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精品20篇)

端午节来到了,端午节邀请函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活动邀请函,欢迎阅读!

浏览

3224

作文

811

对端午的看法高一的作文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看见奶奶在篮子里摆弄黑豆。我问奶奶这是哪种豆子,奶奶告诉我这是蚕豆。奶奶还说:端午节就要到了。根据习俗,成年人和小孩应该喝雄黄酒,吃油炸蚕豆来辟邪。

我茫然地盯着我的祖母。奶奶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慢悠悠地告诉我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结束,也就是开始。每个月有三个五天,即第五天、第十五天和第二十五天。所谓的端午节是指前五天。

端午节有一个特殊的含义。这是一个民间年度国家健康节。这一天,人们打扫庭院,挂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驱虫药,消除疾病。这实际上是一种自觉的防疫措施和人们的良好习惯。这些活动反映了我国疾病预防和卫生的优良传统。这些与日常保健相关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的。

然而,我从课外书籍中看到,端午节的含义是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由于敌人的反战策略和朝廷中奸臣对他的无耻诽谤,屈原遭到了君主的冷落和流放。然而,屈原的爱国主义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更加强烈。当屈原听说国家沦陷了,他又气又无奈地投河自尽了。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屈原。在我看来,屈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他坚定不移的忠诚,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团结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动了我和几代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学生,至少,我现在必须努力学习。只有当我长大了,我才能振兴中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令人难忘的端午话题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文为屈原。”端午节伴着夏的脚步来了。妇孺皆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北方的端午节虽没有江南赛龙舟的热闹,但却同样具有浓浓的节日氛围。

还没到端午节,人们早早地买好江米,粽叶,自己动手包粽子。这不,端午节一大早我就闻到了粽子所发出的特有的香气。我忍不住拿起粽子随父母走出家门去踏青。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挂彩葫芦,插艾蒿。小孩子的手腕上系着五彩绳,脖子上挂着荷包,蹦蹦跳跳跟着父母去踏青。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街上的人们,我不由得想起屈原为了祖国那坚定的目光,为了祖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屈原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一抹绿色在眼前闪过。原来已来到了一大片农田之前。一辆农用拖拉机和两三个农民进入我的眼帘。农用拖拉机正悠闲地停靠在田边,而田里的农民却忙得热火朝天。我惊讶于他们的勤劳,而且好奇他们的工作。上前一问,他们说:“每天差不多干两个小时,现在,全都是高科技呀,可帮了我们不少忙啦!”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这幸福的微笑。

哦,国家进步了,科技逐渐发达,农民们不再过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生活,我们进入了机械化的农业时代。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看到了祖国的进步。

在回家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对买冰糕的夫妻,大概有50多岁。顾客越来越多,这对夫妻有些应接不暇。豆大的汗珠从男人的头上滴落。虽然顾客很多,但是细心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丈夫头上的汗珠。妻子腾出手,将毛巾递给丈夫。丈夫接过毛巾,对着妻子憨憨一笑,干得更加起劲了。

我不禁被这小小的细节打动。我想: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就应该这样吧!他们之间永远被爱联系着,不管生活的境况如何,他们都将携手共度,共同迎接生活的美好与坎坷,和彼此白头到老。也许这就是爱的真谛!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爱的真谛。

今年的端午与往年不同,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细细品味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年的端午让我难忘,我期待明年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麻阳观看我盼望已久的赛龙舟

我来到锦江河边,这儿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等待比赛的到来。江面上有六艘威风凛凛的龙舟,分别是一到六号,每艘船上共有二十二个人。爸爸告诉我:“坐在中间的二十人是负责划般的,最前面的那一个人是负责加油打鼓的,最后面有一个人是负责掌舵的。他们各有分工,密切合作!”

比赛开始了,随着一声枪响,六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两岸的观众都大声呐喊:“加油!加油!”选手们拼尽全力地划浆,动作整齐划一,击鼓的人兴奋异常地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选手们挥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看见第二组遥遥领先,给了其他组一个下马威。其他组不甘示弱,奋勇直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第二组更加疯狂地挥动般浆,全力冲刺。两岸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我的心怦怦直跳,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手心里紧张地冒出汗来。在最后一刻,第二组率先冲过了终点,获得了冠军。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欢呼:“胜利了!胜利了!”

这场精彩的龙舟比赛,使我明白了什么是龙舟精神,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那就是:永不服输,奋勇当先,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开心的端午小学生优秀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

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

端 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 ;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

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

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在 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

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

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 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趣事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节日,本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我们现在,只记得端午可以休闲,可以吃喝玩乐……因而忘记了设立端午节的本质。就算有人记得端午节的本质,那人数据多还是据少呢?

