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风俗拜年作文精品20篇

导语:悠久辉煌的历史,美丽富饶的山河,为山西造就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4004

作文

397

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金黄的外皮,猪肉糜剁成馅儿,包成一个弯弯的半月型——哈哈,大家应该都猜到了吧?这就是我们家乡上海的美食——蛋饺。

说到蛋饺,不得不提到它的起源。上海吃蛋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爱玲就在小说《半生缘》里提到过:“饺子、蛋饺都是元宝。”到了大年三十,上海人年夜饭的最后一道重头菜,都会是“全家福”,“全家福”可以是暖锅,也可以是砂锅,一般以高汤打底。讲究的,再加上几只虾,进一步调出鲜味儿。食材很丰富,但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个蛋饺了。

做蛋饺的过程非常难!所以外婆和妈妈经常连夜一起做蛋饺。做蛋饺呢,要先用一小块肥膘或者猪油在圆勺里转一圈,以免粘住勺底(上海话,叫做“嘚底”)。然后倒入一勺打好的蛋液,再将勺子逆时针轻轻转上一圈,使蛋液均匀铺满整个勺子,成为一张圆形的蛋皮。蛋皮一定要厚薄均匀,这是最考验手艺的时刻。之后在蛋皮中放入一小团事先调制好加入葱花的肉馅儿。等到边上的蛋液刚刚凝固,马上用筷子尖儿小心地挑起来一边的蛋皮,慢慢地把圆形蛋皮一折为二,让两面合拢完全包盖住肉馅。最后在蛋皮周边,稍微压那么两下,封口——一个半圆形的蛋饺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蛋饺的形状像元宝的样子,而且颜色金黄,所以有招财进宝的寓意,而且,外婆和妈妈对蛋饺也有一番别样的回忆。

对他们来说,蛋饺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家人相聚在一起吃“全家福”的幸福感。妈妈虽然现在很瘦,但她小时候也是一个十足的“小馋猫”。在她外公外婆做蛋饺的时候,常常期盼做出失败的蛋皮,这样妈妈就可以把做坏了的蛋皮一个个吃掉,那叫一个嗲啊!

可现在,蛋饺早已在市场上非常普遍。有新鲜现做的,也有速冻的,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可却缺少了一点什么……大概是那么一点过去的味道和快乐吧?所以我也要学会做蛋饺,以后在过年的时候也能亲手为家人亲手制作这份美味,和家人一起分享这种快乐,更是补上这一点属于过去的回忆。

小小的蛋饺,也是我们上海的老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呈献也有许多种,而枫泾古镇便是中国古老文化之一。每到元宵佳节,便会看见满街悬挂着的花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元宵的气息,听着充满喜庆的鞭炮声。我最喜欢的习俗便是猜灯谜。

元宵当天,我们一家一起去枫泾古镇游玩。一到那里,我一眼看见的便是那喜庆的颜色——红色,就连湖面上的河灯都带着每个人的愿望一起飘向远方,长廊上挂着一排火红火红的灯笼,灯笼下飘着五颜六色的彩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谜语,我被这热闹的场景感染了。

在一个灯笼前我停下脚步,小心地摘下一张灯谜纸,上面写着:早上不说,晚上不说(打一字)。我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句中的两个“说”字说明应该是言字旁,然后……我有些迷茫,突然,灵机一动:对了,一天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句中提到早上不说,晚上不说,那不就是中午说吗?言字旁加上一个“中”,不对,没有这个字,但可以把“中”换成“午”,不就是“许”字吗?我兴高采烈地拿着彩纸给了志愿者姐姐,并说出了我的答案,志愿者姐姐朝我微微一笑,只见她从麻袋中拿出一个玩偶递给我,说道:“恭喜你!小妹妹。”

拿了奖品,我又迫不急待地找了一个花灯,小心地摘下,上面写着:金木水火(打一字)。我心想:金木水火……是土吗?不是少了一个土吗?我慢慢地走到志愿者姐姐面前,小声地问道:“请问是“土”吗?”她摇了揺头,说道:“不对,小妹妹再想想。”我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没能解出来,于是志愿者姐姐告诉是“坎”,我反过去再一想:少了一个“土”,而“少”或其他相关的字都和“土”字不能合成字,只有和“欠”合起来才组成“坎”,我这才恍然大悟。

