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成名之路(20篇)

10月13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其实,鲍勃·迪伦还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画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欢迎阅读。

浏览

7030

作文

106

成名之谜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14岁便成名。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独创梅派风格。他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做出积极贡献。那么,梅兰芳是怎样成名的呢?

这要从吉林富商牛子厚说起。牛子厚酷爱京剧,对京剧这个行当很有研究,欢乐宴饮时,常请戏班子演戏助兴。

1901年,牛子厚为母亲祝寿,特地请来北京的“四喜班”献演。牛子厚与戏班子文武老生叶春善交谈,打算出资办“科班”,由叶春善在北京招徒组班,在北京、吉林两地轮番演戏。叶春善十分赞成,回京后就张罗组建戏班子,并从牛子厚三个儿子喜贵、连贵、成贵名字中各取一字,把戏班子合名为“喜连成”班。

叶春善演技高超,为人正派,他精心培育弟子,使得“喜连成”戏班很快享誉京华。少年梅兰芳也在戏班子学戏,他那时叫梅喜群。他祖父梅巧玲是着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梅兰芳自小受到艺术熏陶,幼年时便具有表演天赋。梅兰芳来到名角济济的“喜连成”班,虚心请教,刻苦练功,深得叶春善喜爱。

1908年,叶春善率“喜连成”班到吉林演出,牛子厚注意到旦角梅兰芳功底深厚,气宇轩昂,便向叶春善询问梅兰芳的来历。得知他艺人世家出身,带艺入班,牛子厚嘱咐叶春善要多加培养,帮他早日走红。

叶春善有意安排14岁的梅兰芳饰演《白蛇传》中的青蛇,并取得极大成功。牛子厚认为梅喜群这个艺名不够豁亮,为之改名“梅兰芳”并大作宣传工作,令“梅兰芳”这个名字一炮打响,在戏迷中广为传扬。“喜连成”班在由吉林返回北京途中,梅兰芳受到热烈欢迎,人们争相一睹当红名旦的风采。回到北京时,梅兰芳已成为红极一时的京剧名角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诺贝尔奖得主的名言警句赏析

全文共 202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的诺贝文学家已经揭晓了,那么小编今天就分享给大家曾那些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Nine-tenths of wisdom is being wise in time.

明智的百分之九十在于明智得及时。 ——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生命中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它们只需要被了解。 ——法国科学家玛丽·S·居里(Marie S. Curie)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It is the artists business to create sunshine when the sun fails.

艺术家的天职是在阴霾中创造阳光。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德裔美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One never reaches home. But where paths that have an affinity for each other intersect, the whole world looks like home, for a time.

人永远回不了家。可是,当志同道合的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那一刻,整个世界看起来就是家园。

——德裔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To do the useful thing, to say the courageous thing, to contemplate the beautiful thing: that is enough for one mans life.

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一生足矣。

—— 美国散文家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Between grief and nothing I will take grief.

在悲伤和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In the end, we will remember not the words of our enemies, but the silence of our friends.

我们最终记住的,不是敌人的话语,而是朋友的沉默。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Only if I can embrace the world, what does it matter if I embrace it awkwardly?

只要我能拥抱世界,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

——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I would walk when the others loiter; I would awaken when the others sleep. I would listen when the others speak.

当其他人停步,我愿意前进;当他们沉睡,我愿意清醒;当他们谈论,我愿意聆听。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ia Marquez)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Love is an attempt at penetrating another being, but it can only succeed if the surrender is mutual.

爱是试图穿透他人的一次旅程,但是,只有双方都举旗投降,爱才会赢得胜利。

——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The greatest glory in living lies not in never falling, but in rising every time we fall.

生命最光辉壮丽的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崛起。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爆冷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瑞典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兼作家鲍勃·迪伦(Bob Dylan)荣获该奖项。获奖理由是:用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

作为一个唱片艺术家和表演者,迪伦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艺生涯为核心,但他最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他的作词。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

据悉,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答案在风中飘荡》

歌词鉴赏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是否值得获奖?

解疑答惑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意外爆冷,对于鲍勃·迪伦的获奖,外媒对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进行了采访。

问:鲍勃·迪伦是否值得获奖?

