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5年高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考场作文推荐3篇 作文(实用20篇)

导语:创新,是人们常常挂在嘴上的字眼,企业需要创新,否则就无法参与竞争,夺得市场;生活需要创新,否则就会了无生趣,索然无味;国家需要创新,否则就会止步不前,走向衰弱。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小编整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030

作文

1000

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37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一)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

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1、全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2、半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A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C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3、选材。

“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积聚到的供写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议论文中,就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的客观材料进行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支柱。一定的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内容充实与否,就是文章写作选材成败的具体显现。因此,在文章写作过程中,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材料呢?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文章写作中,选材的总原则是要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写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议论文写作中的选择材料实际上就是为了证明论点选择论据,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而要做到这样,选材还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真实。所谓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实,也就是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前者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应该是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议论文的写作,更应该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试者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尽量从自我的观察与阅读中选择那些人所未云的论据。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要是没有细节是不会的高分的,小编收集了高考作文要注意的几个细节,欢迎阅读。

1、 书写。 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切忌潦草。

2、 草稿。不用通篇打草稿,但文章的第一段一定认真打好草稿,后面写一下提纲,把关键素材也提前写几个关键字,避免遗忘。

3、 审题。审题一定要准,可以把由材料推出的所有关键词罗列出来,然后围绕一个你最想写的关键词构思。

4、 时间。高考作文的写作时间一定保证在提前一个小时动笔,争取45分钟内写完。

5、 结构。5—8段最好,一线串珠、板块结构是首选结构,因为层次清晰,特别实用。

6、 状态。考前把本文提供的或自己准备的素材反复看几遍,保持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人物动作

全文共 22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小编收集了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欢迎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哑巴去商场买剪刀,他不能说话,无法用语言告诉服务员自己要买什么。于是,他就伸出自己的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当作剪刀,并且上下动动,好像是在剪东西的样子。服务员一看就明白了这个人要买剪刀。同学们想一想:哑巴没说话,服务员是怎么知道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人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说话。

哑巴买剪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出来,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一提到动作描写,肯定要准确运用动词。比方说,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语就有“瞄”“瞟”“盯”“瞥”“端详”等,我们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就不能总是“我看了一眼”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写成“我漫不经心地瞟了他一眼”或“我死死地盯着他”。这样,通过准确运用动词,就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

准确运用动词,同学们都能做到。但是有些同学就会有疑问:李老师,我用了动词了,为什么写出来还是不具体呢?比方说,我写“她举起了手”,可我们老师怎么还说我写的不具体呢?

其实,这位同学准确运用了“举”这个动词,已经能把人物的动作描述出来了,要想让描写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小技巧。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以上这些类的词语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用。大家试一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出来是不是很具体呢?

在介绍第二种方法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敲门,注意是“敲门”,而不是“拍门”或“推门”。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把它写好,其实包含着“大玄机”。什么玄机呢?这就是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妙招二--动作拆分法。

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的慢镜头中,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或者是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 走到门前 停下 举起(右)手 弯曲手指 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运用这种方法,“敲门”这个大动作,我们就可以写成一段话: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同学们,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我们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动作写具体了呢?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

今天,李老师只是告诉了大家两种方法,相信老师的这两种方法一定能帮助同学们轻松写动作,把动作写得更具体!

妙招三:准确运用词语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结合具体情境。这就要求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避免使用那些“万能词”。什么是万能词呢?就是那些无所不能,多用途的词语。比方说下面的句子:

我走到门前。

我走到妈妈面前。

我走过去。

“走”就是一个万能词,还有“看”“拿”“吃”等等。这些词用起来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但是要知道,这些万能词有时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们不够准确。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

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他是把一块钱拿在手里。而一个贫穷的孩子,他会把一块钱攥在手里。

再如:一个腼腆的人,笑的时候是“抿着嘴,嘴角微微翘起”的微笑,而一个爽朗的人笑得时候是“咧开嘴巴,露出牙齿”的开怀大笑。

第二点,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更需要注意准确用词。

比方说,你在饭后散步时的“走”和上学要迟到时的“走”是一样的吗?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在平时喝水时,可能是“拿起杯子,把杯子凑到嘴边,一仰脖,喝一口。”而当你渴极了或者是时间紧急的时候,你会怎样喝水呢?肯定是“一把抓过杯子,凑到嘴边,一仰脖, 咕咚 灌下一大口”,你看,同样是你这个人,同样是喝水,因为情境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同,所选用的动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把人物写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高考作文写作技巧:首尾亮起来行文如流水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的高考语文的决胜关键,要想拿到高分就一定要有一等的技巧,小编收集了首尾起来行文流水,欢迎阅读。

一、自信上考场

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就不会怯场,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地调动。

二、按时写作

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应该留出60-70分钟的时间作文。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文思才会泉涌;否则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

三、细心审题目

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材料和话题作文,要弄清楚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中,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不同作用。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考生一定要读懂题干,做点分析,明确主旨,再去下笔,确保万无一失。

四、精心选文体

高考(课程)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这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应该掌握文体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心中有模式

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破题开篇+分析论证+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析材明理+联材写事+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六、巧思出新意

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高考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多都是宽泛的。例如《责任》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就要去窄作。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个角度去写,可能就容易多了。

七、素材书中找

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你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八、主旨要明确

高考作文主旨不要过于含蓄。由于时间的限制,阅卷老师不会慢慢地斟字酌句,所以如果写记叙文,不管叙事多么生动,也要在行文中适当地用一两句抒情或议论语句点明文章主旨,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议论文力求事例简洁新鲜,说理充分,紧扣主旨。文章要实实在在,不要过于另类,在明示主旨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九、首尾亮起来

开篇立论的好彩头,在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是高考作文赢得高分的关键。而结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样是拿分的一大重点。

开头结尾都要精彩,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那么,必会打动阅卷教师的心;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高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和字数的限制,开头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快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也可以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十、行文如流水

在语言运用上,除平时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形象、对偶华美、排比蓄势、对照鲜明、反复强调、设问抑扬、反语讽刺、暗示等等。此外,长句短句错综搭配,雅句俗语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

十一、字迹要清楚

高考语文试卷是网上阅卷,潦草的字迹、不洁的卷面有可能给阅卷人带来的不愉悦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字迹不清,丢失的可就不只是几分了。

作文是决胜高考语文的关键所在,把握作文拿分的技巧,是考生关心的问题。我们将考场作文经验归纳为:“心中有自信,笔下出好字;手头有材料,胸中有成式;不变应万变,妙手著文章”,同学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这几步来做,作文得高分并不是一件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3248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节写熟悉的事,有话可说

每一道作文试题都给考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考生写身边的事,写熟悉的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这一命题原则,在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如"为了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梦想。"欢乐一家亲"和"美好一瞬间",也是让考生写非常熟悉的事情,使考生们能够有话可说。"写给________的信",考生们只要去写熟悉的人,写熟悉的事,写熟悉的情感,都可以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和"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考生们肯定有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可写。近年来的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都是建立在学生能言说,而且可以把话说好的基础之上。

名题精析

原题回放写作。(60分)

我们曾关切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浩瀚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

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与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

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以"________童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美丽的""爸爸的""啊!"等;(2)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考题解析

本作文题采用半命题形式,作文题目由漫画、导语、要求构成。从多方面引导考生理解童心,三幅漫画分别为"童心是一种向往""童心是一种想象""童心是一种创造"。导语里有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等提示语,并且提示考生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啊!""爸爸的""美丽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可谓用心良苦,他在提醒考生,在人生的追求中,要保留一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童心便是其中一个。他也在提醒老师,教育是一种呵护和唤醒,呵护人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唤醒学生对人生的美好向往。

"________童心"这个题目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毕竟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曾拥有一颗童心,只是有些人意识到了并保持下来,而有些人没有很好地关注到。题目也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特点,让任何一种文体、文风都可能写成佳作。从这点而言,这个作文题目是不太难的。相信很多考生拿到题目之后,脑海里马上闪烁的是自己拥有的童年生活。童年一定有童心,但是童年生活并不等同于童心。文章可以写"某人的童心",这类文章如果能用生动精彩而富有情趣的细节加以表现,会很鲜活。也可以写对童心的思考,社会在发展,童心渐逝,少年老成,"简单、自然、一致"的童心在慢慢消逝,如果能书写出美好童心在现代的遭遇,表达渴望,抒发感慨,或透过现象阐述个人见解,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无论哪种文章,最关键的还是对童心的理解,童心是一种精神,需要自己的体悟和理解,考生对童心如果有自己的见解,便会有与众不同的切入角度,而对童心的理解程度,差不多决定着文章的立意高度和深度。

