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精品20篇)

端午节来到了,端午节邀请函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活动邀请函,欢迎阅读!

浏览

3095

作文

811

端午忆屈原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家早饭吃的粽子,因为过端午节了,然而,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吃完早饭,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学包粽子。在包粽子时,我不断的在回顾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首诗赞美了屈原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惊世之举。寥寥28个字,却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其文学作品似匕首锐利的深刻内涵。倡导其为国捐躯,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时代传扬!

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唤醒了当时民众的敬仰之情,以后每年的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古以来顾炎武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言,从古到今有无数志士仁人立国为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正义事业,为了广大民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利欲熏心,铤而走险。拿跨国贩毒集团来说吧,他们明明知道毒品的危害,媒体屡屡曝光类似案件,但是这些人却无动于衷,真是令人气愤!

妈妈看着我发呆的样子,手中拿着的粽子迟迟包不起来,喊我一声,我才从沉思中解脱出来。

同样是人,同样是华夏民族的子孙,屈原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佩,而那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当千刀万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端午的记叙文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赛龙舟!

五月初五这天,在歧江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周围都有小商铺开着,面对这热闹挤挤的江边,我很苦恼:“我这么矮,怎么看得到啊?”还好我趁别人不注意,“唰”一声钻进了第二排。比赛就快要开始了,各个运动员都磨拳又擦掌,心情激动的不得了。

“嘭”发令枪开了,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咙也没有关系,我见他们的青筋若隐若现,真像自己在比赛。船上的人也非常团结,动作一样,每个船员都竭尽全力地划着,他们手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大。在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着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观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船只而改变着。

第一只领头羊出现了,是绿队,绿队的队员的脸都变成了西红柿一样红了,不用多久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一马当先的他们并没有骄傲,经过了很久,红队赶上了,他们两队各不相让,让我想到了两条龙在打架的场面。究竟鹿死谁手呢?这还不知道。观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两队很难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变幻莫测。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红队绿队谁会夺冠呢?绿队快马加鞭,红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冠军还是绿队获得。他们开心地又蹦又跳,还抱在一起了,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还要观看,下一年绿队还会是冠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思乡情

全文共 398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童年的端午,祖母总会到野外割一些艾草回家,那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端午独有的香气标志。《荆楚岁时记》载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由此为了辟邪,家家户户会在节日来临之际于自家门楣插上一些艾草。随着端午的来临麦子的收获也会姗姗到来,男人们都忙着割麦插秧,女人们则浸糯米摘苇叶准备迎接端午节包粽子。

我家的粽子大都由祖母包成,她包的粽子呈羊角形,碧绿水灵甚是美观。这与从超市里买来的显然不同,买来的粽子虽然包装不错,但外形与口味总觉得欠缺一份乡土气息。祖母原先也不会包粽子,只因我小时候看见街上有人卖粽子而哭闹着要买,祖母坳不过便给我买了一个。而待我第一次享受过那份美味后,眼睛就一直还望着那个卖粽子小摊念念不舍。于是祖母就捡起我丢弃的粽叶,顺着苇叶的折痕祖母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艺,此后每年的端午我家便开始有了粽子。

乡村的粽子能把苇叶的清香迅速地递到群齿之间,原本洁白的糯米也变得晶莹透绿,那是芦苇的绿色沁入米粒之中。略尝一口,那种新鲜的苇叶味旋即舒展开来,就连鼻子也充满香气,刹那间自已的耳朵仿佛也能听见故乡芦苇荡里的鸟儿鸣唱。

我的家乡有很多芦苇,田野村头一片片青绿一簇簇鲜亮。端午节前几天村民们就会开始摘苇叶,孩子们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他们用小手将刚摘的苇叶一根根整理好放入竹篮,待回家后用水中洗净放到锅里煮,让那些苇叶变得柔软坚韧易于操作。村民们摘得苇叶很多以致端午过后原本绿森森的芦苇荡立时变得萧条零落根根光秃。记得小学老师曾讲述过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也知道这是祭奠诗人屈原的节日。于是孩子们都将那些光鲜碧青的苇干,看成一支支竹笛,希望祭奠诗人的同时也能听见离骚般的荒凉乐章。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但由于其性格耿直屡遭排挤最后又被多次流放,诗人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于端午节包粽子以示怀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村庄那些淳朴温和的村民在享受粽子的时候不知是否还会想到遥远的汨罗江畔诗人那悲壮的一跳,他们是否已遗忘了端午的初衷,是否发现包裹粽子的苇叶正散发着千年不断的文人气息。

