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看论辩的艺术通用20篇

“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象离我们很远,实际上艺术常常在我们身边。下面一起和小编学习一下我看论辩的艺术吧!

浏览

5457

作文

1000

我是小小艺术家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是多姿多彩的。艺术就像美丽动人的玫瑰花,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艺术就像火红火红的太阳,用灼热的光芒来点亮人生。

曾几何时,我在一次观看演出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舞蹈。我把想法告诉了最疼爱我的妈妈,她却犹豫再三,毕竟学跳舞是件苦差事。但她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我的请求。刚开始练跳舞的时候,觉得特别新鲜,那段时间练的起劲,以致于受了几次伤。

有一天,我正在练习舞蹈,无意间听到了老师们的对话:“小班的杜晗宁身体不好,她的妈妈说学完这个月就不学了,真可惜,她还盼着上台演出呢?”我听了,呆在当场,不知所措。

回到中,我对妈妈说:“虽然您心疼我,但我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我不想放弃。你再给我一个月时间吧,我们马上就要演出了……”依旧是老办法――软磨硬泡。最终,妈妈终于点了头:“好吧,我会去看你的精彩表演!”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我更加努力了。很快,我渴望以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站在舞台上,既紧张又兴奋,随着伴奏的响起,我翩翩起舞,渐入佳境,越跳越有感觉,赢来了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也赢得了妈妈那欣赏的目光。

我是小小艺术家,多姿多彩的艺术,点亮了我的人生旅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风筝艺术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风筝艺术节”。

“加油!加油!”这是哪里的声音?哦,是操场上同学们的加油声。原来,同学们都聚到了操场上来看风筝比赛了。

坐在板凳上,放眼望去,有那深蓝色的天空,还有一幢幢大楼,有那主席台,主席台旁边便是看台了,看台上坐满了同学,远远望去,只能看见一个个的人头,操场上,有老师,也有同学准备放风筝的身影。

天空水蓝蓝的,只有路过的鸟儿,让人感觉空寂,寂寞,忽然,听“嘟——”的一声,助飞手把风筝送到了天空中,这时,你再抬头望一望天空,原本水蓝蓝的天空中变得五颜六色,有红色的,灰色的,粉色的,紫色的……好看极了。

操场上的风筝不仅颜色多,形状也各有不同。“看,那是小灰机。”有一个同学说,原来有一架小飞机飞到了空中,因为是灰色的,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小灰机”。还有彩条风筝,这种风筝的颜色多的很,一条一条的,很整齐,也很漂亮。除了这些,还有大令,它是三角形的,两个角写着“字”,上面还画着一张脸谱。最有趣的还是超人风筝了,他一飞到空中,风一吹,腿就动起来,有一位同学说:“看啊,超人的小短腿捣腾的还挺快。”还有蛇,助手飞把风筝送上天空时,原本只有一个头的“生物”突然现出了尾巴,再细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蛇。

说完风筝,再来说说我们的放飞手吧,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哪样的神人都有。先说说那个小鱼的主人吧,风筝飞上天后,本来很平稳的风筝,突然来了一个旋转,直冲大地的怀抱,这时,放飞手不知怎的一弄,风筝又突然间飞上了天空。

再看看操场,放眼望去,同学们都在划分好的路线上奔跑着,一边跑一边放线,终点有老师在等待着,起点有助飞手和放飞手准备着,主席台上的背景上贴着“风筝艺术节”这五个大字,前面坐着校长。主席台前面有同学们放飞风筝的情景。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比赛已经接近尾声,最后,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操场。

这就是我们一年一度的“风筝艺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艺术节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高青县的百灵艺术节。

在台上,大家都尽力了,也都超越了自己。其中,有的让人发笑,有的让人感动,还有的,让人感觉水平一般,就像一张白白的纸,让人看着一点意思也没有……

一些乡镇小学,一出台就叫人连连发笑:土话,一张嘴就是。这并不是都那么好笑,而好笑的是,他们普通话、土话放在一起说,那可真是笑死人了……

再回过头来说我们自己。那演得还算不错,我们以前从来都没演得这么好过。听当时评委老妈说,她差一点感动哭了。

不过,差一点儿也是没哭。可实验小学的一个“校园剧”吧,那可真叫绝!观众和评委们不但哭了,就连那演员,都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个让人感动、让我永远记住了的“校园剧”,名字叫做“老师妈妈”。它的剧情是,在一所小学里,一位小记者听到了一件感人的事情,可是他只知道有那么一件事,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他便到一个班里来调查,并找到了当事的人。最后,他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当时的三个人是一个学习小组,放学后,他们到冰上去玩,结果落水。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正好看见,便去救人。而他们三个一个是新来的小女孩,一个是小男孩,另一个也是小女孩。而这位老师在那个新来的小女孩身边往返了四回,却没有救她。当她把那两个小孩救起时,她昏了过去。而这位老师正是这个新来的小女孩的母亲。这个小女孩恨她的母亲,可在她的同学们和她母亲的录音的帮助下,她终于改变了她的观点。

看了这个美丽的校园剧,我从此也理解了我的妈妈,她,也是“老师妈妈”。

[艺术节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自我接纳的艺术

全文共 5238 字

+ 加入清单

认识自己的真正价值,是建立自信心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无法超越自己的自信,这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得到证实。你根据自我接纳去感知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感觉基本上是无意识的,早在孩童时期就已经被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之中。

