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知足者常乐的论据(汇编20篇)

导语: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逆境成才的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浏览

1797

作文

729

无信不知其可也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爸爸说,“无不知其可也”,刚开始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是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爸爸说这是爷爷留给他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家的家训。

还记得从前爷爷厂子分房子,但是要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才有,爷爷来了九年多了,主任就说你家也挺困难的,就算你一个吧,一般人肯定高兴地接受,可是爷爷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我的奶奶气得直说他傻。爷爷从小就告诉爸爸要诚信,还告诉爸爸“无信不知其可也”,爷爷说这是他们村一个秀才教他的。也不知是听谁说的,说是这个家训曾经也是晏殊教育晏几道用的,自从那以后这就成了我们家的家训了。

从小就被教育要讲诚信,又听古人诚信的故事。学习古筝之后,我就更能理解这些了,更能感受到古人为了实现诺言不辞辛劳的心情,也让我更加明白诚信的可贵。成长的过程中扔掉了许多品质,但是只有诚信是我坚守的东西,这不仅是我的家训,更是我的精神支柱,更加是我行走于这苍茫大地的人生准则。

人生不是完美的,有时为了某种欲望而舍弃一些珍贵的东西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因为欲望而舍弃诚信,舍弃的那个人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他可知道,“诚信”是人生的支柱?可知道“诚信”是支撑人的脊梁?难道他没有听说过“人无信不立”这句古训吗?

诚信本应是做人的基本,我们中华文明有近5千年,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孟子领悟孔子之诚而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曾子杀猪、韩信报恩、皇甫绩守信求责。可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逐渐减小,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欺骗”这两个字眼,当你走在街头,看到有人行乞,你不敢帮助,怕是设下的骗局;当你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你犹豫再三不敢买,怕是过期食品;当你上餐馆吃饭时怕是用的地沟油,如果每个人都讲诚信我们还用担心吗?当然会安心许多。

诚信是一颗星,一颗深夜中最小的星,但它可以放出曙光般的辉煌;诚信是一杯浓浓的香茶,它让身心疲惫的人感到心灵的慰藉,以至沁人心脾;诚信就是我手中的一颗种子,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要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我的家训,我的精神,我的准则!我一定会传承下去,让社会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理论论据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旧约·箴言]

3、要想得到忠告,得向老人求教。英国谚语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唐·孟郊《游子吟》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宋·林逋《省心录》

7、年老的当先说话,寿高的当以智慧教训人。《旧约·约伯记》

8、死去一个老人,等于烧毁了一个图书馆。阿拉伯谚语

9、草盼来年发,人老靠儿养。中国谚语

10、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广。中国谚语

11、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中国谚语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后不王者,未子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4、不仁之至忽其亲。《韩诗外传》

15、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内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 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 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时事论据:建军大业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建军大业》是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和黄建新监制的电影,是电影“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描写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1月24日,博纳影业集团举行2016新春年会,电影《建军大业》首次曝光该片的幕后主创阵容,香港著名导演刘伟强将担任该片导演,著名制作人韩三平和黄建新将担任监制一职。

刘伟强导演曾执导过《无间道》、《血滴子》等影片,他和王晶合作执导的电影《澳门风云3》,也是博纳影业2016年春节档的重点电影。在活动现场,刘伟强谦虚地表示,“我其实不太懂。”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导演黄建新和韩三平,这次在电影《建军大业》中改为担任监制一职。黄建新在现场开玩笑说,“这次终于当监制了,可以好好管管别人了。”

据了解,《建军大业》是电影“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描写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前作《建国大业》在2009年上映,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由黄建新和韩三平执导,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零片酬客串,曾获得3.9亿人民币的高票房成绩。《建党伟业》于2011年上映,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票房高达4亿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热点论据素材:狗为摔瘫男子取暖20小时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月16日讯,这两天,美国媒体报道了一件发生在新年夜的故事,住在密歇根北部的Bob大叔是一个农场主,64岁的他住在40英亩的农场里。当时的家里只有一条叫做Kelsey的5岁大的金毛寻回犬陪他跨年。晚上10点半,屋中壁炉里的柴火快烧没了,Bob走到屋外想拿点白天劈好的柴火。当时外面只有零下4.4摄氏度,Bob觉得自己只是出去一小会儿,所以没有换衣服,直接穿着室内的拖鞋和睡衣就走出家门。他下了台阶,没走两步,脚踩在结了冰的地上猛地一滑,摔倒了。

这惨烈的一跤使得Bob的脖子摔骨折,并且常年的椎间盘突出此时压迫了脊髓神经,导致全身瘫痪。在冰天雪地中,Bob穿着单薄的睡衣躺在雪上开始大喊救命,家中的狗Kelsey冲了出来。它先是围着Bob团团转,不知道主人躺在雪里是在干什么。在听到主人嘶哑的叫喊声和看到他痛苦的神情后,Kelsey明白平时健壮的主人可能无法自己站起来,于是先用头去“拱”他,想扶他起来,无奈力气不够。之后,Kelsey做了一个让Bob很意外也很感动的事,它趴在Bob身上,像一条“狗被子”一样,用全身的毛和体温为Bob取暖。然后,Kelsey怕主人还是冷,于是用温热的舌头去舔他的脸和手,让他暖和些。

Kelsey开始在黑夜中高声狂吠,Kelsey从晚上叫到了白天。它一直在高声狂吠,一直希望有人能来帮忙。主人Bob的体温越来越低,意识也渐渐变得模糊。Kelsey似乎知道在冰雪中的人们一旦昏睡过去,很可能再也无法醒来,于是Kelsey去舔Bob的脸,用爪子拍他,轻轻地咬他,努力让主人一直保持清醒。

到Bob摔倒后第二天的下午5点左右,浑身僵硬一夜没睡的Bob终于忍不住困意,昏睡了过去,Kelsey怎么拍打都无法将他拍醒。Kelsey吓坏了,它开始呜咽,然后用比之前更大声,更凄凉的声音去叫喊!

