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扶贫工作日记范文(经典20篇)

观察一件事物需要连续性才能看出究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扶贫工作日记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浏览

7123

作文

143

建设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东郊路几十户居民需整体搬迁,社区内党建联络员不仅带头搬迁,还配合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做邻居思想工作,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在章贡区旧城改造过程中,这样的党员发挥作用化解矛盾的事情屡见不鲜。

近两年来,章贡区构筑楼栋党建“一员一组一栏”模式,延伸社区党建工作触角。目前,全区涌现出1个省级“红旗社区”、2个市级“红旗社区”、5个区级“红旗社区”和10个区级“示范社区”。

设立党建联络员,党组织网络构建到楼栋。章贡区采取楼栋居民公推与社区党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在每个楼栋设立一名党建联络员。目前,42个社区已选配楼栋党建联络员3152名。联络员记录“民情日记”,对楼栋居民构成情况、就业情况、爱好特长及重点人员情况逐一建档和登记。该区建立了“一员一卡”业绩档案,实行联络员工作调度通报制和业绩评议考核制。

设立党员活动小组,党员作用发挥在楼栋。章贡区对各楼栋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在楼栋成立党员活动小组,细分了学习宣传、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就业帮助等模范岗。每个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愿,认领一个模范岗。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要求每个在职党员在“8小时”之外参与社区工作。今年以来,章贡区社区党员共为居民做好事1万多件,结对帮扶困难居民3000多户,帮扶200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参与党员达8000多人。

设立社情民意点评栏,居民需求解决在楼栋。居民将涉及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评价直接在点评栏上反映,党建联络员一日一记、一日一清,属社区职责范围的,由社区积极解决,社区一时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由社区党支部向上级反映,帮助协调解决。自去年设立点评栏以来,通过党建联络员向各职能部门反映,章贡区新建文化活动场所95处,社区居民娱乐休闲活动点300多个,全区涌现文明楼院1110个、安全文明小区161个。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驻村三个多月了,在这些时间里,我跟随村干部基本上走访了东沟村的每家每户,脚步几乎踏遍了村落的沟沟壑壑,收集了不少问题,在跟群众沟通交流过程中,我对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也有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今天感觉有点儿劳累,但心情很好,思绪还很活跃。一路从农户家走回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庞……辗转反侧睡不着,我索性坐起来,提笔写下这些日子以来驻村帮扶的活动见闻和心得……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村民们对我们的言语间里少了很多顾忌,从一开始的谈话交流时眼神的躲避猜忌到如今主动找我们拉家常谈生产发展想法,从当初的不信任不愿意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到如今的主动询问扶贫致富相关政策,我们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各项工作开展得也越来越顺利。我们工作的干劲更足了,贫困户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是更坚定了,村民们的信任是对我们驻村干部工作的一种最高的认可,让我越来越感受到村民生产致富愿望之强烈、农村发展前景之可观。现在,无论是在村民家中、屋檐底下或者是田间、村旁小路边,都能看到我们和村民交谈的身影,我们给他们宣传中央惠民相关政策,给他们送去扶贫致富好信息,朴实村民们回报给我们的也都是笑颜和热情。就像今天,我们入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讲,征求群众意见,请有意愿的填写搬迁申请书,所有的贫困户们都主动配合。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依然感觉工作很充实。罗昌盛、万法兵等贫困户都谈到了国家政策、家园建设,也都结合各自家庭实际情况谈了发展养蜂、种猕猴桃、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工作正一步一步朝前走,正一点一点呈现出它应有的面貌。

农村的问题显而易见,农民的意见更是实实在在的。走访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现在东沟村整体条件改善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念情谷、杜鹃岭、菊花展、庙会等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乡村旅游产业,一些农户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接待等等,也都慢慢的富裕起来了,有部分贫困户现已脱贫,但依然有很多农户还是很贫困、生产生活很困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交通不畅、居住环境差、房屋破烂、内置简陋,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很多贫困户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或是有劳动力没生产技术,或是劳动力缺乏生活困苦等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亟需来自外界的帮助。

村民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他们的这些生产生活现实问题,我们这些驻村干部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配合协调东沟村委会去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把各项政策措施研究透彻,细化到点,对照村民发展致富问题,逐项研究,一一击破,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组织和安排好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尽快完成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对每家每户精准扶贫户的宣传讲解,确保政策落实到户;督促协调村委会尽快召开全村异地扶贫搬迁评议会,将评议结果公示全村,接受村民监督;继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

