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简短(合集20篇)

山水田园景色让人留恋不已。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田园风光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077

作文

655

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全文共 313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一次的考试之后,我们都需要进行考后反思,这样才能及时的查缺补漏,取得进步,那么考试反思应该如何进行呢?如下是小编分享的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这次的语文考试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成绩之差令我自己也十分震惊。

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才发现有很多。

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预习不充分,学完每一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导致考试时碰到以前课程的题目,失分过多。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不高,经常熬夜,上课没有精神。

其次,上课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对于每一个问题没有仔细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跃,掌握的知识不具体、不全面,不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所需时间很长,导致作文时间不充裕。做的练习很少,做题的经验较少。

再者,便是课外书的阅读,阅读量过少,导致写作文没有素材,词汇的积累也很少,语言没有逻辑性,文章显得十分杂乱,苍白无力。对历史与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对许多文章包括诗词都不能理解,导致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阅读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后,粗心是我最大的弱点。做题马马虎虎,没有审清题意便盲目做题,做完试卷后没有仔细检查,导致犯了许多不该错的失误,正确率较低。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去在意,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过了对本次语文考试的总结,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篇二: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语文总体来讲考得很差,很不理想。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平时上课光顾着记笔记了,并没有完全参入到课堂里,所以学起来不仅吃力、还没有什么效果。今后上课多举手回答问题,顺着老师问题的思路走,笔记可以下课补记,只要这一课听明白了,也就掌握了。

第二就是巩固练习不够,平时学完之后,做完练习,这一课就算过去了。之后并没有进行温习什么的。只是快考试的时候再看一看。上面许多的重点也都忘记了。以后多温习温习,学完后把重点、主题思想再看一遍。深刻的记在脑中。

第三就是复习时没有抓住重点。每次考试时复习都是大致的看一看主题思想,并没有把某些句子、词语之类的理解赏析透彻。连每课的作者简介也一定要记住。这次考试就是作者没写出来。再考试复习时一定要抓住讲学稿上的重点进行复习,再对照着点击的错题温习一遍,效果就会好得多。

应该来讲这次的卷子并没有太多的难题,只是做题目时太马虎,太虚心,而且基本上都是半错,也就是问题没有回答完整,总是差那一点,所以以后回答问题要完整,看题要仔细。

下次考试时争取做到这几点,不说能全部做到,只要努力改正这些错误,考试时再仔细一点,会比这次有很大的进步。

篇三: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翻开试卷,一个个刺眼的红叉叉,红圈圈映入眼帘,再看看错了的题目,“山岛竦峙”睁着大眼却写成了“山‘鸟’竦峙”,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最后一个阅读题下有一个“6分”的题目居然没看见!

除了沉默,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考试之前还装了满满一肚子的自信,现在却被这刺眼的分数打到海底,很深,很深……

看到这分数,我的眼泪就这么不争气的落下来;哭过之后,我沉默了,之后陷入沉思:每次都是这样,每次考得不好时都是哭哭啼啼,哭的一塌糊涂之后再怨天尤人,其实这种后果不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的收获?平常只是囫囵吞枣的学,之后对自己期望这么高,还不是自己造成的!

只是说想赶上这个,想赶上那个,别人都在进步,只有我在不断后退,只能说自己不求上进罢了——可是,我何尝不想考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啊!

今后我一定要把握住时间,努力的一点一点追上别人,争取考出好成绩。

篇四: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细节决定成败,与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好像是完全对立的两句话但在这次期中考试中,面对一个并不理想的分数,我又似乎理解了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考试的成绩好坏无非两种因素,考前准备与临场发挥,那首先就从考前准备开始反思吧。

回想近半个学期的学习甚至初一初二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似乎和初一初二没什么差别,好像打心底里觉得中考还远呢,每天学习没有一种紧迫感,对于一些有疑问的知识点得过且过,学习成了一个囫囵吞枣的过程,总觉得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的差不多,就这样吧。

课前预习欠缺,上课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说怎么样,自己也觉得掌握地差不多,可实际上并不太理解。最要命的其实是课后的复习,每天写完作业本来就不早了,可是也不知道该复习什么,看看这个,翻翻那个,感觉好像什么都会,又什么也没看,最后只能赶紧睡觉了。

这完全是没有注意规划学习计划上的细节而导致的后果。

对于每科的学习,比如数理化在平时学习中,相对较好的科目很少复习。总是觉得都会,到了考前想复习,又有太多可复习的,最后也没复习成,只得匆匆翻翻书应考,使得这几门考得也不好。

再有的就是文科,对于这些相对较弱的科目我一般是练练题,却不注重做完之后的反思。以为做完就是复习完了,结果复习和没复习没什么差别,考下来成绩也不理想。

这完全是学习习惯上的细节导致的问题。

说到临场发挥,一般觉得碰运气。其实不全是,主要是答题严谨与考试心态的问题。看看卷子上的错题,总是一看就知道那有问题。

这完全是答题时不注意细节,导致扣了许多不该扣地分数。

还有一点,这次考试用的是答题卡,考完试卷子在自己手中,所以考完之后和别人对答案成了主要事情。不该错自己答错了懊悔不已,心里想考砸了怎么办,影响了下一场考试。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安下心来准备下一场考试,不去想上一门考的怎么样,也许这样可以使下一门考试不至于发挥失常。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平静应考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这次期中考试让我明白了:在平时和考试中是“细节决定成败”,在考试后应该“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这样我才能在下次考试中有一个理想的成绩吧。

