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读后感【推荐19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5991

作文

70

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写第一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一、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写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其次,写读后感有它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像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也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二、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的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应当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的先后次序也是可以互换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三、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内容:把你看过的书本、电影、电视、课文,看后,你对所看内容的感受、想法写下来;把所受的启发、所受的教育写下来。

一、题目:

1、把你所看书本、课文的名字当成题目。通常是,读《······》有感。如:读《她是我的朋友》有感。

2、直接把你对所看书的内容的感受当成题目。如:伟大的友谊(读《她是我的朋友》后的感受)

二、开始:(第一段)

简单介绍你所看的书或课文是什么名字,看后的总体感受。

如:我看了《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课文后,感慨万千。

三、过程(第二段,可以是多段)

内容:边写文章内容,边写这一段内容的感受。边叙述内容边抒发感情。

1、首先对文章内容做个概括叙述。

2、接着可以写对文章的总体内容的感受;或哪句话的内容的感受;或写对文章写法的感受;或几句话、一句话的感受。

注意:1、文章不以内容为主,而以作者的感受为主。

2、文章不要求我们面面俱到,你只需要取最能打动你的一点,加以展开,甚至可以抓住作品的一句话、一个细节,写出自己的想法。

3、感受就是看后你的想法。

四、结果:(最后一段)

读完书或课文后,你对自己今后的学业、生活的感触、信心;对现在社会的一些呼吁、思考。

如: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前几天,我阅读了语文课本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

看着这篇文章的题目,我被它那奇特的命题深深地吸引住了。什么“精彩极了”,又什么“糟糕透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地阅读起来。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出了第一首诗。母亲看了以后,兴奋得眼睛发亮,称赞这首诗“精彩极了”;而专搞文学创作的父亲却评论这首诗“糟糕透了”。多年来,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巴迪的耳际。它们像两堵墙,把巴迪夹在中间,使巴迪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骄傲,不自卑,最后终于成为一名作家。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巴迪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既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又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了母亲的鼓励,他不自卑,不骄傲,增强了继续写作的信心;有了父亲的严厉,使他不被表扬冲昏头脑,于是,不断的写出一篇篇出色的作品。这说明,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既需要鼓励、表扬,又需要受到批评、指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设想一下,如果巴迪的父母或是一起称赞他的诗“精彩极了”,或是一起评论他的诗“糟糕透了”,那巴迪后来怎能写出大量好的作品而成为作家呢?所以,巴迪父母教育孩子的做法确实是非常明智的。

在当今的社会里,只有像巴迪父母那样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优秀的、出色的。我们又何尝不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像巴迪父母那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266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体会

领导是一门科学。做好领导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努力掌握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方法,解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桥"或"船"也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当前,面对党的十五大和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蓬勃发展、千头万绪、十分繁重、艰巨而又光荣的首都各项工作;面对建国50周年大庆圆满成功之后,广大干部群众空前高涨的信心、热情和期望,进一步学习领导科学,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于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很多论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指引和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涯中,曾多次就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谆谆教导全党同志。1943年,毛泽东同志曾亲自为中国共产党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讲话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专门讲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958年初,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收集了许多同志的意见,又亲手写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这一采列重要思想和观点,在我们党的长期领导工作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党的领导科学理论的基石,时至今日重温起来仍然倍感亲切。通过对毛泽东同志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结合北京的工作实际,我想着重谈谈以下七个问题。

一、关于地方党委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明确地方党委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探讨党委会工作方法的前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了建立党委制的重要,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建国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行全面领导的重大责任,包括对本地区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通过法定程序使党委的主张成为本地区的法规或政令;向同级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在本地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工作;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由此可见,地方党委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它所担负的是总决策、总负责、总协调、总指挥的角色,任务繁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在本地区范围内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实,充分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把好方向。最主要就是把好政治方向。党委必须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和办事情,始终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区得到准确、全面的贯彻执行。同时,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还必须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认清时代发展潮流;善于准确地判断形势,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向;要有战略眼光和雄心壮志。这样才能把本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抓好大事。从工作程序上讲,大事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重要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重大问题的决策及组织实施,等等。从工作方面来说,比如大力发展首都经济、搞好四个服务、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等等都可以说是关涉全局的战略性大事。还可以分出若干第二层次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脏乱和交通拥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破坏活动;提高市民素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都丝毫不能放松。除此之外,北京作为首都,各种重大政治、社会活动频繁,这些也都是需要认真筹备、确保安全的大事。从一定意义上讲,"首都无小事",我们在北京市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感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三是安排人事。毛泽东同志讲,"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可见,安排好重要人事是各级党委的重要任务,关系重大。根据干部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市委要集中精力抓好局以上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领导班子的配备,然后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严格执行干部推荐和任免程序,重要人事问题要在组织考察和群众评议的基础上,由市委集体讨论决定。对于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主要群众团体,同级党委要负责考察、推荐重要领导干部人选,然后按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命。要坚持党管干部,不仅管好干部的选拔、任命,而且要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监督。要严格执行干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增强领导干部为民掌权、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统筹协调。地方党委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加强统一协调,把各党组、各位副书记分管的方面联络起来,整合起来,统一步调,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要由党委的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人大党组要贯彻党委集体讨论的决议,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的共同意愿;政府党组要贯彻党委的决议,把党的主张变为具体的政策和可操作的措施认真加以落实;政协党组要贯彻党委的决议,通过政协把党的主张变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共识。党委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组织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种工作关系,但不能包揽和代替人大、政协特别是政府的日常具体工作;而人大、政府、政协也必须自觉服从党委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要加强联系沟通,使确定的各方面的任务成为各方面的共识,共同贯彻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督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党委的重大决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党组、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纳入全局范围,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工作计划、措施;相互之间要加强联系,各尽其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二、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问题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遵循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一大创造,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个人的实践和认识是有限的,对于国情、市情,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等一系列复杂事物和复杂过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必须依靠集体、依靠群众、依靠社会才能完成。因此,党的领导制度必须实行集体领导,采取民主集中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最科学、最有效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活动中的体现,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坚持集体领导,对于发挥集体智慧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集体领导,就是凡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党委会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旦形成集体的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维护领导集体的权威,绝不能背着组织另搞一套。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有利于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了这一条,再好的决定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什么事也办不好。正如列宁同志指出的:"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都要最明确地规定每个人对一定事情所负的责任,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邓小平同志也强调:"集体领导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失职者要追究责任。"实行个人分工负责,首先要求班子成员在紧紧围绕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开展工作的前提下,不管分管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敢于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工作独立负责。其次要做到分工不分家。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关系。要防止互相掣肘、各自为政、削弱和摆脱集体领导的倾向,不能片面强调分管工作的重要而影响全局工作。每个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向集体通报自己分管工作的情况,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和支持。

二是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的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的辩证统一。毛泽东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群众基础,没有广泛的民主,集中就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集中是民主的深化和保证,没有集中,民主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不可能保证实现。民主和集中的正确结合,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经验证明:党内民主需要集中指导;而高度集中如果离开民主的制约,将变得十分危险。贯彻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在集中的指导下充分发扬民主。要本着团结的精神开展健康的批评,鼓励下级党员群众来讨论领导机关的决议,允许大家提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和商量过的意见,才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体现出正确的意见。其次,还要切实保障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要维护全党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对北京市而言,就要切实维护市委的权威,保障市委对全市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于党组织的决议,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只有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能统一全党的思想,集中全党的智慧,动员一切力量,更快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是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在党委"一班人"中,书记的作用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书记如果"不善于处理自己和委员之间的关系,不去研究怎样把会议开好,就很难把这‘一班人’指挥好。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书记在集体领导中负有主要责任,但"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书记也必须服从大家的决定,决不能压制别人,更不能凌架于集体之上。书记要在会前出"安民告示",让大家都知道要讨论或决定什么问题,并早做准备。在会上要造成便于讨论的气氛,并且注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争取做到集思广益,避免做出仓促的表决或者生硬的结论。书记还应该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同志一道工作,做到彼此能够互相谅解,以便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能主动做到从全局的角度参与决策,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真正形成班子集体领导的整体合力,保证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关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一个基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个方法,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解释,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来自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一切理论认识、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都必须、也只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政策才能够化为物质力量,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够拥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从当前首都的工作来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也很有现实意义。比如前一段时期,我们提出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一层意思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建设资金投向哪里?选择什么项目?把解决什么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决定这些问题的根本依据之一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再从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来看,也同样如此。要把北京城建设成什么样?标准可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着力建设一个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适宜人生存、生活、工作和发展的大环境。"以人为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广泛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根本力量。建设首都这样一座拥有1000多万常住人口和几百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如果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那就失去了最稳固的基础,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由此,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认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再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常讲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怎样依靠?根本的方法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如何正确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和工作方法呢?关键有三点:

