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育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实用20篇】

运动所包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火炬,历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接力传递,正与时俱进地在新世纪的大道上阔步向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教育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43

作文

341

2024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学习燕振昌心得体会

燕振昌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的燕振昌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

燕振昌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

1976年,燕振昌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燕振昌送烟抽。燕振昌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可以,但烟你得拿回去。”

燕振昌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从那时起,燕振昌再也没有抽过一支烟。很多年以后,燕振昌的女儿燕新红在翻阅父亲的日记时,才发现父亲戒烟的根由。他在日记中写道:“就这一根烟,不仅坏了规矩,也给村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己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该。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燕振昌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

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

“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在任44年,燕振昌为自己和村两委定下了两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对自己,是“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因此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

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党风正,民风淳。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燕振昌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

30年前,燕振昌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儿”。因为大家都十分认可他的话:“尽孝要趁早。与其让老人死后听‘响儿’,不如生前给老人端碗豆腐脑儿。”

燕振昌去世时,全村人赶来为他送行时,依然没有“响器”。哀乐低回,人人都哭红了眼睛。

为他送行时,经许昌市委批准,他的身上覆盖着鲜艳的党旗。他被安葬在村里的祭祖园。园门古朴,上面镌刻着他亲自编写的对联。上联:伏牛灵照忠孝子;下联:暖泉滋润德善心;横批是斗大的四个字——德泽犹存。

【篇二】学习燕振昌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2日,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燕振昌在村党组织领导岗位上工作了44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建成了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敬老院;重视教育、福荫后人,8次改扩建村中小学,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班子、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使水磨河村成为长葛市44年来唯一的“零上访村”……他以满腔赤诚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10.2015年教师寒假学习心得体会

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他走了,但从未离开——追记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追记他平实而感人的事迹,还原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期弘扬其一心向党的政治定力、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一身正气的道德操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提供示范和借鉴。

燕振昌走了。

他是在办公室去世的。2014年12月12日凌晨,他静静地伏在案上,再也没能醒来。

他去世时,台灯依然亮着,在那个隆冬的深夜,向沉睡的水磨河村投去深情的凝望。

他去世时,桌上的日记本依然摊开着。这是他的第94本日记,从风华正茂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开篇,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搁笔。94本日记,记录着一个贫瘠村庄的凤凰涅槃,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呕心沥血,细碎绵密却一往情深,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

燕振昌回来了。

1月13日,许昌市委印发《关于开展向燕振昌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王树山批示:燕振昌同志是党的基层好干部、好钢筋,基层建设需要这样的好典型。4月29日,许昌市委作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党的基层好干部燕振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股向燕振昌学习的热潮在莲城大地迅速掀起。

5月7日,省委副书记邓凯批示:燕振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这样的好典型应大力宣传。

燕振昌走了,却从不曾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党支部先进事迹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德化支行党支部共有党员19人,退休党员3名。支行党支部全体党员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身到各项业务拓展和产品营销中,发挥了作为一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行取得了2014年分行系统KPI指标第一名和2015年KPI指标第二名的好成绩,还收获了多项主要业务指标增长持续位居分行系统前列、全行安全合规运营、民主评议同业领先、企业文化焕发光彩的丰硕果实,支行荣获2012年度、2014年度全省建行系统先进单位;连续四个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被评为为泉州分行系统先进单位。

坚定理想信念 打造战斗堡垒

为了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争当排头兵。在“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动员党员干部把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通过明确自学要求,引导党员重点学习党规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习中重温党史、共铸党魂。引导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业务拓展和产品营销中不怕困难,拼搏进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点亮党建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党支部能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了整体功能。支行党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凡是“三重一大”事项均召开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扎实做好学习教育、自我评价、开展工作评议、表彰与处理等关键环节为落实党务公开,支行还把党务公开与行务公开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支行党支部为强化政治原则,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党廉建设责任书,以“业务谁主管、党建谁负责”为原则,让各部门负责人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自觉以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提高认识。支行积极组织全行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总行“十条意见”、省分行“九项要求”。通过观看廉洁合规从业教育微电影,领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文件,深植“该做”与“不该做”的意识。

狠抓队伍建设 发挥先锋作用

按照上级行党委“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制度,支行党支部认真执行《中共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重视在党员力量薄弱的基层营业网点发展党员,特别是加大在网点负责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2015年2名新入行的预备党员办理了转正手续,同时确定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为预备党员。

在支行营造“做合格党员”的氛围,激发基层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近年来,随着支行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在日常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党员,如支行党员、龙浔支行行长王德英,几年如一日,担任网点负责人,带领广大一线员工冲锋在营销一线;如支行党员、客户经理李候灯在工作中表现出色,除了在行里收获不少省市分行的各项个人荣誉外,还获评为2015年泉州银行业金牌对公客户经理,发挥了基层党员的模范先进作用。

活跃基层党建 营造创先争优

为了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组织各项岗位技能竞赛、员工趣味运动会和登山比赛等;还组队参加德化县银行业协会趣味运动会获得三等奖,参加县银行业乒乓球比赛获得女子个人第一名和团队第三名;参加德化县金融系统预防职务犯罪专题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营造了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团队意识。

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党支部能发挥核心作用,党组织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德化支行,党支部书记和支行委员经常走到基层党员队伍中去,用心去聆听基层党员的心声,解决实际问题,以党员领导干部的信念带领全行员工奔走在营销的第一线,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促进了全行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德化支行在全县开展的2013年德化县政风行风评比中荣获公共服务行业评比第二名;首次获得德化县政风行风2014年免评资格;在2014-2015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工作中以99.8分的成绩位居同业第一;近三年来德化支行员工共二十几人次被省市分行表彰,于2015年被省分行评选为全省“财政存款优胜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盖军衔先进事迹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我到厦工采访,想顺道见见盖军衔。走进车间,有人指着一台装载机说:“盖工在车下”。他从车底爬出来,身上满是油污,看起来有些邋遢。我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位中华技能大师?我不禁多看了几眼,肃然起敬。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还能像普通修理工一样扎根一线,摸爬滚打。这种实诚与勤勉、淡然与超脱,正是一代技能大师的根本,是中国工人的风骨。

