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三国演义的作文怎么写【精彩20篇】

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通过对三国这个特殊的时期的刻画描写,展示英雄人物智慧了气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6571

作文

770

2024暑假《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章回古典小说,深有感触。

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四起,战乱不断。刘玄德偶遇关云长、张翼德,结为兄弟。后得“卧龙、凤雏”两大军师等人,齐心协力建起了蜀汉。而孙坚之子、孙伯符之弟孙仲谋东征西讨,招兵买马,在江东建立起了势力割据——东吴。至于一代奸雄、朝廷丞相曹孟德阴险狡诈,聚集群英,儿子曹丕建立起了曹魏。最后三国统一,国号改为晋的一个故事。

我最难忘的就是“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孔明的严守军法,为了遵守军纪,严守军法,不顾自己与马谡的多年交情,饱含泪花,杀了马谡。

是啊!生活中也要这样,大公无私。我们不能因为交情,从而赦免于人,包公就是个典行的例子,他公正不阿,不收贿赂,不讲交情,错了就是错了,他从不偏向每一个人,被人广为佳传,人们都说: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我们也要这样,做事公平公正。我们班投票都是你是我的好朋友,就投你;我恨你,就不投你。这样就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画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还是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了。读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中三就是三个的意思,三国就是指魏、蜀、吴三个政治国家,演义就是为了夺取政权而展开的斗争,“三国演义”的意思就是指魏、蜀、吴三个国家为了统一中国而展开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虽然这只是一层普普通通的意思,但他却蕴含着无比深刻的意义。有这深刻的意义,就会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而这部小说正是讲述了勇猛无敌的赵云、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仁义善良的刘备,为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惜一切代价而将对手往死里打。这部小说不仅仅是讲述了这么几个小知识,还讲述了许多经典语句呢!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悠悠苍天,竭其有极;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苦肉计。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啊!

《三国演义》里也有很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三英战吕布》了,讲述了三英(刘备、张飞、关羽)重聚,打得吕布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敌人给打垮,他们虽然遭到敌人千方百计的暗算,但他们仍然在坚持啊!读《三国演义》我不由想到《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愚公为了便于人们交通,想用人力把一座大山移走。在某些人眼里看来,这是多么愚蠢的事啊!可是愚公却坚持不懈,不愿放弃。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读《三国演义》我又不由地想起了自己,做什么事都老是半途而废。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爸爸沉着冷静,我却烦燥不安,求胜心切。棋下到一半,我终于沉不住气了,把棋盘一推,大喊;“不下了!不下了!什么破棋!”说完还踩几脚棋盘。爸爸见我这副样子,只是笑着摇着头。这件事虽然不起眼,严格来说,不也是半途而废吗?半途而废,会让人做事做到一半,功亏一篑,害处极大。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关羽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值得我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三国演义里的好词好句_1300字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小编为你整理了三国演义里的好词好句,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好词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二、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2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5、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26、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7、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30、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3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3、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7、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1500字

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极其奸诈的人,“乱世奸雄”已然成为了他的个人标签。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人物,这种误解源自中国人的简单化与片面化——在京剧舞台上,把曹操涂成一个白脸奸臣,观众就以为曹操一定是奸臣,省下了思考。但如果认真梳理史料,就会发现曹操也只是一个一生劳心劳力的苦人儿,曹操其实很渴望真诚与友谊,即使饱受伤害,终不改赤子之心。我们不妨列出背叛曹操的名单:陈宫、吕布、刘备、张绣、毕谌....他们背叛曹操的原因也绝不是曹操对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对曹操的评价过低,低到了藐视曹操,瞧不起他。曹操在年轻时懵懵懂懂,渴望别人的认可而又屡遭戏弄。与其把曹操后来的成功归章于天时地利人和,不如说他是在一次次被击倒后顽强的爬起来,如果别人遇到了如此多的背叛失败与否定,恐怕早就躲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痛苦的舔舐自己的伤口,可曹操不,他的骨子里就有不肯服输的性格,所以一直支撑着他。