通过今年的元宵节,我似乎明白了,猜灯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游戏,而是重于在让人灵感突至,悟出谜底时的拍案叫绝,而又回味无穷,源于汉字的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让我们增长知识,获知识在课堂之外,启迪智慧于娱乐之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扬这种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是湖北天门人,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担心我水土不服,并不经常回老家,上学后又由于学业繁重,回老家的机会就更少了。不管爸妈工作多么繁忙,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却是雷打不动地回外公外婆家过年。

在外婆家过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团圆了。老家的除夕甚是隆重,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到集贸市场选购食材,有鱼、猪肉、牛肉、各类蔬菜、水果……采购回来后外婆和舅妈就到厨房开始准备团圆饭了,外公负责打扫房间,我负责写对联,舅舅和爸爸妈妈负责挂灯笼、张贴对联。等一切准备就绪,厨房里已经飘来浓浓的饭菜香,这时候表姐和表弟会被安排去叫大姥爷(外公的哥哥)一家来团圆。

开饭前,外公总会放一架超大的鞭炮,听说鞭炮响的时间越久,代表你来年的日子过得越红火。

这么多人,一桌是坐不下的,外婆一般准备两桌菜,大人一桌,小朋友一桌,家里的女性大多和小朋友坐一桌,一来可以照顾小朋友,二来方便随时添菜、添饭。团圆饭一般准备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天门特有的粉蒸肉、蒸排骨、蒸鱼、蒸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整条红烧鱼每年都不会缺席,但是每次红烧鱼上桌后妈妈都不忘提醒我不能吃,而要留到第二天吃,寓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肯定是一道甜汤,寓意甜甜蜜蜜。

席间,外婆会准备一些酥饼,酥饼内芯包有红糖,表面会撒上一层芝麻,一口咬下去,一层一层的,很酥脆香甜,味道有点类似千层酥。做酥饼是一门技术活,要有一位面点师傅提前准备好酥饼皮、酥、糖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师傅负责擀皮,其余人员分别负责擀酥、包糖、压平、烘烤,一般五六个人流水线作业,大半天时间就能准备一大筐酥饼。由于外公熟通酥饼的做法,从腊月中旬起,会被亲戚朋友轮流约到家里帮忙做酥饼,很少呆在家。

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糍粑。老家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纯手工的,煎熟后,沾一点红糖,轻轻咬一口,软糯不粘牙,糯米的香味在口腔里打转,咽下去,回味会送到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久久不会散去。

吃完团圆饭,我们会祭祖,按照旧日的说法,成年男性和儿童要去祖先的坟前点一盏长明灯,告慰祖先,我们一切安好。

爸爸妈妈小时候对过年有一种偏执的期盼,与其说是对年的期盼,不如说是对新衣和各种糖果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回老家过年已不再关心能吃什么,更多的是对团圆的期盼,是对亲情的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一年之中,过春节应该是大家最喜庆的日子吧。

按照我们广东的规矩,春节从扫尘开始了。扫尘顾名思义就是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扫尘的传统风俗,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一直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来年清吉。

对联窗花,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大人们拿着崭新的对联,踩上凳子,将对联整整齐齐的贴在家门口。贴福字可还真有讲究,要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着福气到家。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新衣服。衣服、裤子、鞋子、袜子,样样俱全,焕然一新。即使没有鞋子和袜子孩子们也总会拥有一件新衣裳。第二件事就是买各式各样的零食饮料,薯片、饼干、利是糖等等各种零食。恐怕第三件事是买玩具或用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们。