达尼乌斯: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

问: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上认为是文学的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

达尼乌斯: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第一位:诺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技成就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据环球网消息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3人共同获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一半奖金,爱尔兰科学家康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 Omura)各得1/4。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给诺贝尔写小传作文350字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1862年夏天,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再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五个助手全部牺牲,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是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砰砰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呼吁:“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的引爆物,成功解决了炸药引爆的问题,这就是雷酸汞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故事:202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鲍勃·迪伦(Bob Dylan)。

时光追溯到1961年,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如此遥远的年份,那也是鲍勃·迪伦开始红得发紫的时候,距今半个世纪。最伟大的文化符号、民谣摇滚教父、反战英雄、音乐界传奇……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人们给予了很多标签。

但是,鲍勃·迪伦说这些标签“没有一个是靠谱的”,他公然不屑。而对主流文化,他也很警惕,认为是“骗人的把戏”。正如他的成名曲《答案在空中飘扬》,他一直没有停下步伐。

关于他的故事要几十年前说起,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上,人们过着简单而乏味的生活。男孩 Robert Allen Zimmerman 在这里长大,那时,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电台广播,那里间或会传来一些流行歌曲和彼时方兴未艾的摇滚乐。而当这个男孩第一次听到乡村音乐时,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片刻,在一瞬间他萌生了与此有关的巨大梦想。

这个男孩疯狂地练习演唱和乐器,他因此成了校园明星也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女生的心。但他无法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着外面的世界,他要走出这里。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那个小镇,和别人一起组成乐队,到处表演。不过很快,他就又厌倦了那种缺乏内涵的音乐。等到上大学时,他已经完全无心学业,醉心于弹琴唱歌。那时他还迷上了诗歌,甚至因为崇拜威尔士诗人 Dylan Thomas 而改了自己的名字,新名字叫作 Bob Dylan(鲍勃·迪伦)。

1961 年,从大学辍学的 Bob Dylan 来到了纽约曼哈顿区的格林尼治村,这里聚集着大批的音乐人、艺术家,被称作民谣圣地。Bob Dylan 卸下心中的梦,安放在这个地方,他想在这里的酒吧演唱,去当一名真正的歌手。那时候,他身材纤瘦,头发微卷,说起话来略带羞涩,常常紧蹙眉头,背着一把吉他,提着破旧的行李箱。

Gerde’s Folk City 是格林尼治村里最著名的音乐演出场所。54 年前,Bob Dylan 的名字出现在这个酒吧演出的海报上,他要在那年 9 月 26 日为大家演唱,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下公开演出。那天晚上,他的表演让台下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中,坐着资深的乐评人 Robert Shelton 。三天后,纽约时报出现了关于 Bob Dylan 的文章。

“一颗闪亮的新星在 Gerde’s Folk City 的舞台上冉冉升起。”Robbert Shelton 赞叹道,“即便年轻得不像话,他也是这些天来,整个曼哈顿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弥漫着非凡的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整个格林尼治村,不,整个曼哈顿区,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那一年,他二十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传奇的开始。半个世纪过去了,Bob Dylan 和乐队有过 2000 多场演出,他个人获得了 10 次格莱美奖,甚至还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是名副其实的乐坛“活化石”。他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无数人传唱,他写下的歌词和旋律沁入到无数人的灵魂,让人们感受到自由。

1961 年的那个夜晚,让这一切有了个美妙的开始。现如今,格林尼治村人头涌动,各国游客成群结队地来参观拜访,可是人们怀念 60 年代,因为那时的午夜,走进一家昏暗的酒吧,或许能与 Bob Dylan 不期而遇。而他年轻的歌声,在风中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名后的喜与忧初三作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的奖项千千万万,而诺贝尔文学奖却最具权威性,最让人着迷。2012年10月1日。莫言荣获了这个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获奖后的他,很镇定,他说,他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获奖,所以他感到既喜悦又惊恐。

我想,每一个作家都有写作的理由和支持他写作的信念,包括莫言。他说,他不能像鲁迅那么伟大。为国家为民族而写作,因为他是穷人家出身,本身就很粗俗,但他写作确实有四个理由;1:为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而写作2:为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说而写作3:为证实自己而写作4:为农民和技巧实验二写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也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会惊喜万分。