虽然曹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亲厚之人,但是绝不是像《三国》里写的那样阴险狡诈。起码曹操在历史角度上来讲雄才大略。“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我们品读一下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初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勇志这样的胆识和雄心,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才是对曹操最恰当的评价。曹操之所以显得比任何人更阴冷,更狠毒,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取胜的规则而已,其实曹操只是一个在任何时候能保持正常的智商,懂得取胜的规则,并且这样去做的人,曹操其实很简单,“复杂的人心,遮掩了历史,也遮掩了现实”这就是写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站在曹操的角度,告诉我们最真的一个道理。

刘备,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提起他,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不管在哪版的电视剧,饰演刘备这个角色的人,一看就是平易近人,似乎不会做坏事。忠厚老实仁德。刘备喜欢哭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有句话叫做“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大事小情他先掉眼泪。在《三国演义》刘备就是个老好人儿,与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宁叫天下人负我,我绝不负天下人,刘备的忠厚似乎天地可鉴,可真实的刘备是这样吗?不,他其实是不逊于曹操的,一代奸雄。

首先有人说刘备没脾气,为什么呢?因为不管什么事,总是张飞先生气莽撞,比如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张飞放了把火,把诸葛亮逼了出来,每次张飞鲁莽的时候,刘备总是一副怪罪不满的面孔,其实他很希望张飞这么干,这样他才有机会表现出自己的冷静和仁德。张翼徳怒鞭督邮大家都很熟悉了,在《三国志》中有真实的记载,其实这事是刘备干的,后来却被罗贯中写到了张飞身上,也只是为了突显刘备的仁德。其实在三国鼎立,时局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没脾气,是不可能做到关键时刻果断,统领下人,甚至可能一直为鱼肉,断断做不得刀俎。所以在这点看来,刘备的脾气是不小的。

刘备的忠厚也让人怀疑。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常胜将军赵子龙。赵云刚开始可是公孙瓒的囊中物,后来刘备想挖赵云过来做自己的池中鱼,便不断的给赵云讲,你应该找个明主,跟着公孙瓒只会一辈子碌碌无为。后来刘备要攻徐州的时候,便把赵云借走,借给刘备的东西可就别想再要回来了,如此看来,刘备不是很忠厚的人,甚至喜欢挖别人墙角。

刘备并非忠诚之人,曹操也不是大家伙想的那些嫉贤妒能,处处容不下别人。刚开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刘备也想来凑凑热闹,可刘备当时世居乡里,并无爵位,以织席贩履为业,袁绍当时根本就瞧不上他,最后曹操说觉得这三个人或许可成大事,袁绍这才收留了他。曹操对刘备是有知遇之恩,可刘备在十八路讨董卓之后迅速背叛曹操,甚至还起了摩擦冲突。后来曹操不计前嫌又收留了刘备,并且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为使君与曹耳”更是体现了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不低,但后来刘备杀车胄弃曹操,更是体现了刘备并非忠诚的人士。

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是大时代的变化把他们推到风口浪尖,《三国演义》的中心思想一直都是拥刘反曹,我只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写出了真实的刘备与真实的曹操,还是写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的那句话:“复杂的人心,遮掩了历史,也遮掩了现实”我们越来越渴望最真的东西,才会不断地试图找回那些有血有肉,有悲情有欢喜的真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了北方。曹操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不久以后,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经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中人物最多的小说。那首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听到或看到,都让我心潮澎湃。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云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每个人物都独具特点,各领风骚。在这诸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羽。温酒斩华雄,显示了关羽的勇猛;千里走单骑,显示了关羽的忠心;单刀赴会,显示了关羽的勇敢;下棋刮骨疗毒,显示了关羽的坚毅;华容道义释曹操,显示了关羽的仁义。关羽的这些品德,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在学习,生活中,我要像关羽一样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毫不退缩;碰到失败,毫不气馁。还有一个人物也是我的偶像,那就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身高八尺,羽扇纶巾,才智过人。许多精彩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身上。刘备没碰到诸葛亮之前,一直东奔西走,寄人篱下。自从诸葛亮出山助他之后,他就咸鱼翻身,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这地盘还越做越大,在曹操占尽天时,孙权占尽地利之后,依靠人和与其他两人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可见诸葛亮的厉害。

