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记重阳作文(20篇)

导语: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一天也是敬老节。不仅仅在这一天里要尊敬老人,在其他的日子里也要尊敬老人。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511

作文

349

重阳登白云山作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白云山的历史,说也说不完。白云山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人迹,历史上的白云山是佛道寺观云集的风水宝地。

唐宋以来,更有杜审言、宋之向、韩愈、李商隐、李群玉、苏东坡、杨万里、李昂英等着名诗人,入粤登山,游览题咏。本地文人学士陈白沙、陈子壮、屈大均、张维屏等来此集会结社,吟诗作赋。他们的诗文已成为岭南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白云山历史积淀的深厚,在岭南风景名胜区中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它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洗礼,记录着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北伐战争等着名人物的足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郭沫若曾为白云山吟诗题词。周恩来、陈毅曾在此进行国事活动。

白云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景也不错。如今,散落在白云山各个角落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星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等与新开辟增设的云台花园、白云滑道、广州雕塑公园等景点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令游客流连忘返。

这么多的景点中,我最喜欢我国最大的天然赏鸟区——鸣春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它坐落在自云山风景区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区、鸣禽挂廊区、珍稀鸟区三部分。其中由十八根10一25米的钢柱支撑,采用悬索式张网结构,顶部用不锈钢网,周围用镀锌网将全区笼罩成12500平方米的鸟笼,放养有各种鸟类150多个品种,共有5000多只。其中不乏珍稀鸟类。游人在醉情山水的同时,又可与鸟同乐。在鸣春谷大门入口处,还可看到极富情趣的驯鸟表演。

真不愧是广州的“北肺”,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里的那座白云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重阳节也来到了。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为这个秋天增添了不少的快乐,在重阳节这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和爷爷奶奶搞些对身体有益的活动吧!现在就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我走到爷爷奶奶跟前,对他们说:“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我陪你们到公园去段练吧!”我搀着奶奶和爷爷走向公园。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们来到公园健身的器材边,我们三个一起运动,瞧,看我和爷爷奶奶段练的多开心啊!

天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正准备给爷爷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爷爷奶奶像是年轻了五岁。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爽朗的笑声传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九九重阳节吃重阳糕作文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作文范例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一个节日叫重阳节,重阳节是尊敬老人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要登山、看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人民公园看菊花。人民公园里人山人海,这里的菊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红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让你数得眼花缭乱。家乡的重阳节作文300字5篇家乡的重阳节作文300字5篇。过了一会儿,我便叫起来:“看了那么久的菊花,肚子都饿了。”多亏爸爸带了好多好多的小点心,于是,我们就坐在一片树荫下,开始吃了起来,这些小点心太好吃了,我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完了。

我太喜欢太喜欢重阳节了,重阳节有吃的、玩的、看的,还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公园玩。

过重阳节真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的耕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凉风习习,远处,一块块田野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上面种满了金黄的水稻、肥大的茄子和金黄的南瓜。看,有两个人影正在辛勤地劳作着,他们是谁?哦,他们是我亲爱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今年78岁了,皮肤黝黑,满脸皱纹,因为经常下田劳作的缘故,虽然已经耄耋之年,可身子骨还十分硬朗。今天,我来看望他们,因为临近重阳,我决定帮他们干些农活。

我扛着一人多高的锄头费力地在田埂上行走着,才走了一小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了,我不由得想到:爷爷奶奶每天都要这么走,该有多辛苦啊!不知不觉,我已经和他们一起来到了一块花生田里。这时,我血气上涌,抡起锄头就砸向了这片厚实的土地……

“哎呀!”还没挥上几锄头,奶奶惋惜的叫声就在我耳边响起。“怎么了?”我抬起头,疑惑地看向奶奶。“你看看。”奶奶顾不上和我多说,直接挖开了土地,“根全被你砸烂了!多可惜!”我仔细一看,泥土里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整株花生的根部都被我搅得稀烂,完全变成了一个埋在土里的乱线团!

