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家乡风俗的作文【推荐20篇】

浏览

2084

作文

1000

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这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特别了。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嘴馋的小孩在这一天都要去偷瓜和吃月饼的。我常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偷了瓜吃,身上就不会长一些怪异的奇痒无比的红点。我听起来可怕了,连最心爱的月饼都不吃就去找小伙伴商量着晚上该怎么偷瓜。

爸爸妈妈可不懂我的心情,愣是不让我大晚上出门,我着急的跺着脚,嘟着嘴对爸爸妈妈说:“可是我约好了朋友的,可不能失信啊!”妈妈想了想:“那好吧,不过要小心哦。”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跑了出去。伙伴们都在等着我呢。“我们出发吧!”我兴高采烈地说。大伙可跑得快了,一溜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田野里,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竹篓,每个人总是垫起脚,因为我们总怕主人家发现我们,他们总会埋伏在房子的周围,所以我们可得小心了。主人出来了逮到我们,我们可要倒霉了,要拿竹条抽我们,但我们已经熟练了。土地上的冬瓜、南瓜……尽情地拿,一个个身披绿色毛衣的冬瓜我们也不怕他,装在背篓里就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我们行走在田野上,一个个满载而归。偷瓜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煮瓜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煮瓜不是在家里,也不需要大人们帮忙,而是架着锅子在野外自己动手,点火、架锅、切瓜、加佐料,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水沸腾了,咕噜咕噜说着话:快把瓜放进来吧!一切就绪以后,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述说着心里最快乐的事情。不一会儿瓜就熟了,端着热汤,沐浴着月光,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呱呱落地,我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那个忙碌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拧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糖果,饼干。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个各种玩意儿——口琴,风筝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年糕。

过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贴好后人们要祭祖。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要领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铺户上看板子,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为“老爷”准备饭菜,“老爷”游门是家乡年的重点。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一眨眼,到春节的尾声,春节使我们又增长一岁,更懂得许许多多的事情。春节使这个慈祥的祖国母亲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春节寒假节日优秀作文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曲阜,每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在那一天,大人忙活,小孩也忙活,有一种“过年齐动员”的感觉在其中。

“喔喔喔——”大公鸡天生的好噪子叫醒了腊月的热闹,也叫醒了大人们忙年的心情。

进入腊月,多户人家便开始买菜、买肉、买新衣,准备在新年有个新的开始。老人们在平房生上柴、点上火,用面、肉放在一起炸,俗称“过油”,寓意在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过有。在“过油”时,有好多讲究,比如不可问饭好没好,不说脏说、不说不吉利的话,老人对此非常看重要。

随着大家的忙活,日子从辛勤的双手旁边过去,一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就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好在龙年有个好兆头。老人们今天最辛苦,奶奶爷爷忙着做肉馅、做祭品、请祖先,忙得那叫个不亦乐乎。妈妈也做了助手,扫地、擦桌子,把家里的角角落落打扫地干干净净,好在新年显得万象更新的感觉。时间像在坐火箭,一眨眼又到了晚上,这时也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今天晚上要——放鞭炮!我和哥哥人手一把火机,我们“扣动板机”将苗点燃,迅速放在地上,忽然,火光大大闪,那什么“霹雳炮”“跳猫”都在地上开了花,五颜六色,让我开心极了。“吃饭了!”每到夜里子时,我们家必定要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要磕头、拜祖先。这一天,大家都不睡觉,都在守岁,等待新的一年到来。

一夜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了。早上起来,我先给长辈磕头,祝长辈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长辈就会发压岁钱,这时我也是很开心,因为我一年一度的“工资”又来了。奶奶做了粉条和生菜,粉条寓意“钱串”,生菜寓意“生财”,然后吃带钱的饺子,谁先吃到就表示谁今年有好运气,这些都是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般过了七点半,就有连连不断的客人来拜年,“过年好、过年好”就成了大家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只有这一天,家人朋友才会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聊天,老人聊孩子、大人聊生活,小孩则是最轻松——在一旁无忧无虑的玩。

眼看着新年即将离去,元宵节又来了,人们看庙会、买灯笼,分外热闹。正月十五的月儿十六圆,这一天,人们除了万不得已,必须回家团圆,这时家人团聚在一起喝酒吃元宵,享受着天伦之乐,真是悠哉悠哉呀!

春节带给我们了热闹与欢乐,元宵节带给我们家人团聚的喜悦,我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步步高,生生活天天好!