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有一句话:越是出众的人,敌人就会越多。因为你一旦出名了,所有人便都会认识你了。有的人会从你的文章中重新认识你;有的人会崇拜你,敬佩你;可也有的人会嫉妒你,于是处处挑你的小毛病,处处正对你,让你不好活。还记得南宋最杰出的统帅岳飞了吗?他一身精忠报国,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他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他两袖清风,一心为民。他从不居功自傲,仗势欺人,更不想做什么大官。可最后还是惨遭他人的毒手,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才智,他的功绩,他的出众,都让一直与他争锋相对的秦桧感到有压迫感,生怕有一天会被岳飞挤下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他痛下杀手,欲永绝后患,好在朝堂中一手遮天。我想,这就是莫言忧心之处吧。他怕”岳飞的经历”会在他身上上演。

莫言说,他只想做到中国古代大贤人司马迁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还有中国的老百姓口中的:“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只要能幸福的生活就行。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莫言的努力,莫言的坚持,莫言对荣誉的轻视,莫言对幸福生活的珍惜。让我们一起为梦想插上翅膀,乘着风,远航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观看奥运中国首金得主采访日记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8月7日,在夺金热门杜丽、孙杨等接连失利后,来自济南的25岁姑娘张梦雪在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中凭借过人的心里素质和过硬的竞技水平拿下了里约奥运中国代表队,也是自己的第一块金牌。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个难忘的时刻,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婚礼上戴上戒指的一刻,收到人生第一笔薪水的一刻——这些激动和欣喜可能都不及拿到奥运首金的万分之一。

但当闪光灯和专业摄影机组成的长枪短炮对准你一个人时,想做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往年的新闻媒体上就只能看到一个个表情略带僵硬的选手和机械般的感言,感谢国家,感谢体育队,感谢教练,感谢父母。同时,电视机前同样表情僵硬的观众们看一眼随后放送的奖牌榜略感欣慰,然后换台。

而此次奥运中,夺得首金的张梦雪走出场馆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企鹅直播主播的采访,在坐车前往驻地的过程中,通过直播和弹幕与观众水友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直接、实时互动,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网友们通过企鹅直播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张梦雪。比如通过企鹅直播大家知道,张梦雪在赛后才惊奇地通过在场记者和教练知道自己是拿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因为为了不给选手太大的压力,教练和家人都没有和张梦雪事先说明这一情况。此外,8月7日当天是张梦雪母亲的生日,“这枚金牌,我要送给我的妈妈,她刚刚过完生日,因为奥运会比赛,我们也没有沟通,这枚金牌我想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原乡文学奖”征文启事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原乡文学奖以年度为单位,采取社会大众投票、特邀评委评审等方式进行评选,以作者自愿参加为原则。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原鄉書院专栏《原乡文学奖征文》发表的作品,均为参赛作品。

一、投稿说明

1、本征文只限于散文和小说。诗歌将以每月同题诗的形式进行征文。

2、凡参评原乡文学奖的稿件,须注明“文学奖”,否则,按正常来稿处理。

3、参评作品,须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并按原鄉書院投稿说明进行独家授权。

4、已经在报纸或杂志发表过的,同样可以参加征文,请注明所发报刊及时间,会优先录用!

5、投稿邮件主题,请以此样式:原乡文学奖征文+体裁+作者+作品名

6、作品一律在18000字以内,提倡1000至5000字的短作品。请自行认真校对,文责自负。投稿时尽量将作品内容置于邮件正文,最好是自然段之间空一行,并去除不必要的空格。

7、参赛者可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随附个人简介及近照。如附近照,请以邮件附件的方式发送。

8、投稿邮箱:yuanxiangshuyuan@126.com

9、即日起,接受投稿。

二、发表提示

1、原鄉書院将以《原乡文学奖征文》专栏发表参评作品。

2、只有在《原乡文学奖征文》栏目发表的作品,才具备参评资格。

3、所发表的作品,一周内打赏的六成作稿酬,10元内无稿酬。

三、评选办法

1、一般以月度为单位进行初评,或根据来稿情况,视情况进行阶段性初评。

2、初评:月度或阶段性初评以大众投票为主要方式,对参选作品进行评选。以得票多少入选前若干名。同一作者的,只能有一篇入选,无特殊情况,票数高的入选,其他名次顺延!确定有效投票的前若干名后,由评委再从中评出若干篇。如整体票数都过低,将直接按得票高低评选数篇入选作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票数过低的将不进入排名和终评!

