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插曲作文通用四篇 作文指导(经典20篇)

浏览

2422

作文

1000

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

全文共 216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生活小插曲作文_其他话题6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的生活有人认为再平常不过:起床、上学路上、一天的学习、晚上的作业,可在这些之中,也常常发生有趣的事。

在我眼里,最让我觉得骄傲的就是第一次上台表演。那时,学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故事大王比赛。我朗诵的是《爱吹牛的小花狗》,而教我的老师是詹老师。每天课余之时,詹老师总会带着我到教室后边练习,这是对刚接触朗诵的我有点紧张:比赛那天会有多少个人参赛啊?我能赢吗?“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可以向主席台边上走一点,然后读到这儿的时候再走回来。”詹老师指着这段说。我看着这段,若有所思地说:“老师,我明白了,是不是这样。”说着,我模仿起了小花狗那副狼狈样。“没错就是这样,要勤加练习,最好对着镜子好好练。”“我明白了老师。”说着,我跑回了自己的位置。

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我不要紧张,当成练习就行了。这对我来说,一个天生内向的孩子,在那么多的人面前表演,简直是无稽之谈。尽管如此,而我依旧超越了自己。比赛当天,我强忍着心中的害怕,走上了讲台。“大家好,我是来自4年级(1)班的周子杰,今天我朗诵的节目是《爱吹牛的小花狗》……”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了,而老师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从那次以后,我平淡的小学生活有了光彩,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不在内向,我想,这绝对是一部美丽的插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书画家李若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作为一名上进的中学生,透过书香墨海,审视历史人物,在齐国崛起的这条路上,我敬仰不计前嫌、善于纳谏而九合诸侯的公子小白,我力赞尽己之贤、尊王攘夷的管仲,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当属“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的鲍叔。接下来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浅见。

胸襟博大,鲍叔知人善任而勇荐旧敌。“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欧阳修这句话可很好形容鲍叔。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王位之时,鲍叔和管仲亦身居双方阵营的高位,甚至小白几乎为管仲所杀害,可当公子纠失败、桓公即位后,鲍叔却能发现与己与国曾有深仇大恨的管仲的才能,并为此直言纳谏,使其辅佐桓公成大业。“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假如没有鲍叔之知人善任及包容心胸,齐国人才中何来一位彪炳千古的管仲,又何来齐国今后之崛起?所以,管仲造就了齐国的荣光,而鲍叔造就了管仲之辉煌。

情操高洁,鲍叔知己不及而谦让相位。“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春秋战国这样礼崩乐坏的时代中,诸侯将相们都沉沦于名利,贪念着霸权,齐桓公亦是如此。在管仲俯首称臣后,作为齐国之相的鲍叔却并未居高视之,反而称自己“贤不如管仲”而将相位谦让于其,自己甘居其下,终成一段千古佳话。“甘居下者位未卑”,虽然桓公终成五霸之首,但其与手足相争、与诸侯相杀,比起鲍叔却少了一分淡然与平静。同学们,我们深知,只有不迷恋权力,不陶醉富贵,鲍叔才如乱世之中的一抹清流,以己之行诠释了君子之德。

同学们,管仲虽贤,论胸怀其不如鲍叔;桓公虽能,论情操其亦不如鲍叔。故三人中,我首推鲍叔——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于国家,鲍叔选贤举能、慧眼识精,为桓公夺王位,使管仲施才能;于己身,鲍叔不慕名利、清高淡泊,未曾自矜功伐,让相而身退。

同学们,正如董卿所说: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在读书中学习历史人物之德行,以博大之胸襟容天下之人物,以慧眼识八方文化,多元融合、取精去糟;以高洁之情操立自身于浮华躁动的社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于己无愧,于国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情实感源于生活真实体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样写出真情实感,欢迎阅读。

同学们可以看手中的材料,病例文:

清晨,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得出结论:这样虚构的故事情节,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它是真实的,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了。用同学们的一句话说:这也太假了!