精准扶贫,修远多艰;共同富裕,任道重远。东沟村的面貌需要改变,而改变是要来源于东沟村上下一心的实际行动,来源于我们这些驻村干部的真情真心。只有我们这些蹲点驻村的干部真正沉下身子、贴近群众,与群众交心,集思广益,咬定目标不放松,扶贫各项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农民才能真正从党的利好政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才会更加的坚定,东沟村也一定会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农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乡镇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1.45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开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关注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加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不仅重视而且力行“双联”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形成困难职工帮扶“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工会运作、社会支持”的社会化工作格局,使更多困难职工得到帮扶救助。下面是相关的民情日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双联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扶贫干部驻村日记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张江年自今年4月中旬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都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拿出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把贫困户的情况一一记下。在核实清理"四有人员"工作中,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得到了"四有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古坪村位于松桃盘石镇东北角,地处松吉公路边共309户1563人,贫困户42户176人。低保贫困户32户176人;五保户4户4人;重保户为18户48人。

在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后,针对桃古坪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缺技术、缺技术人员多的具体情况后,张江年积极对接县畜牧中心、盘石政府、梵净牧业、绿丰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经过不断努力,为桃古坪村2016年脱贫工作开良方,一是贫困户加入绿丰公司种植高产牧草,绿丰公司订单回收,确保每亩高产牧草产值达2000元以上。二是争取县畜牧中心资金扶持,贫困户加入"20+1"山羊养殖扶持模式。三是加入梵净牧业养牛分红,每户贫困户贷款15万元入股梵净牧业养殖肉牛,梵净牧业负责担保和银行本金偿还,政府实行贴息扶持,确保每贫困户年终分红1.5万元。四是发挥"精扶贷"和"三社一中心"融资平台帮扶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四剂良方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驻村扶贫工作日记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民情走访,我们中很多人开始都有些不以为然的想法,认为自己不过一普通干部,无职无权,捐个区区两三百元,对那些深陷贫困的农家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然而,两个月来,或是与市县部门的领导“二对一”帮扶,或是个人走访,三家村九户人家进行了走访。当我走进乡亲们的家门时,内心却不能不被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善良深深震动。

终于找到三家村外坪子组王福保家时,还是春寒料峭的4月,这个70岁的老汉正在屋下面的田里掌犁耙。看到有人来,王福保拖着泥腿上了岸。他的老伴佝偻着腰,用手使劲揩揩碗,颤颤巍巍的泡茶端出来。两层楼的红砖屋没有粉刷,屋内地面坑坑洼洼,厅屋的神台上摆着一张年轻的遗象。那是他们唯一的儿子,2009年患尿毒症去了。儿媳从此再无音沓。两个孙子,就跟着老人过活,15岁的孙女王倩在宝农学校读初二,8岁的孙子王可在神冲完小读三年级。为了供孙女孙子读书,给老伴看病,维持一家人生活,老人作了十多亩双季稻。王福保说:“我们老了,又有病,这倒也没什么,人总是要死的;就是两件事放不下啊,一是欠的帐还没有还清,二是两个细伢子造孽啊!好在政府、村上对我们都还关心!你们做好事,我们记住了!”

是的,作为基层干部,我们的力量微薄。但是,我们都有一颗心,能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改变。民情走访和困难帮扶不是一道一笔挥就的轻松试题,而是检验我们是否和群众还保持着血肉联系的庄严问卷。乡亲们最看重的,也就是我们在这张卷纸上倾注了多少真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小陈村后,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见识少,眼界窄,比较自私。而这也是造成村里风气不好的根源所在。”善于思考的武红卫决心从根源上改变小陈村。

要想让村民信服,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党员“动”起来的武红卫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行动:大力改变村风村貌。

农村卫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管理和污水排放。由于农村没有下水道,在冬季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倒在街巷路面上,常年累月造成主要街道路面被冻坏,而且垃圾遍地,大家出行极不方便。武红卫决定分两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解决村民乱倒生活用水问题。“2015年9月8日,支委、村委干部共同协商打旱井事情,计划每户一井,费用农户出一部分资金,筹集一部分资金。”其次是硬化主要街巷问题。经武红卫多方沟通,2015年9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县交通局领导来小陈村调研后决定出资60万元给村里的主街道铺一层柏油。”

武红卫的两项决定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积极响应。当年10月4日,工程队开进了小陈村,三天后全长1700米的街道硬化工程顺利完工。而在支部书记柴小斌和村委主任柴建国的大力支持下,打旱井工作也在一周后紧锣密鼓地开工。