篇五:语文半期考试反思400字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全文共 3379 字

+ 加入清单

(一)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二)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三)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点--21点,二更21点--23点,三更23点--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溢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

(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⑩古稀:是七十岁。(11)耄耋:指八九十岁。(12)期颐:是一百岁。

二、作家与作品

1.鲁迅读书轶事:塾师:寿镜吾先生。“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睛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三味”意思是:读经味为稻梁,读史味为肴馔,读诸子百家味为醯醢(xīhǎi)。

鲁迅书签上写了读书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仙)、(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

《无题》

晚唐“小李杜” 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9.“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10.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人物是以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11.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施耐庵?明)、

《西游记》(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清)。

13.《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5,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两大源头

16 ,柳宗元的《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难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这一难题就落在语文老师的头上,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爱心”这一话题,学生可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具有爱心的人和事,小事大事,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件,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语文考试的反思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如梭,眨眼间一学期,已经过了8周,单元考试分数发下来了。

这次的语文考试我觉的我考的不是很好,考试中,单单书面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多做一些课外习题,扩展知识面,这样语文成绩才能节节攀升。考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别把句子的出处弄混了。一定不能马虎,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悔莫及。要想学好语文,多做题目是难免的,要熟悉和掌握各种题的意思。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读一些课外的书,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掌握一般的修辞手法。如果平时写练习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考试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经过反思的我,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发挥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初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

全文共 375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的积累在中阶段至关重要,会影响到后面的写作、阅读的水平,是给大学打基础的重要时间段。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有关初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9、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间。它们原先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咏叹的特点,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11、《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1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13、《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方法规劝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15、《关睢》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第一篇;《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它与《关睢》一样,同属《诗经》中国风一类,这一类中主要是各地歌谣,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最高,此外还《雅》、《颂》两类。

16、《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诸侯国史料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约3.5万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出著名社会讽刺喜剧,它也是一出名幕剧。剧中安东民奥与鲍西亚是夫妻关系,鲍西亚与尼莉莎是主仆关系,尼莉莎与葛莱西安诺是夫妻关系,安东民奥与夏洛克是借债者与被借债者的关系。

20、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戊戌派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维新变法”其著作为《饮冰室合集》。

21、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温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22、伏尔秦(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

23、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他与美国作家欧.享利(代表作《含着泪水的微笑》)、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统称为短篇小说巨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羊脂球》。

24、《万卡》是俄国作家契柯夫的作品。

25、《心声》的作者是黄蓓佳,她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以时间为序,围绕朗读课文这一中心事件,把小说《万卡》的故事内容与京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展开故事情节。

26、下列作者与作品、出处、主人公的搭配

鲁讯--《故乡》--《呐喊》--闰土

曹文轩--《孤独之旅》--《草房子》--杜小康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菲利普夫妇

黄蓓佳--《心声》--《儿童时代》--李京京

鲁讯--《雪》--《野草》

郭沫若--《雷电颂》--《屈原》

巴金--《短文两篇》--《巴金选集》

高尔基—《海燕》--《高尔基全集》

纪伯伦--《组歌》--《泪与笑》

27、依照课文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趔,而真理是“圣人”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28、于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物理学奖。

29、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想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30、弗朗西施.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哲学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学方面的《随笔》。

31、施耐庵,生平事迹不祥,但也有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水浒》作者。

3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说家。主要代表作《三国演义》。

33、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课文《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壮态。

34、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头下面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州正白旗。主要作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课文《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35、《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史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36、《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策整理编写的。

37、标出下面句子中最明显的两处停顿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答案:臣/诚知/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全文共 48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上还有什么不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启示,希望能帮到大家!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农村中学的写作教学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反思当地的教学实践,指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并分析“误区”形成的原因。为走出这三大误区,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标指引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的消极应付为“我要写”的积极主动;再以“抓立意”为宗旨,以“作文评价”为媒介,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到成长和成功。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误区;激发兴趣;抓立意;重评价;促成长

从事农村语文教学近二十年,笔者亲历了传统语文教学到新课标语文教学的变革。欣慰地看到学生语文素养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也忧心地感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为改变这一状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有意识地对本地区几间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现状做了调研和反思,并与同事们一起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到九年级学段作文教学做了明确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更因为写作能力的考查在中考中占百分之四十的比重,让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的任教老师视为提高成绩的堡垒。就是在急于攻破这座堡垒的“战役”中,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逐渐陷入以下三大误区。

(一)文体写作的单一性

初中阶段,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能写记叙文就能应付中考,写好记叙文就能决胜中考,而花时间教学其他的文体是费时费心,徒劳无功。于是,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基本不教授也不提倡学生写其他的文体。尤其在农村中学,因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就更普遍了。

步入这一作文教学误区的主要因素是受中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中考作文考点的规定是: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近十年来,广州中考作文题型都适合写记叙文。如2008年的《又见枝头吐新芽》、2009年的《其乐融融》、2010年的《奖励自己》、2011年的《游戏》、2012年《改变一点点》等,尽管写作要求里有注明“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这些命题从记叙文文体切入可以很稳当地组织一篇600字以上的考场作文,从议论文文体切入却较难把握,从说明文文体切入根本就无法成文,更何况有些文题还就只能写成记叙文,如《又见枝头吐新芽》、《其乐融融》等。这就使得我们的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只要教学写作记叙文,在中考考场上作文就可以万无一失,至少可以拿个及格分。其次是受前几年流行的“写作可以淡化文体”的说法的影响。“淡化文体”之说引起了一部分教师的误解:认为中小学生写作不需要有文体感,不必讲究文体的格式,既然这样,也就没必要再学习写作其他的文体,师生都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从七年级开始,就只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而说明文和议论文基本不做要求。

“初中阶段只学写记叙文就行了”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老师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还学生写其他文体和常见应用文的权利和能力!

