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立的名人故事最新3篇 范文大全作文(合集20篇)

浏览

6698

作文

1000

成功名人的小故事无法掩藏的自信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姑娘凯奇林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她的脸上有一块大得出奇的胎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胎记逐渐变大,颜色也不断加深,胎记上还附着一些让人厌恶的毛发。很多人劝她去医院将胎记去掉,但都被凯奇林回绝了。虽然这块看起来让人生厌的胎记给凯奇林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她自己对此却毫不介意,反而把这块胎记当作与众不同的独特标签,因此每天生活得阳光自信。一路下来,凯奇林不仅实现了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的梦想,还找到一个兼具才气与长相的男朋友。

凯奇林的父母都是佛罗里达州的普通教师,她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哥哥,当她的母亲怀她的时候,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很快,凯奇林在一家州立医院出生了,样貌很可爱,不过她脸上一块非常大的胎记让父母倍感焦虑。随着小凯奇林慢慢长大,她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考虑到她脸上的胎记,建议先陪她去医院去掉胎记,然后再去上学。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小凯奇林拒绝去掉这块胎记,因为她不认为自己脸上的胎记有什么可丢脸的。

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小凯奇林在父母的帮助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着刚买的新衣服和新鞋在父母的陪同下去了学校。当她走进校门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盯着她看,有的议论纷纷,有些还捂着小脸偷偷地笑;不过小凯奇林毫不介意他们的看法,气势汹汹地走向了自己的教室。走到教室门口,别过父母后,小凯奇林在父母疼爱又有几分担忧的眼神中走进了教室。这次,她同样受到了很多小朋友惊异的目光和嘲笑,不过她依然自信十足地走向了自己的座位。看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因为其他人的看法而垂头丧气,原本有些担心的父母放心地回去了。

去学校的头一个月里,班上老是有些调皮的小男孩故意逗弄小凯奇林,不过性格活泼开朗的凯奇林很快便征服了班上的同学,连那些以前逗弄她的小男孩都愿意和她成为好朋友。就这样,小凯奇林愉快地度过了整个小学时代。当她去读中学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她面前,这次很多人还是劝她去医院把脸上的胎记去掉,不过凯奇林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脸上的胎记不会给她丢脸,反而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闪光点。凭借自己开朗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凯奇林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在学校生活得顺风顺水。

由于成绩优异,凯奇林成功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美国戏剧学院。在整个大学期间,凯奇林认真刻苦地学习舞蹈和表演。一晃,几年的大学时光悄然流逝,凯奇林自信满满地去找工作。这一次她同样因为脸上巨大胎记的缘故而备受挫折,很多公司给她开出的条件就是必须去做整容,将胎记去掉,否则他们拒绝录用她。不过她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几番努力后,凯奇林的执着和坚持最终打动了她现在的老板,成功地当上一名专业舞蹈演员。

凯奇林的自信是由内向外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脸上的瑕疵而逃避和悲观,她甚至没有将自己脸上的胎记当作瑕疵,所以她生活得开开心心而又自信满满。有些时候,你或许认为上帝给了你一副烂牌,但只要你认真经营,或许会打出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济阳商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的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他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名人故事

全文共 3153 字

+ 加入清单

1964年一个晴朗夏日。北戴河的海面上,波粼起伏,阳光挥洒,宛若一片金星闪烁的丝绒。极远处,海天一色,湛蓝无垠,整个大海显得格外温馨宁静。这时,一个泳者游出海面,走出金色沙滩。只见他突然加重了步子,身后的脚印仿佛一下深了许多。

这个泳者不是别人,他正是一代匡世伟人毛**。

“我要去黄河,你们作些准备。”毛**一回到“浴场一号”住所,便激奋地说道。

“去黄河?主席,你去黄河干什么?”毛**简单明了的吩咐中往往蕴涵着深邃含义,对此身边工作人员已很习惯,但面对这个似乎是刚从大海里“捞”出来的斩钉截铁的决定,他们仍感到十分突然。

“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呐!”稍顷,毛**扳着指头接着又说,“这次我要带一个智囊团去。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化学、地质、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大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的专家。你们给我准备一些应付艰苦生活的东西。我们大家都骑马,沿黄河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我还可以到黄河里去游泳啊!”

说完,毛**便不再言语了,仿佛这条母亲河正在他胸中奔腾流淌。

熟读经书的毛**,他深知黄河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

毛**未了的黄河情结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治国良臣管子就曾说过,“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五害之中水为大。”千百年来,黄河多少次漫流失控,尸漂四野?频繁的洪水灾害,直接危及中国大片精华疆土,直至成为历代王朝霸业兴衰、政权更替的导火索。正因如此,汉武帝率众堵口黄河岸,宋太祖御诏疏通黄漕运,忽必烈钦令察河源,康熙帝亲览修黄淮……

可是,中国革命胜利了,黄河洪水还没有被驯服。面对危如累卵的国之忧患,作为这个东方大国的最高领袖,他怎能不兴起制伏洪灾、安流息波的强烈愿望呢!

