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读国学经典作文(汇总20篇)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我读国学经典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3518

作文

1000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苏轼是在怀念何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是描写什么节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的何人?

看完2014国学名士冠军争夺赛,有很多题我都不会,就例如上面几个问题,我就一概不知,我的国学知识积累的确远远不如参赛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这似乎情有可原,但是,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眼里,国学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那么,国学是什么呢?

在我想来,国学,是四书五经,是古诗词,是之乎者也,是文言文;在老人们看来,国学,是祖祖辈辈积累下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哲学;在国学大师们看来,国学,是流传百世的经典,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事的"圣经",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百事锦囊……

在我们的长辈们看来,国学文化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国的祖辈们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在古代,四书五经,是无论如何必须会读的,想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所占的分数,举足轻重。

可是,在我们这一代,国学似乎被轻视了,没有多少人喜欢之乎者也和四书五经,更多的是喜欢白话文。有一次我看到一幅很有深意的漫画,孩子们在前面跑,而名著却在后面追着,喊:为什么你们都不理我?

我们可以姑且将名著换看成国学,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这一代,更多的接触到的是电子游戏,是漫画书,是吸引人的动画片,它们就是看起来五光十色的 "美味快餐",实际上,对我们没有什么益处。而真正的有营养的"营养大餐"--国学名著,却几乎无人问津。

通过"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我发现了我的很多不足,比如积累的古诗词不够,积累的成语不够,而且对国学文化学习的较少,也不怎么了解它。如不了解,何来流传?所以,我要好好弥补我在国学文化上面的空白,我要多读《论语》、《史记》这样的书籍,我还要多背古诗、成语以积累。

因为我们对国学的兴趣不高,学习了解的也不广泛,所以我们的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文言文在中高考中开始逐渐受重视,大家也开始注意对国学的积累了。最后,《论语》中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也勉励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品国学之经典奏中华之乐章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轻轻地,捧起一本名著;静静地,品味着生动优美的文字。我,不断地在心中追忆着它——国学

年幼的我们是懵懂的,不理解这些文字隐藏的深沉含义,只是在家长与老师的要求下,背的滚瓜烂熟。在记与背的过程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着我们不断领悟着这些文字中隐藏的道理。于是,我们不再调皮,不再年幼无知,一步一步,不断上升。国学,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

国学,是古人经一生风风雨雨,呕心沥血的结晶,是对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传至今,它,经历过千百年的沧桑,每一个文字,都布满历史的痕迹,我能看到它流传至今的不易。国学,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则是经典,经典必然家喻户晓。它教我们明辨是与非,在圣人与智者的教诲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在生活上的每个细节,言行举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从国学故事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能感受到无比高尚的情怀。这些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使我们受益终生。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读过不少国学经典,每一篇,都教给我无比实用的道理。成语故事教给我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读着《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么的思念家乡,不禁潸然泪下;捧起一本《三国演义》,我佩服起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为刘备的又一次胜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觉沉浸在国学的世界当中。

国学,也存于生活当中。学习上,我们会“温故而知新”这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了解新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才可以收获新的知识;做人上,我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告诉我们要向别人不断学习,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业上,也能运用到《孙子兵法》中的种种计谋。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中国国学经典真是无所不能!

畅游在国学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国学,将伴我一生成长。品国学之经典,奏中华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学小名士大赛观后感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我打开电视,看到节目中好像在举行什么比赛,并且还刚开始呢。我怀着好奇心看了下去,才知道这个比赛是《国学名士》知识竞赛,看完后还感觉知识长进了不少呢。

参赛的选手们,年龄并不大,但各个都是人才,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让我震惊不已。选手们十分好学上进,对诗句的了解和把握都已经滚瓜烂熟了,各种高难度诗句居然都能倒背如流、脱口而出,不光是观众,就连评委老师们也很敬佩这些孩子。不论大小年龄都十分淡定的迎接一次次比赛,不在乎输赢,他们的行李素质是多么得让我们欣赏啊!他们的脑袋里装着数不清的诗句,那么多的诗句,都那么深奥,是怎么把这些记在脑子里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看来他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表现平淡,一句句诗时刻在脑子里环绕着。看见对手反超了一点点,就要做得比对手还要强。他们说过的话,有水平、有素质、有涵养,每一句都有一定的意义和道理,听他们说话,就会懂得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完时,就向自己发誓以后一定要学好文学知识,学好语文这项学科打好基础,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以后我希望老师多教我们一些国学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征文选登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被会被新潮的网络用语吸引,而忘记去品味诗书的妙趣,而"国学小名士"却唤起了我们对经典的探寻,对美德的传承!