正面的自信不是明智地接纳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而是个人的自我接纳。培养正面的自信不是自吹自擂,更非自恋。你只是认识到自己是个独一无二且有价值的个体,不需要用成就或财富引起别人的瞩目。事实上,自吹自擂正是欠缺自信的典型表现。

表面上,许多人似乎极度积极和自信满满,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许多领袖、学者、发明家、艺术家以及那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大多都是自信不足的自我牺牲者。历史上有些备受敬仰的人,有的是瘾君子、有的是酒鬼、有的甚至用自残的手段逃避那个他们永远无法接受甚至憎恶的自己。

培养正面的自信不仅能带给你快乐,也是你建设人生的基石。如果你曾期望自由的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你必须严肃面对的任务,否则你的自信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最后只会像那些不快乐而可悲的人一样郁郁而终,甚至选择自我了结。

增强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分析自信不足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方式。弄清楚这两点之后,你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自信心。

在孩童时期形成欠缺自信的环境

到目前为止,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不够自信。

自信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接受自父母一系列自我打击的概念、看法和价值观;第二是在学生时代一些观念错误的老师或其他事物──例如职涯分析和智力测验──对你作出贬损性的评价;第三是那些过度强调自己充满罪恶和毫无价值的消极宗教信仰。当然缺乏自信的原因还有很多,但这三个是最主要的因素。本章要讨论第一个因素。

到目前为止,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不够自信。尤其是母亲,母亲的角色对我们影响至深,因为我们人生中最易受影响的时期都与母亲一起度过。许多成人会透过态度、行为和举止等,把对错误的观念、看法和价值观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给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的父母没自信或感到自卑,作为孩子的我们也会深受影响,认为自己应付不了家里和学校那些最简单的问题。事实上,父母 「错误的」假设会变成我们生活的「事实」。以下我们将分析一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从出生后到五岁左右这段期间,是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印记阶段」(imprint period)。在这段期间,大脑接收到的印象会变成你的行为模式。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的表现没有自信,很容易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你初次犯错被骂「坏孩子」时,你的自信就开始受到伤害。因而造成你的误解,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但实际上「坏的」只是你的行为。事实上,世上根本没有「坏孩子」,孩子唯一「坏」的地方,是他们欠缺什么样的言行才能产生正面之结果的认知。

当然,有些事孩子是不该做的,做错事接受管教无可厚非。但这些事情本身并不会使孩子变坏。在被别人说成是「坏孩子」时,你也会跟著认同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坏孩子的行径,但你忽略了一点:你的行为只是用来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明白这点,相信自己是个坏孩子,就会形成充满自卑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这种感觉进入他的潜意识,最终会以羞愧、自责、懊悔和内疚等形式表现出来。

拿自己与别人比较,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这种行为也会导致没自信。当父母拿你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孩子做比较时,孩子的自卑感就会增强。他们把缺点视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总拿自己与他们崇拜的同侪相比,相信别人的力气比自己大、能力比自己强、比自己讨人喜欢、比自己更自信……于是,自卑的乌云开始笼罩在自己的头上。如果父母将批评换成鼓励性的言语,例如:「你那么棒,我相信你不会做这种事。」可以很大程度地阻止孩子自卑感的形成。

对孩子的独特性欠缺认同和欣赏,是父母另一种失误。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意见视若无睹,他们会用这种话堵住孩子的嘴巴:「小孩应该有耳没口!」 或「爸妈知道什么最好!」通常小孩把这种不认同视作对自己的轻视与不尊重。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这种表现代表他们不够自信,所以才想要维护自己的立场。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事都一手操办,这是个很扰人的事实。私底下决定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要照他们内心的渴望去做,他们把孩子推到孩子力所能及之上。他们将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无疑会让孩子付出代价。但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无法满足他们那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甚至根本不具备——那样的心智或体力。

外表也是导致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点人们还没有足够的了解。许多孩子因为与众不同或畸形的外表而身心饱受折磨。如果你常常提醒他们「太矮」、「太高」或「反应太慢」之类的话,会形成他们难以克服的自卑感。

有些父母过于看重金钱和物质,他们的孩子也继承了这种价值观,而被物质生活所束缚,努力奋斗和打拚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这导致他们多数会为金钱而结婚,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过于重视金钱和物质的孩子,喜欢在别人面前摆阔,总是花钱购买一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物质主义破坏了孩子对自身真正价值的理解,他们的生活重心在于追逐财富,藉以慰藉他们的自卑感。

前一章我们提到许多父母没有及时帮助孩子学会独立。过于强势、过于宽容和占有欲强的父母,会麻痹了孩子的情感。他们剥夺了孩子沉著、自信面对人生的权利,将他们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自信不足会导致不好的感受,而不好的感受又会形成自信不足。

完全透过奖惩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缺乏自信,这种说法可能与许多人秉持的观念背道而驰。必须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从错误中记取教训,而不要用惩戒措施威胁他们。一旦记取教训,他们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要嘛成功,要嘛就遭受失败的结果。愈早认识到这点愈好!