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以致于每一个节日都会与某些历史名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让那些节日终因掺杂了太多文化堆积而含糊不清。唯有端午节!只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对诗人的敬意,随着一缕缕苇叶的清香,静静地,悄悄的,传承千年。

其实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现象屡见不鲜,那就是对于曾经的爱国事迹后人会义无反顾的进行轰传,而被轰传的人在他自已那个年代却遭受许多莫名的排斥,甚至还有人想将他置于死地。这似乎很难让人理解,轰传式的赞扬背后竟然隐潜着轰传式诋毁,这好像与老子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相同。虽然若干年后这些先人也会扬名立德,但这种循环报应的时间路途未免拉的太长太长。这群掀起污蔑诋毁浪潮的人也早已定性为人品受到质疑的小人,自然邪不胜正的不变定律,让他们这种龌龊伎俩绝不影响后人为对先人的崇拜与缅怀。即使现在的端午无论从传说还是寓意都已变得清雅不俗,但那爱国的忠魂与千载冤气随着离骚的词章依然留在世间。即便我们知道历史上有着很多让人感到不舒心的地方,可我们总不能把眼光一直停留在那伤心的一处流连往返而伤心纠结,倒不如将那些无穷的幽怨赋予古老文化的宽怀在节日中抒发一些情感寄托吧!

端午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人们将原本悲壮可泣的气氛演化成今天可供品味,可供细闻,可供慢慢咀嚼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一份可以欣赏的美食还提供一股带着文化气息的绿叶香气。也许古代的人们把苇叶的清香脱俗比喻成诗人的高风亮节,把用来咀嚼的米粒引伸成为那些奸佞小人,这样倒使这些敦厚淳朴的村民在吃粽子的同时既纪念了文人又释放了心中的郁愤。

我在怀念故乡时常常会无由地想起祖母,想着她拿着苇叶唱着小曲正在包粽子,苇叶的清香拌和着小调的音符充满我整个记忆的画面。由此我还会联想到其他几种情况,譬如故乡麦收时妇女们唱着小调在割麦子,野草的香气与苇叶很相似,她们所唱的歌声也似乎更加委婉。而现在我已经搬到县城,偶尔到公园散步时也会看到一些老人哼着民间小调在割草护理,那时我必然会停下脚步,目光虔诚的四处搜索。是的,我童年的记忆大都已经模糊,不知为什么由这种由乡间小调混合着草木香气的情景却一直占据我的心中。即使现在已过不惑之年,听到的美丽歌声也实在不少,然而那些歌声终究难以掀开童年的心绪,唯有听到那种古老曲调的同时又闻到了清新的青草味,才能将我那些久违的思绪唤醒。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已是某企业老板,他童年的老宅紧邻生产队的牛棚,由此他童年的深刻记忆竟然是由牛棚散发出来的腐草牛粪气味。现在的农村与城市间已经看不到过去的牛棚,我这个朋友当然也很难找到童年的记忆。我们在一次下乡办事的途中偶然路过一个养牛场,他陡然间好像从长久的思索中惊醒,急促地对我说;他苦苦找寻的故乡印象居然是这种气味。想来这种气味是遭人厌恶的,但他却对于此有着不可割舍的眷念。显然这是童年的记忆在作祟,就像我一样,一闻到割草的香气就联想到包粽子,联想民间小调,联想到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由于诗人长年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人共度节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欢喜庆祝,诗人不免掀起对家乡的思念,因此才倾吐自已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依恋。其实每个人在少年时期对故乡的思念倒不怎么深刻,只有步入中年或老年甚至两鬓苍苍时那种思乡之感才尤为迫切。思乡的主题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幼时感官世界储存下来的东西,我想诗人王维所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应该是来自他童年记忆的印象吧。