屈原——一代爱国词人,中华历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为文坛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识渊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怀王听从了上官大夫和子兰的一面之词,而错过了这个人才,最后也导致国家的衰败。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屈原创作了《离骚》、《国殇》、《九章》、《九歌》、《天问》等大作。抒发了自己的一番爱国情怀,与一番对国君无能的悲叹。

最终,他看见国家日益的衰败,国君的无能,自己的一番爱国情怀无法抒发等等原因,最后导致他无奈,投江自杀。

这样一个爱国,杰出,深受人民喜爱的大词人,人们怎能忘记他呢?因此设立了端午节。

而就在这样端庄严肃,富有意义的节日里,我们一心只想着要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应该吗?不应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我们的行为感到羞愧吗?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节的真正意义,请赶快觉醒,你说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端午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民俗文化犹如天空中闪烁的明星,绽放着璀璨的光芒。我的家乡——一个古老的小镇,也散放着独有的民俗气息。

“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刚刚过去不就的端午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印象。

今年和以往不同,由于参与的龙舟队较多,所以连续三天举行龙舟竞赛。许多外地的游客都闻讯而来,游客的车都堵了几公里,一时间,原本宁静祥和的小镇突然闹腾起来。一群人围在一个小摊前,原来是在体验包粽子。我也钻了进去,只见一个老婆婆在教大家包粽子,她古铜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满脸的笑容使皱纹显得更深,她正用那粗糙的双手娴熟地包着,游客们也饶有兴趣地学着。尽管包出的粽子千奇百怪,但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包好的粽子在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虽然还没煮熟,但空气中却仿佛弥漫着阵阵的清香。

随着鼓声我来到清水江边,只见河里的船只整齐的罗列着,船上的队员个个蓄势待发,岸上人山人海。远远的听到一声枪响,顿时,队员整齐的吆喝声,岸边的助威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赛手们拼劲全力地拨着船桨,在水面划出朵朵浪花,人们的也看得乐开了花。输了的船队也是满脸的笑容,在这种节日里,输赢并不重要。

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龙舟赛,因为它们传递着我们心中的爱。作为家乡的儿女,我们在传承传统风俗的同时,也应给它注入新的能量,要让这些民俗文化真正做到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奶奶和我过端午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奶奶去世一年的祭日,下班前,在姐姐空间看到了,姐姐写的日志,端午的情节历历在目。今年的端午我在广东过,明天,我的端午节去樟木头的观音山为奶奶祈福,为家人求平安健康,也为自己心安!

姐姐说:

今年的端午节,是奶奶辞世一周年的忌日。

记得小的时候,每逢过端午总是很期待。有我们最喜欢吃的黄糖,还有自家种的能让你吃个饱的新鲜黄瓜;最重要的是,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是和和气气的:爷爷奶奶脸上挂着笑,妈妈也不再因为家庭的烦琐事而拉着脸,有时还有来自遥远的云南的爸爸的祝福,我和弟弟非常喜欢这个其乐融融的节日。这天,不赞成我们吃太多糖的大人们,劝我们多吃糖;这天,我们吃黄瓜能吃到舌头牙齿都变黄,撑到到肚子变成鼓鼓的皮球;这天中午,奶奶会在我们的额头上涂上朱砂水,让我们都变成小关公;这天,奶奶会突然拿这个粗糙的手纸来擦我们的嘴巴,嘴巴里还喃喃道“:童言无忌,小儿放屁”。这个举动,我们最小的时候觉得好玩而任凭奶奶擦拭,还跟着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大一些便会躲开,再大一些就说“我们都这么大,别擦了”,每每这时,我分明看到奶奶眼中的失望。后来等我参加工作了,奶奶也就不给我们擦了(有一回端午,我请求奶奶给我擦,奶奶虽说着你想擦自己擦咯,但还是出其不意地冲到我面前认真地给我擦了一次,等到都督生了下来,奶奶好像也给擦了一次)……小时候的端午,家里没有吃粽子的习惯,长大了,每每回家我都会买一些各种口味的粽子,一边看着家人幸福地吃,一边自己缩在一旁一片又一片地吃着黄糖,一根又一根地嚼着黄瓜。现在想来,多么多么地温馨,多么多么地甜蜜呀!家的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牵挂的端午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刻,可此刻却不同于往年了,飘来的还有浓浓的友情。

已经毕业十几年了,已经没有了刚毕业时的热情了,已经被生活磨砺的没有了浪漫的,整天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亲情,忙于儿子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打理友情了。即使过星期,处在农村的我也懒于出门,好像真的隐居山林一样,过着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为姓侯,同学戏称我在山中当了大王,忘了昔日的朋友了。近些天老同学们心血来潮般的利用网络建了一个群,方便相互之间联系,节省很多资源,方便快捷。时不时也登陆上去欣赏一下他们的高谈,调节一下生活情调。