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点是,自信不足会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研究显示,自杀行为在家族成员之间会相互跟随。这并不奇怪。如果你遗传了自信不足的缺点,遇到某些状况时就会采取极端方法来处理。

自信不足不但会传给孩子,也会对我们周遭的人产生影响。如果我们身处在一个影响他人的位置,例如教师或神职人员,我们就会散播自信不足给向我们寻求指导和鼓舞的人。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缺乏自信和欠缺自我认同,从而受到影响。我曾经开导过数百个缺乏自信的人,劝告他们要积极面对各种人生境遇。他们都因深受家庭、学校或消极宗教信仰的影响,而成为自信不足的牺牲品。

自信不足的表现形式多样化,这会让人沉溺其中。自信不足其实是我们企图逃避日常生活的方法与习惯,是我们允许自己暂时逃避现实的藉口。我们对自信不足的沉迷程度,与我们的自卑感和畏惧感(害怕证明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沉溺于这种方式的人,是想掩盖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自卑感。

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

需要别人的注意和认同、放纵自己、优柔寡断、拖拖拉拉等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指责和抱怨:我们总是责怪别人或向别人抱怨,因为我们拒绝承认自己应为发生在自身的事情负责。推卸责任非常容易,我们总是说:「问题在于他」或「他必须改变」。习惯抱怨和卸责的人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因此他们试图透过贬低别人来抬升自己。

挑剔:我们对那些不接受或不同意我们价值观的人百般挑剔,试图透过证明自己对、别人错,来消除自己的自卑感。请注意,当别人做了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非常不快。当我们挑剔别人时,等于是在说:「我不喜欢做那件事,所以我也不能容忍你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厌恶别人也有我们同样的毛病和弱点。

需要别人的注意和认同:许多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认同。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需要听到持续不断的肯定(如「你很好」等),才能确认自己是被接受和认同的。

缺少朋友:自卑的人通常都没有好朋友,因为他们都不喜欢自己,所以宁愿选择独处,不与人打交道;有时他们会表现出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挑衅、强势、喜欢批评和要求。这种个性对交朋友都没有好处。

好胜:如果想自己总是赢或总是对的,说明我们急于要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我们试图透过自己的成就达成这一点。我们的出发点在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受和赞同。总而言之,你就是想要「比」别人更好。

放纵自己:「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人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常常试图透过替代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由于他们觉得受到剥夺和伤害,便寻求精神和肉体上的「镇痛剂」麻痹伤痛。他们借用食物、药物、酒精和香菸麻醉自己,从而得到暂时的慰藉。他们藉由这些方式暂时掩盖了自己的痛苦和自卑。放纵的行为弥补了自我否定的感觉,使他们暂时逃避了面对现实和改变自己的需要。

情绪低落:当我们认为外在环境使我们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沮丧和挫折。当我们觉得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自己无能为力和毫无价值时,就会感到泄气。我们在实现自己梦想和满足别人期望的过程中不断受挫,这加速了自卑感的形成。

贪婪和自私:贪婪和自私的人有著极度的不满足。他们专注于自己的需要和渴望,不惜任何代价去弥补自我价值的匮乏,很少有时间或兴趣去关心别人,即使对爱他们的人也是如此。

优柔寡断、拖拖拉拉: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害怕作错决定。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做那些自己「应该」或别人期望他做的事,于是乾脆就什么都不做,或能拖就拖。他们不愿意作决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因此,他们不作决定就不会犯错。

还有一种人是完美主义者,也具备了这种基本特徵,他们总希望无论什么情况都是「正确」的。在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作用下,他们会竭力做到最好,以免受到批评。如此,按照他们的标准,他们会感到自己「比别人优秀」。

伪装:喜欢伪装的人同样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为了对抗这种感觉,他总是炫耀自己或自吹自擂,或哗众取宠或强颜欢笑,或用物质来加深别人的印象。他们不会让任何人发现他们的真实感受,以此掩饰自卑感。他们以为在伪装的保护下,别人看不到真实的自己。

自怜:自怜症候群源自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无所作为。我们任自己受他人、环境和条件的支配,随波逐流。我们允许别人来攻击、伤害、批评和惹怒我们,因为我们对别人的依赖感导致我们需要被人关注和同情。我们经常透过「生病」的方式去控制别人,因为我们知道「装可怜」可以引起别人的怜悯。生病时,别人会同情我们,并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自杀:自杀是自我否定最严重的方式。选择自杀的人不是要逃避世界,而是逃避自己——那个被他们拒绝和轻视的自己。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无法面对现实,认为自己受到伤害,因而感到愤慨和怨恨,于是想「结束这一切」。当然,他们问题的根源也是自信不足。

为何总控制不住情绪

当人的内心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时,“点火就着”的情绪表现并不陌生。特别是现在,大城市生活以及长期的高压力下的工作,让负面情绪的来源更多,产出也更多。当我们围绕生存努力拼搏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注意这些负面情绪,更不用说用合理的方法来宣泄情绪。因而心理情绪问题成了一个隐匿已久的健康问题,“一点即着”的脾气只是一种表现方式罢了。

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都是因为一些“不值得”的小事和小矛盾引起的。譬如地铁上、公车上,这些公共场合总让人感觉“气性大”、“点火就着”的人越来越多,即便这人可能平时是位绅士。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容易“变脸”了呢?

