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于丹教授的近况20篇

导语: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近日,一段93岁高龄教授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火了。“三尺讲台,只为传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老先生的敬意。这段视频里的老教授,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的退休教师潘鼎坤。

浏览

5745

作文

70

虞永平教授《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有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观摩学习虞永平教授的《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报告,明确了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灌输者”“说教者”转变成了课程方案的制定者、设计者。

不应再是过去孩 子的“保姆佣人”,抑或是苦口婆心的怨妇,或是怨声载道的受累人,而应摇身一变,成为顾全大局、统筹帷幄的大将军。正如虞教授所说,教师应学会做该做的事,“不是老师话说多了、事做多了就优秀,但却是与教师的脑力成正比的。”也就是教师应该学习做个“智慧者”。

一、学做“引领者”。

现在的知识不再是静止的,而是生成、变化的,流动的。虞教授指出知识就是经验,是过程性的经验。这注定了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把知识转化成一个过程,引导孩子去体验,通过操作体验、观察感受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首 先来学习做课程方案的“制定者”,“引领者“。如准备让孩子干什么,在哪里干,如何干等。从整体上把握,从细节上引领。如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并且紧紧围绕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去体验、思考,获得新的经验,得到发展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有价值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方案。

二、学做“发现者”。

“生活中缺少的 不是美,而是发现。”“生活即教育”。需要教师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需要。教师应该发现生活中有益的资源,并巧妙地利用。如虞教授举了个幼儿园的例子,通过观察、分析等记录虫子的成长规律,让不喜欢虫子的小朋友在那个氛围中也喜欢观察起了身边的小动物。看到孩子们专注地观察的神态,真心地认为做生活的发现者 是件有趣的事。

如我们社区内就有水果超市。在给幼儿讲授各种水果、蔬菜时,我们园有的教师就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引领孩子到就近的水果店去亲自感官认识各种水果,如看一看,摸一摸等。孩子在直接经验中获得了发展。

如有的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为什么不想玩?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发现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材料太过陈旧?还是材料缺乏层次性,让孩子缺少挑战的欲望呢?等等。发现、了解了孩子动机背后的原因,就真正读懂了孩子。

三、学做“创设者”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活动。虞教授提到幼儿园的特点是“游戏化”、“情境化”。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孩子直接参与,从中反思,做有意义的事,进而获得成长。

利用节日民俗这 一特别的生活资源,让孩子在做中学。如幼儿园在过“腊八节”时,有的班级通过自己动手制做“腊八粥”,品粥等活动。让孩子了解节日的习俗,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端午节,自己亲手尝试“包粽子“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体验了民俗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处处提醒我们教师需要在生活中积淀,学做教育的制定者、发现者、创设者。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新型的“智慧型“教师,关注过程,聆听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陈教授受刺激疯掉了!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在剧中,陈教授是考古小分队教授。陈教授慈祥和蔼,学识渊博,对年轻人总是寄予厚望,痴迷考察文物古迹,拥有极强钻研精神的工作狂。陈教授由于与Shirley杨的父亲是好友,并且对精绝文化以及鬼洞族着迷,因此同意带领一群学生和胡八一、王胖子以及Shirley杨一同前往大漠。

可惜的是,陈教授虽然也逃出生天,可是却因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受到严重惊吓,已经精神失常了。那么陈教授为什么疯了呢?因为陈教授是个规规矩矩的人,是个老古董。所以突然死了那么多身边的人,精神上接受不了,受到强烈刺激,所以变疯了。电视剧将怎么改编这个剧情,只有等电视剧播出后才知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教授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缺点,毛病自然很多。就象画画一样,从涂鸦开始。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涂鸦作文”。把学生的作文改得太细致未必就有好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学生精心写完作文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试想,如果换来的是老师的否定和批评或者是面目全非的批改,他们怎能不受打击呢?他们又怎么会喜欢写作文呢?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尝试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写作文评语,尽力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好词佳句圈起来以示鼓励。如果作文语言生动、精彩,我就批示“只要你肯努力,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如果选材新颖,立意、表达都很好,我就批示“写得很好,可以发表。”对学困生的评语要慎重,决不能轻易批下“词不达意,不知写的是什么”等评语,而是尽力找出文中的优点,用红笔圈起来,或者画上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并用商讨的语气指出如果怎么写会更好。

在作文评讲时,把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在全班朗读,学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学生不但改变了对评语的态度,而且对作文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写作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课堂教学中的“现场感”——读刘良华教授《评价的秘密》一文有感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湖北一所“子弟中学” 有一位周老师,教化学。个子很高,又英俊,很受学生喜欢。但这个老师有个毛病:上课时,他从不拿正眼看他的学生。一旦上课,眼睛就牢牢地盯着右边的窗户,即使提问学生,眼睛也是牢牢地盯着右边的窗户,不会正眼看他的学生。

以上所提的周老师是刘良华教授在《评价的秘密》一文叙述到课堂教学的反馈和矫正的“现场感”时所举的一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感触也极深。

像周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学校也有。他们在上课时,或者看着天花板,或者看着墙壁,或者明明是看着学生,却视而不见,自顾自地讲课,全然不理会学生。