终于,过了20个小时,在下午6点半,一个前来收Bob农场鸡蛋的邻居听到了Kelsey凄厉的叫喊声,他马上跑到Bob家门口一看,发现了躺在雪中的Bob,然后叫了救护车前来救助。在短暂的护理治疗后,Bob马上恢复了意识。医生Chaim Colen表示:“如果没有那条狗,我真的不觉得他还能活着。狗狗让他保持温暖……它真的非常暖,所以(Bob)甚至都没有任何冻伤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时光不知味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青墙黛瓦地一侧,藏着的是一方古朴的院落。柔和的阳光透过庭前不知名的老树,点点斑斑,细碎地洒在茵茵的草地上。邻家那只体态慵懒的花猫不知何时又翻过青墙,正安详地躺在院中的摇椅上,时光在它的身旁,静静流淌。一阵微风拂过,几片粉色的花瓣惊扰了正在休憩的蝴蝶,它抖抖翅膀,翩翩地飞向了远方,飞进了哪个孩童的梦乡。

匆匆而过的赶脚少年耐不住长途跋涉的辛劳,轻轻叩响了紧闭的院门,讨要了一碗茶水,而后又风尘仆仆地赴往天涯。羞怯的姑娘自门开的一刹,心便失了方向,痴痴地看着少年的背影,渐行渐远。相逢与离散有时候总是那么短暂,短暂地让人都还来不及记清,彼此的模样,便被时光匆匆冲淡。我们总是习惯在遇见之前将心事深藏,只愿把悄悄话说与时光,到头来剩下的却是声声无力的喟叹。

我曾追逐过心底最身深处的那个梦想,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远方,选择了一场没有行囊说走就走的流浪。我也曾爱一个人爱得痴迷又疯狂,走她走过的城市,闻她闻过的花香,踮起脚尖张望她渴望的前方,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拼一个地久天长。太多太多原以为永远不会回头的前路都失了方向,太多太多不羁的过往都无奈地败给了时光。如今也能舔舐着回忆的疼痛,在风轻云淡里,双手合十去祭奠曾经的年少轻狂。

就像故事里的那个少年郎,会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邂逅一个给她递水的羞怯姑娘。谁没在风尘仆仆的路上,路过一座座古朴的老院,谁又能鼓起勇气,执起铜绿的门环,将谁的心门叩响?微风摇响老树,飘零落花,带来阵阵芬芳,在这芬芳的春风里,惊醒贪睡的花猫的,不是阳光,是哪个远行少年,明媚的忧伤。

你听是谁在吟唱,吟唱这温婉又残酷的时光。歌声并不算嘹亮,枝头的树叶也还在沙沙作响,阳光依旧碎在草地上,点点斑斑。我不是故事里的少年郎,故事不会因为我的转身而将结局遗忘,所有的悲欢离合只会因为匆匆的时光而荒凉。我不是故事里的少年郎,这缥缈的歌声定不能把我感染,可我也会同它一起,将时光吟唱。

时间弹指间经年不过一晃,少年那充满棱角的心只怕已经沧桑得不成模样。那古老的院门前,终究不再人来人往……

我走进故事,将院门叩响,朱漆剥落,铜环腐烂,再也不见那个羞怯的姑娘,只怕此刻正躲在哪个无人知晓的地方,等一个人等到人老珠黄。我不知道故事该如何收场,花猫也许永远留在了梦乡,蝴蝶也化作花儿装点过一场梦便踏入轮回,等下一个春天再沐浴那春光。一成不变的也只有时光,可它却永远不懂世味冷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时事论据: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

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让座事件频频发生,大家要青春的就是让座不是义务,而是一种美德

24日,杭州一位小伙因没给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让座,被扇了5个耳光。近日,济南一位母亲带3岁的孩子坐公交车时,同样没人给她让座,她一怒之下竟扇了一名男乘客一个耳光,并称“是替你妈妈教育你”。类似事件频出不穷,不禁要人想问,“同样是买票上车,凭啥要逼我让座”。

乘客买票上车,就是向公共客运公司购买服务,事实上构成客运服务合同。乘车时支付了相同的票款,就拥有相同的权利。只要乘车时买票了,就有资格坐(特殊座下面另行讨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规定乘客在公交车上要给他人让座,给他人让座并不是必须的,更不能强制逼迫别人给你让座。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乘客让座,只能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而并不是社会公德,不必将此加诸于整个社会。

但对于让座的夸奖是不是谬赏?答案是否定的。谬赏主义出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面的一句话,“不能谬赏,不要滥罚”。谬 赏主义的通俗理解是,把本来应该的事情加以拔高,使其具有道德感召力,也会为整个社会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中国法律并没规定年轻人有让座的义务,让座本来就 不是“应该的事情”,既然让座了,就应该得到夸奖,而且让座者更应得到被让座者的感谢。既然让座不是义务,乘客就享有做出让座或者不让座行为的权利,包括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让座是一种美德,但仅仅因为不让座没能彰显助人的美德,就对不让座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这是将权利与义务混淆,更是滥用道德,也正是这 种对道德的滥用,才导致部分人认为“别人让座天经地义”、“我是弱势群体,我就该得到座位”。