3、诗歌,单独进行征文和评选。

4、终评:除社会大众投票和特邀评委评选外,视情参考其他要素,具体细则另行确定。

5、对最终获奖的作家,拟进行奖金、奖杯、奖品证书等表彰。具体表彰形式和内容,另行确定。

四、声明

1、严禁抄袭,一经发现,随时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文责自负。

2、评选活动将可能会根据投稿情况做相应变动。

3、凡参赛者均视为同意评选中的相关规则及可能发生的变动。

5、评选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原鄉書院编辑部。

原鄉書院编辑部

2016年12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早日成名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父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父答道:“10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30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30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70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费劲心思,想把子女一夜变成天才,表现的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孰不知,愈想一步登天,结果愈与愿望相违。要知道,成功的道路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的是脚踏实地、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如果想走捷径,只会欲速则不达。

适用方向:成功;愿望;教育;脚踏实地;欲速则不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村上春树出书:年年陪跑诺贝尔出本新书解解闷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村上春最新首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将于本月由新经典文化推出。村上春树在本书中敞开心扉,畅谈35年创作人生中的最重要部分。

在书中,村上春树褪去小说家的光环,讲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成为一名小说家的梦想。“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时,就像飞机一样,需要长长的跑道。”

“我就是一个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头也不会引人注目,在餐厅里大多被领到糟糕的座位。如果没有写小说,大概不会受到别人的关注吧。”村上在书中写道。

虽然是半路出家的新手,但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坚守这份职业,村上远离了喧闹的市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连每日的工作量都严格规定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即便是在功成名就的创作黄金期,村上春树也毅然离开日本,去美国从零开始成为创作新人,亲力亲为开拓读者疆域……在人生中的许多重要节点上,村上春树都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抉择。

数十年“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都成为全球读者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村上春树本人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很多问题,村上春树都在书中首次坦诚公开。该书延续了村上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村上为此书还特地创造出一种“亲密的谈话感”的文体。

《村上春树·旅》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中考热点素材积累:当了一辈子“备胎”的诺贝尔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终于尘埃落定。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世界人民在热烈围观诺奖之余,捎带手都要佩服一下诺贝尔本人的高瞻远瞩和高风亮节——有钱人多的是,但像诺贝尔这么“真裸捐”、为全人类共同事业设个奖的人确实没几个。何况人家是百年前就这么干的,几乎是开了这类事迹的先河。这觉悟,怎一个危乎高哉。

不过,诺贝尔的“裸捐”其实有个有利条件——这位老绅士不但没有后代,而且终身未婚。诺贝尔生前号称“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其万贯家财要咋处理,当时就没少被世人八卦。

在世界著名单身汉之林中,诺贝尔算是比较奇葩的一位。其他名人单身大多有明显原因,要么是性格实在古怪,比如牛顿同志;要么是长相不讨女生欢迎,比如安徒生大叔;要么干脆是性取向问题,比如达·芬奇、柴可夫斯基。唯独诺贝尔,不仅相貌文雅、能诗能文,最关键的是他还富可敌国。这么一个标准钻石王老五,为啥找不到媳妇呢?答案是,他想谈恋爱,可人家姑娘总把他当备胎。

说起来,诺贝尔的“单身狗宿命”跟他的家庭有点关系。他爹老诺贝尔醉心于发明武器,可是其祖国瑞典到了19世纪早已不复当年“北欧小霸王”的风光,所以诺贝尔一家不得不周游列强之间寻求资助者。在这种背景下,诺贝尔的青年时代就过得很漂泊,他曾吐槽说“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缺乏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跟妹子培养感情的时间。唯独有一次,诺贝尔在巴黎游历时对当地一位姑娘比较来电,可红颜薄命,姑娘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不过,此事留了个著名的尾巴,法新社后来曾发文称,诺贝尔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没说实话,那位姑娘其实没死,而是被一个数学家拐跑了,诺贝尔很受伤,所以后来才没设数学奖。若该八卦属实,这应该是诺贝尔第一次成为“备胎男”。