上学期我随堂听了同年级一位老师的课,这位老师由始至终手捧着教案自己在讲,很少抬起头来正眼看学生。这样的课即使教案准备得很充分,也不成功,因为她没把学生装在心里,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面部流露出来的表情,从而把握他们的思维脉搏。当学生表情反映出困惑(皱眉、目呆、啃笔头……)时,说明学生已经碰到不解的难题。这时,教师如果不注意观察学生,没有发现他们的困惑,未能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解下去,就会无意地给学生积蓄疑难,增加他们的困惑感,使他们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正如刘良华教授所述:“现场感”意味着这个老师既沉浸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又经常从自己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激情中抽身出来,抬头观察、阅读他面前的学生。具有“现场感”的教师总是善于从教学的现场捕捉调整教学的信息。这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教授启功的“胡说”关键词:友善,与人交往,谦逊,学问,大师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启功待人友善是出了名的,“启功不打假”更被传为美谈。晚年应接不暇的来访,为书所累的无奈都与他以礼待人的谦和品性有关。章景怀说,与启先生共同生活 的几十年里,他待人接物的礼数始终如一:对人称呼“您”,握手要站起来,送客要出门……而他送给别人书画作品的数量也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计名利、不摆架子、幽默可亲的启先生人缘非常好。

约三十年前,先生应邀赴香港演讲《红楼梦》。先生登台鞠躬之后,便提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胡说。”见满堂愕然,先生笑眯眯解云:“过去胡适之先生一家之说,或贬之‘胡说’;启功系满人,亦胡种也,今日所说乃真正之‘胡说’。尚盼诸位姑且听之,多予批正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是X教授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2019年的一位高智商教授,我叫X教授。因为X教授这个名字有点奇怪,我就化名叫丁思妤。我是青年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会读心术。因为有一天我正在午睡,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只蜘蛛,狠狠地咬了我一口后,我就KO了。从此我就有了这通天本领——读心术。只要看你一眼,我就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了。

我来到了我们的学校——青年路小学。刚坐到位置上跟我的同桌杨阳阳聊天,第一节课的铃声就清脆地响起来了。从远处,我就听到了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赵老师走进来拍了拍讲台:“安静一下,我们要听写了,把本子找出来,时间不等人的,快!”班主任赵老师十分严肃。

大伙手忙脚乱地找本子,我终于在桌子的一角找到了我的本子。这时我才发现,我根本就没复习。我小声对同桌说:“好同桌呀,求你个事。”“有何贵干?”杨大哥一脸无奈。“那个,我的听写没……”没等我说完,杨大哥就拒绝了我。

“家禽,孔雀——”我拿起笔看了一眼赵老师,脑子里就出现了一连串的词语……我没多想,拿起笔一点也不费劲地、刷刷刷地写下去了。

“啊,同学们静一下啊,这次听写,还有这段时间,特别要表扬一下丁思妤同学,听写一百分。最近的考试每次都是满分,老师感到很欣慰啊,真的非常了不起呀!”同桌不可思议地看着我。从那以后,我成了班里的常胜将军。

突然,世界末日到了。人类都惊慌失措,他们都等着超级英雄的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授变身黑社会学术打假路漫漫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2010 年8月29日,方舟子在北京街头遭辣椒水和锤子袭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回应称“方舟子是炒作,为了卖书”,9月21 日,肖传国作为方舟子被打一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专案组抓获。原因初步断定是因为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而进行报复。以10万元雇人袭击方舟子的肖传国,也被称为“肖锤子”。

【多维解读】

①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肖传国式的学术非中国独有,学术造假、打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诚信做人的道德的沦丧。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名与利的诱惑固然巨大,但诚信的价值却更高。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可以没有金钱,也可以没有荣誉,但绝不能没有诚信。“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②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顶“教授、博导”、“973首席科学家”等诸多光环的肖传国,从“名医”到阶下囚的人生转折和命运落差,典型地凸显他人格的缺陷。学院授予的“学位”固然重要,它体现了文化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一个人在学位上取得的成就。格是人之魂,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唯有在人生这一最大的课堂中,经过历练和不懈的追求,才可以取得人格这一最高的“学位”。

③健全监督,遵守规则更重要。肖传国等人学术****正在升级和蔓延成一种社会公害。在这个时候,我们太需要来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人士的监督,而社会的责任,就是应该给他们的监督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和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社会空间。只有让学术处于监督之,那些搞欺诈的人才不再敢轻举妄动。

④坚守良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肖传国案更大的隐忧在于,学术机构对造假争议的普遍缄默,无形中放弃了对学术良知的坚守。“良知”,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像以个人的力量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与良知相伴的人,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美的生命。

【适用话题】诚信、真与假、转折、规则、体制、光环,良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教授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全文共 2803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而做又不能只靠一次或几次集中安排,或者只是组织的被动要求,而应成为经常性的主动实践。语文迷小编给您分享教授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回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各种挑战,战胜“四种危险”,抵御各种风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政治生态,净化了党风政风,提升了党应对新的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真正落实到基层,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月6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深刻阐明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做出了重要部署。

“两学一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化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深刻阐明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使党内教育从前一阶段主要面向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拓展到广大普通党员、基层党员等更广泛的党员群体,实现党内教育重心下移,更接地气,并成为一种经常性教育。通过面向基层广大党员的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章党规武装全党,约束党员,使广大党员尊崇党章党纪,教育管理好每一个党员,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8700万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昂扬向上,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这就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作用、价值与意义给予了精准的定位。

