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记叙文叙事的写作方法【热门20篇】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小编收集了满分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浏览

4723

作文

1000

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就快到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 审题技巧

1. 重视概念的内涵。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忽视了概念内涵就有走题之虞。

如以“风”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哈韩风”“武侠风”“学风”“校风”等例子,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就不能将“风”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如果错误理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了。

2. 重视背景语的指向。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的思维模式与文章内在文脉的贯通。

3. 重视提示语的暗示。作文一般都有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

二. 扣题技巧

我们都要明确,任何题目都有限制,扣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实现扣题写作,可以从如下方面人手:

1. 标题嵌入法。所谓标题嵌入法,就是指在文章的题目中嵌入或体现话题的字眼。命题作文不存在这个问题,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半命题作支需要我们自己填写题目,所以我们在拟题或填题的时候就要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2. 开篇切入法。所谓开篇切入法,就是指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点明话题或文章的主旨。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言:“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这里的“开卷之初”即开篇,这里的“奇句”,或是点明“话题”的词语,或是鲜明的观点、明确的主旨 。如议论文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论题),记叙文的开篇点题,散文的开篇“文眼”等。

4. 结尾回归法。所谓结尾回归法,就是指在文章结尾处对“话题”进行归纳概括或深化。像议论文结尾处的归纳总结观点或深化观点,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希望等;记叙文结尾处的画龙点晴的议论或抒情;散文结尾处含蓄深刻,言尽意犹未穷的语句等。

三:语言表达技巧

中考作文语言要精彩,首先要灵活地调动语言的表现力;其次是运用好的修辞,把生动的比喻,大气磅礴的排比,风趣幽默的仿词,语意含蕴曲折的双关等穿插全文;再次是用心调配句式,将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巧妙配合,营造音韵美。

1. 精心锤炼词语。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2. 巧用修辞。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如比喻的巧妙运用:

“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不能不佩服作者比喻的新奇,想象力的丰富。又如比喻加排比: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3. 独创巧妙佳句。这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创新语言的一种方法。比如:“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天醉了,映红了天边,云是山的使者吧,把风扯来醒酒,却弄醒水波粼剡。”上述创新出来的佳句妙语,读后如饮醇酒,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4.力求含蓄蕴藉。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华,如嚼橄榄。

比如:“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这类警策性的话语,于形象中蕴涵哲思,含蓄隽永,优美凝练。

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5.巧妙引用活用。名言名句,是语言的精华,对于文章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效用。适当引用能使文章意蕴深厚,神采飞扬。如:

李商隐有诗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好想好想划着竹筏,迂回于“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的绮丽风光,穿梭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廊,或许这里的某个地方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丽景象,或许还有人愿再作一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妙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五柳先生心中和谐美丽的桃源美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足杜陵野老浣花溪畔的安宁生活;“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东坡居士留给西湖的最和谐、最完美的评价。

6.凸显个性特色,写出自己的个性如果你是多愁善感的人,那么尽量写诗意的文字;如果你以能言善辩见长,那你不妨多些议论;如果你天性活泼幽默感强,那也不要浪费自己的特点,就多些生动的叙述和描写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全文共 2577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 拓展描述,创造出新形象,培养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我们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描述,使文中单调干瘪的形象变得鲜活有生气。

1、改编诗词,创造新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体裁的课文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使形象丰富、生动、鲜活;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使情节连贯、有序、具体。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

如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生补叙了父子间亲切的对话,展现了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儿子的悉心聆听,充满父子情深;改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学生细致描述了黄沙岭夏夜天气的微妙变化。其中有的联想到月亮姐姐吵醒了沉睡的鹊儿的美梦,要和它说悄悄话;青蛙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星星也为这迷人的夜景而感动的落泪……一个个新鲜奇妙的形象孕育而生,学生微妙神奇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

2、补充情节内容,创造新形象

将课文中简略或一笔带过的情节描写,发挥想象联想,增加内容,扩充成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教学《游天然动物园》,我安排了情节扩充训练,将阿里三言两语介绍的动物趣闻,描写成详细具体有趣的动物活动,在描述动物活动的情节中,学生把狮子攻击犀牛

的凶残以及被野狗追赶的狼狈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又如教学《友谊的航程》,我让学生结合插图,通过想象描写人们奔走相告,争睹中***舰风采时的场面,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情、心境,感受了人们喜悦的激情。通过扩充情节,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崭新形象跃然纸上。

二、 学习写法,灵活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能迅速而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向另一类对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都蕴含着可供借鉴学习的写作技法,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典型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学习,积极灵活的运用于写作,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学习写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正确精当地运用语言,准确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境界,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文中通过替换、比较、选择,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美;抓住优美语句品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声响美,描绘的意境美,抒发的情感美,在熏陶感染中鼓励学生积累(赏读、背诵、摘抄)、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如教学《望月》开头一段的月色描写时,,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用词的优美,感受月色的朦胧美。在训练环节上我安排了仿写训练,让学生仿写一段景色,恰当地选用优美词句,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语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生动有灵气。

2、学习不同文学样式的写作手法

语文课文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此类作品的写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写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如教学《学会合作》这篇演讲稿时,我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以强有力的证据,分条屡析地阐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时,学生们写出了诸如《学会运动》、《树立自信》、《做时间的主人》等演讲稿。教学《埃及的金字塔》、《夹竹桃》等说明性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学习通过

细致观察,写出事物鲜明特点来的写作手法;教学《鼎湖山听泉》,指导学生学习按顺序写游记的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游览、观赏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其他的写作手法:内容的详略得当、结构的总分式、典型环境中的心理刻画等,教师要细心挖掘,携取一点,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变通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新信息的思维。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赋诸笔端。

1、 文尾续写法

依据课文故事结尾的发展情况,猜测、想象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进行续写。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以模糊的答案或造成悬念。如《狼和小羊》,狼向小羊扑去后结果怎样?可让学生猜测小羊的不同命运。即使没有明显的悬念结尾,教师也可故意设置续写的提示。如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续写弟子们第二次摘麦穗时的情景的训练,进行思维的扩散训练;教学《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续写四十年后美穗子带着子女前来看望聂将军时的感人情景。总之,续写可突破思维的唯一性、集中性,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开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写读后感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读后感应鼓励学生力求从问题的不同思考点出发,选取一点,抒发感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立意出新。如写《负荆请罪》的读后感,有学生从蔺相如出发写为人应宽容大度;有学生从廉颇出发写处事应知错就改;有学生从赵国的形势出发阐述了生活在集体中应顾

全大局等,形成观点各异,百花齐放的局面。

3、 角色转换法

角色转换法是指依据课文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处境,根据个人的理解感受和知识经验,各抒己见,设想你如果是文中的角色将如何更好的处理问题。我教学《螳螂捕蝉》设置如下写作训练:你如果是文中的少年将用怎样的办法劝说吴王?同学们有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两败俱伤” 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喜鹊搬家”的故事劝说的等,表现出各人的勇气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

一是你去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

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出满分记叙文的方法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

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事—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色。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运用插叙要注意三点:

一、安排插叙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

二、插叙完以后,必须要回到原来记叙的事情上去,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转换要自然适时。

三、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详略。无论插叙什么内容,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只能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三、”倒叙法”开头:

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经过。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24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取得高分不是难事,但是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文章的水平更高,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 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 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 想”。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 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 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 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 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 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 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 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 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 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 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100种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441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几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100种作文写作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特点】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 .补叙法

【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特点】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详叙法

9、略叙法

【特点】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点】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间接抒情法

【特点】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叙后议法

【特点】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13、先议后叙法

【特点】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14、夹叙夹议法

【特点】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15、以物为线索

【特点】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16、以人为线索

【特点】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更多内容请访问new.060s.com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特点】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19、写生法

【特点】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转动法

【特点】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21、剥笋法

【特点】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22、拟人法

【特点】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23、化动法

【特点】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

24、说明法

【特点】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25、运用“五觉”法

【特点】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特点】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7、托物言志法

【特点】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28、物品自述法

【特点】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29、远眺近看法

【特点】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但是,远眺不可能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30、内外结合法