盖军衔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拥有一种奉献事业的拼搏精神,一股知难而进的工作韧劲,一份精益求精的执著追求,人生就有出彩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新时代少年》这个节目,深受感动。

在这个节目里,介绍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令我敬佩的有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的范修睿。他在初二时,因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同学在上体育课时不幸去世,而感到无比心痛,他决定依托现代互联网,借助社会平台和力量,发起中国青少年健康联盟公益项目。家长、教师和同学纷纷加入到健康联盟公益项目的建设、服务、动作中。指导青少年了解自身健康状态、纠正生活不良习惯。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想想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吧,爱吃辣条,方便面,爱涮烧烤麻辣烫;爱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爱饭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等。有多少不良习惯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啊。而他却能身体力行,把梦想一点一滴照进现实。

更令我敬佩的是——双手走路的颜玉宏,他在1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失去了行走的本事。年仅9岁的颜玉宏开始练习用双手走路上学,700多天的的双手“行走”,带给颜玉宏的给不仅仅是一条能够自由上学的路而已!这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早已在同龄人之中遥遥领先。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四川省残运会上,一举夺得游泳项目三块奖牌。

想想他的苦难童年,想想他的倒立行走,想想他的三块奖牌,想想他的完美梦想。我不能不想想自我,和他比起来,我的条件优越多了,但我成绩平平,还爱抱怨父母不给我请家教;到校才几分钟的路程,巴不得妈妈每一天有接有送;生活中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真是惭愧啊!

这十位青少年,他们品学优良,是我们中国新时代千千万万优秀青少年的代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就让我们都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吧,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总是听到有些同学抱怨学习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我觉得那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了榜样。榜样,就在我身边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现代浮躁的生活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我的榜样就是xx教授,xx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超级稻育种家,他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专注的探索精神缔造了北方水稻超高产理论,沿着前人开创的“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潜心研究,最终创立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选育出一系列超高产新品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亩产均突破800公斤,尤为重要的是,还较好地解决了各国水稻专家都在苦苦求索的"超高产与优质相矛盾"的世界性难题,基础研究之树结出丰硕应用之果。

第一次知道陈老师是在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讲堂上,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xx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xx老师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献身农业科学,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人民期盼紧密连结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农业科技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他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牵挂农民,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多几分收成,让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饭”是他的忠诚信念。他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国计民生大课题,积极为国家制定粮食生产政策、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等问题献计献策,使亿万农民从中受益。学习xx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xx老师说他喜欢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当看到即将开镰的金黄金黄的稻田,他总是抑制不住兴奋,走上田埂,摸摸稻穗,捏捏穗粒,收获的喜悦顿时消融了他播种、耕耘的全部苦累和汗水。前辈们是用心血和智慧栽培下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理论之树,xx和他的团队则是用心血和智慧在浇灌这棵大树,使它结出丰硕的应用之果。。

作为xx农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以陈老师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陈老师的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刻苦专研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率先垂范 引领先锋作用——张建友

2021年7月3日凌晨1点多,中方镇塘家田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极端天气,狂风四起,洪水肆掠,导致村内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村352户村民中,受灾农作物达200多亩,部分农作物直接被淹没;村级公路受洪水冲刷多处断裂,无法通行;强风摧力设施,供电中断;通讯信号无法联系外界;

部分村民房屋倒塌……

风声、雨声、喊叫声,声声紧急,塘家田村张建友同志,按照村部拟定的应急预案,随即召集全村在家党员、年轻人一起开会,深入研究救灾具体方案。他把党员分为第一梯队、年轻人分为第二梯队,各队由一名村干部带队实施紧急救援。全村受灾群众达到500多人,特别是坨田湾组、力子冲组、岔路口组等最为严重和紧急,在通信中断、通路受阻的情况下,张建友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想方设法把灾民安全转移到村部,坨田湾组村民潘盛梅家里房屋面临即将倒塌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但她死死不肯离开那破旧的老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张建友奋不顾身把她背出危房,安置到安全地带,才侥幸躲过一劫,保住了一条命。

此次特大灾害发生后,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终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走访了200多户,转移了37人到村部,从半夜到第二天晚上九点多只喝了几口水,一直走在洪灾一线,没有造成一名群众伤亡,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张建友是一名预备党员,他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共产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抗美援朝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

全文共 1938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周年之际,10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先进事迹。14日,“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在北京、吉林两地同时录制。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徐振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他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主动申请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2年,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录制现场,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徐振明先进事迹,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95岁高龄的徐振明老人精神矍铄,全程参加发布活动。

2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一个甲子,这其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发布仪式现场,曾多次采访过徐振明的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为大家讲述她眼中的这位老英雄。“徐振明身上那股执着劲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大家看我手里拿的这双靰鞡鞋,是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它是陵园的一件收藏品。”孙艳华现场为大家讲述鞋子的来历。有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他不畏天气严寒、道路险阻,顶风踏雪去了三次。

“徐振明刚到陵园时,他最忧心的事,就是陵园里的藏品有90%都是复制品。他坚持认为,搞教育得用真东西,讲真故事。”孙艳华说,徐振明一有空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随后,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和父亲守陵的故事。

徐振明即将退休时,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然而他依然时刻牵挂着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地方,每天一大早,都会照旧来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退休在家休息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陵园,成为了一名门卫。“有一天我去陵园,突然发现我父亲在当门卫,一问才知道是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回来的。我最初很是不解,他以前是这里的领导,怎么能去当门卫呢?但是他十分坚持,说只要能在这儿继续为将军守陵就很满足。”