“两学一做”须正确把握三个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落细、落小,使之拓展到每一个支部,落实到每一个党员,不留死角,不搞“特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使之落地生根,在扎根基层中结出硕果。这是因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会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所以,“两学一做”思想教育就是要做强基固本、厚植党的根基的工作;二是立足于学、致力于做,做知行统一的自觉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就一语道出了“两学一做”思想教育的真谛。它告诫我们,要从“两学”入手,认真的学、系统的学、专心致志的学,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思想精髓与立场观点,自觉地把它转化为看问题、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观察和处理问题,进而把它外化为做合格党员的自觉行动,以学促做、以知促行、知行统一;三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确保取得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所以,在“两学一做”思想教育问题上他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从而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教育全过程。这就彰显出“两学一做”思想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特点与要求,以防止和避免它走向空泛化与形式主义。如此,通过“两学一做”,可促使基层党支部在面向实际、直面矛盾、解决问题中“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严起来、实起来,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起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可见,强化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才能使“两学一做”起到明戒尺、立规矩、划底线、解难题、塑形象的实际效果。如上三点要求,对于指导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科学的行动遵循与方法指南。

“两学一做”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主体责任,要抓紧抓实抓好。”这就明确了“两学一做”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明确了,才能找到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有力抓手,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明确主体责任,才能大力激发主体活力,调动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主体的担当精神,做到以责促行、以责问效,鞭策和激励主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责任,抓紧抓实抓好,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可见,落实主体责任,是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牛鼻子”,必须学会牵住这一“牛鼻子”推动工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做出表率,紧密联系领导工作实际,学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要求更严一些、更高一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这就为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前列,当好表率,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颇有道理。只有充分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善于做事、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保持战略定力、当好表率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树立威信,形成人格魅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带好班子、管好干部、管好党员,搞好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既对当前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了重要部署,又提出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要求与目标任务,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精细化推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与贯彻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天地人之道》于丹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古代的封建社会自秦朝之后,为何会如此推从《论语》呢?带着这个疑惑,观看了这部视频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主要讲了“天地人之道”这个观点。

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分开后,天日长一尺,地日厚一尺,盘古也因此每天长高一尺,形成了如今的天与地。天是理想主义、地是现实主义,我们人类生活在天与地之间,则是社会主义,蕴含着天与地之精华。

孔子心中的治国之道,三点的话则是兵、粮、民心,如要去掉一点,则是粮、民心,再去的话,就是民心了。如此可见,孔子对于民心何等的重视,什么都不要,只求民心所向。反观《论语》,句句短小精炼,去蕴含着孔老夫子一生做人处事的准则。

《论语》的重要观点则是恕与仁,两个字都是指我们要怀着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在生活中,我们要对他人友善,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发生矛盾,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而争锋相对,甚至大打出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有时能帮你解决许多问题。“仁”“爱人”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世界岂不是一番其乐融融的景象,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还会有争执,还会有矛盾吗?

让我们传承孔老先生的言语,秉承儒学思想,人与人直接多多包涵,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共建一个和平地球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给老教授的一封信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林清玄:

你好!

今天我冒昧地给您写,是因为看了您作的“青年人要学习幸福”的讲座。对此,我感触颇深,故写信给您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幸福是什么呢?

您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幸福的感受取决与心态,一种超越的心态。我认为对青年人来说是十分正确的。但有大多数的人都不了解您所说的“超越的心态”。而我认为您所说的“超越的`心态”是指人每次超越困难获得成长时所经历的心灵洗礼。

我为什么会这样诠释幸福呢?这源于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你不可能参加这场歌唱比赛了,死心吧!”清冷冷地说道,她的眼中透露出的深深绝望。

我躺在病床上,清的话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眼泪也止不住地流着。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为这场比赛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为什么上天要这么不公平,连一个证明我自己的机会都不给?

我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爸爸妈妈听到我唱歌时骄傲而陶醉的神情,我在紧张备战时同学们默默给予我支持的身影,我幻想能站在舞台上充满希望的笑脸。但这次交通事故把这所有的希望都狠狠地摔成泡沫。我该怎么办?

我茫然地把眼光投向窗外,突然一盆仙人掌进入了我的视线。接着维、梅、邬、娜的笑脸扎进我的眼底。他们说:“木木(化名),别伤心了。这次虽然参加不了,但还有下次嘛!对不对?你知道仙人掌代表什么吗?坚强!我们把坚强送给你……”

我再一次流下了泪,不过这一次是感动的泪。虽然我失去了这次比赛机会,但有这些好朋友,我还能说什么呢?对!我应该学习坚强!林清玄爷爷,我说我很幸福,您相信吗?拥有了真挚友谊的我和他们所给我的坚强,我怎能感到不幸福呢?

您曾经说过:“人生幸福的开关,不在于你拥有很多东西,而在于你能敏感一些细小的东西,从而打开开关。”我认为我做到了,您呢?