【特点】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法。

31、移步换形法

【特点】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32、说明介绍法

【特点】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3、环境衬托法

【特点】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34、彩笔描绘法

【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35、远近结合法

【特点】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36、时序变换法

【特点】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37、生长变化法

【特点】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38、展开联想法

【特点】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39、突出重点法

【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40、对照比较法

【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41、赞美颂扬法

【特点】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42、静态素描法

【特点】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43、总分结合法

【特点】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4、特征举例法

【特点】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45、特征说明法

【特点】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46、重点突出法

【特点】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某一动物,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写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时,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比较等方法,使重点部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动物,有的对主要特点详细描述,次要特点一笔带过;有的则内写主要特点,不写次要特点。

47、成长变化法

【特点】用成长变化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把动物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写下来,不能采用写流水帐的方法。描写动物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时,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间衔接不上,使读者看了莫明其妙。动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系统地观察,要不意识地写系列观察日记,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最后,只要将观察日记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动物成长过程的文章。

48、实验证明法

【特点】采用实验证明法首先要找出动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及习性,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动物确实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和习性。在记叙实验的过程时,要把实验的方法、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这一类作文一般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明白道理的顺序写。

49、群体描写法

【特点】描写一群动物,最要紧的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要选择具有特色的动物,重点观察,重点描写,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写,或者略写一笔,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对重点描写的动物,要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绘。对略写的动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写一群动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现场目击法

【特点】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把观察的地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起来具有真实感。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具有科学性。

51、拟人法

【特点】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52、动物自述法

【特点】动物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动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当作动物来写。这里要注意在写作时把“我”和动物融为一体,不能露出痕迹来。动物自述法是采用拟人的方法来描写动物,因此在描写时,既要反映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特点,又要体现人的一些特点。这样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显得生动活泼。

53、议论抒情法

【特点】采用议论抒情法记叙动物,要对能给予启示的动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议论或抒情时就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抒情法要把动物的某些特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质、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描写动物特点时,要为议论抒情作好准备;议论、抒情时,要围绕所描写的特点进行。采用议论抒情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54、景物衬托法

【特点】景物衬托法就是描写动物,首先要集中笔墨描写好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描写要成为文章的中心。其次描写动物周围的景物时,要为描写动物服务。景物的描写在全文中只是起衬托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55、季节特征法

【特点】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56、随时变化法

【特点】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

57、日内变化法

【特点】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58、定点换景法

【特点】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59、定景换点法

【特点】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60、移步换景法

【特点】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61、围绕中心法

【特点】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62、分类描写法

【特点】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63、听看想法

【特点】听看想法一般用于对刮风、下雨、打雷、下雪等气象变化的描写。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围绕同一景物写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文章的笔墨既集中,又有变化,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到和看到的交代清楚。在写看到的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等。

64、描写议论法

【特点】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最主要的是把描写和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描写景物时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把有关景物写具体。议论时要针对描写得最具体的景物进行议论。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同样要注意把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交代清楚;同样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具体的景物。

65、动静结合法

【特点】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66、通篇拟人法

【特点】)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67、比较异同法

【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68、景物幻化法

【特点】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69、借景抒情法

【特点】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70、方位介绍法

【特点】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描写环境的设施时,要注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地域特点的地方写出来。

71、参观介绍法

【特点】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环境一般按照参观的顺序写。因此记叙时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同时要根据参观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把看到的事物写下来。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把看到事物的外观特点和它的作用、意义结合起来写,这样可以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向导的介绍穿插起来写,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

72、画面组合法

【特点】采用画央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要从社会环境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采取画面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73、分类介绍法

【特点】描写社会环境,除了描写社会环境的景物外,还可以写人情风俗、地理风貌、气候物产和光荣历史等。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就是有重点地选择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进记叙,这样才能反映出社会环境的特点。其次各类之间要互相关联,使各个方面组成了一个整体,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采用分类介绍描写社会环境,除了通过直接观察法了解社会环境的特点外,还要从报刊杂志上,从调查访问中了解写作的素材。

74、触景生情法以

【特点】采用触景生情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必须是情由景生,有感而发。也就是看到景物以后,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好像非说出来不可。其次描述时要以情为主,以景为次。写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都应当句句是情,字字是情。这样写来的文章就特别感人。这种写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两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

75、粗笔勾勒法

【特点】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76、工笔细描法网

【特点】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77、画龙点睛法

【特点】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78、人物特写法

【特点】特写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人物特写法就是围绕人物的最显著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采用人物特写法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把有关部分写具体。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79、动态速写法

【特点】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作过程中神态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下来。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既要用简笔勾勒出人物神态和表情的特点,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80、动静结合法

【特点】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81、展开想象法

【特点】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82、比较描写法

【特点】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以比较是反映人物特点的一种好方法。采用比较描写法,可以写出人物外貌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注意客观地进行比较,不要故意贬其他人。

83、人物漫画法

【特点】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描写人物肖像时,有时对人物的某一特点进行夸第描写,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人物漫画法时,要注意夸攻得适当、合理,这样读者看了有真实感。人物漫画一般用于对人物的贬斥或讽刺。

84、自我介绍法资讯站

【特点】要描写自己,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自我介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描写自己,做到既不吹牛,也不自卑。要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知道别人怎样看自己,因此在平时要经常留心老师、父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其次,描写自己要抓住自己的最主要特点写。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回忆,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写。

85、结合时代法

【特点】时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点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脑后都有一根长辫子;现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发或小平头。时代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旧社会的人穿着长袍、马褂;现代人穿中山装、甲克衫等等。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时代特色。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外貌、衣着、打扮也不一样。少数民族的打扮与汉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样。所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还要注意地域性。采用结合时代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把人物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外貌、衣着、打扮、形态描写出来。

86、步步深入法

【特点】步步深入法是肖像描写中的一种动态描写,也就是要写出人物外貌的发展、变化。因此采用步步深入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前后联系,做到前后描写,同中有异。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步步深入法是在记叙人物活动时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因此描写时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不协调的感觉。步步深入法是分成几次描写人物肖像的,而且每一次的描写均有变化,因此在描写外貌前,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地说明。

87、连续动作法

【特点】连续动作法一般用于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过程,如跳高、跳远、游泳、切菜、烧饭、钓鱼、挑水等。描写连续动作时,要按动作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通顺、连贯。其次描写连续动作,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

88、交替叙述法

【特点】运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动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比赛,如乒乓球比赛、下棋、摔跤、打羽毛球等。另一种是描写人和动物的争斗,如打虎、捉蟋蟀、钓鱼等。采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双方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动作合拍,即防守一方的动作与进攻一方的动作对应。其次,要注意各自动作的连贯性,即每一方的动作都是连续的。

89、概括描写法

【特点】连续动作法和交替叙述法一般是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概括描写法则并不把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是抓住动作的特点进行概括描写。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动作,要先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然后通过分析,总结出动作的特点,再进行描述。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比赛过程中的双方动作,要注意有总有分,有详有略。

90、天女散花法

【特点】天女散花法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活动场面中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即每一个人的动作都要与确定的中心有关。其次所选择的动作要有代表性。这样,全篇文章才能有整体感。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的动作,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先介绍动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动作。

91、动作分解法

【特点】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的慢动作,就是把人物的快动作慢慢地放映出来,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这种慢动作的方法。采用慢动作法来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的过程进行分解,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最后一步一步写下来。采用动作分解法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的细小动作进行描写。

92、独白法

【特点】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93、对话法

【特点】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此外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94、直接描写法

【特点】直接描写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人物的心理。采用直接描写法描写人物心理时,要把想什么、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写出来,这样才能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次,要把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写出来,这样读者看了以后,才有真实感。

95、回忆想象法

【特点】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采用回忆想象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96、梦境幻觉法

【特点】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往往是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梦境和幻觉有现实的基础。文章中对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往往用来表现人物的理想或幻觉,因此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写出人物的愿望和要求。梦境和幻觉往往有一定声面,所以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把场面具体地写出来。

