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合集20篇)

导语: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中。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815

作文

439

舞剧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287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视阈中的孔子,被赋予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孔子的艺术形象,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展示塑造。然而终其一生,孔子的基本“职业”却是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孔子开办书塾,教化学生,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教育成就,奠定了他万世师表、教育宗师的地位。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舞剧《孔子》,把孔子作为师者的形象演绎得生动鲜活,淋漓尽致。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形象,在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唤起人们的诸多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师节的当天观看舞剧《孔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里谈三点感受。

一、舞剧《孔子》是对孔子教育宗师形象的成功再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唐代韩愈此说,已经成为关于教师职业职责的不易之论。舞剧《孔子》着重突出的就是孔子的弘道。

春秋乱世,列国纷争,生灵涂炭,人心涣散。孔子进谏以仁,推行礼制仁政。“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论语》有58章谈论“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多达109次。舞剧《孔子》的“序”篇,以恢弘而沉静的执羽舞,表现孔子对“仁”的思考。“仁”是什么?在孔子看来,关键是要爱人。《论语·子罕》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唯有爱,才有仁,才有天下的和平与大同。

第一幕《乱世》,孔子以“仁”上谏,却遭到“臣”的百般阻挠和羞辱。孔子不屈不挠,坚持弘道,舌战群儒。其果敢勇毅,非区区只会读死书的腐儒可比。“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时代的读书人,有相当的社会天下的责任担当。对比孔子,面对时下一些仅仅把教育事业当做谋食饭碗,对工作对学生缺乏温情和关怀,甚或把教育当做赚钱工具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反躬自省?

然而,仁政的理想在乱世之中,显得那么的孤独而不合拍。面对“臣”的叛乱,“公”怯懦惊恐,百姓流离失所,孔子再次踏上逃亡之路。饥饿的难民被“臣”以口腹之需百般戏弄,孔子坚持操守,不受嗟来之食。面对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他不禁仰天长叹:道何在?仁何在?

第三幕《大同》,以美轮美奂的幻境,演绎了孔子理想的乌托邦。杏坛上,孔子弦歌讲学,众弟子虚心受教。大道学说和仁的思想,如和风细雨,如兰蕙芬芳,使人沉浸而滋润。《玉人》舞,托玉言道,借玉讲仁,表现像玉一样纯洁无暇的道和仁的境界。这是孔子的理想,美好而令人向往,然而因为是梦,在带给观众神圣愉悦的同时,却有水花镜月的虚幻感萦绕心头,使得梦破的忧伤交织其间。第四幕《仁殇》,表现乱世之中孔子大道与仁政的幻灭,是悲剧的高潮。十四年周游列国,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艰难坎坷尝遍,却仍是大道微茫。孔子有失落有惆怅,然而怅惘之中却依然不弃不休,执着追寻那微邈的大道之光。终其一生,孔子问道求仁,把弘道和推行仁政当作不可推卸的己任。这份担当,使得作为教书先生的孔子显得伟岸高大,使得师者的职责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

时局动荡,孔子离鲁。周游列国,是为了继续寻觅知音的“公”,推行自己的理想学说,然又何尝不是身无所安的仓皇奔逃?坎壈岁月里,孔子耿耿于怀的是大道和仁政,不敢忘却的是师者的责任。路途之上,休憩之时,孔子随时随地不忘教诲诱导学生。《孔子》把孔子的师者身份演绎得非常充分。对弟子个别讲解,因材施教;与弟子探讨辩论,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第三幕的大同幻境中,孔子杏坛之下,抚弦作歌,教化弟子。又浴乎沂水,风乎舞雩,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这幅蓝图,不正是每一位师者的理想愿景吗?