此外,教材中也有这类富有童心的文章,如鲁迅、丰子恺等名人记录的童年趣事等,相信这也能给学生不少写作上的启发与灵感。

佳作赏析

阳光·童心

温州一考生

我是躺在风的怀抱中静静沉睡的风筝,做着一个五彩斑斓的梦;我是简单的秋千,开心地和阳光一起舞蹈,承载着一个个对蓝天的向往;我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积木,每天都会有一双双小手将我组成各种形态,饰以笑容。我就是童心,阳光与快乐的孩子,带给每个人快乐。

这一天,我隐了身,背着妈妈偷偷从窗子里飞了出来,绕过长满牵牛花的篱笆墙,跃过飘满蒲公英的草地,向每一朵白云问好,开始了我的一段神奇而又梦幻的旅行。

晚上,我在灿烂的星空下,飞了很长时间,最终是累了,然后向远处眺望。蓦地,在长满鲜花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我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这座小房子。"哦!这真是一栋很可爱的小楼呢!"我不禁感叹,"住在里面的人一定很幸福。"我跃上了二楼的阳台,拿出从家里偷拿来的柠檬草小饼干,小口小口地吃着,不经意间,我看到了窗子里的情景。

柔和的灯光洒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里,渲染出温馨的气氛。在米色沙发上,坐着一个神情严肃、认真的男人,茶几上的咖啡已经冷掉了,他的双眼正瞪着放在膝盖上的方盒子,用人们的话来说,就是电脑。他的手指飞速敲击着键盘,很长一段时间,都未曾挪动一下位置。在他旁边的软木地板上,正坐着一个小家伙!他很可爱,在灯光下,他的眼里显出的尽是快乐,还透着些期待。他每次用积木搭出一个新东西,就抬头向他的父亲看一下。可他总是显得有些失望,然后低头将原本搭好的积木全部打乱。"爸爸,陪我玩一会儿好不好?"他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男人愣了一愣,看了看地上可爱的孩子,又看了看那个方盒子里的东西,抱歉而又无奈地说:"宝贝儿,对不起,爸爸今天没时间,改天爸爸一定陪你玩,好不好?"结果,那个孩子哭了,哭得很大声。男人不知所措,喊着孩子的妈妈,然后抱着那个方盒子匆匆离开。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不是应该帮帮那个孩子呢?只见满天的星星都在向我点头。呵呵,做好事的时间到了。我用魔法杖轻轻点了点这座房屋,几千万束星光汇聚在一起,变成了一颗童心,我将它偷偷地装进了那个小盒子,这样童心的力量就能感染那个男人了。

果然不出所料,那个男人十分钟后又出现在了孩子的面前,他在孩子面前坐了下来,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宝贝儿,爸爸陪你玩好不好?"孩子怔了怔,随即开心地大喊:"好!"

灯光下,一父一子,一份积木,两颗童心,他们是多么快乐啊!

童心,带给人温暖。它如同阳光,只有洒在你身上,你才会发现它的美好。而我,安静地在阳台上睡去等待天亮。

精彩析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文章从一个愿意为生活带去快乐的"魔法师"的视角出发,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善良与无私,这该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啊!家庭中温馨的场景和父子间的对话,真切感人,这一幕也许在每个家庭中都出现过,但孩子的内心,我们是否真正在乎过?而作者以一颗"救赎"之心,让父亲良心发现,给予孩子温暖与欢乐。这温馨的场面,最能体现作者的助人情怀,升华了主题。

文章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不急不躁,语言简洁,贴近现实,感觉故事就在身边。结尾一句,最能显现作者的美好情感,以及他的赤子之心。

真题精练

中考真题(2015·宁波)阅读材料,完成作文。(60分)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别人的怀疑声中坚持种胡萝卜种子,最终成功的故事。这种类似寓言的文字,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体验:一定要给孩子以希望,让他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辛勤付出便会有所收获。试题从三个角度给了三个题目,使学生的立意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这样的题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表达愿望。无论是细腻如水的描绘,质朴无华的讲述,还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精辟深刻的阐述,都适合这个作文题目要求,无文体上的偏向,无主题上的限定,使得考生都如那胡萝卜种子,有了发芽的空间,但至于能长得多大,考生的作文多精彩,就取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作文精评及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1400字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一、真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临川一中 危福平

看到江西高考(论坛)作文“评论‘兽首拍卖’事件”题目时,心中有点窃喜。笔者在考前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评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向同学们说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八成是写当前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有幸言中!同时也想起了本人在去年评点江西省高考作文时说的话“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要求学生应在注重自己的‘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心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今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延续了去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同样要求学生去关注社会热点,去做一个关心社会的人。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其它省份的作文命题中。

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一则材料,要求写一篇评论文。因而,审清材料和把握评论文这种文体就成为了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等,那么这则材料的主题就可以写成“爱国”“巧用规则”“诚信”“智慧”等;在文体写作时,应特别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写作特点,它和一般议论文写作要求有所区别。

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对此进行前后分析,才能较准确地把握材料主旨。本则材料的重心是“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对佳士得的行为或者人们的议论发表看法。文章要始终围绕蔡铭超这个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应抓住佳士得的行为“非法”和兔首鼠首铜像是我国流失国外的“国宝”等证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蔡铭超是“爱国”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卖规则,维护民族尊严”等主题,从而对蔡铭超进行褒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等关键文字,当然也可以对其有“微词”,写出有关个人“诚信”的主题等。

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明确规定写一篇评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当事人本身,大谈如何爱国、人应如何诚信、如何有智慧等,则有偏题之嫌。这一点考生要尤其注意。

审材不清,取题不当,观点隐晦不鲜明,论证和论据分离,评论东拉西扯,文体不突出,开头结尾拖拉,结构松散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作文指导:微写作的四种主要形式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应如何的写好微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写作的四种主要形式,欢迎阅读。

微写作”的主要形式有“圈点批注”式、“微博发表”式、“文中选文”式、“拓展延伸”式。“微写作”的积累可激起学生作文的头脑风暴。

“圈点批注”式“微写作” “圈点批注”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微写作”,很类似现在人在博客中发评论,在博客里,评论与微博同步,发一条评论就是一条简单的微博。这种发评式的“微写作”,有很强的即兴性,它是阅读者思想火花的灵光一闪,如果能长期坚持,积累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也就逐渐丰富,有了深度。真正的阅读,阅读者势必会关心一些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他们借助批注,把自己的心灵波动,心电图似的描摹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也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有了这些真情积累,才能避免写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这种“微写作”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练笔和积累,最重要的是它能给心灵注入灵性,让阅读和写作者对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灵,让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咏荆轲》时,老师让学生依据课文《荆轲刺秦王》圈点批注诗作《咏荆轲》。有同学批“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二句就是一篇精彩小议论文:“惜”字知陶渊明眼见心冷,《战国策》用秦武阳殿前色变振恐,秦王惊慌还柱,极言荆轲之勇猛,又于文末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为说辞,为荆轲刺秦王失败开脱,而陶渊明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来英雄荆轲“剑术疏”。不然,荆轲手持药淬之利匕首,追杀朝服盛装的秦王,且秦王已经惊慌失态“绝袖”“还柱而走”,荆轲竟然不能擒而杀之,最后引匕首提秦王也未能击中秦王却中了柱子,可以确知荆轲剑术真是疏浅。由此可以推测,先前荆轲为何要久待“远居之人”的深意了,可见荆轲是有自知之明的,可以设想,假如荆轲此次协同一精通剑术的武士前往咸阳,那么历史又将如何改写呢?又哪来“奇功遂不成”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欢迎阅读。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

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也可以将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

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2324 字

+ 加入清单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基本步骤都是根据材料类型审题、立意→定文章结构→出写作提纲→ 成文。小编收集了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

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

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以及生活中的现象。

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

论证分析具体内容指向(供参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2、依法治国理念(法律规则)。如:网络随意发帖;恶意占用公用电话;旅游不守法规;不孝不尊敬长辈;恶作剧导致违法;不准守交通规则;考试作弊,参与欺诈活动等。

3、中国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或人生观。

4、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创新与传统的思辨、热爱科学、勇 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设题。如“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与传统”“山寨与创新”等。

5、人性主题:即反映与人的精神活动或行为有关的感情或思想。

如:爱、坚强、执著、追求、宽容、包容、诚信、真诚、善良、友善、团结、高洁、帮助、自由、平淡、美、简单、尊重、伟大、深刻、平和、理智等。

一、“争议型”作文材料

如:全国卷1“女儿举报父亲高速接打电话”(材料+争议评价 + 任务 +要求)

“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结构1:

1、第一步:引——概括现象(事件)、提出争议点,表明自己的判断(肯否或辩证对待,如“该争才争,争应有度”),并确定观点。

2、第二步(主体部分):议(从不同角度从权衡利弊、优劣、好处、危害等)。

(1)个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2)他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3)自然、国家、 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制度、法制或其它)等角度: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背景分析法 + 结果分析法)

3、辨析思考(权衡比较另一种观点或对立面)

4、提出措施、期望、号召等。

“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结构2:

1、谈现象——观点本质

2、论危害(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结构1相同):