发布仪式在吉林广播电视台设立分会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大家被他的故事所感染,听到动情处时,不少观众眼含热泪,自发起立鼓掌表达敬意。

“我们吉林省军休所20名老兵今天有幸来到分会场观看发布仪式,大家都被徐振明老人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以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所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老英雄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崇高精神,把历史使命担在肩上。”原16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张义军在观看发布活动后动情地说。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高境远曾和徐振明一起共事,在观看发布仪式后,她说:“徐振明老人是我们陵园的老领导、老前辈,也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我们要学习他忠于事业、不忘初心的精神,更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柏合暖兵服务队队长李桂梅从2014年开始便投身多种形式的关爱老兵活动。“今天现场,我受到徐振明老人先进事迹的感染,今后将带领志愿者们全心全意关爱老兵。”她说。

发布仪式即将结束时,主持人刚强与徐振明老人面对面交流。徐老已经不能用言语流畅表达,然而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芒。“听说您还会唱歌呢,咱们一起唱一段好不好啊?雄赳赳,气昂昂……”在主持人的带动下,老人唱道:“跨过鸭绿江……”话音刚落,掌声雷动。短短几秒的即兴演唱,仿佛让眼前这位跨过近百年风雨的老人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金辰蓉在节目录制结束后说:“徐振明爷爷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令我印象深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人作文★ Tribute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wcomer of the times ★

★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 Anti-US aid movie Vaito Views ★

★抗美援朝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作文★ ★ Remember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id North Korea.sp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先进事迹观后感例文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XXX先进事迹点滴体会

读完《共产党人汪洋湖》这篇文章,汪洋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和精神情操,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汪洋湖,首先就是要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廉洁从政的品质。汪洋湖同志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他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权利面前经得起各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考验。群众评价他“最突出的是廉政勤政,最可贵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最难得的是所到之处有口皆碑”。按照世俗的眼光,他有很多“发财”的机会,但他始终把手中的权利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从没利用权利为个人某取任何私利,他视奢侈为祸、视俭朴为宝,一向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他不仅严于律己,而且还严格要求家属不参政、不收礼、不搞特殊化,要求自己的孩子靠自强自立,而不是靠父辈的权力。他从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给家属、子女办过事。他这种廉洁自律、一身正气、甘于清贫、廉洁自律的精神,今天看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是学习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汪洋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的工作作风十分严谨,实事求是,绝对不搞虚报浮(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夸。在工程建设上,他严把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关,确保数十亿水利专项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建设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他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公仆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他紧跟时代步伐,勤于学习、勇于拼搏、务实求新、开拓进取的境界。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曾主管过党务、工青妇、农林水、财粮贸、公检法等工作,他从来都是让干啥就竭尽全力去干好啥,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能努力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他以共产党人特有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四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甘当公仆、努力实践党的宗旨的作风。汪洋湖常年奔波在外,舍小家顾大家,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之,汪洋湖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是深刻的党性教育,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都值得我们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们敬佩。我们都要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美援朝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苍松翠柏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

在这里,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在转业地方后的60多年,他恪尽职守、默默做着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他是9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

两次荣立一等功

谈及往事,老战士徐振明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2年初冬的一天,徐振明在参加山东莒县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中,在山坡上向敌人射击。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的后背瞬间被炸伤,鲜血浸透军装,他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在徐振明被抬去后方医院的路上,日寇开始了疯狂突围。“八路军常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叫唤’,面对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离开战场?”苏醒后,徐振明忍住钻心的疼痛,“腾”地一下翻身爬下担架,捡起枪支和弹药,返回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战友们被徐振明的顽强斗志深深鼓舞,大家并肩血战直至胜利。徐振明因此荣立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过去父亲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时停下来就打仗,打完仗就行军。但那场拉锯战,尤为惨烈。”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徐振明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著名战斗。那时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父亲所在连全体官兵奋勇杀敌,最后仅幸存10来个人。经过这一战,徐振明第二次荣立一等功。

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的斗志,能为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虽已离休,可每当被问及“守陵”的初心,徐振明总是这样回答。

1942年,不满18周岁的徐振明光荣入伍。新兵培训时,他曾听教导员多次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从那时起,杨靖宇就成了徐振明的精神偶像。

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面临3个职业选项:一个是招待所所长,一个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就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

为了让长眠于此的英烈安息,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那时候他恨不得天天‘长’在陵园。”徐振明的妻子龚凤兰说,遇到刮风下雨,即使是半夜,徐振明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有无漏雨,看看树木是否折损,从之前的荒山秃岗到现在的满岭翠绿,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

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1980年,徐振明离休时,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革命烈士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凝聚了徐振明大半生心血,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离开这里。经过再三申请,已离休的徐振明又回到陵园当起了门卫。如今,身体行动不便的他,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

“‘不能忘本’,这是父亲过去常跟我说的话。”徐永军说,父亲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难忘的经历。“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在心底里埋下了红色种子,更加尊重英雄、爱护烈士陵园。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多了解历史,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__,女,1980年11月出生,本科,2001年3月参加工作,2004年4月入党,2012年9月任__区档案局(馆)副局(馆)长。2017年3月,任__区精准扶贫驻__村第一书记。

作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__用实际行动证明:扶贫,巾帼不让须眉。

两年来,带领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建成村史陈列室,解决村民生活困难和难题,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过硬的扶贫措施,让__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放下孩子驻村精准扶贫

2017年3月区档案馆驻__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退休了,虽然单位还有在职党员4人,但是她主动站出来,勇于承担精准扶贫驻村工作。

当时__的大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二女儿不满一周岁尚在哺乳期,两个孩子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关爱。但是眼看到单位人员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__同志深知,虽然已为人母的她还有很多角色要扮演,但是在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里,每个人都必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她思前想后,回到家中跟同样工作繁忙的丈夫做好思想工作,请来自己年岁已高的老母亲帮忙照顾家里,她硬起心肠给不满一岁的女儿断了奶,盘算着大女儿小学毕业后送到寄宿学校,把家里老小安顿好后,很快就投入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了解村里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__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背包里装着一个写满村里每户情况的笔记本,在薄雾晨曦中她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村级小路上了。经常在晚上九点多,村民都要入睡了,乡亲们在__小区还能看到她入户的身影,最多的是和农户亲切、贴心的拉家常、记录民情民意。