二、舞剧《孔子》中的女性与孔子的女性观

《孔子》中,“妃”是杜撰的艺术形象,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孔子向“公”进谏,遭到“臣”的阻扰。孔子舌战群儒,终究仍被阻隔,万般无奈,心灰意冷。此刻,“妃”出现了,她美丽纯洁善良,对孔子毕恭毕敬,以舞问仁,又把孔子的谏书送到“公”的手里。无奈“公”只对“妃”的美貌感兴趣,沉溺美色,无心朝政。“妃”惆怅而失落。把沟通天庭的重大使命交付给弱女子,或许首先是出于舞台表演的效果需要,但根本上也投射出中国古代人政的脆弱和无奈。汉代以来,华夏政权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和亲之举,不也是这种痼疾的体现吗?北宋欧阳修批评昏庸的汉代帝王以女子和亲之举的荒诞可笑,说“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孔子》中的“妃”,纵然一心向善,尊师问仁,但在战乱之中自身尚且不保,又能有什么作为?“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欧阳修《明妃曲》)。男权社会中,女子纵然有奇才宏略,终究不过是男性的点缀。“妃”在叛乱中的被欺凌和无助,仿佛是女性悲剧命运的一曲挽歌。而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使舞剧《孔子》更具有悲剧的撼动力量。

《孔子》中还塑造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就是孔子的母亲。在孔子连遭挫折的时候,他的母亲及时出现,以亲情、信任和温暖,给落魄孤独的孔子以抚慰和信心。这两位女性角色的设置,似乎彰显出编剧对女性的温情和敬意。

历史上的孔子,对女性的态度称得上是冷漠的。《论语·阳货》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这句话的解释之一,是把“女”当做女性来理解。如果这样,说明孔子对女性似乎并无好感。这是《论语》中唯一正面提及女性的文字,态度却是如此。舞剧《孔子》塑造的两位女性,充满温情、母性和正能量,是正义的化身,是爱的源泉,是男性在孤独无助时的慰藉和支撑。这和孔子的女性观有着明显差异。孔子如果泉下有知,不知是否能认同编剧的这种创作意图?

三、舞剧《孔子》与历史孔子

经过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演进,历史上的孔子,已经被赋予太多的内涵,太沉重的使命。因其如此,当我们谈论孔子、想象孔子的时候,会联系到蔼如春风、循循善诱、铁肩担道,果敢勇毅、万世师表之类的字眼。而舞蹈是一种身体艺术,要借助形体语言和肢体动作,在音乐、灯光和道具的配合下,以舞动的韵律推动情节、传达内心,演绎故事。可以说,舞蹈是舞剧唯一的语言,是舞台上无声的台词。

整部《孔子》的演出,节奏紧凑,色彩鲜明,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加上音乐、灯光和舞蹈的高度契合,给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剧目。然而,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舞台上飘逸灵动、轻舞飞扬的孔子,我有好一阵子不能适应。当然,演员的表演是一流的,舞蹈功底深厚,角色把握到位,表演细腻精美。令我不能适应的,是舞剧灵动的形式和传统的孔子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从现场观众的小声议论和陆续推出的评论文章中,我发现这种困惑不独我个人为然。“孔子会跳舞吗”?类似的发问,虽然有些调侃玩笑,却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凡一定的艺术形式,应当有它特别适宜的表现内容,或许也会有一定的题材局限。作为一种艺术,在选择题材、创作剧本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到其宜与不宜呢?舞剧《孔子》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最后,若论白璧微瑕,就是剧目中孔子的形象似乎缺少变化,从序幕的仓皇奔逃,到最后的演绎《幽兰操》,孔子历经十四年的周游,遍尝艰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应该在演员的表演中得以展现。或许这样,舞剧《孔子》所塑造的孔子,才是更加血肉丰满、更加接地气的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悟《论语》,走近孔子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仔细阅读过了《论语》,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几千年来,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所谓的圣人,贤者。他的《论语》让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学习的奥秘。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论语》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刃,则以学文。”只是孔子在教导学生们说:“同学们,任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要谨慎。”其次,做人诚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丢了诚信,他还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地方呢?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所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我们才将会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礼”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礼”是西周以来上层建筑的集中体现,它是用来维护上下尊卑关系的。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礼”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礼”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应尊敬她们,对她们的教育,我们应认真聆听,保持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习惯。