历史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诗词却让美成为永恒。诗词,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排列整齐的颗颗珍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一位选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仅有一字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唤醒脑中踊动的诗词,在比赛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对答自如。我最欣赏沂蒙老区的谢奕辰,她是一个不去计较成败的人,不会因失败而影响个人对国学经典的喜好与学习。

当一个人真正沉醉在诗赋的世界里,就达到"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忘记是比赛,忘记要获胜,只是几位学士在交流心得 ,吐露真情。在被规则层层捆绑的世界,阅读经典总能求得当下没有的自由,暂时抛下琐事,试着体味浩瀚无声,这逃脱于时空外的孤独未必不是赏心乐事。

诗词,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他们像晶石一样封存起来,而是学习传承。古代有凿壁借光的好学,闻鸡起舞的勤奋,悬梁刺股的决心……。而这些精神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欠缺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传承中华国学,不仅要懂国学,还要行国学,最重要的就是践行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与人为善。

掌握和熟悉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处。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国学中可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子曾说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学习国学,传承国学,就要"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所谓由外而内,是说将国学中的抽象的道理,具体方法记在心里,是知识得到丰 富; 所谓由内而外, 便是将从国学中学到的道理、 方法融入进生活中, 使人格得到升华。要把"学"记在脑子里,把"国"记在心里。

国学小学士们向我们践行了真正的中华国学,掉在地上的废纸,仅有的美味龙虾,陌生人向你借钱,捡或不捡,让或不让,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刹那的决定,如果你选择了是,礼仪的萌芽就会从你心中种下 ,久而久之便成习惯。

礼貌是一种习惯,他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礼貌是一种精神,它体现着人们的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议中国学生学英语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一个笑话:

一群学生去商店买东西,遇见一位迷路的老外。其中一位学生用英语为老外指路。其他的学生都折服与她流利的口语,羡慕不已。不想,老外却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说:对不起,请用普通话好吗?你的方言我听不懂。

真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实在不懂,中国人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中国人学英语的意义又是何在?

有人说,学英语是为了与世界接轨。二十一世纪不懂英语就是文盲。WTO,2008奥运会,哪个离的开英文。既然如此,学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说话。但,为什么英语教学偏偏是以笔答为主?不管是高考中考,口试所占分数永远不及笔试的十分之一。若教学大纲不做要求,口语练习被丢弃也是很有可能的。说白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就是读课文和做选择题。

大山代理的“好记星”一代比一代高级。他们的口号是:让学生有个好成绩。原来“成绩”才是一切至高无上的。这才是每个中国学子十年寒窗奋斗的目标!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方所写的ABCD都是正确的,那就是NO.1。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这样看来,全民学习英文真是无知的很。而且,真正的英语优秀人才,很少会选择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么,三尺讲台上站这的那位,教些“自制”的方言版英语啊,“误人子弟”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纵观整个世界,将英语列为第二母语的国家还真不少。离我们近的就有日本。不过,该国的英语教学也不敢恭维。否则日本人怎么会把“CHINA”说成“支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大学消防公开理的直播,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树立起消防意识,掌握好尚伤然识,并月具备自救能力,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所以我们重应该多多注意消防安全防止意外地发生。

公开课

我看到了如下案例:为真实地还原火场环境,国家电网人员向我们展示了模拟实验,在模拟赛舍中使用小太阳和吹风机在插线板上运行在接线有破损的地方.温度迅速升高,极有可能的引发灾:消防专家的相关建议不仅让我们都更好地认识了解消防相关的器材,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消防安全意话、促使消防安全事故减少以尽提高我们在道防安全事故中维护自自安全以及土他人的安全能力。