记得故乡每逢重大节日总会有很多来自海外的侨胞,他们回乡探望时,首先是到先人的墓前饮泣一番;而后与街坊回忆着幼时的故事;哼着当地的小曲。他们扭动着笨拙年迈的肢体,用苍老宏厚的的嗓音吟唱,音节虽不标准但曲调悲戗清晰,稍微哼出几句围观的村民已经两眼湿润。在他们眼中故乡的风是那样凄迷,故乡的雨是那样滋润。当年他们是哼着这种小调走出去的,今天又唱着同样的曲调走回来。他们徘徊在故乡的田野,徘徊在童年嬉戏的小巷,哼着童年熟悉的腔调,闻着故土散发的幽香,我想他们的思绪中一定会不断涌现一连串像王维一样的感叹……

不仅仅古代大诗人,大文豪会长期漂泊在外,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门在外的历程。那或许是由城里走向农村,也或是由农村走向城里。即便现在居住城里的人,他上一辈的上一辈乃至更远的祖辈就可能是从农村走向城里,他们仅仅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做了一个由农村与城里的角色转换而已。其实他们不只转换了身份还转换了居住环境,转换了繁华与宁谧,转换了喧嚣与安逸。有了这种转换他们虽然失去了农村的古朴秀丽,失去了农村人的淳厚温和,但却永远不会失去的对先人缅怀的那份真诚。

这些话题谈下去似乎有点深奥也很庞大,涉及的文化范畴会更加辽阔,让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答案,无奈就写一写故乡留给我的乡土气息吧,思索一下老人们哼唱的乡间腔调。只有这样说出来我的心里才会如释重负,才能释放我埋藏于心底的情感记忆。

由于端午节与割麦插秧连在一起,所以让一个原本具有文化气息的节日显得既繁忙又疲惫。我家的水稻田足有十二三亩,原本割麦子;推麦子;打场脱粒就已累的你精疲力竭。但一看到重新整好的水稻田疲惫依旧还会抛到脑后,总会毫不犹豫地咬牙坚持栽秧。那时我家中稻田的秧苗都是我挑到田里的,那稻叶的草绿虽没有粽子的苇叶清香,但至今想起仍然那么难忘。我们这代从农村出来的人,几乎都干过农活,只是当初现代化的农业机具还没有普及,田野中的麦子都要靠人力一刀一刀地割倒,再一车一车的推出去。水稻则更是极端疲惫的活计,整田挑秧不说还要面向水田背朝天一步一个脚印把稻秧一棵棵栽下去。

我家所在的生产队每户的土地都很多,邻里村庄的亲戚朋友也是如此。由此在我好不容易把自家田地的活计干完时,父亲又让我到舅舅家帮忙。说是帮忙其实都是我干,舅舅已经60多岁了只能看着自家的田地叹气。我倒是有一个小表弟但那时间他还在部队服役,我原本是不大愿意去的,只是父亲的呵斥和舅舅的恳切让我无法回绝。舅舅是北圩队人,他家土地比我们家还要多,仅水稻田就有二十亩。那一片稻田让我站到地头仅仅就是看二眼已吓得双腿发软,但既然来了不管怎样还得必须干活,说实在的那些活计全凭是死撑赖糊地做完。北圩队的水稻田是最壮观的,整片稻田在一起大约有四五百亩,远远看去像一面镜子。头顶的烈日烤的它明晃光亮,照的整个人都晕晕乎乎脚步懒散。我走在宽阔疲惫的水稻田里耗尽了力气消磨了精神,拖着散了架的身体深一脚浅一脚在死磨硬泡。那时我常常暗地里埋怨我那个小表弟,他要是不参军该多好呀。

舅舅是乡村吹奏艺人,不大会包粽子,当他看到我辛苦的在稻田里栽秧,考虑到又是端午不给孩子吃点粽子显然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他也会包几个直接送到水稻田边,可是他包的粽子又大又丑,怎么也找不到节日的气氛,虽也是绿叶包裹,却显得过于简单粗糙,闻起来倒还可以,只是刚尝两口气味已然远去,待回过神来一点节日的气氛也找不到。好在舅舅的笛声优美能把我农活的劳累减轻不少,让我对那时的端午节又多了一份情调。