“知”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他提出反复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中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于开阔出新的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包括学习态度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态度就应该是老老实实的,不懂就说不懂,努力学习,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自己就是这样,不耻下问,由于孔子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他的知识在当时就比别人丰富。再有,孔子教学也比较注意“因材施教”。《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义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想说而口里不想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交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免、能由此推出其他三个方面,就让它自己去想。孔子就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

从《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学习的道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正直,谦逊,与人为善的人。《论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悟,感悟孔子精深的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们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有《论语》一书。《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首先,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我们也知道,孔子有许多的"导师"。有的导师小到《两小儿辩日》中的孩童。从两个孩童的辩论中,孔子也明白了许多道理,甚至向两个孩童请教。从此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耻下问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孔子是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国,他可"毁三都",为国,他可亲自率兵,可鲁国君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孔夫子赶出鲁国。不过幸而孔夫子并未放弃,并和弟子在漂泊途中,依旧努力宣传。有许多次差点因此丢去性命。可这并不会阻挡孔子宣传仁、义、礼、智、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为国堪忧,强大无畏。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也是孔子爱人,爱己,为国分忧,无私无畏的特点。就像古人说的"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而他的弟子也将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东方圣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子的名言警句汇集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一:人生态度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三: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眼中的孔子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

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个充满爱心、智慧和勇气的杰出人物,真正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理论基础,并借此建构了儒学的大厦。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仁”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学时老师讲的孔子的故事让我们稍稍对孔子有一点了解,而孔子的《论语》便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走进了孔子。

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 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许,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咚咚喹,令我神往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翻过大山,再走过一条条小路,趟过几条小河,在我爸爸的带领下,我和张恩树终于来到了田彩和奶奶家。

田彩和何许人也?她是咚咚喹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看,她用左、右手各执一根亲手制作的咚咚喹,用嘴唇衔住两根乐管的舌簧,均匀吐气,一双手指灵巧的控制节奏,运行旋律,其娴熟的演奏技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她一会儿吹双管,一会儿吹单管。单管对她来说更是轻而易举,她吹出的每个音符都是那么清脆明快,婉啭动听,欢快处如画眉闹春,柔和时如燕语呢喃,舒展时如泉水流响,悠扬处如山风徐来,吹奏时,她的眉毛都要飞了,样子陶醉得我都快碎了。

不一会儿,她的孙女彭茜媛也拿出一根咚咚喹和她站在一起,合奏一首曲《摇篮曲》,真如百鸟齐鸣,春风激荡,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这首歌温馨柔和,充满母爱……

田奶奶告诉我,她从小也没读过书,更不懂得乐理知识,是她伯伯教会她吹咚咚喹的,她五六岁时,常常一边纳鞋垫一边用脚掌控弟弟妹妹们的摇篮,吹咚咚喹哄她们睡觉,后来,吹着吹着,就越吹越好听,嘴里的咚咚喹就越来越有灵性了。我太惊讶了,没有文化的奶奶居然就这样成为高手了。

从田奶奶家回来的路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伟人,虽然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虽然他不处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前几日,我们在学校里接触了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们跟着语文石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我就对孔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学习中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还是需要大家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做人择友的标准之一。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达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们身边生活的指路人。每当我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失意的时候,仍然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这激励着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上,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

孔子,这个名字的背后,也暗含着一种文化,这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没有了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子学堂观后感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学堂》是一本漫画书,带领我进入国学的视野。我从书中了解到孔子和他学生的许多故事,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举办的作文比赛,被一个男生排挤。我没有理睬这位男生,也没有生气,因为我想起了妈妈刚和我一起读过的《孔子学堂》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大概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从来不人云亦云;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表扬了我,说我领会了书中的话并能活学活用,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而不会被别人轻易打到。她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孔子的魅力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位古人,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走到现在,走向世界,时间愈久,愈折射出迷人的光彩?这位古人就是孔子,他是山东的,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孔子的魅力何在呢?