本次直播,我明白了很多关于学校消防的安全知识,在窗舍不要装饰LED灯容易引发火灾,如果宿舍有易燃物,就会形成大灾;电吹风机切勿在使用中放在床辅上做到人走断电;在窗舍中不要使用三无产品电器名有损坏的电器等各种消防安全小知识。在短片中,通过生动的火灾实列,向我们展示火灾的无情,通过对火灾基本常识的讲解,懂得灭火的基本常识,进而能掌握火灾中逃生的知识。如果发生火灾,要努力使自己保持镇静,以迅速作出判断。如果火势控制不了,在安全地带的人员要通知工作人员赶快撤离,这时生命第一,钱财是身外之物。逃生时应把毛巾用水打湿,多叠几层,蒙住鼻子,匍匐前进,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在火灾演习中,大于18岁的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戴安全装置。在火灾发,生时,校园中的人员分别分成两大队,一队是在火灾发生点外的人员,另一队是已在火灾发生点的人员,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有的是灭火工作,使有灭火器灭火栓。有的是指引疏散工作,需要指引正在房里的人员到达安全地带。

从这次消防知识讲座中让我们感到学校对安全的重视,以及演讲中讲到的事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意外和不幸,因.此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安全责任重大,因此我们都要严于律己,切实履行安全职责,保障安全。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遵守校纪校规,提高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技能。

生命如同鲜花一样娇艳绽放着生命,美丽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花季只有一次,青春的火焰也只绽放一次,怎能不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呢?因此我们要以安全为首,敲响安全的警钟,奏响生命的乐章,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与国学经典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清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品的,读多了,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小时候,上幼儿园,老师教我们读《三字经》,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玩,扯着嗓子大声地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柕…”

到了小学,我们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老师便给我们讲解了它的意思∶“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原因是孟子不好好学习,跟着邻居学坏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点也没有说错。

随着知识的丰富,我逐渐能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会我们要节约粮食。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我体会到诗人李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又表现了一副兄弟分别时乐观向上的情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秋天的美丽景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又表现了曹植对哥哥的不满和悲愤……

还记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首融情与景的诗歌。每次读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得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生源的意境、广阔的胸怀。这首诗借雪言志,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感情真挚、寓意深远、哲理精辟,令人不得不叫绝。

“俱往矣,数风留人物,还看今朝。”结尾这句给我印象最深。大致是这个意思∶能建功立业的人,只有下一辈的人了。所以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像一双巧手,打开心窗。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辈子也学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记录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学形式,是每个人心头的情感咨询师,是人类艺术的一项瑰宝。我就是一个在经典书籍的沐浴下慢慢成长的美德少年。

上一二年级时,妈妈就开始陪着我读经典故事,一直坚持着。从《格林童话》中,我看到了王子和公主的美好爱情故事;从《安徒生童话》中,我认识了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无能的国王;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我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背诵经典。从《三字经》、《弟子规》到《百家姓》、《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从《诗词启蒙》到《唐诗宋诗》。妈妈也会背经典,给我做榜样,现在我们正在背诵《论语》,挑战自我。

刚开始读经典时,我觉得读经典没有用,我心里很反感。妈妈告诉我:圣贤其实是内心强大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快乐幸福的人;是遇到什么困难,都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的人;是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委屈磨难,都能从最合适的角度去看待的人;是无论到哪里,都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圣人,是无论做高官还是普通人,都能够幸福的人。这也是妈妈让你读经典最大的心愿,愿你今后可以做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是具备幸福力的人,幸福的人,是有教养的人,让他人感觉到舒服顺眼的人。虽然我对妈妈的这番话还是朦朦胧胧不太明白,但我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是呀,像爱国诗人屈原,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动摇。像李白和苏轼,他们虽然被贬官多次,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创造诗词。他们的诗词既反应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性格豪迈,具有浪漫主义精神。他们根据人生境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种人生观非常了不起。读他们的诗词,让我常常心情大好。

最近,我正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带着我穿越古今,走过诗经汉赋,走过四大名著,走过腐败清朝,停留在繁荣大中国。我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更是学习了余秋雨先生的批判精神。他居然否定了大思想家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余秋雨先生性格直爽,大胆思考。他总是把一个看上去简单的问题绕得很复杂,他的文章总是让我觉得多一字不可以,少一字也不行,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过人才华。

让我们接过圣贤手中的接力棒,传承中华文化,诵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诵读国学经典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了。《弟子规》的每句话都很短,只有十二个字,但里面的含义非常丰富。我的这本《弟子规》读本中还附带有很多流传已久的小故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弟子规》是教我们小孩子在家孝敬父母,外出和别人友好相处,在学校尊敬师长的行为规范,原名《训蒙文》,是根据古代名人孔子的教导编写的。从古代到现在,小朋友们都在学习这本书。