97、一事写人法

【特点】一事写人示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一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其次,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样,人物的思想品质就能得到充分表现。人物形象也就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深刻。

98、几事写人法

【特点】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99、对比写人法

【特点】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出高低、大小、好坏、多少。写人也是如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出先进和落后、高尚与卑贱,优秀和不良。对比写人法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变化。另一种是一个人和另一个比,歌颂其中一个人或使另一个人受到教育。采用对比法写人时,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的和主要问题,做到主次分明,切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对比时要合情合理,不能采取故意拔高或贬低的方法,把好的捧上天,把差的贬入地,使人不可信。此外要注意前后照应。

100、细节表现法

【特点】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上行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477 字

+ 加入清单

上行公文是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包括下级业务部门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文。文种主要有:报告、请示。

一、上行文的行文规则

一不得越级行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第九条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第二十一条: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条例》规定: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二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请示一般只写一个抄送机关,需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三注意必要的抄送,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需要注意事项:文件在封发的过程中,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对上行文的封发要求是:只封发到文件内容涉及到的部门领导、厂领导,不得向下封发。

二、请示的写作方法

一请示的定议和分类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按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请求指示的请示: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了疑难问题,或是对上级的文件精神有不明了、不清楚的地方,可用请示向上级反映,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指示或解释,以便更好地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或开展某项工作。

2、请求批准的请示。

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有些公文需要经上级机关批准后才能发布,由于本单位的情况特殊,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但必须报请上级领导机关同意或认可;有些问题,需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后才能办理,如人事任免、机构的增减等。

3、请求审批的请示。

下级机关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在人、财、物方面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可报请上级机关审核、备案、批拨或调配使用等。如请求审批基建项目,请求贷款,请求增加人员编制等。二请示正文的写法。一份完整的请示,结构上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请示的正文包括请示原因、请示事项、结束语三部分。

1、请示原因。

开头先提出为什么要请示,请示的依据是什么。请示的依据可分为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两种。理论依据是指以上级的某一公文精神为依据,事实依据是指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必要时,二者可结合起来,共同组成请示原因。请求的原因既要简要扼要,使人一目了然,又要提供足够的依据,令人信服。注意事项:请示的理由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需要,二是可能。比如:要请求列一个建设项目,就得说明对这个项目如何需要,甚至如何迫切需要,以及该项目建成后将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另外,还要说明上这个项目的可能性,包括地理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资金来源等。当然,有些简单事项的请示,只说明需要就可以了。

2、请示事项

紧接请示原因之后,具体写出请示的具体事项。请求指示的请求事项主要写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几种不同意,现状如何,并要求上级机关在哪些方面或哪几个具体问题上给予明确的指示。请求批准的请求事项写准备干什么,如何干,请求上级在哪些环节上给予支持工帮助,或请求上级批准承认,或请求上级拨款、或请求上级调配相应的人力、物力等。请求批转的请求事项,按照新《办法》的规定,应用“意见”行文。

3、结束语

请示的结束语一般在请示事项之后另起一行写。常用的结束语有:“以上事项,请明示”、“特此请示,请批复”、“特此报请核批”、“以上请示,请给予审核批准”、“妥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等等。请示应当在成文时期下一行处表明附注,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报告的适用范围: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所用的一种陈述性公文。《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二报告的分类

1、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又称综合报告,是用于总结工作经验、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或提出今后工作设想的一种报告。

2、情况报告

情况报告又称专题报告,用来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接办事项的处理情况等。情况报告侧重于写工作中某一方面的情况或问题,把事情的经过、原委、性质和对它的基本看法写清楚即可。

3、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调查研究结果并报送领导机关作为决策参考的一种报告。调查报告是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三报告的拟写报告正文由报告导语、报告内容、报告结束语三部分构成。报告导语。报告的开头先要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份报告,概述什么时候接到上级的什么公文、什么指示或什么任务,本机关的执行、办理情况及结果如何,然后用“现将报告如下”或“现将汇报于后”之类的承启用语转入报告内容。报告内容。这是报告正文的主干部分。工作报告要注意写清开展某项工作的情况,包括主要过程、措施、结果、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等;情况报告要写清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看法和处理意见;答复报告必须紧紧围绕上级的询问,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报告结束语。写在报告结尾处,另起一行,空两格。常见的结束语多写“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等。四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要全面、可靠。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其目的是让上级机关掌握全面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下级报告中的材料往往是上级决策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台此,报告中的事实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报告中不能用“据说”“传闻”“估计”“可能”之类的材料,也不能用未经核实的材料。

2、观点要明确。

报告中不仅仅有材料,还要有根据材料概括出来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即使是情况报告,也要有对有关情况的看法,不能模棱两可,骑墙观望。

四、我厂上报的上行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以往年度我厂上报的上行文中,有些上行文存在着请示事项的内容比较简单,论据不是很充分。建设性项目的请示文件中,社会效益的表述不明确或是没有说明,这样会显得上报文件的整体内容看起来比较单薄。今年上报的上行文,基本克服了以前的不足,使文件的内容比较充实、论据充分、说服力比较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提高公文的质量,充分展示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员工深厚的文化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叙文写作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863 字

+ 加入清单

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就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我们先假设正常的时间顺序为A-B-C,以它为参照标准来分析这四种记叙方法。

所谓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例如本册教材第8课(阿累的《一面》),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他与鲁迅先生的一次见面。作者从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写起,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的书、欲买书又怕贵、鲁迅先生送书、直到“走出书店的门”,这半个钟头内发生的事,作者如实记下来了,并且与实际情况一致。这就是顺叙,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忠于实际的写法。

顺叙的写法由于与事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写起来比较容易操作,读者读起来也易于感知文章所写的内容。不过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也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如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第1、2句)即交代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后面的主体部分才分别从我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详细介绍了战役的具体进展情况并作了实事分析。又如12课《猫》,作者一开始就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可见,这就是倒叙了。

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也就是说是A-B(-D)-C模式。如第7课《驿路梨花》,全文采用顺叙,从“夕阳西下”写起,到“一弯新月升起了”,又到“这天夜里”,直到“第二天早上”,是典型的时间顺序。在文章第33自然段,插入了十多年前解放军战士学雷锋盖小屋的故事,不仅解开了文中的悬念,而且深化了全文中心。

一般说来,插叙的内容要对原文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有积极的映衬或铺垫作用,要能为全文的中心服务。

平叙也涉及到了两件事。它与插叙的区别是:插叙是在甲事中插入乙事,乙事为甲事服务;平叙则是甲事、乙事(或者更多事)同时记叙,每一件事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行的,它们共同为文章中心服务。模式如A-B1(B2)-C1(C2)。平叙可以一件事一件事的分别叙述,说完了这件事再讲那件事,古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是如此;也可以几件事并行交叉的进行,齐头并进的写几条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第4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就采用了平叙的前一种写法。作者选用抗美援朝战争中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以及和无名战士的交谈这三件事,共同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思想主题。又如《水浒传》第49回,“原来和宋公明初打祝家庄时,一同事发。却难这边说一句,那边说一回,因此权记下这两打祝家庄的话头,却先说那一回来投入伙的人乘机会的话……”这里两打祝家庄和49回的“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就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用的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三国演义》第55回“却说玄德……”“却说孙权……”“却说赵云……”四个段落讲了三件事情,然后集中到二气周瑜上来,属于平叙的第二种写法。

上述的两种平叙方法,第一种较为常见,它只需要在各起讫处加以必要的照应就可以了;后者需要注意把几条线索灵活交织起来,做到巧于照应,让读者看得明白。

顺叙、倒叙、插叙及平叙这四种叙述方法各有特色,一般说来,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多使用前三种,但具体运用到作文中又因人而异,同一个文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本次练习题《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写获得成功的经历,可以顺叙;如果从成功的喜悦入手,则可以倒叙;从失败到成功,其间还可以插入父母、老师同学对你的鼓励,三种方法随你任意取舍。又如《家乡新变化》,因为有“变化”要表现,而且涉及时间较长,所以最好用倒叙,从眼前写起,回忆过去并和眼前作比较,以突出变化之大。若是换用顺叙的写法,固然可以按时间顺序一一写来,但于初中生的实际则不利于安排材料。

总而言之,方法是死的,运用是活的,只有多读多练,在具体的作文中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选择,才可能用恰当的方法写出优美的作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作时使用素材的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2780 字

+ 加入清单

原文呈现

沉淀内心,收放自如

王馨宇

放者流为猖狂,入者收为寂寞,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题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争名逐利,习惯于往自己的头上戴荣誉的光环。君不见打工皇帝唐骏造假学历,君不见明星个人资料上造假年龄……可是,这些面子工程真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名誉不惜迷失自我?