虽然__村是城中村,离家里就二十分钟车程,但她严格按照住村工作队五天四夜的要求住在村里,一周回一次家。有一次,因为小女儿刚刚断奶,出现不适应,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每每家中打来电话,__也是情不自禁落下泪来。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她一直咬紧牙关,没请假回去看望、照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__村的板块,走访全村550户村民,走遍6个村民小组的沟沟坎坎,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35户73人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哪个是因病致贫、哪户是因学致贫、哪个享受五保、哪家享受低保、哪家住土房、哪家有几个人在外务工、哪家养了多少猪和鸡……一个个数据牢牢的记入了她的大脑。

用真情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精准识别阶段,虽然村里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前已将贫困户的情况上报,但为了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她还是一个个地进行仔细核对,并做好群众的工作。

许长宽和徐承汤两户,是__的贫困户,原来也属于贫困户,后来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资格,他们心里不理解。__时不时就去探望,遇到他们家人生病住院,还主动跑到医院去看望。后来,他们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实干苦干、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在贫困户家中,她常常轻车熟路的撩起衣袖,帮忙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庭院、翻地摘菜等,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贫困户的认可、点赞。

由于__村贫困户大部分为老弱病残、痴呆傻,导致包联干部和工作队多次宣传政策效果不够好,__想出各种办法开展政策宣传: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入户,为贫困户亲属或监护人讲解、宣传精准扶贫产业奖补、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借助院子会、村民代表会等人多的会议,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在主题党日上为__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讲党课;利用三八妇女节、扶贫日、重阳节等活动,参与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为村民表演节目,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扶贫知识有奖问答,让精准扶贫政策入脑入心。

多措并举,让扶贫政策在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行,提高了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群众脱贫致富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

用档案见证脱贫蝶变

__先后深入到东城开发区、__村、马家河村等,积极开展工作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完成《__区精准扶贫档案调研报告》,提出了档案规范整理与扶贫工作实际同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加强精准扶贫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法。

为巩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取得的成果,__帮助争取资金3万余元,为__村建成村陈列室。村陈列室约40平方米,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__村基本情况、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的成果。

“我深知扛在肩上的责任,或许也曾怀疑自己的辛苦和奔波是否有回报。然而,当看到乡亲们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看到__村一天天的变化,才发现,付出的艰辛、流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__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关爱老人

“帮助贫困户,不能只搞基建、搞产业,还要让贫困户甩开思想的包袱,改变他们某些落后思维模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帮扶当中来,这样才能实现脱贫目标。

作为“第一书记”,她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的所有信息。徐家的蔬菜有几亩,许家的房子有几间,聂家的老人患了什么病......这些基础性信息都是她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大家的多次共同讨论,形成了__村五年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__是__村年龄最大的长者,儿子早年去世了,大女儿刘凤仙勤劳善良,在白浪菜市场务工,家庭并不宽裕的她却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把老母亲从__村接到自己租住的房里来照顾。但平时女儿为了生计奔波,经常工作到很晚回家,孤独的老人只能坐在院子里望着外面的人来人往。

__和帮扶干部彭艳等,每周都要抽时间到白浪看望这位95岁高龄的老太太,__虽然年事已高,可头脑清醒的很,经常满含热泪拉着她俩的手不让走,要留她们陪她说话聊天。

为做实安幼养老工作,推动__村在全区率先开办“四点半”学校,免费为__村的孩子们提供"暑期托管",为务工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孝道红黑榜”“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对贫困户金明银、许长芬家庭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宣传群众身边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举行庆祝建党节活动

做好乡风文明建设,采用诗朗诵、三句半、大合唱等节目,宣传向上向善的优秀传统文化。__和工作队员张雨梦联合表演的相声《如此孝敬》,受到群众的好评。

通过两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__用自己的真情真心付出,换来了__村贫困户的信任和认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她与村干部同心同力、共同筑路,与广大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振兴路、小康幸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习黄永腾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60多年前,青春年少的黄永腾,成为中越边境一线的小学教师,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迈上了爱护界碑之漫漫长路,一块块庄严耸立的界碑,饱含着他的爱国热情。

1955年,16岁的师范学校毕业生黄永腾,自愿支边,到地处边境一线的防城县那垌村小学任教。执教于边境地区,工作生活在国防一线,他深刻感受到边境安宁的珍贵,意识到国防坚强的重要。在兢兢业业从教之余,义务担负起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当时,一些边民的爱国护碑意识还很淡薄,牛羊拴碑上,垃圾丢碑旁,荒草恣意长,任由界碑污损。黄永腾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此,他找村干部交谈,走村串户到广大边民家中进行宣传,发动自己的学生去做家长的工作,起到明显成效。

也就是从1955年起,黄永腾老师首创发起爱国护碑行动,走山路,找界碑,为每一块界碑担当“清洁工”“守护员”,并且带领一代代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碑护碑活动。爱国护碑行动一启动,脚步就从没停止,成为对边境地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黄永腾无论是在边境地区从教的二十多年,还是到城区工作以后,直至退休以来,都为这项行动当旗手、扛大旗。

我市境内共有100多块界碑,延绵100多公里边境线,大部分都在偏远险僻之处。黄永腾就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所教育的孩子们身上。