“孩子,挖花生得这么干!”爷爷在一旁耐心地指点道。只见他先用镰刀割掉了上面的茎叶,再用锄头松动旁边的土,最后轻轻一挖,一大群又大又胖的花生宝宝便“破土而出”了。

在爷爷的帮助下,我如法炮制,很快就挖出了一大筐花生,爷爷奶奶见了,乐得合不拢嘴,拍着我的肩膀连声说道,“咱们的孙子也能帮咱干活啦!”

每个重阳节,爷爷奶奶都是在劳作的快乐中度过。也许,十年后的重阳,你依然能见到两个苍老而稳健的身影,在秋日的田野上,继续着“重阳的耕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九九重阳,悠悠爱心_900字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六,少先大队部与北斗星报共同举行了重阳节去县福利院献爱心活动。八点左右,我们整齐地排好队伍,擎着校旗和队旗,一路伴着笑声,一路撒着歌声。大约过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县福利院。

这里环境优雅:芳草萋萋,花团锦簇。走进院子,已经有十几个白发苍苍、面目慈祥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准备欣赏我们的表演。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有加:“热烈欢迎城北小学来我院献爱心”的大红标语悬挂在两棵大树之间。“啪啪……”欢迎的掌声此起彼伏。

表演开始了,同学们有的献上了激情的拉丁舞,有的跳起了传统的筷子舞,还有我们的大合唱《最美不过夕阳红》……台下是一阵阵热浪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老人们呢,有的笑得都流下了眼泪,有的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享受发愣呢,有的竟站起来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扭起来……一位位,一个个,脸上绽开了久违的阳光般的笑脸,似乎年轻了十几岁。

表演过后,该到这些老人们的屋子里体验生活了。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二楼。我进入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我将要采访的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爷爷。走进爷爷的卧室,床头上放着一张大大的旧照片。这张照片是这位叫陈建华的爷爷年轻时当兵照的。他穿着一套神气的军装,胸前还佩戴着九枚银光闪闪的勋章,勋章下面有一枚带字的横牌: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来爷爷是解放军呀。那厚重的勋章似乎在昭示着爷爷的赫赫战功,那刀刻的皱纹仿佛是爷爷饱经沧桑的战斗历程的“车辙”。听着爷爷讲述的战斗故事,我们好像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宛如看到了爷爷与敌人勇敢搏斗的豪姿。听着听着,我不由得又增添了对爷爷的无限敬佩之情。

“盛子原,我们来献爱心啊!”队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同学们有的给老人捶背,有的帮老人打扫卫生,还有的给老人叠被子、倒茶……我赶紧走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面前,把一个小巧玲珑的水晶哨送给了奶奶,并且对她说:“奶奶,以后有需要帮助的话,一吹口哨大伙儿就听见啦。”奶奶听了我的话高兴极了,她马上接过水晶哨,脸上就像绽放着一朵金丝菊。

终于要离开了,我们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和老人们道别:“爷爷奶奶,好好保重!我们会再来看望你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今日又重阳的作文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以“6”为阴数,“9”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数相叠,故为重阳。重阳节自远古兴起,从金秋走来,传统的这一天,人们出户郊游,登高望远,赏菊,侑朋相聚。这一天,古人今人心境迥异。“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说从古以来,文人到了秋天总是悲伤,感到寂寞空虚。于是就有了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类的遗作,或亡国之音,或怀才不遇、大志未酬,或离亲丧友,故纸里凄楚悲凉的秋词不胜云云。

说到重阳节的来历,有故事可考,东汉(25-220)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追溯重阳滥觞,源于趋利避邪,在民间也只是个用作推算季节变换的时令,时值深秋而已,是那样的平淡乏味,多少年就那么不觉地过着。自国家将重阳这一天定为老人节之后,它便成为传承华夏民族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圣诞,一种人本情结之所在。时光在不觉中流逝,昔年渐显邈远,我亲近了重阳。