所以要同学们作文中尽量写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见闻,原因就在于此。

2、真情实感源于细致描写。

(第二点,真情实感来源于人物的细致描写,我们看下面的优秀例文。)

优秀例文:

(1)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就涨得通红。

(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

结论: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你内心的情感。这是作文真情实感的表现工具。

3、真情实感来源于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张之路《羚羊木雕》

结论:对环境的描写极好的渲染了事件发生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在作文中,能够运用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来为自己的主题服务,这是作文更高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习作向文学作品过渡的一种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前指导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人世间最最无私、最最伟大、最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无私,是因为她的爱只有付出,无需回报;伟大,是因为她的爱寓于普通、寓于平凡、寓于简单之中;崇高,是因为她的爱用生命化作乳汁,哺育着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得以蓬勃,得以灿烂。牛,用”生命的跪拜“,来昭示它对生命的珍重和敬慕、来昭示它最真切的母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得到了这种来自母亲生命的厚爱,这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下一代的关爱,饱含在母亲的一个个眼神中、连接在母亲每一针每一线中、表达在母亲一举手一投足中,甚至充满在母亲的唠叨中,就这么简单。我们,又体会到了多少呢?亲爱的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对母亲的感激深情、对生命的崇敬之情,通过笔端,注入到字里行间,倾吐在句段篇章之中吧!这个话题,就是要求同学们以饱满的深情,歌颂母亲(或父亲)对生命的敬仰、歌颂母亲(或父亲)朴实无华、至真至诚的爱--用生命铸就的爱。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只要与话题相关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指导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一、审题:

1、描写的图画必须与秋天有关。

2、图画可以是从别处选取来的,也可以是自己画出来的。

3、要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选材:

天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田野:庄稼丰收、农民忙碌

果园:瓜果成熟、芳香四溢

落叶:随风飘落、翩翩起舞

秋雨:秋雨绵绵 如烟如雾

动物:大雁南飞、松鼠储粮

小孩:游玩嬉戏 帮忙丰收

三、写作方法:

1、认真观察。

(1) 看人。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确定他们在干什么,根

据衣着相貌弄清人物的年龄、身份等。

(2) 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

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3) 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和人物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有

什么关系。

2、按空间顺序写。或由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整体到局部。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4、动用五官。

只用一种感官来写景物,描写难免单调,读起来不过瘾。如果五官能来个全家总动员,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多地写下来,那读的人就像是亲身体验一样。

例:《秋天的图画》

看到的:树叶、田野、果园以及一些小动物忙碌的场景。

其中不乏秋天的色彩,有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

枫叶、金黄的田野、各色的菊花。 听到的:风吹树叶“唰唰”的声音 感受到的: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到来。 闻到的:各种水果的甜香。

四、构思:

1、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参考

全文共 2022 字

+ 加入清单

一、热情鼓励,激发兴趣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教师,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以我最近的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子。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渴望……》的作文,我请同学上讲台朗读,并讲讲自己认为哪些地方较精彩,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同学们针对此文,发表看法。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看法,有从内容上分析的,有有从语言上分析的,也有从谋篇布局上分析的,有的还针对文中涉及的“背叛”等字眼进行质疑。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互批时找出的作文亮点),让同学们欣赏或评价。此时,我抛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抒真情,写感受”类文章的写法,总结作文规律。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提出个人见解,表达修改意见,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亲身尝试,身临其境。

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1、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2、让习作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有的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每天之“最”:比如最好吃的食品、最好听的歌、最喜欢上的课、哪个电视节目最好看、最不高兴的事等等,这就使学生感到写作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实物观察,充分体会。

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再适当加入想象,这样作文内容就充实得多,也具体得多了。1、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2、写自己的朋友、亲人。先布置观察题,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

四、学会自我修改作文。

指导学生学习修改的方法,掌握修改的标准,养成修改的习惯,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好作文也一定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我们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修改,使之成为自我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使用范文时最好选精品,当然也可以用学生的好和差两方面的典型,但一定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的习作最好让小组来推选,这个过程也是对相互间的提高和学习。

五、学会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如:留心生活写周记,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时常都会发生一些事情,但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间,都会淡忘,要求学生写周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另外,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便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要实施开放式,全方位拓展开去,引领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观察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2320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孩子们的写作思维被固化了,这篇文章孩子们认真阅读,真正掌握了其要义,就可以把文章写的更鲜活,富有灵性!

