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炮台的由来【通用20篇】

每年的农历腊月的初八都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就是腊八节,但腊八节的形成和宗教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个节日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古炮台的由来”,欢迎阅读与借鉴!

浏览

5791

作文

1000

大雪节气的由来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也不尽然,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植树节的由来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贴春联的由来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一个源头 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 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 副春联,以示庆贺。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守制 (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旦的由来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元旦节来到,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元旦节的来历。“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也通指白天。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妈妈还告诉我,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后来在1949年我国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农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旦那天,我先饱饱的睡了一觉,8点多起床,吃过早饭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到家后我最着急的就是找小猫玩,可是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我只好放弃不找了,自个儿去练习跳绳啦。吃午饭时小猫好像也饿了似的,自己就跑出来了,我高兴极了,我看小猫冲我喵喵大叫,好像在向我打招呼,我高兴得跑去屋里拿饼干喂它,它吃得香喷喷的。我还放音乐《水云禅心》给它听,它好像能听懂似的,静静地听着,一动不动。我吃午饭时它还安静地卧在我的身边听音乐,我说我不能动了,然后小猫就卧到一边去听了,它好像能听懂我的话,真是太棒了。我们要和动物交朋友,和动物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至吃饺子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吃饺子,这是个大学问呢!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药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 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当时的“捏冻耳朵”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饺子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由来的英语作文700字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Today is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mother let me watch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rom the computer. In fact, it was a memorial to Qu Yuan. Qu Yuan was a patriot. He wanted to make his country strong and often give advice to the king, but the king did not like to listen and he drove him out of the country.

Once the Qin state came to the state of Chu, the state of Chu was quickly defeated, the country was soon lost, and Qu Yuan was more sad. In the early May of this year, five, he moved a big stone and threw himself into the river. People know, very sad, in order not to let the fish eat Qu Yuan, put the dumplings inside the bamboo tube, throw it into the river, hope that the fish will not eat Qu Yuan, the dumplings are like this.

This story tells us to love our country. I also know, now eat dumplings, but is bamboo, replaced by a kind of broad leaves. Eating zongzi is also a memorial to Qu Yu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秋节的由来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晚上,后羿上网(蜘蛛网,现在不好考证古代蜘蛛网的功能)和河伯的老婆勾勾搭搭,嫦娥挺生气,她想不活了,把一颗药丸子吞下去,她感觉身体轻飘飘的飞起来,本来是两个人的药剂,能飞到瑶池,嫦娥服药过量,失去控制,在瑶池栏杆上碰了一下,像气球一样向月亮飘去。

月亮上只有一座冷冷清清的广寒宫,她也无心考证广寒宫建筑于何年何月,门外还有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子,老头子一天到晚埋头砍桂花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领的采伐证。

后羿想嫦娥了,他上网说:“孩子他娘,快回来吧,孩子一年都没洗澡了。”嫦娥说:“那个小三不给孩子洗澡吗?”“小三自己一天洗八遍都不管孩子,我把她关进卫生间了,明天就把她扔到河里去。”嫦娥说:“你改正错误就好,接着我点……老公,坏了,西王母的药是半导体做的,有来无去……这里太寂寞,我真想你。”后羿无奈地说:“我也没办法了,你先在月亮上待着吧,不要和那个老头子勾三搭四,我给你送只兔子。”后羿对兔子说:“玉兔啊,抱紧我的箭杆,把你送到广寒宫去。”兔子不愿意去,后羿说:“你将要成为第一个坐火箭的动物,媒体都会炒作你。”“谁不害怕炒作啊,我还是离开人间吧。”

后羿坐在月下喝闷酒,他的粉丝聚拢过来一块喝酒,大家载歌载舞,于是开始了第一个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年的由来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过年的由来吗?那么我现在就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一种怪兽,叫做“年”,特别凶。一到冬去春来的时候就出来,不是伤人就是损坏庄稼,还叨走人们的猪呀、羊呀……

有一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在院内堆起柴,又摆上桌子,放上猪、牛……就来了,张开口吃起来,饱餐一顿。就在这时候人们点着了柴,放鞭炮。火光冲天罗声、炮声……响成一片。“年”不知怎么了,被吓得逃了也不出来害人了。

从此,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放鞭炮,来赶走“年”。就成了“过年”的风俗,一直到现在。