端午节到了,本也想发个祝福,表下心意。可谁知还是晚了一步,没做时就收到了同学的祝福短信,并希望上群里逛逛。登上去后,真是人才济济呀!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纷繁。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美图:拿着一个大喇叭在大声的呼喊:大家都出来过节了。还有各色的美味粽子跳舞似的换个不停,让人馋涎欲滴。甚至有人提议:应该给中国很多的伟人设置纪念日,纪念的同时,也好多个联络的机会。看着,听着,久违的友情溢满心头,洒遍全身,一种幸福弥漫开来,把我带回了学生时代,一张张青春的笑脸重新浮现眼前,一件件美好的往事被放大,刻在心间。

粽子飘香的端午,飘来的更多的是被牵挂的幸福,浓浓的,深深的友情,既遥远又熟悉的友情包围着我,感动着我。但愿这种牵挂始终存在你我身边,温暖心间。

[牵挂的端午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

妈妈教我包粽子。我们先拿出了准备材料:棕叶、糯米、肉、红枣和一个小勺子。

别看一个小小的粽子,吃起来好吃,包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妈妈教我先把一个棕叶包包成三角形,又用小勺子挖进几勺糯米,再用小勺子挖一块肉或者红枣,然后,把棕叶包好,最后,用线一圈又一圈地扎起来就OK了。

可是,我总包不好,不是忘了放馅,就是糯米放了太多。看着旁边姐姐包的那么好,我心中失落极了。

唉!为什么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顺利呢?我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妈妈告诉我:“不要看那么一个小小的粽子,吃起来两三口就吃完了,可是,要说做一个小粽子,可不是两三下就做好了的。因为,没有耐心,是什么都学不会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就在心中给自己打气。终于,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成功地学会了包粽子。连姐姐也赞扬我:“进步挺快的啊!”看着妈妈赞许的目光,我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不,比吃了蜜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初一端午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今年我正好在家,妈妈就叫我来一起包粽子,“包粽子”这对我可算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呀!抓二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一向自信的我犯了难。妈妈在一旁笑道:“哈,平时的自信到哪去了?”哎……

之前妈用猪肉切成5公分条,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停置10分钟后再拌到均匀为止;粽叶2张背背相对,由叶蒂1/4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取约2匙米铺在叶匙内,肉条直放其中,再铺2匙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要保持开头,配合另一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叶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绳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锅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滚后改用中小火续煮4小时,熄火焖1小时这样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还听爸爸说过粽子的来历: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投汩罗江而亡。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年年岁岁,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哎……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那,看来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端午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5月5日端午节,家家都在包粽子,准备过节日,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准备工作都好了,妈妈也开始包了,只见妈妈拿起一片叶子,做了个茶杯形状,然后把材料依次放进去,只见米、豆子、蜜枣争先恐后地跳进了叶子中,然后用丝线把粽孑缠起来,最后把这一些粽子进蒸炉里就好了,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好了,我便拿起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好了,不多说了,我要写第二个习俗了。

第二个习俗就是赛龙舟,记得上一次比赛就是在涟水河举行的,十分热闹。比赛的船大概有五六条船吧,十八个人两排坐着,哦,对了,前面还有一个打鼓的,总共十九个人。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所有的船就像断了弦似的,像一条龙飞奔了出去,每一个人手拿着船浆向前划动,十分整齐,他们整齐划一地向前划动,前面打鼓的敲一下仿佛在为他们加油,每一个人默契的喊:〝嘿呦,嘿呦,〞每一个队都划得很快,不相上下,仿佛每一个队都装了马达似的,很怏,马上就要到终点了,他们更加卖力的划着,岸上的人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励着,但是冠军还是被1号船夺了,虽然对其它参赛的选手来说很可惜,但是每一个人都十分开心!

端午我过得十分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却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端午节的放假表明我们国家的文化自觉和对民俗的尊重及保护。也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和光大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但仅有放假还是不够的。

抢端午,争遗产,传承费思量

之争——韩国端午胜过中国端午?

端午节源于中国,它是一个民俗的节日也是一个民族的节日,2005年韩国的“端午江陵祭”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曾引起国人哗然。

简单地说就是“彼端午非此端午”。韩国的端午“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它的出现可以算是东亚“汉字文化圈”一种特有的有趣的文化现象。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中国很少有如此规模群众性的祭祀活动。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而且随着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陆续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日本的端午很多习俗如吃粽子、喝菖蒲酒、沐菖蒲浴等均和我们一样。而韩国则发展为以“山神祭”为核心的节日。“江陵端午祭”至今还生机勃勃地传承着,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依然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那些传统的祭祀仪式、风物游艺,依然是他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彼此朝夕相处,须臾不离。正是民众的自觉参与,推动着传统自然地传承与衍变,生生不息。

之忧——粽子唱“独角戏”?