那年的端午后不久我祖母就离世了,此后家里包粽子的任务就落到我头上。我也是像祖母那样跟着粽叶的折痕学会的,只是我包的粽子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想不起来!前天回老家,我顺便去祭拜一次祖母,她的坟茔南侧就是西场队的北窑沟,那里长满了芦苇,碧绿的苇叶高低起伏芦荻翻滚。我眼前不断浮现祖母唱着小调包粽子的画面,我想告慰她老人家端午的粽子我会包了,就是再也听不到她老人家哼唱的小调了。我想端午过后这里的苇叶就会被摘光,只能留下光秃秃的苇柴杆子。那原先世上最美丽的芦苇荡,都横七竖八地散乱一片。根根苇干像碧玉竹笛,也许就是!那笛声拌和着祖母唱着小调包着粽子,苇叶碧绿水灵,笛声委婉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二年级在端午生活的感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粽飘香,人人心欢畅,处处花争艳,可最让人怦然心动的莫过于观赏传统而热烈的赛龙舟了。

晨光中邂逅夏的清凉,汾河公园里更是歌如潮、花如海、游人如织。宽广的湖面上,微波荡漾,远处十几条龙舟正蓄势待发,一场扣人心弦的龙舟大赛即将上演!

“啪”的一声枪响,四周突然静了下来,只隐隐听见远处阵阵锣鼓声。紧跟着,龙舟出现了,如离弦之箭破浪疾行。龙舟过来了,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长长的龙体上涂满了鳞甲形的花纹。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每条龙舟上都整齐的坐着两排划桨手,他们穿着一色的运动衣,拿着一式的短桨。船头还站着一个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吹哨。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短桨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龙舟就在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龙腾大海啊,好看极了,壮观极了!

笛声鸣响,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条条龙舟竞相冲过终点线,伯仲难分。顿时,水面鞭炮轰鸣、礼花绽放;岸边锣鼓喧天、欢声如雷。人们挥舞着、呐喊着、雀跃着,争相按下手里的快门,留下一幅幅龙舟竞渡的壮观美景。

激情澎湃、酣畅淋漓的赛龙舟结束了,那催人奋进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仍在我脑海闪现。它谱写出一曲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赞歌。

我喜欢祥瑞和谐的端午节,我喜欢催人奋进的赛龙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观西溪湿地龙舟赛作文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兴高采烈的去西溪湿地观看划龙舟比赛。

当我们走到深潭口时发现有只硕大的龙舟“屹立”在岸边。只见“那龙”都长着两颗像乒乓球似的大眼睛、一排“闪烁着凶光的尖牙”和“尖锐的龙角”,身上的龙鳞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在深潭口那里很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了拥挤的人群中,找了个一席之地。随着三声鞭炮响比赛开始了,顿时,观众席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掂起脚向东望去,远处“运动员”们划着龙舟如许多凶猛的飞龙擦水而过,慢慢的飞龙变成了“一条彩带”横贯水面;响彻云霄的呐喊声夹杂着震耳欲聋的“雷鼓”声和着雷鸣般的铜锣声形成了一道音墙直逼观众席。龙舟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了彩带的真面目:原来是一艘艘挂满五艳六色彩旗的龙舟,一个个穿白色衣服、黄色衣服、红色衣服的“运动员”们拿着桨随着鼓点的节奏飞快划着。只见他们满头大汗,一颗颗黄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面颊上流淌了下来,他们“爆出青筋”的手使劲的用金光闪闪的“龙鳍”划开沉重的水花,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观众席上突然发出了欢乐的笑声,“这是怎么回事呀,人们怎么都在捧腹大笑呢?”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龙舟“表演了一个侧翻动作”让船员们都变成了“落汤鸡”但他们的脸上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惹得观众们都哈哈大笑。