这就是过年的来历。有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联合国日的由来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并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作为战后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稳定国际关系,建立更加牢固的和平基础,让人类不再受战争威胁。

1945年

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波兰未参加)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由来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说给你听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仅是一位治理国家的人才,还是一位大诗人。当时,楚怀王被秦国抓走了。屈原建议楚顷襄王联合齐国,共同去抗击秦国,救回楚怀王。但楚顷襄王不愿意。再兼之国王听了谗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后来,秦国攻进楚国的都城,楚国灭亡。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绝。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着石头投江自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投身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后,老百姓纷纷赶到江边,有的拿饭团,有的拿肉食,纷纷往江里投,祈祷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一位老医师拿出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用酒醉倒蛟龙、鱼虾,免得让屈原大夫受伤害。再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粽叶包米团,外面缠好彩丝,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后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江中竞赛,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传统。这节日被称之为“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的由来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立冬的由来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美食玉尖面的由来与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玉尖:愿意指纤白的指尖,也指对山的美赞或被白雪覆盖的山峰。

玉尖面:宋代宫中的一种面食。宋陶毂《清异录·玉尖面》:“赵宗儒在翰林时,闻中使言,今日早饌玉尖面,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

宋:宴几道《阮郎归》词:“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

元:杨维桢《学书》诗:“歌彻《阳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

元:杨维桢《郭天赐春山图》诗:“酒倾一斗金壶汁,貌得江心两玉尖。”

《群音类选·戴王雪访》:“玉海翻银浪,苍峯换玉尖。”

贞观十一年(638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有才貌,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临别时,武媚娘想吃母亲亲手做的玉尖面,以此挂记家人。据说,武则天在她有生之年过生日时,必吃玉尖面。

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高密之风,重用酷史周兴、来俊臣等。同时。武后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候思止等一大批酷史,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史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酷史杀安南王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杀戮殆尽,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岭南,又诸其亲党数百家。

逃亡南方及岭南一带的唐之宗室与权贵后裔,还保留了吃玉尖面的习俗,但对武氏王朝十分痛恨,要对武则天食其肉,啃其骨。如是在吃面时,削薄牛肉扎针,过滚水,盖于面上以食之。历史已过上千年,无法考证当时玉尖面的做法,也无记载。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黄自元被调北上,兵败之后,只身自海上逃归。此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与诸生析疑释难,勤诲不倦。

据说,黄自元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时,无意获得古法玉尖面的制作,为后人谋生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5),在安化古县城(梅城)西街开一面馆,取名“玉尖面铺”,由黄自元亲自题写门匾,挂黄自元字画于店内。所作面条很早以来就享有盛誉。其特点是注重合理选料,精工制作,调料讲究。如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炸酱、酱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品种。其面条全部采用手工擀制,面质优良、精细均匀,下锅不沾不稠,吃起来极有韧性。其油码选料考究、制作精良、色香味俱佳,60多个花色品种各具特色,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自主选择,据说当年卖的最火爆的是“红烧肉面”。面馆生意红火时,正值毛泽东在四处求学、考察,1917年8月和1925年6月,毛泽东两次来安化梅城,皆寓居文庙内。其间几次去过“玉尖面铺”,并留下对联“昔日玉尖昭明月,今朝峒蛮创乾坤”。他不但是去欣赏黄自元的书法,听武则天玉尖面的典故,红烧肉玉尖面。但1939年抗战时期一场大火把“玉尖面铺”付之一炬。

1989年,“玉尖面铺”,重开于湖南安化梅城古镇,继续传承了民国时期的配方和技术,先后在湖南开了数十家店铺,主打黄牛牛肉面,特别是“媚娘牛肉金针面”与“孜然香菜牛肉面”、“红烧肉玉尖面”,采用独特制作方法与汤料配方,堪称一绝。1998年、2004年、2008年三次对店堂进行了大规模装修改造及品牌升级。2009年组建成立的“湖南玉尖餐饮有限公司”,致力于面食文化的发掘和品牌连锁经营。2014年由合肥惠民梦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入股重组,研发五谷粗粮面,倡导健康饮食。立志将百年品牌的老字号的“玉尖面铺”开遍全国。