1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5遇到“很”和“非常”

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7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8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10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高考英语写作指导:写人篇

全文共 3281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英语作文在高考中不少见,什么样的作文更能吸引人呢?下面请看语文迷为大家带来的技巧。

写人记叙文,一般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应根据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几点注意】

1.使用正确人称和时态。

①时态:

一般现在时--描写人物外貌、性格、兴趣等

一般过去时-- 描写人物出生、教育背景、经历、事迹

②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外貌、学历、经历、专业、爱好、特长、事迹、性格等,包括所给的全部信息点,不能遗漏或随意添加。

3.对所给的信息进行适当重组,安排好写作顺序,突出重点信息。

4.正确运用描写人物的词汇和句型。

【常见词语】

①外貌特征:

pretty, beautiful, good-looking,handsome,ordinary-looking, with a big nose, with a big

smile, short, tall,thin, strong, white-haired,1.80 metres tall, …

②性格特点:

absent-minded, charming, attractive, bright, wise smart, confident, naughty,talkative, diligent,

lazy, friendly, generous, be ready to help others,kind-hearted, warm-hearted, patient, humorous,

have a good/ bad temper, independent,narrow-minded, …

③童年情况:

as a boy of 15, be born on, during his childhood, live a happy/hard life,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spend his childhood in, ...

④兴趣爱好: be delighted in doing, be good at , be interested in , be fond of , be crazy about, be pleased with, do well in, enjoy doing,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do, long for/long to do), take a pleasure in doing,…

⑤教育背景: be admit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be enrolled in, fail in the test, get a master’s

degree, get on well with one’s lessons, go abroad to further one’s study, graduate from,major in,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pass the examination, take an active part in, …

⑥ 成就或事迹:

become a member of the team, encourage sb to do sth, give up one’s life for sth, receive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set a new world record of,win the first prize in, win a gold /silver/ bronze

medal, have a talent for,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put one’s heart into, work hard at,

concentrate oneself to, devote oneself to,do sth.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

⑦他人评价:

an inspiring leader, a model worker, an advanced teacher, be respected by , be honored as, be

considered/regarded as, be famous/known as,his hard work brought him great succes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 set a good example for , be highly spoken of for, ...

例文

你班要举办以“Ordinary but Great”为题的英语主题班会。

请根据下列信息准备一篇发言稿,介绍赵郁的成长经历。

注意: 1、词数不少于60。

2、文章的题目和开头已经给出。

3、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提示词:首席技师 chief technician

Ordinary but Great

We are all ordinary people, but following w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and doing what we are good

at can help us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for society and go far. Here’s a convincing and inspiring exam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

Zhao Yu, the chief technician in the Benz Company,is regarded as a great success. However, his success is no accident. As a young boy with a sense of creativity, he was eager to learn and to make a lot of inventions. Being an ordinary worker in the Benz Company for 17 years, not only did he do well in his job, but he also made efforts to teach himself English and to learn how to use computers. Now it is easy for him to read English materials about cars. Besides, he became expert at solving various technical problems.Because of his great contribution, he has received awards many times.

Zhao Yu has set a good example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 stand out by doing their jobs with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评析】

1.作者运用了所给出的全部信息:姓名、职务、经历。对所给的信息进行了适当重组,突出了重点信息(赵郁的经历),内容完整、详略得当,体现了话题“Ordinary but great”所表达的内容。

2. 正确使用人称(第三人称),灵活使用时态(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合理使用过渡词,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 语言规范,表达准确。文章运用了一些高级句式,如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倒装句、同位语从句等,增加了文章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想象作文指导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作文好写。的确,完成一篇想象作文不难;但是,要写好想象作文,却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作文的现状,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

【一】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连素材都有限,自然就很难展开想象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

1.观察周围事物,捕捉典型材料。学生的视线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觉得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2.动用多种感官,丰富写作素材。心理学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看,要动用耳、口、鼻、手、脑等感官去多方面地感知或判断,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丰厚的材料。

3.填写观察记录,养成观察习惯。观察不应只是一次作文之前的例行公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指导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外,还应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较好的办法是每周交流一次,评选班级“最佳观察员”,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二】想象要合理、丰富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奇特而大胆,而读者仍然觉得合情合理。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亲眼目睹了穷苦孩子的悲惨遭遇,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在文章中,想象与现实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作者想象小女孩在神志不清时见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并和奶奶一起飞走,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了。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丰富呢?