一提到这一天,人们就会想起老年人的生活,进而关心起电视里的“夕阳红”和“激情广场”,以及各种报刊及互联网上有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知识介绍。尊老爱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尚,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突显出孝道文化。如今,人民政府在一个地区还评选“十大孝星”,他们能与追星族眼里的歌星、影星、球星媲美。“孝星”算是开了一个时代的先河。

我身边有那么一个人令人感佩:一株原野劲草正值芳华,自小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是个听惯了虫唱、蛙鸣、风吟的单纯女子,喜欢像萤火虫那样寻找白云丢失的恬静,只知道在自己的位置闪烁自己应该闪烁的光,孜孜不倦地飞翔,像流水,像流星,并不因了亮的微茫,光的渺小而在满月面前熄灭自己。是岁月的磨砺使她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梁柱,虽要居高岗,却谦恭得像个懂事的孩子,尤其是老人们的感受最直接。

20XX年重阳节临近的一天下午,一个仅有几十平米的长方形会议室里盛满阳春的气息。原野劲草作为一个国家单位的政要,在这里主持着一个特别的会议。她和她的助手们把本单位的退休干部请回来尊为上宾。她妍丽娴雅,智商情商兼得,人性化地管理着一个和谐团队。她不只一次地承诺,要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善待单位老人。自打赴任主持工作的三年多来,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她一诺千金为老人们带来的夕阳异彩。

原野劲草一席语重心长的开场白,不只一次地打开老人们的话匣。83岁的L,文革前就是县监委副书记,岁月将他带进21世纪,那矮小的身板依然矍铄,他的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历数这位中年女性敬老爱老的功德:她是个大忙人,但再忙也少不了为老人分心,每逢佳节倍加牵挂,慰问品、慰问金、慰问信,总是安排得那样妥贴入微;她把老人们带进“农家乐”玩味时尚风情;她决定一年一度为老人体检一次,还不定期地安排老人进健身房;会餐时,她总是坐在年岁最长的老人身边,为他们夹菜上汤;在公共娱乐场所,她还亲自为老人们剥几瓣桔,送几杯水;她搀扶着老人去一些久违的地方开开眼界;天冷时还安排人买羽绒服送给老人们御寒……L老人卷着手指如数家珍,几位退休干部几乎重复着同一个话题,有的还高兴得即兴吟起顺口溜来。

一个单位的勃勃生机,是一个国家昌明昌盛的缩影。在深层的思考中,我记起三国刘备在他的治国方略中留下的不朽说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天下归顺。”这话的条幅至今还庄重地挂在中学生教室的墙壁上以作训词。原野劲草和她的助手们就是坚持从小事做起,以顺人性。尽管如此,他们还谦卑有加,一个劲地恳请老人们给他们提意见。

会议室里那关不住的春和景明,被一位年轻记者用现代传媒记录下来传送到远方。

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重阳节,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召开着十-七-大盛会,胡总书记在报告中重笔提及包括发展老年事业在内的诸多社会建设问题。国人欣喜,世界注目。

今又重阳,又何止重阳。一个社会群体,又何止一个群体。亘古盛世,华夏复兴,一个以人为本的治国强国理念正成为这个古老民族的国魂。

重阳撑起的是一片蓝天,铺就的是一方绿洲。重阳节是酿在秋天里的一杯醇美的酒。我,陶醉在重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重阳风俗放风筝的作文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时节,人们在登高的同时,还伴有放风筝的活动。此时的街头和旷野上,随处可见放飞的风筝:天上白云飘飘,风筝点点;地上笑语阵阵,菊花盏盏。好个重阳九月天!