曾经多少次我在梦里穿越到了三国,我梦见和关羽谈笑风生,和张风大口喝酒,与诸葛亮学习谋略,与曹操吟诗作赋。在梦里,我时而是将军,时而是谋士,时而是文人,与三国英雄们一起对酒当歌,仰天长啸,醉卧沙扬,开怀大笑。每次梦醒十分,我总是不能在梦里多待一会儿而忧伤。

三国演义,每次翻起你都让我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看《三国演义》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文学作品,将东汉末年至晋朝初立的历史加工润色,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荡气回肠的战争画面,读来使人拍案叫绝,也带领着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历史长河,追寻古代英雄人物的足迹。

先来说说书中那些性格鲜明、风格迥异的人物。仁义的刘备、忠信的关羽、勇猛的张飞,以及足智多谋又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自然是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英雄,令人心生敬佩;而像曹操这样的人物,作者也并非只是单方面、单角度地描绘人物形象。作者除了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还常常结合故事情节来彰显人物复杂的形象。曹操虽被称为奸雄,但他伐董卓、占吕布,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心怀天下大志,能文能武,气度非凡。再如司马懿,以其“隐忍”的本事“熬死”了诸葛亮,又耐心地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相继去世,在此期间慢慢积攒自己家族的实力,再配合装病的“神技能”,消除曹爽的戒心,然后把曹爽给端掉,助自己子孙完成篡权大业,足见其狡猾的“智慧”和深藏不露的行事风格。也正是因为英雄枭雄君子小人,各路人马明争暗斗、各方势力此长彼消,造就了复杂冲突的人物关系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才使得《三国演义》如此精彩纷呈。

接着,就不得不提那些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了。且不论那激烈、逼真、扣人心弦的打斗场面,单单是看似寻常的讨论战术、策略与实施计谋的情节,也都往往是一波三折、处处充满着悬念和智慧,读起来令人手不释卷。如赤壁之战一回,庞统献连环计,佯装投奔曹营,并向曹操“献计”,说服魏军水师把船用铁链连起来,这样便与周瑜的火攻战术呼应了。看到这里,我暗暗叫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后文。这便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一旦看了开头便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品读《三国演义》,我不仅沉醉于文字的酣畅淋漓与情节的精妙构思中,而且了解到许多历史掌故的由来,也更好地理解了不少古诗名句背后的含义以及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怀。例如,唐代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与巧借东风、火烧连营以及大乔小乔嫁给孙权、周瑜的故事有关,让人禁不住对历史的机缘巧合以及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果关系浮想连翩;至于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那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看了《三国演义》才知道那匹的卢马(也就是刘备当年的座骑)到底有多厉害了,那马何止是速度飞快,而且异常机敏应变,简直就是刘备的保护神!我猜想,作为一代名将的辛弃疾是多么渴望能够象当年的刘备那样,广招天下英雄、驰骋千里疆场,去实现自己的爱国理想与远大政治抱负!

三国时代早已湮灭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但是《三国演义》却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捧读《三国演义》,我仿佛亲耳听到了那远去的鼓角争鸣,亲眼看见那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连营的一幅幅画面,历史不再是一堆干涩的文字、一段无根的浮梦,三国时代那些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不禁唏嘘感慨,并由衷地佩服中国历史的博大深厚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从中获取的不仅仅是慷慨激昂的三国英雄故事,更从刘备的经历中,我明白了“欲惊人者、必先厚积”的道理。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年少时的刘备便心怀大志,他曾指着一棵古老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年仅23岁的刘备便走向了他传奇的一生……