一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实践上述领导方法的前提。特别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变化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深化这个认识。我们只有在思想上真心实意地为了群众,才能在行动上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几十年来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法宝。刘少奇同志也曾经明确指出"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自始至终地、无条件地坚持这一点。

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群众,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从而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三是要一切依靠群众。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我们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一切政策和主张都来自群众,又靠群众去贯彻和实现,并且通过群众的实践使它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离开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将寸步难行。因此,要完整地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凡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在实施前都要向群众反复宣传,求得群众的理解,获得群众的支持,化为群众的行动。这样,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强大的后盾,就可以攻克任何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关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对于市委这一级党委来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北京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我们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发展路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终极目的,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可分离。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科学理论,实践就是盲目的,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因此,任何重大社会事业的成功,无不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前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两代领导集体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两次认识上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大威力。相反,只讲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只重实践的经验主义都曾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过严重的损害。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当前,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在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更为重要。市委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得好不好,不仅是对我们领导水平、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一次检验,也直接关系到首都各项事业的成败。

怎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的理论。理论是管全局、管规律、管发展趋势的,又是管思想、管信念、管灵魂的。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几年来,我们在理论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成效是明显的。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高,系统性还不够强,对许多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比如说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的丰富内涵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结合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如何有效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趋势该如何应对?再如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丰富内涵是什么?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以及它们与经济发展之间深刻、广泛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还有中央提出在当前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那么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是什么?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一些理论问题,我们往往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知之不深。所以,理论学习上还要再下功夫。

第二,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市情,做到"胸中有数".掌握了理论就好比有了箭,但还必须找到确切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客观实际。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委会工作方法12条中,有一条叫做"胸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对实际情况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不仅要有定性的、概念上的认识,而且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做到"胸中有数",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对现实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一个时期以来,市委在加强调查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市情的理解和把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对许多事关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还若明若暗,胸中无数。比如,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那么首都的科技智力资源总量究竟有多少?结构如何?分布如何?有多少是北京市能够支配的?有多少是能够转化或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多年来首都的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现象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工作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核心和希望所在,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也明确了五大支柱,但是具体到每一支柱内部,我们到底有哪些产品?有哪些技术储备和后劲?在全国范围内相比,处于什么位置?再说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国有资产的质量、结构、运营情况到底如何?我们的一些主要企业、主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有多少是规范运作的,有多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多少是翻牌的?再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并日趋尖锐,症结到底在哪里?领导和群众在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上有哪些不同?等等。因此,今后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力求对市情有更清晰的把握,做到胸中有数。

第三,必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在掌握了理论,并了解了实际之后,最关键、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我们提出了"首都经济"这个概念,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很快就得到了全市上下的赞同和认可,这可以算是一个"结合"的成果。再如,我们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北京的环境状况,制定了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也要看到,这方面还远远不够。比如,如何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首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首都未来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如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首都的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加快构建北京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如何把十五大提出的所有制理论与首都经济的所有制状况相结合,开创首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如何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首都的科技智力资源状况相结合,逐步走出一条有利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如何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与首都的地位、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建设首善之区的有效途径,等等,许多问题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五、关于学会"弹钢琴"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要求党委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大家都知道,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同时,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引申到工作中,就是党委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弹钢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领导方法,更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同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解决问题必须要善于从各种矛盾、各种联系中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换言之,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统筹全局、兼顾方方面面;同时又要集中精力抓关键,积聚力量攻重点。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陷入繁琐的事务主义之中。

学会弹钢琴,关键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全局意识。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其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着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要求我们必须客观而不是主观地、联系而不是孤立地、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认识矛盾,从全局上、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整体,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实质。比如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由在其辖区内的人口、资本、资源以及信息等各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这个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这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同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着人员、物质和信息等交流。如何才能使这个系统健康、有序地运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我们在安排工作时,要尽量把制约和影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因素,放在一个棋盘上通盘考虑,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首都的各种优势都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第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处理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对立的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并由此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正确地认识事物,推动工作,就必须坚持两点论。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等等,都是强调要坚持两点论。市委担负着对中央负责和对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现全面领导的重大责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比如,既要坚持首先要把经济搞上去,同时又要始终坚持搞好"四个服务";既要增强经济实力,积累财富,又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既要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又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当然,强调"两手抓",并不否认要突出重点,狠抓中心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矛盾之中总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矛盾双方总有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之分,这就是重点论。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北京作为首都,尽管大事很多,但长期看,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更不能换一个中心。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在特定情况下,集中精力完成某项重大任务,如集中力量办好国庆庆典等。

第三,要善于把握时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所以,学会"弹钢琴"还必须动态地把握好事物运动的过程,准确地掌握推动全局发展的秩序和节奏。比如,我们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力求把握最佳时机,确保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另一方面,机遇易失不易得,"时乎时乎不再来",所以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比如,近一年多来,我们抓住迎接建国50周年的大好契机,大力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城市文明环境,使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这就是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好机遇的结果。面向21世纪,首都的改革和发展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也面临着各种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善于把握时机和有利条件,从而把首都的各项事业加快推向前进。

六、关于抓紧抓实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紧"既是一种要求,同时也可以说是我们推动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在世纪交替的关键时期,各项大政方针已定,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抓落实。如何把工作抓紧、抓实呢?

一是统一思想和步调,加大工作力度。工作任务明确之后,必须通过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使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同时还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这样,工作就肯定进度快、质量高、完成得比较出色。比如,筹备建国50周年庆典,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从年初开始,我们不断强调要"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通力合作,顽强拼搏,从而使国庆庆典圆满成功,万无一失。

二是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人。这也就是现代领导科学所讲的目标管理,即把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有条不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向前推进,直至完成。这几年,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维护首都稳定、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建立了责任制,效果是明显的。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年我们为什么痛下决心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就是因为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责任不清。通过街道层面的改革,现在局面已经有所好转。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责任制是抓紧抓好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是抓关键环节、抓薄弱环节。任何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不论工作头绪多么繁多,特定时期总有一个或几个问题是最突出的,把这些最突出的问题抓住了,就抓住了关键环节,走活一子,带活全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很有体会。比如城市建设,我们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近两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了一些重点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状况。相反,有些问题的出现,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没有抓住或抓好关键环节,比如FLG的泛滥和猖獗,就反映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仍显薄弱,抓得还不紧。另外,部分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有些企业没能及时抓住抓好市场这个关键环节。

四是典型带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把首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试验。因此,实行点上突破,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用典型来带动全局就是一个抓紧抓好工作的好办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很多工作、很多重大改革都是这么抓的,事实证明,这种办法积极稳妥,实在而又易于操作。

五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个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曾大力倡导并作过详细的论述。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这一思想对于指导当前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比如,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搞好"四个服务";创一流、建首善等,几乎每一个重要方面、重要领域都有响亮的口号。这也是从实践中、从发展趋势和需要中总结出来的,是切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但我们的领导工作绝不能停留于此,必须深入到农村、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去详细了解情况,研究发展过程,进行个别的具体的指导,并通过解剖麻雀来指导面上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抓紧、抓实、抓出更大的成效。

七、关于团结的问题

"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级地方党委,重要职责之一,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之一就是要善于把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动员、组织起来。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更要注意调动和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争取党政军群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怎样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自身要搞好团结。党委会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核心不团结,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谈不上广泛地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班子自身的团结,平时班子成员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交流,坦诚相对,求同存异,打消顾虑,消除隔阂,以取得共同的语言,杜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有了问题就开会讨论,及时解决,不要拖。班子成员之间,"班长"与委员之间要能互相谅解,互相支援,增进友谊,这些对于加强班子自身的团结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要知人善任,凝聚一批骨干。各级党委要广泛团结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必须有一批领导骨干,光靠班子的几个人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党委领导核心要凝聚一批领导骨干,就要知人善任。班子主要领导应当保持宽广的胸怀,以理服人,宽以待人,知人所长,用人所长;要善于充分调动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他们,依靠他们,支持他们,为他们工作创造条件。还应当"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一批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并通过他们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我们事业的成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是对上要多请示、多汇报,对下要多通气、多征求意见。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做好北京的工作,既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地努力,也离不开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和方方面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所以,对于北京市的各级党政领导来说,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上级各部门多联系、多请示、多汇报;要从善如流,眼睛向下,"不耻下问",善于倾听来自下面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专家,问下级,问群众,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要坚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思广益,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把首都的各项事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四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榜样能够极大影响和感染人,团结和凝聚周围的人。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品德、作风等各个方面为广大干部群众做出表率,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才能增强领导者的威信,增强领导机关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的发扬。现在,北京毕竟还是一座发展中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相比,特别是与中央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不少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生活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图强,开拓进取,领导和团结广大群众携手前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五是要办实事。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从事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宏伟事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处处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要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大有希望的,是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只有这样,群众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来。有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比如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们突出抓了环境脏乱、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整治,这些工作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群众能从这些事业中得到好处和实惠,因而就能衷心拥护我们。办实事,让群众受益,这是我们广泛团结群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六是要加强舆论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要广泛团结干部群众,还必须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加强舆论宣传,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以便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认识。这是增进团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多做解释引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需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搞好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改进方式,讲究实效,更好地团结、教育和鼓舞人们前进。

