是美极了。像太阳一样绚丽多彩的礼花,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铁树开花;有的像蘑菇。。。。缤纷的礼花一次又一次划破宁静地夜空,最后放出了一个大红色的礼花,顿时天空犹如白昼,烟火星星点点地散落下来,好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慢慢地变成一个个长长的小灯笼,又美丽又可爱。人们欢呼起来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说:“到我那里吧,落在我的手中,然后多么美丽的礼花,让我应接不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人们和我一样久久不愿离去。

回到家中,我还陶醉在里面,那些灿烂的景象,一向在我眼前浮现,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像礼花一样更加绚丽多彩。

愉快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聚到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钱的来源哲理故事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儿子听的。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儿子这样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儿子的回答父亲总是不满意。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

有一个小孩子,他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孩子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古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争气的嘴……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会把钱掰成两半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了。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还给孩子。

孩子嘴里咂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孩子举了举瓶子。瓶子壁上附着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父亲大怒,这点油怎么能吃?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终在儿子身上流连。儿子想了想,说道,这个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质,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点。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钱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走的。

钱是怎么来的?大家关心的是赚钱的途径,很少寻根究底地的剖析一番。商业本质就是如此,有利润时可以攫取作为收入,无利润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平衡原理。

不管现代生活是怎样的需要金钱,但是,在我们教育子女时,仍然要使他们相信,工作和兴趣才是一切,金钱应该是附带的东西。惟有那些不注重物质的人,才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为可贵的东西。量入为出,这是生活的一大原则。金钱赚得少花得多,难免东挪西借,一切烦恼都由此而生。

金钱虽是身外之物,但因它对每个人都有用,所以我们仍要努力以正当的方式赚取,并且节约使用。物欲是没有止境的。安于俭朴的生活,不贪心,不慕虚荣,不妄想非分的享受,生活中自然会有恬淡安适的乐趣。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人生箴言:

真正的尊贵不是手中有钱,而是坚强独立。真正的幸福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能安享逍遥自在、不受羁绊的乐趣。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多数人在有了钱之后,会时刻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钱而烦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心越重,就越难以找回海阔天空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灯笼DIY作文35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临近,上午我在小区里吃汤圆,猜灯谜,赢奖品。下午在《萧山日报》报社参加小记者活动,做创意灯笼

既然是创意灯笼,那么主要讲究设计,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今年是鸡年,最近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水晶老师教我们做公鸡灯笼和梅花灯笼。还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元宵节的民俗,有吃汤圆、逛灯会、耍龙灯、舞狮子等等。

我做了一个萌萌哒的老虎灯笼。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哦,对了,我提笔写了四个大字“生龙活虎”。寓意新的一年爷爷奶奶生龙活虎,身体健康。希望我自己生龙活虎,学习出色。“笼”与“龙”同音,龙和虎又是吉祥的神兽,大家都特别喜欢。

一会儿功夫,小记者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皇冠猫、王字虎、小猪仔、蹦蹦兔,有的装上对联、福字……石头哥哥帮我们和灯笼合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做灯笼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王鲲鹏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一阵阵锣鼓欢天地喧闹声中,人们送走了除夕迎来了元宵节。这不,我们班上也举行了制作手工小灯笼的活动。

下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一打,家委会的家长们拖着小车,来给我们分配材料啦!经过一阵忙碌的准备,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包精美的材料:有用来制作骨架的四根方棱柱和八根小圆柱,有四张印有可爱小猴子的灯纸,还有灯笼的提杆等等。

我打开包装,卷了卷袖子,准备开工啦!我先把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拿出说明书,快速地阅读起来。读完之后我得意地笑了笑:原来这么简单啊!这可比那说明书我都看不懂的乐高容易多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四根方棱柱就搭起来,东一插,西一塞,很快就组装好了。我抬起头,看看四周,只见同学们:有的急得满头大汗,有点眉头紧锁,有的几个人头靠着头偷偷议论着……我的心里不禁沾沾自喜起来:这灯笼这么简单,他们竟然还要做这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