说起这两件实事,69岁的村医柴马管感慨万千,“我在村里行医50多年了,村里的卫生还是第一次变得这么好。以前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村里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街道每天都是干干净净,面貌大变,连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变了,走在路上看到纸片会自动捡起来,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全村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武红卫为村民办的实事远不止这些。积极筹资为村里修建排水实施,为92岁的老人毛肯笑和尿毒症患者柴晓东申请农村低保,调解村民柴保家和柴立家的农田纠纷……“他能扑下身子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从他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老百姓的关心。”老党员李启明评价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七点,我们一行六人准时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临河农场四分场,随即认领了今天的任务---完成2个巷道周围的环境卫生清理。分别领到锹、耙子和扫帚后,大家立即投入工作。

我们先从巷道最里面开始清理,这是农户刘建明三兄弟的院落外围。三家人住一个院里,自然乱七八糟的东西多,墙根下杂草丛生,还横七竖八地扔着废弃的沙发、旧衣物、煤渣、棍子等等,脏乱不堪。看得出,今天的工作量不小。大家一起动手,先将棍棒、砖头、沙发等挪开,然后用锹使劲儿将杂草斩断,再用耙子搂到一起装上车。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清运工作一点点推进,经过几个来回,当最后一车垃圾运走后,大家才得空展了展腰。车子渐渐远去,回头望望先前还脏乱的巷道而今已如此干净整洁,大家欣慰地笑了。

虽然干部们大多比较年轻,也从来没干过农活儿,但干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大家不言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刘建明的妻子梁巧梅动情地说:“真是谢谢了,我们这3家人家没法收拾的东西,你们给拾掇得干干净净,快进家喝口水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最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选好“领头雁”

今天是凤塔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村委委员换届选举日。为了保证选举顺利进行,营盘镇党委制定了各种预案,安排充足人手,职责分解到人,召开班子会,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到程序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公开。县、镇相关选举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昨晚全部进驻村委会,召开工作会议,讲明注意事项,准备选票、票箱等。

06:30,全体工作人员按预定时间在村委会议室集合后分赴各个投票点。我负责的是松坪组,在预定的选票点我们做好了各项准备,就等选民到齐。

08:00,投票开始。首次面对选民,些许紧张,好在程序清晰。我和村组干部一道,按事先的议程一项一项进行,组织选民进行投票。

10:20,投票结束,松坪组选举任务圆满完成。随即,凤塔村“领头雁”选出。

弹指一挥间,工作队驻村扶贫已近3个月,我们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镇、村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深切体会到乡镇工作人员,特别是村一级负责人工作的艰辛,这1个多月大家总是加班加点,每个人都那么扎实,那么敬业。

最基层工作,事具体且小,但有小才有大,无小即无大,基层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祖国的根基才稳固!这段时间我明白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驻村扶贫日记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2月7日,雨。今天,我组织大家登记了退耕还林面积,在林下种植中药材,这个项目很好,推进后,大家的脱贫就有希望了。

春节刚过,张再青就召集村民为村里的新项目忙活开了。今年1月,他为村里争取到一个种植中药材的项目。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林下种植中药材,每亩产生的收益由村民和企业对半分红。按照估算,先期计划发展1300亩,将带来1000多万元的年产值。

纳雍县黄泥冲村村民吴廷贵:加入合作社种药材,我6亩土地就可以得到3万块钱,并且我家两个劳动力还可以在6亩土地做工,每年还能挣2万多元。

位于纳雍县西北部的黄泥冲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这里地处深山区和石山区,平均海拔1600米,八个村组都零散地分布在近乎75度的陡坡上。477户1852名村民中,超过35%是贫困人口。

去年2月,来到黄泥冲驻村帮扶后,张再青用两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所有村民。每一户的情况,尤其是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帮扶要点,他都写进了扶贫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建设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今年第5次来到汉寿县崔家桥镇东仓铺村,一路金秋美景映入眼帘:路两边整齐立着两排崭新的路灯,稻穗迎风招展、清香阵阵……想到以前的泥巴路灰尘漫天,一路农舍衰败破旧,如今大变样,我微微笑了,不禁加快了进村的脚步。