让座是美德,但不让座不代表道德沦丧。就譬如施舍是慈善,但不施舍不代表就一定穷凶极恶一样。即便是一个健康的公民,即便是只有短短几站路的车程,只要不乐意——哪怕是突然的心情不好,甚至无须任何理由,都可以保有不让座的尊严与自由。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只要不涉及侵害他人的自由,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

长久以来,对于事物的评判标准越来越简单化,任何事物似乎只有善恶对错的“二元对立”,道德的对面就一定是不道德,忽略了中间的灰色地带。也正是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才让公众认为不让普通座是一个道德问题,让座是道德的,那么不让座肯定是不道德的,如果没让座,那就是社会冷漠、道德沦丧,甚至会搬出“国民劣根性”大谈特谈。熟不知,不让座是买票上车的权利与自由,让座是将自己的权益让渡给别人,不让也一点错没有。

上文提到,乘 客买票上车,就是向公共客运公司购买服务,事实上构成客运服务合同。既然构成合同,那么双方就应该合同协议。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城市公共汽电车经营者应该在客运车辆内设置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各地乘车规则各有不同,但都没有对老弱病残孕专座的特殊规定。 可以说“老弱病残孕专座”是在公交资源尚且稀缺的情况下为“老、弱、病、残、孕”让出来的一部分权利。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且没有任何不适的青年人如果占据则应该要让出老弱病残孕专座。

然而,“老、弱、病、残、孕”只有老、孕和明显的残疾比较好判断,弱和病则难以判断。如24日 在杭州公交车上被扇了五个耳光的年轻小伙,就是腿部有残疾,虽然从外表看不出来,但他坐在那里完全没有问题。即使是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在感到不适的情况下,也有权利去坐,只要声明自己不适,更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可以不让座。在台湾乘坐地铁的时候,年轻人身体不适,可以向地铁站申请爱心标签,即可乘坐爱心专座,无需让座,也没人谴责。

道德首先是自律的,道德不该他律。每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观点不同,对于一件事进行怎样的道德评价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于道德感不如自己的人,只能警惕,不能对其进行公审或使用暴力。现实中更为可悲的是,部分人”用孙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别人做的稍有不好,就会挥舞着“道德的大棒”严厉呵斥,甚至大打出手。

打人者的逻辑在于,面对老弱病残孕者,让座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和美德,在“口头教育”没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动手”就成了必然的正义的选择。看上去,暴力的目的是为了拯救道德,为了正义。然而熟不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只不过是将道德踩在脚下,为了拯救道德而采取的暴力是对道德的损害更大。你可以谴责对方,但不能使用暴力,以道德的名义施予暴力是在耍流氓。

让不让座,这是个人道德问题,只能靠引导,不能强迫。不让座,就出手打人,这是强盗逻辑。德国思想家阿伦特在《论暴力》一书中写道:“暴力的理性在于它对某个短期目标的合理追求,但暴力并不是这个目标之所以合理的理由。暴力也不会提升人们对这一目标的认同。”简言之,暴力解决不了让座问题,更不会提升人们对于“他人必须为你让座”这一诉求的认同。

道德本该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暴力维护不了更解决不了道德的问题。离开了道德准则,使用用暴力解决,已经超出了道德的范畴,更是对道德的亵渎与曲解。依靠强制和暴力来维护道德,只不过是将道德作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最终无益于道德维护。

没人让座,不会道德沦丧,只有先尊重不让座的权利与自由,而后才有让座的道德善意。那些挥舞着“道德的大棒”随意呵斥他人、滥用暴力的人,只不过是将道德作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理论论据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

2、科学与艺术一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

3、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吴冠中

4、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爱因斯坦

5、像一篇读不完的长诗

既不循环也不枯竭

无穷无尽永葆常新

数学家称之为无理数

诗人赞之为有情人

道是无理却有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率绵绵无绝期?

——沈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理论论据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问题的两面观》

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邹韬奋

只有真金不怕火,也只有经过若干锻炼才能成为纯金。--徐特立《祝〈科学园地〉诞生》

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传大。--郁达夫《诗人的穷困》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最艰苦的情形之下奋斗着,绝不作"苟全"之梦。--郑振铎《最后一课》

困难不仅可以磨炼我们意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

困难出英雄。--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

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

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逆境令人奋斗。--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古人成大业者,皆自忧患始。--清·刘岩《赠人》

失败是成功的一步路。--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

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清·崔念陵《断句》

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邹韬奋《能与为》

穷当志益坚。--宋·欧阳修《送黄通之郧乡》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清·曹端《书户》

苦是甘的代价。--谢觉哉《论"同甘共苦"》

能力愈运用而愈大,困难愈奋斗而愈小。--恽代英《来鸿去燕录·致虎啸书》

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茅盾《创作的前途》

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治不精莹。--弘一大师《寒笳集》

自古饥肠出奇策。--金·元好问《遗山先生集·女儿山避兵》

人生在世必遇患难。--《旧约·约伯记》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古罗马]塞内加《论天意》

通过苦难而变得明智并非坏事。--[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报仇神》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美]富勒《至理名言》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俄]列斯科夫《大堂神父》

铁是愈炼愈硬的。--[前苏联]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人要经过一番苦难才能成才。--芬兰谚语

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多还贵重。--朝鲜谚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一、道理论据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1、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2、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华罗庚

3、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林基路

4、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泰戈尔

5、要找出来我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主要的是能够献出自己。——屠格涅夫

6、要重返生活就须有所奉献。——高尔基

7、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

8、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罗曼·罗兰

9、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巴尔扎克

10、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11、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泰戈尔

12、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

13、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14、一个获得成功的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爱因斯坦

15、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鲁达基

16、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于人类。——亚里斯多德

17、只有努力去减少别人的苦难,你才会快活。——芒奇

18、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

19、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20、要像灯塔一样,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马雅可夫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时事论据:普京为何如此广受欢迎?