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领导科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不断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庞大体系。特别是在科学决策方面,应用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技术和成果,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逐步加以掌握并熟练运用。还应指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只是提高领导水平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领导作风、领导素质及领导体制等诸多相关因素。希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些问题都要加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我们的领导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便更快更好地推进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浓蕴的书香氤氲在身旁,我和爸爸妈妈静坐在书房,伴着泛橙的灯光,享受着每周一次的阅读时光。这个月,我们拼读的书目是《幸福方法》。

《幸福的方法》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由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所著,这本书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本书运用比喻、实例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向我们介了“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意义”“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以及“幸福的方法”,通俗易懂,记忆犹新。

从本书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对“幸福”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更深刻的感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幸福是一个需要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我认为幸福是永无止境的,如爸爸所说,对于一个70年代的农民而言,幸福可能是一年的丰收,又或是一家人能吃一顿饱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亦或是农民自己的追求提升,当他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时,我认为,他的幸福不仅仅是丰收与温饱了。

同时,人们在追求目标时,有时会误入歧途,不小心过成了忙碌奔波型或者享乐主义型的人生。我们不能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举例而言,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期末考试进年级前100名,我就奖励你一台手机”。结果,孩子为了一台手机而学习,反而忘却了学习过程本身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误认为获得手机时的快感便是幸福,导致短暂的快乐过后,是无尽的迷茫。我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而学习。”妈妈给我的“奖励”通常是一个爱的拥抱或亲手做的爱心晚餐。

这使得我具有良好的学习内驱力,小学时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从未跌出过年级前十。我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小小自豪一下: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很幸福。)

活在当下,就是禅宗提倡的感知此刻的自己,一行禅师倡导的体悟当下的苦乐,王阳明身体力行的长期保持在福乐状态中。人们如果一味享受当下,很容易变成“享乐主义者”。我们在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时,万不可总是寻找快乐逃避痛苦。“享乐主义者”盲目满足欲望,不认真考虑后果。例如,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小梁,上课迟到或睡觉,假期游山玩水,不写作业,误以为这样的人生很舒服,结果,中考很不理想。

书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冷血歹徒被枪决后,来到天堂,天使允诺可以答应他的任何要求。歹徒惊讶能来到天堂,他贪婪的要求大量的金钱、山珍海味、甚至美女,他感觉好极了。但是,慢慢地,他的喜悦越来越少,他感到不喜欢这不劳而获的生活,于是,他向天使请求离开天堂,哪怕是去地狱。突然,天使变成了魔鬼,笑着说:“你早就在地狱了!”这个故事令人意犹未尽。享乐主义者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同化,活成了地狱般的生活。

读完本书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幸福究竟是什么,我的生活是否幸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快乐与艰辛时,我便运用书中幸福的方法,使自己变成“感悟幸福型”的人。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是幸福的。我和父母不断在实践幸福的方法,收获幸福的快乐。幸福无处不在,和父母同读一本书,同做一顿饭,克服一个小困难,解决一个小难题,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同学们一起圆满完成一个活动,协助电视台拍摄小花絮,……

如果你还在为幸福而困惑,亦或想成为一个感悟幸福者,我认为,《幸福的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专家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对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

对当前党的事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记者:《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讲到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推动当前的工作有哪些意义?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助理研究员吕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3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

文中的十二条经验,既是对全党工作的深入总结,也是对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艺术的科学概括;既是对党过去奋斗历程的回顾梳理,也是对党未来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握。毛泽东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对党委会工作中的民主与集中、集体与个人、团结与批评、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关系作出说明,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党委领导工作的规律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批示,此举对于当前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学习好这篇著作,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同时,要抓住《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内容,掌握正确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所总结的十二条经验,包括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要不耻下问,学会弹钢琴,要抓紧,胸中有数,安民告示,精兵简政,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力戒骄傲,划清两种界限等,都是以极其精炼的文字、极其鲜活的语言,说明了极为深邃的道理,每一条都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发展长期有效,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温这篇著作,要将其中的原则、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

是领会两个条例内容及精神实质的钥匙

记者:《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提到的方法、要义在新近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有何体现?

吕臻:中央新近印发的这两部党内法规,是党委(党组)开展工作的依据和遵循。今天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对于学习领会两个条例有关内容也很有助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许多原则和方法,在条例中都有具体体现。

比如,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条例中体现得很充分,其中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组的活力和党的团结统一”等。比如,“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的思想,和条例规定的“在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时,个人应当充分发表意见”,是内在一致的。这都充分反映出两个条例和《党委会工作方法》有着一脉相承的思想关联。可以说,认真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理解领会两个条例规定内容及其精神实质的一把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技巧

全文共 1850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不妨看看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以下仅供参考!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   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92 字

+ 加入清单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要当好助手。我作为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分管着党建、纪检、业务发展等工作。不仅要做好支部工作的开展,还要抓好业务,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保证工作的如期实施。实际工作中我把干好分管的工作作为维护班子团结、支持主要领导工作的唯一标准。胸怀全局,摆正位置,服从一把手的领导,服从集体的决定,立足于本职,当好助手,积极做到了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履职尽责,敢于承担责任,既参与集体领导,又按分工做好分管工作,注意掌握分寸,不干预他人分管范围内的事情,同事之间不抢风头,把班子合作的感情上升到大局观念、全局观念的高度,时时刻刻为工作着想,时时刻刻为公司着想,积极拿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办法和设想,以丰富集体智慧,拓展集体思路、敢于直言,表明自己的观点,形成集体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对每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善始善终,对分管的工作,认真做好,对分外的事情积极协助,努力做到熟悉政策、了解业务,成为业务上的把关人,难题上的破解人。

要完成好各项任务,就必须坚持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处理好和委员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怎样把会议开好,把这"一班人"指挥好,把党建工作服务、服从于党的中心任务,把"二次创业"三步走落到实处。

二、"互通情报".就是说,支部各委员之间要彼此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倾听下面基层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请教,掌握具体情况,形成一定策略,然后再下要求。对基层群众的话,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听了以后要加以分析。对正确的意见,必须听,并且照它做。

三、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弹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弹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大。因此,方法至关重要,必须学好"弹钢琴".

四、对工作要"抓紧".就是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为了竭力扭转业务负增长,我们及时做好业务通报,鼓劲加压,充分调动大家的展业积极性,我们在每周一、三、五大晨会,由业管部对签约人员和业务骨干昨天、本月和本季、本年度业务进行全面通报和点评;同时,在二楼每天点名处,设立了全员业务发展一览表,将当天、本月和本年度每人业绩张榜公布,并从当天的业绩中选出一名展业状元,每天面对,每天警示,谁多谁少,使大家一目了然。做好协调,积极做好调度,每周一召开中层以上的干部会,听取各展业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汇报,分析市场,挖掘潜力,开拓保源,并对本周业务发展作具体安排。工作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

五、心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数量,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我先打开电脑,对昨天业务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哪个部门多,哪个单位少,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实情业务作出点评,有的放矢地指导工作开展。

六、要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中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谆谆教导,现在仍然激励着我:"夺取全国胜利后,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少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毛主席当年的教导,依然对我们做好保险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看我们公司有的干部员工,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给他点阳光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讲贡献的少,要得待遇的多,安乐享受,不正需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吗?!因此,我们要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进一步明确"二次创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适应"二次创业"的形势要求,善于总结发展中的得与失,长与短,通过观念转变,形成支持、推动公司体制、机制转变的良好氛围。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稳步推进"二次创业",增强公司的活力和竞争力,打造百强县级机构,多管齐下,加快业务、理赔、管理等方面的促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实践使我体会到:讲究工作方法,才能把各项工作提高一步,稳步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方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作文_[第七单元]写读后感1100字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两天在看一本《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书,很厚的一本全集,方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个人觉得是不错的一本书,本书分成上、中、下篇,而上篇侧重于方法总比问题多,中篇讲励志自我,使自己打造成方法高手,下篇的主题则是找对方法做对事。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

当遇到问题时,平庸者不是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是找借口回避问题,而优秀者则是把问题当做机遇,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变为成功的机会。这本书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的方法的讲解,启发着读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突破思维定势,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为一名出色的方法高手,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顺利走向成功。本书每个篇节又各自分成若干章,每个章节又有许多小故事组成。本人觉得本书的一个精华在于在每个小故事前面都有一句总结的话,再有一句解释的话,而当一个故事叙述完之后又有一段总结的话语,让读者能更加明了。