春节眨眼就到了。年三十晚,大人们准备年夜饭,广东人必备的白切鸡,清蒸鱼,各种美味佳肴大饱口福。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一勺接一勺,美味不会停。恐怕是吃完这顿饭就要胖个三四斤啊!在我们老家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在吃完年夜饭后我们要用柚子皮熬的水来洗澡,从头淋到脚,寓意着将来年的厄运都统统洗掉。煮好的柚子水倒倒一个大盆中,放进浴室,香甜的柚子皮散发着迷人的味道,使人忍不住喝上一口。洗完澡换上新衣服新鞋子,拿上背包和同学们,朋友们,亲戚们在楼下玩耍。

大年初一,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起玩耍和同学朋友玩个够。吃好玩好睡好,真是又舒服又轻松啊!不过一年之中,也就只有这几天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啦!赶紧看这几天好好嗨皮嗨皮一下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风俗才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风俗腊八节600字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都害怕过年,进了腊月便开始愁这个年怎么能过得不那么窘迫。那时候不比现在,称半斤肉都要掐着指头精打细算,更别提什么腊八节的十八种食材了。奇怪的是我们家却很神奇,每年的腊八都过得颇有滋味。

在那个与我来说艰难的年代,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可谓人间珍馐。初八的前一天我都会很认真地做一天作业,直到夜深的时候妈妈满意地跟我说声:“早点睡了,明天给你煮腊八粥吃。”我才用假装满不情愿的神色恋恋不舍地收拾好书包爬上床去,偷偷地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乐。一个腊月有三个“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最有盼头的便是这头一个腊八了——等了一年的美味终于在这一个深夜过后就要品尝到,那将是多大的满足! There are three "eight" in the lunar month, the eighth, eighteenth, and twenty -eighth, the most hopeful is this Laba -wait a oneThe taste of the year is finally tasted after this night, how much it will be!

哪有那么容易睡着!蜷在被窝里偷偷朝外瞄——家里的三间瓦屋除了中间的厅堂和东房爷爷住,我和爸妈一家三口便是挤在西房了,大大小小的事都在这个小房间里完成:妈妈在四音桌上教我写字、看爸爸就着房门后用一块木头给我做枪、床前面红漆木踏板旁圈一个藤扁喂养十几只黄嫩嫩的小鸡仔……妈妈为第二天的腊八准备食材也就是在这个红漆木踏板边上了——

白天筛拣去了细砂粒的白糯米,用搪瓷面盆盛着;边上是一只开裂的水瓢,里面有外婆送来的几把红皮的花生,这种红皮花生是外婆亲手种出来的,味道很纯粹;红皮花生米里隐约能看到一粒一粒的扁豆,那是秋后妈妈特地盛了在麦地旁的水杉树下,专为腊月里可以做上三顿腊八粥的,扁豆粒粒饱满,那是她精挑细选的品种,个大、色润;中间还夹杂着几颗黄豆和绿豆;再往边上看时,那才是整个腊八粥最诱惑我的。

没有圆润黄白的莲子,没有香甜黏脆的桂圆,没有酥弹嚼劲的薏米仁,也没有营养美味的核桃,一只小巧的灰蓝色塑料淘箩里各式各样的豇豆就足以让我垂涎:个头的通体黑色的我们叫它“黑豆”,虽然个头大,但也是这里最不好吃的一种,嚼在嘴里沙沙的没味;周身通红的自然就叫“红豆”,有韧性,就着一口糯米粥在嘴里煞是可口,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已经坏了的“红豆”,常常是被虫蛀了,味道就要差许多;还有米白色的“白豆”,墨紫的“紫豆”,青绿的“青豆”……端上一碗腊八粥,在碗里翻来覆去找的却是“虎皮豆”。那是豇豆的一种,身体上有暗红色的斑纹,个头是细细长长又圆润饱满的,不及“黑豆”那样魁梧,却也不失曼妙的身姿。倘在碗里发现这样的“虎皮豆”,于我是极大的幸福!那个年纪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是豇豆里最美味的了,现在想起,倒也不知道是真的吃,还是它独特的相貌使然,到今天妈妈在做腊八粥时还是会不自禁地拿筷子翻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糯米要湿了以后慢慢地晾干,黄豆和绿豆得泡个大半天,花生米也需在水里浸小半个晚上,而豇豆则要从前一天晚上泡到第二天,所以妈妈依旧还是要忙活到大半夜。我便是在偷偷瞄开的被窝缝隙里,看妈妈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渐渐地甜睡进梦乡,我知道,那腊八的粥,一定会在这初七渐年的静谧夜晚下,酿得醉人……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谓之‘腊八粥’。”从此,民间也称它为“五味粥”。