全文共 7109 字

+ 加入清单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民意调查支持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只是在国外,在中国普京受欢迎的程度也很高。

XX年4月23日,叶利钦,这位76岁的政治老人的离去,令人不自觉地想起苏联解体后那十余年的风云变幻,而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慧眼识普京,以及他那出人意料却非常精彩的政权交接。

而普京,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在短短几年间便改变了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尴尬处境,不再茫然四顾,而是步伐坚定地走在复兴的道路上。

普京为什么受欢迎?

普京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关于吸引力的故事。

在XX年出版的政治自传中,普京曾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童年时代的故事。在圣彼得堡自家简陋的公寓里,他看到一只走投无路的老鼠。那只老鼠危险而疯狂地攻击任何靠得太近的人。这一场面铭刻在年幼的普京心中。年幼的普京得到的一个教训是:绝对不要让自己陷于困境。

在多少年后,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日渐消瘦的俄罗斯时,他又一次想起了童年的故事。不同于“斯拉夫意识”强烈的叶利钦,年轻而又目睹苏联(俄罗斯)衰变的普京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弱点——在苏联体制下,该国经济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彼时的俄罗斯,就像一只茫然四顾的老鼠,绝望地寻找着出路:在8年里经济减少了一半,刚刚经历了最可怕的金融危机,国家的预算水平与美国的一个大城市差不多,半数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下,人们一连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和养老金;地方上各自为政,寡头大肆掠夺财富;情报机关被各种改革搞得混乱不堪,军队纪律涣散,核潜艇在港口生锈,战略核力量有可能垮掉。

就在普京上台不久,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了。事件发生后,让全俄罗斯都感到悲凉。而西方媒体还讽刺说,俄罗斯人连保修核潜艇的费用都不足了。与此同时,车臣又在此爆发骚乱。

对一个年轻的领导人来说,他需要重建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难道还有比这更繁重的工作吗?

普京当然不希望俄罗斯成为一只走投无路的老鼠,他希望俄罗斯成为一只富足、悠闲的老鼠,就像迪斯尼中的米老鼠一样,聪明、可爱、放松,并因此而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领导人,该如何力挽狂澜呢?

普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爱的新政治家模特,坚强、稳重、聪慧、优雅,充满男子汉气概,同时也灵活、坦诚、谦虚、务实,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这与垂垂老矣的叶利钦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俄罗斯人眼前一亮。

事实上,看看俄罗斯(苏联)历史上受欢迎的领导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个性,有活力,果敢、坚强。从彼得大帝,到列宁、斯大林,以至普京,都有这个特点。

更重要的是,像列宁一样,普京也具有赢得社会认同感的非凡能力。如俄罗斯学者奥·克雷施塔诺夫斯卡娅所言,普京就像舞会上的灰姑娘,出生贫贱,只是偶尔进了克里姆林宫!人们对他的说话腔调有好感……他善于开玩笑,但行动起来却十分果断。并且,他的克格勃生涯被神化了。

民意测验时,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支持他错不了”。

一个人能让人感觉亲切,但又有几分神秘,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前者,使人萌生认同感,后者则激发了人的好奇心,而这些,都是话语权的重要来源。

对此,美国总统竞选顾问拉尔夫·里德曾感慨地说:“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个爱情故事,它的诱惑力在于神秘。没有神秘,就不会有魅力。”因此,一个强有力的总统往往要有神话伴随。

不仅如此,俄罗斯人还喜欢普京的强硬态度,他的办事果断和他那有时刺耳的语言。

其实,在任期的最后几年,叶利钦一直都在四处寻找可能的继承人,总理一职简直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直到普京出现。而普京能留下来,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比其他人更强硬、更尖刻、更坚定。他在实现一个目的时非常准确和坚定。

叶利钦之所以发现普京并委以重任,还有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

在自己的回忆录,叶利钦讲过一段关于普京神奇的故事。那是在1994年10月,叶利钦接受了列宁格勒州州长的邀请,去参观郊外的狩猎场。随员不多,都身着迷彩服,拿着猎枪。

其间,叶利钦注意到一个迟到者,“迷彩服非常合体,一副军人仪态。他持猎枪的姿态非常自信,紧紧地抱着,就像拥抱一个心爱的女人。”圣彼得堡市长对叶利钦介绍说,那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尔,开会不太守时,但非常可靠。

就在聊天的过程中,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从灌木丛中,突然走出一个庞然大物,转动着眼睛,用蹄子扒拉着落叶,一步步地向叶利钦等人逼近。

危机时刻,叶利钦坦率地说,野猪的突然出现使大家都惊慌失措,当时由于他讲话时太激动,眼镜掉在了地上,结果10个随同人员都钻到了桌子底下找眼镜,唯独没人对野猪做出反应。

这时叶利钦侧目看到,普京没有往桌子下钻,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端着猎枪在一旁站着,随后听到两声枪响,结果,这个“总是迟到的普京”击中了野猪的心脏,救了叶利钦。

比保镖还保镖。

普京给叶利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叶利钦看来,这是一个强硬、不妥协和思维敏捷的人,而莫斯科恰恰需要这样的人。后来的一切就像冥冥中安排好的那样,“命运终于使普京来到了首都”。