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呼唤回归的双重齿轮中。端午节等全国性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在大都市已经遭到了较大的损害,有的被人为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失去了应有的热情。

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粽子在提示着人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很多人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但有关端午节的其他风俗,知之甚少。作家冯骥才表示,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

而每逢传统节日,精明的商家会挖空心思做文章。端午节,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抢金夺银”的机会。于是,动辄上百一只的粽子被生产出来,摆上商场、超市最显眼的位置。

正是因为人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推向市场,民俗变成了卖点。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

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

之思——全民参与充实端午内涵

节日民俗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屈原的传说很完美地把古代五月份的民俗结合了起来,现在国家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后,就应该充实其节日的内涵。怎么过端午节,有两个资源可以利用。首先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把有意思的东西复活,这些内容在古籍里有记载。另外就是考察传统民俗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把他们的做法跟当代社会融合到一块。

我们可以每年都去发掘端午节的内涵,慢慢积累,最后建成一个比较好的端午节。像韩国的端午祭,当初也衰落得很厉害,后来一些学者进行发掘,弄得影响很大。日韩两国都是全民参与过端午节,作为端午节的起源地,中国更可以全民参与。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知识分子和老百姓应当一起努力,借鉴传统因素创造出一些适合现代生活的过节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利于建立和强化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和文明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前辈不说,后辈就不会了解,如果连前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思乡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不知道从何时起,就学会了包粽子,大概还在读小学吧。每一年的端午节前一天,邻里几家都要包粽子,而且互相帮忙,尤为热闹。大人们要煮粽子,我们小孩子则要先睡觉,为的是端午节早早起来上山去踏青。这个“早”,一定是天不亮就起来,去山上采“百步草”,据说能包治百病。还要采艾蒿和黄花、芍药、野百合等野花,回到家里把家门口和窗户旁都插上艾蒿和彩色的纸葫芦,我们的还要带上五彩线,脖子上带着香包和小小的笤秫,据说能扫除病魔。回到家后,还要去牡丹江江边去洗脸,并用军用水壶带回一壶水回家。女孩子们最喜欢去山上采花,拿回来插到盛水的罐头瓶里,让鲜花多开一段时间,给平淡的日子增添几许炫丽。

两个哥哥基本不带我去踏青,主要是哥哥嫌我碍事。等长大一些了,就是跟自己的小伙伴去踏青,当然都是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那个时候气温没现在高,一般早起要穿线衣线裤,山上有点冷。几个小伙伴儿互相叫起,兴高采烈地骑着自行车互相带着一起去上山。路上人很多,不用害怕夜路,都是踏青的人群。

印象很深的有两次,一次是上初二那年,六个小女孩儿夜里一点多就出发了,骑了三台自行车,不到三点钟,连人带车一起到达北山山顶。坐在山顶最高处,俯瞰牡丹江市的夜景,别有一番情趣。另一次是上初三那年,联合几个学校的同龄女孩儿,大概二十多人,在西三条路一个路口集合,浩浩荡荡地骑车去西山。那一次走得远,采得花也多,非常兴奋。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剩无几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端午来临,信笔在手机屏幕上写下:

每逢端午尤思乡

晨起踏青路人忙

艾蒿鲜花手中握

粽子鸡蛋已飘香

端午节前夕,与闺蜜一起去大庆“绿色草原”采黄花,牧场的草原上黄花开得正旺,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花儿的美丽。我们采黄花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草原上竟然还有蘑菇,据说当地人叫它“雷窝子”,说是打雷后就长出来的。蘑菇正面是白色的,比较平,背面是黑色的,有着均匀的褶皱。我们似乎被“雷窝子”蘑菇诱惑着,都顾不得蚊子的叮咬,要不是饭店那边催我们过去,估计还要采一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的味道作文77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要问我端午味道是什么,我还真有点说不清,因为在心里端午的味道既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又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还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端午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每年离端午节还有很远我就开始数着日子盼望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离家较远,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端午节这天,天上还闪星星、还亮着月亮呢,我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

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平常来过不知多少次的后山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远,终于到了。我们几个互相打气后毅然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腿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地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考试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大家一边说笑一边采艾蒿,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堆。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吃过饭了吗?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的味道真是丰富,真是幸福,怪不得我怎么也忘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粽子飘香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渐渐地,一摞摞书本挤满了我们的生活;渐渐地,一张张试卷麻木了我们的神经——除了书本和试卷,我似乎感知不到生活的缤纷。可是端午的那些粽子,却飘散出醉人的香,让我无味的青春孕育下香醇的梦。

中考前放了两天假、我早已厌倦书本,又别无喜好,索性到厨房看老妈包粽子。只见她麻利地铺粽叶,打圈,放米,抓枣,收口,系绳,剪余料,然后,一个漂亮的墨绿色三角粽子就赫然摆在我面前。这娴熟的技法诱惑了我,我也想试着包一个。平时妈妈是决不让我干活的,我搬出老师的话,考试前要放松心情,执意要包,妈妈也就允了。