原因一(个人人生)——本质

原因二(社会现实)——本质

原因三(传统、历史、文化、制度或其它)——本质

3、联现实,挖根源(析本质)

4、提办法(不足或危害在哪个角度方法就从哪个角度提出)

5、作结论(期望、号召)

二、“优选型”作文材料

提示: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两个以上的不同,甚至对立的对象、观点等,让你权衡比较、做出判断选择 。

思路结构1:先驳后立

1、引——概括现象(事件)、摆出优选的几方,表明自己的选择,并确定观点。

2、驳——

(1)提出要“驳”的观点(自己选择的对立面),这是驱动任务

(2)让步承认对方的优势——(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结构1主体部分相同)

(3)指出其不合理性(危害)——(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结构1主体部分相同)

(4)联系现实,分析原因——(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结构1主体部分相同)

3、立——

(1)表明自己的选择,明确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2)指出其优势(好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结构1主体部分相同)

4、回扣材料,作结论(期望、号召,展望美好图景)

思路结构 2(适合几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权衡的材料):起承转合

1. 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 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阐释理由(结果分析)。

3. 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阐释理由(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 承(阐释理由)(每一段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证明最具风采原因1——分析材料(比较分析、假设分析)

证明最具风采原因2——分析材料(例证法、因果分析、结果分析)

证明最具风采原因3……

5、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三、“事实现象型”作文材料思路结构

作文题示例:2015年11月9日云南网配发一则图片新闻:孙子要手机,奶奶背着竹筐替孩子付钱。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很吃力,而正值年少的孩子却两手空空,只顾前面带路,连搀扶奶奶的意思都没有。

审题解析——(它依然是任务作文!看起来和以前的叙事材料一样,但现在绝对不能找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材料举一大堆古今材料,天马行空地阐释证明一番,必须就事论事,适度拓展):

1、梳理材料,找出评价的对象或角度,揭示本质,表明看法(可以谈从孩子的角度谈“孝”,也可以从奶奶角度谈“溺爱;正确的教育方式”等)

2、围绕主题进行评价说理(必须就事论事)

思路结构:与“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结构 1、2相同,因为材料虽然没有对立评价,但事实上已需要你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我们表明肯否,揭示本质(如“孝”“溺爱”)明确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论述理由、讲清楚利弊优劣即可, 所以与“争议型”作文材料的思路结构相同。

议论文的写法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都是根据材料类型审题、立意→定文章结构→出写作提纲→ 成文。平时,大家可以多加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珍惜青春友谊,尊重生命价值高考考场作文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日子,所有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用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每当朗诵这样的诗句,眼前总浮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那伴随着校园青春岁月一起成长的友谊,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当人成长到青春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随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和好奇,交朋结友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无数历史事实证明,青年时期的友谊对培养健全人格.成就一生事业帮助最大,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就曾化名“二十八划生”公开征友,他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朋友们一起登岳麓游湘江,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其间他结交的朋友如罗章龙李立三等,后来都成为他革命的伙伴……可见青春的友谊弥足珍惜,青春的友谊,是生命之树盛开的最灿烂美丽的花朵!

然而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惨案,给这“美丽之花”蒙上了一层阴影罩上了缕缕黑纱,有人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极”的悲鸣;有人发出“防火防盗防舍友”的警示,更有人发出“谢谢同学不杀之恩”的带泪调侃……整个社会都在发问:原本应如水晶般纯洁的同学之情同窗之谊,何以会演变成这刻骨的仇恨?何以会导致这泯灭人性的惨烈杀戳?人有病,天知否?天有病,谁能治?是的,很多人会这样说:我们这个社会病了!但作为担负起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青年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自我做起,培养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乘担起应有的责任,窃认为应该从这三方面做起——

第一,珍惜青春友谊,从塑造自我全面人格做起。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爱和责任的场所,青年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学历之时,更应注重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学校也应加强感恩教育心理.品德教育。一个学子如果“有才无德”,那么所学知识就可能成为戕害友谊杀戮生命的帮凶,如清华的铊盐中毒案和复旦投毒案。

第二,珍惜青春友谊,从尊重他人尊严,尊重生命价值做起。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生命宝贵尊严无价时,应该知道对别人也同样如此。生命只有一次,不仅仅属于个体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当初“马加爵案”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教育的缺位所引起。

第三,珍惜青春友谊,从摈弃功利主义思想做起。复旦投毒案的发生,据说施害者对受害者有妒忌心理。当前社会竞争加剧,青年学生就业压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压力剧增,极易心理失衡,极易引发对竞争对手的妒忌甚至仇恨。这方面除学校加强心理辅导外,教育机制也应改革,避免都一味指向升学的功利功能,同时社会也应给青年学生创造更加自由平等的竞争氛围和多元个性的发展空间。

前不久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但有4%的人觉得不满意。这72℅让我们看到希望,但这4%更应让我们感到警觉,因为灿烂美丽的青春友谊之花,容不得1℅的血腥和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中又称之为“文眼”。

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点题,不仅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的法宝,而且也是想要获取高分甚至满分的考生的妙招;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能有效防止中心不明或游离,避免无中心、多中心、材料不支持中心等现象。

高考作文不喜欢含蓄,这与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关,正如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二锅头——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都是高考作文的大忌。“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话题,点明你的行文和话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一、标题点题。

拟写的标题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知道的主旨。像《别让孩子成为时尚的受害者》(江苏)、《成败皆因常识》(广东)、《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河北)、《三月陌上花自开》(山东)、《心中的乡情不会随时间风化》(山东)等无不是紧扣题意的精彩妙题。

如果标题看起来与题意关系不大,赶快补救。如四川满分作文《乌云晴日上,清流暗礁藏——忘记与铭记》,就采用了副标题的形式,点明了题意,不会让阅卷老师因费解引发反感。

二、首尾点题。

开篇(包括题记)便点明题义,卒章显“题”。

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如果是前面的内容很少提到话题甚至有偏题的嫌疑,那最后的亡羊补“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高考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例如四川某考生的《熟悉》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

(结尾)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三、中间醒目处点题

首尾点题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把中间的主体段落给忘了。在中间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提纲挈领、突出主旨的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我是紧扣话题作文的。这应该是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1、运用主旨句点题。

这些主旨句可以领起全段,也可以用独立成段的形式表达。例如湖南某考生《踮起脚尖》在的中间部分采用了三个主旨句“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踮起脚尖,成就完的美人生”“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点题,收到了题义凸显、引领全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

2、运用小标题点题。

使用小标题点题,既能彰显文意,又使得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给人好感。例如四川考生优秀作文《挺立前行》采用了“司马迁·不屈”“朱元璋·奋进”“康熙·勇敢”三个小标题,既有力地诠释了话题,又引领下文,纲举目张,一箭双雕。

3、点题句分析论据。

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话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广东省高考一号标文《情与理的抉择》,在简单叙述完郑培民的事例后,紧接着来了几句议论分析,“感情亲疏,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只短短两句话,可它把事例与话题紧紧连在一起了。

另外,还要注意扣题的两种方式:明扣和暗扣。议论文则多采用明扣,记叙文、散文、小小说要明暗结合。如果标题或话题是比喻型的,则一定要把明扣和暗扣紧紧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高考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著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我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此类,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必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慑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

全文共 14803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实例品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范文

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

梁祝

(标题简洁、响亮)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还有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在如此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招,才能激活教育的正能量。(引述+态度+观点)

首先,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以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抵触厌烦,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一些新的顺应时代的招数,本是理所应当的,只有不断更新方法,才能不断激活学习的动力。

其次,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效果明显。大焦老师的课没有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暂且不论其效果的持久性,但就这点,已经证明新招的可行性。

其三,如果能把“发红包”这种新事物与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教育理念。如在互联网时代,用好移动技术,对学生进行时时处处地引导与教育,定能激发出无数的能量。因此,焦老师的新招肯定能在教育界激发波波涟漪。(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的确,现代学生本就生长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一味用钱去引导学习,极有可能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但是,教育不能因存在某种风险而畏首畏尾或举步不前。只要是“在课后”,“用小钱”,方式恰当,不变本加厉,在红包激励的同时仍以精神感化、正面教育为主线,发红包这样的新举动一定能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激活辅助作用。(预设反方,简易批驳)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发红包能让学生更亲近其师,“信其道”就不言而喻了。又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因红包而唤起,那么,学生的热情必然会影响老师的激情,终将达到“相长”的目的。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学术与人格。一个教师若能紧紧依靠自身的学术与人格魅力,辅以新巧的方法,定能让各种因素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巨大提高。(横向拓展)

如今,我国的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多几个像焦老师那样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老师,拿出更多的新招,必然能冲破重重阴霾,走向教育强国的康庄大道。(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点评】

这一篇习作基本按照五部分基本框架来写,说理清晰,有条理,有深度,也有广度,适度的引用名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是一篇难得的考生值得参照的优秀作文。