比如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份,许多工厂倒闭,商人们被迫降价抛售商品,像毛巾这种生活必需品一块钱都能买到十条了,本故事的主角林松就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他将自己几年在一家纺织厂技师所积蓄下来的钱低价收购这些货物,虽然被别人嘲笑,但林松并未停止自己的收购货物,并且还租了一个很大的仓库来储存货物,而很多商家在这个时候苦于找不到买主都用货车将商品运走烧掉了,他母亲也开始对林松有所抱怨,但林松一言不发,终于政府采取了行动,开始稳定物价,并且大力支持该市的经济复苏,读后感《方法总比问题多 读后感》。

由于商家焚烧货物太多,商品紧缺,物价飞涨,林松就马上开始抛售自己的大量库存,一来赚了一笔,二来使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而在林松准备抛售之前他母亲劝告他暂时不忙出售货物,因为物价还在飞涨,而林松说:再拖延下去就会后悔啦,现在就是抛售的时候了。果然在林松存货售完的时候物价便跌了下来。正所谓,早领悟早成功,真正杰出的人都富有积极的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绝不会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找借口逃避。条件再难,他们也会创造解决的条件,希望再渺茫,他们也会找出许多办法去寻找希望。因为他们相信: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只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找方法,总能找到解决之道,冲出困境。希望大家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顺利,面对自己的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法,因为我们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6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按照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安排,近期我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听取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专题辅导讲座。重温两部我党经典,我深刻感受到我党旺盛生命力的根基,再次体会到我党的工作智慧精髓,对于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建设有了更深的感受。

一、加强党建首要学好党章,铸实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党章》就是全党一致理想信念和根本遵循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指出“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先学好党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觉悟。

一是学好党章必须反复深入研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首先要学、关键要悟,要读好党章原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最新成果,切实掌握党的目标、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全党在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思想基础。

二是学好党章必须充分结合实际。党章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始终是我党的根本遵循,但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要将其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仅仅依靠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实际,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我们学习党章,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更好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三是学好党章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学习党章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党性修养和觉悟,必须清楚自身的不足与得失,要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摆进党章的学习当中,切切实实找到与党章要求的差距,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补足精神之“钙”、铸实理想信念之魂,经得起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

二、加强党建必须掌握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回溯过往,党中央的团结和正确决策,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工商银行而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总行党委班子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政治生态,是发挥好党委带头示范作用,提升全行凝聚力和战斗力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中指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深刻总结了党委会工作的一般规律,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光辉文献。作为工商银行党委班子成员,我们必须学好用对《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保持好党委班子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一是要吃透精神、牢记规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党宝贵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际运用,12条工作方法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指导实践的最佳选择,为党委班子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必须吃透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站稳共产主义立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事。

二是要履职尽责、加强沟通。党委“一班人”集体决策、分工负责是党委会的重要工作原则,而掌握充分的信息是党委班子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班子里每个人成长的路径、擅长的专业、掌握的信息、看问题的角度都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打破壁垒“互通情报”,还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加强沟通,确保“一班人”坦诚互信,决策不走偏。

三是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我党历来强调“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工作作风。在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下,我行党委“一班人”更需要深入基层,切实掌握基层行经营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充分了解基层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胸中有数”制定好战略决策。

四是要统筹兼顾、弹好钢琴。党委“一班人”每人均分管多个部门、多项业务,精力有限、资源有限,“撒胡椒面”“各自为战”就会造成工作不尽到位。我们必须以中央战略部署为核心,根据我行发展战略纲要和规划,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业务发展重点、统筹经营发展全局,特别是当前要把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并重,过好“三关”。

三、加强党建更要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党章总纲第一段就提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央近年来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建,凝聚全党之力,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干兴邦”,全体党员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要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切实行动,为实现最终目标添砖加瓦。

一是要正视困难、抓住机遇。当前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工商银行也面临“过三关”挑战,困难是实实在在的,但要看到,这是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新常态下主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我们要积极把握困难中潜藏的机遇,主动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自身经营战略转型,为将来更好更快发展积蓄力量。

二是要敬业履职、勇于担当。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我们要落实好易董事长“稳中求进”的要求,敬业进取,谋发展和控风险两手抓,以高质量的发展为工商银行经营转型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必须自觉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担当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任。

三是要传承经验、创新发展。工商银行历届党委班子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成就,积累了许多好方法、好经验。但是,就像我党指引中国经济走过高速发展的30年,依靠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承和不断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工商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理念和方法,才能始终维护好工商银行健康的发展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作方法:读后感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读后感不仅仅是我们写作的一种题材,更是我们自己对书籍,电影思考整理的一种表达方式。接下来小编就说说怎么写好读后感。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写作步骤: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228 字

+ 加入清单

领导是一门科学。做好领导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努力掌握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方法,解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桥"或"船"也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当前,面对党的十五大和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蓬勃发展、千头万绪、十分繁重、艰巨而又光荣的首都各项工作;面对建国50周年大庆圆满成功之后,广大干部群众空前高涨的信心、热情和期望,进一步学习领导科学,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于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很多论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指引和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涯中,曾多次就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谆谆教导全党同志。1943年,毛泽东同志曾亲自为中国共产党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讲话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专门讲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958年初,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收集了许多同志的意见,又亲手写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这一采列重要思想和观点,在我们党的长期领导工作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党的领导科学理论的基石,时至今日重温起来仍然倍感亲切。通过对毛泽东同志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结合北京的工作实际,我想着重谈谈以下七个问题。

一、关于地方党委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明确地方党委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探讨党委会工作方法的前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了建立党委制的重要,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建国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行全面领导的重大责任,包括对本地区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通过法定程序使党委的主张成为本地区的法规或政令;向同级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在本地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工作;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由此可见,地方党委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它所担负的是总决策、总负责、总协调、总指挥的角色,任务繁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在本地区范围内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实,充分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把好方向。最主要就是把好政治方向。党委必须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和办事情,始终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区得到准确、全面的贯彻执行。同时,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还必须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认清时代发展潮流;善于准确地判断形势,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向;要有战略眼光和雄心壮志。这样才能把本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抓好大事。从工作程序上讲,大事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重要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重大问题的决策及组织实施,等等。从工作方面来说,比如大力发展首都经济、搞好四个服务、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等等都可以说是关涉全局的战略性大事。还可以分出若干第二层次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脏乱和交通拥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破坏活动;提高市民素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都丝毫不能放松。除此之外,北京作为首都,各种重大政治、社会活动频繁,这些也都是需要认真筹备、确保安全的大事。从一定意义上讲,"首都无小事",我们在北京市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感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三是安排人事。毛泽东同志讲,"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可见,安排好重要人事是各级党委的重要任务,关系重大。根据干部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市委要集中精力抓好局以上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领导班子的配备,然后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严格执行干部推荐和任免程序,重要人事问题要在组织考察和群众评议的基础上,由市委集体讨论决定。对于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主要群众团体,同级党委要负责考察、推荐重要领导干部人选,然后按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命。要坚持党管干部,不仅管好干部的选拔、任命,而且要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监督。要严格执行干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增强领导干部为民掌权、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统筹协调。地方党委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加强统一协调,把各党组、各位副书记分管的方面联络起来,整合起来,统一步调,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要由党委的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人大党组要贯彻党委集体讨论的决议,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的共同意愿;政府党组要贯彻党委的决议,把党的主张变为具体的政策和可操作的措施认真加以落实;政协党组要贯彻党委的决议,通过政协把党的主张变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共识。党委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组织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种工作关系,但不能包揽和代替人大、政协特别是政府的日常具体工作;而人大、政府、政协也必须自觉服从党委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要加强联系沟通,使确定的各方面的任务成为各方面的共识,共同贯彻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督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党委的重大决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党组、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纳入全局范围,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工作计划、措施;相互之间要加强联系,各尽其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二、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问题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遵循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一大创造,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个人的实践和认识是有限的,对于国情、市情,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等一系列复杂事物和复杂过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必须依靠集体、依靠群众、依靠社会才能完成。因此,党的领导制度必须实行集体领导,采取民主集中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最科学、最有效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活动中的体现,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坚持集体领导,对于发挥集体智慧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集体领导,就是凡重大问题都要由党委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党委会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旦形成集体的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维护领导集体的权威,绝不能背着组织另搞一套。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有利于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了这一条,再好的决定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什么事也办不好。正如列宁同志指出的:"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都要最明确地规定每个人对一定事情所负的责任,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邓小平同志也强调:"集体领导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失职者要追究责任。"实行个人分工负责,首先要求班子成员在紧紧围绕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开展工作的前提下,不管分管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敢于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工作独立负责。其次要做到分工不分家。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关系。要防止互相掣肘、各自为政、削弱和摆脱集体领导的倾向,不能片面强调分管工作的重要而影响全局工作。每个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向集体通报自己分管工作的情况,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和支持。