《三国演义》回回都堪称经典,而令我最受益匪浅的就数《三顾茅庐》这一回了。然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恰恰是刘备不太景气的一段日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闻名遐迩,在这儿我也不必多说。可刘备的这三次来访却在不经意间为后来他创立蜀汉,并在历史上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做下了必不可少的铺垫。回想当年艰苦的少年时光,又看到眼前官渡之战的种种失败。此刻的刘备却并没有懊恼自弃,而是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徐庶的良言,不顾前两次来访诸葛亮之居吃的闭门羹,依然恭恭敬敬、求贤若渴。最后打动了原本“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了。刘备的坚持不懈的毅力值得后辈深思与学习。

苦心人,天不负!尽管之前的种种不如意,但刘备没有轻言放弃,努力尝试,请到贤才,也因为自己的礼贤下士,获得各种领域奇才的鞠躬尽瘁,最后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在生活中这个道理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平时的学习过程就是我辈拼搏努力,惜时如金,厚积之大好时光,然而每一次的考试也就是我们一鸣惊人之际。让我们奋发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挂云帆、济沧海!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不尽人意,拖了其他几门课程的后腿。我想到平时背单词草草敷衍,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便后悔不已。于是,改过自新,那时正值寒假,早晨我早早起来,迎着冬日里直窜的冷气,开始背诵英语单词,冷了、累了,便以刘备的故事来鞭策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开学考试中我的英语成绩一鸣惊人。

学习固然如此,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到这种精神,披荆斩棘,一路成长,一路欢唱! 翻阅古今,纵览青史,薄发者必厚积,方能一鸣惊人,有所成就!而在《三国演义》中,在千古风流人物刘备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暑假《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在假期,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春秋末年时汉朝分裂为三个国家,而三个国家都想统一天下,最后同归于尽,司马家族统一天下的故事。故事情节很吸引人,书中人失败了,我跟着伤心;书中人得到成就,我也沾沾自喜。我痴迷在其中。何况书中又出了许多吕布、赵云、关羽这样的英雄,我更是眼睛“长”到了书上。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赵子龙单骑救主》。

赵云随刘备到当阳时遭到曹军追击,刘备逃出重围,赵云护着刘备的家小杀退了无数曹兵。赵云发现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儿子阿斗不见了,冲进曹营寻找。将一位夫人送到安全处,赵云又掉头冲进曹营在一堵断墙后,赵云找到了已浑身是伤的夫人和阿斗。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将阿斗交给他,投井自尽。赵云解开护心镜把阿斗揣入怀中,向外冲杀。只见赵云左手枪,右手剑,使出浑身解数,杀得曹兵血肉横飞。在张飞的掩护下,赵云终于杀出曹营

赵云真是个不得不令人敬佩的英雄——闯曹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陷阱无处不在,而在无数曹兵曹将之中杀出一条重围,在人海之中找到小主公和夫人又谈何容易!而怀揣着一个孩子杀出重围更是难上加难,而赵云做到了,他有何等的武功和勇气!可见,赵云为了小主公是把自己的命给拼上了!

赵云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英雄,其他的英雄也不比赵云逊色,甚至还有人在赵云之上!可见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演义》令人一看就放不下,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老爸的书屋里有一本厚厚的书,一直以来就一直引起我的注意,后来终于被我抓住机会让我看了一眼这本吸引我的书,看完真的是意犹未尽,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我看不是白话文的不是文言文的,所以看起来并不困难,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对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三国之间的各种针对。

里面的人物更是个个都具有特色,谋略家、军事将领……好人和坏人都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这位聪明的谋略家,是他后来成功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诸葛先生的谋略和策划,刘备的成功几率要少一半。

当然里面出来诸葛先生这个谋略家,三国里面还有很多谋略方面的人才。魏国有郭嘉、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张合也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

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本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百度我知道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本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这本书里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__诈狡猾的曹操;还有求贤若渴的刘备。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了。他不但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而且还料事如神,有胆有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空城计‘’真让人拍案叫绝。当我读到”司马懿来到城下,见孔明独坐城楼,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谨慎,怕中计,便领兵自退“时,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真佩服诸葛亮啊!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场面描写的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让人心惊胆战,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在这本书里,我不但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七擒孟获”等,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如成语“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一些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借无回头”,“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有一些计策,如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等。这本书真是太精彩了,有空我一定要仔细地再读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三国演义》,也不妨学古人叹息几声。想知道我的读书感想吗?那就听我仔仔细细的给你讲讲吧!