方法之二:依事设问,分层论述

面对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同学不知所措,莫衷一是。在此,介绍一种十分基本实用的方法,即“依事设问,分层论述”,它既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又可以凭此提升深入阐述事理的能力。

方法指导:

1.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

2.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

3.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分角色梳理

人物:吐痰男

所做的事: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遭责后与乘客对骂,被踢一脚,安静、一言不发。

我的态度:恶其陋行,幸遇强人。

我的看法:文明拒绝粗鄙;社会秩序,人人有责;

人物:黑衣男

所做的事:忍不住,拨开,踢,制止了对骂与吵闹。

我的态度:扬其勇气,短其不足。

我的看法:以黑制黑,行不行?文明创建需有法制的保障;以错治错,并非正义。

人物:乘客

所做的事:少数指责黑衣男,多数认可,更多议论。

我的态度:赞少贬多

我的看法:法制意识淡薄是不文明的根;当局者往往易迷;狭隘的英雄主义要不得。

1.选择角度,确定主旨

如选定“吐痰男”,确定“可怕的不文明”为主旨。

2.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提纲

(1)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

(2)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

(3)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

(4)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5)假设反方,适度批驳

范文

可怕的不文明

——梁祝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还不停地用污言秽语跟乘客们对骂,直到被另一黑衣男踢了一脚才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我对吐痰男的这种言行举止深恶痛绝,他的这种非一般的不文明是十分可怕的,它映射出国人的劣根。

吐痰男的言行是怎样的行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实是不卫生不文明之举,遭到指责后竟与人们恶语相加,这就不是一般的不文明,而是素质极差,性格有缺陷。这种知错还不改的偏执的人,只能算是人渣或是问题青年。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也许是平时卫生习惯不好所致,纯属个人习惯问题。但被人指出来后仍不知悔改,还口出秽语,想为自己辩护,连最起码的“羞耻心”也荡然无存,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轻则说明他品行缺失,重则说明他心灵扭曲。要知道:一个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的人,肯定不成其为人;一个连羞耻感也没有的民族也肯定是个没希望的民族。

吐痰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许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子不教,父母之过;也许跟学校教育有关,如今学校教育重成绩、重智育,轻德育、轻做人。培养出不少外表有模样,内在缺素养的青年。也许是一个个案,但它至少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他的言行举止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孩子的不良和失足肯定与教育缺失大大关联的。

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一味地当众指责,恐伤其脸面,就是损伤了年轻人的自尊,才导致本就素质不高的吐痰男与乘客对骂。黑衣男的一脚,虽暂时让吐痰男心火熄灭,但是否从心里服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愧疚呢?不得而知。这种“以黑制黑”的方式,不一定能达到“以黑治黑”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对这种不良的行为,最好是善意的劝说,既维护了当事者的面子,又悄无声息地让他反省;其次是制定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加上不折不扣的执法;其三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让“社会秩序,人人有责”“文明拒绝粗鄙”等成为公众的意识。只要有健康的土壤,文明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有人说,不就随地吐一口痰吗?至于如此大做文章吗?固然,一口痰是小事,很快就随风蒸发。然而,如果这个人的痰里携带病毒呢?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呢?那公共场所的环境文明有谁来维护?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中?

我们的国家人特别多,尤其是公共场合。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与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文明从何谈起?如今,我们的国家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人的追求与梦想。而文明需要从我做起,精心培育出健康的土壤。那就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创建美丽的家园吧!

【点评】

这篇习作很适合于刚开始写作任务型作文的同学,当你不知从何说起时,先依事设问,列好提纲,然后在行文中,分层进行论述,也能完成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方法之三:紧扣中心,夹叙夹议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什么叫做“紧扣中心”?

就是前提必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抓住核心话题,确立文章主旨,然后,以这主旨为纲,紧紧围绕,不离不弃。

什么叫做“夹叙夹议”?

就是边叙边议。从材料出发,分节叙述,分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分别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如此依葫芦画瓢,若能论述得深刻到位,依旧可以写出上乘的考场习作。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要求:你对上述事件有何看法?请就图书馆或读者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涵义的范围作文。

范文

阅读不分贵贱

梁祝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这样的举动,这样在阅读面前不分贵贱的包容意识,我举双手赞成。

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面对大众,当然不可拒绝弱势群体如“拾荒者”,要不就不叫“公共”了。设立图书馆的初衷也是鼓励全社会的人民热爱读书,为喜爱读书的人民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无业游民等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爱读书学习,难能可贵,更应提供好的条件。阅读本身不在乎身份地位,无论是谁,都有阅读的权利。阅读面前,人人平等。该图书馆的做法,大气、独特、具有较多的公共人文关怀,让人温暖,令人舒心。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这说明,在阅读上不分贵贱这样的意识已经是普遍认可,深入人心。只有图书馆的各色工作人员,在馆内阅读的大众都认可该馆的理念,才能坚持十年之久。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他们之所以对此举无法接受,归根到底还是旧观念在作祟,认为图书馆是“高雅”人的活动场所,阅读是“文明”人的举止。正是这种“高等”和“低劣”的偏见,人为地把人类分成三六九等,把阅读误认为是特殊阶层的专利。殊不知,这种民族等级的歧视在历史上已经酿就了无数的悲剧,如“二战”时日本对“东亚病夫”的歧视,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馆长的回答无疑是闪烁智慧与深得人心的: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一个“您”字,无不体现该馆的公共人文关怀和阅读不分贵贱的精神。

况且,在允许无业游民等入馆之初,该馆已经有一个适度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要求既让人容易接受,又在不断地引导这些特殊的群体向文明迈进。随着该馆开馆时间的不断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明出入,有序阅读”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如果拾荒者、无业游民在文明精神的熏染之下,能以文明的身姿——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进入图书馆,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纯净的心灵去图书馆,阅读那里的人类文化文明精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因为,阅读从来不分高低贵贱。

【点评】

本文紧抓中心“阅读不分贵贱”,采用极其简单的办法,就是一边分节叙述材料,一边对所叙材料作个性化的解读与评论,也写就了一篇不错的作文,值得学习。

方法之四:即事说理,深入阐述

随着2016年高考的临近,参加“全国卷”考试的考生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叙事体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查,各地考生也已经基本掌握了其写作的特性与写作的方法。然而,让不少同学迷茫的是,怎样才能在新的作文背景下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即事说理,深入阐述”呢?

“深入阐述”的基本方法已有不少,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导向方式,又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还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等,都是照样可以沿用的,也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在“就事论事、即事论理”上,很难做到深入阐述,写出一篇像样的有水准的考场作文。在此,谨提供两种方法,即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以期有益。

例文及评价

唯有精神永存

一考生

青花罐承载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暗藏着美丽的故事,它从遥远的时光中走来,传递着中国人的器物精神,不愧是传家宝;勋章见证了那段光辉岁月里的铁戈兵戎,传递着满腔热血、忠心报国的信念,不愧为传家宝。这些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精神传承的载体,因此它们才有价值。

然而,将注意力放在物品上多于放在精神传承上,则会本末倒置。这样的传家宝终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反而会使后代子孙沉溺于对传家宝的世俗价值中不可自拔。因此,依我之见,祖训是最好的精神载体,历史洪流浪花滔滔,唯精神万世永存。

季老先生季羡林曾在《八十述怀》一书中有感而发:“若说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知识的承上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神速,正是因为知识和精神的可传递性,如同滚雪球一般。祖训以文字为载体,将先辈对后辈的殷殷期盼传承下来,借此勉励后代不断奋斗,不断学习。这样的精神传递,促使一个家族的兴盛,正如河南的康百万庄园,兴盛了十几代,而其祖训是“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这样的“留有余”如同警钟般时刻回响在后辈心中,自然后辈会不自觉地培养起良好的观念,从而使家族世代兴盛。

精神的传递不仅能使家族兴盛,更能使国家浸浴在先贤道德光辉下,光辉恩泽国土上的每一个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贤人之范,愈久弥珍。先贤仰望星空,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余光中曾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谈到对孩子的期盼:“不要成为一个媚俗的人。”“要懂得学习欣赏悲剧。”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节日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精神的载体,而当今社会却将其片面地作为节日经济的跳板,这不可不说是我们国人的悲哀,当精神的流传不再,社会的发展也将止步不前。(此段败笔:1、引用过多;2、与材料关联度不大)

祖训作为精神的载体,是十分珍贵的传家宝。它虽是短短一句凝练的话,却体现了耀眼的闪光智慧!