孔子的魅力,首先源于他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言行主要见于《论语》,《论语》讲“仁”109次,讲“礼”75次(杨伯峻,1956),可见夫子对“仁”和“礼”的重视。“仁”的内涵是什么?“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说:“吾道一以贯之。”他的学生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括讲是“仁”,分开讲是“忠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相对于“仁”来说,“仁”是内容,“礼”是形式。孔子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在的本质的“仁”与外在的形式的“礼”的高度统一。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比如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不正是我们今天国家倡导的全民教育,人人享有教育权利的现代阐释吗!又如,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仍然是当今教育必须遵守的法则。再如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依然是学者学子们追求的为人为学的崇高境界。

孔子的魅力,也源于他的人文关怀。夫子关心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人活着的意义。他“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未知生,焉知死”,他不尚玄虚之谈,致力于解决现实人生和社会问题,创立上下有序,秩序井然,幼有所学,老有所养,和睦安定的大同社会。他所谓“和为贵”的思想,正是今天我们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真谛。孔子特别爱惜人的生命。他公开反对春秋时期的人殉,连用木俑、土俑代替活人殉葬他也是反对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文质彬彬的夫子也能骂出“断子绝孙”的话,可见孔子对殉葬的深恶痛绝。还有一例,马厩失火,夫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同样可见他对人生命的重视。孔子的人权观,不见得不如美国啊。

孔子的魅力,更在于他的人格。他是圣人,更是常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调侃顽皮,让我们觉得亲近。读《论语》的乡党篇,简直是孔子生活的“花絮”,使我们领略到生活的艺术,教我们如何做人。从乡党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深谙政治之道的孔子,看到了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看到了一个酒量很大而善于自控的豪爽之士,看到了一个有情有意的可以信赖的朋友,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也有“斗屑之人,何足算也”之类骂人的话,也有“前言戏之尔”的玩笑话,真是生动极了,活泼极了。然而更使我们钦佩的是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的执著。大哉孔子,与日月争光可也。

穿越时空的魅力孔子,一直从春秋走到了现在,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他的脚步不会停歇,他的魅力不可抵挡,就这样一直走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的所有真理都是经历时间的磨砺才站稳脚跟的,正如孔子的儒派思想;并且所有的真理都不张扬,它是慢慢潜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所以朴素的也只有是真理了。最主要的,真理其实很普通,正如春耕,秋收,日起月落它不会披上羊皮,迷惑人们,它只是支持着事物最根本的本质,而没有半点虚假。孔子之所以比凡人更高一层次,因为他是安贫乐道之人且早已领悟天地人之道,应该说这就是君子的表现,所注重的是心灵世界,而凡人为名利操劳,图的是物质世界,简而言之:凡人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由此一想,要是没了孔子,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正是有了孔子的真理,世界变得靓丽了起来。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自己只把自己当成浩瀚的宇宙中一颗没有光亮的小行星,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有关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影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听妈妈说银谷影城正在热播电影孔子》,我立刻手舞足蹈起来。妈妈见我这么兴高采烈,便答应带我去看这个电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出生于公元前五世纪。他学问渊博,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个电影讲述的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先后去过卫国、蔡国、齐国、郑国等国家。

孔子本来在他的家乡鲁国享有很高的官职—司寇,他倡导用礼仪治国,让国家富强,不同意连绵的战乱,耗费钱粮,这样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可是他这种理念当时并没有被鲁国国君采纳。虽然这样,孔子还是在鲁国废除了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殉葬”。古代,每个有钱的主人,手下都会有一些奴隶,而主人去世后,他的奴隶就会一个不剩的拉去陪葬,看到这残忍的一幕,令人心惊胆颤。有一次,一个大臣的父亲死了,他的一个小奴逃到了孔子家中,哆哆嗦嗦地说了实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带来了了这个小奴,国君愤愤地说:“你怎么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这个小奴呢?”这时,一位朝中大臣对孔子说:“奴隶陪葬是一种礼节,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说:“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为什么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说得这位大臣哑口无言。但孔子最后还是被鲁君赶出了鲁国。

孔子离开鲁国后,先后周游了很多国家,都没有得到重用。这时,鲁君派人请孔子回国,孔子经三思后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当他们的马车行驶在冰冻河面上时,冰面突然崩裂了,书简掉到了河水里,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知道这些书简是孔子的全部心血,所以不顾自身安危跳进冰水,救出了这些书,而他却被冰冷的河水冻死了。看到这时,我差点眼泪夺眶而出。