我爱春节,也爱我的家乡——曲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蛴蟆灯中,最扯人眼球的是几个大人一同抬的蛴蟆彩灯了,上面还写着“爱我中华”几个醒目的大字,多么浓厚的爱国情谊呀!街头的男女老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齐高呼着:“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送下河里去吃肉,保佑娃娃不咳嗽。”这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不光送蛴蟆的人群欢呼着,连路边栖息的夜鸟,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和我们分享这无穷的快乐。

来到西溪河边,孩子们高举着蛴蟆灯不肯离去,在家长们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将蛴蟆灯甩进河里。

送走蛴蟆后,下一个“节目”便是摇嫩竹了,竹林里,竹子被摇得“莎莎”作响,我跟大家一样,选了一根长势正盛的嫩竹,一边摇晃一边唱着:“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跟嫩竹一样高,嫩竹长,我也长,我跟嫩竹一同长。”

听爸爸妈妈讲,很多成都人甚至广安、遂宁周边的人,都不知道我们老家的“十四夜送蛴蟆”风俗。现在,这样的民俗只在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地区,比如嘉陵、顺庆、西充、南部一些乡镇比较盛行。而且随着外出打工潮,这样的民俗濒临灭绝,不过政府开始重视了,现在,家乡开始举办“蛴蟆”节这样的活动了。

小朋友,我们家乡的“蛴蟆节”也吸引了你吧?欢迎正月十四到我家乡来作客,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一独特的民俗吸引的。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一个最传统的节日,那就是“春节”。

在我的家乡—南京,春节尤其热闹。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大家都趁着节日有时间,互相登门拜年,相互赠送礼品、糕点等,小朋友们还能收获各种糖果和玩具,所以我喜欢过春节也就不奇怪了。

春节来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门上都要贴对联、出门逛庙会、看花灯、放烟花和爆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可怕的传说呢!

“年”,原是一种凶残暴虐的动物。传说在远古时期,它们聚集在一起,多则上百,少则几十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牲畜就要遭殃。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猛兽和家畜,甚至还有人。人们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大洞穴中。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渐渐积累了一些对付“年”的经验,发现“年”最怕火和爆竹声,一见火光就会拼命逃跑,一听爆竹声就会发抖。所以人们就再也不害怕“年”的攻击了。

每到春节,我就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和礼物,因此,我最喜欢我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宁夏市、和政县,那里有大山风景如画,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对面,以前家门前只有一条不宽不窄刚走过一两车的大路,好几年没有回家,今年一回家,哇!家乡彻彻底底的变化,以前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宽大的柏油马路。

以前听奶奶说:“这里曾经打过仗”,怪不得我家对面的大山上有几处像堡垒似的“怪物”呢,原来这是打仗留下的。

我们回民的风俗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还要闭斋什么的,妇女们还在头上戴纱巾。

我们的这些风俗是很特别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妇女们是必须戴纱巾的,妇女们不能光着头露着身体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们可以戴也可以不带戴。

先说说我们的饮食习惯,比如盖碗茶,如果家里来客人,才会把这些盖碗的茶端出来,让客人品尝,还会做些馍馍来招待客人,馍馍的花样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锞锞、馓子、酥馓……,它们各个有特色,不过制作它们就难,比如锞锞,把面和好,还要发面什么的,锞锞里面的图形有很多,比如:龙、青蛙、小鸟……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是我们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用一张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摆上各种好吃的东西,还要倒上盖碗茶,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还比如我们的闭斋习俗,斋要闭一个月,早晨的时候必须在六点以前吃过,到白天就不能吃,到傍晚的八点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闭斋,那么就得补61天的斋,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就有这样的习俗啊!

关于闭斋还有一个风俗,男的12岁就要闭斋,12岁以下可以不闭斋,女的8岁就要闭斋,8岁以下可以不闭,我就想不通男的闭斋和女的闭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呀!可是没办法,这就是习俗呀!必须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闭那么就要补61天的。这很不划算,还不如把那一天的斋闭够,关于闭斋的风俗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风俗就是13岁或14岁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么的,也不能穿短袖,你们说说:“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么封建也得遵守呀!”因为习惯也就觉得这个习俗很好,在汉人看来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吗?