其实,当人的内心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时,“点火就着”的情绪表现并不陌生。特别是现在,大城市生活以及长期的高压力下的工作,让负面情绪的来源更多,产出也更多。当我们围绕生存努力拼搏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注意这些负面情绪,更不用说用合理的方法来宣泄情绪。因而心理情绪问题成了一个隐匿已久的健康问题,“一点即着”的脾气只是一种表现方式罢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情绪会“传染”,特别是坏情绪。就是当你遇到一个火大的人,可能你会更火大,于是,你们便各自变成了对方坏情绪的“替罪羊”或“出气筒”。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在直接领导、家人或孩子面前我们能克制自己,不会放脾气太过于泛滥,而在公共场合就控制不住了呢,即使事后会后悔。那是因为你无法处理放纵情绪以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人们处事会遵循“趋利避害,避简避繁”的原则,我们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去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在超市、地铁、餐厅、马路等环境中,陌生的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摩擦而点燃了心里的怨气,与陌生人发生争执付出的代价会更小,很可能我们老死不会再遇见,后果相对也是可控的。但当愤怒迅速膨胀,“克己”没能及时发挥作用,人就会被愤怒牵制,做出很多极端行为而伤害他人。

所以,在公共场合发脾气是“不智慧”的表现。当发生问题时,最好能就事论事解决事,例如开车时与人发生剐蹭,争论谁对谁错很没有意义,如果双方都是“较真儿”的人,这件小事可能会不断升级,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何解决双方都满意才是关键,无法自行解决还可以找交警协助,怎样都不至于非要拳脚相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于艺术的作文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美文,就如同甘冽的清泉抚摩着龟裂的大地,声声滋润着每个人的心扉。萦绕在脑后,回响在耳后。胜似没一段旋律,超越每一部曲乐;绕梁三日,余香不断。

旋转幽婉,诗意抒情。点点凝聚在字里行间;涓涓流水,群鸟随云;任其诗意徘徊,经久难散。品一篇美文,仿佛品一壶千载的醇酒;丝丝的辛辣蕴藏着言不尽的甜蜜。酒愈酿愈醇,文愈品愈香,可以是笔尖触水的柔情,含蓄又历历在目;可以是疏朗飘逸并清爽酒劲,雁过碧空,秋高天淡,吟一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美文,抑是一门艺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悲惨哀怨也又哀艳动人;血与心帆的鼓噪谱写的歌,只可会意,而又难以言传,静静的,云静风清之时,慢慢品味,细细把玩。用心去感受,感受或喜或忧,或低回或高昂。体验风卷残云,扫遍枫叶的惆怅,看似辉煌后既无法言喻最深层次的悲哀。催人泪下,肝肠欲断的怨声载道,苦不欲生。抑或如同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缠绵情怀,无人吐露的凄凉萧索。美文,抑是一篇艺术,一门承载着太多血泪的艺术。

豪情壮怀,桀骜不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直白豪迈,欲与天公试比高;舍我有取谁?文字,天生就容不得羁绊,耐不得束缚。经历了太多太多,冲出那禁锢回到黑幕笼罩的自由天空;逾越九天,展开一场雷电风云的殊死较量,你死我亡!哪怕艰险阻障,还不是一样地风采神韵,始如当初!且后对人生的思量,对社会人情的批判,对恶势力残无人道地憎恶便如同山洪般滔滔不绝,势不可挡!由得读者自己心生感慨。美文抑是一篇艺术,一门锐不可挡的艺术。

或含蓄隽美,或直白抒情;那刻骨铭心的沉思与不堪负重的怀念便一点一滴地渗透在那浓郁的笔墨之中了。美文,生活艺术。

[有关于艺术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身边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可能或多或少地学过某种艺术,比如:美术绘画、写作、练字、唱歌、跳舞……而我学的是跆拳道。

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认为这一切都好难啊!尤其是压韧带,非常痛,不过,横叉我拿手,因为我曾在幼儿园练过。

开始时,因为我体力十分差,练习跑步时,还没跑到几圈,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喘气。慢慢的到了后来,当我考了级之后,我觉得这越来越困难了。

我记得有一次,示范团来我们馆,我看了他们的训练,比我们更难,更苦,可他们还是坚持着,看了他们的训练,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

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腿法动作不到位,品式的动作不对,力度和旋转也不到位。每当我想放弃时,就想起他们的训练,想到这,我想:他们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做不到呢?还不是因为我怕苦,不能持之以恒,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练好!

成功只是一时的快乐,而你成功道路上付出的坚持与努力才是真正永久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议论文希望多一些更爱艺术的艺术家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韩国著名艺术家、美术评论家金兑庭先生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画坛、中国画家作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外国很多艺术家很纯粹,我在美国、日本见到很多这样的艺术家……完全是一心一意在做自己内心里的事情,他们对艺术都很虔诚,并有敬畏心。而我在北京见不到这样的艺术家,大家好像都很疯狂地丢了魂一样地追逐金钱、房子、名车,好像这就是做艺术的根本目的,太危险了,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中国艺术家这么喜欢钱的,中国当代美术的确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对金先生这番话,笔者起初不大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愤然——世界上没有跟钱有仇的人,谁不爱钱?谁离开钱能活命?如果说老外艺术家不爱钱,那些天价艺术品,那些五花八门的画商、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是谁发明的?如果画家都不要钱不卖画,那些画廊、拍卖公司岂不早就关门了?那些画商、经纪人岂不早就饿死了?再说了,外国即便有不爱钱的画家,也是因为他们不缺钱,别墅住着,汽车开着……中国画家爱钱,是因为我们穷怕了,穷够了。穷则思变,穷则思富,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冷静下来再仔细咂摸金先生的“逆耳之言”时,笔者的愤怒渐渐消退了——人家批评的没错啊!罗列的现象也完全是我们美术界的事实。再细想想,其实金先生还没说全,当代某些中国书画家早已经拥有了票子、房子、车子,但仍然“疯狂地追逐金钱”,甚至不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丢人啊!