孔子周游列国14年,终于在68岁时回到了鲁国,专心讲学,最终在73岁时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他那不因艰难而退缩的的品格深受人们敬佩,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怀念他,时时刻刻学习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爷爷: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我是一名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常常上课不专心。

孔爷爷,写的论语中让我们懂得了很多,让我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小男孩渐渐的开始懂事,还教会了我在生活中怎样去处理和对待事情。让我考虑事情更加的周全,自我克制自己行为。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过度自傲,我知道比我好的人还有许多,正如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会心里告诉自己:下次还要超越自我,努力做到最好……

有一次,我的科学某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那是我天天晚上在复习与预习的结果,就有同学来请教我。我感到十分的开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事又正如你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这事也在启发我还要做的更加优秀。

我这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当我做错事了,终会拉几个人与这事情没有多大关系的人下水。自从有一次老师告诉我了一句话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与别人无关。而那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也是论语中十分经典的一句“己所不欲,施于人”在这从中我汲取了许多的经验和切身体会。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孔子学堂的小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学堂》让我从书中了解到孔子和他学生的许多故事,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举办的作文比赛,被一个男生排挤。我没有理睬这位男生,也没有生气,因为我想起了妈妈刚和我一起读过的《孔子学堂》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大概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从来不人云亦云;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表扬了我,说我领会了书中的话并能活学活用,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而不会被别人轻易打到。她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700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由于您是我最崇拜的人,按捺不住心中想对你说的话,因此冒昧给您写这封,希望与您共享我的心声。

您创立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仁”的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大进步思想之一。我认为不仅在您那个时代需要“仁”的思想,在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这种思想。我想,假如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不是吗?

我平常休闲时,总是喜欢把《论语》拿出来看。这里面记录大多数是您所说的话,有非常深刻地哲理性,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使我懂得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也是让自己快乐的事。以及“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我懂得知识是用心去学习的,而不是外观因素促使你去学习的。还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我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名言警句,使我明白时间是极易流逝的,我应该好好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孔爷爷,您知道您最让我崇拜的地方在哪里吗?那就是你的道德品质。虽未与您亲自交流,接触过,但从《论语》记录你的话中,我领悟到你的品质。从“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可以说明您是个谦虚,喜爱知识的人,并且也表现出您是一位好老师。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可以说明您不是一个不懂装懂贪图虚荣的人,而是一个诚实的人。

孔爷爷,由于晚生没有什么所谓的满腹经纶,只有这些自己内心想表达对你想说的只言片语,希望您能谅解。在此也非常感谢您,您所留下的那些话就像我人生中的航标,必会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您的崇拜者:季林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论语孔子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孔子《论语》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11、三思而后行。——孔子《论语》

12、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论语》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8、君子不器。——孔子《论语》

1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22、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切·格瓦拉

23、欲速则不达《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论语》

2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论语》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论语》

2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论语》

31、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论语》

3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论语》

3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论语》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

3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论语》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3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3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4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4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44、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

4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4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论语》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9、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孔子《论语》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5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52、朋友切切思思。《论语》

5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5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论语》

56、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57、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论语》

5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

5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论语》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与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与孔子有关的6个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一、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二、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四、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五、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六、处事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常泽茹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今天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近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后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后来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可以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后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孔子庙的作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孔庙,这是个多么吸引人的地方,有多少人想去看看呀!今天有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孔庙,我真高兴!