哪想这包粽子看似容易做起来难。我总是装米太多,导致粽叶难以聚拢;总是打不好最后的结,让粽子松散;总是感觉已包好,正要炫耀时才发现有米粒偷偷钻了出来……头上的汗珠滓滓我没有理会,继续琢磨这包粽子的技巧,每一次我都努力做到更好。当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时,那久违的成就感如同绽放的焰火瞬间灿烂了我的心田。电光石火间,我仿佛看到了儿时那个倔强执着的我,那个为叠好一只千纸鹤而不睡午觉的我,那个为写一篇漂亮的作文而绞尽脑汁咬断笔头的我……

又想到如今。我曾连续三天迟到,班主任痛下“杀手锏”;语文老师苦等了我一个星期,《出师表》还是背不下来;可恶的分数慢慢偏离轨道,我依然我行我素。不知从何时起,我竟然忘了要求自己做到更好。对我来说,错和对都无所谓,今天和昨天没有区别,拥有和失去都不重要。我的青春,在荒芜的岁月中失去了光泽。

我手中的粽子却愈来愈漂亮了,老妈说,我就知道我女儿做啥都好!

我还要继续蹉跎吗?不,不要!我要在日渐长大的过程中,丢弃自己的短处,渐渐让自己的青春变成最好的模样。那些认为自己学不会的,就让时光慢慢教会吧。为了明天,我要让生命的风帆装满不妥协的勇气,即使失败,也是青春趣味!我相信,我流过的汗水必会

馈赠我香醇的青春!

这端午的粽子里,飘散出醉人的香——努力做到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粽香作文7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奶奶被分配到我们组,她一笑起来,嘴边和眼角挤出一团肉来,此时,她脸上是没有任何“鱼尾”的。她熟练地抓起一把箬叶,数都不数,像理扑克牌一样轻松,在指尖铺开,煮箬叶的水,在罅隙间流过,指缝也变得香香的。我们八个人把奶奶护得紧紧的,小屏风一样,硬生生围了个圈儿。

“我的可是大肉粽!”肖大仙在后面大吹牛皮。

“我的也是,我看到了一点米,是深色的,看!”周城宇喜出在望。

我没有心思去理会他们,只在旁边似教徒一样祈祷。

“南无喝罗惮那哆罗夜耶……”我双手合十,念着佛教歌曲《大悲咒》。

周城宇特想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吃粽子,被我这“花和尚”的慧眼看见,她恼羞成怒骂了我几句,肖遥也笑了。我又开始打趣肖遥——你那个是姚承佑那组包的,肯定没肉。

“好了,同学们开吃吧。”刘老师才是老大,一声令下,我迅速抽开绳子,瞬间,只剩下香甜的糯米托在手中。

我咬一口,清香、浓香、鲜香,都充斥我的唇齿间。我一口吞了半个粽子,里面竟有约三厘米长的大肉,呵呵,我真是一口十个满足,三口回味无穷呀!每咬口,吃一个角,四口刚好吃完一整只,我转向肖大仙,笑容不禁有些邪恶。

“啊一一我找不到肉!我再咬,再咬……”情绪崩溃的他,不断哀叫,“只剩一个角了,还没有肉!是酱油和米欺骗了我,是谁包的,给我站出来!”最后他只能含泪咽下这“糯米疙瘩”。

“哎呀,真是肉的,太好吃了。”高天昊像我一样,虽好吃,但从不懒做哟!

“别看我!”周城宇生气了。

我忽然一转头,看见粘稠的糯米粘在了周城宇的脸颊上,我差点笑出鼻涕泡泡来。

……

教室里,粽叶飘香,笑声朗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情浓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到了,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撞蛋,看赛龙舟……我家也不例外。

大清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早就把粽叶、糯米和绳子准备好了,就等着我们来包粽子了。

奶奶先选好两片粽叶,将其叠在一起,然后卷成圆锥状,用左手托着,右手抓一些糯米放进去,放两颗红枣,再放一些糯米把它填满,接下来用多余的粽叶封口,最后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看了,蠢蠢欲动,马上动手包起了粽子。我也学着奶奶这位大厨娘的样子包,可是包起来总会漏米,奶奶又教了我一次,可我还是不会包。我濒临绝望,但转念一想,我乃“五星大厨”,怎能败在这区区小粽子身上。于是,我重振旗鼓,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我扎好马步,卷起袖子,拿起粽叶卷成圆锥状,抓来一大把糯米放进去……终于,我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卖相非常丑,可毕竟包好了。

包好了粽子后,便是最激动人心的撞蛋擂台赛了。我们一家人挑好了各自参赛的鸭蛋,撞蛋比赛拉开序幕!先由老妈与老爸对阵,结果老爸惨败。接下来我与老妈对阵,我先发制人,用力朝老妈的鸭蛋砸去,只听清脆一响,Oh,No!我的鸭蛋出师未捷身先死。我不服,又拿了一个蛋,可是又败北了。撞碎的鸭蛋都进了我们的肚子,而“鸭蛋王”也没好多少,明早我要配白粥把它吃掉!