《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和曹操了。

诸葛亮,被人称为“智谋军师”,他不仅是三国时代着名的军事家,还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的聪明众所周知,“孔明灯”就是他发明的。刘备三顾茅庐后,他出山任丞相,帮助刘备连孙权,战曹军,夺荆州,取四川,建立属汉政权,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后刘禅,总领军国大权,屡次出兵伐魏,想要恢复中原。后因积劳成疾,诸葛亮死于军中,当年53岁。他的《出师表》传送于世。

此外,他还依法律己,严守军纪。话说当年蜀国与魏国在街亭作战,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没料到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致使蜀军大败。诸葛亮将马谡斩首以明军纪,并上书要求自降三级。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聪明,忠诚,敢于承认错误,以身作则,大公无私。

那曹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曹操,他不光是三国时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呢。他的着作《观沧海》和《龟虽寿》都早已家喻户晓。他一生一统天下为己任,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但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和曹操,这些闪光点也正是我钦佩他们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国学作文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那是感叹万千啊!特别是对人物,各种人物有各种不同性格,有的会引人发笑,有的会让人忍不住破口大骂,有的会让人不得不打心底佩服。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就直接飞奔进入主题!看看,我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不同的感想吧!

首先,我就先讲最喜欢的人吧,他是诸葛亮,字孔明,全称诸葛孔明。是刘备的军师,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可算得上帮了刘备许多大忙,还把周瑜气死了。可所谓真是神机妙算,人杰地灵!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关羽,字云长,全称关云长,也有人叫关公,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之一,他英勇善战,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

接下来,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人物,他是张飞。说起长相也好玩,胖胖的,粗胡子,大脸,居然还睁着眼睛睡觉。张飞他字翼德,全称张翼德。

最后,我讲讲我最讨厌的人物,刘备字玄德,全称刘玄德,我最讨厌他嘛,有三个点。长相丑,克主,不讲义气,背弃了结拜誓言。

好了,我的感言发表完了,不知道你对我的观点同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读《三国演义》有感1000字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论起三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韬光养晦的司马懿,仁义为本的刘备等无不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既是如此,那它留在世上的精髓究竟在何处,可为“太极生二仪”的精辟阵法否?或为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否?还只是一段精彩的片段否?

试问这些在当今盛世有何之用?既不知,那此书又何以传千年而不朽。抱着此疑,复读之,时不负我,我似参悟,在此谨以已见述之——三国留给今人的无疑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说起曹操,第一印象便是奸雄,但谁敢否定给了黯淡名字的金子不会发光!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控制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有力恢复和发展。

上述可得,曹操的才能不亚于诸葛,其谋略和多疑亦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人终有一死,化为了土,才能也便化为风,但他却有一种个人信仰与人生态度仍值得千年之后的我们所追溯——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今日又看了,也许明日还会看错,但我依然是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曹操一生从不在乎功名利禄,名垂青史,他的心中只有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理想,刘备因仁义誉失天下,世人的看法,在刘备心中便是命,而对于曹操甚微于鸿毛。

如今“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依旧普遍社会,曾有一位冰雪聪明的女生告诉我,由于太敏感了,在中考前她还纠结于他人对自己在评价,因此考试失利。事后才发现,说者只是无心而谈,烦恼多半是她自己想像出来。也有许多同学言:对他人的话敏感,常使我在为人处世中把握先机。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们必然是特别在乎他人在看法,一旦不如意,其痛先刀绞于心后损于其形,既然如此,为何不一起放弃?你要明白作为学生的责任,你们应该要有个人的理想,理想不需要他人的评价,更不需要你的猜疑,它只需要汗水,你没有选择在,只有汗水能浇灌理想。

