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5162作文
857鼓动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词语】: 鼓动
【拼音】: gǔdòng
【解释】: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基本解释】:
1. [agitate;arouse;inspire;urge]∶
鼓动人们去斗争.
2. [instigate;incite]∶唆使.
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引证解释】:
1. 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韩偓《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郭沫若《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
2.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后汉书·党锢传论》:“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鼓动士大夫,谈虚论寂,靡然成风。”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3. 煽动。
《新唐书·崔群传》:“边鄙无事,乃羣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丞相吕不韦言于庄襄王曰:‘西周已灭,而东周一线若存,自谓文武之子孙,欲以鼓动天下,不如尽灭之,以绝人望。’”《英烈传》第二回:“凡在部下系红巾为号,鼓动这些愚民,如神如鬼敬他。”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不过校长说有人在暗中鼓动风潮,好些学生受了利用。”
4. 激动。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某少年过 莆田,见林谦之、 方次荣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
5. 引动。
明吴承恩《采茶歌》:“见如今庭下有桂花飘,麒麟种,凤凰毛,待桃花鼓动 禹门涛。”
6. 颤动。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五:“尽管是怎样化了石的广州,经受着抗战的大风暴,也微微地有生命的脉搏在鼓动。”叶圣陶《一课》:“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
7. 更鼓振响。指夜晚。
南唐陈陶《赠温州韩使君》诗:“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樽开月下天。” 宋陆游《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五门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章台。”亦指绝早。 唐白居易《早朝》诗:“鼓动出新昌,鸡鸣赴 建章 。”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自以为是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自以为是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词目】自以为是
【色彩】贬义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
【造句】有些暴发户目中无人,很是自以为是。
【释义】为:认为;是:对;正确。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示例】作家三盅说:凡事一看透,激情便褪去,但天晓得所谓看透会否自以为是。信与疑,热与冷,人的一生总在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上左右摇摆莫衷一是,转变往往只在一念间,自我推翻、交叠覆盖,直至承认宇宙无序生命无解。
【近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心高气傲、刚愎自用
【反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
【谜语】固执己见
【歇后语】萤火虫落在秤杆上
二、成语造句
1, 他不读书不看报,知识贫乏却自以为是。
2, 他们总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
3,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绝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4, 他自以为是重要人物,但我们觉得他什么也不是。
5,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6, 库珀反对它那付道貌岸然、自以为是的样子。
7, 你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了。
8, 明明是自己错了,他还自以为是,不相信正确的答案。
9,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10, 他遇到问题从不请教别人,只会自以为是地去处理,结果常常越弄越糟。
篇2:宁死不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宁死不屈,褒义词,宁愿死也不屈服。出自: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宁死不屈
【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 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举例造句】: 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 ★曲波《林海雪原》二
【近义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反义词】: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歇后语】: 刘胡兰钻铡刀
【灯谜】: 刘胡兰就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 rather die than submit
二、近义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举例造句】: 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篇3:语惊四座是不是贬义词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语惊四座,褒义词,形容一个人有才华,讲一句或一段话,把全场人都震惊了。
一、语惊四座的意思
【成语】: 语惊四座
【拼音】: yǔ jīng sì zuò
【解释】: 四座:周围在座的人。所讲的话让周围在座的人都感到震惊。形容说话观点与众不同,有分量。
【举例造句】: 这番话当真是语惊四座,骇人听闻。 ★金庸《神雕侠侣》第十四回
二、近义词_能说会道
【成语】: 能说会道
【拼音】: néng shuō huì dào
【解释】: 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举例造句】: 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能说会道。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篇4:鹬蚌相争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鹬蚌相争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鹬蚌相争
【色彩】贬义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基本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二、成语造句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2)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铜琶铁板的事情时有发生。
(3) 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
(4) 由于兄弟鹬蚌相争,互不相让,结果造成家族企业遭人并购的结局。
(5) 这次选战在党内不同派系鹬蚌相争之下,终于让对手平白地坐收渔翁之利。
(6) 今年夏天,电器业者鹬蚌相争,降价促销,消费者成了最大的赢家。
(7)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8)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9)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和河滩过,看见鹬蚌相争,没有费多大力气,把它们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回家了。