毋庸讳言,我们的确是穷人乍富,好不容易有了发财的机会,心态失衡可以理解,爱钱也没有错,但是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成为大师,确实就不应按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仅仅把攫取金钱、获得物质享受作为“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因为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思想境界庸俗,人格低下,其作品必定很难达到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匡正世风、流传后世的高度和水平;而一个国家的艺术界,如果整体沉溺在追逐金钱、满足物欲、铜臭弥漫的状况里,就确实是严重的病态了,如不痛下决心根治,最终必然要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子孙后代的鄙夷、嘲笑、批判和唾弃。

一方面,艺术家也是肉身凡胎,不可能完全抵御金钱物质的诱惑;另一方面,纯粹的艺术创作又天然排斥“唯利是图”“金钱挂帅”。那么,艺术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背景、何种条件下,要求艺术家人人做到“重义轻利”或“重艺轻利”都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在艺术界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号召艺术家“爱钱不忘爱艺术”“爱钱更要爱艺术”,应该是既符合人性又切实可行的措施。

“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即是对待金钱与艺术二者并重,互不矛盾,互不排斥。具体到书画家个人,可以聪明,但不可以精明;可以经商,但不可以做商人。书画家与购藏者是特殊的买卖关系,出售的作品一定要物有所值,性价比合理,即让顾客花钱买到好东西。在这方面,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家做出了正面榜样,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他痴迷艺术,甚至弃官从艺,作书作画精益求精,水平登峰造极,但他也绝不讳言自己爱钱。在那篇著名的《润格》中,郑板桥不仅开列出真金白银的书画价码,还特别强调“要现钱”。实践证明,顾客掏钱买了郑板桥的书画,无论在当时,还是留传给子孙后代,没有一个人是吃亏上当的。

郑板桥重利,但更重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郑板桥毅然选择“舍利取义”——他曾郑重宣布自己的画是“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农夫乃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普通劳动阶层的朋友虽然少钱或没钱,但如果真心喜欢他的字画,他不仅绝不再坚持“大幅×两、小幅×两”,还经常无偿赠送。

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是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典型——他在物质享受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清高和淡泊,尽管作品价值连城,名声如日中天,却甘愿终生布衣蔬食,居旧屋陋室,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画画、写文章,绝对堪称金兑庭先生所说的“对艺术无比虔诚敬畏”“一心一意在做自己内心里的事情”的“纯粹”艺术家。

但愿我们中国艺术界里少一些“疯狂地丢了魂一样地追逐金钱、房子、名车”的人,多一些郑板桥、吴冠中这样“爱钱更爱艺术”或“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艺术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身边的艺术作文75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时他为我带来的是满满的快乐和笑声;有时是浓浓的哀愁和思虑;有时在是深深的感动和自省。而我最喜欢的这部电影,为我带来的,却是泯灭的人性;残酷的杀戮;无辜的牺牲;等纳粹可怕之处的震撼,他如一声响彻云霄的雷,把我麻痹的心给叫醒了。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穿条纹衣的男孩”。

穿条纹衣的男孩这部电影是描述一位德国军官的儿子,与围墙内一位犹太小孩的友情,他们俩因德军残忍的毒气而断送了生命。人性是多么的可悲啊!只因为希特勒的言语、行为、只因为别人是异教徒,就?宗教的本身是善良、是美好、是和平的,怎么反而成为残暴的借口了?曾经,男孩的爸爸残害了多少无辜的犹太人,却一点也不愧疚,直到自己无知的儿子也因此死了,才在深深的悲伤中,体悟到自己的千万罪恶,体悟到那些犹太人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他杀害了他们时,也有人正为他们而心痛。在这部电影里我发现,在纳粹这种残酷的行为后,必有像男孩一样无辜牺牲的人,也必有如希特勒这样阴险,视人命如草芥的策划者。

我很震撼,难道这就是人的本性?难道我们不能三思而后行,非要做出终生遗憾的事,再后悔吗?绝对不是的!但那些曾经写下的历史不能改了,那些被杀死的生灵也无法再活过来。弥补是一时的,伤害却是永远的。我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过去的错误不会再发生,在未来的岁月里,不会再出现那样可怕的围墙。战争是残酷的,他会令人疯狂,令人残暴,令人失去同理心,更会带来不必有的和战争。就像一种毒药,不知不觉得侵占你的心灵,使你怨恨,无故的怨恨,直到你醒过来,已来不及了!战争是盲目的、可怕的、恐怖的让我们一起终结他吧!

电影带给人娱乐,带给人知识,也可以带给人一些想法。在穿条纹衣的男孩这部电影中,我学到,战争是残酷的、疯狂的。凡事三思而后行,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多一点同理心、多一点可观、你就会发现,战争永远是双输的,而我们往往要再错误已成之后,才痛心疾首的后悔,却早已来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走进艺术作文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德州日报小记者又有新活动啦!这次,我们来到了收藏有古今文物、书法、等古代文物的璞石书院,参观完之后,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 “艺术长廊”。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泰山石。再仔细一看,石面上突起的纹理居然是一幅山水画,令人惊叹。院子里种着高大粗壮的树木,柳条在风中翩翩起舞,杨树也向我们点头问好……

穿过凉亭,走过石子路,我们随着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名为“通幽”的一条小径上。顺着这条小径,就来到了高大宏伟的仿古城墙上。俯瞰整个璞石书院,小桥、流水、凉亭,真有一种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感觉。

参观完璞石书院的整体情况,我们来到了一个文化展厅,墙上张贴着108位水浒好汉的画像,还有一个长胡子老爷爷正给来宾讲解呢!