(此段中有两个“君不见”,从素材使用的角度,涵盖面有点狭小,最好再加一两个,构成排比,同时扩大社会领域,以期达到素材的广泛性。)

据报载,一个名为“中国校花大赛”活动的组织方在前往北大宣传推广时遭遇尴尬。两名女生鳖着牌子宣称“抵制校花,拒做花瓶”、“不做校花做自己”。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她们能做到沉淀内心,保持本真,实在难能可贵。

(此段为议论文的“由头”部分,应该在开头部分提出,放在此段有点晚。建议与上段换一下位置。)

诗人林希曾说:“土,浮沉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沉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人心亦如此。浮躁的内心除了能催生肤浅,什么也做不到。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若是过于追名逐利,就如同一群人争夺一片浮云,总算费尽心机站了上去,还没有风光多久就被逐渐飘散的浮云摔到地上,好处没有得到,反倒得了一身伤痕。如此结果,于己何益?

学历、年龄、金钱,还有“校花”的美誉,正如朵朵浮云,乍一看洁白无瑕,很美丽,但只是商家牟取利益的手段,即使是friend最后也还是会end,lover最后也免不了over,更何况这飘渺不定的浮云?

(此段很有特点,但单独成一段有点突兀,它其实是用来修饰“浮云”的,所以与上段合在一起为好,并且应该想法去阐述“浮云”。)

古人云:我贵而人奉我,实非奉我,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我,实非侮我,侮此布衣草履也,我胡为喜,我胡为怒?因此,我们不必在乎世人的眼光,像毕淑敏所说,“面朝大地,背负青天,快乐地活着”,就好。

(“我贵而人奉我……”这个素材实际上与主旨关系不大,因为本文的主旨是“沉淀内心,收放自如”,而素材主要说的是淡定面对别人的毁誉,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

面对名利的诱惑,我们应当善操身心,保持平和的心态,因而才能把柄在手,收放自如。想想《倚天屠龙记》中小昭所唱的:“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哪能长富贵?……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小昭”所唱的曲子非常精彩,但更适合表现“圆满与残缺”、“幸运与不幸”、“珍惜”、“知足”等话题,与“把柄在手,收放自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名誉的光环终究是留不下的纪念碑,只有沉淀下来的心灵,才能为自己树立永恒不倒的丰碑!

(结尾讲究照应升华,结尾出现的“纪念碑”,“丰碑”前文没有出现过,既谈不上照应,更谈不上升华。)升格策略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意在论述人在面对名利等各种诱惑时,要沉淀内心,保持本真。文章中心较为明确,素材也很丰富,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文章结构不是十分合理。一般而言,议论文都需要有个“由头”,也就是所发议论的原由,就是具体的事件,这部分通常需要放在文章开头部分,这样才能快速入题。但本文先是发了一通议论,然后才摆出原由,切题失之于缓慢,不够快捷。建议作者将事件由头作为文章的开头。

其次,素材运用贵在精当,丈中素材虽然丰富、多样,但某些素材却有芜杂之嫌。比如,丈中有两个单独看来很不错的素材,就是“我贵而人奉我……”的名言和《倚天屠龙记》中小昭所唱的曲子,但可惜与本文主旨还是有一定的游离,建议作者忍痛割爱,更换成更能体现文章主旨的素材。这种情况许多同学都有,他们往往熟记一些精彩素材之后,在写作时总想将之用于文中,只是有时这些素材与所写作文主旨关系不大,即使勉强用上也属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不但不能为文章增色,反而会使文章减分。

另外,个别语句有离开事件去泛谈之嫌,这些都是需要修改的。

升格佳作

沉淀内心,收放自如

王馨字

放者流为猖狂,入者收为寂寞,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题记

据报载,一个名为“中国校花大赛”活动的组织方,在前往北大宣传推广时遭遇尴尬,有两名女生举着牌子宣称“抵制校花,拒做花瓶”、“不做校花做自己”。

(开篇先交代由头,正确。)

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她们能做到沉淀内心,保持本真,难道不值得我们赞叹吗?面对她们,那些成天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的人不觉得汗颜吗?

(紧扣题目,过渡简洁。)

太史公曾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争名逐利,习惯于往自己的头上戴荣誉的光环。君不见打工皇帝唐骏假造学历,君不见明星个人资料上谎报年龄,君不见某些女演员为求出名主动要求“潜规则”,君不见“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怪现状层出不穷……

(素材内涵富于变化,因此显得丰富而不单调。)

可是,这些“面子工程”真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这些外在的东西不惜迷失自我?

(独句成段,引起下丈。)

诗人林希曾说:“土,浮沉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沉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人心亦是如此,浮躁的内心除了能让人生肤浅,什么也做不到。在我看来,那些热衷于靠“选秀”、“选花”、“选革”而出名图利的人,就如同在争夺一片浮云,这浮云乍一看洁白无瑕,很美丽,但说到底只是商家牟取利益的手段,别忘了即使是friend最后也还是会end,lover最后也免不了over,更何况这飘渺不定的浮云?即使费尽心机站了上去,也会在须臾之间摔倒在地上,而像北大那两名能保持本真的女生,本来就立足于坚实的大地上,又怎会有摔落之虞呢?

(再次联系“北大两名女生”,表示没脱离材料)

所以,面对似乎很轻松就能到手的诱惑,保持警惕吧,特别是在你心浮气躁、意动血涌的时候,这时的我们,更应该沉淀内心,善操身心,保持平和、本真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把柄在手,收放自如,才不会被“某花”、“某草”之类的商业化炒作弄得晕头转向,才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生活。就像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

枷锁一旦被打开,你就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引用名人名言强化论点,切题紧密。)

升格小结

文章在升格过程中,从结构的安捌到素材的选用,都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将作文由头放在开头部分,使文章更加符合常规议论文的形式。然后,将原文中“君不见”由两句扩充为四句,第一是为了在句式上形成排比句,第二是为了扩大素材覆盖范围,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度。接着,将“即使是Friend最后也还是会end”一段与上一段合并,突出了名利的“浮云”特征。同时将名言“我贵而人奉我……”以及《倚天屠龙记>中小昭所唱的曲子删去,增加了一处紧扣材料的议论,起到一定的点示作用。整体读下来,可以看出,文章脉络较原文更加清晰,扣题更加紧密,素材虽然较原文稍减一点,但更加精当,更有表现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方法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一、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但语文家教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是从读书(报刊)中引起的,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笔记一般都要注明材料出处。

⑵最好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如内容和感想多,可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

⑶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原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⑷笔记积累多了,最好能分类整理,编出目录索引。

二、读名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文化虚为实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4974 字

+ 加入清单

化虚为实,化意为象,这样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化虚为实写作指导,以供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虚为实写作指导

话题设计:

以“传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抄袭。

话题点拨:

话题的特点:

分析历年高考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话题意义理性抽象,意义虚拟。1999年的高考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记忆”是虚拟抽象无形的东西,将无形的东西“移植”,2000年的高考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一个理性抽象的概念,“丰富多彩”也只能从主观上去感知;2001年的话题“诚信”是一个理性抽象的概念;2002年的话题“心灵的选择”,“选择”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在“选择”前加上“心灵”的限定,使这个题目更加的虚拟抽象;2003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是近年来话题作文中理性抽象最明显的一个;2004年湖北省高考话题“买镜”也是一个动作 ,话题理性抽象。笔者繁复地去分析历年高考话题作文话题的特点,是为了说明理性抽象、意义虚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种走向,因此,对这种话题作文的构思与写作过程进行深度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技法的选定:对于意义虚拟的话题,我们认为只有采用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方法。通过有形的载体去展示无形的话题,才可能迅速破译话题,锁定作文的立意走向,选定相应的作文题材迅速成文,这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文章才血肉丰满,感情真挚,给阅卷者言之有物的感觉,自然能够给作文较高的分数。