我局是市委驻汉寿县崔家桥镇东仓铺村扶贫工作队的牵头单位。来到村部,扶贫工作队队长、我局派驻的扶贫干部刘绍清,正与村干部商量工作。没有寒暄,也没有什么议程,我们首先步行到了杨家冲组贫困户胡定国的家中。我局每名科级以上干部都和该村的贫困对象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年老多病丧失劳动力的胡定国便是我的帮扶对象。

正在休养中的老胡见到我们,欲起身相迎。我加快几步先迎上他,握着他的手说:“好好休息,我们又来走走看看,还有什么困难慢慢说,我们一起解决。”老胡笑着连声道谢,细细介绍他的脱贫进度:村里给他办理的社会保障已经到位,现在每月可领取167元低保金;工作队帮助其子女完成了技能培训,孩子正在找工作。我从老胡含笑的眼眸里,看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临走,我塞给老胡一点慰问款,他推辞着不要,我鼓励他说,都是一家人了,自家人不用客气,希望他尽早脱贫,当全村榜样。

结对帮扶,是我局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扶贫责任之一。今年,由我局牵头,与市残联、九三学社常德市委、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华融湘江银行常德分行等后盾单位多次深入东仓铺村贫困户家中,对识别出的71户174人贫困对象摸贫情、找贫因、谋发展,并多次为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今年,东仓铺工作队共筹措资金2479.5万元。除相关项目资金,仅我局机关就捐款40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30余户,发放大量米、油、肥料、医药用品及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等。

离开老胡家中,我们又陆续走访一些贫困户后,来到该村三口里渡口,查看正在筹备施工的东仓大桥。三口里位于东仓铺村级公路尾端,河道宽约200米,渡口在民国年间就已存在,曾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一直是交通部门安全监管的重点,如能打通这个瓶颈,可让近10万人受益。为此,我们努力申请将此桥纳入汉寿县交通会战项目,汉寿县委、县政府等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查看,决定修建该桥,并定名为“东仓大桥”。目前,该建桥项目已争取资金2000万元,并已完成地勘和招投标工作,预计明年将建成通车。

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能部门,而且是全国文明单位,我局一直以来关注民本民生,始终以人民满意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今年初牵头扶贫东仓铺村以来,党组决定由市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晏丰儒具体负责扶贫工作,并派出机关年轻上进且居重要岗位的注册分局局长驻村扶贫,按照联点市级领导市政协副主席朱传宏要求的“抓好六项建设,坚持四个并重”的扶贫原则,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组织市农科所的专家到村进行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培训;动员和组织6户种粮大户注册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林下放养土鸡;在该村八斗丘组一片贫瘠的荒土上组建60千瓦集中式扶贫光伏发电站;率先在43个市级贫困村实现光纤通村入户;在该村平整土地480亩,硬化沟渠3000米;对全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硬化通组入户公路7.1公里。

从东仓铺回去途中,脑海里浮现的是村民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和工作队加倍努力,力争2017年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给东仓铺的村民带来更大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准扶贫民情日记模板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王道,名字听起来就不俗,他的人生经历也确实不俗。“人家是行行出状元,他是行行也精通,行行也就是个第二状元”他老婆这样评价。我们再次来访,了解他的生活情况。

他年轻的时候很苦,四处流浪,学过画画、做过木匠、工匠,给柜子、镜子漆画,最后以糊梦胡养家。梦胡是类似于扑克的一种娱乐工具,陕北的老年人经常会玩。制作梦胡牌工艺复杂,拓模、糊纸、晾晒、描红、剪切全部手工完成,一套牌老两口要做大几天,然而收益并不高,一副牌从3元卖到5元,后来玩的人越来越少,梦胡也卖不出去几副,这项手艺也快失传了。“还好有政府补助,我们老了,也干不动了,做完剩下的这点纸,也就不做了”他说。

“您现在需要什么?”包扶干部问。

“现在政府给我的够吃了,我喜欢画画,如果能给我弄些毛笔、宣纸等,我就太高兴了。”老人提到画画神采奕奕,把画好的临摹画拿出来供大家观赏,他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他根据电视上画的。

“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制作梦胡这一门手艺全程拍摄下来,这是快绝世的手艺,应该保护”一名工作人员说。

一个什么也不缺,只希望给晚年的爱好提供一些方便的老人,让我们开始思考,精准扶贫究竟应该怎么扶贫?