您的读者:Y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北大教授状告央视8套事件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再次因为一段仅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五个大字占满屏幕。广告本意或许是想强调自家品牌的“天然”,但7月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就一直风波不断。近日,央视8套也开始播这则广告,这引起了《结构化学基础》的作者、北大教授周公度的注意。 11月19日,网友爆料周公度递交声明要状告CCTV-8。

7月底,法兰琳卡推出这则“我们恨化学”的全新广告。因为洗脑般的重复“我们恨化学”,引发很大争议。起初是在业内,有人指出没有化妆品可以做到不含化学成分,是伪概念,这样的炒作涉嫌欺诈、误导消费者。但法兰琳卡并未对此回应,事情似乎不了了之。

直到前天(19日),北大学生@ cimico稳步贴膘_不足百斤者绝交 微博爆料,北大教授周公度教授请学院帮忙递交一份声明,称要状告CCTV8。原来,近来央视8套在播放这则法兰琳卡的广告。

周公度在声明中写道,CCTV8每晚8点半都会播放这则广告,最后还在屏幕上较长时间显示:“我们恨化学”。

这是一则坏广告,毫无基本科学素养,反科学、破坏化学教育。周公度长期从事晶体结构测定和结构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主讲结构化学基础课近20年,先后到国内外30余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讲学,在相关领域很受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于丹的人生忠告警句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9.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11.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12.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13.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1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6.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读刘良华教授《教师专业成长》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好的老师,他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课程智慧?这就是说,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要做到这样,刘良华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三条建议:建议一.吃透教材。教材是经过审议的,审议通过后,再做教材。每一个出版社在做教材的时候,都要聚拢很多专家的智慧和优秀中小学老师的智慧。所以,先要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建议二.补充教材。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补充相关的资料。建议三.更新教材。以减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把教材里不好的东西删减掉。

我非常赞成刘教授的观点。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的学生多么期待有这样的好老师啊。而我们的老师们却总是在抱怨:今天,我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一点都不配合我,堂上提问他们问题时一点反应也没有,叫他做练习时他也不做,有的甚至在做别的科目的作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点也调动不起来。当然,有的学生确实是不爱学习,不守课堂纪律。然而,我们的老师也该反思一下:是否我们的教学内容太难、太多了,太枯燥无味了,让学生听不懂、跟不上了,让学生厌烦了,放弃了。还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太简单了,太少了,让学生不屑一顾了?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依据堂上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也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老师们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也就是说去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后,再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教学内容,或增加,或减少,进而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74岁老教授看错课表旷课当众做检讨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旷课的可能时常都会有,但是老教授因为看错课表旷课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更少见的是之旷课之后老教授当学生们的面做自我检讨,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更多关于老教授旷课做检讨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3月3日那天,山师研究生胡燕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胡燕并不在现场,这是好朋友韩晓云上课时亲历的课堂。

教授做检讨,从未见过

“教授向学生自我检讨,从来没有遇见过!”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15级研究生胡燕说。其实并不会有人怪罪,然而他却郑重其事的向同学们道歉,使得同学们震惊,不可避免的有些感动,更有种对老教授的崇敬。

3月3日,周四,王老师特地早到教室,等所有同学到齐,他摊开事先准备好的检讨,自言旷课事件使他“羞愧难当,无可弥补”。 在现场上课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韩晓云说,王老以前上课从不迟到,讲课是伴以板书,往往能把晦涩难懂的文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讲授给大家。王老师在生活中也是个很有趣的人,经常会和老伴儿约会看电影,同学们知道了,都觉得王老师很可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韩晓云用这样八个字形容王老。王老师任教五十年都没有忘记初心,他为教育奉献了一辈子,74岁高龄,仍然在教育战线上战斗。

师范类院校本身就是培育老师的,老教师培育青年老师,是一代一代的传承。在王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人文修养。

把“满满一杯水”传递给学生

“王老师的检讨邮件被电脑自动屏蔽了,可能电脑都不想让我看到老教师会犯这样的错误。”山东师大文学院院长杨存昌玩笑道,“这是一封感人的检讨书。”

杨存昌介绍,王万森教授已经在去年年底退休,此次上课是被返聘回校任教,而王老却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不避讳地讲,这是一次教学失误,会依照学校的相关制度处理。“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偶然的教学事故,彰显了一位老教师的人格风范,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杨存昌说。

教师不是神,也会记错时间,王老在没有责任必须尽义务的责任下承担了课程,上一节课,可能准备了三十年,满满一杯水在王老这里,传给学生时还是满的,这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

王老把看错课表旷课这件事情定义为“终点线上的失败者”,恰恰是在“失败”的特殊情况下,才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修养,把严格要求自己内化上升到人格层面。

王老言传身教,为在职教师和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师范生们意义深远: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怎么做老师,是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老教授旷课做检讨”也是一节敬业课

老教授做检讨,学生很感动,实际上,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作为教师,按照课程安排保质保量上好课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老教授属于退休后返聘,其职责却与其他教师并无两样。虽然他旷课并非故意,而是有其特殊原因——看错了课表,但无论怎样毕竟造成了旷课的后果,属于不折不扣的教学失误。他应当为此承担责任,道歉理所应当,下一步学校还应依照学校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不能因为老教授年龄较大且已经“深刻检讨”便变通规定或者不了了之。否则,既有损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也对其他教师不公平。