世人的看法无疑是一块巨石,而你的理想只是一个鸡蛋,人生的路上,你选择硬碰硬吗?你若有这样的勇气,又为何没有这样的实力将鸡蛋孵出鸡来,你要晓得,活物与静物始终是有天壤之别的,蛋变成鸡了,掂脚一跳,头也就过去了。

活着,为什么还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只要我们自己问心无愧,我们的人生可以活得更加轻松,其实真的没必要背负着别人的目光,加重自己的压力。佘华曾在《活着〉一书中诠释了福贵究竟在一种极端的环境下是生活还是幸存,他说得很好,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富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毕竟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不在乎昨日,今日,明日以至任何的看法,努力地朝着个人的理想前进,也许不被人理解,但少了一份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评《三国演义》刘备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翻看《三国演义》,读到刘备逝世,我反倒没觉得怎么惋惜,我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很多人物,但着实不太喜欢刘备这个角色。

其一,在他刚刚出场时,相貌算是奇怪: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看到这些描述,我并没有联想出一位汉室宗亲,一位翩翩公子,反倒回忆起了《西游记》里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虽说猪八戒憨态可掬,可终究是其貌不扬,况且这位不是猪八戒,是蜀国皇帝刘备啊!再者,他“双手过膝”,这种人我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只有电视上放的动物才有这些特征,其实我并非想讽刺刘备,但罗贯中的这些描写令我有些不解:人家毕竟是堂堂皇帝,是仁德之主,即使想突出他的与众不同,似乎也不用拿耳朵做文章。毕竟,这是只有猪八戒才具有的特征。

其二,刘备太过于仁慈了,甚至在某些时候就像普通的妇人,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培养出更加软弱的刘禅。他因为要讲“义气”而不忍强取刘璋的领土;他因为要讲“义气”而推辞陶谦递来的领土;他因为要讲“义气”而迟迟不愿当上皇帝。这其实正是他的弱点,若非诸葛孔明以及一帮忠心耿耿的大臣,这领土早被魏、吴瓜分掉了,他曾多次犹豫在是否要狠心取人性命上,譬如《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很仁慈地将督邮放了,而正是因为放过了他,才导致他日后惹事生非。可见,过于仁慈并不是什么好事。

其三,我不太喜欢刘备临死前让刘禅继位的事。立太子时,他是一边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关兴、关平、张孢等有多么厉害,一边又将刘禅封为太子。明知他懦弱而不可扶持、日后定会荒淫无道,却坚持立他为新皇上。要知道,为了刘禅,死了一个糜夫人,还害得赵云六次杀进曹兵大阵,要不是坐下马临危跃起,恐怕赵将军已死于乱军之中了。就是这样一个孺子,还要将他封为后主,哪怕像汉献帝禅位曹操一样把皇位让给孔明也比刘禅强啊!也许我能理解刘备的纠结,可天下没有不灭的朝代和国家,若禅让给诸葛亮当皇上,或许蜀也不会灭得那么快,但是很遗憾,虽然刘备说过这样要让皇位的话,可终究还是试探孔明的。

其实,我不太喜欢刘玄德,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人们习惯性地拥刘反曹,虽然曹操有些残忍,但他能文会武有谋。以上是我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价,有些地方直言不讳,希望不要太过在意,并且,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或许与别人意见会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请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和众多的英雄人物所吸引。

我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了!因为诸葛亮聪明绝顶,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体现在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等故事中。草船借箭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了。因为周瑜想要害死他,便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却说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他借大雾天,让曹军射了十万多支箭送给自己。诸葛亮的同伴问他怎么知道会有大雾,诸葛亮说:“打仗,要是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该怎么打呢?”周瑜知道这件事后,惭愧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我不如他啊!”