“物质的扶贫不一定解决所有人的贫困,精神的扶贫也非常重要”一位包扶干部在精准扶贫日志中写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个人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雨季的到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酷热气氛得到了消减,连日的阴雨天气似乎重新焕发了大地的生机,成片的香蕉林又换上了嫩绿的新衣。驱车前往田头小组的路上,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环绕群山的茫茫白雾,感受着微风吹动枝条的动静之美,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凉爽,人也感觉特别的轻松。

目前,瑶山乡太阳寨村委会田头小组正在实施异地搬迁项目,房屋地基已经平整完毕,尽管连续的阴雨天气阻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但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并没有随天气变化而递减。随着工程施工的开展,田头小组的村民已经搬到村子附近临时搭建的地棚中居住,一头头透着灵气的“扶贫猪”也跟着换了“新家”。通过上周系统的治疗,加上农户精心的喂养,总算是颇有成效了。

在王荣刚队长的带领下,工作队员黄健能、郑红锐三人多次深入田头小组农户家中,走访查看猪崽的病情恢复情况,由于道路阻断,农户临时居住点又相对分散,走访耗时较长。截止目前,除个别还需继续治疗外,生病的猪崽已经全部恢复健康。王荣刚队长在查看了猪崽的饲料、喂食以及猪圈的卫生环境后,与农户进行深入交谈,就猪崽的喂养、管理和生病时的治疗等方面交流经验。王荣刚说,一是从饲料上保障,选用新鲜、干净,不生虫霉变的饲料,防止猪崽中毒或引起不良反应;二是在喂食上要细化、要合理搭配,充分保障喂食的时间和数量,根据猪崽的吃食情况,合理搭配饲料,必要时可以把饲料煮熟后再喂;三是要保持猪圈内的环境卫生,经常打扫清理猪粪、猪尿,天气炎热时可以适当冲洗猪圈地面,保持猪圈通风,提高猪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4日星期四 天晴

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我的家乡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

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我们向东徒步行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

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孙万发家。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最好,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攀谈中我们得知以前他当过民办教师,如果再坚持两年就转正了。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跑车,收入也可以,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条件太差,已过结婚年龄的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他说这个社、包括整个xx村的小伙子们都很难说媳妇,姑娘们没人愿意到这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来当媳妇。好在他的二儿子很争气,现在上天津石油大学,快毕业了,工作已签约。谈到村里的工,他说这里的群众有条件的想方设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难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搬出大山沟。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体搬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政府适当扶持鼓励自行搬迁还是可行的,作为帮扶工作组我们还是多反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接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弥勒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贫困退出自查评估的通知》(弥贫开发〔2016〕6号)文件后,西一镇和村委会高度重视,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使上报数据精准无误,镇上迅速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勒色村委会开展2016年贫困人口退出自查评估。

首先,召开村委会干部会议,听取村组干部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贫困退出名单。

之后,由工作组人员分户到人,逐户走访调查,实地查看了解,重点对贫困户脱贫6项标准进行核实,与“大数据”平台一一核对,确保上报数据精准无误,利用3天时间,最后确定退出贫困人口21户78人。

自查评估工作的开展,既有利于对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效果的检验,摸清工作成效,也有利于更加精准的把扶贫工作重心瞄准最困难贫困户,多途径、多方法帮助其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今天,我跟随驻井塘乡鲁草坪村“四深入”工作队,一同前往村里去调研。途中,瞧见不少村民在道路旁搭建一个简易厂棚,向过往的人群销售自家栽种的西瓜、葡萄等农产品,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乡间美丽画卷。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约上午10时左右顺利到达了村里。“现在村道修好了,可省时不少,以前我们仅从乡政府到村里都得需个把小时,现在从县城到村里也只有一个小时多点点。”随行的井塘乡人大主席唐江永深有感触。

“是了,进村的道路修好了,村里家家户户都购买了摩托车,村民出行方便快捷多了;村民建房的成本也降了,仅红砖运输费一个就便宜了2分钱,着实让村民节约不少。”村支书盘向荣谈及这条新修的水泥路,一脸幸福的笑容。

“早些年,路没有修好,村里若有老人患上疾病,得需用担架抬着去看病;如今路修好了,只要一个电话,县、乡卫生院的救护车可直接开到村里,省了不少事……”一旁劳作的村民魏荣光也主动迎了上来。