一刀曲阜,我们便直奔向孔庙。

进门后,我看到不少“龟驮碑”,数了数,一共13个,上面刻有汉、回、蒙几种文字。爸爸告诉我,这些碑是我国历代帝王为歌颂和纪念孔子而修建的。那些文字都是帝王的手迹。碑下面的石龟张着字,仿佛在说:“欢迎大家来游玩。”

我离开了“龟驮碑”,走向大成殿。大成殿的屋顶是用灰瓦垒成的。门前两边是九根雕着龙的石柱子,有的刻着一条,有的刻着两条。

有一根柱子特别引人注目,上面雕着“二龙戏珠”,一条龙头朝下,另一条龙头朝上,都去抢那一颗“珠子”,逼真极了!进了大成殿,我被金碧辉煌的文物团团围住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正中是两米多高的孔子塑像,他身穿黄袍,头戴王冠,脸上挂着一丝笑容。塑像左右两边是他子孙的部分塑像,也有两米高,和孔子穿戴一样。孔子塑像前是古代升堂时敲的鼓。看了这面鼓,我惊讶的伸长舌头:“有这么大的鼓,它足有奶奶家以前的石磨那么大。”这是爸爸说:“古代衙门里告状或战场擂鼓助威,就敲这样的鼓……”我津津有味地听着,耳边好像响起了咚咚的鼓声。

回家的路上,我想:怪不得孔庙这样闻名,原来他充分的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我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怎么能不感到自豪呢!

后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感到自豪。自从参观了孔庙以后,孔庙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子的论语读书笔记

全文共 2342 字

+ 加入清单

何谓“恕”也?“恕”乃宽容之意,中国文字中有八个字可以进一步地诠释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你会说:当今社会想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那么就请把今天的社会与当时孔子的时代进行比较一下,不用翻词典,就一个时间概念可以体现——春秋战国时代……,难道我们当今的社会比那时还动荡不安吗?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个词,他就过了一辈子!就这么简简单单。

佛家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两人出去下山化缘。走到一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地学师傅。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傅就问姑娘,说你要过河,我背你过去,于是老和尚就把姑娘背过河。姑娘向老和尚道过谢意后,老和尚领着小和尚继续走。而小和尚对师傅刚才的举止是目瞪口呆,可他又不敢问,于是走啊走啊,大概憋了有20里路,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道说:师傅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可以背那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而你却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道理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仁者不忧”嘛。当今我们很多老师,会因为生活里不开心的事,而把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带到课堂;再加原本对学校或领导的不满,此节课如果哪个倒霉的家伙撞到了这位老师的枪杆上,那就是自找苦吃了。学生在成长阶段他们会学习他周围的一切事物,即使他不是主动学,但周围的事、物对他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今天可以无缘无故地拿学生出气,在学生心目中,他就会认为:下次我不开心时,迁怒于别人,那也是天经地义,因为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言传身教”,当然这是反面教材。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过的犹如快餐,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培养感情,学生从小就看见的是那种缺乏人情味、没有宽容之心的社会,那我们的人类将发展到何方去?

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为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与人类,教师欲使学生具有很好的德育意识,必先建立自己的良好德育意识,一切行为从“恕”开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必恭必敬地问道:“何谓‘仁’者”?,孔子回答道:爱人;然后樊迟又问道:“何谓‘智’者?,孔子答曰:知人。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仁”的真正核心就是做你身边的这件事,爱你身边的人,即爱亲亲,泛爱众,仁民爱物(陈新汉《哲学与智慧》P310)陶渊明,因为自己的一头耕牛之死,而伤心难过半休。为师,育德不是教德。今天的老师能否理解学生,爱学生?这是最基本的德行体现。有的老师认为师、生是两大永不相容的阵营,甚至拿出《孙子兵法》那一套研究出所谓的《班主任兵法》来“对付”学生。想想“兵法”被用于你死我活的战场之中,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是用“兵法”这一套来与学生相处,那么师生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子?未来我们熏陶出来的学生又怎么会有爱心?所以只有老师具有了永远的爱心,爱学生之所爱,能做到义、礼、智与信于一体(如不能全做到,哪怕一样也比没有好吧),这样也就达到了“不言而育”了。还需要所谓的“兵法”来“对付”学生吗?或者读者会说:你这说的这种爱是很高要求的爱,我们很难做到……。试问爱还有高低水平之分吗?要么爱,要么不爱,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许你还会说:照你这样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就没有必要了?在此笔者绝无取消学校德育教育形式的意思,而是希望学校里的德育应当搞清楚德育应以谁为中心?是不是说一切以中央的文件、地方的指示、学校的规定来进行学校的德育?是不是只有德育老师的课堂才是德育的地方?离开了所谓的德育课堂就不言德育了。是不是我们的德育老师才应谈德育其他学科教师就不用言德育了?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我想应首先建立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学校、学校本乃育人之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是学校全体人员义不容辞之责任。而且,每位教师都要严于律己;因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以上只是笔者在读《论语》时,观今之德育工作而领会出的道理。记得一位德育老师曾在发表过文章说:在德育课堂上他教育学生要正直、诚实、守信等等,而自己、包括学校领导每天都行欺骗之为——老师应付领导、领导应付上级、上级应付上级(中央)……。如果我们的生活圈是这样的一个德育氛围,那我们未来的校将不校,国将不国?