(10) 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他输得一塌糊涂,而霍希音也没有赢。
篇5:评价人物品格的贬义词及解释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心术不正:贬义词,多指居心叵测的人。心计重且精于算计,其表现用于私利可不择手段的行为。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又是另一套。
口是心非:嘴上说的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形容心口不一。
卑鄙无耻:品质恶劣,不知廉耻。
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
飞扬跋扈:原指意态狂豪,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样。原比喻人不开化,近似禽兽。后形容人的品质极其卑劣,行为极其凶残。
寡廉鲜耻:形容没有操守,不知廉耻。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显露无遗。多形容为人骄傲,好表现自己。
卑躬屈膝:形容毫无骨气,一味谄媚、奉承的奴才相。
妒贤嫉能:妒忌憎恨品德好,能力强的人。
卑鄙龌龊: 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卑陋龌龊: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毒泷恶雾: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恶迹昭著: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恶声恶气: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风刀霜剑: 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狗彘不食: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亏心短行: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乐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劣迹昭著: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篇6:心猿意马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心猿意马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心猿意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解释】思维意好像猴子跳、意识像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二、成语造句
1、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心猿意马。
2、做事要专心,不可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3、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
4、对于要不要去应徵,至今我仍然心猿意马,难下决定。
5、所谓的猴子就是头脑里面仍然充满欲望,心猿意马。
6、最近,小侠上课时总是心猿意马,思想不集中,作业错题也多,看来要和她好好谈一谈,问问到底是啥原因。
7、如果你还不改掉你的心猿意马你迟早会和他一样回家种地的。
8、男女朋友,用情须专一,不能心猿意马,见一个爱一个。
9、我们教室不需要那些每节课都是心猿意马的人。
10、我觉得你这次输了比赛完全是因为你在比赛的时候心猿意马的了。
篇7:暴跳如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暴跳如雷,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含贬义。
一、词语释义
【成语】: 暴跳如雷
【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
【解释】: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举例造句】: 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近义词】: 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 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灯谜】: 霹雳舞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二、成语故事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篇8:详解贬义词-红杏出墙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红杏出墙 :
源自古诗《游园不值》中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在2014年,美国查尔斯·斯特拉顿执导拍摄犯罪题材《红杏出墙》影片,由伊丽莎白·奥尔森、奥斯卡·伊萨克等主演。
解 释:原意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喻意妻子有外遇。红杏出墙图片
红杏出墙图片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指妻子有外遇。
词语由来:
最早的出处,可能是宋代的话本《西山一窟鬼》。其中形容女子有"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个话本说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恋爱情事。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还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到了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到了近代,"红杏出墙"的用法就固定了下来。鸳鸯蝴蝶派的刘若云,还写了名作《红杏出墙记》。
由于"红杏""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通常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并且暗指这种出轨是事出有因的,"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嘛。
基因关系:
喜爱红杏出墙的女士,其因由可能来自父母的遗传。英国科学家对5000名孪生女进行研究后,认为某些基因会导致女性特别容易背叛另一半。若这发现进一步证实,日后人们共谐连理前,随时会要求对方检验基因,以证明身家清白。
英国圣托马斯大学基因专家斯佩克特教授,早前获得英国医学研究局资助研究女性不忠行为。他先向当地5000名8~60岁的女性发问卷,得悉约有23%的人曾经背叛自己另一半,比率与以往的调查相若。然后,斯佩克特再研究5000名孪生姐妹,发现其中一人曾偷情,另一人作出同样行为的平均比率达55%,比正常比率多出一大截。
再者,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孪生姐妹中,两人均红杏出墙的比率,较基因有差异的孪生姐妹高,这反映基因可能是女性不忠的元凶之一。
斯佩克特认为,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基因与女性成年后的不忠行为有紧密的连系,亦解释为何有些家庭会一代接一代的大搞婚外情。斯佩克特预期不久就可以揪出"不忠基因"。
不过,社会心理学家博因顿反对斯佩克特的结论。他说当孩子从小知道母亲曾背叛父亲,在耳濡目染下日后亦会仿效。
篇9:张冠李戴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张冠李戴意思是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比喻为人处事非常的马虎,容易把事情搞混搞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贬义词。
【成语】: 张冠李戴
【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解释】: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近义词】: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反义词】: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歇后语】: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灯谜】: 乱扣帽子;错把李逵当张顺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弄错了对象