1.再现。侧重于写景状物或叙事的想象作文,可以搜寻脑海中对相关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现。

2.移植。有时候,想象可以进行嫁接、移植,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或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之身。即,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中的特定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移植想象。只有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

3.幻想。幻想是更为大胆的想象。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充满幻想。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家具、玩具乃至墙壁都有生命,都赋予了人的感情。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幻想。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因为,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

一句话,想象源于生活。学生想怎么写,就放手让他们怎么写。这也符合“新大纲”的要求。

【三】、想象要创新

文贵于有创新。想象作文也要求想象新颖。想象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使是再现想象,学生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照搬生活,改动、取舍是肯定有的。改动、取舍就是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尽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

作为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但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只要想象是合理的,可以新奇,亦可以平实。 学生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都可以导致想象的多样化。在想象衬衣蒙难时,男生的想象往往是:打球时新衬衣丢了或被人误换了,后又失而复得;或是玩火时,不小心把新衬衣烧了一个洞。女生呢,则想象新衬衣染上了污迹,无法洗净;或是不小心挂破了,于是在污迹处或破损处绣上一朵小花,缝上一个装饰口袋。很明显,男生与女生在想象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都很有创造性。要支持孩子大胆的去想,但文章还是不要脱离生活实际。

想象的多样性,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多指导,少限制,坚持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作文。

【四】写作点拨

1、锁定目标、合理想象

2、讨论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

3、明确要求,自主写作

在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的想象真奇特,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的灵感、自己饿希望记录下来。

4、学生根据提示要求,精心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五】互动评点

1、自查自改

你的文章写好了吗?自己先读一读,认真修改文中的不足。

2、邻座交流

同桌之间互相修改作文,提出看法,意见。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并帮助解决“互改”中的疑难问题。

3、小组评议

各组选一名习作尖子任组长,由组长评议,选出写得好的作品读一读,对于不够完善上网习作,共同讨论该如何修改。

3、教师点评

教师对各组评议进行小结后,选取有代表性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示范性点评。

【六】总结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调查中的小插曲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我们的调查计划开始了!出发!目标:错别字!

我们上了街,一双双“火眼金睛”仔细的搜索着“妖魔鬼怪”—错别字,不一会,就发现了好多个错别字,比如蛋糕店的广告上把“蛋糕”写成了“旦糕”,我们告诉了店员,他们态度很好,不但改了过来,还送我们几个小点心,夸我们是“文字小卫士”呢!

忙了一上午,正准备收工,眼尖的我发现了一个广告:“骑乐无穷”,看来是一家自行车店,我走过去,告诉店员,店员听了:“去去去!那是广告特效!明白不?快走!”我听了,不服气的反驳:“是广告就可以用错别字了?”店员蛮不讲理:“这关你什么事?吃饱了撑了啊?”我义正词严的说:“你们这样移花接木,小学生耳濡目染,等于间接残害祖国的文化!”店员哑口无言,只好挥了挥他的拳头:“小屁孩!管那么多干嘛?再不走,我可要打你了!”我们被他轰了出来。

回去的路上,我愤愤不平:“什么时候用错别字也是正当的了?那些商家却心安理得地这样滥改成语,别人提醒他们,反倒成了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往年小升初作文指导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大家眼里,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俗话说得好: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而我的家乡——威海,不仅获得了故乡人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外乡人的青睐。

要说我们威海的美,最先要说的就是威海那独一无二的大海。威海的大海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大海,其他城市的大海是浑浊的;是发臭的;是漂满垃圾的。而威海的却是清澈见底,充满海风的味道,而没有一点垃圾。我们的海是非常蓝的,蓝的可以和蓝天媲美。站在岸边,从脚下观察大海的踪迹,你会不自觉地跨过地平线,抬头看到了蓝天。

威海的大海美,就连沙滩也是出类拔萃的。沙滩的沙子很软,很细,就是紧紧的握着也会慢慢的漏,坐在沙滩上就像是坐在床上似的,很是舒服。这沙子和泥巴不一样,就是湿的也不沾手。湿的软软凉凉,干的也分外清爽。

威海的海不仅供人观赏,而且还给人提供物产。鱼、虾、爬虾、螃蟹各种海货应有尽有,味道无与伦比,吃一口让你回味无穷。在海洋给人们带来美味佳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财富。威海的海鲜发货到世界各地,受到许多人的青睐,而沿海的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沿海地区也大面积的盖房,让更多的人投入海风的怀抱。海边还建设了各种景物,让威海这个本来就天姿秀丽的地方更加绚丽多彩。

威海就是这样,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城市;是一个自由和谐的城市;也是走出威海的人唯一会思念的城市。同时,它是我最美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活中的小插曲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总是平淡的。但难免也有些“波涛起伏”的小插曲……