技法的实质:化虚为实这种技法应该说是中国千古文章的一大技法。反观中国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许多经典散文,无一不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实际运用。古诗词中的“借景抒情”“借物寓理”,无论哪一种技法不是将抽象的感情道理化解为可见可感的有形之物,从诗句的有形中品出无形,也就是创作者化虚为实,评阅才能化实为虚。借实在的物象去解读作者的主观感情以及深奥的道理。李白的《静夜思》把一种虚拟抽象的思乡感情幻化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月抒怀;朱熹把读书的乐趣这种抽象的东西幻化为有形的画面,好像人们观赏多彩的天空,“天光云影共徘徊”,把抽象的理趣形象化了;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作者对北方军民的赞美之情借有形之物“白杨树”曲折地表达出来了。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这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技法,在虚拟类话题作文写法上涣发了生机。创新不上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统基础上找到一种新的生长点。化虚为实在话题作文写法上有意向地运用,就可锁定作文构思的大体走向,提高作文构思的速度。

化解的基础:千古文章意为本,对于虚拟的话题,我们应该学会分析,找出话题所蕴含的道理,以及可以提炼出的中心,用一句话明确的表达出来,或者是陈述句,或者是判断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只有观点鲜明,话题作文才可能写得成功。如何把话题概括成一句话的观点呢?我们认为唯有细化量化的材料才可能定型话题内涵,从而迅速用一句话概括出围绕话题的立场鲜明的主题。

2003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初拿起这个话题,似乎有些突兀茫然,然而只要抓装感情的亲疏”这些限定的部分,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积淀中找到相关的解读材料,譬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乡明”、“感时花溅泪”、“任人唯亲”,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就可以迅速破译话题密码, 解 读话题内容:“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影响”,或者“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蒙 着我们认知的眼睛”,从突兀和茫然中走向明朗与坚定。只有观点鲜明正确, 我们才可能化虚为实,搜寻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

化解的技法:把抽象的话题化解成可以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也就是化虚为实的具体过程。

笔者以为在围绕话题所确定的观点鲜明之后,应该从如下几个大的方向去思考:走进人群;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名言等方面去搜寻可以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这些大的思考方面就可以说是话题的一级化解。在仔细琢磨这些大的思考方面的基础上,慎重地权衡哪一方面自己最熟悉,对话题的理解最深刻,我们便从哪一个方面去入手选择并组织材料,并不是要求写每一篇文章应该把这些方向都写到,也许从一个方面思考更容易把文章写得深刻透彻。譬如2003年的优秀作文《情感—认知—文化》与《我爱唐装》,从标题便可看到作文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写作,角度小而新,这便是话题作文写作的化解,而我们中的许多作者八面出击,没有清晰的写作构思走向,往往导致文章隔靴搔痒,写得不深不透。

话题的分析:“传统”是一个理性抽象的话题,我们选用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具体地写作演练,便可让学生把这种方法学到手,以便在高考考场上灵活运用。艰苦朴素是传统,勤俭节约是传统,爱国主义是传统,尊老爱幼是传统,这些都是应该倡导的优秀传统,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都是优秀的东西,还有许多不良的传统要摈弃。对于这样理性抽象的话题,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把其化解成一个个可以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才可能把其方便地引进作文中。从而,文章构思的意向性强,构思速度快;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够让人感觉其角度小,主题深,思维新。

化虚为实写作训练

[文题]

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是精彩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你能发现精彩无处不在, 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为话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道话题作文几乎没有设置审题障碍,话题的内容和范畴比较宽泛,只要和“精彩”相关或相近的内容都可以写,可以写人生、自然、社会。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我们常常可以在生活的小事中,发现大的道理;在人们不经意的举动中,发现感人至深的真情。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并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和制约。明白这一点,我们来写“精彩”话题作文,首先就要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

从内容上说,本题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写作应着眼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技法的运用。比如写:

花开的精彩——一日,看见花开。是一颗墨绿的多刺的仙人球。早在两年之前,因为我曾被它的刺所刺痛,我将它置之窗外,不再理睬。更没曾注意过它何时出芽,何时孕育花开。只是那一日母亲突然告诉我:“仙人球开花了。”我惊诧地去看。一枝长长的茎伸出了浓墨色的表面,擎举着世界上最美的珍异,那是一朵如银如雪的花,有着世界上最娇媚的的花瓣,簇拥着一丛灿烂如金的淡黄色花蕊,仿佛是一只水晶打造的喇叭。

落日的精彩——夕日欲颓,酡红如醉,渐渐铺开,化去。天边的几丝薄云,随之点点浸染,向四边漫开。蓝天刹时映上了片片醉红,蔓延,扩散,半边天被渲染上淡淡的红晕,清远,诱人。江面点点金光,沉鳞竞跃。红彤彤的江水泛着涟漪,星星点点。远处几叶小舟,也被染上撩人心扉的酡红。风起,鳞鳞波光绚烂耀眼。而那丝丝的风,也似泛着梅红,暖暖的拂过面颊,水水的,滋润起我龟裂的心田。

生命的精彩——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化虚为实写作点评

[话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后面的要求作文。

在巴勒斯坦,约旦河流人伽里里海,海里有鱼儿游弋,人们在河边居住,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这个海而幸福。

约旦河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儿欢跃,没有树木,没有鸟类,也没有儿童的欢笑。

这两个海彼此相临,又为何如此不同?

原来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决不把持不放,每流人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另一个海则精明得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决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

请以“接受和付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以内。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话题解析]

写这个话题作文,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审题。“接受与付出”是一对相反相对的概念,命题者把它们集中到一个话题里,用意就是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方式把二者有机勾连起来。比如,通过一分为二的分析,辨明那些时候、那些事物可以接受,那些时候、那些东西应该付出;通过写二者的互相转化,揭示出一定的哲理;通过质疑传统观点,提出新的见解,等等。由于材料的指向性很鲜明,强调应该“付出”,可能会有同学把文章的立意锁定于此。这样的文章,如果能将“付出”和“接受”进行比较也算扣题。但是,如果只字不提“接受”,那就是片面地理解了话题,不符合要求了。

“接受与付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写作的策略应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故事或场景来表现对话题意义的理解。比如写自己学习滑冰,付出了摔倒甚至受伤后,接受了成功;写练习游泳,付出了呛水和疲惫后,成为了运动的健将。比如写蛹之化蝶、蝉之脱壳、雏鹰学飞,付出了艰辛和痛苦,却接受了新生,等等。

话题作文的话题不是作文的题目,只是所给的写作范围,不宜直接用话题做文章的标题。这个话题作文的题材广泛,形式也是自由的,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甚至寓言、童话、短剧等。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与个性。当然,要使作文出彩,还要掌握拟题技巧,巧妙安排结构,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

[借鉴例文]

我接受,我付出,所以我幸福

自小我就认为喝牛奶是一种骇人的举动,因为不能与牛宝宝争一个妈妈;自小我就喜欢听奶奶心满意足地给我讲故事,看那太阳把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幸福。是我幸福,还是妈幸福?奶奶说是所有人的幸福。

当我学会采石榴花当伞,学会拎水浇花时,妈妈就对我说,我拿着的是自然赋予的,拎水浇花是我送给大自然的。当我幻想自己在楼兰古城的大街上享受古朴,在西山醉饮落日,在威武的虎门追随林则徐销毁鸦pian时,妈妈就笑了,说,我想的是书赋予的,而思的是我送给书的……