正是这种多重情感的驱使,当天下大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第一次出京巡视便选定了黄河。从古城开封到悬河岸边,从邙山之顶到引黄渠畔,他一路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活跃的思维一刻也没有离开这条大河。

在兰考县东坝头,这个一百年前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面对危如累卵的悬河形势,毛**听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曾发生一场特大洪水,水势汹涌,尸漂遍野,灾情严重,留下了“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的民谣。毛**关切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面对领袖的千古一问,在场的陪同人员提出“修建水库防御特大洪水”的初步对策,对此他明确表态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了水患,还能为灌溉、发电,通航提供条件,是可以研究的”,体现了一代伟人对加快黄河除害兴利步伐的迫切愿望。

正是在那次谈话中,陪同者还提出“从长远看,将来还要从长江流域引水入黄河”的远期设想,对此,毛**风趣地说:“通天河就是猪八戒去的那个地方吧?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视察结束时,毛**意味深长地留下了这句深情嘱托。

毛**的一生极具挑战性。“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每一场奋斗,无不是举重若轻、胜似闲庭信步的必胜情怀。但对于黄河,他却从不轻言“征服”,不用“修好”、“根治”之类的字眼,也很少像对长江那样发出响亮的赞美之声,他更多的是仔细品味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历史故事,惦记着千百年来大河两岸深沉的忧患……

伟大领袖的黄河之行,曾使多少人心潮激荡,夜不能寐!

可毛**本人似乎对于这次黄河之行并不太满意,  “那次考察,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看出多少东西。千疮百孔的黄河仍未治好,还没能走上造福人民之路啊。”毛**几次对有关人员如是说。

特别是对于那座三门峡工程,毛**更是牵念有加。早在当初批准这个项目开工时,他就明确表示“要修水库,不要泥库”。可是工程建成后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每念及此,这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毛**想千里骑马走黄河,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那就是:借助这次黄河之行,努力打破与外界的阻隔,重新沟通自己与中国社会实际层面的联系。战争年代里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在赣闽苏区,只要有几天时间,他就会找来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地主,开个调查会。当地的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乃至一块豆腐卖多少钱,谁家的水酒最受欢迎,土布、盐和“洋火”从哪里进的货,他都了如指掌。

在延安,他穿着和农民几乎一样的棉袄,走在街上。各种人都和他打招呼、聊天,大到边区政策建议、甚至农民说他的一句闲话,都能声声入耳。那时候,外有强敌围剿,内有路线斗争,并不时夹杂着共产国际“太上皇”指手划脚的声音。但不管多么艰难曲折,如何荆棘丛生,在“真正的铜墙铁壁”的拥戴下,毛**都出神入化地挺了过来,玩数万敌军于股掌,而且每走一步都感到很踏实。

如今,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怎么找不到了?曾几何时,全国各地还是一片莺歌燕舞,各行各业“卫星”频升,捷报频传,为何突然间就变得天灾人祸,怨声四起,饥荒死人的报告纷至沓来

为此,毛**很感困惑,决心到基层直接进行调查研究。

1960年6月,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十年总结》中写道:“八月在北戴河,中央起草了一个人民公社决议,九月发表。几个月内公社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但是乱子出得不少……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他在不同场合提议,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次,毛**还向他的卫士披露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心迹,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对全国干部也是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要请一位地质学家、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

可是,人一旦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就连最起码的要求也成了一种奢望。他似乎怎么也无法走出这座“围城”。

毛**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也许这正是他要走出丰泽园,走出菊香书屋,凭借黄河再度“突围”的真正含义。

1964年8月初,平阔恬静的北戴河浴场突然传来一阵军马嘶鸣之声,一支由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精心组建的骑兵大队,在北京西郊香山经过特殊训练后,奉调紧急赶至北戴河海滨。

年逾古稀的毛**,在卫士簇拥下登上一匹专门挑选的白色高头大马。他昂首挺胸,挽缰策马,行进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如当年“屈指行程二万”之风采再现。

“练吧,不会骑马就去不了黄河。如果人生连黄河都没有见过,那是会后悔的。”毛**语重心长地鼓励身边工作人员。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千里走黄河”的壮行却注定要搁浅了。因为毛**感到中国已经出了修正主义。