(二)写作教学的无序性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没有对作文教学进行学期计划安排,课堂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⒈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随意性问题。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时间安排的随意性。这节课不想讲新课了,就抛个题目、发句话给学生“这节课完成什么什么题目的作文,45分钟堂上完成,字数在600字以上”;有时能做到每两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堂上作文;有时却是一个月都不要求学生练笔。二是课程内容安排比较随意。教师一般是在决定堂上写作的当天才去思考决定写作题目;或者是今天在哪个资料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师自己可能还来不及好好地推敲,就急不可耐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写作,更谈不上有规范的作文教学设计。这些教师,对“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除了“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之外,其他的都能做到。但这种没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只是完成了作文的次数而没有顾及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的随意率性的教学行为反馈到有些学生眼里,可能就成了写作文只是“凑够字数,完成次数,上交充数”而已。

⒉缺乏有序训练

写作是一种表现和创造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同时,写作还与学生心理发展机制有关,还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课程标准写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这种思想。但具体到写作教学上,教师就甚少能按照课标的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组织作文教学。甚至连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都难以一一落实到教学中。如果以上环节未能很好地实施,本还可以通过作文批改、讲评来弥补不足。但不幸的是,这道最后的防线到了一些不大负责任的教师眼中变成了有名无实。作文批改、讲评基本处于信马由缰的盲目状态。学生的习作一学期能被老师批阅四次已经是很荣幸了。至于偶尔有之的作文讲评,大多时候也只是说说错别字、病句的大致情况,读一、两篇范文而已。

写作教学内容的随意、无序,写作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勉为其难,写作兴趣无法激发,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对写作素材积累的无要求性

近些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渐渐淡化到不作任何要求。笔者为这一语文活动在初中阶段的流失而深深痛惜。这不是语文教师的不作为,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孩子挤不出这个课外时间来做这个似乎跟提高升学分数关系不大的事,他们每天被迫要把自己埋在能立竿见影的题海中,加上网络文化的浸蚀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的影响是造成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这一项“系统工程式”学习活动。最初的时候,教师是有把这一活动布置下去的,但由于大部分同学无法做到,即便是做到的,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实在的价值,渐渐地,教师只好无奈地放弃这一要求了。笔者正是经历了从“坚持到放弃再到重拾”的过程。

在《新课标》指引下,笔者坚持实践以下三个作文教学理念,走出了三大误区,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我能写”的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领悟“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的内涵,绝不能陷于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之中。

曾经一段时期,笔者总是翻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收集自认为命题新、创意深、价值大的作文题,通过编排顺序后,便模拟中考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一一完成。但如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更畏惧写作了。因为,他们感觉那些作文命题太深刻,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似乎很远,每次好不容易憋出一篇作文来,又让老师划掉了一大堆,一说用词不当,二说叙事不具体,三说中心不突出等等,所以,一到写作文时,就有畏难的情绪。到第二学期,笔者改变了策略,开学初,便让每个学生自己写三至五道作文题,再经过师生们共同筛选后,由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写作要求,根据本期的教学安排将题目有序归类安排十次课堂写作,课余同学可以自由写作抒怀,要求每星期坚持交一次周记,变“要我写”为“我能写”,“我要写”。半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激发“我能写”的自信。写作安排上,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感即发。他们乐意写,一切就好办。

(二)抓立意,促成“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了“立意”,更加鲜明地提示:“文以意为帅”。正所谓“练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注重立意,其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既抓立意,又促育人。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收获成长,享受成功感。例如:过去语文课开设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通过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究,笔者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分数,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坚持开设这一活动,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就在这关注、交流和沟通中,学生们展示了自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心智,形成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上这些,正是我们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它,还用担心学生写不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立意深刻”的文章?而他们的心灵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写作中接受了洗礼,收获“知识”与“人文”的双丰收。

(三)“因材施评”,关注成长

以前的作文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批阅学生作文,走“打一个分数写一句批语”的套路。而那些评语大多是笼统的词句,诸如:“优”“良”“语句较通顺”“能围绕中心组材”等。这样的评价没能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更没有让学生积极互动参与进来。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评价要“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进行多元化评价”,做到“因材施评”,让学生在作文评价中体验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评价形式方面:根据文题的不同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共改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中笔者往往将师评与学生互评融合起来,先让同学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相互讨论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同学们对争辩未定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并给出对应的指导建议,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评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2.设置分层评价:学生存在认知和感官以及思想上的客观差异,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学生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稍微松一些,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写作能力好的要严格要求,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求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面对面手把手的写作指导;让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一次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能在班上宣读;将每次的优秀作文或某方面表现突出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注重以激励为主,让每个同学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中成长起来了!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展开作文评价,都要遵循“眼中有‘文’,心中有‘人’的原则,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温儒敏。关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语文建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刘老师发了期中考试卷,我一拿到试卷,眼泪立刻夺眶而出,因为:我,考得太差了!