【英文】: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举例造句】: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篇10:无中生有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一、词语释义
【成语】: 无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释】: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举例造句】: 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近义词】: 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
【反义词】: 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
【歇后语】: 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
【灯谜】: 说假话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
二、成语典故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1]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第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
篇11:帮狗吃食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成语拼音】bāng gǒu chī shí (ㄅㄤ ㄍㄡˇ ㄔㄧ ㄕㄧˊ)
【成语简拼】bgcs
【成语繁体】幫狗喫食
【成语解释】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最能帮狗吃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虎作伥
【近 义 词】帮虎吃食 为虎作伥 助桀为虐
篇12:关于骄傲贬义词的造句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1. 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人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的。
2. 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3. 骄傲的人会越来越远离成功。
4.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5.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7. 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
8. 百合花,虽然长得美丽,但她不骄傲。
9. 秋色渐浓,荷塘早已是一片残败,曾经的骄傲已随着秋风凋零。
10. 失败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好你的骄傲。
11.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2. 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13.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14. 不要用借口搪塞失败,不要让骄傲占据心灵。
15. 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
16.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17. 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18. 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19. 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0.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1. 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后,小明就立刻骄傲起来,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
22. 他这次考试又得了个高分,他很骄傲。
23. 他特别骄傲,而且还看不起人。
24. 他得了一个奖,就骄傲了,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 他骄傲的扬起下巴,轻蔑地看了我一眼。
26. 小明考了个100分就很骄傲。
27. 小明的考试成绩一向不好,偶然考了100分,十分骄傲,看不起别人。
28. 小型考试考了一百分,他骄傲了,结果第二次只考了70分。
29. 小敏上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后就骄傲自满,结果这次只得了第16名。
30. 他太骄傲了,所以这次考试没及格。
31. 看他骄傲的,有什么了不起!
32. 因为她那骄傲的个性,以为又会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而顾着炫耀却忘了温习功课,导致她在这次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33. 他太骄傲了,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34. 太骄傲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35.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篇13:单个字的贬义词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一个字的贬义词
坏、傻、蠢、丑、贱、呆
臭、懒、恶、愚、骚、贪
脏、烦、孬、怂、白、鬼
延伸:贬义词的词语
暴躁如雷:形容表示人的脾气非常的大,发起脾气来就好像是打雷一样
性烈如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就好像火一样,非常色不好,是一个典型的形容脾气性格不好的贬义词
脾气如火山:和性烈如火一个意思,甚至比性烈如火更厉害
优柔寡断:做人做事不爽快,很多事情不敢下决定,犹犹豫豫容易措施良机
不思进取:性格比较懒惰,不知道积极进取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大放厥辞: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扫地俱尽: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十里洋场: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篇14:廉洁奉公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廉洁奉公,褒义词,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一、详细解释
廉,就是不贪污,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品行正直、刚直方正、清白高洁;廉洁就是廉正、廉明,比喻品行端正,有气节。奉,比喻恭敬地用手捧着,有尊重、遵守之意;公是指正直无私,为大家的利益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就是品行端正,为人贞洁,清廉守正。只有保证廉洁行政,才能做到奉公守法。
二、廉洁奉公的意思
【成语】: 廉洁奉公
【拼音】: lián jié fèng gōng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近义词】: 克己奉公、奉公守法
【反义词】: 贪赃枉法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贪
【英文】: be a man of integrity and always work in the public interest
【举例造句】: 国家公务员应该廉洁奉公。
篇15:衣锦还乡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导语:总有一天,小编会衣锦还乡的T.T
基本释义: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详细解释:
【解释】: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出自】:《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富贵后回家乡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富贵后回家乡。偏向贬义
正确的使用方式:
1. 他从小就四处奔波,早就盼望有衣锦还乡的一天了。
2. 解放前他离开家乡求职谋生,十年后又带着喜悦衣锦还乡。
3. 解放前张先生到海外打工,梦想衣锦还乡,结果却落了个暴尸街头的下场。
4. 如今他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哪里还记得我们这帮穷哥儿们?