在 “艺术长廊”当然要做和艺术相关的事啦。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学习纸艺。

给我们讲课的是阿满老师,他先教我们折小狗。在他的讲解下,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紧接着,蝴蝶、小兔子也相继诞生了。老师告诉我们,他从小就喜欢折纸,虽然现在已经工作了,但仍会抽出时间折纸,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这次活动让我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真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最喜欢的一门艺术作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要问我最喜欢的一门艺术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最喜欢的一门艺术是写作。

也许你们会说,我这个小毛孩会把文章写得咋样?我其实写得一点也不好,可是它仍让我如痴如醉,乐在其中。

我喜欢写作这门艺术的兴趣之一是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先泰以前,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孙子的《孙子兵法》等,都是我的爱好,我最崇拜的古代文学作家可不是上面的老子、孔子、孙子,而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刘安,大家应该知道这个作家吧!不知道也没关系,但他的作品一定是老少皆知,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这些作品令后人们津津乐道,难以忘却。

我喜欢这门艺术的兴趣之二是在一次我写的作文获奖了。那一次,赵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交一份自己写得最好的作文。我漫不经心地交给了她,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急促的铃声,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赵老师捧着一叠鲜红的硬纸壳,一张张地拿起来,一个个念着同学们的名字,一位位同学随着赵老师的声音走上讲台,这其中也有我,当我拿着那张硬纸壳时才发现,原来那是一张获奖证书,它告诉我,我的作文在这次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让我欣喜若狂,让我更加喜欢这门艺术—作。

写作,我会始终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民间艺术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凡是看过中国传统工艺——面塑制作过程的人,无不惊讶于它的神奇。面塑可以把各种事物的形态塑造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人物面塑主要由五个步骤组成。

首先,要选择面塑的材料。这种面由普通面团和糯米面外加防腐材料糅合而成,外加一把小刀、一支毛笔及一些广告颜料。

第二步,先做头部。把面团揉成瘦长椭圆状,再用小刀勾勒出人物的面部轮廓。而后,再用毛笔蘸着颜料涂在面团上。再用小刀刻出一缕缕头发,也可适当在头发上加些饰品。作饰品有个窍门:先大后小,先轮廓,再局部。

第三步,再做躯干。根据人的大小,选取适当大小的面团,把人的姿态大体捏出来,之后一点点就加工,并把衣服的轮廓刻画出来。而后把这些物品上色。

第四步,刻画人物四肢。可在躯干上直接捏出,也可用面团捏出四肢,然后连接起来。前者整体感觉较连贯,后者躯干较前者丰满。也可在人物的手、胳膊上加上适当装饰品,如包、花篮等。而鞋和脚一般都是一气呵成的。所以,只需用刀在脚部把鞋和脚稍作分离,有层次即可。

第五步,风干。一个光鲜艳丽的作品要制作成功,风干这道环节必不可少。风干时应注意,不能阳光下暴晒,以防爆裂,要阴干;也不能风力过大处,要慢慢风干。总之,要放在阴凉透风处。

经过这几个步骤,一件面塑作品就可以出炉了。作为炎黄子孙,保护民间工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民间传统工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绘画艺术作文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似乎很少听闻这个词,那时候,仅仅懂得粗略的一点绘画。所谓的绘画,只不过是被我定义为简简单单的轮廓勾勒罢了,总以为那小张的的简笔画就是最漂亮、最生动的了。总以为那五彩鲜艳的世界会让我流连忘返,但现在,我才意识到,我真的错了。

原来画画不需要那么一笔就可以画出最美的轮廓,原来没有那五彩鲜艳的颜色也依旧可以画出最生动的画。素描就是这样,仅仅只需要一支铅笔,一张纸,一个橡皮擦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素描要求首先对一个物体进校定位,依照横斜的线条画出基本轮廓,最后便是一个图案的平面图。这大概就是素描入门吧,这使我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离成功这么接近,但,一切都只是开始。

后来,老师让我们渐渐尝试给物体画上明暗面,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光线的方向。但我依旧是老样子,只得先着急地画了个轮廓,对于我这种第一次接触素描的人,简直就像把七年级的学生拉来考物理一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只还呆呆地坐在那儿,板着个脸,心里很是不畅快。老师走了过来,看了一下那毫无起色的画,遍询问道:“怎么了?”见老师来了,我像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一般,赶忙将我的疑惑说了出来。但老师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这画画成什么样子还要看你自己,你看见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每个人所看见的事物都不同,因为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同的问题,所以,还是要你自己把握。”听了这话,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于是,我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上,仔仔细细地观察,最后,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是啊,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世界都是与其他人不同的。但如果你永远只处在这个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话,是不会有收获的。我们都要学会换角度看问题。

原来,素描不仅是绘画里的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艺术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所有的爱好中,学弹电子琴也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它在我的生活中占去了一定的休闲时间。大家猜猜我是怎样爱上和享受这门艺术的呢?