现如今,玉尖面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影响最大的观点是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趣的厦门之旅——第二站胡里山炮台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7月16日上午,到了鼓浪屿,已经使我全身疲惫,下午有得马上赶去胡里炮台看看了。这一天可真是在忙碌和快乐中度过呀。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南部的胡里山海滨,乘汽车走了许久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一进入胡里山炮台,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座假山,上面会喷水,就好象美丽的瀑布一样。1997年9月,胡里山炮台与外商合作设立了“荣光文物宝藏博物院”,院内分为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世界古代宝剑陈列馆、世界古代火枪陈列馆和古树化石展示区五个部分,展品共计4305件。在胡里山炮台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古炮王,它的口径有280毫米,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轨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胡里山炮台里面还有一门世界上最小的火炮,它长11厘米,重0.22公斤,直径2.2厘米,口径0.8厘米,简直就是太小了。

在世界奇石陈列馆中有一块特别特别奇怪的石头名字叫“肉石”,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如果来到胡里山炮台,没有看到这快肉石,那也就等于白来了,我听了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飞过去看。这块“肉石”是自然形成的,挂在铁钩上,酷似一块猪肉,由皮、肥肉、瘦肉、软骨等部分组成,简直太逼真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可见大自然太奇妙了。

这次来到胡里山炮台,不仅让我过足了瘾,还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古炮与火炮,而且我看到了世界闻名的极其逼真的“肉石”,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除夕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盼啊盼,新年的钟声响了,除夕夜终于来到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挂春联、放鞭炮、吃热气腾腾的饺子。关于除夕的由来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它叫年,它头长触角,异常凶猛。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会从岸上来袭击村民。每当这个时候村民们都会托儿带女上山去避难。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名白胡子老爷爷来乞讨,那时刚好是年袭击的日子。老爷爷走进一家,向其借宿一晚,村民说:“我劝你最好赶紧上山去避难,这里随便你住。”老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不用怕我有办法制服它。”

年终于来了,它看见有一家灯火通明,便走进那家一看,那位给白胡子老爷爷借宿的那家门口贴了对联,到处都是红色的,年看见了,它冒了一身冷汗,后退了几步。老爷爷身穿新衣,手里拿着鞭炮出来了,他把鞭炮一点,向年那边一扔,鞭炮炸的噼啪响,年就逃跑了。原来年怕红色呀!

原来,每到除夕过年都要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贴红对联,这样就会吓跑年,如果你不这样做,年会到你家来哟!

[除夕的由来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由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XX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汉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是没有汉字的,古人,用各种方法来记录,还没发生的或快要发生的事。

最早,聪明的古人想到了结绳记事法,他们用大小不同的结来记录,发生过的事,大到历史事件,小道口角纷争。后来,人们发现,在阳光下的石头,可以用石头来画上颜色,人们便开始用这种方法。

一天,有一个叫仓颉的人,出去散步,发现地上有鸟的脚印,他们横的横,竖的竖,线条是那么优美,仓颉便拿起一根树枝,学着在地上画了出来,于是,最早的汉字诞生了,仓颉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他的同伴,他的同伴看到高兴极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看这个字外部宽松,内部紧凑,那个字不圆不方,刚刚好。

自从仓颉造了字,大家的生活也方便了许多,人们开始找树枝在地上画字,把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全划在地上。

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会汉字也不是那么容易,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好汉字,并把它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烧塔的由来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统治中国以后,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蒙古贵族没收了汉人的马匹和兵器。为了监控老百姓活动,元统治者把五户人家编成一甲,由元政府派一名蒙古贵族当甲长,甲长由五家轮流供养,甲长到每家受供养前后,都要秤体重,如果体重减轻,负责供养的那一户就要受惩处。元朝贵族在各乡村作威作福,勒索百姓财物,奸淫良家妇女。他们做贼心虚,怕受百姓报复,规定每甲五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其余的没收。

元朝末年,黄河连年水灾,物价飞涨,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因此,韩山童、刘福通等白莲教领导人便利用宗教作掩护,发动起义开展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2)夏天,刘福通领导的白莲教——红巾军在皖北预南一带举起反元旗帜,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潮汕人民为与周边统一步调,按事前密约,于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行动信号,一齐动手,斩杀了蒙古贵族鞑子。从此,烧塔便成为中秋习俗相沿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