古时有些地方,偏僻穷困,民间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加,才加入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或百合等,故又称为“七宝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家乡风俗_500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春节风俗作文200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早早的吃过年夜饭,便兴致勃勃地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到楼下放鞭炮,放烟花。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手里拿着一根,让爸爸帮我点燃火焰,我很兴奋,也有点害怕。烟火点燃的瞬间,“嗖”的一声,然后烟花像断了线的箭一样冲上了天空,在天空中散开了一朵美丽的“花”。一会儿烟火又像散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真是太美了。我望着这美景,看呆了。还没回过神来,一朵紧接着一朵,冲向天空。最后,爸爸拿来了最大的烟花,它又大又沉。爸爸让我们退后一些,站远一点。然后无数的烟火在黑暗的夜里,显得格外夺目,格外美丽,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烟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统名称有新年、大年、新岁等。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一般要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会进行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活动。

关于春节的由来,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古时候,有年兽,名为年,每到腊月三十,便挨村挨户残害生灵,晚上人们也不敢睡觉,只得聊天壮胆(后来形成了守岁)。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恰逢两牧童在赛牛鞭子,“年”忽闻空中有“啪啪”的鞭子,吓得赶紧跑到另一个村子,抬头却又看见一家门口晾着件红大衣,“年”不知道是什么,掉头就跑到了另一家,这家屋里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逃跑。于是,人们总结出了“年”怕响、怕红色、怕光的特点,因此延伸出了放鞭炮,贴春联等活动,并在每年腊月三十通过这些活动驱赶年兽。

其实这些故事都是后人牵强附会,故意鬼神乱神的一些趣谈。其实,春节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农业的庆祝活动。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后来农业越来越发达,从西周开始就变成一个庆祝农业生产的活动。汉朝则正式形成了新春的礼仪:开始燃放爆竹,到处进行团拜。魏晋时贴春联,宋朝开始放鞭炮……

随着历史的演变,春节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并一一传承了下来,而且到后来还增加了压岁钱、扫尘、贴年画等好玩儿有趣的习俗。

除此之外,除夕宴上还有很多特别的食物,比如说年夜饭上通常会有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还会端上一尾鱼,寓意来年年年有余,至于那盘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包住福运和富裕……中华人民就是通过这些食物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新春的一个美好的祝愿。

到了今天,春节已经变成了全国人民最喜欢最重要的节日,是国家假日中最长的一个节日,而且充满了喜庆。全家都会团聚在一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这种新年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春节的一些风俗。

首先,得从大年三十早上说起,早上妈妈和奶奶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然后吃完饭我就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时间一晃,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都回到家中。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子坐在一起玩着手机,聊着天。而大人们在房间里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在看春晚。直到很晚,才上床睡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总会早早地起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寓意着这一年都甜甜美美。新的一年就在爆竹声中开始了。

这时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有了这句诗的熏染,春节的气氛又变得更加浓厚起来。伴随着一声声的祝福,新年的拜年环节到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了。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就变得鼓鼓的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火,五彩缤纷,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舞板凳龙

每年的元宵节,我的家乡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板凳龙。那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走亲访友,热闹非凡!