和平常一样,我和姐姐去逛街。还是那条人山人海的街,还是那几个和蔼的小贩。走着走着,“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位女士身上,“你干嘛你!”她怒目圆睁的看着一位男士,那位男士一边扔东西一边大吼道:“滚!你这个不要脸的,你出去!你这么想走的话你就走啊!”“嘭!”他又扔了一包东西出来。那位女士对着他大吼:“你有病吧你,我又怎么了!”吵了很久,后来我才知道,是这位阿姨的丈夫,认为她喜欢打麻将,每天都早出晚归,她的丈夫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就把她赶了出去。可是之后,她丈夫才知道,其实她是出去做清洁工,为了他的丈夫(她丈夫患有风湿),才每天晚上瞒着丈夫出去工作的。

从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们不应该随便怀疑别人,有时候,不一定是你对了,不管别人怎么说。相信一个人,是对他最大的嘉奖。

[生活中的小插曲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分岁酒小插曲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到外婆家吃分岁酒。

我们小孩吃好了,都离开了餐桌,去另一个房间玩游戏,振启哥哥正在玩手机没有没跟我们一起玩游戏,遵行哥哥和诗盈姐姐一起你追我赶,我当诗盈姐姐的小宠物,也一起你追我赶。一会儿遵行哥哥追诗盈姐姐,一会儿诗盈姐姐追遵行哥哥。我觉得无聊,就不玩了。

突然,我听到嘭的声音,一看原来是诗盈姐姐摔倒了,起不来了,我连忙去跟大人说:诗盈姐姐摔倒了!

我问诗盈姐姐是怎么摔的,原来,振启哥哥的脚放在旁边,诗盈姐姐勾住摔到了。诗盈姐姐的爸爸妈妈和其他人都赶到了。舅妈伤心地哭了,舅妈一直批评诗盈姐姐,我劝舅妈:舅妈,您别哭,别批评了,您这样姐姐就更加难过了。 诗盈姐姐也知道错了。

我们要注意安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作指导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思考”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可以谈思考的重要作用,如思考可以领悟人生、洞察社会,获得心灵的自由;多思能使人摆脱浅薄,走向睿智;多思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多思是事业成功、是发明创造的前提等等。可以谈思考的方式方法。如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定向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等。还可以谈思考的条件。如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对事物的客观把握等等。也可以记叙有关思考的故事、实事,如“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一次他同小伙伴外出,看到大路边的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其他儿童都去攀摘,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如果路边树上的果子很甜。早被人摘光了。孩子们一尝,的确如此。这是小事。毛泽东善于思考中国的国情,活学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独创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毛泽东思想。不思考有什么害处呢?“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孔子的话。不思考就会盲从,就会人云亦云,就会没有主见,就会把事情办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全国乙卷作文整体的审题立意指导

全文共 24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乙卷作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紧扣“双奥”的时代情境,将2008北京奥运会与2022冬奥会相结合,采用图文结合的创新形式,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等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彰显了大国自信的情怀。引导学生不断寻求自我超越,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同时,还要将“小我”与“大我”相融合,让个人与时代同频共振,凸显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总体而言,该作文命题体现了对中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也彰显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能力的考查。

首先,审原材料。材料从形式上比往年有所创新,采用了表文结合的方式。图标信息非常清晰,以“北京

双奥之城”为中心词,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进行比较,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五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接着用文字进行进一步阐释。两次奥运会彰显了中国体育的大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提升,材料信息清晰,指向明确。

其次,审驱动任务。题目要求依据上述材料,以“超越,再超越”为主题写一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这和2021年的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命题的方式相似,都是主题式作文。关键词无疑是“跨越”。学生可从“为什么”出发,思考个人和民族不断超越的意义,也可从“怎么办”出发,思考我们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跨越的,我们个人又该如何实现不断跨越,个人可以怎样助力国家跨越,自我的跨越与国家民族的跨越如何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该命题任务与国家的时代情境紧密相连,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人生规划紧密相连,学生是有话可说的,审题难度不大。

不过如果审题时应关注主题中的“再”字,也就是这里的超越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动作,可是不断跨越、不断追求卓越的动态过程。“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跨越式进取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不断的跨越铸就了个人发展的人生绵延之径,也形成了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关注这个动态过程,文章才能写得更有深意。