甭管怎么说,四海漂泊外加初恋失败,逼着诺贝尔把前半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人到中年以后,发家致富的诺贝尔开始了定居生活,他请了位女管家为他操持家务。这位女管家来头可不小,是奥地利大元帅金斯基伯爵的女儿,芳名伯莎。伯莎个人修养极高,写过小说,没事儿还喜欢在上流社会组织个沙龙关注一下世界和平啥的。按说这么一个女文青跟诺贝尔也算琴瑟之和,无奈诺贝尔这人搞发明是一把好手,泡妹子却实在不上道,不懂得先下手为强的道理。跟伯莎处了许久,当诺贝尔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准备告白时,人家姑娘却先开口问他:自己有份爱情,是不是应该去追寻?知道自己拿了“好人卡”的诺贝尔同志只得好人做到底,给姑娘一笔钱后放她去“追求爱情”。有人说,诺贝尔后来之所以设立和平奖,和这位伯莎姑娘关系极大。

如果说诺贝尔的前两段爱情虽然结局不圆满,好歹算是“此情可待成追忆”,那么他的第三段恋情却是一场灾难。晚年的诺贝尔陷入了与一名卖花姑娘之间身份和年龄悬殊的热恋中,这名奥地利姑娘名叫索菲亚,索菲亚这个名字在希腊语中本意是“智慧”,可事实证明这位姑娘最缺的就是智慧。缺乏教育的她只知挥霍诺贝尔的金钱,修养和见识则低到诺贝尔无法忍受的程度。诺贝尔试图通过自己的教导提高姑娘的修养,殊不知谈恋爱又不是上学,最忌讳一方给另一方单方面上课。一来二去,姑娘对他也就敷衍起来。再后来,姑娘给他写了封信,洋洋数万字表达了“我怀孕了,孩子的父亲不是你”的简单意思。有哪个男人能忍得了这个呢?可人家诺贝尔修养就是好,最后发挥他不差钱的特长,给了姑娘一大笔钱,让她和情郎过上了幸福生活。

再三被爱情深深伤害的诺贝尔最终选择将遗产留下创立了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爱情上屡战屡败、最终孤独终老的备胎男,诺贝尔原本是有理由恨那些姑娘和这个世界的,但他最终选择的方式却是回报全世界——这,才是诺贝尔真正伟大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作文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海明威,美国作家,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七只铅笔》等等。他参加过三场战争,曾经经历过坠机,受过重伤。但是海明威并没有向命运屈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都坚持创作,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终于在1954年,《老人与海》为海明威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冷热遗憾的是,1961年,由于疾病缠身,身心备受折磨,海明威把猎枪枪口塞进嘴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在海明威众多的作品中,我目前只看过《老人与海》看了这本书,那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深深触动了我,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位拥有非凡毅力的老渔夫让我懂得了做人不能向任何困难屈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困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书中的老渔夫所拥有的品质都使我非常羡慕,譬如说“毅力”,老渔夫一次又一次地想极限挑战,用尽平生本事去战胜它,即使失败了也毫不气馁。这都是我特别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反思的。我比较怕吃苦,在任何事情上(包括学习)只要有一点不顺利,我都会唉声叹气,不停地抱怨和退缩,现在想起自己的行为,真的很羞愧,所以我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尽地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还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的原话。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有帮助,它让我知道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对,绝不退缩。我要感谢海明威,感谢这本书,感谢他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感谢他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了自己缺点,使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不管失败与否,都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获得成功,收获快乐的果实。我认为海明威先生就是用这样的精神来写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多个诺贝尔医学奖与疟疾相关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曾有多次奖项与疟疾相关

1902年,英国研究者罗纳德·罗斯凭借对疟疾传播机理的发现摘走了第二届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907年,法国医学家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发现,疟疾是由一种原生动物(疟原虫)造成,他对原生动物的研究与发现,使他获得了第七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年,奥地利医学家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治疗价值,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曼·穆勒发现DDT的杀虫功效,这种物质可以杀灭疟疾载体蚊子。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最新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诺贝尔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015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尔斯宣布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ksijevitj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记者,散文作家,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出生于白俄罗斯,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已出版的著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制男孩》、《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继获得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奖项。

她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战、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终南文学奖”征文启事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税收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是国民获得安全保护和其他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财政负担,是国家团队的劳动分工和相互协作的体现。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历史上,从周秦汉唐开始,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框架和社会管理模式就关涉着税收组织中的成与败。税收是对各个时期社会和谐程度的直接反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为了使大家更多关注和思考税收这一关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西安晚报联合西安市地税局特举办“终南文学奖征文

1.奖项命名

终南山为我国的文化圣山,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终南既是长安的文化符号,又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在它的脚下,治世思想、税制遗踪、修身之道、诗词书文,都源远流长。以“终南文学奖”为名,最能体现这次征文“聚力税收发展,弘扬税收文化,展现西安地税风采”的宗旨。