二是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的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的辩证统一。毛泽东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群众基础,没有广泛的民主,集中就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集中是民主的深化和保证,没有集中,民主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不可能保证实现。民主和集中的正确结合,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经验证明:党内民主需要集中指导;而高度集中如果离开民主的制约,将变得十分危险。贯彻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在集中的指导下充分发扬民主。要本着团结的精神开展健康的批评,鼓励下级党员群众来讨论领导机关的决议,允许大家提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和商量过的意见,才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体现出正确的意见。其次,还要切实保障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要维护全党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对北京市而言,就要切实维护市委的权威,保障市委对全市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于党组织的决议,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只有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能统一全党的思想,集中全党的智慧,动员一切力量,更快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是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在党委"一班人"中,书记的作用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书记如果"不善于处理自己和委员之间的关系,不去研究怎样把会议开好,就很难把这‘一班人’指挥好。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书记在集体领导中负有主要责任,但"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书记也必须服从大家的决定,决不能压制别人,更不能凌架于集体之上。书记要在会前出"安民告示",让大家都知道要讨论或决定什么问题,并早做准备。在会上要造成便于讨论的气氛,并且注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争取做到集思广益,避免做出仓促的表决或者生硬的结论。书记还应该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同志一道工作,做到彼此能够互相谅解,以便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能主动做到从全局的角度参与决策,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真正形成班子集体领导的整体合力,保证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关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一个基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个方法,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解释,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来自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一切理论认识、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都必须、也只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政策才能够化为物质力量,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够拥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从当前首都的工作来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也很有现实意义。比如前一段时期,我们提出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一层意思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建设资金投向哪里?选择什么项目?把解决什么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决定这些问题的根本依据之一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再从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来看,也同样如此。要把北京城建设成什么样?标准可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着力建设一个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适宜人生存、生活、工作和发展的大环境。"以人为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广泛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根本力量。建设首都这样一座拥有1000多万常住人口和几百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如果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那就失去了最稳固的基础,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由此,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认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再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常讲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怎样依靠?根本的方法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如何正确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和工作方法呢?关键有三点:

一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实践上述领导方法的前提。特别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变化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深化这个认识。我们只有在思想上真心实意地为了群众,才能在行动上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几十年来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法宝。刘少奇同志也曾经明确指出"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自始至终地、无条件地坚持这一点。

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群众,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从而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三是要一切依靠群众。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我们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的一切政策和主张都来自群众,又靠群众去贯彻和实现,并且通过群众的实践使它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离开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将寸步难行。因此,要完整地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凡重大政策和重大举措,在实施前都要向群众反复宣传,求得群众的理解,获得群众的支持,化为群众的行动。这样,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强大的后盾,就可以攻克任何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关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对于市委这一级党委来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北京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我们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发展路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终极目的,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可分离。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科学理论,实践就是盲目的,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因此,任何重大社会事业的成功,无不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前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两代领导集体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两次认识上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大威力。相反,只讲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只重实践的经验主义都曾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过严重的损害。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当前,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在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更为重要。市委作为一级地方党委,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得好不好,不仅是对我们领导水平、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一次检验,也直接关系到首都各项事业的成败。

怎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的理论。理论是管全局、管规律、管发展趋势的,又是管思想、管信念、管灵魂的。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几年来,我们在理论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成效是明显的。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高,系统性还不够强,对许多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比如说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的丰富内涵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结合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如何有效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趋势该如何应对?再如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丰富内涵是什么?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以及它们与经济发展之间深刻、广泛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还有中央提出在当前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那么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是什么?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一些理论问题,我们往往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知之不深。所以,理论学习上还要再下功夫。

第二,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市情,做到"胸中有数".掌握了理论就好比有了箭,但还必须找到确切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客观实际。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委会工作方法12条中,有一条叫做"胸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对实际情况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不仅要有定性的、概念上的认识,而且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做到"胸中有数",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对现实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一个时期以来,市委在加强调查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市情的理解和把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对许多事关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还若明若暗,胸中无数。比如,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那么首都的科技智力资源总量究竟有多少?结构如何?分布如何?有多少是北京市能够支配的?有多少是能够转化或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多年来首都的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现象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工作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核心和希望所在,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也明确了五大支柱,但是具体到每一支柱内部,我们到底有哪些产品?有哪些技术储备和后劲?在全国范围内相比,处于什么位置?再说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国有资产的质量、结构、运营情况到底如何?我们的一些主要企业、主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有多少是规范运作的,有多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多少是翻牌的?再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并日趋尖锐,症结到底在哪里?领导和群众在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上有哪些不同?等等。因此,今后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力求对市情有更清晰的把握,做到胸中有数。

第三,必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在掌握了理论,并了解了实际之后,最关键、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我们提出了"首都经济"这个概念,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很快就得到了全市上下的赞同和认可,这可以算是一个"结合"的成果。再如,我们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北京的环境状况,制定了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也要看到,这方面还远远不够。比如,如何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首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首都未来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如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首都的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加快构建北京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如何把十五大提出的所有制理论与首都经济的所有制状况相结合,开创首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如何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首都的科技智力资源状况相结合,逐步走出一条有利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如何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与首都的地位、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建设首善之区的有效途径,等等,许多问题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五、关于学会"弹钢琴"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要求党委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大家都知道,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同时,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引申到工作中,就是党委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弹钢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领导方法,更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同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解决问题必须要善于从各种矛盾、各种联系中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换言之,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统筹全局、兼顾方方面面;同时又要集中精力抓关键,积聚力量攻重点。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陷入繁琐的事务主义之中。

学会弹钢琴,关键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全局意识。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其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着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要求我们必须客观而不是主观地、联系而不是孤立地、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认识矛盾,从全局上、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整体,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实质。比如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由在其辖区内的人口、资本、资源以及信息等各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这个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这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同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着人员、物质和信息等交流。如何才能使这个系统健康、有序地运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我们在安排工作时,要尽量把制约和影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因素,放在一个棋盘上通盘考虑,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首都的各种优势都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第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处理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对立的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并由此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正确地认识事物,推动工作,就必须坚持两点论。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等等,都是强调要坚持两点论。市委担负着对中央负责和对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现全面领导的重大责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比如,既要坚持首先要把经济搞上去,同时又要始终坚持搞好"四个服务";既要增强经济实力,积累财富,又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既要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又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当然,强调"两手抓",并不否认要突出重点,狠抓中心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矛盾之中总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矛盾双方总有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之分,这就是重点论。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北京作为首都,尽管大事很多,但长期看,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更不能换一个中心。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在特定情况下,集中精力完成某项重大任务,如集中力量办好国庆庆典等。

第三,要善于把握时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所以,学会"弹钢琴"还必须动态地把握好事物运动的过程,准确地掌握推动全局发展的秩序和节奏。比如,我们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力求把握最佳时机,确保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另一方面,机遇易失不易得,"时乎时乎不再来",所以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比如,近一年多来,我们抓住迎接建国50周年的大好契机,大力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城市文明环境,使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这就是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好机遇的结果。面向21世纪,首都的改革和发展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也面临着各种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善于把握时机和有利条件,从而把首都的各项事业加快推向前进。

六、关于抓紧抓实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紧"既是一种要求,同时也可以说是我们推动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在世纪交替的关键时期,各项大政方针已定,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抓落实。如何把工作抓紧、抓实呢?