鲁草坪村地处偏僻,交通落后,到达村里需要走长约4公里的崎岖山路。因山路崎岖,鲁草坪村村民外运木材和农产品依赖的仍然是肩挑马驮等原始交通方法,一天下来只够来回两、三趟,严重制约着村里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去年2月份,县里的“四深入”工作队进村后,通过搞调研、摸实情,决定把修建进村的4公里水泥路作为扶贫工作的第一位工作来抓,通过修通村道,来拓宽村民致富门路。经过向上争、部门扶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120余万元,开工建设100天后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条“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建成通车后,让很多村民都流下欣喜的眼泪,当地瑶族同胞更是亲切地称它为“连心桥”。

在村头,我们还遇到了正准备上山进行杉树抚育的四组村民曾凡达。他领着我们来到了村里新建的杉树基地。

来到杉树基地,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快齐膝高的杉树苗,微风轻轻一吹,小树苗迎风招展,惹人欢喜。鲁草坪村尽管山林较多,但许多山地都在海拔600米以上,气候、土壤对林木的种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县里的‘四深入’干部到村里后,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并邀请县林业、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调查论证,认为村里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宜厚朴和杉树的生长。于是,“四深入”干部想方设法筹资培育了足够种植近1000亩面积的厚朴、杉树苗,免费赠送给村民种植。为了保证村民今春种植苗木的需求,还特地从外地调购了部分杉树苗。据村支书记盘尚荣介绍,全村今春共培育和调配杉树苗18万多株,种植杉树1300多亩。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今年种植了杉树8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照此生长速度,过不了十年,我家光杉树收入一项就可达数十万元,明年我还要扩种100亩。”曾凡达一边锄草一边打着自己的家业“小算盘”。

鲁草坪村5组距离村部还有数十里,居住人口50多人,由于路途较远、村民居住分散,高压电架设成本较高,村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该组一直没有接通高压电。因为没有电,村民们仍然过着靠点松枝、煤油灯、蜡烛照明的黑暗日子,一斤煤油涨到了7块多钱,要卖10斤玉米才能买到一斤煤油。为了节约油钱,村民们常常赶在天黑前就吃晚饭,忙完农活天黑后,只好摸着黑吃饭。针对这一难题,工作队多次到县电力局汇报、争取,终于在去年12月底,为组里争取到8台光伏发电机,并及时安装调试好,供村民使用。

“自从有了光伏发电机,我们告别了用煤油灯照明的穷苦日子,跟村里其他组的村民一样用电灯照明、看上了电视,我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瑶族同胞看到了‘光明’。”谈及此事,村民田平激动不已。

在村小学,碰巧县教育局的领导也在这里,专程为该小学配送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据负责安装的技术员覃某介绍,安装调试后,山区的孩子可以跟城里的教师进行远程互动教学,可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师资。

夏日的阳光是最灿烂的,夏季的风景是最美丽的。我们坚信,在“四深入”结对帮扶单位的全力扶助和鲁草坪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过不了几年,鲁草坪村瑶族同胞们最美丽、最美好的“夏日梦”将会如期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甘肃省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93 字

+ 加入清单

***年4月12日零时12分,天气阴。今天是星期日,我带领工作组在鲁班镇八竹村村干部王君政陪同下来到鲁班镇八竹村团田组对贫困户基础情况进行调查走访。这时突然从对面的小山坡上冲出一个11岁左右的男孩,手里拿着小石头向我们一行扔了过来,嘴里还骂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嗨,你还别说,这小子那真叫一扔一个准。我的额头被击中了,只见额头破了皮流了血。

“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这么皮!”我忍不住的喊道。只听村干部***政说道:“李书记您别生气,这是我们村团田组村民***的儿子,因为智力有问题,而且还闹腾,所以他家父母把他送到特殊学校人家也不收,平时大人出门干活,也没有人管。“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心里嘀咕道。“难道他家人不管他吗?”我问道。“他家人管,怎么管!这孩子的父亲前几年打工时得了严重的尘肺病,一年不知要跑多少趟医院,他母亲又要干农活、打零工帮助丈夫治病,又要养活一家三口。你说怎么管”村干部***说道。