《弟子规》一开头就教我们“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讲信用。接着就教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和姐姐平时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有时我看书入迷了听不到妈妈叫我的声音。

父母养大了我们,我们该怎样孝敬他们呢?《弟子规》是这样教我们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感到暖和;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爽。早晨起床,要先向他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了,要向父母报平安。这里还有一个“黄香温床”的故事呢。

黄香是东汉时的一个小孩子,他对父母十分孝顺。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对父亲非常体贴。

夏天,黄香每天都熬一锅清凉降火的青草茶让父亲喝,让父亲消去暑气。晚上,黄香用蒲扇扇父亲的床铺,直到枕头、竹席都没有热气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

冬天,黄香每晚都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直到把被褥暖热了,才请父亲上床睡觉。

《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段话我不太理解,读了更让我感动的故事“卧冰求鲤”,我知道了“如果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讨厌我,我却还能用心尽孝,那才算得上难能可贵。”

王祥是西晋时临沂人,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给他娶了后妈朱氏。朱氏经常虐待他,可是王祥觉得她是长辈,一直都很孝顺她。

一年冬天,朱氏想吃鲜鱼,可到处都买不到。王祥只好跑到河边,准备把冰凿开来打鱼。冰太厚,很难敲碎,他就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后来,终于在冰上凿开一个大窟窿,有两条受到感动的大鲤鱼从水里跳出来。王祥带着鱼回到了家,继母朱氏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黄香和王祥都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我也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爸爸妈妈累了,我就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妈妈胳膊疼了,我就给她揉一揉;我有好吃的东西就先让爸爸妈妈尝一尝。

当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我也要天天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我都会认真地回答;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上网查资料,找到正确的答案。

《弟子规》教会了我怎样去孝敬父母,还有很多很多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的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曾云:“活到老,学到老。”自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与国学相伴随。可又有几人想过,何为国学?为什么要品读国学?怎样才能读懂国学呢?这的确是个令人深思熟虑的问题。从古至今,多人骚人墨客前赴后继,都在探索先辈们留下来的国学经典中的真谛。

当我们还牙牙学语时,就已经开始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那时看着一个个空洞乏味的符号,只知道茫然地去朗读,完全不能领会它的真正意义,和去背诵它背后的良苦用心。一直到后来长大了,才懵懵懂懂的知道那一个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话语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可以说,《三字经》已经成为了我童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后来渐渐长大了,读的书又多又杂。但真正能给予我人生道理的,仍是那些百读不厌的国学经典,而那之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学习,必须学思并重才能有所成就;“谦受益,满招损”让我明白为人处世要谦虚,不能骄傲自大、自满,否则就会像关羽“大意失荆州”一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明白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在成长道路上,国学经典让我变得沉着、变得顽强。

国学经典仿佛一朵花,散发着缕缕沁人心脾幽香,陶醉了我;国学经典仿佛一艘船,破开了澎湃的惊涛骇浪,承载着我;国学经典仿佛一朵雪莲,绽放着片片神圣洁白的花瓣,净化了我;国学经典仿佛一幅画,描绘了乱世中哀鸿遍野的场景又现眼前,震撼了我。

读懂了国学经典,你就铭记了历史,读懂了国学历史,你就掌控了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800字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在讲述悠远的中国精髓是,给以下数据:73。1%的家长和86%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在以上数据看来,国学的经典,国学的发展,国学的重要性对中国孩子来说是不可少的。

经典表示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着作,而中国的国学可谓经典中之的经典。国学的经典要早灌注的这些小孩子的心灵中,让他们在读这些“经典”中慢慢酝酿,就像一坛上号的酒,也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美味,变得陶醉的。

国学在我们许多人眼中并不是完全的丢弃了,现在在我们身边的学校里,多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这些内容来自国学,来自三字经,来自弟子规,来自千字文。所以我们想想,连小学生多可以熟练背诵的国学内容,为什么哪些总是说要赶上时流,赶上时代的哪些大人不会呢,为什么不再赶上时代的同时,低头品味一下哪些悠久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不仅仅是国学,中国的精髓都应该理解。

国学,可以这样来分析:“国”代表某个国家,学则代表某国的学识,某国历史的文学。中国的文学主要以儒家哲学为顶柱,国学里的内容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读、品、学、通国学胜过多万卷书。

我这个人也不是特别了解国学,但是我略知一二。我个人觉得国学值得去学,国学值得去读,但不是只有国学,只要是中国历史的文学、数学、科学,都可以称之为国学。我上面也分析了国学的含义,只要是“国学”,都应该去了解,去体会。但是国学的主体依然是我们现在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

这两个国学,都有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国学说是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国学,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这样认为,但是国学就是经典,这有得到国学的熏陶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民。

我有国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结束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倾听国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想必各位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今天要来上一节中属于“礼仪这邦”——中国的国学了。废话不多说,开始“上课”吧!