端午浓情,粽子飘香,撞蛋欢声,编织了一曲端午交响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月端午话屈原

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端午节又来临了,举国上下,上至显达下至市井平民又该掀起吃粽子热了,在民间家家户户的堂屋或大门上都要挂上艾叶或柳条以示驱邪逐龌,老人们还要亲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精致的彩色香包和华丽的小手搓送给小孩子以图消灾辟邪,吉祥如意。

随着新时代的飞跃发展,50后、60后、70后的人们也许对过端午节的意义尚都清楚明了,而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估计大多比较淡薄和模糊。屈原是何许人也,哪代哪国的,端午因何要纪念屈原,学习他的什么呢?。。。。。。带着一串串问题,让我们不妨再聊聊五月五端午节,以唤起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不光要了解历史,而且还要牢记屈原这一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英名,学习他的高风亮节和不随波逐流,不与世推移的优秀精神和品质。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出生于春秋战国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他作为楚国大夫经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并曾参与国家法律的制订,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他的辅佐下,楚国曾一度辉煌,民运亨通,百姓安居乐业。但后来由于受上官大夫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奸人的陷害而被怀王驱逐出首都郢都,过上了流放生活。在流放期间,渔父曾劝他要随大流,要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不要清高,但他表示宁投江而死,以死明志,也不辱自己的清白。最后在秦国大将白起攻到楚国郢都时,于农历五月初五日,他毅然抱石投了汨罗江而死。不仅如此,屈原还是我国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第一人,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情调,擅长浪漫主义笔调和手法,其中《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诗篇大多被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所收录,流传至今,仍然广为称颂。

不论从屈原的刚直不阿、主张正义、清高、不随波逐流、爱国等精神和品质上,还是从他的诗词留给后人的价值上来讲,其意义都深远而伟大,因此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时,从其精神品质和文化上,我们要去祭奠他,缅怀他,纪念他。

五月端午话屈原作文三

每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 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悟端午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一个古老的节日。自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传至今。它有着它独特的味道。

了解了端午的来历,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爱国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却造小人排挤。结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报国无门。楚国将亡,他为表达他的爱国之心,以身殉国,投河自尽。原来,端午的背后有着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爱国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会来爷爷家过,一起吃着饭,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开缠着粽子的线,打开粽叶,把里面的饭团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们团聚,大家一起有说有笑,暖暖的。看着久违的家人们的变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两个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们带着他们的五彩线,惬意地走着,十分神气。这五彩线,让我回忆起了从前,我每年都会戴。这五彩线是节日的特色,包含着我们中国华民族的独特,流传了几千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茶蛋,挂艾叶菖蒲……都有着我们中国的独特文化。端午节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如今,端午节已经成功选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国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我们,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动很多,十分丰富多彩。

有些城市举行赛龙舟竞赛,大家争先恐后,一起比赛,尽情享受划船的快乐。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气息,在草地上,嗅着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采艾蒿,品味粽子的味道。孩子们都放假,在一起尽情玩耍,身上挂着香包。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乐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们民族的节日。我们应该珍惜,重视这个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特殊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作文高一大全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个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防疾病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运动的节日,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传承了几千年! my country has a festival that originat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call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country has a festival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s, called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country has a sports festival, called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the Duanyang Festival and the lunch festival. It is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my country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been inheri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关于端午的来源,人们有许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本来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因为当时的国君十分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国又蠢蠢欲动,准备攻打楚国。屈原向国君进谏,却被罢了官,放逐到了乡村。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写下《怀沙》后,望着楚国国都,向滚滚的汩罗江中跳去。大家见了,有的拼命打捞,有的用粽叶包着糯米往河里扔,还有的在用雄黄驱赶蛟龙。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天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之时,蚊虫众多,疾病易发。所以,每到端午,人们都要驱五毒、吃五黄、插艾草、菖蒲。大家还会从街上买来蛋,把它放进锅里和艾叶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脸,传说一年也不会被蚊虫叮咬。小孩儿还会把自家煮的蛋拿出来,和邻居玩“碰蛋”,看谁的蛋结实。赢家据说一年都不会被病魔困扰!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组织去划龙舟。江边聚满了人,他们瞪着眼珠子,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为龙舟上的人呐喊助威。而龙舟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双手拿着浆,使劲地划啊划。当有一只龙舟最先划到终点时,观众就会热烈地鼓起掌来,有的甚至跳了起来。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端午节,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我爱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屈原和伍子胥带来端午的故事