好的领导让人踏实

事实上,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近20时间里,俄罗斯人一直都活得很不踏实。叶利钦是想让俄罗斯人踏实,但还是没做到。这也使俄罗斯人在内心深处,都在渴盼着一个让人踏实的领导到来。

好领导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未必认得出来。

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总理时,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又来了位过客。因为此前总理换得实在太勤了,人们渐渐地都不抱希望了。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刚刚上任,就遇到了车臣危机,与以往一些优柔寡断的政治家不同,普京当机立断,重拳出击,很快就化解了危机,也迅速树立起他的强人形象。

在以后的日子里,俄罗斯人多次领略到普京的风采。

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曾经人们吓坏了,而这时却有一个保卫者站了出来:他表现出满怀信心,答应要严惩犯罪分子,开始严厉和无情地行动起来。他体现了不怕威胁的权力,他对问题不是害怕,而是着手去把它们解决,他不垂头丧气,不唉声叹气,见困难不抱怨,而是去干,把一切搞好。

在抱怨成风的世界,一个从不抱怨的领导人,真的与众不同。

以XX年人质危机为例。当时,看热闹的部分西方媒体和人权组织在质疑着俄罗斯政府的行动,但普京却没有理睬,而是采取了积极和果敢的应对措施。

10月26日晚,普京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为人质伤亡道歉。28日,在莫斯科市内各处的电视大屏幕上,都以黑底白字打出了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时的一段直接引语:“我们没能解救他们(人质)所有人的生命。请原谅我们。让我们与对死者的怀念同在。”

普京的诚恳态度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誉。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看来,普京与那些逃避责任的政客截然不同,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责任感、有人情味的政治家。舆论调查显示,85%以上的俄罗斯公民赞同普京在莫斯科人质事件期间采取的行动。

让冷嘲热讽的西方人意外的是,“对死难者的怀念使我们更团结一致”——普京的这句话——开始在俄罗斯民间迅速流传,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信赖和支持,而民意也变得更加倾向于反对车臣独立。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也正式对人质危机中的种种疑虑做出解释,通过公开而不是掩饰化解了可能会对俄罗斯政府不利的传言和误解。

透明在这里战胜了躲藏。

普京的作为,让很多西方领导人都感到汗颜。研究过领导心理学的人都清楚,当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各占一半时,人是最难下决心的,因为很少有人敢于对此或者说对失败负责。

而在议会体制培养出的政客中,敢于负责的人并不是很多,除了态度暧昧外,西方传统政治生活中的另一方面特色是妥协,政治家们不喜欢做决断,并总是推迟做决断,除非被逼无奈。

这一点,在日本和意大利等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只要有可能,一个政治家就尽量做一个妥协的决断,一个不会冒犯任何人或有损任何利益的决断。而且,政治家喜欢推卸决断的责任,以便出了问题时能尽量地减轻指责。

但普京却完全不同,他敢于做决策,也勇于负责任,这一方面与俄罗斯的政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普京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在克格勃时的经历有关。而正是这一点,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也得到了叶利钦的青睐。

从小看大,3岁看老。

普京回忆上小学一年级前的一场街头“恶斗”时说:“我明白了,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自己必须迅速还击;我还学会了,如果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放手一博,就当是背水一战。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头完成的。”

普京的同学和老师在形容孩童时的他时,共同的印象是,他外表脆弱、情绪多变、从来不害怕挑战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普京学生时代的好朋友维克托·布里森科说:“他从来不害怕任何人。”布里森科形容普京打架时,从来都很认真、拼命。普京的一位老师更是形容他打架时像一只“小老虎”。

事实证明,普京受欢迎与年轻、英俊无关,而在于个性和活力,女人喜欢有个性的男人,男人也佩服有意志力的英雄人物。

一般来说,要在需要的场合和需要的时间出现才有魅力,而普京恰好是这样的人,如媒体与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和俄罗斯政府一贯的做法不一样,他开始履行诺言。”

普京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政治力量的团结气象,也带给俄罗斯人民以自信和希望。在普京之前,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代,俄罗斯人饱尝了领导人善变之苦。下午说的话,第二天早上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好像是晚上喝酒给冲掉了一样。这其实也是奥巴马在执政“蜜月期”之后所面临的尴尬,嘴上的太多了,落实在行动上的太少了。

这其实也正是俄罗斯妇女将普京视为理想丈夫的原因所在。

普京的活力也讨人喜欢。尽管普京经常每天睡得很晚,但却从来都起得很早。洗漱完毕后,普京先在熹微的晨光下做30分钟运动操,然后再练上一阵子柔道,接下来,还要再游泳20分钟。在一个多小时的锻炼之后,他即驱车去克里姆林宫上班。

也许正是由于普京注意锻炼身体,他才能在一天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而他身上的充沛精力和勃勃生计也暗示和激励了俄罗斯人。这也让那些成天喝的醉醺醺的俄罗斯男人相形见绌。

其实,这也是当年小布什很掏许多美国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像普京一样,布什身上也有一种安然和从容的气质,即便是在“9.11”之后,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仍然是每天晚上9:30到10:00之间上床,仍在早上5:30起床,保持7个半小时的睡眠;仍然悠闲地吃午饭,每天在傍晚6点左右就离开椭圆形办公室,然后在脚踏车上锻炼一阵子……

良好的生活习惯真的能鼓舞人。如美国媒体所感叹的那样,布什的这种心态对周围的人和普通民众有着很强烈的暗示作用,让他们感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没有什么能够奈何美国的安定与繁荣,也正是有着这种自信和乐观,民众才会继续快乐地购物,经济才会迅速复苏。

普京也是一样,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稳定的家庭生活,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对部属的信任,对普通民众的友善,都深深地打动着人。

普京送手表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XX年9月14日,时任总理的普京参观了图拉(莫斯科以南)的一个兵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一位名叫维克多·扎加夫斯基的工人突然对普京说道,“ 弗拉基米尔,您也许是不是要送给我什么礼物当作纪念?”