第三,审情境限制。作文命题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限制和实用类文本写作要求,但考生在写作时,应注意材料中的提示语“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考生写作时应该有代入意识,将自我放入行文中,体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对“双奥之城”背后意义的挖掘,对“跨越,再跨越”的思考与感受。不要空喊口号,要有将小我与大我相融的澎湃情感,将个人与时代相联的深刻意识,将国家与世界相系的宏大思维。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考生需要注意到“结合以上材料”这一限制性句子,不能完全绕开“双奥”这一材料来写自己对“跨越、再跨越”这一主题的理解。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优秀作文【秉承跨越之精神,铸就未来新辉煌】 2022 National Volume B outstanding composition [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leapfrogging, creating new glory in the future

向高山攀登,而不止于高山;向深海探索,而不止于深海。每一次突破都会刷新历史,每一点进步都能振奋人心,一次又一次的跨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跨越是永恒的主题。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无论是比赛成绩,对群众体育的推动,点亮生活的科技进步,还是对国家经济的助推,从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从不止步于既有的东西,都体现出了“跨越,再跨越”的精神,引领着全国人民去实现那崇高的中华复兴之梦。这就告诉我们要秉承跨越之精神,方可铸就未来新辉煌。

回首往事,是他们告诉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敢于跨越,才能有所成就。

刘慈欣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向外拓展。”人类不断超越自身,这才是人类本身存在的意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带着08年汶川大地震的痛楚,北京夏季奥运会召开。中国人用最大的热情迎接着四方来客,积极参与全球盛事,贡献中国的力量。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一步步攀登高峰,歼击机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大难兴邦,中国跨越痛苦,走向人们期盼的美好社会。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前辈们用血和泪走好他们的长征路,跨越一重又一重困难,我们应当秉承跨越之精神,铸就未来新辉煌。

慎思今朝,是他们告诉我“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要敢于跨越,才能实现心中理想。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没有人能选择时代,但可以选择创造什么样的时代。2022年的冬奥会,路途并没有那么坦荡,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世界分歧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都选择勇敢面对,跨越横亘在眼前的困难。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并没有失去主阵地;重重科技封锁,没有锁住国人敢于跨越的斗志;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国人越来越有信心。一切的来之不易,更让我们懂得跨越的力量。春若不耕,秋则无望;少若不勤,老无所依。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秉承跨越之精神,定能铸就未来新辉煌。

展望未来,我会告诉他们“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要敢于跨越,才能一展宏图大志。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北京双奥之城不是等来的,是一步一步敢于跨越实现而来的。丈夫生时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新时代的青年,强国有我,要有家国情怀,立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敢于向那些从实力地位同我国谈话的人亮剑,敢于去突破卡脖子科技清单,敢于去攀登科技最高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我的力量也许弱小,但绝不会吝啬,秉承前人跨越之精神,我想我也能创造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奇迹,到那个时间我会骄傲地告诉后来人跨越精神的强大。

天道酬勤,笔揽万方,谁画云笺九万里?吾侪奋进,梦逐沧海,我开天籁第一声!北京双奥之城的神话,必然会在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双奥之城所代表的“跨越,再跨越”精神,定然会世世代代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昂首挺胸,勇敢跨越,纵有疾风起,绝不言弃,胜利就在前方,梦想就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马术小插曲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已经有几周没上马术课了,一定会退步吧!”怀着期望的心情,我上了马。

马蹄声、教练的口令…………在我眼前,竟变成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一二、一二…………”伴奏响起了。马场好似一台钢琴,马轻快地弹奏着钢琴,美妙的歌声,使我沉浸在音乐之中…………

突然,“准备跳障碍。”这句话把我猛地拉回了现实。虽然,我依然很害怕,但是,不去尝试,又怎能知道我行不行呢?

于是,我开始了“障碍之旅”。“先快步跳。”于是,我马上让马快步起来。可是,不论怎么想,我还是害怕。

就连那场美妙的音乐会,我竟然觉得那简直真是噪音。原本轻快的马蹄声,我觉得突然沉重了下来。那些美妙的音符,也都变成了一个个墨团团。“马场钢琴”也不例外,好似突然坏了。

“要到了,要跳了。”我甚至比马还紧张。

正当马走到障碍前,突然跑了起来…………“砰!”马打杆了,不过,我和马都安然无恙。

过了这一次,也就是过了这个坎,我就得到了宝贵的自信。是啊!自信是难得的,如果你不牢牢地抓住这份自信,那么,接下来的坎,你就有可能过不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2678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作为作文命题最原始的、最老实的作文题型,命题作文(现在也有人称之为“标题作文”)所占比重正逐年递升,这可以看作高考作文题在命制思路上的“有限回归”。有限的返璞归真,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训练多样化、题型多样化的必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重视命题形式的小类:区别大同中的小异