【点评】

作者执行任务指令,开篇指出青花罐、勋章作为传家宝的价值所在。经思考、权衡,选择“祖训”作为传家宝,其中理由的分析和重要性的论述入情入理,非常到位,“更”字体现得很充分。通篇语言简洁,富有文采,是难得的应试好作文。

【升格练习】

本文的第五段属于败笔,请你来给它加上一段,深入阐述,使文章前后连贯、文风一致,又能丰富文章内容。

示例一: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

人类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不仅在祖训。大凡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和《庄子》,如《诗经》和《离骚》,如二十四史等,它们所传承的文化文明无不具有永久的传世价值。而祖训更具亲和力,从而也就更具有普世的渗透力;祖训中的良训精神具有遍地开花的土壤,它可能不局限于本家族的传播,也可能成为全中国人们的精神食粮,如《傅雷家书》、《曾国藩家训》等,已不再是一家一族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

【点评】

思维由“祖训”扩展至中华文化经典,由一家一族的精神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题的扩大,是为“横向拓展”。

示例二:进一步深入阐述之“纵向挖掘”

以文字为载体的祖训,相较其它两个传家宝,更具有别具一格的优点。一是祖训文字的无法破坏性。青花罐与勋章是以物质的存在居多,而祖训是以意识的存在为主。物质不可能永存,这是谁人皆知的常识;而意识则在人们心中,只要能延续血脉,必将随之代代相传。精神意识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二是祖训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是家族成员,甚至是外人,只要你认可,就可以随时随地汲取之,学习之,践行之。三是祖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和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以上三点是青花罐勋章所不具备的,所以,我更倾心于小程家的祖训,因为其中的“忠厚”与“诗书”是永存的精神。

【点评】

思维往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对三种传家宝进行比较,从而突出“祖训”的优越性,证明作者的观点:唯有精神永存。

方法之五:简易驳论,批驳成章

驳论,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批驳或反驳。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鲁迅最擅长写驳论文,如著名的《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使用驳论的方法难度有点大,但若能运用一种简易的驳论,却又有出人意料地效果。它不仅可丰富文章内容,还可扩展深化文章的主题,让论证的思维更加全面严密,使一篇普通的习作脱颖而出。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使用简易驳论更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法指导:

常见的驳论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

根据自己提出的论点内涵,设想并提出现实中人们可能提出的与你提出的相反的看法。

(也许,有人会认为……)

步骤二:

让步肯定错误观点中的表面合理之处。(诚然,固然,的确……)

步骤三:

从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入手,指出观点的错误本质。(然而,根据……就断定……却是夸夸其谈的或以偏概全的。)

步骤四:

举事实或道理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错误性。(当……时,当……时,我们还能……吗?)

步骤五:

得出结论。

例子:

论点:莫以功利论物之价值

(1)也许有人会认为,行事若不以有用为目的,那么行事的价值又在哪里?

(2)的确,任何行为都要有实际的用处,有用的判断也为人们行事提供不竭的动力。韩愈就曾在古文运动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3)但,若就此认为功利得失是“有用”的全部内涵,那无疑将陷入片面功利主义的泥淖而不可自拔。

(4)无论是食不果腹时代的泰勒斯执着地仰望星空,还是风雨如晦之时鲁迅不合时宜的弃医从文。

(5)都深刻说明那些与功利得失无关的“无用”之举,恰恰是每一次文明进步的有用之光。

这种驳论对于中学生而言,确实是有难度的,不仅要求习作者有较深刻的思维,还要求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驳论据和驳论证的方法及过程就更难了。鉴于此,可提出一种更加简便易学的方法。即三步简易驳论法。

简易“驳论”的三个步骤:

一是摆出靶子,就是别人的错误观点与看法;二是先让步,赞同、肯定别人观点中可取的部分,然后,以“然而,但是”为转折点,分析批驳其中的错误。三是在反驳批驳的基础上,让自己的观点看法更加站立起来。经检验,实乃议论文写作一项不可或缺的补充。

例如:

有人说现代社会,善的怕恶的,忠的怕奸,白的怕黑的,要脸的怕不要脸的,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有厚脸黑心才能做强做大。固然,这些不要脸的人,也的确暂时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成绩,但就长期而言,他们必将失信于民,狐狸尾巴长不了,甚至自取毁灭。因为大道之行,正义必胜;因为冬天来了,春天一定为期不远!(不要脸皮,遗臭万年)

这种简化了的驳论,实质上减去了事实证明的程序,只在道理上进行批驳或反驳,同样能锻炼中学生的驳论意识与思维。随着这种论证方法的不断运用,渐渐地自然成了习惯,于是有的同学不满足于简单的批驳,出现了各种各样“驳”的例子。这充分说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是做任何事的真谛。

课堂练习:

请批驳下面一种观点。

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课外练习:

就下面一种观点进行反驳。

贫困生的资格认定有什么难呢?让他们上交“低保证”或有村、乡镇和县民政局盖印的证明不就行了。

课堂练习示例:

(一)驳论点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的确,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无所不能,似乎可以买到物质世界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金钱能买到知识吗?金钱能买到感情与爱情吗?金钱能买到时间吗?金钱能买到生命吗?……可见,“金钱是万能的”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

(二)驳论据

“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告诉我们金钱的无所不能和巨大威力,甚至连鬼都能买通。但它毕竟只是一句民间俗语,民间俗语只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凭经验总结而出,并没有科学的依据。用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作为论据,其证明的观点当然也就不可信。

(三)驳推理过程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论断乍看似乎无懈可击,金钱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无所不能威力巨大,甚至连鬼都能买通。然而,仅凭一句夸张的俗语就推断出“金钱是万能的”,无疑是偏激的。民间俗语本没有科学的依据,是有缺陷的。再拿它来证明另一个观点,这样的推理过程更不经推敲,因此,这个论断无论是论据还是因果推理都是站不住脚的。

课外练习示例:

让上交“低保证”和各级盖印的证明,固然可以杜绝一些平民百姓的弄虚作假,但是,却无法杜绝一些特权人物的弄虚作假,中国是个人情泛滥的国度,什么事情都讲人情世故,因此,不少人为了点滴利益,不惜玩转各种人情关系,千方百计搞到各类虚假的东西,让主管部门防不胜防难以甄别。所以,在认定各类资格的时候,除了上交各种材料外,还需进行各种实地的调查取证工作,以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

有的任务型作文,如果其中存有争议的多方看法,可选择其中一方立意,然后,通过批驳其它方观点来达到证明己方观点的目的。

例如: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想与看法?请就其中一个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与看法。不脱离材料内容与内涵,题目自拟。

范文:

做人如水,将失自我

梁祝

既要突显别人的优点,又要包容别人的缺点;既要做绿叶,又要做“丑角”。整个的就是要处处为人着想,设身处地,压根儿没一点儿想到自己。这种忘我无我的如水品质,本是做人的真谛,应该能获得较大的业绩。然而,只是如果过了头,迟早终将失去自我。

肯定赞赏别人的优点,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但逢人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说好话,过了头,就显得虚伪,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吹捧。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这种花言巧语的人,这种人是极少仁慈仁爱的。长久养成这种习惯,就会变成一种性格;再久之,就会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至于自己有没有优缺点就更加迷失了。父母一味表扬孩子,孩子的尾巴就翘上了天,父母更加束手无策,迷失了自我;老师逢学生都说十分聪明,过了头,世界就没有“愚笨”一说了;结果,学生并没有都学好,于是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渐渐也容易失去自我。

在生活中,掩盖庇护别人的缺点,本是一种宽容与大度,能获得别人的感恩。但是过了头,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惆怅迷失的境地。唐代名臣吕元膺一次跟隐士朋友下棋,因文件多,就边下棋边批文件,棋友趁机偷换了棋子而取胜,元膺看在眼里却不予揭穿。第二天,还若无其事地赠送厚礼辞去这位隐士。他包容别人太过头了,虽然给别人留了极大的颜面,但自己却一生也没有放下,那种纠结,那种迷失,直到临终才说,并惆怅而死,这不是迷失自我是什么?