但是诸葛亮再聪明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在诸葛亮准备北伐之际,任用了自以为是,缺少实战经验的马谡镇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在马谡被斩后诸葛亮放声痛哭,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先帝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后上表给刘禅,自贬三级。

除了诸葛亮,书中其他的英雄豪杰,如礼贤下士的刘备、武艺高超的赵云、粗中有细的张飞、威武忠诚的关羽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有这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三国的故事才会这么精彩。

《三国演义》真是让人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国演义的六年级读后感作文55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你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吗?它使人受益匪浅,正如此,我爱上了历史。

早在东汉末年,因为汉灵帝的昏庸无能,许多想称霸天下的大人物开始出现了,这场长达近百年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作者罗贯中笔下的张飞是鲁莽的,但张飞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张飞为什么会这么鲁莽呢?仅是因为他曾是一个屠夫?还是因为他没有读过书,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书香气?不,都不是。我认为他是为了刘备好,刘备长得那样和善,这样去和敌国谈判,那敌国还不得得寸进尺吗!一个人讲究的是气场!但有了张飞可不同了,张飞往后一站,敌国就会知道刘备有后盾,虽然刘备他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有兄弟呀!光是张飞的外貌就让你敬畏三分,这样的谈判,你说还会欺人太甚吗?

在这本书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诸葛亮。我想他的足智多谋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钦佩。读完《三国演义》整本书后,我至今还弄不懂诸葛亮为什么会知道还没有发生的大事?他又不是神仙。这也许就是诸葛亮的神奇之处吧!他对每一个人的习惯、弱点、性格捉摸得一清二楚。哪一次刘备惹下的娄子不是诸葛亮来收拾?真应该给他颁一个大奖!

他不仅聪明过人,还有像海一样的胸怀。对于张飞的刁难,他并没有像小人一样去计较、记恨,而是知轻重的把刁难放下,以大局为重,为刘备辛苦地打江山。

我很感谢作家罗贯中,因为是他写的《三国演义》教会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交朋友应该向刘备学习,有颗“三顾茅庐”的真诚之心;对任何事情的态度应该向曹操学习,三思而后行;做人应该向鲁肃学习,待人诚实……

以上便我对《三国演义》的见解和看法,有时间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和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600字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不禁感慨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不仅使我了解当时的历史,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三国演义》的开头就介绍了当时的政治背景——黄巾起义,民不聊生,国家支离破碎。从这里诞生了400多个个性鲜明的、而且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周瑜、曹操……在我的印象中,诸葛亮当仁不让地戴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聪明机智”等光环。是啊,他借东风、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妙设空城计……这些事情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是,他最终还是“命殒五丈原”。不知是天妒还是人妒,曹操手下军师、奇才郭嘉去世。他生平为曹操想出了无数计策,甚至在死前都预料到将发生赤壁大战,且曹操将惨败,结果真的灵验了。东吴的周瑜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年仅24岁就率军破曹。可惜他心胸狭小,千方百计地谋害比自己有才干的诸葛亮都没成功,反而憋了一肚子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声中英年早逝。关羽是书中一位重要人物,他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放曹操,重义轻财,降汉不降曹……他虽然水淹七军,但却死在自己的骄傲下。描写曹操有一句话“在和平时,他是治国能臣;但到了乱世,他就是一个大奸臣。”从刺杀董卓的角度看,曹操十分大胆;而从煮酒论英雄的角度来看,他又十分大度。

《三国演义》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比如要听从有用的劝告,不能让火烧连营的悲剧重演。做人的心胸要宽广,否则就会像周瑜那样郁闷而死。