我沾沾自喜地将做好的骨架放在桌子上。诶!怎么回事?我傻眼了:我的骨架像陈旧了几百年的古屋,东摇西晃,风儿一吹像立马要散架似的。于是我连忙拿出说明书,再次细细阅读起来。接着,我拆掉原来的骨架,拿起方棱柱对照说明书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这时,我发现每根棱柱的两端都有上下两个孔。我又拿出小圆柱上对上,下对下,不一会儿就搭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方形。我瞪大眼睛,小心地用手轻轻推了推,方形稳稳当当地立在桌子上。嘘!我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来。然后我乘胜追击再搭一个,用剩下的小棒把两个方形连接起来,灯笼的骨架终于拼搭完毕。贴上印有小猴的灯笼纸,绑好提竿,放上蜡烛,我的小灯笼就做完了。我提着自己做的小灯笼,心里十分自豪。虽然它不是最漂亮的灯笼,但是它在我心里是世界上最最亮的那盏灯笼。

放学回到家,我点燃灯笼里的蜡烛,灯笼上的小猴子在桔黄色的火光映照下,跳了出来,拿着福字,来和我们欢度元宵节了。我们一起猜灯谜,一起看元宵晚会,我们还将一起手拉手在新学期里挥洒汗水,扬帆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元宵节吃元宵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元宵节的起源

全文共 230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 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 ~ 六一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不过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并非年年举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说在汉武帝之时。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节或佛教的燃灯法会的说法也都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如下文「习 俗」一节所述,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是汉代传下来的。唐代徐坚《初学记》云:“《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初学记》是受命于唐玄宗,为太子们学习文化而编纂的书籍。书中“令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显然是指玄宗时代。《灯节小史》作者观今从《御览》引《史记·乐书》的说法,又据《曲洧旧闻》所载“唐沿汉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认为元宵灯节“看来是成于汉初的一种特殊事体,并不认为是一种娱乐”。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涅盘经》曰:“如来 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又《西域记》曰: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节”。最近出现一种新说法据1985年第1期《民间文学论坛》所载的《灯节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元宵灯节“最早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明了火之后”,“认为神秘的火能驱赶走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习,最先形成仪式活动的,便是“傩”,“傩”是一种持火驱鬼的习俗活动,其“原始形态,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更是纷纭不一。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有的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全文共 227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一起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1.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聚会,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另有一说是元宵[1]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4.袁世凯与元宵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元宵节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成语故事吗?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福寿齐天〗 成语典故: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

〖柳眉星眼〗 成语典故:正当年,柳眉星眼芙蓉面,绛衣缥缈,麝兰琼树,花里遇神仙.《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

〖祈晴祷雨〗 成语典故: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庶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卷中.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

〖拖人下水〗 成语典故: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有什么相干.明·李素甫《元宵闹》第二十五出

〖脱颖囊锥〗 成语典故: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

〖天真无邪〗 成语典故:小青年们听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顾笑言《正月十八吃元宵》

〖万载千秋〗 成语典故: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

〖心荡神怡〗 成语典故:炀帝看了这些佳人的态度,不觉心荡神怡,忍不住立起身来,好像元宵走马灯,团团的在中间转.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回

〖于家为国〗 成语典故: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庶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卷中.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

金吾不禁

【拼音】jīn wú bù jìn

【出处】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唐·韦述《西都杂记》

【解释】金吾:秦汉时执掌京城卫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时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终夜观灯,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是一个人们最爱的节日;元宵,是一家人快快乐乐团圆的时候。总之,元宵是个代表着祥和,充满欢笑和温馨的节日。当黑夜临时,我、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一齐坐在餐桌前,吃着那白白的、软软的、甜甜的汤圆时,有如沉浸在人间仙境一般,又仿佛在仙池边,那汤圆散发出热气难道不像一阵仙气吗?吃完汤圆,提着灯笼走在那热闹非凡,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看着别人的金鱼灯笼吐泡泡,走马灯里猫捉鼠,各种各样的灯笼让我大饱眼福,一盏灯笼接一盏,令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抬头望望那明月,那月光照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真是月光如水啊!难怪古人对它那么心驰神往,还编出了“明月别枝惊雀、月出惊山鸟、明月松间照,”等各种美妙诗句来赞美月亮。忽然,一朵云飘来,似乎想把那美丽的月亮遮住,但月亮好似看透了它的想法,便奋力地向前爬去,云却像一只跟屁虫一样,月亮向哪儿,它也向哪儿。最后,功夫不费有心人,顿时,月亮被那像棉花似的云遮住了半张脸,顿时,月亮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变成了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忽然,星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星星,顿时,出现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些小星星好拟是在表演舞蹈,一闪一闪美丽极了。天色更暗了,街上那如流水般的游人也各自散了,我也困了,便回家睡觉了,但我在睡梦中也梦见了那美丽的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