5. 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6. 他离乡奋斗数年,如今终于衣锦还乡。
7. 他从前饱受邻人的讥讽、嘲笑,如今总算衣锦还乡,可以扬眉吐气了。
8. 出国的时候要静静地走,不要想什么衣锦还乡,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觉得出国很有面子。
9. 他总是希望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
10. 母亲勉励即将出外奋斗的儿子要有志气,希望他能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11. 衣锦还乡是人生的得意事之一。
12. 他离开时贫穷,但后来衣锦还乡。
13. “如果他们‘衣锦还乡’的话,我们就会被杀”(zaojv.com 造句 网),一个人权运动积极分子者说。
14. 衣锦还乡是每个异乡游子的共同愿望。
15. 林建设也又回来了,他这次是衣锦还乡,因为林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厂子的厂长。
16. 为了迎接衣锦还乡皇贵妃,贾府的家庭变得更忙,建立了隆重的场合意见花园。
篇16:耀武扬威是贬义词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耀武扬威,贬义词,意为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常用来形容士兵、军队。出自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一、耀武扬威的意思
【成语】: 耀武扬威
【拼音】: yào wǔ yáng wēi
【解释】: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出处】: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举例造句】: 共涛、吞珪船到岛边,耀武扬威,统兵上岸。童威、童猛谨守寨栅,不与交战。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近义词】: 张牙舞爪、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反义词】: 弃甲曳兵、丢盔弃甲、平易近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英文】: get on ones high horse
二、成语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楚中军又发第二通鼓,成大心手提画戟,在阵前耀武扬威。”
共涛、吞珪船到岛边,~,统兵上岸。童威、童猛谨守寨栅,不与交战。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袁术大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我赶出帐去!”
篇17:招降纳叛是贬义词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解释】: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出自】:《宋史·刘光世传》:“楚州破,命光世节制诸镇,力守通泰。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
【示例】:无论谁搞~、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招降纳叛,成语, 作谓语、定语,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出自:《宋史·刘光世传》:“楚州破,命光世节制诸镇,力守通泰。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
篇18:褒义词与贬义词的含义与区别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褒义词与贬义词都属于形容词,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褒义词与贬义词的含义与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褒义词
褒 义 词(commendatory term)
bāo yì cí
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赋予词语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关,道德观念变了,词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个词带不带感情色彩,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
反义词 :
贬义词
例:慷慨激昂 .喜出望外.载歌载舞
【二】贬义词
贬 义 词(derogatory term )
biǎn yì cí
名词,指字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词.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
如:见利忘义 遗臭万年
骄傲在某种特定场合下是贬义词或褒义词 如:骄傲这个词,在“我为中国而骄傲”中,骄傲属褒义,而在“小明得了第一,马上骄傲了起来”中,骄傲就属贬义了.
篇19:贬义词相关成语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互相标榜 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莫测高深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奇装异服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搔头弄姿 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市井之徒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多含贬义)。
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顺风转舵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完事大吉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自以为得计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猪突豨勇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大放厥辞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故纸堆 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篇20:反复无常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反复无常,贬义词,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反复无常
【拼音】: fǎn fù wú cháng
【解释】: 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举例造句】: 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近义词】: 出尔反尔、翻云覆雨
【反义词】: 始终如一、始终不渝
【歇后语】: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
【灯谜】: 今日三,明日四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经常变卦
二、近义词解释
【成语】: 出尔反尔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举例造句】: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