按照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一年有两次集中放飞风筝。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阳。清明时节地气上扬,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重阳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人们纷纷借登高之机放风筝。此时,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风筝之列,以健康的体格证明自己能够活到九十九。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因此只能用竹木制成。汉代,人们已经能够用牛皮制作风筝了。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人们便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出现了“纸鸢”和“纸鹰”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唐以后,风筝在民间盛行,形状已经不局限于鹊、鸢等鸟类,还有仙女、龙、凤、蜜蜂、蝴蝶、虫、鱼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在我的故乡,清明时节放的风筝各式各样,但以龙的造型和图案为主,传说自清明之后,龙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重阳时节,天空高远晴朗,经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鹰,所以此时风筝的形状图案就以雄鹰为主。飞向高空的风筝,与登高的人群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重阳节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扎风筝了。扎风筝的原料都是自己寻找的。骨架有的用劈开的竹条,有的用柳条。当然,柳条的效果不如竹条理想。扎好骨架后,用糊窗户的毛头纸将其糊上,再用毛笔蘸上染粗布用的颜料,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一架风筝就大功告成了。至于雄鹰风筝,我们是扎不了的。且不说制作难度大,单是所用材料,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此,我们都盼着村里会扎走马灯的猫爷来制作雄鹰风筝。他的雄鹰风筝,带着竹哨,放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好听的哨音。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在乡亲们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鹰风筝放起来,引来乡亲们的称赞和喝彩。正是:重阳到来放风筝,互比高低戏秋风。眼界最是今日宽,菊花香中传笑声。

[重阳风俗放风筝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阳作文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妈妈告诉我:我们国家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今天我跟妈妈一起去广玩耍的时候,见那里有许多老奶奶老爷爷们跳舞、唱歌、打门球为自己过重阳。

从广场出来以后我跟爸爸去了奶奶家,而妈妈去了姥姥家,给姥姥过重阳,因为这次姥爷出差没有在家。晚上我们去姥姥家接妈妈的时候,我就给姥姥搞笑的说:姥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姥姥疑惑地说: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姥姥又思索起来,(其实姥姥早知道故意考他的)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梁梁有点急了,就大声的对姥姥说:“今天是重阳节,是你的节日,我今天在奶奶家还帮她洗碗了”。姥姥恍然大悟,笑了说:“我们梁子上了小学变的懂事了,真棒,为你加油”。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我跟妈妈爸爸回家了,还带走了她们送给我的糕点,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讲重阳节的来历,我真是太幸福了,我真心的祝福她们永远不会变老,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央视重阳晚会直播观后感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儿时的敬老节,总会与父母亲一起拿着许多好吃的、好玩的,然后去爷爷家。那时的我活泼好动,总喜欢拉着爷爷去玩。一个圆圆的弹珠,在长长的走廊中成为了我与爷爷的乐趣。我仍记得那个充满了欢笑的下午,那明媚的阳光,那承载着快乐的弹珠。

一整天,我们爷俩都在不停的更换自己手中的赛车、遥控车,客厅里那张圆桌的一圈,成为了我与爷爷的`赛车场,我将许多有趣的技巧交给了爷爷,怎么过弯、怎么超车……爷爷慈祥和蔼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快乐,在那张桌子下印证和承载。

又是一个重阳节,时光过得飞快,一年一年中,爷爷显得更加苍老了,我愈发尊敬我的爷爷。我每年都想着不一样的玩法,让爷爷乐一乐,想挽留住那悄声无息溜走的时光。但天不如人意,一个厄运,降临在爷爷身上。

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我们谁都没去爷爷家,各种补课班与种种原因,我只是遵照父母的安排,与爷爷打了一通电话,一些敷衍的嘘寒问暖。我被世间的种种所羁绊,已经一年都没见到爷爷了,而爷爷对我的爱,从未改变。爷爷明白我学业任务重,想为我分担却无能为力,于是,一个机器人出现在我的面前。父母不想让我为爷爷的琐事分心,如一堵墙,几乎隔绝了一切。爷爷的爱,就如一颗流星,落入我的心中。那天,爷爷电话中的一句话让我潸然泪下:“东东,你什么时候来看爷爷呀,爷爷想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登高赋400字作文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壬申之秋,九月重阳,秋高气爽,瑞气飞光。和风凝而碧山青,紫云飞而绿水唱。群贤乘兴上路,寻幽觅胜探芳。