我喜欢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更喜欢习俗中的赛龙舟活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端午计划高一作文整理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粽情端午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日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是啊,这是我们熟悉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不由得想到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更会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刚正不阿、忧国忧民、但却怀才不遇,遭到谗臣排挤,在国家遭受侵略之时不能报效国家,五月五日,愤然投江自尽,百姓为了纪念他,开始在这天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这天,我要跟着姥姥学包粽子,首先先把粽子叶洗干净,用水浸泡几小时,把江米、蜜饯、红豆作馅,用水煮一下准备作粽子馅。姥姥首先把粽叶一折,做成一个三角窝形,再放入粽子馅,用剩下的叶子封口,包好了用绳子一捆,便完成了。我也开始做了,我听姥姥的意见挑选了两个宽大的粽叶,一叠、一放、一捆,我轻轻捏了一下粽子,咦,为什么一捏就瘪了?仔细一看下面是漏的,只能再返返工了,我尽量磨合,使劲一摁,终于漏口消失了,带着愉悦而又紧张的心情,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粽子,再包下一个就顺利多了,真是熟能生巧啊。

这个端午节在劳动中度过,我心中很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食粽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令人难忘的端午话题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台州晚报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怀念和敬佩,特意组织我们小记者在国贸肯德基餐厅举行包粽子活动。

二十五位小记者和家长欢聚一堂,欢呼雀跃,把肯德基餐厅挤得水泄不通。和蔼可亲的带队老师把我们小记者集合在一起,陪我们做了许多有趣、滑稽的小游戏。

接下来就是进入今天的主题——包粽子。肯德基先给我们做了一次示范。看到姐姐动作娴熟的把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空心圆锥形,然后舀上几勺糯米放在里面,再折回来,用粽藤把粽子绑得结结实实。看上去,粽子的四个角棱角分明,漂亮美观。

这时有些心急的小记者蠢蠢欲动,他们变得不安分守己了,叫的叫、嚷的嚷、都跃跃欲试。姐姐先分给我们每人两片粽叶。小记者们就开始七手八脚的忙开了。我心里暗暗得意:嘿嘿!包粽子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一定大显身手,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我迫不及待拿起粽叶,抢在同学前面,去舀了几勺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赶紧拿起粽藤往上面缠紧。就在我觉得一切大功告成的时候,突然,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接二连三的跳了出来。粽叶也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在地上。“哎约,倒霉死了。”我自言自语道。这时姐姐向我走过来了,笑眯眯地说:“你刚才绑得绳子太紧了,重新再包吧!”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训,终于包好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这时,我看看其它小记者们纷纷地也包出了自己的劳动“果实”。瞧!他们包的粽子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把米粒都裸露到了外面,还有包得七零八落,看到那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粽子,小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包粽子活动在一睡欢笑声中结束了,记者姐姐给我们拍了一次集体合影。我们就恋恋不舍得回家了,难忘今天美好的相聚时刻,难忘今天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屈死的日子、难忘那一个个散着浓郁香气的粽子、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的粽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定的节日。在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都会买粽子或者自己做粽子来纪念屈原。

在端午节那一天,我家也不例外,总是自己做粽子吃。煮粽子时,锅里再放几个鸡蛋一起煮着吃,是为了让今年的霉运都煮走,煮出好运来。

在端午前几天的时候,我家就开始准备着过端午的食材。妈妈去超市买了一些糯米。红豆。玉米。花生和红枣。还有包粽子需要的大竹叶。在端午节的前天晚上,妈妈就把糯米在水里泡上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包粽子。她把昨天买的所有食材都混到一起,开始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因为妈妈知道我爱吃玉米和花生,所以她包了几个里面只有玉米和花生的粽子。因为能更好地分辨出这几个粽子来,所以她系这几个粽子的系法和别的粽子的系法不一样。粽子包完后锅里加了水把粽子和鸡蛋放进去,开始煮了起来。然后她又开始张罗做其他事。等到粽子快煮好的时候我已在床上闻到了粽子的香味。顺着这个香味我迷迷糊糊的从床上下来。走进厨房,打开锅盖一看,哇,好多粽子呀。看到我两眼放光。这时妈妈说“洗脸刷刷牙,准备吃粽子了。”,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洗刷完后,进了厨房准备吃香喷喷的粽子。等妈妈把饭做好后我把热腾腾的粽子放到了盘子里准备开吃。