一位研究生的话非常耐人寻味:“教授向学生自我检讨,从来没有遇见过!”或许,这就是为何老教授做检讨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教授没向学生做过自我检讨,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犯错吗?恐怕不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不过有人囿于教授的身份和面子,即使犯错也不愿承认,更不愿公开检讨。我们经常说“师道尊严”,这个“尊严”不仅是学生和社会给的,也是为人师者自己争取的。很多时候,坦诚地面对失误、过而能改,反倒比遮遮掩掩、讳病忌医更能赢得尊敬,也更能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尽管老教授旷课做检讨理所应当,也必须为他点赞。不管是他严于律己的精神,还是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感,都令人钦佩。其知错必改、勇于剖析自我的品德,更是难能可贵。他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言传身教,给学生和年轻教师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敬业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虞教授幼儿园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观后感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在山东省远程研修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世纪教育集团幼儿园200多位老师的庞大学习队伍井然有序,以最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

在绚烂又蕴含成熟的初秋,我们又迎来了研修,带着故友重逢的喜悦和清空、吸纳、激活、改变的心态,我们进入了虞永平教授的第一个专题讲座《过程意识经验指向》虞教授从过程意识是一种专业意识、回归经验是必然的选择、资源的利用、过程意识引领的课程改革四个方面,通过《指南》指向、案例分析以及陈鹤琴、张雪门等前辈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直接经验”“幼儿园课程及课程”以及怎么解决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大家明确了任务是什么?目标怎么定位?到底到哪里去完成?怎么完成?

与专家理念的碰撞:

值得惊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和专家的理论是重合的,在实践中我遵循“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注重了孩子的自主发展,并尽可能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引领他们的活动。

但是,我们又是不足的:出现教育契机时,我们不能明确的把握终极的目标,无法把握最有效的介入机会,无法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的活动行为,不能以教育的眼光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利用教育资源……,而且,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中心支撑点,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以老师的观点出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思索: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到底是不是孩子喜欢的?它能够给孩子带来些什么?所以看起来我们的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心底还是虚的,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没有找到明确的前行方向一样,充满着犹豫和忐忑,这对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发展都是很大的障碍。

还有一种现象:我身边幼儿园特色是突出幼儿园教育成果的一个方面也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家挖空心思寻找和别人不一样的‘点’然后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特色活动,比如:跳绳、拍球、剪纸、美术等等,因为实施的计划和方案没有系统化,所以,出现的情况是有的训练出一个队专供“表演”、有的把一期的作品在摆台上摆一两年,看起来琳琅满目但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有意义的吗?他们的思维最终得到了那些发展呢?因此,今天虞永平教授的讲座就像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同时更增强了信心。

反思后的激活: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不是随便做事,要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反思,就是要让孩子去做有挑战的事、有意义的事、有思维参与的事,这才能够促进他发展”“凡耳所听,目所见,手所触,鼻所嗅的都是经验,幼儿的学习是行动性的,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不是简单的听和看”“幼儿园课程要满足幼儿的需要;要使幼儿所做的事能感动幼儿自己,让幼儿投入、专注、流连忘返”这些理论激活了我们的认知:

反思我们的活动:某天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毫无目的性的随意选择一个区,机械性地拿过材料重复着昨天的事情,有的区看起来很静,没有交流也没有合作的欣喜,有的区看起来很热闹,那是因为出现了冲突,很多孩子在跟风喊,真正吸引孩子的活动在哪里呢?这样的区域意义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有没有挑战呢?现在,我们能认识到,这样活动表面上注重了孩子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课程,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没有好奇心,也不可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再如:在集体教育活动《好玩的汽车》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实物以及精美的ppt,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期待着自由摸一摸、玩一玩,果然,老师给了这个机会,但是孩子们发现所有玩的过程都是在老师规定之下:先拿哪辆车再拿哪辆车?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的要一起玩,不能跑远、不能跑出区域……渐渐地,有的孩子拿着车站着不动而等着老师的指令,有的孩子半逶在地上随意摆弄,这个活动看似符合了《指南》宗旨: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结果不理想的活动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意义不大。

反思我们的课程,回顾虞教授的讲座,我们有一个困惑问题:虞永平教授说:“规则改变活动也改变,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但是也有专家说:“活动中不要给孩子设定规则”由此,我们想到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怎样的规则才是适合孩子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虞教授《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讲座观后感

全文共 22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聆听了虞永平教授讲座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明白了过程意识就是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不同于中小学课程,并不是静静地倾听和回答问题,更在意的是关注孩子实际的学习过程、获得经验的过程。过程意识即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在意获得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3--6岁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奇心强,直观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占主导,虞教授提出的过程意识,顺应幼儿的思维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必须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然而成长是不能代替的,发展是需要主动的。如何让孩子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实现主动活泼地发展呢?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他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的理解了。”确实,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那些亲身体验和实践过的才刻骨铭心。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在亲身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

一、在模拟体验中获得快乐

快乐是孩子们的权利,拥有了快乐,就拥有了一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快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次模拟、一种体验都可能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向幸福的殿堂。