聚古刹以唱和,坐草地而流觞。逸兴飞扬,诗赋齐放,高歌雅曲,纷纷登堂。各抒已见,各叙衷肠。

登高峰而举目望,万物明而心抒张。观宇宙之无际,叹人生之渺茫。风风雨雨不断,白云苍狗无常。昔年飘浮他乡客,今日始得故土芳。廿年冤狱,终生难忘,光阴虚度,岂不悲凉?幸得天青日转,日月重光。风骚雅作,始可光茫重放。

笔墨纵横山水秀,荣辱褒眨善恶彰。尽情尽意,尽善尽美,百花齐放,百曲流芳。抒心中无限感慨,记人事苦辣凄凉。

清风沁脾,菊传芬芳。极目驰骋,意气昂扬。值此时刻,怎不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但求天青地丽,何计个人短长。残年余生,不是补天之石,蜡烛成灰,方烬萤火之光。感叹何须感叹,只为略表衷肠。

小子无知,哪敢夸张?伴众老漫游尽兴,共唱和而得此章。佳节良辰,岂可虚度。大好时节,岂无吟唱?呈拙赋表浅见,抒感叹以通畅。望众老赐斧正,以求教于大方。

[重阳登高赋4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精选以爱在重阳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我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节日。每个人将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会成为年过半百的老人。 然而有那么一群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历经沧桑的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我们这一辈精神上的慰问。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学校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于是,我一大早便起了床,到街上买了许多重阳糕,我想老人一定都喜欢吃吧。不到九点我们就到了敬老院,环境很好,老人们都在走廊晒太阳,看到我们先是惊讶继而又露出慈祥的笑容。 “爷爷奶奶好!”同学们齐声说道。“好好好”老人们不停的点头答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位奶奶过来拉住我的手,我看出了她的感动眼眶红红的,“孩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都是一个人但是有你们这样的关心让我们感到温暖,谢谢你们啊。”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没有太多的感谢,但是我体会到奶奶的激动溢于言表。同学们与老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听着老人们开心的讲述他们年代的事迹,虽然那个年代的他们不富裕甚至经历的文化大革命,但在他们的言语中丝毫听不出任何难过悲伤,个个脸上笑开了花,有个爷爷甚至展歌喉唱红歌呢。 下午吃好饭后,我们带老人们去花园赏菊,花香迷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老人们多少是想家人想子女的。但是我们的温暖和心总够冲走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离开敬老院时与老人们合影,笑容依旧那么慈祥。 尊敬老人是我中华的文化传统,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日子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爱在重阳,伸出双手,温暖你我。

[精选以爱在重阳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央视重阳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传统的.重阳节,老人节,也是登高节。

妈妈单位里就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登小斗山、大斗山活动,参加人数有700多人。我和妈妈作为登山老队员,担当了开路先锋,带着几位叔叔率先攀登。

伴着泉水叮叮咚咚的歌声,我们上山了。沿着宽阔的水泥路笔直向前走,就能看到一个岔路口,一条是狭窄的山路,一条依旧是宽阔的水泥路。小路通向小斗山,大路通向大斗山。虽然名字这么叫,但小斗山比大斗山更陡。

趁着大人们贴指示牌的时间,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简直是绿的海洋:竹子是绿的,野草是绿的,石头上的青苔也是绿的……这些美丽的绿色,映得我脚印也泛着绿色的光芒,轻松极了。

牌子上写着,接下来的路有些挑战,我心想:对我这个爬山健将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山路弯曲陡峭,并且因为前几天菲特的影响,有很多碎石块被冲到路面上,几个叔叔正在修路。我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我们轻装上阵都有些气喘,他们更加累了,我们走在石头路上,也是走在他们的汗水之上啊。

正想着,我也累得出汗了。回头看看,已经登得很高,但抬着向上看,哇,还有这么多台阶啊,一眼都望不到头,真像是通到天上一样。确实好累啊,但我不能停下来,我要保证第一个到达峰顶。“前面这点走完,就会到了。”我给自己鼓鼓劲。