2.征集范围与时间

征文面向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税收发展的人士。

征文自2016年8月1日开始,至2016年12月31日结束。

3.征文要求

文章内容包括税收的文化历史,税收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税收故事等。举凡税收人所写之文学作品,或者市民所写和税收相关的散文、随笔,均可参加征文。征文旨在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征文题材为散文、随笔,字数要求在1500字左右。

4.奖项设置和评选

“终南文学奖”征文设一等奖1名,奖励5000元并颁发奖杯、证书;二等奖2名,各奖励2000元并颁发奖杯、证书;三等奖5名,各奖励1000元并颁发奖杯证书;优秀作品奖10名,颁发奖杯证书。

评委由国内知名评论家组成评委会,从本次征文的应征作品中评选。

5.颁奖

征文结束后,2017年1月将举行评奖,评奖结果将在《西安晚报》公布;对所有获奖作者,将颁发给奖金、奖杯、证书。

参赛作品请发至本次活动专用邮箱:jiangmanbing@xawb.com.截稿日期:2016年12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鲍勃·迪伦《编年史》读后感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多月前看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搞成了行为艺术:每天看一段时间,放一张鲍勃·迪伦的唱片边听边看,结果听了不到十张就读完了——说明这本书内容不算厚实——现在还剩下十几张唱片,不知道是该继续听完,还是等他的第二本回忆录出来后再听。

在对摇滚乐稍有了解的人们那里,鲍勃·迪伦真是个如雷震耳的名字,他的传记书如果刻在以前的竹片上,早就“汗牛充栋”了,但是让鲍勃·迪伦自己来“我手写我口”出一本自传性质的书,还真是第一次,在国外读书界引起轰动不奇怪。迪伦的歌词一向天马行空,内容博大精深,让他写起书来自然在这方面很能得人好感,即使翻译过来有所损失,仍不时能遇到惊喜。

以前不少人把书名译为《编年史》,而看了这本书觉得应该译为《大事记》才对。本书只有五章,大多集中于迪伦艺术史上的几个时期。这本书时间线索较隐蔽,另外“涉及很多极其个人化的内容,要想理解,需要非常熟悉他的生平”(伍迪·艾伦语,原话非针对此书)才行。整本书就像一幅蒙太奇拼贴画,只有比较喜欢迪伦这个人,也有一定的耐心,才会读出味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5日,作为2015年诺贝尔颁奖季第一个颁发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12位获得殊荣的女性。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中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纂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对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惊喜。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幕仿佛仍近在眼前,中国又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方面获得突破。舆论围绕青蒿素发明权归属之争和屠呦呦“三无”科学家身份乃至中医药是否迎来春天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讨论,清醒的声音和有据的论证逐渐夺取了主动。

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音乐作品专辑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音乐作品专辑,欢迎大家阅读!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 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音乐作品专辑

2015-02-03发行Shadows in the Night

2012-09-10发行Tempest

2009-10-13发行Christmas in the Heart

2009-04-28发行Together Through Life

2006-08-29发行Modern Times

2001-09-11发行Love and Theft

1997-09-30发行Time Out of Mind

1993-10-26发行World Gone Wrong

1992-11-03发行Good as I Been to You

1990-09-10发行Under the Red Sky

1989-09-18发行Oh Mercy

1988-05-30发行Down in the Groove

1986-06-14发行Knocked Out Loaded

1985-06-10发行Empire Burlesque

1983-10-27发行Infidels

1981-08-10发行Shot of Love

1980-06-23发行Saved

1979-08-20发行Slow Train Coming

1978-06-15发行Street-Legal

1976-01-05发行Desire

1975-06-26发行The Basement Tapes

1975-01-20发行Blood on the Tracks

1974-01-17发行Planet Waves

1973-11-19发行Dylan

1973-07-13发行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1970-10-19发行New Morning

1970-06-08发行Self Portrait

1969-04-09发行Nashville Skyline

1967-12-27发行John Wesley Harding

1966-05-16发行Blonde on Blonde

1965-08-30发行Highway 61 Revisited

1965-03-22发行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1964-08-08发行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1964-01-13发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1963-05-27发行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1962-03-19发行Bob Dylan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鲍勃·迪伦《编年史》读后感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当初买这本书也不是为了自己去看他。一周的时间,看起来却是如此的费劲,原因很简单:我不是迪伦迷。