吃粽子时妈妈拿起了包着玉米和花生的粽子递给了我。我剥开一看高兴的不得了,这粽馅全都是我爱吃的。虽然妈妈包的粽子没有超市的好看,但是却比超市的好吃多了。因为我吃到嘴里的不仅是妈妈包的粽子,更是妈妈对我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的味道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味道一应俱全,有绿茶味的,腊肉味的,红枣味的,甚至还有鲍鱼味的、燕窝味的,连包装袋也是五颜六色的,我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记忆的河,慢慢开始春潮涌动……

六年前,奶奶来到我们家小住了几个星期。她准备要回肇庆老家时,正值端午节,妈妈执意留她过完端午节再走。奶奶说她从小就会包粽子,是跟她的妈妈学的。肇庆的裹蒸粽特别有名,奶奶说在她回老家之前一定要亲自包一回粽子给我们吃。

奶奶在距离端午节还有三天时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她买了很大的艾叶,告诉我,裹蒸粽比一般的粽子大,所以要用大的粽叶来包。她还准备了糯米、黄豆、猪肉、咸蛋。

“糯米要泡一天一夜,包好煮后才好吃,细而滑,不会有夹生的感觉。”奶奶告诉我,我还记得她把黄豆也泡了很长的时间,然后再用开水煮一遍,晾晾,这样就好去皮。先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用奶奶自制的蜜汁浇上去,腌上一天。

我问奶奶:“包粽子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上超市买几个回来吃呢?“奶奶神秘地笑了笑,也不告诉我为什么。

终于要包粽子了,奶奶忙啊忙,也不让我帮忙。后来包好了,奶奶就举着她包好的又大又方的粽子看着我笑:“小馋鬼,煮好就能吃了!”

过了两三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端了上来,奶奶把粽子分给我和爸爸妈妈,一人一个,放在一个盘子里,神秘地对我们说:“我把一块玉如意放在了粽子里,谁吃到了就能一生如意平安,事事顺利,快快乐乐!”

我和爸爸妈妈互相看了几眼,都想看的看那块如意的样子,于是迫不及待切开了自己的那个粽子。爸爸妈妈的粽子里都只有猪肉和咸蛋,他们的目光便齐刷刷地望向了我。毫无疑问,玉如意在我的粽子里。我把它拿出来,哇,一块淡绿色的玉,晶莹剔透,真漂亮!我开心地蹦了起来,觉得这一生便会事事如意、顺利了!这时,我看见奶奶用她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满脸爱意,她笑开了花,脸上细细的皱纹幸福地荡漾开来。

奶奶终于还是回老家了。玉如意从此挂在我胸前,爸爸告诉我,那玉如意是奶奶故意给我的。原来,奶奶在粽子叶上做了个记号,只有她才知道哪个粽子放了玉如意,奶奶是希望我快乐,事事如意呀!

现在我才懂得,那小小的粽子里寄托了奶奶对我全部的爱。细滑的糯米,咸香的蛋黄,细腻的猪肉,还有那淡绿的玉如意,便是端午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粽香满端午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我提着昨天亲手包好的粽子走进教室,教室里还迷漫着淡淡的箬叶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那快乐美好的时光。

马上要到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为了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学校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包粽子。下午,校长伯伯亲自出马给我们演示了包粽子的过程。首先,她精心照料挑选了一大一小两片箬叶,将两片叶子重叠形成漏斗状,再把米放入漏斗中用筷子把它压紧,再用箬叶把口封好,像一个三角形一样。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缠好。一个精美、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

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次实践开始,可我们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李思蕊的奶奶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便手把手的帮助我们完成了。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要凭自己单独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我左手拿起箬叶有模有样的包了起来,一边包一边默默地念叨着步骤。可同样的箬叶,校长包的是“大美女”,可我却包的是“丑八怪”。第三次,我用心地包,到封口的最难的时候,让高手奶奶帮我把它也变成“大美女”,真神了,粽子变得更好,更美,更棒!