妈妈安排一位叔叔站在路边,专门为大队人马鼓劲,还让他告诉所有的人,不能坐下来休息,因为心脏会受不了。这时,我看妈妈自己也很累了。她埋着头,不再跟我聊天。我知道她又在用“三步胜利法”了。就是低着只看自己眼前的三个台阶,鼓励自己不断地征服这三个台阶,不知不觉就能到达山顶。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到了小斗山顶,完成了1/3的路程,再往大斗山去的路就平坦多了,我们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比起之前的持续登高,算是轻松多啦,我一鼓作气,到达了鉴远亭,之后就全部都是下山路啦。

爬山可以登高望远,欣赏美景,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毅力,呼吸新鲜的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重阳节吃重阳糕作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作文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老人节嘛!自然就是老人的节日了!在这一天里,我们都应该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不再让他们感到孤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王维的千古绝唱《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就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写的。,我们还可以在那天登高、赏菊、因此,重阳节也称菊花节。而登高,是重阳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重阳正式被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我呢!在重阳节这一天里,想要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为他们洗脚、多陪陪他们、跟他们聊天……这样他们也不会太寂寞。

重阳节,老人的节日,而我想要的重阳节,就是让他们更加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重阳作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九九重阳节!苏轼曾在异乡忆其弟,同是身处异乡,我也算是一异客,异乡永远没有家乡好,身在异乡永远都在想念远方的家人,今天我不曾回家与家人团聚。真的好想家, 家永远是人们心中最有安全感的港湾,不管风吹雨打永远催不夸。我在想,远方的亲人今天没有见到我是不是还在伤感呢?

今天,是我来到学校的第五天,军训的第三天,自认为是步上正轨的第一天,为何这样说呢?凭感觉,凭感受,因为今天军训我不说别的,只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我们十五连是军训刚连,今天可算是累坏了,不说是腰酸背痛,也可谓是全身酸乏无力 ,军训刚连的感觉今天也出成果了,才发现我们是幸运的,

秋风在隐隐的天气中显得是那么清冷,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也不免感到寒风凝冽,宇多同学因为这样的天气而感冒的很重。

乌云遮住了蔚蓝的.天空,柳树的枝叶迎风飘逸,空旷的操场人影密布 ,榄绿的军装随风飘影,我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也恨在其中,是因为晴朗的天不在蔚蓝,皆白的云不曾飘逸,金色的的阳光不曾洒下,微风不再是以前的那样和煦,原来一个明媚的早晨早已不再!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昨天--今天--明天。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青春不再给我以希望,时间不再给我以等待,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如同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因为有笑声,世界不再寂寞。我依旧笑着走向生活。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时间的一段旅途中,我们只能够跟着教官走,也许,在那尽头你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另外意境与意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阳赏菊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重九日正值仲秋,金风送爽,菊蕊飘香。就像人们把艾、菖蒲和端午联系一样,菊花也和重九密不可分,所以重九也称作“菊节”、“菊花节”,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无菊非重阳了。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写过咏菊诗:“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又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对菊花所作的较早的赞赏。

唐代赏菊风盛,咏菊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如王绩“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崔善为“霜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皇甫冉“不见白衣送酒来,但令黄菊花自开”;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九九重阳,门门菊花,可谓独占重阳。孟浩然咏菊更见其悠闲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唐诗人元稹的赏菊诗却别有新意,与众不同:“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由于此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当作者的好友白居易读到之后,即写下了:“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晚唐才子李商隐大有怜香惜菊之意:“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郑谷则写出独具风韵的一道咏《菊》诗:“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首句即告诫王孙公子莫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直截了当,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的鄙夷。诗篇把菊花人格化,突出它的高尚气节。通篇不着一菊字,却句句有菊,清香四溢,爽人心脾。