天黑了,祠堂的活动场上锣鼓声响起,舞龙仪式即将开始。他们有的敲小鼓,有的打铜锣,还有的打铜镲,咚咚咚……当当当……

我好奇地凑前去,定睛观察。原来盘踞的龙身还没拼好,由一条条板凳拼组而成,每条板凳上各安装着一个灯笼,这就是我们村的特色“板凳龙”。每家每户分管一小节龙身,由家里的青壮年负责扛举板凳龙在全村穿行,以此庆贺丰年。

突然,响起一阵阵高昂的喝彩声,巨大的板凳龙出发了。村长高声喝彩:“祝愿全村风调雨顺!祝愿全村五谷丰登!祝愿全村人民平安顺利!”在村长带领下,大伙都齐声应和。金碧辉煌的灯饰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紧跟在板凳龙尾巴的小伙伴们拼劲地敲锣打鼓,我也使劲把铜锣敲得砰砰响。有个姆妈认出了我,拉着奶奶的手,笑眯眯地说:“阿命,长这么高了!明年也可以去舞龙了!”姆妈的话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奶奶抚着她的手说:“是啊,一晃眼我们都老了。以前元宵节只能摆几把花生招待亲戚。现在大家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甜点,多丰盛呀!日子真的越来越好啦!”

板凳龙在村落里时而蜿蜒迂回,时而急速前行,火红的灯光把板凳龙渲染得十分威猛。五彩的龙头在青壮年的肩膀上晃动,花花绿绿的龙鳞闪闪发光,铜铃般的眼睛射出两道金光,犹如一条神圣的金龙。在村民们激昂的喝彩声中,整个村庄都陶醉在欢乐的海洋里。

咚咚锵,咚咚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散发出无尽的喜悦。五光十色的烟花把夜空装扮得鲜丽炫目,金灿灿的板凳龙好像在祝福家乡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河南鹤壁,鹤壁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城市。春节鹤壁有很多习俗,如逛庙会,贴春联,我最喜欢的是初一的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有时,人们还会把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就预示新一年他会好运连连。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围在桌旁,端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开开心心得吃着团圆饭,记得有一次初一早晨,我正吃着饺子,突然,我感觉嘴里好像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个硬币!弟弟看我已经吃了一个硬币,就也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弟弟在饺子碗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饺子,连忙放在嘴里,生怕别人给他抢了。可是,弟弟那个饺子里没有硬币,妈妈吃到了一个。就剩下一个有硬币的饺子了,弟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弟弟急得满头大汗,就特意给他找到了那个看着象有硬币的饺子,对他说:“这个饺子大,你试试。”弟弟接过饺子,吃了下去,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我们全家开心地吃着美味的饺子。

这样富有抽奖意味的民俗能带给我和弟弟不一样的乐趣。

我喜欢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外皮,包裹着喷香的馅,这就是家乡的馅饼。一口咬下去,酥脆、咸香味儿霎时蔓延至我的每一个味蕾,好吃极了。

我的老家在上海南汇,塌饼是家乡人的必备品,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它。做塌饼的阿婆常常站在店门口,咧着嘴,憨憨地笑着,吆喝着:“塌饼,刚出锅的塌饼……”下班的年轻人总会停在街头的塌饼店前,买个塌饼压饿。但他们往往只买一个,因为一个塌饼就已足够。老人们也常常会在买来后分一半给老伴吃,另一半则自己慢慢品味,那神情仿佛在享受世间最珍贵的美味。孩子们则是一放学就吵着闹着要大人给自己买来吃,手捧着一个热乎乎的塌饼,咬一口,那带着素菜味儿的清香,便弥散在了孩子的欢笑声与妈妈慈爱的笑容里……

我一回到乡下,便会缠着外婆,让她亲手给我做塌饼吃。每次开始做,她总要先去洗手,再将需要用的工具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她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而省略每一个细节。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外婆将反复揉捏成的又光滑又柔软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儿,放置在木板中央,然后再利落地将拌好的馅放在上面,用勺子压实,每一步都是那么细致。每每此时,我都欢呼雀跃着围在灶台前,围在外婆的身边,围在氤氲的蒸气里,围在弥漫的香味中。至今那垂涎欲滴的感觉仍回味在我的记忆中……

当然,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我自然也是安静不下来的。我总是会拽着她的衣角,望着她,央求道:“外婆,外婆,你让我试试好不好?我保证不捣乱。”外婆对于做塌饼可是分外认真,从不让他人帮忙,因为不放心——但她仍然会答应我的要求,在一旁慈爱地笑着指导我。