这本《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尽管内容有所虚构,但仍值得好好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看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感想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合上书,我仿佛看见了桃园三结义的誓言、煮酒论英雄的曹操和刘备、千里走单骑的关羽、火烧粮仓、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的关羽、七擒孟获的计谋、挥泪斩马谡的不舍、造木牛流马的聪慧,还有那爱惜贤士的曹操……三国啊,你真令我叹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以曹操、刘备、关云长、张飞、赵云、诸葛亮最为主要。这几个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关云长和诸葛亮了,为什么他们值得我佩服呢?因为关云长有勇有谋,视死如归,忠诚于主,重个人情义,并可以为了情义去献身;诸葛亮呢?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并忠诚于刘备。

我认为这几个人中,最遗憾的就是张飞了,一世英名啊,毁于两个无名小卒,真是明箭易躲,暗箭难防!我最讨厌的人物就是孟获了,孔明三擒他,服了就放了他,结果七擒他,还是被司马懿杀了,真是不知好歹。我觉得三国中最狡诈的乃曹操也,他阴险狡诈,善于用人,但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以从《龟虽寿》中体会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壮志;也可以从《观沧海》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最勇猛的人,我认为就是赵云了!手持枪,身穿甲,杀敌无数,但是有勇无谋是他最大的缺点。每个人物,都有不同形态,但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共有一百二十节,每一节都十分精彩。纵读全文,每个情节都引人入胜,紧扣心弦,仿佛给读者呈现了一部完整的电影。其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情节是第二十七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关云长领兵去打樊城,曹仁见关公没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

有一箭射中了关公的右臂。但箭头有毒,毒已入骨。闻之,神医华佗前来医治。他采用割开皮肉,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在医治时,关云长谈笑自如,真乃英雄!后人有诗词赞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可见,关云长意志是多么坚定,毅力是多么顽强!我觉得最惊现的章节是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这一节主要简述了: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想刺杀董卓;在拔刀时却被董卓看见,董贼便问曹操,要干什么?曹操十分惶恐,便灵机一动,说,有一宝刀,献上恩相。董贼给了曹操一匹良马,曹操骑马逃出城外,经过中牟县,却被军士俘虏。县令审问曹操,却曹操一片忠义打动,放了曹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说得好啊!小小的燕雀怎么知道鸿雁的远大志呢?这句话能充分说明曹操一心报国,共诛董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__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__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__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__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中国,《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人们不仅熟知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就是在交谈中也大量使用与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有关的成语、俗语。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刀赴会——本是写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只身前往充满敌意的东吴参加会谈。现在用来表达独身一人前往敌营的意思。

大意失荆州——本是写关羽麻痹轻敌,被东吴吕蒙长途奔袭攻占了荆州。现在用来表达因麻痹大意而造成重大失误。

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空城计——本是写诸葛亮以诈术吓退司马懿。现在用来泛指力量空虚而骗过对方的方针策略。

走麦城——本是写关羽在荆州失守后退守麦城,最后兵败被俘。现在用来泛指遭受失败。

过五关、斩六将——本是写关羽从曹营中逃出,一路过关斩将与刘备会合。现在用来指经过层层选拔,淘汰众多的对手而获胜。

身在曹营心在汉——本指关羽在长坂坡兵败后,被迫降曹而心念刘备(代表蜀汉)。现在指身在别的集团而不忘原来所属的集团。

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指周瑜计划火攻曹操,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只差东风还没有刮起来,不能借顺风放火。现在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指周瑜之计,谎说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姻以抗曹,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索回荆州,而刘备依诸葛亮之计,到东吴竟然得以成婚,并连带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现在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却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指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不想再回蜀中。现在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本写蜀国后期将才凋零,不得不以偏将廖化担当大任。现在用来指缺乏合适人才担当重任,只得以才具不足的人充任,多用作自谦之词。

还有几个歇后语,如: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是谋士徐庶有心辅佐蜀汉,却被曹操扣他母亲为人质,迫他归附曹操。他到曹营后,坚决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东吴大将黄盖欲诈降曹操,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黄盖表演了一场“苦肉计”。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说的是赵云为救阿斗,在曹军阵中七进七出,出生入死,救回阿斗。刘备接过阿斗,往地上一丢,以示爱大将胜过爱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