正如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个词,他就过了一辈子!其实现代的我们可以比曾子过的更简单,一个字足亦——仁。因为《谈文·心部》:“恕,仁也。”“恕”属于“仁”的范畴。这个字就是希望我们人类从自己的仁心与善心去处理自己周边的情感与物质利益。在人际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推及到当今教师的话,就是要用一颗仁慈的心去看待学生天性中“恶”的一面(记得一位西方古代哲学家曾说过:人的天性就是——天使加魔鬼);要通过“正己”进而影响学生,而不是采用兵法来“驯服”学生。赫尔巴特在其德育目的原初说中曾讲过:人对德性的需要是永远的。最重要的是这些道德准则只有学生主动愿意去追寻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的德育责任就是从自我德育意识培养开始,即从“仁”始亦,感染学生、激起自己然后才是学生心底的那份德育原初欲望!

孔子已离开我们太久,他不可能今天来教导我们什么是德育?怎么来教德育,可为何孔子的思想能对我们每个后人有这么大的魅力?也许我们会说他是圣人,而圣人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孔子的思想集《论语》教给我们的就是:简单的生活、获得心灵的快乐,所以我们的教师能带给学生的也应当是他们应有的快乐,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000字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爷爷:

如果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您对写作的付出。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出一幅美丽的彩图来描绘您写作时的活力。如果我是一位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您伟大的画像。

但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您对祖国付出。您和您的弟子记录了一部书,看了这部书,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能让我从中学到勤奋自勉、谦虚进取、机敏好学、加强修养。所以我感谢您与您的弟子记录下的一部书——《论语》。我在这部书中学到了有谈学习方法的、学习态度的、修身做人的。

我在学习《论语》十则中学到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您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悟。虽然您与我们二十一世纪隔得很远,不能亲口对我们说,但您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时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凭此可以做老师了。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所以时常温习旧知识。

我希望我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我需要对知识掌握扎实,并能灵活运用的,这样我才可以为人师表。还有您的一句话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自我反省。在生活中,我看到不贤的人就自己注意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如果有,我就会及时改正,补上自己不足的地方。

您说过“岁寒,然后只松柏之后凋也。”到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时,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在这句话中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体现了深刻的道理:在恶劣艰难的环境中,才能显出坚贞不屈的人格。我真希望您能够针对我的缺点给予帮助。

粗心是我的老毛病,每逢考试妈妈总是反复叮咛我:“要细心!要认真!”我却常常一进考场便忘得一干二净。我实在是痛恨我的粗心。在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肖老师对我说:“你平时数学成绩挺稳定的,基础也蛮扎实的,这次数学竞赛就让你去吧!”我是又高兴又害怕。比赛那天,一开始我就告诫自己要细心,可解题一入迷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完卷后我就检查,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就是没有“查”出一道做错的题来。

我得意地想:这回拿不到冠军,少说也是个亚军吧!十几位老师当场改卷,没等该下来我早泄气了。加号看作乘号,千克于克没互化,结果……我难过极了。孔爷爷,我希望您帮助我与粗心这个“敌人”永别。还有,我现在在班集体中当了班长,多少我管不住他们,他们天天都在教室中吵吵闹闹,成绩也不好,我总是很苦恼。

孔爷爷,希望您能教我一些方法,怎样管好这个班级,怎样让我们班成绩提高。我想我也只有从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论语》中体会吧!

调皮的90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