“边境青少年要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理念,只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对边境、对祖国的认知才更清晰,才更明白边境儿女肩上所担的义务和责任。”黄永腾说。1979年,时任防城县那良公社少先队总辅导员的黄永腾,结合当时边境形势,组织36名小学生开展了“走游击队走过的路”活动,沿着解放军游击队的行军路线,清洁整理沿路30块界碑,并联系当年的老战士、烈士遗属为孩子们讲述烽火岁月的故事,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从那以后,黄永腾又陆续谋划组织了“时刻准备着”“挂国旗”“界碑天天见”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组织学生成立了“红领巾护碑小分队”,护碑队员不但自己护好碑,还向家人、村民、游客们宣传爱碑护碑知识。护碑小分队的旗帜一直传递至今。“红领巾护碑小分队”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一等奖、全国“童趣杯”特色小队等多项荣誉。虽然护碑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黄永腾和孩子们的护碑行动从未间断。

近年来,黄永腾老师通过编写《国威军威》宣传图册、编写传唱《护界碑》歌曲等形式,把爱国护碑行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而今,杖朝之年的黄永腾扎根边境,开展爱国护碑活动已有60年,踏出了赤子的护碑忠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之情。

守边固边、爱碑护碑成为广大边境学生崇尚的一种光荣使命,成为了当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新常态。学生们个个争当护碑小标兵,为界碑清洗碑面,用油漆亮色碑文,比拼谁知道更多界碑知识;大人们也利用早出晚归的机会,为沿路的界碑除草清淤、整理环境,有的还不辞辛苦绕道去护理界碑,在全市边境地区营造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我市有3个乡镇、19个行政村与越南陆路相邻,共有边民7万多人。在黄永腾的影响带动下,90%以上的边民群众都参与过守边护碑行动,甚至有很多家庭一家3代人都加入了爱碑护碑行列。

1.2017年关于77岁老教师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县学习黄永腾的精神心得体会

3.黄永腾专题学习心得体会2017

4.党员干部学黄永腾事迹心得体会

5.社区学习黄永腾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6.学习孩子王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学习党员黄永腾心得体会

8.学习黄永腾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9.黄永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钟南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 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 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 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 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 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 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 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 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 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

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 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 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 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 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险战 场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您们都是最美的中国人,感恩有您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为志愿者,她不顾自己年近古稀,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五年以来,主动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及弱势群体,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为院落邻里提供志愿服务。

一、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爱心和行动诠释感动,践行责任。

他们并不是亲人,并不是爱人,只因心中的大爱,这位可爱的老人多年来任劳任怨,悉心照顾着常年卧病在床的92岁冯**大爷。那年五月,冯大爷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瘫痪。由于冯大爷夫妇的儿女一直在外地工作,甚少回家,老伴刘婆婆也年事已高,独自照顾冯大爷十分困难。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前去照顾冯大爷。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胡**向家里撒了个谎,说自己要去旅游,从而顺理成章地搬进了冯爷爷和刘婆婆家。此后的三个多月里,从生活起居,到扶大爷如厕、帮大爷搓澡……;从日常料理,喂大爷吃药、帮大爷测量血压……胡延碧开始日夜不歇地照顾老人。

纸毕竟包不住火,胡**搬到“帮扶对象”家里住的事,终于传到了家人耳朵里。胡**的女儿蔡*当时被吓了一跳。“后来看到老妈身体没问题,而且她做这些事情自己也很快乐,我们也就没有埋怨她了,只是叮嘱她今后不要再撒谎玩心跳了。”现在,蔡*渐渐能体会母亲的心意,“既然她是真心喜欢志愿者的工作,看到她高兴、健康,那我们就百分百地支持她。”

随后的几年里,胡**细心无私的照顾冯大爷,先后帮冯大爷介绍了十几个保姆;任劳任怨,大到照顾老人饮食起居、购买生活用品、用药、饮食搭配、聊天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小到代缴党费、办理各种硕碎杂事。嘘寒问暖,句句问候如同明媚的春光照进老人的心里,让冯大爷感受到了一份特殊的亲情,孤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当冯大爷被病痛折磨难受时她总是陪在老人身边为他读报、讲新闻时事,鼓励老人主动地面对生活,重拾生活的勇气。甚至亲自动手帮助老人排便,直到冯大爷能自己下床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习近平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将毕生心血都抛洒在太行山山区开发事业上的李保国教授,以始终如一的执著,坚守了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地,彰显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政治品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李保国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李保国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为民情怀。基层一入数十载,荒山穿上绿衣裳,十万农民奔小康,都因来了李保国。正因为他来到太行山,心中装着百姓,不愿让我们的百姓穷,才会35年如一日,倾其所识、所能、精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他说:“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实用、适用的知识。”数十年来,李保国共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800余次,培训9万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口7万人次,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达到1826万亩,带动群众增收58.5亿元,带动太行山区贫困县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千千万万农民变成 “李保国”,李保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其次,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科技创新的意识。李保国来到太行山的35年间,他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 果、核桃产业发展……李保国把科研成果写在了太行山上,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却无怨无悔。李保国对友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太行山道路不是一代人的事。靠科技的力量走好这条路,不能迈四方步,不能小步跑,要像接力赛,一棒一棒跑下去。咱这一棒跑得好,下一棒就好跑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我们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责任担当和实干作为。没有责任担当意识,没有“钉钉子”精神,在面对山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等困难,在面对百姓农技落后的情况下,不会搞培训班,更不会自掏腰包请专家来授课。没有实干作为精神,不会35年在农村生活,更不会35年如一日,不断攻克太行山山区的各项难题。他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李保国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让山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还让成千上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在今天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正迫切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李保国同志一样,有责任担当和实干作为的人才来大显身手,而李保国,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支月英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06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山路弯弯,绵延崎岖。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丝毫看不出支月英已年过55岁,此时此刻,她完全沉浸在课堂与孩子们的互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老师心目中,她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在学习上她积极主动,善于思考,酷爱阅读,热衷写作,曾在《____日报》和《____晚报》上发表若干篇小习作。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在每学期的假期作业评选中她连续11次获得校级优秀作业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是老师的好帮手。