绿叶衬托鲜花,本是自然界的绝配。总是做绿叶,一味为了鲜花而生,最终人们肯定只记住了花的美丽,至于叶子,只能飘然而逝,沉入大地,腐朽成泥,没了自己。在人生事业中,一味顾及别人的脸面,别人的利益,自己就会缩手缩脚,不敢放心大胆地干。一项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因为别人而放弃,哪有自己的主张啊!这种人一生肯定一事无成,到最后,恐连自己是怎么度过此生的都迷糊不清了。

做丑角,能博得别人一笑,也是无可非议的。只是如果为了迎合别人而任意践踏自己的尊严,那就大可不必了。这样做,比前面几种更加无我失我。

所以,做人如水不能过头。

总想做得更好,一味模仿别人,就会失去个人魅力,失去自己原本的性格。如“邯郸”,如“东施”,如“左思”。

恋爱中的青年,过分在乎对方,总为对方着想,就会失去平衡,如“剃头挑子”,陷爱情于不健康之地,最后,一方必然失去自我。

太过爱一个人或一件东西,也往往容易无我。如“房奴”,如“孩奴”,如“钱奴”。

做人如水,是人生很高的境界。但如果在某一方面走过了头,必然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非常容易陷入失去自我,难以自拔的深渊。

让我们把握好做人处事的“度”,去迎接光明美好的生活吧!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在本不好“反弹琵琶”的主题上,作者强硬“弹”出:将失自我。并采用中学生近乎不敢用的“驳”的论证方法,对材料中四种情况进行适度的反驳,再让自己的论点站立。批驳成章,不可多得。

方法之六:巧设反方,探源究底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把一个论题阐述深透呢?许多同学无从下手,所写的文章老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得分不高,在此,介绍“巧设反方,探源究底”的方法,以供同学学习参考。

“巧设反方”就是在正面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有可能出现的反方看法或观点,尽力预设,尽力设全,以体现你思维的周密性。

“探源究底”就是在预设反方的前提下,探究反方观点产生的根源以及错误的本质,甚至对反方观点进行有力的批驳,让它站不住脚,从而使自己的看法有理有力。

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久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时发生了这样一事:夜幕下,风雨中,一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栽种油菜。校长对媒体说:“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证”。这种观点和做法得到了不少网民的支持。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

对于以上事件及不同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示范例文:

亲历劳动,方知奋斗

刘晓曼

某高校开设种田必修课,学生夜里打手电种油菜,新闻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更有抨击者,但无论何种反应都体现了大众对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关注、一种思索。

亲历劳动,方知奋斗。学校的良苦用心是值得大力称赞的。农场劳动,不单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毕业的通行证,更是一种观念、一种品质的培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劳动素质又是人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令人叹息的是,有许多的网民,却反对高校的这种做法,质疑这种做法的真正意图,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上,不能也没有必要去做“普通农民”所做的“农活”,然而,这个理由不过只是个幌子,是个借口,何况精进专业知识,也不是“不问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达成的,再说,闭门苦读就一定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吗?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大众内心对“农”的鄙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对“读书人”的崇敬与膜拜:认为田间劳作是没有文化修养或修养较低的农民干的,文化人,既然已经跳出农门,就不要也不必再碰农活了。他们主观上认为“读书人”与“农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而这种认识,又恰恰是长期以来由阶级的差距衍生出的优越感而催生的。

爱劳动,才会生活;学会劳动,才能学会生活。高校开展农场劳动必修课,不仅可行,更有深远意义。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还需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劳动,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农场劳动,除了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接地气,还能让学生在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粒粒皆辛苦,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更能让学生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培养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事实上,人的很多优秀的品质,都可以在劳动中形成。

发扬光大该校的这一做法,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好做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局限于田间劳作,更无需用“必修”的形式,来强制学生,为完成学分临时抱佛脚而在临近期末时连夜冒雨打手电种油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点评】

本文在正面阐述了理由之后,先预设网民的不同观点与看法,然后,逐步探寻出产生这些看法的根源,有表面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显示作者非一般的思维能力,文章也因此步入更高的档次。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方法。

方法之七:适度举例,合理引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忌讳传统的名人荟萃,名家开会。那么,该怎样对待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呢?笔者认为,既然是议论文,肯定离不开这些东西,否则,就像准备一桌饭菜,却没有了食材;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是,在运用时,不能如传统作文那样,尽情挥洒堆砌,而要“举例适度,引用合理”。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照样可用,而且用得好还可以为文章增色。那么,该怎样用呢?其原则有三:

其一、与核心话题高度吻合;

其二、把名人名言融入自己的论述之中;

其三、数量、长度适中、恰到好处。

例如《唯有精神永存》中的一段:

季老先生季羡林曾在《八十述怀》一书中有感而发:“若说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知识的承上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神速,正是因为知识和精神的可传递性,如同滚雪球一般。祖训以文字为载体,将先辈对后辈的殷殷期盼传承下来,借此勉励后代不断奋斗,不断学习。这样的精神传递,促使一个家族的兴盛,正如河南的康百万庄园,兴盛了十几代,而其祖训是“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这样的“留有余”如同警钟般时刻回响在后辈心中,自然后辈会不自觉地培养起良好的观念,从而使家族世代兴盛。

引述季老的原话和举“河南康百万庄园的祖训”为例,就既与话题高度吻合,又能融入自己的论述之中,长度适中,恰到好处,一点也不影响核心话题本身。这样的事例与名言,可谓跟文章结合得完美,应是多多益善的。

又如下面一文,作者可谓是“胆大妄为”了。

作文题: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看清自我 理智前行

一考生

女巫受秃鹫“只要有激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的煽动纵身一跃,结果却掉入峡谷。为什么女巫没有跃过峡谷呢?是因为女巫盲目听信别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盲目跳跃,以致葬身谷底。所以,只有看清自我,我们才能理智前行。

看清自我,能使人避短扬长,理智前行。杨振宁曾坦言说:“我对实验物理似乎杨振宁先生是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守称不守恒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然而这位誉满全球的物理学家早年因研究实验物理而备受他人耻笑。没有别人那样的天赋,实验仪器出现故障后,别人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而我却急得满头大汗。”后来聪明的杨振宁经过思考,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在理论物理方面有专长,于是投理论物理研究,最终硕果累累。正是因为杨振宁看清了自我,才能避短扬长,理智前行,现在才名满天下。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女巫不是巫吗,那一定会法术,为什么要硬跳呢?自己没有发达的肌肉,却还要纵身一跃,如果看清自己,施一点法术,也不致于掉入峡谷。

看清自我,能使人脚踏实地,理智前行。四川省的理科状元刘宁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就在大家认为他将会有一个好前途、好生活时,他却在不停地应聘、辞职,原因就是总嫌弃公司待遇不好,自己有才能,何愁找不到工作?这样以致于他最后还要靠父母的补给生活。毕业于名牌大学了不起吗?全国有那么多名校,每个学校有那么的人,你是最好的吗?状元刘宁就是没有看清自己,不脚踏实地地工作,以致于无法理智前行,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女巫也何尝不是这样呢?假若她能认清自己肌肉不发达的现实,不好高骛远,追求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又脚踏实地,刻苦锻炼,练就一身发达的肌肉,区区几米的距离算得了什么呢?因此,人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理智前行。

看清自我,理智前行,让失败者重获新生。现在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艾特金森,也就是憨豆先生。他当初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行,经常口差,差点离开他热爱的喜剧舞台。但聪明的憨豆先生经过一番思考后,看清了自己,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丰富,于是便向这方面发展,最后成为了几代人都忘不了的艺术形象。如果女巫像憨豆先生一样看清了自我,理智前行,又怎么会掉进峡谷?“看清自我,理智前行”这一条件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壤,让失败者重获新生。

百灵鸟自知没有叱咤苍穹的力量,她便理智前行,苦练歌喉,最终在林间婉转歌唱;小溪自知没有大海波浪滔天的气势,便理智前行,在林间流淌,衬天色,映鸟鸣,也是一大快事。它们都是看清了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理智前行,才实现自身价值。如果女巫也如它们一样,结果是不是又是另一番场景呢?

看清自我,理智前行,你将收获人生精彩。

【点评】

几乎每一段都举例,且举得与主旨契合,在分析完了之后,还能及时回归中心话题。如熟练的老司机,几乎做到了人车合一,驾驭的随意娴熟,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又不长,合适。这样的举例,难道不是议论文所需要的吗?因此,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应该有举例与引用的,只是要适度合理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方法指导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1、重视增加阅读量是提高英语写作的途径之一

目前,考生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应注重所读材料的文章结构以及连接词的运用(ontheotherhand,however,furthermore)、作者的表达方式(词汇、习惯用语和典型句子的使用)、作者是如何进行叙述和议论的。

2、在教师的指导下,平时应勤写多练

练习写作应从基本功抓起。在中译英翻译训练过程中,加强积累适量的词汇、词组和增加各种类型句子的运用。把握好各种句型和词汇的搭配,并从各类题材和体裁着手,多阅读好的范文。然后模仿写作,作文写好之后,一般都要修改。

第一遍收笔后,先看一看结构,然后从字词上推敲,使文章“充实”起来。更重要的是经老师修改过的作文一定要仔细地看一至两遍,然后再认真地抄写一遍,收获将会很大。

3、英文写作“四步走”

由于时间限制,考试时必须在所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英语作文。英语作文步骤如下:

(1)作文动笔之前一般都要先打腹稿。在确立中心上、运用材料上、篇章结构上,充分酝酿。

(2)考虑好想写多少句子,该用哪些动词和词组等。

(3)边写边思考内容的连贯性,语言和句子的准确性。

(4)写完后一定要再细看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写作要有大格局才能拿高分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行文有境界”当是对学生写作非常高的一种要求,小编收集了写作要有大格局才能拿高分,欢迎阅读。

作文的境界在何处最能体现出来呢?