1964年12月26日,是毛**的71岁生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订了几桌菜,请部分中央领导人,各大区主要负责人以及少数劳动模范、科学家一起过生日。宴前,毛**即席讲话“今天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什么四清四不清,什么党内外矛盾交叉?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你们什么事情都不给我讲,有人搞独立王国,尾巴翘得很高。”

一顿寿宴大家吃得索然无味。

中国出现修正主义,当然要比千里走黄河重要。于是,黄河骑兵大队很快就宣布解散。一场最高规格的“黄河壮行计划”无果而终。

不过,即使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毛**也没有忘记黄河的事情。1972年他大病初愈,在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还曾风趣地说“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列宁那里去了一趟。他俩对我说,你那个国家的钢铁、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不用来这么早了。你先回去吧。看来我的一片真诚感动了马克思和列宁,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

黄河啊,这是毛**魂牵梦绕的一条大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名人故事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许多名人故事,但有一个总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说的是,孔子30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教师了,但他并不自满,仍觉得自我的学问并不渊博,于是,便从家乡曲阜赶到了洛阳,去拜访老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从未放弃,最终走到洛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为师。老子见他很有诚意,便收他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边随时请教。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为了拜师,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可见他毫不骄做傲自满、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而老子呢,也为孔子的一片至诚之心所打动,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为后人所乐道。

是啊,我们应当象孔子那样谦虚好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宁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仅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的励志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以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两万人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成功短小故事国民宝贝颜如晶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颜如晶自带不爱说话的bug,却成为最佳奇葩辩手

高晓松、蔡康永和马东三个不务正业的中年汉子,凑在一块做了个很特别的说话类节目,叫“奇葩说”。这款独一无二的说话类达人秀,一横空出世,便在网络爆红。在奇葩说想要脱颖而出真是太难了,但是谁都更难忘的,是一个以黑马姿态冲出的马来西亚萌少女:颜如晶。

早在奇葩说的海选现场,貌不惊人的颜如晶一入场,看起来像机器猫一样呆萌,打完招呼就沉默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饶是高晓松这三个人见惯了各种怪胎,也不仅面面相觑,这毕竟是一个以辩论为主打的节目海选,最看重的就是“能说”,可是进来一个打完招呼就断电的选手,简直让人摸不到头脑。这时画外的一个指导老师说,颜如晶有一点自闭。不爱说话……纳尼?不爱说话的人怎么辩论,这好比怕水的人参加游泳比赛,社交恐惧症的人要当交际花,简直开玩笑。但没想到的是,当高晓松抛出一个辩论题目:是要丑而聪明,还是要美但是蠢的时候,颜如晶眼睛一亮,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好像忽然被接通了电源,颜如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逻辑严密而且妙趣横生的完成了一场陈述,当场把高晓松说得内牛满面,对颜如晶说,我知道我自己长得丑,但我建立了30多年的自信,被你这一番话给彻底地摧毁了。其实他的话深深地表示出对颜如晶的认可,然后当场给了通过牌。

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不错,颜如晶在高手如云的辩论场上大放异彩,由于她整个人呆萌可爱,一旦切入辩论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堪称“神一样的队友”,在网络上迅速成名,被人亲切地称呼为“国民宝贝”。

在国际辩论赛中表现抢眼的大神级人物,台湾的黄执中说,他很理解如晶。因为他小时候也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这个bug,就在于他无法理解在一段谈话中,何时要开始,何时能打断,何时能停止。但是辩论赛把这些规定得很明确,于是当他知道辩论赛的存在时,他就站到了场上。由于自闭的小孩爱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反而极少受外界干扰,思路极为清晰,逻辑严密,一旦上了赛场,简直所向披靡。

颜如晶的bug是不爱说话,但她恰恰在一个说话类的节目中大放异彩。人生的bug有时候真的不是障碍,不信你可以看看奇葩说中,颜如晶精彩难忘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生命名人故事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邻居张大伯每天早晨准时6点起床,咳嗽声和出去买早点弄出的关门声像闹钟一样把我从梦中唤醒。每天谁家放在门外的垃圾,张大伯下楼时,准会捎下去,可最近一个星期听不见张大伯的声音了。

他儿媳说张大伯病了,是什么癌。医生说最多活一年,做手术顶多会延长三年寿命,还得花好多钱。儿子买房还贷着款,哪儿弄钱去?儿子说就是借钱也得治。张大伯坚决不同意,他说今年70岁了,把儿子折腾得不成样子,就是治好又能咋的,还不如想吃啥吃啥,开开心心,能活多长时间就活多长时间。

张大伯趁儿子儿媳上班了,孙子上学了,就悄悄回乡下了,并留下纸条,嘱咐儿子儿媳:别去接我,接也不来。我守我那6亩枣园去,有什么情况再通知你们。

张大伯只有这一个儿子,老伴也在一年前去世了,儿子放心不下,就让老爸来城里住。其实老人住不惯高楼,也吃不惯营养搭配的“科学饮食”,在儿子的督促下去体检,才查出一个癌症来。

张大伯的儿子也不再勉强老爸,他知道老人的倔脾气,就随他的意愿。

邻居们对这样一位勤快的老人是有记忆的,经常有人问张大伯的儿子:“你爸现在怎么样了?”