这次考得差的原因是:1。错字多,光错字就扣了我5分。2。太马虎,有一道题,要求只让把第一自然段的动词写下来,而我呢,则把全文的动词都写了下来,又白白失去了2分。3。作文词句太罗嗦,最后一段写得太少了,所以被扣了1分。4。平时老师让默写和听写的知识掌握得不太牢固,竟然把唐朝的贺知章写成了宋朝的贺知章,让大诗人晚生了几十年;我还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写错了,一共被扣了4分。5。没有把句子意思表达完整。有一题,我把句子意思才写了一半,突然,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不写了,反正这道题也扣不了多少分。就这样,我又白白丢掉2分。另外,我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写完卷子不检查,若不是不检查而左顾右盼,我还可能得100分呢!

不过嘛!我还是有优点的。我组词组得特别好,卷子上的组词可是一个字也没有错呀。

虽然这次考得不太好,但我一定要把我的优点发扬光大,把缺点都改成优点,虽然世界上没有几个十全十美的人,可我就要做那几个人中的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幼儿园幼师教学反思周记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反思:语言的学习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沟通,包括意义上的沟通和形式上的沟通;有助于有效的表情,包括个人作出表情时是对各种内部和外部压力作出内部调节的努力;帮助澄清思想,如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对观念的 理解是否清晰到足以用有效的字予以表达的程度。

文学的学习反思:文学的学习有助于大大提高青年人经验,广泛拓展读者的视野,为个人提供一种探索他自己 无力自己参与的人生与生活的机会,而且也为他提供一种有如亲临其景地探索各种情景的机会,从而使其既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也不受他们能够参加的时间,社会阶段,职业种类和社会群体的局限;有助于培养读者感到满足和有意义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助于增强解释材料的技能;有助于形成鉴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看分值答题法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看分值答题法适用于所有的文章中,它是一个 万能大全。

例如:重庆中考《在冬夜里唱歌的鱼》

13.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

答:

答案是:13.(4分)“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2分)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2分)

例如:  2009年中考《为我唱首歌吧》

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15.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15.(4分)“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2分)“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2分,“失去听力”、“长眠”各1分)

总结: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一般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应聘初中语文老师的自我介绍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领导:

很高兴有机会可以参加这次面试,我叫xxx 毕业于xxx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并较有成效。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学科老师的帮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师生相处和谐,“情知互动,寓教寓乐”的教学风格,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语文的独特魅力和特性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培养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从教以来,我连续数年在全县优质课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今年暑假,我又在xx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聆听名家教诲,和来自全省各地老师交流教学经验,从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和生活的磨练,我已逐渐褪去了稚气和青涩,变得成熟而自信。我也在不断的工作中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需要更多责任心和细心去完成也真正体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我认为我完全有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我也真心的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如果我有机会能够加入贵校,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定不会让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失望!

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勇当教育创新的探索者、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他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并因此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

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老人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人的意气,而是为了中国与人类的“将来”,因此他的一切批评“实为公仇,绝非私怨”。

他的15本杂文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文就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特别是要了解中国人,那就读读鲁迅的杂文吧。

鲁迅作品

《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是前期杂文。《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

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恩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就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渲泻,真情流露,价值体现,理想放飞,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假大空 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一次作文,发现有许多篇写自己父母亲生病住院,甚至自己亲人去世的内容。结果作文写得空洞无文,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不能不说是 假大空思想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如果这种风气不能及时止住,对社会的危害是无穷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风已给人们的记忆留下了伤痛,我们不希望那样的悲剧重演。

试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连讲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创新,就更别说能为社会有所作为了。当然导致学生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有忽视学生讲真话的现象,本来学生讲的是实话,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强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甚至把学生当作异端看待,予以无情地批评乃至呵斥,学生哪还敢讲真话。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篇作文,由于学校采取分层次教学,各班所使用的资料不尽相同。于是一个同学针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学校这是在歧视差生,为此表达了对学校的不满,整个作文可谓情辞恳切,笔锋犀利,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说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学生的作文来说更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然而遗憾的是这篇作文却未能评为优秀作文。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性的一种扼杀。同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在无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远。学生为了高分只好跟着这样一些套话转,能写出真话来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提倡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平台。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自己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想笑就放声笑,想哭就尽情地哭。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说真话,绝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导。

总之,鼓励学生说真话,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考试反思怎么写2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期中考试的语文分数出来了,我自以为还不错:98.5分。可是,等到老师读完全班同学的分数时,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全班同学一共有5个100分,竟然连一个男生都没有!作为一个男生,我都感觉没面子,同时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试卷没有发下来,我也不知道错在了什么地方。是作文扣分了吗?是不是里面有错别字?是不是标点符号错了?还是因为粗心错的小题?其实,这次考试的题很简单,我没有一道不会做的,可是就因为简单,才没有认真检查,粗心把我害得没有考100分!