一是统一思想和步调,加大工作力度。工作任务明确之后,必须通过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使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同时还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这样,工作就肯定进度快、质量高、完成得比较出色。比如,筹备建国50周年庆典,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从年初开始,我们不断强调要"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通力合作,顽强拼搏,从而使国庆庆典圆满成功,万无一失。

二是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人。这也就是现代领导科学所讲的目标管理,即把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有条不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向前推进,直至完成。这几年,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维护首都稳定、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建立了责任制,效果是明显的。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年我们为什么痛下决心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就是因为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责任不清。通过街道层面的改革,现在局面已经有所好转。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责任制是抓紧抓好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是抓关键环节、抓薄弱环节。任何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不论工作头绪多么繁多,特定时期总有一个或几个问题是最突出的,把这些最突出的问题抓住了,就抓住了关键环节,走活一子,带活全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很有体会。比如城市建设,我们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近两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了一些重点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状况。相反,有些问题的出现,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没有抓住或抓好关键环节,比如FLG的泛滥和猖獗,就反映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仍显薄弱,抓得还不紧。另外,部分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有些企业没能及时抓住抓好市场这个关键环节。

四是典型带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把首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试验。因此,实行点上突破,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用典型来带动全局就是一个抓紧抓好工作的好办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很多工作、很多重大改革都是这么抓的,事实证明,这种办法积极稳妥,实在而又易于操作。

五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个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曾大力倡导并作过详细的论述。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这一思想对于指导当前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比如,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搞好"四个服务";创一流、建首善等,几乎每一个重要方面、重要领域都有响亮的口号。这也是从实践中、从发展趋势和需要中总结出来的,是切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但我们的领导工作绝不能停留于此,必须深入到农村、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去详细了解情况,研究发展过程,进行个别的具体的指导,并通过解剖麻雀来指导面上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抓紧、抓实、抓出更大的成效。

七、关于团结的问题

"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级地方党委,重要职责之一,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之一就是要善于把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动员、组织起来。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更要注意调动和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争取党政军群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怎样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自身要搞好团结。党委会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核心不团结,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谈不上广泛地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班子自身的团结,平时班子成员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交流,坦诚相对,求同存异,打消顾虑,消除隔阂,以取得共同的语言,杜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有了问题就开会讨论,及时解决,不要拖。班子成员之间,"班长"与委员之间要能互相谅解,互相支援,增进友谊,这些对于加强班子自身的团结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要知人善任,凝聚一批骨干。各级党委要广泛团结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必须有一批领导骨干,光靠班子的几个人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党委领导核心要凝聚一批领导骨干,就要知人善任。班子主要领导应当保持宽广的胸怀,以理服人,宽以待人,知人所长,用人所长;要善于充分调动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他们,依靠他们,支持他们,为他们工作创造条件。还应当"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一批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并通过他们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我们事业的成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是对上要多请示、多汇报,对下要多通气、多征求意见。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做好北京的工作,既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地努力,也离不开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和方方面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所以,对于北京市的各级党政领导来说,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上级各部门多联系、多请示、多汇报;要从善如流,眼睛向下,"不耻下问",善于倾听来自下面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专家,问下级,问群众,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要坚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思广益,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把首都的各项事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四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榜样能够极大影响和感染人,团结和凝聚周围的人。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品德、作风等各个方面为广大干部群众做出表率,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才能增强领导者的威信,增强领导机关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的发扬。现在,北京毕竟还是一座发展中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相比,特别是与中央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不少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生活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图强,开拓进取,领导和团结广大群众携手前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五是要办实事。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从事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宏伟事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处处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要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大有希望的,是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只有这样,群众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来。有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比如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们突出抓了环境脏乱、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整治,这些工作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群众能从这些事业中得到好处和实惠,因而就能衷心拥护我们。办实事,让群众受益,这是我们广泛团结群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六是要加强舆论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要广泛团结干部群众,还必须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加强舆论宣传,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以便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认识。这是增进团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多做解释引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需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搞好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改进方式,讲究实效,更好地团结、教育和鼓舞人们前进。

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领导科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不断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庞大体系。特别是在科学决策方面,应用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技术和成果,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逐步加以掌握并熟练运用。还应指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只是提高领导水平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领导作风、领导素质及领导体制等诸多相关因素。希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些问题都要加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我们的领导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便更快更好地推进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领导班子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31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时刻绷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根弦,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下文是yuwenmi小编分享的领导班子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学会‘弹钢琴’”;

……

67年前,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系统阐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将其概括为十二条,形成了著名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文献,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弹指67年过去,这篇光辉文献的基本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全面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中央组织部随即印发通知,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作出部署。

天清水止,雷厉风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系统阐述的党委会十二条工作方法,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历久弥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对于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篇字数不到3000字的短文,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赶考”路上,挑战无处不在。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凝结着我们党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正确运用,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的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向世人展现了党的领导机关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共产党人面临那么多严峻考验却始终能够取得成功。”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张太原表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十二条重要工作方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和以往党的工作方法经验的总结,又是面对新的问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67载风雨激荡,67年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对于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党委(党组)工作规律,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时代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变化,但建设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没有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能变。”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所提出的原则依然是今天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所针对的问题依然是我们今天已经面对和正在面对的问题,所指出的方法依然是我们做好党委(党组)工作的法宝。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党必须不断破解的时代课题。

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必须掌握科学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掌握科学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

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既深刻总结一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教训,又突出强调加大反腐惩恶力度,注意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形成反腐合力。从“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到“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到“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重大的创举、丰富的实践,为良好政治生态构建和党内法规制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对各级党委(党组)而言,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必须边学习边思考、边掌握边运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着力把握讲话体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又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职责使命,敢抓敢管,严格约束,使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刻不容缓

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大举措。

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通知强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党委(党组)要以中心组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学会“弹钢琴”与胸中有“数”,要“抓紧”与“安民告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十二条重要工作方法,充分体现出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统筹兼顾、求真务实等思想精髓,重温这篇光辉著作,必须吃透其中要义,汲取思想营养。

——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推诿,不隐瞒,“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大家“互通情报”,党委工作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有中心工作也有辅助工作,中心要突出,配合也少不了,没有全面就谈不上中心,所以要学会“弹钢琴”;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定要把工作落实再落实,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所以必须要“抓紧”;

……

历史与现实证明,这些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宝贵的经验总结,更是我们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不二法门。中国共产党的任何一级干部,都处于党的各级组织之中,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将这些工作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把这些方法运用好,工作中才会多出成绩、少犯错误。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因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查找和解决党委(党组)领导工作中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少领导干部身上暴露出一些“不适症”,他们既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善于研究问题、回答问题,依旧凭着“老把式”埋头赶路,惯性思维强大,明显跟不上趟。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辛鸣表示,切实提高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在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规矩。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必须紧密联系思想、工作、作风实际,深刻认识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实针对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来强化,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明确提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打虎”实践,反复验证着一条规律:落马的高官虽然违纪违法情形各异,但无一不是违反了政治纪律或政治规矩。“今天,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时刻绷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根弦。”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强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必须真正做到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更健全底色更鲜明

结合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鲜明底色。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是党委(党组)设立和运行的总依据总遵循。两个条例的制定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部署。

“两个条例对地方党委(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出了高标准,党委(党组)书记必须履行好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辛鸣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党委(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加强其自身建设、增强“四种意识”,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强调,当前,各级党委(党组)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与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结合起来,准确掌握条例内容,深刻理解条例精神,进一步增强运用条例做好党委(党组)工作能力。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条例强调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两者内在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轮巡视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党委(党组)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到位,有的“一把手”搞“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班子不团结、内部互相拆台,导致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受到削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因此,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应贯彻好条例,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熟悉和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与方法。

“无论是配备班子、谋划工作,还是议事决策、监督追责,各级党委(党组)都应当与条例对对表,以条例为准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甄小英说,尤其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班长”,自觉接受监督,班子成员则应认真执行集体决定,忠实履行职责,做到层层负责、人人担当。

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更进一步要求,要按照条例规定,健全完善地方党委(党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议事决策规则,提高党委(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委(党组)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甄小英表示。

就在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明确指出,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强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与创造性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结合起来,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

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只有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机关干部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411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早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份重要批示,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用心研读,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对党委会工作方法的系统阐述和概括的十二条,其基本思想已经融入党的血脉里,不论是从革命走向建设的历程中,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始终为我们党继承发展,历久弥新,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新的起点,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作生动实践、把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迫切需要全面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67年后的今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现实意义重大、历史意义深远!

十二条工作方法,条条都是“法宝”

1949年3月,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初春的时节里已可闻到胜利的气息。

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

如何解决即将面临的困难?各级党委会是关键中的关键。未雨绸缪,就在半年前的1948年9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这对今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所作结论中强调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十二条工作方法,蕴含了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团结班子成员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则,提供了有效管用解决问题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贯穿着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思想光辉。

从革命转向建设,如果说“两个务必”是为全体党员从思想上敲响警钟,十二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则为如何使党委班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提供了“法宝”,使刚刚脱下军装的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既懂得道理又讲究方法,掀起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四个服从”的具体化。党委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十二条工作方法中的第一条就是对“班长”讲的。“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了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还要“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等等。

十二条工作方法中,有的看似很小,但却以小带大,小中见大。比如开会,就得先出“安民告示”,好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备而来;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无论是讲话、演说、写文章包括会期,都要“精兵简政”,这些都体现了作风建设要求,至今仍未过时。对于要解决的情况和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对于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更要‘抓紧’”。当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学会“弹钢琴”,这就是辩证法。

十二条工作方法字数不多,但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不少:“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不要在背后议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

十二条工作方法,既是毛泽东对党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条条都是“法宝”,始终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财富。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不忘历史传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党的建设不断注入活力。