全文共 446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起源很早,夏朝的历法夏历中已经有五月五日的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夏小正》)五月是毒月,因为端午后天气转热,而端午这一天是阳气最盛的一天,所以要蓄药以辟除毒气。《大戴礼》也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是兰草,要用兰草熬成的汤药浴。

到了战国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的太傅。少傅费无忌在楚平王面前进太子的谗言,伍奢挺身而出,为并无罪过的太子辩护。楚平王大怒,囚禁伍奢做人质,让他把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招来,想一并杀害。伍尚应召而来,和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员不甘引颈受戮,开始了逃亡的漫漫长途。先投奔已经逃到宋国的太子,又和太子一起逃亡到郑国,太子被郑国诛杀,伍子胥继续向吴国逃亡。在吴楚边境,伍子胥被楚兵追赶到江边,江上有一渔父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解下价值百金的佩剑,感谢渔父的救命之恩,哪知渔父不屑一顾,说:“楚国悬赏,抓到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封爵。我连这都看不上,哪里会要你仅仅价值百金的佩剑!”伍子胥最终逃亡到吴国,归附了吴王僚。

伍子胥和屈原:两个人的端午

# 昭关前的伍子胥。右为东皋公,中为与伍子胥长相接近的皇甫讷。一夜白头的伍子胥,正是在此二人的帮助下方才逃出关去。

吴楚交兵,伍子胥极力劝说吴王僚攻打楚国,公子光却说:“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国杀了,伍子胥只不过是想报私仇,而不是真的为吴国着想,不能听信他的话。”伍子胥因此知道公子光有异志,就进献了一个著名的刺客专诸给公子光。公子光趁吴王僚出兵伐楚,国内空虚的时候,宴请吴王僚。席间公子光借故离席,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中,端到吴王僚面前,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左右杀死。公子光趁机派伏兵杀尽吴王僚的随从,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此时,楚平王已死,楚昭王即位。伍子胥率吴兵攻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这就是著名的“鞭尸”的来历。

伍子胥报了杀父兄之仇,了却了一生最大的心愿,一心一意地辅佐吴王阖闾,吴国的国力逐渐壮大起来,雄霸一方。

其后吴越争霸,伍子胥辅佐吴王阖庐伐越,阖庐被越军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嘱儿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携妻赴吴国为人质。大臣文种和范蠡设计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构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3年伐吴,彻底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自杀的时候蒙着面孔,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这又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古人的行为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极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来,置吴东门上,幸灾乐祸地观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苏州尚存胥门。伍子胥的临终遗愿大大激怒了夫差,“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国语·吴语》)申胥即伍子胥。鸱夷,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到江里,让他永远浮不上来,作为对伍子胥临终遗愿的报复。没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谶,夫差被勾践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伍子胥死时,是公元前484年左右,比屈原死年(约公元前278年)早了二百多年。“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史记·伍子胥列传》)民间传说伍子胥被投江的这一天即为农历五月五日。《荆楚岁时记》载:“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则明确载明东吴之俗,端午是纪念伍子胥而非屈原。

伍子胥之后二百余年,屈原几乎重复了伍子胥的命运。

屈原名平,时任楚怀王的左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了屈原第一次被放逐的经历: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博闻强志,既能治乱,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又辞令娴熟,接待宾客,应对诸侯,井井有条,楚怀王非常信任他。上官大夫嫉妒屈原,向楚怀王进谗言说:“大王让屈原发令,大家都知道,每一令出,屈原都自居为自己的功劳,以为非他不能为,哪里把大王您放在眼里。”楚怀王大怒,不仅疏远了屈原,而且把屈原放逐到国都之外。屈原痛恨楚怀王偏听偏信,受谗言的蒙蔽,容不下自己这个方正之人,日夜忧愁幽思,写下了长达375句,2500字的抒情长诗《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慨叹,响彻了两千年中国文学史。

其后,日益偃蹇的国事已与屈原无关。楚怀王轻信了秦国的邀请,前往秦国,在拒绝了秦国要求割地的胁迫之后,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屈原在放逐期间,仍然眷恋故国,心系怀王,几年间写下了大量诗篇,希望怀王终有所悟,重新把自己招回身边。这些诗篇传到了令尹子兰耳中,子兰大怒,指使上官大夫又向顷襄王进谗言,顷襄王“怒而迁之”,再一次放逐屈原。这一次把屈原放逐到了更远的江南。