“在家守着他的枣园呢,我爸喜欢吃枣。”

初冬时节,张大伯又进城来了,整整一年没见,老人红光满面,一点不像有病的样子。儿子又带他去体检,医生说癌症基本没有了!

体检医生惊呆了,随即报告给院长,医院的专家们聚集在一起探讨这一奇迹。

专家问:“你又去什么地方看病了?”

张大伯说:“我哪也没去,回家看枣园了。”

专家又问:“你每天都吃些什么?”

张大伯说:“吃些家常便饭。不过,我种枣树,喜欢吃枣,又把枣卖了些,买些核桃吃。”

专家们面面相觑,第一次听说每天吃核桃吃枣就能治好癌症!

张大伯也是这样给邻居们说的,每天吃仨核桃俩枣;另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经常给枣树施肥、浇水,看着那一棵棵枣树上挂满玛瑙般的枣儿,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早把自己是癌症患者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邻居们都说,张大伯的病也不是光靠仨核桃俩枣就治好的,而是靠他乐观的精神,宽和的心态。张大伯勤快,从不把自己当病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病情反而慢慢消减了。

医院的专家们也这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仰望历史的天空,那些优秀的人犹如天上的星星,他们伟大、高尚的精神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的故事吧。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就变得更困难了。欧阳修还有一个妹妹,一家三口人的负担全落在他母亲的肩上。小欧阳修天生好学,聪颖过人,嗜书如命。但家里穷,怎么办呢?母亲郑氏粗通文墨,她就教儿子和女儿读书。没有纸笔,母亲就把沙土铺在地上,让他们用芦秆当笔练习写字。

欧阳修读书专心致志,10岁时已经读了不少的书。许多书根本买不起,他就到处借书来读。就这样凭借他过目成诵的本领,背了一本又一本借来的书。而他写文章的本领也有很大的进步,很快地就可以写出漂亮的诗文。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很是欣慰,不时鼓励他立志考取功名。

欧阳修23岁时便中了进士甲科,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伟大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华罗庚的聪明名人故事欣赏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孙子定理。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年才刚满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认识张海迪吗?张海迪小时候五岁时患上了脊髓管瘤,最后使得她高位截瘫。因为下身瘫痪,由此她总羡慕别的孩子,心灵非常痛苦、脆弱。在父母的鼓励下振作起来。1970年张海迪自修学医,后来又从事文学创作。

张海迪就是这样一个身残志坚,时刻为人民服务的人。 当张海迪心灵受到创伤时,张海迪并没放弃,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决心振作起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当我读到最后一句时,让我感受到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生命绝对是美丽的。当一些患上严重的病时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生命是如此美丽,不像张海迪一样那么乐观,只会终日想着,我的生命就要到此结束了……可张海迪决不会这样,她仍然那么乐观,做一个生活上与正常人一样的心去面对生活。

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坎坷不平的,在遇到生命的折磨时决不退缩,一定要迎难而上。张海迪虽然下半身已瘫痪,但她并没能对生命放弃过,她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夺得了生命的光辉,使她感到生命是多么的美丽,似花儿展开花瓣时美丽;似薄公英漫天飞舞时美丽;以毛毛虫变成蝴蝶时美丽。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鲁迅曾说过:人之所以值得活下去,是因为有一个灿烂的将来,一种伟大而永久的自由。的确张海迪就是这样为自己的前途而付出,不想现在,只顾未来,张海迪不但坚强起来,而且学习刻苦,没想到一个双腿瘫痪而且总是会发病的她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学习,像张海迪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的生命往往就是那么美丽,生命美丽固然要像张海迪一样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张海迪以坚强的生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大笔“财富”。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从小必须锤力和培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各地名人的小故事

全文共 1755 字

+ 加入清单

潘德明出生在浙XXX*州一个成衣匠家庭,他从小酷爱体育,“夙抱壮志,欲作世界漫游”。因此,他潜心钻研外语,阅读世界地理和旅游书籍,为环游世界作准备。

1930年6月18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明闻讯后即报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8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1932年初,他穿越1380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年7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

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默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化学家李比希实现诺言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航海家鲍迪奇

美国数学家纳撒尔·鲍迪奇,从10岁起就到图书馆去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因而大器早成,14岁就成了一名精通航海和天文的学者。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航海事业,自学了50多种语言,发现了当时航海权威穆尔的《航海实践》中80多条错误。经过多年实践,终于创造了“鲍迪奇航海法-依靠星体定位导航”。