拟题上

所谓“题好一半分”,对人生的理解常常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来,作文水平如何往往于拟怎样的题目便一眼见底。比如说,到茅盾故乡——桐乡乌镇去看过了,可能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有许多的情想抒,文章写好后,一个是“茅盾故居访问记”作题,另一个是“圣心永驻”的题目,两者相较,高下雅俗一清二楚——前者是小学生的境界,后者却是人才的境界。比如以“池塘”为话题作文,取“池塘”作题目,与取“生命的潭水”作题,给人的印象会迥然不同;如以“认真”为话题作文,你拟“认真一点怕什么”与拟“大象无形”的题目,境界便大相径庭,所以高分作文要在拟题上下功夫。

立意上

立意有高下雅俗之分,高分作文看重高雅。立意要多一点“大我”,少一点“小我”;多一点境界,少一些市侩;多一点旷达,少一点庸俗,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敷衍。要立生命的意,立天地的意,立情感的意。

构思上

境界是用文字通过构思表现出来的,构思如何,境界便如何。作文中有一些结构当是“黄金分割律”,如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比如有人用“菊花”取象立意,下面用一个有关菊花小标题构思,不同一般。

作者这样构思: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下面便三谈“菊”:菊之淡,…… 菊之傲,…… 菊之殇,……

这样的构思,文章有境界了。

用料上

用怎样的材料,既是体现眼光如何,决定境界如何。好材料能一石三鸟,在有限的文字里表达尽量多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作文指导:散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散文要做到形散神不散,才是一篇好散文,下面我们来看看散文写作技巧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高考写作素材:输不起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度,但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宽容。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家安危,那不能输。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从古到今,“输不起”情结深植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纠结在领导们的脑子里,因为输不起,所以无法接受批评、拒听反对意见、打压异己、逆我者亡。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稍稍掌握一点权力的人,哪怕是保安,也大多输不起:不愿接受批评,不肯认输道歉,从不承认决策失败,不能欣赏对手的优秀,闻过则怒、闻功则喜。

朱棣还是燕王时,与刘伯温之子刘颢下棋,见局势不妙,发威说:“卿不少让耶?”刘颢正色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一听,面色发青。这盘棋,朱棣输了。及至朱棣登位,刘颢称疾不至,被捕入京,仍坚持原则毫不屈服: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朱棣将他下狱,刘颢不愿受戮,自尽而死。

下棋输不起,要别人让他:政治上输不起,让别人下狱。羞怒自卑至此,却还感叹:怎么就赢不了他呢?

“输不起”的故事喧嚷于史册中。拥有权力的人,或因无知,或因病态,为了“维稳”,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鞭尸的伍子胥可算典型。“输不起”的根子是什么?是自卑。

相对于“输不起”的,是一种开阔的胸襟、气度、容忍、包涵、雅量、欣赏……这些素质在史册中偶尔发光,却十分灿烂。

输得起的领导者,我首推秦穆公,他派遣三主将伐郑,在崤山之役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主张出兵的由余自请治罪,秦穆公说:“罪止寡人一身,与爱卿何干?”他穿上素服哀悼阵亡将士,并亲自迎接被遣回的三主将。承认失败,是何等了不起的胸襟,所以跻身五霸也。

楚庄王围攻宋城,大夫子反前去窥探宋军虚实,巧遇宋大夫华元也在窥探敌情。子反问华元:

“子之国何如?”华元老实地说:“惫矣,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子反又问他为何愿意吐露军情,华元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子反闻言,大为感动,也向华元据实以告:“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子反回来向楚庄王报告经过,楚庄王责问他为何泄漏军机,他从容地说:“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何以楚而无乎?”楚庄王默然。

这段往事的核心是“诚”,是子反的气度,楚庄王的包容。子反跳脱了你死我活的格局,从敌人的眼中看到了尊严,从而萌生雅量。楚庄王的默然,是一种高蹈。如果他把子反训斥一顿,或治以泄漏军机之重罪,然后挥军猛攻,宋军势必覆灭。果如此,“五霸”中还有楚庄王吗?

素材运用: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度,但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宽容。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家安危,那不能输。从历史寻根,将输得起、输不起的故事重现,无非是还原人性的尊严与光辉,以对照那些狭隘自卑的文化弊病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社会公德类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题设计】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与发展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

“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关于文体,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等。

公德类的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内涵。公德包括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每一项又有许多子内容,如:爱国、诚信、团结、勤俭、自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2、定向选点。这个话题,可写的角度很多,可写的内容很丰富。这就须要“定向选点”,确定写作的角度,从广阔的写作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写作点。定向选点力求准确、新颖。所谓准确,就是一定在话题范围之内,有一定现实意义,自己熟悉并且能够把握住,这里最好是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所谓新颖就是角度新,见解新,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3、联想扩展。作文必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集中。可展开联想,将话题扩展成短语或句子,这有利于打开思路,有助于确立鲜明的主题。

【佳作展示】

和谐——完美时态

一般过去时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总想拥有这么一块宝地,

携着好友,于草丛,于溪涧,嬉戏玩耍;太想拥有这么一块宝地,携着好友,品香茗,谈古今,畅想未来。

白驹过隙,儿时的梦也如云烟般,过眼迷离,但回想起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又琢磨不透。

现在进行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点也没错,我淋着小雨冲进公交车,还好,人不多,我径直坐了下来。车启动了,人们轻声细语,我注意到了,坐在我身边—— 一位穿着时尚、低声打电话的阿姨,那声音低得连我也听不清。

车子又靠站了,上来了两位老人,见状,我立马站起来让座,我们相视一笑。我才发现,与此同时,后座的几位青年也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让座。此时,车上的人多了些言语,但声音依然很低。

此刻,我心中又出现了那种感觉,无比美妙!

一般将来时

后来,我才恍然大捂,直到一次次地看到别人让座,看到别人弯腰拣起垃圾,看到……

这一切都源自于和谐。这种感觉源于和谐之美。

有一种美,它不张扬,不热烈,却极具震撼力;有一种美,它不艳丽,不炫耀,却极具感染力;有一种美,它不喧哗,不放纵,却具有最多的追捧者。

就是这种美,它非沉鱼落雁,非闭月羞花,充盈于灿烂天地。

亲爱的,你能感受到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议论文写作指导论文

全文共 4433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摘要: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分值占比最大,而作文指导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笔者从近年高考作文题出发,探究其中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新材料作文中存在的话题作文背景,以及试题中蕴藏的核心概念意识、具体语境意识、发散辩证思维等值得关注的命题指向。从作文命题的特点出发,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提出建议策略。

关键词: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教学策略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一向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尤其是高考命题的独特性常常会引发教育界的讨论,但不可否认,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命题对本省的语文教学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始,江苏高考进行独立命题距今已经过去14个年头,高考作文试题也已然形成了稳中求变、开放创新[1]的稳健风格。因此探究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是可能的,从命题发展脉络把握命题导向,进而积极指导学生写作,让高考作文发挥其“指挥棒”的正效作用[2],并努力构建它与高中作文教学间的良性关系,也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一.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发展

近六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均采取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所谓新材料作文,有老师将之归纳为三个新:“立意角度新、材料处理新、文体要求新”[3],即给定一段材料文中给出关键词语、从多个立意角度出发、不限文体进行写作。这样的新材料作文看似带了一个“新”字,就其形式而言依旧离不了“材料作文”的背景,因为一旦脱离了材料就又回到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去了。但就其内容又离不开话题作文的背景,自13年以来几乎每一次的作文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关键词、核心概念,出题者本身并不是想让考生漫无边际地“跑马”,他们总希望找到一个内在的圈子将新材料作文给约束住,给出的材料看似是开放的,但实际上还是封闭的。以下将一一简述13年到18年来作文的具体形式和内容。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以“蝴蝶与探险者”的故事开创了本省新材料作文的新纪元,此后五年,无一例外均采取这样的命题形式。当年的命题无疑是产生了巨大争议的,无论是命题者自身对于材料的改动,还是原作常识性的错误,均引发了相当程度的讨论。但是抛开这些问题,回到命题本身,应该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命题形式与内容上的指向性。第一,发散意识,这段材料是一则故事类的材料,故事中有多个要素,很明显命题者设置了多个角度,而并非旧材料作文仅有一个最佳立意。第二,全局意识,新材料作文固然有很多的立意角度,然立意必定有高下之分,那么立意必须要站在全局角度。第三,语境意识,新材料作文必然不是信马由缰,一定要在材料语境之中的思考,绝不是随意在文中挑选关键词就能够进行无限拓展的。13年的作文只是新材料作文的开端,其后几年的作文命题就显得更加成熟老道。以下将14到18年的作文进行综合对比阐述。五者均属于“名言”性质的材料,有明显的关键词与核心概念的导向:“青春、朽与不朽”,“智慧”,“说话、创新、个性”,“车”,“语言”。这样的命题带有我省一贯的话题作文的特色,看似是一段材料,其中内容又是有核心的,思维是需要发散与拓展的,但是又必须是围绕着中心词核心概念进行发散与拓展的,这对于学生的语境意识就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一点共通性就在于,考题呈现辩证特点,在名言类的材料之中,处处显现着辩证思维的痕迹,希望考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演绎时要有辩证的逻辑思考,有界定有辩证地发散,而不是无章法无逻辑地自说自话,这是高考作文的内在指向要求。当然三者也有各自的倾向,“青春朽与不朽”的辩证意味浓,生活色彩浓,更加倾向于从个人的情致,志向,人生态度角度思考,十分贴近高中生,显得格外亲切。“智慧”更侧重于界定,发散,对于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是必须做的功课,以及围绕这样的核心概念的具体展开,忌讳以空对空。16年的题目,虽然给出了关键词但是由于题目本身有多个概念,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也不能脱离材料任取关键词进行论述。17年有关于车的命题,其话题色彩更加明显,与前几年的辩证风不同,本则题目又转回到引语加话题的形式,尽管作者没有明确给出话题,但是隐含在其中最关键的话题就是“车”。一切的阐述都离不开这个“车”,真情,观念,哲思都是寄寓在“车”上,这种命题形式给套作、模式作文等等速成作文极大的打击。借鉴了美学角度的“移情”,也接近中国古代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写作形式,更考验学生从一粒沙中看出乾坤气象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在今后的作文中显得尤为重要。18年关于“语言”的试题,更类似于15年的“智慧”,概念十分宽泛,需要有界定,又要找到一个小的入口切入发散,且试题更显人文气息。