普京当时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做出了一个姿势表明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但普京随后又问这名工人他想要什么礼物。

这名工人半开玩笑地回答说,“也许你的手表可以。”

经过短暂的停顿,普京取下了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并送给了这名工人。

普京送出的这块表是著名的瑞士宝珀表,目前的售价为5500英镑(约合6.24万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普通俄罗斯人一年的工资。

做人要像人,做领导不要太像领导。

普京的这一富有亲和力而又有几分憨厚的姿态,赢得俄罗斯媒体满堂彩,也让很多国外的民众羡慕不已。

不过也有副作用。据说,在一些地区,领导下去视察之前,务必要将浑身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超过100元的东西,生怕让基层的维克多大叔要将过去。听到这个传说,俄罗斯人幸福地笑了。

一颗露珠里有一个世界。

镜子里的俄罗斯

在XX年普京即将告别总统宝座之际,许多人会想起普京来到克里姆林宫的情形。

这其实也是当年里根及克林顿离开白宫时颇为欣慰的事情。不仅人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整个国家都精神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看到普京,俄罗斯人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曾经的辉煌岁月。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领导人,普京既承继了俄罗斯的传统,又有别于他的前任。显而易见的是,普京不同于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对同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不抱幻想。

普京很清楚自己和俄罗斯的路:对一只老鼠来说,有了粮食,就有了安全;而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了繁荣,才有了尊严。喜爱柔道的普京深知,许多时候,退就是进,守就是攻,而一旦发现机会,他也绝不放过。

骨子里,普京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意识和民族自尊心的人,从这点看,他是不满意叶利钦时期的那种衰落现状的;但在现实中,他又是一个头脑清醒、非常务实的领导人,他深知,在21世纪,影响力来自于经济实力而不只是导弹的多少,没有经济,什么都谈不上,而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当然这些妥协也决不是“免费”的。

普京的智慧还在于,他能够实事求是地选择俄罗斯要走的路。在他看来,即使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行得通的方法,也可能不适合俄罗斯。出于这种认识,普京提出要走有俄罗斯自己特色的路。

而为了走好这条路,普京在上任的最初两年,实行韬光养晦的战略。

就像列宁、斯大林多次为了赢得时间和空间而进行妥协一样,普京以其刚毅和隐忍,为俄罗斯的复兴赢得了安全的氛围、投资的信心和重新崛起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普京给予了俄罗斯人他们最渴望的东西——稳定。

喜欢钓鱼的普京深信,只要有耐心,假以时日,是一定可以钓上鱼来的。可以说,在上台之初的几年里,普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油价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复苏,美国被羁绊在伊拉克——这也使得普京没过多久就可以大声对美国说“不”了。

普京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唤醒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激起了民众为了光荣与梦想而奋斗的强烈情感。

很快的,一种舆论氛围开始形成: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现总统的业绩与言论同前任总统的经验相比较,也会同理想中的俄罗斯总统(帝王)相比较。而理想中的领导往往是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斯大林。

那么,是什么东西把这三个截然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呢?

是战无不胜、权力无限、长期统治以及他们统治期间俄罗斯实力和版图的增大。这也意味着,普京若想保持起先只是自然产生的高支持率就得向这些人物看齐。从某个时候起, 这也便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实际任务。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有其特别的伤感:曾经与美国对峙的大国苏联不复存在了,而在叶利钦时期只能追随美国的窘境,更是伤了俄罗斯人的自尊心,同时也唤起了俄罗斯人对大国复兴的向往。

可以说,向往大国的心情是从沙俄时期延续至今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用西方学者的话说,俄罗斯人的思维选择了强悍斯大林,创造了强大的国家。而出于对叶利钦的不满,作为“强大俄罗斯的象征”,斯大林再次吸引了俄罗斯人。

民意在释放,普京在静静地听。

对民意无动于衷的人,终会面对无动于衷的民心。普京很清楚这点,因而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了“重建强大俄罗斯”的口号,由此也赢得了俄罗斯人的绝对支持。在这种民族复兴之梦的憧憬下,普京很清醒地抓住了两大方面,一是打击寡头,二是提振经济。

事实证明,这两点做得都很到位,也十分地注意力集中。

如果说,人们在普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强国之梦,因而产生共鸣的话,普京的质朴和真诚,则如镜子,仿佛使人看到了自我,亲切而自然。

对此,就连公共关系专家都感慨道,普京掌握了能够深入普通人人心的语言技巧。

首先就是真诚,即承认实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方法,但在台上的政治家却用得很少。反观普京,在第一任期就公开说,俄罗斯存在着官僚为所欲为、尖锐的人口危机以及远东和西伯利亚脱离俄罗斯的危险。

虽然普京没有说出什么新观点,但是在他之前,这样的级别乃至更低的级别的领导人却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些。后来,普京又谈到贫穷、腐败、犯罪现象猖獗,谈到儿童无人照看,还有其他许多问题,包括富人的收入过高、不公正等等。虽然此后多数富人的收入未见真的减少,但普京的这席话还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其实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有时并不要求你立马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但只要当局不隐瞒这些问题,就已经很满意了。