心理暗示的实验

立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精神因素的强大作用上得以透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定的房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划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地拧开一旁的水笼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小时后,那一组囚犯先后停止了跳动。这样,囚犯在肌肉没有遭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下死去。

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肌体产生何等巨大的作用。当然这是消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已经可以由此及彼,由反得正了。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中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格言警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讯)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着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是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希望你们年轻一代,刀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凡是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或是为捍卫一个伟大真理而忍受穷苦的人们,才是英雄。(荷马·马蒂)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一个只顾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沉睡的大拇指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从盖尔出生的那天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为他担心了,因为盖尔左手的尾指边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转眼间,盖尔已经3岁,父母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回家后便眼泪汪汪地问爸妈和爷爷:“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根指头?迪克说我是怪物。”大家都沉默了。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盖尔的第六根指头也长大了许多,看上去有点碍眼。此时此刻,爷爷陷入了沉思,盖尔是那样的聪明可爱、乖巧伶俐,他的悲哀和自卑令爷爷感到不安。突然,他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雕塑。那是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用力地压在掌心里。爷爷像发现什么珍宝似的,立即把雕像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然后会心一笑,把盖尔抱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它是个小懒虫,从你出生的那天起,他就开始睡觉了,到此刻都不肯起来。”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蜷在掌心,然后让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左手掌心朝上,当两只手合在一齐的时候,正好10个手指,不多也不少。“我明白了,您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根手指,是这样的吧,爷爷?”天真的盖尔开心地笑了,充满了自豪。小小的他觉得,这第6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职责,它是来帮忙爷爷的。

爷爷迅速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还请盖尔的老师在班上告诉其他小朋友,盖尔帮爷爷长了一根大拇指。小朋友们非但不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盖尔小小年纪就帮忙大人。

自从和盖尔说过沉睡的大拇指的事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蜷曲进掌心。时间稍长一些,右手的大拇指就会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帮忙才能慢慢地舒展开。久而久之,爷爷竟习惯成自然,时刻把右手大拇指蜷起来,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做事。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爷爷的手原本就是那样的。而盖尔呢,自从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对第六指个性关心爱护,冬天的时候还特意涂上一层厚厚的防裂霜,他觉得这是爱爷爷的一种表现。

一次,当爸爸妈妈把盖尔带到医院说能够切除第六指,盖尔大声抗议:“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样能够切除呢?除非爷爷的大拇指睡醒起来了。”但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向习惯蜷曲在掌心里,它已经变形萎缩,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力度,重新扳直已不可能,却使盖尔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爷爷对此,已经十分满足了。

当爷爷明白盖尔拒绝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缠住,然后告诉盖尔,他已经动了手术,手指立刻能够伸直了,盖尔的第六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盖尔听话地随父母去了医院,手术很成功,而爷爷的大拇指虽然用纱布缠了很久,但始终无法伸展。

爷爷去世后,父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那一刻,盖尔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还真真切切地告诉他什么叫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智辩故事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智辩,指巧辩。《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唐肃宗 流播之中,怵於邪谋,遂成 灵武 之篡,千载之下,虽智辨百出,不能为雪。”

何妥反嘲顾教官

有一天,左邻右舍的大人取笑他说:“小妥啊,你在我们地方上可算得上是没有对手的神童了,要是你到京城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去,那就可要处处碰壁,大败而归了。”

8 岁的何妥撇了撇嘴,不服气地说:“国子学又怎么?难道有三头六臂会吃人吗?”

那人说:“吃人倒不会吃人。不过,那儿都是知道丰富、学问渊博的人,你去了只能虚心求教,否则,必定自讨没趣的。”

何妥笑道:“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大。我若去国子学当然是虚心学习,但如果有人恃才傲物,欺侮我是小孩,我也不会买帐的呀。”邻居听了,似信非信地摇摇头,走了。

何妥果然不服气,终于找了个机会,跑到国子学里去,站到教室旁虚心聆听那些学者的讲课。

忽然,某教室下课了,涌出了一批学生。走在最后的是一个教官,名叫顾良。他看见了何妥,又惊又喜他说:“嗨,你不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何妥吗!今朝什么风把你吹来啦?”

何妥恭恭敬敬他说:“顾大人,特来国子学一游,顺便恭听你的教课,得益非浅。”

顾良见他小小年纪说起话来,老成持重,刚柔相济,在暗暗佩服之余,不免生出开玩笑的想法,便说:“你这何妥的姓氏,究竟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啊。”

顾良说着,顿时就有一些大学生围拢来,嘻嘻地笑着,看何妥怎么回答。#影视

何妥略加品味,就明白了顾良玩笑之中揶揄的意味,于是应声答道:“您老先生不是姓顾吗,请问,那是‘眷顾’(照顾、关怀之意)的‘顾’,还是‘新故’(新近死去或新旧之意)的‘故’啊?”