我瞧了瞧其他同学,个个都在忙碌着,有的向家长请教,有的正手忙脚乱的系绳子,有的在向同学展示他们的胜利品……

慢慢地我们一步步熟练起来,还尝试着调出不同的新口味:红豆、绿豆、葡萄干、火腿肠加在一起是什么味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粽子煮熟,给家人分享。我们品尝着粽子,虽然不比外面的好吃,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果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赞不绝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艾香勾思乡作文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情作文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是那个星期天早晨,我们一起来到了屈原故里。

看过一个个景点,我们来到了“端午习俗馆”。刚进门,就看见四周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美丽的“三寸金莲”鞋,是我感受到古人的心灵手巧;性烈的雄黄酒,使我感受到古人的豪放;精美的粽子,使我感受到古人对屈原的敬佩;清香的艾蒿,使我感受到古老的醇香气息……

再往里走会儿,便见有人在包粽子。声声的叫卖让我们感受到这间小屋的寂静。但这种寂静并没有维持很久,便被同学们的惊叹声打破了。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包包粽子。平日里见奶奶一辈儿的人包得粽子又好看又好吃,却不知道包粽子这么难。看,他们开始包了。只见他们拿起一片粽叶,卷成像沙漏一样的形状,再往里面佳馅儿料,这时有些同学便慌了手脚,有些下面漏了,有些上面鼓起了小包,有些裹时散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我不禁回身望了望现代的端午节。转眼间,那些熟悉的场景又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作了一场端午梦,又感受了浓浓的端午情。超市里出售大包大包的手工粽子,还有包装精美的咸鸭蛋皮蛋,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喜悦之情;小区里,挂条幅准备包粽子大赛,选出小区里的“粽王”,送一份粽子到家,传递着喜悦心情;全家团圆,在一起拉拉家常,叙叙往事,家家门口挂着新鲜的艾蒿,不到一个月,叶子就开始变得干脆枯黄,枯黄的艾叶承载了人们对屈原的思念。

“五月端午,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四周浓浓端午情,浓浓地,浓浓地萦绕在心头……走出了“端午习俗馆”,那份浓浓端午情却永远地留在了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话端午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端午节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端午节,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赛龙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龙舟是我国传统文化,龙舟比赛。龙舟身长9、10米,里面可以坐二十多个人,在龙头的旁边的地方有一个位子,上面坐了一个人,他手里拿着敲鼓的棒子,每一秒敲一次。

比赛的是黄队和绿队。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开始了!两队都不示干落后,当然,速度也是一样的。我发现,一艘龙舟上的`人他们划船的速度是和鼓声的速度一致。渐渐地,渐渐地黄队临先了,可是绿队的队员们也没有灰心,慢慢地,慢慢地绿队又追上来了!就是听那鼓声,都让人觉得紧张,更何况那些划船的人呢?他们的心情一定比我们更紧张吧。就这样,两队像在你追我打,一会儿黄队临先,一会儿绿队临先,一会儿……

我感觉过了一会儿,比赛就结束了,时间过的真快呀,我想到。但对那些队员来说时间算是够漫长的了。“绿队赢了!”我欢呼地雀跃着。我突然想起他们划船的速度是和鼓声的速度一致的,我似乎惊呆了,这么久的比赛,他们不累吗?他们一定累,而且是很累,可是他们坚持住了,忍住了。他们能赢靠的是实力,平时一定训练的很刻苦。

我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忍耐、坚持不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情思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就是在这天,我们做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香囊。

今天,吴老师笑着走进了教室,露出了一脸“神秘”。看见吴老师这样,我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知道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只听老师笑呵呵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香囊”。我们一听,顿时变的茫然。说着老师发下了彩纸,又给我们看了一个做香包的视频,从视频里我们还了解到,端午节佩戴香包是能够驱邪避瘟的,这个习俗自古一直沿袭下来。