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更是对菊花爱赞有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到了宋代,重阳节完全堪称菊花节、赏菊节。赏菊风盛,吟咏必多,可谓数不胜数,俯拾皆是。佳作有如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女才子李清照填的词《醉花阴》,更是刊称一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代以后人们依然重视重阳赏菊。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咏重九的《风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建似常年。” 在作者看来,重阳之日,只要有黄花,即可赏心悦目,实为一大快事,不要叹恨无钱。

明代开国文臣高启诗作《晚香轩》:“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才子文征明留有咏菊诗:“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历久弥新,菊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文人才子的生活中。而花市赛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等重阳习俗,也一直延续到明清。清朝乾隆皇帝游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流下“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佳句。古城开封等地,早已形成“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菊山花海彩云飞,古城巨韵动九州”的热闹局面。

近现代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们,也爱菊如斯。臧克家《菊畔香》云:“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沈钧儒有赏菊诗:“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陈毅的《秋菊》诗更是老少能言:“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朱德爱菊,也曾赏菊抒心怀:“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董必武则赏菊养生诵太平:“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如今,民间养菊、赏菊、咏菊之风仍很浓郁。重阳时节,人们在暗香浮动中赏菊、品菊,吟诵着绘菊诗词之种种,尽情享受菊花凌霜不凋、高洁韵淡的“君子”之风,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敬老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这个周末,老师让我们为家里的长辈洗一次脚或者洗一次头。我突然想起,姥姥说周天要过来看我,正好,我可以帮姥姥洗一次脚。

“灿灿,灿灿……”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重阳节啊!希望每个人都尊重孝顺家里的长辈,为我们的长辈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老人们都可以过一个愉快的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给长辈的一封信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离退休老同志、从事老干老龄工作的同志们: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值此老年节来临之际,区工商全体同志向全区工商系统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真情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辛勤工作在老干老龄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回首人生,老同志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同志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同志是一道风景。你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余热生辉,志在千里。我局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渗透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你们既是我们的同事,双是我们的长辈,更是我们的老师。在你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为人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敬业精神,学到了真诚坦荡、相互尊重的待人哲理,学到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感谢你们为工商系统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在此谨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年来全系统从事老干老龄工作的同志们在工商局的领导下,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把“老所有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作为工作重点,推动了全局工商系统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此,我们向全局工商系统从事老干老龄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衷心祝福全体老同志节日快乐,健康长寿!愿你们如青松不老,古枫吐艳,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

写信人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阳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快到重阳了,这是每位老人的快乐节日。也是他们最独特的节日。为什么呢?

在这里,我问问各位。在放假时,你们出去玩,有带上你们的父母吗?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都是:没有。你们虽然在大街上看到过一些老人,但你们去一些旅游景点看看,在哪能找到老人的身影。而你们去养老院看看,有时想要给老人换张床,都因为床铺满了而被拒绝。想想看,在养老院这种环境下,老人们能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吗?他们是有多么希望子女们能带他们去看看,去玩玩。这简单的事,我们自己平常都会去干,带上老人们就很难吗?小时候还记得他们把你们放到肩膀上,满村子跑吗,还记得你小时候,连续们同一个问题“800”遍,而他们已然绘声绘色的跟你们介绍吗?现在他们老了,跎不动了。你们会像小时候一样做吗?no!no!no!不会,不问我都知道!肯定不会。你只会把它安置在家里,连问个问题,都不耐烦的回答。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在这个重阳节,请带着你身边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出去郊游、露营。不要认为他们老了,其实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敬老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到一年敬老日,菊香阵阵花无语。九月初九日,菊香弥漫在空气中,也弥漫在我的心田里眼前,落叶在空中盘旋,那是大树对土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飘荡,那是白云对天空的感恩。思绪飘散开去。《奶奶的白发》在我眼前呈现。“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是否在长辈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

亲情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他们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我们和他们之间似乎又有着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的获得,忘记了那一声声嘱托。曾记否,他们将我们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他们手心里的宝;曾记否,他们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延续。曾记否,我们讨厌他们的唠叨,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他们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我们,却想摆脱他们,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他们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因此,学会感激长辈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

菊花还在摇曳,重阳佳节思孝亲。我该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