就这样,我知道了接受和付出。

徜徉在生活中,我像一条游鱼,周围的水草很多。面对一个笑容,我会欣然接受,然后再回付一个笑容;面对一次问候,我会坦然接受,然后说一声谢谢。渐渐地,接受与付出成了我的习惯。不管是接受,还是付出,我觉得同样令人快乐……

就这样,我学会了接受与付出。

游到生活深处,人的心渐渐沉重起来,妈妈的话时时刻刻在耳边响起。不知不觉之中,为一些疲于利益的事付出了很多,像学习成绩,像获奖证书一类的事。看到妈妈爸爸每次拿到成绩单或者是荣誉证书时脸上的笑意,我终于明白奶奶那句话,我是所有人的幸福,这就是我接受爸妈给予的幸福之后,再付出赢来的幸福,真的,再辛苦也值得……

就这样,我理解了接受和付出。

如今,在考场上,我正在接受着考验,在这之前,我接受了父母爱的唠叨,老师期望的叮咛,现在,我有义务、有责任去付出,为我周围美好的一切而付出,因为我是所有人的幸福,幸福是所有人的。

【点评】

写“接受与付出”这样的话题作文,很多考生把它写成议论文,谈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接受的同时也必须付出。这样写是可以的,可实际上有的考生由于论据不充分,给人空洞说教之感;也有的考生居高临下,板起面孔训人,令人生厌。这篇文章可贵之处是,从自身经历、自我感受写起,真切自然,富有人情味道。文章中“就这样,我知道了接受和付出。”“就这样,我学会了接受与付出。”“就这样,我理解了接受和付出。”几个句子,揭示出自己思想认识过程。结尾写身在考场中的“我”正准备以自己的才智报答社会,幸福自己,也幸福所有人。全文很好地运用化虚为实,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韵味无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叙事方法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始末,是将一件事情,按照它开始、结束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晰地进行叙述,使人对这一事件有完整的印象,也可体会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叙事始末,是记叙文最常用的叙事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写作,关键在选材,要选取那些情节相对完整的事件,进而运用事件本身来反映主题。

另外,还要把握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忌写流水账。

②一波三折,即在叙事过程中,让情节连续出现几次波折,以收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波三折的写法,可避免叙事的平铺直叙,使作文波澜起伏,增加曲折性和生动性,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否则,直叙到底的作文,只能败人胃口。

③打破顺序,就是根据情节发展和表达效果的需要,打破一味的顺叙,运用倒叙、补叙、插叙等方法叙述事情,以使叙述更加吸引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物写作技巧与方法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要写好一个人物,无外乎是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等。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人物写作技巧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润滋《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人物写作技巧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学生自荐信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976 字

+ 加入清单

自荐是大学毕业生向招聘单位介绍自己与所应聘职务相关的才能、特长等情况的文书。招聘单位通过自荐信了解应聘者与所应聘职务相关的情况,决定是否给求职者一个面试的机会,并进而决定是否给予录用。所以说自荐信是自荐者找到理想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座桥梁。既然自荐信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应怎样写自荐信呢? 以下向大家介绍大学生自荐信写作方法

一、内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自荐信主要是自荐者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基本素质等,但并不是介绍自己所有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基本素质,而应针对所应聘单位、所应聘职务职位对上述内容有所选择并应紧紧围绕所求职务、职位对应聘者的要求来组织材料。这就要求应聘者在写自荐信前,对所应聘单位、所应聘职务职位有一定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应聘单位的基本信息,如:事业领域及方向、主要产品、企业文化等,还要了解所求职务职位对应聘者有何条件要求。只有这样避免在介绍才能、特长、兴趣爱好、基本素质时出现“杂”而“多”的毛病,从而使自荐信的内容针对性更强,更有的放矢。例如下面一篇自荐信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自荐信

xx学院负责同志:

我是xx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女,21岁,愿到贵校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

本人系本市户口,父母均从事教育工作。本人自幼便立志要为教育事业而奋斗。自2003年升入武汉xx大学后,求学期间,时常关注中国大学生教育情况并在研究中思索着自己将来的发展——是否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我,为此,我攻读了教育学、心理学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在思想方面,本人在求学期间便得到党组织培养并被列为发展对象,现已有半年党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依然会发扬党朴实、创新的精神,并将其传播到广大学生中去,以身作则,以行动教化人。

在学习方面,本人第一学历专科,但在专科院校里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并被学校推荐参加2005年的“3+2”专升本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xx大学,得以继续深造。此间,本人甚是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相信能在以后的教育辅导工作中锦上添花。

在工作方面,本人自高中到大学,一直任校学生会、系团委学生干部,主持日常的会议及重大事件的策划,并在大学期间曾任院学生会民事部部长,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工作令我对同学的思想等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在沟通中与同学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基于上述因素,本人自信能胜任辅导员工作。希望贵校能给予我一个自我价值实现以及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平台……

该学生应聘的工作是大学专职辅导员。大学专职辅导员应具备哪些条件、能力呢?作为大学专职辅导员,首先要大学本科毕业,要善于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尤其在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的情况下,这一条尤为重要。该学生的自荐信中就介绍了自己的这一能力。同时该学生也介绍了自己出自教育世家,“自幼立志要为教育事业而奋斗”,并因此在求学期间时常关注中国大学生教育情况。这表明自荐人对这一工作的热爱、关注,并进而介绍自己因对此工作的热爱、关注而已攻读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认证书。所有这些都是紧紧围绕高校学生辅导员要热爱关注辅导员工作、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善于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一点来组织材料、介绍自己的。

其次,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工作者,应忠诚于党,坚持党的方针,发扬党的传统,并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该学生在自荐信中也介绍了自己这方面的情况。

另外,作为高校学生辅导员,还应具备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工作,离不开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尤其在当今,大学生中独身子女多,部分学生任性娇气、个性强、不知谅解容忍他人,如此一来,学生之间,特别是同宿舍学生之间闹别扭的事常有发生。若作为学生思想工作者的辅导员不能及时地了解这一情况并迅速有效地到学生中去沟通、协调,让学生化干戈为玉帛,则学生间的小矛盾及有可能转化为云南大学惨案似的大矛盾。而对这一点,该学生在自荐信中也有介绍。

这一封自荐信紧紧围绕所应聘工作对应聘者的要求组织材料,内容针对性强,是一篇不错的自荐信。

二、简洁

为什么自荐信要简洁呢?这是因为自荐信不简洁,内容繁杂,势必会淹没文章的主旨,从而达不到写自荐信的目的。这一点在前几年的大学毕业生自荐信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一学生自荐信中对自己作简介时不仅追溯到自己的出身,而且还将出生地作了一番绘声绘色的描写。这样的追溯、描写会有何用呢?只会淹没文章主旨,浪费自荐者的笔墨。另一个原因是自荐信不简洁,势必给招聘单位负责人增添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影响招聘的结果。试想一下,招聘单位负责人在繁忙工作中要从几十、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封自荐信中寻找、发现与招聘职务相符的人才,原本就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再加上自荐信的不简洁,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而影响招聘的效果,致使真正的千里马不能被发现。

三、真实

自荐信内容的真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内容实在,不虚假。3月19日的《楚天都市报》上一篇反映大学生自荐信情况的文章中写到:“40余份个人求职简历中,六名来自同一所大学的学生简历上,竟都写着‘校学生学习部部长’。而且几乎所有的简历上都写着“干部、委员”等字样,好像大学里人人都是学生干部。“这说明内容虚假在大学生自荐信中情况较普遍。为何会出现这类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为只有担任学生干部才算优秀、才算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自荐信时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尤其要发现自己身上与所应聘职务条件要求相符的闪光点。例如,一学生在写求秘书一职的自荐信中介绍自己“活泼大方”。但据了解该学生并非完全如此,若因这一点的不真实导致面试时招聘单位负责人对自荐信中所有内容产生怀疑,则自荐的目的达不到。究其原因是该自荐者不仅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且也不了解秘书这一职务对从事这一职务工作者的要求,导致自荐者认为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要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故秘书工作者要活泼大方。秘书工作者要具备上述能力,要活泼大方,但秘书这一职务更多的是要求从事秘书工作的人要细心、有耐心、多数时间要能静心。然后分析该自荐者的性格特征:以文静为主,在需要活泼大方时也能活泼大方。故应改为“文静中不失活泼大方”,这样更真实、准确,更有利于求职的成功。

第二个方面是应避免出现毫无个性特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溢美之词,如“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在某单位实习期间,受到用人单位领导、同事的好评”、“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活泼开朗、乐观 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责任心强、独立性强、进取心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勇于开拓创新、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等,从这些毫无个性特色的溢美之词中看不出求职者实际的能力、经验、兴趣爱好。那么学生在写作自荐信时应怎样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呢?唯一的办法是举事例,将情况、经验、能力、兴趣爱好等落到实处。

以上是对大学毕业生自荐信中存在问题的粗浅分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概率,使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道路更加顺畅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散文写作方法收藏

全文共 2097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年高考散文写作方法收藏】,欢迎阅读。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建议百度一下结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

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

全文共 229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读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小编收集了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读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好第一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有人用“凤头猪肚豹尾”一句来形容一篇好文章,那如何才能绘好这个“凤头”呢?