四年级上音乐课,老师爱带我们去音乐室上,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弹奏,我慢慢的对琴产生了兴趣,琴声优美,能让人的神经进行休息。

在家里,我从学校学来的几首歌总是来家里唱一下,爸爸妈妈看见我天天这样唱,也知道了我对琴有点感兴趣便跟我买了一架电子琴。刚买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弹上了,可是我真是乱弹琴,这时,爸爸叫我静下心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欢乐颂》,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听、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开始乱弹,学习电子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开始以为只要弹好哆、来、咪、发、唆、啦、西七个音,就万事大吉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这七个音阶要弹好都很难,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认识简谱,掌握节奏。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这首曲子,还能自弹自唱。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曲子:《童谣》《义勇军进行曲》等。现在在家,时常陶醉在电子琴美妙的乐曲中,每当我用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弹奏出校园歌曲《童谣》的时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游戏、玩耍。每当我沉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也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显得无比舒畅,就好像吃了一个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开放了。

我爱音乐,我爱电子琴,我爱这能陶冶性情的琴声。我愿美妙的音乐充满我的未来,愉悦人们的心田。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继续练习提高我的琴艺,让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优美的琴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阅读心得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系统》,对于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充满了敬叹。在此之后又有幸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更是感触颇深,对于管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过程的详细细节更加期望深刻了解。开学后学校领导为我们购买了管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急切地阅读后对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管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构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和理论系统。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全书没有什么理论说教之的枯涩呆板,有的是作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操作实践感。管老师是一个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大、做久、做深入的人,在教学中处处留心,教学中处处都很细,各种制度制定的有条理,落到实处,使他所教的孩子受益匪浅。他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教师指导、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创建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以《班级作文周报》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这套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周密,而且欣喜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实在非常有教学实践借鉴作用。

一、作文是表达的需要

管老师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文章中这一段话意味深刻“语文教学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唤醒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煤炭驾驭语言,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言语创造的乐趣。”为此,管老师创办了《评价周报》,从确定出版日期,到录稿规则、排版细节,从三大动力系统,到十四大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以及每一个里面生发出来的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在此期间管老师那种类繁多催人奋进的金点子,真是周密详尽,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不停地更新、完善,以期为孩子们创设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关注内心“找米下锅”

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想方设法为学生架桥铺路,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自己在教学中曾经也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要让自己有一双慧眼,但大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生搬硬套。但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较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动力问题,为了解决“作文无米”的问题,他教给学生两个“绝招”:一是“推想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今天我哭过了吗?今天我笑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争论过吗?今天我学到新东西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二是“静默法”。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人,一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这些跳出来的事,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着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记录的事。他把这样的方法,称为“内视”。他认为“内视”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灵;()关注的不只是外在,更有丰富的内心。事情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说到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感受。学生有了真正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怎么会“无米下锅”?学生发现、积累素材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关注生活的意识会也会越来越强。

三、坚持、智谋走向成功

从《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我看到了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管老师。他的成功,缘于他对学生的热爱:“每日简评”、“每周一稿”、“评价周报”、“月末增刊”等,阅稿、选稿、改稿、排版、打印、评价,管老师需要付出多少时间与精力呀;他的成功,缘于他的创新:他说,“等级评奖”系列活动能管学生一年的写作兴趣,从学生这头说,没有变化,会生厌;从教师这头来说,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创新和教学智慧;他的成功,缘于他的不畏艰难:他的这句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的成功,缘于他的坚持不懈:他说,要有“一个长远打算”,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他的作文教学革命,已经坚持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在这十年中管老师由摸索到明朗,由探索走向成功。我想他的学生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拥有几本甚至更多的自己的书,毕业之后,“风筝一样飞出去的学子们”会有这么一天,“打开包裹,发现母校和老师为他们寄来的那一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珍贵童年!”这是管老师的成功,更是学生的成功。

一本好书不仅值得精读、细读,还宜置于案头常翻常阅,《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艺术如皋作文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如皋以“长寿”著称,被誉为“长寿之乡”,但我从没想到它竟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踏着由小青砖铺成的小巷,走向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丝毯艺术博物馆。说是建筑,其实更像是民居。青砖小瓦、翘角飞檐,显得那样朴素厚重,似乎是在无言中向我们诉说如皋悠久的历史。

两头威严的石狮目不转睛地直瞪前方,“丝毯博物馆”几个大字闪闪发光,而木制的门槛又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亲切的乡土气息。

走进去,真是眼前一亮。南北两个大厅面积虽不大,但交相辉映。高高的天花板上,吊灯发出明亮而又柔和的光,雪白的墙壁映着淡黄色的展台,各种巨幅丝毯或悬挂,或铺陈,令人目不暇接。

看这幅《玉兰树》,一朵朵白色的玉兰花缀在粗壮的枝丫上,显得那样洁净、高雅。那朵朵玉兰就像一个个少女:有的落落大方,见了谁都笑脸相迎;有的则十分羞涩,不敢展露笑颜。我仿佛闻到了阵阵幽香……在大厅里,尺幅最大的《清明上河图》,吸引了众多同学。听讲解员说这是为上海世博会准备的,由6名工人用了三个半月才完成,传达了如皋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支持与祝福。

另一个展厅里,陈列着许多奖杯,它们都证明了如皋丝毯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丝毯,是我们如皋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间手工艺术的瑰宝。如皋人真了不起!

出了“丝毯博物馆”,队伍拐进了一条曲折的小巷。从这里看天,天仿佛也干净了许多;论宁静,能有什么比这更清幽呢?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李渔纪念馆”。馆中介绍了李渔在如皋的生活经历和他创作的经典戏曲,参观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坐在回程的车上,我想:这些文化展馆,向我们展示了家乡如皋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腾江越海、登高致远”,勤劳智慧的如皋人民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我爱我的家乡!

[艺术如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艺术节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听说了吗?唐扬宇也报了艺术节!”苏子玮一到学校就在班上大声宣布,引得我们的视线齐齐落在角落里正在看书的唐扬宇身上。

“我……”唐扬宇,尴尬地放下书,目光闪躲的看着我们。

在沉默中,罗瑞安先行发出了爆笑声,过去坐在唐扬宇的桌上侧身对他说:“行啊,哥们儿,平时看还是挺安静的,没想到啊,你是想不开还是咋了,一个男生去玩女生才玩的东西,你身为‘男人’的尊严去哪了!”