顾良顿时面孔绯红,有些难以招架。

何妥到17 岁,凭着他的智慧和才干,给湘东王用重金聘去干事了。

隋朝杨玄感诈呼懈敌

公元613年(隋炳帝大业九年),礼部尚书(官职名)杨玄感举兵造反,攻打东都(今河南洛阳)。消息传开,震惊朝野,隋扬帝忙令刑部尚书卫玄率兵镇压。

卫玄统率步兵、骑兵两万人日夜兼程,直扑洛阳,急救东都!

杨玄感军和卫玄军在洛阳附近相遇。卫玄军队人多势众,明显占了上风。

杨玄感判断了一下战场形势,火逮召集部下,说:“暴君隋炀帝派的军队锋芒正利,我们只有智取。等会儿,你们假装混乱,再让士兵高喊:‘不好啦,杨玄感已经给官兵活捉了!’这样,一定能麻痹敌人。”

众将领连连点头,纷纷领命而归。

“蓬蓬蓬”,牛皮战鼓敲响,密如雷呜。

两军人马开始厮杀。突然,杨玄感的士兵大声喊叫:“不好啦,不好啦!官军把杨玄感捉去了!”那声音似惊弓之鸟哀鸣。

卫玄的官兵本来士气极其旺盛,听到这阵阵叫喊,个个心花怒放,斗志马上松懈下来。

杨玄感见敌方中计,自知良机已到,挥剑长啸:“杀!”几千铁甲骑兵应声扫向敌方,一下子搅碎了敌阵,把卫玄军队打得大败。

卫玄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回头惊望,只剩下了8000名垂头丧气的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故事是传记文学的一种,它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名人故事是以历史上名人的事迹激励儿童,鼓励他们学习名人的精神品质和美德。名人故事对儿童具有正面的榜样作用。

名人故事要求真实。但是,在对“真实”的具体理解上,人们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作者认为一切内容必须“字字有来历,笔笔无虚言”,包括历史细节的真实;有的作者则认为,在基本史实属实的前提下,可以有适当的虚构;甚至还有的作者认为,语言本身有局限性,语言叙述的历史永远无法“真实”。名人故事中的“虚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因为客观事实的不足。名人故事常常是一种回溯性的写作,即作家是在某人“成名”之后,他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被大家认识之后,才向前溯源,勾勒出他前后一贯的人生画卷。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那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细节总是非常模糊或鲜为人知,虽然有关回忆录、书信和日记等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这种补充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作家虽然可以搜集到一些史实材料,但是能找到的材料还是少之又少,非常有限,许多时候就是空白,永远不可能满足写作的需要。因此,名人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由想象来填补。如同传记文学研究专家杨正润认为:“对于现代传记作家来说,还要求写出传主的动因,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无论材料收集得多么完备,也不可能满足写作时的全部需要。比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就很难──找到史实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传记作家就不得不‘用想象的火炬照亮黑暗的领域’。”((引自杨正润著《传记文学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其次,是由名人故事的文学性决定的。名人故事本质上属于文学,不同于历史,是文学就允许合理想象。名人故事所需要再现的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展现人的精神特质或性格特点。作家不能罗列这位名人所经历的一切事情,而是选取最打动人的、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反映名人的某种品质的事件来叙述。在搜集名人的故事素材后,要经过筛选、整合、加工的艺术创作过程。例如,名人故事中的对话,就是最好的作家也不能、也无必要完全还原当时的“原话”,作家需要创造性地加工。另外,名人故事的阅读对象常常是儿童,这就需要这些故事是儿童也能理解或接受的。所以,名人故事常常也以名人的童年的故事为主,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这些故事在创作时,语言要符合儿童接受的实际情况,用词用句都要有所考虑。这里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只要符合故事的情感逻辑和艺术逻辑即可,而不用追求全部细节的真实。那种要求故事机械地、照相式地阐释事件的“真实”,是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