二.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以上简要梳理了江苏高考近年来作文试题的发展脉络,在脉络的梳理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共通的特点并试图探究出一些普适性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或将成为指导中学生作文写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撑。1.新材料作文形式与话题作文背景江苏近年来的作文,均采取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不意味着话题作文就失去了指导意义,恰恰相反,话题作文对新材料作文的影响是巨大的。脱离了语境,脱离了背景的阐述的作文都有游离主题的危险,因此话题意识应该得到重视。更有教师提出“新材料话题作文”[4的概念,将这种作文形式界定在新材料与话题作文之间。不管怎样界定,话题意识将在未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中一直延续下去。2.立意多元化与语境核心概念确立立意多元化是新材料作文的显著特征,但是多元不意味着包罗万象,乃至于信马由缰。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多数都有着核心概念的出现,这实际上就指引着学生的行文思路,既要发散但绝不能脱离材料中语境自由发挥。作文的立意有多个侧面,但绝不能断章取义,即使是从材料的某一侧面出发,也要兼顾到整个语境的具体内容,谈“青春”还是要回到“朽与不朽”的讨论,谈“经验”、“能力”、“境界”也必须建立在“智慧”这一核心概念上,谈“文化、文明”也离不开语言的载体,而不是漫无边际地从材料中任取一个词进行无限放大。立意的多元化应该是建立在对于语境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上,这与新材料作文中蕴含的话题意识是一致的。3.以小见大的发散思考与辩证思维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都比较接地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青春”、“智慧”、“个性、创新”、“车”、“语言”,核心概念的常见化是本省作文对于考生的最大善意,让考生有话可写,有理可论,有情可抒,也进一步打击套作、仿作等不明智的应试举动。当然这也需要考生了解生活,进行广泛而有深度的阅读,从小处着手去阐述人生大智慧,这是以小见大的思维,也是高考作文对于中学教学的有力引导。尽管近年来的材料趋于生活化,但是绝不意味着试题的简易化,扁平化,相反更考验学生的发散、辩证的思维,行文时对于材料的内在逻辑既要有整体的把握,对核心概念有较为深入的阐述,又能够进一步拓展进行联想与发散,绝不是简单贴标签就能处理的。这对于考生的思维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思维能力也是中学应试训练中所缺乏的。

三.新环境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策略

笔者在上文中简要分析了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发展脉络,以及江苏高考作文共性上的一些特点,并将以此作为高中写作指导的理论支撑。据高考评卷结果显示,江苏高考全省近7成考生写的都是议论文,且优秀作文多数也都是议论文[5]。平时作文训练时,学生也倾向于选择议论文的样式,因此议论文写作指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的应对策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课外学生自我阅读、整理材料,到老师课上的讲评、训练,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以下着重分析教师的指导教学。1.激发学生兴趣写作北大钱理群教授明确指出:“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6]作文指导一直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老大难,唯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方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让学生爱上写作,最终在考场中写出优秀的文章来。2.推动构建核心意识高考作文有核心概念,作文素材准备时也可以有核心素材意识,当然这不是教学生去套作,这种核心素材意识是将一则素材进行多角度演绎,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意识。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核心素材作文,作文依靠某一核心概念生发出去的,核心素材同样也需要有多重内涵。例如启发学生从绘画、音乐、京剧、昆曲等高雅题材中寻找出丰富的内涵,教师放手让学生阅读积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构建,共同探究素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意识,并实际运用到平时的片段写作以及考场作文中,形成良性循环。除了核心素材之外,作文教学指导也需要有核心话题倾向,高考作文说到底还是考的“人”的作文,一定会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有关“人”话题,从这些大的话题入手去寻找材料,运用材料时又从小处着手,深入到大的话题中去,这是培养逆向思维的好方法。3.课堂具体写作指导写作指导是有指向性的教学过程,应该分模块进行。首先是审题立意指导,所谓审题定生死,立意决高下,考场中一旦审题出现偏差就是前功尽弃。审题的训练,看重的就是核心概念的概括与阐述,教师绝不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去指导学生审题,对待审题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其次,结构与语言指导,这应该也是专题训练的内容,作文结构的多样化与语言的丰富性,这也是值得去讨论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切不可盲目教学生追求语言形式之美,最终导致学生将作文写成散文不像散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的“杂文”,毕竟一切结构技巧都是为作文的中心服务,游离了中心再多的技巧也是浪费。4.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将课外阅读与考场作文结合,一向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贯彻好整本书阅读计划,与学生一同品读经典,这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也是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契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江苏高考作文绝对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囿于水平或许未能做出更深层的探究,但是归纳出的江苏高考作文思路是明确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以新材料为形式、话题为内容的“新材料话题作文”,且注重核心概念界定,注重材料语境,贴近生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辩证思维。今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把握高考作文发展的内在指向,这样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忠.稳中求变开放创新———江苏高考自主命题十一年作文回眸与展望[J].语文知识,2015,(7):94-96.

[2]冯建玲.江苏高考背景下的高三作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朱亚芳.新材料作文的“前世今生”[J].语文知识,2014,(2):61-62.

[4]董健.新材料作文的话题化及审题技巧[J].语文建设,2017,(1):41-43.

[5]黄莉萍.高中新材料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6]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考作文指导:开头常见写法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作文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理清思路、引出下文、凸现文章的中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下面来看看开头常见写法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1.开门见山法。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2.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

3.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4.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5.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7.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游记,要注意了解情况,掌握可靠的材料,小编收集了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写好游记,首先,要抓住特点。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能成为一篇流水账。江河湖泊,高山原野,亭台楼阁,各具风姿,要想抓住特点,就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比如以游黄山来说吧,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中外,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咏黄山的诗,诗中说:“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明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列为我国名山之冠。这就抓住了黄山的特点。每处风景胜地都有其特色,春夏秋冬,云雨风雪,气候不同,各有特点。清晨,在黄山之巅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令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朝霞笼罩下的黄山,丰姿俊采,格外妖娆。云飞雾绕,使整个黄山在寂静中呈现出一片动的美感。如果你们观察仔细了,就可以写得生动、具体,写出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记叙要有顺序。写游览过程,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先选准一个立脚点(或叫观察点),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外到里,或从里到外;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线路”清楚,让读者看了你写的文章,就如同跟着熟悉的“向导”亲临其境一样。比如游北京的潭柘寺。这座古寺依山而造,地形起伏,气象壮观。全寺建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中轴线上,自前面的牌楼、山门、大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直至最后的毗卢阁,升降错落,巍峨壮观。左路是庭院式建筑,有方丈院和行宫。万岁宫、太后宫,碧瓦朱栏,修竹丛生,流泉潺潺,是个幽雅别致的地方。右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戒坛和观音殿等,瑰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写游记介绍景物,一定要有个顺序,不能时而说东,时而道西,杂乱无章。

最后,要写出新意。“意”就是思想,“新意”,是说作文中应该有新鲜活泼、引人深思、发人感奋的思想。游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要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融情于景,寓深刻的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大家都读过杨朔同志的《海市》,这篇游记的立意是:“朋友,我现在记的并不是那虚无缥缈的海市,而是一个真实的海市。”这个真实的海市,就是作者的故乡蓬莱,“它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得多呢。”立意新颖而深刻,很值得学习。当然,游记的“立意”一定要和文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为了追求“新”,而生搬硬套,或者牵强附会。

此外,写游记,还要注意了解情况,掌握可靠的材料,同学们到一个地方游览,如果有旅游指南一类的书,最好买一本,这里面有具体翔实的资料,既是一件纪念品,又可以作为写游记的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