这节课可一定要认真听哦,为了这节国学课,可是请来了“书法世家”——黄老师和王老师呢!先不说充满着中国特有的文化——书法,来谈谈中国古人孟子所创的《三字经》吧!这节课,是黄老师给我们上的,他并不是很严肃的,反而给了我们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我们称他为“黄先生”。

开始上课了,黄先生对我们很客气,他很懂小孩的脾气,因此我们很喜欢他。他知道我们听的时候会很无聊,因此讲了很多很多有趣的典故,让这节“无趣”的课不再无趣。他知道我们耐心有限,于是点到为止,但也让我们学的很多。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三字经》前三段的意义。说孔子不他聪明而且狡猾,说唐伯虎也曾骄傲过,这一个个风趣生动的典故使我们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上课的事儿就写到这里了,现在就来讲讲书法吧!

讲到书法,王老师和黄老师的字可是一点也不一样。王老师的字像一个男人,血气方刚,铿镪有力;可黄老师的字又像一个女人,优雅大方,楚楚动人!这可真让我这个对毛笔字一窍不通的人羡慕死啦!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让两位老师各给我写了一张,一张“温故知新”,另一张“学海无涯”。还给老妈写了一张“忍”字。最后跟王老师合了影!嘻嘻,怎么样?还不错吧?

说到底,还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也让我们的学习永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国学热的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国数百千年人的智慧。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中成才。在看完《国学经典小名士》之后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对人类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

比赛第一环节是“我爱记诗词”古典诗词、名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恍然之中,我也成了一名优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过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在一辆古代的马车上“吱呀吱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眼映照的微红,叫我怎么不停下来望几眼?“小林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晚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上酒兴正浓,萧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心爱的人跳着心爱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日多情公子?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的音韵之美,天字之丽,在悠长的时空里摇曳,芬芳妩媚,萦绕在我的心间,回想在天际……

而在中国民族的历史上,千年的腥风血雨,曾近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家独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我们要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指引我们前进,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骄傲,发扬国学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国学经典小名士让我们一起在对经典的践行中,不断前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多读书。读国学经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欲宣启义,必先读其书。让国学经典带领我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向梦想前进,超中国梦前进。国学经典,必世代相传。

篇四: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一国固有之学术也。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沉了无数的国学经典。我们便在这平平仄仄的唐诗宋词中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尽享诗词歌赋的精髓。

在幼儿园我们就诵读经典。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义”。这些流传千古的圣贤之道,奠定了我们一生优雅的人格。随着我们的成长,阅读的丰富,更让我沉浸于这妙不可言的诗文世界中。从孟母的“断织喻学”,知道了父母的用心良苦,“读书犹如织布,累丝成寸,荒废学业,如同剪断这布一样,还能接得上吗?”这就是古时的母亲教育子女的睿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出自孔子的佳句,这让我懂得,在生活、学习中应不断看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即“能者为师,虚心请教”的哲理。一句看似简单的话,真正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这正是古人的学习态度,是一种大智慧!

这就是我们的国学经典!《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世千载的美文,让我们从中学习做人的态度和处事的原则,给我们的成长指引了方向,为我们的生活填充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吸取智慧,不断进取,继承这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将民族文化智慧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国学知礼仪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网络上举行了国学知识大赛,一至三年级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四至六年级是《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

正所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之后经常温习,不是很令人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回来看你,不是很好吗?一个人不知道而不恼怒、怨恨,不就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吗?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学习好之后应该经常去复习、温习它才会把它真正地记下来并且理解它,这样,不但自己高兴了,家长也会为我们高兴。