以后,我一定要吸取教训,改掉粗心的坏习惯,从每天的作业开始,不能光要速度,还要细心检查,书写工整,这样100分才不会离我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期中语文考试反思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时:11月15日,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

当试卷发到我手上时,我顿时傻了眼,愣住了。试卷上第四、第五题都是一些历史人物,像第五题“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卧薪尝胆、破釜沉舟、负荆请罪、鞠躬尽瘁、三顾茅庐、完璧归赵”。

哎呀,这可怎么办?像这种东西我可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但是语文《每课一练》上好像做到过的。可是,我绞尽脑汁也一点想不出来呀!

我束手无策,只想:先把会做的做好吧,总不能为了这十多分而不要了后面的几十分吧!

发卷时:一天过去了,在这一天里,我心惊肉跳,很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有几次去问潘老师,却又停下脚步。终于发卷了,我默默地祈祷分数好一点,能够在前十名。“下面我报一下分数……”“周娉羽,82.5分。”听到这个分数,我犹如晴天霹雳一样,那种感觉无法想像。我像没了魂一样地走上去拿下试卷,呆若木鸡的看着那个用红笔批的分数。

分析:这次考试,我失分主要在第四、第五、第六三个大题。主要原因:一是我课外知识不丰富,如第四题写出歇后语和谚语失去3分,第五题写历史人物6分全扣;二是我不够仔细,基础不扎实,如第六题的修改病句的第(3)句“星期二下午,全校师生和班主任老师去看了电影”。这句话,全校师生已包括了老师,而我还要改成“全体师生”,扣了2.5分。

反思:通过这次考试,我不仅要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多阅读课外书,要带着学习、长知识的目的去阅读,不能光看一些无聊的课外书。学习还要持之以恒,才能读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搭石》教学反思作文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搭石风景的亮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背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悟美、欣赏美,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通过重点段的品读,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乡这道风景的亮丽。在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乡亲们浓浓的乡情。

二是加强了说写训练。课文中多次出现假设句子。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假设句子的意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身边的美,进行说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

三是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也提示理解的方法。如在理解重点词“协调有序”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这个词的本义,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引申义,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用得准确。又如:在开课伊始,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边画句子,边理解,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掌握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搭石》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语文小说知识点大全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自我介绍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75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环节的设置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1、谈话导入。通过和学生的谈话,让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从而告诉学生这些不同的地方都是每个人的特点。抓住特点就能介绍清楚自己,从而引出课题。2、仔细观察,说不同。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们有意选择对比较大的两名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找出他们的不同。3、小组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说,能说会说,为下一步写作垫底。4、完成习作,同桌交流互查。在有了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作,并相互检查交流。

二、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

虽然自己经过准备,并且做了大量的铺垫,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概念模糊不清。在教学中涉及到“个性”、“性格”、“外貌”等抽象的词语。由于我们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和比较,许多学生理解模糊。没有弄清楚含义,从而导致了学生到后来不知道该怎么写。

2、教学设计环节混乱。在教学一开始,我们就将“特点”这个抽象化的概念抛给学生,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一知半解,使得后来我在后期虽然做了大量的讲解,但学生还是没有明白。

3、沒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本来对学生来说,介绍自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了较高难度的要求,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就无法专心倾听,这也是导致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重要原因。

4、习作的发散点过多。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归纳出人的特点后,让学生选择,但是因为发散点太多,加上学生对一些概念并不理解,所以写出来的作文不尽人意。

三、对解决措施的思考

三年级学生虽然经历了低年级写话阶段的训练,但作为作文教学的整体思路来看,它则是刚刚起步。因此,教者必须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高底,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做到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指导。结合自己这节课和长期的习作教学,我对自己习作教学中要采用的一些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1、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丰富写作素材,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是克服畏惧的关键。

学生不愿意写作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没有东西可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当好“生活导师”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并且指导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以自己的情趣去理解分析社会,发展认识和思维能力。平时让学生写观察、记录、小日记、小报告,社会调查等都是较有效的方法。

(2)了解学生的需要,变“苦”为“乐”,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

需要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够积极参与到习作练习中来。同时,作文教学要想取得高成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提高写作的兴趣。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关爱学生,教师要把差生当“朋友”,了解他们在写作中的困难,并给以具体指导,热情鼓励,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帮助学生总结成绩,克服失望心理,树立写作信心。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2、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

学生开始作文时,往往觉得不知从哪里写好,写些什么好。首行,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认真分析每次习作的要求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自己心里首先要做到心里有数,明确自己本次习作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设置教学重难点,一定要突出每次习作的重点,和学生应该明确的重点。如果在本次习作课上,我只抓住外貌和爱好,这两个特点让学生来写,学生肯定会觉得简单而且和自己生活贴近,写起来也会更容易些。

3、注重二次备课意识的培养

二次备课时教师针对课堂中临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的临时修改和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能对学生的需要志上做出反应。在本次习作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对学生掌握不清的几个抽象的概念及时让学生进行理解,那么就不会出现学生不知该怎么下笔的情况了。

4、平时要注重对学生习意识的培养。

我们教学生写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把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丰富感情表达出来,展示给读者。也就是说,凡是能用语言表述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写美学事的同时,还应该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抓住发生在身边的新鲜的事、奇怪的事、有趣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自然写景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一个稍微有些沉重的使命,我设计了这次作文训练。

我想要我的学生从抄袭的习惯中走出来,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我想,要训练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作文,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还要教会学生能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亲自带着他们去观察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并在观察的同时适当加以指导,引导孩子们启用各种感官来感知身边的景物,再引导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感觉变成语言——就可以完成好这一次真实可信的习作。他们也会明白自己的作文就如此简单。