十二条工作方法,没有因为时空变幻而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不断被继承和发扬、丰富和深化,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领导坚强有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汲取党的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警戒改革开放后面临的风险挑战,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集体领导解决重大问题;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事归谁负责,必须由他承担责任,责任要专。”时隔6个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又指出:“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要明确哪些问题应当由集体讨论,哪些问题应当由个人负责……集体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这些重要论述有力指导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为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探索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集体领导的新原则,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踏上领航中国的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我们党光荣辉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密切联系世情、国情、党情,同样高度重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

从河北、福建,到浙江、上海,再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延续性和统一性。

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便提出:“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不断增强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本领。”

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的要求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十分重视“班长”的引领作用。2003年11月13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指出:“‘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党委班子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同时,他十分注重“关键少数”的中流砥柱作用,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蕴含的内在逻辑。“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并在继承《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进步。他指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从七届二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党对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一以贯之,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重温经典,凝聚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党的自身,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然而,党的十八大以来,8轮巡视发现的所有问题,归其根本都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正确领导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当前实践来看,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象并不少见,诸如“家长制”、“一言堂”,以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在一些党委领导班子中还屡屡出现。

在“六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永远排在第一位。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却视政治纪律为无物,偏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乱评乱议、口无遮拦,甚至聚在一起妄议中央大政方针。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委的职责所在。当前,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全面从严治党当作分内之事,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委书记怕得罪人,对眼皮底下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紧迫而重要。

经典永不过时。斗转星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依然焕发着时代风采,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正如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党的理论一脉相承,必将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领导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做好领导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努力掌握领导艺术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方法,解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桥”或“船”也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系统阐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并将其概括为十二条,是一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光辉文献。最触动笔者的是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里的第六条,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紧”既是一种要求,更是我们推动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规划也已基本确定,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抓落实。那么如何把工作抓紧、抓实呢?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工作任务明确之后,必须通过宣传发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使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同时还要高定位,高要求,全力追赶奋力跨越,这样,才能以更快更好的发展成果体现执行力。其次,建立工作责任制,切实把任务落实到人。也就是把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有层有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向前推进,直至目标完成。再者,要把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紧抓、抓实。任何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不论工作头绪多么繁多,特定时期总有一个或几个问题是最突出的,把这些最突出的问题抓住了,就抓住了关键环节,走活一子,带活全盘。最后,要以点带面再全面铺开。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试验。因此,实行点上突破,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用典型来带动全局就是一个抓紧抓好工作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村党书记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67年过去了,一篇字数不到3000字的短文,为何会深受习近平总书记青睐并作出重要批示,同时由中组部发文作出学习部署?因为这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文献,蕴含了极其丰富领导思想内涵、领导哲学内涵和领导艺术内涵,充分体现出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统筹兼顾、求真务实等思想精髓,对于当今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党委(党组)工作规律,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结合他一生的领导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一些不同的领导方法,蕴含着积极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十二条中,几乎融入了毛泽东领导方法思想多数精髓内容。诸如:要善于当“班长”,“互通情报”,不耻下问;要学会“弹钢琴”,抓住中心,统筹兼顾;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解决,不开无准备的会议;要“胸中有‘数’”,要“抓紧”等等,为加强党委班子领导水平提供了重要思想观指导、重要辩证法论述和重要方法论依据。可以说“十二条”既为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过河”的任务,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思想中国特色化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更为探索和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方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理论遵循。

而今,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变化,但建设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没有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没有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的历史重任更加艰巨,经受的时代考验更加严峻,尤其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没有科学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没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就会动摇,党的事业将会一盘散沙。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重温《党委会工作方法》十二条,就是要提醒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赶考”路上,在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要时候铭记、理解、掌握并运用好《党委会工作方法》这把“金钥匙”,努力破解加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时代新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安眠如何写好这类作文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l)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求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的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l)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3.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2599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是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所做的结论的一部分。文章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的继续和发挥,是作者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作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论述。这一论著,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的思想光辉。它对于指导我们党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成功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倍感亲切。同样,即使放在今天,对于科学指导我们审计工作尤其是特派办处室的党支部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提出了科学的领导方法

一是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作为处室负责人往往是支部的书记,一个处好比部队一个班,书记就是班长。能否带好这支队伍,关键是班长。作为班长,首先应该胸怀全局,统筹兼顾,将支部各项工作纳入审计署和特派办发展大的环境中去。其次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努力提高驾驭全局和带队伍的能力。再次要善于调动支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个成员意识到支部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既充满激情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完成各项工作。

二是要把问题摆到桌上来。我们在审计现场还是日常管理中,大家难免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成见,或者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通过开会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工作,团队的战斗力就会随之下降。我们学会把问题摆到桌上来,大家通过会议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将问题和矛盾摆开来,通过友好协商,消除隔阂,解决问题,从而增进团结,增进友谊。

三是力戒骄傲。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何况我们在履行职责时,既算取得成绩,也要归功于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的结果。作为支部书记,更多的应该拾遗补缺,反思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自身素质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哪些差距。只有找准差距,才知道努力的方向。

四是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毛泽东同志说,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只有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无往而不胜,作为支部书记应该不仅善于团结支持自己、维护自己的同志,更重要的是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善于团结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同志一起工作,更要善于团结志趣不同的同志一起工作,做到为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是学会“弹钢琴”。 毛泽东同志强调,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对于整个支部每个同志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管面临当前考核指标中业务成果的考核,还是理论研究、宣传、审计创新、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等等的考核,必须做到全面展开,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全面推进,步步抢先。因此,支部书记要在狠抓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其他方面工作的督促。首先,支部书记应该明确各支部成员岗位职责分工,实时督促检查其工作是否按计划进度完成。其次支部其他成员在接受上级任务时,对于千头万绪的工作,也应该理清头绪,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完成好上级交办的任务。

二是要“抓紧”。作为支部书记,承载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其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发展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只有以责任如山的工作态度,清醒意识到其所担负的使命,才能促使其将本支部工作抓紧。只有以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作风,及时督促跟踪每项工作,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全面的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三是胸中有数。作为支部书记对全局的工作一定要做到胸中有数,工作才会有前瞻性,预见性,“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无论何时应该做到心中一盘棋,每步工作犹如一粒棋子,分清主次,层层推进。例如如何做好处室工作,首先一定要知道审计署对各特派办的考核要求,特派办对各业务处室的考核要求,然后,根据考核细则,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目标,明确支部成员的岗位职责,做到包括支部书记在内的所有成员对于全年工作人人胸中有数,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是“安民告示”。毛泽东同志强调,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对于审计现场的管理还是日常处室管理都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在筹备各种会议时,将开会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发至每个参会人员,要求按照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是互通情报。支部各成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由于每个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存在差异,处理问题和执行上级指示就难免出现思想不统一,各执己见等等。因此,找到恰当的方法沟通,彼此之间形成默契,让沟通做到有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是建立高效团队的前提。

二是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当我们学习完这段话后感觉到受益匪浅,古人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尤其是对于金融审计的对象可以说,一日三变,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品种越来越多。有的老同志工作时间长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难免出现骄傲固执,不愿下工夫学习,乃至工作停滞不前的现象。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反省自己,向年青同志学习,向被审计单位专家请教,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工作才会充满活力,审计创新才有了基础。

三是“精兵简政”。毛泽东同志强调,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审计人员如何避免空谈,如何实干兴邦呢,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会风、文风,直面各种问题,这样才会让大家看到实干务实的精神。实干兴邦,要从改变会风、文风开始。

毛泽东思想不愧是全人类的瑰宝,更是我们前进道路的精神食粮。学好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思想对于如何当好一名的支部书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推进审计工作和长沙办跨越式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4146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的力量,不因时间流逝而消减;使命的传承,需要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个早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份重要批示,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用心研读,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中,对党委会工作方法的系统阐述和概括的十二条,其基本思想已经融入党的血脉里,不论是从革命走向建设的历程中,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始终为我们党继承发展,历久弥新,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新的起点,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作生动实践、把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迫切需要全面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67年后的今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现实意义重大、历史意义深远!