有些日子里或节日时如果有一个朋友从远处来拜访你的话,那你的心中就一定会特别得高兴。如果有一个人在不知道时不恼怒、不怨恨的话,那么他也就拥有了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我们的小学生活之中,我们也可以做到学而时习之,我们只要多乘下课的那十分钟里面多复习复习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重点和上过的那一篇课文,那么,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了,我们当然也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我们只需要在遇到某些难题和困难时不要总是恼怒和怨恨这道题或这件事,只要有耐心,不管是什么事情和题目,你就都可以一一解决,到那样的时候你就真正达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了。

我们小学生就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做大来,这样积累的话,你的一生将会很丰富、很充足,你就会比别人活得更有意义,你的人生价值也将会变得很高。从这次的比赛中,我知道了只有勤学才能成功,只有靠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才能成就大业,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像孔子那样善学、好问,我们只有像孔子那样善学、好问,将来才会成为像孔子那样千古流传而永远不会被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征文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从小就喜欢古文古诗古词,读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浪流在心中涌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尚追求在我看来,有一种淡雅,竟能从书卷之中,传出一种莫名的奇香……

看过《国学名士》,更加感受到了汉语言的奇妙,这是用别的国家的语言表达不出来的,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中香菱解那一句王摩诘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曾说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倒也是了,古文的奇妙,甚至于用白话文都是无言表达出来的,古人的智慧,让我们不禁佩服之至。

经典的那些东西,是无法逾越的,古人们的智慧,是用神奇都形容不了的,孔老夫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孟子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让我们明了了做人最基本的孝,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又传递出了一种玄妙而又深奥的气息……

简单而又深刻的《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更是教会我们学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先会做人再会做事,“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一个人如果连做人都不会的话, 学习可能就会歪邪不正。在现在,这些最基本的准则却有人做不到。

在我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要性非常大,如果没有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怎么能称作国人呢?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在这个社会,快餐式的阅读,已经超快的生活节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不如静下心来,感受国学,让心灵变得纯洁,让思想回归古人,让诗词进入生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们需要笃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国学,诵经典优秀征文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弘扬国学经典的作文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家园。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现代教育和社会的神圣使命。

党的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以进一步弘扬民族正气,振兴民族文化,促进全社会的知识增长,人格发育和精神成长,培养“知行合一、知书识礼、刚毅果断、忠恕任事”的具有现代品格和现代意识的成都人。并以此为契机,重建灾后精神家园,提升市民的文明品位和城市文化内涵,实现文明城市的深化和城市精神的凝练。经典诵读通过活动化,生活化和实践化原则,立足在社会,面向我们努力实现传统经典文化的当代转换。

使之成为今天重建成都人文精神,塑造现代成都一代新人的现实力量。我相信通过经典国学的诵读,一系列估算的浸润,一次次行动体验。在知识的习得,精神的养成,人格的培育等方面,一定会受益匪浅,同时也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人文成都以及浓郁的民风民俗。国学经典如同专为欧美配制的精神食粮。当然,由于对国学和经典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份“食粮”也许不符合各类“营养师”的膳食标准,也不一定适合各类人群。搭配也许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善,但只要细心咀嚼,不断吸取,便能强身健体,益智养心。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只有那些精神丰盈,精力充沛的人,才可能拾阶而上,登临人生巅峰,领略无限的人生风光。但中小学是人生之旅的起点,培育精神,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诵读国学经典至关重要。传承国学经典,基础在我们,重点在教育。愿在学习国学经典中积聚精神力量,在诵读活动中收获人生智慧,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历练自己的修为,为将来踏上更绚丽多姿的人生之旅,做好充分的文化与精神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诵读国学经典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年来我校一直把高效阅读进行的有声有色,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学期,学校把《国学经典》作为我们五六年级的阅读重点,本书中又分为:修身励志、加过情怀、抒怀咏史、亳韵古风这几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中有把每一篇经典之作分为:古文、导读驿站、国学拾贝,学生从没一遍似懂非懂的古文中都可以对照下面的译文以及举的例子当中联系我们的生活中认识自己和周围的新事物,在历史中的名人名事,无形之中增加的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

比如在修身励志板块中有节选的《论语宪问》,我觉得就很好,译文也是,让同学们每个都可做一个反思,每个人都担心过别人不理解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有点,都是一块未曾被人发现的“金子”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你用自己的仁德和宽厚对待不值得的人和事是一种生命的浪费。珍惜生命,发挥最大的生命价值。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做的多,是君子之耻。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凡事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说”。哪怕是别人对不起你,你也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待人,宽容别人就是厚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那么行为中就会少一些后悔的经验。