“那我们去***家里看看吧”,我立即安排到。村干部说“好,可是也不知他家大人在不在,要不我先打听下,通知他们”。果然不出村干部的预料,我们在***家门口等了近1个小时,***夫妻俩放下农活从山坡上赶了回来。一见我们夫妻俩人连忙将我们请到了家中,我一进屋抬头看了看,这是一间新建的一层三间房,屋内没有装修,就是简单将墙体清光了一下,屋内除了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了。“各位领导好,我叫***,感谢你们能来看我……”,只听***说上两三个字就要咳上好一阵方能接着说下去,我真担心他一直这样咳下去真的会把气管咳坏了。我抬头看了看他,满脸的憔悴病容、身体很瘦弱,仿佛风大一点就能将他吹走似的,在他身边的妻子也是一脸的疲惫。“你好:我叫***是仁怀供电局驻鲁班镇八竹村的村干部”,我边说边伸出双手与夫妻俩人分别握了手。“我这次到你家就是想了解下你们家的生活、生产基本情况,还有你家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我问道。只听***说道:”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去年出资1万多元帮我们家的危房进行改造,现在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地面没有钱硬化,可以不可出点钱给我们硬化一下,还有我生病欠了好多钱,可不可以……”听到这些我拿起走访记录本一一认真记录起来。“哟,李书记你的额头浪个弄的,好吓人呢!”***问道。我摸了摸受伤的额头笑道:“没事,就擦破了点皮”。“还说呢,李书记就是被.......”眼看村干部快要将我受伤的实情道岀,我急忙道:“是我刚才不小心弄的,真的没事。对了,刚才了解到你们家种的土地不多,要不发展下养殖业,我给你们预备添置些小猪仔、小鸡,还有小羊羔,你们看怎样?”我提议道。“谢谢李书记,养这些太麻烦,而且我们家也没有人手养这些”***答道。我说:我们驻村干部的工作中除了对贫困户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跟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你们发展经济,让你们能过上好的日子。这样吧,我回去后与你们的村委会干部协商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你们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那现在我们还要到下一家去看看,你们去忙吧。”于是我们又断续走访下一家贫困户。

在走访完贫困户回来的路上,村干部王君政问道:“李书记你刚才咋不告诉***,你额头上的伤就是他儿子弄的呢?“唉,大家看到的***一家是什么境况,我怎么能再增加他的负担”我回答道。这时车内“鸦雀无声”,大家陷入了沉思中……

***年4月13日3时27分,又是一个不眠夜,不知是因为受伤的额头隐隐作痛,还是***一家的面容不断的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原故,今晚我彻底失眠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家庭。***的儿子跟我的孩子差不了几岁,但是想起他痴傻的面容,还有衣食无着落的情况就让人心疼万分,我该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呢!嗯,明天先让老婆去给***的孩子购两件合适的衣服;等明天忙完所里的事务后,再去村里联系下,想方设法帮助***申请一下医疗救助;还有更重要的是明天再去***家中给他们做一下思工作,让他不能放弃、坚定信心,在我们的帮助下积极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的工作,得到了该村广大群众的积极认可,2015年***因工作业绩突出,被仁怀市委、遵义市委评为“先进驻村干部”。***心系新农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新农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关于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全文共 235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株县办[2016]4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的通知,确定我院帮扶南洲镇的南洲村、湘渌村和南山村的贫困户48户163人。我院抽调25名干警,成立三个帮扶工作小组,每组由一个院领导带队,分别负责与一个村的帮扶对象进行结对帮扶。9月27日、28日两天,我在前段时间已经掌握南洲村贫困户底子的基础上,与院里另外七名同志,对南洲镇南洲村的16户贫困户进行了集中走访调查。

南洲镇南洲村是今年上半年根据乡镇村级建制撤并,由原来的建佐湾村与袁家洲村合并而成,位于南洲镇中心位置,与镇政府紧邻,故取名南洲村。该村现有2个合作社,461家农户1717人,耕地面积1673亩,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13个村民小组,属于传统的农业村,2015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约7000元。但是,该村村民收入差异还是比较大,收益好的还是那些具有经济实体,或者是会做项目的老板,生活比较贫困的村民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村、支两委摸底和统计,2014年底止,尚有贫困户16户40人。经过一年多来的扶贫支持,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观,从政策意义上讲,按那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的标准来界定的话,有些已经算是已经脱贫,但是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上来说,显然并没有真正走出困境,脱贫之路,路在何方?

走到邓某平的家门口,看那门楼和建的比较早的楼房,我怎么也不相信他家里竟然是贫困户。进门坐下来才知道,邓某平今年46岁,家里四口人,原来买了货车跑运输,家里搞的红红火火,并建起了楼房。只是前几年,一场大病(肾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还负债三十多万。虽然通过医疗救助解决了一部分医疗费,但据其自己反映,现在尚还负债二十余万元,而要将这些债务进行化解,那就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况且现在还在服药控制阶段,每个月还要一定的药物费用。其妻子和二十岁的女儿都在外打工,两个人的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小的儿子16岁在县五中上高中。如果不是这场病,这一家子的日子那是无比的好过。要是完全按照贫困户每人年收入2855元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个家庭根本就不是贫困户。可事实呢?