当然,名人故事创作中的“虚构”要有限度。名人故事的“虚构”,要建立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并且应该与那个特定情境中的名人的性格、情感等心理特征相吻合。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虚构”的程度也不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被认为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一些人物传奇、或名人的佚闻趣事,常常无从考证,虚构性更强。例如,民间流传的关于红军将领的故事。这样的“虚构”,有广泛的接受度,反映了老百姓的情感,似无过分追究“真实性”的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牛顿,是一位闻名中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提出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划世纪的成就,突破了平凡的17世纪。把手表当鸡蛋烧、忘了客人的存在。这些牛顿的事例无人不知,自从读了《牛顿的故事》后,我收益非浅。 牛顿在一身中,把全身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去,从来不分心,和罗丹。这样的人一样,具有着全神贯注的精神,这种精神才会使牛顿成为17世纪的顶峰人物。 有人问牛顿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比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一开始,我以为,巨人就是那魁梧高大的身材,使你两眼忘不到头的人,后来,我知道我错了,牛顿所指的巨人指的是胡克、笛卡儿、伽利略、哥白尼这些在科学上有着突破性的人物,他们的科学知识,给牛顿的研究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学知识就是因为有了书本,有了身边朋友与亲人的劝告、教诲,才使我们拥有了巨大的智慧,我们就站在了教诲、劝告。的肩膀上,它们使我们更加出色。 牛顿还说过:“其实,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几颗光滑美丽的贝壳。但那浩瀚的大海,却还在我的前面未曾被我发现。”从牛顿的这句话中,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要仅仅有了一点知识和智慧,就炫耀,真正的知识是没有边境的,有个成语不是这样说吗:学海无涯。知识是没有边境的,它大得无法琢磨,千万不能有了半肚子墨水就晃啊晃,其实根本没有分量啊! 看到牛顿有如此大得成就,是否忽略了他的童年?牛顿的童年,让你听了会觉得不可思议。牛顿出生是一个戏剧性的事情,伽俐略死于1642年,而牛顿出生也恰恰是这一年的万圣节,难道这就意味着牛顿有着伽俐略的才智?不是,小时侯,牛顿十分内向、老实,常常被人欺负。一个叫汤姆的孩子总爱欺负牛顿,牛顿因为愤愤不平,所以和他打了一架,这一架,是牛顿不甘屈辱的一架,他立下决心要让同学看看,他并不柔弱。我们也应该是这样,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才会让自己更加前进,不服输,才会进取,会觉得要超过别人,不能柔柔弱弱,被别人比上了,也若无其事 。 牛顿这位17世纪的伟大人物,将永远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故事成功的真谛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2006年以前,郭德纲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他就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在相声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郭德纲迅速走红的同时,有人提出了质疑。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不少人都说,你出名纯粹是靠‘炒作’出来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面对记者提出的尖锐问题,郭德纲不急不恼,从容应对。他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大家知道我的名字,是一夜工夫。但这一夜之前我自己度过的漫长的十几年,又有谁能说出一二?中国说相声的人很多,大家可以任意挑选,我愿意花100万来捧他。甭说一夜,就一个月吧,看一个月时间内能不能把他炒成像我这样的,如果成,我立刻走人;如果不成,大家又将如何赔付?”

郭德纲继续说道:“打个比方吧。我经过十年磨炼,温度已经从0度升到999度了,再加上媒体的最后一把火,所以温度一下子就达到1000度。可是,如果没有前十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前面的999度的积累,媒体能把我从0度瞬间炒到1000度吗?”听了郭德纲这番生动形象的回答,在场的人都纷纷鼓掌表示肯定,那位记者也由衷地点头表示赞许。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郭德纲的回答,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成功的真谛,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实力积累,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垂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经典古代名人故事8: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

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抢先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于是,管仲先带一队快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赶往齐国。

管仲带着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从莒国带了一队人马,护送着公子小白而来。

管仲上前拦住去路,问道:“敢问公子要去哪里?”公子小白回答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撒谎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

鲍叔牙喝斥管仲:“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齐国,你干嘛还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命令部队火速前进。

管仲见状,搭弓取箭,朝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没伤到人,公子小白是装死。这个公子小白,史称齐桓公,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回到公子纠身边,与曹沫一起护送公子纠继续向齐国进发。到齐鲁边界时,齐国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说:“齐国新君公子小白已登基,请你们离开齐国。”

管仲一听,才知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他杀了齐国使者,公子纠命令大将曹沫攻打齐国,结果大败,公子纠和管仲又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命鲍叔牙领兵30万攻打鲁国,鲁国连连败北,鲁庄公派人与齐国讲和。公子纠与齐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齐桓公不便亲自杀掉公子纠,就请鲁国代为执行。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和召忽是齐桓公的仇人,要带回齐国处置。鲁国于是杀掉了公子纠,将管仲、召忽二人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受罪,自杀身亡。管仲作为囚犯随鲍叔牙返齐。

到达齐鲁边境时,鲍叔牙放了管仲。回国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齐国,然而管仲可助您称霸天下。”齐桓公不计前仇,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相国,从此齐国走上了称霸之路。

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二人的友情,为千古称颂,而这其中又与鲍叔牙知人善谏、齐桓公胸怀大度是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显得格外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美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但她刚走出门口,忽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学叠花篮儿。小珍和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庆龄说明了原委。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以后再教吧!”