十二条工作方法,条条都是“法宝”

1949年3月,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初春的时节里已可闻到胜利的气息。

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

如何解决即将面临的困难?各级党委会是关键中的关键。未雨绸缪,就在半年前的1948年9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这对今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所作结论中强调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十二条工作方法,蕴含了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团结班子成员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则,提供了有效管用解决问题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贯穿着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思想光辉。

从革命转向建设,如果说“两个务必”是为全体党员从思想上敲响警钟,十二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则为如何使党委班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提供了“法宝”,使刚刚脱下军装的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既懂得道理又讲究方法,掀起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四个服从”的具体化。党委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十二条工作方法中的第一条就是对“班长”讲的。“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了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还要“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等等。

十二条工作方法中,有的看似很小,但却以小带大,小中见大。比如开会,就得先出“安民告示”,好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备而来;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无论是讲话、演说、写文章包括会期,都要“精兵简政”,这些都体现了作风建设要求,至今仍未过时。对于要解决的情况和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对于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更要‘抓紧’”。当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学会“弹钢琴”,这就是辩证法。

十二条工作方法字数不多,但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不少:“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不要在背后议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

十二条工作方法,既是毛泽东对党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条条都是“法宝”,始终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财富。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不忘历史传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党的建设不断注入活力。

十二条工作方法,没有因为时空变幻而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不断被继承和发扬、丰富和深化,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领导坚强有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汲取党的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警戒改革开放后面临的风险挑战,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集体领导解决重大问题;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事归谁负责,必须由他承担责任,责任要专。”时隔6个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又指出:“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要明确哪些问题应当由集体讨论,哪些问题应当由个人负责……集体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这些重要论述有力指导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为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探索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集体领导的新原则,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踏上领航中国的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我们党光荣辉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密切联系世情、国情、党情,同样高度重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

从河北、福建,到浙江、上海,再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延续性和统一性。

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便提出:“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不断增强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本领。”

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的要求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十分重视“班长”的引领作用。2003年11月13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指出:“‘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党委班子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同时,他十分注重“关键少数”的中流砥柱作用,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蕴含的内在逻辑。“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并在继承《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进步。他指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从七届二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党对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一以贯之,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重温经典,凝聚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党的自身,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然而,党的十八大以来,8轮巡视发现的所有问题,归其根本都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正确领导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当前实践来看,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象并不少见,诸如“家长制”、“一言堂”,以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在一些党委领导班子中还屡屡出现。

在“六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永远排在第一位。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却视政治纪律为无物,偏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乱评乱议、口无遮拦,甚至聚在一起妄议中央大政方针。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委的职责所在。当前,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全面从严治党当作分内之事,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委书记怕得罪人,对眼皮底下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紧迫而重要。

经典永不过时。斗转星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依然焕发着时代风采,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正如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党的理论一脉相承,必将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读后感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学习习惯培养,上至校长、老师、家长下至学生自己,没有人会不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家长在说起孩子的学习习惯时总是摇头,显得黔驴技穷?我们的老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可是在小学毕业时、中学毕业时却还是有大量的孩子根本就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孩子在谈到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会说的头头是道,可真正做起来是,却是如此的难呢?

所以,读了《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静想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觉得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得问一问。

“老师,您真把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当重要任务来抓吗?”

也许好多老师要直呼冤枉,可事实是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还存在这样的现象:

1、分数>习惯

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存在的比较多,特别是低中年级。由于低中年级的学科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的特点,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智力相对具有优势,他即使上课不专心、书写不端正,却可以通过不长时间的注意和记忆就记住了学科知识,在考试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很多老师常常因为这类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而被这个假象所蒙蔽,忽视了对这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一年,我接手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学期刚开始,发现班里有一个孩子在上课时,手里总要玩些东西,直尺、橡皮、铅笔甚至小玩具,而且眼睛不爱看老师,我在教学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时,他就看我一下,一会有低下头去了。我就经常叫他回答问题,可一回答完,他又老样子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不理想,不仅完成的速度慢,有时要到最后一个交,甚至有时在放学时还交不出作业,但作业的正确率还可以,特别是对难题的理解力比较强。我找他聊,问他是不是不喜欢老师,是不是老师上课听不懂,是不是与同学合不来,结果都不是,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我心里明白,他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说在低年级时他就没有养成初步的学习习惯。我去找他低年级的老师交流,老师的回答让我失望,那老师说:他不会听课没关系,作业慢也不受影响,上学期期末考试时还是语文数学双百分呢,他还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呢!当时我就想问一问:什么是三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好遮百丑了吗?错过了低年级时良好培养,到中高年级甚至更高的年级就要吃苦。事实证明,在后来两年的观察中,我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考试分数已没有了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也比班里的学习习惯相对好的孩子吃力。

2.形式>实质

上公开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把公开课试上了一次又一次,似乎要等到没有任何问题了在向外展示。这一过程固然是件好事,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可我们常常会被外表蒙蔽了双眼。等回到普通的平时的课堂时,却很少见到这样精益求精的现象。可想而知,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得到最高效率的培养吗?

上级检查时,上至学校领导层,下至学校每一位执教的教师甚至学校的清洁工甚至家长都被动员起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形象,创造出每一位孩子都是具有良好习惯和良好教养的好孩子。可领导一走,人们的激情都会慢慢消退,不久又会恢复原样。试问:领导们是满意了,可,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真养成了吗?

搞所谓的研究时,国家提倡教育要搞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真正为孩子服务,少年成才则国家强大。于是,一级一级的研究如蜘蛛网一样撒开,撒到每一个基层教师的头上,每个老师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多了科研者的头环。可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是会研究的教师。大家为了让自己所谓的研究都有成效,往往会在自己的研究报告里创造出研究的价值,给自己的学生加上各种良好的表现,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这些,其实是不真实的。甚至,因为可以应付,我们也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教师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底层培养出了真正有好习惯的学生,而一些所谓的“能干者”,却不知有几分精力用在了对学生的真正的发展上。

3.随意>坚持

没有系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有的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在各个年级段的孩子该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有的学习习惯在某个年级段发展到什么程度?常常是发现学生出现什么问题了,就即兴教育,过后不了了之。还出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教学的设计、学业任务的布置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或者在有的年级段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却没有养成,给学生的持续发展造成太多的影响,也给后面接受的老师增加了教学的任务和难度。

我们学校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早就组织各年级段各学科的教师开展研究讨论和汇总,制订了各年级段的孩子们在各学科中应养成的学习习惯参考标准,供教师们在实际教学时参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通篇学习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里豁然开朗,感触颇深,把这些方法引用我们实际工作中,是大有益处,是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的方法论,是解决我们当今对待工作为什么要干、怎么干、怎么干才能干好的问题。

一是部门、单位负责人要当好班长,要善于处理好部门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上认识统一了,思想观念一致了,大家才能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业务工作干好;二是把工作中遇到困难、问题摆在桌面上,进行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途径,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措施方案,同时做好协调支持,就很快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三是互通情报、信息共享。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把相关工作信息、情报互相通气,互相交流,互相支持,达成共识,抓住机会,一蹴而就破解工作中的难题,促进工作进程;四是要善于学习。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部门单位负责人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业务知识必须精通,不懂不要装懂,要不耻下问,向懂得人及时请教,只有很好的掌握了业务知识,才能安排好工作,监督好落实,同时要听取不同意见,将不同意见加以分析,正确的采纳,不正确的要解释,千万不可打击和排挤不同意见的人员,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堵塞言路,失去支持,失去威信,于工作极为不利;五是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推进工作,但不是把其他工作也不管不问,必须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科学部署,这样才能把工作整体推进前去;六是工作要抓紧,切不可懒惰,今日复明日,把工作拖拉下来,越积越多,存在的问题就会越多,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是衔接的,你的程序不完,无法进入到下个程序,你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还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而会影响到整体工作,所以要日清日结,一件一清,抓紧抓实;七是各项业务做到胸中有数,不要嫌麻烦,要建立相应的台帐、档案、记录及影像资料,要做好资料数据统计积累,学会分析,寻找规律,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是不打无把握的仗,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超前预想、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科学部署,才能干好工作;九是工作中要简明扼要,精兵简政,切忌长篇大论,口若悬河,说一些与工作无益的话,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结合实际部署安排工作,做到慎言慎独;十是做好相伴相助,大家都来自关中各个矿务局,文化、认识不尽向相同,切不可以“老经验、老文化、老传统”看待和践行现代企业管理,要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要求和遵守客观规律来开展工作,能够与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有爱,建立深厚的工作友谊,同志友谊,共同提高;十一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点成绩,要更加谦虚,更加谨慎,持之以恒地把工作干好,切不可沾沾自喜,要有大局意识,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科学管理、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增强履职效能,尽职尽责,严格把关,促进工作进程;十二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摒弃传统旧的思维模式,去除教条主义、本位主义及形式主义,划清成绩与缺点的界限,划清未雨绸缪与失误错误的界限,及时纠偏错误,弥补缺点,就能干好工作。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领导班子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中,系统阐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思想观点让60多年后今天的我们仍然受益匪浅。比如说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的观点、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的观点、互通情况和互相交流的观点、倾听下级意见的观点、学会”弹钢琴”的观点、对主要工作一定要抓紧的观点、胸中要有数量分析的观点、”精兵简政”的观点等等,这些政治智慧,是一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光辉文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泽东同志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历久弥新,对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当前,中央正下大力抓党建,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办法。但笔者依然认为,我们首先要学习和继承好革命前辈特别是伟大领袖的智慧结晶,扎根其中并汲取力量,让思想在时空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扎实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