她是同学公认的好榜样。作为班长、中队长和大队委的她在六年级四班同学心目中,既是知心伙伴又是学习榜样。她勤奋好学、乐观上进、乐于助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她经常耐心辅导,六年来凡是和她同桌的同学及家长都对她赞不绝口。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她都会主动承担。每次班上有同学忘拿彩笔或橡皮等学习用具时,她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教室里的花卉没水了,她会一声不吭的按时浇上。平时值日她总是抢着干,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离开。她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她是校足球队、篮球队的队长;管乐队的长笛演奏者;乒乓球俱乐部的小老师……。六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和谐向上、团结友爱、自强自立、勇于担当的良好班风。

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一家人生活朴素而且节俭。自小就懂事的她每日目睹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辛勤工作。她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她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拖地,擦桌子、洗衣服她都能做。妈妈做饭时,她总爱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她的拿手好活。有时父母不能按时回家,她就自己一人在家,做饭学习,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她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做完作业,常常为奶奶捶背,讲笑话哄老人开心。遇到奶奶的生日或重大节日她都会为老人准备礼物。亲戚朋友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是邻居称赞的好少年。在社会,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小公民。她是____市儿童美德“1﹢6”宣讲团的成员,节假日期间经常跟随爸爸一起到机关、社区、工厂、车站等地宣传中华美德,尤其是她所讲的《孔融让梨》《王祥卧冰》等经典美德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放学后她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妇孺,她总是争先让座。遇到家境贫困的弟弟妹妹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着父母的衣角哭泣时,她毫不犹豫的将自己仅有的玩具送给她们。从幼儿园起她坚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助零花钱和书本,多次为灾区人们捐款捐物求。从2017年起,她前后十几次跟随爸爸到深度贫困村甘谷县古坡镇大坪村走访献爱心,为贫困村的孩子送去书本、文具、衣服、文具等,深受村民的喜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优秀美德少年的价值追求。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心系中国梦,起航新时代,____同学迅速成长。__年被市教育局评为“____市优秀美德儿童”;__年、__年、__年、__年连续四年获得实验小学“三好学生”称号;__年获得实验小学“优秀美德少年”称号;__年她被授予“最美实小人”光荣的称号;__年被评为“____美德少年”;__年、__年分别获得____市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

____同学胸怀祖国、诚实守信、乐观上进,她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下增长知识茁壮成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陶冶情操,磨练意志,逐渐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基层是个大熔炉,可以淘汰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年轻人,也可以成就小部分优秀的基层干部。36年,黄大发同志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凿渠,带领村民一步步实现着遥不可及的梦想。他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悔奉献于草王坝村,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只有那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愚公精神。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同志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动力的源泉,黄大发常用“党员身份”做担保,这是他铁一般的誓言,党员干部都应该像黄大发这样,少争权利,多担责任。黄大发一生践行党的事业,为民拼搏,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只在年老时提出“去省委大院看看”的请求,这是多么质朴的请求,也表达了对党组织不可言表的感情。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始终将理想和信念付诸于行动。广大干部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埋头苦干。在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为行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干成事,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要把“服务人民群众”当做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多做奉献,我们才能有大作为,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新时代的党员和干部,没有了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但是同样也会有所牺牲。黄大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顾不上自己的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亲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他选择了无私奉献。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活到老,学到老”的优秀品质。黄大发在带领村民们凿渠引水的时候,创造机会自学水利知识,从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成了“水利专家”。正是他不断学习,刻苦专研,才使得跨山引水成现实,才使得村子步上脱贫致富路。

党员干部都要像黄大发一样,立足工作岗位,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要有“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的高尚品格,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要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要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习惯,如此,方为百姓满意的好干部。

1.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干部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4.黄大发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5.关于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学习黄大发精神心得体会

7.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做四讲四有党员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産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廣大黨員、幹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心係群眾、扎實苦幹、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廣大黨員幹部要按照習總書記指示,以參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學習李保國同志的“愚公精神”,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

學習李保國“愚公精神”,做講政治、有信念的黨員。李保國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心係人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他像愚公一樣,30多年扎根太行山,用生命踐行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為榜樣,強化對黨章黨規黨紀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始終做到黨中央提倡什麼就認真踐行什麼、黨中央禁止什麼就堅決反對什麼,真正成為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

學習李保國“愚公精神”,做講規矩、有紀律的黨員。李保國自覺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模范遵守黨章黨紀國法、規章制度。這麼多年來,他時刻用紀律和規矩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從不為自己、家人、身邊人謀私利,只為廣大百姓謀福利。廣大黨員幹部要像李保國那樣,時刻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審視自己,改正不足,切實做到知大知小、知進知退、知榮知辱、知是知非,真正做講規矩、守紀律的合格黨員。

學習李保國“愚公精神”,做講道德、有品行的黨員。李保國淡泊名利、坦蕩無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他以“時刻以善為本,尋找行善之地”為座右銘,用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著黨的優良作風、中華傳統美德,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為榜樣,上好道德修養這一人生必修課,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講道德、有品行的合格黨員。

學習李保國“愚公精神”,做講奉獻、有作為的黨員。李保國心係群眾、奉獻百姓,勇于創新、精益求精,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獻出全部心血。30多年來,他像愚公一樣,研究推廣農業科技事業,先後完成山區開炭研究成果28項,推出了富崗蘋果、綠嶺核桃、漿水蘋果等全國知名林果品牌,使邢臺西部140萬畝荒山全部披上了綠裝,太行山區10萬多名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為榜樣,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把畢生精力乃至生命奉獻給黨,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裝在心裏,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的溫暖,努力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真正做講奉獻、有作為的黨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全文共 2983 字