还是喜欢扉页上那张经典的照片,叼着香烟怀抱吉他藐视众生的模样。我印象中的迪伦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有着出众的才华,从不为生计发愁,我行我素的做着自己的音乐,心无旁焉。

事实上的迪伦是一个谦虚地要命的家伙。整本书中满是他对别人的关注和赞美。这也是让我看不下去的原因,全是陌生的名字,可他们又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想看的只是迪伦。

书中很多迪伦自己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只有两件东西——民谣和政治。如果一个人关注一件事到这种程度,我想任何生活的琐事和困难都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强者的姿态。

另外表达一下对出版社编辑的崇拜,我最早在北青周刊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介,里面引用了一段话,非常精彩,就天真地以为这只是冰山一角,对整书充满了期待。结果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那一大段话就是全书的经典,编辑引用的就是珠穆朗玛。

不过像我这样一个对迪伦一无所知的人,在陌生的人名和对从没听过的音乐描述中,还是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那些令人敬佩的只言片语。还有一个脑子里充满灵感的音乐家对音乐感觉的形容,那些比喻句简直精彩得让人发狂!

对了,补充一句,买的时候我曾对出版社比较犹豫,果然在书中发现了错误。但是,最让人 不能忍的是我拿到书以后才在旁边发现几个很小的字——第一卷。妈的,你还要出几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少成名奠定光辉生涯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梅西的足球生涯始于5岁的时候,而在他刚刚满13岁的时候,他就被带到了巴塞罗那,而他在巴塞罗那的首次训练也赢得了巴塞罗那的肯定,巴塞罗那给当时年仅13岁的梅西开出了一份长达十余年的工作合同,从此,梅西开始了他在巴萨缔造传奇的生涯。

2003年,梅西在巴萨对阵波尔图的一次友谊赛中首次获得了代表巴萨一线队的参赛资格,仅仅一年之后,年仅17岁的梅西就代表巴萨出现在西甲对阵西班牙人的比赛中,梅西也借此成为了成为巴萨当时历史上第三年轻的出场者和俱乐部在联赛中出场的最年轻球员。2005年5月1日,梅西对阿尔巴赛特时破门,17岁10个月零7天的年龄令他成为为巴萨当时历史上攻入联赛进球的最年轻者。同年的9月份,梅西首次代表巴萨征战欧冠联赛,他的首个对手是来自意甲的乌迪内斯。

而当年轻的梅西在俱乐部一次次刷新着巴萨各项最年轻记录的时候,他代表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的旅程也开始起步。

早在2004年,梅西年仅16岁的时候,他就在同巴拉圭青年队的比赛中代表阿根廷青年队出战,从此,梅西开始了他追逐马拉多纳的路途。次年的世青赛是梅西第一次闪耀在世界人民的眼中,在那届世青赛中,梅西表现震惊了世人,一举拿下世青赛的金靴奖和金球奖两项大奖。

梅西这个名字也是开始为人们所熟知。而他在世青赛上的优异表现也吸引了阿根廷成年队教练的目光,同年的八月,梅西获得了首次代表阿根廷成年队参加比赛的机会,不过,这次首秀并不成功。因为在他仅仅替补登场6分钟,他就被红牌罚下。事后,梅西自己也不承认这是他的首秀,他觉得时间太短了。不过很快他就获得了新的机会,一个月后,在对阵乌拉圭是世界杯预选赛中,梅西获得了首发出场的机会,弥补了他首次国家队出场时间过短的遗憾。

2006的德国世界杯,梅西随队前往德国,并且在次战塞黑队的比赛中获得了替补出场的机会,在那场阿根廷大胜的比赛中,替补出场的梅西也收获了他的首粒世界杯进球。之后的比赛,梅西表现一般。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球员来说,经历很多时候比很多东西都重要。

世界杯之后,梅西开始逐渐成熟起来,他开始尝试去承担一些原来属于那些年长于他的前辈的责任。而从之后开始,梅西也开始逐步品尝作为一球员所要经历的世间百态。

2006年年底的时候,梅西在对阵萨拉戈萨的比赛遭遇骨折并因此伤停三个月,而在2007年的美洲杯上梅,西又与他的第一个国家队荣誉擦肩而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