伍子胥和屈原:两个人的端午

# 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详细记载了屈原之死: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

这是《史记》中最著名,最感人的记事之一。屈原披发在汨罗江畔行吟,放逐的日子使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问他:“你就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了这个地步?”屈原回答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放逐了。”渔父说:“圣人不会被万物凝滞,而能够与世相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着潮流而推波助澜?众人皆醉,何不一起吃酒糟喝薄酒?为什么怀瑾握瑜,保持高尚清白的节操,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沐浴过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灰尘,谁能以清净之身,去忍受肮脏的东西污染呢!我宁愿投入长流不息的水中,葬身鱼腹,又怎么能够以清白纯洁的品行,而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写完《怀沙》的绝笔之赋,抱着一块石头投汨罗以死。

屈原死的这一天,也是五月初五。

伍子胥和屈原的死法相同,即“定杀”之刑。《睡虎地秦简》释义为“生定杀水中之谓也”,活生生地投到水中溺死,又称“沉河”,“沉渊”。只不过伍子胥是尸体被吴王夫差施了“定杀”之刑,而屈原,是自己给自己施了“定杀”之刑。

性格激愤的伍子胥,死后还要把眼珠挖出来看吴国之亡。而屈原却是绝望之后自沉于江,水波柔和地接纳了他,抚慰着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颗心。质本洁来还洁去;水是清洁的,洗净他肉体的同时,也和他清洁的灵魂融为了一体。连尸体都不给世人看,因为世人是肮脏的。“逝者如斯夫”,水流的无常,映照出他的悲观主义。自比“香草美人”的屈原,在汨罗江的清清江水中,顾影自怜,高标自许,终于安静了下来。

五月五日,端午纪念的两大主角——伍子胥和屈原——一为叛国者,一为流亡者。伍子胥先叛楚国,后叛吴国(剜眼以观吴国之亡),在无家可归,朝廷执行不义的前提下,伍子胥两次叛国;屈原在政治抱负不得舒展,反而被馋的情势下,写下大量以高洁自许的篇章,暗示了朝廷的昏罔和小人得道的现实,从而遭到了两次放逐。和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相左,这两个国家的敌人却得到了民间的一致怀念,以至于两千多年来端午的传统从未中绝。这是一个深刻的提示:端午从来是民间的节日,只要专制尚未根除,它就永远不可能被官方意识形态所称许,更不会进入官方节日的谱系。恰恰相反,端午是民间对专制和国家强权的强烈抗议,在一年一度的浩大怀念中,这两个叛国者和流亡者身上,寄托着中国民间的全部心事。1925年鲁迅先生慨叹中国一向就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端午恰恰是最大规模的对国家叛徒的抚哭。

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异类,一个孤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所有这些节日,形式和内容都高度统一,数千年如一日,从未割裂;只有端午,在今天蜕变成了单纯的粽子节和龙舟节,核心价值消散了,形式取代了内容。人们在吃粽子的时候,仅仅想起了一个图腾化的会写诗的骚客,同时还在担心自己吃到的是不是假冒伪劣的黑粽子。民间的怀念遭遇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改写,甚至连“民间”这个词都被缩略为一系列风俗和乡间小调的集合体。

伍子胥和屈原,借助于端午这一民间的盛大节日,完成了对身体媚术的最后逃离。“结微情以陈辞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九章·抽思》);“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日月忽其不湮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尽管屈原这些表达对楚怀王怨望的辞句被孙次舟和闻一多理解为“文学弄臣”,甚至由此判定屈原的同性恋者身份,但是,汨罗江畔的“定杀”,毕竟洗净了曾经被污染的躯体。同时,屈原用“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悲回风》)的诗句,向死于同一日的伍子胥表达了追随和致敬之情。

可惜,在伍子胥和屈原死后两千余年,端午精神彻底失落了,刚强、激愤、清洁的端午精神让位于身体媚术的大行其道,世间只余端午其形,而无端午其神了。只有当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时候,人们才想起来端午原来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节日。但是,所谓“抢救端午”无非是和四大发明如出一辙的阿Q心理,端午精神反而更符合韩国精神——韩国精神中的刚强,韩国精神中自尊、知耻、忘我、利他的春秋人格,韩国精神中不向国家强权低头,对强权的清算,不正是端午精神的最好继承吗?而中国呢?居然有专家建议政府出面和韩国联合申遗,这是对端午这一节日“民间性”的极大讽刺,“国家形象”成为“抢救端午”的惟一诉求。在这一争夺战中,没有人去追究端午精神到底是什么,狭隘民族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反讽的是,却并不被国家意识形态所接纳,同时,反向地又是端午精神“民间性”的雄辩证明。

端午精神这样的本土精神资源,就像它的两个非凡代表一样,遭到的同样是被放逐的命运。

伍子胥和屈原,斯人已矣,魂兮已不再归来。端午以及附丽于它的端午精神亦复如此,魂兮也已不再归来。如果不能归来,那就彻底地消亡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