经过这段时间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他们收获的同时,我也在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五年以来,我校扎扎实实地在全校展开了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了良好的学风,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提高了教育的教学质量。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事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把,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归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经典诵读一直伴我成长,我从中也受益非浅。记得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诗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懂得了要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获取更新、更深的知识。这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诵读经典,让我感受这世间的真谛;诵读经典,让我享受这世间的美景;诵读经典,让我分享这世间的真情;经典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走进童学馆,学国学作文9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一,更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沉淀。今天就跟随着我们太报的小记者们来童学馆,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走进童学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便印入我们的眼帘,他似乎期盼着我们的到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身着精致的汉服,”穿越”时空,变成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童。9:30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在教室里老师教我们学习茶道,教我们如何泡茶,敬茶,品茶;教我们学习弟子规……。

开蒙礼开始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小书童闪亮登场。第一环节师正衣冠,老师为我们整理衣服,以示尊重;第二环节我们认真地双手重叠,拇指相扣,顶住额头,连鞠三个躬,庄重地集体行拜孔礼,以示对孔子的尊敬;第三环节我们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小小弟子规,句句大道理;第四环节击鼓明志,每个小记者们举起双捶,在鼓上用力敲打三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轮到我时,我紧张地咽咽口水,使劲地在鼓上敲了三下,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我要当作家!”第五环节开笔写字,我们拿起毛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人字,接着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从小要学会做人,又在从字上方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要团结友爱,虽然我写得不是很好,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第六环节终于轮到我与其他四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展示茶道二十四式。我们井然有序,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开始了:叶嘉酬宾,孟臣净心,高山流水,乌龙入宫,芳草回春。看着老师流畅地表演,真可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小学习练习茶道可以修心养性,可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让孩子们在袅袅茶香里感受古人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的道德理念。第七环节美德善行,我和几位小记者一起表演了两个话剧《手表去哪儿了》和《爸爸的烦恼》,在表演中我明白了在还未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能妄下定论,把怀疑当成真相;对待长辈,不能在长辈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藐视长辈。最后第七环节我们向家长们展示了手语舞《跪羊图》,懂得了百善孝为先,要尊敬父母,尊敬长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在走进童学馆,学国学的小记者活动中,让我们受益韭浅:穿汉服,拜孔子,习礼仪,学茶道,诵读弟子规,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国学,学习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学美好了那段童年时光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国学,我自然而然想到了古诗词,想起了那千古绝唱下的童趣,一首诗美好了一段童年时光……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走在放学的路上,乡间洒满了孩子们欢快的嬉笑声,忽然有蝴蝶从额头掠过,小伙伴紧追过去想要抓住蝴蝶,那一身黄色的蝴蝶一个机灵飞进油菜花丛,小伙伴急忙跳进花丛中“众里寻他千百度”却怎么也找不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冬去春来,夜短日渐长。放学回来夕阳还未西下,丢下书包,孩子们带着风筝三三两两相约在乡间小路上,雀跃着把风筝和童话一起放飞在这二月的春天里……直到暮色降临,村口响起妈妈喊回家吃饭的声音,孩子们才依依不舍收回风筝一一散去。

《所见》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和《小儿垂钓》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两首古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骑坐黄牛的牧童欢快的歌声在山林间回荡,无意间发现了枝头的知鸟,立刻有了捕捉的念头,唯恐自己的歌声惊飞了它,马上停止了歌唱蹑手蹑脚接近知鸟。那初学垂钓的孩子意恐问路人惊跑了鱼竿下的鱼儿,不做声回答,只是远远就向路人摆手示意不知。无邪的童真,让人忍俊不住。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成长的一路上有国学相伴,让我天真还在,童心未泯,懂得不追逐名利,不随波逐流。我多想,我也是一个牛背上永远长不大的小小牧童,在二月的春天里,在斜风细雨中吹响一支竹笛,让快乐流淌在小河边,飞跃在山林间,停落在每一棵含着露珠的小草上……

有一天我们终于长大,人生有了离别,也就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真切体会。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一幅幅充满童贞满是童趣的画面跃然在眼前,亦然昨天。一路走来,国学伴我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国学美好了那段童年时光,也将美好我们整个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