普京为俄罗斯团结和统一所做的努力,也为民众所认同。正如他在国情咨文中所说的,“如果我们的社会四分五裂,如果各自都只考虑狭隘的小集团利益,俄罗斯能够抵御这些威胁吗?我相信,不团结就不能应对这些威胁。”普京的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人,也使得俄罗斯在普京以及梅德韦杰夫时代,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从恐怖袭击到大火),都能充满信心。

这也正是俄罗斯政治家丘拜斯所感叹的地方:普京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本领——无论谁和他进行一番交谈后,临走的时候都会相信总统是站在他那一边的”。这种质朴与亲切,也正是普京的魅力和存在价值所在。

在经历了改革剧痛和多年的社会震荡之后,俄罗斯最需要的似乎正是一个能够凝聚起民族精神和各方力量的政治人物,他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却非常真实和“有效”。

普京也十分会做人。XX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8级特大地震,日本境内所有核电站全部关闭,这将影响日本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也将增加日本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其他能源资源的需求。见此情形,俄罗斯总理普京立即下令,如果日本有需要,俄罗斯可立即向日本紧急提供15万吨液化天然气和煤。

在危难关头,这种表现无疑会让日本人深有触动,也会提升俄罗斯国际形象,同时,也会让俄罗斯提气。在日俄关系因北方四岛问题而紧张的背景下,这样做,确实显得大气,有大国风范。

一个领导者的话语权从哪里来?看看普京就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高考论据素材:智慧人生的经典故事之断箭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做了将军,儿子还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拖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正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类的欲望驱使着他呼地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可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把胜利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有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秋季时事论据:美国第二次总统候选人辩论火药味很浓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美国总统大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两党候选人角逐愈发激烈,民众的困惑与无奈也在加深。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相关时事论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10月9日晚,美国第二次总统候选人辩论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举行。针对这场辩论,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邀请了多位尚未做出投票决定的选民向两位候选人提出民众关心的问题。

“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丑陋时刻。”辩论开始前,密苏里州民主党国会议员伊曼纽尔·克利弗在新闻中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出格、民主党初选时的内斗之激烈、不断暴露的丑闻之耸人听闻等,都远超往届大选,“无论我在美国国内还是国外,当别人问起美国大选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尴尬。”

正如克利弗所言,辩论伊始火药味就很浓。两位候选人出场时只打招呼不握手就直接走到各自位置。特朗普侮辱妇女的言论、克林顿的“邮件门”从一开始就成为“热点”。双方互揭伤疤,各不相让。特朗普咄咄逼人,克林顿则笑脸回击。克林顿直言,特朗普“不适合做总统”。特朗普声称,当选后要责成司法部对克林顿展开特别调查。

受邀到场提问民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两人是否认为总统候选人的行为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两人可否列举对方值得尊重的地方?克林顿并不讳言,今年总统选举是“冲突导向”,而她尊重“特朗普的子女”。特朗普则称克林顿不“轻言放弃”,是个“战士”。

当天辩论之前,特朗普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事件的受害者会面,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有媒体评论称,美国负面选举愈演愈烈,特朗普这个行动令人“大跌眼镜”。克林顿在高价演讲中的言论同公开立场相左也让公众更加质疑她的诚信度。

在总统辩论场内负责电梯运行的工程师詹姆斯·鲍尔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他经历的第三届总统候选人辩论,除了有很多爆料,他对今年的两位候选人不抱任何期待。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对选民来讲将是一个痛苦的心路历程。

圣路易斯居民达芬尼告诉本报记者,今年的选举是最不寻常的一次,两人的形象、风格、相互攻击之猛烈多年未见。“今年要早些投票,表达立场。”达芬尼说,非洲裔在往届选举中面临严重的政治不平等。之前在亚特兰大,达芬尼与众多非洲裔选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投票时,投票站却关了,还有很多人因为证件不全无法投票。

华盛顿大学教授彼得·卡斯托尔告诉本报记者,无论谁当选都要面临政治分裂的现实,他们都有可能面临形式上分裂的政府、事实上对立的府院关系,这对美国是一个大的挑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最丑陋的”,这场总统选举已经成为克林顿和特朗普的“个人战争”。《华盛顿邮报》发表的评论称,“本次大选让人很难对美式民主引以为豪”。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不知愁的春天作文800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一切的美好,早已注定。

它们在那儿,等你来。

你来的那天,春天也来到,风景刚好。——题记

在几场淅淅沥沥的雨过后,在几个昏沉沉的阴天过后,春天,就来了。

春天是不知愁的,我想。

不知什么时候,白天在日益变长:以往清晨六点钟,太阳还没醒呢,天角一片墨色,本是夜晚的灯,还精神地亮着。而这几天呢,天总是早早地就亮了,暗暗的。春天睁着朦胧的眼,老早就醒了。天也黑的晚了,总之感觉什么都变了,空气好像也变清新了,整个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春天是不知愁的,她早早的来,迟迟的去,她不知人间的愁,她欢欢喜喜地来了。

风清了,天蓝了。干干净净的天空清澈得像镜子,毫无意思杂乱;阳光也出来了,扑闪扑闪地撒在人身上,照得人暖烘烘的。风里夹杂着春天独有的气息,没有新翻的泥土的味道,也没有浓浓烈烈的花香,那种味道确确实实是难以描述的,没有愁,没有心思,单纯地拂过人的脸庞,轻轻落下一个吻,蜻蜓点水般的,掠走所有心烦意乱。