邓某如今年77岁,老伴张某花今年71岁,贫困人口2人,根据镇、村提供的贫困人口信息是这么反映的。按说,农村里的这个年纪,正是儿孙满堂享福的时候,怎么也是贫困户?难道没有儿女赡养么?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邓某如的家。我们到他家的时候,邓某如还躺在床上起不来,在窗户上只能看到其模糊躺着的背影。在狗吠声中,邓某如的老伴拿着镰刀回来了,原来她还在外面做事,问其原因,得知那是邓某如又病倒了,我们也只能语言安慰。在闲谈中,得知两人育有四子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只是家境都不怎么好,五个子女每年基本没有支付赡养费用。如今两老子是单独过日子,依靠邓某如名下的低保金和两口子的养老保险金及一些零星小额补助过日子,年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每年打针吃药的费用就要占了收入的将近一半。说起这些,邓某如的老伴总是不停的抹眼泪,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好,自己都七十几岁的人了,每天还在外为生活忙碌,好在自己的身体也还算好,种点小菜,喂点鸡鸭,尚有些许微薄收入用作贴补家用。

今年65岁的柳某生,外表看起来比75岁的老人还显得老,说话很吃力,反应很迟钝,智力比较低,说是常年药不离身,至今还住在村里原来用做幼儿园的老房子里,如今这房子已经成了危房。30年前,娶了比自己小15岁的聋哑智障女杨某援为妻,并生育了一个女儿。自从女儿长大成人出嫁到河西天元区三门镇某村以后,从此就是两个残障人孤独的生活在一起。几年之前,自己的土房子由于陈旧失修倒塌,于是村里就把他们暂时安置在村部旁边原来用做幼儿园的老房子里居住,并给他们家里接通了自来水。去年以来,随着中央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村里已经给这老柳家争取到了作为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资金,上个月已经在他们老柳家的老屋地基上为他们建设新房。目前房子已经建成,村里准备再给他们家做一些简单的装修,接通水电,打好屋前水泥坪,下个月就可以让这两个苦命人搬进新居。这几年,两口子靠着政府提供的低保金、农村养老保险金、残疾人补助以及其他一些小额补助及社会救助过日子,一年也有个五、六千元,生活上也还算有了个基本保障。

十八个家庭,十八本经,家家都有自己难念的经。根据我对南洲村16户贫困户的统计,有15户都与家庭成员的疾病直接有关,另有一户是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有关,但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使我想起在株洲县这样尚还不算太贫穷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多生活在贫困边沿的群体,那么,在整个湖南,整个中国,那会有多少贫困人口?中国百姓脱贫之路显然是任重而道远,远非中央之想象。然而,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既看到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又面对国情不回避,敢于向全世界宣示必须全面脱贫,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脱贫攻坚战役,这确实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我们置身于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摸清底数,根据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七个一批”、“六大工程”等要求,找准扶贫工作思路,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履行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由此,也引发了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中国这么大,贫困户这么多,而且又都是老弱病残的集合体,这就需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如何来建立、健全和完善的问题,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弱有所靠,残有保障,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彻底消灭贫困一定能够实现,党和政府有决心,我们就一定有信心。同时,在当今的农村,还得大力提倡和弘扬尊老爱幼、赡养父母的传统美德,不能让父母老了就成为了孤独,更不能把父母当作包袱甩给政府和社会。只有全社会形成真正的合力,才能彻底打赢扶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个人精准扶贫工作日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路上不漏一人、全民共享幸福生活。3月21日,我们额仁淖尔苏木阿门乌苏嘎查“第一书记”、嘎查包片领导、嘎查党支部书记及下派干部一行人,跨盟来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走访慰问远在他乡走场、打工的脑刚宝力道、苏依拉其其格、苏依拉等贫困户及2016年成功脱贫的额尔登陶格斯家,用近在咫尺的关心,温暖远在他乡的家人。

为了更加细致地制定一对一脱贫工作计划,我们每到一家贫困户,都亲切的与其唠家常,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面对的困难、致贫原因,认真填写扶贫手册,共同商讨脱贫思路,并鼓励鼓励他们发扬“蒙古马”精神,奋发图强,奋力脱贫。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额尔登陶格斯家,其实在3月16日、17日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入户。我们会很好的因户施策,走好扶贫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