+ 加入清单

事迹概述

1997年以前,位于竹贤乡的下庄村与世隔绝,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七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公路。反映他们修路的壮举的“下庄精神”图片展览在全国引起轰动。路修通后,通过10多年的努力,烤烟、柑橘、养鱼、芝麻、西瓜等产业已在下庄村发展起来,仅烤烟、柑橘两项作物每亩都能增收3500—4000元,当年的全国贫困村将在今年实现脱贫目标。为了缩短农产品送进城的时间,他又带领村民拓宽了通村公路,开凿出下庄人的“致富路”。

详细内容

上世纪的世纪之交,曾有一群“井”底人,渴望一条通向未来的生命之路,有了用生命挑战悬崖的壮举。这就是当时震撼了一代人的“下庄精神”。而今,仍在下庄村,依然是这群人,为了脱去贫穷的帽子,再次拿起锄头,向悬崖宣战,将12公里的山路拓宽成一条致富大道。

时间跨度整整18年。18年间,一直有一个人,在下庄村起着主心骨的作用。他就是被称为“当代愚公”,现任下庄村村主任的毛相林。毛相林,今年56岁,1992

年入党。2012年开始任村主任。由于他身材矮小,当地人称“毛矮子”。

英雄之路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一个巨大的天坑里,现与原两河村合并。该村共有176户716人口。其中,居住在天坑内的有96户、397人。曾经的下庄,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两眼直发昏。这首民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它既是对下庄自然环境及地貌特征的形象写照,更是下庄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反秧。村里的人要想出村,唯有徒步穿越悬崖峭壁上一条总共有108道弯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上整整三天。在凿通这条“天路”之前,300多人的村庄有153人从未到过县城,甚至还有50人从未出过村,不知公路汽车为何物,全村数十年只出过3个高中生,下庄人做梦都想走出大山。

1997年农历7月,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的毛相林从巫山县委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学习归来,坐在海拔1300米的岩口子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毛相林不停地问自己:下庄人的日子越来越紧巴。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年都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单身汉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找老婆。难道下庄就在这“井底”永远穷下去困下去吗?难道我毛矮子就硬是比别人矮一大截?望着远处直视苍穹的巨岩“笑天龙”,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毛矮子莫是发了疯祖祖辈辈都只是感想的事,他居然敢做?”毛相林刚提出修路,村民就议论纷纷。怀疑的,担心的,嘲笑的都有。

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一九九七年冬月十二,一个阴冷的日子。随着毛相林的一声令下,下庄人炸响了第一眼开山炮,向大山、向闭塞、向贫穷发出了挑战。动工修这条路的时候,村里只有80多个劳动力,用的是钢钎、锄头、撮箕这些最原始的工具,用肩扛手掰这些最原始的方法,一寸一寸向前掘进,村民沈庆富、黄会元等6条生命的代价和无数个日日夜夜,下庄村民硬是凿通了天坑,用血肉之躯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路”。他们修路的壮举,被原万州日报连续报道,并提炼出了“下庄精神”:勤劳友善、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用图片展览的方式在万州、重庆、湖北等地展出,引起了全国性轰动。

奉献之路

毛相林人虽矮小,但意志坚强如岩石。他家5口人,其妻长期有病,母亲70多岁。要修路,他是村干部,必须一心扑在工地上。晚上,他找妻子做思想工作。妻子抱怨:“你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人张着嘴巴望着你,你还想修路?”没有办法,他只得找到母亲。母亲是个老党员,全力支持儿子:“你放心去干,干就干出点脸面。路没修好,我找你;家里有差错,你找我。”

为了修路,毛相林没日没夜地吃住在工地上,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为了修路,他“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还以个人的名义在信用社贷款1万多元……有一次,工地上炸药、雷管快用完了,眼看就要停工了。毛相林回到家里,叫妻子把妹妹寄存在他家的3000元钱拿出来去买材料。一向温顺的妻子态度十分坚决:“不行。”毛相林轻言细语不见效果,火了。不禁上前推了妻子一掌,将妻子推了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妻子扑了上来,和丈夫抓扭起来。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妻子才答应把妹妹的钱拿去救急。

发展之路

下庄人有不服输的性子。毛相林更具备这种性格。

以前,下庄村还可自给自足,村民们一年到头不缺粮少肉。但是,相邻的贫困村阮村通过劳务输出和发展烤烟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原来别人羡慕的下庄村逐渐被甩在身后,成了一个贫困村。他带领乡亲四处考察取经,学习发展经验,找寻合适的产业。种植烤烟?不行,下庄村海拔三、四百米,不行。发展天麻种植?不行,一是成本大,二是地理气候条件不适宜。有一次,他到曲尺乡参加现场会,发现了当地的柑橘树长得喜人,村民凭借种植柑橘、小水果等,一年收入上万元。一打听,柑橘适宜中低海拔种植,下庄正适合。2013年,下庄村500亩柑橘园基本成型。

“路通、车通,才有人通、财通。”当年曾全程参与修路的下庄村校老师张泽焱告诉记者,自从公路修通以后,村里至今已走出去20多位大学生,有的还上了名牌大学,村里有了漂亮的小学,学生们不仅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且学校还配备了电脑,随时可以上网。张泽焱说,随着出山公路的打通,到山外闯世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栽果树,种西瓜,拉到山外去卖,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电视、洗衣机、智能手机已不是什么希罕之物,有些人家还买了私家车。

下庄村是2015年脱贫村。在县交委和帮扶牵头部门工商联的帮助下,下庄村的产业已然规划清晰,产业发展正迈出新的步伐。“全村在巩固300亩烤烟的基础上,又发展了500亩柑橘;还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毛相林说,除了产业外,现在全村的水、电、路、卫生等基础设施也大为改善,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我们村要确保今年脱贫,再过二、三年基本实现小康。”毛相林告诉记者,该村还准备打造“下庄精神”教育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致富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路要宽敞了,车轮才会滚滚来。上世纪末下庄人第一次修通的路,只能通摩托车和小型农用车。每逢下雨,山上滚滚落石和泥石流,经常阻断交通。这条8公里长的公路,拉近了下庄村与外界的距离。但仍然无法承载让下庄村富裕起来的重任。眼看别村的公路车水马龙,而自个村的公路年久失修,毛相林决定再次带领村民整修公路。