我们回民家乡的习俗就是这样的。家乡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呀,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来家乡旅游,我们家乡的人可是很好客的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春节小学作文550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福建闽西,是个历史悠久而又美丽的地方。

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回家过春节。春节那天早上,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忙忙碌碌。爷爷奶奶在杀鸡、杀鸭、蒸年糕、炸麻团,准备一些贡品去祠堂烧香祭拜祖先。我和爸爸 妈妈忙着贴对联、挂灯笼。

中午,全家人到娘舅家吃饭,爸爸给老太发压岁钱,我也收到了好几个红包,我开心极了。晚上,爷爷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亲戚都到我家来吃年夜饭,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非常热闹。吃 完饭,我们就一起放烟花,看着烟花在空中绽放,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美丽极了!在烟花冲向天空的那一刻,我就开始闭眼许愿,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的,每天 都快快乐乐的。

等到晚上十二点,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要打开大门迎财神爷。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全家都穿了新衣服,爷爷奶奶在家泡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有小孩来拜年就要发给小孩橘子。 我和爸爸妈妈出门拜年,回家时提了满满一袋橘子呢,我可高兴了!

春节真有趣啊,我跟爸爸妈妈说,明年还要回老家过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来了,春节来了,普天同庆,华夏欢腾!

这天,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舞狮的戏班子也开始在每家每户表演。爷爷告诉我说舞狮的笑面佛要破每家设下的阵,才能离开,所以我们就要提前摆阵。

第一个阵叫姜太公钓鱼;第二个阵叫南桥戏水;第三个阵叫四季发财;第四个阵叫太子读书。经过一番准备后,舞狮的戏班子终于到了。

笑面神一一破阵,到了最后一关太子读书,就是我来把守。笑面神要破阵,就要找到我藏的红包,偷偷告诉你们,我的红包就在左脚的鞋垫下面。

最后,笑面神找的差不多都快把我的衣服扒光了,哈哈,机智如我!可谁知,笑面神居然给我挠痒痒,痒得我直喊饶命。结果不得不说出我藏的红包在哪里。虽然红包被笑面佛拿走了,但我心里依然乐滋滋的。

晚上,全家人一起动手做出了拿手的美味佳肴:红烧牛肉、酸菜鱼汤、油焖大虾、顿羊肉……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热腾腾的饭菜,浓浓的年味,好幸福啊!

吃完团圆饭后,一家人一起左坐到沙发上看春晚,有说有笑。

随着春节的钟声敲响,20xx年已离我们远去,而我们却和20xx年迎个满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西北的一座小城市,每年春节,这儿都十分得热闹。

大年三十,贴对联、赶做年夜饭,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

“贴对联”对于我家来说是最搞笑的:爸爸站在凳子上面,拿着对联比划着,总回过头来问妈妈:“老婆,这样行不行啊?”妈妈呢,站在一旁指指点点。我与哥哥在旁边捣乱,我们就盼着贴完对联放炮呢,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下子就让春节热闹起来了。

接下来就会有许多人来我家,他们都是来拜访爷爷的。大人们在一起喝酒啊,说笑啊。我们小孩子可以肆意地玩闹,没人会呵斥我们。欢声笑语把整个房子装得满满的。

等客人们都走了,我们一家人就坐在电视机前,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吃东西,喝饮料,喝酒……即使我们小孩困得要死,也不想睡觉,要熬到深夜12时,那时我们又兴奋起来了。家家户户都要争着、抢着最早点燃自家的鞭炮。你听吧,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停地响,像阵阵的闷雷滚过。你看吧,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里此起彼伏地绽放着,绽放着家乡人民的欢乐,绽放着家乡人民的幸福。你闻吧,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散发着节日的气息。你能感受到,空气中流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除夕之夜可真热闹啊!

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就开始拜年了,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事情,因为一句“新年好”就可以拿到一个红包,太开心了。

春节的快乐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真是好玩。

我爱春节,爱这个情意浓浓,热热闹闹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风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到过年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过年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客家人过年风俗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电视上不断变换着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中国结等鲜红而喜庆的画面。每个电视台的主持人都笑眯眯地说着祝福新春的话语。年的味道浓浓的、甜甜的、开开心心的。

期盼已久的春晚在晚上八点整如约而至。我们全家人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拉着家常、嗑着零食,一边欣赏精彩的节目。歌舞、相声、杂技……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早从电视报上知道节目单,要说最喜欢的嘛,那非“李小龙”的功夫莫属。终于,“李小龙”来到了春晚现场,他可是我08年最崇拜的偶像。我再一次欣赏到他的“截拳道”,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相声、小品把大人们乐得哈哈笑。我呢,只顾着跟小表弟玩耍,至于他们笑什么我可不知道啰。一转眼,都快到十二点了。可我还没丝毫的睡意。因为我等着爷爷发有压岁钱呢,还有,爷爷说过十二点整会放鞭炮,这种种原因叫我怎能安稳入眠呢?