看到我们满脸疑惑,老师信心十足的拿起了一张彩纸,给我们做了个示范,而我才跟了老师几步就忘记了后面的内容,看着别的同学做的那么认真,而我却跟不上,这可把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所措。于是,我连忙请教同学接下来要怎么做,经过了同学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已经折反了。终于,三张彩纸都折好了。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要把三个闪电形的彩纸插在一起。我左插插、右插插,弄成了一个“四不像”。这个比折的时候还要难一百倍!只见一大片同学正在那看老师怎么做,我走到老师身边说:“这个要怎么做啊!”老师拿过了我的纸,不一会儿就折了出来,到了最后的步骤,把红色的中国结放在里面,我往里一穿,就在那一瞬间,一个香包“诞生”了!看着这用彩纸做的精致的香包,它好像在向我挥手,为我舞蹈,为我演奏音乐。我陶醉其中,思绪也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走了。我想到了妈妈每日忙碌的身影,想到她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我想把这个香包送给妈妈,感谢她多年对我的关心,感谢她像天使一般守护着我。

端午节,这个能驱邪避瘟的香包,我要用这个亲手制作的香包,表达我对妈妈的似海深情---亲爱的妈妈,端午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作文端午高4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元旦节……,可让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香甜的粽子,带我们走进端午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抱着楚国的石头投汩罗江死后,百姓们十分伤心,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虾来啃咬屈原的尸体,便把米、鸡蛋等物投入江中,从而演变为如今的粽子。有个药师把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迷晕了龙,不让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条死去的蛟龙浮在了水面,胡须上还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们把这条龙筋须拔了,缠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来就演变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线,门口插的艾叶。在端午节,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变,有三角形、桶形、圆椎形、宝塔形、圆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还有肉粽,可真是无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见奶妈把粽叶、红枣、米等都拿了出来,我好奇的指着米,问奶奶:“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样呀?”“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着说。开始包了,奶奶拿上粽叶,娴熟的一弯,粽叶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又放了一个枣,然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飞快的缠了两圈,一个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这么简单,我一会就能做好几个哪,我心想,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个不像粽子却又是粽子的玩意儿。

经过了三四个钟头的蒸煮,终于熟了,我也顾不上烫,抓起粽子拔开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还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端午的诗词名句

全文共 163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小编收集了关于端午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35作文网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5作文网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快乐的端午六年级话题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端午节不是在家过的。不同寻常的我当然要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我这次偏要爸爸妈妈去姥姥家过节,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经过讨价还价以10元钱打车顺利来到姥姥家时,我便迫不及待地跑进屋里,只见姥姥刚要出门迎接我们,小弟华成宽在炕上叠飞机,见我们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大家都来了,舅妈给我们四个孩子各买了一把玩具枪,于是我们几个决定来一次枪战游戏,老舅也童心大发地掺合进来。他把一个塑料瓶子灌满了水,在瓶盖上扎了几个眼,要来喷射我们。

我们几个躲在门后,不料被老舅发现了。躲不过去了,我打头阵首先冲了出来,没想到被老舅喷得不敢回头反击,我跑到哪儿,老舅追到哪儿。小弟李奇上来助阵,也被老舅喷得满院子跑。老舅一滴水没浪费,全部喷在了我俩身上。而我们水qiang里的水早在躲闪追捕时漏得快没了。

我刚要上去帮李奇,没想到齐鹏博上来帮了倒忙,把我喷了,我跑进屋去。外面的三个人没一个是老舅的对手,全被追得满院子疯跑。我找到一个没盖的空瓶,快速灌满了水,然后出去,对着老舅双手用力一捏,却老舅躲开了,瓶子里的水全都白白浪费掉了。几乎就在同时,我被老舅堵在了墙角,最后举手投降。

我又跑进屋里准备灌水,忽然想起老师说过的,不要浪费水资源。于是放下所有的东西来到门外,又被一顿乱喷。老舅见我空手,就问怎么回事。我说:“不玩了,太浪费水了。”老舅一听,也马上结束了这场游戏。

我的这个端午节是快乐的,只是有点后悔,当时浪费了好多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端午安康话题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

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的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的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大枣馅儿。糯米的清香与大枣的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的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的小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