我在这一次作文训练的备课中创设了一个写作情境:那就是用我的相机拍下校园中一处景物——同学们都熟悉的校园石刻,让孩子们能有话可写,因为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里,有的孩子可能对它兴趣还很浓。另外,学生看见校园里的景物被搬进了幻灯片,自然也更有表达的欲望。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都说,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感觉很新奇,他们还说,以前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作文是不可能的,现在觉得有话说了。可见,我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写景作文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很多,但这一节课我只想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且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看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我们认为不追求面面俱到,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的确很受启发,在教师点拨之后,就能顺着思路将景物说得比较具体。当然,也还有几位同学参与得比较少,相信他们在同学的启发下,也会有收获。事后我特意检查了这几位同学的作文,也顺着同学的思路,写得很有条理,只是他们不是自己走,而是大家拉着走罢了。这样也不无好处,但给我的教训是,还需要花些气力帮帮他们。

有同事给我指出来,这节课有点遗憾的是,大家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我想,像我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是刚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了避免以后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以后我在指导学生选材、安排顺序等方面一定要力求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他们的思维主动性,进一步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风格。既要让中下等学生有话说,写得出,又要督促优等生写得好,有特色,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定是百花齐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写作能力为最高,写作能力又以说明文写作为最难。现根据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说明文写作的教学技巧作简要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由形象具体的个性化操作上升到抽象知识的关键一步,这样获得的程序性知识是加上了个体亲身感受的、一旦拥有便终身不忘的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技能后概括出来的“真知”。

总之,说明文的写作,我的经验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获得关于说明对象的知识,再进行口语演练,最后形成文字;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成文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形成关于技巧的程序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亲身感受、亲自发现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并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全文共 5777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小学毕业班作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毕业班教师煞费苦心,准毕业生们疲于应对,作文成绩总难以提高。面对小考、中考、高考的改革中对作文教学的日渐重视,对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途径的探索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想这是每个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真正想了解的东西,我愿意以自己长期从事毕业班作文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以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已经走进了作文教学的误区。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的付出,很可能做的是无效作文教学,用的是无用功。学生们在作文课堂上无助的眼神和无力举起的笔,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挣扎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

1、无主动性。小学毕业班上下学期,语文教材安排了十四个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这些项目是:缩写、看图作文、一封信、漫画类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写一个人、自由作文、读后感……、20年后、童年趣事、我发现了……、调查报告、假如我会克隆、难忘的人与事,仅此而己,很多严谨的毕业班语文教师严格按照这十四次作文任务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固步自封。我们都看得出,这十四项作文训练内容空泛,虽具有大众性,但缺乏鲜明的个性,缺少能力提升的层次性。可以说,被动地学作文,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极有可能陷入作文教学的泥沼和围城。

2、无目的性。也有毕业班语文教师看出六年级作文教材的局限性。他们高举旗帜,冲出作文围城,却面对茫茫荒野,不知何去何从。是呀,不训练那指定教材,训练什么?是另选作文教材,还是自编教材,这是很让人举棋不定的,是很折磨人的。确实很多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意性地指导学生训练。今天训练“写人”,明天就改成“叙事”,这周“写信”,下周“写景”,随意而为,学生弄得晕头转向。

3、无趣味性。其实,从学生角度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写作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趣味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会高涨的。而他们笔下的作文也一定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缺乏灵动的生命力的。当作文的教与学没有了趣味这个润滑剂,它的动力会越来越小。缺少了内在动力的作文教学是注定涌不起美丽的浪花。

4、无力性。或者称为无支撑力。我们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非作文因素。比如字词掌握、写字、标点、卷面等等。很多教师重视了对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作文方法运用能力、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而对那些非作文因素往往无能为力。没有了这些支撑点,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架构在沙盘之上,很容易坍塌,作文成绩自然就很难得以提升了。

5、无效性。或者它是微效性,肤浅性,不深入性。很多老师好不容易选好一个作文训练题目,进行了精心批阅,针对性指导,精心比谰,认真评讲,却也仅止于此,一次作文训练宣告结束。我想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进行训练,这显然是不够的,效果是不够好的,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要知道,作文训练的资源开发远不止于此,有些被浪费了。这也是个误区。需要我们走出来。 二、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的八个策略

1、知识性。一个小学准毕业生,是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好作文的。虽然说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从幼儿园、一年级至五年的学习循序渐进地来增长见识的,当然还有六年级的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虽然,也不是说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知识性的提升完全无能为力,我就尝试了以写两种读写方法:(1)每天三读。选一些美文,让学生早起大声朗读一段美文。傍晚十分钟轻读一篇佳作。晚上入睡前就着床头灯看一会儿精美的文字。这样不但增长了文字积累,而且培养了语感。(2)每周一记。每周来让学生看十篇好文章,不局限于小学生作文选,儿童文学、世界名著、中国作品、卡通画作均可涉猎。只看作文选容易偏食,那些经过家长与编辑老师层层修改的作文早已失去了小学生的灵气,不值得大读特读,应该让学生从自己兴趣的书籍出发,扩大到相近的方面,乃至更广,“五谷杂粮”都是作文的维生素呀。然后让学生作五篇读书笔记,可以是读后感式的,也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方式的,还可是编内容提要式的,下周一上交,教师应浏览一遍,尽量评高分,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做这件事。我的学生多年来坚持做这一点,并为一这方式取名作“采蜜本”。这一方式得到家长支持,一个家长在儿子笔记本上书写:“密蜂采蜜,我采佳句”,以勉励孩子,试试几周,相信孩子的知识悟性会得到提高,而作文需要知识来丰富。