刚开始是零零星星的噼哩叭啦,忽然,窗外的鞭炮声剧烈地响起,此起彼伏,震得我耳朵都聋了。赶快堵上了自己的耳朵,跑到窗前,呀,多么美丽的夜晚!空中烟花开得正灿烂辉煌。烟花快乐地叫喊着,冲上漆黑的夜空,“砰”地炸开,散作了满天的星星;有的烟花,拖着长长的亮尾巴,升上天空,变成了巨大的金丝菊。我一禁一边看一边欢快而惊奇地叫喊着。

到十二点半时,在妈妈的催促下。我才拿着崭新的压岁钱,在烟花爆竹声中,美美地入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XXXXX。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因为家乡的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团年饭自然是丰盛的,团年饭上除了有我喜欢的鱼汤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哦),还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聊天,大人们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开始拜年了,家乡的风俗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们就象流水似的往我们家里来,每个人都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您啊,恭喜”。爷爷这时也拱手还礼,同时恭喜来拜年的人。

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当然是舞龙灯了。我的家乡是龙灯之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个村子都要舞龙灯。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粘上一层纸,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龙衣,每一节龙灯有一根灯把子(用木棒制成)用来舞动。我们村子的龙灯是正月十二上庙。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来观看的人们都要赶到庙上去。龙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庙上,我们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庙上。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贩来摆摊,有卖首饰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棉花糖的……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见龙灯还没来,就先去庙里拜菩萨了。又过了一会儿,龙灯终于来了。我们村共有两条龙灯,一条是黄色的黄龙,我叫他老黄,一条是红色的红龙,我叫他老红。黄龙在前面先跑起来了,爷爷端着香盘都跟不上了。见黄龙跑起来了,红龙在后面也毫不落后的跑了起来,拿龙灯的小伙子们还“噢噢”地吼起来了。

“啪啪…..”鞭炮响起来了,龙灯也冲到庙上舞起来了。龙身一圈一圈的转了起来,我突然观察到一个“机关”:当龙身转起来的时候,龙眼睛也一转一转的,一面是一块小镜子,一面是彩纸,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向活的一样,好看极了。龙身转起来时,让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转着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们村的龙灯,可我还不想回家,我还想接着看别的村的龙灯。突然,我看到有两个村的龙灯一起往庙上冲。我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两龙相斗的情形。我看了一会,哎,怎么没有两龙相斗呢?我又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有人调解,两条龙现在都不想斗,他们一先一后的上庙了。看来,龙灯也是很讲礼仪的哦。

看完龙灯,我们就回家了。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好玩吗?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欢迎你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爱的就是除夕了。美味的食物,缤纷的色彩,正红的灯笼……我们的除夕是有大讲究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除夕别有一番风味。

早晨五六点,照我们家乡人的说法,得赶“早市”,为准备年夜饭的新鲜食材,家中长辈要整理旧物,买新物,讲究“辞旧迎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家乡的人挑选食材也有讲究:要买竹笋,图个“节节高”;鱼年年都买,说是“年年有余”;最重要的自然是年糕了,毕竟可得“年年高”嘛!

与此同时,大红的灯笼布满了整个家乡,街上灯火通明,家家都格外欢喜。当然,此时此刻,大多数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贴春联。

春联就像是过节的信号枪,当人们用胶水将其贴上的一刻,大家的脸上都仿佛多出了一道红光,一笑就合不拢嘴了,给冷冰冰的大楼都染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全家还得大扫除,在家乡,这被称为“掸新”。到了下午,各种各样的香味从每家每户中传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主厨奶奶早已准备就绪,开始做菜。酱油肉蚰蠓鳗鳖……家乡临海,海鲜颇多,金黄的小黄鱼在油锅里冒着泡泡;白色的年糕与白菜香菇们在锅中跳着圆舞曲;海参鱼皮汤纯白而浓稠;色如翡翠的冒菜切得整整齐齐。

桌上摆了四个红色大盘,周围如众星拱月般围着六个红色高脚碗,正是“六六大顺”之意。盘子中间摆着主菜,盘沿周围则是一圈各式各样的水果,这叫“盘头”。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把欢喜带给了每个人。大家大快朵颐,朱红的碗筷与窗外的灯笼遥相呼应。热腾腾的饭菜升起阵阵水汽,逐渐被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全部扫荡,“干杯!”家中晚辈起身敬酒。

春晚开始,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块,孩子们则开开心心的拿出鞭炮来放,家族群里红包如雨,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十二点的钟声响了,新年到了!