外婆做塌饼的手艺可是一绝,乡里人都夸赞她做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塌饼,都会做很多,一部分留给我,还有一部分给邻里。我总能把塌饼都吃完,从来不会浪费。听外婆说,小时候每当我哭,外婆便给我塌饼啃,我便不再哭闹,家里人都说我是塌饼的忠实粉丝。

当然,我们也经常送给邻里自家做的美食。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道谢,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问外婆为什么大家如此奇怪,她却只是一笑,回了句“正常,正常。”细细想来,道理实在很浅显:这就是家乡人啊,热情,爽朗,却也憨厚,朴实;这种礼尚往来,不是客套,而是一种习惯。

我爱家乡的塌饼,我爱家乡的生活,我爱家乡的风土人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春节风俗作文200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除夕之夜,是个特别美好的日子,我在家焦急的等着农历羊年的开始。

我们一家看着电视,当听到电视里的主持人说:“五、四、三、二、一,春节到了!”我连忙拿着所有的烟花,跑到门外,放了起来。这时,似乎所有的人们都一起放起了烟花。烟花就像美丽的花儿绽开了笑脸,漂亮极了!我感觉我在梦里一样。人们都欢呼起来。我拿着我最喜欢玩的烟花,和爸妈,哥哥一起庆祝羊年的到来,我的心中顿时想起了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想:我又大了一岁,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应该更加懂事,妈妈和爸爸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多功夫,我要好好读书,不辜负父母对我的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南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而我生活的城市,特产是臭豆腐。大家猜到了吗?对,就是湖南的省会——长沙。

长沙在我心目中是个大城市,大城市非常美丽,美丽就注重完美,所以,农历正月二十六就有一个“洗浴日”。顾名思义,这一天所有的人和物,都要去水里走一趟,也就是代表着所有能过水的,比如:床、被子、桌子、衣服、猫和人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我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所以,每逢过年,无论那天星期几,无论那天天气如何,我们一家人都要轮流洗一个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过年澡。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上的晦气,还有平常我的“速洗”留下来的污垢都要彻彻底底地清洗掉,以用来迎接新的一年。妈妈也会在这一天,把我们换下来的衣裤、用过的毛巾等全部都洗完,所以,妈妈们通常都会在今天忙到很晚!

今年对于我比较特别,过完年又是鼠年了,我就是属鼠的,妈妈把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大红色的内裤和袜子在洗澡后让我穿上,妈妈说,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风俗,本命年身上穿戴正红的物件,能辟邪。其实,每次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都会让我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今年除了清爽,似乎多了一点庄重。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拥有很潮新思想的人,但是他们都还坚持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惯,比如除夕夜守岁,这一晚,爸爸不再坐到电脑前,妈妈也不再端着IPAD,会一起坐到电视机前,不再看点播节目,而是一起围坐火炉、打开电视直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跟着春晚现场的观众一起,或哈哈大笑,或潸然泪下,或怒气冲冲,或掌声如雷。我会认为这是一年里幸福感爆棚的时刻。我想,这时候大家都会掏出手机,拍下一张全家福,把它保存起来,永远不会被删掉。

这就是长沙,我的家乡——有特色风俗,且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满的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来了,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春节风俗。我们东北的风俗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春节的时候,我们东北不会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在家里和面包饺子,这时候,家里人会想出许多的办法来让家里人幸福,好运。比如说有些人会把一个红枣放进饺子皮让人嚼一嚼就嚼到了好运。还有一些人把一个杏子放进了饺子皮让人咬一咬就咬到了幸福。

对了,东北还有一些人玩一种东西来庆祝新年,那就是红红的鞭炮。吃完热乎乎的饺子就会来放鞭炮,人们把鞭炮立在雪堆上点燃了就马上跑去远处看。“砰!砰!砰!”鞭炮炸开一团火焰出了来,代表着红红火火。

这就是东北的风俗。

我竞争的目标是我原来的职位——班长,原因是我很快乐我也要带给同学们快乐,建立心中快乐星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这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特别了。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嘴馋的小孩在这一天都要去偷瓜和吃月饼的。我常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偷了瓜吃,身上就不会长一些怪异的奇痒无比的红点。我听起来可怕了,连最心爱的月饼都不吃就去找小伙伴商量着晚上该怎么偷瓜。