2015年5月8日,毛相林和24位曾经参与修建8公里“生死路”的下庄勇士,主动站出来,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对下庄出山公路进行拓宽整修。路窄了,扩。弯急了,取直……在整修公路的现场,随时可以看见毛相林忙碌的身影。有时,他与村民们一起轮锹挥锄;有时,他与技术人员盘坐在公路边,盯着图纸指划着什么。数月过去,一条2米来宽的机耕道变成了3米多的碎石路。

“我们以前修路,是为了走出天坑看看外面的世界,”毛相林的语言很直白,从来没有提及“下庄精神”几个字。“18年前修了路,村民们能出山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让子孙后代不再愚昧。”毛相林说,现在修路,是为了发展产业,大伙儿致富的渠道也拓宽了,以前交通不够通畅,更不够通达,运输成本高,很多蔬菜、经济作物卖不出去。现在,可以大力发展了。总之,让村民们不再贫穷,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我们深信,下庄人的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自力更生的下庄精神早已浸入到他们的骨肉和血脉之中。毛相林是其中的一员,更是其中的代表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青年文明号长先进事迹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中难免会遭遇病魔的侵扰,面对不幸者,护士总会勇敢的站出来用无尽的爱心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爱心港湾,同时也为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的同事——龙瑶同志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龙瑶同志2008年毕业于长沙医学院高级护理班,参加工作后进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从此与新生命结下不解之缘。在新环境中,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配合护长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以团支部书记的身份带领科内团员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科内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风气。

在新生儿科,她早已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护理了多少婴儿,有多少病儿经她护理转危为安。在她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一次,一个门诊来的患儿住院,由于入院未明确诊断,该患儿的感染传给了旁边床位的婴儿,发生了新生儿院内感染,面对险情,她一边迅速向护理部与院感科汇报,一边积极配合护长紧急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感染儿实施封闭式管理,固定专职护理人员加强治疗监护。她日夜守在病房,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有无新发病患儿。直到一个星期后,确信没有新发病患儿,感染儿也已转危为安,她才松了一口气。

新生儿不会讲话,但龙瑶却能读懂宝宝的需求,她说:“别看宝宝不会讲话,但他们会有皮肤饥渴现象,有的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了或疼痛,而是希望有人去关心或爱抚,给他一些皮肤的抚摸就会好。”每次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她都会把一些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来,如与全科护士一起实践,带领大家一起动手为早产儿暖箱中制作五颜六色的“鸟巢”,使宝宝们产生安本文转载自www.sjclw.net事迹材料网全及舒适感,让他们的小手小腿触碰到“鸟巢”就像感受到他*的子宫壁,安安静静地酣睡。

三年的护理生涯使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本领,由于本科服务的对象是小婴儿,小婴儿血管小,脆性大,有时加上脱水等因素,静脉穿刺难度要比成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无论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是稍大点的幼儿,她几乎都能做到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因此她也成了新儿科病人打针点击率最高的护士。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开展新方法,如开展“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减少了住院天数;同时,在技术上她又精益求精,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插管胃、早产儿喂养技术及各种呼吸机及监护仪的使用。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发展的科学,多年的工作使她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光有精湛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努力充实自己,现正攻读南方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位。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仁爱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新生儿科是妇幼保健院的明星科室,不少家长抱着小孩慕名而来,然而,由于重男轻女等的思想的影响,新生儿病房也成了残疾儿和弃婴的最好“归宿”。朱女(化名)是一个出生才25天的早产女婴,因重度脑积水被父母抛弃,当龙瑶看到这奄奄一息的患儿时,她二话没说,立刻搬来保暖台,用滴管进行喂养,在她的带动下,全科医护人员这个带来一套衣服,那个带来一罐奶粉,经过几个月精心的护理,朱女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孩,因身住六床,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六”,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及联系,朱女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父母噙着泪花握着龙瑶同志的手说“感谢你们把美好的生活还给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对孩子的爱”。

龙瑶护士以真诚的爱对待患儿,同时她又是以真诚的心对待同事的。三年的护理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精神。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此为乐,这点是她在岗位上不断进步的源泉。她常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一滴水,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

工作之余,龙瑶同志积极关心科内活动,2010年,在科室争创佛山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的活动中,她更是倾其所能,多策并举,投入了大量精力,协助科主任及护长带领我科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使科室成功创建了佛山市五星级青年文明号,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工作出色,她在工作期间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及2010年又两度被评为院优秀护士,全科同志在她影响下,也都积极进取,使科室几年来先后获得佛山市特色专科、医院先进科室及先进团支部等多项集体荣誉。在荣誉面前,她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无私地奉献着。悠悠岁月,春去秋来,她不知给多少家属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不知让多少患儿感受过爱的温暖;也不知为多少病人增强过战胜疾病勇气,她用勤勉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龙瑶,一个平凡的护士,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内涵,她的敬业,她的仁爱,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两学一做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生命价值依然在发光发亮。他是党的儿子,是人民的儿子,是太行山的儿子。他是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扎根生长;他是一把火炬,点亮了山区扶贫 的希望之光;他是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前行。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全部心血的忠诚品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而努力奋斗。

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让山岭都绿起来、让乡亲都富起来的为民情怀。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在思想上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大胆探索、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的创新 意识。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对照"八破八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地走创新、创业、创造之路,努力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学习他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巍巍太行山上、镌刻在山区人民心中的务实作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崇尚实干,力戒空谈,苦干、实干、巧干,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打好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命精神。全省广大党员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拼命精神创造一流业绩。

学习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风范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坦荡无私的人格风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带头遵守各项规定和纪律,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共同优化河北政治生态环境。

各级党组织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持续兴起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热潮,让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出来,形成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