在教学上,我为孩子们创设了许多可以模拟的角色,而对角色的确立则注重生活化、游戏化,使模拟体验对孩子们有强烈的吸引力。例如:在上语言课《龟兔赛跑》时,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听这个故事,但对寓言中所包含的思想体会得不深,我就组织孩子们利用自制面具表演故事,在孩子们经历了兔子从洋洋得意到垂头丧气的过程中,他们领会到了“骄傲使人落后”这一至理名言的含义。孩子们喜欢模拟活动,这不仅是好奇,更重要的是在角色模拟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这是没有成人说教、灌输、约束的自主之乐,与伙伴一起表演的合作之乐,自信心大为增强的成功之乐。

二、在体验感悟中培养情感

卢梭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的内心体验和感悟是呈个性化、多元化的,是在动态中发展的,让孩子们到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智慧去领悟。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与残疾人擦肩而过,因为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我们甚至忽略了对这些弱势群体投去关注的一瞥,甚至当一些顽皮的孩子对残疾人不协调的动作进行模仿时,我们也觉得对孩子的阻止可有可无。也许孩子们没什么恶意,只是觉得好玩,但这对原本就很脆弱、敏感的心灵地刺痛是我们正常人难以体会到的。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学会关爱,我让孩子找找我们生活周围的盲人,然后,我带着他们去采访他,在采访中,孩子们了解了盲人爷爷生活上的不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残疾人的不幸。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都将让孩子们刻骨铭心。

三、在体验探究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具有浓厚兴趣的人,对学习就会孜孜不倦;一个缺乏兴趣或兴趣浅薄的人,就会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正如“你可以把一匹马拉到河边,你却不能强迫它喝水”一样,任何一项活动,如果没有孩子们的主动探究是不可能认识深刻的。

大班上学期有一节社会活动《种子种植乐》,我让孩子自己搜集废旧瓶子和花盆、自己带种子和土。我们在讨论了种植需要注意的事项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他们小心地、轻轻地把种子埋在土里,浇上水,贴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认真的态度让我动容。过了几天,小种子发生了变化,“老师,我的小种子发芽了!”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大叫。“为什么我的还没有出来啊?是不是水浇的不够啊!”说着,孩子们就开始为自己的植物浇水。孩子们的热情一直持续着,每天来到幼儿园就去看自己的小苗,给小苗浇水,互相交流小苗的成长进程。孩子们的一次种植,就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了解了种植的过程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通过仔细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特征和变化,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深刻。在这些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了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了知识、方法、技能、感悟,学会了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四、在体验教育中培养创造力

火柴的发明,正是基于科学家们在石头之间千万次的磨擦带来的灵感。每一次创新,也是基于千万次实践中智慧火花的一闪。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索。

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孩子们自己创设体验环境,扮演体验角色。孩子们通过讨论合作,设计出了一个个具有较强创意的活动。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我们开展了一次“我是小小导游员”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家乡的变化,有个孩子还把班内其他孩子对家乡的建议告诉了当镇长的爸爸,在他们心中,从小就树立了主人翁思想。在这些体验教育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创新赋予了实践活动新的生命力,它是实践活动能够持久、鲜活的“灵丹妙药”;反过来,实践活动又促进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当然,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活动必须坚持长期性,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多创造体验机会,组织和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地人之道》于丹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世间最伟大的事物,就是天,地,人。天因为轻,而高;地,因为重,而厚;天,教导我们把一切看得轻,才能升得高;地,告诉我们要稳而重,才能变得渊博。而我们人,伟大的地方还不止于此,我们人,靠着我们的心境变得伟大,变得比天高,比地厚。

孔子就是这一类人,甚至全人类的典型的代表。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拥有弟子三千,培养了七十二贤人。他是一位圣人,拥有的智慧比大地还要深厚,他的智慧融在了《论语》中,不仅让他的弟子,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次,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让平常人来讲肯定是要写一篇长篇大论,但孔子只是淡淡地说:只要有强大的军队,足够的粮食,人民的信仰,就足够了。多么精辟的总结,多么实在,短短一句话中,融入的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接着,子贡又问,这三条中一定要去掉两条,该去什么呢?孔子果断地去了前两条,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他的伟大。人民的信仰确实重要。中国在抗战时没有强大的军队,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但人民有信仰,国共团结一致,最后赶跑了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从中,我看到了孔夫子的深谋远虑和博大的智慧。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自己不高兴的事不能给予别人。从中我看出了孔夫子博大的胸襟。这句话教育我们要换位思考,为他人考虑,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快乐自己。孔子也很谦虚,看到一个老人粘蝉粘到很多,便认真请教,不摆大家的架子。别人说他懂得多,他也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会赶车罢了。孔子也是一身正气,和弟子们经过盗泉时,忍住饥渴,直接赶路。孔子用他平时的言行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弟子直到我们,他也许人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但他的学问,他的精神,与天同寿,与日月同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盘古开天辟地后,用他的身体,创造了这个地球,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一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要学习天的看轻一切的风度,学习地容纳万物的胸襟,更要打造我们人特有的优良品质,感悟天地人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读刘良华教授《刘良华教育讲演录》有感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刘良华教授的著作《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我深有感触。的确,书里的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给了我们思路上的引领,它就象一盏明灯一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指引和确认!