爸爸妈妈可不懂我的心情,愣是不让我大晚上出门,我着急的跺着脚,嘟着嘴对爸爸妈妈说:“可是我约好了朋友的,可不能失信啊!”妈妈想了想:“那好吧,不过要小心哦。”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跑了出去。伙伴们都在等着我呢。“我们出发吧!”我兴高采烈地说。大伙可跑得快了,一溜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田野里,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竹篓,每个人总是垫起脚,因为我们总怕主人家发现我们,他们总会埋伏在房子的周围,所以我们可得小心了。主人出来了逮到我们,我们可要倒霉了,要拿竹条抽我们,但我们已经熟练了。土地上的冬瓜、南瓜……尽情地拿,一个个身披绿色毛衣的冬瓜我们也不怕他,装在背篓里就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我们行走在田野上,一个个满载而归。偷瓜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煮瓜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煮瓜不是在家里,也不需要大人们帮忙,而是架着锅子在野外自己动手,点火、架锅、切瓜、加佐料,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水沸腾了,咕噜咕噜说着话:快把瓜放进来吧!一切就绪以后,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述说着心里最快乐的事情。不一会儿瓜就熟了,端着热汤,沐浴着月光,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呱呱落地,我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中秋节风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生活在小乡村的人,乡村尽管没有城市里那么喧哗,没有城市里那么美丽,可是我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家乡在青田,每缝过年过节都会有很多的习俗,也正是这些习俗填满了我们快乐的细胞!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却从来都不知道我们这种快乐,更加没有体会过家乡习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下面,我就带城市里面的人们走进乡村.

我们这边的过节在我看来都是一些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过节的这些习俗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令我记忆深刻的节日习俗!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门前都贴着春联,小孩们都会放鞭炮,大人们则是在一旁“欣赏”或者是自己也上场。比大人们幸运的一点是小孩往往都有压岁包收!到了半夜12点的时候,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镇将会再次热闹起来,烟花和炮竹会再次响起,为我们的小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端午节时,人们往往都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贴五毒等。中秋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时,每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欣赏着美丽的夜色,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七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们这边过七夕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对对的恋人出行去各个地方玩耍。元宵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朋友或者是同学去一些地方看烟花,烟花汇演没开始,在那周围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观赏的队伍长得像一条龙。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们这儿的人随时随刻欢迎你来这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新年,广东,就分外热闹。

每年年三十那天晚上,姥姥都会做出大盘大盘晶莹剔透的饺子;弟弟都会搬个小板凳,踩在上面贴春联;姐姐和我都会往那一幅幅对联上涂浆糊;爸爸总会泡一杯茶坐在电视前悠哉游哉;而妈妈则张罗着亲戚……而当姥姥走出厨房,喊一嗓子“开饭了”时,所有人都会围坐在饭桌前,大人们杯子里盛着红酒、白酒。而我们总是趁妈妈不注意从冰箱里偷着掖着拿出饮料……而餐桌上只有饺子似乎单调了些,“叮咚”,打开门,是叔叔来了!跟着叔叔来的是一只大盆,特别特别大,比我家里任何一口锅都要大,扣着盖子,但我们都清楚,盖子下面藏的是什么。叔叔将盆放到桌子中间空着的位置上,揭开盖子,内里果有乾坤:鲜美多汁的鲍鱼、咸甜适中的萝卜香菇、甘脆爽口鱿鱼、质嫩可口鸡鸭、麻辣鲜香的大虾……应有尽有,各色各样的美食整整齐齐的排成了一座小山,且越是在盆深处的菜,味道越是鲜美。一家人从盆中夹出合自己胃口的菜,其乐融融,这就是吃盆菜的乐趣!

吃完晚饭,窗外响起阵阵烟花声,我们站在阳台上,望着那一道道划开黑夜的烟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迎接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咱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习俗 六(2)班 梁颖怡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模仿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急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诉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现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热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