家乡的除夕总是那么温馨且充满了家乡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是一个人永远的避风港!家乡,是殊途同归的美好地方!家乡,是一个人排除万难也一定要回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习惯,这习惯根据个人喜好,过着过着,就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俗”了,这风俗形态各异,细节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还真是一回事儿。不过,虽然大体上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却一定不一样,就是这么神奇。

我的家乡是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的“温泉之乡”林甸,一年中,我主观觉得的第一个节日,是过年,不是指元旦,似乎元旦在1月1日就成了理所应当的第一个节日了,但我觉得,元旦只不过是一个假期罢了,而除夕开始,就是年三十,才是“节日”,饺子为代表的各色食品被人们端上餐桌,人人熬夜守岁,这天开始,直到初七,家家团圆,哦,除夕还要大扫除一次,寓意除旧迎新。

春节之后,就是元宵节了,虽说到初七为止家家团圆,但这一天元宵圆,月亮圆,所以元宵节,人们有的还要再团圆一次。这一天,可是为数不多的满月。

二月二,龙抬头,这有一个典故,人打翻了玉皇大帝的酒壶,所以玉皇大帝为了惩罚人类,不给人们下雨,青龙看到了人类叫苦连天,不忍心不给人们下雨,于是偷偷地给人们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锁在一块大石头下面,并说要青龙出来,除非人有本事让金豆开花,善良的人们不忍心看到青龙被锁在大石头下面,朝思夜想帮助青龙,有一天,一个老头发现自己家里的黄豆开花发芽了,一想:“呵,这不就是金豆吗?”之后这位老者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人。一天玉皇大帝下来视察的时候,看到一个地方全都供着发芽的金豆,玉帝如约放了青龙,所以流传下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在我们这里,这一天出门既不能跑,也不能跳要不然就是“踩了龙头”一年交不上好运。

我们家乡的风俗大体上和其他地区的风俗差不多呢,但是啊,这过起来可是别有一番风趣,和别的地方的风俗相比可是一点也不输给人家,林甸地方虽小,但过年的时候可是和整个中国一起过,并过得格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于家乡的春节40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武清杨村,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我们家乡的春节更加美丽。

过春节,家家都要放鞭炮,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去年,我们买了好几百元钱的鞭炮留到春节放,到了春节放鞭炮的时候,我家放的鞭炮十分壮观。

白天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带上我的小妹一起出去放鞭炮。她比较胆小,所以她只放摔炮和烟雾弹。而我比较胆大,什么炮都敢放。每次我一放钻天猴,小妹都会被我吓得大叫,而这时也是我最得意最高兴的时候了。

吃过中午饭,我和爸爸出去买春联、挂钱、福字等。真是看的我眼花缭乱啊!最后我们买了最漂亮的带回家了。到了家,我和爸爸就开始忙活起来,直到把家里布置的十分漂亮为止。

到了晚上,全家人还要包饺子,看春节晚会。大多数时间,我也会参加到包饺子的行列中去。

我们有时候在春节的晚上还会打一会儿麻将。打麻将是完全靠人的运气取胜的,虽然我不经常赢,但我每次打麻将都很开心。

这就是我的家乡--杨村的春节,虽然没有那些大城市里的烟花漂亮,也不如那些大城市繁华,但是我还是喜欢它,因为它是我的家乡,希望你也能来我们家乡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家乡的春节习俗并不复杂,除去那较为简单的仪式外,剩下的时间里,皆是欢声笑语。

在我的家乡,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家家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新年。妈妈扫地,爸爸拖地,我呢,只要倒垃圾就行了,半天功夫我们家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贴对联,除夕要与家人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晚上八点全家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十二点左右,我们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鞭炮和爆竹声,新的一年到来了。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是我们小孩子,可以轻松自由的玩耍,还有压岁钱。春节是快乐的节日,也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庆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过年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在芜湖,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在腊八那一天,一些还保存着旧习俗老人家们仍然要煮腊八粥,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豆子和红枣做成的,有时候还要加上一点芝麻来做。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仅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是美味的。

腊八不仅是要喝粥的,这一天很多大人们去上街的。他们为孩子们买过年穿的新衣服,为过年买一些蜜饯干果、瓜子点心。孩子们则喜欢买一些过年吃的糖果,一般都爱买炒米糖、花生糖和巧克力。然后才为自己选择新衣服。