在平时的教学中,周围的同事,包括我在内,总会感叹教材的编排﹑练习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我们的课堂难以操作﹑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尽如人意。当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讲“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时,顿觉醍醐灌顶,眼前一亮。它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一语道破天机!

我们大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吃透教材;对于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虽没有明确的要求,但现在教材的编写者都有这种潜在的期望和安排。“不敢改变教材”和“危险地改教材,即没有深切领会教材的基本的结构和意义之前,就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地选择一些内容让学生学习”都是不可取的。要先吃透教材,否则超越教材就会成为“烂尾楼”,难以收拾!补充教材的最本土的理解是知识的补充,刘教授有更开阔的理解— 课程资源的开发(粉笔字﹑手势等身体语言﹑音频和视频等其他资源)。还有一种资源也常被忽略,那就是教师自己个人的资源“他的阅读﹑他的记忆和他的思想的批判性”。其实也就是这个方面的资源才使教师的课堂及教学有了自己的特点,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如果一个老师不阅读,这个老师基本上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思考,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有了自己的识别码。更新教材这一项的差异性更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校性质和不同的学生水平都会制约这一动作。但作为一个教师,他一定要考虑:如何用好的﹑正确的的方法去教授一定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明晰的结构性的认识,给他们自由翱翔的翅膀和天空—“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作为教师的这些课程智慧的营养来自两方面的的输送:教师的职业培养和教师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与积累。前者需要有一些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条件和机会;后者需要教师个体对职业要有科学的认识观和对知识与技能有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如上所述,教师成为一个智慧的﹑出色的教学工作者是一件不太难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给老教授的一封信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婆婆:

您好!

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喜欢拉小提琴的孩子。以前,没有人愿意听我拉小提琴,但是,您却与众不同,您声称自己是“聋子”。其实,我知道:您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一位教授。不管我拉出的声音有多么难听,您都是用平静的眼神望着我,做我唯一的听众。从您的目光中,我读出了您对我的鼓励。于是,我变得更加自,有勇气,有力量了。最终,我从一个音乐“白痴”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这里面有您的功劳啊!

明天,我就要出国演出了,而且是去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国表演小提琴。听说他们刚刚成功地举办了一届奥运会,不但打破了多项奥运会记录,还夺得金牌榜第一名呢!了不起啊!在世界的眼里,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有很多未解之谜。所以,去中国表演小提琴独奏,是我最大的愿望,很快,这个心愿就可以实现了,我好兴奋,好激动哟!老婆婆,也许,我现在该称呼您“教授”啦!如果没有您对我的鼓励,我想,我可能永远是一个被音乐世界拒之门外的孩子;如果没有您对我的鼓励,我想,我不可能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如果没有您对我的鼓励,我想,我不可能会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您对我的鼓励……老婆婆,只言片语表达不尽我对您的敬意,等我从国外演出回来,一定去看望您。我知道,您对我还有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待。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地练习小提琴,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天天都有好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教授的深圳梦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教授深圳梦——小人物众生相(4)

黄老师自己说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但还是来到了深圳,用他自己的话“来闯深圳!”

黄老师是个客家人,从行政区划上来讲,他来自潮汕,更确切的说,他来自汕头。

黄老师据说在当地某个大学当过英语老师,所以在深圳的朋友们都叫他黄教授。

长的干瘦,由于瘦而显得颧骨高,眼睛大,典型一个岭南人。黄老师说话表情很丰富,与人见面的时候略带一点夸张的语气和动作,“见到你我太高兴了!”“我真的太想你了!”从口中不断而出,手在说话的时候空中大幅度比画,通常还接着带出一串流利的英语,不知道人家是否能听懂,反正说的对方心里热乎乎的。

黄老师刚见我的第一面就显得很兴奋,“深圳太好了,每天都让我见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

“每天我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有新收获!”

“汕头怎么能跟深圳比,差的太远啦!”

问他回不回汕头,“不回去了,我要在深圳发展!”

很肯定的样子。

黄老师应该到过很多地方,也做过很多工作。比方除了家乡粤东潮汕地区,还到过海南海口,粤西湛江等地,所以客家话、潮汕话、白话、海南话,加上英语,都能流利地讲上几句。

黄老师喜欢说:“深圳我有很多学生……”“××公司老总是我的学生”之类的话。

黄老师很勤力,一方面在一些公司做些事情,另外一方面还给几个小孩教授英语,所以整天在深圳市区穿梭奔波,一直显得很累,见面时常困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停打哈欠,尤其是中午的时候,他总会眯缝着双眼自嘲:“人老啦!”

第一次见面他就提出要在我办公室的沙发上睡午觉,顺利的获准让他很是感激,以后就继续交流,最后就成了忘年交(虽然我也老大不小了)。

黄老师一直有个心愿,想办一个英语培训班。他说曾经听他一个学生的建议,成立过一个培训公司,但是当初答应给他业务的学生,却在他的公司注册成立后,因职务调整而“说不上话,拿不了事”。

黄老师说,年纪大了,好多事情都记不住,特别容易“北方话叫丢三落四。”

前几天黄老师告诉我,他以自己名字办了一个英语沙龙,每个周末三天晚上举行,“还有许多在深圳的外国人参加……”

黄老师喜欢热闹,前段时间还因与年轻妹妹跳舞而“惹的老伴不高兴”这下可好,可以充分发挥一下特长并尽兴快乐。

希望黄老师的英语培训班尽快上路,深圳梦能尽快实现!