命题作文,一直有“全命题”和“半命题”之分。半命题形式近几年没有出现在高考卷上,根据求异心理,很可能今后会出现。半命题中由考生自填的内容,分为“自由选填”和“限项选填”两种。除了注意不要把限项选填误认为自由选填而导致偏题外,无论是哪一种选填形式,都应该综合考虑文体要求、自身特长和个性写作资源等方面选填有利于自己最佳发挥的内容。

全命题形式也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分类。不同的小类在写作中的操作注意点也不尽相同。

按字数,可分为独字题(此前的高考卷尚未出现,故近期出现的可能将更大,请予重视)、双字题(“包容”“自嘲”)、多字题(“北京的符号”“今年花胜去年红”);

按语言单位,可分为独词题(包括单音词和双音词)、语句题(包括短语和句子)。一般规律是:字数越少,外延越大,包容性越强;字数越多,内涵越丰,限制性越强。例如:“安”比“安全”包容性强,“安全”比“安”限制性强;“符号”与“北京的符号”,关系也是如此。明确这种区分,有利于准确把握写作的范围,既不作茧自缚,放弃选择自由;也不超限越度,导致偏离题域。

按词或语句的感情色彩,理论上说应该分为褒扬类(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贬抑类和中性类(此类最多,如“包容”、“自嘲”、“留给明天”、“人与路”),但从已出现的题目看,还未出现过贬抑类的,恐怕主要是因为此类文题的思路容易失之狭隘。此外,如直白类和寄寓类等分类,与话题作文基本相同,不赘。

按信息,可分为“光杆型”和“附料型”两类。

光杆型是指除了作文题目,没有其他信息,不附有任何引示性资料或解释性资料或兼有二者(不包括立意提示、字数、体裁等方面的规定或要求),如“请以‘留给明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对于光杆型的题目,必须从不同角度对题目进行审辨,决不放过一字。例如,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短短7字,语意简单。首先要懂得“花”“红”都是比喻,所谓“花胜去年红”,喻指一种气象、一种生活状态或者是个人的发展态势,等等。这句话的逻辑前提是:不是去年花不红,去年花已是够红的,只不过今年更红(如果把“去年花”写成了黑色,那就偏题了)。

“附料型”就是除作文题目外,还附有引示性资料或解释性资料。对于所附的资料,要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解释性资料主要帮助我们理解概念,特别是一词多义的情况,一定要重视对不同义项的辨别,选择最有把握、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那个义项构思。引示性资料作用更大,一般说来有三种作用:一是直接指示立意的基本方向。例如 “北京的符号”,题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属于引示性资料,“随着”句指示了北京的符号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保留”“创造”实际上指示了人们对“北京的符号”应取的态度。二是指示了写作的范围或角度,如以“自嘲”为题,引示性资料“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实际上告诉考生,不必局限于写考生自己的自嘲,也可以写别人的自嘲。三是有限提供构思路子。例如,同是“自嘲”的另一部分引示性资料“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就涉及了自嘲的主要功能,如果写议论文,就可以将这三句话稍作转化,使之成为三个分论点:(1)自嘲可以增添交际语言的幽默色彩,(2)自嘲可以有效地调节心理,(3)自嘲可以展示自身的智慧从而树立良好形象。

二、看清文体限制

明确规定“唯一文体”即只能写一种文体的只有命题作文,这可以说是命题作文的一个特点吧。最近有部分省市的命题都只允许写议论文,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一定要看清文体限制,不能凭惯性“滑行”。据理推测,今后也很可能会出现只允许写记叙文的情况。因此,我们对命题形式的体裁限制要格外注意,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基本文体一定要练好。一般说来,记叙文的选材要有个性,力避平庸;思想要有深度,力避幼稚;语言要生动活泼,力避学生腔。议论文,重分析说理。如果停留于浅层面的公众话语上,很难写出特色。要尽可能多角度说理,追求丰富性和深刻性。

三、开拓构思空间:多维思考提升档次

开拓思路,无非是“扩大外延”和“丰富内涵”二途。如果从技法角度审视,不妨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 抽象文题具体化。如“包容”比较抽象,可以将之具体化为“包容××”,如“包容学术分歧”“包容批评意见”“包容各种风格”“包容错误”“包容伤害过自己的人”“包容自己的失误”“包容反对者”,等等。但不能想到的都写,而是要选择自己确实有话可说且能够说得丰富深透的。