“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我走了,她会扑空的。”庆龄为难地回答。

“那也不要紧,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父亲又说。

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不,你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既然我想起了自己的诺言,怎能不守信用呢!”接着,她又向父母、姐妹挥了挥手,说:“你们去吧,祝你们快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滑翔机之父奥托·李林塔尔的名人故事_800字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奥托·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德国的安克拉姆,他酷爱飞行,少年时曾搞过“飞人”实验。成年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仔细观察飞鸟。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一个公式,用来计算鸟类飞行、滞空以及滑翔时所付出体力的大小。在7年的时间里,他制造出18种不同型号的滑翔机,他操纵这些滑翔机从屋顶或山坡上一次又一次地跳下来。虽然总是一败涂地,但他却毫不气馁,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877年,他制造出一架有着像鸟一样略微拱起的机翼的滑翔机,这种机翼比扁平的机翼性能更好。

李林塔尔善于制造仪器进行航空实验,用来验证观察的结果。他研制的测试片状物体的升力和阻力的仪器、试验扑翼机升力的仪器,都是19世纪未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仪器。

李林塔尔注意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纠正了前人“多层叠置窄条翼”的片面做法,提出了“曲面机翼比平面机翼升力大”的观点,为飞机的发明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李林塔尔的最主要贡献还是成功的滑行飞行。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在1893—1896年,李林塔尔进行了几千次滑翔飞行试验,屡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894年,李林塔尔从粕林附近的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他将自己的成绩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

但是李林塔尔过于重视升力,而忽视了对飞机的操纵。他认为改变身体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飞机稳定的唯一办法,这一失误对他来说是致命的。

1896年8月10日,李林塔尔在飞行中突然遇到迎面刮来的大风,他来不及将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机保持稳定,最后和飞机一同坠落到了地面,不幸遇难。

德国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李林塔尔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最伟大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成功励志故事大全

全文共 212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当人生路上遇到一些坎坷,难免会沮丧萎靡,这个时候请多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的曲折之路,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必须冲破障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名人成功励志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助大家!

《廖昌永》(篇一)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

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

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坚持》(篇二)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创造奇迹》(篇三)

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启示: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篇四)

3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了。因为家庭的贫困,加上血统的原因,一家人备受歧视。母亲带着她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们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这样,她却从未掉过眼泪。因为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学唱歌。

上学后的她,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一次测试,她的数学得了6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备了她,但她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数学对于我没用,以后我要当歌星。”此语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她紧紧地握紧了拳头。

13岁起,她开始了音乐创作,14岁,她找到了几个录音棚,担任他们的后备试音歌手。高中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稚嫩的梦想,到了纽约。

刚到纽约时,她只能在酒吧里做招待,与人合租狭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厅地板上铺一张床垫过夜;她每周常常只能靠一包干酪通心粉艰难度日,在经济极为拮据的几个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板施舍的硬面包和冰水填饱肚子。

然而她没屈服,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不停地写歌,写到手发麻,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份合约,出一张唱片。然而她跑遍了纽约街头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绝在门外。

18岁时,她终于在一家热门的俱乐部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创作才华渐渐为人注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以35万美元的合约成功将她揽入旗下。35万美元,对于她是一个天价,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为公司创下排行榜的十大热门歌曲。她的歌曲也越来越成熟,而形象也变得性感自信,她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封面。这些杂志认为她在音乐和形象上的转变带动了整个乐坛的潮流,并将此种潮流命名为“蝴蝶效应”。20岁,她就获得了格莱美音乐大奖最佳女歌手,此后的10年间,她在世界音乐大奖、全美音乐奖、灵魂列车音乐奖、美国作曲家协会奖、欧洲音乐白金奖等大奖上收获颇丰。

然而,就在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30岁时,她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分道扬镳,只得寻找新的公司,但不幸的是,两年后,新公司也决定终止她的合约。原因是他们认为她失恋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那时的她备受争议,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没有放弃音乐,她坚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一年后,她与环球唱片公司旗下的Island唱片签下合约。在新公司,她很受赏识,两年后,她凭借新专辑重新回归到乐坛的巅峰。这张专辑的销售量位居当年全球销量第二位,国内冠军。此后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乐榜单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她因此被称为流行乐坛天后。

蝴蝶有一个特点,它的翅膀上布满了鳞片,鳞片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仿佛给蝴蝶穿上了一件“防水雨衣”。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雨再大都不会打湿为梦想而飞的翅膀。终于,她成功了,迎来了自己绚丽的春天,她就是玛丽亚·凯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