一、教你几招,学一学: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始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例如:

(1)唐老师病了。快放晚学时,同学们都难过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静。(《真情》)

(2)她叫王芳,我读五年级时的班长。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3)父亲抡起锄头,画了个满圈,“嘭“,一个土块碎了。“爸,我回来帮你吧!”憋在心里的话终于吐了出来。漂亮的弧只画了一半,锄头遵循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飞向前了。(《父亲的爱》)

(4)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母亲节的礼物》)

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如:

(1)花开的季节,到处芬芳飘香,而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此时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强。(《同窗好友》)

(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3)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里,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

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

(1)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腊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

(2)生日是一根线,一头是我,一头是外婆;生日是一个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记忆;生日是一条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带到外婆身边。(《生日寄语》)

(3)爷爷是我最爱的亲人。我的童年是在爷爷那边度过的。是爷爷拉着我的手,教会我走路;是爷爷使我从小就懂得不少道理。我把爷爷看成自己幼年成长的拐杖。(《我爱爷爷》)

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用悬念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2)朋友,你听说过鳄鱼是怎样哭泣的吗?你听说过猩猩吃人的故事吗?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吗?……哦,你摇头了。可别急,全是它——《世界奇闻怪事》告诉我的,它使我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的乐趣》)

(3)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感受生活之美》)

5、引用诗文或歌词,突现中心。

以诗文妙语、名言警句或歌词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如: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脚下守着几亩地辛勤劳作的母亲。(《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2)“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6、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这种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能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人十分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如:

(1)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我想有个完美的家。(《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2)当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树,你也许回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那非凡的创造力。绿树是美好的,枯树也有其可爱之处,虽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树》)

(3)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最美丽的风景》)

总结: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美”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如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高考英语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也可以虚拟。如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或新闻报导这类非虚拟的故事是记叙文,神话故事、寓言、幽默故事等也属记叙文。记叙文通常分为三类:

1.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来写一、两件事。

2. 以事件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

3.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截然分开,但各有侧重。

【写作注意】

写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1. 交待要素,即人、时、地、事。

2.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 完整、具体。

3. 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记叙文所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原则上通常用过去时态写。

【写作实例】

假如你是武汉大学附中高三(1)的李华,今年即将高中毕业。请根据以下要点给某英文报写一篇英语短文,谈谈你对高三生活的看法。

(1)对获得的帮助表示感谢;

(2)消除与 同学之间的误会;

(3)努力学习,实现人生梦想;

(4)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注意:

(1)可适当加入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2)词数:100左右(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

High school is regarded as the best time in a persons life. As a senior 3 student, it wont take lon g before I gradu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题理由】本篇书面表达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内容关注学生的社交生活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具有考查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语言表达上,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毫无词汇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此外,在语言表达的设置上也有一定的伸展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个 性观点的创建。

【构思点拨】本篇书面表达是常见 的提纲类型的写作,要点明确清楚,便于学生组织文章,理清脉络。行文时要注意处理好语言表达的控制性和伸展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范文】

High school is regarded as the best time in a persons life. As a senior three student, it wont take long before I graduate. Now, I have much to share with my fellow students.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those standing by me all the way, teachers, pare nts and friends included. Without their help and advice, my life would be different. Secondly, its high time to say sorry to classmates whom I hurt or misunderstood. Communication and smiles act as bridges to friendship. Above all, Ive made up my mind to make every effo rt to study, for I believe hard work is the key to success. Just as the old saying goes, "no pains, no gains."

Finally I hope that all the younger fellows can make full use of time, because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e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中难免会遇到说明文这类写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低年级激发写作的四大训练方法

全文共 3702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低年级写作训练初探,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了低年级写话的目的和要求。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写作都被定格在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在转入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很难适应,形成了三年级“要写作文”这道难关,而且因此造成不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表现出较明显的语文学习兴趣减弱、不爱看课外书、不爱上语文课特别是作文课等等。

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用字不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能不能够进行写作练习呢?进行写作训练又从何着手呢?能不能用写作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低年级进行写作练习,不但容易取得明显的成绩,有助于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愿望,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并保持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一年级的上期,学生们通过汉语拼音和常用字的学习后,能够用拼音加汉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生萌发了表现自己和表达认识的愿望,顺理成章地就有了较好的写作兴趣基础。

孩子们经常把他们的画送给我,并在上面写上一句话,如“老师,你好”,“送给老师的画”,并以能得到老师的会心一笑为荣。学生送的画得到多了,我不由心动:如果让他们都愿意把写上自己想法的画送给老师,岂不是一举多得!于是,我班的语文作业就经常变成了画画,但是必须在画上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可以到书上去找,可以。孩子们出奇地喜欢这样的作业,都想把自己美丽的图画送给老师,画中的“一句话”也越来越丰富。如“这是我的家”,“我和明明一起玩皮球”,“我喜欢爸爸妈妈”等等,我选择了其中一些画、话均美的贴在教室,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争着参观、比较,有的暗下决心,争取自己的作品能有上墙的机会。

有了这样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学生们乐于动笔表现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后,我慢慢地把作业换成了只写“一句话”,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求只有一个:不会写的字还是可以写拼音,、问别人。于是有的孩子慢慢地写出了“我爱妈妈,我爱爸爸”,“我今天回家把作业做好了才出去玩的”,有的写“我看见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今天,我看了猫和老鼠的动画片”。这里面,很多字是用拼音代替的,也有错字别字,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标点符号,初看起来是一头雾水,但用心一揣摩才明白: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所认识的大千世界呀!

在进入二年级以后,学生掌握的字词更多了,表现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时,再让他们随意写话就容易让他们失去写作的动机。因此,恰当的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加上自由写话成为写作的基本形式,记实加想象成为写作的主要方法。如编童话故事,教师给出主要人物或关键词、故事开头等,不限中心,不限情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们更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许多文质均美的作文来。有一次,我以“大树和小草”为题让学生自编童话或寓言,不少学生写出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其中古佳玉同学的一篇《大树和小草》还在《作文评点报》上了发表;再如写景的作文,教师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后,让他们在充分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作,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有一次,学生们观察了校园雾景后,写出了景色与想象合理结合的作文,姚明亮同学的《雾》还在《少年先锋报》上发表了。

二、充分利用教材,在感悟中学会写作

低年级语文课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词句,如《柳树醒了》、《四季》、《春雨的色彩》、《两只鸟蛋》、《找春天》、《秋天的图画》等。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优美词句文章的反复朗读、背诵,学生能够对这些词句有了自己的感悟,转换成自己的理解。感悟词语如“软和”、“欢唱”、“五颜六色”、“多彩”……感悟句子如“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又如“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已经感悟出了具体的表象,并把这些表象和抽象的词句结合,词句的语言色彩立刻就形成了丰富的形象,好像这些词句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一样,这个时候,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孩子们就完全能够正确的学会并运用这些优美的词句。而学会使用标点符号更是通过对课文朗读时停顿的感悟,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句逗”的。有了这些日积月累的词句和从感悟中形成的形象,学生进行写作时就感到从容而更有语言多了。