(二) 具体文题抽象化。如“肩膀”本身是具体的,我们可以把它抽象为责任、承担、依靠(依赖)、支撑等。

(三) 感性文题理性化。如“今年花胜去年红”,很有诗意,构思行文固然应该体现诗性的优美,但也必须有理性的骨骼作为支撑,比如指出“新胜于旧”“后胜于前”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等。

(四) 理性文题感性化。如“说‘安’”这个题目很平正,偏于理性,但如果要说得活泼、精彩,完全可以设计一些感性化的情境,比如病人躺着聊“安”,被暴警踢翻小摊的下岗者跪着求“安”,建筑工人悬吊着祈“安”,黑心煤矿的矿工为钱冒险弃“安”……

(五) 浅白文题深刻化。如“留给明天”,词俗意浅,但如果我们在“留”的内容和“留”的质量上多加挖掘,则可以写出超越常规构思的好文章来。如主张迅速建立文革博物馆,留给明天深刻的教训,应该是对“留”的内容的独特表述。同样是“留环境”,仅仅考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不是最高质量的留,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留下崇尚人文和民主法治的软环境,那才是最高质量的“留”。

(六) 中性文题辩证化。例如“肩膀”是中性词,一般人都写“铁肩担道义”之类,其实也可以指出:肩膀,有“不能承受之重”,也可能有“不能承受之轻”,某些轻薄庸俗的人整天浑浑噩噩,不知生命的意义,活得是多么的轻薄啊!轻佻的人生最不能承受,因为他使自己也感到心虚,没有分量的承负是空虚的。还可以联系成语“胁肩谄笑”,其意思是“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胁肩谄笑”者,徒有一副肩膀,它根本担不起一毫克的道德分量,里面找不到半两骨气,真正的大写的人决不会长一副无骨之“媚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记叙文写作指导分享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 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 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3、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4、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和“穿插叙述”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题目】:

面对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崇高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面对这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沉浸其中,你感动过吗?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8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

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只有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总之,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感动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件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办公,学生做作业,时时刻刻都要用到笔,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件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热爱科学,执著求索”这个主题来安排的,课文中的几位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品质。本次习作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具体内容是想改进哪一种笔,希望未来的笔是怎样的。这是口语交际的延伸和发展,使学生在了解笔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改进一种笔,写一篇习作。

二、教学目标

(一)在了解“笔的演变”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改进一种笔,能够把未来的笔介绍清楚并完成一篇习作。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和修改别人的习作,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三)在评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点评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习作指导

1.承接前课、顺势导入

上一节的口语交际课,我们了解了笔的演变过程,课后同学们完成了一项作业,把你将来改造好的笔画一张明了的示意图,谁能结合自己画的图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呢?(实物投影)

2.学生汇报、相机指导

(1)学生在实物投影前,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其他同学可以充当小记者当场发问,设计者给予解答。

(3)教师小结:不错,同学们都很喜欢你改进的笔,可以看出真是动了脑筋。你重点从笔的外形、结构、功能几方面重点介绍了笔的特点。(适当提些建议)

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老师利用现场和课件各展示一种新型的笔,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2)教师引路:除了我们今天想要改进的笔之外,未来的笔还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抛弃固有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进入未来吧。(学生看课件,老师化妆)

(3)教师口述发生在未来的故事。

(4)师生交流:这时的你多大了?在做什么?你的手中是否也有一支神奇的笔,它为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请你们大胆地畅想一下吧。

(5)学生小组交流。

(6)学生汇报

(7)教师引导:指导学生把未来的笔及未来的人和事结合起来说。

(二)学生作文

灵感就像一颗即将萌发的种子,若是及时地给予它土壤、水分和阳光,它将破土而出,长得郁郁葱葱;若是置之不理,过不多久它就干瘪消失了。同学们的灵感已经来了,那就赶快拿起你现在的笔,把你大脑中的土壤、水分和阳光都倾泻在你的作文本上吧,让我们共同来书写未来的笔吧。(学生写作文)

(三)习作评改

1.学生自评

2.组内互评(出示互评要求)

3.全班交流(提示学生注意倾听,认真记录)

(1)第一篇习作:学生观看老师的记录本,教师范例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他人的习作。

(2)第二篇习作: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4.评改重点

(1)习作条理是否清楚;

(2)是否能将未来的笔及未来的人和事儿结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