腊月二十左右,大人们就要开始包饺子、作年糕和蒸蛋饺了,而且还要做一次大扫除,要掸灰、擦桌子、扫地…就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开始做团圆饭了,小孩子就开始放鞭炮玩耍。这一天晚上,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无一例外的有一道红烧鱼,但是都不允许吃掉,吃了就不叫“年年有余”了。晚上大人们吃完了团圆饭,都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就去放烟花玩儿。三十这一天要守岁,也就是十二点钟之前不能睡觉。到了子时,就要开始放炮竹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睡到九十点钟才起床。然后就去拜年。主妇就留在家中做饭。外面到处都是红色的爆竹纸屑。踩上去软软的。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初一到初三是年三天,这几天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各自玩,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点香。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数店铺都要开张。因为八的谐音就是发。孩子们总是抢着去买东西。大人们就去娱乐休闲。

正月十五,南方人既叫元宵节,也叫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人们还爱在元宵里掺和进花生。孩子就在元宵节上尽情玩乐。这一天也是过年中快乐的一天。

过了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算是过完了。大人们去上班,孩子们去上学,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日子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家团圆日子,孩子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能拿到压岁钱,大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朋友能欢聚一堂,老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忙碌工作儿女能回家。总而言之,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节日,这一天,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走团圆饭。

家乡有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刚开始,家家户户就把自家养猪给杀了,这叫杀年猪。这是图来年家里六蓄兴旺。人们把猪肉分为两批存放,一批放在冰箱里,做年菜时再拿出来,另一批撒上盐,放进瓷缸里密封起来做腊肉,到了年底拿出来时就变得黝黑黝黑,有一种说不出美味。

孩子们过年要做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于是孩子们成了鞭炮店常客了,鞭炮店有各种各样鞭炮,琳琅满目,有小蜜蜂,降落伞,冲天炮等,这一排一排又一排鞭炮使人们应接不暇。孩子们对鞭炮再是爱不释手了,而大人们更美洲则是大街小巷上红对联了。

孩子们打打闹闹玩,大人们慌慌张张忙。转眼间就到了新年。

大年三十真热闹,一大清早,太阳还躲在云里,人们就开始赶做年菜了。街上都是酒肉香味,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男女男少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了对联,屋前挂了红灯笼。除夕夜则更热闹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饺子,聊家常,打麻将,看春晚。这一晚除了很小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年虽过完了,但过年时快乐还存在人们心中,在鞭炮声中,新一天迈着沉重步子向我们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是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杂货店里摆起了五花八门的红鞭炮,服装店里挂满了新购进的红棉袄。热闹的集市比平时更热闹了。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带着微笑,空气中洋溢着欢庆的味道——春节,来了。

父母走街串巷地置办年货,小孩子便屁颠屁颠地跟着。有时瞧见合眼缘的小玩意儿,央求父母一会儿,他们便心一软,也就到手了。

除夕的晚上,父母便会忙着做好第二天要吃的菜。而在我家,每逢过年是必定要卤鸡爪、大虾、鸡蛋、鸡腿的,这可把我乐坏了,闻着满屋子的卤香,我和妹妹不禁垂涎三尺……母亲坐在炉子旁,掌握着火候,我和妹妹便悄悄地溜过去让母亲夹几只出来。可是吃了一只又想吃第二只,吃了第二只又想吃第三只。直到父亲走过来轻声呵斥:“别吃得太多,明天,再好好地吃,吃够!”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擦擦手上的卤汁儿,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贴上了喜庆的春联,有的人家还在大门上挂起了五光十色的彩灯,一闪一闪的,为绚丽的夜晚更添一分动感。

在太阳还依偎在山峦肩上的时候,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的鞭炮和烟花。鞭炮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里一遍遍地回响,像急促的钟声催着人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夜幕降临,大人们也满心欢喜地拿出了大个的鞭炮,将过去的晦气炸了个烟消云散。孩子们的兴趣持续高涨,向天空扔着一颗颗鞭炮,瞬间化为了一朵朵多彩的礼花,在天空徐徐绽放。孩子们在人群中蹦蹦跳跳,互相比着谁家的鞭炮更漂亮,飞得更远。但遇到大朵的烟花绽放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扬起头来欣赏,谁也不愿失去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

十二点了,钟声有节奏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终于要跨入了一个新的年度,而“今年”,定会是个丰收年!窗外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摆,似乎也在频频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