在教学完《柳树醒了》这课后,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草醒了,小花醒了,小河醒了,小动物们也醒了。七嘴八舌,乱成一团,我急中生智:马上用笔写下来,并仿照儿歌,写出你们眼中的春天。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全心地投入到写春天的世界里去了。在教学《乌鸦喝水》和《司马光》后,学生们早就有了自己的办法,我也就顺理成章地让他们写出来,形成了一篇篇充满童心童趣的答卷。在教学《我为你骄傲》后,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们自己学会了写便条,清楚地写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道歉。

三、发掘生活中的情趣,把语文和生活用写作紧密结合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不论是识字、阅读,还是口语交际、写作训练,学生都是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再到书本中探索真知,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学生每天要从生活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与父母、同学的交谈对话;从电视上、校园甚至小食品袋上接触大量的字词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但儿童的心理特征反映出他们并没有把这些和大脑中贮存的书本知识一一对应起来,只有通过老师的指引,才能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要想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需要老师随时注意树立生活中到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

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校园、街道中去寻找学生认识的字,经常让学生自由朗读《少年先锋报》或课外读物上的短文,更多的时候是和他们一起讲故事、看课外书、猜谜语、做字词游戏、去春游和野餐……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活动,喜欢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寻找课堂上学过的和没学过的语文知识,更喜欢把每一次活动中见到的学到的用“一句话”真实地记录下来。有的写道“星期天,我在田边找到一只小蝌蚪,全身黑黑的……”有的写道:“老师带我们到田野里找春天……啊,春天真美呀!”有的写道“我有两个好伙伴,我们经常互相帮助……”“美国用导弹开始打伊拉克了……我真想帮助伊拉克的孩子们呀!”就在这一次次的生活实践和语文实践中,孩子们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眼光描绘了这个多彩的世界,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

四、不断激趣,用写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低年级学生兴趣培养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学生的“一句话”写多了,问题也出现不少。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言与书面语的辨正,写话内容的单一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固有心理特征在写话中的反映,老师就要经常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并保持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才能做到有始有终,把“一句话”坚持写好。

我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时用当小老师的来纠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有时用当小翻译来区别方言和普通话;有时拟定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每到假期时给他们介绍一些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唐诗三百首》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大量阅读,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有了好的作品,我还积极向报刊杂志推荐。两年来,有不少同学的习作在《少年先锋报》、《作文评点报》、《学语文》等报刊上登载出来,看着自己的作品登上了报纸,学生的兴趣更大了。我还在班上办了一份《我们学语文》的小报,并定期张贴在教室,并鼓励他们尝试分组合作,办出自己的手抄报来。自己写的“一句话”,摘抄的儿歌、谜语,收集的资料、图片,剪辑的新闻组成了一张张他们值得骄傲的“报纸”,虽然稍嫌稚嫩,但这却使他们从中学会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两年来,孩子们最愿意上的课就是语文课,最愿意做的作业就是写“一句话”,他们愿意在一句话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一句话”已经不再是只有一句简单的话了,而发展成为一段话、两段话。很多同学能条理清楚地表述事情,很多同学能灵活地运用积累的词句,很多同学能真实地抒发出自己的感情,还有的同学敢于把自己的习作向报社投稿呢!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一个难点,有了从低年级起写“一句话”的良好的开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已不只局限于书本当中,局限于枯燥的字词练习当中了,将来的写作对他们来说,我想应该不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吧!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低年级写作训练初探,希望对你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教学方法的探讨

全文共 234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方面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写作欲望,出现作文内容空洞,缺乏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没有新意,语言表达平淡无味,更谈不上写作的个性与创意,甚至就是应付了事。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写作教学当成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探索作文教学方法或教学形式,尤为重要。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表情达意能力提升的目标。

一、参与生活,发现生活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美产生感动,从而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不是没有生活,只是缺乏有意识地感悟、体味和提炼,不能引起他们观察、表达的兴趣,更不用说挖掘生活的内涵了。因此,让学生参与和发现生活,教师必须学会创新生活,使寻常的生活产生新的变化,使之具有陌生化的效应。

教师要因地制宜,创设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积淀情思。例如,学生可以深入社区,或走进工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等等,这样学生面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都有了直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

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就有了切入点,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写作灵感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创作的灵感火花。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创设使学生心理亢奋的情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设计导语,激发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中,产生写作的愿望。例如:指导作文《最难忘的老师》,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刚刚迈进高中校门时,偶尔会想起小学或初中时的快乐时光,想起同学和老师,下面这个作文题目《最难忘的老师》,请问同学们是哪位呢?你最难忘的是他们的哪些地方呢?学生听后,马上就会在头脑中寻找令自己难忘的老师的形象,回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某些难忘的往事。

以读促写,以写导读。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要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因此应该重视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学习诗歌和散文单元,可以让学生写短评,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小说,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或谈对主题的理解等;学习《陈情表》让学生谈自己对新时代“孝”的认识;读《伊索寓言》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自己重新解读一则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锻炼多角度思维能力。

捕捉直觉,诱发灵感。所谓直觉,就是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念头。写作无从下手的同学很大程度上是弃这种直觉于不顾,一心只想如何写完作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每人一本摘记本,不光摘录认为有价值的句或文,更重要是记录那一闪即逝的某种“念头”,也许它还不足以使你“心有所动”,但却不能轻易放过。记下它,积累一段时间后,也许你会发现,从两个或三个“无头线索”中就能“有所触动”,这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感之泉喷涌而出之时吗?

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收与表达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乏与苍白的作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功效。读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对于写好文章也将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足可以不变应万变。

梁启超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他们如何读书。”叶圣陶也曾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四、自改互改,优化评改

作文评改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认真写出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明确今后作文的方向,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单一的由教师全批全改作文的形式一般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这也是对学生劳动的一种不尊重,最终导致作文评改目的的落空。学生的自改、互改和老师的评改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改的活动中来,体现他们在作文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作文的得失,才能相互促进,起到作文评改应有的作用。

学生作文自改、互改并不意味着教师任务的减轻,如果抱着甩包袱的想法,学生作文的自改、互改注定要失败。学生在自改、互改时往往会有许多矛盾产生,这需要教师及时了解,作化解工作。如果不到位,至少这个小组的活动就不会流畅顺利。由于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有待提高,这需要教师对他们循序渐进的指导批改作文的方法。

注重教师评语。教师评语是联系写作与教学的重要通道,优秀的评语能够双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格成长。它不但能引发学生写作的强劲内驱力,而且能够唤醒其热爱未来的美好情愫,坚定其克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力量;它不但能对学生的语言发挥榜样的作用,提升其言语的文化品格,而且能对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影响力、情感上的向心力和人格上的感召力。

总之,写作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要在写作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勇于创新,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运用恰当的教法,坚持一些有价值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质的飞跃,并得到持续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明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众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复习阶段,如何高效地复习,最大化地提高成绩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黑格尔也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

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精心打造首尾。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末尾才露出姿容。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现”。河南一考生的《一把生锈的锁》,文章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自信随岁月逝去。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实实在在的锁,另一方面指心灵上的锁,生动形象。重庆一考生的《菊花飘香的时节》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

2.紧跟时代步伐。北京高职一考生的《时尚流行我心定》作者首先用“时尚”作为文章的开篇之语,继而用现实生活中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来阐述所谓的时尚。然后,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时尚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有时代特色。江西一考生的《把“意见”刻录成光盘》,好就好在不落窠臼,采取网络搜索的形式,从而似乎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感,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就自自然然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搜索结果”就成了作者简短的点评,最后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本文的内容没有过人之处,出彩的就是它的形式。

3.敢于逆向思维。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七)》中,大对小,厚对薄的包容容易理解,但微小对广博的包容,静止对流动的包容,沉默对喧嚣的包容,此种创意实在是独辟蹊径,非同一般。江苏一考生的《项王项王若奈何》,作者进行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历史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对历史人物 ——项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诠释,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主题:灵动的水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可以造就一个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