2、素材性。作文是需要材料来建构的,材料从哪里来,上面说的阅读是一个途径吧,阅读积累到的相似的素材能构成我们的写作选用素材。但是真正的大素材库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假日呀,周末啊,去外地旅游,甚至每日上学前、放学后,到家前屋后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深入生活的做法。我们会发现,走到大自然中,会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可贵的生活馈赠。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值得我们去辨识,去观察,去回忆。做生活的有心人,自然会记下许多素材于脑于心,在写作文之时材料就会信手拈来,文思就会喷涌而出。写作教学的素材性,还可以表现在作文指导中所讲的故事,所做的游戏。二者都提供了写作素材。尤其是写作游戏,作为课堂上刚刚发生的生活,让学生记忆犹新,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笔下有神了。

3、趣味性。这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儿。不仅对小学毕业班学生重要,对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作文来说也都重要。小学生对待作文的畏惧心里,源于作文教学的单调古板,不会变通,趣味索然。对症下药,当然是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作文起来。为了增强小学毕业班作文课的趣味性,很重要的做法是:1、注意语言的幽默性。2、讲写作事故。3、做写作游戏。在我的作文指导课前,总有一个写作故事揭题激趣的环节,针对每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我总会选择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关的精彩故事,通过生动讲述,引人入胜,揭晓写作任务。学生听故事之时聚精会神,深深被吸引,趣味性上来了。课堂进行之中,在学生稍感困顿之时,安排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妙趣横生,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些写作游戏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与重点训练项目相连,既可以作为课堂上调节精神之用,也可以写入作文作为重要素材。譬如,学生在《千足虫》游戏中,扮成蜈蚣前进,既培养了动身能力,协作精神,也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参与写作。

4、示范性。小学生写作文,从模仿开始,是一个正确的途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决定了他们是善于模仿的,是长于模仿的。所以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念范文,确实对学生具有示范性,这对包括六年级在内的小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有的人认为这对毕业班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不对,毕业班学生同样需要追随者(范文作者),并且渴望超越他(她),范文对他们来说更有挑战性。有老师不敢在自己班上念范文,据说一念完范文,班上学生所写的这次习作,十有八九是要雷同的。这很大的原因要归咎到教师没有进行作文引导,学生无力可借,无法可依,只好跟了范文去模仿去写,甚至去抄袭,这不是学生的错,多半过失要算在教师头上。一个好的毕业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不但要有专门的写法指导,更要让范文成为载体,向学生传递素材,融入写法。这样,范文才成为真正的示范性作文。对待范文,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1)去作文选中选一篇恰当的。(2)自己写一篇下水文。(3)让优秀学生写一篇下水文。(4)从作文选中选用的一篇教师进行修改后加以运用。相信,用其中最适合的一种方法诞生的范文,一定极具示范性,学生的习作源于范文,高于范文,这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从模仿能力到发挥个性特长相结合。在我的作文班上,一篇同样的范文能够带动学生写出各不相同的佳作。

5、方法性。很多语文专家希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要讲过多的作文方法,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不要讲“比喻”“夸张”一类的术语给学生听。我知道他们强调的是“教无定法”,“作文也无定法”。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与运用那种不必知道叫什么法的方法。这就显得遮遮掩掩了。我认为,既然还是有必要将方法授予学生,就不必“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学生知道方法名称又如何,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全部不更好吗?不必担心方法概念的深奥难懂。我的做法是将比较深奥的术语、方法,用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说给学生听,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举例来说,在作文手法授予方面,凭这样观点,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小学作文教材中涉及的六个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反问、设问、排比。还多讲了40种手法,它们是:拟物、借代、引用、层递、插入语、反复、对偶、示现、呼告、离析、抑扬、摹绘、移就、舛互、互文、象征、错综、倒装、回文、拈连、复说、婉言、双关、共用、顶真、通感、衬托、仿拟、类叠、对比、插注、转类、撇语、缺略、列锦、简缩、移时、感叹、对举、警策。事实上,学生们在我通俗的传授当中知道了手法的概念,在我例举的有趣例句中明白了该手法的特点,在妙趣横生的仿造例句比赛中品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在课堂发言、口语交际与作文训练中享受着运用的乐趣。手中有法,心里不慌,学生们更加轻松地驾驭方法,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是方法让他们信心十足。当然,我也让他们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方法,如果有,那只能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得最恰当的方法。”

6、互动性。如果认为作文就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过分强调独立作文,学生会觉得非常寂寞,这是很糟糕的。不要让学生觉得,对于他们的作文,家长无能为力,老师高高在上,同学退避三舍。大家都爱莫能助。为什么不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呢?为什么不让他们互向伸出热情的手呢?让安静的写作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互动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作文法。互动会带来新鲜感,会带来乐趣,带来竞争意识,产生好强心理,产生写好作文的推动力。这互动性,既可以体现在现场作文后,让学生相互传阅,互相评改,自评自改,看谁的文章受欢迎,谁的人气指数高(即被评论的次数最多)。也可以将这种互动蔓延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借阅同学们的作文继续互评,继续建“楼”(每一条评论可以说是建一层楼房),也可以让邻居、家长参与评论中来。你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阅读了多少篇作文——而且是产生在他们同学当中的作文,不是作文选中被编辑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那种所谓的优秀作文——收获该有多大呀,等他们拿回自己的作文,看到了别人的美言,看到了别人的逆耳忠言,对自己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其实应该说“文章不厌百回评”,评是改的前提,纳百家之言后,哪怕只改一次,也是最大地利用了这一次作文训练的资源啊。