春天是不知愁的,她轻轻地跑,缓缓地笑,她不知琐事的愁,她高高兴兴地来了。

草在冬日的摧残后,在一片枯黄的草根边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冒出些新绿来,小得可怜,小得可爱,小得可敬。芝麻那么大吧,不细细看是看不见的,但却是那么显眼,在审深褐色土壤的衬托下,又是那么动人。想必不久后,那便是一片葳蕤的光景吧。

春天是不知愁的,她悄悄地出现,偷偷地乐,她不知万物的愁,她洋洋洒洒地来了。

油菜花是最为神秘的,你也不知何时见它长高,也不知何时见它开花,仿佛就一夜的时间,满地都开了,黄灿灿的一片,花瓣碎碎的,茎长长地挺立着,就那样灿烈地笑着,躲在一块,望着过路的行人。凑近一点,能隐约闻到一种健康的、淡淡的油菜花的香味,不是很浓,也不是明显的香,那是小儿女的体香。

春天是不知愁的,她不知道总有一天将会离开,亦或许她知道,只是希望,这样美好下去,一直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考议论文论据:勤奋

全文共 2059 字

+ 加入清单

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须培养自身有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先决条件。下面请看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勤奋的素材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事例素材:

达·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勤奋的成语

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夜以继日

yè yǐ jì rì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燃糠自照

rán kāng zì zhào

比喻勤奋好学。 《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理论论据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 董必武

矢信矢忠,始终不渝。 孙中山

至诚则金石开。 康有为《乱后罪言》

中心信,立身之本。 明薛宣《读书录》

不负责任的,不能照办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少。 鲁迅《难行和不信》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外储说上》

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至诚则金石为开。 汉刘歆《西京杂记》

万善之首必曰信。 谭嗣同《遗墨三篇》

巧诈不如拙成。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理论论据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明.何良俊《语林.语言下》

好名好利,均为失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晋.傅玄《傅子.正心篇》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汉书.司马迁传》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酬别致用》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春水》

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志身。--汉.韩婴《韩诗外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修身以为弓,娇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汉.杨雄《法言.修身篇》

正直是道德的中心。--[英] 赫胥黎《真正的和理想的大学》

造物给你美貌,也给你美好的德性;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英]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希腊谚语

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国谚语

爱真理和善良,不是为了求得报酬,而是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俄] 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才智英敏者宜以问学摄其操,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明.洪应祖《菜根谈.修省》

止谤莫如修身。--汉.徐干《中论.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事实论据]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亳馈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新中考作文议论文论据:宽容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学会宽容他人也是一种美德,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道理论据

1.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2.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3.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4.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5.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6.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7.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中国周向潮

8.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9.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10.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宽容与刻薄》

11.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12.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13.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14.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佚名

15.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16.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1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18.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19.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佚名

20.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二、事实论据:

1、管鲍之交,将相和

2、寇准的气量。北宋名相寇准因赏识丁谓,推荐他参知政事(副相),丁谓非常感激寇准,对他很尊敬,他们常在书中省(宰相议事之处)吃饭。一次寇准饮汤,不慎将汤羹溅落在胡须上,丁谓马上起身,将寇准胡须上的汤徐徐拂去。寇准笑着说:“参政乃为长官拂须耶!”丁谓在众同僚面前感到很难堪,自此怀恨在心,屡次加害寇准,使寇准一再贬官,直贬至岭南荒僻之地,后来丁谓也遭贬斥岭南,寇准家人意欲加以报复,但寇准却有容人之量,反派人送礼物去慰问丁谓。可见言语不可不慎,气量不可不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高考作文论据素材:北京空气重度污染高达五级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空气重度污染高达五级

雾霾是近几年来比较常见的空气环境污染现象,它的出现也让人们加大了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改善工作的展开。

根据预测,本轮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从2号开始一直持续到4号夜间,其中,今明两天空气最差,预计将达五级重度污染。2号,北京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以来,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分别落实应急措施,并加大了对污染源排放执法检查和应急减排措施督查力度。

为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环保部门加大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排放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30余人次,检查施工工地、企业排放等点位1100多个;在一些水泥搅拌站记者看到,相关企业已停工停产,水泥搅拌车成排停放在厂区内并都贴上了封条,同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4S店里的喷涂车间也停止了使用。

此外,通过路检、遥测、入户和进京口检测,共检查机动车3.77万辆次,处罚尾气超标车辆50辆,劝返外埠进京超标车88辆。

与此同时,北京市住建部门还开展了应急措施落实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工程942项,其中违规工地101项;城市管理部门已出动清扫保洁作业人员27123人次,作业车辆3689车次,检查人员1026人次,对重点道路加大清扫保洁强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针对本轮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北京市各区、各相关部门应对响应及时,整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个别露天焚烧等违规情况,已交相关部门处理。

语文迷网站提醒您: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特别要提醒有相关疾病的人群,要注意多加防范,减少外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热点论据:国人提笔就忘失写症正蔓延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人都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针对失写症正蔓延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带来了一份“关于谨防互联网时代汉字在传播中的缺失的建议”,他建议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在国家层面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

言恭达在提案中总结,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人们提笔忘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汉字书写能力差。

他发现,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汉字的教学不应该是高速,而应该是高质、科学,有文化地进行。同时,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言恭达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在全国重要省市区传播、展示、强化,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强化基础教育中传播汉字文化与审美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同时,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吸引观众同步参与,在社会文艺中领略汉字之美,学习汉字知识。

他还建议,应该大力培养大众的书写习惯,重拾汉字之美。同时,应将汉字融入社会评价体系提高公众重视度,“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也发出了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相似呼吁,希望设立相关节日,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此前中央办公厅已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强调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给不少委员以极大的鼓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