这句话一出,全班同学齐齐发出了戏虐的笑声,把别的班的同学都吸引过来了。

“嗯,六(3)班又发什么神经了?”

“听说是为了艺术节。”

“这有什么奇怪,我们全班女生都报名了。”

“重要的是,报名的是个男生!”

“哇——”

这下子,全校的同学都知道了6(3)班的唐扬宇身为男生竟然同女生一起报名了艺术节。

从此,一到下课,我们班门口都挤满了人群,人人都想目睹这位史无前例的参加艺术节的男生。

这会儿下课,戚傲轩挤过人群拍拍唐扬宇的肩,然后大义凛然地说“放心,兄弟我,一定为你找一条漂亮的裙子,跳舞时飘啊飘,绝对适合你。”

人群中爆发出疯狂地大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校园艺术节作文55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终于来临了!为了迎接这次艺术节大家都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有小伞、鳄鱼、海底世界、鸟儿、小鹿……数不胜数。

一大早,全校师生都集合在操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全辅导员和任老师主持,李校长校长致开幕词后,我们就开始逐班逐展室的参观。

终于轮到我们班参观了,大家排好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我欣赏了好多作品后,大家都觉得在实验室展示的作品最漂亮,因为那里的手工作品不但精美,而且规模特别大。虽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我自己的手工作品《小木屋》最好。

我的作品虽然没不是那么大、那么好看,但那是我经历过汗水和失败来做成的。我先是在网上购买材料,买回来一看,是一堆雪糕棒附赠了图纸和工具。当时,我真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仔细研究了图纸才慢慢摸索着做。

用了50多分钟才将底板粘好好,再来拼门,妈妈也过来帮忙了,我便和妈妈一起做了起来。我们一起看图纸,一起想该怎么做。当然也有做失败的,把图看错导致剪裁错,只能重新做那个部分了。由于这个是两层的,材料不但多而且复杂,我们一直做到深夜12点多才将房子做好,再添加以装饰。终于做好了!我和妈妈都很开心。

虽然我的作品没有别人的精美,但是这个作品集聚了我和妈妈的汗水、失败也包含有妈妈对我的爱。我觉得这胜过一切作品。得不得奖我也觉得无所谓了,因为贵在参与。

这就是我校多姿多彩的艺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近现代文学艺术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1)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茅盾

沈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3)田汉

田汉,湖南长沙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以及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4)老舍

老舍,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中馆》以及《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5)曹禺

曹禺,湖北潜江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

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6)巴金

巴金,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7)路遥

路遥,陕西清涧县人。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8)陈忠实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

(9)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象山德和竹根雕艺术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到风景秀丽的东谷湖旁的一个竹根雕馆去秋游。

我背着个鼓鼓的书包,里面的零食简直就要把书包给撑破了。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雕刻馆里。只见馆内的根雕艺术品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有“智者”“智脑”还有“贵妇换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数“玉立”了。

“玉立”的形状像一个站立的少女,她挽着高高地发髻,她的身上仿佛披着一尾薄薄的轻纱,扭动着细细的腰肢,好像在跳舞似的,栩栩如生。同时,我还闻到这件作品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只听导游说:“玉立的材料是用香柏做成的,你们看,这些细细的扭曲的腰肢部位是由于受到了硬石的挤压,导致腰部变了形。这件作品你们可以摸一摸。”导游的话音刚落,大家就已争先恐后地拥上去摸。我想:前几件作品都那么粗糙,这件也应该一样吧。可我的手才刚碰到她,却惊讶地发现:原来她是那么的光滑,和我之前想得完全不一样。同学们有的说;“这东西可真滑啊!”有的说:“是不是打磨过的呀?”还有的说:“这件作品要多久才能完成啊!”大家议论纷纷。这时,导游说:“德和大师发现柏树去皮后的那段树根的颜色、纹理特别能体现得出女子的优美秀丽。他在2003年获得了民间手工艺术品展的金奖。”我想:德和大师一定花了很多心血才完成了这件作品。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根雕艺术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艺术节的专题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盼呀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2月2日,我们学校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终于隆重开幕了。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校园。哇!今天的校园焕然一新,教学楼上彩旗飘飘,一楼和二楼的走廊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童趣十足的画作,走廊的桌上还摆放着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升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金黄的菊花,旗杆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8点30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操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9点零8分,学校领导宣布艺术节开幕。顿时,欢声雷动,礼炮齐鸣,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

团体操表演开始了。伴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首先上场的是我们年级的女同学。场上,我们手拿绿色的花伞,时而撑开,时而收拢,时而上举,时而下蹲,一把把绿伞就像一片片舞动的荷叶,美极了。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上场的同学表演的是扇子舞。一把把扇子上系着长长的丝绸,有的红,有的黄。扇子在小演员们的手中灵巧地舞动着。飘动的丝带漂亮极了,红的像跳动的火苗,红红火火;黄的像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

最好看的是五年级同学表演的啦啦球舞,她们手拿金黄的啦啦球,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起舞。场上的队型在不断地变换,一会儿变成两个正方形,一会儿围成一个圆圈,一会儿又变成了竖排...。每个人按顺序伸出手抖动着手中的啦啦球,像千手观音一样,同学们看的津津有味。

舞蹈表演后是四到六年级的合唱、朗诵比赛。每个班的同学都表演得非常精彩,只想为班争光。

时间过得真快,表演结束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但是欢声笑语仍然在校园里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