7、周期性。在我的作文训练,中每周是都要进行一次作文指导,进行一次作文讲评的。一周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是有周次性的,也有周期性。一般说来,我将相近的作文训练项目集中在几周之中,完成训练之后定期测评,再转入下一个专题训练,这样便于学生比对,便于学生掌握专项作文知识与技能,从长远来看,这个周期就更明显了。辟如我教三年、四年级时,会提倡初学作文,可以奔驰,学生作文写得很具体是受我表扬的,因此他们越写越长,进步很大。其实进入五年级,可以考虑在某一段时间内,规定学生作文不能超过两页,不能超过600字,这样在一个限字的框架内,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只有比质量了。这样就进入一个更加重视作文质量的时期,所谓从量变到质变了。升上六年级上学期,又可以放宽篇幅,字数不限,于是学生就进入一个追求写得又有字数又有质量的周期。“长——短——长”,从量变到质变,这样周而复始,是很容易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梯级提升的。在六年级,也可以分小周期进行这样的训练。此外,还有从课堂作文到课外作文再到课堂作文的周期训练,可以有不限时作文到限时作文再到快速作文的周期训练。我们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每周最重视的一项作业就是作文,当进入不限时作文周期时,我会特意选周一指导作文,这样,他们会绞尽脑汁用一周时间精心经营出一篇美文。待进入限时作文周期,特有的考场氛围和竞争性,又逼迫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一篇现场作文完成好。周而复始,学生作文会更上一层楼。

8、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是对老师、同学提出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的课题。对教师而言,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按部就班,过于呆板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够的,每一周的作文训练也不能老调重谈,冷饭生炒。就我而言,很重视一周一个创意,一周一个点子,一周一套方案。这个创新的点子可能是我从用一周时间,从办公走路,到吃饭睡觉冥思苦想出来的,也可能靠某个灵感的闪电击中大脑所致。无论如何,从这种创新点子的产生到完善成一个作文指导教案,都是我很享受的一个过程。毫不夸张的说,一周的构思,半个小时的编写,两节课的指导,是我一贯创新作文的原则。体现在批改作文上,创新也是让批改大量作文本永远保持新鲜活力的源泉。有时,我从第一本到第五十六本的批改,有时将作文分优中差三类进行批改,有时随机抽取作文本进行批改,饶有趣味。作文评讲课上,大抵每个老师都有欣赏佳作这个环节吧,也可以创新啊。除了从头念到尾的赏评,也可以先选取一段美文作导语吸引学生再念全文,还可以先念一半作文再问学生情节可能怎么发展然后念下去对照,其乐无穷。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创新之处,可能是一个手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能是一处细节的精妙描写,可能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绝佳过渡,也可能是一个匠心独运的开头、结尾,哪怕是一个能点亮我们读者眼睛的题目,都要予以表扬。这样,学生在作文中,立意会创新,选构会创新,构思会创新,表达会创新……创新无止境,可以说,创新让学生的作文永远向前。

综上,我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与“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我对小学作文尤其是毕业班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纯粹是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仅是一家之言。但是,这些做法是我长期坚持的,也是被我的无数学生证明是有效的。但愿这些还嫌粗糙,未加以严格理性提炼的私家经验能够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一些启发与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还有,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过证明的有实效的作文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再博取众长,为己所用,就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了,因为最适用的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考试的反思初一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之间开学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然而,留给我得却是无法挽回的时间;面对这一张张优而不尖和“绊脚石”似的的分数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看一道道不该错的题目被打上大大的叉时,心底里感到无限地自责……

当我静下来时,再仔细地浏览多一次试卷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地粗心、急躁.当一拿到题目是便马上动笔写,如果一遇到不懂得题目是便开始慌了,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导致了数学一道9分的题目完全失分,令我现在沉痛万分.

还有,虽然口中老说:“这些题目老师根本就没有讲到……”其实,到现在一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知!“没讲到”原以为这理由就竟能把一切错误掩盖住,现在一想,不如该自己没有做到平时按时定量的复习、预习罢了.如果说,自己平时有做到复习、预习的话,那么即使老师讲到没讲到又有什么巨大关系呢?现在的责任只能推回自己身上,预习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如果我们不做到课前预习,那么就会令自己的学习大打折扣了.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只会事半功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

我们还要做到老师要求背得一定要去背熟,要用理解性的方法去背,不能死记硬背,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当题目灵活、变通一点的话,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从这次月考我总结出许多学习道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考试差时,如果只会一味地去找理由的话,或把错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话,那么便会永远掩盖着错误,一直错下去.

如果该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学、该记的欠账的话,便会更难取得好成绩.要做到必须每天的知识积累,每天复习,而且要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才行.

学习靠积累,学习靠努力;机会仅有一次,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考试!

[语文考试的反思初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