[黄教授的深圳梦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马伟明教授不惧强权的故事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教授荣获年度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成为海军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马伟明教授不惧强权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马伟明教授不惧强权的故事

这是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佳话,更是凸显马伟明人格魅力和个性色彩的最好例证:

斯年,我国引进的E国某大型装备的发电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马伟明指派刘德志教授前往现场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组进行事故鉴定。经过现场勘察分析,刘德志很快与专家们得出肯定结论:引发故障的直接原因是发电机并头套端设计不合理与制造质量不合格。

刘德志回到学校,马伟明听完情况汇报,立即布置展开研究。“这是通天的涉外事件,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找出足够的证据来。”马伟明预见到,一场国际官司在所难免。

正应了老祖宗一句警语:“凡事预则立。”就在马伟明的故障论证研究接近尾声时,从北京传来指令:以马伟明为首席专家组成中方代表团与E国代表团展开谈判。

E国派出的谈判代表团是高规格的。10个人中,有8个是具有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头衔的资深电机专家。一到故障现场,不问青红皂白,便铁定是中方使用单位违反操作规程。高傲得近乎蛮横!

针锋相对的谈判很快便在双方首席专家之间展开。

E国首席专家围绕“中国人操作不当”的主观臆断,想彻底推翻中方专家的鉴定结论;马伟明逐条予以反驳,并论证其设计上的重大失误与制造工艺的明显缺陷。

E国首席专家盛气凌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矢口否认马伟明的说法。

马伟明镇定自若:“那么,请您提供装备的结构设计图,我们一起来分析。”

E国一位总工程师从皮包里掏出一张图纸放在了其首席专家面前。

刘德志为证实其实验结论,走过去看了看,抄下两组数据。

E国首席专家马上折合起图纸,不无嘲讽地挖苦道:“哈哈,今天可是让你们中方专家学到了不少东西。”

马伟明不愠不火,变戏法似地从身旁拿起一张大挂图,在谈判桌上铺展开来,面带微笑:“先生,我们这张图比你们的至少要大10倍。请问,与你们的设计有何差异吗?”

这是马伟明在学校做研究时,吩咐一名青年教员画出的一张E国发电机绕组设计图。直到此刻,刘德志才明白了马伟明此举的良苦用心。

E国的专家们全部站了起来,围着图纸认真观看。令他们目瞪口呆的是,这张图纸与他们的设计图毫无二致!

马伟明站起身来,用手指着图纸的一角:“请问,你们的端部设计经过力学计算吗?”

E国首席专家肯定地回答:“计算过。”

“那么,请把你们的计算结果拿出来。”马伟明要求道。

“不,不,这个计算结果不能告诉你们。”E国首席专家故弄玄虚,再次以教训的口吻拒绝:“这属于另一个技术合同范畴,没经协议拿到报酬之前,我们是不会公开计算结果的。”

马伟明已经是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忍住了:“你们算没算无关紧要。我们计算的结果是,你们的发电机端部共振频率与柴油机机械共振频率相近,端部受力过大,而设计强度又不够,一旦电流过大,就可能造成短路并导致烧毁电机。”

E国首席专家打断马伟明的话:“请问你们是如何计算共振频率的?”

马伟明随手写出一个公式递了过去,对方不经意地瞅了一眼,便指责马伟明的公式是错的。马伟明坚持自己的公式没有错,于是双方僵持不下。

分歧仅仅在于一个字母应该是分子式的分母还是分子。

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纯粹找碴儿。刘德志马上出去找教科书,一查,马伟明是对的。再仔细一看,这本书还正巧是E国编辑出版的!事不宜迟,刘德志马上将结果和书本一起悄悄递给马伟明。

“这是电机学的基本常识,一般的教科书上都有。”马伟明趁机也嘲讽了对方一把:“你们E国出版的教科书上也有!”

虽然出了个大洋相,但E国首席专家依然死守“中国人操作不当”的防线,说什么也不承认其发电机设计制造有毛病。

马伟明的论证无可辩驳。从电机学到振动学,从理论力学到材料力学,从实物试验到理论分析再到计算机模拟仿真,他从不同学科不同侧面充分阐释了中方的正确结论。

E国谈判代表低估了中方的实力。他们没有料到,眼下这位身材瘦小甚至有些弱不禁风的年轻人,会运用众多学科领域的理论来支撑他的结论;而他们都只精通发电机,一旦跳出本行,便无力与之抗衡。

E国首席专家的脸涨红了,热汗浸湿了鬓角。突然,他将手臂使劲一挥:“马博士,既然你已经分析出故障原因,还要我们来中国干什么?顺便说一句,你的理论太离奇了,对不起,我们听不懂!”言罢,便准备拂袖而去。

顿时,一股热血直冲马伟明的头顶。他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犟脾气,拉下“马脸”,双眼圆瞪,直视对方,一字一板地将万丈怒火喷出胸腔:“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翻译被这雄狮般的怒吼惊呆了,望着马伟明久久不敢张口。

“照直译!”马伟明厉声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这一声怒吼,吼出了当代中国科技精英的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